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课件
(2023)环境心理学报告课件(一)
![(2023)环境心理学报告课件(一)](https://img.taocdn.com/s3/m/98d2891a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a.png)
(2023)环境心理学报告课件(一)环境心理学报告2023年环境心理学报告概述•报告背景•发布内容•相关研究成果环境与心理健康•环境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自然环境与心理健康•城市环境与心理健康环境对人类行为的影响•环境感知与行为•环境行为与可持续性•环境设计和人类行为可持续性与环境心理学•可持续性的心理学效应•可持续性与幸福感•可持续性与消费行为环境教育与环境心理学•环境教育与心理学•环境意识和环保行为•环境教育和可持续性环境政策和环境心理学•环境政策和心理学•绿色消费和环境保护•建设可持续的城市环境心理学与未来•环境心理学的发展状况•环境心理学在可持续性发展中的作用•环境心理学对未来社会的影响以上为环境心理学报告的主要内容。
在近几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引人思考,人类对环境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
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便是在探讨环境与心理之间的关系,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类作为一种生物,在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
通过本报告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环境对我们心理健康的影响、环境与人类行为的关系、可持续性和环境心理学、环境教育和环境心理学、环境政策和环境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环境,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此外,环境心理学在未来的发展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为我们提供更多的研究和理论,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环境与心理之间的关系,而这些研究和理论也能够对未来的社会和环境做出更好的贡献。
在未来的发展中,环境心理学应该与其它环境科学学科进行更加密切的合作,形成更为完整的跨学科研究体系,从而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除此之外,环境心理学还应该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的环境科普知识,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度。
总的来说,环境心理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秉持创新、跨学科、服务社会的原则,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环境行为心理学绪论PPT课件
![环境行为心理学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50d006ce2f0066f4332235.png)
编辑版ppt
18
密度、拥挤和环境类型:密度和拥挤度的关系,高密度对动物和人类 的影响,拥挤感的不同体验以及如何减少拥挤;人类的环境类型,不 同的自然环境、工作环境、学习环境和居住环境对隔日心理和行为的 影响。
空间行为:研究空间行为和环境的易识别性,空间的生气感和舒适感, 空间的秘密性和公告性,空间的使用方式,特别是建筑和布局方式对 个体人际关系与交往方式等的影响。
“黑箱方法”从综合的角度为人们提供了 一条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尤其对某些内 部结构比较复杂的系统,对迄今为止人们 的力量尚不能分解的系统,黑箱理论提供 的研究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编辑版ppt
13
编辑版ppt
14
三、环境心理学简史 环境:这是一个相对某项中心事物而言的,也可
以说是围绕某种物体,并对该物体的“行为”产 生某些影响的外界事物;它是作用于一个生物体 或生态群落上,并最终决定其形态和生存的物理、 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体。我们可将环境区分 为个体出生前的先环境,即合子环境,和出生后 的后环境,即外环境。外环境又分物理环境和社 会环境。物理环境按人类干预的程度大小,又可 分为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先(合子)环境人为 环境 环境物理环境自然环境 后(外)环境社会 环境。
编辑版ppt
16
环境心理学之目标: 1. 了解“人-环境”的相互作用 2. 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复杂和多样的环境问题。 环境心理学之任务:总的来说,从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去研究环境和
心理的关系,是环境心理学的两大任务。 环境心理学之特点:环境心理学经环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
又较其他心理学分支更侧重应用研究,这两个特征使得环境心理学在 方法论上体现了多样性、灵活性和首创性。
5
环境心理学课件ste003
![环境心理学课件ste003](https://img.taocdn.com/s3/m/af7c8e1ec5da50e2524d7f2e.png)
(二)人类领地性,领地是由个体、家庭、相互作用的群体所控制的区域。虽然 对人类领地性的定义各种各样,但无论哪种定义都提到领地具有排他性、控制功 能和有一定的范围限制。人类领地性是指建立在对物理空间的拥有权知觉上,由 一个人或一个群体表现出的一套行为系统,它是个体或群体为满足某种需要而要 求占有和控制特定空间范围的一套行为习性。
④建筑的特征也会影响到个人空间。
⑵相互吸引与人际距离。 ①当异性在一起时,人际距离随相互吸引的增加而缩短。
②当都是女性时,人际距离也随相互吸引的增加而缩短。
③但如果同为男性,相互吸引并不会使人际距离减小。…
⑶相互作用的类型与人际距离。 ①当相互作用表现为讨厌等负面情绪时,个体间的人际距离较大。 ②当表现为喜欢等积极情绪时,人际距离较小。 ③互动双方的合作情况也影响个人空间距离:处于合作状态,人际距离较近。
④处于谈判竞争状态,人际距离较远。
10.☆简述私密性的形式及其功能。 ①私密性是指个体有选择地控制他人或群体接近自己。个人或群体都有 控制自己与他人交换信息的质和量的需要,私密性是个人或群体对在何 时、以何种方式和何种程度与他人相互沟通的一种方式。
②威斯汀把私密性分为四种形式:独处、亲密、匿名和保留。 独处是指个体把自己与其他人分隔开,或者避免被他人观察到的状态; 亲密指和某些个体相处时不愿受到干扰,如和亲人、朋友或配偶亲密相处时 的状态; 匿名是指一个人隐姓埋名或乔装打扮,即使在公众场合仍然不被别人认出的 状态; 保留是指个体需要隐瞒自己的一些事,不愿意其他人了解。保留经常通过利 用个体周围的建筑等来实现。
设计欣赏
⑴繁殖功能:领地性与动物交配繁殖之间的关系,确保动物种群繁殖的 高质量和延续性 。 ⑵保护功能:动物多会占据那些周围有食物源的地方作为自己的领地,所 以,领地性不仅有利于动物寻找食物,也有利于保护食物 。 ⑶减少冲突的功能:有一种现象叫做“优先居住效应”,指的是动物在自 己占据的领地上有优先于其他个体的支配性。
环境心理学(PPT39页).pptx
![环境心理学(PPT39页).pptx](https://img.taocdn.com/s3/m/c8edc56a2cc58bd63086bd31.png)
1、寻求环境刺激的方式:广泛探索和特殊探索
b i
广泛探索:没有特定目标的探索。
l i
特殊探索:被特定刺激唤醒引起注意时进行的探索。
t
y
两种探索行为都是人的需要,而且不能截然分开—— 在广泛探索中可能有特殊发现,特殊探索中也包含多样、
一般和意外。从广泛探索中发现问题,在特殊探索在寻 求答案。
前者较为轻松自然,后者相对紧张和集中注意 。
布局对总体环境的和谐起着重要作用。
• 自然要素占优势而且未被人工要素坏其和谐性的环境 仍被认为是美的。
I
B
M
L
o
t
u
s
S o
卡普兰对环境偏爱的研究,提出分类和环境的维度:
f
t
w
a r
分类和评价的四种环境维度 :
e |
• 连贯性——环境要素相互联系和有组织的程度;
M
o b
• 易识别性——对环境易于识别和理解的程度;
i l
• 复杂性——环境要素的种类和数量;
i
t y
• 神秘性——环境中隐含着信息吸引人探索其中奥秘的程度
。
I
B
M
L
o
t
u
s
S o
(三)唤醒与绩效
f
t
w a
唤醒水平过低或过高都不能获得
r e
理想的效率,而且容易发生错误,只
|
M o
有在唤醒处于中等水平时(即环境刺激
b i
适中时)达到最高绩效,即任务绩效与
再增加,而对场所的偏爱反而
o
b
降低。
i
l i
人对环境的情感评价与环
t y
境的不定性,呈倒U形曲线关系
环境心理学培训教材(PPT 46页)
![环境心理学培训教材(PPT 46页)](https://img.taocdn.com/s3/m/4d7214b3bb4cf7ec4afed0bc.png)
1961年和1966年在美国犹他大学举行了环境心理学会议。 1968年建立了代表美国研究潮流的环境———行为学术
组织:环境设计研究学会(EDRA),学会每年举行年会,同 年,纽约大学建立了第一个环境心理学博士点。 第一批环境心理学杂志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创刊,最著 名的《环境和行为》杂志创办于1969年。 1970年,伊特尔森(W. Ittelson)和普罗夏斯基(H.M. Proshansky)等人合编的《环境心理学》正式出版,同年, 代表欧洲研究潮流的“国际建筑心理学会”在英国金斯 顿(Kingston)成立。 1971年,美国建筑学会费城分会等团体组织了“为人的 行为而设计”讨论会。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心理学会建立了一个新的分会— ——人口与环境心理学会,并出版了《人口与环境心理 学》杂志。 1975年有了第一个环境心理学的博士。
在这个语言训练过程中,都正好发生在儿童的发展成熟期,这 个时期儿童的可塑性极强,语言的训练或改变并不十分困难。在没有掌 握文字和语法之前,已能熟练的表达意愿了。
五、场所精神 场所可以理解为更广意义的环境,上自国家、地域,
下至一山一水,一栋建筑物,一棵树,都是场所构成的 元素,所有场所都是由天与地的具体特质所决定的。
环境时知觉起着积极作用。 心理学家勒温(K.Lewin)认为,个体内部对环境的表征
是决定其在生活空间运动的关键因素 。 总之,人类行为与物理环境之间有着紧密联系。这些观
点为现代环境心理学理论观点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勒温的学生巴克(R. G. Barker)和赖特 (H.Wright),1947年创建了第一个环境心理学研究机 构———中西心理学田野研究站(The Midwest Psychological Field Station),专门用来研究真实世界环 境对人行为的影响。
环境心理学课件ste002
![环境心理学课件ste002](https://img.taocdn.com/s3/m/183db4657f1922791688e8e6.png)
加强自身建设,增强个人的休养。202 0年11 月19日 上午7时 50分20 .11.192 0.11.19
扩展市场,开发未来,实现现在。202 0年11 月19日 星期四 上午7时 50分9 秒07:50: 0920.1 1.19
做专业的企业,做专业的事情,让自 己专业 起来。2 020年1 1月上 午7时50 分20.1 1.1907: 50November 19, 2020
这个大水泥箱子三面封闭,临街的一面,只留有1/4大小的空白,作为橱 窗,让人们能够看清里面的陈设。设计师认为,橱窗之于店面的最大作用, 就是要以恰到好处的高度,充分展示店内商品的风貌。
Arne Quinze设计的Ferrer店
Grill X餐厅设计
Sumanth Kamath专卖店设计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2020年11月1 9日星 期四7时 50分9 秒07:50: 0919 November 2020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上午7 时50分 9秒上 午7时50 分07:5 0:0920. 11.19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1. 1920.1 1.1907: 5007:50 :0907:5 0:09No v-20
谢谢大家!
美国纽约o Cora时尚美容美发厅设计
每一次的加油,每一次的努力都是为 了下一 次更好 的自己 。20.11. 1920.1 1.19Th ursday, November 19, 2020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0 7:50:09 07:50:0 907:50 11/19/ 2020 7:50:09 AM
环境心理学
第一节 视觉
设计欣赏
荷兰设计师Tjep—Praq餐厅设计
第4章_环境心理学共16页
![第4章_环境心理学共16页](https://img.taocdn.com/s3/m/6d29c196700abb68a982fb93.png)
环境心理学是以心理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探讨,从心理学特征来考虑研究 问题,从而使我们对人与环境的关系、对怎样创造室内人工环境都应具有新的 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视觉环境心理学
1、图底关系
2、错视
3、经验与反常
二、室内环境心理学与人的行为
1.领域与人际空间 人类学家霍尔(Hall·E.T)将心理域定义为四种距离:
除了提供理想的边界和 基本的座位形式(如椅、凳 等)之外,还要提供一些辅 助性设施,如基座、梯级、 矮墙、箱体、倚柱、杆柱等 等,以及其它基础设施。
(二)动态时的行为环境
1、动态行为环境的类型差异
定型的动态行为表现: 比较正规的体育运动类活动,如篮球、羽毛球、网球等。 这类活动要求有特定的环境支持,如场地大小、配套设施等。
■因此,在开放式空间设计中,确 定出人的停驻位置及其相应的地形处理、 视觉焦点、配套设施等环境支持,是功能 设计的一个主要内容。
1、空间气泡理论
2、安全点理论
“安全点”是既能让人观看他人的活动, 又能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的地方。
安全点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1)有较佳的朝向与视野; (2)有置身场外的距离感; (3)能在一定程度上隐蔽自己。
2.公共性与私密性要求
(1)、尽端效应:
(2)、公共空间:
(3)、私密空间:
3.从众心理与趋光心理
有关大众行为心理的一些分析
一、动静状态下的行为环境
(一)静态时的行为环境 ■在开放空间中,人们无论是坐着、站着,总的来说,人的行为模式表
现为一种“停驻”状态。“人看人”成为其最主要的娱乐方式。
■在“人看人”这种主导性心理倾向 影响下,使得在开放空间中,人们都希望 获得一个“最佳视点”——最佳的停驻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与现状
1. 环境心理学的定义
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和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应用社会心理 学领域,又称人类生态学或生态心理学。这里所说的环境虽然也包括社 会环境,但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噪音、拥挤、空气质量、温度、建 筑设计、个人空间等等。 环境心理学是从工程心理学或工效学发展而来的。工程心理学是研究人 与工作、人与工具之间的关系,把这种关系推而广之,即成为人与环境 之间的关系。 环境心理学之所以成为社会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是因为社会心 理学研究社会环境中的人的行为,而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自然环境和社 会环境是统一的,二者都对行为发生重要影响。虽然有关环境的研究很 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但环境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还是20世纪60年代以 后的事情。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同国家不同地区往往面 临共同的问题。如:地球臭氧层的破坏,全球变暖,自然资源的 减少,以及先进的电子通讯技术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因 此,将来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心理学除了会继续发展特定的主 题外,还应对共同面临的问题共同攻关,寻找适用广泛的解决方 案。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前景
斯托考尔斯提出,在21世纪也许会在其他主题上有更突出的发展:在外层空间的 生活和工作会有什么特点;如何形成有效的政策,以减少工业化和发达国家对自 然资源的无限度消耗。
将来的研究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1)全球环境变化;
2)群体间暴力和犯罪; 3)新的信息技术对工作和家庭的影响; 4)人们健康花费的提高,对促进健康的环境策略感兴趣,以及社会老年化进程。
课程的结课方式
课堂作业:70% 平时出勤:30%
进度安排Βιβλιοθήκη 1 序言—学科的发展和现状 2 心理学基本知识 3 环境知觉理论 4 认知地图和评价地图
5 环境行为关系理论
6 噪声、拥挤和空气污染 7 个人空间、私密性和领域性 8 城市环境认知、城市环境体验 9 城市外部公共空间活动研究 10 城市环境影响对策、建筑学中的一般应用
7.人体工程学;
8.环境评估标准; 9.空间与行为;
10.环境设计中的行为和心理问题
11. 声音景观心理学 12. 灾害心理学 13. 仿型心理学及其应用 14. 门头、门面环境心理学 15. 高层建筑心理学 16. 室内环境设计心理学
4.环境心理学的学科特点
4.1 环境心理学将环境—行为及其关系作为一个单元整体来研究; 4.2 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是问题的指向。不仅要寻求问题的解决,也要力 求寻找问题背后的规律性,建立起理解相似问题的理论框架;
环境心理学研究行为与人造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心理学研究物理环境和人类行为及经验之间的相互关系。
环境心理学是关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的学科。 环境心理学更多地强调物理环境,这门学科还特别强调主体与环境作用的 相互性。一方面强调人们怎样受环境影响,另一方面也关注人类对环境的 影响和反应。
1989—1994年间,新的研究成果关注居住环境、工作场所、医院、学校、监狱、 大型社区环境的特点。 从1989—1994这五年来,环境心理学有如下特点: 1)更多的研究是在现场而不是在实验室进行的,这与这一阶段环境设计研究 较多有关;
2)研究者都开始注意研究工作的连续性,重复或扩展早期工作的研究增多, 表现出累积相关知识的努力。
2. 环境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前景
美国医院联合会会议(1964)上正式提出了“环境心理学”这一术语。 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相继开设了环境心理学的课程。 1968年纽约市立大学开始招收环境心理学的博士生。 1970年,第一本环境心理学教材出版。
美国心理学会议(APA)1978年正式成立人口与环境心理学分会。国际应用心 理学联合会也成立了环境心理学分部。
1981年欧洲成立了“国际人类及其物理环境研究学会”,同时创办了环境心 理学杂志; 虽然涉及的问题比较具体,但反映出研究者们一直不断地总结和反思着相关 的研究。总结了20世纪60年代后期,这门问题指向的学科出现以来,70年代 开始发展起来的理论(如有关拥挤、认知发展),环境心理学到80年代进入 了蓬勃发展的时代。
3)研究反映出日前工作所用的多重方法,涉及多种情境和多样人群,特别包 括不同文化背景的被试,跨文化的比较和整合成为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4)多学科间的合作越来越多,属于心理学的研究成员大约只占一半左右。
中国环境心理学的发展
1993年7月20日~25日中国在吉林市召开了“全国建筑
与心理学学术研讨会”。倡导者有常怀生、蒋孟厚、 朱敬业、杨公侠、杨永生等。
全球化的环境心理学
独特的历史,地理,社会变化和政治因素已经影响了环境行为 研究的方向。
不同国家的环境心理学家使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但他们 的兴趣和研究问题的特点是不同的。 如,日本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于是对自然灾害,如地震、洪 水及自然灾害对个体行为的实际影响,就特别引起日本环境心 理学家的兴趣。而人少,气候寒冷的瑞典,环境心理学家更关 心的是保护能源和风景的研究。在各国,环境心理学发展的特 点也反映了这门学科问题指向的特点。
中国的环境心理学还处于学习、模仿的阶段。大力开展环境心理 学方面的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充实本土化的研究成果,是我国 环境心理学发展的迫切要求。
3.环境心理学的热点研究问题
1.建筑环境的文化变迁 2.城市环境意识与环境认知 3.环境—行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4.规划与环境评价 5.特殊群体的环境知觉与环境认知; 6.视觉心理学与听觉心理学;
4.3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背景多种多样,它的研究成员主体还 是社会心理学家;
4.4从方法学的角度来说,环境心理学家采用综合的和折衷的方法,而且 由于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自变量,往往是其他学科研究中需要控制和消除 的“环境”,研究方法除常规的程序之外,还有些特别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