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胡焕庸线”形成因素的研究

合集下载

“胡线”的自然地理意义

“胡线”的自然地理意义

“胡焕庸线”的自然地理‎意义:“胡焕庸线”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

“胡线”南北跨度达‎30多个纬‎度,在这条线两‎侧自然条件‎的差异十分‎明显,自北向南可‎按主要影响‎因素的差别‎划分为四段‎:爱辉—霍林河段、霍林河—榆林段、榆林—天水段和天‎水—腾冲段。

1、爱辉—霍林河段此段处在偏‎高纬度地区‎,45°-50°N。

“胡线”东部为东北‎平原,西部则为大‎兴安岭。

“胡线”两侧形成了‎明显的地势‎差异,由此造成两‎侧平均温度‎相差4-10℃。

但多年平均‎降水量相差‎较小,为100-200mm‎。

此段“胡线”的稳定存在‎,主要受地形‎和温度的影‎响。

由于地形变‎化对人类生‎存发展来说‎是相对稳定‎的,所以它对人‎口分布的制‎约也是稳定‎的。

2、霍林河—榆林段此段处在中‎纬度偏北地‎段,即38°N-50 °N。

该线两侧降‎水差异明显‎,东部为半干‎旱偏湿地区‎,西部则为半‎干旱偏干地‎区,因而在植被‎景观上,表现为森林‎草原或灌丛‎草原(南部)与干草原的‎不同。

地势差异为‎平原、丘陵与高原‎的差异。

温度差异为‎5-6℃,不及爱辉—霍林河段大‎。

此段“胡线”的存在主要‎受降水制约‎,其次是地形‎。

人类虽然发‎展了灌溉技‎术,在该线以西‎的平原地段‎(如内蒙古河‎套、后山地区)发展了灌溉‎农业,但由于本区‎干旱化趋势‎,仍然使“胡线”随不同时代‎呈现明显的‎向东延伸。

即便如此,“胡线”仍然被限制‎在350m‎m左右的地‎段,即在年降水‎量300-400mm‎之间摆动。

由于自然降‎水的年际波‎动,使得此段“胡线”两侧形成了‎明显的草地‎退化和风蚀‎沙化现象,给本区的农‎业生产和工‎矿开发造成‎严重障碍。

由于此段降‎水在波动中‎显示出干旱‎化趋势,必将影响此‎段“胡线”趋向东移,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暗示‎了此段“胡线”受降水的控‎制是一种长‎期的自然现‎象。

3、榆林—天水段此段整体处‎在中纬度地‎带,即35°N-38°N。

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

从30年代胡焕庸先生发现中国人口分布的胡焕庸线(指从黑龙江瑷珲到云南腾冲的近似分割中国东部人口密集区和西部稀疏区的直线)以来,中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胡焕庸线的西北面积为全国64%,人口仅占5.6%;东南面积为36%,人口却占94.4%;文明重心倾斜于东南已无可置疑。

近半个世纪来,中国人口重心点始终在东南靠海的一个百余万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内徘徊。

由于人口增加、过度开发和环境恶化等因素交相作用,中国人口与文明的重心继续向生存环境较好的东南部转移。

然而现在东南部地区的开发已经全部完成,继续往东南走就只能走到太平洋里去了。

探索“胡焕庸线”——“胡焕庸线”的提出与发展

探索“胡焕庸线”——“胡焕庸线”的提出与发展
026 地 图 2018—3
胡焕庸 线 的提 出过 程
胡焕 庸 “为 表示 全 旧人 口分 布之概 况起 见 ,冈 先利 用县 单位 之人 口统计 ,以作 成一 全 国人 口之 分 布密 度 图 ,藉 此 作一 全 国人 口分 布之 初 步研 究 ”。 在 统 计数 据 缺乏 的 20世 纪 30年代 ,胡焕 庸 “费 数 月之 时间 ,并 藉 若 干 H学 之 助 ”,才 收 集 齐各 省 各 县 当时 的人 口统计 数据 ,辅 以县 级行 政 区边 界 ,绘 制 出 了 中 国 人 口分 布 图和 人 口密 度 图 。 人 口分 布 图上 以每 点代 表 2万 人 ,由此 ,当时 中 国人 口分布 的情形 一 目了然 。
, .I
q ̄ "le 、
==:主

^ ’’ 、 ‘
..
、— .三 ll^ 、.j lj _J蛆 . t



n- ‘
h口 ,
n‘ 蹦 · ·




. ●·
口 · ·


■-


— 一
幽 ’


_ ●

IIg ●
。-
025
特写 川 FEATURE
世 ■ t = 十t ● t I '一'1 ^ 口 ¥
国家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编著 、中国地图出版社和 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出版的 《中华人 民共和 国 国 家 历 史 地 图 集 -第 一 册 》中 的 元 世 祖 至 元 二 十 七年 (公 元 12o9年 )人 口分布 ”图
国家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编著、中国地图出版社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历史地图集 第一册 》中的 “清仁宗嘉庆二十五年 (公元 182o年 )人口分布”图

胡焕庸与“胡焕庸线”

胡焕庸与“胡焕庸线”

胡焕庸与“胡焕庸线”胡焕庸与“胡焕庸线”“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之腾冲为止。

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之面积,计四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三十六;西北部之面积,计七百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六十四。

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部计四万四千万,约占总人口之百分之九十六,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全国总人口之百分之四。

”这就是“胡焕庸线”的核心内容。

当胡焕庸先生写完这段话后,并没作罢,而是发出如下感慨:“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

”胡焕庸先生,这位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他生前是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所长。

他在中国大地上画了一条线,这条线被老外称之为“Hu line”,即“胡线”。

中国人称之为“胡焕庸线”,这条线揭示了中国人口分布的奥秘。

今年是“胡焕庸线”提出整整80周年。

这张照片上留下了中国两位地理大师的身影,拍摄于抗战时期的重庆珊瑚坝机场,照片左一为胡焕庸先生,左二为竺可桢先生。

1921年和1931年,胡焕庸看到淮河发生过两次大灾,“苏北大部沦为一个大湖,积水几年不退”(胡焕庸《治淮与我》),他虽感痛心,但并不了解其中原因。

1934年,胡焕庸带着几个学生去苏北考察,“乘暑假之机,花了一个多月时间,走遍了苏北大部分地区,考察了各地的实际水流,征询了有关方面的意见,包括当时的江苏运河工程局……”回到南京后,着手写成考察报告《两淮水利盐垦实录》。

1981年以后,胡焕庸担任华东师范大学人口研究所所长。

提起人口研究所,还有一个小故事。

联合国人口组织原来不同意资助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原因是上海已有复旦大学的人口研究室。

可是,后经调查发现:华东师大人口研究所的胡焕庸教授在30年代已是世界知名的人口地理学家,该所又是中国唯一从事人口地理研究的机构,最后联合国人口组织同意拨款38万美元,资助胡先生领导的人口研究所。

这张照片是胡焕庸先生在人口所的办公室里拍下的工作照。

1926年春,胡焕庸先生远赴法国,去巴黎大学和法兰西学院进修,赴法之前他拍下了这张照片。

胡焕庸线偏移的主要原因

胡焕庸线偏移的主要原因

胡焕庸线偏移的主要原因
一、自然环境因素
胡焕庸线两侧的自然环境存在显著差异,这影响了人口分布和经济发展。

东侧地区可能面临海平面上升、降水量波动加剧等问题,而西侧地区虽然降水量增加,但缺水干旱问题并未显著改善,且季节性和年际变化可能会更大。

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胡焕庸线东侧地区聚集了第三产业和中心城市,更能吸引人口流向。

中国的经济增长动力日益转向第三产业,这些产业大多集中在胡焕庸线东侧地区。

短期内,即使西侧地区大力发展三产和中心城市,也主要是吸引西侧农村人口向本地区的城市集聚,人口的分布大势不会发生大的改变。

三、社会历史条件不同
胡焕庸线东南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而线西北地貌主要为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

线东南部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部传统上为牧业区。

从全国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看,胡焕庸线沿线基本上贯穿了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和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线以西大部分都是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地区。

四、交通和市场区位优势
胡焕庸线右侧的东部沿海地区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条件和市场区位优势,以及良好的产业基础与生产规模,使得沿海地区具有更好的市场邻近和供给邻近,不断地吸附制造业和服务业持续向右侧集
聚。

五、生态资源依赖
西部地区是生态资源丰富和生态服务价值潜力非常大的区域,由于契合了中国长期以来区域发展所强调的基于区域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产业布局和地域分工的基本原则与导向,导致左侧经济发展难以摆脱对生态资源开发的依赖。

胡焕庸线 小论文

胡焕庸线     小论文
在工业文明的21世纪,胡焕庸线所揭示的人口分布规律依然没有被打破。胡焕庸线曾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译成英文,供当时军民利用与参考。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这条人口分割线与气象上的降雨线、地貌区域分割线、文化转换的分割线以及民族界线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合。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总编单之蔷将胡焕庸线看作是中国景观的一个分界线。由景观联系到历史文化,似乎可以发现,这条线也是中原王朝直接影响力和中央控制疆域的边界线,是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战争与和平的生命线。
这条人口分界线与中国版图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吻合,也说明这条分界线不但是中国人口分布差异的分界线,更是自然地理条件的分界线,也是重要的人文地理差异分界线。已经有学者发现,胡焕庸线在中国干旱与湿润区的分界线、高原与平原的分界线、城市群、交通网疏密的分界线,甚至工业基地分布疏密、现代化地域差异都有很高的相似性。气候区划分、地形地貌划分是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所在,也是形成城市、交通、经济和现代化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胡焕庸线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其人口分布差异,更重要的是,这条线揭示了中国资源环境基础的区域差异特征,这也是其长久以来依然能够被实践验证的真正原因。
为人口研究所,胡先生出任所长.胡焕庸80年代人口地理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提出了一个科学的中国人口区划方案。他根据我国各地人口密度和其他人口状况的差异,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发展过程的差异,把全国分为8个人口大区:黄河下游区、辽吉黑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沿海区、晋陕甘宁区、川黔滇区、蒙新区和青藏区。这一成果是胡焕庸线的继续和深入。它为我国因地制宜地制定人口政策和人口规划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胡焕庸线从黑龙江省瑷珲(1956年改称爱珲,1983年改称黑河市)到云南省腾冲,大致为倾斜45度基本直线。线东南方36%国土居住着96%人口,以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要地理结构,自古以农耕为经济基础;线西北方人口密度极低,是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的世界,自古游牧民族的天下。因而划出两个迥然不同自然和人文地域。

打破“胡焕庸线”背后的发展鸿沟

打破“胡焕庸线”背后的发展鸿沟

打破“胡焕庸线”背后的发展鸿沟作者:吴兢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9年第1期自黑龙江黑河(原名瑷珲)到云南腾冲,约呈45°倾斜的一条线,便是著名的“胡焕庸线”。

这条线,由中国著名地理学家胡焕庸于1935年手工绘出,清晰展示当时中国人口密度的突变—96%:4%,东南侧地狭人稠,西北侧地广人稀。

80多年岁月沧桑,中国人口从4.58亿变成13.9亿,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国家区域发展规划数轮更新,人口政策多次适时调整……无论外部环境怎么变化,“胡焕庸线”却岿然不动:东南侧人口占比,从96%变成了约94%,仅相差2个百分点。

当然,合理的人口分布,并不等于人口的绝对平均分布。

作为人口密度突变线的“胡焕庸线”,其背后存在的现实发展鸿沟亟待消弭。

一个现状:人口格局稳定这条神秘的“胡焕庸线”,将中国分为迥然不同的两个自然和人文地域。

在人口学家眼里,它是人口稠密与稀疏区域的分界线;在环境专家眼里,它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基本与400毫米年降雨量线重合;在农业专家眼里,它是农业与牧业生产区的生态分界线;在人文地理学家眼里,它是青山绿水与大漠高原、农耕文明与游牧文化的分界线。

“胡焕庸线”两侧,为何差异如此之大?在胡焕庸看来,主要有三个原因:自然环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

80多年来,“胡焕庸线”又为何如此稳定?粗浅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其一,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础因素。

随着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逐步减少,但其始终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基础因素。

自然环境是形成“胡焕庸线”的首要原因,这也使得“胡焕庸线”保持稳定。

其二,经济生产布局与自然环境一脉相承。

伴随生产力发展,社会经济因素日益成为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尽管如此,自然环境还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重要的外部条件,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日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我国东部地区依赖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良好的教育等快速发展,“胡焕庸线”展示的人口格局基本保持不变。

论文-胡焕庸线

论文-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马晶,李瑞星,高雅琳,贾婷,温慧婷,卢荣织,高倩,孙雅琦(太原师范学院城市与旅游学院,山西、太原 030012 )内容摘要人口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的扛鼎者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绘制的中国第一张人口密度分布图,显示了我国自宋元时期形成的南重北轻的人口分布格局,在21世纪的今天,这一格局大致不差。

这条被称为“胡焕庸线”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同时还负载、分割着许多神奇的自然与社会的元素。

有人说它只是农耕文明不可逾越的界线,但工业文明下它所暗藏的规律依旧。

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诸如国土资源、环境、粮食安全等,有必要研究胡焕庸线两侧地带在全局中的功能定位问题。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及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创立和发展一百周年之际,地理学界给出了一份这样的答案。

由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发起的这项“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活动,共发布了30项地理大发现,排在“珠峰测量”之后的,是“胡焕庸线”。

在工业文明的今天,胡焕庸线所揭示的人口分布规律依然没有被打破。

关键词胡焕庸线、人口、农业、气候、矿产、地震正文一、胡焕庸线奠定了我过人口地理学的研究基础胡焕庸线即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即“瑷珲—腾冲一线”(或作“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

胡焕庸教授是中国现代从事人口科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中国人口地理学的创始人,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地理教育家、人口学家。

1934年至1936年是他发表人口地理论著较多,发表于地理学报1935年第2卷2期上的论文《中国人口之分布》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是中国人口地理学的奠基之作。

这篇论文中,胡先生利用他收集的1933年中国分县人口统计数据, 创制了第一张中国人口等值线密度图, 并提出了标识中国人口分布东西部悬殊差异的瑷珲( 今黑河市)——腾冲分界线, 受到中外人口地理学界高度评价。

1957年,他筹建了中国第一个人口研究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口地理研究室, 1958 年是他发表人口地理论著较为集中的第二个时期, 研究重点是江苏省人口地理。

胡焕庸线两侧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不平衡性的实证研究

胡焕庸线两侧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不平衡性的实证研究

论坛胡焕庸线两侧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不平衡性的实证研究文/王晓然摘要:胡焕庸线是一条人口密度线,水热条件的分界线、地形的分界线,更是一条制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屏障,是一条文化景观线。

中国推行西部大开发、新兴城镇化以及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来,一直重视胡焕庸线以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但是始终没有突破这条线两侧的不平衡性。

本研究以期从胡焕庸线的内涵、意义、产生机制入手,结合2007-2016十年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对胡焕庸线两侧在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水平的不平衡性展开实证研究,揭示胡焕庸线两侧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显著和差异特征,并通过梳理国家政策和全球变化背景分析胡焕庸线突破的可能性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胡焕庸线生态环境社会经济不平衡实证胡焕庸线是著名的人口地理学家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在《地理学报》发表的论文《中国人口之分布》中首次提出的[1]。

胡焕庸线不仅是一条人口密度线,还是一条东西部的景观分界线和文明分界线,其西边以戈壁、沙漠、高原坝子为主,游牧狩猎和部族文化占主导,有着多元信仰和生活方式;东边则以平原、丘陵、水网为主,农耕是主要的生产方式,人文信仰和宗法意识浓厚,儒学文化盛行。

因此胡焕庸线本质上是一条社会-生态环境分界线。

陆大道先生认为,由于自然结构、运输距离、教育文化水平等因素的限制,胡焕庸线两侧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基本公共服务差距的“稳定性”将会长期存在[2]。

李嘉洺等认为,在快速城镇化阶段,经济发展因素在人口分布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而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在减弱[3]。

在胡焕庸线形成机制方面,学界内尚存在不同观点[4,5]。

2014年11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总理提出了“胡焕庸线怎么破”的问题。

尽管国内外学者已经运用人口密度、土地利用、夜间灯光数据等多种方法研究了这一问题[6-8],但是缺少从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角度出发去分析胡焕庸线不平衡性的演变趋势。

本文将基于统计年鉴数据,从地理学自然与社会的耦合性关系出发,对胡焕庸线两侧的异质性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为加深对胡焕庸线的形成机制和演变趋势的认识。

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及形成原因

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及形成原因

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及形成原因
胡焕庸线,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
对比线。

那幺,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及形成原因是什幺呢?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相关信息,供大家参考!
1胡焕庸线的地理意义是什幺胡焕庸线曾受到美国政府的重视,于第二次
世界大战期间译成英文,供当时军民利用与参考。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这条人口分割线与气象上的降雨线、地貌区域分割线、文化转换的分割线以及民族界线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重合。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执行总编单之蔷将胡焕庸线看作是中国景观的一个分界线。

由景观联系到历史文化,似乎可以发现,这条线也是中原王朝直接影响力和中央控制疆域的边界线,是汉民族和其他民族之间战争与和平的生命线。

由先锋国家历史杂志社出版的《发现西部》一书写道:“它还是一条文明分界线:它的东部,是农耕的、宗法的、科举的、儒教的……一句话,是大多
数人理解的传统中国;而它的西部,则是或游牧或狩猎,是部族的、血缘的、有着多元信仰和生活方式的非儒教中国。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以及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创立和发展一百周年之际,地
理学界给出了一份这样的答案。

由中国地理学会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发起的这项“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活动,共发布了30项地理大发现,排在“珠峰测量”之后的,是“胡焕庸线”。

在工业文明的21世纪,胡焕庸线所揭示的人口分布规律依然没有被打破。

1胡焕庸线的形成原因胡焕庸线形成有其自然背景。

“它是气候变化的产物。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教授王铮表示,现在认为胡焕庸线是。

中国城镇发展中的“胡焕庸线”?应统筹东中西部

中国城镇发展中的“胡焕庸线”?应统筹东中西部

中国城镇发展中的“胡焕庸线”?应统筹东中西部中国城镇发展中的“胡焕庸线”地理学家胡焕庸1935年发现,按我国人口分布密度,自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画一条直线,此线东南侧居住着全国96%的人口,西北侧只有4%。

“胡焕庸线”从发现至今,历经数次人口普查,两侧一直表现出明显差异,呈现稳定的经济地理分布特征。

人口、经济发展和建设活动都集中在该线东南侧。

东西两侧人口比重大体上保持在94%和6%;而东南侧的国内生产总值占比也长期保持在94%以上。

“胡焕庸线”与400毫米等雨量线、地貌分界线、文化分界线等基本重合。

反映了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经济活动和人口集聚的基本格局:东南侧以平原、丘陵、水网、喀斯特和丹霞地貌为主,是我国传统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土空间较宜开发,有利于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西北侧以草原、沙漠和雪域高原为主,是我国历史上游牧文化区,生态脆弱区域居多,不适宜大规模开发和人口集聚。

在中国城镇化建设中也应当充分认识这一最基本的国情。

目前来看,由于东部率先发展,东北振兴和中部崛起战略相继实施,“胡焕庸线”东南侧的各项生产、建设等国土开发活动全面展开,东部各省的国土开发程度已经超过或接近15%,高于荷兰、德国、韩国、英国等国家;深圳、广州、苏州、上海、天津、北京等城市以及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的国土开发程度已经超过或接近25%,高于英格兰地区,日本三大都市圈、德国斯图加特地区等。

“胡焕庸线”东南侧(户籍)人口密度为294人/平方公里,总的趋于“过密”;过高的建设用地比例,使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凸显。

“胡焕庸线”的西北侧人口密度为15人/平方公里,表面上近乎“过疏”,但因绿洲过饱和、天然草原超载过牧以及持续性生态衰退,实际上已接近土地承载能力,不适合大规模开发建设,只能是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集中“据点式”开发。

在兼顾自然历史地理条件的前提下,还需要从全局战略考虑出发,统筹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全面推进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
Heihe-Tengchong Line
什么是胡焕庸线?
• 一条划分中国人口密度分布的分界线 • 由黑河(黑龙江)与腾冲(云南)两地的 连线构成 • 左边:占64%国土面积 • 右边:占36%国土面积 • 左边:4%人口(1935)/6%人口(2002) • 右边:96%人口(1995)/94%人口 (2002)
为什么会产生胡焕庸线?
城市化
气候
地理条件
城市化
• 相比西北部地区,我国东南部地区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程 度要更高一些 • 城市化使得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镇 • 逐渐健全的医疗保障和基础设施使得人口基数和自然增 长率大幅度提高
导致城市化的因素
发达的农业
宜居的环境
聚集的人口
导致胡焕庸线的因素
更健全的医疗
更发达的工业
更良好的经济
更便利的交通
谢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看
Thanks For Watching!

如何看待“胡焕庸线”

如何看待“胡焕庸线”

如何看待“胡焕庸线”“胡焕庸线”,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最初称“瑷珲-腾冲一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一线”、“黑河-腾冲一线”。

线东南面36%的国土上居住着96%的人口(划分时的人口国土比),目前居住着94%的人口,并无太大改变。

去年底李克强总理提出“胡焕庸线”如何破的命题,希望“让中西部老百姓在家门口也能分享现代化”,随后引起广泛讨论。

人口向东南沿海和少数大城市集中,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难以改变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我国人口明显呈现向东南沿海和少数大城市集中的趋势,这是经济发展的规律。

沿海地区有很大的地理优势。

经济发展需要开放贸易,国际贸易依赖海运。

这意味着企业若是出口导向型的,则一定会选择在沿海地区布局,只有产品体积比较小、附加值高的东西可以选择空运。

不过通过空运的产品在整个制造业中的份额非常小。

这表明沿海靠近港口的优势非常重要,中国整个人口的布局不会被少数依靠空运的企业改变。

农业社会和现代工业社会、服务业社会的区别在于农业社会的核心投入品是土地,土地天然是分散的;但现代经济的核心投入品是资本和人。

这个时候,规模经济规律就会引导工业和服务业集聚发展,而不是分散发展。

给定技术水平,集中发展成本就低,分散发展成本就高。

成本高低决定了产品是否有国际竞争力。

城市发展、经济和人口向少数地方集中的坏处显而易见是“城市病”问题。

这是很多人主张限制大城市发展的理由。

人们常常认为政府应该去控制城市人口,直接让城市变得更小,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认识误区。

政府的职能应该是通过改善治理,让个人和企业自主选择在哪里生活和工作,而不是直接采取措施限制个人进入大城市。

政府和市场共存的情况下,每个人的决策共同决定了城市化的水平和速度,也决定了个人是到东部来还是到内地去、到大城市来还是到小城市去,就形成了所谓“城市体系”。

在这样一个状态下,大国发展会遇到“不可能三角”问题,即统一、效率和平衡这三个目标之间存在内在的冲突,不可兼得。

对胡焕庸线如何破的认识

对胡焕庸线如何破的认识

对胡焕庸线如何破的认识胡焕庸线是中国公认的边界线之一,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之间。

胡焕庸线得名于国共内战时期的中国军队将领胡焕庸,他在国共内战期间曾担任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负责西南地区的军事和政治事务。

胡焕庸线的形成可以追溯到1949年国共内战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军在西南地区打败了国民党军队,并开始控制该地区。

为了确立中国政府在西南地区的控制力,在1950年,中国政府决定在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之间划定一条边界线,该边界线即为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的划定基于历史和地理因素。

历史上,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一直是中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交界地带,两者之间有着复杂的历史关系和交流。

地理上,胡焕庸线主要考虑了地形和水系等自然因素,以及居民的居住分布和经济活动等人文因素。

据了解,划定胡焕庸线时,中国政府进行了详细的勘测和调查,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力求确保边界的公平和合理。

胡焕庸线的划定一直存在争议。

一方面,西藏自治区认为胡焕庸线的划定依据不充分,没有考虑到西藏的历史主权和文化传统,因此拒绝承认该边界线的合法性。

另一方面,国际社会也存在对胡焕庸线的质疑,有些国家甚至将其视为中国对西藏的非法占领和侵略。

胡焕庸线的争议主要集中在西藏地区。

西藏是一个特殊的地区,其地理位置和文化特点决定了其与中国内地和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具有特殊性。

西藏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各方对胡焕庸线的争议也与此高度相关。

解决胡焕庸线争议的路径并非一蹴而就。

中国政府表示愿意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问题,希望能够在维护国家统一和边境稳定的基础上,实现对西藏自治区的合理治理。

在国际社会层面,一些国家和组织呼吁通过国际法和合理的谈判机制解决争端,同时关注保护西藏的文化和人权等问题。

总的来说,胡焕庸线是中国西南地区云南省和西藏自治区之间的一条边界线。

胡焕庸线的划定基于历史和地理因素,但其合法性和公正性一直存在争议。

解决胡焕庸线争议需要各方通过对话和协商寻求共识,同时关注保护西藏自治区的文化和人权。

影响所有中国人的一条神秘的线——胡焕庸线

影响所有中国人的一条神秘的线——胡焕庸线

影响所有中国人的一条神秘的线——胡焕庸线中国国土上,有一条看不见的线,你不一定知道它,它却可能影响过你的生活。

这条线北起黑龙江黑河,一路向着西南延伸,直至云南腾冲。

1935年,国立中央大学地理系主任胡焕庸通过数万个数据一点一点在地图上摸索出这条线。

那时他是从人口的角度看这条线的——线的西北方向,是“大漠长河孤烟”,占中华民国国土面积的64%,却仅有4%的人口;而线的另一头,是“小桥流水人家”,仅有36%的国土,却聚集着另外的96%的人口……胡焕庸线这就是著名的中国人口分界线:“爱辉—腾冲”线(解放后称“黑河—腾冲线”),在国际上,命名为“胡焕庸线”。

2009 年,中国地理学会发起“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评选,“胡焕庸线”名列其中,被称为20世纪中国地理最重要发现之一。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夜晚灯光图也显示,夜晚的中国在“黑河-腾冲线”东南部更亮。

展开剩余87%那是一条清晰的、几乎骤然就从熙熙攘攘变得人烟稀少的分界线,就好像从南到北的中国人,在接近这条线时会意识到什么,于是不约而同停止了向外迁徙的步伐。

这让胡焕庸忍不住在论文中感叹:“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

”不过,最令人唏嘘的,要算这条线的“岿然不动”。

这条线被发现后的几十年里,很多惊天动地的事情发生过:建设兵团垦荒戍边,支援大西北,三线建设,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国人一次次地大规模从线的东面迁往西面,一次次喊着“人定胜天”走向广阔天地开创未来。

然而,2014年4月11日,当即时通信软件腾讯QQ 的同时在线用户数突破2亿时,有人发现,用户们依然从东北到云南划出了一条清晰的边界——一边满是QQ在线的信号,另一边就是大片黑暗,一如1935年中央大学教授书桌上人口分布图的模样。

这条线如今被称为“胡焕庸线”。

在2009年地理学界评选出的“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中,它仅次于“珠峰测量”,名列次席。

历史上,分界线有很多种,但是像胡焕庸线这样被列为重大发现、被写进教科书的却只有这一条,那么它究竟牛在哪里?1935年胡焕庸先生用手工画图发现的“爱辉-腾冲线”首先,胡焕庸线是用“大数据”算出来的。

胡焕庸线的定律

胡焕庸线的定律

胡焕庸线的定律
胡焕庸线的定律是对经济学家胡焕庸所提出的一条经济学原理的称呼。

该原理主要探讨了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种现象和对策,该现象被称为“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是指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随着国家经济增长的加速,人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会逐渐放缓,直至停滞不前。

这条线代表了一个经济增长的上限,超过这个上限国家经济增长将变得困难。

这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的稀缺性将逐渐显现,市场饱和程度增加,市场需求逐渐饱和,导致进一步的经济增长变得困难。

根据胡焕庸线的定律,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初期可以利用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通过出口和投资等方式实现快速经济增长。

然而,一旦经济增长达到了胡焕庸线的上限,国家就需要转变经济发展的模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应该加强创新能力,提高科技含量,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

此外,还需要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提高劳动力素质,为经济创新和转型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国家还应该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以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双赢。

胡焕庸线的定律提醒我们,经济增长并不是无限的,而是有限的。


家需要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及时调整发展模式,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国家经济才能持续增长,实现经济繁荣和人民福祉的双赢局面。

「胡焕庸线」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胡焕庸线」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胡焕庸线」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感谢邀请!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1901-1998),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密度的对⽐线,最初称“瑷珲—腾冲⼀线”,后因地名变迁,先后改称“爱辉—腾冲⼀线”、“⿊河—腾冲线”。

学过初⾼中地理的朋友们肯定知道,地理上讲述的⼏⼤分界线,⽐如南北⽅分界线即秦岭——淮河⼀线;中国三级阶梯分界线;中国⼈⼝密度分界线等等。

都是⽐较重要的。

胡焕庸线的形成原因有哪些呢?1、⽓候变化的产物我们都知道中国位于亚欧⼤陆东部。

季风⽓候和温带⼤陆性⽓候显著。

⽽这条界线是中国东南季风的影响范围。

胡焕庸线同时也是我国400毫⽶等降⽔量线,是我国半湿润区和半⼲旱区的分界线。

由于⽓候的变化,肯定带来农业⽣产、包括畜牧业的发展等发⽣调整和变化。

⼈类肯定不可能喜欢在⼲旱地区⽣存,⽓候条件迫使⼈类迁徙到更加适合⽣存的地⽅。

2、地形因素西⾼东低我国地形特征是西⾼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地形严重限制⼈⼝活动,⼈们也更倾向于更平坦的地区,利于展开⼯农业⽣产。

3、历史因素的影响我们现在都知道我国东南部⼈⼝多,西北部⼈⼝少。

我国曾经的经济重⼼在北⽅,但是由于古代朝代的更替、时有战乱的发⽣,迫使⼈们搬迁。

特别是南宋以后,经济中⼼南移。

久⽽久之,形成了⽬前的⼈⼝分布的空间格局。

此外,我国东南地区的⼈⼝规模,集聚效应,交通发展越来越发达,⼯农业越来与发达,⼈们不可能回到条件相对不好的西北地区,除⾮是政策因素导向,这些都是造成不同的原因。

综上,胡焕庸线形成的三个原因:⼀是⽓候适宜性;⼆是地形西⾼东低,三级阶梯;三是历史发展和战争导致的⼈⼝迁移,经济重⼼转移。

个⼈观点,简单回答,祝好!。

胡焕庸线依据

胡焕庸线依据

胡焕庸线依据
一、胡焕庸线
胡焕庸线又称“革命线”,指的是由胡焕庸先生发起的1934年7月18日至1937年10月7日期间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将中华民族走出被帝国主义和内战折磨的困境。

二、发起人——胡焕庸
胡焕庸,中国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字士礼,号洽通,湖南桃江人,1908年6月15日出生于湖南桃江县富寮寨,1978年6月17日逝世于北京。

胡焕庸曾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院长。

三、起源
胡焕庸被誉为中国“革命元勋”,他本人亦坦言,革命比他自己还要比较早。

1934年7月18日,胡焕庸率部在中原山西省赤壁市发动武装起义,开始了胡焕庸线运动;此后他把部队撤回湖南,开展长征。

四、活动范围
胡焕庸线遍及国内多个省份,主要行动地区有:湖南湘江流域一带、湖南抚州、湖南湘乡、山西襄汾、河南滑县、河南新蔡、湖北应山、湖北安陆、湖北襄阳、湖北保康、湖北襄城。

五、运动成果
胡焕庸线的发动和精心策划的政治运动,使他在短短的3年内建立了一个伟大的武装国民革命政党中央政府,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向民族统一的伟大飞跃。

同时,他们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六、对后人的启示
胡焕庸线的行动给后人留下了极其重要的启示:只要团结起来,便有可能走出困境;此时,只要去看看团结的中国,看看发展的中国,看看腾飞的中国,便知道胡焕庸线究竟是有多么伟大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胡焕庸线”形成因素的研究
1935年,胡焕庸先生提出了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即著名的“胡焕庸线”。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参观了国家博物馆,他对在场学者发问:胡焕庸线是否具有可破性。

本文通过对“胡焕庸线”的形成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对相关学者研究其可破性提供帮助。

标签:地理;胡焕庸线;人口分布
20世纪30年代,胡焕庸先生采用等值线的方法绘制了‘,中国人口密度图”,并于1935年在《地理学报》上发表了“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

该文将各地人口统计数据进行整理,从而绘制出中国人口密度及分布图,并提出“瑷珲—腾冲一线”(即“黑河一腾冲线”)为中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该线采用了科学的方法进行绘制,对我国人口地理理论的建立具有及其深远的意义。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流动人口的数值也在逐年加大。

但是,“胡焕庸线”所展现的人口分布规律并未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推翻。

本文通过对“胡焕庸线”之东南部与西北部的自然环境与生产要素进行比对,最终总结出导致“胡焕庸线”形成的因素。

1.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法,对‘胡焕庸线”的东南部与西北部选取了自然因素、经济因素两个角度进行比较,突出表现“胡焕庸线”两边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生产能力的显著差异。

在自然角度中,通过对两边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的比对,得出环境容纳量是导致“胡焕庸线”形成的根本原因。

在人文因素里,通过对两边的生产能力进行比对,推断出生产力导致“胡焕庸线”形成的重要因素。

2.关于“胡焕庸线”的定义及解读
胡焕庸先生于1935年所发表的“中国人口之分布”一文中论述日:“今试自黑龙江之瑷珲,向西南作一直线,至云南腾冲为止,分全国为东南与西北两部,则此东南部之面积,计四百万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三十六,西北部之面积,记七百万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之百分之六十四;惟人口之分布,则东南部计四万四千万,约占总人口之百分之九十六,西北部之人口,仅一千八百万,约占全国总人口之百分之四,其多寡之悬殊,有如此者。

”这就是胡焕庸先生关于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最初表述,后人称之为“胡焕庸线”。

胡焕庸先生于论文中将人口密度分为八级,并将单位人口密度精确到县。

现今画出的“胡焕庸线”,是黑龙江黑河至云南腾冲的一条倾斜约莫450的直线。

该线东南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36%,居住着全国%%的人口,该地域降水丰沛、河网密布,多平原、山地、丘陵、喀斯特地形,是传统的农耕文明;线的西北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居住着4%的人口,该地域整体上呈干旱、半干旱气
候,多草原、高原、沙漠,是传统意义上的游牧文明。

3.对“胡焕庸线”影响要素的分析
3.1 自然因素制约了“胡焕庸线”的西移
作为反映人口分布规律的“胡焕庸线”,究其根本,自然条件对其的影响是及其深刻的。

这条于上世纪人为划出的分界线与400mm等降水量线发生了惊人的重合,两者均由东北的大兴安岭为始,经吕梁山、秦岭、大巴山脉至西南之横断山脉。

首尾之间相隔达数千里,跨越多个自然带。

占全国64%的西北部,受山脉阻挡而无法获得较多的降水。

同时,高海拔的地势使植物的存在以草本、灌木为主,土壤的贫瘠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异常脆弱,无法支撑如东南部一般的农耕生产模式。

然而,肥沃的草场却为畜牧业提供了强大的自然基础,于是,我们看到了西北部的青藏高原上强健的牦牛,内蒙古高原上成群的牛羊,放牧带一直延申到了新疆,天山脚下,万马奔腾。

但是西北部的生态系统始终是脆弱的,最终限制了环境容纳量,导致西北部的人口稀疏。

而占全国36%的东南部,复杂的生态系统为土壤提供了充足的肥力,充沛的降水、湿润的气候为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先天条件。

东南部的地理优势亦比西北部好得多,由北向南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为大规模种植小麦、水稻提供了土地,密布的河网为农田的灌溉提供了充足水源。

大河文明决定了东南方农耕文明的属性,复杂的生态系统带来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东南部较西北部更多的自然资源,决定了其环境容纳量将远高于西北部,这也直接导致了两大地区间的人口分布不均。

3.2 生产带动经济,经济带动繁荣
受自然条件的约束,东南部获取充足食物的难度要远低于西北部。

从能量学的角度来看,农作物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源于自然界,只需完成一次能量转化即可。

而畜牧业量则需要两次转换,由自然界至生产者,再由生产者至畜牧。

当人获得相同能量时,东南部所需的成本远低于西北部。

东南部临海而易形成港口,使其更受国际贸易、跨国公司的青睐,从而形成了产业集聚。

重工业基地诸如辽中南、京津唐,轻工业基地诸如沪宁杭、珠三角,这些工业基地在吸收更多劳动力的同时又出现了向内陆地区扩散和产业转移的现象,从而使长江、淮河流域形成了规模龐大的城市群,城市之间间隔短,功能明确,相互协作。

西北部虽然也出现了以西宁、兰州、银川等人口高度密集聚居区,然而西北部的广袤土地却使各城市间因距离遥远而缺少协作,更多地区依然人口稀疏。

“马太效应”在此时得到了体现,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总结:白驹过隙,从“胡焕庸线”提出到今天,已过去八十多年。

然而中国人口的分布却亦如八十多年前一般,两大地区间比例变化不大。

这就证明了“胡焕庸线”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随着东南部人口的爆炸式增长,东南部的环境问题已逐渐突显,雾霾的出现、水体的污染等,这些现象都值得我们去关注与思考。

在我看来“胡焕庸线”不但是人口地理分界线,而且是自然地理分界线。

线的两端,人们因地制宜,开发出各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这条线的可破性不在于人为的去改变,而在于提高西北部的竞争力。

西北半壁,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如果能抓住西部大开发和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未尝不能以独特的地域文化来实现振兴。

参考文献:
[1]胡焕庸.中国人口之分布——附统I表与密度图In地理学报,1935,(02):33-74
[2]陈明星,李扬,龚颖华,陆大道,张华.胡焕庸线两侧的人口分布与城镇化格局趋势——尝试回答李克强总理之问[J].地理学报,2016,71(02)179-193.
[3]林碧霞.关于“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学术研究综述[J].农家参谋,2018(03):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