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20年代散文共44页

合集下载

7(中国现代文学史)20年代散文(阅读)

7(中国现代文学史)20年代散文(阅读)
《题辞》:
“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 ,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地火正在地下运 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 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但我坦然,欣然。我将大笑 ,我将歌唱……”
鲁迅——《野草》
“美学风格 ”
象征 隐喻
如果我们可以把“象征 主义”的出现作为现代主 义诗歌开始的标志的话, 那么这种诗风的真正开创 者,就是鲁迅,而它的代 表作就是《野草》。
徐舒自如的语言
周作人散文
“他的作风,可用龙井 茶来打比,看去全无颜色 ,喝到口里,一股清香, 令人回味无穷,前人评诗 ,以’羚羊挂角,无迹可 求‘说明神韵,周氏散文 ,其妙处正在神韵。”
周作人散文
《寻路的人》:
“这太残酷了,为什么不照例用敝车送的呢?为什么不 使他缓缓的走着,看沿路景色,听人家谈论走过应走的路程 ,再到应到的地点,却一阵风的把他送走了呢?这真是太残 酷了。”
20年代散文
语丝社:
从成员构成看,语丝同仁在办刊宗旨和创作态度上很相 近,即提倡自由思想和独立意识,提倡美的、艺术的生活。 语丝作家群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展开积极的 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对迂腐的封建礼教和落后的思想意识 、僵化的传统观念、军阀官僚的残暴统治和虚伪的文风进行 了猛烈的抨击,同时大力提倡美的、艺术的生活,提倡思想 和言论自由。
“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 虚”。
“我靠了石栏远眺,听得自己的心音,四远还仿佛有无量 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中,使它变成药酒, 加色,加味,加香。这时,我曾经想要写,但是不能写,无从 写。这也就是我所谓‘当我沉默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 口,同时感到空虚’”
鲁迅——《野草》

中国现当代文学之20年代散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之20年代散文

两类: 一类是记叙性的,情感真切感人, 语言质朴 另一类是写景的散文,意境优美
3.朱自清散文风格:

缜密细致,温柔敦厚,漂亮精美, 情景交融。 融情于景,以情见长,重情 (“以情胜”),情景交融是其 散文的主要特点。但也有“着意 为文”精细之嫌。
举例:《生命的价格-七毛钱 》 朱 自清
我亲眼看见的一条最贱的生命,是七毛
无力,五官不全,六亲无靠,七窍不通, 八面威风,九(音同久)坐不动,十 (音同实)是无用:这几句形容偶像的 话,何等有趣!
偶像何以应该破坏,这几句话可算说得
淋漓尽致了。但是世界上受人尊重,其 实是个无用的废物,又何只偶像一端? 凡是无用而受人尊重的,都是废物,都 算是偶像,都应该破坏! 世界上真实有用的东西,自然应该尊重, 应该崇拜;倘若本来是件无用的东西, 只因人人尊重他,崇拜他,才算得有用, 这班骗人的偶像倘不破坏,岂不教人永 远上当么?
(3)恬淡从容,率真亲切。
4、人道主义的哲学观念 5、艺术的品味人生和人生的艺术品

6.周作人散文的影响:
俞平伯:《杂拌儿》《燕知草》集 钟敬文:《荔枝小品》集 冯文炳(废名)
:《竹林的故事》
7.二周散文比较:
何其芳在《两种不同的道路》中说他读
鲁迅、周作人的散文,“总有不同的感 觉,一个使你兴奋起来,一个使你沉静 下去,一个使你像晒着太阳,一个使你 像坐在树荫下。一个忧郁地解剖着黑暗, 却能给你以希望和能力,想做事情,一 个安静地谈说着人生和其他,却反而使 你想离开人生,去闭起眼睛来做梦”。


(一)个性化。表现对“人”的观念的发现。独抒 性灵、率真自然的散文较多。 (二)散文表现内容扩大。“宇宙之大、苍蝇之微, 无可不谈”,但对社会、人生问题的关注是其共同 特点。 (三)文体自由,风格多样。有闲适、幽默、犀利 等等风格。 (四)受到世界文学的广泛影响。受英国的小品文、 蒙田的随笔、屠格涅夫、泰戈尔散文诗等文体的影 响。 (五)散文中智慧和学养深厚,散文成就斐然。

第五章20年代散文

第五章20年代散文

鲁迅的《野草》 鲁迅的《野草》
《野草》是鲁迅的散文诗集,收录 野草》是鲁迅的散文诗集, 了鲁迅写于1924年秋至1926 1924年秋至1926年夏的 了鲁迅写于1924年秋至1926年夏的 23篇散文诗 篇散文诗。 野草》 23 篇散文诗 。 《 野草 》 是理解鲁 迅的最好窗口,是他“荷戟独彷徨” 迅的最好窗口,是他“荷戟独彷徨” 时期对生命和灵魂的深度透视。 时期对生命和灵魂的深度透视。 野草》收录的23篇散文诗: 23篇散文诗 《野草》收录的23篇散文诗: 希望》《过客》《秋夜》《 》《过客》《秋夜》《死 《希望》《过客》《秋夜》《死 》《死后 死后》 影的告别》《 》《这 火》《死后》 《影的告别》《这 样的战士》《颓败线的颤动》《 》《颓败线的颤动》《墓 样的战士》《颓败线的颤动》《墓 碣文》《求乞者》《好的故事》 》《求乞者》《好的故事 碣文》《求乞者》《好的故事》 复仇》《复仇(其二)》《 》《复仇 )》《雪 《复仇》《复仇(其二)》《雪》 风筝》《狗的驳诘》《 》《狗的驳诘》《失掉的好 《风筝》《狗的驳诘》《失掉的好 地狱》《淡淡的血痕中》 》《淡淡的血痕中 立论》 地狱》《淡淡的血痕中》 《立论》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 》《腊叶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腊叶》 一觉》《我的失恋》 》《我的失恋 《一觉》《我的失恋》
周作人的散文
生平:周作人(1885-1967) 浙江绍兴人。 生平:周作人(1885-1967),浙江绍兴人。他因 在五四文学革命时期对新文学的建设作过多方面 的贡献而受到人们的赞颂;因在30 年代反对左翼 的贡献而受到人们的赞颂;因在 30年代反对左翼 文学而引起过人们的争议和批评;也因在抗战时 期投敌变节而受到人们的唾弃。 期投敌变节而受到人们的唾弃 。 他是现代文学史 上毁誉交加的一个著名作家。 上毁誉交加的一个著名作家。 20 年代是周作人散文创作的鼎盛期。 他在 20年代是周作人散文创作的鼎盛期 。 20年代出版的散文集有: 《 自己的园地》 《 雨天 20 年代出版的散文集有:《 自己的园地 》 的书》 泽泻集》 谈虎集》 谈龙集》 的书》《泽泻集》《谈虎集》《谈龙集》。

20年代散文

20年代散文

Copyright © Sino-i Technolog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Sino-i Technology Ltd.
ITSM / ITIL
鲁迅:五四散文小品的成功,几 乎在 小说戏曲、诗歌之上。
Copyright © Sino-i Technolog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Sino-i Technology Ltd.
ITSM / ITIL
• 钱玄同:批评儒家思 想的—员猛将,其 《随感录四十四》、 《随感录四十五》, 是痛快淋漓的文字, 颇适合当时激进的阅 读心态。
• 鲁迅 :“颇汪洋, 而少含蓄”慨括其文 风
Copyright © Sino-i Technolog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 Sino-i Technology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Sino-i Technology Ltd.
ITSM / ITIL
二、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 作家散文
• (一)冰心 (1900-99) • 1、简介: • 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
Sino-i Technology Ltd.
ITSM / ITIL
• 1、 《语丝》 • 1924年11月创刊的《语丝》作为一个散文流派,与
《新青年》有较明显的渊源关系。鲁迅与周作人都 是核心作家,在坚持思想革命这一点上,语丝派是 比较执著的。 • 2、语丝体 • 他们的主要成就仍在于短小犀利的杂感,其批评的 文字中“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是所谓 “语丝文体”,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要 催促新的产生,对于有害于新的旧物,则竭力加以 排击,”

20年代散文

20年代散文

对优雅和谐、含蓄节制
的美的追求,一方面是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延
续,另一方面也隐含着
对中国现实社会景象的
逃逸和否定。
2. 《荷塘月色》 A意蕴:知识分子对南方动乱的不满与忧思。 B艺术:描写细腻,情景交融,通感手法。
[例6]
荷塘月色 (节选) 朱自清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 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又象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 ,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 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 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 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却又象是画在荷 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4、艺术特色
(1)“散谈”式 、舒徐自如、优雅情致
周作人的小品散文常记生活中的一事、一情、
一种景。 他习惯于把眼前景物、事件与往事的回忆、 考据、析理拉扯到一起,用淡雅朴实的笔调, 从容舒缓地娓娓道来。 广博的知识+广泛的兴趣+细致的观察力+清 闲优游的情致。

(2)情景交融:
20年代丰富绚烂的散文
散文概述
一 、“随感录”作家群。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以鲁迅的杂文最具有 代表性,成就也最高。俞平伯20年代的散文集有《燕知草》和《杂拌儿》。初 期散文朦胧空灵,透露出玄妙的哲理与感伤的思绪,文笔繁缛晦涩。其中《浆 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陶然亭的雪》《清河坊》《西湖的六月十八夜》等,是 散文中的名篇。 二、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 以朱自清、冰心为代表。他们以文字优美而著称。 其他作家如 许地山《空山灵雨》,叶圣陶《剑鞘》。 三、瞿秋白散文 《饿乡纪程》《赤都心史》 四、郁达夫散文 真正显示其散文独特艺术成就的是游记。20年代的散文以 《还乡记》和《还乡后记》为代表。 30年代是《屐痕处处》《达夫游记》。 五、郭沫若散文 六、梁遇春 七、新月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五章 20年代散文讲稿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五章  20年代散文讲稿

第五章 20年代的散文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与现代杂文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4号开始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发表杂文。

因为它能迅速及时地对各种实事问题、社会问题、思想文化问题,表示反响与抗争,形式短小精悍,自由活泼,因而既便于表述各种见解,又易于表现作者的个性,既能适应变动急剧的形势,又符合文学革命中主导的文艺思潮。

于是,应用者越来越多。

这就是以后被称为杂文和杂感的文体的由来。

以后有很多报刊仿效开设同类栏目,如《每周评论》,《新生活》,《新社会》,《民国日报》副刊《觉悟》等,都开辟了“随感录”专栏。

此外,还有不少进步报刊的“杂感”、“评坛”、“乱谈”等栏目也发表过很多杂文,各自拥有一批撰稿人,形成很有声势的杂文创作浪潮。

使得杂文在当时承担了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散文任务,使得杂文成为了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对后来的“语丝”派也产生了影响。

《新青年》“随感录”中的一些文艺性的短论和杂文,为现代散文开辟了道路。

二、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的散文(一)冰心的散文1、“冰心体”含义所谓“冰心体” 的散文,是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

而所谓“心中要说的话”,简言之即是“爱的哲学”,即宣扬自然爱、母爱、儿童爱。

作为新文学的探索者,冰心有很强的文体意识。

对于文体,冰心主张“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

冰心把文言文,白话文,西文杂糅,融化在一起,显得轻柔,委婉而富有情致,适合新文学阅读的审美要求。

2、“冰心体”的特点(1)内容上宣扬“爱的哲学”和以“婉约的倾诉”为特点的情感表达方式。

(2)在文体方面主张“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

朱自清的散文(二)朱自清(1898-1948):2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早年主要写作新诗,后来转向散文创作。

朱自清的散文及其为人被看做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正直清白的节操的表现。

···朱自清的散文是文人学者型的,他的散文结构缜密,脉络清晰,婉转曲折的思绪中保持着一种温柔敦厚的气氛,文字全用口语,清秀、朴素,精到,从而表现出现代散文的语言和文体之美。

20年代散文整理

20年代散文整理

20年代散文(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主要是杂文创作)—短小精悍的社会文明批评。

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

“化传统”。

1918年4月《新青年》设立“随感录”作家群:他们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

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

对于文化痼疾,社会时弊进行了有力的抨击。

对现实作敏锐的反应,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如: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

1927年《野草》的出版,标志着现代散文诗的成熟。

李大钊宣传鼓动性与散文诗的艺术结合。

《青春》《新纪元》陈独秀充满战斗意气,激烈畅达。

《偶像破坏论》《反抗舆论底勇气》钱玄同批评儒家思想,痛快淋漓的文字。

《随感录四十四、四十五》刘半农寓庄于谐,更有艺术性。

《奉答王敬轩先生》《作揖主义》鲁迅《新青年》主将,《语丝》派坛主,散文诗鼻祖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而且影响所及,自《新青年》到《莽原》《语丝》,直到30年代以后的《萌芽》《太白》《中流》,可以找出一条发展轨迹。

《新青年》《莽原》《语丝》(后分化出“言志派”—在周作人麾下聚集的自由主义作家群,以后发展到《骆驼草》《水星》《论语》等)(二)语丝文体(语丝派)语丝社是以1924年11月创刊于北京的《语丝》周刊而得名的,是五四以后出现的一个重要的作家群体。

这一群体不同于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它没有严格的组织,只是一个由《语丝》周刊主要撰稿人形成的同仁团体,但其影响却能与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等社团相提并论,而且这个刊物坚持的时间很长。

《语丝》周刊从24年11月17日创刊,到1930年3月10日停刊,是极少数长寿刊物之一。

它先后由孙伏园、周作人、鲁迅、柔石、李小峰任主编,长期撰稿人主要有周作人、鲁迅、林语堂、钱玄同、川岛、章依萍、孙伏园、俞平伯、刘半农等,另外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些重要作家如郁达夫、朱自清、胡适、徐志摩、沈从文等也经常在《语丝》上发表作品。

20年代散文

20年代散文

第七章散文“五四”时期散文的革故鼎新,如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是相当自觉和彻底的。

散文自此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实现了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

关于“五四”时期散文创作的状况,鲁迅在30年代曾经这样回顾: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剧和诗歌之上。

这之中,自然含着挣扎和战斗,但因为常取法与英国的随笔(Essay),所以带一点幽默和雍容;写法也有漂亮和缜密的,这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

这种评价不只是鲁迅的观点,连晚清时期就已成名的小说家曾朴也说过,“新文学成绩第一是小品文字,含讽刺的,分析心理的,写自然的,往往着墨不多,而余韵曲包。

”可见对“五四”时期小品散文的成就是有公认的。

由于散文小品是属于更加个人化的创作,后来的文学史往往对“五四”时期散文成就的评价不够。

若要回顾这一段散文的创建与发展的盛况,最好借用朱自清在30年代所写的一段文字,他指出:“五四”阶段散文创作的派别林立,“有种种的样式,种种的流派,表现着,批评着,解释着人生的各面。

迁流曼延,日新月异;有中国名士风,有外国绅士风,有隐士,有叛徒,在思想上是如此。

或描写,或讽刺,或委屈,或缜密,或劲健,或绮丽,或洗练,或流动,或含蓄,在表现上是如此。

”总之,中国文学史上还从来未曾出现过散文创作的如此盛况。

“五四”时期散文创作数量之大,文体品种之丰,风格之绚烂多彩,名家之多,都是异常触目的。

这时期产生了鲁迅、周作人等散文大家以及冰心、朱自清、郁达夫、林语堂等诸多不同风致的散文名家。

散文创作的个性特征与时代特征的扩张,以及由此产生的散文内容、形式风格的独创性,无疑是新文学的重要收获。

“五四”时期散文格外发达,甚至成绩超出其他文体,原因在于这种文体比较自由。

因为相对容易掌握,写的人也就比较多,现代文学的第一代作家几乎全都涉足过这个领域,在这方面显身手。

也由于散文一般较简短,一有感触,即可成篇,适合于“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需要,也有利于开展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

(7)20年代散文

(7)20年代散文

的思想哲学。《求乞者》中的“求乞者”,《复仇》中的裸立者。
C、非现实的荒诞“故事”,暗示自己的哲思。如《影的告别》《死 火》《狗的驳诘》《失掉的好地狱》《墓碣文》《死后》等。
2、奇幻壮美的意境创造。 《野草》构思奇巧,想象丰富,很多篇章写的 都是梦境,它们都像梦那样朦胧、缥缈、奇幻而 美丽。借梦境、虚幻以寓真实,这主要表现为场 景的奇幻、情节的荒诞、梦境的诡异、意念的模 糊、感觉的不可理喻、色彩的冷丽等。 A、奇崛诡异的想象。如人、鬼/人、狗/形、 影对话。 B、丰富奇特的意象。如“死火、影子、过客、 细小的粉红花、惨白的小花、枣树、天空、小青 虫”等。
鲁迅《野草》
(二)背景
1、《新青年》团体解散,新文化运动陷入低潮, 鲁迅成了“荷戟独彷徨”的散兵游勇,“并落 得一个作家头衔,在沙漠中走来走去,„„有 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 诗,谓之《野草》”。 2、《野草》的写作,正值鲁迅兄弟失和,与朱 安无爱的婚姻,北师大学潮时期。这时的鲁迅 内心孤独、寂寞、悲哀、彷徨,正陷入“一个 孤独战士孤军奋战的痛苦和沉思”。
鲁迅《野草》
(三)意蕴
《野草》是精英的文本,其意义高于常 人理解之上。将篇中各类形象排列成序,呈现 出如下一个“故事”: 作家的内心自我,陷入一系列难以解决 的矛盾的绝路上, 于是开始进行一种荒诞形 式上的对意义的求索。但他求索的终点,并无 什么至高目的,只有死。
鲁迅《野草》
当他在过去、未来的时间框架中 寻求确定存在的意义时,发现“现在” 也并无重大意义,只是一个不断的时 间之流,一个变化的过程。 这种矛盾、悖论的痛苦情绪主要 表现为:希望/绝望;有/无;爱/恨; 生/死;新/旧;感激/复仇;光明/黑暗 之间的不断挣扎。
鲁迅《朝花夕拾》

第六章20年代散文

第六章20年代散文

3、 “文学研究会” 散文作家群。20年代,围绕着“文学研究会”,还出现了一个 散文作家群,其作家都是“文学研究会”的成员,主要有冰心、朱自清、许地山、叶 圣陶、丰子恺、梁遇春、瞿秋白等。
冰心的散文主要有《往事》(一)(二)、《寄小读者》(29篇)。1920年发表于《小说月报》 的《笑》是“五四”新文学中第一篇引人注目的美文。冰心的散文仍然贯穿着 “爱的哲学”的 主题,即以温情的笔调表达对母爱、童真、大自然的爱;感情真挚细腻;文字朴素优美;风格 清丽、典雅,形成了著名的“冰心体”。她作文主张“今文古文化”,“中文西文化”,讲究 意境美与语言美。 许地山的散文集《空山灵雨》,是文学革命后最早成册的个人散文集(1925年1月,商务印书馆 出版),有着独特的艺术个性:1)与其小说一样,擅长于借佛教文化的智慧探求人生哲理,禅 机迭出,《暗途》等;2)善于将抒情与叙事融为一体,文笔优美,意境悠远。《落花生》是代 表作。《落花生》质朴短小,寓意深刻,主张人生“要学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 看的东西”,“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的、体面的人”,有着积极的人生意义。 叶圣陶20年代的散文如他的小说一样,洗炼严谨,非常符合现代汉语规范。郁达夫曾评价说: “我以为一般的高中学生,要取作散文的模范,当以叶绍钧氏的作品最为适当。”代表作有 《五月三十一日急雨中》、《藕与莼菜》、《没有秋虫的地方》。 丰子恺(1898—1975)从20年代中期开始写小品,散文结集有《缘缘堂随笔》。他的小品散文 的特殊之处是以某种源自佛理的眼光观察生活,在俗相中发现事理,能将琐细的事物叙说得娓 娓动听,落笔平易朴实,如他的画一般,透露着心地光明,一无沾染杂尘的品格风貌。作者在 看见人世间的昏暗后,企图逃入儿童的世界,加上佛理的渗入,从而使得文章带有浓厚的哲理 和清淡的悲悯色彩。 瞿秋白的散文主要是报告文学《饿乡纪程》(即《新俄国游记》)和《赤都心史》。

现代文学20年代散文

现代文学20年代散文

举例:《茶》
• “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 以称作‘忙里偷闲,苦中作乐’, 在不完全的现世享乐一点美与和谐, 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 “喝茶以绿茶为正宗,红茶已经没有什么意味, 何况又加糖——与朱奶?……红茶带‘土斯’ 未始不可吃,但这只是当饭,在肚饥时食之 而已;我的所谓喝茶,却是在喝绿茶,在鉴 赏色与香与味,意未必在止渴,自然更不在 果腹了。‛‚喝茶当于瓦屋纸宵下,清泉绿 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 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喝茶之后,再 去继续修各人的胜业,无论为名为利,都无 不可,但偶然的片刻的优游乃正亦断不可 少。‛
郁达夫在日本留学时照片
(二) 郭沫若的散文 张扬自我,热爱自然,关心社会是其特 点。散文主要收录在《橄榄》、《水平 线下》等集子中。其代表作是《小品六 章》。
(三) 梁遇春的散文
梁遇春(1906—1932),福建闽侯人,1924年进入北京大学英文 系学习。1928年秋毕业后曾到上海暨南大学任教。翌年返回北 京大学图书馆工作。后因染急性猩红热,猝然去世。文学活动 始于大学学习期间,主要是翻译西方文学作品和写作散文。 1926年开始陆续在《语丝》、《奔流》、《骆驼草》、《现代 文学》、《新月》等刊物上发表散文,后大部分收入《春醪集》 和《泪与笑》。 他的散文多谈人生哲理,博学多思。形成了非绅士的‚流浪汉‛ 风格。怀疑、彷徨、恣肆、追求是其散文复杂的主题。散文创 造受到英国兰姆等散文家的影响。
20年代散文创作概述
一. 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 者。《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创作的是议论时政的杂 感短论。以鲁迅的杂文最具有代表性,成就也最高。 二. 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三. 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以朱自清、冰心为代表。他 们以文字优美而著称。其他作家如许地山、叶圣陶等。 四. 创造社的散文作家:以郁达夫为代表,真正显示其散 文独特艺术成就的是游记。 20年代的散文以《还乡记》 和《还乡后记》为代表。 30年代代表作是《屐痕处处》 《达夫游记》。其他作家如郭沫若。 五. “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

20年代散文

20年代散文

1901年入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学习。 1906年赴日本留学,开始学建筑,后来走 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1911年回国,曾就职于浙江省教育司, 浙江第五中学教员。 1917年到北京,先后任北京大学国史编纂 处编纂员、文科教授,兼任燕京大学、北 京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教授。 1920年底参与筹组文学研究会,倡导为人 生而艺术的现实主义文学。 1921年后写了许多针砭时弊、批判封建文 化的散文。 1922年7月起兼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 1923年第一部散文集《自己的园地》问世。
四、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 作家散文
2.朱自清 代表作:《背影》、《温州的踪 迹》、《荷塘月色》、《桨声灯 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 (1898 - 1948) ,原名自华,字佩弦, 号秋实。生于江苏东海县,祖籍浙江绍兴,自祖 父以来定居扬州,所以自称扬州人。 1920 年毕业 于北京大学的哲学系,在江浙等地的中学任教, 参加了文学研究会。 1925 年任清华大学教授。是 著名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二、《新青年》“随感录”作家 群
《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的作 家主要有: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 钱玄同、周作人等,尤其是鲁迅。
(1)李大钊(1889-1927)
《青春》、《今》、《新的!旧的!》、《新纪元》 等 在一九一七年到一九一九年,他发表了许多热情地 宣传俄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并与资产阶级 改良派胡适展开了“问题与主义”的论战,在思想 界引起了广泛强烈的反响。 他在一九一八年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后兼任 经济学教授,参加《新青年》杂志编辑部。这年年 底与陈独秀等创办《每周评论》,并于次年主编 《晨报副刊》。同时,他还协助北京大学学生创刊 《国民》和《新潮》。 宣传鼓动性与散文诗的艺术相结合

20年代散文

20年代散文

20年代散文冰心散文• 早期散文:• 《往事》(一);• 《往事》(二);• 《寄小读者》;• 《山中杂记》。

• 爱的哲学:“爱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季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凉。

”• 1.歌颂祖国:• (1)赞美祖国的文化;• (2)浓浓的乡愁。

• 2.颂扬母爱:• “世上没有两样事物是完全相同的,……然而,请小朋友和我同声赞美!只有普天下母亲的爱,或隐或显,或出或没,不论你用斗量,用尺量,或是用心灵的度量衡来测量;我的母亲对于我,你的母亲对于怒,她的和他的母亲对于她和他;她们的爱是一般的长阔高深,分毫都不差减。

”(寄小读者.通讯十》)• 3.讴歌童真:• 4.赞美自然:• “冰心女士散文的清丽,文字的典雅,思想的纯洁,在中国好算是独一无二的作家了。

”• 艺术风格:委婉细腻的抒情风格。

• “满蕴着温柔,• 微带着忧愁,• 欲语又停留。

”• 文体特征:“冰心体”(小诗体)• 1.构思美:巧于构思,善于以对事物特定情态的描绘为触发点,借物、借景抒情;• 《往事.七》《寄小读者.通讯十七》• 2.意境美:“海葬图”、“何如脚儿赤着,发儿松松的挽着,躯壳用缟白的轻绡裹着,放在一个空明莹澈的水晶棺里,用纱灯和细乐,一叶扁舟,月白风清之夜,将这棺儿送到海上,在一片挽歌声中,轻轻的系下,葬在海波深处。

【VIP专享】第七章 20年代的散文

【VIP专享】第七章 20年代的散文

第七章20年代的散文一、20年代散文创作总貌在中国古代,散文是与韵文相对而言的,除了诗歌以外的作品几乎都可以归入它的范畴。

“五四”时期,随着西方文论的介绍,散文的概念也得到了新的界定,成为与诗歌、小说、话剧并列的一种文学形式,举凡杂感、短评、随笔、速写、游记、书信、日记、报告、通讯、特写等等,都可以归入它的范畴。

散文所具有的议论、抒情和叙事的因素往往融为一体,却也总有所侧重,根据不同的情况,大体上可以区分为议论性、抒情性和叙事性散文三种类型。

“五四”时期白话散文创作相当发达,品种体式繁多,既有杂感小品,也有抒情“美文”,哲理随笔,还有散文诗,文艺性的通讯。

最早发端和得到发展的是议论性散文——《新青年》“随感录”创始的现代杂文,此后不久,随着“美文”的倡导,也涌现了许多作家写的艺术性散文。

它们各自发扬着文体的优长,辉耀着作家的个性,与传统文言散文争相媲美。

今天人们已经将杂文视为散文体裁之一种,而在当时,人们却并没有这样明确的文体意识,先驱者们只是为了战斗的需要,为了易于发挥和读者喜闻乐见,便采取了这种文体。

这一点只要从随感录栏目设立之初,这类文章还是用文言所写就明白了。

有意识地把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来创作,是从1919年才开始的;而从散文的品种上说,则是从抒情和记叙为主的“美文”(也就是狭义的散文)开始的。

这样散文就从发生进入文体自觉了。

1919年8月起有了李大钊的《五峰游记》、鲁迅的《自言自语》等。

我国文学史上记事性为主的散文有着深厚的传统,但真正意义上的报告文学出现则是“五四”新文学运动后,《新青年》等报刊发表了不少通讯报告类的文章,尤其是1920年底瞿秋白以北京《晨报》记者身份前往苏联采访,不断发回国内报刊发表《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两本集子,成为中国报告文学开拓性的作品。

造成“五四”散文发达的因素是:时代风云和外国文体的影响;作家个性和社会特质的融汇;中国古代散文传统的潜在作用。

散文既适合五四启蒙的需要,也有利于开展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文体自由,相对容易掌握,现代文学的第一代作家几乎全都涉足过这个领域,在这方面显露过身手。

二十年代散文

二十年代散文
• 1918.4《新青年》4卷4号设立“随感录”栏目 • 李大钊:《青春》《今》《新纪元》等富有时代激情;《政客》《太
上政府》等短小随感,融合鼓动性与散文诗艺术
• 陈独秀:《下品的无政府党》《青年底误会》《反抗舆论的勇气》“独
秀随感究竟爽快”(鲁迅)
• 钱玄同:《随感录四十四》《随感录四十五》,痛快淋漓,“颇汪洋,
附: 《给亡友梁遇春二首》(原四首·之一)
• • • • • • • • 我如今感到,死和老年人 好像没有密切的关联; 在冬天我们不必区分 昼夜,昼夜都是一样的疏淡。 反而是那些乌发朱唇, 常常潜伏着死的预感; 你像是一个灿烂的春 沉在夜里,宁静而黑暗。
• 冯至7
文研会其他作家
• 许地山:《空山灵雨》(1925.6):“在中国,以异教特 殊民族生活,作为创作基本,以佛经中邃知明辨笔墨, 显示散文的美与光,色香中不缺少诗,落华生为最本质 的使散文发展到一个和谐的境界的作者之一。这调和, 所指的是把基督教的爱欲,佛教的明慧,近代文明的与 古旧情绪,糅合在一起,毫不牵强地融成一片。作者的 风格是由此显示特异而存在的。”沈从文:《论落华生》 • 叶圣陶:《五月卅一日急雨中》《藕与莼菜》 • 瞿秋白:《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开报告文学先声。 • 另尚有风格与叶圣陶接近的郑振铎,擅写散文诗的王统 照,写书信体散文的庐隐等。
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
• 郁达夫略 • 郭沫若:《小品六章》等
语丝派、新月——现代评论派散文
• 语丝派除鲁迅、周作人外,尚有林语堂、孙伏 园、孙福熙、川岛等。 • 徐志摩 :《落叶》《自剖》《巴黎的鳞爪》等 散文集。“我一向爱志摩的散文。我和叶公超一样,以为志
摩的散文在他的诗以上。志摩的可爱处,在他的散文里表现最 清楚最活动。”(梁实秋:《谈志摩的散文》)灵感、冥想、

20年代的散文

20年代的散文

子荣君:①
接到手书,知道你要到我的故乡去,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老实说,我 的故乡, 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为在那里生长,住过十多年,究 竟知道一 点情形,所以写这一封信告诉你。 ①于荣,是周作人的笔名,始用于 1923 年 8 月 26 日《晨报副刊》发表的 《医院的 阶陛》一文。以后,1923 年、1925 年均用过此笔名,在本文之后,1927 年 9、 10 月所作 《诅咒》、《功臣》等文中,也用过“子荣”的笔名。一说“于荣”此笔名系 从周作人 在日本时的恋人“乾荣子”的名字点化而来。本文收信人与写信人是同一人,
周作人的散文
1、更倾向于把文章当成“自己的园地”,是抒我之情 更倾向于把文章当成“自己的园地” 言志” 他乐于饮苦茶、读杂书,陶醉于他的“ 的“言志”。他乐于饮苦茶、读杂书,陶醉于他的“苦 雨斋”那浓郁的古典氛围中,去玄思冥想,言志作文, 雨斋”那浓郁的古典氛围中,去玄思冥想,言志作文, 在文学上寻找安慰。代表的散文是《北京的茶食》《 》《故乡的野 在文学上寻找安慰。代表的散文是《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 菜》 苦雨》《喝茶》《乌篷船》 》《喝茶》《乌篷船 《苦雨》《喝茶》《乌篷船》等。 周作人的小品散文常将口语、文言和欧化语杂糅调和, 2、周作人的小品散文常将口语、文言和欧化语杂糅调和,产生 了 一种“涩味” 简单味” 很耐人咀嚼。 一种“涩味”与“简单味”,很耐人咀嚼。 三四十年代周作人的散文实验了一种“文抄公体”的形式, 3、三四十年代周作人的散文实验了一种“文抄公体”的形式, 文 章的主干是精心挑选的或苦涩或华美的古文, 章的主干是精心挑选的或苦涩或华美的古文,连缀其间的是周 作人的评点,用简明、朴实的现代白话,或两者兼而有之。 作人的评点,用简明、朴实的现代白话,或两者兼而有之。

20年代散文PPT演示课件

20年代散文PPT演示课件


20年代是周作人散文创作的鼎盛期。他在20
年代出版的散文集有:《自己的园地》《雨天的书》
《泽泻集》《谈虎集》《谈龙集》。
12
周作人的散文
• 1.“美文”

周作人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
概念,在《美文》中提出“美文”的概念:
记叙的艺术的叙事抒情散文,也就是美文;
美文可以是叙事的,也可以是抒情的,但
• 四、 言志派散文
• 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 。
• 1、周作人:冲和平淡; • 1921年6月发表《美文》。
• 2、俞平伯:意境朦胧、独抒性灵。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8
概述2:综观
• 五、文学研究会的散文创作
• 1、朱自清:朴素、深挚、精密、优美。
• 2、冰心:《寄小读者》
• 冰心体:以行云流水似的文字,说心中要说的话,倾诉自己的真 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
3、钱玄同:汪洋恣肆,而少含蓄。

《〈尝试集〉序》,《关于反对帝国主义》
• 4、刘半农:善于熔铸形象,笔调活波、诙谐 ,语言明明白晓 畅 。 《“作揖主义”》、《奉答王敬轩先生》
5
概述2:综观
二、瞿秋白的《饿乡纪程》与《赤都心史》 叙事性散文文艺新闻,报告文学的萌芽。
• 题材的开拓, • 文化视角的主题开掘, • 形式的创新。
4
概述2:综观
一、 “随感录”作家群与现代杂文
• 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形式多样,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最早 显示了白话文的艺术特质,奠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 地位影响
• 1、陈独秀:“随感录”文体的开创者。
主要作品有:《偶像破坏论》等。
2、李大钊:说理明白晓畅,富有激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