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学派

合集下载

第十五章 芝加哥学派(经济学说史-温州大学,韩纪江)课件

第十五章 芝加哥学派(经济学说史-温州大学,韩纪江)课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六、乔治· 丁· 斯 蒂格勒
(George J· Stigler)
1、生平。



斯蒂格勒1911年生于美国华盛顿州雷登的西雅图郊区。 在美国经济大萧条即将到来之时,他进入了华盛顿大学, 并于1931年获得工商管理学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来到西北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斯蒂 格勒进入芝加哥大学。1936年离开芝加哥来到艾姆斯地 区的依阿华州立大学任助理教授。 1947年,斯蒂格勒开始了在哥伦比亚大学长达11年之久 的教学生涯。 1958年,斯蒂格勒被认命为芝加哥大学商业研究生院美 国制度查尔· R· 沃尔格林讲座的教授。 这样,他就开始了在这所大学的长期任职生涯。期间,他 与米尔顿· 弗德里曼一道,帮助领导了主张自由市场经济 的芝加哥学派,这个学派由于重视货币主义和降低政府作 用而闻名于世。

③在短期内,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主要影响产量,部分影响 物价,但在长期内,产出量完全是由非货币因素(如劳动 和资本的数量,资源和技术状况等)决定的,货币供应只 决定物价水平。 ④经济体系本质上是稳定的,只要让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其 调节经济的作用,将能在一个可以接受的失业水平条件下 稳定发展,凯恩斯主义调节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 是减少了经济的不稳定,而是加强了经济的不稳定性。因 此,弗里德曼强烈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实行一种”单 一规则”的货币政策。这就是把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 工具,由政府公开宣布一个在长期内固定不变的货币增长 率,这个增长率(如每年增加 3~5%)应该是在保证物 价水平稳定不变的条件下与预计的实际国民收入在长期内 会有的平均增长率相一致。

2、特别强调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
强烈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应减少到必不可 少的最低限度,强调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调节 经济运行中的重大功能。 如奈特和西蒙斯都十分强调私人企业的自由竞争 在经济生活中应起的作用。哈耶克认为,自由竞 争不仅能够实现生产资源的最优配置,即取得最 大经济效率,而且能够保存个人自由,防止政策 决策人专断的干涉。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之一。

其成员主要是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信奉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强调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的一批经济学家,也有个别不曾在该校任教,但因其学术观点和政策倾向而被认为是该学派成员。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有 J·瓦伊纳(1892~1970)、富兰克·H·奈特(1885~1972)、(1899 ~1946)等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F.von 哈耶克、乔治·施蒂格勒(1911~)、M·弗里德曼(1912~2006)等人。

芝加哥经济学派的成员坚定地支持新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的经济分析,在其政策建议中频现以“自由市场”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思想,同时采取一贯反对滥用数学形式主义,并乐意放弃精密严谨的一般均衡理论的逻辑推理而倾向于更具有结果导向的部分均衡分析的方法论。

“芝加哥经济学派”与“经济学帝国主义”联系在了一起,所谓的“经济学帝国主义”就是指将经济推理的应用方法推向传统上认为是其他领域的特区,如政治科学,法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

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观点有:①极端强调个人自由:极端强调个人自由,反对个人专断和“权威”;在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的情况下,强调“法治”,反对“人治”。

主张建立一种货币体制,在该体制下,一国的货币信用流通量取决于某种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规则”,而不是取决于货币当局相机抉择所采取的政策措施。

②特别强调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经济中的功能:特别强调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在调节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的重大功能,强烈主张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应减少到必不可少的最低限度。

③三个政策目标此长彼消: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自由、经济效率与分配均等这三个政策目标,经常是此长彼消,顾此失彼,不可得兼的。

例如,为了减缓失业,必须承受一定的通货膨胀,而要稳定物价,又必须让更多工人在相当长时期内处于失业状态。

又如,增加政府转移支付和保障社会福利支出,有助于减缓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带来的收入分配的不均和阶级矛盾,但为此必须征收高额累进所得税,在一定条件下妨碍资本积累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代表人物及其基本观点
• 一般认为,芝加哥学派形成的标志是1896 年杜威在《心理学评论》杂志上发表的 《心理学中的反射弧概念》一文;安吉尔 在1906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时的演讲 辞《机能心理学的领域》(1907年发表于 《心理学评论》杂志)中阐明了机能心理学 的基本观点;卡尔1925年出版的《心理 学——心理活动的研究》,则代表了芝加 哥学派的晚期倾向和完成形式。
• 铁钦纳维护正统的热忱和他的与此相关的批判精 神曾引起美国心理学家的某种厌恶,如詹姆士曾 指责他“在科学和写作方面是一个胡搅蛮缠的 人”。但这并不说明,对美国机能心理学的发展 而言,铁钦纳所起的作用完全是消极的。事实上, 机能心理学和构造心理学这一对彼此对立的名称 正是铁钦纳提出来的,从而不仅使他自己的思想 体系,而且也使美国人的心理学思想分别获得了 它们各自的历史身份。 • 也正是铁钦纳的批判才使得机能主义者更加自觉 的明确的阐述他们的观点。
杜威
• 184面
安吉尔
• 186面
卡尔
• 187面
芝加哥学派
• 机能心理学的芝加哥学派是指19世纪末20 世纪初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形成的一个自觉 的心理学派别。它与铁钦纳为首的构造心 理学派别明确对立。芝加哥学派的理论观 点是美国机能心理学的典型表现形式,往 往被称为狭义机能主义、以与作为美国心 理学一般特征和总体倾向的广义机能主义 相区别。代表人物有杜威、安吉尔和卡尔
乏加哥学派的形成
• 芝加哥学派的形成,部分地是由于芝加哥大学的 待点。芝加哥大学始建于1892年。作为一所新兴 的大学,它集中体现了美国精神,因而注定成为 机能主义运动的中心。 • 芝加哥大学的特点是芝加哥学派得以形成的原因 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更主要的则是当时作为 对立面的铁钦纳及其构造心理学的存在。美国人 乐于接受进化论,并运用进化论的方式来理解心 理学问题。进化论的基本精神是适应或机能的概 念,主张物种是进化的产物,正是生存的需要决 定了物种的身体结构。

第十二讲芝加哥学派

第十二讲芝加哥学派

8
4、不完全信息理论
施蒂格勒通过引进“不完全信息” 这个因素,对市场中的一些现象, 作出了通过严密逻辑推理,并可 用经验材料加以检验的理论解释, 并为70年代以来有关失业和通货 膨胀等宏观经济理论提供了微观 的理论基础。 如:价格刚性、排队与资源未能 充分利用,同种商品在不同地区 有不同销售价格,以及一个产业 部门为什么同时并存着规模大小 差别很大的许多企业等等。
12
2、著作
《生产和分配理论》(1941年) 《竞争价格理论》(1942年) 《价格理论》(1946年版,1952年版,1964年版) 《美国的家庭仆人》(1947年) 《产出和变业的趋势》(1947年) 《教育事业的就业和报酬》(1950年) 《联邦政府的价格统计》(1961年) 《知识分子和市场》(1962年) 《关于国家的正当经济作用的对话》(合作,1963年) 《制造业的资本和报酬率》(1963年) 《经济学史论文集》(1965年) 《产业的组织》(合作,1968年)《工业价格的行为》(合作,1970年) 《现代人和他的公司》(1971年)《公民和国家》(1975年)《现代人 和他的公司》(1971年)《公民和国家》(1975年)《作为传道士的经 济学家,及其他论文》(1982年)
5
三、主要经济观点
1、极端强调个人自由
反对个人专断和“权威”,极 端强调个人自由。在国家必须 干预经济的情况下,强调“法 治”,反对“人治”。 如主张建立一种货币体制,在 该体制下,一国的货币信用流 通量取决于某种以法律形式规 定的“规则”,而不是取决于 货币当局相机抉择所采取的政 策措施。
18
2、舒尔茨的主要著作
《关税对大麦、燕麦、玉米的影响》(1933年) 《训练和充实农村地区社会性工作者》(1941年) 《改变农业》(1943年) 《农业的生产福利》(1949年) 《人力资本的投资》(1981年)等 在发展经济学方面,其代表作有: 《改造传统农业》(1964年) 《不稳定经济中的农业》(1945年) 《农业的经济组织》(1953年) 《世界农业中的经济危机》(1965年) 《经济成长和农业》(1968年)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2) 指出“传播是一个社会心理的过程 ,在某种意义和某种程度上,个人能够 通过传播接受其他人的态度和观点,是 用人们之间的理性和道德秩序代替单纯 心理的和本能的秩序的过程.”
(3) 帕克描绘了传播的两种典型功能,即“参 “ 考”和“表达”功能,在参考功能中,传播的是思 “表达” 传播的是思 想和事实,在表达功能中,则表露出感情、态度和 表露出感情、 想和事实 表露出感情 情绪。作为整体的传播,它使社会团体走向联合、 情绪 一致和完整。它修正、规范了竞争,产生出道德秩 序,帕克认为,由于传播带来了更为接近和更加理 解,由于它用文化相互影响进程中的道德秩序代替 生物秩序,在长时间的进展中,它能减轻社会紧张 。
• 时代背景:美国向现代化社会 转变之时。工业化、都市化的 浪潮席卷全美,迅猛的变动带 来了诸多社会问题。
二、代表人物介绍
1、杜威 杜威是库利和帕克的老师
杜威向他们灌输了把社会作为有机体 有机体 这样一种深刻的观点。他认为,社会整 体的存在高于社会的个人的利益。他强 调传播的功能是使个人自由和社会责任 相协调,这一点促成了帕克和库利对传 播学的悉心研究,以此作为社会学分析 的关键范畴。
杜威关注的是“有组织的信息” “现代的贵任是将信息社会化,实现 信息对于社会实践的意义。”
——《批判伦理学大纲》(1981)
1892年出版《思想新闻》
19c20s-30s,杜威回到对现代传播的政 治和社会含义的思考。将传播过程作为 一种人人熟悉的日常项目 将传播看作 人人熟悉的日常项目和将传播看作 人人熟悉的日常项目 技术和物质进步的观念。 技术和物质进步9世纪90年代,杜威对传播的强烈兴 趣集中在那些改进了速度、力量和效率 的现代技术 现代技术上,他对于它们帮助科学研 现代技术 究的潜能充满热情。并且在后来的阶段 里,在研究传播这一现象时引入了参与 参与 和共享 共享的概念。 共享

芝加哥学派名词解释考研

芝加哥学派名词解释考研

芝加哥学派名词解释考研摘要:I.芝加哥学派简介A.芝加哥学派的定义B.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和领域II.芝加哥经济学派A.芝加哥经济学派的特点B.芝加哥经济学派的主要理论C.芝加哥经济学派的影响和贡献III.芝加哥社会学派A.芝加哥社会学派的创立和发展B.芝加哥社会学派的主要理论C.芝加哥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学术贡献IV.芝加哥学派的影响和意义A.芝加哥学派对各个领域的影响B.芝加哥学派在美国和全球的地位和意义正文:芝加哥学派是一个涵盖多个学科领域的学术派别,起源于20 世纪初的美国。

芝加哥学派以其现实主义的态度和强调功能主义的设计理念而著称,对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芝加哥学派简介芝加哥学派是一个涵盖多个学科领域的学术派别,起源于20 世纪初的美国。

其主要涵盖了经济学、社会学、建筑学、传播学、数学分析学派和气象学派等多个领域。

芝加哥学派以其现实主义的态度和强调功能主义的设计理念而著称,对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芝加哥经济学派芝加哥经济学派是芝加哥学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学,反对政府过度干预。

芝加哥经济学派的特点是以实证分析为主,强调经济现象的实证研究,并通过事实和数据来验证经济理论。

芝加哥经济学派的主要理论包括:新古典经济学、产权理论、合约理论等。

芝加哥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弗里德曼、斯蒂格勒、贝克尔等,他们的理论和研究成果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芝加哥社会学派芝加哥社会学派是20 世纪美国社会学领域的一个重要学派,其创立和发展与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密切相关。

芝加哥社会学派的主要理论包括:社会结构理论、社会变迁理论、符号互动主义等。

芝加哥社会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帕克、米德、布鲁默等,他们的学术成果对美国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芝加哥学派的影响和意义芝加哥学派在美国乃至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现实主义的态度和实证主义的方法论对各个学科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传播学科
• • • • • 芝加哥学派,认为传播是人类关系的本质,远远超出单纯的信息传递和交 流,传播创造和维持社会,探讨大众媒体在一个健全的民主制中的作用。 芝加哥学派对于传播理论与研究的影响 1 它代表着社会科学在美国的第一次繁荣,就那些重要的欧洲理论来说, 特别是德国社会学家西梅尔的理论来说,它起到了思想登陆点的作用。 2 它使美国有关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 3 芝加哥学派的学者构成了一个以人类传播为中心的人格社会化的理论概 念体系。他们攻击对于人类行为的直觉解释,取而代之强调一种观点,即 后来被称为符号互动理论的观点。 4 芝加哥学派构筑了后来的以媒体效果为重点的大众传播研究的模型。 对传播学的贡献:使美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符号 互动论;佩恩基金研究。 代表人物:G·西梅尔(德国),C·H·库利,J·杜威,W·冯特,G·H·米德, R·E·帕克


建筑学派
一场大火引发的建筑革命

1873年10月8日,美国中西部城市芝加哥发生了一场火灾,熊熊大火烧毁了全市近 1/3的建筑。所谓祸兮福所倚,这场大火带来的重建,诞生了美国最早的建筑流派— —芝加哥学派。这是一个主要从事高层商业建筑设计的建筑师和建筑工程师群体, 他们的出现无疑促进了现代化大城市的诞生和发展。 时代背景 18世纪末、19世纪前期的美国,虽然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站在了世界的舞台上, 但在文化上依然是欧洲的附庸,建筑也同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美国的建筑没有形 成自己的风格,往往是欧洲流行什么,他们就仿效什么。在那段时间内,他们的地标 建筑如白宫、国会山、最高法院等,基本上模仿的都是欧洲的古典主义建筑,在城市 规划上也基本照搬当时欧陆的流行。更有甚者,当欧洲开始批判和反思盛行一时的折 衷主义时,美国依然乐此不疲——这样的行为,被批评为浮夸和暴发户的心态。 19世纪以前芝加哥是美国中西部的一个小镇,1837年仅有4000人。由于美国的 西部开拓,这个位于东部和西部交通要道的小镇在南北战争之后急速发展起来,到 1890年人口已增至100万。经济的兴旺发达、人口的快速膨胀刺激了建筑业的发展。 而发生在市中心的这场大火灾,更加剧了对新建房屋的需求。 要多快好省地在短时间内新建大量房屋,在当时已有的材料和建筑手段中,芝加 哥的建筑师们选择了这样一种建筑:高层、铁(或钢)框架、箱式结构。用铁构成的 箱式框架足以承担重量,外墙已无承重功能;铁框架便于搭建,外面敷上石料或混凝 土一层楼就出来了。高层建筑便于容纳更多的人,这些做法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赶时间, 弥补火灾的损失,却恰恰符合经济派

芝加哥学派名词解释

芝加哥学派名词解释

芝加哥学派名词解释
起源:
芝加哥学派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于美国的社会学学派,其学术活动的开展以芝加哥大学为中心,代表着社会学在美国的一次繁荣。

研究:
在美国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下,芝加哥学派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证研究,从而使这个学派总体上具有重视经验研究和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为主的应用研究的特征。

影响:
芝加哥学派的学术研究对传播理论与研究产生巨大影响,使美国的传播学研究具有了强烈的经验主义方向。

芝加哥学派进行的“电影对儿童的影响”的佩恩基金研究,是传播效果大众文化研究的开端,为后来众多效果研究提供了早期的模式。

代表人物:杜威、库利、帕克、米德。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莱特的家具设计:他强调简洁的几何形态只是对于机器生产的欣赏,而没有考虑到现代及其技术更广泛的潜力,他对于建筑工业机器化就不感兴趣。莱特机器地把他的美学原则应用到他后来的设计之中,结果产生了一些及不舒适的几何性家具。
பைடு நூலகம்
十三、芝加哥学派:
19世纪70年代美国的建筑界却兴起了一个重要的流派—芝加哥学派这个学派突出了功能在建筑设计中主导地位,明确了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力图摆脱折衷主义的羁绊,使之符合新时代工业化精神。
特点:芝加哥学派包括了众多的建筑师,他们建筑设计的共同特点是注重内部功能,强调结构的逻辑表现,立面简洁、明确,并采用了整齐排列的大片玻璃窗,突破了传统建筑的沉闷之感。
代表人物:(1)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和理论家。他最先提出的的“形式追随功能”口号,成立了现代设计运动最有影响立的信条之一。(代表作)1899年设计了芝加哥施莱辛格-马耶百货公司大厦完整体现了他建筑理念,达到了19世纪高层建筑设计的高峰。
(2)莱特美国最著名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莱特吸收和发展了沙利文“形式追随功能”的思想,力图形成一个建筑学上的有机整体概念,即建筑的功能、结构、适当的装饰以及建筑的环境融合为一体,形成一种适于现代的艺术表现,并十分强调建筑艺术的整体性使建筑的每一个细小部分都与整体相协调。家居设计与他的建筑一样,是以一系列简单的部件构成的,构图十分洗练。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诞生于1910年左右的美国,被认为是美国传播学的源头。

当时,芝加哥大学的第一任校长哈珀致力于将该校办成美国主要的研究型大学之一,并对探索新知和面向社会十分推崇,于是为芝加哥学派的诞生提供了自由的土壤。

芝加哥学派为何衰落?1.结构功能主义与定量研究的结盟力量巨大,新的社会学研究范式出现,并更加适应当时美国社会的需要。

而芝加哥学派排斥定量方法,这无疑显得有些落后。

2.二战后,美国急于发展经济和政治,对社会加强了意识形态的控制,而芝加哥学派提倡的自由观念和理想主义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压制,这让他们得不到资金和社会资源的支持,日渐式微。

3.芝加哥学派内部近亲繁殖,以及其关注的议题逐渐淡出人们视野,成果不受重视。

总的来说,是芝加哥学派本身的研究重点与美国当时的国情不符,再加上研究视野狭窄,方法有局限性,最终导致了衰落。

一、芝加哥学派:社会学起源于欧洲,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学系是在美国成立的。

芝加哥派的主要学术成就:1.芝加哥学派开拓了现代城市社区的研究道路2.芝加哥学派形成了人文区城市理论3.芝加哥学派推动了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的完善4.芝加哥学派创建了符号互动论二、结构功能论: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即世界经济危机时期,代表人物是帕森斯和默顿。

结构功能论的关注焦点在于社会均衡是如何维持和不断修复的,在结构功能论看来,社会首先是一个整体。

1.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若要生存就必须具备维持系统所必须的一般条件:①适应:;②达鹄;③整合;④维模2.默顿:《社会理论与社会结构》提供了一种更具弹性的功能分析方法。

三、冲突理论:冲突理论渊源于马克思的社会思想,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和最透彻的冲突论。

1.刘易斯・A・科塞:功能冲突论。

《冲突的社会功能》社会冲突不只是具有破坏的反功能,也具有正功能。

2.达伦多夫:辩证冲突论。

《工业社会的阶级和阶级矛盾》。

达伦多夫认为,“我们称作社会分层的不平等体系,只不过是社会权力结构的派生物”这属于社会分层理论的冲突论。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一、芝加哥学派的概述芝加哥学派是指芝加哥大学的一群学者包括斯蒂格勒、德姆塞茨等,他们继承了奈特以来芝加哥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信封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竞争是市场力量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

他们还认为企业自身的效率才是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基本因素。

另外芝加哥学派对政府产业规制的分析,开创了经济学一个心的研究领域——规制经济学。

芝加哥学派是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之一。

其成员主要是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任教、信奉新自由主义经济哲学、强调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的一批经济学家,也有个别不曾在该校任教,但因其学术观点和政策倾向而被认为是该学派成员。

该学派的主要代表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有J·瓦伊纳(1892~1970)、富兰克·H·奈特(1885~1972)、(1899 ~1946)等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F.von哈耶克、乔治·施蒂格勒(1911~)、M·弗里德曼等人。

芝加哥经济学派的成员坚定地支持新古典经济学价值理论的经济分析,在其政策建议中频现以“自由市场”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思想,同时采取一贯反对滥用数学形式主义,并乐意放弃精密严谨的一般均衡理论的逻辑推理而倾向于更具有结果导向的(result-oriented)部分均衡分析的方法论。

近年来,“芝加哥经济学派”与“经济学帝国主义”(economic imperialism)联系在了一起,所谓的“经济学帝国主义”就是指将经济推理的应用方法推向传统上认为是其他领域的特区,如政治科学,法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

二、芝加哥学派的主要学术观点芝加哥学派的观点主要有:1.极端强调个人自由,反对个个专断和“权威”;在国家必须干预经济的情况下,强调“法治”,反对“人治”。

例如,西蒙斯在30年代关于改革美国货币金融体制的主张,其中包括商业银行必须对其吸收的存款保持100%的现金准备这一建议;哈耶克始终主张金本位制是现实可行的理想的货币制度,反对任何人为地扩大货币流通量的政策措施;以及弗里德曼的“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等。

芝加哥学派简介

芝加哥学派简介

建筑实例
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
建筑实例
熨斗大厦
建筑实例
马凯特大厦
建筑实例
第二拉埃特大厦
建筑实例
纽约布法罗担保大厦
建筑实例
温莱特大楼
建筑实例
芝加哥施莱辛格和迈耶百货 商店 建筑实例联合信托大厦
细部处理
细部处理
1873年,路易斯·沙利文受雇于詹尼,开始在芝加哥工作,随后沙利文进入 巴黎美术学院,1876年回到芝加哥。沙利文为芝加哥学派奠定了理论基 础,提出“形式追随功能”这一口号,沙利文比较成功地找到了用于这种新钢 架建筑的非同寻常的适当形式。他放弃了立面的古典式水平划分,并通过 垂直划分,表现出了相同的、绝大多数功能得以安排的楼层的累积。
建筑实例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厦建筑实例熨斗大厦建筑实例马凯特大厦建筑实例第二拉埃特大厦建筑实例纽约布法罗担保大厦建筑实例温莱特大楼建筑实例芝加哥施莱辛格和迈耶百货商店建筑实例联合信托大厦细部处理细部处理
美国芝加哥学派简介
基本概况 建筑实例 细部处理
基本概况
1、产生背景 美国芝加哥学派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1871年10月8日,因一头奶牛踢 翻了干草堆上的油灯,酿成了惨绝人寰的芝加哥大火。大火烧了几天几 夜,以木质房屋为主的芝加哥化为一片灰烬,仅留下老水塔,成为芝加哥 过去的象征。灾难过后的重建过程中,耐火、经济、高效成为关键词,工 程师们寻求新的解决之道,芝加哥学派应运而生。
2、主要特征 芝加哥学派建筑特点是以高层为主、铸铁框架、占满整个开间的横向大 窗(芝加哥窗)、立面简洁;同时保留了部分古典手法,如三段式构图 (底座——中间楼层——顶层),重点细节进行装饰。
2、发展过程 第一栋芝加哥学派建筑——第一拉埃特大厦,7层,砖与铁梁柱混合结构 设计者:工程师詹尼 。1885年他完成的位于芝加哥的“家庭保险公司”十层 办公楼,标志芝加哥学派的真正开始,这是第一座钢铁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Louis Sullivan 1892
沙利文的成就
装饰
沙利文在筱悬木具有双翼的种子附加的意义,在他关于建筑装饰的论文“ 符合超人哲学之建筑装饰结构”作为标征。在这图形下方,沙利文置入一段 尼采式说明文字:“胚芽是实在的东西,是性质之所在。在其微妙的机构中 存在着力量的意向,功能是去寻找,最终发现造形完全的表现。”
沙利文
( 1856 - 1924 ) 他 1873 年来到芝加哥,在芝加哥学派中很快成为重 要人物。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后,就职于芝加哥的詹尼事务所,不久赴 巴黎艺术学院学习, 1875 年返回芝加哥。 1881 年他与建筑师丹克玛尔 ·阿德勒合作,开设建筑事务所,他们一起共事 14 年,建筑了数百座大 厦,尤其在商业性建筑方面,成为美国建筑史上重要的里程碑,也是现代 建筑美学——特别是摩天楼设计美学的奠基人。他反对折衷主义,致力于 新建筑的理论建设,不遗余力地宣传他的主张。他认为:“自然界一切物 体都具有自己特定的形状。也就是说,它总是以一种特定的形式,一种独 有的外部造型,告诉我们这是什么,它如何与其它物体相互区别等等。” 在此,建筑物的外部形状也应当依据不同的功能而有所不同。如果把现代 交易所建造成希腊神殿的样子,把疗养别墅建造成摩尔人的宫殿,那是多 么滑稽可笑的事!“给予每个建筑物以适当的和准确无误的形式,这才是 建筑创作的目的”,也是每个建筑师的责任。“形式永远追随功能,这是 规律”。因此也有人把他看做是功能主义建筑的创始者。
莱特

莱特(1869—1959)生于威斯康星州
。曾在威斯康星大学学习工程。19世纪 80
年代后期开始在芝加哥从事建筑活动,并在
沙利文的建筑事务所工作过。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在美国中西部设计了不少小住 宅和别墅。

《经济学说史》第二十章芝加哥学派

《经济学说史》第二十章芝加哥学派

第二十章 芝加哥学派
11
6. 经济周期理论
◆ 哈耶克以货币非中性和迂回生产的观点来解释经济周 期波动。迂回生产指的是原材料要经过一些中间生产 环节后才能生产出满足人们需要的产品。哈耶克指出, 影响生产力的变量主要有利率、储蓄和货币供给量的 变化,这些变量的变动引起经济波动。
◆ 哈耶克通过货币的非中性解释了经济周生产过 程的结构失衡,引发经济危机,导致失业增加。他认 为要避免经济波动必须做到:货币供给数量基本不变, 保持货币中性;所有的价格都要有灵活性,防止货币 数 量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动形成的错误信息对生产 的 误导。
第二十章 芝加哥学派
8
3.市场机制理论
◆ 哈耶克指出,市场机制能使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从而产 生经济效率,经济效率是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他通过信 息分散论和消费者主权论论证了他的市场机制理论。
◆ (一)信息分散论:哈耶克认为,资源配置是最基本的 经济问题,资源配置的决策必须依赖有关的信息和知识, 而这些信息和知识分散在千百万人手中,中央计划当局 不可能拥有或收集到全部的信息,因而难以做出对资源 进行正确配置的决策。有效配置资源的信息只有经过个 人的交换去获取,即通过市场过程进行交换和传递。
第二十章 芝加哥学派
4
二、奈特、西蒙斯的经济学说
1、奈特的经济学说
◆ 弗兰克·海尼曼·奈特(1885—1972)出生于美国伊利诺 伊州,1911年获米利根学院文学士学位,1913年获田纳 西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16年获康奈尔大学哲学博士学 位,先后任艾奥瓦大学、芝加哥大学教授,退休后任芝 加哥大学名誉教授。主要著作有:《风险、不确定性和 利润》(1921)、《经济组织》(1933)、《经济秩序 与宗教》(1945)、《竞争伦理学及其他》(1951)、 《论经济学的历史与方法》(1956)、《智力与民主行 为》(1960)。

芝加哥学派

芝加哥学派
除行星波外,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贡献有:提出了大气运动的地转适应;行星波的能量频散;西风带急流的形 成理论及其在大气环流中的重要作用;行星波的正压和斜压不稳定性。芝加哥学派对动力气象学的贡献为数值天 气预报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关图书
内容简介
基本资料
图书目录
芝加哥学派书名:芝加哥学派 作 者:(美国)约翰·范·奥弗特瓦尔德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01月 ISBN: 62 开本:16开 定价: 38.00元
芝加哥学派
学术理念
01 经济学派
03 传播学派
目录
02 建筑学派 04 数学分析学派
05 社会学派
07 相关图书
目录
06 气象学派
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是许多不同学科学派的统称,因这些学派都源自于芝加哥大学(或芝加哥 市),故名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包括芝加哥经济学派、芝加哥建筑学派、芝加哥传播学派、芝加哥数学分析 学派、芝加哥气象学派等等。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芝加哥经济学派(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和芝加哥社 会学派(Chicago School of Sociology)。
经济学派
科斯大名鼎鼎的芝加哥经济学派(Chicago School of Economics)是指芝加哥大学的一群学者的学术理念, 早期包括富兰克·奈特、亨利·赛门斯(Henry Simons)等,后期(鼎盛时期)包括诺贝尔奖获奖者米尔顿·弗 里德曼、斯蒂格勒、罗纳德·科斯等等。 他们继承了富兰克·奈特以来芝加哥传统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想和社 会达尔文主义,信奉自由市场经济中竞争机制的作用,相信市场力量的自我调节能力,认为市场竞争是市场力量 自由发挥作用的过程。他们还认为企业自身的效率才是决定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基本因素。另外芝加哥学派对 政府产业规制的分析,开创了经济学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规制经济学。

8.1.1芝加哥学派

8.1.1芝加哥学派

现代主义设计,首先是从建筑设计领域开始的。
1871年,芝加哥发生大火,将市区 8 万平方公里的建筑夷为灰 烬 ,重建工作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建筑师。为了在有限的市 中心,建造更多房屋,现代高层建筑开始诞生。
以沙利文为代表的建筑师们,采用三种新型材料:钢铁、水泥、 平板玻璃,取代传统的木材、石头、砖瓦,并采用“拼装式” 的革新手段,形成了简洁明快,强调功能,具有工业化时代风 格的摩天大楼,在设计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在高层建筑 的发展上做出了卓越贡献,被称为芝加哥学派。
温莱兰水克山庄·莱特 Frank Lloy1d93W6 right
宾西1法86尼7亚-1959
芝加哥学派,创造了“芝加哥窗”,也就是大玻璃窗,形 成了简洁的建筑风格,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 明确提出形式服从功能的观点,为后来的现代主义建筑奠定 了理论和实践基础,芝加哥也成为了现代高层建筑的发源地。
沙利文是芝加哥学派的中坚人物。他提出的“形式追随功能” 口号,成为现代设计运动最有影响力的观念之一。温莱特大厦, 被认为是第一个成功地应用了铁框架结构的现代摩天楼。整座 建筑采用三段式,下面两层是商业区,中间部分是办公区,顶 层是设备机房。造型稳定、简洁。体现了高层、铁框架、大窗 户、简单立面等建筑特点。这种设计思路在100多年后的今天, 仍然被大量使用。
赖特是沙里文的学生,在沙里文形式追随功能思想的基础上, 提出功能与形式是一回事,功能与形式在设计中根本没有可能 完全分开。在此基础上,赖特进一步提出了有机建筑的概念, 在他看来,建筑是自然的、真实的。设计要自内而外的进行, 要突出建筑形象的内涵,要与周围环境密切结合,要表现材料 本身质感。
也就是说,建筑的结构、材料、方法应该融为一体,合成一个 为人类服务的有机整体。可以这样理解,赖特的有机设计其实就 是综合性、功能主义的含义。打破了建筑的传统观念,主张空间 可以内外贯穿,自由划分。

芝加哥学派名词解释考研

芝加哥学派名词解释考研

芝加哥学派名词解释考研
【最新版】
目录
1.芝加哥学派的概述
2.芝加哥学派的来源和背景
3.芝加哥学派的主要贡献和影响
4.芝加哥学派与考研的关系
正文
芝加哥学派是一个涵盖多个学科领域的学派统称,这些学派都源自于芝加哥大学或芝加哥市。

其中最著名的包括芝加哥经济学派和芝加哥社会学派。

芝加哥学派的出现,体现了大胆的现实主义态度和符合工业化时代精神的设计理念。

它比比利时新艺术运动早出现 14 年,并在高层建筑与结构方式上取得了重要突破。

芝加哥学派在建筑材料上大胆采用新材料,如钢等材料,并在建筑形式上大胆采用钢架结构的高层建筑形式。

在建筑理念上,芝加哥学派追求形式服从功能,强调建筑艺术应反应新技术的特点,主张简洁的立面以符合工业时代的审美需求。

这种追求功能与新技术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对后来的现代建筑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于考研来说,了解芝加哥学派有助于拓宽知识视野和提高审美素养。

芝加哥学派在各个领域的贡献和影响都是考研学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例如,在建筑学领域,芝加哥学派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芝加哥学派的理念和方法也为考研学子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第1页共1页。

7.3.120芝加哥学派

7.3.120芝加哥学派

2、芝加哥学派发展阶段
第二阶段是芝加哥学派发展的黄金时期,代表 着芝加哥学派实证研究的正式开始。
《城市社会学》一书,为芝加哥学派奠定了在 城市研究领域的领军地位。
20世纪30年代之后,芝加哥学派失去了领导地 位,逐渐衰落。
2 芝加哥学派研究方法
1、强调实地调研、实证研究
实地调查和直接观察是芝加哥学派的学术传统 和基本方法。
帕克特别关注城市背景下的社会过程,主张将 城市作为实验室。
2、强化定量研究
伯吉斯对于定量研究方法的开创和发展作出了 巨大的贡献。
最重要的定量技术是统计制图。
3 芝加哥学派主要思想
1、人类生态学的起源
广义的层面,人类生态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的关 系的视角和方法。
狭义的人类生态学是指理解城市区域内,空间 形态形成的过程和模式,以及不同人群和功能要素 在有限的区域内分布的方式等问题的学科。
生态学模型的假设,是基于空间的经济竞争, 并没有考虑其它因素的影响。
Thanks!
2、人类生态学的核心概念
(二)隔离 隔离是指社区内居民由于种族宗教、职业、生
活习惯、文化水平或者财富差异的原因,相类似的 群体与演替 侵入是群体之间相互代替的过程,意味着一个
隔离区域对另一个隔离区域的侵占。 演替是指区域的人口类型或者土地利用类型的
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城市贫富分化严重,都市中存在着大量的贫民
窟; 传统价值面临严重的危机,犯罪、堕落、社会
冲突等问题层出不穷。
2、芝加哥学派发展阶段
芝加哥学派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1892年芝加哥大学社会学系创建 开始。 开创和推进实证调查研究方法,提出关注城市 发展的研究思想。
2、人类生态学的核心概念

芝加哥学派名词解释

芝加哥学派名词解释

芝加哥学派名词解释芝加哥学派是20世纪初在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兴起的一种经济学思想流派。

该学派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对市场机制的研究和强调市场自由,以及运用经济学方法对各种现象进行分析和解释。

以下是对一些与芝加哥学派相关的名词的解释:1. 市场机制(Market Mechanism):市场机制指的是通过供求关系来协调资源配置和决策的方式和规律。

芝加哥学派认为市场机制是一种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能够自动调整供求关系,使经济系统运行更为稳定。

2. 市场自由(Market Freedom):市场自由是芝加哥学派非常重视的概念,指的是市场在没有干预和限制的情况下自由运行的状态。

学派认为市场自由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促进经济增长,强调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反对过度干预和管制。

3. 边际分析(Marginal Analysis):边际分析是芝加哥学派经济学方法的基础。

边际分析强调在做出决策时要考虑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即额外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出或消费所带来的变化。

通过对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的比较,可以得出最优决策。

4. 合约理论(Contract Theory):合约理论是芝加哥学派在契约经济学领域的研究成果。

该理论研究了在不完全信息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经济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冲突,强调通过合理的契约设计能够解决各种合作问题,并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

5. 金融市场效率(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金融市场效率是芝加哥学派对金融市场运行机制的解释。

该理论认为金融市场能够迅速反应所有信息并及时调整价格,即市场价格能够充分反映资产的内在价值。

金融市场效率假设对于证券投资和风险管理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6. 法经济学(Law and Economics):法经济学是芝加哥学派的一个重要分支,将经济学和法学相结合,研究法律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法经济学认为法律是一种资源配置机制,通过法律制度的设计和完善能够促进经济发展和资源配置的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芝加哥学派(生态学派、生态学理论)这一理论运用生态学和社会学的观点研究犯罪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由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一批社会学者创建,故又称为芝加哥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罗伯特·帕克(Robert E·Park)、欧内斯特·伯吉斯(Ernest N·Burgess)、克利福德·肖(Clifford Shaw)和亨利·麦凯(henry D·Mckay)等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美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发展,城市的犯罪问题日益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帕克等社会学家以美国第二大城市芝加哥为实验基地,深入调查研究城市的社会结构,分析了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人口、种族等因素与犯罪之间的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化进程导致城市社会阶层、人口密度、种族关系、社会心理、居住方式、交通通讯等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

社会成员如果不能适应城市环境的这种变化,就会导致失范、越轨和犯罪行为的发生。

(一)同心圆理论经过调查他们发现,犯罪率在城市中心的周围地区最高,随后向郊区逐渐下降,愈是远离市中心周围地区,犯罪率愈低。

贫困、疾病等情况也是如此。

他们的结论是,这种生态现象是城市化过程中的自然产物。

他们将芝加哥市划分为围绕同一圆心而形成的五个区域,即中心商业区、中间地带(工厂区)、工厂住宅区、中上层住宅区、郊区和卫星城。

犯罪大多发生于中间地带,即工厂区。

因为相对于自然社区,中间地带人口流动大,混杂的人口造成了有利于犯罪发生的环境。

(二)社会解组理论这种理论还指出,人们通常生活在家庭、学校、邻里等群体之中,以亲属、朋友、友爱、邻里等关系为内容的非正规社会关系对于约束人们的行为作用很大,地区性的集体发挥着社会监督的功能。

而城市化进程则使这种非正式的社会关系解体,使集体作为非正式社会监督单位的作用显著下降,传统集体的习俗规范和理想受到削弱,并逐渐消失。

随着工商业深入市区,人口流动频繁,社会文化日益多元化。

激烈的竞争与有限资源的矛盾,削弱了社区的整体利益,甚至家庭也趋于解体。

这一切变化使得社会处于解体状态,导致犯罪现象增加。

其基本规律是都市化程度与社会解组程度成正比,社会解组程度与犯罪率成正比。

(三)芝加哥区域计划因为相信青少年犯罪是由间隙区域的社会解组造成的,所以芝加哥学派认为对青少年个人采取处遇措施对减少青少年犯罪整体犯罪率不会有明显的效果。

他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寻求能有效地改变特定的局部社区的生活环境和城市所有不同区域的生活环境的发展计划。

因此,1932年,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克利福德肖发起了芝加哥区域计划。

【延伸阅读迪尔凯姆的一个观点是高速的社会变迁与犯罪增多之间的关系是由社会控制的崩溃造成的。

芝加哥大学的一些学者以此作为他们考察与犯罪有关的环境因素的理论基础,但他们研究的不是整个社会的高速变迁。

他们在研究中引入了植物生态学的概念,因此被称为人类生态学理论。

他们的研究是美国首次大规模的犯罪调查,他们的数据和发现促成了后来美国犯罪学的很多研究成果。

一、同心圆理论1、社区及其共生现象他们认为,人类社区实际上类似于生物生态形式,在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社区中,每个人都为自己的生存而斗争,达尔文的理论在这里同样适用。

帕克是芝加哥学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认为植物的分布与社会中人类组织形态存在相似性。

他提出了两个人类生态学的概念,作为其理论基础。

一个是“共生现象”,即在植物群落中,所有的物种都能在一起良好地生存,而相互分离时则不能很好生存。

他认为,城市是一个有机体,在这种有机体中,有许多生活着不同类型的人们的“自然区”。

这些自然区与植物的自然区一样,有他们自己的一致性。

有的自然区由特定的种族、民族的人构成的社区,如美国的唐人街、黑人区等;有的自然区是由从事某种职业或者有一定收入的群体组成,如工业区、商业区。

不仅在某一自然区的人们存在共生关系,而且在某一城市的不同自然区之间,也存在共生关系。

2、侵入、统治、接替过程帕克的第二个概念与某个区域内的自然平衡的变动过程有关,在生物界,一种新的物种可能会侵入某个区域,进而控制该区域,并将其他生物赶出来,成为该区域的主人。

这种过程被生物学家称为“侵入、统治、接替”。

在人类社会中,也存在同样的过程。

美国历史就是明证。

在城市中,某种文化或者种族群体可能会侵入某个区域,最终接替原群体而成为新主人。

有学者对这一过程作了进一步探讨,指出城市的发展不仅在边界上扩张,而且有按照同心圆的模式从中心成放射状扩展,每个同心圆都有逐渐向外移动的趋势。

这些同心圆被称为分布带。

(表十二)分布带二通常是老城区,不断受到分布带一的侵入、统治和接替过程的影响,房屋比较破旧,人们也放任这种状况的恶化,因为这些房屋在可预见的将来会被拆除而让位给渗透进来的工商业。

这里是人们最不愿居住的地区,通常居住着最贫困的居民,新迁入城市的人也通常居住在该区域。

分布带三的房屋状况适中,居住着那些为摆脱分布带二的恶劣条件而搬来的居民和他的家人。

分布带四基本上是独门独户的家庭住宅或较为昂贵的公寓。

在城区界限之外是郊区或卫星城。

这五个分布带的每一个都在扩张,并逐渐越过边界侵入、统治、接替邻近分布带的区域。

二、少年犯罪区研究有学者将这些理论用于研究青少年犯罪,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首先,从自然状况来看,青少年犯罪率高的区域位于重工业区或商业区内或者与其毗邻的区域。

其次,从经济状况来看,青少年犯罪率最高的地区也是经济状况最差的地区。

最后,从人口构成来看,青少年犯罪率最高的区域与外国人和黑人高度集中有关。

而这些区域一般都集中在分布带二的区域中或与其毗邻的区域中,以及各区域之间的间隙区域。

因而,青少年犯罪与城市发展中的侵入、统治、接替过程密切相关。

当特定区域被新居民侵入时,就将其已经形成的共生关系破坏(社会解组),从而导致犯罪率的上升。

而在所有区域中,分布带二的情况最为严重,它不仅被商业区侵入,还被连续不断的移民潮侵入。

这一观点得到了实证考察的支持。

即每个群体的青少年犯罪率取决于所调查区域的类型,其犯罪率与整个区域相称。

黑人青少年、国外出生的青少年和新近移民而来的青少年中发现很高比率的青少年犯罪,与该城市的各个地理分布模式之间存在的差别密切相关。

三、芝加哥区域计划因为相信青少年犯罪是由间隙区域的社会解组造成的,所以芝加哥学派认为对青少年个人采取处遇措施对减少青少年犯罪整体犯罪率不会有明显的效果。

他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寻求能有效地改变特定的局部社区的生活环境和城市所有不同区域的生活环境的发展计划。

因此,1932年,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克利福德肖发起了芝加哥区域计划。

这项计划在芝加哥的6个区域建立了22个邻里中心,该中心的职能主要有两项:一是协调如教堂、学校、工会、资方、俱乐部和其他群体之类的社会资源,宣讲和解决社区问题;二是主办多项活动计划,包括娱乐、讨论小组和社区计划。

通过这些活动,发展居民对自己福利的积极兴趣,建立使整个社区都能了解其问题并通过共同行动解决其问题的当地居民的民主组织。

这项计划在芝加哥实施了25年,直到克利福德肖去世,在波士顿,这一计划实施了3年。

有学者对此计划进行了评价,认为是十分有效的。

但通过实证调查,这项计划只对青少年犯罪产生了微乎其微的影响。

从这之后,肖的理论进入衰落期。

四、进一步发展但在1978年,科恩豪泽的一部著作又使得该理论重获新生。

他从肖的理论中提炼出“社区控制”模式,其基本观点是,贫穷的人们、居住在多种族和民族中的人们、经常迁居的人们将很难树立和维持正常的社会关系,以及能使居民达到共同愿望和目标的公共机构。

因此,在这些人群中有较高的犯罪率和青少年犯罪率。

波塞克和韦伯同样认为社会解组是影响青少年犯罪率的主要原因,并且发现1940-1950年之间的数据可以支持这一观点。

在分布带扩张的过程中,分布带中的人强烈抵制,并进行成群迁徙,在一段时间内,社区居民的居民被完全替换,原有的社会结构将消失,这个过程就是社会解组,这个过程是导致较高的犯罪率的主要原因。

后来,桑普森回顾了这些研究,发现尽管贫穷和犯罪率关系不大,但贫穷和迁徙结合就与较高的犯罪率相关。

社区中的离婚率与暴力犯罪之间也有稳定的联系。

桑普森也用社会解组解释这些发现,他将社会解组界定为社区没有能力实现它的共同价值观。

如社区居民反对吸毒,但没有能力赶走在社区进行交易的毒品贩子。

而社区之所以不能实现共同的价值观,是因为社区因为社会解组而缺乏由社会关系构成的“社会资本”。

桑普森引入了“集体效应”这一术语来解决这一问题,即只有当社区具有足够的凝聚力并采取公开行动的时候,可以减少犯罪的发生。

为了验证集体效应,桑普森和他的同事展开了调查,在分析了调查所得数据之后,他们推断“社会结构性缺陷(社会解组)和集体效应的削弱是促进犯罪的因素”。

芝加哥学派的人类生态学理论是犯罪学中十分重要的理论,克利福德·肖的个案研究至今都被奉为经典,他的调查方法也为后来社会解组理论以及其他一些理论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

芝加哥学派关于治理犯罪的对策为,减少犯罪的政策应当被直接施加于具有高犯罪率的分布带,而不是施加于其中的居民个人。

即“改变场所而不是改变个人”。

如监控犯罪频发地点;通过组织活动促进社会关系的生成;通过资助居民购买住宅或管理公寓减少迁徙;分散建设经济适用房而不是集中建设;促进城市公共服务;这些方案可能只能获得有限的成功,但积沙成塔,微小的成功也能产生质的变化。

有学者认为,一些城区犯罪的减少,可以归功于居民组织。

因此,发展居民组织可能是将来刑事政策的主要内容。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