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初一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汉朝时期的经济、文化、科技发 展为中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对
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THANK YOU
感谢聆听
01
02
03
豪门贵族的崛起
汉朝时期,豪门贵族逐渐 崛起,掌握了大量土地和 财富。
农民阶级的地位
农民阶级是汉朝社会的主 体,承担着主要的生产任 务,但生活较为贫困。
商人阶级的地位
汉朝时期的商人阶级逐渐 崛起,对经济社会发展起 到了推动作用。
04
汉朝的文化与科技
儒学的发展与影响
儒学在汉朝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成为官方推崇的学术思想 。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设立太学,以儒学经典为主要教 材,培养官吏和学者。
征辟制度
皇帝或中央政府直接征召有名望的人 士担任官职的制度
03
汉朝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的发展
80%
铁犁牛耕的普及
汉朝时期,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 逐渐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 率。
100%
水利工程的修建
汉朝政府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如 灌溉渠道的修建和维护,保障了 农业生产的稳定。
80%
农作物的多样化
汉朝时期,农作物种类增多,如 稻、麦、粟等,丰富了人们的饮 食来源。
手工业与商业的繁荣
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汉朝时期,手工业技术不断进 步,如冶铁、纺织、制陶等, 产品品质和产量均得到提升。
商业都市的出现
汉朝出现了以长安、洛阳等城 市为中心的商业都市,促进了 商品流通和贸易发展。
货币与度量衡的统一
汉朝政府统一了货币和度量衡 制度,为商业活动提供了便利 和规范。
社会阶层与阶级关系
太尉
最高军事长官,负责全国军事事务
三公九卿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皇帝
即位年龄
和帝
10岁
殇帝
1岁
安帝
13岁
顺帝
11岁
Hale Waihona Puke 冲帝2岁质帝8岁
桓帝
15岁
灵帝
12岁
少帝
17岁
献帝
9岁
东汉和帝以下各帝即位年龄
你能发现此表中的问题吗?这个问题会导致什么后果?
如果你是刘邦,面对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形势,你会怎么做?
汉高祖
措施: ①吸取秦亡的教训, ②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③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文帝景帝的统治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被称为什么?
汉景帝
汉文帝
措施: ①重视农业 ②提倡节俭 ③以德化民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汉初: 民失作业,而大饱饥 谨。……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汉 初 国 家 贫 困
文景之治 民富国强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
雄才大略
请说说你所知道的汉武帝的事情!
刚即位时,汉武帝就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大一统: 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 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 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 权的政治局面.
为什么汉武帝时西汉能达到鼎盛时期?
物质基础: 主观条件:
汉初统治者恢复经济的措施及文景之治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东汉的统治: 阅读了解: 1、东汉建立的时间、开国皇帝、都城? 2、东汉初期的统治称为? 3、中期以后的统治局面? 4、东汉末年爆发什么?东汉政权怎样?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汉朝设立了御史大夫、御史中丞等官员,负责监督和检查各 级官员的行为。此外,汉朝还通过派遣使者巡行、设立监郡 官等方式,加强对地方政府的监察和管理。这些监察制度有 助于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公正。
03 汉朝的经济与社会
农业的发展与土地制度
01
02
03
铁犁牛耕的普及
汉朝时期,铁犁牛耕的耕 作方式逐渐普及,提高了 农业生产的效率。
随着社会阶层的分化,阶级矛盾逐渐激化。 农民起义和豪门贵族之间的争斗时有发生, 对汉朝的社会稳定和政治统治造成了威胁。
农民阶级的分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阶级内部出 现了分化,一部分农民通过努力逐渐富 裕起来,而另一部分农民则陷入贫困。
04 汉朝的文化与科技
儒学的发展与影响
01
02
03
04
儒学在汉朝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和发展,成为官方学说和主流
意识形态。
汉朝的儒学在继承先秦儒学的 基础上,注入了新的思想元素 ,形成了独特的汉儒学派。
汉儒学派强调"仁义礼智信"等 核心价值观,对维护社会秩序 和道德伦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儒学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汉朝, 还深远地影响了后世中国乃至 东亚地区的文化、教育和政治
制度。
文学艺术的繁荣
汉朝时期,文学艺术取得了巨大的成 就。
战争与反击
随着汉朝国力的增强,汉武帝时 期开始对匈奴采取主动进攻的策 略,通过多次战争,成功削弱了 匈奴的势力。
对西域的经营与丝绸之路
开拓西域
汉朝通过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开拓了 通往中亚、西亚的交通路线,加强了 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丝绸之路的繁荣
随着汉朝与西域的交往加深,丝绸之 路逐渐繁荣起来,成为连接东西方的 重要贸易通道。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汉朝
不利于中央集权
政治上: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主父偃)
诸侯 中央
诸侯 中央
汉武帝的大一统
1、政治: 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建立较小的侯国(主父偃)
2、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3、经济:
4、军事:
历史小常识
• “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 纲,夫为妻纲”;
第12课 大一统的汉朝
历史鉴证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jǐn]。·····人相 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chún sì), 而将相或乘车。
——《汉书》
译文: 人民失去农作之业,从而发生大饥荒……人们
互相残杀啃食,死的人超过了一半。皇帝出行都不 能乘坐到毛色相同的四匹马拉的马车,而高级将领 与文官只能坐牛车出行了。
2、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建立太学
3、经济: 4、军事:
汉武帝的大一统
1、政治:允许诸王将封地分给子弟
建立较小的侯国(主父偃)
2、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
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建立太学
3、经济: 13课 4、军事: 14课
时空隧道
王莽
建权
公
元 前
9 25
余秋雨大师曾经说过:“我是 汉族,我讲汉话,我写汉字,这是 因为我们曾经有过一个伟大的王朝 ---汉朝!
诊断一: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 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 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政治方面:诸侯国势力强大
严重威胁到中央
诊断二: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 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 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 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_大一统的汉朝
军事上霍去病墓前的马踏匈奴源自雕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前206年~前202年
楚汉争霸 刘邦
西汉建立的时间? 公元前202年 开国皇帝?刘邦 都城?
长安
(导入框)
刘邦 萧何 韩 信
张 良
1、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国家贫困。汉高祖和他癿后 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教 训, , , 。文帝景帝还提 倡 ,以身作则。文景时期,重视 ,社会比较 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史上称文帝、景帝这一时期癿 统治为“ ”。 2、汉武帝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他接受 癿建议,削弱 势力,诸侯国越分越尋。接受 癿建议,“ , ”。把 学说作为封 建正统思想,其他各家学说癿思想均受到排斥。武帝还 大力推行 ,在长安丼办 。以 为主要 教材,丌学习其他各家癿学说。汉武帝时期,西汉王朝 在 , , , 实现了大一统, 迚入鼎盛时期。 3、思考:“动脑筋”一(第68页)、二(第69页) 和“活动不探究”。
措施:
减轻农民徭役、兵役和赋税 负担,发展农业生产 推行轻刑慎罚的政策, 以宽缓的手段治理天下 君主自奉节俭,抑制奢侈。
回忆一下前一课中的秦始皇陵,对比汉文帝对修自 己陵墓的要求,你觉得有什么不同之处吗?再对比 一下他们在位时的作为,说说你的看法。 丌同之处:秦始皇的骊山陵规模巨大,里面犹如堂 皇的地下宫殿;汉文帝欲修陵墓,要求从简,只 用陶瓦装饰。 通过对比,可以看到:1.秦始皁实施癿是暴政, 刑罚残酷,激起反抗;汉文帝实施癿是仁政,减 轻刑罚,“以德化民”,反而促迚社会癿安定。 2.秦始皇好大喜功,徭役、兵役繁重,社会经济 遭到严重破坏;汉文帝奖励农耕,减轻徭役兵役, 社会经济因而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预习导学:
预习导学
自主学习:(用15分钟癿时间阅读课本,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 一、文景之治 1.休养生息政策: 原因: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 2.文景之治 措施: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结果: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二、汉武帝癿大一统: 1、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措施: ①政治上,___________________ ②思想上,___________________ 3、结果: 实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始迚入__________________ 三、东汉癿统治 1、西汉灭亡亍__________年。 2、东汉建立亍__________年,定都__________,建立者__________。 3、光武中兴是_________在位时癿局面。 4、东汉衰落 5、东汉瓦解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小结
推恩令
/背景: 大,威胁皇权的问题
作用:削弱诸侯国势力,加强 皇权,巩固汉朝统治
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初中部黄子桐
汉高祖:
分封子弟与功臣
500万
汉武帝
如何解决诸侯国势力膨胀
汉
“推恩令”的内容
〃私恩”,把自己的土地分封给嫡长子之外的其他 子弟建立侯国,侯国不受王国统辖,而直属于郡管 辖,听命于朝廷,
主父偃
皇帝
中 央 统 辖 的 郡
—►侯侯侯
中
央
诸侯王 诸侯王
统
郡
AA 侯侯侯—
“推恩令”的作用
推恩令大大削弱诸侯王势力,解除诸侯国对中 央 政权的威胁,加强皇权,巩固国家的统一。
w 学习目标爹
□ 了解"推恩令”实施的历史背景
□掌握"推恩令〃历史作用
“推恩令”出现的历史背景
西汉前期形势
西汉初期中央政府 直掩统治的地区 £新
n 及其找H 汉 帝时候
反贩的
汉离祖:
密分封子弟与功臣 造成的 隐患:诸侯王的势 力形成了 对中央的威胁
“推恩令”出现的历史背景
西汉前期形势
西汉初期中央政府 直接统治的地区 语 王国及其统治地区 汉畏帝时候反叛的
第12课 大一统及汉朝 备课资料(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备课资料(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一、教材正文文景之治西汉初年,经济萧条,到处一片荒凉景象。
那时牲畜奇缺,皇帝的马车都配不上毛色一样的四匹马,将相有的只能乘牛车。
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解百官关心农桑。
每年春耕时,他们亲自下地耕作,给百姓做榜样。
他们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
文帝在位二十多年,宫室、园林没有什么增加。
他修建自己的陵墓,要求从简,不许用金银等装饰,只能用陶瓦。
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稳定,百姓富裕起来。
到景帝后期,国家的粮仓丰满,新谷子压着陈谷子,一直堆到仓外;府库里的大量铜钱,多年不用,穿钱的绳子烂了,散钱多得无法计算。
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汉武帝的大一统汉武帝雄才大略,他在位时,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那时候,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的势力。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造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梁王要求将部分封地分给其弟,武帝立即批准。
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
武帝还找借口,一次就削去当时约半数的侯国。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
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汉武帝为改变这种局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派学说的读书人,均受到排斥。
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家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
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派的学说。
武帝时候,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二、资料补充1、汉高祖与大臣谈战胜项羽的原因《史记·高祖纪》:“(汉高祖五年五月)高祖置酒洛阳南宫。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三、东汉的统治
1、西汉的灭亡
西汉后期,朝政腐朽,土地兼并日益严 重,社会动荡不安。公元__9_年,外戚王莽夺 取政权,西汉灭亡。
三、东汉的统治
2、东汉的建立
公元_9__年,西汉灭亡。
公元_2_5_年,刘__秀__称帝, 定都洛__阳_,史称东__汉__。 刘秀就是光__武_帝_。
注意:汉武帝推崇的“儒术”,已不完全是孔孟所 提倡的儒家思想,而是经过董仲舒改造过的儒家思 想,我们称之为“新儒学”。它以儒家思想为主, 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道家思想的某些成分,即所谓 的“霸(法家)王(儒家)道(道家)杂之”。
(3)经济上:(见教材第13课74页)
①措施:将地方的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统一铸造五铢钱。 ②作用:抑制了大商人牟取暴利,大大增加了中央 的财政收入,实现了经济上的大一统。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
。
2.掌握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
3.初步尝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
4.使学生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 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 面,它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课主要学习内容
一 文景之治 二 汉武帝的大一统 三 东汉的统治
历史规律总结:
文景之治(西汉文帝景帝时期) 光武中兴(东汉光武帝时期) 贞观之治(唐代唐太宗时期) 开元盛世(唐代唐玄宗前期) 康乾盛世(清代康熙帝雍正帝乾隆帝时期)
我国历史上盛世的基本特点:
1.政治上:清明,有效
2.经济上:社会经济发展
3.思想文化上:繁荣 4.民族上:民族关系融洽 5.外交上:对外交往频繁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汉武帝为达到“独尊儒术”的目 的,采取了那些措施? 在长安设立太学,以五经为教 材,大力推行儒家教育。
《诗》、《书》、《礼》、《易》、《春秋》 五经:
你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好不好?(提示:从正反两方面来考虑)
进步性:
当时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了政治上的大一统 的需要,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巩固。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皇帝 即位年龄
和帝
殇帝 安帝
10岁
1岁 13岁
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少帝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17岁
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时 的年纪很小,这样权力往往落在 母亲或妻子的亲戚(外戚)手中。 皇帝长大后,不甘心权力旁落, 又依靠身边最亲近的人宦官(太 监)夺回权力。这就造成了东汉 中后期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政 治特点。
接受董仲舒建议:“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长安设立太学,以儒家 的五经为教材 派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 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
军事 北筑长城抵御匈奴,南
统一东南、岭南。修灵 渠
西汉
东汉
前202-9年
25-220年
西汉与东汉,统称为汉朝。都由刘氏所统治。 但在西汉与东汉之间权力一度落入外戚王莽手 里。西汉的都城在长安(今天的西安),东汉 的都城在洛阳,东汉的建立者是刘秀。
汉初经济萧 条,国家贫困的 荒凉景象是怎样 造成的?
的赋 一 战税 、 乱、 秦 刑的 法暴 )政 二( 、徭 长役 期、
经济萧条贫困 休养生息 吸取秦亡教训
汉 高 祖
①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 和赋税负担 ②注重发展农业生产
汉 文 帝
汉 景 帝
想一想:文帝、景帝时又采 取哪些措施恢复和发展经济?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汉初统治者采取比较宽松政策的原因及措施、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在政治思想上采取的措施、光武中兴、东汉后期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等基本史实。
②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归纳能力、探究能力。
③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④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打好学习历史的基本功。
2、过程与方法:①由学生阅读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诗文来导入新课;②利用导学案,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归纳能力、探究能力。
③思考和探究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④通过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加深对古文理解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打好学习历史的基本功。
⑤通过画图的形式解决学生对武帝分封诸侯过程的理解。
3、情感目标:①通过汉初高祖、文帝、景帝时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原因措施结果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
②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通过学生对汉武帝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认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过程:帝同他相提并论呢?帝为达到“独尊儒术”允许学生板书设计:政治:推恩削藩,加强中央集权。
(主父偃)文景之治→武帝大一统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布置作业:(略)课后反思:①新课标摒弃了过去“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知识积累、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同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以探究和引导的教学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完成学习,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你认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提示:从正反两方面来考虑) 好不好?
进步性:
当时思想上的大一统适应了政治上的大一统的需 要,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巩固。
局限性:
禁锢了人们的头脑,这实际上是文化专制 主义的一种表现。
三、盐铁专卖
背景:
措施:
作用:
如何评国势力, 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上:盐铁专卖 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钳制人民思想
1、实行“推恩令”,允许诸王将自己 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2、消减诸侯国的数目 嫡 长 子 长 子 次 子
儿 子
儿 子
儿 子
诸 侯 王
儿 子 儿 子 儿 子
作用 削弱 了诸侯国的 势力,加强 了中央对地 方的控制。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为什么采取这个措施?
儒 家 道家 家法
轻徭薄赋 仁政治国
董仲舒 罢黜百家
韩非子 顺其自然 实行法治
独尊儒术
无为而治
反对仁义
主要措施:
1、废除诸子百家的主张, 把儒家思想作为正统思想,使 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 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 的《诗》《书》《礼》《易》 《春秋》(五经)作为教材
影响:使得儒学居于主导地位, 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
功大于过
汉武帝时为加强中央集权都 采取了哪些措施?
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措施:
政治上:1.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势力
思想上: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设太
学,以儒学经典为教材,
经济上: 1.统一铸币(五铢钱)
2.盐铁官营
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 以地,侯之!’董仲舒说上曰:“诸不在六艺之科孔 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于是上从其计。”
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新人教版).ppt
政治: 颁布“推恩令” 加强了中央集权,
维护了国家统一
解除了匈奴的威 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 卫青、霍去病 军事: 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 胁,开拓了西北 北伐匈奴 鼎盛局面,维护了国家 边疆
罢黜百家, 思想:独尊儒术
统一,促进了国家的强 盛和民族的发展。
实现了思想 上的大一统
历史长河
前202年
西汉(长安)
第14课
大一统的汉朝
文景之治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东汉的兴衰
大一统: 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 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
阅读材料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 · · · 人相食, 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 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法家
道家 儒家
韩非子
思想问题
思想上:采取董仲舒的建议,实 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 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 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
儒术:以儒家学说为主,又加入某些法、道 二家主张的混杂思想。
“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哪家的学说?
思想问题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何意义?
军事方面: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遣为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取得“漠北 战役”的胜利,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国家的统一。
西汉疆域图
武帝时期,西汉王朝在政治、思想、经济和军 事上都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汉武帝的一系列统治措施是大一 统的鼎盛局面能够出现的关键.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因素呢?
物质基础: 汉初统治者恢复经济
C
C.中学 D.国子监
③④①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共28张PPT)
地
地
方
方
刺 刺 刺刺 刺刺刺刺刺刺刺刺 刺 史 史 史史 史史史史史史史史 史
负责监督地方官员, 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
我用哪种思 想来治理国 家最好呢?
法家
道家
儒家
请你想一想 那日,汉武帝召集各地各家学者来
到长安,询问治国方法。 到会的法家学者,他会说: 到会的道家学者,他会说: 到会的儒家学者,他会说: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 他们而 组织起 来。上 午10时1 分2秒 上午10时 1分10:01:0221. 8.9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其他子弟,建立侯国,这叫“推恩令”。
核心内容
目的:削弱王国势力,巩固中央集权
9、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 要学生 学的知 识,教 职员躬 亲共学 ;要学 生守的 规则, 教职员 躬亲共 守。21 .8.921.8.9Mon day, August 09, 2021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10:01:0210: 01:0210: 018/9/2021 10:01:02 AM
2. 西 汉 时 期 我 国 古 代 的 最 高 学 府 是 ()
A.书院 B.太学 C.大学 D.学宫
自我测评
3.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的是 ()
A.主父偃 B.卫青 C.董仲舒 D.董宣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即尊崇的学 说是 ( )
历史七上第12课_大一统的汉朝
背 景 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的势力。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
条件\ 原因
物质: 文景之治后,经济繁荣
人才: 汉武帝雄才大略,善于用人 政治:削弱诸侯国势力,封国越分越小
措 施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
经济: 军事:
意义
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是 我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大一统。西汉王朝进入鼎盛 时期,中国封建社会也进入它的第一个鼎盛期。
西东 汉汉
西汉 东汉
西汉
东汉
前202-220年 前202-220年 前202-9年 25-220年
2、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西汉处于鼎盛时期
A、汉高祖 C、汉文帝
B、汉景帝 D、汉武帝
3、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
它的主要教材是(
)
A、儒家经典 C、法家著作
B、道家经典 D、墨家著作
4.以下四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 确的是①汉高祖 ②汉武帝③汉景帝④ 汉文帝
• 2.(措施)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
汉景帝等,吸取秦亡的教训。用怎样的措 施进行统治?
• (结果)其统治结果如何, • (评价)历史上称汉文帝、汉景帝的统治
为什么?
• 3对比秦始皇与汉文帝的陵墓,你能得到
怎样的启示?
一 、பைடு நூலகம்景之治
阅读材料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 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 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 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
Q:汉初的休养生息的政策是为了与民休息吗?
启示
不同之处;秦始皇的骊山陵规模巨大,汉文帝预修
陵墓,要求从简,只用陶瓦装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含课件)
新疆石河子市第五中学陶希宁 832000
点击下载:本课课件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汉兴衰的基本脉络主要的基础知识有:汉初统治者采取比较宽松政策的原因及措施、文景之治的含义、汉武帝大一统在政治思想上采取的措施、光
武帝时出现的“光武中兴”的局面。
通过学生对诗文、史料的阅读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生对汉初经济发展状况文帝、景帝采取措施的历史短剧的表演培养学生口头表
达能力和认识事物的能力。
通过学生对汉初经济发展状况,文帝景帝时采取措施等历史剧的表演培养学生口头表
达能力和认知事物的能力。
通过影像、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探究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由学生阅读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诗文来导入新课;由学生表演历史短剧表现汉初经济的发展状况加深学生对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的理解,通过学生表演汉文帝和汉景帝采取休养生息政策的短剧帮助他们记忆“文景之治”这一重点内容。
通过影像资料解决武帝实行分封诸侯的背景原因的解释。
通过画图的形式解决学生对武帝分封诸侯过程的理
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汉初高祖、文帝、景帝时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原因措施结果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
经过汉武帝大一统有关知识的学习说明了大一统是西汉全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通过学生对汉武帝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人物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重点
文景之治、汉武帝的“大一统”。
解决方法是通过学生短剧表演再现文景之治时情景引导学生参与、合作解决难题“汉武帝的大一统”中分封建侯国知识点是通过画图形式加深学生的理解,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知识是通过学生表演和影像资料共同解决。
难点
如何理解“大一统”的含义方法是通过论由史出的方式,由教师引导,分析再由学生
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学资源
诗词图片影像多媒体课件
学法指导
1、阅读能力学习历史的基本功,阅读能力的培养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
本课通过诗词影像,旨在使学生学会和了解使用史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从中获得有效信息,加
深对课文的理解。
2、在本课重点子目讲完后,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从汉武帝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理
清学生思路,让初一的学生学会分析历史问题,依据史实,形成正确的历史观。
教学思路设计
教学过程
解决问题是什么?它是如何
由来的?
现在我们看一看武帝的父亲景帝时出现了怎样的王国问题?请你通过看影像资料和大家议一议资料中的历史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发动叛乱的首领叫什么?他的身份是什么?借口又是什
么?
五国问题彻底解决了吗?
过渡语:汉武帝如何解决王
国问题呢?
作图示意:假如一个诸侯王拥有封地是这么大:
他有四个儿子,根据汉朝的推恩令,他的封地就变成了
如下图:
学生答:王国问题,
汉初、刘邦为巩固统治,大
封刘姓子弟为王,形成尾大
不掉的局面。
“七国之乱”
刘濞
吴王
“诛晁错、清君侧”
没有
学生注意力集中到大
屏屏幕上,跃跃欲试,
举于发言学生带着问
题影像,会加强对历史
事件的记忆。
板书(1)颁布推恩令
通过图形变化来讲述
诸侯王封地的缩小,比
较直观形象,而且利用
图的趣味性,会引发学
生进一步寻根求源的
欲望,比较容易解决概
念上的难点。
(
阴影
部
分)
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个诸侯王的封地和以前相比有何变化?
推恩会解决诸侯国问题它起
到作用是什么?
汉武帝打击诸侯的另一个措
施是什么?
过渡语:这样诸侯国再也无力与中央政府进对抗,汉武帝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汉武帝在思想上采取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
加强统治。
为什么要采取这次措施,请同学在书中找出原因来?
汉武帝为什么会接纳董仲舒的建议,请同学们看一段影像资料,议一议董仲舒的什么话打动了汉武帝。
教师强调:汉武帝推尊的“儒术”,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
变小了
使诸侯国力量得到削弱,没
有力量对抗中央
借口诸侯王所献黄金成色不够,削去
当时半数的侯国。
板书(2)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学生带着问题看书,结
合课外知识思考后举
手回答:
这是本课的重点,学生
浏览影像资料后,经过
讨论后得出结
论,体现合作性学习,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各
</FON< 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