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模具设计制造课程设计
模具设计制造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模具设计制造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使学生掌握模具的基本概念、设计原则、制造工艺及应用。
在知识目标方面,要求学生了解模具的分类、工作原理和基本结构,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悉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
在技能目标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并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进行模具制造。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培养学生对模具行业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模具设计制造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实践操作。
具体包括模具的分类与结构、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CAD/CAM软件在模具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等。
教学内容将结合教材和实际案例进行讲解,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模具设计制造的知识和技能。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
包括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
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传授模具设计制造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同时,将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本课程将准备丰富的教学资源。
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教材方面,将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并结合最新的技术发展进行补充和拓展。
参考书方面,将推荐学生阅读一些经典的模具设计制造方面的书籍,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多媒体资料方面,将收集一些与模具设计制造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以直观地展示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过程。
实验设备方面,将确保学生能够 access to modern equipment, such as CNC machines and 3D printers, so that they can apply their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practical projects.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模具制造与设计课程设计
模具制造与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模具制造与设计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在模具制造与设计方面的科学素养。
知识目标:了解模具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应用;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和技术要求。
技能目标:能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具备模具制造的基本操作技能,如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等;能够进行模具的装配和调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模具制造与设计的兴趣和热情,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使学生认识到模具制造与设计在现代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模具的基本概念与分类、模具设计原理、模具制造工艺、模具CAD/CAM技术以及模具的装配与调试。
1.模具的基本概念与分类:介绍模具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模具设计原理:讲解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和方法,包括模具结构设计、模具零件设计、模具强度计算等。
3.模具制造工艺:介绍模具制造的常用工艺方法,如铸造、锻造、切削加工、电加工等,以及各种工艺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4.模具CAD/CAM技术:讲解CAD/CAM软件在模具设计中的应用,如模具设计参数化、模具零件库的建立、模具制造过程的模拟等。
5.模具的装配与调试:介绍模具的装配过程、方法和要求,以及模具调试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讲授法:通过讲解模具制造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使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模具设计案例,使学生了解模具设计的实际应用。
3.实验法:学生进行模具制造和调试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讨论法:学生就模具制造与设计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保证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将充分利用校内外教学资源。
1.教材:选用国内优秀教材,如《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模具制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课程设计内容1. 模具制造工艺流程和流程控制通过讲解模具制造的工艺流程和流程控制,使学生了解模具制造的各个环节和流程控制的关键点,从而为学生后续的实际操作打好基础。
2. CAD/CAM软件应用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软件,帮助学生掌握CAD/CAM技能,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CAD/CAM软件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技能和制造技能。
3. 模具材料和表面处理介绍常用的模具材料,如模具钢、热处理钢等,以及常用的表面处理手段,如电镀、喷漆等,让学生了解模具材料的特性和表面处理的目的与方法。
4. 模具加工技术和设备介绍模具加工工艺和设备,如钳工、铣床、钻床等,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可以熟悉各种加工设备的使用,加深对模具加工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5. 模具结构设计和模具配件通过对模具结构设计和模具配件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模具的结构、功能和配件的作用与选择。
6. 模具制造实践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模具制造技术的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课程设计方法本课程既有理论讲解,也有实际操作,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如模具制造工艺流程和流程控制、CAD/CAM软件应用、模具材料和表面处理等内容。
2. 示范法通过教师的实际操作示范,让学生了解模具制造实践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3. 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制作模具,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能力。
4. 讨论法在模具制造实践中,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经验和交流思路,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
四、课程设计评价方式本课程的评价方式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 考试通过期末考试的形式,考察学生对模具制造技术的掌握和理解程度,考试内容包括模具制造工艺流程和流程控制、CAD/CAM软件应用、模具材料和表面处理、模具结构设计和模具配件等内容。
模具制造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
模具制造工艺与设备课程设计一、引言模具制造是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机器制造、电子制造、化工制造等紧密相连,是工业制造的基础。
为了提高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设计了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模具制造的基本工艺和方法。
二、课程目标1.掌握模具制造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2.熟悉常见的模具制造设备以及使用维护方法;3.能够根据产品特点设计模具,并进行制造和维修。
三、课程内容1. 模具制造基础知识1.模具的定义和种类;2.模具材料的选择;3.模具表面处理;4.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本原理。
2. 模具工艺流程1.模具加工设备和工具;2.模具制造工艺流程;3.模具试制和调试。
3. 模具设备选型和维护1.模具生产设备的分类和特点;2.模具制造所需设备的选型和使用方法;3.模具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4. 模具设计和制造案例分析1.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进行模具设计;2.模具制造的全过程实践;3.模具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其中理论教学将以教师讲解、课堂讨论等形式进行,而实践教学将采用模具设计、制造和维修为主要内容。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综合考核的方式进行,其中考核方式将包括课堂表现、实践成果和笔试等形式。
六、教学时间分配本课程总学时为4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22学时,实践学时为18学时。
具体时间分配如下表:课程内容学时数课程内容学时数模具制造基础知识 6模具工艺流程12模具设备选型和维护8模具设计和制造案例分析 6综合实验8七、教材及参考书目教材:1.《模具制造工艺与设备》(张三等编著)2.《模具设计与制造》(李四等编著)参考书目:1.《模具加工指南》(王五编著)2.《模具加工与制造技术》(赵六等编著)八、教学团队本课程由专业教师主讲,辅以行业从业人员的实践经验,以确保课程教学质量的全面和深入。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设计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模具制造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模具制造的基本概念、工艺流程和常用模具的材料及性能。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CAD/CAM软件进行模具设计,并能操作数控机床进行模具加工。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模具制造技术的兴趣,使其认识到模具制造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的重要地位。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模具制造的基本原理、模具设计、模具加工和模具检测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1.模具制造的基本原理:介绍模具的分类、作用及制造过程。
2.模具设计:讲解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步骤,重点介绍塑料模、冲压模和压铸模的设计要点。
3.模具加工:介绍模具加工的方法、工艺和设备,重点讲解数控加工、电火花加工和磨削加工等技术。
4.模具检测:讲解模具检测的方法、工具和标准,重点介绍三坐标测量仪和光学投影仪的使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工艺方法。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模具设计和制造的过程。
3.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掌握模具加工技术和设备的使用。
4.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传授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参考书籍,丰富其知识储备。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动画和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概念。
4.实验设备:确保实验室设备齐全,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为了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本课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其学习态度和理解能力。
高职模具制造课程设计
高职模具制造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高职模具制造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具备模具设计、制造和维修的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模具制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模具设计、制造和维修的相关技术,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模具制造的实际操作能力,能熟练使用模具制造设备,掌握模具加工工艺,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模具制造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模具制造的基本概念、模具设计、模具制造工艺、模具装配与调试、模具维修等方面的知识。
具体安排如下:1.模具制造的基本概念:介绍模具的分类、作用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2.模具设计:讲解模具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相关软件工具的使用。
3.模具制造工艺:阐述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各种加工方法,如铸造、锻造、切削、磨削等。
4.模具装配与调试:介绍模具装配的基本要求、方法及调试技巧。
5.模具维修:讲解模具在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包括: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掌握模具制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学生针对模具制造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模具制造案例,使学生了解模具制造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模具制造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模具制造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
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作为机械设计相关专业的学生,模具设计和制造是一门必修的重要课程。
本课程旨在介绍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掌握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制造水平。
二、课程目标1.掌握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理解模具的种类和用途,掌握模具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3.掌握模具材料的选择和加工工艺,了解模具制造的基本流程和工艺。
4.进行实际模具设计和制造操作,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制造水平。
三、课程内容1.模具设计基础:模具种类和用途、模具设计流程和方法、模具零件的设计等。
2.模具材料和工艺:模具材料的分类和特性、模具加工工艺、模具加工设备等。
3.模具制作技术:模具制造流程、模具装配调试、模具维护保养等。
4.实践操作:进行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实操操作,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制造水平。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师会通过讲授知识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同时组织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教材:模具设计与制造教程。
2.工具书:《模具设计手册》、《模具制造工艺》等。
3.设计软件:AutoCAD、Solidworks等。
4.模具制造设备:车床、铣床、电火花加工机等。
六、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考核,包括课堂考核、实践考核和课程论文。
具体考核方式如下:1.课堂考核:听课笔记、质疑与讨论。
2.实践考核:模具设计和制造操作和实验报告。
3.课程论文:模具设计和制造的课程论文。
七、参考资料1.《模具设计与制造教程》。
2.《模具设计手册》。
3.《模具制造工艺》。
4.《AutoCAD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5.《Solidworks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6.《模具制造手册》。
八、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掌握模具设计和制造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设计和制造水平。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模具制造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
《模具制造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同学们深入、全面和系统掌握已学习的基础理论,并将理论知识贯彻到实践应用中,提高大家分析、研究和应用等能力。
二、任务
1、每组编写3~4个模具零件制造工艺(课题见附页);
2、编制模具的装配工艺;
三、要求
1、模具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和技术要求的分析;
2、制定零件的制造工艺方案:①选择零件合理加工路线(方案),②确定工艺基
准、夹紧方式,③确定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④选择机床、夹具、刀具和量具。
3、编制模具装配工艺:①明确装配的技术要求;②确定各组件的装配方法;③
选择模具总装基准;④制定模具总装步骤。
4、填写工艺卡片,编写设计说明书。
四、设计说明书
1、目录;
2、课题内容:模具装配图及零件图;
3、零件工艺性分析;
4、毛坯种类的选择:材料及毛坯图;
5、零件制造工艺方案的确定:表面的加工方法,加工顺序,工艺路线的确定(列
举几个方案,选择其中最佳的);
6、选择机床、夹具、刀具和量具等;
7、确定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和公差;
8、对所确定的零件制造工艺方案进行工艺性、经济性分析;
9、设计参考资料
1、刀具工程师手册
2、杨叔子编,机械加工工艺师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3、孙本绪熊万武编,机械加工余量手册,国防工业出版社。
4、李益民主编,机械制造工艺设计简明手册,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5、李云程主编,模具制造工艺学机械工业出版社。
6、机床夹具设计手册。
班级姓名共页第页。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学》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一、课程性质1.课程的性质《模具制造工艺学》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岗位能力核心课程。
它主要以冲压模和和塑料模的制造技术为研究对象,以精密异型加工、特种加工为教学重点的一门学科。
让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要以《机械制图》、《金工实习》、《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制造基础》和《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的学习为基础,同时与《冲压成型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这二门课程相衔接。
二、课程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模具加工工艺相关的零件结构工艺性分析方法,模具装配工艺性分析方法,能够进行零件加工工艺方法的选择确定和模具装配工艺方法的选择确定。
使学生形成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及模具装配工艺流程的制订,分析解决模具制造生产实际工艺问题的岗位技能。
本课程的具体能力目标:(1)具备进行模具零件结构、材料、精度的工艺性分析的能力;(2)掌握模具装配工艺性分析方法;(3)具备零件加工工艺方法的选择确定的能力;(4)具备模具装配工艺方法的选择确定的能力;(5)能够制订模具零件加工工艺及模具装配工艺流程;(6)能够进行工艺指标控制;(7)具备初步分析和解决模具制造生产实际工艺问题的能力;(8)能够承担模具加工基层生产技术管理任务。
2.知识目标(1)分析模具零件加工技术要求,如零件的结构特点、材料性能、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精度、热处理要求等。
(2)分析模具零件加工工艺性,选择加工方法及工艺装备、设计工艺过程、确定切削用量等。
(3)掌握典型冷冲压模具和塑料模具的工作原理、结构组成、模具零部件的功用、相互间的配合关系及装配要求和方法。
(4)应用工艺编制的基本知识,制订符合技术规范的工艺文件,并评价、完善工艺方案。
3.能力目标(1)会各类模具零件工艺流程的制订方法,具有对模具各类典型零件常见加工方法正确选用的能力。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
蚁目录袁引言1聿第一章、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 2蚅零件结构分析2莃图纸技术要求分析2蚀第二章、工艺规程的设计 3聿毛胚类型确实定3肆毛胚结构尺寸及公差确实定3袁定位基准的选择4葿工艺方案确实定4膈第三章、加工余量及工序尺寸确实定 4蒇第四章、各工序切削用量的选择与计算 5薃第五章、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9蒂总结10芈参考文献10薄引言芅本课程设计是在完成?模具制造工艺学?学习的根底上,为了到达理论和实践结合的目的而进行的,对本人而言,我相信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从事的工作有一定的作用,从中锻炼自己处理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很快的适应工作打下根底。
芁本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莈零件的技术要求分析及结构分析羅主要包括功能结构、尺寸精度、外表粗糙度、形位公差、外表质量、硬度等机械性能要求、结构分析等。
螃工艺规程设计肀毛坯的选择,根据零件的要求,进行毛坯尺寸和公差等零件锻件图确实定。
蒈毛胚制造工艺设计。
莆加工余量及切屑用量的设计蒅电火花线切割和机械加工工艺设计,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工艺路线〕包括对零件的铣削和磨削,零件的孔隙加工及工序内容确实定。
蝿工序卡薈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根据前述各项内容以及加工简图,一并填入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中。
螇第一章、零件的技术要求及分析袂1.零件结构形状分析袁该零件从形体上分析其总体结构为平行六面体,上外表有4个直径为8,2个直径为6的凹模通孔,中间为下凹的型腔,因此其结构形状较简单。
薈2.图纸技术要求分析羃如图可知,该零件形状比拟简单,外形尺寸也不大。
要求的尺寸标注采用统一的基准即设计基准,零件内腔各外表的粗糙度要求较高,下凹局部的外表粗糙度到达。
另外,该零件有一个固定孔,其精度要求Ra为,平面局部位。
另外零件上孔比拟多,要求有一定的位置精度。
零件上各孔的精度,垂直度和孔间距要求。
常用零件各孔径的配合精度一般为IT7~IT6,Ra0.4~1.6um.对安装滑动导柱的零件,孔轴线与上下模座平面的垂直度要求为4级精度。
模具制造工艺第三版课程设计 (2)
模具制造工艺第三版课程设计前言模具制造是现代制造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
因为模具是生产加工中的重要工具,是制造各种零部件和成品的重要工艺装备。
模具制造技术受到广泛关注,多年来一直是各种制造企业不断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1.掌握模具制造的基本原理和工艺流程;2.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工具、设备制造符合要求的模具;3.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安全意识,使其能够做好模具制造工作。
课程大纲本课程的内容包含几个方面:1.模具制造基础知识–模具的定义和分类–模具的材料和加工工艺–模具结构和设计原则2.模具制造工艺流程–模具制造的流程及要求–模具的制作工艺及工具运用3.模具制造实践操作–模具制作的具体操作流程–模具制作时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4.模具制造优化措施–模具制造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模具的维护保养和后续操作课程授课方式本课程的授课方式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其中理论教学包括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实践操作则以实际制作模具为主。
具体教学安排如下:时间授课形式授课内容第一周理论教学模具制造基础知识第二周实践操作初步模具制作第三周理论教学模具制造工艺流程第四周实践操作完整模具制作第五周理论教学模具制造优化措施第六周实践操作模具维护保养课程评估方法为了评估学生对课程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的掌握情况,本课程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1.学生平时考勤;2.学生提交制作的模具质量和制作时间记录;3.学生提交针对模具制造的实践综合分析论文;4.班级小组互评和自我评估。
结语模具制造技术是现代制造业中一个重要的领域,掌握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巧对提高制造质量和生产效率非常重要。
希望通过本课程设计,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机会,从而推动模具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一、课程设计的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模具制造工艺2. 课程类型:专业课3. 授课对象:机械制造类专业的本科生4. 学时总数:36学时5. 任课教师:李老师二、课程目标1. 理解模具制造工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模具制造的基本流程和工艺方法3. 熟悉模具制造中常用的加工工具和设备4. 掌握模具制造工艺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5. 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1. 基本概念和原理(1)模具概述(2)模具制造工艺概述(3)模具材料概述教学方法:讲授和课堂讨论2. 加工工具和设备(1)基础设备:机床、加工中心、电火花机、线切割等(2)辅助工具:刀具、测量工具、夹具、工装等教学方法:实验和演示3. 模具制造流程及工艺方法(1)半成品加工:锻造、铸造、锻打等(2)精密加工:铣削、车削、磨削等(3)表面处理:喷涂、电镀、抛光等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和讲授4. 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1)模具加工误差和检测方法(2)模具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问题(3)模具装配和调试问题教学方法: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5. 实践教学模具制造相关实验操作和项目,如模具点胶、金属表面处理、模具组装等。
教学方法:实验四、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课堂参与、作业、实验报告等。
2. 期末考试(70%):闭卷考试,考察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总体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1. 教材:《模具制造工艺》2. 软件:UG、solidworks、pro/e等3. 实验室:模具制造实验室4. 教学技术支持:多媒体教学设备六、教学反思模具制造是机械制造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学生而言也是一个极具实践性和前沿性的专业。
因此,在设计模具制造工艺这门课程的时候,教师需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注重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课程中,要紧密结合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掌握模具制造的最新技术和实践经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能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又能在实践中得到提高。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
目录:一、对被制造的模具零件进行加工工艺性分析二、模具零件的制造工艺设计,并编写模具零件的制造工艺三、刀具选择和加工工艺四、模具型腔电火花成形加工电极的工艺参数五、应用CATIA软件对模具型腔电火花成形加工电极实体造型六、应用CATIA软件编制模具型腔电火花加工电极数控加工程序一.对被制造的模具零件进行加工工艺性分析1、所设计的模具零件为动模,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故零件的材料选择锻件。
2、模具主体形状是长方体,各型腔均是在长方体上可直接加工而成,所以零件形状选择长方体即可。
3、由于零件工作部分的销钉孔、螺纹孔型腔形状大部分为孔形,所以其尺寸可以由加工时的刀具保证。
而正中间的复杂型腔不宜直接加工,为了节省劳力,保证加工质量,中间的复杂型腔采用电火花成形加工。
4、因为是模具加工,加工精度高,必须保证加工精度。
作为零件主体的长方体,它的主要工作表面是其上下表面,所以主要保证其上下表面的平行度,其侧面的精度要求可相对较低。
而零件上的各种除了正中间的复杂型腔的孔,其尺寸可以由加工时所使用的刀具保证其尺寸;同时,其在上表面上的位置精度,可以以中间复杂型腔的中心点为基准,利用数控加工系统或者精度高的量具予以保证。
对于中间的复杂的型腔,因为加工难度大,不宜直接加工,可选用电火花成形加工,利用成型电极加工,其型腔的加工精度,由成型电极保证。
二.模具零件的制造工艺设计,并编写模具零件的制造工艺01·模具型腔1、下料:选用P20的模具钢,将模具钢用虎钳固定在锯床上使用锯条切割,因为精度要求相对宽松,量具使用钢板尺。
2、锻造:将切好的模具钢送到锻造车间锻造3、铣六方:将锻造好的材料用虎钳固定到X62W上,因为要求精度较高,以游标卡尺为量具,用硬质合金铣刀铣出六方4、划线:将铣好的六方在划线设备上用划线头和游标卡尺划线5、钻孔:将六方用虎钳固定到Z525上,因为要求定位准确,以游标卡尺为量具定位,然后以麻花钻钻孔6、铣型腔:型腔采用电火花加工,为了节省时间,提高加工效率,事先加工出大致形状。
模具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摘要-------------------------------------------------------(1第一章绪论与概论------------------------------------------(1 1.1 结构调整取得成效---------------------------------------(1 1.2 集聚式生产的进一步发展---------------------------------(1 1.3 模具的走势良好-----------------------------------------(11.4 中国模具行业发展前景-----------------------------------(1二、工艺设计任务书-----------------------------------------(12.1设计题目------------------------------------------------(1 2.2 设计要求------------------------------------------------(1 2.3设计的内容、方法、步骤-----------------------------------(1 2.3.1 对零件进行工艺分析,画零件图---------------------------(1 2.3.2 选择毛坯的制造方式-------------------------------------(12.3.3 制订模具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路线------------------------(1三、零件分析------------------------------------------------(13.1 类型及功用----------------------------------------------(1 3.2 结构分析------------------------------------------------(13.3 定位基准的选择------------------------------------------(1四、零件的毛坯选择------------------------------------------(1五、凹模固定板的加工工艺过程--------------------------------(15.1零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1 5.2凹模的工艺路线:-----------------------------------------(15.3凹模的工艺过程:-----------------------------------------(1六、凹模固定板的工序设计-----------------------------------(16.1 选择机床、刀具及量具---------------------------------(1 6.1.1 选择机床--------------------------------------------(1 6.1.2选择刀具--------------------------------------------(1 6.1.3 选择量具----------------------------------------------(1 6.2 确定机械加工余量-------------------------------------(16.2.1 切削用量的确定-----------------------------------------(1 6.2.2 其次选定进给量f --------------------------------------(1 6.2.3 最后选定切削速度---------------------------------------(1 6.3 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1 6.4 型孔编程--------------------------------------------------(1 6.5 凹模固定板加工工艺过程工序简图---------------------------(1收获与心得---------------------------------------------------(1参考资料-----------------------------------------------------(1摘要此次设计为简单的双工序复合模,工序有两道,冲孔、落料,这是冲压模具的基本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具制造工艺课程设计内容:1、编制图示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要求:(1)进行工艺性分析(2)制订工艺规程2、任选一模具装模图(附图)制订其装配工艺规程(必做)姓名班级学号日期目录一、导柱的加工工艺规程————————————1二、导套的加工工艺规程————————————3三、上模座的加工工艺规程———————————6四、下模座的加工工艺规程———————————8五、凹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0六、凹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2七、典型凹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4八、凹凸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6九、凹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8十、模具装配图————————————————20一、导柱的加工工艺规程导柱(20钢渗碳58-62HRC)1.导柱的作用导柱是磨具上的导向零件。
与导套配合,起导向和定位作用。
导柱安装在下模座上,导柱与导套滑动配合以保证凸模与凹模工作时有正确的位置,为了保证良好的导向作用,导柱与导套的配合间隙小于凹凸模之间的间隙,导柱与导套的配合间隙一般采用H7/h6,精度要求高时采用H6/h5,导柱与下模座采用H7/r6过盈配合。
为了保证导向精度。
加工时除了使导柱导套精度符合要求外,还应满足配合表面间的同轴度。
即两个外圆表面间的同轴度,以及导套外圆与内孔表面的同轴度。
2.导柱的工艺性分析1)几何形状有同轴不同直径的外圆、倒角、退刀槽组成。
2)技术要求分析⑴导柱配合表面的尺寸和形状精度⑵导柱配合表面间的同轴度⑶导柱配合表面有较高的硬度:HRC50-553)加工表面分析φ32r6:Ra0.4——精磨才能达到要求φ32h6:Ra0.1——圆柱度0.006—研磨才能达到要求φ32h6:精车—半精车—粗磨—精磨—研磨φ32r6:精车—半精车—粗磨—精磨4)毛坯的种类选择构成导柱的基本表面都是回转体表面,材料20钢,可以直接选择适当尺寸的热轧圆钢作为毛坯。
5)确定加工工艺路线下料—粗车—半精车—热处理—粗磨—精磨—研磨—检验6)基准的选择对外圆柱面进行车削和磨削前,总是先加工中心孔。
对外圆车削和磨削一般采用设计基准和工艺基准重合的两端中心孔定位。
导柱热处理后应该安排中心孔的修正。
7)确定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根据导柱零件形状,为阶梯轴型。
各段尺寸相差不大,且毛坯采用热轧圆钢,因此毛坯形状为圆柱体,为了保证各道工序有足够的加工余量,取圆钢的尺寸为φ35×215mm。
二、导套的加工工艺规程导套(20钢渗碳HRC58-62)1.结构工艺分析该零件是典型的套类零件,主要加工方法为钻、镗、车、磨。
2.技术要求分析1)主要表面及加工方案主要表面为内圆柱面φ32H7Ra0.2μm,外圆柱面φ45r6Ra0.4μm,其加工方案;内圆柱面:钻—粗镗—半粗镗—粗磨—精磨;对于外圆柱面: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2)定位基准根据基准选择的原则选用内外圆柱面互为基准。
3)热处理如导套材料20钢渗碳,则热处理为渗碳,淬火,低温回火;如导套材料为T10A钢,则热处理为淬火低温回火。
4)技术关键及其采取的措施⑴主要表面为内圆柱面。
尺寸公差等级高,表面粗糙度值Ra值小,采取的措施:划分加工阶段,工艺路线采用:钻—粗镗—半精镗—粗磨—精磨—研磨;选择精密机床;控制切削用量;充分冷却。
⑵由于外圆柱面的尺寸公差等级高,表面粗糙度值Ra值小,故采取措施是:在加工阶段划分。
机床选用,切削用量的控制方面的要求与内圆柱面加工相同。
此外,工艺路线为: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⑶外圆柱φ45r6对内孔φ32H7径向跳动要求高。
采取措施一:以非配合外圆柱面定位夹紧,一次装夹磨削内孔φ32H7,外圆柱φ45r6即“一刀下”的方法,但此方法调整机床频繁,辅助时间长,生产效率低,反适用于单位生产。
采取措施二:利用内圆柱采用锥度芯轴限位,以心轴两端中心孔定位磨削外圆柱面,此方法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可靠,但需要制造专用机床夹具,因此,使用成批生产。
3.机械加工顺序安排车端面—车外圆—钻孔—镗孔—磨孔。
其中内孔的精加工应在外圆表面的精加工之前进行。
4.加工阶段的划分整个加工过程划分为:粗加工、半精加工、热处理、精加工四个加工阶段。
三、上模座的加工工艺规程上模座1.零件的结构分析上模座指的是定模的座板,是用来固定定模和塑压机的进料口的链接的。
它前面装着定模,后面装着进料的浇口套。
上模座的导柱,导套安装孔的孔距应一致,是安装与固定工件零件导向零件。
顶出零件,紧固件和定位零件,并与设备滑块,工作台相连接的重要部件。
要有足够的强度和硬度。
2.零件的技术要求⑴上下两平面应保持平行,上表面对下表面的平行度偏差0.03,两平面的粗糙度要求一致。
⑵安装导柱与导套的孔,位置应该一致,而且要求孔与地面垂直。
⑶2×φ45H7孔的尺寸,形状精度及表面粗糙度,两孔距离一致。
3.毛坯的选择材料通常用铸铁或铸钢(HT200,QT400-18或26310-570)4.工艺的选择毛坯经时效处理后在铣床或刨床上粗加工上、下表面。
留有加工余量,最后在平面磨床上精磨至符合图样要求。
注意事项:⑴为了保证导柱、导套的垂直度,孔的加工应在磨好上下两平面才进行。
⑵孔的加工常用坐标镗床,铣床或独臂钻床,为了保证上下模座的孔位一致,可将两块模座装夹在一起同时加工。
5.定位基准的选择在加工时,保证工件被加工表面相对与机床和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所使用的基准,首先工件相对于机床处于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且要保证加工精度,位于机床或夹具上的工件必须相对于刀具有一个正确的位置。
定位基准的选择直接影响加工精度的高度,零件上的各表面位置精度,是一系列工序加工后获得的,选用基准时,有统一、重合、自为、互为等原则,上模座的上下表面粗糙度均为1.6,可选用互为基准原则。
为保证上模座固定磨具的型腔加工余量均匀,应选择下表面为粗基准。
四、下模座的加工工艺规程下模座1.零件的结构分析下模座主要是固定和安装凹模、凹模固定板和导柱等零件。
并通过螺钉和压板固定在床力机的工作台面上,下模座必须有良好的抗弯性能,工作时能够承受足够的工作载荷。
2.零件的技术要求⑴模座上下平面平行,平行度偏差0.03。
⑵表面粗糙度和精度达到要求。
⑶模座上各孔的精度、垂直度和孔间距应达到要求,上下模座的导柱,导套安装孔距应一致,导柱导套安装孔的轴线与基面垂直。
⑷四周非安装表面可按非加工表面处理。
3.毛坯的选择材料通常用铸铁或铸钢(HT200,QT400-18或Z6310-570)铸件的气孔砂眼,缩孔,裂纹等铸造缺陷必须严格控制,并进行时效处理,消除内应力,以便于机械加工。
4.加工工艺路线下模座的加工主要完成平面与孔系的加工,在加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技术要求和加工方便,一般遵循“先面后孔”的原则,模座的毛坯经刨削或铣削加工之后,应保证上下平面的平行度和表面粗糙度及孔的垂直度。
先对平面进行磨削加工,然后进行孔加工。
下模座的加工工艺过程为:铸坯—退火处理—刨销或铣削上下平面—钻导柱孔—镗导柱孔。
5.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的选择直接影响加工精度的高度,零件上的各表面位置精度,是一系列工序加工后获得的,选用基准时,有统一、重合、自为、互为等原则,上模座的上下表面粗糙度均为1.6,可选用互为基准原则。
在加工时,保证工件被加工表面相对与机床和刀具之间的正确位置,所使用的基准,首先工件相对于机床处于一个正确的位置,并且要保证加工精度,位于机床或夹具上的工件必须相对于刀具有一个正确的位置。
为保证上模座固定磨具的型腔加工余量均匀,应选择下表面为粗基准。
五、凹模的加工工艺规程凹模材料:Cr12MoV 热处理:58-62HRC1.零件的结构分析该零件为典型的型孔板类零件,其外形尺寸为500×175×10mm。
成型部分为不规则型孔,由线段和圆弧组成。
此外还有螺栓安装孔和定位销安装孔,均为通孔。
2.零件的技术要求⑴主要成型部分尺寸精度及定位孔尺寸精度要求较高。
⑵上下表面有平行度要求,相邻外表面有垂直度要求,成型部分应保证形状精度。
⑶上下表面粗糙度要求达到要求,重要定位面和其他非重要面均匀相应的粗糙度要求。
3.毛坯的选择材料选用Cr12MoV,毛坯成品为锻件。
毛坯的一面可以用铣床铣完后在磨床上磨削加工后达到粗糙度要求,并作为下一道工序的定位面使用。
4.定位基准的选择以毛坯的一面作为粗基准,先用铣床加工一大面,然后在磨床上磨至粗糙度要求。
可加工以作为下一道工序的精基准使用,根据图样分析,此零件的加工工序都集中在该道工序中,因此该道工序是零件加工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工序。
在该道工序中,我们采用专用的设计夹具一次装夹加工出零件的外形及螺纹孔和定位销孔。
这样设计工序的优点是它利用在同一道工序中来保证各个加工要素的相对位置尺寸及平行度要求。
5.加工工艺路线下料—锻造—退火—铣六面—平磨—划线,钳孔—钳工压印—精铣内形—钳修至成型尺寸—淬火—回火—平磨—钳研抛光六、凹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结构工艺性分析该零件为典型的孔板类零件,其主要尺寸为120×80×17。
成型部分为不规则型孔由线段和圆弧组成。
此外还有螺栓安装孔和定位销安装孔。
2.零件的技术要求⑴上下表面平行度要求,上下表面粗糙度Ra0.8μm⑵凹模刃口表面粗糙度Ra0.4μm⑶销孔内表面粗糙度Ra1.6μm3.毛坯的选择材料选用Cr12MoV。
毛坯为锻件。
可以在铣床上铣完后在磨床上磨削达到要求。
4.加工工艺路线备料—锻造—退火—铣削—钳工—热处理—磨六面—线切割—研磨七、典型凹模的加工工艺规程典型凹模1.结构工艺性分析该零件为典型凹模。
主要加工方法为铣、磨、钻、线切割等。
主要尺寸为160×94×20成型部分为不规则型孔。
由线段和圆弧组成。
此外还有销孔和螺栓安装孔。
2.零件的技术要求⑴平行度要求300:0.05 上下表面粗糙度要求达到要求Ra0.8μm⑵凹模刃口表面粗糙度要求Ra0.4μm⑶销孔内表面粗糙度Ra.5μm3.毛坯的选择材料选用CrWMn,制作磨具常用的高碳合金工具钢。
属于冷作模具钢4.工艺路线下料—锻造—退火—铣削—平磨—钳工—热处理—磨六面—线切割—研磨八、凹凸模的加工工艺规程1.结构的工艺性该零件属于平板类,主要加工内容为平面和孔系,主要尺寸104×40×50。
成型部分为不规则型孔。
由线段和圆弧组成。
2.零件的技术要求凹凸模刃口表面粗糙度要求为Ra0.8μm型面刃口粗糙度要求为Ra0.4μm尺寸与凸模和凹模实际尺寸配制保证间隙0.093.毛坯的选择材料选用CrWV一个具有较好综合性能的中合金冷作模具钢。
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一定的冲击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