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光信息网络中的某些关键半导体光电子器件_黄德修
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可扩展型光开关矩阵(精)
第27卷第4期2003年8月激光技术LASERTECHNOLOGYVol.27,No.4August,2003文章编号:100123806(2003)0420288205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可扩展型光开关矩阵3缪庆元1胡振华1,2王涛1黄德修1刘德明1(1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激光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2武汉理工大学物理学系,武汉,430063)摘要:未来的高速和高度灵活的光分组交换网络要求开关速度达到纳秒量级且集成度高的大规模空间光开关矩阵。
在分析了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常用结构形式的光开关矩阵存在规模局限性的基础上,综述了新型的可实现大规模集成的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光开关矩阵的基本原理和研究现状。
关键词:大规模光开关矩阵;半导体光放大器;插入损耗;串扰;载流子注入;折射率变化中图分类号:TN365文献标识码:A ScalableopticalswitcharraybasedonsemiconductoramplifierMiaoQingyuan,HuZhenhua1,2,Wang,Lng111(1NationalLaboratoryofLaserTechnology,Department,430074)(2DepartmentofPhysical,430063)Abstract:Opticalcanswitchtimeasthedevicesareintegratedtolargerandlargermeetspeedand agileroutingofpacketsinfutureopticalpacketswitchingnetworks.scalablelimitationstoward ordinaryopticalspaceswitchmatrixbasedonsemiconductoropticalamplifier,basicprinciples ofnovelarrayswhichcanbeeasilyscaledtosignificantlylargersizesarepresented,aswellasthei rprogress.Keywords:large2scaleopticalswitcharray;semiconductoropticalamplifier;insertionloss;cr osstalk;carrierinjection;refractiveindexchange引言随着密集波分复用系统的成熟及大量被投入使用,高速大容量光传输得以实现,从而强烈地推动着光交换向前发展。
新型全光逻辑与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等等 1 目前文献中报道的
[&]
实现 全 光 逻 辑 与 门 主 要 是 采 用 半 导 体 光 放 大 器 (*+,) 非线性光环镜 、 交叉偏振
[)]Leabharlann 和四波混频[#]等效应来实现的, 这种方案具有很多优点, 但也存在 一些问题, 如结构复杂、 难以控制、 偏振和相位的随 机变化对输出结果影响较大等 1 本文采用一种基于级联单端 *+, 中的交叉增 益调制效应来实现全光逻辑与门, 对 )$-./0 的逻辑 运算进行了理论分析、 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 结果表 明该方案结构简单、 容易实现、 工作波长范围宽、 可 实现转换速率高等优点 1 描述了实验方案和实验条 件; 建立了该方案的理论分析模型; 给出了实验和数 值计算结果 1
!( & + ’,
!)( & !4 ) . , &,4 *+( "&
(()
!( & + ’,
!)( & !4 ) , , &,4 .! , *+( "&
!6=0
物
理
学
报
A7 卷
图!
"#$ 分段模型示意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 + ",-. ) !& ] ", # ’ ! ", # %& ()* " %# )
图7
逻辑与输出信号质量与信号 - 的功率之间的关系
光电信息学科相关大师及我院优秀校友(部分)
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 James Clerk Maxwell,1831〜1879 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经典电动力学的创始人,统计物理学的奠基 人之一。建立了麦克斯韦方程组,创立了经典电动力学,并且预言了 电磁波的存在,提出了光的电磁说。麦克斯韦电磁学理论则为电气奖授予来自三名来自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发明了蓝光 LED 技术。赤崎勇,天野浩以及中村修二在上世纪 90 年代分别独立开发出蓝光 LED 技术。
Steven Chu 朱棣文 1948-
1997 年,在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因“发明了用激光冷却和 俘获原子的方法”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继 1957 年的杨 振宁、李政道,1976 年的丁肇中和 1986 年的李远哲之后, 第五位获诺贝尔奖的华裔科学家。 1998 年 6 月 5 日,当选
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王大珩 1915-2011 原籍江苏吴县(今苏州市),生于日本东京。1936 年清华大学物 理系毕业,“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光学之父”,应 用光学家,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 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主持制成了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第一台 大型光测装备和许多国防光学工程仪器。
凯·西格巴恩 Kai Siegbahn,1918-2007 瑞典物理学家,因致力于研发一种用电子检测复合材料成分 和纯度的新技术,于 1981 年与尼古拉斯·布隆伯根及阿瑟·伦 纳德·肖洛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被公认是用电子光谱 学(ESCA)发展化学分析技术的带头人。
《半导体光电子学》教学大纲
《半导体光电子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名称:半导体光电子学课程类别:素质选修课/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选修/必修计划学时:64计划学分:4先修课程:无选用教材:《半导体光电子学》,黄德修,黄黎蓉,洪伟编著,电子工业出版社教材,2018.6。
适用专业:本课程可作为大学理科光学专业、工科物理电子学、光学工程和光电信息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教学课程和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参考课程,也可供相关科技工作者参考。
课程负责人:二、课程简介半导体光电子学是研究半导体中光子与电子相互作用、光能与电能相互转换的一门科学,涉及量子力学、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等一些基础物理,也关联着半导体光电子材料及其相关器件,在信息和能源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性能改善无不是通过不断优化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结构以增强电子与光子的相互作用、实现高效电能与光能相互转换的结果,其中异质结所形成的电子势垒和光波导的双重效应起到了关键作用。
本课程分10个单元,各单元内容相互关联,形成当今半导体光电子学较为完整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体系。
三、课程教学要求注:“课程教学要求”栏中内容为针对该课程适用专业的专业毕业要求与相关教学要求的具体描述。
“关联程度”栏中字母表示二者关联程度。
关联程度按高关联、中关联、低关联三档分别表示为“H”“M”或“L”。
“课程教学要求”及“关联程度”中的空白栏表示该课程与所对应的专业毕业要求条目不相关。
四、课程教学内容五、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注:此表中内容为该课程的全部考核方式及其相关信息。
六、学生学习建议(一)学习方法建议1.依据专业教学标准,结合岗位技能职业标准,通过案例展开学习,将每个项目分成多个任务,系统化地学习。
2.了解行业企业技术标准,注重学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根据教材中穿插设置的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应用相关实例,对已有技术持续进行更新。
3.通过开展课堂讨论、实践活动,增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沟通、协调等等。
《半导体光电子》课件
概述
光电子学在现代科学和技术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本节课,您将了解光电子 学的基本概念,并探索半导体光电子的发展历程。
半导体光电子材料
硅
作为最常见的半导体材料之一,硅在光电子学中有 广泛的应用。
未来发展方向
如半导体材料的性能优化、新材料的探索和创新器件 的设计。
总结
1 半导体光电子的重要性
2 未来发展前景
在通信、能源和医学等领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半导体光电子将在更多领 域创造出更多可能性。
锗
在红外和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有重要应用。
氮化镓
具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常用于高能效LED和激光器。
硒化铟
用于红外探测器和太阳能电池。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1
光电晶体管
2
具有放大光信号的功能,用于光通信和传感
器。
3
光电二极管
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广泛应用于通信和探测 领域。
光电子鼓
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能放大信号,用 于图像传输和光通信。
半导体光电子应用
光纤通信
通过光信号传输数据,具有高速和大容量的优势。
激光器
能产生高强度、高单色性和准直性的激光光束,广泛 应用于医学、制造和科研领域。
光学成像
使用光学设备进行图像捕捉和处理,应用于医学成像、
太阳能电池
通过半导体光电子材料将阳光转化为可再生的电能。
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和发展
研究方法
包括实验室合成、材料表征和器件测试等多个研究步 骤。
光纤通信发展中的一些规律认识_2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9.062.3网络节点的交换效率众所周知,随着网络节点需交换的业务量越来越大,如何降低业务在节点的阻塞率,亦即如何提高交换效率已是当务之急。
目前,单纤的信息传输容量已能达到Tb/s 量级。
然而信息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发挥其效果。
网络节点是信息传送的枢纽,汇集来自不同地域的信息,在核心节点按照信息的优先级别和地址码转到网络的各边缘节点,最终分发至目的地。
随着传输业务量的不断增加,在网络节点,特别是核心节点出现的业务拥塞现象将日益突出。
虽然汇集的业务量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也可能某一组业务流量的峰值对应另一业务流量的谷点,交换容量不应是各传输容量的简单求和,流量工程也不可能给出传输容量与交换容量之间的精黄德修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湖北武汉43007!"4Huang DexiuWuhan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Optoelectronics,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Hubei 430074,Chin !"a摘要20世纪70年代以来,光纤通信以其大的通信带宽、低损耗、长距离传输、高的比特成本效率等独特优点,力压群芳,成为整个通信领域的核心并强力推动了整个信息领域的发展。
在整个光纤通信发展过程中可以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认识,诸如需求拉动-技术推动规律、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量变-质变、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
试图结合光纤通信发展中的某些实例阐述对这些规律的认识,正确认识与运用这些规律,有助于启发一些创新的思路。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与光纤通信网络和与之相关的光电子器件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光纤通信;光电子器件;发展规律;辩证法AbstractSince 1970s,the fiber communication has become the core of the whole information network and strongl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ntire information fields with outstanding advantages of the vast information bandwidth,low transmission loss,low cost,and so on .In the meantime,someregularities can be found,such as the pulled by demand and pushed by advances in technologies,quantitative change -qualitative change,unity of opposites,and negation of negation.In this paper,these regularit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ber communication are outline.It is useful to use these regularities in some activities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teaching,making the strategic decision,and so on.Some issues about the future of optoelectronics devices are also discussed.Key words fiber communication;optoelectronic device;regularity of development;dialectics 中图分类号TN913.7doi :10.3788/LOP20094606.0043光纤通信发展中的一些规律认识(Ⅱ)Review on Some Development Laws i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Ⅱ)76www 中国光学期刊网确关系式。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智能机器人设计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智能机器人设计柴 炜 贾雯杰(中国矿业大学 信电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8)摘 要: 设计一种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智能机器人。
该机器人采用无线摄像头采集道路信息,采用Visual C++设计上位机进行图像处理获得路径信息,将命令通过无线串口传给机器人。
用ARM7作为下位机控制芯片,应用PID 算法对机器人进行闭环控制,从运行结果来看系统的实时性满足设定的要求。
关键词: 智能机器人;无线摄像头;上位机;电机控制中图分类号:TN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1)0410051-010 引言图像平面的右半边,则命令机器人右转;当引导线在图像平面中间时,则命令机器人不偏转继续直行。
机器人在前进过程中,根据图像平面中引导现代智能机器人在人工智能、芯片制造、传感器行业的发展推动下有线位置不断调整方位走。
了很大的技术突破,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本项目设计的智能机器人采用无如果机器人的视野中出现转弯路口,则开始运行转弯模块。
机器人需线摄像头作为机器人的“眼睛”,包括传感器模块,图像处理模块,执行要在距转角合适的距离处开始运行转弯模块,以保证机器人视野中始终具模块等,可以应用于煤矿井下发生突发事件时井下环境的探测,完成安全有引导线。
检查,监控等功能。
3 电机控制1 系统的基本构成本项目下位机控制芯片采用NXP 公司的ARM7中的LPC2132微处理器,用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智能机器人系统的硬件部分由计算机、USB 接口无来完成命令接收、电机控制和机器人状态信息的上传等功能,图2是其电线摄像头、无线串口、AS-UIII 实验用机器人组成。
无线摄像头安装在机机控制电路图。
器人上,采集道路信息并上传给上位机。
上位机分为3部分,即图像处理模块、机器人运动控制模块和信息显示模块。
基于视觉导航的原始输入图像是连续的数字视频图像,系统工作时,首先需调用图像处理模块对原始输入图像进行缩小、边缘检测、二值化、哈夫变换等处理[1],从而获得有用的路径信息,运动控制模块根据此信息作出决策,通过无线串口将控制命令发给机器人。
2010,华中科技,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数值仿真模型
第39卷第1期红外与激光工程2010年2月Vol.39No.1Infrared and Laser Engineering Feb.2010超辐射发光二极管数值仿真模型陈俊,黄德修,黄黎蓉,张新亮(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4)摘要:采用谱分割方法和分段模型对1.5μm波段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LD)进行了仿真。
为减小分段模型的分段数目和计算时间,对文献中常采用的计算每小段平均光功率(平均光子数密度)的3种主要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积分平均的方法具有显著的优势。
与商用器件的测试结果相比,数值计算的输出光谱和电流-输出功率曲线基本相符。
对高功率SLD的数值仿真表明:在有源区长度大于1mm后,输出功率的增长出现明显的饱和现象,纵向空间烧孔(LSHB)效应限制了增加有源区长度对输出功率增长的贡献。
此外,对高功率SLD,使用忽略LSHB效应的单段模型计算输出功率可产生数倍的误差,因此,采用分段模型计入LSHB效应是必要的。
关键词: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纵向空间烧孔效应;放大的自发辐射中图分类号:TN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76(2010)01-0051-06Numerical simulation model of superluminescent diodesCHEN Jun,HUANG De蛳xiu,HUANG Li蛳rong,ZHANG Xin蛳liang(Wuhan National Laboratory for Optoelectronics,School of Optoelectronic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uazho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430074,China)Abstract:The spectrum slicing technique and the subsection model were used to simulate a1.5μm superluminescent diode(SLD).In order to reduce the subsection number in the model and the consumed time, three different average optical power(average photon density)calculation methods,which were commonly used in reference,were compared.It is found that the integral average method has remarkable superiority for SLD performance simulation.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simulation are compared with a commercial device,and reasonable agreement has been achieved for the optical power spectrum and P蛳I relationship.For high power SLDs,numeric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output power begins to saturate notably when the length of the active region is beyond1mm.The longitudinal spatial hole burning (LSHB)effect limits the output power increasing with the length of the active region.In addition,the negligence of the LSHB effect in the single section model results in an incorrect prediction of the output power that is several times larger than it is supposed to be for the high power SLDs;therefore,it becomes necessary to adopt the subsection model and take into account the LSHB effect.Key words:Superluminescent diodes;Longitudinal spatial hole burning;Amplified spontaneousemission收稿日期:2009-04-10;修订日期:2009-06-0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60777019)作者简介:陈俊(1974-),男,云南昭通人,博士生,主要从事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研究。
半导体光子学与光电子器件
半导体光子学与光电子器件光子学是研究光的特性和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而半导体光子学则是光子学在半导体材料中的应用。
随着光纤通信、激光技术、太阳能电池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半导体光子学和光电子器件成为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话题。
半导体光子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光的生成、调制、传输和控制等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光电子器件。
光电子器件在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
它们能够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或者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从而实现光与电之间的相互转换。
激光器是光电子器件中最为关键的组件之一。
激光器是一种能够产生高强度、单色、一致相位的光束的装置。
它在医疗、通信、材料加工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与传统的光子学器件相比,半导体激光器具有体积小、功耗低、效率高等优势。
因此,半导体激光器在光纤通信和激光雷达等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半导体光电子器件还包括光检测器和太阳能电池等。
光检测器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
在光通信系统中,光检测器用于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以实现光的接收和解调。
而太阳能电池则是能够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器件。
随着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太阳能电池作为一种绿色能源的代表,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除了激光器、光检测器和太阳能电池之外,半导体光子学还涉及到其他一些重要的光电子器件,如光纤光栅、光调制器等。
光纤光栅是一种能够通过改变光纤中的折射率来调制光的器件。
它被广泛应用于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光滤波、光谱分析等方面。
光调制器则是一种能够通过改变光的强度、相位或频率来调制光的器件。
它在光通信和光存储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
当前,半导体光子学和光电子器件的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提高器件性能和开发新型器件上。
例如,人们正在努力提高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转换效率,以满足高速通信、激光雷达等领域的需求。
同时,人们还在探索新的半导体材料和器件结构,以实现更高的集成度和更好的器件性能。
总之,半导体光子学与光电子器件是当今科技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
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
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涝淀l992年3月第8卷第2期苦,,傩,亏信科学Vd.8N02March1992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黄德修r——一1『\l122.=j述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Tw—sLA)的基本原理,结构和性能,对它在光纤通信中的前景作了较垒面的分析.以光子与电子相互作用,光能与电能相互转换为基本内容的光电子学比微电子学的发屉进程尽管落后20年,但它在信息的产生,传输,存储和处理上已显示出和微电子学同样巨大的生命力和极为相似的发展趋势,如图1所示.很明显,对微弱光信号的放大,必将成为光电子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将对信息的产生,传输与处理产生大的影响.因此,光放大器已成为图l光电子学与赦电子学的类比用SLA直接放大外来光信号的设想, 虽然早在半导体激光器闻世不久就已提出和在实验上进行过一些探索,先后研究了几种类型的sLA,但直到8o年代初才认识到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Tw—sLA)是一种较理想的线性放大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研究机构都对Tw—sLA器件本身及其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应用作了大量的研究.在我国,华中理工大学和武汉邮电科学院台作,于1983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此后,在国家科技攻关和863”计划的积极支持下,又有其它单位进入这一研究行列在这短短的11年中,国内外发展了多种Tw--SLA结构;数以百计的论文报导了Tw~sLA器件与应用的研究成果1985年BTRL最先将Tw—sLA器件化,研究出具有完整封装结构的器件.1988年英国BT&D公司在国际上最先推出Tw—sLA的系列产品,标志着Tw—sLA已开始走向实用化.3论撮贼述冁枷概第2期黄德修: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大器2Tw—sLA的工作原理与结构SLA与半导体激光器(LD)同样是通过电注入(即注入载流子),使其有源介质具有增益特性而能对光子进行放大.所不同的是,SLA放大的是外来光子或光信号,而LD是对增益介质内部电子与空穴复合所产生的光子进行谐振放大.如图2所示.事实上,如将LD偏置在闲值以下,就可构成对外来光信号进行放大的法布里一珀罗型SLA(FP--SIA);若将LD偏置在阚值以上,就可将输入的微弱单模光信号锁定到多模LD的某一模式上而得到高的单模输出,即构成注入锁定型SLA(IL—SLA).Tw--SLA实质上是将LD的谐振腔面增透或磨成一定斜角而得到的.外来光信号在Tw—SLA中获得的是如下式所表示的单程增益:G一exp[(工1g一口)L](1)式中r为有源层的光场限制因子,工为增益区的长度,at.和g分别为有源层内部的损耗系数与增益系数.在线性近似下,g可以表示为:g~a(N--N)(2)式中a为与材料有关的增益常数,Ⅳ为注入有源层的载流子浓度,Ⅳ为开始出现净增益的载流子浓度或透明载流子浓度.对于直接带隙迁的半导体(如通常用的GaAIAs,InGaAsP等),通过注入电子能获得比其它气体,固体等激光工作物质高几个数量级的增益系数(50~100cm一).TW--SLA除了上述单程增益结构外[图3(a)],华中理工大学.,日本OKI公司在近年来还发展了双程增益结构,分别示于图3(a)与(c).通常的单程增益Tw—sLA是将LD芯片两解理面进行理想的增透,使芯片长度与凸台宽度一致;两次技术难度大的超低剩余反射率增透和两次光纤耦合(分别耦合输入与输出)给工艺上带来很大的复杂性和难度.图3(b)所示的结构是将LD 的前端面增透(R<10-4),后端面增反(R>O.9)光信号从光学环行器的A端口输入和从它的B端口输出,从B38.电信科学1992年端输出的光经光纤耦合至TwSIA芯片的前端面.进入芯片有源层的光信号在获得单程增益后由后端面反射回有源层.再一次获得单程增益的光信号仍从芯片的前端面经同一根光纤返回至光环行器的B端口,由于光环行器的非互易陛原理.进入B端口的光信号只能从它的c端口输出.而获得所放大的光信号.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除了光信号能从有源层获得双程增益外.TwsIA芯片只需一次难度大的超低剩余反射率增透(而增反的技术难度小,且允许较大的容差);可采取与LD完全相同的热沉;同时由于Tw--SIA的输入和输出用同一根光纤耦台,减少了一次难度同样很大的耦台工艺.从而使Tw—SLA与ID在工艺上有更多的兼容性;分离Tw--SIA输入与输出的光学环行器还相当于在放大器前后加上了光学隔离器,而这在高速率传输中是必须的.图3(c)所示的结构与图3(b)不同的是,芯片的后端面仍需高质量增透,经后端面出射的光经法拉第旋转器使偏振方向旋转4..再由全反射镜将光反射回法拉第旋转器再使偏振方向旋转45..这样就使在有源层内反向传输光与正向传输光有正交的偏振方向,从而使TE模与TM模在增益介质内可以获得几乎相同的增益,减少信号增益对其偏振的灵敏度.如上所述,双程增益结构显示出许多优越性.如果用四端口光学环行器串联两个有源层截面对称轴相互正交的放大器.前一个作低噪声放大器,后一个作功率放大器,并将这两个Tw—slJA与光环行器集成,刚对提高光纤一光纤增益(即光放大器的净增益),降低增益对偏振的灵敏度和减少放大器的噪声指数都会有积极意义的.3Tw--SLA的性能TW--SIA用于光纤通信系统时.对其性能的主要要求是:足够的小信号增益;宽的增益带宽;对偏振不灵敏的信号增益;高的饱和输出功率;低的噪声指数;是否需要窄带光学滤波器..根据Tw--SIA在光纤通信中不同应用,对Tw—sLA的上述性能要求也不完全一样.以其在光纤通信系统的几个主要应用,对上述性能要求如表1所示.. 下面对上述性能作进一步分析.3.1小信号增益对任何应用,总希望光信号从光放大器中得到尽可能大的线性净增益(即光纤光纤增益).尽管Tw--SLA酌有源介质有大的增益系数,可以在3o0~500btm长的有源区内得到25~30dB的内增益,但由于用通常的微透镜处理光纤与Tw--SIA耦台呈现较大的耦合损耗(4dB左右),致使光信号得到的净增益目前还只能达到20dB以下,与通常的光电光中继站所能得到的信号增益(倒如在565Mb/S系统中继站能给出3O~35dB的增益)还有一段距离3.2增益带宽尽可能宽的增益带宽对发挥光纤大容量的特点是必需的,可允许众多的信道同时得到放大,这对Tw—SLA在WDM,FDM和用户河等宽带应用都是很重要的.宽的表1增益带宽还能容许放大器有较大的环境温度变化(例如士5℃).经理想增透而消除谐振效应的TwSLA,其增益带宽可达70nm,目前已达40nm以上3.3光信号增益对其偏振态的灵敏度由于在TwsIA两端面存在的剩余反射率,有源TWSLA用于光纤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要求l23456前置最大△△△×0C中蛙最走△△△C0△功率放大△△△C0△表中符号意义:0必须的.△要求的.×不要求的第2期黄蒜他:行泣半导体激光放大器层内的光场限制因子和光的传播常数的大小对光的两个偏振模式(TE模与TM模)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鱼使两个模式的增益也不同,裴而且二者的增益差(G一舟G)随工作电流的增加而增大.对通常工作在2—3倍增透前闽值电流下的Tw—SLA,△GzEf可达3~4dB.这对应用带来不利影.了0.9o偏)¨.l2.¨.H.¨.图4增盏起优与偏振有是的信号增益随TwSLA工作电流的变化晌,造成增益起伏,减少了放大器的有效带宽.如图4所示,若以盖,分别表示TE模最大增益与最小增益.对TE模相应有与,以r与”表示这两个模本身的增益起伏,则有下列关系式:案:导㈦一=导薯群㈩~一1主一c誉j~一j一)’高j一([(一Ⅲ(5)由以上三式可以看出,减少解理面上的剩余反射率R,尽量减少在TW--SLA中残存的谐振效应来减少增益起伏和”同时减少TE与TM模场限制因子的差别(r一r,),可以实现信号增益对偏振的灵敏度AG<1dB.这可通过高质量的增透镀膜技术或将解理面磨成一定的斜角(7~12)来减少谐振效应;适当增加有源层的厚度来增加r-以实现小的AGTM.此外,如图3(c)所示的结构或将两个Tw--SLA串联或并联,使TE模和TM模得到尽可能相等的增益.3.4饱和输出功率过高的输入功率会引起光放大器出现增益饱和,致使SLA的输出功率随输入功率的继续增加而下降.饱和输出功率定义为输出功率从它的饱和值下降3dB时的功率,它正比于饱和功率P,而P有效模面积S与饱和强度,之积:z一()()(6)式中d与分别为有源层的厚度与宽度,为光子能量一为载流子寿命,d 为增益常数,r为TE模的模场限制因子.为提高Pm而降低模场限制因子是有效的.例如BTRL采取最子阱结构,使P达到115roW然而量子阱结构使TE与TM模的增益系数存在明显的差别,这对减少信号增益的偏振灵敏度是不利的3.5噪声指数这是表征光放大器本身噪声特性的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它定义为+c(s,MI.…’t‰>…式中(s/Jv)和(s/Ⅳ)分别为光放大器的输入与输出的信噪比,m为有效横模数,,为∞¨H坨004O.电信科学放大的自发发射谱的光学带宽,(‰>为入射到放大器的光子数均值,‰与分别为粒子数反转参数与过量噪声系数,分别表示为:~盟£,.,N—N/’rEg一&…z=RGs(9)”(j—J)…式中尺为TwsLA输入面的剩余反射率,其它符号的意义同前.Tw—sLA中的噪声源来自四个方面:(1)信号的散粒噪声;(2)自发发射散粒噪声;(3)信号与自发发射的拍频噪声; (4)自发发射之间的拍频噪声.但就相对噪声功率而言,拍频噪声淹没了散粒噪声,如图5所示.因此,在放大器增益G》1时,F就由式(7)的第一项所表示的信号~一自发发射之间的拍频噪声…和第二项所表示的自发发射各频率分量之间的拍频噪声~组成.在低输入功率下(如用作前置放大的情况,此时<‰)较小), nsp~p是主要噪声源,此时减少噪声指数的主要Z\《哥督祀圉5在_rw—sIJA中几种噪声分量的比较措施之一是用窄带光学滤波器来减少△,,当然这是以减少光放大器的有用带宽为代价的.在高输入功率下如放大器用作中继放大或功率放大的情况),式(7)的第二项可以忽略.一成为主要噪声源.由式(8)和式(9)还可以看到,若尽量降低Tw—sLA 光入射面的剩余反射率一,使RG<<I,同时在G》l的情况下可使z一1.随着注入载流子浓度的增加,增益系数g也相应增加,粒子数反转参数可达到 1.因此,达到理想的噪声极限情况,F~3dB.至今从Tw--SLA所得到最好结果是4.4dBI’】.而一般情况下,由于不完善的粒子数反转(~l_5)和较小的信号输入耦合系数,而使F在8dB左右.4Tw—sLA的应用自8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机构在完善器件结构的同时,积极开展有关Tw—sl|A用于光纤通信系统的实验研究.比较集中的在以下几个方面:4.1在线中继放大(In—lineRepeaterAmplifier)这是最早激励半导体激光放大器发展的力量源泉之一.因为在传统的光纤通信中继站中.光一电一光的多次变换不仅带来设备复杂,价格昂贵,功耗大等缺点,而且当对任何调制格式或数据传输速率进行变更时,中继站也需作相应的改变.这些缺点对维护和变更设备困难,可靠性要求很高的海底通信系统来说简直是不能容忍的.而使用光放大器直接放大光信号,就可省去目前中继站中一整套的信号再生,均衡,整形,定时钟频率等设备,功耗大为下降.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光A对FB的贡献越小,这样就有可能将第一级做成低噪声放大器,后面的Tw—SLA做成高饱和输出功率的,而使整个系统处于低噪声,高增益状态.若进一步假设该放大器串联系统中,每一段的传输损耗由紧跟其后的SLA所补偿,即L.G,一1则:F一G】Fl+G2F2+G aFs+……+(F一2GF(12)i—l这意昧着在这种补偿型中继系统中,所有串联的Tw—SLA,都以同样程度的F贡献给F.如有Gl=G2=Ga…,L】一L2一L3.1?,贝;F皂==GFK.(13)所以,如果知道系统所允许的(s/Ⅳ)或噪声指数,同时知道每个放大器的增益G和噪声指数F,则可得出所能允许串联的Tw—sIA的个数k…,如图6所示.4.2前置放大(ReceiverAmplifier)将Tw—SLA置于接收机光探测器前面.可以提高接收机灵敏度,改善最小可探测功率,这在调制速率大于1Gb/s的情况下尤为显着.因为在通常的探测系统中(如用APD),接收机灵敏度受到器件本身和其后电子线路所产生的热噪声的限制.而使用光学前置放大器后,不但可以抑制这种热噪声,而且提供了大的信号增益与宽的带宽.光学前置放大器是在低的输入功率下工作,主要噪声源是.为抑制这种噪声.在光放大器和光探测器之间放置窄带光学滤波器是有效的.理论上,只要光放大器有足够高的增益并辅以窄带光学滤波器,就可以使接收机的信噪比达到最子极限.从实验结果来看,由于Tw—sIA前置放大器的加入,在10GHz(等效于15Gb/s)调制速率下,接收机灵敏度为一27dBm,比通常的接收机改善约lOdB}在140Mb/s的速率下,接收机灵敏度为一51dBm.42.电信科学4.3功率助推放大器(BoosterAmplifier)光纤通信正在向FTTH(FibertoTheHome)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光纤应用的潜在市场.它将使通信,CA TV,计算机等综合业务进入每个家庭.在,这种宽带业务中.TwsLA很宽的增益带宽的优越性将得到合理的利用.但在这种应用中,存在大量的,消耗功率的星形耦合器和光开关等无源光学器件,以便将各种业务分配到各个用户.因此,需要在分支之陌7功率助推放大器在宽带光通信网中的应用前插入光放大器,以补偿各无源元件的插入损耗和功率分配损耗,使整个系统成为一个非损耗限制的光信号处理系统,如图7所示.除了上述Tw--SLA在光纤通信中的一些主要应用之外,利用它的宽增益带宽的特点,在WDM,FDM等多信道同时放大方面也已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例如Belleore在中心波长为l_54m的多波长分配系统中,实现用TwSLA对20个信道同时放大,信号占据带宽为34rim,放大器净增益为6~8dB利用TwsLA便于与其它半导体器件集成的特苣,它还可用作有源的高速相位或振幅(强度)调制器,光探测器.在高速(>500Mb/s)系统中,如仍采用通常的直接调制会出现恶化系统性能的”Chirping”效应,而用通常的铌酸锂等无源外调制器又存在着插入损耗大C>3dB),半波电压高(一般为10多伏),与光源之间有较大的耦合损耗等缺点.而用Tw--SLA作外调制器,不但没有插入损耗,而且还可获得增益;因为它是利用注入载流子的变化所引起的材料折射率变化来实现调制的,很低正向偏压的变化就可达到所需的调制.例如,在放大器增益大于10dB时.产生相移的电压(半波电压)仅约08V;因为TwSLA在制造工艺上与LD有很大的兼容性,可将二者集成在一起来实现高速调制,这是铌酸锂波导调制器所无法做到的.最近两年来,BTRI,HHI等先后报导了565Mb/s和140Mb/sDPSK,的Tw—sLA调制器的实验.BTRL在0.1~2GHz频率范围内所作的相位调制实验一,其调制效率达0.1rad/mA,最好的结果已达0.3rad/mA.华中理工大学也作了这方面的研究,在500MHz的速率下,相位调制效率达0.2rad/mA].利用Tw—sLA对入射光的受激吸收,可以用它作有源,高速响应的光探测器它与利用电子碰撞电离而获得倍增的APD相比,可以得到更高的增益一带宽积.不像APD那样需加很高的反向偏压和产生大的散粒噪声5对Tw—sLA前景展望在对Tw—SLA的发展前景作出评论时,自然要联系到与其并驾齐驱的光纤放大器.最近几年掺铒光纤放大器取得非常大的进展.1988年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拉制出高质量的掺铒光纤,1989年出现了1OOmW,单横模的泵浦用激光二极管,1990年就有英国BT&D,日本的OKI电子工业公司等先后推出掺铒光纤放大器(EFA)产品.随着对Tw—SLA的深入研究,在1989—1990年问却遇到了三个难题:①低耦合损耗,低成本和高质量的封装要求非常仔细的设计与加工;②用通常的LD 芯片,表现出信号增益对入射光偏振态反应的灵敏度较大和增益起伏(4~5dB)较大;③饱和输出功率偏低(8dBm).相反,EFA却在这两年取得很大进展:净增益可达30dB;饱和输出功率达13~15dBm;由于是在能级之间(而不是sIA那样在能带之间)形成粒子数反转,决定它有低的噪声指数.同时EFA第2期黄德修:行波半导体激光放太器.43的信号增益基本上与入射光偏振态无关,它能与单模光纤通信系统很方便地联接.但EFA只能工作在1.5m波段,而其它掺稀土元素(如掺钕,错)的光纤放隶器还不成熟.然而,如前面几个部分所述.Tw—SLA仍在扬长避短,按照自身的规律在不断前进.例如.它的净增益已达到近20dB,饱和输出功率已达115roW,已采取多种措施将增益偏振灵敏度降低到小于ldB.Tw--SIA能适合于任何与LD发射波长相同的波段,它能与其它半导体光电子器件与微电子器件集成,直接电注入使其成本低.这些都是光纤放大器所不能比拟的.在应用上,TwSIA能用作高速有源调制器,光开关和探测器,这又是光纤放大器力所不及的.表2列出了TwsLA与EFA的一些主要性能的比较通过以上的分析与比较,正确的结论应该是:(1)两种光放大器各有所长与不足.将相互取长补短,而不是互斥,都将按照自身的特点向前发展;(2)两种放大器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应用.从整体上看,EFA将率先应用于1.55.~m波段,而Tw—SLA将在1.3m波段内得到充分应用,并在1.5/zm波段内弥补EFA的不足(如用作调制器,开关,探测器等);(3)对TwSLA来说,今后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寻求有源区波导结构和几何参数的最佳设计,以便进一步降低与光纤的耦台损耗;在提高P的同时,降低信号增益的偏振灵敏度;进一步降低光在有源层内的谐振效应,以减少噪声指数与增益起伏.参考文献:13HuangDexiu,LiuDeming,Y uSiyun,LiuXuefeng,ZhouMi,HuangJuxian?PackagedDouble—pass TravellingeSemiconductorLaserAmp]ifier.Electron.Lett.1991.V oi.97,No.7,PP571~572.[2]Y.Tamuraet.Po[ari~tioninsensitiveOptlca[ AmplifierUsingOnePolarisationSensitiveTravelling waveSemiconductorLaser.ECOC90.PP.247~249.[3]Y.Y amamoto.T./vlukai.Fundamentals.fOpticalAm—plifiers-OpticalandQuantumElectronicstl989t21?S,~S11E43T.Saitoh.T.Mukai.Structuralsign{orPolari~tion- insensitiveTravellingⅧeSemiconductorLaserAmpiitiers,ibid.?Sd7~}表2Tw—sLA与EFA的比较[5]B.Mersalieta1.1.55rtmHigh—gainPolarisat[oninsensitiveSemicondu ctorTravelling_waveAmpiKierwithLowDri—ringCurrent.Electron.Lett..1990-V ol26.No.2tPP.124~125[6]MBagleydt,BroadlandOperationofInGaAsPlnGaAsgrinSCMQWBH AmpiKierswith115mWOutputPower日~CtffOD.Lett..1990.V oi.26,No.8,PP5l2~3.[7]MKogaandT.Matsumoto.ThePer{ormaneeofaTravellingWave—Type SemiconductorLaserAmplifieraSaBooster inMukiwavelenthSimultaneousAmpli~ication-J0fLightTech-1990,V oi.8 ,No.1,PP.105~111.:8:J_MellisandMj.Cr~anertCoherentDetectionof565Mbit/sDPSDDataU singSemiconductorLaserAmpiitierasPhaseModulator.Electron.Lett.,1990.V o1.25.No.10PP680~681._g]J.Me]]is.DirectOpticalPhaseModulationinSemiconductorLaserAmpl ifiertElectron.Lett,.1990,V o]25tNo10?PP?679~680,[10:余思远,方明红.黄德修,具有光增益的新型光学外调制器,9o光电子器件与集成技术年台论丈集t1991.4?北京[作者简升]黄德修教授,现任华中理工大学光学系副主任l963年于华中工学院毕业.获取过国家发明专利,国家发明奖.有三项成果巳达国际先进水平.在国由外学术刊物中曾多次发表文章.。
半导体光电子学与光通信
半导体光电子学与光通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光通信已经成为现代通信领域的重要技术之一。
而半导体光电子学作为光通信的基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就半导体光电子学与光通信进行探讨。
一、光通信简介光通信是一种传输信息的方式,通过光传播信号,实现高速、长距离的信息传输。
相较于传统的电信号传输,光通信具有传输速度快、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二、半导体光电子学在光通信中的应用1. 光电器件半导体光电子学是光通信中不可或缺的技术,在光电器件的应用中特别重要。
光电器件包括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它们分别用于发送和接收光信号。
半导体激光器是光发射器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其调制速度快、功耗低,被广泛应用于光通信中。
而光接收器则采用半导体光电二极管,通过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以便后续处理。
2. 光纤光纤是光通信中的传输媒介,起到将光信号传输到目标地点的作用。
半导体光电子学可以通过光纤调制器实现对光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光纤调制器采用半导体中的光电效应,将电信号转化为光信号或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从而实现对光信号的传输和处理。
3. 光网络光网络是光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不同节点之间的连接和信息传输。
半导体光电子学在光网络的光开关技术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光开关器件是实现光信号在不同网络节点之间切换的关键,而半导体光电子学则提供了实现快速、精确开关操作的技术基础。
三、半导体光电子学的挑战与发展虽然半导体光电子学在光通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半导体激光器在高速、长距离传输中仍然存在温度敏感性和材料损伤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其性能。
其次,光纤调制器的体积较大,功耗较高,需要降低其尺寸和功耗,以提高整体光网络的效率和可靠性。
此外,半导体光开关器件的制作和集成技术仍然有待突破,以满足未来高密度、高容量光网络的需求。
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半导体光电子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相关产业界不断进行着研究和创新。
全光信息网络中的某些关键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全光信息网络中的某些关键半导体光电子器件
黄德修
【期刊名称】《半导体学报:英文版》
【年(卷),期】2000(21)3
【摘要】随着 IP信息业务的指数增长 ,包括以密集波分复用 (DWDM)为基础的光传输、光交换甚至包括光接入的所谓全光网 (AON)将是未来信息网络的核心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高性能的光电子器件和它们的集成化是发展 AON的基础 .在诸多的光电子器件中 ,论文仅对 AON中某些关键的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予以评论 .
【总页数】6页(P209-214)
【关键词】光电子器件;半导体器件;全光信息网络;IP
【作者】黄德修
【作者单位】华中理工大学光电子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1;TN36
【相关文献】
1.全光通信用关键光电子器件 [J], 何兴仁
2.从OFC 2004看全光网中关键光器件的新发展 [J], 陈媛媛;余金中
3.全光网的关键器件——光交叉连接器与光分插复用器 [J], 邹志威;陈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0年博士《半导体光电子学》考试复习大纲
2010年博士《半导体光电子学》考试复习大纲
一、考试性质
《半导体光电子学》是研究在半导体中电子与光子相互作用、电子与光子能量相互转换以及由此所产生的对光信息科学和激光科学有重要意义的光电子器件。
《半导体光电子学》是光子学、半导体科学和电子学等多学科的交叉与综合,也是应用较广的一门科学。
考生应对《半导体光电子学》的基础理论,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光探测器的基本原理、性能等方面的知识和概念有清晰的了解。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答题时间:150分钟
3.考试内容范围:
本课程的指定参考书为黄德修编著的《半导体光电子学》(1989年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一版第一次印刷,1994年第二次印刷)。
除该书第6章免考外,其它七章均应在考试范围之内。
考试内容以阐明有关物理概念为主,同时也应掌握能说明重要概念、原理的教学表达式。
攻读博士学位的考生应对本教材有更深刻的理解。
改进遗传算法应用于全光网中静态路由与波长分配的优化
改进遗传算法应用于全光网中静态路由与波长分配的优化李蔚;何军;刘德明;黄德修
【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年(卷),期】2004(040)033
【摘要】文章对静态情况下光网络的路由和波长分配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两条规则调整波长关系图,使得波长关系图中的连通度比较均衡,减少了波长使用数量1/3.文章同时改进了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可以自我调节变异和交叉因子的值的算法(VMCR-GA),通过交叉算子的操作,形成了一种正反馈机制,可以大大加速遗传算法的解空间搜索速度和收敛速度.通过对CERNET网络的仿真计算,发现无论在最短路径还是在优化路由算法中,改进的遗传算法和波长分配方法的性能都比基本遗传算法的性能有很大的提高,证明这种改进的算法和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总页数】4页(P133-135,151)
【作者】李蔚;何军;刘德明;黄德修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11
【相关文献】
1.全光网中静态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的分层图算法 [J], 胡汉武;敖发良
2.一种波长转换范围受限全光网中的波长分配算法 [J], 秦浩;张奭;刘增基
3.全光网静态路由选择和波长分配的分层图算法 [J], 敖发良;胡汉武
4.波分复用全光网中的一种新的波长分配算法 [J], 张百成;高随祥
5.全光网中基于跳数的波长分配算法 [J], 高爱华;贾振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SOA的四波混频型全光波长转换
基于SOA的四波混频型全光波长转换
张新亮;吴滔;刘德明;黄德修
【期刊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1(29)8
【摘要】利用自行研制的半导体光放大器实现了 140Mbit/s和 2 .5Gbit/s的四波混频型全光波长转换 ,在频率失谐达 3 .75THz时仍观察到了四波混频波长转换现象 .研究了转换效率与频率失谐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转换效率随频率失谐增大而急剧降低。
【总页数】3页(P4-6)
【关键词】半导体光放大器;SOA;四波混频;波长转换;转换效率;频率失谐;非线性效应;光纤通信
【作者】张新亮;吴滔;刘德明;黄德修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722;TN929.11
【相关文献】
1.基于DFB激光器四波混频效应的全光波长转换理论分析 [J], 马军山;张嵬;蔡明荣
2.基于四波混频的全光波长转换技术 [J], 项鹏;王荣
3.基于SOA中四波混频效应的全光波长变换 [J], 齐江;陈树强;迟楠;郑远;管克俭
4.10 Gbit/s四波混频型全光波长转换器的实验研究 [J], 郑泽洲;张新亮;黄德修
5.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的四波混频型全光波长转换器 [J], 刘威;孙军强;黄德修;徐红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光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激光发射技术
光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激光发射技术
李林;元秀华;黄德修
【期刊名称】《光电子技术与信息》
【年(卷),期】2003(016)001
【摘要】分析了大气衰减与光波长的关系,讨论了光无线通信中通信激光的波长、功率选择方案,提出了通信光功率实时调整的思想.
【总页数】3页(P29-31)
【作者】李林;元秀华;黄德修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湖北武汉 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湖北武汉 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湖北武汉 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12;TN835
【相关文献】
1.双模turbo码在光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J], 李伟;袁兆卫
2.毫米波副载波在光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性能 [J], 曾军英;翟懿奎;李澄非
3.轨道交通中光无线通信系统研究 [J], 唐朝毅;尹怡辉
4.基于FPGA的副载波信号在光载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的实现 [J], 袁琪;陈蓉;寇召飞
5.基于无线激光通信系统的信标光中心检测误差评价方法 [J], 徐勤健;贾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密集波分复用系统无源器件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密集波分复用系统无源器件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李蔚;刘德明;黄德修
【期刊名称】《光通信研究》
【年(卷),期】2003(000)006
【摘要】光器件技术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密集波分复用(DWDM)系统的广泛应用,使得光纤通信系统容量急剧增长.文章综述了几种关键无源器件技术的进展情况、性能比较以及它们在未来光网络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探讨了相关无源器件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页数】4页(P58-61)
【作者】李蔚;刘德明;黄德修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74;华中科技大学,光电子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9.1
【相关文献】
1.密集光波分复用系统及其发展趋势 [J], 彭承柱
2.面向未来的下一代超密集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研究 [J], 房超
3.超密集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技术 [J], 胡卫生;郑宏军;罗清龙
4.光纤无源器件技术发展趋势 [J], 杨伟
5.国内超密集波分复用领域专利技术发展趋势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卷第3期半 导 体 学 报V ol.21,N o.3 2000年3月C HIN ESE JO U RN AL O F SEM ICON DU CT O RS M ar.,2000全光信息网络中的某些关键半导体光电子器件黄德修(华中理工大学光电子工程系 武汉 430074)摘要 随着IP信息业务的指数增长,包括以密集波分复用(DW DM)为基础的光传输、光交换甚至包括光接入的所谓全光网(AO N)将是未来信息网络的核心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性能的光电子器件和它们的集成化是发展AO N的基础.在诸多的光电子器件中,论文仅对AON中某些关键的半导体光电子器件的重要性和发展趋势予以评论.关键词:光电子器件,半导体,全光信息网络EEACC:7240,7220文章编号:0253-4177(2000)03-0209-06Some of Key Semiconductor Optoelectronic DevicesUsed on All-Optical NetworkHU AN G De-x iu(Huazho n g Univers ity of Science an 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Received18M ay1999,revis ed manuscript receiv ed22Sep tember1999Abstract Th e infor matio n ca pacity is ex po nentially g row ing due to the rapid dev elopment of IP(Internet Pro tocol)t raffic.It is the indispensa ble trend to dev elo p the All-O ptical netw o rk(AON)in w hich a lo t o f o pto elect ro nic devices and their integ ra tio n are requir ed with the ex cellent pe rfo rmance.So me o f key semico nduc to r o ptoelectro nic devices in AON and their dev eloping tr end is discussed.Key Words:Opto elect ronic Devices,Semico nducto r,All-Optica l N etw or kEEACC:7240,7220Article ID:0253-4177(2000)03-0209-06黄德修 1937年出生,现为华中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光电子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半导体光电子学和光纤通信方面的研究.1999-05-18收到,1999-09-22定稿210半 导 体 学 报21卷1 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已进入信息爆炸的年代.这一爆炸的“导火索”来自指数增长的Inte rnet业务,网络服务的提供者正在按50%~300%的年增长率规划,随着Inter net Pro toco l(I P)的出现与其它协议(如A TM,S TM, DW DM等)的兼容,其服务范围已从初期单纯的E-mail发展成商务和多媒体服务.IP在信息网络中的核心地位正在形成,现在全世界上因特网的主机已达2000多万台,上网人数过亿,预计1999年因特用户数将达2亿.Inter net业务的特点之一是用户占信息带宽的时间长(数十分钟到1小时以上),如采用现有的网络结构,必然会造成业务拥挤,带宽“枯竭”.一些新的业务,诸如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家庭购物、家庭办公等正在蓬勃发展,一些与人们直觉有关的图象信息,诸如会议电视、可视电话、DV D、HD TV等宽带业务市场正在迅速扩大,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围绕对占整个信息投资规模和占市场约70%的接入网的研究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由于宽带业务正涌入千家万户.预计到2010年,许多家庭所占带宽将达10~100M b/s.为了突破快速增长的业务而在信息网络上所出现的瓶颈,一些新的接入技术不断推出,如非对称数字用户线(AD SL)、高速数字用户线(HD SL)、光纤同轴混合(HF C)等.考虑到下世纪家庭将占用大的信息带宽,是将F T T H一步到位还是分步实施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问题,其中制约因素是光电子器件的性能和价格.灵活、机动的移动通信业务以每9个月翻一翻的速度向前发展.无线接入融入光纤通信(r adio o n fiber)无疑能提高其使用效率,但也给光纤通信网络带宽带来新的压力.面对上述业务对信息带宽的需求,迫使人们振臂高呼“Capacity! Capacity!Capa city!”.尽管信息技术的战略家们或专业性的市场评估机构惊叹对如此迅速发展的信息市场总是估计不足,但对扩大信息网络容量的战略发展方向是明确的,即在开拓带宽资源的同时,发展信息压缩技术(如压缩数字图象的M PEG-2等),提高带宽利用率.光纤被认为有“取之不尽”的带宽开发潜力.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先后开发出中心波长为850、1310和1550nm三个窗口.近年来,美国L ucent又在开发中心波长为1625nm的第四个窗口.同时他们正在通过超纯光纤生产工艺,削去中心波长为1400nm的O H-吸收带,并使之成为第五个窗口,制成将第二和第三个窗口连成一片,带宽为1280~1650nm的全波(All W ave)光纤,形成一条超宽的信息高速公路.光纤传输容量以每12个月翻一翻的速度在增长,目前美国Lucent能提供的实用化系统已能达2.5Gb/s×128,日本N T T在实验室已进行了300T b/s(160Gb/s×19)的试验.下世纪的头十年内Tb/s量级的干线传输系统将进入实际应用.例如,日本计划在2010年在干线上传输速率达5Tb/s.对通信事业正蓬勃发展的中国也不例外.很显然,承担信息交换的网络节点,如采用现在的电子交换无疑将成为整个信息网络的瓶颈.突破这一瓶颈的根本途径是依靠光子学.普遍认为,20世纪是电子学时代,21世纪将是光子学时代或光子学与电子学并行发展的年代.2 全光网——信息网络的核心未来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必然是以全光网络为核心,融合包括有线、无线等多种媒体和不同业务规模的多种信息网格.通过I P、ST M、A TM、DW DM等多种协议,使整个网络成为一个灵活的整体.由于光纤有巨大的带宽和待开发的潜力,因此很自然就确定了全光网在整个信息网的核心地位,如图1所示[1].所谓全光网,是指从源节点到目的节点均在光域内.从网络运行的经济性、灵活性、可靠性等诸多因素出发,全光网的网络结构和运行协议有多种选择.例如,在核心传输层上由在A T M基础上的IP支撑或IP直接进入核心传输层等.全光网的演变和构成如图2所示.点到点单信道光纤传输(含光放大器)是较早和最基本的传输系统(图2(a)).由于光放大器对波长和调制格式的透明性,在此基础上演变成能传输多信道(波长)图1 以全光网为核心的信息网络FIG .1 Information Netwo rk Used All -Optical Netw ork as Nucleus 的W DM 或DW DM 的光纤传输系统(图2(b )).为克服目前网络节点处通信容量的瓶颈,下一步将演变成含有光上/下复接、(O ADM )和光交叉连接(O DX C),并含有诸如波长路由、波长转换等功能的DW DM 全光网,它也构成整个信息网的核心传输层.3 全光网中的某些关键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如前所述,All W av e 光纤开辟了在很宽波长范围内DW DM 的可能性,以便获得大的通信容量.全光网的发展又需要一些新的光电子器件来支持.器件是系统和网络的基础,显然,要在如此宽的波长范围内构成以DW DM 为基础的全光网络,对光电子器件性能将提出更为苛刻的要求,其中,波长可选择/可调谐的有源和无源器件、单片或混合集成化模块是至关重要的.限于篇幅,以下只讨论极为有限的重要半导体光电子器件.2113期黄德修: 全光信息网络中的某些关键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图2 全光网络的演变FIG .2 Evolution of All-Optical Netwo rk3.1 用于泵浦的半导体激光器随着低损耗传输光纤带宽的拓宽和对ED F A 增益谱平坦化的处理,将在它的C 带和L 带内进行数十个DW DM 信道的放大.为保证每个信道所放大的信号有足够的输出功率(~10dBm),则要求泵浦用半导体激光器的出纤功率在200mW 以上,经过980nm 、1480nm 几级泵浦(如用980nm 泵浦放大已衰耗的信号,再用980nm 泵浦以补偿为均衡放大器增益所产生的损耗,用1480nm 泵浦进行功率放大),最后产生总输出为30dBm 以上的功率.目前,980nm 激光器的出纤功率能达200mW ,进一步提高输出功率需用无铝材料以提高腔面破坏(COD )阈值;1480nm 半导体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已能达180mW ,进一步提高输出仍需解决载流子漏泄和热效应问题以提高饱和输出功率.近年来用光纤喇曼放大器(F RA )与ED F A 相结合能得到80nm 以上的平坦增益谱.它是利用F RA 与ED FA 有互补的增益谱特性.而F RA 的增益谱取决于泵浦波长和泵浦功率,以产生所要求的非线性和频移.另一方面,只要合理选择泵浦波长,理论上可直接用FR A 对位于光纤的各透明窗口的光信号进行放大.而且,用多个不同波长的激光源对FR A 泵浦,还可得到100nm 左右的平坦增益谱.例如用1420~1490nm 范围内适当间隔的3~4个波长对F RA 泵浦,可在1550nm 波段得到80~100nm 的平坦增益谱.212半 导 体 学 报21卷为得到所需增益,这种泵浦激光器的出纤功率需2W 左右.目前均是采用光纤激光器.从长远考虑,这些泵浦源应该使用半导体激光器,以充分发挥半导体激光器的优越性.但要在长波长波段实现功率达瓦级的半导体激光器,由于严重的载流子俄歇复合和漏泄效应,远非容易之事.3.2 DFB 激光器与电吸收(EA )调制器的单片集成量子阱材料所制成的DF B 激光器具有好的动态单纵模特性.而EA 调制器与铌酸锂调制器相比,驱动电压低(~2V ),不需保偏光纤,EA 与DF B-LD 单片集成可得到低成本、结构紧凑的一体化器件,将在10Gb /s 速率和中距离(200~400km )的传输系统中得到应用.然而,与常用的M -Z 调制器相比,它的工作条件苛刻(如偏置电压、器件的温度,与之相集成的激光器的工作电流等),并要求激光器激射波长与EA 调制器的激子吸收峰波长的差值恒定.为进一步增加传输距离,需对EA 输出面进行超低剩余反射率增透,以减少啁啾,并对半导体激光器有源区和EA 调制器吸收区量子阱参数分别优化.3.3 半导体激光放大器(SLA )自90年代以来,由于以应变量子阱为代表的能带工程的运用,SL A 的性能得到了全面和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增益的偏振灵敏度、噪声指数已明显降低,已达到和ED F A 相比拟的水平,饱和输出功率、小信号增益有显著提高.它的一些独特优点,如结构紧凑、便于与其它半导体光电子器件集成、直接电驱动产生信息增益和适合于大量生产因而价格便宜等,一直是驱使它不断发展的动力.有理由相信,它在光子学领域,特别是在全光网络中将发挥巨大作用.(1)由于可通过改变InGa AsP 材料的组分而能在1300~1600nm 的一个特宽的波长范围内获得信号增益,从而可能串联数个不同增益谱中心波长的SL A,获得宽且平坦的增益谱.这是DW DM 传输系统所需的,如图3所示.价廉的SL A 将会在用户网中得到广泛应用.图3 多个SL A 串联实现宽且平坦的增益FIG .3 Wide and Flat Gain Completed by Cascade of S LAs(2)利用SL A 的交叉增益调制(X G M )、交叉相位调制(X PM )和四波混频(FWM )效应可实现波长转换,而波长转换器在全光网络中是一种非常关键的器件,用它可以实现波长动态路由.如欧洲正在进行的“Sw itchless ”全光网中计划用16万个这种波长转换器;用波长转换器可以构成O XC,还可以用它作波长开关来重构网络,增强全光网的灵活性和生存能力;用波长转换器可以实现波长再利用,从而在网络的不同节点上使用同一波长,以减少参与复用的波长数量,等等.(3)利用半导体光放大器可能产生的非线性效应,又可在全光网中开辟一个新的天地.例如,利用四波混频效应所产生的共轭波可实现中点谱反转.即光信号在SL A 前所经历光纤正色散造成脉冲展宽,在光信号SL A 内转移至它的共轭波上,在此后下一半光纤线路的传输中信号受到压缩.利用这种色散补偿,英国BT 已实现40Gbit /s 、180.6km 的现场传输试验.也可在无线接入经外调制进入光纤的系统中,利用同样的相位共轭原理,克服双边带信号在含有色散的光纤系统传输中所产生的周期性衰落.(4)利用在SL A 中的非线性效应,可以用来实现光纤传输系统中的2R (Reamplification a nd Reshaping )和3R(Reamplification 、Reshaping a nd Retiming )再生.还可用来代替长约1km 的普通单模光纤所产生的非线性,做成结构紧凑的非线性环行镜(N L OM ),而N L OM 在光脉冲整形、光开关、光时钟提取、解复用器等方面都能得到应用.(5)利用SL A 可构成大容量的光开关阵列.而这种光子集成的开关阵列具有内部增益,可补偿开关损耗,在全光网中有重要应用价值.还有SL A 的其他一些应用实例,不一一列举,Phillips 甚至还用SL A 进行了光纤传输系统中的线路放大、前置放大、功率放大试验.然而,可以作一个保守的设想,在未来的3~5年内,SL A 将会首先在波长转2133期黄德修: 全光信息网络中的某些关键半导体光电子器件换、光开关等方面得到很大的应用;利用它在一定条件下的非线性特性对传输光脉冲整形、色散补偿等将会有大的突破.至于在光纤传输中像光纤放大器那样得到应用,还有待于它的饱和输出功率、信号增益的进一步提高.可以预言,SO A在光子学中的地位将能类比晶体管在电子学或微电子学中地位.3.4 Si衬底上的光子集成光子集成(P IC)和光电子集成(O EIC)技术与相应的器件,是全光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全光网必然是各种信息业务、信息技术、多种光电子器件的高度集成.Si在微电子学中还将继续发挥巨大作用,在芯片单位面积上能集成的晶体管数量现在仍以每18个月翻一翻的速度增长.微电子学仍是光子学、光子系统与网络得以发展的基石.在光子学中,Si作为光纤的基质,已为信息社会作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在光子学器件中,Si同样有重要的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将为信息时代建立起新的丰碑而出现“Si基化光学”(Silico niga tio n of Optics)的局面.以下略举数例:(1)微电子机械系统(M EM S)它是利用现有微电子学中所常用的外延、光刻、腐蚀等成熟生产工艺,在Si衬底上形成某些机械零部件(包括运动件,如电机、弹簧、开关等)和光学零件(如面镜),所形成的M EM S能完成光调制、光开关、波长可选择的衰减器、O ADM、波长路由等许多功能.由于它适合于大量生产、价格便宜,将会获得大量应用(特别是在用户网中).目前Bell La bs已研究和开发出数十种M EM S,其大小仅为mm量级.图4 列阵波导光栅FIG.4 Arrayed Wav eguid e Grating(2)Si光学平台(SiO B)将微小的Si芯片作成光学“平台”,在其上可形成连接光学元件的光波导,连接电子学元件的电路和供焊接的金属头,在其上混合或单片集成L D、探测器、分路器,光学滤波器、W DM器件等,而成为“sy stem o n chip”的形式之一.列阵波导光栅(AW G)是将含自由光谱区的星形耦合器、列阵波导光栅集成在半导体衬底(Si或In P)上的一个例子,如图4所示.AW G可用作大容量波分复用器、波长路由器和O A DM等.Bell Labs所开发的“Drag o n”形AW G已用于路由器,路由的波长已从16波发展至72波.同时还在SiO B上形成16个波长的O ADM.4 结语由于因特业务的迅速发展,下世纪在信息传输、交换和存储的容量都将达到Tb/s量级,而信息网络必然是以全光网为核心,融合其他媒体网络的网络整体.全光网络需要大量波长可调谐、可选择的有源、无源器件.P IC和O EIC是适应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仅讨论了全光网中极为有限的关键半导体光电子器件.参考文献[1] D.C.Dew den,R.D.Gitlin and R.L.M artin,Bell Lab.Tech.J,,1998,3(4):3~14.214半 导 体 学 报21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