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识记故事故事《贾宝玉与林黛玉》中的重要内容。
2.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3.通过多次朗读,学生能够提高朗读的音调和节奏感。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信地在课堂上进行自主表演。
2.培养学生的分析与思考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在课文中进行理解和思考。
3.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的习惯。
情感目标1.通过展示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世界,引导学生体会爱情的美好与复杂。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尊重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学情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理解故事《贾宝玉与林黛玉》中的情节,并用自己的语言复述。
2.提高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有节奏地进行朗读。
教学难点1.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表达,增强学生对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认知。
2.在朗读中让学生能够把握好音调和节奏,做到情感真切。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贾宝玉与林黛玉》的分析笔记和教学课件。
2.学生准备课文的朗读稿,并熟悉故事情节。
3.课堂准备录音设备和投影仪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让学生回顾上节课内容,激发学生对课文的热情。
2. 学习•讲解《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节,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自主阅读或朗读,教师点评。
3. 拓展•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探讨贾宝玉与林黛玉的情感世界。
第二课时1. 复习•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巩固学习成果。
2. 表演•学生自由分组表演《贾宝玉与林黛玉》中的片段,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3.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对《贾宝玉与林黛玉》进行深入理解,提高朗读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下节课将进行相关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含2课时)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二》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短文,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短文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文中所学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阅读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同时,他们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写作技巧,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但是,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学生可能还不太理解,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指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提取关键信息,理解复杂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理解复杂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能够运用课文中所学的知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互动教学法:通过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带2.课文PPT3.课文相关图片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课文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课文的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老师范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的主要内容。
然后,让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3.操练(10分钟)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找到答案。
例如,课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他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如何解决的?4.巩固(10分钟)老师选取一些复杂的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进行讲解,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这些知识点。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精选5篇)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精选5篇)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篇1[教学目标]1、认识“辆”“匹”“册”等7个生字,正确认读“一辆车、一匹马”等6个数量短语,初步养成使用量词的习惯,对于不同的事物使用不同的量词。
2、熟读并背诵《字母表》。
能将大写字母和小写字母一一配对。
3、学会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形近字的字形,激发自主识字的兴趣。
4、熟读并背诵《春晓》,感受雨后清晨的美丽春光。
5、阅读《阳光》,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量词,背诵古诗。
难点: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理解诗文的内容与思想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识字加油站1、出示生词卡片。
教师领读生词,学生跟读。
指名读、开火车读。
2、仔细观察,这一组词语有什么样的特点?(都是以“一”开头的词组,揭示量词的概念)3、学习量词。
出示相关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了些什么?根据图片上的信息,来说一说物体的数量。
如,老师问:一车?生答:一辆车。
4、量词的用法:这些量词都是用来表示事物的单位,针对不同的事物,所使用的量词也不一样。
量词不可乱用,要使用恰当。
5、拓展:你还知道哪些量词?说一说。
(一只鸡、一头牛、一朵花、一个苹果)二、字词句运用1、找一找,连一连。
(1)复习语文园地一中的《字母表》,指名背诵,分小组背诵,评选出最熟练小组。
(2)教师利用展示《字母表》,仔细观察每一组大小写字母,说说它们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
(3)同桌展开游戏活动,一个同学出示大写字母,另一个同学从字母卡中找出对应的小写字母,然后两个同学将字母卡同时放在桌上,一起读一读。
(4)出示课本上“找一找,连一连”的内容。
学生完成课本练习,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行对答案,对全对的同学提出表扬。
(5)学生拿出练习本,开始默写《字母表》,查漏补缺。
2、读一读,想一想。
(1)出示课本上的两组字,教师指名读,及时正音。
(2)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字各有怎样的特点。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二》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二》优质精品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二》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一部分,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口语交际、习作、语文素养等几个方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提高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口语交际、习作等方面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表达不清晰、逻辑不严密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语文园地二》中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语文园地二》中的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难点:学生在口语交际、习作等方面的运用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等,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学情,准备相关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语文园地二》中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讨论和练习。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学生进行抄写和思考。
8.板书(10分钟)教师进行板书设计,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本节课的知识点。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能正确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情感。
•能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课文的字词。
•了解古文《语文园地二》的意义,并体会其魅力。
•能初步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
2.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的字词,理解课文的大意。
•了解古文《语文园地二》的意义。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增强语文学习的兴趣。
3. 教学难点•理解古文《语文园地二》的意义。
•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特点,调整学习方法。
二、教学准备教材:《语文园地二》课文;黑板、彩色粉笔或白板、拓展阅读资料。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热身•比赛读课文。
学生分组,轮流朗读本课文部分,提高学生对课文的注意力和阅读兴趣。
2. 新课导入•教师介绍古文《语文园地二》的背景和意义,引起学生对古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3. 学习课文•同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解释生词、短语,帮助学生理解文字内容。
•分析句子结构,引导学生理解句意。
4. 拓展活动•联想课文中的情境,让学生自由发挥,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做好词语笔记。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让学生互相朗读课文片段,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2. 分组讨论•小组讨论古文《语文园地二》的意义,互相交流对古文的理解。
3. 课文分析•详细解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古文的言情。
4. 语文园地探究•学生自主阅读其他文言文篇目,展示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感悟。
四、课后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理解古文《语文园地二》的意义,并体会文言文的魅力。
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内容,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爱。
以上就是本文园地二》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古文,增强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二》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课主要通过一首首优美的诗歌,一篇篇生动的故事,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经典的古代诗歌,也有现代作家的优秀作品。
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感受故事的魅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诗歌和故事情节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在诗歌的鉴赏、朗读技巧以及文章的深入理解方面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文章的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朗读、思考、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美好生活的情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文章的主题。
2.教学难点:诗歌的鉴赏和朗读技巧,文章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课文的美。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3.学生作业本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然后简要介绍本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结束后,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评价。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教案)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交流、总结古典名著的阅读方法。
2.猜出难理解的词语的大致意思;说说对加点词语的理解。
3.根据描写的语段猜猜描写的人物。
4.诵读古诗,理解诗意,积累山水诗。
重点难点1.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2.用多种方法猜测词语的意思。
3.积累描写山水风景的古诗。
课时安排2课时1.感知阅读古典名著的不同方法。
2.猜测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把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猜测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一、交流平台1.激趣谈话,导入主题。
导语:古典名著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如果掌握一些方法,阅读起来就能够更加顺畅。
现在,我们就来交流古典名著的阅读方法。
2.师生交流,教导方法。
预设:生1:我知道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
如《猴王出世》,“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我大致猜到这句话在讲猴王很有灵性。
生2:我知道可以采用适当跳读的方法来理解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如《红楼春趣》中“剪子股、籰子”等词语,不用反复琢磨,只要知道是放风筝的工具就行了。
生3:读《草船借箭》的时候,我借助资料了解了三国时代的一些历史背景,更好地理解了故事的内容。
生4:我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增加了阅读的乐趣。
……师总结:同学们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意思、适当跳读、借助背景资料、联系影视剧,都掌握了恰当的阅读方法,除此之外,下面这些方法也是可以尝试运用的:(1)带着问题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在通读了《草船借箭》后,我们可以这样设问:对三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为什么胸有成竹?他能成功吗?带着问题再读课文,理解会更深刻。
(2)演绎情景故事。
有些内容比较难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发挥,将故事表演出来,这样也能增加学习课文的乐趣。
3.练习阅读其他名著。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明白了阅读古典名著的的方法多种多样。
同学们,可以尝试运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去阅读更多的名著,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定稿)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二》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全体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掌握一些基本的语文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式进行阅读和写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读写结合法: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录音:为学生提供课文朗读的录音,帮助学生正确地朗读课文。
2.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3.作业本:为学生准备作业本,方便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自然风光,引导学生欣赏,激发他们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
然后,教师简要介绍课文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呈现(10分钟)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发音和朗读节奏。
朗读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课文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同时,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选择一个问题进行回答。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反思)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二(教案+反思)[教学目标]1.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四大名著的兴趣。
2.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学习难懂的词句。
3.学习古诗《鸟鸣涧》,体会月夜春山的幽静。
[教学重难点]1.能结合具体事件清楚表达自己的感想。
2.激发学生阅读四大名著的兴趣。
[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平台(一)谈话导入古典名著中的语言和现代文不太一样,内容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如果掌握一些方法,阅读起来就能更加顺畅。
下面,请同学们交流一下当你遇到不懂的词句时会怎么做呢?(二)交流学习名著的方法1.学生思考整理各自理解难句的方法。
2.个别学生汇报交流。
3.全班朗读交流平台中给出的课文的范例。
(课件出示)4.总结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1)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
(2)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知道大概意思就好。
(3)借助资料了解历史背景,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
(4)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加阅读的乐趣。
(三)学以致用1.用总结出来的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2.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很多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同学们在今后的阅读中可以尝试着去运用这些方法,帮助自己更好的阅读。
二、词句段的运用(一)学习第1小题1.(课件出示词语)同学们自由大声朗读词语,力求读准确。
(榜文、客官、钱铺、印信、驿站、伙计、郎中、店家、客舍、货郎、墨客)2.猜猜词语的大致意思。
(1)同桌之间交流自己所理解的意思,并说出猜测理由。
(2)查词典确认意思,指名分享成果。
明确:榜文——告示、公告客官——客人印信——政府机关的图章驿站——休息、住宿的地方伙计——服务员郎中——医生店家——旧时指旅店、酒馆、饭铺的主人或管事的人。
客舍——旅馆货郎——旧时民间在农村或城市小街僻巷流动贩卖日用杂货的商贩,有的兼收购土特产品。
墨客——旧时指文人3.拓展。
钱铺——钱店掌柜——老板官府——指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二)学习第2小题1.读句子,猜猜加点词语的意思,说说是怎么猜出来的。
语文园地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语文园地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民间故事《花姑娘》的主要内容。
2.能够理解和分析故事中的人物及情节。
3.能够初步认识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感情。
4.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及情节。
2.初步认识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感情。
三、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谈论有关春天的话题引出民间故事《花姑娘》。
2.讲授由教师讲述《花姑娘》的故事。
学生听取过程中,要注意记录下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以及感受故事内容。
3.讲解1.教师模仿花姑娘的样子和声音,讲述时带有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动作。
2.通过问答形式帮助学生复述和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节。
4.欣赏欣赏由学生朗诵古诗《静夜思》,让学生从中感受古诗的意境和情感,并尝试去朗诵古诗。
5.模仿要求学生模仿故事中的人物表达感情,并且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故事中的情节。
6.总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思考什么是语言的魅力。
五、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口头述说自己的绘本或看过的故事内容,将故事效果表现得更为丰富,让人有如身临其境的感觉。
六、教学要求1.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故事的人物、情节、感受等因素。
2.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学会用言语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3.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英语授课,学生要有一定的英文理解能力。
七、教学参考教材1.语文园地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2.《花姑娘》等简短民间故事八、教学反思本堂课围绕《花姑娘》这个民间故事来进行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教师主要采用讲解、讲解和模仿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分了解故事的情节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注重了学生的英语理解能力,加强英语授课,学生对故事的理解也更为深入。
最后,通过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语言的魅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欣赏故事中充满魅力的语言。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以“家乡”为主题,包含了口语交际、习作、阅读和汉字文化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于家乡有一定的了解和情感。
但在口语交际、习作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提高他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口语交际等方式,提高自己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进行口语交际和习作。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带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3.学生作业及评价标准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家乡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回忆家乡的特色,激发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呈现(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中的人物、事件和景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讨论自己家乡的特色和变化,培养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5.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保护家乡的生态环境,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6.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家乡的重要性和保护家乡的责任。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定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教案(定稿)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二》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综合性学习内容。
本节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语文的魅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成语故事、古诗欣赏、口语交际、习作等多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对成语和古诗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口语交际和习作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成语故事和古诗的内容,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
2.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的成语和古诗进行创作。
4.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成语故事和古诗的理解与欣赏。
2.口语交际的技巧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3.习作的指导与评价。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成语故事和古诗,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语文的魅力。
2.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写作指导法:对学生进行习作指导,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成语和古诗进行创作。
六. 教学准备1.教材《语文园地二》相关内容。
2.成语故事和古诗的相关资料。
3.教学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成语故事和古诗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成语故事和古诗,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其中蕴含的哲理。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成语和古诗进行交流。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提示表达技巧。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口语交际中的心得体会。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优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二》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本课的主题是“家乡的美”,通过描绘家乡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诗意,适合学生朗读和欣赏。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字词的学习、朗读感悟、课后习题的解答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于家乡的美有一定的认识和感受。
但在朗读感悟、情感体验等方面还需加强引导。
此外,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重点辅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3.朗读感悟,培养语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家乡的美。
2.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品味课文语言,培养语感。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家乡的感受,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内容、生字词、图片等。
2.音频:准备与课文相关的音乐或音频资料。
3.的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家乡的风景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标题,了解本课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描绘了家乡的哪些美景?作者是如何表达对这些美景的喜爱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讨论结束后,各组代表发言,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的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口头或书面造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学生发挥想象,以“我心中的家乡”为主题,进行绘画或写作。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语文园地二》的主要内容和核心知识点。
•掌握文章阅读的基本技巧,如找主题句、概括段落大意等。
•学习使用修辞手法丰富自己的文章表达。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语文园地二》中每篇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目的。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修辞手法的能力。
•通过文章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文章的深层理解和思考。
•引导学生在写作中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设计1. 导入通过讲解《语文园地二》这一单元的整体主题,引发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2. 分析篇章结构针对每篇文章,分析其篇章结构,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次结构,掌握文章脉络,有利于后续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3. 文章阅读与讨论让学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题、内容和写作意图,同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见解。
4. 语言表达训练结合文章内容,开展一定的语言表达训练,让学生从所学文章中吸取养分,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阅读文章首先让学生阅读《语文园地二》中的主要文章,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核心观点。
2. 分组讨论分组讨论文章内容,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理解和疑惑,互相启发,促进思维碰撞。
3. 提出问题老师提出一些与文章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4.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文章内容,展开写作练习,要求他们注意修辞手法的应用,提高文章表达的质量。
五、课堂小结通过教师的总结,再次强调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提出一些值得学生深思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和梳理。
六、作业布置布置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巩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写作,提高语文素养。
以上便是本课《语文园地二》的优质教案设计,希望能够为您的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二单元《语文园地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了解《语文园地二》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喜欢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写作技巧,培养语感。
•难点:表达方法的灵活运用,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授课所需教材《语文园地二》、教案、准备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2.学生准备:熟读《语文园地二》课文,准备笔记等。
四、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通过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入讨论,引发学生对话题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课文内容详细讲解《语文园地二》中的课文内容,重点解释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结构。
第三步:阅读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的朗读和理解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第四步:讨论与表达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
第五步:写作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展开相关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六步: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和反思,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延伸1.带领学生阅读其他相关文章,进行知识拓展。
2.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宽学生的文学视野。
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完成相关课后习题。
2.布置相关写作或阅读任务。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如何?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八、教学心得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意识到……同时也发现……九、教学反馈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行及时反馈与辅导。
十、教学结束本节课结束,希望学生能够善于表达,热爱语文,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语文园地二》教案内容,希朓学生能够认真学习,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语文水平。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优秀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优秀教案一、教学背景五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对于理解阅读和自我表达有了一定的能力。
本节课《语文园地二》旨在通过对优秀文言文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文言文的基本意思;2.能够感受古代文人的意境和情感表达;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言文中的情境;4.能够初步运用文言文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文言文的基本意思;2.古代文人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难点1.如何用现代语言描述文言文情境;2.如何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准备1.课文《论语》选段;2.配套教材及辅助教学资料;3.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简短的导入,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第二步:学习文言文段落分段阅读《论语》选段,让学生通过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等形式理解古代文言文的基本意思。
第三步:分析文言文特点引导学生分析文言文的特点,如句式结构、修辞手法等,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
第四步:讨论文言文的情境让学生用现代语言描述文言文中的情境,增强对古代文人意境的理解。
第五步:练习语言表达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表达练习,让他们用文言文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六、教学总结与作业布置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相关作业,巩固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
七、课后反思针对学生表现及课程效果进行反思,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准备。
本节课旨在通过文言文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古代文化素养,希望学生能在这节课中感受到语文之美,激发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语文教案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语文教案教案一:《语文园地二》课程综述【教案目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内容,了解学习要点和教学目标,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重点】1. 了解《语文园地二》的教材设置和学习内容;2. 掌握学习要点和教学目标;3.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语文园地二》的内容,并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
【教学准备】1. 一份《语文园地二》教科书;2. 一份《语文园地二》教师用书;3. 一份电子版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与学生的互动问答,引出本节课的话题:“我们要学习的是统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
大家都听说过这本书吗?它是我们语文学习的重要教材。
”接着,询问学生对于《语文园地二》的想法和期待。
Step 2 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每组以《语文园地二》为主题,讨论教材的内容以及自己对于这本书的期待。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参考教材的目录和课文的标题。
Step 3 教材介绍(1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教科书,详细介绍《语文园地二》的教材设置、学习要点以及教学目标。
介绍时着重强调每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和学习重点,让学生对整本书的结构和内容有清晰的认识。
Step 4 学习要点(2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和教师用书,依次介绍每个章节的学习要点。
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展示每个学习要点,同时给出相应的解读和示例。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回答问题。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理解程度,灵活调整讲解的深度和难度。
Step 5 教学目标(10分钟)教师向学生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并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计划。
目标可以包括有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写作能力的培养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等。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目标和计划,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Step 6 操作实践(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的引导,通过阅读课文、分组讨论、作业完成等方式,实际操作教材中的知识点和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 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1.通过交流,掌握更多阅读名著的方法与技巧;能猜出古代名词的意思,结合前后文描写猜出词语的意思,以及通过描写猜出人物,并从中掌握一定的技巧。
2.通过朗读,理解古诗《鸟鸣涧》,想象其所描写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谈话导入。
本单元,我们走进四大名著,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残。
现在,我们一起来回顾梳理一下吧!二、交流平台。
(出示“交流平台”内容)1.本组课文不同于现代文,所以一些语句我们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我们能掌握一些技巧,就能使阅读更加顺畅。
大家回顾一下,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遇到不懂的地方,我们都用到过哪些方法来理解?(猜读、略读、跳读)2.通过“交流平台”了解猜读的方法。
(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如何略读和跳读?(遇到较难理解的语句,不用反复琢磨,只要知道大概意思就好)3.除了猜读、略读和跳读三种方法,我们还可以通过别的途径来理解课文。
(借助资料了解历史背景;结合电影、电视剧等影视资料)掌握了以上几种方法,相信大家以后再阅读这类文章时,一定会更加顺畅。
三、词句段运用。
1.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我们还遇到了不少难以理解的词语。
(出示“榜文、客官、印信”等词语)你能说说这些词语的大致意思吗?榜文:古代指文告。
客官:旧时店家、船家等对顾客、旅客的尊称。
印信:官府的印章。
驿站:古代人们外出,中途供人短暂停留休息的地方。
伙计:旧时指店员或长工。
郎中:古代的医生。
店家:古代的店主人。
客舍:古代的旅馆。
货郎:古代指卖东西的人。
墨客:古代指文人。
2.(出示第二题句子)读句子,想一想,如何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1)请勿自误:请不要自己伤害自己。
(2)喜不自胜:高兴得自己都觉得受不了。
(3)瞑目蹲身:闭上眼睛,蹲下身子。
(4)拱伏无违:伏在地上,向上朝拜,没有违抗的。
(通过联系前后文可猜出词语的意思;先理解某一个字的意思,再放回词中整体理解。
)3.(出示第三题句子)猜猜这三个句子描写的都是谁,并说说理由。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教案

语文园地二第二单元知识小结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弩(nǔ)丞(chéng)迸(bèng)踉(liàng) 跄(qiàng) 蹿(cuān)抡(lūn) 簌(sù)挈(qiè) 镌(juān)碣(jié)讳(huì)纨(wán) 晦(huì) 姊(zǐ)鬟(huán)(2)难写的字“忌”:上面是“己”,不要写成“已”。
“曹”:上半部分是一个整体,不是草字头。
“插”:注意右下部的写法,里边是两横不是一横。
“恰”:右部是“合”,不是“台”。
“酥”:不要忘记左部“酉”里面的一横。
(3)多音字擂泊呵饮了劲2.词(1)必须掌握的词妒忌曹军都督委托惩罚遮挡私自水寨擂鼓呐喊插满筷子饥渴恰好官府榜文谋财诡计拖着坠下胸膛两截拳头喘气酥软顺风顺水自有妙用神机妙算半夜三更踉踉跄跄抓耳挠腮喜不自胜天造地设荒郊野外安身之处(2)近义词才干~才能妒忌~嫉妒推却~推辞紧急~紧迫惩罚~惩处迟延~拖延疑惑~怀疑吩咐~命令晌午~中午吓唬~恐吓诡计~阴谋耻笑~嘲笑光滑~平滑开辟~开拓迸裂~裂开炎热~酷热呼唤~召唤安身~安家宽阔~宽广齐整~整齐小器~小气忌讳~避讳晦气~倒霉赶令~命令兴头~高兴横竖~反正精致~精美寂寞~孤独玲珑~精巧促狭~刁钻姊妹~姐妹(3)反义词推却➝答应惩罚➝奖赏齐全➝短缺疑惑➝相信秘密➝公开支援➝攻击恶意➝善意耻笑➝尊重敞开➝关闭光滑➝粗糙酥软➝僵硬炎热➝寒冷欢喜➝难过宽阔➝狭窄顽劣➝乖巧齐整➝凌乱小器➝大方精致➝粗糙欢喜➝悲伤(4)词语归类①量词十万支箭一千多个草把子一家酒店一面旗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熟菜二斤熟牛肉一片好心一轮红日一阵狂风一行楷书大字一把西洋小银剪子②修饰词紧紧地揪住铁锤般大小的拳头打折的哨棒铁棒似的虎尾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天造地设的家当③动词立下军令状故意延迟擂鼓呐喊抡起哨棒迸出鲜血饮涧泉拖男挈女采山花觅树果呼弟唤兄搬高凳捆剪子股拨籰子④特殊词语:AABB式词语:踉踉跄跄明明朗朗飘飘飖飖类似的词语:清清楚楚欢欢喜喜工工整整ABAC式词语:顺风顺水类似的词语:百发百中自由自在人来人往形容人有智慧的词语:神机妙算类似的词语: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聪明绝顶含有人体器官的词语:抓耳挠腮类似的词语:交头接耳口是心非拳打脚踢二、佳句积累1.语言描写(1)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这句话不仅照应了文章的开头,进一步说明诸葛亮卓越的军事才能,还反衬出周瑜输得心服口服,发自内心地佩服诸葛亮。
最新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精品教案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阅读名著时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学会理解名著中较难懂的词句。
3.掌握感受名著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诵《鸟鸣涧》并背诵。
▶教学重点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难点阅读名著时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学会理解名著中较难懂的词句,掌握感受名著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策略1.交流平台指导学生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借助资料了解历史背景;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词句段运用指导学生学会根据上下文猜测词句的意思,引导学生通过抓住人物外貌描写来了解人物特点,感受人物形象。
3.日积月累引导学生朗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感悟诗人以动衬静的写法。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积累古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
2.阅读名著时能联系上下文猜测词语的意思,学会理解名著中较难懂的词句。
▶教学过程板块一交流平台,指导学法1.最近我们班里的同学阅读了许多古典名著,请说说你们读了哪些古典名著。
(指名学生说)2.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残。
本单元我们走进了古典名著,学习了四大名著中的精彩片段。
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讲的是哪四个故事?(指名学生说)3.这四个故事中的中心人物分别是谁呢?(指名学生说)4.这些中心人物中,你最喜欢谁?可以结合你阅读的整本书谈一谈为什么。
(指名学生说)5.阅读这些古典名著的时候,你遇到了哪些困难?预设:(1)我读的是《西游记》的原著,古代白话文读起来很难懂。
(2)我读的是《红楼梦》的原著,我根本不知道里面有些古代用具的名称指的是什么。
6.想读懂经典名著很难,我们必须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交流、总结古典名著的阅读方法。
2.猜出难理解的词语的大致意思;说说对加点词语的理解。
3.根据描写的语段猜猜描写的人物。
4.诵读古诗,理解诗意,积累山水诗。
重点难点1.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2.用多种方法猜测词语的意思。
3.积累描写山水风景的古诗。
课时安排2课时1.感知阅读古典名著的不同方法。
2.猜测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把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猜测难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一、交流平台1.激趣谈话,导入主题。
导语:古典名著理解起来有些难度,如果掌握一些方法,阅读起来就能够更加顺畅。
现在,我们就来交流古典名著的阅读方法。
2.师生交流,教导方法。
预设:生1:我知道可以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
如《猴王出世》,“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我大致猜到这句话在讲猴王很有灵性。
生2:我知道可以采用适当跳读的方法来理解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如《红楼春趣》中“剪子股、籰子”等词语,不用反复琢磨,只要知道是放风筝的工具就行了。
生3:读《草船借箭》的时候,我借助资料了解了三国时代的一些历史背景,更好地理解了故事的内容。
生4:我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增加了阅读的乐趣。
……师总结:同学们根据上下文猜测语句意思、适当跳读、借助背景资料、联系影视剧,都掌握了恰当的阅读方法,除此之外,下面这些方法也是可以尝试运用的:(1)带着问题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如在通读了《草船借箭》后,我们可以这样设问:对三天造十万支箭,诸葛亮为什么胸有成竹?他能成功吗?带着问题再读课文,理解会更深刻。
(2)演绎情景故事。
有些内容比较难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随意发挥,将故事表演出来,这样也能增加学习课文的乐趣。
3.练习阅读其他名著。
小结:通过交流,我们明白了阅读古典名著的的方法多种多样。
同学们,可以尝试运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去阅读更多的名著,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二、词句段运用(一)1.教师出示教材“词句段运用”第一题中给出的十个词语,学生齐读词语。
榜文客官印信驿站伙计郎中店家客舍货郎墨客2.教师解释词语的意思。
[榜文]古代指文告。
[客官]旧时店家、船家等对顾客、旅客的尊称。
[印信]政府机关的图章(总称)。
[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及往来官员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伙计]旧时称店员或长工。
[郎中]中医医生。
[店家]旧时指旅店、酒馆、饭铺的主人或管事的人。
[客舍]旅馆;供旅客住宿的房屋。
[货郎]在农村、山区或城市小街僻巷流动地贩卖日用品的人,有的也兼营收购。
[墨客]指文人。
3.教师引导学生选择词语,进行写话训练。
示例:驿站——驿站内的官员正为一位回乡省亲的大臣接风洗尘。
墨客——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
4.教师挑选写得比较好的句子,投影展示,并进行点评。
5.教师出示教材“词句段运用”第二题中给出的三个句子,学生齐读句子。
◇但有过往客商,可趁午间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
◇石猴喜不自胜....,跳出水外。
....,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朝上礼拜。
....。
一个个序齿排班6.师生共同探究三个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预设:生1:“请勿自误”的意思是:请不要自己伤害自己。
我是通过分析这个词语中关键字的意思来理解词意的。
勿,不要。
误,使受伤害。
生2:“喜不自胜”的意思是:高兴得自己都觉得受不了,形容喜悦到了极点。
根据前文石猴发现了水帘洞,可以想象他的内心是十分欢喜的,这样就猜出了这个词语的意思。
生3:“瞑目蹲身”的意思是:闭上眼睛,蹲下身子。
这个词语中有两个表示身体部位的词“目”和“身”,它们前面的两个动词分别表示这两个身体部位的动作,据此可推测“瞑”意为闭上,“瞑目”就是闭上眼睛。
生4:“拱伏无违”的意思是:抱拳举到头上,弯下身子。
表示毫无抵抗,全部顺从。
“序齿排班”的意思是:按年龄大小的顺序依次排列。
这两个词语较难理解,我是通过分析词语的组成来理解词义:“拱伏无违”中,“拱”指两手相合,臂的前部上举;“伏”指脸向下,身体前屈;“违”指不遵照,不依从。
“序齿排班”中,“序”指顺序,“齿”指年龄,“排班”意为排列。
也可以根据句子后面的“朝上礼拜”,想象众猴俯身下跪,按顺序排好,朝石猴下拜时的情形,大概理解词义。
7.引导学生课外积累类似的词语,在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其含义。
三、课堂回顾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这节课我们交流了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加深了对本单元所学课文的理解,此外,还猜测了难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进行了造句训练。
希望大家能够把握这堂课所学的内容,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成。
2.引导学生交流学习收获,积累描写生动、优美的句子。
1.根据描写的语段猜测描写的人物。
2.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积累古诗。
1.体会典型人物的形象。
2.理解诗意,积累山水诗。
一、词句段运用(二)1.谈话引入。
过渡:古典名著中总有一些精彩人物让人难以忘怀,他们有的相貌堂堂,有的气度非凡,有的智慧过人,有的英武豪迈……。
作者对他们也是精心刻画,细致描写。
下面,你能根据作者描写的语段猜出写的人物是谁吗?2.教师出示教材“词句段运用”第三题中的语句,引导学生体会。
◇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
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
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
挺挺身材变化多,声音响亮如钟磬。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身躯凛凛,相貌堂堂。
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
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3.学生朗读,小组讨论,交流体会。
交流后明确:第一个语段的几句话描写的是孙悟空。
“身穿金甲”“手举金箍棒”“变化多”等,都是《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形象特征。
第二个语段的一句话是《三国演义》中对诸葛亮的外貌描写。
第三个语段的几句话描写的是《水浒传》中的武松。
他英气逼人,双目有神,浑身是胆,爱打抱不平,这些特点都与这几句话相合。
4.教师出示描写人物的语段,学生猜测,进行拓展。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林黛玉)○眼如丹凤,眉似卧蚕。
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双睛点漆。
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
(宋江)○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眼如桃瓣,睛若秋波。
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贾宝玉)二、日积月累1.课件出示古诗,播放朗诵音频。
过渡:同学们,学习了本单元的古典名著,相信你一定陶醉于其精彩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和优美的文笔。
当然还有作者创造的那些熟悉的诗歌,它们同样散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古诗——《鸟鸣涧》,再次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2.学生齐声朗诵,教师指名学生诵读。
诵读示例:鸟鸣涧[唐]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3.介绍作者的相关情况及本诗的写作背景。
王维(701—761,一说699—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
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
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写作背景这首诗应当是作于唐开元年间(713—741年)游历江南之时,当时正是盛唐时期。
此诗是王维题友人皇甫岳所居的云溪别墅所写的组诗《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的第一首,是诗人寓居在今绍兴县东南五云溪(即若耶溪)的作品。
4.教师讲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诗意,并进行简要的赏析。
重点词语:[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
[惊]惊动,扰乱。
[时]时而,偶尔。
诗意:夜晚人都安静了下来,只有桂花在无声地飘落,寂静使春夜里的山谷显得空荡荡的。
月亮升起来了,光辉照耀,惊动了山中栖鸟,它们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春夜山间幽静而美丽的景色,侧重于表现夜间春山的宁静幽美。
但诗中所写的却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的景物,既使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同时又通过动,更加突出地显示了春涧的幽静。
5.指名学生说说读这首诗的感受。
6.引导学生在课外积累诗句,扩充知识储备。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东晋]陶渊明《饮酒》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唐]孟浩然《宿建德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唐]韦应物《滁州西涧》三、课堂回顾1.教师适当总结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并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
小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上,我们先结合语段猜测了其描写的人物,进一步感受了古典名著的魅力,对人物形象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我们还学习了唐代大诗人王维的一首山水诗,感受了古诗宁静幽美的意境,并进行了课外拓展。
在课堂上,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配合老师很好地完成了本课时的教学内容。
希望大家保持这种好的学习劲头,争取更大的进步。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并在课后积累古诗词名句。
本次“语文园地”有三个板块。
“交流平台”重在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学习收获,本次教学设计就着重让学生习惯交流、爱上交流,通过分组学习、共同探讨的方式,掌握高效的阅读方法。
“词句段运用”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猜测词语的意思或根据描写的语段猜测描写的人物,由于这些词语和语段都出自古典名著,同学们在合作、交流后都猜测得很准确。
在“日积月累”中,我们学习了王维的一首山水诗,教学时我引导学生查资料、析作者、明诗意、悟诗境,很好地赏析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