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四中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角的特殊关系教案 华东师大版
七年级数学角的特殊关系教案
七年级数学角的特殊关系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课题角的t特殊关系时间课时1教学目标1.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启发式教学教学用具多媒体辅助教学。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环保教育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入新课(动)1:在我们所用的三角板中,有一个角是90°,其它两个角,一块是30°与60°,另一块都是45°,它们的和都是90°2:在图4.6.11中,用量角器量一量如下两组图中各角的大小,发现也有这样的特殊关系.(1) (2)图4.6.11这两组角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是什么呢?3:二:引入新课(动(板书)))这两组角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是什么呢?三:新课:(1:互余.两个角的和等于9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complementary angle).另外,如果∠1+∠2=90°,也可以说∠1是∠2的余角,∠2也是∠1的余角.如果两个角互余,把两个角粘在一起的话,就构成一个直角.如图4.6.122:互补同样,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一平角(18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3;想一想:如果∠1与∠2都是∠3的余角,∠1和∠2有什么关系?∠4和∠5都是∠6的补角,∠4和∠5又有什么关系(2个角相等,则它们的补角佘角也相等同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的补角相等.)4:例4 已知∠α=50°17',求∠α的余角和补角.解:∠α的余角=90°-50°17'=39°43',∠α的补角=180°-50°17'=129°43',5.两直线相交形成了∠1、∠2、∠3和∠4(如图4.6.14),我们把其中的∠1和∠3叫做对顶角,∠2和∠4也是对顶角.例5 在图4.6.15中,∠1=30°,那么∠2、∠3和∠4各等于多少度(格式:书写;由题知;1与2 为余角)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6:例子7:课堂练习:158页的练习中的:2;3(三)、总结教师提问: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和主要的思维方法?学生的回答可能不够全面,或者比较零散,教师最后给以归纳.1.学习的内容有三个:(1)比较角的大小.(2)角的和、差、倍、分.(3)角平分线的概念.2.学习了类比联想的思维方法.七、练习设计:159页的习题中的:7;8八、板书设计八:【同步达纲练习】。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角》教案(教学设计).doc
《角》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丰富的实例,理解角的有关概念;(2)认识角的表示方法(3)能进行度与度分秒之间的转化(4)能够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2.过程与方法:体会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角与角的相关概念;2.角的度量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由于角的度量单位是60进制,所以角的单位换算是本节的难点.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提出问题.展示实物(如时钟,墙角,教材P132页的图片)1.观察实物与图片,你发现其中有什么相同图形吗?学生看书,教师巡视.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注意鼓励学生.2.你能把观察得到的图形画在本子上或黑板上吗?这是一些什么图形?思考,动手画一画.3.从黑板上这些不同的图形中,你能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吗?思考:相互交流并回答,挖掘和利用现实生活中与角相关的背景,让学生在现实背景中认识角.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并归纳角的共同点讲授新课.(一)角的概念.1.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角的认识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公共端点是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问题1:钟表上的时针与分针是如何构成角的?从中你能得到什么启发?师生共同归纳得出角的第二定义: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进而得到两种特殊的角:平角和周角.平角:当射线OB绕O点旋转,当终止位置OA与起始位置OB在一条直线上时,形成平角;周角:当射线OB绕O点旋转,当终止位置OA与起始位置OB重合时,形成周角.(二)角的表示.我们怎样表示角呢?请同学们看书上说了几种表示方法?(1)用三个大写字母可以表示一个角.比如∠AOB,谁能指出下列各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注意:①三个字母的顺序有规定,顶点的字母必须写在中间.②顶点的字母不一定用O,角的始边与终边的字母也可以随意.(2)当一个顶点只有一个角时,也可以用顶点的字母表示.比如,下面的角可.以表示为∠O.判断下列角可以用顶点的字母表示吗?(3)用数字或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角.(注意:角中不能有角)练习:下面表示角的方法,哪个是正确的?哪个是错误的?1.请同学们借助量角器画出下列各角:(1)30°(2)45°(3)60°(4)90°(5)120°(6)150°(7)62°(8)105°学生画图,教师指导.(根据需要教师可先做示范)2.提醒学生:角是有大有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因为角的两边是射线,不可以度量.角的大小只与构成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角可以度量可以比较大小,可以参与运算.三.角度制的概念.以度分秒为单位的角的度量制就是角度制.度、分、秒是常用的角的度量单位,把一个周角分成36 0份,一份就是1°,把1°分成60份,一份就是1′,把1′分成6 0份,一份就是1″,从角度制不难发现,角的度数在进行运算时,是60进制的.即1周角=360°,1平角==180°,1°=60′,1′=60″.问题3:你能解决下列问题吗?试一试:(1)29°26′59″+48°58′15″;(2)36°26′46″-29°46′29″;(3)32°25′24″×3;(4)180°—23°31′25″.提醒:转化时必须逐级进行,“越级”转化容易出错.3.巩固练习.四.小结.1.角的定义、表示方法;2.度分秒的转化、角度制;3.度分秒的转化、角度制,通过总结归纳,完善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4.6.1角教案新版华东师大版
4.6.1角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角的美感及角的有关知识;2.掌握有关角的单位的换算;3.掌握有关方向角的初步知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角的单位的换算及角的表示法;难点:角的定义的理解.教学过程:1.知识设疑:首先启发学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角”的形象的物体进行举例,然后提出我们对它的思考,并以此复习有关小学学过的有关角的定度及有关知识(角的分类,角的种类、角的度量等).从而使学生对旧知识有一个新的印象,对本节课的学习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知识形成:从生活在“角”的形象,结合小学时的知识,我们有:概括:(定义1)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定义2)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射线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1)角的表示:AB OOAOB∠O∠1a1∠α∠注:1.类似于AOB∠的表示时,必须把表示角的顶点的字母写在中间;2.类似于O∠的表示时,必须满足,以O为顶点的角只有一个.(2)角的简单分类:从小学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180内的角,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锐角、直角、纯角,另外有平角、周角.(3)角的有关计算:认识角的有关单位:''3600'601==︒,''60'1=(4)方向角的认识:如果位置在东、南、西、北方向上时,表示为:正东,正南、正西、正北;如果位置在东、南、西、北的两个方向的夹角平分线时,表示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如果位置在其他情况时,表示为南(北)偏东(西)***度.O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北西南3.例题讲解:例1、 (1)把1815'︒化为用度表示的角.(2)把93.2°化成用度、分、秒表示的角.解(1)先把15′化成度,即 15′=(1560)°=0.25°,所以 18°15′=18.25°(2)因为1°=60′,所以0.2°= 60×0.2= 12′因此93.2°=93°12′例2、 在下图中,OA 是表示北偏东︒30方向的一条射线.仿照这条射线,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射线:(1)南偏东︒25;(2)北偏西︒60.O东南西北A解:如图所示.(1)以正南方向的射线为始边,向东方向旋转25°所成的角,即为所求.(2)以正北方向的射线为始边,向西方向旋转60°所成的角,即为所求.4.巩固训练:P 148 练习 1.2.5.知识小结:从本节的学习中,同学们应这几个方面来掌握知识点,首先是有关的定义,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还有重点的知识就放在角的有关计算以及角的表示法,方向角的表示等方面.6.家庭作业:P 153 习题4.6 1.2.6.。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角的特殊关系》说课稿
七年级《数学》《角的特殊关系》一课的教学构思与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学好“相交线”的基础,也为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作必要的知识储备,涉及归纳、类比、化归、方程等思想方法,对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2.教材内容和教材处理本节课是一节概念新授课,主要介绍余角、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及其性质。
为了使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我将通过:(1)探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之间的关系引出余角概念;(2)延长角的一边和两边的办法分别引出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3)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实验、归纳、类比等方法探究其性质。
我认为这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循序渐进的活动过程,符合新课程标准理念和学生建构知识的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定如下: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1.教学目标⑴理解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其性质。
⑵学会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⑶在数学活动过程中,体验并感受知识的生成和发展过程。
⑷培养勤于实践、勇于探索、交流合作的精神,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
2.重、难点⑴重点: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其性质。
⑵难点:余角、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及其探索过程。
三.教法分析和学法指导1.教法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启发、实践、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
本着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议,错误让学生析,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小结让学生讲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学习品质,猜想、类比、归纳、概括的思维习惯。
2.学法指导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使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
四.教学程序设计按照上面的构想,我将本节课教学过程划分为以下五个环节:1.走进生活,引入新课; 2.动手实践,感受新知;3.自主评价,反馈调控;4.归纳总结,拓展思维; 5.分层作业,能力升华。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四中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垂线教案
垂线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垂线教学目的1、使学生你理解垂线的含义与垂线的画法;2、能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理解垂线段的意义;3、能在学习中了解几何的不同情况下的分类,以及能在一个三角形作出三角形的高。
教学分析:重点:如何确定点到直线的距离以及垂直的公理;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变换的思想。
教具准备:一个可以转化角度的两直线相交模型,一个硬纸皮三角形。
教学设想: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注意渗透变换的思想。
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向:本节课的知识是学生逐渐接触完整的几何图形及对几何知识的系统学习,在本节的学习中要充分注意知识的连贯性,使学生在学习在有一个充分思维的过程,并在在知识学习的过程自我发现,自我处理问题,通过结合前面的学习,初步学会对几何知识的综合理解应用。
二、新课拆析:1、知识设疑:同学们把手中可以转动的两条相交的纸条进行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是否会出现四个角都相等的情况?如果会,那么每一个角都是多少度?2、知识释疑:从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两条直线相交会出现四对邻补角,两对对顶角,这两条直线称做相交线。
当两条直线转动到所形成的四个角都相等时(等于直角),这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概括: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当两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为直角时,称这两直线互相垂直。
他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知识的渗透是一个很连贯的东西,这些知识应该化整为零,以平时的学习中慢慢让学生去体会。
在转动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变与不变,什么变,什么不变,为什么,怎么变?C垂线 图形:表示:,CD AB ⊥,垂足为O ,应用:Θ )90(90︒=∠=∠=∠︒=∠BOD AOD BOC AOC ∴CD AB ⊥ 3、知识延伸:(1)画(作)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已知直线AB ,及AB 外(上)一点P ,求画出过P 点垂直于直线AB 的直线CD 。
(2)垂线的公理从画图的过程及其结果中,我们很容易发现,过一点只能作 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相垂直。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4.6.1 角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4.6.1角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角的美感及角的有关知识;2.掌握有关角的单位的换算;3.掌握有关方向角的初步知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角的单位的换算及角的表示法;难点:角的定义的理解.教学过程:1.知识设疑:首先启发学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角”的形象的物体进行举例,然后提出我们对它的思考,并以此复习有关小学学过的有关角的定度及有关知识(角的分类,角的种类、角的度量等).从而使学生对旧知识有一个新的印象,对本节课的学习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知识形成:从生活在“角”的形象,结合小学时的知识,我们有:概括:(定义1)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定义2)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射线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1)角的表示:AB OOAOB∠O∠1a1∠α∠注:1.类似于AOB∠的表示时,必须把表示角的顶点的字母写在中间;2.类似于O∠的表示时,必须满足,以O为顶点的角只有一个.(2)角的简单分类:从小学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180内的角,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锐角、直角、纯角,另外有平角、周角.(3)角的有关计算:认识角的有关单位:''3600'601==︒,''60'1=(4)方向角的认识:如果位置在东、南、西、北方向上时,表示为:正东,正南、正西、正北;如果位置在东、南、西、北的两个方向的夹角平分线时,表示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如果位置在其他情况时,表示为南(北)偏东(西)***度.O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北西南3.例题讲解:例1、 (1)把1815'︒化为用度表示的角.(2)把93.2°化成用度、分、秒表示的角.解(1)先把15′化成度,即 15′=(1560)°=0.25°,所以 18°15′=18.25°(2)因为1°=60′,所以0.2°= 60×0.2= 12′因此93.2°=93°12′例2、 在下图中,OA 是表示北偏东︒30方向的一条射线.仿照这条射线,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射线:(1)南偏东︒25;(2)北偏西︒60.O东南西北A解:如图所示.(1)以正南方向的射线为始边,向东方向旋转25°所成的角,即为所求.(2)以正北方向的射线为始边,向西方向旋转60°所成的角,即为所求.4.巩固训练:P 148 练习 1.2.5.知识小结:从本节的学习中,同学们应这几个方面来掌握知识点,首先是有关的定义,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还有重点的知识就放在角的有关计算以及角的表示法,方向角的表示等方面.6.家庭作业:P 153 习题4.6 1.2.6.。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图形的初步认识 4.6.1 角教案 (新版)华东师大版
4.6.1角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到角的美感及角的有关知识;2.掌握有关角的单位的换算;3.掌握有关方向角的初步知识.教学重难点:重点:角的单位的换算及角的表示法;难点:角的定义的理解.教学过程:1.知识设疑:首先启发学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角”的形象的物体进行举例,然后提出我们对它的思考,并以此复习有关小学学过的有关角的定度及有关知识(角的分类,角的种类、角的度量等).从而使学生对旧知识有一个新的印象,对本节课的学习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知识形成:从生活在“角”的形象,结合小学时的知识,我们有:概括:(定义1)角是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定义2)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图形.射线端点叫做角的顶点,两条射线是角的两条边.(1)角的表示:AB OOAOB∠O∠1a1∠α∠注:1.类似于AOB∠的表示时,必须把表示角的顶点的字母写在中间;2.类似于O∠的表示时,必须满足,以O为顶点的角只有一个.(2)角的简单分类:从小学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180内的角,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锐角、直角、纯角,另外有平角、周角.(3)角的有关计算:认识角的有关单位:''3600'601==︒,''60'1=(4)方向角的认识:如果位置在东、南、西、北方向上时,表示为:正东,正南、正西、正北;如果位置在东、南、西、北的两个方向的夹角平分线时,表示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如果位置在其他情况时,表示为南(北)偏东(西)***度.O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北西南3.例题讲解:例1、 (1)把1815'︒化为用度表示的角.(2)把93.2°化成用度、分、秒表示的角.解(1)先把15′化成度,即 15′=(1560)°=0.25°, 所以 18°15′=18.25°(2)因为1°=60′,所以0.2°= 60×0.2= 12′因此93.2°=93°12′例2、 在下图中,OA 是表示北偏东︒30方向的一条射线.仿照这条射线,画出表示下列方向的射线:(1)南偏东︒25;(2)北偏西︒60.O东南西北A解:如图所示.(1)以正南方向的射线为始边,向东方向旋转25°所成的角,即为所求.(2)以正北方向的射线为始边,向西方向旋转60°所成的角,即为所求.4.巩固训练:P 148 练习 1.2.5.知识小结:从本节的学习中,同学们应这几个方面来掌握知识点,首先是有关的定义,应该有一定的了解,还有重点的知识就放在角的有关计算以及角的表示法,方向角的表示等方面.6.家庭作业:P 153 习题4.6 1.2.6.。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四中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 平面图形教案 华东师大版
第四章平面图形教学过程设计分析备注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能使学生认识形形色色的平面图形;2、使学生能理解多边形可由三角形组合而成,并认识到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教学分析:重点:认识到多边形是由三角组合而成的。
教具准备:各小组各准备一些平面图形。
教学设想:主要以“展示”结合实际的讲授法。
教学过程:一、知识导向:本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形形色色的平面图形,认识多边形,认识到多边形可由三角形组合而成,点、线、多边形和圆等图形可组合成各种优美的图案,在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并且通过本节的学习,应该让学生对最基本的平面图形——三角形有更多的感觉。
二、新课拆析:1、知识基础:虽然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立体的世界,是一个三维的世界,但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也知道,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所组成的,我们也知道,其实有时我们观察物体,都是从其表面开始的:生活物体硬币镜框塔的横截面三角旗扇子表面图形圆长方形六边形三角形扇形2、知识形成:其实,生活中的物体,它们的表面都是有一定形状的平面图形,如:知识是相对简单的,但此知识是为以后学习有关知识打基础,特别是三角形的简单知识更多重要。
理论联系实际是数学学习的关键也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基本图形应有深刻的认识。
三角形(三边形)长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八边形圆(形)概括:(1)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封闭图形;(2)多边形是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按照组成多边形的边数,多边形可分为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另外,多边形也可分为凹多边形与凸边形。
3、知识拓展:我们都知道,每个多边形都可以看成是由三角形组成的,即,三角是最基本的图形,每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
如:从上图中,可以发现三角形的个数刚好与边数有一定的规律:即三角形的个数=边数-24、例题讲解:例:1、认识图形,说出以下图形是不是多边形?2、下面各图中,哪几个是四边形?多边形的特征作为教学中的知识必须三、巩固训练:P143 A:exc1、2、3;B:各个小组收集不简单图形的图案。
华东师大初中数学七上《4.6.3 角的特殊关系教案
4、6、3角的特殊关系 1师生活动一、引入在我们所用的三角板中,有一个角是90°,其它两个角,一块是30°与60°,另一块都是45°,它们的和都是90°.二、新授在图4.6.11中,用量角器量一量如下两组图中各角的大小,发现也有这样的特殊关系.(1) (2)图4.6.11这两组角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是什么呢?两个角的和等于9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complementary angle).另外,如果∠1+∠2=90°,也可以说∠1是∠2的余角,∠2也是∠1的余角.如果两个角互余,把两个角粘在一起的话,就构成一个直角.如图4.6.12图4.6.12同样,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一平角(180°),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supplementary angle).图4.6.13如图4.6.13,∠3+∠4=180°,所以∠3,∠4互为补角.∠3是∠4的补角,∠4也是∠3的补角.想一想如果∠1与∠2都是∠3的余角,∠1和∠2有什么关系?∠4和∠5都是∠6的补角,∠4和∠5又有什么关系?例4 已知∠α=50°17',求∠α的余角和补角.解:∠α的余角=90°-50°17'=39°43',∠α的补角=180°-50°17'=129°43',两直线相交形成了∠1、∠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回答教师指导学生讨论,分组回答,教师指导讲解3分钟25分钟通过认识三角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渗透类比的数学方法。
且易于学生接受、理解2、∠3和∠4(如图4.6.14),我们把其中的∠1和∠3叫做对顶角,∠2和∠4也是对顶角.同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的补角相等.图4.6.14例5 在图4.6.15中,∠1=30°,那么∠2、∠3和∠4各等于多少度?解图4.6.15因为∠2=180°-∠1=180°-30°=150∠3=180°-∠2=180°-150°=30°,∠4=180°-∠3=180°-30°=150°,所以有∠1=∠3,∠2=∠4.其实,任意两个对顶角,由于它们都有一个相同的补角,如上图中∠1和∠3都和∠2互补,所以它们是相等的.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三、巩固新知1.已知∠AOB,用直尺和量角器画出∠AOB的余角,∠AOB的补角及∠AOB的角平分线.2.说出下列各图中的对顶角3.有两堵围墙OA、OB,有人想测量地面上所形成的角∠AOB的度数,但人又不能进入围墙,只能站在墙外,请问该如何测量?学生回答教师讲解10分钟巩固提高四、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掌握余角补角以及对顶角的感念和性质五、作业课本习题4、6第7、8题师生共同回答2分钟板书设计4、6、3角的特殊关系余角补角例3对顶角例4检查意见组长(签名):年月日教学反思本节课涉及归纳、类比、化归、方程等思想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是什么关系?
(2)如果与互为补角,如果与互为补角,则
与是什么关系?
概括:等角(或同角)的余角相等;等角(或同角)的补角相等。
3、知识拓展:
如图,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则图中形成了四个角,分别是:、、与
在图形中,我们把:
与,与叫做对项角;
与,与叫做邻补角(定义?)。
教学设想:
主要以启发与类比的学习方向来引导学习。
教学过程:
一、知识导向:
本节课是一节以初步思维推导为主体的内容,在学习中应强调学生在知识学习的主动性,特别是如何在数学学习中运用类比的方法来学习相关知识,从余角到补角,从补角到对项角(邻补角、邻角)。
二、新课拆析:
1、知识引导:
基本知识一:两个角的和差;
从上图,结合量角器的度量,结合补角的有关性质,我们有:
概括: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
即:=,=
,,……
4、例题讲解:
例:1、已知,求的余角和补角。
2、如图,已知,,那么,和各等于多少度?
三、巩固训练:
P158 exc1、2
四、知识小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有关角的特殊关系:余角、补角以及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它们相关的性质,对于这些性质必须在知识的应用中有的一个初步的掌握,并能理解应用。
有关余角、补角的学习就看成一个整体,运用类比的方法来对待而不能单纯分开来讲解。
几何的应用形成必须在课堂中多加引导并进行锻炼。
对项角的定义是下一阶段的学习的一个基本知识,另外对于邻补角的知识,因为在教本中并没有涉及,所以在处理时可以以较灵活的态度来处理。
几何题的识图,仍然是几何学习永远的重点。
五、家庭作业:
P159 exc5
六、每日预题:
1、两条相交的直线有哪一些图形形状?
2、你能画出一条已知直线的垂线吗?
七、教学反馈:
与本节相关知识有联系的并不多,主要还只是角的和差,所以有可能的话,应简单对进行适当的复习。
另外对相反数的性质还是有必要复习,因为它的性质的表示法对本节课有非常好的类比的作用。
角的特殊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分析备注
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角的特殊关系
教学目的:
1、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余角与补角的定义与它们的性质及简单应用;
2、能初步了解两直线相交所形成的对顶角与邻补角。
教学分析:
重点:余角与补角、对顶角的知识应用;
难点:对顶角的意义的理解。
教具准备:
准备好的两条相交硬纸皮,一个剪开的直角。
基本知识二:相反数的性质。
2、知识形成:
有一些角并不象前面所学的角一样,它们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引例)如图,已知,,,则有
概括:如果两个角的和等于(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应用:与互为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
应用:与互为补角
(引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