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现场施工隧道监测方法
盾构工程施工测量和监控量测方案

盾构工程施工测量和监控量测方案1 施工测量1.1 控制测量为确保施工控制点的稳定可靠,测量与相邻标段测量点联测闭合,对地面首级和二级控制网点进行同等精度的复测工作。
(1)复测按照招标文件的要求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的规定,施工前,测量队对业主在交接桩时提供工程范围测区精密控制网、精密水准点等进行复测。
复测时按照首级控制网点同等精度进行观测,并与邻近标段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点进行贯通联测,做好工程测量的相互衔接。
将复测成果书面上报监理单位。
在工程施工期间,每两个月对首级控制网复测一次,并将复测成果上报监理单位。
如监测发现施工场地周围的地面有变形时,及时对首级控制网进行复测,增加复测频率,确认控制点无误后才可以继续使用。
如发现首级控制网测量超出规范允许范围时,立即报告监理单位,重新交桩后才可以使用首级控制网。
(2)控制测量复测工作完成后,在首级控制网点的基础上,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需要并结合本标段工程特点城市道路交通建筑物等实际情况定平面和高程控制网方案,现场选点埋设控制网标石后组织施测。
(3)平面控制测量为满足施工需要,严格地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增设了导线点,在盾构竖井处适当位置增设了精密导线点和精密水准点。
将新增设的控制点与地面首级控制网进行了联测,确保竖井投点在多方控制中。
盾构始发井投点测量为指导盾构掘进施工,必需把导线数据导入始发井强制对中平台上,施工完成到设计标高时,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仪器设备,采用投点仪投点(投点仪标称精度不低于1/30000),把井口上测设的为了提高投点精度,在竖井口长边对角适当位置设置投点P1,P2点,如图10-1-1-1。
然后利用地面上的控制网进行联测,将测量数据进行平差后,计算出P1、P2各点的坐标(或用前方交会法,定出P1、P2各点),将P1、P2点投在井下的投点板上,如图10-1-1-2所示。
为了检核投点精度,在井上作多次投点,投在投点板上的P1′、P2′、P1″、P2″…点。
如何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测量与监控

如何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测量与监控隧道工程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建筑工程,其施工测量与监控是确保项目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隧道工程施工测量与监控,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该过程。
1. 测量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施工测量之前,必须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测量方案,包括测量方法、仪器设备选择和布置等。
其次,需要确定测量控制的基准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对测量现场进行调查和踏勘,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等因素,以便合理确定测量方案。
2. 施工测量的内容和方法隧道工程施工测量包括纵向测量、横断面测量、隧道轴线测量和管片安装测量等。
其中,纵向测量主要是对隧道的纵向坡度、纵断面的几何尺寸进行测量;横断面测量主要是对隧道断面的几何形状进行测量;隧道轴线测量主要是测量隧道的轴线位置和曲线半径等参数;管片安装测量主要是对管片的安装位置、水平度和垂直度进行测量。
在进行测量时,可以采用传统的测量方法,如全站仪和测量尺等,也可以使用现代化的激光测量仪器、GNSS定位系统等。
3. 测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在进行施工测量后,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首先,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检查和校正,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需要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相应的测量结果,如隧道的几何尺寸、轴线位置等。
最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与设计要求进行比对,以确定施工的合格性和进展情况。
4. 施工监控的方法和技术为了保证隧道工程的安全和质量,需要进行施工监控。
施工监控主要包括沉降监测、应力监测和变形监测等。
沉降监测是通过测量隧道或周围地面的沉降量,来判断隧道开挖对地表的影响;应力监测是通过测量隧道内部的应力变化,来评估隧道结构的稳定性;变形监测是通过测量隧道断面的变形量,来确定隧道的形变情况。
为了实现施工监控,可以采用传统的监测方法,如人工测量和离散点监测等,也可以使用现代化的监测技术,如全站仪监测、激光扫描监测和遥感监测等。
盾构施工测量与监测

盾构施工测量与监测一、施工测量测量是盾构推进轴线与设计轴线一致的保证,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和基础。
米用GPS定位技术完成对业主所给导线网、水准网及其它控制点的检核。
在盾构机上配备SLS-T APD导向系统指导盾构机推进,降低人工测量的频率。
同时,严格贯彻二级测量复核制度,精测组精测并交桩于工程项目部测量组,工程项目部测量组复核并负责施工放样测量,确保隧道贯通精度。
1、地表控制测量我方中标后,立即组织精测组根据业主提供的工程定位资料和测量标志资料,对所给导线网、水准网及其它控制点用GPS定位技术进行复测;同时测设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固定桩,并将测量成果书报请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审查、批准。
(1)引测近井导线点利用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测量成果书由精测组以最近的导线点为基点,引测至少三个导线点至每个端头井附近,布设成三角形,形成闭合导线网。
(2)引测近井水准点利用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水准网,由精测组以最近的水准点为基点、将水准点引测至端头井附近,测量等级达到国家二等。
每端头井附近至少布设两个埋设稳定的测点,以便相互校核。
2、联系测量(1)平面坐标传递用陀螺定向法将地面坐标及方向传递到竖井隧道中,见下图陀螺法坐标传递示意图陀螺法坐标传递示意图用逆转点法测出地面上CD和井下Z1Z2的陀螺方位角。
用全站仪做边角测量,测出L1、L2、L3、L4、L5、L6的边长及/ 1、/ 2、/ 5、/ 6、/ 7的角度。
利用空间三角关系计算/ 3、/ 4 的角度,再结合控制点C的坐标推算出Z1、Z2、Z3三点的坐标。
以Z1Z2、Z3Z2起始边作为隧道推进的起始数据。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坐标传递测量至少进行三次。
(2)高程传递用检定后的钢尺,挂重锤10kg用两台水准仪在井上井下同步观测,将高程传至井下固定点。
用6~8个视线高,最大高差差值w 2mm 整个区间施工中,高程传递至少进行三次。
3、地下控制测量(1)地下平面控制测量先以竖井联系测量的井下起始边为支导线的起始边,待明挖区间(盾构始发井)与中间风井连通后,立即进行贯通测量以明挖区间的左右线中线为支导线的起始边,沿隧道设计方向布设导线,直线段导线边长》200m 曲线段导线边》100m布设一点。
盾构隧道监测方案

盾构隧道监测方案背景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盾构隧道作为一种高效、安全和经济的地下建筑工法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道路和水利等领域。
在盾构隧道的施工过程中,监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旨在保障盾构隧道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一种盾构隧道监测方案,以提供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方法,确保盾构隧道施工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监测方案的目标盾构隧道的监测方案旨在实现以下目标:1.实时监控施工过程:监测方案应能够实时采集并记录盾构隧道施工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包括盾构机的姿态、推进力及控制参数等。
2.检测地下环境变化:监测方案应能够检测地下环境变化,例如地下水位变化、土壤变形以及地震等,以及时预警和采取相应的措施。
3.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监测方案应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方法,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保障施工质量和安全:监测方案应通过数据分析和预警功能,提供有效的施工质量和安全保障手段。
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监测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盾构机数据采集系统盾构机数据采集系统是监测方案的核心部分,主要用于实时监测盾构机的各项参数。
该系统应包括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能够实时采集盾构机的姿态、推进力、转速、刀盘扭矩等数据,并将其传输至数据处理中心进行分析和存储。
2. 地下环境监测系统地下环境监测系统用于检测地下环境变化,包括地下水位变化、土壤变形以及地震等。
该系统应配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能够实时采集地下环境数据,并与盾构机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预警。
3. 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方案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对监测数据进行及时、准确的处理和分析。
通过统计分析、数据建模和预测算法等方法,识别异常情况并生成报警和预警信息,为施工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4. 报告和数据共享监测方案应具备生成报告和数据共享的功能。
经过数据处理和分析后,生成监测报告,提供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并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数据共享,以便及时调取和共享数据,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
盾构施工专项测量施工方案

盾构施工专项测量施工方案
一、前言
盾构施工是一种现代化的地下工程施工方法,其施工需要精确的测量工作作为基础保障。
本文将介绍盾构施工中专项测量的施工方案,包括测量准备工作、实际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测量准备工作
1. 确定测量任务
在进行盾构施工前,需要确定需要进行的测量任务,包括地表控制点的设置、隧道轴线控制等。
2. 准备测量设备
准备好合适的测量设备,包括测距仪、全站仪、水平仪等,确保设备的精度和准确性。
三、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方法
1. 地表控制点设置
在盾构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地表控制点,用于确定隧道的位置和方向。
2. 隧道轴线控制
通过测量隧道隧道轴线的位置和方向,确保隧道施工的准确性和质量。
3. 岩体位移监测
通过测量岩体的位移情况,监测盾构施工对周围岩体的影响,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性。
四、注意事项
1. 测量精度
在进行施工测量时,要保证测量的精度,避免因测量不准确引起的施工质量问题。
2. 施工环境
考虑施工环境对测量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实时监测
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及时掌握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数据,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结语
盾构施工专项测量施工方案是保障盾构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通过
合理的测量工作可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对盾构施工测量工作有所助益。
区间盾构施工监测方案

区间盾构施工监测方案一、监测内容在盾构施工过程中由于土体的缺失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地面和隧道沉降,从而会影响到周围的地面建筑、地下管线等设施的正常使用。
针对该区间隧道沿线的建(构)筑物及地下管线设施,结合盾构推进施工中引起地面沉降的机理,进行如下监测内容:1)道路与管线沉降监测2)一般建(构)筑物沉降3)隧道轴线上方地表沉降监测4)地面裂缝的观察二、监测的意义和目的1)监测的意义在软土地层的盾构法隧道施工中,由于盾构穿越地层的地质条件千变万化,岩土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也异常复杂,而工程地质勘察总是局部的和有限的,因而对地质条件和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的认识总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不完善性。
由于软土盾构隧道是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设计和施工的,为保证盾构掘进隧道工程的施工安全和周围环境安全,并在施工过程中积极改进施工工艺和参数,需对盾构推进的全过程进行监测。
在设计阶段要根据周围环境、地质条件、施工工艺特点,编制施工监测方案,在施工阶段要按监测结果及时反馈,合理调整施工参数和采取技术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地层移动,确保工程安全并保护周围环境。
2)监测的目的(1)认识各种因素对地表和土体变形等的影响,以便有针对性地改进施工工艺和修改施工参数,减小地表和土体的变形。
(2)预测下一步的地表和土体变形,根据变形发展趋势和周围建筑物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并为确定经济合理的保护措施提供依据。
(3)检查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和隧道沉降是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4)控制地面沉降和水平位移及其对周围建筑物的影响,以减少工程保护费用。
(5)建立预警机制,保证工程安全,避免因结构和环境安全事故引起的工程总造价增加。
(6)为研究土体性质、地下水条件、施工方法与地表沉降和土体变形的关系积累数据,为改进设计提供依据。
(7)为研究地表沉降和土体变形的分析计算方法等积累资料。
三、监测实施的重点1)各区间沿线建(构)筑物2)隧道影响范围内的管线四、监测内容的实施1)变形监测控制网的布设(1)变形监测控制网的起算点或终点要有稳定的点位,应布设在牢靠的非变形区。
隧道施工监测方案

隧道施工监测方案1. 引言隧道施工工程是在地下进行的一项复杂工程,需要严格的监测和控制,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
隧道施工监测方案是指通过监测技术和方法,对隧道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以及及时预警和采取措施来保证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介绍隧道施工监测方案的整体框架和具体的监测内容,以及监测方法和技术的选择。
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隧道施工监测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以确保隧道施工工程的顺利进行。
2. 监测内容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2.1 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环境监测是指对施工区域的地质情况进行监测和分析,以确定岩土层的性质和稳定性。
其中包括:•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和分析。
•岩土层的水文地质特征的测定和分析。
•岩土层的地应力场和地应力的演化规律的监测和分析。
2.2 地下水监测地下水监测是指对隧道附近地下水位、水温、水位变化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主要包括:•地下水位的监测和测量。
•地下水温的监测和测量。
•地下水位变化的监测和分析。
2.3 隧道变形监测隧道变形监测是指对隧道的水平变形、垂直变形以及沉降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包括:•隧道水平变形的监测和测量。
•隧道垂直变形的监测和测量。
•隧道沉降的监测和分析。
2.4 隧道内环境监测隧道内环境监测是指对隧道内部的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
主要包括:•隧道内部的温度监测和测量。
•隧道内部的湿度监测和测量。
•隧道内部的气体浓度监测和测量。
3. 监测方法和技术选择针对不同的监测内容,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监测方法和技术来进行监测。
3.1 地质环境监测方法和技术选择对于地质环境监测,我们可以使用以下方法和技术:•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的测定和分析可以使用岩石力学试验等方法进行。
•岩土层水文地质特征的测定和分析可以使用孔隙水压试验和渗透试验等方法进行。
•岩土层地应力场和地应力的演化规律的监测和分析可以使用应力监测孔和应力较量法等方法进行。
盾构法隧道工程监测技术交流

盾构法隧道工程监测技术交流1 概述1.1盾构的定义盾构,全称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是一种用于软土、土岩混合、岩石等地层内隧道暗挖施工的机械设备,具有金属外壳,外壳内装有整机及其辅助设备,通过外壳的掩护进行地层开挖、渣土(石)排运、整机推进和管片安装或其他支护等作业,使隧道一次成型。
传统上讲,用于土层或土岩混合地层的称为盾构,用于岩石地层的称为岩石全断面掘进机(国际上简称TBM)。
在欧美地区,一般将上述两种情形统称为TBM,而在日本、中国和东南亚地区,仍习惯的有盾构和TBM之分。
盾构是一种隧道掘进的专用工程机械,现代盾构集机、电、传感、信息等技术于一体,具有开挖切削地层、输送渣土、拼装隧道衬砌(一般是管片或锚喷支架支护)、测量导向纠偏等功能。
盾构已广泛用于城市地铁、铁路、公路、市政、水电隧道等工程中。
TBM是Tunnel Boring Machine的简称,在盾构/TBM的发展历史上,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将盾构定义为在土体内修建开挖隧道的机械化设备,而将TBM定义为在岩石地层中开挖隧道的机械化设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大规模开展,施工建设条件更加复杂,在采用机械掘进机开挖隧道的过程中,经常遇到隧道断面为土岩混合的情况,同时在全岩隧道开挖中大量出现软硬不均(岩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相差较大,国际上一般定义岩石单轴抗压强度为10~20以上)的地层情况,土层隧道开挖中出现断面内土体性质差异较大的复合地层等情况,因此国际隧道协会已经将软土盾构和硬岩TBM统称为TBM。
图1和图2分别为典型的盾构和TBM刀盘外部结构图。
为了统一使用外文译文中的盾构或TBM这个词,同时也为了规范国内对盾构设备的用语,我国已在一些相关规范或规程中将历史上曾经的“盾构机”一词统称为“盾构”。
尽管国际隧道协会已经将传统意义上的盾构和岩石TBM的称谓仍然会争论一段时间,例如混合式盾构、混合式TBM,泥水盾构、泥水TBM等。
盾构法隧道施工监测控制标准

盾构法隧道施工监测控制标准
盾构法隧道施工监测控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盾构机掘进参数监测控制标准,包括盾构机推进力、转速、泥水比、压力等参数的监测控制要求。
2.隧道衬砌浇筑监测控制标准,包括混凝土浇筑及养护过程中应监测的温度、湿度、浇筑速度等要求。
3.围岩变形监测控制标准,包括围岩位移及变形监测的位置、频率、监测预警值及应急措施等要求。
4.地下水位监测控制标准,包括地下水位的监测、控制、排泵等要求。
5.应急处理措施标准,包括应急事件的处理程序、责任人及联络方式等要求。
总之,为了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及顺利进行,盾构法隧道施工监测控制标准非常重要,必须严格遵守。
盾构施工测量专项方案

一、方案概述本专项方案旨在为盾构施工提供精确的测量服务,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设计要求,保障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
本方案将详细阐述盾构施工测量的目的、内容、方法、精度要求以及实施步骤。
二、测量目的1. 确保盾构掘进方向、姿态和速度符合设计要求。
2. 监测盾构隧道结构的变形和受力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 为施工管理和质量验收提供数据支持。
三、测量内容1. 地面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
2. 竖井联系测量:将地面控制网传递至竖井,建立竖井内的控制网。
3. 地下控制测量:包括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测量,用于指导盾构掘进。
4. 掘进施工测量:监测盾构姿态、掘进速度和隧道结构变形。
5. 竣工测量:对隧道结构进行测量,为质量验收提供依据。
四、测量方法1. 平面控制测量:采用GPS、全站仪等仪器进行测量,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的规定执行。
2. 高程控制测量:采用水准仪进行测量,按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的规定执行。
3. 竖井联系测量:采用GPS、全站仪等仪器进行测量,将地面控制网传递至竖井。
4. 地下控制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按照《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执行。
5. 掘进施工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监测盾构姿态、掘进速度和隧道结构变形。
6. 竣工测量: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按照《地铁隧道工程盾构施工技术规范》DG/TJ08-2041-2008执行。
五、精度要求1. 地面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点精度应达到±0.5cm,高程控制点精度应达到±0.5mm。
2. 竖井联系测量:平面控制点精度应达到±0.5cm,高程控制点精度应达到±0.5mm。
3. 地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点精度应达到±0.5cm,高程控制点精度应达到±0.5mm。
4. 掘进施工测量:盾构姿态精度应达到±0.5cm,掘进速度精度应达到±1cm/min,隧道结构变形精度应达到±0.5cm。
盾构施工监测方案

盾构施工监测方案1. 引言盾构是目前使用较广泛的地下隧道施工方法之一,它通过在地下钻孔并设置隧道支架进行施工。
在盾构施工过程中,监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帮助工程师及时获得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个完整的盾构施工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的内容、方法和应用。
2. 盾构施工监测内容盾构施工监测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地表沉降监测地表沉降是盾构施工过程中非常关键的监测指标之一。
通过监测地表沉降的变化,可以判断盾构施工的稳定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使用沉降点进行现场测量、使用遥感技术进行广域监测等。
2.2 工作面土压力监测盾构施工过程中,工作面的土压力是一个重要的监测指标。
通过监测工作面土压力的变化,可以及时了解施工面的稳定性和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
监测方法主要包括安装压力传感器进行实时监测和定期进行现场测量。
2.3 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是盾构施工影响因素之一,对盾构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施工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监测地下水位的变化,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施工方案。
监测方法主要包括采用水位计进行实时监测和进行定期的水质样本采集分析。
3. 盾构施工监测方法在盾构施工监测中,有多种不同的监测方法可以应用,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监测方法:3.1 光纤监测光纤监测是一种基于光纤传感技术的监测方法。
通过将光纤布设在盾构隧道周围,利用光纤传感器检测环境中的应力、温度和变形等信息。
光纤监测具有高灵敏度、多参数监测和长达几十公里的覆盖范围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盾构施工监测中。
3.2 激光扫描监测激光扫描监测是一种利用激光技术进行三维测量的方法。
通过将激光仪器设置在盾构施工点附近,利用激光扫描仪进行三维测量,可以获得地表沉降、隧道变形等信息。
激光扫描监测具有高精度、快速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等特点,在盾构施工监测中应用广泛。
3.3 GPS监测GPS监测是一种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进行定位和测量的方法。
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地质巡查与监测技术分析

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地质巡查与监测技术分析盾构隧道是一种常用的地下工程施工方法,它以盾构机为主要工具,通过推进装置将地下隧道开挖至设计位置。
在盾构隧道施工中,地质巡查与监测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旨在发现并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的地质问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本文将对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地质巡查与监测技术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地质巡查技术1. 地面勘探地面勘探是盾构隧道施工前的重要工作,通过对地质构造、岩层分布和地下水位等进行详细调查,为隧道的位置选址和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基础数据。
地面勘探方法包括地质勘察和地球物理勘探等,可通过钻探、地质剖面绘制等方式进行。
2. 隧道内部巡查盾构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安装摄像头等设备在隧道内部进行巡查。
巡查内容包括隧道断面的变形情况、岩体破碎情况、地层变化等。
这对于及时发现隧道内部的地质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十分重要。
3. 地质灾害监测在盾构隧道施工中,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对施工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因此,监测地质灾害的变化十分重要,包括地层滑动、地震等。
监测手段有地下水位监测、位移监测等,可以实时监测地质灾害的动态情况,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二、监测技术分析1. 地质监测仪器地质监测仪器是进行地质巡查和监测的基础工具,包括岩石采样仪、地下水位监测仪器、地震监测仪器等。
这些仪器能够提供准确的数据和监测结果,为地质问题的分析和处理提供科学依据。
2. 数据分析与处理通过对地质巡查和监测中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得出地质问题的特征和趋势,为施工过程中的决策提供依据。
数据分析常使用的方法有统计分析、矢量分析、空间插值等,通过这些分析手段可以全面了解地质情况。
3. 结合实际情况盾构隧道施工中的地质巡查与监测技术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结合地质工程师的经验和判断。
有时候,仪器监测结果可能有一定误差或局限性,需要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进行综合判断和决策。
三、技术应用与案例分析1. 隧道断面变形监测通过在隧道断面上安装测量仪器,可以监测隧道断面的变形情况。
盾构施工监测作业指导书

盾构施工监测作业指导书1 目的和适用范围对盾构开挖区间的环境变形以及其它与施工有关的项目进行监测,及时全面地反映其变化情况,分析变化规律,判断施工方法手段的科学性、合理性,优化设计、施工参数,保证施工安全顺利地进行。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盾构区间隧道工程施工监测工作。
2 依据2.1盾构区间工程施工设计图纸,盾构区间详细勘察报告,补充地质勘察报告,施工调查等资料。
2.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1999)、《盾构法隧道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446-2008)等国家现行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则、质量技术标准。
2.3我公司地铁盾构区间隧道施工经验、研究成果以及现有的施工管理和技术水平、仪器设备配套能力等。
3 职责3.1公司精测队负责各项目盾构施工监测方案审查,对关键过程进行复测,负责对测量人员进行技能培训,负责对全公司监测仪器管理等工作。
3.2项目工程技术部负责监测方案的制定、监测实施的管理、监督、检查和指导等工作。
3.3项目部测量组负责监测实施,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反馈、负责监测仪器及元件的保管、使用、保护等工作。
3.4项目部安质部负责对监测工作质量进行检查指导,对监测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参与监测数据及对应部位安全情况的分析判断。
3.5项目部物设部负责除测量及监测仪器之外的其他相关配套设备的供应和维修保养工作。
4 技术要求4.1盾构施工中应结合工程所在地的施工环境、工程地质条件,工程施工方法与进度确定监控量测方案。
4.2监控量测方案应覆盖由于施工活动对隧道和环境造成安全隐患的各个方面,监控量测手段必须可靠、科学,对突发安全事故应有应急监测方案。
盾构安全监督措施

盾构安全监督措施引言盾构是一种应用于地下工程中的特殊隧道施工技术,由于施工过程涉及到复杂的地质情况和高风险的工作环境,因此需要有效的安全监督措施来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工程质量。
本文将介绍盾构安全监督措施的相关要点,包括风险评估、监视和控制措施、应急预案等。
风险评估在开始盾构工程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以确定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轻这些风险。
1.地质勘探:在盾构工程开始之前,要进行地质勘探工作,以了解地下的地质条件和存在的地质风险。
这包括地质勘探钻孔和地质雷达等技术手段。
2.风险分析:根据地质勘探数据,进行风险分析,确定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各风险的严重程度。
针对高风险的地质条件,需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加强支护或调整盾构参数。
3.安全保证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安全保证措施,如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检测和监控,设置紧急停机装置等。
监视和控制措施在盾构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监视和控制措施来确保工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1.实时监测:在盾构推进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隧道的位移、地质条件、工程参数等。
通过安装传感器和监测仪器,了解施工中的变化和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2.强制停机:当监测系统发现任何异常情况时,应立即触发强制停机措施,以避免进一步的风险和损失。
同时,应对停机原因进行分析和处理,确保问题得到解决后方可继续施工。
3.定期巡视:定期巡视施工现场,特别是盾构机和隧道衬砌部分,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定期检查施工设备和监控系统的运行状况,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设备。
应急预案无论在任何施工过程中,都可能出现突发情况。
因此,制定合理的应急预案对于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减轻损失非常重要。
1.应急演练:定期组织盾构施工应急演练,模拟各种紧急情况,培训工作人员如何正确应对和处理。
演练中需考虑如何迅速疏散人员、控制火灾和泄漏等紧急事件。
2.应急设备:为应对紧急情况,需要配备必要的应急设备,如灭火器、呼吸器、救生器材等。
盾构施工隧道监测方案

上海长兴岛域输水管线工程盾构推进环境监测技术方案上海东亚地球物理勘查有限公司二00八年五月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盾构推进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的分析和估计三监测施工的依据四监测内容五监测技术方案六监测人员安排七技术及质量保证措施八附图上海长兴岛域输水管线工程盾构推进环境监测技术方案前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试验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历史上一些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得益于试验测试技术。
因此,试验测试技术是认识客观事物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解决疑难问题的必要手段,试验测试对保证工程质量、促进科学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测量技术在土建工程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它在各类工程建筑,尤其是在地下工程中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的地位更显关键和重要。
早期地下工程的建设完全倚赖于经验,19世纪才逐渐形成自己的理论,开始用于指导地下结构设计与施工。
于是在重大或长大隧道中,及时掌握现场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动态分析,就成为施工控制的重要项目之一。
因此施工量测项目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
为了验证设计和计算是否合理,运营是否安全,各种工程试验与测试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也越来越受到施工和科研工作者的重视。
地下工程的设计,必须将现场监控量测列入设计文件,并在施工中实施。
现场监控量测是判断围岩和隧道的稳定状态,保证施工安全,指导施工顺序,进行施工管理,提供设计信息的重要手段。
掌握围岩和支护动态,按照动态管理量测断面的信息,正确而经济的施工;量测数据经分析处理与必要的计算和判断,预测和确定到最终稳定时间,指导施工工序和实施二次衬砌的时间;根据隧道开挖后围岩稳定性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检验和修正施工前的预设计;积累资料,已有工程的量测结果可应用到其他类似的工程中,作为其他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参考依据。
盾构在推进过程中必然会造成地面沉陷、位移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本监测工程设置了相应的监测手段,对在盾构推进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变形进行实时监测。
盾构法隧道施工测量

测回,测角中误差应在±2″之内;各测回测定的地 下起始边方位角较差应小于20″,方位角平均值误差 应小于±12″。
2011-6-15
铸造隧道和地下工程的旗舰品牌!
13
二、联系测量
盾构法隧道施工测量
一井定向联系测量示意图
盾构机作为一个近似的圆柱体,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不能直接测量其刀盘的
中心坐标,只能通过间接的办法来推选出刀盘中心坐标。
2011-6-15
铸造隧道和地下工程的旗舰品牌!
27
四、盾构掘进测量
盾构法隧道施工测量
2011-6-15
铸造隧道和地下工程的旗舰品牌!
28
四、盾构掘进测量
盾构法隧道施工测量
(2)衬砌测量
盾构法隧道施工测量
盾构法隧道施工测量
中铁隧道股份有限公司
二0一一年六月
2011-6-15
铸造隧道和地下工程的旗舰品牌!
1
盾构法隧道施工测量
提纲
一、地面控制测量 二、联系测量 三、地下控制测量 四、掘进施工测量 五、贯通测量 六、竣工测量 七、测点保护 八、测量质量保证措施 九、测量频率
2011-6-15
2011-6-15
铸造隧道和地下工程的旗舰品牌!
20
三、地下控制测量
盾构法隧道施工测量
在隧道贯通前,地下控制导线和控制水准测量应不少于三次。 重合点坐标较差应小于10mm,且应采用各次的加权平均值作为 测量结果。
2.平面坐标测量要求
(1) 一般直线隧道平均边长150m,曲线隧道平均边长60m;
(2) 采用DJ2全站仪施测,左、右角各测二测回,左、右角平 均值之和与360°较差应小于6″;
盾构监测方案

盾构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地下交通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盾构技术作为一种地下交通隧道建设的重要方法,具有施工速度快、环境友好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地铁、隧道等工程中。
然而,盾构施工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地层塌陷、管片错位等,因此需要进行盾构监测,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
二、盾构监测的重要性1.检测地下层结构:盾构监测可以帮助工程人员准确了解地下层结构状况,包括地质构造、围岩稳定性等,为后续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2.预防地层塌陷:通过监测盾构施工过程中的地层变化,可以及时预警地层塌陷的风险,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施工和施工周边的安全。
3.监测管片质量:盾构施工中的管片是构成地下隧道的主要部分,通过监测管片的安装质量和位移变化,可以发现管片错位等问题,并及时调整和修复。
4.施工质量控制:盾构监测可以帮助监测施工的整体质量,包括管片安装质量、导向系统的有效性等,及时调整施工方法,确保隧道工程的质量。
三、盾构监测方法1.地层监测:通过激光测量、声波测量等方法对地下层结构进行监测,实时获取地层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地层的稳定性。
2.液压拼装监测:通过监测盾构施工过程中的液压拼装压力,可以判断盾构机是否正常工作,及时发现设备故障。
3.管片位移监测:通过监测管片的位移变化,可以发现管片错位等问题,并及时采取修复措施。
常用的监测方法有位移传感器和振动传感器。
4.管片质量监测:通过对管片的外观检查和强度测试,可以判断管片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5.地下水位监测:地下水位的升降会对盾构施工产生影响,通过地下水位的监测,可以及时调整施工方法,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四、盾构监测方案的实施步骤1.制定监测方案: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制定盾构监测的方案,包括监测方法、监测点位的布置、监测频率等,并进行文档化记录。
2.安装监测设备:根据监测方案的要求,安装相应的监测设备,包括位移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液压拼装监测设备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上海长兴岛域输水管线工程盾构推进环境监测技术方案目录一工程概况二盾构推进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的分析和估计三监测施工的依据四监测内容上海长兴岛域输水管线工程盾构推进环境监测技术方案前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试验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历史上一些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都得益于试验测试技术。
因此,试验测试技术是认识客观事物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解决疑难问题的必要手段,试验测试对保证工程质量、促进科学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测量技术在土建工程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它在各类工程建筑,尤其是在地下工程中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量的地位更显关键和重要。
早期地下工程的建设完全工作井相连。
输水管线总长约10563.305m,其中东线长5280.993m,西线长5282.312m。
全线最小平曲线半径为R=450m;最大纵坡为8.9‰。
具体详见下表。
施工工序,第一台盾构自原水过江管工作井始发推进(东线)至中间盾构工作井进洞后盾构主机解体调头,继续西线隧道推进施工。
第二台盾构自中间盾构工作井始发推进(东线)至水库出水输水闸井进洞后盾构转场回中间盾构工作井,继续进行西线隧道推进施工。
总体筹划详见下图: 二盾构推进对周边环境影响程度的分析和估算因很复杂,其中隧道线形、盾构形状、外径、埋深等设计条件和土的强度、变形特征、地下水位分V l S (x )i Z -地面至隧道中心深度。
φ-土的内摩擦角。
在已知盾构穿越的土层性质、覆土深度、隧道直径及施工方法后,即可事先估算盾构施工可能引起的地面沉降量,同时可及时地采取措施把影响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在推进过程中根据盾构性能及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施工参数,控制变形量,确保周边环境的绝对安全,实现信息化施工。
三监测施工的依据3.1技术依据1) 上海长兴岛域输水管道工程技术标卷(甲方提供)2)隧道设计平面图、推进区间管线图(甲方提供)3)<<城市测量规范>>(CJ8-99)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6)<<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3.2编制原则根据本工程监测技术要求和现场施工具体情况,本监测方案按以下要求进行编制:(1)及时反馈施工信息,并以此作为指导施工的依据;(2,穿(3(1(2(35.11)变形监测控制网的起算点或终点要有稳定的点位,应布设在牢靠的非变形区,为了减少观测点误差的累积,距观测区不能太远。
2)为便于迅速获得观测成果,变形监测控制网的图形结构应尽可能的简单。
3)在确保变形监测控制网具有足够精度的条件下,控制网应尽量布设一次全面网;在特殊条件下才允许分层控制。
4)控制网设计时,应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尽可能多的获取变形数据,特别是对绝对位移数据和时间信息。
控制点便于长期保存。
5)变形监测控制网应与隧道施工采用相同的坐标系统。
5.2水准基准点与监测点的布设与检验5.2.1水准基准点布设以现有端头井隧道水准点为依据,考虑施工工期及隧道施工影响范围,本次监测基准点将沿隧道走向布设12组基准点,每组由3~4个基准点组成,定期(每15天)对基准点与绝对高程点进行联测检核。
基准点布设与高程测量按照国标《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的规定执行。
5.2.2工作基准点布设与检验又要考(1)12观测34先进的通讯手段,将每一次测量成果,包括监测数据及时、准确地汇总给施工技术部门,以便于施工技术人员及时了解施工现状和相应区域管路变形情况,确定新的施工参数和注浆量等信息和指令,并及时传递给盾构操作人员,使其及时作相应调整,最后通过监测确定效果,从而反复循环、验证、完善,确保管线安全和隧道施工质量。
5)盾构机穿越后,会存在一定量的后期沉降,必须继续进行沉降监测,必要时采取补压浆措施,支护土体。
6)对沿线地下管线,经和管线单位、业主、监理单位协商后,采取各方都认可的保护措施。
在推进至各管线群之前,应根据资料及实际情况,对涉及的管线予以监测保护。
施工前根据管线监测点布置图,按管线单位要求进行监测点的埋设,并做好监测点的保护工作。
同时加强沿线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重要的管线根据需要跟踪监测。
并把监测信息及时反馈给各管线单位。
在隧道推进区上方,为了更直接地了解盾构施工对管线的影响程度,对轴线两侧各10m范围内各种管线的设备点(如阀门井、抽气井、人孔、窨井等)进行直接监测,在管线单位的监控下确保管线的安全。
及时了解管线的沉降速率及沉降量,并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地下管线埋深一般在地表以下1~3m范围内,对重要管道在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挖布设直接监测点,测点布设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在管线密集区域需加密测点。
测点编号根据管线单位要求采编,如:煤气用M,电力用D,上水用S,市话用T等。
对无法利用现有设备点的管道监测,则使用道钉在其旁边布设测点,(2降,测(监(3)轴线地表监测点及断面监测点的设置根据隧道控制点,先放样轴线。
本工程中,先将整个盾构的推进轴线放于实地。
在轴线上布设沉降监测点。
正常区域4环(6 m)布置1点,同时在轴线走向上每40环(60 m)布置1条监测断面,在轴线左右两侧设点,断面测点间距为距离轴线2m、4m、7m、11 m。
出、进洞段在条件允许以及确有必要的情况下拟酌情布设深层沉降点(标准地表桩),深度为1~1.5m左右。
轴线点编号,直接以环号作为点号;断面点编号,根据断面点所处轴线的方向,以E(东)、W(西)、S(南)、N (北)表示。
以上各监测点在硬地坪(如混凝土、柏油路面)上采用统一定制的铁制道钉布设,本工程中将穿越农田等较松软区域,则采用统一加工的木桩夯入地下做为监测点,据历年来隧道推进环境监测的经验及现正在监测施工的长江隧道监测,完全能反映地表及管线的沉降情况,以保证推进施工周边环境的安全。
出洞段(试推进段)前100m为监测重点。
监测区纵向长100m(约67环),横向宽25m。
沿隧道中心线每4.5m(3环)布置1个沉降监测点,沿隧道纵向设5排监测断面,分别在12环、24环、30环、40环、50环处布设断面,主要监测隧道中心及盾构推进中心区域的地表变形情况。
每一监测面横向上在轴线两侧布置沉降点9个(包括轴线点),断面测点间距为距离轴线2m、4m、7m、11 m,1条监测断面。
(4提高监横向断11 m。
5.35.3.1监测方法1)平面控制测量在盾构推进区域内布设二级导线网,采用全站仪与甲方提供的平面控制点进行联测,所布设的二级导线点作为工作点。
2)轴线放样利用二级导线控制点进行导线加密,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或交会法放出各轴线点,并在1:500的线路平面图上清晰标出监测点位置,形成详细的点位布置图提交有关各施工方。
3)高程测量(沉降测量)本工程采用绝对高程系统,对水准基准点进行全线联测。
以工作基准点为起始点,用精密几何水准测量方法,按二等测量要求测定各测点的高程值,比较相邻周期高程值的差即为本次变化量,与初始高程值比较其差即为累计变化量。
施测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规范执行,读数采用后-前-前-后方式进行野外数据采集。
水准路线按闭合或附合形式进行,闭合差或附合差不大于0.5 Nmm,其中N为测站数。
5.3.2测量要求1i23)45.40.1mm,5.5监测周期监测工作必须随施工需要实行跟踪服务,为确保施工安全,监测点的布设立足于随时可获得全面信息,监测频率必须根据施工需要跟踪服务,每次测量要注意轻重缓急,在盾构出洞时要加密监测频率直至跟踪监测,具体如下:(1)在盾构出洞前布设监测点,取得稳定的测试数据,在盾构出洞后即开始连续跟踪监测,监测频率可根据工程需要随时调整,以满足保护环境的要求。
(2)离洞口100米范围内,在盾构推进过程中,进行跟踪监测,提高监测频度,及时提供监测数据,优化施工参数。
(3)监测频度在正常情况下为每天1~2次,若有异常或突变则增加次数。
(4)每个点从盾构切口到达前30米开始监测,测点脱离盾尾后,要加强对长期沉降的跟踪监测,至少持续2个月,在沉降量小于±0.2mm/天,则停止监测。
(5)在盾构到达沪崇苏通道地面道路段前50m开始监测,频率为4次/天;盾构穿越沪崇苏通道地面道路段过程中,增加监测频率至2小时一次;盾构完成穿越后,继续保持跟踪监测,维持4次/天,根据数据变化降低监测频率,直至完全(6)5.61)((2(1部及大堤管理所等单位。
(2)刚性管线的允许张开值 ≤6mm,因此,管线的局部最大沉降量≤±10mm,变化速率≥3mm/24小时;管线最大沉降量超过±10mm时报警。
(3)建筑物(如有)沉降警戒值为δ/h<1/300(δ为差异沉降值h为建筑物长度),根据测点之间的距离控制差异沉降值的警戒值或由设计单位和房屋管理部门确定。
具体如下:a.沪崇苏通道地面道路段:-5mm≤S≤+5mm;b.凤丰东路下立交地道:-15mm≤S≤+10mm;c.潘园立交桥墩桩基:-10≤S≤+5mm;d.水库大堤:-10≤S≤+10mm。
5.7监测资料处理及资料提交野外采集资料由SHARPPC-E500S型电子计算机采集、存储,通过通讯数据由微机经专用平差软件和报表处理软件处理,以报表形式提交有关各方,提交资料及报表内容为:1、监测点平面布置图2、隧道施工工况及监测资料分析3、监测报表41)2)互检、3)4)严格按照设计部门及防汛监护部门要求的报警值及时报警,出现报警后进行跟踪监测,并及时把监测情况,采用速报形式提交给有关单位。
5)保监测资料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保护好各测点及监测设施。
6)树立安全施工、文明施工意识,穿着、佩带醒目标志以消除安全隐患,加强安全教育,为重点工程树立良好的文明窗口。
八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