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之钱学森保证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
中国古哲学思考题
辨析“和而不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在《论语•子路》里说的这句话常被人引述。
但是,对这句话具体涵义的理解常有许多不同,甚至存在一些曲解,有必要进行一番辨析。
孔子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主要是从表达个人见解方面讲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的。
大体上可以表述为:“君子尽管不苟同他人的观点,但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小人尽管附和、盲从他人的观点,但不能够与他人和睦相处。
”然而,一些人在谈及某些具体问题而加以引述时,却出现了某种过度阐释甚至明显曲解的情况。
曲解之一,对“不同”的性质不加区分,似乎无论什么样的“不同”都不影响保持“和”的关系。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说,如何由异质的“不同”而致“和”,才是需要认真思考并着力解决的问题。
曲解之二,似乎“和”是不需要原则的。
孔子所说的“和”,是在遵循礼制基础上的协调,是有原则的。
做人须有原则,须明辨是非,这是孔子的一贯主张,也适用于对“和”的把握,他曾指责乡愿为“德之贼也”。
“和”诚可贵,但不能没有原则。
曲解之三,有意无意地把“同”与“和”对立起来。
“同”是“和”的必要条件之一。
就人际关系而言,如果毫无共同之处可言,要达到“和”是很难的。
孔子所反对的“同”,仅仅是指那种无原则的、不辨是非曲直的“苟同”。
因此,将“同”与“和”简单对立起来的认识是不正确的。
孔子所讲的“和而不同”,本有其使用范围与特定涵义,但许多人不把同质的“差异”与异质的“不同”加以区别,使人不能正视矛盾,影响问题的解决。
更有甚者,一些人随心所欲地引用“和而不同”来为自己的错误辩解,似乎一宣称“和而不同”就可以不受任何公理、道义的约束了,这显然是说不通的,实际上是对孔子这句话的曲解。
辨析“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在自然界中,天地人三者是相应的。
《庄子·达生》曰:“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
钱学森:“保证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
钱学森:“保证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2009年3月8日乌尔根(左一)、牟凤琴、唐雨(中)、陈竹、孙储琳(右一)、徐玫等特异功能人在人体科学30周年座谈会上《中国人体科学研究30周年座谈会文集》前言时至2009年3月11日,中国人体科学研究已经开展30周年了。
为了纪念这个不寻常的日子。
在中国人体科学研究的领导者——伍绍祖、贾春旺同志的指导和支持下,以北京的人体科学工作者为主,约请了少数京外人体科学工作者,于2009年3月8日,在北京城市学院召开了中国人体科学研究30周年座谈会。
限于条件,座谈会的规模很小,时间也很短,只进行了不到一天。
在京的“国家人体科学领导小组”的成员悉数参加了会议,中国人体科学研究的倡导者及奠基者、科学思想家钱学森院士的三位秘书以及钱学森院士之子钱永刚教授也莅临了会议。
我国核武器研制的重要领导者、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党委书记李英杰和常务副院长,后转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的高潮同志也出席了会议。
部分在京的功能人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这次《座谈会》是一次中国人体科学研究历史中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会议。
会上,主要领导同志和部分研究人员,简短回顾了人体科学研究的复杂、曲折和奋斗的历史,总结了经验并指出今后工作的方向和原则,做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报告。
虽然这些内容还远远不能反映30年来我国广大人体科学工作者所取得的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
但是却完全可以代表广大人体科学工作者的心声。
故此,我们把这些会议文件、讲话和报告,统一编辑出版,以供人体科学的同仁们和对此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参考和留作纪念。
这里要感谢所有报告人热情提供的稿件,更要特别感谢北京城市学院的付正泰、刘林、庞东辉等领导同志及其同事们,对此次会议所提供的、堪称完美的后勤保障和此次文集的印刷工作。
我们衷心希望以此次会议的文案来怀念和告慰那些为开创中国人体科学研究而又已经离开了我们的的先驱者们。
我们同时希望将此份文集敬献给那些不为名、不为利,为科学而献身的,至今仍奋斗在人体科学研究第一线的中国科学家们。
思维与人体科学的倡导者——钱学森
龙源期刊网
思维与人体科学的倡导者——钱学森
作者:伍加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2010年第01期
钱学森先生2009年10月31日去世,享年98岁。
毫无疑问,钱先生是科技界的人杰,他不仅在空气动力学、航空工程、控制理论等科技领域成果卓著,而且在为人处事方面,光明磊落、不浮不躁,为人师表。
作为一名科学家,钱先生一生都在探索未知,晚年在研究人体特异功能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围绕人体特异功能的真伪,中国科技界出现了激烈争论并形成了尖锐对立的两派:肯定派以控制科学家钱学森为代表;否定派以社会科学家于光远为代表。
钱先生指出:“一项新的科学研究,在刚提出的时候,总是有人反对,带头的人也总是要受到反对,因此要有勇气,要挺住腰板。
”他是真心相信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也许会导致新的科学革命。
在一次人体科学会议上,钱先生说:“我想真正吸引着我们沿这条曲折而又艰险道路去探索的是:这可能导致
一场21世纪的新的科学革命,也许是比20世纪初的量子力学、相对论更大的科学革命。
我们
当中谁来作这场未来科学革命的启蒙者?谁呢?”
为此,钱先生提倡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进行研究。
人体就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它又是开放的,因为它要与外界环境进行信息交换。
应该说,这些研究的出发点是正确的,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是值得赞许的。
钱学森先生在科技领域的贡献有目共睹,在科学道路上勇于探索的
精神永不磨灭。
我们对钱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与怀念!。
钱学森:“保证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
钱学森:“保证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钱学森力挺“特异功能”,坚信必将带来“科学革命”钱学森支持“人体特异功能”,认为“耳朵认字”是客观存在,“因而是否定不了的”本来上层定调之后,这股特异功能热潮应会日渐退却的,但意想不到的是,局势开始逆转。
1980年2月4日至10日,“第一次人体特异功能科学讨论会”在上海召开(下简称“上海会议”),它是由一本科学期刊《自然杂志》经“应有关方面的要求召开”的,会议的结论是:“耳朵认字这种人体特异功能的真实性现已为公众所证认。
”尽管现今看来,这次会议名头很山寨,但其实这是一次标准的科学会议,与会者都是来自各地科研所,其与官方中特异功能支持者有着千丝万缕关系。
作为这次会议的举办者《自然杂志》来头不少,背后有时任国防科委科技委副主任的钱学森和主任张震寰支持,该杂志早在1979年9 月就发表“考察报告”声援“耳朵认字”。
“上海会议”后的1980年6月,钱学森赴上海访问了《自然杂志》,表示了自己对特异功能研究的支持,他认为:“从古以来,人没有能动地去发掘人体的潜在能力,今后应该用现代科学技术进行研究,自觉地发掘人的潜力。
所以对中医理论、对气功、对特异功能,都要进行研究,最后都可归结到开发人的潜力上来。
”因此,钱学森勉励《自然杂志》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对于中西医结合、气功和特异功能,是有不少反对意见的。
这也没有关系,大家一起研究嘛!对于人体,对于自然界,科学不能解释的地方还多着哩!一项新的科学发现,在刚提出的时候,总是有人反对的,科学史上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总要有人带个头,首先提倡;带头的人也总是要受到反对,因此要有勇气,要挺住腰板。
”关于“耳朵认字”这种特异功能,钱学森说,“它是客观存在,因而是否定不了的。
”…[详细]钱学森改“特异功能”为“人体科学”,寄望其进入科学殿堂,引发“科学革命”“人体特异功能”刚开始被作为研究对象的时候,很多人反对,而目对于“人体特异功能”现象也存在非常大的争议,所以,钱学森就提出了“人体科学”这样一个概念。
钱学森语录大全
钱学森语录大全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愚公移山,志在千里。
3、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
4、科学的最重要目标,就是追求真理。
5、在团队中,没有不可替代的人,只有不可替代的精神。
6、做科学研究最忌讳的是畏难,最可贵的是开拓精神。
7、人心不足蛇吞象,道心有余竭泽而渔。
8、任何事情的开始,最小的进步都比最大的计划要重要。
9、科学是创造繁荣的强大力量。
10、勤奋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必须时刻保持。
11、学习是无尽的,而钻研的门径则在我们自己身上。
12、科学事业任重道远,更加需要上下一心、团结奋斗。
13、如果你仍然感到卑微,你就无法做大事。
14、我希望自己生活的可比带有较高科学精神的人。
15、精神力量是人的财富中最宝贵的财富。
16、科学家和文学家都是在追求真理。
17、世界是天才的天下。
18、先苦后甜,先汗后甘。
19、科学研究是艰苦不平的奋斗。
20、团结是力量的源泉,没有团结就没有进步。
历史探秘系列之钱学森和人体科学
历史探秘系列之钱学森和人体科学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
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到了晚年,人体科学是钱学森重点研究的课题,钱学森是中国人体科学的倡导者。
他认为气功、特异功能是一种功能态,这样就把气功、特异功能、中医系统理论的研究置于先进的科学框架之内,对气功、特异功能的研究起了重大作用。
钱学森自19岁起就坚持每天练气功,直至晚年不辍。
而他坚信气功的原因,缘自其19岁时的一场伤寒病,是靠气功根治的:1930年夏,钱学森刚在上海交大念完一年级,暑假回杭探亲,……突然身体不适,腹泻、头痛、高烧,父母急请厉绥之等人诊治,断定患了伤寒。
……在中医的努力医治下,勉强得以康复。
钱学森后来回忆说:“我在上海读书时患了伤寒,请一位中医看,命是保住了,但却留下病根,那位中医无法去根,就介绍我去找铁路上的一个气功师调理,结果除了病根。
练气功在屋里可以进行,很适合我,所以在美国时也没有中断。
”钱学森对中医和气功有兴趣,最初就始于这场伤寒病。
据说他一直到晚年每日都坚持练气功。
(厉声教《听父辈谈钱均夫钱学森父子逸事》一文,载《钟山风雨》2013年第三期。
)所以钱老终身练习气功当无疑问,但是奇怪的是很少有传记、资料提到钱学森个人练气功的经历,《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也绝口不提自己的练功体会。
那么钱学森终身练习气功,有没有练出特异功能呢?很可惜,答案是没有。
这是钱老自己说的,他说:“像我,没有特异功能。
”(《论人体科学与现代科技》第210页)所以钱老和神盾局局长的区别之一在于,他本身的战斗力等于普通人,但是钱老这么聪明是不是和练气功有关系呢?。
钱学森:中国人体科学研究
对人体科学研究的几点认识1钱学森今天,人体科学学会首届理事会召开第四次会议,同时,我们的合刊《中国人体科学》也创刊了,可以说我们中国人体科学学会迈入了一个新的工作阶段。
工作要进入新阶段了,我们的思想认识也要跟上,不能还停留在前几年与那帮反对者打硬仗的阶段,我们现在要打的另一场硬仗是,建设人体科学的科学研究。
对这个大题目,陈信同志在《中国人体科学》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文章:“人体是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概念及方法论”。
现在,我就用人体是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这一观点,谈谈我对人体科学和人体科学学会工作的认识,不对的请同志们批评指正。
一、什么是人体科学1982年我在《自然杂志》上有“关于思维科学”一文,其中讲到人体科学的轮廓,但还没有提到人体特异功能问题。
当时我的主要认识是,医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现代生理学、西医学等,也有二百年的历史了,这是主要的。
当时我强调了人的意识的作用,这是人和一般生物的区别。
因此,人体特异功能的冲击,使我们大大开阔了眼界,同时我们周围又兴起了“气功热'”,使人们又联想到中国几千年的吉老医学棗“中医学。
这使我们认识到,过去在书本上学到的关于人的概念不够用了,从而终于认识到,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关于这个问题,在《中国人体科学》创刊号上陈信同志的文章,还有以“中国人体科学学会”著名的文章:“人体科学棗当代科学突破的重要前沿”中都讲得很清楚。
现在想来,我们之所以得出这个概念,是得助于人体特异功能现象的发现。
我个人之有今天这样的认识,就要感谢人体特异功能给予的启发。
所以,在座搞人体特异功能工作的同志们是有很大贡献的,有丰功伟绩,一定会作为人认识世界的一个里程碑载入史册!我在1983年那篇文章中曾经指出,人体科学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一个大部门,它平行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科学、系统科学、思维科学、军事科学、行为科学、地理科学,再加上文艺理论等。
每个大部门都有三个层次:基础学科、技术学科和应用技术。
钱学森论人体科学
钱学森论人体科学作者:钱学森(一)什么是人体科学好几年前,我们从吕炳奎同志那里学习到一个观点,他说:“中医、气功和人体特异功能,三者是连在一起的。
”这对我是很大的启示:人体科学至少要考虑这三个方面。
一个是中医,现在有很大的一个学术组织,即中华全国中医学会。
我们这些同志对于中医这个问题是非常关心的。
1983年我们有一篇文章讲到中医的理论要用现代的语言来阐述,使它更容易被人理解。
后来把这些内容称作唯象的中医学,因为中医的理论实际上就是唯象的,是经验的概括,如果讲道理,道理就如此,你不要深究到更深的层次。
在从前中医也没有条件深究到更深的层次,所以就把人的功能概括成这个样子。
至于为什么是这样?没有解释,那个时候也不可能有更深的解释,所以叫作唯象中医学。
另一个方面的工作是气功,气功当然也是我们感兴趣的。
我们已有了几年来做了许多工作的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和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下属的医学气功研究会,以及其它组织。
去年我们也曾讲过,对气功要逐步使它科学化,也要建立唯象的气功学;先不讲深刻的道理是什么,而是要把气功中的现象整理出个条理来,成为说得通的理论。
这是第二个方面:就是气功或叫气功科学。
第三,也是我们特别感兴趣的,最引人注意,最能吸引我们的,是人体特异功能。
最近的大好形势更吸引我们去考虑人体特异功能的各种问题。
但是我们想:我们应该把眼光更放大一点,不能只考虑到人体特异功能,也要考虑到和人体特异功能有密切关系的气功科学和中医理论。
我们应该明确:中国人体科学学会不单纯搞人体特异功能,我们这个学会是研究人体科学的,人体科学包括人体特异功能,但不仅仅足人体特异功能。
这一点我们要注意。
过去我们常把这两个词通用.有时叫人体特异功能,有时叫它又怕惹出什么事来,就把它变一变叫人体科学,这是当时历史条件造成的。
现在这时代已经过去了,没有必要再这样做了。
我们应该明确的讲:我们中国人体科学学会是搞人体科学的,也包括气功的科学,也包括中医理论,还包括有其它方面的科学技术。
晚年的钱学森与神秘的507所到底在干什么?
晚年的钱学森与神秘的507所到底在⼲什么?“507所”,即“中国⼈民解放军第507研究所”的简称,成⽴于1968年4⽉,全称“宇宙医学及⼯程研究所”。
507所归属由钱学森任院长的“第五研究院”(即“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在发展航天飞船的整体规划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现507所内照钱学森反对撤销507所1982年5⽉5⽇,钱学森给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郁⽂写信,向他陈述并以党性担保⼈体特异功能是真的,不是假的。
钱学森在信中说:“中国科协四⽉廿⼋⽇通知说,‘⽿朵认字’之类不是我们科研⽅向,不准在报刊上介绍和宣传。
您是知道的,⼀到下⾯去执⾏,就会⼀棍⼦打死。
”“难道前车之鉴还少吗?不是发动批判过量⼦化学共振论,批判⼈⼯智能;还有批数量经济学,批形象思维……”“我建议您通知有关宣传部门的同志,正确处理这⽅⾯的宣传问题,不要禁⽌它刊登科学论⽂。
”1985年,因经费问题,507所被列⼊撤销名单。
但钱学森表⽰,“坚决反对解散507所,从长远来看,载⼈航天肯定是要搞的。
”钱学森迫使国防科委同意保留507所,但编制缩⼩为⼏百⼈。
此后,507所⼜⾯临数次撤销危机,均在钱学森的反对下未果。
1989年,钱学森与国防科委同事谈话照如1986年,国防科委领导向钱学森表⽰:“507所每年要花⼀⼤笔经费,现在载⼈飞船任务暂缓,所⾥事情不多,不撤让他们做什么?”钱学森回答:“为了国家今后发展载⼈航天,所⾥⼈员可以减,但这个机构不能撤。
⾄于留下来做什么,他们的科研预研课题要做妥善安排,由我来负责组织落实。
”507所的转型钱学森给507所安排的新研究课题,是“⼈体科学”。
507所的⼯作重⼼向“⼈体科学”转移,时间可以追到到80年代初。
1979年3⽉,《四川⽇报》刊登报道,称少年唐⾬能“⽤⽿认字”,引发媒体关注,开启了持续⼆⼗年的特异功能运动。
《⾃然杂志》右下图就是“⽿朵识字”的唐⾬对这⼀事件,当时四川医学院的调查认为,唐⾬“基本上采取了魔术师的那⼀套”,并不能真的“⽤⽿认字”。
作文素材每日一则综述
陈寅恪只字不提鲁迅
• 【素材梗概】鲁迅与陈寅恪关系非同寻常。1902年鲁迅赴日本留学,与 陈寅恪和他哥哥陈衡恪同船出洋,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同学两年, 鲁迅与陈寅恪同住一舍,朝夕相处。陈后来回忆期间鲁迅对他影响很大。 回国后两人有很多的往来。鲁迅一生骂人无数,但就是没骂过陈寅恪, 当年陈寅恪文章发表在吴宓主持的《学衡》杂志上,鲁迅把吴宓骂得狗 血淋头,对陈寅恪的“古董”文章却很难得地保持着沉默。后陈寅恪再 度出国,与鲁迅再没有联系。但是鲁迅日记中却不时地提到他,而陈寅 恪却再没有只言片语谈到鲁迅。作为两位大师级的人物,此种反常行为 令人不解。一直到晚年,陈寅恪才透露,因为鲁迅的名气越来越大,最 后以“民族魂”的大旗覆棺盖椁,继而成为“先知先觉”和“全知全觉” 的一代圣人,他怕言及此事被国人误认为自己像鲁迅所说的那样成为 “谬托知己”的“无聊之徒”,然后“是非蜂起,既以自炫,又以卖钱, 连死尸也成了他们沽名获利之具”。所以,晚年的陈寅恪对于与鲁迅先 生曾经是同窗的经历从不提及,这也是陈寅恪孤高与自尊的证明。他默 默地走着一条漫长无尽的学术之路,最终成为令人仰望的一代大师,他 的学问被傅斯年称为“三百年来第一人”。 • 【适用角度】清高自尊 淡泊自守 独立人格 专心学术 等等
侯孝贤导演从筹备到开拍花去七年时间。编剧朱 天文、作家阿城跟随导演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查阅 了大量古籍,仅剧本,朱天文就曾八易其稿。 【适用角度】坚持理想,执着追求;精益求精, 打磨精品;静心沉潜,蓄势待发;保持个性;勇 于创新 等等
电影《国王的演讲》
【素材梗概】大英帝国在乔治五世去世之后,令国民都倍感丢脸的 爱德华八世终究还是选择了“爱美人不爱江山”,宣布退位让贤, 将弟弟乔治六世送上了国王的宝座。然而,心地虽善良的乔治六世 却饱受着身体缺陷——口吃的严重困扰。每每当众发表演讲时都显 得非常的吃力,就连几句很简单的话都结结巴巴地讲不出来。随着 国家逐渐地被卷入可怕的战争,国家和民众都急切需要一个英明的 领导者。此时乔治六世的妻子伊丽莎白也是未来英女王的母亲,亲 自为丈夫找来了语言治疗师莱昂纳尔。通过一系列的训练,新国王 的口吃毛病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莱昂纳尔正直的个性也赢得了国王 等人的尊重,并有幸成为国王的好友。随后乔治六世发表了著名的 圣诞讲话,鼓舞了当时在二战中奋勇拼杀的英国军民,成为历史佳 话。(该片获2011年8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主演等四项 大奖) 人要战胜的始终是自己/怯懦每个人都有,关键看是否面对;责任
钱学森谈人体科学
寥
钱 攀森 谈人体科 举
我在 这讲过好 几次 有关 系统 论与 还原 论的 问题
,
。
功 能 是不 能 直 接 简 单 地 从 下 一 个 层 次 即 子 系 统 的 功 能 中推断出 来的
,
从 前 我 说 过 要 研究 这 个 问 题 ( 注 指 人 体 特 异 功 能 ) 光 用 还 原 论是 不 行 的 要 有 系 统 论 言 下 之 意 过 去近 代 科 学 多 少 年来 的 工作 都 是 建立在 还原 论上 的 不 是 说 这 些 工 作 就 没 有 用 处 而 是说 还 要 加 上 一 个 系 统 论 这 个 系 统论 不 是普 通 所说 的 三 论 三 论 它 们 所 指 的 是一 般 系 统论 这 是 冯 贝 特 朗 菲 提 出 来 的 写 过 书 还 有 就 是 信 息 论 这 实 际 上是 美 国 科 学 家 仙 农 开始 提 出来 的 后 来 再有 就 是 维 纳 的 控制 论 实 际 上 这所 谓 的 三 论 都 是 组 成 系 统 科学 里 面 的 基 础 科学 系统学 的一部分 而 — 学 是更 高 一 层 次的 东 我 所 谓 的 系 统 论 是 系统 科学 的哲 西 ; 所 谓 哲 学 就 是看 事 物 的 一 种观 点 过 去 我 是 这 样 讲 了 系 统 论 和 还 原 论 近 些 日子 我 又 想 了 一 下 认 为这 样 一种 说 法好像不 太合 适 实 际 上 与 还 原 论 相 对 应 的 是 整 体论 还 原 论是把一 个 整 体 分 解 开 来 研 究 分 解 的 还 不 够 再 分 解 下 一 个 层 次 再 研 究 再不够再 分 解 从 生 命 现 象 现 在 一 直 分 到 了 分 子 生 物 学 整体 论 即 从 整体 来 看 这个 观 点 历 史 很 古 老 因 为原 来 人 们 还 不知 道 怎 么 分 解 他认 识 事 物 只 能 从 整 体出 发 所 以 像中 医 的 理 论 中 国 古 代 的 宇 宙 观 这 都 是 整 体论 现 在也 有 人 发 展整体论 的 观 点 称 为 泛 系 理 论 你 要 看看他 这 个 泛 系 理 论 就 知道 是 系统本身 的性 质 他 这 个 系 统 不再 分 解 了 变 成 本身 的 性 质 对称不 对 称 啊 变 化 啊 这 些 问 题 这 是 现 代 化 的 整体论 所 谓 现 代 化 就 是 用 了 些 数学 语言 表达更精确一点 我 认 为 我 们 所提 倡 的 系 统 论 既不 是 整 体论 也 非 还 原 论 而 是 整 体 论与还 原 论 的 辩证 统 一 是 更 高 一 层 次 的 东 西 即 我 们 的 系 统论 既 包 括 整 体 论 也 包 括 还 原 论 我 们对 这 两 方 面 的 贡 献 都 不 否 认 但是 我 们 要把 它 们 综 合起 来 如 果 这样来 看 这 个 问 题 也许 更 清 楚 一 点 仅仅 象 我 过 去 的 说 法 单讲 系 统 论 和 还 原 论 现 在 看来 这种说 法 不 太 好 跟还 原 论 对 立 的 是 整 体 论 中 国 古 代 的 东 西 都是 整 体论 我们 要 将 整 体 论 和 还 原 论 统 一起 来 变 成 系统 论 因 为在我 们 的 系 统观 里 并 非 不许 说更 下一 层 次 的 结 构 戴 者 更 更 下 一 层次 的 结 构 我 们 考 虑 到 了 这 些 层 次 的 结 构 但是 我 们 又 必 须 考 虑 到 整 体 整 体有 下 一 个 层 次所 没 有 出 现 的 功 能 再 一 个层 次 又 有 它 自己 的东 西 下 面 一 个 个 的 层 次 对 这 些 层 次 的 细 的 结 构 我 们 还 是 要 考 虑 的 但 要 从这 些 细 的 结构上 综合起来 成 为 更 高层 次 的 功 能 这 是 我 们 要 注 重 研究 的 这 也 是 现 代 系 统科 学 的 贡 献 系 统 科学 就 是 现 在 要 建 立 的 系 统 学 要 干 什 么 的 ? 就 是 研究下 面 系 统 所形 成 的 更 高层 次 的 功 能 这里 核 心 的 问 题 是 更 高层 次 的
晚年钱学森:“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
晚年钱学森:“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作者:暂无来源:《领导文萃》 2017年第4期□叶永烈“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钱学森是一个谦逊的人,他从未称自己是“大科学家”。
然而,在他的晚年,却有一次例外,他竟然大声疾呼自称:“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讲述这一有趣故事的,是钱学森的保健医生赵聚春。
那是在钱学森晚年,久卧病榻,语言不多。
有人怀疑钱学森是否患了老年痴呆症。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兹海默氏症”。
据不完全统计,在61岁至64岁的老年人中,患老年痴呆的比率为1%;在65岁至80岁的老年人中,达5%,而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高达15%至20%。
当时,钱学森年已九旬。
于是,趁钱学森住院时,大夫就对他进行老年痴呆症测试。
老年痴呆症的表现之一,就是计算数字产生障碍。
大夫按照老年痴呆症的测试“规矩”,问钱学森:“100减7是多少?”钱学森不假思索回答说:“93。
”大夫继续问:“93减7是多少?”钱学森迟疑了一下,答道:“86。
”大夫再问:“86再减7呢?”这时,钱学森发觉大夫似乎怀疑他的思维能力,拿这种测试小学生数学水平的题目对他进行测试,顿时脸露愠色,大声呵斥道:“你知道你问的是准?我是大科学家钱学森!”负责测试的大夫先是一怔,然后忍俊不禁。
因为这清楚表明,钱学森没有老年痴呆症。
听了赵聚春医生转述的这一趣事,笔者特地查阅了老年痴呆症测试问卷,其中果然有一道测试题:“请受试者计算:100减7是多少?再减7是多少?再减7是多少?依此类推,计减5次为止,每答对1次得1分。
”从2002年起,赵聚春医生接替周顺祥医生担任钱学森的保健医生,直至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病逝。
在2002年之前,周顺祥休假时,就由赵聚春代替,所以赵聚春在钱学森身边工作了多年,赵聚春总是称钱学森为“首长”。
给赵聚春医生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钱学森的时间观念特别强,非常守时。
记得有一段时间钱学森患牙病,需要到301医院补牙。
赵聚春医生事先为钱学森约好诊治时间,每一次都在上午8时。
赞钱学森的名言有哪些(精选2篇)
赞钱学森的名言有哪些(精选2篇)赞钱学森的名言有哪些「篇一」摘要:钱学森,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军事家和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火箭之父。
他的一生潜心科学研究,留下了许多深奥而富有启迪的名言。
本文将介绍钱学森的不低于20句经典名言,涵盖科学、教育、思维力等多个方面,以展示他的杰出才华和智慧。
正文:1. 科学的最高境界是把复杂事情简单化。
2. 一个高素质的科学家必须具备自学能力。
3. 科学研究的重点是创新,而不是重复。
4. 一个科学家需要有极强的毅力和执着精神。
5. 知识是一种财富,学习永无止境。
6. 探索未知领域是科学家的使命。
7. 拥有宽广的知识背景是科学家的基础。
8.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
9. 做人要有良好的品德和操守。
10.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与时俱进。
11. 科学需要批判性思维,不断质疑和探索。
12.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对与错,只有理性的判断。
13. 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结合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14. 科学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论。
15. 科学家的发现往往源于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6. 科学与艺术一样,都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
17. 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科学需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18. 科学不应该被个人主观情感所左右。
19. 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20. 艺术是生活的灵魂,科学是人类进步的引擎。
钱学森的这些名言涉及到科学、教育、思维力等多个领域,无论是对于科学家来说,还是对于普通人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启发和价值。
钱学森的杰出才华和智慧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的名言将永远激励着我们不断追求知识、推动科学进步。
赞钱学森的名言有哪些「篇二」赞钱学森的名言不低于30句摘要:钱学森,中国著名的航空工程师和国家级科学家,他的聪明才智和智慧的言辞留下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名言。
本文将介绍赞钱学森的不低于30句名言,涵盖了他在科学、教育、国家事务等各个领域的思考和观点。
正文:1. 科学是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而服务的,科学家的职责是为人类和社会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钱学森关于科学名言警句
钱学森关于科学名言警句1. 关于钱学森的名言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
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1块美元也不存。
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我在美国前3、4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
我姓钱,但我不爱钱。
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伟大国家。
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
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各种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
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
我认为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的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
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
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神殿门,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
“Nothing is final ”(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Knowledge was boundless”(学无止境)。
2. 关于钱学森的名言1、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
——钱学森2、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
——钱学森3、“Nothing is final ”(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钱学森4、Knowledge was boundless(学无止境)。
——钱学森5、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钱学森6、高等学校的学习,是打基础的时期,应该强调学好基础课程。
——钱学森7、科学工作千万不能固执己见。
缺乏勇于认错的精神,是会吃大亏的。
钱学森相信神的存在吗
钱学森相信神的存在吗钱学森晚年研究气功,试图找到另一个世界的大门,神学真的存在吗?在现代生活中,有许多我们无法解释的现象存在,而究其原因其实都是由于科学技术还没达到。
就好像古时候的月食,当时人们都觉得那是天狗食月,后来经过科技发展我们才知道这只是因为月球进入地球阴影,无法被太阳光照亮而已。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些奇奇怪怪的现象存在,才让一批又一批科研工作者们前赴后继地去探讨发现。
曾经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他在晚年的研究方向就从科学突然转变到了神学和炼金术。
这是因为牛顿在研究“力”的过程中陷入了瓶颈,他想不出“力”到底是如何出现的,所以只能将其归纳于“上帝”出手干预。
后来为了更好地理解圣经,牛顿甚至自学了希伯来文。
无独有偶,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科学的尽头是神学。
综上所述,似乎这些顶尖科学家在晚年,终归会走上神学的道路。
钱学森跟这些人一样,原本作为著名火箭专家的他,突然开始痴迷于气功和特异功能。
而且,钱学森对这些事物可不仅仅是简单了解,他还为此写出了大量的论文和研究资料。
1980年,钱学森正式提出要搞人体科学,并且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所。
但是,也因为钱学森的这一行为,导致我国上世纪出现了“气功热”,很多骗子借此坑害百姓。
如今,很多人在歌颂钱学森先生的功绩时,也将他晚年研究气功这一事件定义为“黑历史”,说科学家应该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不应该痴心于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
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钱学森始终都是站在唯物主义这一方的,他作为一名科学家,任务就是探索人们未知的领域,然后告诉世人哪些是对哪些是错。
钱学森在美国的时候曾提出的那个火箭构想,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也是天方夜谭,甚至是不切实际的。
但是,后来钱学森依然靠着过硬的专业知识搞出来了火箭,这就是科学的最终目的。
更何况,钱学森早年间曾患有伤寒,治疗了很长时间都不见好转,后来是被一位气功师治好的,因此钱学森认为这里面必然有人类未曾发现的奥秘。
在钱学森看来,科学和神学之间一定存在着一个新的领域,这个领域是需要不断进行探索的,钱老就是要用科学的方式,去找到这个新世界的大门。
钱学森对人体科学的诠释
钱学森对人体科学的诠释人体科学钱学森人体科学是宇宙环境中的人类科学,用系统科学的话来讲,人体被认为是包含在宇宙这个超巨系统中的开放复杂巨系统。
这“开放”是对人体环境而言,“巨”意味着构成系统的成员的数目多达数十亿,“复杂”的意思是指组成成员的种类也是非常多的,而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又是多种多样的。
因此人体科学的基本观点就这样与经典的、还原论指导下的生理学的基本观点不同。
人体科学特别强调生理学中意识反馈的重要性,主要包括人脑多级活动和相互作用。
这一点标志着人体科学有别于植物或动物生理学,而且也是把人体科学与一般意义上的生命科学区分开来。
“人体学”(Somatology)是个老的术语,这里,它的含义被局限于人体科学的基础学科。
也是经典的生理学、现代心理学、心理生理学、神经学、中国传统医学和气功的科学部分以及如ESP、PK等其他有关学科的总和。
人体科学的亚稳定状态,如醒觉态、睡眠态、气功态等,统称为人体功能态(Somatic Eigenstate)。
作为人体科学的哲学,即Robert H.Dieke和Branden Carter从宇宙学考虑发展出来的人天观(anthropie principie),可以扩大到微观方面,包容量子的测量理论,即量子认识论,在宏观方面包括了中医传统医学的基本法则。
(来源:《中国人体科学》创刊号)注:文章依据〈见朱润龙、朱怡怡文章《中国大地上有关“特异功能”研究的风风雨雨》篇末倒数第三段〉是:尤其是对《中国人体科学》杂志应该怎么办,从形式到内容,钱老都有详尽的指示并用英文撰写了“人体科学”的诠释。
--------------------------------------------附注:《中国人体科学》杂志(季刊),中国人体科学学会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主办;1990年7月15日创刊,2000年6月停刊。
钱学森论中医语录
钱学森论中医语录钱学森论中医语录(钱学森教授是当代伟大的科学家和思想家、哲人,他的智慧是取之不尽的宝库;他的品德亦是我们杰出的榜样。
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在钱老诞辰100周年来临之际,摘此语录谨表纪念。
)姬竞竣一、中医包含着科学真理1、“我们知道中医包含着科学真理,非常宝贵的科学真理,但人们‘以貌取人’,怀疑中医有没有真理,或进而认为中医是封建糟粕。
”(1984年5月16日致李印生——《钱学森书信选(上卷)》0088页,国防工业出版社2008,6)2、“中医理论托附于阴阳五行干支的思维框架,已经是辩证的了,比经典西医学强;但我想中医理论还是有点简单化,所以中医名医还要靠临床经验。
”(1988年11月21日致刘静和——《钱学森书信选(上卷)》0409页)3、“我的体会是,中医理论就是把几千年的临床经验用阴阳五行干支的框架来整理成唯象学理论。
这个框架一方面有用,因为它把复杂的关系明朗化了;另一方面又有局限性,因为框架太僵硬了。
你们搞中医唯象学就是一方面要发扬传统中医的优点,一方面补其不足。
”(1988年11月4日致邹伟俊——《钱学森书信选(上卷)》0402页)4、“老中医也知道,只阴阳五行也不够用,他们都根据自己临床经验和思维联想加以补充。
我想主要是相生相剋。
但这也就是辩证法!”(1994年10月7日致于景元——《钱学森书信选(下卷)》0979页)5、“中医理论就是典型法,从病人各种典型概括出阴阳五行的理论。
但就是对人体这一千百年事例中得出的中医理论也不能作为死教条,按病人实际情况还应做适当调整。
中国有名的中医都是根据自己行医经验对医方做些适当变动,这才是名医,不是庸医。
”(1995年1月25日致李世辉——《钱学森书信选(下卷)》1010页)6、“医学不已有几千年的经验了吗?人的一生是有变化的,生、老、病、死,但模式基本一样,在几千年中重复了亿亿万万次,所以医学,特别是中医,是有经验基础的。
”(1994年12月2日致王寿云等六同志——《钱学森书信选(下卷)》0992页)7、“中医的理论是系统观的,这是科学的。
钱学森特异功能
钱学森特异功能钱学森,他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火箭专家,也是中国导弹与宇宙殖民的先驱。
在其众多的成就中,有一件被人们称为“钱学森特异功能”的事情。
据传,钱学森在1960年代曾经参与一个名为“成千上万的推力”实验。
这个实验旨在探索人类的潜能和超常能力。
钱学森利用特殊的设备和方法,对志愿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在实验开始时,志愿者们被要求静坐在一个特制的座椅上,闭上眼睛,放松身心。
钱学森通过特殊的声音频率和光线刺激,使志愿者进入一种深度放松和冥想的状态。
在这个状态下,钱学森开始对志愿者进行各种测试。
最令人震惊的是,他发现志愿者们能够通过意念来控制物体的运动。
比如,有一个志愿者通过意念,使一只羽毛在空中飘动,另一个志愿者则能够准确地控制一个悬浮在空中的球体的运动轨迹。
除此之外,钱学森还进行了一些更为惊人的实验。
比如,他利用特殊设备将志愿者的大脑活动转化为声音和图像,在一次实验中,一个志愿者成功地通过意念将一幅图片传送到了另一个志愿者的脑海中。
这些实验结果让钱学森大为振奋,他相信这些特异功能的存在不仅仅是个别个体的特殊能力,而是人类共有的能力。
他认为,这些特异功能的开发可以给人类的生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甚至能够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然而,这些实验的真实性一直备受争议。
有人怀疑这些实验是假的,或者是受到了科学上的干扰。
而也有人对这些实验结果表示认同,并且相信这些特异功能的存在。
无论真假,钱学森特异功能的传闻在人们中间流传开来,成为了一个传奇。
无论是真正存在还是虚构的故事,都无法否认钱学森在科学界的贡献和他对人类超常能力的研究所做出的努力。
总的来说,钱学森特异功能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无论真实与否,他的故事都给人们带来了思考和启示。
无论人类是否能够开发出超常能力,科学家们对于人类潜能的研究还将继续,我们可以期待更多的神奇之处在未来被揭开。
生命蕴含宇宙底层法则,真知才知无知,钱学森为何支持特异功能研究
生命蕴含宇宙底层法则,真知才知无知,钱学森为何支持特异功能研究这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知道自己无知,一种人不知道自己无知。
而知道自己的无知的人,往往是知识很丰富,学问很深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如果相对论不会,上帝会告诉我。
如果流体力学不会,上帝都不会告诉我。
流体力学的所有的方程都是微分/偏微分方程。
偏微分方程在数学上是没有解析解的。
但是大自然的运动,却是以这种超越数学解析解的方式进行的。
所以人类知道什么?只能说人类知道的科学知识,是对自然界真理的模拟。
作为一个世界顶级科学家,钱学森知道科学能做什么,以及科学不能做什么。
但是很多时候,自然的运行,不仅超越了人类的认知,而且让人目瞪口呆。
根据狭义相对论,相对运动速度都不可能超过光速。
但是宇宙的膨胀,却在以远远超过光速进行;量子纠缠超过光速的无数倍,已经测量到的下限是10,000亿倍;量子隧道效应也是超光速的。
自然界所有的秘密,人类目前的科学只告诉了我们一部分答案。
还有一部分答案,到哪里去找?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从牛顿开始,科学的研究方向,是以生命之外机械物体的运动作为基础的。
甚至是现代的医学,产生的基础也是物理学。
但是物理学研究的都是物质的运动。
生命在宇宙当中诞生是一个奇迹,如果不是奇迹的话,宇宙中应该遍布生命。
所以,很多的时候生命都表现出和物质运动有区别的某种形式。
所以到现在为止,人类还没能在实验室中制造出一个完整的活细胞,我们不能制造出一粒米。
而且,即使脱胎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现代医学,表现出来的形式也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学科不一样。
所以,西方的医学教育需要先学理工科的本科,然后才能去学。
现在有一门新兴的学科叫做生物物理学,就是因为生物化学已经不能完全解释生命的全部了。
生物物理学的兴起,说明了生命中蕴含着物质世界的底层法则。
进一步可以说,生命绝对不是仅仅由原子和分子搭砌而成的。
即便用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分析人体的生命过程,仍然有很多的未解之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保证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
“特异功能”热潮初兴,
胡耀邦指示“不要宣传”
1979年3月《四川日报》刊发一篇“耳朵认字”的报道,说四川
一名叫唐雨的12孩子能用耳朵辨认字。
报道受到时任四川省委书记
杨超的支持,很快传遍全国,一时间,“耳朵认字”“腋下认字”等“超
自然现象”在媒体上粉墨登场。
当时中科院的简报记载:“现在,除四川的唐雨外,北京、湖南、湖北、四川、安徽、河北、辽宁等省市又相继推荐了17名所谓能用耳、鼻、手、脚、胃认字的青少年。
其中大多是由地、县科委或党
委正式来函报告的。
”
“耳朵事件”还惊动了高层,时任中宣部部长的胡耀邦曾在中科
院工作过,他看到这期简报,并作了“不要宣传”的批示。
钱学森力挺“特异功能”
本来上层定调之后,这股特异功能热潮应会日渐退却的,但意
想不到的是,局势开始逆转。
1980年2月4日至10日,“第一次人
体特异功能科学讨论会”在上海召开,会议的结论是:“耳朵认字这
种人体特异功能的真实性现已为公众所证认。
”
这是一次标准的科学会议,与会者都是来自各地科研所,其与
官方中特异功能支持者有着千丝万缕关系。
作为这次会议的举办者《自然杂志》背后有时任国防科委科技委副主任的钱学森和主任张
震寰支持。
“上海会议”后的1980年6月,钱学森赴上海访问了《自
然杂志》,表示了自己对特异功能研究的支持。
“人体特异功能”刚开始被作为研究对象的时候,很多人反对,
而且对于“人体特异功能”现象也存在非常大的争议,所以,钱学森
就提出了“人体科学”这样一个概念。
钱学森曾经谈到:“因为这个特
异功能,人家反对的很多,有的人要打棍子扣帽子,所以我就把它
换了一个词,不叫特异功能,叫人体科学,委婉一点。
”
有钱学森的支持。
胡耀邦也不得不让步
胡耀邦当时已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其态度依然非常鲜明,认
为应该坚守“不是我们的科研方向和不介绍、不宣传”两道关。
此即
时人所熟知的关于“特异功能”的“不宣传、不介绍、不批判”的“三不”政策。
为此,钱学森于1982年5月5日给中宣部副部长郁文写了一封
名为《以党性保证人体特异功能是真的》的短信,表示了对特异功
能的支持。
这封信被推到胡耀邦手中。
对钱学森的信,胡耀邦作了如下批示:“这不是我们的科研方向,在科学上还没有充分证实之前,报刊
上不宣传,不介绍,也不批评,这两者我看是稳妥的,公正的,要
坚决这么办。
但可以允许极少数人继续研究这个问题,也允许他们
办一个小型的定期的研究情况汇编,发给对这方面有兴趣的科学工
作者阅读和继续探讨。
”
很显然,胡耀邦的态度有所软化(一个值得特别提出的背景是:当年高级老干部群体中,相信特异功能和气功者大有人在,钱学森
的“证词”给了他们相当大的鼓舞,这个群体反过来也可能对胡耀邦
造成相当的压力)。
此后,反对者就基本上没有再进行批判,支持者以“研究”的名
义进行宣传的活动却没有停止,《自然杂志》继续大量刊登“研
究”“人体特异功能”的文章。
从此,“人体科学”与“气功热”更加一发
而不可收,风靡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