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吸收及吸附
吸收的工作原理
吸收的工作原理
吸收的工作原理是指物质通过接触表面并进入内部,从而被另一种物质所吸附、吸收或吸收的过程。
这种过程可以发生在各种不同的物质之间,如气体吸附到固体表面、液体被固体吸收等。
吸收的工作原理有几个重要的因素影响。
首先是表面积。
吸收过程发生在接触面上,因此增大表面积可以提高吸收速度和效率。
例如,多孔材料由于其较大的内表面积可以更好地吸收气体或液体。
其次是吸附剂的性质。
吸附剂通常具有高的表面活性,可以与待吸收物质发生相互作用。
吸附剂的化学性质可以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的方式吸附物质。
物理吸附是通过分子间的范德华力或静电作用吸附物质,而化学吸附是通过化学键或其他化学反应吸附物质。
此外,温度和压力也会对吸收过程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随着温度的升高,吸附速率会增加,而随着压力的增加,物质吸附的量也会增加。
吸收过程有许多实际应用。
例如,在环境保护领域,吸收可以用于去除废气中的有毒气体,通过选择性吸附材料来吸附特定的物质。
在化学工程中,吸收可以用于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如通过吸附柱实现液体色谱分离等。
总之,吸收的工作原理涉及物质通过表面吸附或吸附剂吸附的
过程,受到表面积、吸附剂性质、温度和压力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理解吸收的工作原理,可以更好地应用吸收技术解决实际的问题。
第四章 净化气态污染物的方法
第四章 净化气态污染物的方法我们都知道,大气污染物分类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状污染物,本章是针对于气态污染物的处理方法进行学习。
工程上净化气态污染物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利用溶液的溶解作用所组成的气体吸收净化;利用固体表面吸附作用的吸附净化;利用某些催化剂的催化转化;有机物的高温焚烧等方法。
§1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种成分在吸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或者与吸收剂中的组分发生选择性化学反应,从而将有害组分从气流中分离出来的操作过程。
吸收分为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两大类。
吸收过程无明显的化学反应时为物理吸收,如用水吸收氯化氢。
用水吸收二氧化碳的感。
吸收过程中伴有明显化学反应时为化学吸收,如用碱液吸收难以达到排放标准,因此大多数采用化学吸收。
吸收法不但能消除气态污染物对大气的污染,而且开可以使其还可以使其转化为有用的产品。
并且还有捕集效率高、设备简单、一次性投资低等优点,因此,广泛用于气态污染物的处理。
如处理含有SO 2、H 2S 、HF 和NO x 等废气的污染物。
一、吸收平衡理论物理吸收时,常用亨利定律来描述气液两相间的平衡,即i i i x E p =* 式中*i p ——i 组分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Pa ;i x ——i 组分在液相中的浓度,mol%;i E ——i 组分的亨利系数,Pa 。
若溶液中的吸收质(被吸收组分)的含量i c 以千摩尔/米3表示,亨利定律可表示为: i i i H c p =*或i i i p H c =i H ——i 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kmol/m 3·Pa 。
亨利定律适用于常压或低压下的溶液中,且溶质在气相及液相中的分子状态相同。
如被溶解的气体在溶液中发生某种变化(化学反应、离解、聚合等),此定律只适用于溶液中未发生化学变化的那部分溶质的分子浓度,而该项浓度决定于液相化学反应条件。
二、双膜理论吸收是气相组分向液向转移的过程,由于涉及气液两相间的传质,因此这种转移过程十分复杂,现已提出了一些简化模型及理论描述,其中最常用的是双膜理论,它不仅用于物理吸收,也适用于气液相反应。
第四章表面吸附ppt课件
0 exp(d )
q RT
吸附时间
v
吸附现象
表面吸附
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差别
① 吸附热 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吸附热差别很大。前者吸附热较小,与气体的液化热
相近;而后者的吸附热,与化学反应热相近,化学吸附比物理吸附要牢固;
② 吸附温度 物理吸附温度接近于气体的沸点,故对永久性气体物理吸附主要发生在低
表面覆盖度 固体表面吸附的气体分子数与表面可能吸附的总分子数目之比;
平均吸附时间 气体分子从被固体表面吸附到脱离固体表面(脱附)所经历的时间;
表面形成单分子层时间 单层气体分子布满固体表面所需要的时间
例如:1cm2固体表面上覆盖一层气体分子大约需要1015个气体分子,若入射到固体表 面的气体分子都被吸附,则形成单分子层的时间为:
表面吸附
C2A 化学吸附位能变化曲线 化学吸附-位阱 由C2A曲线表示的吸附力作用距离比物
理吸附范德瓦力的作用距离短,位阱Ec更深也更靠近表面。 位阱的位置zc就是被分解的原子化学吸附的位置(l~3埃)
吸附活化能 常态气体分子在接近表面时,首先沿PA2曲
线被吸引到Zp的位置作物理吸附。如果能够给它提供适当的 能量,以越过PA2和C2A曲线相交处的位垒Ea,就能进入Zc 处的位阱,形成离解状态的化学吸附。Ea称为吸附活化能, 其大小决定PA2和C2A线的形状(数值在0Edis之间)。
类别
A B1 B2 C D E F
Ta、Ti>Nb>W、Cr>Mo>Fe>Mn>Ni、Co>Rh>Pt、Pd>Cu、Au
金属
O2 Ca,Sr,Ba, Ti,Zr,Hf, V,Nb,Ta,Cr,Mo,W, Fe, Ni,Co Rh,Pd,Pt, Al, Mn, Cu, Au K Mg,Ag,Zn,Cd,In,Si,Ge, ,Pb,As,Sb,Bi Se,Te 有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C2H2 有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C2H4 有 有 有 有 无 无 无
第四章 吸收及吸附.
•
Ldx B ' GdYA rA adH b
' —宏观反应速度 A
15
• 其中 r
• b—B的反应系数与A的反应系数之比。
Ldx B ' GdYA rA adH b
16
当处理稀溶液时,Pt≈Pu CT≈CU 可得到微分物料平
衡方程
G L dpA — dcA B pt bCT
相,汽→液;液相中的轻组分汽化进入汽相,液→汽; 成立恒摩尔流的假设,使计算过程简化。 而吸收只是气相中的某些组分溶解到不挥发的吸收剂中 去的单相传质过程。一般沿塔从上往下,气体量、液 体量增加。∴除了贫气吸收(吸收质量很小)外不能
传质过程往两个方向进行。如果各组分的ΔHv 相近时,
视为恒摩尔流。
28
塔顶:
塔底:
气相传质控制
21
塔顶: 塔底:
液膜传质控制
22
塔顶: 塔底:
23
化学吸收 • 结论:
• 1.
k AG apA k B1aCB
气相反应速率较慢,由较慢的控制。
• 2.
k AG apA k B1aC B
反应在液相内进行,为液相控制。 化学吸收可以大大降低塔的高度,
而物理吸收塔过高,不能够实现。
4
分类
吸收剂与溶质之间相互作用不同,可分为
物理吸收:吸收过程纯属气体的溶解过程。
a 单组分吸收:
b 多组分吸收:
吸收过程有无热效应,可分为
等温吸收:贫气吸收(吸收微量气体)
非等温吸收:吸收量大时,一般放热,产生吸收热,T↗;
5
吸收过程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气体吸收涉及到相际传质过程。
第四章表面吸附
化学吸附
比范德瓦力强得多,但作用距离较小— ① 比范德瓦力强得多,但作用距离较小 与化合物中原子之间的作用力相似; ② 在化学吸附的过程中将会发生气体分子与表面原子之间的电子转移或者分子被离解 成原子(或自由基) 被化学键束缚在表面上 成原子(或自由基),被化学键束缚在表面上—化学吸附相当于表面化学反应; 温度和压力对化学吸附也有明显的影响—化学吸附过程对压力是可逆的, ③ 温度和压力对化学吸附也有明显的影响 化学吸附过程对压力是可逆的,对温
化学吸附
Edis + qc
qc-特点
表 面 吸 附
化学吸附-吸附热( 事先被离解的分子吸附在 化学吸附-吸附热(qc )事先被离解的分子吸附在 c的位置上所释出的吸附热应为 事先被离解的分子吸附在z
qc=Ec 即Z=∞,E=0的未离解常态分子 的吸附热,可以用 dis粗略地表 的未离解常态分子A2的吸附热 ∞ 的未离解常态分子 的吸附热,可以用E 示这类化学吸附的吸附热数值。 示这类化学吸附的吸附热数值。
吸附分子与表面之间的作用力, 物理吸附 吸附分子与表面之间的作用力,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位能变 化曲线显示其特征。 化曲线显示其特征。
在任何一对常态分子或原子(电子能量处于基态 之间都存 在任何一对常态分子或原子 电子能量处于基态)之间都存 电子能量处于基态 在着范德瓦力。 在着范德瓦力。 取远离表面(z=∞ 的分子的位能为 的分子的位能为0,则表面(包括表面及固 取远离表面 ∞)的分子的位能为 ,则表面 包括表面及固 体内部的所有原子)与一个相距为 的气体分子之间由范德瓦 与一个相距为z的气体分子之间由 体内部的所有原子 与一个相距为 的气体分子之间由范德瓦 力产生的位能E(z),理论上可由伦纳德一琼斯 伦纳德一琼斯(Lennard— 力产生的位能 ,理论上可由伦纳德一琼斯 Jones)公式表达如下 公式表达如下 N:固体的原子密度; 固体的原子密度; 固体的原子密度
环境工程原理第四章吸收PPT课件
液膜控制
水或弱碱吸收CO2 水吸收 CL2 水吸收 O2 水吸收 H2
双膜控制
水吸收 SO2 水吸收丙酮 浓硫酸吸收NO2
吸收速率方程式一览表
吸收系数的表达式及吸收系数的换算
提高吸收效果的方法: ①提高气、液两相相对运动速度,降低气膜、液膜的厚度 以减小阻力。 ②选用对吸收剂溶解度大的溶液作吸收剂。 ③适当提高供液量,降低液相主体中溶质浓度以增大吸收 推动力。 ④增大气液相接触面积。
扩散物质
O2 CO2 NO2 NH3 Cl2 Br2 H2 N2 HCl H2S H2SO4
HNO3
NaCl
NaOH
一些物质在水中的扩散系数(20℃稀)
扩散系数D’*109 m2/s
1.80 1.50 1.51 1.76 1.22 1.2 5.13 1.64 2.64 1.41 1.73
2.6
1.35
第四章 吸 收
学习目标 了解吸收的分类、典型的工业吸收过程、各种不同类 型的吸收设备及吸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理解吸收操作的基本概念、吸收传质机理。 掌握吸收的相关计算,能运用工程观念分析解决吸收 操作中的实际问题。
第一节 概 述
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种组分在同一液体(溶剂)中溶 解度差异、分离混合物的操作称为气体吸收。
传质单元高度与传质单元数
3.传质单元数的求法
⑴脱吸因子法
NOG=
1 1 S
ln(1
S) Y1 Y2
Ye2 Ye2
S
关联图 NoG
~
Y1 Y2
Ye2 Ye2
⑵对数平均推动力法
NOG
Y1 dY Y2 Y Ye
Y1 Y2 Ym
吸附课件
q KC 1/ n
常用于表面非常不均匀的吸附剂在一定浓度范围 对单一溶质系统的等温吸附
吸附等温线
兰格谬尔吸附等温线
1. 吸附位点在吸附剂表面,且每一位点 可吸附一个分子,亦即被吸附成单一
基本假设: 分子层,
2. 所有吸附地址,对被吸附分子具有相 等的亲和力,
图21-1界面上分子和内部分子所受的力
吸附过程理论基础
吸附的类型
(1) 物理吸附: 放热小,可逆,单分子层或多 分子层,选择性差
(2) 化学吸附: 放热量大,单分子层,选择性 强
(3) 交换吸附: 吸附剂吸附后同时放出等量的 离子到溶液中
吸附过程理论基础
吸附过程理论基础
物理吸附力的本质
影响吸附的因素
(一)吸附剂结构
1.比表面积
吸附剂的粒径越小,或是微 孔越发达,其比表面积越大。 吸附剂的比表面积越大,则 吸附能越强。
影响吸附的因素
(一)吸附剂结构
2.孔结构
吸附剂的孔结构如图7-6所示。吸附 剂内孔的大小和分布对吸附性能影响很 大。孔径太大,比表面积小,吸附能力 差;孔径太小,则不利于吸附质扩散, 并对直径较大的分子起屏蔽作用,
吸附过程理论基础
吸附的分类
(1)物理吸附:溶质与吸附剂之间由于范德华力
而产生的吸附。
(2)化学吸附:溶质与吸附剂发生化学反应,形
成牢固的吸附化学键和表面络合物。
(3)交换吸附:溶质的离子由于静电引力作用聚
集在吸附剂表面的带电点上,并置换出原先固定在 这些带电点上的其他离子。
固体内部分子所受分子间的作用力是对称的,而固体表面 分子所受力是不对称的。向内的一面受内部分子的作用力 较大,而表面向外一面所受的作用力较小, 因而当气体分子或溶液中溶质分子在运动过程中碰到固体 表面时就会被吸引而停留在固体表面上。
化学吸附反应
化学吸附反应化学吸附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物质与固体表面发生相互作用,通过吸附和解吸过程来实现物质的转化。
这种反应具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催化剂的制备、环境污染治理、气体分离等领域。
化学吸附反应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在固体表面的吸附和解吸过程。
当物质接触到固体表面时,由于表面的活性位点,物质分子会被吸附在固体表面上。
吸附过程可以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类型。
物理吸附是指物质分子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吸附过程是可逆的。
物质分子通过范德华力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吸附后可以通过增加温度或减小压力来解吸。
物理吸附一般发生在低温和较低压力下,吸附量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升高而减小。
化学吸附是指物质分子与固体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强,吸附过程是不可逆的。
物质分子通过共价键或离子键与固体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化学键。
化学吸附一般发生在高温和较高压力下,吸附量不随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改变。
化学吸附反应的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吸附剂的性质、吸附剂的表面积等。
温度的升高可以增加反应速率,因为高温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来克服反应活化能。
压力的升高可以增加吸附剂与物质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吸附剂的性质和表面积也会影响反应速率,具有较高表面积的吸附剂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化学吸附反应在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
在催化剂的制备中,化学吸附反应可以使活性组分固定在催化剂的表面上,从而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在环境污染治理中,化学吸附反应可以利用吸附剂吸附有害物质,净化废气和废水。
在气体分离中,化学吸附反应可以利用吸附剂对混合气体进行分离,实现气体的纯化和回收利用。
化学吸附反应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通过吸附和解吸过程来实现物质的转化。
它在催化剂的制备、环境污染治理、气体分离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深入研究化学吸附反应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反应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 吸附
在硅胶上的吸附属于这
种类型。
p / ps
1.0
吸附等温线的类型 (Ⅳ) 多孔吸附剂发生
多分子层吸附时会有
这种等温线。在比压
Vad
较高时,有毛细凝聚
现象。
例如在323 K时,
苯在氧化铁凝胶上的 吸附属于这种类型。
p / ps
1.0
吸附等温线的类型
(Ⅴ)发生多分子层吸 附,有毛细凝聚现象。
Vad
例如373 K时,水 汽在活性炭上的吸附 属于这种类型。
自由能越低,体系越稳定。等温等压下要
使液体自由能降低,即
dG < 0
有两个途径:
1)缩小液体表面积:
dA 0;
2)降低液体表面张力:d 0。
4.4 溶液的表面吸附
溶液的表面吸附——Gibbs 吸附公式
溶液表面吸附——Gibbs吸附公式
表面浓度与本体浓度的差别,称 为表面过剩,或表面超量。
0.1
0.2
0.3
p / ps
吸附等温线
从吸附等温线画出等压线和等量线
100 25 10
150
100
75
50 100
p / k Pa
p / k Pa
10
75 50 20
q / (cm3 g1 )
5
50
50 25
0
300
400
300
350
400
450
T /K
T /K
吸附等温线的类型
从吸附等温线可以反映出吸附剂的表面性质、
表面超量的物理意义
单位面积的表面层中的溶质量,与含相
同溶剂量的本体溶液中的溶质量的差值。
a2 d Γ2 RT da2
制冷技术第四章 吸收式制冷循环
10-5.swf
机组特征
制 冷 原 理 与 装 置
单效制冷机使用能源广泛, 可以采用各种工业余热, 废热,也可以采用地热、 太阳能等作为驱动热源, 在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梯级 利用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而且具有负荷及热源自动 跟踪功能,确保机组处于 最佳运行状态。 单效制冷机的驱动热源为 低品位热源,其COP在 0.65-0.7. 如果业主具备 高品位的热源,应选择远 大直燃机或蒸汽双效制冷 机,其COP在1.31以上。
2
MLiBr /MH O MLiBr 100%
2、溶液的摩尔分数
制 冷 原 理 与 装 置
溶液中某一组分的摩尔分数为
i Ni /N1 N2 Nn 100%
ni M i / M
双组分的吸收式制冷工质对是一种二元溶 液,其摩尔分数 是以溶液中溶质的摩尔百 分数表示的。 溴化锂溶液的摩尔分数为
a qmf (qmf qmd ) r a
令 qmf qmd qmf qmd ( qmf qmd 1) r
a,则
a
r a
r
循环倍率a: 表示发生器中每产生1kg水蒸气需要 的溴化锂稀溶液的循环量 放气范围: ξ r- ξ a
三、双级与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循环
制 冷 原 理 与 装 置
NLiBr /( NH O NLiBr ) 100%
2
3.
制 冷 原 理 与 装 置
溶液的相平衡
(1)气液相平衡
双组分的吸收式制冷工质对气液相平 衡状态方程式为
F p, T , 0
(2)溶液的p—t图
制 冷 原 理 与 装 置
溴化锂溶液的p—t图,图中标出等质量 分数线簇,左侧的 0 线代表水的特 性,并标出了水的饱和温度 t’。
吸附知识点总结
吸附知识点总结一、吸附的基本概念吸附是指物质接触而未形成新的化学键的情况下,受吸附固体表面收留。
吸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涉及到物质的传递、表面物理化学性质等多个因素。
根据吸附作用的不同,可以将吸附分为吸附作用和化学吸附两种类型。
1. 吸附作用吸附作用是由于物质分子和固体表面之间的物理相互作用力所产生的吸附现象。
这种吸附通常是可逆的,不会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
吸附作用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和几种。
物理吸附是由于物质分子和固体表面之间的范德华力作用力所产生的吸附现象。
范德华力是一种弱的作用力,通常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发生。
材料的孔隙结构和表面非极性部分对物理吸附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凡是物理吸附较强的材料,表面都应具有孔隙结构,空间大、形状规则、它有着高特异表面积。
另一方面,物理吸附还可作为实验测定孔隙结构、表面积等数据的重要途径。
2. 化学吸附化学吸附是指物质分子与表面原子或分子间发生共价键或象共价键相似的键合作用。
化学吸附通常比物理吸附稳定,也更难逆转。
化学吸附可以在低温和低压条件下发生,在化学吸附过程中,通常表面上会产生新的化学键,或者改变表面微观结构。
二、吸附的类型根据吸附过程的不同特点,可以将吸附分为气相吸附和液相吸附。
在工业生产中,气相吸附和液相吸附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1. 气相吸附气相吸附是指气体分子在固体表面被吸附的过程。
气相吸附广泛应用于气体的净化、分离和纯化。
常见的气相吸附有固定床吸附、摩尔策尔吸附等。
2. 液相吸附液相吸附是指液体溶质分子在固体表面被吸附的过程。
液相吸附在化工和环境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水处理、废水处理、催化剂制备等。
三、吸附的影响因素1. 温度温度是影响吸附的重要因素。
通常情况下,吸附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是由于温度升高会增加气体分子或液体分子的热运动能力,使得分子从固体表面脱离。
2. 压力压力是影响气相吸附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吸附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当达到一定压力后,吸附量会趋于饱和。
第四章 病毒的吸附侵入与脱壳
在膜融合过程中,病毒包膜和细胞膜都会发生一定 的变化,如细胞膜的流动性改变;在病毒包膜糖蛋 白的影响下,细胞膜上一些蛋白分子产生聚集,主 要是病毒受体迁移形成受体位点或受体区;细胞膜 上的脂质分子重排以及病毒包膜和细胞膜脂质分子 发生交换。
四. 直接侵入
病毒直接侵入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
侵入是感染的第二阶段。
所谓病毒侵入是指病毒通过不同方式进入宿主细胞 的过程。 有4种不同的方式:注射式、细胞内吞、膜融合以 及其他特殊的侵入方式。
一.注射式侵入
一般为有尾噬菌体的侵入方式。当有尾噬菌体侵入 时,它往往通过其尾部收缩将衣壳内的DNA基因注
入宿主细胞内,T偶数噬菌体如T2、T4就是以这种 方式进入细胞的。
3.影响病毒吸附的环境因素
病毒吸附过程除了受病毒的吸附蛋白和特异性的
细胞受体带电荷状态和分子结构影响外,还受许 多环境吸
附效率也越高,主要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引起:
A. 温度越高,病毒吸附蛋白与细胞受体之间的碰
撞次数愈多,病毒粒子在细胞表面吸附的机会也越 大;
病毒3型的受体为肾上腺素受体。
2.细胞受体位点
概念:是指由一个或几个受体单位组成,并能有效 地结合一个病毒粒子的细胞表面结构称为细胞受体
位点。由于病毒细胞受体位点往往是由几个受体单 位构成,因而受体位点的结合特性是多价的,并且 对病毒粒子的结合力远远大于细胞受体单位。
(1)受体位点是通过受体单位与病毒吸附蛋白分子
(2)也有一些无包膜病毒的脱壳不是一步完成的, 如呼肠孤病毒粒子具有双层衣壳,当病毒经细胞内 吞作用进入细胞后,首先被溶酶体中的酶水解脱掉 外衣壳,形成中间次病毒颗粒(ISVP),然后ISVP 进一步脱壳生成病毒核心。
吸附动力学及动态学..
2018/10/9
吸附过程及应用
13
(6)固定床吸附动态学
2) 吸附的传质区、吸附前沿和流出曲线 在吸附床中,随着气体混合物不断流入,
吸附前沿不断向床的出口端推进,绘出吸附 床出口处吸附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便得到 流出曲线。 0<t<tb t>tb t=0 进料CF C-床层内吸 附质浓度
1.3 吸附动力学及动态学
第二阶段是从吸附剂颗粒表面传向颗粒孔隙内部,
称为孔内部传递过程或内扩散.
2018/10/9
吸附过程及应用
4
(2)吸附的传质过程
1.3 吸附动力学及动态学
这两个阶段是按先后顺序进行的,在吸附时气体先通过气膜到达颗粒表面,然 后才能向颗粒内扩散,脱附时则逆向进行。
内扩散过程有几种不同情况,参见右图。
2018/10/9 吸附过程及应用 18
(6)固定床吸附动力学
透过曲线
1.3 吸附动力学及动态学 1.3 吸附动力学及动态学
把颗粒大小均一的同种吸附剂装填在固定吸附床中,含有一定浓度(c0) 吸附质的气体混合物以恒定的流速通过吸附床层,假设床层内的吸附 剂完全没有传质阻力,即吸附速度无限大的情况下,吸附质一直是以
气体分子到达颗粒外表面时, 一部分会被外表面所吸附。而 被吸附的分子有可能沿着颗粒 内的孔壁向深入扩散,称为表 面扩散。 一部分气体分子还可能在颗粒 内的孔中向深入扩散,称为孔 扩散。 在孔扩散的途中气体分子又可 能与孔壁表面碰撞而被吸附。
内扩散 吸附主体外扩散 外表面 内表面吸附 内表面吸附
19
6.固定床吸附动力学
4) 吸附饱和率
1.3 吸附动力学及动态学
在q—z曲线中,面积abcdef代表传质区的总吸附容量,传质波上方面积 agdef是传质区床层仍具有吸附能力的容量,故传质区(MTZ)吸附饱和率 为agdcb/abcdef,传质区剩余吸附能力分率为agdef/abcdef。 对于C一τ曲线,则和上述传质波的状态相对应,吸附饱和率为 agdcb/abcdef,剩余吸附能力分率为agdef/abcdef,吸附饱和率愈大,表 示床层的利用效率越大,透过曲线S形部分成垂直的直线时,传质阻力最 小,床层利用率最大。
吸收的工作原理
吸收的工作原理
吸收是一种过程,通过该过程物质可以吸引并保留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物质。
吸收通常发生在吸收剂和吸附剂之间的界面上,其中吸附剂是一种具有高度的吸附能力的材料。
吸收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不同的机制进行描述,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吸收机制:
1. 质量传递:在吸收过程中,吸附剂会与被吸收物质发生质量传递。
这种传递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式实现。
例如,气体吸收到液体中时,气体分子会与液体分子发生碰撞,并通过弥散、对流、扩散等过程传递到液体相。
2. 表面作用:吸附剂通常具有大量的表面积,这意味着它们与周围环境的接触面积很大。
这使得吸附剂能够通过表面作用力将周围物质吸附或吸引到其表面上。
例如,活性炭是一种常用的吸附剂,具有大量微孔和大孔,可以通过物理吸附将气体或液体中的有机物质吸附到其表面上。
3. 化学反应:吸附剂可以与被吸收物质进行化学反应,形成一种新的化合物。
这种化学反应可能会改变吸附剂的物化性质以及被吸收物质的性质。
例如,催化剂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吸附和转化气态反应物,从而增加反应速率。
4. 离子交换:某些吸附剂可以通过离子交换作用从溶液中吸附或释放特定离子。
这种离子交换通过吸附剂表面的功能官能团实现,可以用于水处理和离子选择性吸附。
总的来说,吸收的工作原理可以归结为吸附剂与被吸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质量传递、表面作用、化学反应和离子交换等机制。
这些机制的选择取决于吸附剂和被吸收物质的性质以及目标应用。
吸收法和吸附法具体运用方案
吸收法和吸附法具体运用方案吸收法和吸附法,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复杂?咱们可以把它们想得简单一些,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小妙招一样。
首先说说吸收法,想象一下你在厨房忙着做饭,锅里冒着热气,突然间一阵香味扑鼻而来。
这种香味就像是你用吸收法在吸引空气中的气体,像海绵一样把它们吸进来了。
这种方法常用在处理气体和液体的混合物,比如说空气中的污染物,或者是废水处理。
用简单的道理来说,吸收法就是让某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形成一种新的东西。
就像你把糖放进水里,水就变得甜甜的了,糖完全融入水中,没了踪影。
再说说吸附法,这个就有趣多了。
想象一下你在派对上,身边都是朋友,大家热火朝天地聊天。
你是那个吸引大家注意的人,所有人都围着你,想听你说话。
吸附法就是这么回事,它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的表面上附着。
就好比你把一块小海绵放在水面上,海绵表面会吸附一些水分,但海绵的内部并没有被水充满。
这种方法常常用于净化空气和水,或者是分离某些特定的物质。
像在化学实验中,某些固体材料就可以吸附气体或液体里的特定成分,把它们“抓”住。
这两者在实际运用中,怎么说呢,咱们可以看看一些具体的例子,感受一下它们的神奇。
吸收法在工业中经常被用到,尤其是废气处理厂。
那些工厂的烟囱冒出来的黑烟,简直让人觉得肺都快要被熏坏了。
通过吸收法,工厂能够把这些有害气体溶解到液体里,减少对空气的污染,简直是为环保事业做出了大贡献。
就像个超级英雄,默默无闻却力大无比,简直让人感动。
再说说吸附法,这玩意儿可牛了。
在水处理上,这个方法简直就是救命稻草。
想象一下,河水里满是垃圾和污物,没人敢下水游泳。
通过使用一些特殊的材料,比如活性炭,这些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就会被吸附在炭的表面,水变得清澈透明,连小鱼都能欢快地游来游去。
这种技术不仅好用,还经济实惠,真是物美价廉,大家都能接受。
除了这些,吸收法和吸附法在药物研发中也是个大招。
许多药物需要经过精细的处理,确保里面的有效成分不会被分散掉。
吸附及吸附过程范文
吸附及吸附过程范文吸附是指物质在固体或液体表面上集聚形成一层分子或原子吸附层的现象。
在吸附过程中,被吸附物质称为吸附剂,吸附质称为吸附物质。
吸附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包括吸附过程和解吸过程。
吸附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类型。
物理吸附是指由于静电力、范德华力或氢键等相互作用力的作用,使吸附剂与吸附物质发生吸附。
物理吸附通常发生在低温下和低吸附剂与吸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强度较弱的情况下。
物理吸附的特点是吸附剂和吸附物质能够很容易地发生解吸,而且吸附热相对较低。
化学吸附是指吸附剂与吸附物质之间发生化学键形成化合物的吸附。
化学吸附通常发生在高温下和相互作用强度较强的吸附剂与吸附物质之间。
化学吸附的特点是吸附剂与吸附物质之间形成较强的化学键,吸附热相对较高,解吸过程相对困难。
吸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传递阶段、均衡阶段和附着阶段。
在传递阶段,吸附物质从气体或溶液中通过质量传递机制(如扩散)向固体表面传递。
这个阶段的速率通常由传递速率控制。
在均衡阶段,吸附剂表面上的吸附位点与吸附物质发生吸附。
吸附位点的数量和可用性决定了吸附过程的速率。
在附着阶段,吸附物质与吸附剂的吸附位点发生相互作用,被吸附到固体表面。
这个阶段的速率由吸附位点的反应性决定。
吸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吸附剂的性质、吸附物质的性质、温度和压力等。
吸附剂的性质如表面活性、孔隙度和结构等会影响吸附位点的数量和可用性。
吸附物质的性质如分子大小、极性、化学键的活性等会影响吸附物质与吸附位点的相互作用力。
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也会引起吸附平衡的变化。
吸附在很多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在环境保护领域,吸附被用于废水处理、废气净化和水处理等。
在能源领域,吸附被应用于燃料电池、氢储存和二氧化碳捕捉等。
在化工领域,吸附被应用于分离纯化、催化剂和吸附剂的制备等。
总之,吸附是一种重要的现象和过程,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了解吸附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对于研究和应用吸附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章 吸附
Gibbs吸附公式的推导
最好选定在此参照面上某一个组分的 表面过剩为零。对于只有两个组分的 体系,组分1代表溶剂,组分2代表溶 质。我们强调的是溶质的界面吸附, 因此选择 Γ1 = 0 处为参照面最合适。 若溶剂浓度C与高度h的关系如图a。 由于分界面选取在A1=A2的地方,因 此这一参照面就决定了溶质的过剩量 Γ2(1) 即图b中的A3,反映了溶质聚集 在相界面上。
化学位与活度a的关系为:
恒温时对上式全微分得: 在浓度不高时,活度a可用浓度C代替。因此
Gibbs吸附公式的推导
这就是通常见到的Gibbs等温吸附方程的近似式。 说明:
①此公式由相平衡推出,因此一切量是平衡量;
②此公式由相平衡推出,对具体相没有限制,因此可 应用于任何界面;
③对于具体何种溶质无溶液表面张力随溶质浓度的变化
4.1.1 溶液表面张力与溶质浓度的关系
第二类与第三类物质,γ均随C增加而减小,因此这 两类物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surface active materials)
(2)γ随C增加而逐渐降低, 如有机醇、有机酸和有机胺等。 (3)少量的加入会使γ急剧下 降,而后几乎表面张力不随其 浓度而变化,我们称这类物质 为表面活性剂 (surfactant)。如 肥皂、洗涤剂等。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对一可逆过程:
其中δWR是除体积功以外的其他功
Gibbs吸附公式的推导
将式(5) 代入式(4),得:
在表面化学中,
则可简化为:
Gibbs吸附公式的推导
根据热力学基本公式,对于多组分体系有:
单相:
多相: 比较式(7)和(8)得到: (9) (8)
Gibbs吸附公式的推导
若只存在一相(α或β相,因此不存在界面S), 即会得到吉布斯-杜亥姆(Gibbs-Duhem)公式: (10) 此式既可用于α相也可用于β相。代入式(9)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塔顶:
塔底:
气相传质控制
21
塔顶: 塔底:
液膜传质控制
22
塔顶: 塔底:
23
化学吸收 • 结论:
• 1.
k AG apA k B1aCB
气相反应速率较慢,由较慢的控制。
• 2.
k AG apA k B1aC B
反应在液相内进行,为液相控制。 化学吸收可以大大降低塔的高度,
而物理吸收塔过高,不能够实现。
整理得
v N 1 - v1 l 0 vN AN
v N 1 - v1 A1A 2 A N A 2 A 3 A N A N v N 1 A1A 2 A N A 2 A 3 A N A N 1 l0 A 2 A 3 A N A 3A 4 A N A N 1 v N 1 A 1 A 2 A 3 A N A 2 A 3 A N A N 1
对塔内任一截面的组分积分, 求得
G/Pt (PA-PA1) = - L/bCT (CB-CB1)
当处理稀溶液时,填料层的高度H为:
17
例1:采用填料塔净化废气。使尾气中某有害组分的体积分
率从0.1%降低到0.02%。试比较用纯水吸收和采用不同 浓度的B组分溶液化学吸收时的塔高。总压为 1.01×105Pa。 (1)已知:G,L,Pt ,CT, kAG a, kAL a, HA,求填料层高
1、精馏塔是一处进料,塔顶和塔釜出料;
吸收塔或解吸塔是两处进料、两处出料,相当于
复杂塔。
2、精馏过程中有的物系可当作理想物系,在吸收中吸收 剂与溶质的沸点差较大,有的甚至在临界温度以上进 行吸收。是溶质的溶解过程,故不能视为理想系,气 液关系比较复杂。
27
3、精馏操作是双向传质:汽相中的重组分冷凝进入液
解吸(脱吸)
解吸过程也是单相传质过程,但传质的方向与吸收相反。
吸收中的所有方法在这里都适用,只是:
1. 溶质从液相传递到气相,气相物质不进入液相;
2. 逆流操作时, 塔顶为浓端, 塔底为稀端;
3. 以回收溶剂为目的时,可用惰性气体,但不易得到纯 溶质; 以得到纯溶质为目的时,若溶质不溶于水,则
X1 脱 吸 塔 X2 Y2 Y1 解吸主要用于两个方面: 1、用于回收吸收剂。 2、获取被吸收的组分。
H=?
(2)A,B等摩尔反应,CB=800mol/m3, 设kAL=kBL=kL, H=? (3) B为低浓度时,CB=32mol/m3, 其余情况与上相同, H=?
(4) B为中等浓度时, CB=128mol/m3,其余情况与上相 18
同, H=?
PT=1.01×105Pa, PA1= 20Pa,
• •
y=v/V x=l/L
式中l——液相中组分i的摩尔流量 L——液相的(总)摩尔流量 v——气相中组分i的摩尔流量 V——气相的(总)摩尔流量
l=Aiv
33
2) Horton-Franklin(哈顿-富兰可林)方程
尾气 V1
L0
吸收剂
第j级作组分i的物料衡算有
l j,i - l j-1,i v j1,i - v j,i
假定图所示的吸收塔的每一块板均为一个平衡级, vn 则对于组分i可导得:
ln-1
1 2
n-1 n n+1
vj
v j1 A j-1 v j-1 A j+1 1
N 吸收液 原料气 Vn+1 LN 吸收模型
34
j=1时,有
v1,i
v2 A0 v0 A1 1
v1 v 2 l0 A1 1
(A1A 2 A N-1 A 2 A 3 A N-1 A N-1 1)vN1 A1A 2 A N-1l 0 vN A1 A 2 A N A 2 A 3 A N A N 1
35
对全塔进行物料衡算,有
l N v N1 - v1 l 0
24
4.1.3 多组分吸收和解吸过程分析 吸收
多组分吸收和精馏都是传质过程,有共同点也有区别。 共同点:不能对所有组分规定分离要求,只能对吸收和解 吸操作关键作用的组分即关键组分规定分离要求。
吸收操作中必须控制其分离要求的组分称为关键组分。
∵吸收塔的Na=1 ,∴吸收塔只有一个关键组分。
25
关键组分
* *
*
y K mx
*
E:亨利常数Pa
H:溶解度常数Kmol/m2s pa
K:相平衡常数
H
ms E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s
s
ms
1 E
EH
s
ms
P* P总
K m
P* E
m K
E P 总
7
化学吸收:带有化学反应的吸收。
a 带有可逆反应的吸收 2H0CH2CH2NH2+C02+H20 一乙醇胺 ( H0CH2CH2NH3)2C03 碳酸醇胺
相,汽→液;液相中的轻组分汽化进入汽相,液→汽; 成立恒摩尔流的假设,使计算过程简化。 而吸收只是气相中的某些组分溶解到不挥发的吸收剂中 去的单相传质过程。一般沿塔从上往下,气体量、液 体量增加。∴除了贫气吸收(吸收质量很小)外不能
传质过程往两个方向进行。如果各组分的ΔHv 相近时,
视为恒摩尔流。
28
10
11
12
13
物理吸收:
G、L为单位塔截面上惰性组分的摩尔流量
V Y1 dY Z Y2 KY a Y Y *
L dX X1 及Z X 2 * K X a X X
14
' rA
二. 化学吸收 反应式为A(气)+B(液)——产品。 采用逆流稳定操作。 气相中失去组分A的物质的量=1/b液相中失去组分B的 物质的量=液相中反应掉的A的物质的量。
① 各板的吸收因子相同,并用全塔的平均吸收因子代替
不适用。
37
b 公式推导:∵A1=A2=A#=…=AN=A, 代入式 (vN+1 -v1)/ vN+
1
= -
AN AN 1 AN 2 ... A AN AN 1 AN 2 ... A 1
vN -1
汽液平衡关系的非线形性,而且吸收速率又受化学反应速率的影 响,分析这类吸收过程比物理吸收困难。
b 带有不可逆反应的吸收 C02+2Na0H→Na2C03+H20 H2S+2Na0H→Na2S+H20 吸收反应过程是连串反应或反应速度慢时比较复杂。
8
吸收过程的气液相平衡关系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气体吸收涉及到相际传质过程。
PA2=100Pa
G L dpA dcA pt CT
19
得操作线方程为:
PA1=20 PA PA=20 PA CA1=0; PA2=100 PA CA2=6.4mol/m3 CA=0 PA*=HACA =0
-气相总传质系数
HA K AG a k AG a k A1a 1 1
20
(2) CB 高时
第四章 吸收与吸附
1
本章内容
4.1 吸收 4.1.1 概述 4.1.2 吸收与解析过程 4.1.3 多组分吸收和解析过程分析 4.2 吸附
4.2.1 吸附原理和吸附剂
2
4.1 吸收 4.1.1 概述
吸收-气体混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分从气相转移到液相 的过程。 解吸-溶质从液相中分离出来转移到气相的过程。
•
Ldx B ' GdYA rA adH b
' —宏观反应速度 A
15
• 其中 r
• b—B的反应系数与A的反应系数之比。
Ldx B ' GdYA rA adH b
16
当处理稀溶液时,Pt≈Pu CT≈CU 可得到微分物料平
衡方程
G L dpA — dcA B pt bCT
A0 v0 l0
(9-2)
l0为吸收剂组分的摩尔流量。
j=2时,
v 3 A 1 v1 v2 A2 1
式(9-2)代入整理得
(A1A 2 A 2 1)v4 A1A 2 l 0 v3 A1 A 2 A 3 A 2 A 3 A 3 1
(A1 1)v3 A1l 0 v2 A1 A 2 A 2 1
平衡问题:物质传递的方向和限度; 传质速率问题:传质推动力和阻力。过程快慢的问题。
相平衡:相间传质已达到动态平衡,从宏观上观察传质
已不再进行。
6
亨利定律 当气压不太高(<5*105Pa)时,在一定的温度
下稀溶液中的溶质溶解度与气相中溶质平衡分压成正比。 即
c f ( P ) HP x P / E
该式关联了吸收率、吸收因子和平衡级数,
(9-3)
称为汉顿(Horton)-富兰克林(Franklin)方程。
36
二. 平均吸收因子法
a 假设:
各板的A。 ② 液气比L/V采用塔顶和塔底条件下的平均值或L0/VN+1; ③ 用全塔的平均温度计算相平衡常数m。 • 由以上假设可以看出,此种方法适用于低浓度(贫气) 吸收。高浓度(富气)吸收时,溶解热较大,温升高, Φ、A、N 的关系
平衡问题:物质传递的方向和限度; 传质速率问题:传质推动力和阻力。过程快慢的问题。
相平衡:相间传质已达到动态平衡,从宏观上观察传质
已不再进行。
9
4.1.2 物理吸收和化学吸收
一. 物理吸收
• 为了计算填料塔高度,必须把传质速度方程式和 物料平衡方程式联立求解。计算的空间基准为单 位塔截面,高为dH的微元体积,其中相界面积为 adH;由于稳定操作,时间基准可以任意取△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