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药的种类、特点及适应症
常用降压药有哪五大类及代表药物
![常用降压药有哪五大类及代表药物](https://img.taocdn.com/s3/m/2cbed2ee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e9.png)
常用降压药有哪五大类及代表药物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常用降压药品种繁多。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调节血压,达到稳定血压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降压药物按作用机制分为五大类,并列举每类的代表药物。
1. 利尿剂
利尿剂是降压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类别之一,通过促进尿液排泄增加体内的尿量,从而减少体液量,有效降低血压。
常见的利尿剂包括:
•氢氯噻嗪
•螺内酯
•袢利尿片
2.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
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肾素的活性,进而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达到降压的目的。
代表药物有:
•印度制剂
•利妥昔单抗
•依普利林
3. 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减少平滑肌细胞对钙的敏感性,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常用药物包括:
•氨氯地平
•非洛地平
•维拉帕米
4. β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物通过阻断肾上腺素能β受体,减少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降低心脏的耗氧量,进而降低血压。
代表药物有:
•美托洛尔
•雷米普利尔
•塞利洛尔
5. 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
这类药物作用于血管紧张素II受体,有效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生理活性,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常见药物包括:•氯沙坦
•缬沙坦
•厄贝沙坦
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有着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合理的药物选择对于控制高血压具有重要意义。
在使用降压药物时,一定要遵医嘱,定期监测血压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治疗效果的达成。
常用的降压药6大类有什么区别
![常用的降压药6大类有什么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831001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f4.png)
常见降压药药类别之间的区别在临床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医生常常会开具不同类别的药物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
虽然这些降压药物都是为了降低血压而设计的,但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有很大的不同。
以下我们将分别介绍6大主要类别的常见降压药物,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利尿剂利尿剂是一类能增加尿液排泄从而降低体内水分和盐分含量的药物。
利尿剂通过促进尿液排泄进而减轻体内循环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袢利尿剂和钾利尿剂等。
每种利尿剂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略有不同。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这一类药物主要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Aldosterone Receptor Antagonists)。
这些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从而降低血压。
钙通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通过阻断钙通道的开放,减少钙离子进入细胞,从而降低血管的紧张度,扩张血管,减轻心脏的负担,降低血压。
β受体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β受体的活性,降低交感神经对心脏和血管的作用,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
中枢α受体拮抗剂中枢α受体拮抗剂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α受体,减少交感神经系统对心血管系统的刺激,降低心率和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血管扩张剂血管扩张剂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通过舒张血管,增加血管的血液容量,降低血管阻力,降低血压。
结束每一类降压药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药物治疗方案。
患者在服用药物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医生的建议,定期复诊,以确保血压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常用的降压药有哪几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常用的降压药有哪几类各自的特点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c46bd1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8c.png)
常用的降压药类别及特点高血压,又称为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
为了控制高血压,常用的降压药物有不同的类别,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适应症。
本文将介绍常用的降压药物类别及各自的特点。
利尿剂利尿剂是一类通过促进尿液排出来减少体内水钠负荷而降低血压的药物。
常见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利尿剂、袢类利尿剂和*钾保留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的再吸收,增加尿钠排泄,从而减少体液容积,降低血容量和血压。
袢类利尿剂则作用于肾小管上升段,促使钾和水分排除。
而钾保留利尿剂则可以促使尿液中的钠和水分排除,同时保留体内的钾。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β肾素-肾上腺活肽的受体,从而减少心脏输出、降低心率和降低体液外渗增加,达到降压的效果。
此类药物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等心脏疾病。
β受体阻滞剂有不同的选择性,有的主要作用于心脏β1受体,而有的作用于β1和β2受体。
因此,在使用时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进行选择。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通道,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减少平滑肌细胞的收缩,从而扩张血管和降低血压。
该类药物主要分为非二氢吡啶类和二氢吡啶类,前者主要作用于心脏,后者主要作用于血管平滑肌。
非二氢吡啶类多用于心绞痛、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的治疗,而二氢吡啶类用于高血压的治疗。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包括ACE抑制剂、ARB和*醛固酮受体拮抗剂。
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的活性,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ARB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II受体的结合,从而产生类似ACE抑制剂的作用。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适用于那些心肌肥厚以及肾脏功能受损的高血压患者。
以上是常用的降压药物类别及各自的特点,不同的药物类别因其作用机制的不同,适应症也有所区别,患者在选择降压药物时应根据自身的病情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常用的降压药有6大类
![常用的降压药有6大类](https://img.taocdn.com/s3/m/a2c3ef6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01.png)
常用的降压药有6大类常用的降压药有6大类,几类药均有其优势与缺陷,在这里总结了一下,希望能给病人带来便利。
1、利尿剂常用药氢氯噻嗪:对有钠水潴留(显性水肿或隐性水肿者)者、饮食过咸者疗效较好。
但是长期大量应用对电解质、尿酸、血糖、血脂有影响。
特别是痛风患者不能应用。
2、£阻滞剂常用药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对精神紧张、心率偏快、快速心律失常、心绞痛、心肌梗死的高血压病人疗效较为显著。
但是对哮喘、心率过慢(每分钟小于55次)、急性肺水肿、外周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有不良影响。
3、钙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降压效果较其他类降压药强效、快速, 容易使血压尽快达标。
但主要缺点是:下肢水肿、头晕头疼、面部潮红、心率增快。
4、普利类药物(即ACEI类)如卡托普利、贝那普利等:降压效果良好,持久。
尤其对合并心衰、心梗、糖尿病尿蛋白的患者,不但可降压而且可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其缺点是:起效时间较长(卡托普利除外)约1个月达到最大疗效;干咳出现几率较高。
5、沙坦类药物(即AEB类)如替米沙坦、缴沙坦:优势是副作用小,降压时间持久,对心衰、糖尿病、房颤的高血压病人尤为适用。
缺点是起效缓慢,2月方达最大疗效,但是只要坚持,其降压效果特别稳定。
6、复方制剂如氨氯地平/缀沙坦片、缀沙坦/氢氯睡嗪片:优点是对中重度高血压病人,顽固性高血压疗效良好;一日一次,服用方便;吃药数量少,心理压力小。
缺陷是固定剂量,剂量调整困难。
降压药物的副作用和合理选择降压药物都有副作用,所以选择降压药需要一个过程,需要个体化用药。
不同的人对相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反应。
降压药目前有几十种之多,选择搭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简单说,例如,心率慢的人不适合0阻断剂如倍他乐克、康忻等,心率快的人不适合单用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年轻人一般不选用影响性功能的药物如倍他乐克等,老年人尤其有骨关节疾病的人服用血管紧张素拮抗剂如XX沙坦可能会引起或加重骨关节疼痛,经常看到有些人多年不愈的“咽炎” “气管炎”竟是一类降压药如XX普利引起的。
常用降压药比较及选择原则
![常用降压药比较及选择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8076dcd3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2.png)
常用降压药比较及选择原则降压药是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在临床中有多种不同的降压药可供选择。
本文将就常用的降压药进行比较,并介绍选择降压药的原则。
一、常见降压药种类及作用机制1. 利尿剂:作用于肾脏,促进尿液排出,减少血管内液体容量,降低血压。
常见的利尿剂有袢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等。
2. 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心脏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输出量,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3. 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细胞膜上的钙通道,减少钙离子内流,使血管平滑肌松弛,降低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有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
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ACEI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ARB有氯沙坦、缬沙坦等。
二、降压药的选择原则1. 个体化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
例如,钙通道阻滞剂适用于老年人和黑人患者;利尿剂适用于伴有水肿的患者等。
2. 副作用考虑:降压药物可能会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如低血压、心动过缓等。
在选择药物时应权衡其降压效果与副作用。
3. 合并疾病治疗: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在选择降压药时应考虑其对其他疾病的影响。
比如,ACEI和ARB在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中可能对肾脏产生保护作用。
4. 联合用药:对于一些血压控制不理想的患者,可以考虑联合使用多种降压药物,以增强降压效果。
5. 并发症注意:高血压患者可能会伴随其他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在选择降压药时需要考虑其对并发症的治疗效果。
总结:降压药有多种不同的种类,选择合适的降压药需考虑患者个体差异、患有的其他疾病、降压药的副作用等因素。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以达到最佳的降压效果。
降压药的适应症说明书
![降压药的适应症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f7cb8cbe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0a.png)
降压药的适应症说明书一、药物名称:降压药二、药物适应症:降压药是一种用于高血压患者治疗和控制高血压的药物。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出现头痛、头晕、心悸等不适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心肌梗死、中风等严重并发症。
降压药能够通过调节血管收缩、增加尿量或降低心脏的收缩力等方式,降低血压,减少血管和心脏的负担,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
三、适应症详细说明:1. 一级高血压患者:对于无明显靶器官损害(如心脏、肾脏、脑等器官)的一级高血压患者,通常可先采用非药物治疗,如生活方式的改变(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来降低血压。
如果非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时,可考虑适量使用降压药。
2. 二级高血压患者:对于伴有靶器官损害或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高血压患者,应优先考虑药物治疗。
靶器官损害主要包括心脏、肾脏和脑血管等疾病,如左室肥厚、视网膜病变、肾损害等。
药物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并在调整剂量的同时进行密切的监测。
3. 特殊人群:对于老年人、儿童、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的高血压患者,应结合个体化的治疗原则进行综合评估。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并进行适当的剂量调整。
四、注意事项:1. 使用降压药应遵循医嘱,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并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不得自行停药或更改药物剂量,以免影响疗效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2. 在使用降压药期间,患者应定期复诊,检查血压、心率以及相关的靶器官功能。
如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3. 患者在使用降压药期间,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和健康饮食的保持。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均有助于降低血压,提高治疗效果。
4. 孕产妇在使用降压药期间,应告知医生是否怀孕或准备怀孕。
某些降压药物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并决定是否需要变更药物或剂量。
五、不良反应:降压药物在治疗高血压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包括但不限于头痛、头晕、恶心、乏力、心悸、胸闷等。
六大类常用降压药的特点和临床应用临床药学室
![六大类常用降压药的特点和临床应用临床药学室](https://img.taocdn.com/s3/m/f9289087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06.png)
六大类常用降压药的特点和临床应用临床药学室降压药是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它们可以按照其作用机制和药理特点分类为以下六大类:钙离子通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利尿酮噻嗪类。
下面将对每一类药物的特点和临床应用进行详细解释。
1.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细胞内钙离子的进入,抑制平滑肌收缩,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这类药物有两个亚类:酰基二酮类和二氢吡啶类。
酰基二酮类药物作用在冠脉和外周血管,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
二氢吡啶类药物的作用主要集中在外周血管,不影响心率和心排血量。
临床应用中,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和心律失常。
2.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神经冲动对β受体的刺激,减慢心率,降低心排血量和血压。
此外,它们还可以抑制通过细胞膜上的β受体调节皮质醇的合成和释放,减少交感神经对肾脏的刺激,降低体液中的钠和水含量。
β受体阻滞剂可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心肌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
3.利尿剂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减少血容量,降低心排血量和血压。
这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或增加尿液的渗透压来发挥作用。
利尿剂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和水肿患者的治疗中。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CEI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扩张血管,减少肾上腺素的释放,降低血压。
此外,它们还可以减轻心肌重塑和改善心脏功能。
临床上,ACEI被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后心肌功能不全的治疗。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ARB通过选择性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止其与受体结合,从而减轻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ARB和ACEI 的降压机制相似,但ARB没有ACEI的副作用。
临床上,ARB通常用于高血压、糖尿病肾病和心力衰竭。
6.利尿酮噻嗪类利尿酮噻嗪类药物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和水的重吸收,增加尿液排出量,降低血容量和血压。
五类降压药的详细介绍PPT
![五类降压药的详细介绍PPT](https://img.taocdn.com/s3/m/e7fbd30c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a1.png)
四、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
1、代表药物:氯沙坦、缬沙坦、厄贝沙坦等。 2、作用机制: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型)而发挥降压作用。 3、强适应症:不能耐受普利类降压者可选用沙坦类降压药。
四、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
4、副作用和用药交待 ✔背疼:沙坦类降压药可引起背痛。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缬沙坦引起背痛的发生率1.6%、 关节痛的发生率1.0%。 ——不同的沙坦类降压药,骨骼肌肉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有差异。 ——当服用一种沙坦类降压药出现肌肉骨骼疼痛时,可以试用另一种沙坦类药物。 ✔高钾血症:长期应用有可能导致血钾升高。 ——应定期监测血钾和血肌详细介绍PPT
临床常用降压药物包括噻嗪类利尿剂、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CCB)、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和 β受体阻滞剂。5类降压药有各自的作用特点、强适应症和不良反应。
一、噻嗪类利尿剂
1、代表药物:氢氯噻嗪、吲达帕胺。 2、作用机制:排钠利尿,降低血容量。 3、强适应症: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盐敏感性高血压、难治性高 血压等。
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4、副作用和用药交待 ✔干咳:约30%的患者可引起持续的干咳,常在躺下后加重。多见于用药初期。 ——女性患者更容易发生干咳。 ——普利类降压药均可能引起干咳,不能耐受者可以更换为沙坦类降压药。 ✔高钾血症:长期应用有可能导致血钾升高。 ——应定期监测血钾和血肌酐水平。 ✔罕有血管神经性水肿,如发生在喉部则可以致命 ——若血管神经性水肿出现应立即停用药物,并迅速加以处理,皮下注射1:1000的肾上 腺素注射液0.3-0.5ml。
一、噻嗪类利尿剂
4、副作用和用药交待 ✔低钾血症:主要症状包括恶心、厌食、身体虚弱、无精打采、精神错乱等。 ——减少钠盐的摄入可缓解低血钾症。 ✔高尿酸血症:严重者可引起痛风。 ——若血尿酸水平≥480μmol/L,建议更换为其他降压药。 ✔光敏反应:可引起皮疹。 服用噻嗪类利尿药及其复方制剂的患者应避免阳光直晒。
常用降压药分哪五类
![常用降压药分哪五类](https://img.taocdn.com/s3/m/2a25cf9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a.png)
常见降压药分哪五类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如果不及时控制,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
常用降压药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控制血压,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根据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使用方式,常见的降压药可以分为以下五类:利尿剂利尿剂是一类常用的降压药,通过促使肾脏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盐分,降低血容量,进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利尿剂包括噻嗪类、袢利尿剂等,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患者。
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血管的张力,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适用于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
ACEI和ARB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是另外一类常见的降压药物。
它们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功能,扩张血管、减少外周阻力,降低血压。
常见的ACEI包括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常见的ARB包括洛卡特普、厄贝沙坦等。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滛剂通过阻断心脏和血管的β受体,减慢心率、降低心脏耗氧量,从而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压。
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包括美托普洛尔、阿莫洛尔等,适用于高血压、心绞痛等疾病。
中枢性降压药中枢性降压药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减少交感神经冲动,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性,降低心脏输出和外周血管阻力,从而降低血压。
常见的中枢性降压药有甲基多巴、肼屈嗪等,适用于某些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在使用降压药时,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合适的药物,并遵医嘱正确用药。
同时,定期监测血压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对维持良好的血压水平至关重要。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了解降压药有所帮助。
常用降压药种类和应用
![常用降压药种类和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4c76c9f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7.png)
常用降压药种类和应用一、ACEI类降压药ACEI(ACE抑制剂)是一类常用的降压药,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来降低血压。
常见的ACEI药物包括贝那普利、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
这类药物适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等疾病的治疗,通常会导致干咳等副作用。
二、ARB类降压药ARB(AT1受体拮抗剂)是另一类常用的降压药,通过阻断AT1受体来降低血压。
常见的ARB药物包括洛卡特普、厄贝沙坦、缬沙坦等。
与ACEI相比,ARB类药物不会引起干咳等副作用,适用于那些对ACEI不耐受的患者。
三、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是一类通过阻断钙通道来降低血压的药物,分为二氢吡啶衍生物和非二氢吡啶衍生物两大类。
常见的钙通道阻滞剂包括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这类药物适用于高血压、心绞痛等疾病的治疗,可能会导致头晕、低血压等副作用。
四、利尿剂利尿剂是一类通过促使肾脏排出多余盐分和水分来降低血压的药物,包括噻嗪类、袢利尿剂等。
常见的利尿剂有氢氯噻嗪、呋塞米等。
这类药物适用于治疗高血压、水肿等疾病,会增加尿频的情况。
五、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一类通过阻断β受体来减慢心率和降低血压的药物,常用于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疾病的治疗。
常见的β受体阻滞剂包括普萘洛尔、美托洛尔等。
使用这类药物时可能会导致心率下降、疲劳等不良反应。
结语不同类型的降压药物有不同的作用机制和适应症,患者在使用降压药物时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避免自行更改用药方案。
同时,应定期监测血压并定期复诊,以确保降压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六大常用降压药有何优缺点
![六大常用降压药有何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7c90555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44.png)
六大常用降压药有何优缺点降压药是用来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旨在降低血压并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下面将介绍六种常用的降压药及其优缺点。
1.利尿剂:利尿剂是降压药中最常用的一种。
它通过增加尿液排出量来减少体内水分和钠离子的积累,从而降低血压。
优点:利尿剂价格低廉,不良反应较少;缺点:可能导致体液与电解质失衡,例如低钾血症;有时候需要与其他药物一起使用以产生更好的效果。
2.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心脏β受体作用来减慢心率和降低心脏收缩力,从而减少心脏的负荷和降低血压。
优点:对心脏疾病患者有效,减轻心脏症状;缺点:可能导致乏力、低血压、心律不齐等不良反应;不适用于哮喘患者和糖尿病患者。
3.钙离子拮抗剂:钙离子拮抗剂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血管壁和心脏细胞,从而放松血管壁和降低心脏的收缩力,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
优点:可有效降低血压,对心脏疾病患者也有效;缺点:可能导致低血压、心跳过缓和便秘等不良反应;长期使用可能导致骨质疏松。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抑制剂):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的酶,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II的含量,放松血管壁,降低血压。
优点:降压效果好,可减轻心脏负荷;缺点:可能导致长期咳嗽、低血压、肾功能损害等不良反应;不适用于孕妇。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s):ARBs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其受体结合,从而降低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放松血管壁,降低血压。
优点:效果类似于ACE抑制剂,但不会引起咳嗽;缺点:可能导致低血压、头痛和疲劳等不良反应。
6.中枢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中枢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通过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来降低肾上腺素生成,从而降低血压。
优点:对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有效;缺点:可能导致心悸、口干、失眠等不良反应;不适用于哮喘患者和心脏病患者。
总的来说,不同的降压药物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药物。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药物治疗只是降压控制的一种手段,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非常重要。
降压药的种类与作用特点
![降压药的种类与作用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9bb93248a417866fb84a8ed4.png)
降压药的种类与作用特点一、常用的降压药包括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五类及SPC,均可用于高血压的初始治疗和维持治疗。
α受体阻滞剂如特拉唑嗪适用于伴前列腺增生的高血压患者,不作为高血压治疗的首选药。
1、钙拮抗剂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颈动脉内膜中层增厚或斑块、稳定型心绞痛、脑卒中后以及周围血管病的患者。
长效:硝苯地平控释片、硝苯地平缓释片Ⅲ、氨氯地平、左旋氨氯地平、非洛地平、拉西地平。
中效:尼群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Ⅰ、Ⅱ)。
一般2 次/ 天,早晚服用。
短效:硝苯地平,口服2 ~3 次/ 天。
钙拮抗剂的不良反应:个别患者会出现头痛、面部潮红、下肢水肿、心慌等不良反应。
联合应用小剂量利尿剂或ACEI/ARB,可以减轻下肢水肿。
极少数患者会出现牙龈增生。
短效制剂(如硝苯地平)可引起心动过速,因此建议选择长效制剂。
心力衰竭、基础心率较快的患者或合并心房颤动或其他类型心律失常的患者,最好不要单独使用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
2、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适用于伴有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需除外严重肾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伴心功能不全、心房颤动的预防、肥胖以及脑卒中的患者。
短效:卡托普利,多在血压增高时为了较快降低血压应用,长期服用需2~3次/ 天。
中效:依那普利,服用1~2 次/ 天。
长效:贝那普利、福辛普利、培哚普利、雷米普利和咪达普利等。
ACEI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干咳,一般可耐受,停药后干咳消失。
个别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第 1 次服药剂量过大可能引起“首剂低血压”反应,建议先从小剂量开始。
极个别过敏体质的患者服用ACEI 后会出现嘴肿、喉咙发紧(称之为血管性水肿),这是比较严重的过敏反应,需立即到医院救治并使用抗过敏药。
妊娠、伴有高血钾或双肾动脉狭窄以及既往患有血管性水肿的高血压患者禁用ACEI。
降压药的种类
![降压药的种类](https://img.taocdn.com/s3/m/fb76faac1a37f111f1855b35.png)
降压药的种类临床上降压药的类型主要有六大种,降压药的类型虽多,并且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个体间差异很大,临床应用时要充分注意。
(1)利尿剂降压药:此种降压药可减少细胞外液容量、降低心排血量,并通过利钠功效降低血压。
降压功效较弱,起功效较缓慢,但与其他降压药联合应用时常有相加或协同功效,常用作高血压的基础治疗。
主要用于轻中度高血压。
这种降压药可影响血液电解质代谢,用药过程中需注意监测。
此外噻嗪种降压药属于降压药的类型,但是还可干扰糖、脂、和尿酸代谢,故应慎用于糖尿病和高脂血症者,禁用于痛风患者。
保钾利尿剂因可升高血钾,应尽量避免与ACE抑制剂联合使用,禁用于肾功能不全者。
(2)а-受体阻滞剂降压药:这是一种“唑嗪”系列,特点是不影响血脂和血糖的代谢。
常用的降压药有短效的哌唑嗪,长效的多沙唑嗪、特拉唑嗪等。
由于α-阻滞剂同时能治疗前列腺肥大,对伴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男性更为适用。
α-阻滞剂属于降压药的类型,主要的不良反应是会引起体位性低血压,近年来临床应用在逐渐减少,所以服用该药的病人,起床时要格外小心,动作要慢。
(3)β-受体阻滞剂降压药:这是一种“洛尔”系列,既能降低血压,又能减慢心率,应用很广泛。
常用的有阿替洛尔(氨酰心安)、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美多心安)、拉贝洛尔(柳安苄心啶)、比索洛尔(博苏)。
β-阻滞剂属于降压药的类型,它的降压功效较弱,起效时间较长(1-2周),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年轻人和心率偏快的高血压病人,对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病人尤为适合。
但是,对心率已经很慢、存在心脏传导阻滞、严重心动过缓、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与周围血管病的高血压病人禁止服用。
(4)钙拮抗剂降压药:在降压的同时,不降低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对血脂、血糖的代谢没有影响,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已有心脑肾损害或合并稳定性心绞痛的高血压病人。
此种降压药作为降压药的类型,“地平”系列类型不少,短效的有硝苯地平(心痛定)、恬尔心,中效的有尼群地平,长效的有氨氯地平(络活喜)、非洛地平(波依定)、尼卡地平。
六大类常用降压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PPT课件
![六大类常用降压药的特点及临床应用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610697880eb6294dd886ca8.png)
编辑版ppt
11
钙通道阻滞剂
禁忌症:
1.不稳定型心绞痛时禁用速效二氢吡啶类CCB (如心痛定)。
2.有心衰和传导阻滞时禁用非二氢吡啶类CCB (恬尔心、异搏定)。
编辑版ppt
12
钙通道阻滞剂
副作用:
1.增加心率,面部潮红
2.体位性低血压,多见于与其他药合用或老年患者,(变换体位要慢,
小剂量开始)
编辑版ppt
19
常用ACEI
药物名称
常见商品名
卡托普利 依那普利
开博通 依苏
西拉普利 苯那普利
一平苏 洛汀新
福辛普利 培哚普利
蒙诺 雅施达
赖诺普利
编辑版ppt
捷赐瑞
20
5.血管紧张素II受体阻断剂
1.最新一类的降压药物 2.直接阻断血管收缩,血管扩张,降低血压 3.适应证和禁忌症同ACEI类药物。特别适用于心力 衰竭患者、糖尿病患者、肾损害患者 4.干咳副作用发生率低,适用于对ACEI不能耐受的患者
6.肾功不全,血钾超过5.5mmol/L,血肌酐增加超过50%或高于 265umol/L
编辑版ppt
18
ACE-I
副作用:
1.干咳: 缓激肽聚集而作用于呼吸道有关。通常停药数天后消失。 2.血管神经性水肿: 常发生于首剂及用药后的48小时内,故认为 与缓激肽聚集有关。 3.首剂低血压: 4.肾功能损害:扩张出球小动脉作用较强,使得肾小球滤过率减 低。肾小球滤过压下降,肌酐、尿素氮聚集、增高。(对于CKD患者,破坏了代 偿机制) 5.高血钾症: 抑制醛固酮释放所致 6.其他:味觉障碍;皮疹;粒细胞减少
编辑版ppt
23
α-受体阻滞剂
适应症:
常用降压药的分类
![常用降压药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0f461d10508763231121267.png)
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抑制钙通过细胞浆膜的钙通道进入周围动脉平滑肌细胞,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使血压下降硝苯地平10~30mg,3次/d或缓(控)释片30~60mg,1次/d;氨氯地平2.5~10mg,1次/d;非洛地平缓释片5~10mg,1次/d;拉西地平2~6mg,1次/d;尼群地平10mg,2次/d;尼索地平5mg,1次/d;尼卡地平10~20mg,3次/d或缓释片40mg,1次/d;尼莫地平20~40mg,3次/d;地尔硫卓30~60mg,3次/d或缓释片90mg,2次/d;维拉帕米40~80mg,3次/d或缓释片120~240mg,1次/d硝苯地平口服后30min起效,消除半寿期2~5h,控释片能维持24h有效血浆浓度。
氨氯地平消除半寿期36h。
降压作用肯定,长半寿期的钙拮抗剂或缓(控)释制剂能维持24h血压控制和满意的谷峰比值(T/Pratio)颜面潮红、头痛、眩晕、心悸、胃肠道不适、体位性低血压、地尔硫卓与维拉帕米尚可抑制窦房结功能和心脏传导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多可满意控制血压。
对重度高血压患者、可合用其他降压药。
尤适用于合并心绞痛者。
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并适用于伴房性心律失常的高血压患者孕妇忌用。
有窦房结功能低下或心脏传导阻滞者慎用地尔硫卓和维拉帕米可与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合用。
降压药(作用特点、临床选择、用药交待、联合用药)
![降压药(作用特点、临床选择、用药交待、联合用药)](https://img.taocdn.com/s3/m/23702db0998fcc22bcd10da9.png)
六类降压药(作用特点、临床选择、用药交待、联合用药)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高血压的心脑肾与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总危险。
临床常用降压药物包括CCB、ACEI、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α1-受体阻滞剂,六类降压药有各自的作用特点和强适应症。
一、钙通道阻滞剂(CCB)1、作用特点主要通过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钙通道,而发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L型钙通道阻滞剂: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动脉血压。
二氢吡啶类CCB均具有L型钙通道阻滞作用。
T型钙通道阻滞剂:可以同时扩张肾小球出/入球小动脉,降低肾小球内压力,作用类似于RAAS抑制剂。
马尼地平能同时阻断L、T型钙通道。
N型钙通道阻滞剂:可以阻断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可以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不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且不增加心率。
西尼地平能同时阻断L、N型钙通道。
贝尼地平:能同时阻断L、T、N型高通道。
氨氯地平:血浆半衰期长;拉西地平、乐卡地平:组织半衰期长(与血管平滑肌细胞膜结合紧密,释放缓慢,虽然血浆半衰期短,但作用持久)。
2、代表药物强适应症:老年高血压、周围血管病、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稳定性心绞痛、颈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没有绝对禁忌证,但心动过速与心力衰竭患者应慎用。
4、用药交待用药期间避免食用西柚或西柚汁,否则可能引起致命的低血压。
可引起面部潮红、脚踝部水肿、牙龈增生等。
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1、作用特点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抑制激肽酶的降解而发挥降压作用。
2、代表药物3、临床选择强适应症: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冠心病、左室肥厚、左心室功能不全、心房颤动预防、颈动脉粥样硬化、非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或代谢综合征。
可引起干咳。
治疗2~4周后应评价疗效并复查血钾、肌酐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若发现血钾水平升高(>5.5mmol/L)、eGFR降低>30%或肌酐水平升高>30%以上,应减小药物剂量并继续监测,必要时停药。
常用的降压药有那些药名字
![常用的降压药有那些药名字](https://img.taocdn.com/s3/m/f31e232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b4.png)
常用的降压药有那些药名字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如果不及时控制,容易导致多种严重并发症。
降压药是控制高血压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常用的降压药种类繁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利尿剂:利尿剂是一类通过增加尿液排出促使体内水分和钠离子减少,降低血容量和压力的降压药物。
常用的利尿剂包括氢氯噻嗪、呋塞米、氯噻嗪等。
2.β受体阻滞剂:这类药物通过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减慢心率,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起到降压作用。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有普萘洛尔、美托洛尔、阿莫洛尔等。
3.钙通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拮抗钙通道,减少钙离子进入心肌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和周围血管,降低心脏负担,从而达到降压的效果。
常用的钙通道阻滞剂有硝苯地平、氨氯地平、非洛地平等。
4.** ACE抑制剂**:ACE抑制剂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降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减少交感神经兴奋,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
常用的ACE抑制剂有依贝普利、贝那普利、雷米普利等。
5.ARB: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是一类特殊的降压药物,通过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扩张血管,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压。
常用的ARB包括缬沙坦、洛卡特普、厄贝沙坦等。
6.α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通过阻断α肾上腺素能受体,减少血管紧张素生成,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常用的α受体阻滞剂有洛索洛尔、普罗帕诺洛等。
综上所述,降压药种类繁多,每种药物有其独特的降压机制和适应症,患者在选择药物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合理选用,避免不当使用导致不良反应或并发症发生。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常用的降压药有所帮助。
降压药的种类、特点及适应症
![降压药的种类、特点及适应症](https://img.taocdn.com/s3/m/0cf218ba767f5acfa0c7cddd.png)
降压药的种类.特色及顺应症高血压的现代治疗经常运用药物重要有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CCB),血管重要素转换酶克制剂(ACEI).血管重要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别的我国也有一些复方制剂及中药制剂在运用.1.利尿药氢氯噻嗪(噻嗪类利尿药)12.5毫克/次每日1~2次.氯噻嗪(噻嗪类利尿药)25~50毫克/次每日1次.螺内酯(噻嗪类利尿药)20~40毫克/次每日1~2次.氨苯喋啶(潴钾利尿剂)50毫克/次每日1~2次阿米洛利(潴钾利尿剂)5~10毫克/次每日1次呋塞米(速尿)(袢利尿剂)20~40毫克/次每日1~2次吲达帕胺(相似噻嗪利尿药)1.25~2.5毫克/次每日1次特色:降压起效较快,感化安稳,中断时光较长,且价钱低廉.所以,尽管这些年有新的降压药物不竭问世,但利尿剂仍然是高血压患者选用最多的的药物.服药2~3后感化达岑岭.实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盐敏性高血压.归并肥胖,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有较强的降压后果.因能加强其他降压药的疗效而常和其他药物结合运用.长期运用应留意其对血脂.血糖.血尿酸的不良反响..痛风者及肾功效不全者禁用..2.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β阻滞剂) 10~20毫克/次每日2~3次美托洛尔(β阻滞剂)25~50毫克/次每日2次阿替洛尔(β阻滞剂)50~100毫克/次每日1次倍他洛尔(β阻滞剂)10~20毫克/次每日1次比索洛尔(β阻滞剂)5~10毫克/次每日1次卡维洛尔(α.β阻滞剂)12.5~25毫克/次每日1~2次拉贝洛尔(α.β阻滞剂)100毫克/次每日2~3次特色:起效较敏捷.强力,各药中断时光有差别.实用于各类不合轻微程度高血压,特殊是快心率的中青年患者.归并心绞痛患者,对老年高血压疗效较差.不良反响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有急性心力弱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分解征.房室传导阻滞.外周血管病者禁用3.钙通道阻滞剂(CCB,钙拮抗剂)硝苯地平(二氢吡啶类)5~10毫克/次每日3次硝苯地平控释片(二氢吡啶类)30~60毫克/次每日1次尼卡地平(二氢吡啶类)40毫克/次每日2次尼群地平(二氢吡啶类)10毫克/次每日2次非洛地平缓释剂(二氢吡啶类)5~10毫克/次每日1次氨氯地平(二氢吡啶类)5~10毫克/次每日1次拉西地平(二氢吡啶类)4~6毫克/次每日1次乐卡地平(二氢吡啶类)10~20毫克/次每日1次维拉帕米缓释剂(非二氢吡啶类)240毫克/次每日1次地尔硫卓缓释剂(非二氢吡啶类)90~180毫克/次每日1次特色::起效敏捷.强力,降压疗效和降压幅度较强,疗效与剂量成正比,疗效的个别差别较小,常与其他类型降压药结合治疗以加强感化..除心力弱竭外较少有禁忌证.对老年患者降压后果较好.对嗜酒患者也有明显降压感化,可用于归并糖尿病.冠芥蒂和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运用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感化.不良反响是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服用利尿剂无效).非二氢吡啶类药物对心力弱竭.窦房结功效低下.心传导阻滞者禁用.4.血管重要素转换酶克制剂(ACEI)卡托普利(ACEI)12.5~50毫克/次每日2~3 次依那普利(ACEI)10~20毫克/次每日2次贝那普利(ACEI)10~20毫克/次每日1次赖诺普利(ACEI)10~20毫克/次每日1次雷米普利(ACEI)2.5~10毫克/次每日1次福辛普利(ACEI)10~20毫克/次每日1次西拉普利(ACEI)2.5~5毫克/次每日1次培哚普利(ACEI)4~8毫克/次每日1次特色::起效迟缓.逐渐加强,在3~4周达最大感化,限制钠盐摄入或结合利尿剂可使起效敏捷和感化加强,除可以下降血压外,还有呵护新.脑.肾的感化.对肥胖.糖尿病和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实用于伴充血性心力弱竭.心肌梗逝世后.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响是有刺激性干咳(10---40%)和血管性水肿(罕有,但很轻微).高血钾症.怀胎和双侧肾动脉狭小者禁用.血肌苷超出3毫克运用需谨严.5.血管重要素Ⅱ受体阻滞剂(ARB)氯沙坦(ARB)50~100毫克/次每日1次.缬沙坦(ARB)80~160毫克/次每日1次.伊贝沙坦(ARB)150~300毫克/次每日1次.替米沙坦(ARB)40~80毫克/次每日1次.坎地沙坦(ARB)8~16毫克/次每日1次.特色:起效迟缓,但持久而安稳,在6~8周达最大感化,感化中断时光达24小时以上..限制钠盐摄入或结合利尿剂可使疗效明显加强.治疗剂量窗较宽,疗效与剂量增大而感化加强.本类药是90年月末投放市场,价钱昂贵,相干临床数据还较少,直接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响少,ARB的治疗对象和禁忌证与ACEI 雷同,是后者不良反响的调换药.中医药治疗按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肝阳偏盛性治以平肝潜阳,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肝肾阴虚型治以育阴潜阳,用六味地黄汤加减,阴阳两虚型治以温阳育阴,用地黄饮子加减.在单方治疗方面,有必定降压后果的单位种药有野菊花.黄芩.杜仲.丹皮.黄连.川芎等,罗布麻.夏枯草兼有利尿感化.针灸梅花针及耳针,按摩.气功亦有必定后果.降压药的结合运用现有的临床实验成果支撑以下类别降压药的组合:1.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2利尿剂和ACEI或ARB.3钙拮抗剂(二氢吡啶)和β受体阻滞剂.4钙拮抗剂和ACEI或ARB.5钙拮抗剂和利尿剂.6α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7 .ACEI与ARB.药物治疗的原则:(1)采取较小的有用剂量以获得可能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响最小,如后果不满足,可慢慢增长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2)为了有用地防止靶器官伤害,请求天天24小时内血压稳固于目的规模内,最好运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中断24小时感化的药物.(3)为使降压后果增大而不增长不良反响,可以采取两种或多种降压药结合运用.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的血压常需降压药结合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压药的种类、特点及适应症
高血压的现代治疗常用药物主要有五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另外我国也有一些复方制剂及中药制剂在使用。
1.利尿药
氢氯噻嗪(噻嗪类利尿药)12.5毫克/次每日1~2次。
氯噻嗪(噻嗪类利尿药)25~50毫克/次每日1次。
螺内酯(噻嗪类利尿药)20~40毫克/次每日1~2次。
氨苯喋啶(潴钾利尿剂)50毫克/次每日1~2次
阿米洛利(潴钾利尿剂)5~10毫克/次每日1次
呋塞米(速尿)(袢利尿剂)20~40毫克/次每日1~2次
吲达帕胺(类似噻嗪利尿药)1.25~2.5毫克/次每日1次
特点:降压起效较快,作用平稳,持续时间较长,且价格低廉。
所以,尽管这些年有新的降压药物不断问世,但利尿剂仍然是高血压患者选用最多的的药物。
服药2~3后作用达高峰.适用于轻、中度高血压,对盐敏性高血压、合并肥胖,更年期女性和老年人有较强的降压效果。
因能增强其他降压药的疗效而常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长期使用应注意其对血脂、血糖、血尿酸的不良反应。
.痛风者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2.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β阻滞剂) 10~20毫克/次每日2~3次
美托洛尔(β阻滞剂)25~50毫克/次每日2次
阿替洛尔(β阻滞剂)50~100毫克/次每日1次
倍他洛尔(β阻滞剂)10~20毫克/次每日1次
比索洛尔(β阻滞剂)5~10毫克/次每日1次
卡维洛尔(α、β阻滞剂)12.5~25毫克/次每日1~2次
拉贝洛尔(α、β阻滞剂)100毫克/次每日2~3次
特点:起效较迅速、强力,各药持续时间有差异.适用于各种不同严重程度高血压,特别是快心率的中青年患者、合并心绞痛患者,对老年高血压疗效较差.不良反应有心动过缓、乏力、四肢发冷.。
有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外周血管病者禁用
3.钙通道阻滞剂(CCB,钙拮抗剂)
硝苯地平(二氢吡啶类)5~10毫克/次每日3次
硝苯地平控释片(二氢吡啶类)30~60毫克/次每日1次
尼卡地平(二氢吡啶类)40毫克/次每日2次
尼群地平(二氢吡啶类)10毫克/次每日2次
非洛地平缓释剂(二氢吡啶类)5~10毫克/次每日1次
氨氯地平(二氢吡啶类)5~10毫克/次每日1次
拉西地平(二氢吡啶类)4~6毫克/次每日1次
乐卡地平(二氢吡啶类)10~20毫克/次每日1次
维拉帕米缓释剂(非二氢吡啶类)240毫克/次每日1次
地尔硫卓缓释剂(非二氢吡啶类)90~180毫克/次每日1次
特点::起效迅速、强力,降压疗效和降压幅度较强,疗效与剂量成正比,疗效的个体差异较小,常与其他类型降压药联合治疗以增强作用。
.除心力衰竭外较少有禁忌证.对老年患者降压效果较好。
对嗜酒患者也有显著降压作用,可用于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和外周血管病患者,长期使用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不良反应是引起心率增快、面部潮红、头痛、下肢水肿(服用利尿剂无效)。
非二氢吡啶类药物对心力衰竭、窦房结功能低下、心传导阻滞者禁用。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卡托普利(ACEI)12.5~50毫克/次每日2~3 次
依那普利(ACEI)10~20毫克/次每日2次
贝那普利(ACEI)10~20毫克/次每日1次
赖诺普利(ACEI)10~20毫克/次每日1次
雷米普利(ACEI)2.5~10毫克/次每日1次
福辛普利(ACEI)10~20毫克/次每日1次
西拉普利(ACEI)2.5~5毫克/次每日1次
培哚普利(ACEI)4~8毫克/次每日1次
特点::起效缓慢、逐渐增强,在3~4周达最大作用,限制钠盐摄入或联合利尿剂可使起效迅速和作用增强,除可以降低血压外,还有保护新、脑、肾的作用。
对肥胖、糖尿病和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尤其适用于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尿病患者。
不良反应是有刺激性干咳(10---40%)和血管性水肿(罕见,但很严重)。
高血钾症、妊娠和双侧肾动脉狭窄者禁用。
血肌苷超过3毫克使用需谨慎。
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
氯沙坦(ARB)50~100毫克/次每日1次。
缬沙坦(ARB)80~160毫克/次每日1次。
伊贝沙坦(ARB)150~300毫克/次每日1次。
替米沙坦(ARB)40~80毫克/次每日1次。
坎地沙坦(ARB)8~16毫克/次每日1次。
特点:起效缓慢,但持久而平稳,在6~8周达最大作用,作用持续时间达24小时以上。
.限制钠盐摄入或联合利尿剂可使疗效明显增强.治疗剂量窗较宽,疗效与剂量增大而作用增强。
本类药是90年代末投放市场,价格昂贵,相关临床数据还较少,直接与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少,ARB的治疗对象和禁忌证与ACEI 相同,是后者不良反应的替换药。
中医药治疗
按中医辨证分型进行,肝阳偏盛性治以平肝潜阳,用天麻钩藤饮加减,肝肾阴虚型治以育阴潜阳,用六味地黄汤加减,阴阳两虚型治以温阳育阴,用地黄饮子加减。
在单方治疗方面,有一定降压效果的单位种药有野菊花、黄芩、杜仲、丹皮、黄连、川芎等,罗布麻、夏枯草兼有利尿作用。
针灸梅花针及耳针,按摩、气功亦有一定效果。
降压药的联合应用
现有的临床试验结果支持以下类别降压药的组合:
1.利尿剂和β受体阻滞剂。
2利尿剂和ACEI或ARB。
3钙拮抗剂(二氢吡啶)和β受体阻滞剂。
4钙拮抗剂和ACEI或ARB。
5钙拮抗剂和利尿剂。
6α受体阻滞剂和β受体阻滞剂。
7 .ACEI与ARB。
药物治疗的原则:
(1)采用较小的有效剂量以获得可能的疗效而使不良反应最小,如效果不满意,可逐步增加剂量以获得最佳疗效。
(2)为了有效地防止靶器官损害,要求每天24小时内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最好使用一天一次给药而有持续24小时作用的药物。
(3)为使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不良反应,可以采用两种或多种降压药联合应用。
2级以上高血压为达到目标血压常需降压药联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