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下部结构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下部结构设计
摘要:介绍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下部结构设计。
1、工程概况
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桥跨布置为(84+150+81)m,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Ⅰ级,设计速度为80 km/h,桥面宽度为21.5m。主墩墩高分别为119m、97m,采用双肢薄壁空心墩,横桥向长8.5m,顺桥向长3.2m,设置两道2.0m高系梁;承台为整体式承台,横桥向长22.5m,顺桥向长21.0m,高5.0m;桩基为16根、直径2.5m钻孔群桩。
2、地质条件
119m高主墩处地质情况极为复杂,上覆淤泥质粘土,厚度变化大,最厚处约31m,分布不均,承载力低,不能作为基础持力层;岩溶发育,多以竖向发育为主;后侧有一宽约20m,高约10m,体积约1500m3的崩塌堆积体,威胁主墩建设,承台开挖时须将其清除;左后侧陡壁上,有体积约1000 m3危岩体,该危岩体受节理裂隙切割已与母岩分离,威胁主墩建设,须将其清除。97m高主墩后侧有一高约10m,体积约1500 m3的危岩体,该危岩体受节理裂隙切割已与母岩分离,威胁主墩建设,须将其清除。
3、设计重点
本桥119m高主墩桩基施工条件复杂,地下水位高,覆盖层厚,溶洞发育。桩基采用钻孔桩,设计中桩底应置于稳定的基岩上,保证一定的嵌岩深度,并尽可能的减少桩长种类。承台垫层施工前应先对覆盖层进行加固处理,使处理后的垫层基底容许承载力不小于0.25MPa。
4、下部结构设计
1.桩基设计:两个主墩桩基均为16根、直径2.5m群桩,顺桥向间距5.5m,横桥向间距6.0m。设计中在满足复杂地质情况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桩长种类以方便施工。各桩桩长如图1所示。
根据《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计算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并与根据m法计算的各桩底轴向力比较,验算结果表明,各桩承载力均满足规范要求。
桩基施工时先施工最长的桩基,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再施工较长桩,以此类推直至最短桩。桩基位置有溶洞时,应探明溶洞大小及浇筑时混凝土可能走向,
如发现溶洞可能影响附近桩基的建设,应将溶洞采用同标号混凝土进行回填,尽可能将溶洞封闭后浇筑桩基混凝土。
2.承台设计:承台为整体式承台,横桥向长22.5m,顺桥向长21.0m,高5.0m。承台厚度较厚,体积较大,施工前承台底须设置垫层,并要求垫层基底有一定的承载能力。119m高主墩承台处覆盖层较厚,且大部分为淤泥质粘土,承台垫层施工前,应先对覆盖层进行加固处理,处理后的容许承载力不小于0.25MPa。97m高主墩承台处覆盖层较薄,根据地形开挖后即可浇筑垫层混凝土,待混凝土垫层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即可浇筑承台混凝土。
根据《公路根据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验算承台撑杆的抗压承载力和系杆的抗拉承载力、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冲切承载力,并配筋使其满足规范要求。
3.主墩设计:主墩墩高分别为119m、97m,采用双肢薄壁空心墩,横桥向8.5m,顺桥向3.2m,墩间净距为4.6m。
根据整体计算中,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短期效应组合下墩顶的弯矩、轴力,对墩身进行抗裂验算并配筋,使其满足规范要求。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CIVIL2006对10号主墩最大悬臂阶段和成桥阶段进行弹性屈曲稳定分析,得出10号主墩最大悬臂阶段和成桥阶段弹性屈曲稳定系数分别为13和16,大于4,结构稳定性满足要求。
墩底与承台的浇筑龄期差不宜大于30d,墩顶与零号块的龄期差不宜大于15d[1]。
5、小结
119m高主墩处复杂的地质情况增加了桩基设计难度,设计中为方便施工,减少了桩长种类,并对施工提出了相应要求,以确保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鲍卫刚周泳涛等预应力混凝土梁式桥梁设计施工技术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