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学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芝加哥学派(生态学派、生态学理论)
这一理论运用生态学和社会学的观点研究犯罪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由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批社会学者创建,故又称为芝加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帕克(Robert E·Park)、欧内斯特·伯吉斯(Ernest N·Burgess)、克利福德·肖(Clifford Shaw)和亨利·麦凯(henry D·Mckay)等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美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发展,城市的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帕克等社会学家以美国第二大城市芝加哥为实验基地,深入调查研究城市的社会结构,分析了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种族等因素与犯罪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社会阶层、人口密度、种族关系、社会心理、居住方式、交通通讯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社会成员如果不能适应城市环境的这种变化,就会导致失范、越轨和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同心圆理论
经过调查他们发现,犯罪率在城市中心的周围地区最高,随后向郊区逐渐下降,愈是远离市中心周围地区,犯罪率愈低。贫困、疾病等情况也是如此。他们的结论是,这种生态现象是城市化过程中的自然产物。他们将芝加哥市划分为围绕同一圆心而形成的五个区域,即中心商业区、中间地带(工厂区)、工厂住宅区、中上层住宅区、郊区和卫星城。犯罪大多发生于中间地带,即工厂区。因为相对于自然社区,中间地带人口流动大,混杂的人口造成了有利于犯罪发生的环境。
(二)社会解组理论
这种理论还指出,人们通常生活在家庭、学校、邻里等群体之中,以亲属、朋友、友爱、邻里等关系为内容的非正规社会关系对于约束人们的行为作用很大,地区性的集体发挥着社会监督的功能。而城市化进程则使这种非正式的社会关系解体,使集体作为非正式社会监督单位的作用显著下降,传统集体的习俗规范和理想受到削弱,并逐渐消失。随着工商业深入市区,人口流动频繁,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激烈的竞争与有限资源的矛盾,削弱了社区的整体利益,甚至家庭也趋于解体。这一切变化使得社会处于解体状态,导致犯罪现象增加。其基本规律是都市化程度与社会解组程度成正比,社会解组程度与犯罪率成正比。
(三)芝加哥区域计划
因为相信青少年犯罪是由间隙区域的社会解组造成的,所以芝加哥学派认为对青少年个人采取处遇措施对减少青少年犯罪整体犯罪率不会有明显的效果。他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寻求能有效地改变特定的局部社区的生活环境和城市所有不同区域的生活环境的发展计划。因此,1932年,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克利福德肖发起了芝加哥区域计
划。
【延伸阅读
迪尔凯姆的一个观点是高速的社会变迁与犯罪增多之间的关系是由社会控制的崩溃造成的。芝加哥大学的一些学者以此作为他们考察与犯罪有关的环境因素的理论基础,但他们研究的不是整个社会的高速变迁。他们在研究中引入了植物生态学的概念,因此被称为人类生态学理论。他们的研究是美国首次大规模的犯罪调查,他们的数据和发现促成了后来美国犯罪学的很多研究成果。
一、同心圆理论
1、社区及其共生现象
他们认为,人类社区实际上类似于生物生态形式,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社区中,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达尔文的理论在这里同样适用。帕克是芝加哥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认为植物的分布与社会中人类组织形态存在相似性。他提出了两个人类生态学的概念,作为其理论基础。一个是“共生现象”,即在植物群落中,所有的物种都能在一起良好地生存,而相互分离时则不能很好生存。他认为,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在这种有机体中,有许多生活着不同类型的人们的“自然区”。这些自然区与植物的自然区一样,有他们自己的一致性。有的自然区由特定的种族、民族的人构成的社区,如美国的唐人街、黑人区等;有的自然区是由从事某种职业或者有一定收入的群体组成,如工业区、商业区。不仅在某一自然区的人们存在共生关系,而且在某一城市的不同自然区之间,也存在共生关系。
2、侵入、统治、接替过程
帕克的第二个概念与某个区域内的自然平衡的变动过程有关,在生物界,一种新的物种可能会侵入某个区域,进而控制该区域,并将其他生物赶出来,成为该区域的主人。这种过程被生物学家称为“侵入、统治、接替”。在人类社会中,也存在同样的过程。美国历史就是明证。在城市中,某种文化或者种族群体可能会侵入某个区域,最终接替原群体而成为新主人。有学者对这一过程作了进一步探讨,指出城市的发展不仅在边界上扩张,而且有按照同心圆的模式从中心成放射状扩展,每个同心圆都有逐渐向外移动的趋势。这些同心圆被称为分布带。(表十二)分布带二通常是老城区,不断受到分布带一的侵入、统治和接替过程的影响,房屋比较破旧,人们也放任这种状况的恶化,因为这些房屋在可预见的将来会被拆除而让位给渗透进来的工商业。这里是人们最不愿居住的地区,通常居住着最贫困的居民,新迁入城市的人也通常居住在该区域。分布带三的房屋状况适中,居住着那些为摆脱分布带二的恶劣条件而搬来的居民和他的家人。分布带四基本上是独门独户的家庭住宅或较为昂贵的公寓。在城区界限之外是郊区或卫星城。这五个分布带的每一个都在扩张,并逐渐越过边界侵入、统治、接替邻近分布带的区域。
二、少年犯罪区研究
有学者将这些理论用于研究青少年犯罪,并取得了一些成果。首先,从自然状况来看,青少年犯罪率高的区域位于重工业区或商业区内或者与其毗邻的区域。其次,从经济状况来看,青少年犯罪率最高的地区也是经济状况最差的地区。最后,从人口构成来看,青少年犯罪率最高的区域与外国人和黑人高度集中有关。而这些区域一般都集中在分布带二的区域中或与其毗邻的区域中,以及各区域之间的间隙区域。因而,青少年犯罪与城市发展中的侵入、统治、接替过程密切相关。当特定区域被新居民侵入时,就将其已经形成的共生关系破坏(社会解组),从而导致犯罪率的上升。而在所有区域中,分布带二的情况最为严重,它不仅被商业区侵入,还被连续不断的移民潮侵入。
这一观点得到了实证考察的支持。即每个群体的青少年犯罪率取决
于所调查区域的类型,其犯罪率与整个区域相称。黑人青少年、国外出生的青少年和新近移民而来的青少年中发现很高比率的青少年犯罪,与该城市的各个地理分布模式之间存在的差别密切相关。
三、芝加哥区域计划
因为相信青少年犯罪是由间隙区域的社会解组造成的,所以芝加哥学派认为对青少年个人采取处遇措施对减少青少年犯罪整体犯罪率不会有明显的效果。他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寻求能有效地改变特定的局部社区的生活环境和城市所有不同区域的生活环境的发展计划。因此,1932年,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克利福德肖发起了芝加哥区域计划。这项计划在芝加哥的6个区域建立了22个邻里中心,该中心的职能主要有两项:一是协调如教堂、学校、工会、资方、俱乐部和其他群体之类的社会资源,宣讲和解决社区问题;二是主办多项活动计划,包括娱乐、讨论小组和社区计划。通过这些活动,发展居民对自己福利的积极兴趣,建立使整个社区都能了解其问题并通过共同行动解决其问题的当地居民的民主组织。这项计划在芝加哥实施了25年,直到克利福德肖去世,在波士顿,这一计划实施了3年。有学者对此计划进行了评价,认为是十分有效的。但通过实证调查,这项计划只对青少年犯罪产生了微乎其微的影响。从这之后,肖的理论进入衰落期。
四、进一步发展
但在1978年,科恩豪泽的一部著作又使得该理论重获新生。他从肖的理论中提炼出“社区控制”模式,其基本观点是,贫穷的人们、居住在多种族和民族中的人们、经常迁居的人们将很难树立和维持正常的社会关系,以及能使居民达到共同愿望和目标的公共机构。因此,在这些人群中有较高的犯罪率和青少年犯罪率。波塞克和韦伯同样认为社会解组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率的主要原因,并且发现1940-1950年之间的数据可以支持这一观点。在分布带扩张的过程中,分布带中的人强烈抵制,并进行成群迁徙,在一段时间内,社区居民的居民被完全替换,原有的社会结构将消失,这个过程就是社会解组,这个过程是导致较高的犯罪率的主要原因。
后来,桑普森回顾了这些研究,发现尽管贫穷和犯罪率关系不大,但贫穷和迁徙结合就与较高的犯罪率相关。社区中的离婚率与暴力犯罪之间也有稳定的联系。桑普森也用社会解组解释这些发现,他将社会解组界定为社区没有能力实现它的共同价值观。如社区居民反对吸毒,但没有能力赶走在社区进行交易的毒品贩子。而社区之所以不能实现共同的价值观,是因为社区因为社会解组而缺乏由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资本”。桑普森引入了“集体效应”这一术语来解决这一问题,即只有当社区具有足够的凝聚力并采取公开行动的时候,可以减少犯罪的发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