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机年龄与车祸发生次数关系研究分析

合集下载

青少年车祸死亡率政策分析

青少年车祸死亡率政策分析
青少年车祸死亡率政策分析
状况描述
十几岁的青少年是驾车者中事故发生率最高的。 委托评估年度数据显示,当年青少年占美国总人 口的10%,而车祸死亡率占14%,其中绝大多数是 驾车年龄在16-19岁的人,且从13-15岁年龄到1619岁年龄段,每1000,000人的车祸死亡率急剧增 长。 这种状况引起了包括青少年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普 遍关注。 曾经就有人呼吁“减少我们高速公路上的屠杀”。 因此政府也应该积极的采取对策。
监督和评估政策实施
严格的酒后驾车法的实施,使今年前三 个月交通死亡率比去年下降了25%。 给予青少年以临时性执照,如违反交通 规则就撤销执照和提高青少年考照的要 求,严把发证关政策的实施将进一步降 低交通死亡率。


确认及评估备选政策
要求汽车安装传感器,禁止醉酒的人开 车。 该政策可减少酗酒导致的死亡,但增加 了车主特别是不喝酒车主的支出,造成 不满。

确认及评估备选政策

维持现状 不作为将无法回应公众的呼吁,影响政 府形象。
政策的展示
1. 2. 3.
建议采用以下三项政策的组合: 给予青少年以临时性执照,如违反交通 规则就撤销执照。 促使酒后驾车的法律更严格。 加强警察执法力度,特别是提高事故多 发时段的检查频率。
政策的展示
1. 2. 3. 4. 5. 6.
7.
8.Biblioteka 给予青少年以临时性执照,如违反交通规则就撤销执 照。(3分) 促使酒后驾车的法律更严格。(2分) 提高青少年考照的要求,严把发证关。 (-1分) 加强警察执法力度,特别是提高事故多发时段的检查 频率。 (2分) 要求汽车安装传感器,禁止醉酒的人开车。 (0分) 给青少年发放限制性执照,只允许其在白天开车。 (-1分) 维持现状 (0分) 提高获得驾驶执照的最小年龄。 (-2分)

男司机和女司机,到底哪种性别的司机肇事率或致死率更高呢?

男司机和女司机,到底哪种性别的司机肇事率或致死率更高呢?

男司机和女司机,到底哪种性别的司机肇事率或致死率更高呢?诸多研究的结果均指向女司机的交通事故(Traffic Accidents)率比男司机事故率高,但是严重交通事故(Crash Fatalities)的发生率,男性的更高。

首先明确一下事故率、发生率的“率”的分母是什么。

如问题所述,是不是应该统计男女司机的总人数将它作为分母。

其实用司机总人数的意义是不大的。

因为很多司机有了驾照但是不上路,比如我妈内种“一本驾照压箱底,十年满分好司机”。

就算只统计上路的司机总数,那么每位司机的驾驶平均时间也参差不齐。

所以一般的,这个率表示“单位时长”或“单位里程”。

通俗一点说就是,女性司机每开一英里(或每开一小时)发生的交通事故数量。

在这里列举几个research的结论。

1、问题中引用的那个是密歇根安娜堡大学交通学院1993年一篇论文的Abstract。

那篇文章的事故率就是用单位里程发生事故数来表示的。

根据NPTS提供的全美1990全年的交通事故数据,绘制了下面三幅图:A.交通事故造成受伤的发生率男女对比,按照年龄分布。

女性更多。

B.交通事故致死的发生率男女对比,按照年龄分布。

男性更多。

而且可以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年龄越小,男性司机的致死车祸发生率越高。

而我们看,超过70岁后,女性反而反超了男性。

C.全部交通事故的发生率男女对比,按照年龄分布。

女性更多。

当然这个论文只根据1990年一年的数据来进行分析未免有点懒,且不准确。

看下一篇。

2、是来自NHTSA(美国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局)的一篇research,只针对重大交通事故(Crash Fatalities)的男女对比,基于全美1996年到2006年的交通事故量和人口普查数据。

A.96-06重大交通事故总数,按照性别和年龄分布。

在事故总数上男性远超女性。

B.96-06男女总人口的年龄分布,女性人数更多一些(美国真幸福!)。

不过这个research有个地方非常不严谨,就是人口总数分布不能反映男性和女性驾车的多少。

驾驶员年龄与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

驾驶员年龄与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

驾驶员年龄与交通事故的统计分析近年来,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并且已经成为一项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而且肇事者的年龄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旨在基于现有的调查数据,详细分析驾驶员年龄与交通事故之间的相关性,并为相关部门提出相关建议。

一、调查数据的来源和准确性本次调查选取了一家汽车保险公司的数据,共收集了1000 个案例,其中涵盖了不同年龄段驾驶员的交通事故数据。

这些数据都是由该保险公司的理赔部门统计和汇总而来,具有很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二、不同年龄段的驾驶员事故发生率本次调查中收集的数据表明,驾驶员的年龄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经过统计分析不同年龄段驾驶员的事故发生率,发现青年驾驶员(18-25 岁)事故发生率最高,其次是中年驾驶员(35-55 岁),老年人(65 岁及以上)的事故发生率相对较低,但是比年轻人高。

三、年龄与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3.1 人类因素不同年龄段的驾驶员在驾驶技术、经验和反应速度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交通事故的发生。

例如,年轻驾驶员驾驶经验不足,且存在探险精神,更容易陷入交通事故。

老年驾驶员由于身体状态的不同,视力、听力等方面功能下降,驾驶能力会出现下降,而这些都可能影响到驾驶安全。

3.2 车辆因素车辆质量、技术状况以及年限等都会影响到交通事故的发生。

根据相关数据分析,新车发生事故的概率相对较低,因为新车的技术状态相对较好,而老旧车辆在车身受损、刹车等方面可能会出现状况,从而增加了发生交通事故的概率。

四、驾驶员年龄与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分析本次调研中,驾驶员的年龄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

其他因素也能够对交通事故的发生产生影响,比如驾驶员的教育水平、驾驶经验年限和车辆的技术状况等。

五、建议5.1 加强年轻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教育加强车辆驾驶员教育,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学习交规,提高技术素质和驾驶经验,减少年轻驾驶员的交通事故发生率。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_参考题目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_参考题目

计量经济学论文参考题目1.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2.关于教育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的计量分析3.关于司机年龄与发生车祸次数关系的分析4.改革开放以来商品零售价格指数(RPI)变化因素分析5.固定资产投资对GDP的影响6.关于GDP与其他经济因素关系的计量分析7.吉尼系数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8.我国旅游经济的因素分析9.试探交通运输发展与国民经济的关系10.我国**年-**年的财政收入和国民生产总值的计量分析11.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的依赖12.投资额与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13.外商直接投资(FDI)对我国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14.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15.我国人均GDP与消费的计量分析16.有关我国居民储蓄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17.新中国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18.影响股价指数的因素分析19.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20.我国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21.中国能源需求影响因素实证分析22.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波动23.中国旅游业发展状况分析24.中国城市居民消费计量分析25.对上市公司利用新四项计提进行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26.对影响人身保险保费收入诸因素的计量分析27.餐饮业区域市场潜力的影响因素分析28.FDI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29.城镇居民住房面积的多因素分析30.关于影响我国南方几省市农业总产值因素的实证分析31.关于国内旅游需求的计量分析32.宏观经济政策对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分析33.三大产业的发展与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关系分析34.上市公司财务预警模型设计与分析35.货币政策有效性分析36.外资利用与我国进出口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37.我国采矿业龙头企业利润因素分析38.我国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39.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发展的因素分析40.**省居民消费水平的多因素分析41.我国汽车需求的因素分析42.影响GDP增长的经济因素分析43.影响保费收入的因素分析44.影响寿险保费收入的因素分析45.影响**省房地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46.影响我国农业总产值因素的实证分析47.影响中国汽车产量的多因素分析48.资本结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49.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分析50.中国农业总产值问题的计量分析51.中国上市公司现金股利的影响因素分析52.在校学生总数变动的多因素分析53.GDP与进出口总额的计量分析54.城市住房均衡价格供求模型55.城镇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分析56.城镇人均收入与人均通讯消费分析57.**省城镇居民消费模型分析58.工业产值与能源耗量的实证分析59.发展中国家货币需求模型60.货币政策与GDP关系的计量分析61.农民收入影响因素分析62.**国居民消费与可支配收入关系的实证分析63.**省居民消费结构计量分析64.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关系分析65.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66.我国外汇储备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67.我国涉外旅游业收入的实证分析68.西方消费理论在中国的实证分析69.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影响因素分析70.影响GDP的因素分析71.有关我国进口商品消费的计量分析72.影响我国粮食总产量诸因素分析73.影响新股上市定价的因素分析74.影响粮食产量的相关因素分析75.影响银行卡交易量的因素分析76.中国股票内在价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77.政府对公共卫生事业的投78.中国粮食总产量多因素分析79.**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的计量模型分析80.农民人均纯收入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81.加工工业产品出厂价格多因素分析82.我国钢铁产量的影响因素分析83.影响电信业的因素分析84.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关系分析85.税收收入与进出口总额的关系分析86.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分析87.关于**国政府社会保障支出与失业率的计量分析88.中国进出口相关因素的数量与实证分析89.**省就业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90.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计量经济分析91.**年~**年中国失业多因素分析92.通货膨胀的影响因素分析93.外国直接投资决定因素分析94.**省农业生产函数建立与分析95.影响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企业因素实证分析96.影响IPO公司上市前后的绩效分析97.中国期货市场与相关市场价格关系的实证研究98.银行信贷资金与股票市场交易金额变动的关系99.我国资本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00.财政支农与中国农业产出及增长的关系分析。

车辆事故频率趋势分析结果报告

车辆事故频率趋势分析结果报告

车辆事故频率趋势分析结果报告1. 引言车辆事故频率的分析对于交通管理部门和相关机构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趋势分析,提供车辆事故频率变化的情况和可能的原因解释,以便制定更有效的交通安全政策和预防措施。

2. 数据收集为了进行车辆事故频率的趋势分析,我们收集了过去十年的交通事故数据,包括事故地点、时间、类型、伤亡情况等信息。

这些数据来源于交通管理部门的记录和相关机构的报告。

3. 数据分析基于收集的数据,我们使用统计方法和数据可视化工具进行了详细分析。

以下是我们的主要发现:3.1 车辆事故频率趋势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车辆事故频率呈现出以下趋势:- 过去十年中,车辆事故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 事故频率在工作日相对于周末或假期更高。

- 事故发生的时间段主要集中在早晚高峰时段。

3.2 趋势解释针对车辆事故频率的趋势,我们提出了以下可能的解释:- 交通管理改革的实施和道路设施的改善,为事故发生率下降提供了有力支持。

- 紧张的工作日交通和疲劳驾驶可能是工作日事故频率高于周末或假期的原因。

- 早晚高峰时段车流量大,驾驶员更容易疏忽注意力,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

4. 结论通过对车辆事故频率的趋势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过去十年中,车辆事故频率整体呈下降趋势,这可能是由于交通管理改革和道路设施的改善所致。

- 工作日的事故频率相对较高,可能与紧张的工作日交通和疲劳驾驶有关。

- 早晚高峰时段的事故发生率相对较高,这提示我们需要采取进一步的交通管理和安全措施。

5. 建议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继续加强交通管理和道路设施的改善,以进一步降低车辆事故频率。

- 在工作日加大对交通规则的宣传教育力度,以提高驾驶员的安全意识。

- 针对早晚高峰时段加强交通管控,增加交通警力和监控设施,以减少事故的发生。

6. 结语本报告通过对车辆事故频率趋势的分析,提供了对过去十年间车辆事故变化的深入了解。

司机年龄与车祸发生次数关系分析

司机年龄与车祸发生次数关系分析

金融学院2010级
统计学本科学年论文设计框架
题目:司机年龄与车祸发生次数关系分析学生姓名:某某
分院(系):物流贸易学院
指导教师:杨某
完成时间: 2013年3月28日
金融学院2010级统计学本科专业学年论文阅读资料任务书
金融学院2010级统计学本科专业学年论文检查记录毕业论文题目: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年级:
金融学院2010级统计学本科专业学年论文
注:日期和指导、检查内容由指导教师填写,每次检查后由学生签名,学年论文(设计)结束后由指导教师交分院(系)存档。

统计教研室8#313。

驾驶员年龄与驾驶员交通特性的关联

驾驶员年龄与驾驶员交通特性的关联

驾驶员年龄与驾驶员交通特性的关联0 引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汽车数量持续增长,交通事故也急剧增加。

我国交通事故数量与死亡人数稳居世界第一。

统计数据表明,大约每 5 分钟就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死亡,每分钟都会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残。

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

交通事故的频发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交通事故的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牵涉到人、车、路、环境和管理多个方面的因素。

驾驶员作为车辆的操纵者,道路的使用者,环境条件的感受者,是道路交通系统活动的主体,对于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有着较大的能动性,是影响行车安全的首要因素。

驾驶员年龄与驾驶员的交通特性有极大的关联,对交通运行安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1 年龄对驾驶员交通特性的影响驾驶员从少年时期开始到青春时期时,运动机能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在20~40周岁阶段驾驶员的运动机能处于一个高峰时期,但在40周岁以后一般按一定的比例缓慢下降。

而驾驶员精神机能的变化与运动机能明显不同,驾驶员的精神机能从儿童期开始上升,一直到中老年时期才能达到一个高潮期。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对驾驶员交通特性有很大影响,主要表现在驾驶员的视觉特性、反应特性、速度估计特性和操作特性,它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1.1 年龄对视觉特性的影响视觉是眼睛对外界事物影像产生的生理反应,它是驾驶员获取信息及识别的主要手段,给驾驶员提供80%的交通信息[1].驾驶员在驾驶车辆时,主要依靠视觉来获取交通信息。

因此,世界各国无一例外地要求驾驶员要有良好的视觉特性,并为此进行各种项目的视觉检查。

驾驶人的视觉特性包括驾驶人的静视力、动视力、暗视力、深视力、立体视力、视野及色感等等。

年龄对驾驶员视觉特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静视力、动视力以及暗视力上。

静视力是指人在静止状态下的视力[2].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仅有约5%的视觉信息来自于静视力。

研究发现,静视力从46~50 岁开始出现明显的个体差异,有显着下降和正常衰减两种趋势。

疲劳驾驶与年龄_驾龄的关系

疲劳驾驶与年龄_驾龄的关系

Yx = s/v (1)
劳[3] 。20~29 岁年龄层的驾驶人一般驾龄较小,驾驶经
式(1)中,Yx 为疲劳引起的事故中,x 年龄段的影
验不足,在道路上行驶时处处谨小慎微,不加选择地接 响因素;S 为发生事故的驾驶员中 x 年龄段的百分比;V
ZX- 疲劳驾驶引发的事故中,x 年龄段所占的百分比。 通过式(1)、式(2)计算出疲劳驾驶引发的事故与 四个年龄段关系的百分比,如图 5 所示。
0 8h 以上
≥50 23%
20~29 27%
百分比 / %
50
45
40
35
30
25
20
13
15
10

3h 以下
60
50
40
30 19
20
10

3h 以下
5 结论
从驾驶疲劳及其引发的事故与年龄、驾龄的关系可以 得出:年龄、驾龄对驾驶员进入疲劳驾驶状态有一定关系。 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与驾龄大小有直接关系,而与年 龄大小无关。
图6 驾驶人感到疲劳的时间与驾龄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杨骏.困倦驾驶与酒后开车危害相同[J].安全与健康.2004,4:48 [2] 周鹏.疲劳事故隐患消除技术与方法[J].汽车电器,1998,(8):
道路交通与安全·第 7 卷第 5 期 2007 年 10 月
疲劳驾驶与年龄、驾龄的关系
■ 任鑫峰 金治富 康慧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 102623
摘 要:对北京出租车驾驶人的疲劳驾驶状况进行了调查,旨在发现疲劳驾驶与驾驶人年龄、驾 龄的关系,以及疲劳驾驶事故与驾驶人年龄、驾龄之间的关系。调查方法采用问卷法。通过分析, 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年龄、驾龄的驾驶人疲劳驾驶状况不同;2.因疲劳驾驶引发的事故与年龄 没有直接关系;3.疲劳驾驶引发的事故与出租车驾驶员的驾龄有关,驾龄越小,越容易发生交通 事故。 关键词:出租车; 疲劳驾驶; 年龄; 驾龄; 交通事故

车祸频繁发生的原因的调查研究报告

车祸频繁发生的原因的调查研究报告

车祸频繁发生的原因的调查研究报告生存是人的本能,这种本能提升为一种社会属性,就是对安全的需要。

在现代社会里,安全需求已经以契约形式制度化为人的生存权(body rights)。

“如果有什么是神圣的话,人类的躯体就是神圣的。

”——惠特曼(Walt whitman)的不朽名句为人的生存权做出了最好诠释。

技术进步(无论这一概念在技术批判主义者的眼中是多么可疑)整体上提高了人类在自然界中的生存竞争能力,为满足人类的安全需求、保障人的生存权利提供了条件和手段。

然而,每一具体技术形式的使用又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实现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往往衍生出超越技术设计者预期之外的效能,甚至可能异化出一种危害人类自身的负向价值。

车祸便是汽车交通技术系统异化的结果。

一、和平时代的战争1899年8月的一天,一位名叫利斯科的妇人与家人在伦敦海德公园的水晶宫游览路线上游玩时,被一辆疾驶而来的汽车撞倒殒命,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车祸牺牲者,自此拉开了车祸悲剧的帷幕,而这出悲剧一经开演就再也没有收场,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二十世纪,医学科学完成了人类历史上95%以上的重要发现,大大降低了人的机体遭受疾病侵害的广度与频度;而在另一方面,同样是人类现代技术的汽车,却在频繁地产生着车祸,将痛苦、伤害、残疾甚至死亡强加给人类。

当前,车祸已成为社会人口非自然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最早轿车化了的美国,每年死于车祸的人数达4万以上,伤残的人数则多达200多万。

车祸还是大脑和脊椎损伤的最主要制造者;美国每年有8万人因车祸导致颅脑损伤而瘫痪,2000人成为植物人。

[1]即使在刚刚开始进入轿车社会的发展中国家,随着车辆数目的增加,交通事故也在稳步上升。

在中国,1986年公路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是4万多,到1997年,死亡人数已猛增到73861人,受伤者达190128人[2],到了1999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到83529人,受伤者286080人。

[3]这就是说,每天大约有230人在车祸中丧生,780多人受伤。

低驾龄驾驶人的交通事故探析

低驾龄驾驶人的交通事故探析

低驾龄驾驶人的交通事故探析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汽车这一几年前还被认为是奢侈消费品的商品越来越多的走入了寻常百姓家,随之而来的是持续升温的“考驾照”热,一批批经过驾校“速成”后的新司机不断加入到驾驶人队伍中。

然而由于新司机的驾龄低、各方面技术不过硬,由他们引起的各类道路交通事故频发,据公安交管部门有关数据显示,驾龄在三年以下的驾驶员发生交通事故的比例占到事故总数的50%以上,低驾龄驾驶人不知不觉就成了群众眼中的“马路杀手”。

作为主管交通秩序的公安交巡警部门,惊人的数据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与深思,笔者结合实际,就低驾龄驾驶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引发的交通事故的主要表现形式以及如何让低驾龄驾驶人摆脱“马路杀手”这一称号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低驾龄驾驶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一)驾驶技术不过关。

驾校为了节约人力和财力,对学员的学习时间可谓是压缩再压缩,学员真正能得到的练习时间很少,甚至跟着教练车出去半天只能得到1至2次总共几分钟的练习机会,到了一定的时间就要报名参加考试,再加上练习的场地相对固定,学员仅仅掌握了单纯的起步、换挡、加油、刹车、打方向等基本技能。

而一旦学员在拿到驾驶证真正上路行驶后,驾驶技术的不过硬和驾驶经验的缺乏很难让他们适应瞬息万变的交通状况,容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二)应急能力不过关。

应急能力说到底是一个处置经验,由于现行考试体制的弊端,驾校很少对学员进行应急能力的培训,出于安全考虑平时的练习也是尽量放在人少路宽交通秩序平稳的道路上进行的。

低驾龄驾驶人处置突发事件学习机会的缺失和上路驾驶时间短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遇到突发情况时往往无力处置或处置不当。

甚至有的低驾龄驾驶人会出现把油门当刹车或闭上眼睛任由车子往前撞的恐怖情况,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

(三)法律知识不过关。

掌握全面的交通法律法规知识是安全行车的基本保障,在现行的“应试”教育模式下,驾校并不会对学员开展专门的交通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学员在考试前只要将要考的知识死记硬背下来通过考试即可,由于没有实践经验支撑,考试结束就会忘掉大半。

驾驶员年龄与交通事故的关联性分析

驾驶员年龄与交通事故的关联性分析

驾驶员年龄与交通事故的关联性分析驾驶员的年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影响着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随着年龄的增长,驾驶员的经验和技能会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对交通安全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本文将对驾驶员年龄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各个年龄段驾驶员的风险特点。

1. 不同年龄段驾驶员的事故发生率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不同年龄段驾驶员的事故发生率。

根据过去的研究和数据分析,年轻驾驶员和老年驾驶员具有较高的事故发生率。

年轻驾驶员通常缺乏驾驶经验,容易在驾驶过程中犯错或冒险行为。

老年驾驶员虽然经验丰富,但在身体机能和反应速度方面存在较大的衰退,容易出现不适应交通环境的情况。

2. 年轻驾驶员的事故特点和原因年轻驾驶员在交通事故中往往表现出一些特点。

首先,他们更容易受到其他车辆的影响,易于受到驾驶环境的干扰。

年轻驾驶员通常天性冲动,对风险的认知能力相对较低,这使得他们更容易在驾驶过程中做出冲动和危险的决策。

此外,年轻驾驶员也容易受到手机、音乐等外界娱乐设备的干扰,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概率。

3. 老年驾驶员的事故特点和原因与年轻驾驶员相比,老年驾驶员在交通事故中具有不同的特点。

老年驾驶员通常驾驶慢、保守,并且容易受到各种不良天气和路况的影响。

然而,他们的反应速度和身体机能可能下降,可能导致对紧急情况的处理不当。

此外,老年驾驶员还可能受到一些慢性疾病的困扰,这也会对他们的驾驶能力产生负面影响。

4. 中年驾驶员的事故风险中年驾驶员是指年龄介于年轻驾驶员和老年驾驶员之间的驾驶人群。

相对而言,中年驾驶员在驾驶经验和相对健康状况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和反应速度也可能会出现逐渐衰退的迹象。

因此,中年驾驶员的事故风险存在一定程度的增加。

5. 提高交通安全的措施为了减少不同年龄段驾驶员的事故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对于年轻驾驶员来说,应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念,并提高他们的驾驶技能。

涉及老龄驾驶员的道路交通事故分析

涉及老龄驾驶员的道路交通事故分析

06
研究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
老龄驾驶员技能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驾驶员的视、听、反应等能力会逐渐下降,这可能导致他们在行驶过程 中对突发情况反应不及,引发事故。
老龄驾驶员身体条件下降
老龄驾驶员可能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可能影响他们的驾驶安全。
老龄驾驶员缺乏培训和考核
由于年龄原因,老龄驾驶员可能较少接受培训和考核,这可能导致他们在驾驶过程中缺乏 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03
道路交通事故原因分析
驾驶员原因
01
02
03
反应迟钝
老龄驾驶员的反应速度可 能较慢,对路况变化及突 发情况不能及时作出正确 的应对。
视力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龄驾 驶员的视力可能会逐渐下 降,对路面及周边环境的 观察能力受限。
驾驶技能不足
部分老龄驾驶员可能由于 缺乏适当的培训或长期驾 驶经验,存在驾驶技能不 足的问题。
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和交通标志
优化道路设计
针对老龄驾驶员的特点,优化道路设计,如增加车道宽度、改善 视距、设置减速带等,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安全性。
完善交通标志和标线
在关键路段和交叉口设置清晰、易读的交通标志和标线,提醒老 龄驾驶员注意交通安全。
加强道路养护和管理
定期对道路进行养护和管理,保持路面的平整度和安全性,降低因 道路问题导致的交通事故风险。
心理因素影响
老龄驾驶员可能面临自信心不足、 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影响驾驶 安全。
老龄驾驶员的道路交通安全问题
事故风险高
由于身体和心理因素,老龄驾驶员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风险相对 较高。
易发生交通事故
老龄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容易因为反应迟钝、判断失误等原因导 致交通事故。

青少年驾车者更容易出车祸

青少年驾车者更容易出车祸

青少年驾车者更容易出车祸青少年驾车者更容易出车祸Teenagedriversarestillthemostlikelytocrash,accordingtoanew study.TheHighwaySafetyAssociation(HSA)intheUSAfoundthattee ndriversare1.6timesmorelikelytobeinatrafficaccidentthanadultdri vers.Teensaged18to19arethelikeliesttobeinafatalcrash.Theyarein moredeadlycarcollisionsthaneven15-to17-year-olddrivers.TheHSAsaidrecentfiguresshowanincreaseinteendriver deathsforthefirsttimesince2006.HSAspokesmanJonathanAdkinss aid:"Thisreportdriveshomethemessagethatthereisstillmuchtodot oreduceteendriverfatalcrashesandtheresultingdeaths."Headded: "Theincreaseinteendriverfatalcrashesisconcerningand[we]arekee pingawatchfuleye."breaking.jpgTheHSAhasbeenworkingwiththeFordmotorcompanyinaspeci alDrivingSkillsforLifeprogram.ThisfirstlaunchedintheUSAandhass inceexpandedto35countriesworldwide.Ithelpsnewdriversrecogni zeroadhazardsandteachesthemhowtobesaferdrivers.JimGraham, GlobalManagerfortheDrivingSkillsforLifeprogram,said:"Smartpro gramsthatfocusonteendrivingbehaviorhavebeenverysuccessfulin helpingnoviceandyoungerdriversbesaferontheroads,butwestillha vemoretodo."Thegreatestchanceofcrashingisinthefirstsixmonthsafterteensgettheirlicense.It''sunderstandablewhyparentsworryso muchabouttheirteenpassingtheirdrivingtest.1.fataladj.致命的,攸关的Itisimpossibletosaywhostruckthefatalblow.很难判断是谁给了致命的一击。

启程撞车数据分析报告(3篇)

启程撞车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保有量的激增,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其中撞车事故尤为常见。

为了更好地了解撞车事故的发生规律,预防事故发生,本报告针对启程撞车事故进行数据分析,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驾驶者提供安全提示。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启程市交警部门提供的近三年(2018-2020)的撞车事故统计数据,包括事故时间、地点、天气、事故类型、事故原因、事故损失等。

2. 数据处理:- 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剔除无效、错误的数据。

- 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便于后续分析。

- 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关指标。

三、数据分析1. 事故时间分布- 年度趋势:从2018年至2020年,启程市撞车事故总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20年事故数量最多,同比增长20%。

- 月度趋势:事故发生量在夏季(6-8月)较高,冬季(12-2月)较低,这与天气、节假日等因素有关。

2. 事故地点分布- 区域分布:事故主要集中在市区道路,尤其是繁华商业区和学校周边。

其中,市区主干道事故发生率最高,次之为主次干道和支路。

- 路段分布:事故高发路段主要集中在交叉路口、弯道、陡坡等路段。

3. 事故类型分布- 碰撞类型:正面碰撞事故最多,占事故总数的60%;其次是侧面碰撞和追尾事故。

- 形态类型:单车事故占事故总数的40%,多车事故占60%。

4. 事故原因分布- 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导致撞车事故的主要原因,包括超速、酒驾、疲劳驾驶、分心驾驶等。

- 环境因素:恶劣天气、路面状况等环境因素也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5. 事故损失分布- 损失程度:轻微事故占事故总数的30%,中等事故占40%,重大事故占30%。

- 损失金额:事故损失金额主要集中在5万元以下,占事故总数的70%。

四、结论与建议1. 结论:- 启程市撞车事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事故主要集中在市区道路,人为因素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 事故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夏季,事故地点集中在交叉路口、弯道等路段。

司机年龄与车祸发生次数关系分析

司机年龄与车祸发生次数关系分析
上述分析的结论还是主要依赖于各组别的驾驶者交通事故率保持与2010年相同水平的假设,以及HLDI中关于被保险驾驶者比例保持不变的设计。然而这两个假设是有置疑的。更好的健康水平可以让老年人将有能力驾驶汽车的年龄进一步推后。这会使得被保险驾驶者比例上升。同时有些州立法使得获取法定驾照的年龄延后,这又会降低低龄驾驶者的比重。考虑了上述情景事件后,结论基本也能得以支持,只是在极端的情况下才有一定偏差,但是幅度也仅为2%。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世界每年有1百2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英国卫报报导,世界平均每半分钟就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事故的死亡人数主要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估计中国和印度每年各自都至少有10万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死亡。
然而,这丝毫不影响中国私车数量的快速增长。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末中国民用汽车数量达到近5千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5.2%。中国私车市场的新增需求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态势。
(2)国外汽车碰撞计算机模拟试验
目前对汽车碰撞的计算机拟研究主要集中在事故再现的计算机模拟、汽车碰撞乘员运动的计算模拟和车辆碰撞的有限元分析3个方面。使用多体系统模型进行碰撞乘员模拟的软件有MVMA2D、CAL3D、MADDYMO,其中MADYMO可分别对碰撞受害者的运动和动力响应进行二维和三维模拟分析,成为汽车主、被动安全性分析的有效工具。计算机模拟研究汽车碰撞过程中车身、车架变形及动态响应的重要性前提是建立正确的汽车结构数学模型。用于碰撞模拟的最常用有限元软件是LS一DYNA3D、MSC/DYTRAN和PAMCRSSH。
一百多年来,车祸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同样给人类带来灾难与创痛的车祸事故,却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
客观现象总是普遍联系与相互依存的。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也是频频增多,而且有意思的是:发生车祸的驾驶员中年轻人尤其是21岁以下者所占比例有上升的趋势,那么车祸次数与年龄定存在某种关系,由此我们开始对车祸与年龄的关系展开讨论。

经济毕业论文关于司机年龄与发生车祸次数关系的分析

经济毕业论文关于司机年龄与发生车祸次数关系的分析

关于司机年龄与发生车祸次数关系的分析关于司机年龄与发生车祸次数关系的分析一、引言客观现象总是普遍联系与相互依存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也是频频增多,而且有意思的是:发生车祸的驾驶员中年轻人尤其是21岁以下者所占比例有上升的趋势,那么车祸次数与年龄是否必然相关呢?本文旨在应用相关与回归的分析方法来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在计算各种指标时构造了回归模型等来进行判定与分析。

全文主要内容安排如下:首先提出研究方法与模型检验方法,接着在第三部分是对数据的描述和简单的分析,最后对模型进行检验,得出结论。

二、理论研究各种客观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确定性的函数关系,另一类是不确定性的统计关系。

研究现象之间的统计关系时,依研究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可对客观现象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以及有何种相关关系做出判断,在定性分析基础上,可以利用求相关系数的方式来判断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方向、形态以及相关关系的密切程度。

一般求两个变量相关系数r 的方法是;是变量x, y的样本协方差,、分别为变量x, y的样本标准差。

用相关系数大小来判断相关系数的密切程度:表示低度线性相关,表示显著性相关,为高度线性相关。

在确定现象间具有相关关系之后,可对其数量变化的规律性进行测定,确立一个回归模型,在实际问题中,最简单的模型是由两个变量组成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此时可设模型的回归方程为Y=a+bX+u (x为自变量,y 为因变量,u随机扰动项)根据最小二乘法知: a=Y–bX为了判断两变量之间是否真正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可以求可决系数进行拟合程度评价,也可通过相关系数的显著性检验或回归系数的假设检验来对所建立的回归方程式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判断。

三、实证研究与分析本文数据来源于美国交通部,共采集了每千个驾驶执照发生死亡事故的车祸次数和有驾驶执照的司机中21岁以下者所占比例的数据,样本由42个城市组成,在一年间采集的数据如下:21岁以下所占比例(%)每千个驾驶执照中车祸次数21岁以下所占比例(%)每千个驾驶执照中车祸次数21岁以下所占比例(%)每千个驾驶执照中车祸次数13 2.962 10 0.039 8 1.26712 0.708 9 0.338 15 3.2248 0.885 11 1.849 10 1.01412 1.652 12 2.246 10 0.49311 2.091 14 2.885 14 1.44317 2.627 14 2.352 18 3.61418 3.830 11 1.294 10 1.9268 0.368 17 4.100 14 1.64313 1.142 8 2.190 16 2.9438 0.645 16 3.623 12 1.9139 1.082 15 2.623 15 2.81416 2.801 9 0.835 13 2.63412 1.405 8 0.820 9 0.9269 1.433 14 2.890 17 3.256从上表可知每千个驾驶执照中,平均发生车祸次数为1.92次,即一年内每1000个驾驶员中就约有两次死亡事故发生。

车祸频繁发生的原因的调查报告Word文档

车祸频繁发生的原因的调查报告Word文档

车祸频繁发生的原因的调查报告Word文档车祸频繁发生的原因的调查“如果有什么是神圣的话,人类的躯体就是神圣的。

”——惠特曼(Walt whitman)的不朽名句为人的生存权做出了最好诠释。

目的:探究车祸多发原因研究背景:百多年来,车祸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然而,同样给人类带来灾难与创痛的车祸事故,却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车祸甚至失去了新闻的关注。

早年的杂志封面或报纸的头版尚能刊登街道上的车祸场面,随着车辆增多事故频仍,媒体对地球上无时无处不在发生的车祸已经习焉不察,习非成是了。

方法:一、运用调查问卷调查。

二、通过图书、媒体、网络等途径收集资料。

问卷内容:1、您认为最近几年的交通事故频繁吗?2、您认为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是什么?3、当一起交通事故在您面前发生时,您会怎么做?4、您对交通安全状况有何看法?5、您对中国交通管理的看法及意见?过程:取材,资料的搜集、整理,得出结论,启示。

一、调查的情况1、公路交通事故多,公路交通的事故死亡率远高于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

2003年,全国公路上发生交通事故389773起,造成80589人死亡、322694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58.4%、77.2%和65.3%,城市道路发生交通事故277734起,造成23783人死亡、171480人受伤,分别占总数的41.6%、22.8%和34.7%,公路与城市道路事故起数比为1.4:1,而公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是城市道路死亡人数的3倍,公路上平均每5起事故死亡1人,城市道路上平均每12起事故死亡1人。

2、绝大多数交通事故都是由于交通违法而引起的。

根据2002年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因疏忽大意、超速行驶、措施不当、违规超车、不按规定让行、违规占道行驶、酒后驾车造成56128人死亡,占交通事故死亡总数的51.3%,占机动车驾驶员原因造成死亡总数的 65.3%。

3、因大货车、摩托车肇事致死人数下降幅度较大,因小货车、农用运输车肇事致死人数略有增加。

美国驾驶员年龄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美国驾驶员年龄对交通事故的影响

美国:驾驶员年龄对交通事故的影响随着驾驶员年龄的老化,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应该会持续增加。

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通过研究发现,年轻驾驶员会造成更多的交通事故,而未来人口越来越少,导致较为年轻的驾驶员会持续减少。

虽然减少的低龄驾驶者数目远不及增加的高龄驾驶者,但是他们的事故概率却远高于高龄驾驶者。

目前驾驶员的年龄结构中年龄在75周岁以上的人员比例在上升,这种趋势恐怕是“婴儿潮”年代的一个延续。

在2010年进行的统计中,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驾驶者超过2200万人,而1997年时这一数值仅为1800万人。

HLDI之前的一份研究报告中称,当驾驶者年龄超过65周岁,交通事故损失规模便与年龄呈现明显的正比关系,当然他们的事故概率要远低于低龄驾驶者。

因此,越来越多的年长驾驶者的涌入已经成为威胁交通安全的又一潜在影响因素。

本份报告正是评估这一新趋势对于交通安全的影响。

统计方法样本数据数据来自于美国政府2000年所做的《2010-2030年人口预估报告》,选取其中年龄在15周岁以上的人。

保险数据这此数据包括有交通事故中车辆、财产的损失,以及人员的伤亡情况。

理赔情况与伤亡程度并无固定比例,主要考虑过错责任问题。

过错驾驶者情况下保险理赔与车辆损失的比例是基本恒定的;这个标准适用于美国50个州。

样本数据选取2010年的交通事故纪录,车辆选择是最近10年的款型,共计80518055个车型年和4960431个保险理赔纪录。

选择由2007年至2010年4年的交通事故纪录,包括有337003757个车型年和20858741个保险理赔纪录,是为了进行变量的趋势分析,同时检验其系数的敏感性。

驾驶者保险数据根据驾驶者的年龄进行分组。

特定驾驶者是指可以被显著认定为导致被保车型出现最大损失的驾驶者。

在有多个车辆或多个驾驶者的事故案例中,特定驾驶者的认定依保险公司和所在州不同而略有差异,但一般情况下是指操纵该车辆的人。

因为HLDI无法获知事故发生时真实的驾驶者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司机年龄与车祸发生次数关系分析————————————————————————————————作者:————————————————————————————————日期:金融学院2010级统计学本科学年论文设计框架题目:司机年龄与车祸发生次数关系分析学生姓名:某某分院(系):物流贸易学院指导教师:杨某完成时间: 2013年3月28日成绩1、课题的意义2、国内外研究现状3、学年论文的主要内容4、所采用的方法、手段以及步骤等5、阶段进度计划。

(字数不少于1500字)课题的意义一百多年来,车祸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同样给人类带来灾难与创痛的车祸事故,却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

客观现象总是普遍联系与相互依存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交通事故也是频频增多,而且有意思的是:发生车祸的驾驶员中年轻人尤其是21岁以下者所占比例有上升的趋势,那么车祸次数与年龄定存在某种关系,由此我们开始对车祸与年龄的关系展开讨论。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我国的汽车工业整体比较落后,由于经济上的原因,实车碰撞不可能大面积的开展。

在乘员保护方面,我国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有关的标准和法规尚处于空白或起步阶段,对交通事故的定量研究起步也较晚。

国外研究现状(1)国外实车碰撞试验早在 20世纪3O年代末和40年代初,欧洲就开展了汽车翻滚、汽车侧面与圆柱碰撞等试验。

20世纪 50年代末,德国的梅塞得斯一奔驰及大众汽车公司开始进行汽车正面碰撞试验研究,20世纪6O年代中期,美国制订了汽车安全标准。

日本作为汽车工业发达国家之一,在实车碰撞试验方面滞后于欧美国家近 1O年,但是,它在研究欧美实车碰撞法规和试验方法的同时,也建立了自己的实车碰撞法规和试验方法 (例如 H本汽车研究所建立的全尺寸汽车碰撞模拟试验系统可以用来模拟一维碰撞和各个角度方向的二维碰撞)。

(2)国外汽车碰撞计算机模拟试验目前对汽车碰撞的计算机拟研究主要集中在事故再现的计算机模拟、汽车碰撞乘员运动的计算模拟和车辆碰撞的有限元分析 3个方面。

使用多体系统模型进行碰撞乘员模拟的软件有 MVMA2D、CAL3D、MADDYMO,其中 MADYMO可分别对碰撞受害者的运动和动力响应进行二维和三维模拟分析,成为汽车主、被动安全性分析的有效工具。

计算机模拟研究汽车碰撞过程中车身、车架变形及动态响应的重要性前提是建立正确的汽车结构数学模型。

用于碰撞模拟的最常用有限元软件是 LS一DYNA3D、MSC/DYTRAN和 PAMCRSSH。

这些有限元软件都是用于科研的,主要辅助专家快速、高质量地进行事故集、分析,进而研究事故的形成机理,并寻求避免事故的策略。

随着汽车碰撞试验的深入开展,汽车碰撞特性参数及经验不断积累,交通事故再现分析的可靠性在不断提高。

学年论文的主要内容全文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即绪论部分,主要讲述论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部分即第二章, 出研究方法与模型检验方法接着在第三部分即第三章对数据的描述和简单的分析,确定客观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四部分即第四章对模型进行检验,得出结论。

第五部分即第五章根据第二章、第三章的分析及第四章的结论,针对车祸与年龄的关系给出相应对策。

所采用的方法、手段以及步骤等一、就采集的数据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探讨(1)相关分析:根据数据作出散点图(2)回归分析二、模型的检验(1)拟合优度评价(2)、显著性检验(3)、异方差检验(4)、自相关检验三、结论阶段进度计划第一阶段:根据知道老师拟定题目查阅相关资料第二阶段:提交论文初稿第三阶段:根据知道老师意见修改1,2,3稿第四阶段:论文定稿并上交整套资料参考文献;姚祖康. 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125- 130.谭国真广义神经网络的研究及其在交通流预测中的应用控制与决策, 2002, 17(11): 777- 784.马寿峰, 贺国光, 刘豹. 智能交通系统中短时交通流预测系统的研究预测, 2004, 23( 2): 28- 34.(可以续页)指导教师意见: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金融学院2010级统计学本科专业学年论文阅读资料任务书学年论文题目司机年龄与发生车祸次数关系的分析学生姓名方智学号107350020134班级统计1001阅读资料1 资料名称中国历年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官方统计稳居世界第一对论文支撑点中国每年交通事故观点(字数不少于500字)中国每年交通事故50万起,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超过10万人,稳居世界第一。

统计数据表明,每5分钟就有一人丧身车轮,每1分钟都会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残。

每年因交通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百亿元。

中国经济快速畸形发展,汽车数量持续增长,交通事故也急剧增加,交通事故与死亡人数稳居世界第一。

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表示,中国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占全世界的16%左右。

去年,城市快速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民用机动车肇事死亡人数、以及因违法行驶、违法装载导致的道路事故死亡人数都有明显攀升。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世界每年有1百20万人死于交通事故。

英国卫报报导,世界平均每半分钟就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事故的死亡人数主要都发生在发展中国家,估计中国和印度每年各自都至少有10万人在道路交通事故中死亡。

然而,这丝毫不影响中国私车数量的快速增长。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6年末中国民用汽车数量达到近5千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5.2%。

中国私车市场的新增需求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态势。

阅读资料2 资料名称IIHS报告:驾驶员年龄对交通事故的影响对论文支撑点年龄对交通事故的影响观点(字数不少于500字)高龄驾驶者高于平均的交通理赔率,加之越来越高的人数比例均导致产生未来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和理赔率上升的担忧。

然而这些担忧却并不必然导致总的交通事故率上升。

尽管预计2030年的美国65周岁以上驾驶者人数比2010年高出77%,在整体驾驶者人数中他们的比重依然小于年龄不足30的年轻驾驶者。

而年龄低于30周岁的驾驶者们往往有着高于平均的交通事故率,而同等情况只在年龄超过80周岁的人群中才会出现。

此外,年龄最大的驾驶者组,其交通事故率高出平均约23%,而15-19周岁的驾驶者则高出平均达68%,年龄在20-24周岁间的也要高出平均53%。

因此,依然是我们之前提出的结论,高龄驾驶者的比重增加效应为低龄驾驶者的比重下降效应所抵消。

年龄在30-64周岁间的驾驶者拥低于平均的事故率,同时他们也是驾驶者人群中比例最大的类别。

所以关于高龄驾驶者的增加可能会推高美国整体的交通事故发生概率的担忧是没有必要的。

上述分析的结论还是主要依赖于各组别的驾驶者交通事故率保持与2010年相同水平的假设,以及HLDI中关于被保险驾驶者比例保持不变的设计。

然而这两个假设是有置疑的。

更好的健康水平可以让老年人将有能力驾驶汽车的年龄进一步推后。

这会使得被保险驾驶者比例上升。

同时有些州立法使得获取法定驾照的年龄延后,这又会降低低龄驾驶者的比重。

考虑了上述情景事件后,结论基本也能得以支持,只是在极端的情况下才有一定偏差,但是幅度也仅为2%。

阅读资料3 资料名称车祸频繁发生的原因调查研究对论文支撑点和平年代的战争——车祸,随着车辆数目的增加,交通事故也在稳步上升。

观点(字数不少于500字)车祸的危害其实已不亚于人类之间的战争了。

在美国,九十多年来,死于车祸的美国人已超过270万,是美国人在两次世界大战、朝鲜和越南等战争中死亡总人数的4倍;而在车祸中致残的人数则多达9200万,是本世纪所有战争中受伤的美国人的30倍。

从1963年到1969年,死于公路上的人数超过同一时期美国人死于越南战争人数的10倍。

在1992年针对伊拉克发动的40天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在战争中丧失了146条生命,而在同一时期的高速公路上,有4900美国人“死得同样惨烈。

在中国,车祸造成的死亡,相当于每三年有一颗广岛原子弹爆炸。

车祸造成的伤亡同战争中造成的伤亡亦大致类同,都会出现殒身碎首、血肉分离的可怖景象。

它不但使受害者遭到巨大痛苦,也给受害者的亲属造成难以愈合的精神创伤。

车祸其实就是一场战争,是汽车向发明、制造和使用它的人类发动的一场没有硝烟却又不无残酷与血腥的战争。

20世纪上半叶,人类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生灵涂炭、荒秽盈途的惨烈景象令人们对战争苦难悚然而思。

经过深刻反省与批判,人们开始自觉地抑制大规模战争的爆发,并将和平与发展树为新时代的主题。

不无遗憾的是,大规模战争虽然得到了有效遏制,而由汽车向人类发动的另一种形式的战争却仍在持续和蔓延。

一百多年来,车祸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同样给人类带来灾难与创痛的车祸事故,却并未引起人们足够重视,“没有像我们发动的惨无人道的、不可宽恕的越南战争那样惹人耳目。

”阅读资料4 资料名称道路交通事故背景因素指标的采集和统计分析对论文支撑点因素指标与统计分析观点(字数不少于500字)1) 通过对国内外采集项目和事故统计分析的对比研究得出,由于缺少背景因素数据,目前我国事故统计年报中很少使用相对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如: 亿车公里伤亡率、10 万持照司机事故率等,因此没有充分利用原始事故数据,来挖掘有用的数据信息。

2) 提出事故背景因素的概念,建立了背景因素指标体系及其采集数据项,并明确采集项的数据库来源。

3) 背景因素数据统计分析系统除了分析背景因素整体数据量外,主要对交通事故信息采集数据与事故背景因素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统计事故率、伤亡率等相对事故指标。

建立符合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背景分析模式的背景数据分析系统,可以总结有关道路交通安全的整体发展趋势,找出造成事故的主要背景原因,提炼安全对策,为采取科学、有效的道路交通安全措施提供依据。

阅读资料5 资料名称2006 2008年中国道路交通伤害状况分析对论文支撑点交通状态分析观点(字数不少于500字)研究发现, 乘客、摩托车驾驶者和行人是道路交通伤害的主要受害者, 是道路使用者中的脆弱人群,与往年情况及多个国家的情况一致。

在道路交通体系和机动车前端的设计中应考虑脆弱人群的安全。

调查表明, 我国人群交通违章行为发生率较高、而交通安全保护措施执行不力, 因此, 一方面需要提高人群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行为, 另一方面需加强保护措施的执行力度。

对于行人, 提高儿童的可见度, 设计和遵循安全行走路线, 是降低行人、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步行者道路交通伤害的有效措施。

摩托车是道路交通事故肇事的主要交通工具类型。

我国摩托车安全头盔佩戴率较低, 鉴于摩托车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 因此, 在农村地区通过宣传教育、立法执法等多种方式, 强制摩托车安全头盔的使用和加强对摩托车驾照的管理, 可以有效地降低摩托车导致和遭受的道路交通伤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