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信写法:启首和启禀用语

合集下载

古代书信格式

古代书信格式
令尊
令堂
令外祖父
令外祖母
令兄
令姊
令弟
令妹
尊夫
令夫君
尊夫人
令舅
令姑
令弟媳
令郎
令嫒
家大人
家大母
家父家严
家母家慈
家外祖父
家外祖母
家兄
家姊
舍弟
舍妹
外子
内人
家舅
家姑
舍弟媳
小儿
小女
侄儿
侄女
姑丈
姑母
舅父
舅母
姨丈
姨母
外甥
外甥女
师长
学生
同学
朋友
贤侄,侄女
姑丈大人
姑母大人
舅父大人
舅母大人
姨丈大人
姨母大人
贤外甥
贤外甥女
吾师
用于军官:自违幕府,蟾月几圆。不瞻旌节,忽已经年。
自共事而别:某地共事,长荷云情,别来星序频移,未由一晤。
自同学而别:忆自某校研摩,获亲麈海,别后山川间隔,时序频迁。
自送行而别:忆昔行旌远指,趋送长途,别来物换星移,几经屈指。
自迎接而别:忆某停车某市,荷蒙握手言欢,别后岁秩迁流,不觉星霜几易。
承送行而别:忆某驱车某处,荷承把袂流连,别后天各一方,彼经停云两地。
自春别至冬:春初话别,倏忽岁寒。鸟弄春园,折杨柳而握别,驿驰冬岭,抚梅萼以增怀。
自夏别至秋:麦天一别,容易秋风。昔听蝉鸣青槐,方摅别意,今睹鸿飞紫塞,顿起离思。
自夏别至冬:不通闻问,经夏涉冬。炎日当空,方赋离情于凉馆,寒风吹沼,忽牵别恨于灞桥。
自秋别至冬:自经判袂,秋去冬来。玉露初凝,迩日别离不舍,雪梅将绽,今宵感概偏多。
8.芳启:对女士用
9.公启:对机关,学校,公司,团体,民间社团用

古文书信格式与用语

古文书信格式与用语

古文书信格式及用语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

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

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

垂,含居高临下之义。

赐,上给予下叫做赐。

钩,古以钩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

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

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

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鉴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

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

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爱鉴双鉴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

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

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

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礼鉴给居丧者信,用“礼鉴”。

如,爱国之士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共鉴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讲席教席撰席著席史席席,席位。

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

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

撰,即著述。

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阅知悉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用文言文写信经常使用的礼貌用语

用文言文写信经常使用的礼貌用语

按对象 对祖父母:敬叩金安 敬请福安 叩请金安 恭祝健康长寿 对亲友长辈:敬请钧安 敬颂崇祺 敬颂福祉 恭请福绥 恭叩钧安 敬祝康乐 顺叩崇祺 恭请万福 对女长辈:恭叩慈安 敬请坤安 敬请淑安 恭请懿安 对全家:恭请阖府清福 恭祝阖家清泰 祝全家安好 对师长:恭请海安 敬请教安 恭请教祺 敬请讲安 对平辈:即颂时祺 敬候佳祉 谨颂大安 祝你健康 祝你安好 顺颂时绥 敬候坤祺(女) 并颂妆安 (女) 对友人:日安、时安、近安、福安、大安、金安、时礼、近祺等。 对晚辈:即问近安 顺询近祉 祝进步 祝健康 祝幸福快乐 即颂近好 对政界:敬请勋安 恭请钧安 祈请政安 对军界:敬请戎安 恭叩麾安 即颂勋祺 敬问戎安 对学生:并询学安 敬颂学祺 顺祝进步 对同学:学安。 对作者:顺候著安 敬请著福 顺祝撰安 即颂著祺 对编者:肃请编安 即颂编祺 对商界:敬请筹安 并颂财安 顺颂筹祺 顺颂筹祉 祝生意兴隆 祝财源茂盛 对宗教人士:敬请道安 即颂法安 恭请法安 即颂禅安 对旅行者:敬请旅安 顺请客安 此祝行安 谨问旅安 对已婚者:敬祝俪安 敬候俪祉 恭请双安 顺颂俪祺 对学术界的人写信,结尾敬语可以用“恭请学安”“顺颂文祺”等。 对文化人:文安、撰安、吟安、笔健、撰祺、著祺等(“祺”,系吉祥之意)。 对授业老师:教安、铎安等(“铎”,为古时执政者传布政教法令时用的大铃。“锋安”,意思是对老 师传道授业的铭感)。 按时令 敬颂春祺 即颂春安 敬候暑安 肃请夏祺 即颂夏安 此颂暑祺 谨颂秋安 顺候秋祺 顺问秋安 敬颂冬绥 敬请冬安 敬颂炉安
用文言文写信经常使用的礼貌用语
以下是我个人收集和整理的文言文礼貌用语,很多内容来自网上各位老师的贡献。 称谓 对父母用膝下、膝前 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钧鉴、侍右 对于平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 对于妇女用懿鉴、慈鉴 对于老师用函丈、坛席等。 写书信时于信封上的「启封词」用语:对尊长用「钧启」,对老师可用「钧启」或「道启」, 对平辈及一般人用「台启」「大启」 按用途 祝福问安有:顺颂大安、专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好、即问近祺、此请召绥等。 请教用语有:乞复候教、伫候明教、盼即赐复、尚希裁答、敬祈示知等。 思慕用语有:多日未晤,系含殊殷;久仰大名,时深景慕,别后想念之情,天时或已。 问候用语有:久未笺候,想近状佳吉。近况如何?至以为念!病体谅已康复,敬致深切慰问之 忱。 祝福语有:诸事顺遂,贵体康泰。 欣慰语有:高兴得很,欣慰无已。不胜欣慰,无任欢忻。 抱歉用语有:抱歉之至。歉疚殊深。 请求用语有:倘蒙照拂,铭感无已。如承俯允,无任感荷。尚乞原谅,至希照查。至祈召收, 即请哂纳。请给予批评指教。务请设法。 访谒用语有:某日某时当前来聆教。日昨走访,适逢公出,未昭为怅。 邀约用语有:兹有要事面谈,务请拨冗来舍一叙为荷!星期日有闲,尚祈至敝处一谈。 馈赠用语有:谨具聘仪,略申微忱。附上薄仪,聊表微意。薄具菲仪,用申贺忱。附奉某物几 种,藉壮行色。 盼祈用语有:无任盼祷。是所至盼。不胜企望。 接信用语有:刻接手教,敬悉一切。接奉大札,敬悉种种。 提前结束有:仓促草率语用匆匆不一,草草不尽,恕不多写等。 交涉用语有:请即答复,勿再延宕。希速归还,幸勿再谈。 声明用语有:未经本人同意,自属无效。如几日内未见复函,即作同意论。在与港、澳、台和 华侨交往时,我们一般使用白话写信,但对对方用文言文的信件应该看得懂。当然,在书信中 把一些文言书信的常用语用得恰到好处,即可表现出有礼貌修养,又可避免俗套,为书信增 色。 贺婚:恭请岩喜 顺贺大喜 恭请喜安 祉贺大喜 祝新婚幸福快乐 贺新年:恭贺新禧 顺贺新祺 并颂新祺 敬贺岁祺 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祝新春大吉大利 吊唁:敬请礼安 顺候孝履 用候苫次 请节哀顺变 问病:即颂痊安 顺候痊安 著早日康复

古代人的书信格式

古代人的书信格式

古代人的书信格式古代书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提称语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

称谓之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例如前面提到的台端、台甫等等,这类词语称为提称语。

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

给父母写信,"膝下"一词用得最多,源出出于《孝经》:"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

"是说人幼年时,时时依于父母膝旁,后来转为对父母的尊称。

"函丈"源出于《礼记-曲礼》,向尊长请教时,要"席间函丈",意思是说,彼此的席位之间要空出一丈左右的地方,以便尊长有所指画;故用作对老师的尊称。

提称语可以几个词叠加使用,如**致其师符定一(字澄宇)称:"澄宇先生夫子道席",以见尊敬之意。

(二)告辞或思慕语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此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

如:敬禀者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如:顷诵华笺,具悉一切。

忽奉手教,获悉一是。

奉诵钧谕,向往尤深。

顷获大示,井所赐物。

惠书奉悉,如见故人。

思慕语书信的功能之一是沟通彼此的情感。

因此,在提称语之后不直接进入正文,而是要用简练的文句述说对对方的思念或者仰慕之情,这类文句称为思慕语。

(三)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

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

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

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

一般说来,应先谈谈有关对方的事情,表示关切、重视或谢意、敬意,然后再谈自己的事情。

中国古代书信格式和书信用语

中国古代书信格式和书信用语

中国古代书信格式和书信用语篇一:古代书信用语大全古代书信用语大全书信是人们相互交往、联系的一种形式,既要讲究修辞、文法,又要讲究文明礼节、礼貌。

平常通信,如果能够熟练使用书信的格式、用语,自然显得高雅、生动、鲜明,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中国是礼仪之邦,文化历史悠久,尤其与台、港、海外侨胞通信来往,注重通信格式和用语更显得重要。

所谓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

发信人的署名在全张信笺的二分之一以下。

抬头是指旧式书信,对年长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

分行是为避免杂乱无章而采用的分段陈述。

每段开始前空二个字,述及不同内容时分几段书写。

称谓,不同身份有不同用语。

如对于父母用膝下、膝前;对于长辈用尊前、尊右、前鉴、钧鉴、侍右;对于平辈用台启、大鉴,惠鉴、台右;对于妇女用懿鉴、慈鉴;对于老师要用函丈、坛席??等。

现时,一般已不用了,多以同志、先生等作为尊称,如加上惠鉴,台鉴,赐鉴,等也未尝不可。

信写好以后,加上结尾语,俗称“关门”。

有如“敬颂钧安”、“即问近好”、“敬祝健康”、“此致敬礼”,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

另有匆促草率语“匆匆不一”、“草草不尽”、“不尽欲言”、“恕不多写”等。

用于祝福问安的有“顺颂大安”、“专此祝好”、“即问近祺”、“此请召绥”等。

请教用语有“乞复候教”、“伫候明教”、“盼即赐复”、“尚希裁答”、“敬祈示知”等。

在《鲁迅杂文书信选》中,就可找到三十种不同的套语,如: 即颂、大安;顺颂、健康;此复,即请偏安;专此布达、并问好;专此奉答,并请著安;专此布复,即请久安;敬颂、痊安;此布即颂,曼福不尽;专此布复,顺颂时绥;此上,即颂、时绥;此复、即请俪安;专此布达,即请旅安;此布、即请冬安;专此布达、即请冬安;专此布复,即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春绥;勿复并颂、俪祉;此复即请俪安;此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日安;专此布达,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并请暑安;专此布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颂时绥。

古文书信格式及用语

古文书信格式及用语

古文书信格式及用语
敬启者:
岂有此理,梁朝百里之令遥古无今,臣被令作朝中官仆,以隅为纪念,故受賜百里之令,希望奉上贤达之君应加褒奖之利害,益驱贤士利事于邦家,臣以阐明此道,报效帝心,无以侔报天意乎!
岂有此理,帝下体若神仙,形若陛下,受令作朝中官仆,以受賜百里
之令,继而加褒奖之福祉,以表示天下之恩宠,竭力奉事天子,以报礼谢。

帝上慈悲,赐受福祉,令臣受用,声异彩新,宜宣布发表,坚力声张,以示贤良之士,以表报答陛下之慈悲,以及贤士耕事之劳。

故臣在此恭谨表达:千万臣谢帝上恩情,仰拜神仙,感恩帝上慈悲,
永志惟帝。

此致。

梁朝官仆XX。

书信古代格式

书信古代格式

书信古代格式
古代书信的格式一般包括以下部分:
1.起首语:首先,书信的开头部分会有起首语,表达对收信人的尊敬或祝愿。

例如,可以以“某某敬启”、“某某修安”等方式开头。

2.抬头:如果是写给长辈或尊敬的人,一般会有抬头,即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

3.自我介绍:在开头部分,写信人往往会自我介绍身份,以及与收信人的关系。

例如,称呼自己是“某某之子”、“某某之友”等。

4.正文:正文是书信的主体部分,写信人会在这里详细说明写信的事由,或者与收信人分享信息、情感等。

5.结尾:结尾部分,写信人会加上一些祝愿或者敬语,如“敬颂钧安”、“即问近好”、“敬祝健康”等。

这些敬语可以显示出对收信人的尊重和关心。

6.署名:最后,写信人会在书信的末尾署上自己的名字,一般会加上一些谦辞或者敬辞。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书信的格式和内容往往会因为时代、地域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同时,由于古代人重视礼仪和尊重,因此书信中的用词和措辞也会非常讲究。

古代文人书信中的格式和专用语

古代文人书信中的格式和专用语

古代文人书信中的格式和专用语一、常用书信套语提称语,用在对方称呼后面,表示尊敬——父母:膝下、膝前、尊前、道鉴长辈:几前、尊前、尊鉴、赐鉴、道鉴师长:函文、坛席、讲座、尊鉴、道席、撰席平辈:足下、阁下、台鉴、大鉴、惠鉴同学:砚右、文几、台鉴晚辈:如晤、如面、如握、青览女性:慧鉴、妆鉴、芳鉴、淑览二、祝愿语父母:恭请福安叩请金安长辈:恭请崇安敬请福祉敬颂颐安师长:敬请教安敬请教祺敬颂海安平辈:顺祝三、常用的提称语提称语是提高称谓的语词,用以表达盼望受信人阅览这封书信之意。

膝下对祖父母、父母亲用。

尊鉴对祖父母、父母亲辈的长辈用。

〈鉴,是看信的意思。

〉道鉴对师长用。

赐鉴对普通长辈用。

大鉴对平辈用。

惠鉴对平辈用。

鉴对晚辈用。

对长辈:叩禀敬叩拜上对平辈:谨启鞠启手书对晚辈:字示白谕书信上的称呼四、书信一开头,便是称呼;信的末尾,再具名的上面,也要称呼;信的中间,提到别人时,又要称呼。

称呼弄不清,容易闹成笑话。

〈一〉家族称谓表称人自称对他人称对他人自称祖父 \ 母孙 \ 孙女令祖父 \ 母家祖父 \ 母父 \ 母亲儿 \ 女令尊 \ 堂家父 \ 母伯父 \ 伯母侄 \ 侄女令伯 \ 伯母家伯 \ 伯母兄 \ 嫂弟 \ 妹令兄\嫂家兄\嫂弟 \ 弟妇兄 \ 姊令弟 \ 弟妇舍弟 \ 弟妇姊 \ 妹弟妹兄姊令姊 \ 妹家姊 \ 妹吾夫妻尊夫外子贤妻夫尊 \ 嫂夫人内子 \ 人吾儿 \ 女父 \ 母令郎 \ 媛小儿 \ 女贤媳愚贤媳令媳小媳贤侄 \ 侄女愚伯 \ 伯母令侄 \ 侄女舍侄 \ 侄女君舅 \ 姑媳令舅 \ 姑家舅 \ 姑〈二〉亲戚称谓表称人自称对他人称对他人自称外祖父 \ 母外孙 \ 女令外祖父 \ 母家外祖父 \ 母姑丈 \ 母内侄 \ 侄女令姑丈 \ 母家姑丈 \ 母舅父 \ 母甥 \ 甥女令母舅 \ 舅母家母舅 \ 舅母姨丈 \ 母姨甥 \ 甥女令姨丈 \ 母家姨丈 \ 母岳父 \ 母子婿令岳 \ 岳母家岳 \ 岳母姊丈内弟 \ 姨妹令姊丈家姊丈妹丈内兄 \ 姨姊令妹丈舍妹丈表兄 \ 嫂表弟 \ 妹令表兄 \ 嫂家表兄 \ 嫂表弟 \ 弟妇表兄 \ 姊令表弟 \ 弟妇舍表弟 \ 弟妇内兄 \ 弟妹 \ 姊婿令内兄 \ 弟敝内兄 \ 弟襟兄 \ 弟襟弟 \ 兄令襟兄 \ 弟敝襟兄 \ 弟贤甥 \ 甥女愚舅 \ 舅母令甥 \ 甥女舍甥 \ 甥女贤婿愚岳 \ 岳母令婿小婿五、书信开头语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古代常用的书信用语

古代常用的书信用语

古代常用的书信用语1、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2、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

3、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

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

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

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平辈。

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4、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适用于一般书信。

5、双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

6、芳鉴:女子间往来书信。

7、礼鉴:给居丧者信。

8、共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9、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10、启辞: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11、敬禀者: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12、拜启者: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13、请对方回信:盼即赐复、翘企示复、伫候明教、万望不吝赐教。

14、告诉对方不用劳神回信:谨此奉闻,勿烦惠答。

以下为常见祝辞:15、用于平辈、友朋之间:即颂即请顺效顺祝即请大安16、对尊长:恭叩恭淆恭颂恭候敬叩敬祝故请敬颂17、平辈间,为强调敬意:恭颂恭请恭候18、对晚辈:此询顺祝即问祝(你)愿(你)盼望19、对祖父:起居永福20、对父母辈:金安福安21、对尊长:康安钧安崇安履福颐安22、对女长辈:慈安懿安坤安玉安23、平辈友朋间,按四时颂祝:春社暑安秋棋冬馁24、逢年尾岁首,可贺:新禧(元旦)春禧(春节)年禧岁祺节禧(节日通用)新年快乐新春愉快25、对女性可颂:淑安妆安阃安26、对未婚女子:闺安27、祝收信人全家:阔府康泰全家幸福28、祝收信人夫妇:双安俪安俪祉29、贺有喜庆事者:喜安庆祺30、贺新婚者:燕安燕喜31、贺生子者:麟安32、对编辑:编祺编安33、对写作者:著祺撰安笔健34、对教师:教祺教安诲安铎安35、对病人:痊安36、对军界:勋祉戎安37、对政界:政安勋安升安公祺钧祺崇祺38、对工商实业界:筹祉筹安财安吉利赢祺盈祺发祺运祉事业昌隆宏猷大展行止佳顺万事顺遂百事称心诸事如意盛利久发财源茂盛日进斗金。

中国古代信件格式

中国古代信件格式

中国古代信件格式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收信人称呼:在信纸的第一行顶格写上收信人的称呼,后面加冒号。

根据关系亲疏和尊重与否,称呼可长可短,或称“收信方”、“先生”、“吾兄”等。

启辞:另起一行,空两格写起启辞,通常用“敬请福安”、“敬颂康祺”等。

这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和祝福。

正文:正文是信件的主要内容,是表达情意的主要部分。

可以根据需要分段表述,内容可长可短,自由发挥。

同时,要注意用词得体,表达清楚,简洁明了。

结尾:在正文下方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上“此致”,然后换行顶格写“敬礼”。

这是表示对收信人的尊敬和祝福。

署名敬辞:在信纸的右下方写上写信人的名字,然后在名字下方写上日期。

署名敬辞根据写信人和收信人的关系亲疏和尊重与否,可写上“愚弟”、“愚妹”等称呼,也可以不写名字,只写一个敬字。

以上是中国古代信件的基本格式,当然也有一些变体和特殊格式,具体使用需要根据情况而定。

古代书信写法:启首和启禀用语

古代书信写法:启首和启禀用语

古代书信写法:启首和启禀用语一、书信起首语膝下。

子女敬对父母。

“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阁下。

敬对高级官员。

“古者三公开阁,郡守比古之侯伯,亦有阁。

所以世之书题有阁下之称。

唐赵璘《因语录》麾下。

敬对军队将帅。

足下。

敬对上辈或同辈。

“悲乎足下。

”晋文公念介之推。

懿座。

敬对长辈妇女。

钧座。

敬对仕宦。

座右。

敬对师长。

“适之先生座右”俞平伯致胡适砚右。

同学间。

执事。

敬对对方,意为不敢直陈。

“使下臣犒执事。

”有道。

“霖生先生有道”《致刘揆一》函丈。

敬对老师或前辈。

“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

”《礼记曲礼》讲席。

敬对老师或前辈。

道席。

敬对老师或前辈。

教席。

敬对老师或前辈。

撰席。

敬对从事笔墨生涯的。

著席。

敬对从事笔墨生涯的。

“适之吾兄著席”竺可桢致胡适手足。

兄弟。

鉴。

对晚辈或很亲密的同辈。

赐鉴。

对上级,长辈。

“中山先生赐鉴”蔡元培致孙中山。

钧鉴。

对上级,长辈。

比较庄重。

勋鉴。

收信人地位较高。

道鉴。

凡尊对方学问高深。

台鉴。

惠鉴。

同赐鉴。

较轻。

礼鉴。

收信人居丧。

览。

同鉴,较轻。

青览。

姻长或世交前辈给晚辈或给交情深厚的朋友。

此外:披览、手览、知悉、览悉、收悉、奉悉、阅悉等。

二、信末启禀语字。

尊亲属对子侄,如父字、母字。

示。

对晚辈和下属。

谕。

对晚辈或上属。

如披读钧谕,盥诵瀚谕。

上。

进献。

叩。

对长辈。

叩禀。

拜禀、跑禀、肃禀。

谨禀。

百叩、谨上、恭上、匍叩。

古文书信格式及用语

古文书信格式及用语

古文书信格式及用语————————————————————————————————作者: ————————————————————————————————日期:ﻩ古文书信格式及用语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ﻫ这里再对较常见的提称语约略作些解释。

ﻫ足下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

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ﻫ垂鉴赐鉴钧鉴尊鉴台鉴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

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

垂,含居高临下之义。

赐,上给予下叫做赐。

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

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韶者的信中。

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

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道鉴大鉴英鉴伟鉴雅鉴惠鉴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

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

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ﻫﻫ慈鉴爱鉴双鉴芳鉴致母亲,可称“慈鉴”。

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

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

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

ﻫﻫ礼鉴给居丧者信,用“礼鉴”。

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ﻫﻫ公鉴共鉴同鉴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ﻫﻫ道席讲席教席撰席著席史席席,席位。

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

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

古代书信格式

古代书信格式

古代书信格式书信是人们相互交往、联系的一种形式,既要讲究修辞、文法,又要讲究文明礼节、礼貌。

下面为您介绍的是古代书信格式,欢迎阅读!春秋战国时期的信是写在竹简上的,为了防止别人偷看,就在上面用木板覆盖起来,用绳子扎好,那个绳子就叫做“缄”.我们现在说“三缄其口”就是封好扎好的意思,后来用封泥把信封好,再在封泥上盖章,表明这封信没有被拆开过。

封泥上的文字就是现在的文字学家研究的封泥文字。

在中国古代的书信中?最著名的是秦朝李斯的《谏逐客书》,还有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从这些书信里可以看到比较规范的书信格式和用语,这些书信都成了书信礼仪的典范。

彭教授还介绍了在魏晋就出现了专门记录书信礼仪的文献《书仪》。

古代的书信格式书信的成分有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和署名六个部分。

书信中敬称称呼对方表明尊重。

可以用古代的爵称,君、公等,也可在称谓前加敬字,或者称字和号。

对于一些我们非常敬仰的有一定学术地位的长者,比如社科院的庞朴先生,学术界一般都称他为庞公。

夫人这个词是专用来称对方或他人妻子的,绝对不能称呼自己的妻子为我夫人。

称呼对方的儿子为令公子,也称令息,息就是子息的意思。

称对方为贤兄、仁兄、台甫、台鉴。

一般来说称对方的字号比称名字尊重。

他还举例说,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纪昀和纪晓岚混称是错的。

书信中绝对不能出现我你他字样,如果非要用就需要用一些词代替。

比如“你”可以称为某某仁兄,某某砚兄或称阁下。

他举例说,他有一位同学是北大的'博士,和女朋友第一次鱼雁传书,那女孩在信封上也称他为某某砚兄。

在信中称自己应该为在下、小弟。

信中的“他”应该用“渠”来代替。

古人“自谦而敬人”的做人原则在书信中表现为对别人用敬称的同时自己用谦称。

比如古代皇帝都称孤道寡,这就是谦称。

称自己的妻子为内子、内人、拙荆,绝对不能说夫人。

称自己给别人的东西应该用“菲”、“芹”、“寸”、“薄”。

比如薄酒一杯,聊表芹献。

请人家吃饭叫做略具菲酌。

古文写信格式和用词

古文写信格式和用词

古文写信格式和用词古文书信书写格式:提称语、启辞、正文、结语、祝辞、署名、附候语及补述语一、提称语提称语是附在称谓后面,提高称谓的语词。

提高称谓,也就是对受信人进行尊敬抬举的意思,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

有的提称语除提高称谓之外,还有请受信人察阅此信的意思,如“赐鉴”、“青鉴”等。

我国传统书信中常用的提称语很多,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与称谓的配合。

二、启辞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常见的启事敬辞“敬禀者”,意思是说:“我恭敬地禀告的事情如下。

”启辞又分为两类。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

(2)根据具体情况,或作寒喧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

三、正文信的正文,即写信人对收信人说的话,这是书信的主体。

正文从信笺的第二行开始写,前面空两字。

如果启辞单独成行,正文可在启辞的下一行空两宇开始书写。

书信的内容各不相同,写法上也无需一律,以表情达意准确为原则。

四、结语写信对人叙事论理,说完正事就结束,收得太急,显得不太礼貌,因此要说上一两句客气话,就象平常至朋友家聊天,临告辞之前需要说几句过渡,完了再告辞。

书信中如“临书翘企,敬候佳音”、“因故迟复,请谅”等等。

结尾敬语,敬告对方谈话到此结束,与前段的启事敬辞相呼应。

前头用“敬启者”,后面“敬此”、“肃此”;如果前头用“兹复者”,后面则用“专此”、“草此”之类。

五祝辞祝辞,就是书信结尾时,对收信人表示祝愿、钦敬或勉慰的短语,如“即颂近安”之类。

其中,“即颂”等词,紧接正文末尾书写;“近安””等词,另起一行,顶格书写。

如果祝颂语的文字较多,也可独立占行,空两字写起,不必分拆成两部分。

如果信笺下方余地充分,或者为了突出祝辞,也可将“祝”、“颁”、“此致”等宇样独占一行,空四格书写,而将“安”、“好”、“敬礼”等另行顶格书写。

顶格书写的祝辞后一般不加标点符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信末启禀语
字。尊亲属对子侄,如父字、母字。
示。对晚辈和下属。
谕。对晚辈或上属。如披读钧谕,盥诵瀚谕。
上。进献。
叩。对长辈。
叩禀。拜禀、跑禀、肃禀。
谨禀。百叩、谨上、恭上、匍叩。
在前段文章中为后段文章埋伏的线索叫“伏笔”,读后感写的文字叫“随笔”,与题旨无关的话叫“闲笔”,结束后补充文字的话叫“余笔”,细致的文字绘画叫“工笔”,请人书画的稿酬叫“润笔”,无聊庸俗的文字叫“歪笔”,动手拟订集体名义的文稿叫“执笔”,文章写得好的地方叫“妙笔”,练习性的写作叫“练笔”,愉快地作文或作画叫“欣然命笔”,好的文章或语句叫“成功之笔”。
4.其他雅语
劳驾:用于请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做事或让路。
留步:用于主人送客时,客人请主人不要送出去。
托福: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婉辞)。
更衣:婉辞,上厕所。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2.“别”之雅语:
分手辞别曰“告别”握手告辞曰“握别”拱手辞别曰“揖别”。
挥手告辞曰“挥别”亲吻离去曰“吻别”叩拜辞行曰“拜别”。
设宴送行曰“饯别”,致谢告辞曰“谢别”,临别赠礼曰“赠别”。
离别留言曰“留别”前往送行曰“送别”丢开离去曰“抛别”。
不愿分别曰“惜别”、“恋别”长久分别曰“阔别”、“长别”永久分别曰“永别”、“诀别”。
雅语
1.生活雅语
请人原谅说“包涵”,求人帮忙说“劳驾”,向人提问说“请教”。
得人惠顾说“借光”,无暇陪同说“失陪”,归还物品说“奉还”。
需要考虑说“斟酌”,请人勿送说“留步”,对方到场说“光临”。
未及迎接说“失迎”,请人接受说“笑纳”,祝人健康说“保重”,接受好意说“领情”。
3.“笔”之雅语
开始写作叫“动笔”,提笔撰文和作画叫“命笔”,轻松自如的文字叫“逸笔”,写作过程的中断叫“辍笔”,文章臃肿的文字叫“赘笔”,个人亲自动手写叫“亲笔”,对上写信的谦称叫“谨笔”,本人口授他人写叫“代笔”,对下写信的谦称叫“草笔”,文章韵味风格叫“文笔”,皇帝书写的文字叫“御笔”。
古代书信写法:启首和启禀用语
一、书信起首语
膝下。子女敬对父母。“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阁下。敬对高级官员。“古者三公开阁,郡守比古之侯伯,亦有阁。所以世之书题有阁下之称。
唐赵璘《因语录》
麾下。敬对军队将帅。
足下。敬对上辈或同辈。“悲乎足下。”晋文公念介之推。
钧鉴。对上级,长辈。比较庄重。
勋鉴。收信人地位较高。
道鉴。凡尊对方学问高深。
台鉴。
惠鉴。同赐鉴。较轻。
礼鉴。收信人居丧。
览。同鉴,较轻。
青览。姻长或世交前辈给晚辈或给交情深厚的朋友。
此外:披览、手览、知悉、览悉、收悉、奉悉、阅悉等。
懿座。敬对长辈妇女。
钧座。敬对仕宦。
座右。敬对师长。“适之先生座右”俞平伯致胡适
砚右。同学间。
执事。敬对对方,意为不敢直陈。“使下臣犒执事。”
有道。“霖生先生有道”《致刘揆一》
函丈。敬对老师或前辈。“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礼记曲礼》
讲席。敬对老师或前辈。
道席。敬对老师或前辈。
教席。敬对老师或前辈。
撰席。敬对从事笔墨生涯的。
著席。敬对从事笔墨生涯的。“适之吾兄著席”竺可桢致胡适
手足。兄弟。
鉴。对晚辈或很亲密的同辈。
赐鉴。对上级,长辈。“中山先生赐鉴”蔡元培致孙中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