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教学设计》word文档
《电阻》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电阻是电学基础中的重要概念,其理解和应用对电路的设计和运行至关重要。
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如何使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和应用成为了一项关键的任务。
本篇文章将探讨一种教学设计方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电阻。
一、课程框架在教学设计中,首先要确定课程的框架,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和渐进式推进。
本课程总共分为三个部分:一、电阻的定义;二、电阻的计算;三、电阻的影响因素。
二、电阻的定义电阻在电学中的定义是一个物理量,它描述了电路中电流流动时对于电流的阻力。
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概念呢?这里可以通过实验来达到。
学生可以在实验室中搭建一个简单的电路实验,通过测量电路所需电压和电流来计算电阻值。
通过实验,学生可以深入理解电阻值与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
三、电阻的计算接着,我们可以带领学生探讨如何计算电阻值。
从欧姆定律入手,学生可以学习到电阻值的计算公式,并通过练习来巩固理解。
此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万用表或曲线坐标纸来进行电阻值的测量,以锻炼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这些练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电阻的概念。
四、电阻的影响因素最后一个部分则涉及到电阻的影响因素。
不同材质的导体所具有的电阻属性是不同的,此外长度、横截面积以及温度等因素也会对电阻值造成影响。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测量不同导体的电阻值,来了解不同材料的电阻特性;还可以通过计算实验数据,来探究不同因素对电阻值的影响。
最后,学生可以将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完成一个小组作业,提出如何选择合适的导体材料,以及如何设计一个合适的电路来达到特定的电阻要求。
五、总结通过以上这些教学设计方案,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来理解和应用电阻的相关概念。
通过实验和练习,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巩固所学内容,并通过小组作业,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相信这种教学设计方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电阻的概念和应用。
《电阻》教学设计(精选4篇)
《电阻》教学设计(精选4篇)《电阻》教学设计篇16.3 电阻教学设计1、学问和技能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知道电阻及其单位,能进行电阻的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能依据打算电阻大小的因素,推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
2、过程和方法重点培育同学的科学探究精神与自主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半导体和超导体以及它们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开阔视野;让同学建立将物理学问应用于生活,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重点:电阻的概念;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难点: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
自制电阻定律演示器,一节干电池,一只演示电流表,一个开关,废日光灯管的灯丝(图1),或固定在胶木板上的用直径0.3毫米以下的铁丝绕成的螺旋状线圈(铁丝线圈),酒精灯一个,小灯泡一只,电源一个,导线若干。
1课时1.复习提问:将一只灯泡、一个演示电流表、一节干电池和一个开关连接成电路,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一位同学到前面来连接电路,其他同学审查连接过程是否正确)2.引入新课用电阻定律演示器做演示试验.将导线ab代替灯泡连入上述电路,闭合开关,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再将导线cd代替ab,接通电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两次示数不同.提出问题:上述两次试验,用的都是一节干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那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大小为什么不同呢?3.进行新课原来,导体能够通过电流,但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以金属导体为例,金属导体中定向移动的电子跟金属正离子频繁碰撞而形成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在相同的电压下,导线ab中通过的电流大,表明ab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导线ab的电阻小;导线cd中通过的电流小,表明cd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导线cd的电阻大.不同导体,电阻一般不同,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这部分教材是通过演示试验引出电阻的概念,明确怎样用试验的方法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为讲授打算电阻大小的因素作好预备,并说明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板书:〈一、电阻用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用字母r表示.二、在国际单位制里,电阻的单位是欧母,简称欧,符号是ω.〉提出问题:导体的电阻既然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你猜一猜它跟哪些因素有关?你能不能设计一组试验来证明你的猜想是否正确?(提示:电阻是否跟材料、长度、导线的粗细有关)在同学提出猜想的基础上加以归纳,用图2所示的装置做下面三组同学试验.(1)讨论导体的电阻跟制作它的材料是否有关.交代新课开头的试验所用的导线是锰铜线ab和镍铬合金线cd,将电流表示数填入表1内.表1:讨论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导线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压电流电阻ab 锰铜相同相同相同cd 镍铬合金提问:分析试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有关.)(2)讨论导体的电阻跟它的长度是否有关.用镍铬合金导线cd和ef做试验,将试验测出的电流表示数填入表2内.表2:讨论导体的电阻跟长度的关系导线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压电流电阻cd 相同 1米相同相同ef 0.5米提问:分析试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导体的材料、横截面积,都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3)讨论导体的电阻跟它的横截面积是否有关.用镍铬合金线cd和gh做试验.将试验测出的电流表的示数填入表3内.表3:讨论导体的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导线材料长度横截面积电压电流电阻cd 相同相同 s 相同gh 2s提问:分析试验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导体的材料、长度都相同时,导体的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可以用人在街上行走作比方,街道越长,街面越窄,行人受到阻碍的机会越多.同理,导体越长、越细,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受到碰撞的机会就会越多.导体的电阻还跟什么因素有关?请大家看下面的演示试验(图3).演示试验:把铁丝线圈(或日光灯管的灯丝)按图3接入电路,用酒精灯缓慢地对灯丝加热观看加热前后,演示电流表的示数有什么变化.提问: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得到什么结论?(导体被加热后,它的温度上升,电流表示数变小,表明导体的电阻变大,这说明导体的电阻还跟温度有关,对大多数导体来说,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板书:〈三、导体的电阻打算于它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导体的电阻由它自身的条件打算,因此,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所以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为了表示导体的电阻跟材料的关系,应取相同长度,相同的横截面积的不同材料在相同温度下加以比较,课本上的表列出了一些长1米、横截面积1毫米2、在20℃时的不同材料的导线的电阻值.提问:从查表,你知道哪些材料的导电性能好?(银的导电性能最好,因此,在相同长度和横截面积的状况下,它的电阻最小.其次是铜,再次是铝.)看课本中的小注,介绍电阻率的概念.练习题:(1)电阻的国际单位是什么?0.2兆欧=______欧.(2)为什么说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3)有两条粗细相同、材料相同的导线,一条长20厘米,另一条长1.3米,哪条导线电阻大,为什么?(4)有两条长短相同、材料相同的导线,一条横截面积0.4厘米2,一条2毫米2,哪条导线电阻大,为什么?(5)“铜导线比铁导线的电阻小.”这种说法对吗?应当怎么说?《电阻》教学设计篇2学习目标学问目标:1.知道什么是电阻,理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2.知道电阻的单位及其换算关系;3.理解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
初中物理电阻教案doc
初中物理电阻教案doc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电阻的概念,知道电阻的单位;(2)掌握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能够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学会使用滑动变阻器,能够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之间的关系;(2)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教学重点:1. 电阻的概念及其单位;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电阻率的计算;2. 滑动变阻器的精确调节。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电阻丝、导线、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等;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复习旧知识:电流、电压的概念及关系;2. 提问:电流通过导体时会受到阻碍,这种阻碍是什么?3. 引入电阻的概念。
二、探究电阻的决定因素1. 提出问题:电阻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 学生猜想:电阻可能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3. 设计实验:控制变量法,分别研究每个因素对电阻的影响;4.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数据,分析结果;5. 归纳总结:电阻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之间的关系。
三、认识滑动变阻器1. 介绍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作用;2. 演示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3. 学生动手操作,学会调节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四、应用与拓展1. 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电阻现象;2. 学生设计电路,使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流和电压。
五、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阻的决定因素;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掌握了电阻的概念及其决定因素,学会了使用滑动变阻器。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完整word版,九年级物理电阻教案
引入新课一位学生上台旋动旋钮,学生可以看到灯泡的亮度发生改变。
同学们家中一般都有调光台灯,你知道它是怎么样工作的吗?学习了这一章知识你就可以清楚了,并且可以自己设计制作一个调光台灯。
悉的东西引入激发学生求知欲,学生兴致高二、讲授新课(新知探究)请同学们将一个小灯泡、一节干电池、一个电流表、和一个开关接入电路。
学生按下图连接好电路然后在电路中A 、B之间分别夹入铁丝、铅笔芯、橡皮、塑料尺、一元硬币,观察灯泡的亮暗情况学生观察到铁丝、铅笔芯、一元硬币接入时灯泡发光,而橡皮、塑料尺接入灯泡不发光铁丝、铅笔芯、一元硬币是导体;而橡皮、塑料尺是绝缘体1、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问:刚才的物体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引导学生计论:要设计一个调光台灯,要改变灯的亮度,某个灯泡的亮度与电流的关系是什么?学生:通过一个灯泡的电流越大,灯泡就越亮,要就要改变亮度就要改变通过灯的电流有哪些方法可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呢?提醒学生记录自己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在完成实验和实验记录学生只要初步了解它们的电学特征即可,不需要记住定义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标后,与他人进行交流,看别人还有哪些独特的方法?学生分组活动:各小组在对改变电流大小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明确具体的步骤,在原来连好的电路上进行实验。
小组进行汇报和补充,得到两组结果:(1)改变电池的节数当电路中用一节电池为电源时灯泡暗一些,当改用二节干池串联为电源时灯泡亮一些(2)接入不同的电阻丝接入铁丝时灯泡最亮,接入镍铬合金丝灯泡最暗当电路中接入一段金属丝后,灯泡的亮度变了,说明金属丝要导电的同时,对电流还有一种阻碍电流的作用。
接入铁丝时灯泡最亮,接入镍铬合金丝灯泡最暗,说明哪个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大?哪个阻碍作用小?接入铁丝亮一些,电流大一些,说明铁丝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一些2、电阻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符号:R单位:欧姆(欧)(Ω)其他单位:千欧(kΩ)兆欧(MΩ)1kΩ=1000Ω 1MΩ=106Ω换算练习180Ω= kΩ,3×105Ω= MΩ= kΩ。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阻》教学设计【DOC范文整理】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电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进一步体会研究多个因素问题的方法。
.学会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严谨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通过了解物理学知识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培养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本节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认识电阻的概念和知道电阻的影响因素。
电阻是电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物理量,它是初中电学学习的核心之一。
教学重点是电阻概念的建立,教学难点是通过实验说明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三、教学策略电阻概念的建立是重点,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导线,并提出为什么我们一般选择铜作为常见导线材料,然后将长度、粗细相同的电阻丝接入电路,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和电流表的示数,发现不同电阻丝在导电的同时,对电流有阻碍作用,从而得出电阻的概念。
也可以将电流类比成水流,河道中的水流会因为河道的阻碍程度不同而不同,那么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时受到导体的阻碍作用也会不同,进一步介绍电阻的概念、单位以及符号等。
而在进行探究电阻影响因素教学时,教师可以给出一些常见物质的电阻,引导学生从中发现电阻的大小可能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通过一些设问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①此实验需要用到什么物理方法?②电阻的大小如何“显示”出来?③该如何设计实验?④需要用到哪些器材?四、教学资源准备电源,小灯泡一只,演示电流表一只,开关一个,金属丝若干,导线若干,废白炽灯的灯丝,酒精灯一个。
五、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各种导线,提出问题:为什么有那么多导体都可以导电,而我们选择铜作为常见导线制作材料,而不是用更便宜的铁?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提出各种猜想。
引出课题。
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
新课教学电阻◆活动一:教师提供如下器材:长短和粗细相同的镍铬合金丝和铜丝,用两节新干电池、电流表、小灯泡等器材,按下图连接好电路演示实验。
电阻教案 初中
电阻教案初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电阻的概念、单位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2. 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能力。
3. 使学生初步认识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和单位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3. 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电流、电压的概念,让学生思考电流、电压与电阻之间的关系。
2. 提问:什么是电阻?它有什么作用?二、电阻的概念和单位(15分钟)1. 讲解电阻的概念:电阻是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2. 介绍电阻的单位:欧姆(Ω),1Ω=1V/A。
三、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5分钟)1. 讲解电阻的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
2. 引导学生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电阻与每个因素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探究(20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现象总结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之间的关系。
2.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五、电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5分钟)1. 讲解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如保护电路、调节电压等。
2. 举例说明电阻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电阻箱、电阻传感器等。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电阻的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实际应用。
2. 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的疑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应用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电阻的概念、单位以及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电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后续教学中,可以进一步拓展电阻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半导体、超导等,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电阻》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电阻教学设计简介本教学设计旨在向学生介绍电阻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以及电阻在电路中的应用和计算方法。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电阻的作用和影响,掌握相关计算技巧,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电路中。
教学目标- 了解电阻的定义和单位- 理解电阻与电流、电势差之间的关系- 掌握串联和并联电阻的计算方法- 学会使用欧姆定律和功率公式进行电阻计算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介绍电阻的定义和单位- 解释电阻与电流、电势差之间的关系2. 串联和并联电阻- 介绍串联和并联电阻的概念- 演示串联和并联电阻的电路连接方式3. 电阻计算方法- 介绍欧姆定律和功率公式- 演示使用欧姆定律和功率公式进行电阻计算的步骤教学步骤1. 引入- 引入电阻的概念和重要性,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2. 知识讲解- 分步详细讲解电阻的定义、单位、与电流、电势差之间的关系- 介绍串联和并联电阻的概念和原理3. 实际应用- 制作示意图,演示串联和并联电阻的电路连接方式-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计算串联和并联电阻的数值4. 计算技巧- 演示使用欧姆定律和功率公式进行电阻计算的步骤和方法- 提供练题让学生巩固计算技巧5. 总结和评价- 小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方法- 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鼓励学生继续深入研究电路和电阻知识教学资源- PowerPoint演示文稿- 电阻、导线等实验器材- 课堂练题教学评估1. 课堂练:通过课堂练题,检查学生对电阻的理解和计算技巧掌握程度。
2. 口头提问:随机提问学生关于电阻的概念、单位和计算公式的问题,测试学生的理解水平。
3. 实际应用:观察学生在实际电路中计算和应用电阻的能力和准确性。
教学延伸- 继续研究电路的知识,并深入探讨电阻与其他电子元件的关系和应用。
- 进行电路实验,观察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和影响。
- 拓展学生对电阻的理解,探索更复杂的电阻网络和电路问题。
以上为《电阻》教学设计的简要内容,详细内容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调整和补充。
《电阻》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1. 理解电阻的概念和作用;2. 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3. 了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
教学内容:1. 电阻的概念和作用;2. 电阻的测量方法;3.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
教学重点:1. 掌握电阻的概念和作用;2. 熟练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3. 理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
教学难点:1. 理解电阻的作用;2. 理解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前几节课所学的内容,如电流、电压等知识点。
2. 提问:你们平时在使用电器的时候有没有听说过电阻这个词?第二步:引入新知识1. 通过多媒体展示电阻的图片,简要介绍电阻的概念和作用。
2. 提问:你认为电阻对电路有什么作用?第三步:电阻的测量方法1. 展示电阻测量仪器,如万用表,讲解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电阻。
2. 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测量不同电阻的数值,并记录下来。
3. 引导学生发现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第四步: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1.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将多个电阻串联和并联,测量其总电阻。
2. 让学生观察和记录测量结果。
3. 引导学生总结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规律。
第五步:巩固与拓展1. 小组合作完成电阻相关题目,加深对电阻概念和作用的理解。
2. 提问:如果一个电路中有三个电阻,分别为R1、R2和R3,如何计算其总电阻?第六步:总结归纳1. 给学生总结电阻的概念和作用,以及电阻的测量方法和串联、并联规律。
2.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
教学方法和手段:1. 情境教学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让学生亲自体验电阻的测量和串并联。
2. 提问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4. 多媒体展示:通过图片、图表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呈现概念和规律。
教学评价:1. 每个环节结束后,借助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人教版电阻教学设计(推荐10篇)
人教版电阻教学设计〔推荐10篇〕篇一:物理课电阻教学设计整体设计:本节主要内容为电阻概念的建立及对其影响因素的探究,这些内容是学习第四节“变阻器”的理论根底。
作为电学中三大根本概念之一,“电阻”处于枢纽和核心的位置。
因为电学知识的应用离不开电阻,各种用电器的功能实现决定于所用电阻的性质和特点,人类对电学规律的探究、各类用电器的创造,都离不开对电阻的研究。
仅就初中所学电学知识来说,电学中所考察的难点问题也离不开电阻,因电路中电阻的变化会引起电流的改变,电流的改变会引起电功率的改变。
所以本节内容在为学习“变阻器”作准备的同时也为后续电学知识“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的学习提供理论支持。
“导入新课”可根据教材提示,通过学生的课前调查或老师的课堂展示使学生认识到导线多用“铜”和“铝”来制作这一事实,引出问题,从而展开探究。
“演示实验”通过把长短、粗细一样的不同导体(铜丝和镍铬合金丝)连入电路中,观察灯泡亮堂程度的变化,来获得不同导体(一样条件下)对电路中电流的阻碍作用的信息。
电阻概念的引出是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的,老师进展演示时可以多项选择取几种材料进展比拟。
本实验有两个作用:一是引出电阻的概念,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
二是说明电阻的大小跟导体的种类等因素有关。
电阻的概念比拟抽象,教学中老师最好不要硬性地将其灌输给学生,而应该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比拟、分析^p ,确认导体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后得出,即要把电阻概念的教学变得直观、生动、详细,并且使学生明确怎样用实验的方法比拟导体电阻的大小。
“电阻”概念的教学,教材是以电阻的定义、大小和单位、常见的电阻器为核心展开,直接给出电阻单位的名称、简称、符号、换算关系。
教材没有给出电阻率的概念,而是在后面的小资料中给出几种“长度为1 、横截面积为1 2金属导线在20 ℃时的电阻值”。
这样处理既满足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向学生浸透电阻的本质特征是表征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不同导体的导电才能是不同的。
电阻教案(五篇)
电阻教案(五篇)第一篇:电阻教案电阻安全与法制教育:加强学生日常的安全教育,心理疏导及其食品安全教育,课间操楼道拥挤注意事项,周末及其节假日放学不要乘坐三无车辆。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知道电阻及其单位。
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会使用滑动变阻器。
2、过程和方法通过观察试验、对比等方法,学习利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流、电压。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电阻在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重、难点:电阻的大小因素。
滑动变阻器的使用。
教学器材:小灯泡、开关、电源、导线、电阻丝教学课时: 2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导体…… 绝缘体……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试验:课本13页图6.3-1示结果:不同的电阻丝,灯泡的亮度不同。
进行新课:1、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1)符号:R 单位:欧姆(欧)(Ω)其他单位:千欧(kΩ)兆欧(MΩ)61kΩ=1000Ω 1MΩ=10Ω 例:(2)、一种元件:电阻器,符号2、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a、材料b、长度:长度越长,电阻越大c、横截面积:学生阅读:13页表格,了解电阻的属性。
学生阅读:半导体、超导现象(教师可进行一定解释)3、变阻器:电位器、滑动变阻器滑动变阻器:符号(1)、结构:实物观察(2)、原理:改变电阻丝的长度改变电阻(3)、作用:(4)、使用:学生试验: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注意问题:滑动变阻器的连接?电阻的大小如何判断?三、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效果良好第二篇:电阻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1.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2.知道电阻及其单位,能进行电阻的不同单位之间的变换;3.知道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电阻是导体本身的性质,能根据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判断、比较不同导体电阻的大小。
2.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电阻概念的建立。
《电阻》教案(精选12篇)
《电阻》教案(精选12篇)《电阻》教案篇1教学目的1.通过分组试验,使同学学会用伏安法测导体的电阻。
加深对电阻概念的理解。
2.进一步提高综合使用电学仪器进行电学试验的力量。
培育同学良好的试验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伏安法测电阻。
教具同学电源,直流电流表,直流电压表,滑动变阻器(50Ω,1.5A),电键,绕线电阻(5Ω、10Ω各一个),导线。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l)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分别是什么?(2)欧姆定律为人们供应了一种测定导体电阻大小的方法,这种方法叫什么?本节课将通过分组试验,学习用伏安法测定导体的电阻。
(二)讲授新课(板书)三、试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什么?(板书)1.试验原理分别用电压表和电流表侧出电路中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依据欧姆定律就可以算出这个导体的电阻。
(板书)2.试验电路。
问:(1)采纳伏安法测定某一导体的电阻,需要使用哪些器材?每种器材在电路中起什么作用?2.设计试验电路,画出电路图,如图所示。
3.要比较便利地转变导体两端的电压,以获得三次不同的电压值和相应的电流值,电路中应安装什么装置?怎样将它连入电路?(此问题机动) 在同学争论的基础上,老师给出完整的试验电路图(如右图)。
讲解同学分组试验的留意事项:(1)为便于试验操作,要考虑器材在桌上的码放位置。
(2)试验时,电源电压取4伏,电压表的量程取3伏,电流表的量程取0.6安。
(3)先用阻值为5欧的绕线电阻做被测电阻进行试验,调整滑片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伏、2伏和3伏,观看每次的电流值,以求出各次电阻值和电阻的平均值,然后换用阻值为10欧的电阻重做上述试验。
(4)其它留意事项同平常一样。
出示试验数据记录表。
同学分组进行试验。
老师巡察指导检查。
试验完毕,整理仪器。
请几个试验组的同学汇报试验数据,老师将试验数据填入表中。
争论:(1)观看表中的数据,在测定某一个被测电阻的试验中,电压、电流、电阻的数据各具有什么特点?(2)加在某一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同,通过它的电流也不同,但三次测定的电阻值却相同(或基本相同),这说明白什么?这又是为什么呢?(三)巩固学问1.有的同学依据公式R=U/I得出下面的结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若不对,错在哪里?2.某导体两端加2伏的电压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4安,该导体的电阻是多少欧?若将此导体两端的电压加大到5伏,这个导体的电阻多大?若该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通过这个导体的电流多大?此时导体电阻多大?(四)课堂小结(五)布置作业1.完成试验报告。
电阻》教学设计Word版
《电阻》教学设计先将铁丝接入电路,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将铁丝换成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现象】接铜丝时灯泡亮,铁丝时灯泡暗。
学生观察、【分析】实验中用的是相同的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为什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不同呢?原来,导体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相同电压下,导线中电流不同,说明两条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
在物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板书: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一种阻碍作用。
(三)电阻的单位和换算(5min)1.电阻的符号:R;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2.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
师生一起分析一定要强调电压相同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1 kΩ=103Ω;1 MΩ=106Ω3.几占常见的电阻值。
4.【名人倚事】欧姆灵巧的手艺是从事科学实验之本,他的家境十分困难,但从小受到良好的重陶,父亲是个技术熟练的锁匠,还爱好数学和哲学。
父亲对他的技术启蒙,使欧姆养成了动手的好习惯,他心灵手巧,做什么都像样。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如果只会动脑不会动手,那么就好像是用一条腿走路,走不快也走不远。
欧姆要不是有这一手好手艺,木工、车工、钳工样样都能来一手,那么他是不可能获得如此成就的。
(四)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5min)【问题】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师]请同学们看书P13“几种长1m,横截面积1mm2的金属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比较几种材料导线的电阻值,能得出猜测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吗?【猜想】电阻的大小可能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有关。
学生记忆单位和读法强化单位词头的代表作用实施情感教学目标【设计实验】应该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去研究。
【实验1】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研究电阻R与长度L的关系;【实验2】材料、长度一定,电阻R与横截面积S的关系;【实验3】长度、横截面积一定,电阻R与材料ρ的关系;【实验4】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一定,电阻R与温度t的关系。
电阻教学设计(精编文档).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16.3 电阻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的陈述3.4.2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
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理解欧姆定律。
2. 学情分析通过上一章和本章前两节的内容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电学的两个重要概念:电流和电压。
另外,学生的生活经验中也有大量的电学知识。
在科学探究素质方面:学生已经理解了探究的基本环节,并能在探究中灵活运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实验,对实验的结果有初步的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
3.教材分析本节《电阻》是九年级物理第六章第三节《电阻》,电阻编排在学生学习了电流以及电流表使用方法之后,它既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
通过本节课学习,主要使学生掌握电阻的概念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同时也为学习下一节滑动变阻器打下基础。
电阻是导体的重要电学性质,理解这一概念的初步含义及其决定因素,与理解电流和电压的概念一样,是后续学习的必要基础。
本课时的特点十分重视探究方法教育,重视科学探究的过程。
让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体验实验方法、学习方法,了解什么是电阻和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教学内容的编排是根据提出的问题,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和对实验现象分析、处理得到相应的结论。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正确认识电阻的概念。
2.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探究,知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难点:理解电阻的概念。
【课时安排】1课时【评价任务】1.目标1设计的评价任务:学生知道电阻是导体的一种性质,知道电阻的概念。
评价实施:教师随机抽查。
2.目标2设计的评价任务:学生理解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探究知道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评价实施:利用实验探究的参与进行评价,利用学案问题进行检查。
(2)猜想:电阻可能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3)进行实验:为验证猜想,可通过观察电路中电流表示数的大小来判断接入电路中导体电阻的大小。
《电阻》教学设计
《电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电阻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掌握测量电阻的方法;3.理解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4.学会计算并解决电阻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电阻的定义和单位;2.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3.确定电阻值的测量方法;4.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东西是由电子器件组成的?请举例说明。
2. 知识讲解在学生提出电子器件的例子后,教师通过简单的实验或展示,解释电子器件中常用的一个元件——电阻。
a. 电阻的定义和单位•电阻是指电流在电路中流动时遇到的阻碍,用来限制电流的大小。
单位为欧姆(Ω)。
•电阻的大小与电阻材料的导电能力以及电阻的形状和尺寸有关。
b. 串联电阻和并联电阻•串联电阻是指多个电阻依次连接在电路中,电流按照顺序通过每个电阻。
•并联电阻是指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在电路中,电流分成不同的路径通过每个电阻。
c. 测量电阻的方法教师介绍测量电阻的两种常用方法:电流表法和电压表法。
•电流表法:将电流表连接到电阻两端,通过测量电流的大小来得到电阻值。
•电压表法:将电压表连接到电阻两端,通过测量电压的大小和电流的大小来得到电阻值。
d. 电阻与电流、电压的关系•通过实验或数学模型的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式:V = IR,其中V为电压,I为电流,R为电阻。
3. 操作演示教师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带领学生学会如何测量电阻。
•展示不同大小的电阻,并解释电阻的颜色编码。
•使用电流表法和电压表法分别测量不同电阻的阻值。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给予一些电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问题。
•如何测量一个未标记阻值的电阻?•如果在串联电路中加入一个较大阻值的电阻会发生什么?•如果在并联电路中加入一个较大阻值的电阻会发生什么?5. 总结和拓展•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电阻的重要性和应用。
•鼓励学生进行更多实践和探索,拓展电阻相关的知识。
《电阻》教案范文
《电阻》教案范文教案目标:1.理解电阻的定义和概念;2.能够计算电阻的大小;3.掌握电阻的测量方法;4.了解电阻在电路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板书、黑板和粉笔;2.实验仪器:电源、电流表、电压表、电阻器;3.实验材料:电池、导线、电阻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电路和电流的基本概念;2.引导学生思考电路中还有哪些相关因素?二、概念讲解(20分钟)1.定义电阻:电阻是指导线、电器等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2.电阻的概念:电阻R是导线或电器对电流I的阻碍程度的物理量,单位为欧姆(Ω);3.阻碍电流的原因:电子碰撞、摩擦等。
三、电阻的计算(30分钟)1.电阻公式:R=ρ*L/A,其中R表示电阻,ρ表示电阻率,L表示长度,A表示横截面积;2.电阻的大小与电阻率、长度和横截面积的关系;3.通过计算练习来巩固概念和计算方法。
四、电阻的测量方法(30分钟)1.简介测量电阻的仪器:电阻计、电流表和电压表;2.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方法和步骤;3.实际操作演示和实验实践。
五、电阻在电路中的应用(20分钟)1.根据电阻的特性,说明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2.举例说明电阻在调节电流和降低电压方面的应用;3.引导学生思考更多的电阻应用场景。
六、小结(10分钟)1.总结电阻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复习电阻的测量方法;3.强化电阻在电路中的应用。
教学反馈:1.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解答;2.给学生布置练习和作业。
1.《电阻与电路》教材相关章节;2.《电学教程》第四章:电阻;3.《电子基础》第三章:电阻。
《电阻》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学生没有接触过电阻,用水流过程中的阻碍作用来类比,便于学生理解。
3.学习目标确定1.知道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物理量,知道电阻的单及换算2.认识导体和绝缘体,知道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并能区分。
3.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4.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难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影响导体电阻的因素.5.学习评价设计用过课堂练习检验学生学习效果通过课后练习巩固新知识6.学习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教师活动1任务一:尝试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学生活动1将一只灯泡、两节干电池、长度粗细相同的一段铜丝或一段镍铬合金丝和一个开关连接成电路。
1.提出问题:(1)将你连接的电路闭合开关,则分别直接连接、接入铜丝的电路和接入镍铬合金丝的电路灯泡的亮度如何?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活动意图说明:学生动手:总结改变电路中电流的方法环节二:教师活动2任务二:合作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学生活动2问题1:前面实验中铜丝和镍铬合金它们的粗细和长短相同,但电阻不同。
思考:这两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说明:在实验中,控制导体R1、R2两端的电压都等于电源的电压,探究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这种探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在相同的电压下,不同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问题2:看课本83页“想想议议”。
导体的电阻跟导体的材料有关,你猜一猜它跟哪些因素有关。
问题3:(1)、研究导体的电阻与的关系,需保持不变,观察,来比较导体的电阻。
(2)、研究导体的电阻与的关系,需保持不变,观察,来比较导体的电阻。
(3)、研究导体的电阻与的关系,需保持不变,观察,来比较导体的电阻。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活动使学生理解:改变导体的长度、材料、横截面积可以改变电流(改变电阻)环节三:教的活动3任务三:认识电阻的单位学的活动3电阻的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不同电阻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活动意图说明学生掌握电阻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电阻教学设计[整理]
电阻教学设计[整理]
1. 教学目标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电阻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掌握电阻的测量技术,并了解电阻在电路中的应用。
2. 教学内容
2.1 电阻的概念和性质
2.2 电阻的测量技术
2.3 电阻的应用
3. 教学方法
3.1 讲授教学法:讲授电阻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
3.2 演示实验法:通过实验演示串联、并联电阻的测量方法。
3.3 问题解决法:根据学生的问题,解答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4. 教学重难点
4.1 教学重点:电阻的定义、单位,电阻的性质及其影响因素。
4.2 教学难点:电阻的测量技术,如串联、并联电阻的测量方法和误差分析。
5. 教学过程
5.1 引入(5分钟)
介绍电阻的概念和作用,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
5.2 讲授电阻(20分钟)
5.3 演示实验(40分钟)
与学生讨论电阻的应用,如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和反馈电阻在电路中的应用。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推荐学生深入阅读相关文献和资料,为之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6. 教学评价
本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评价结果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阻》教学设计
先将铁丝接入电路,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将铁丝换成长短、粗细相同的铜丝,合上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
度。
【现象】接铜丝时灯泡亮,铁丝时灯泡暗。
学生观察、
【分析】实验中用的是相同的电池,也就是说电压相同,为什
么两条导线中的电流不同呢?
原来,导体能导电,但同时对电流又有阻碍作用;相同电压下,
导线中电流不同,说明两条导线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不同。
在物
理学中用“电阻”这个物理量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
小。
板书: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一种阻碍作用。
(三)电阻的单位和换算(5min)
1.电阻的符号:R;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2.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Ω”。
师生一起
分析
一定要
强调电
压相同
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 kΩ=103Ω;1 MΩ=106Ω
3.几占常见的电阻值。
4.【名人倚事】欧姆灵巧的手艺是从事科学实验之本,他的家境十分困难,但从小受到良好的重陶,父亲是个技术熟练的锁匠,还爱好数学和哲学。
父亲对他的技术启蒙,使欧姆养成了动手的好习惯,他心灵手巧,做什么都像样。
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如果只会动脑不会动手,那么就好像是用一条腿走路,走不快也走不远。
欧姆要不是有这一手好手艺,木工、车工、钳工样样都能来一手,那么他是不可能获得如此成就的。
(四)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5min)
【问题】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呢?
[师]请同学们看书P13“几种长1m,横截面积1mm2的金属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比较几种材料导线的电阻值,能得出猜测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吗?
【猜想】电阻的大小可能与长度、横截面积、材料、温度有关。
学生记忆
单位和读
法
强化单
位词头
的代表
作用
实施情
感教学
目标
【设计实验】应该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去研究。
【实验1】材料、横截面积一定时,研究电阻R与长度L的关系;【实验2】材料、长度一定,电阻R与横截面积S的关系;【实验3】长度、横截面积一定,电阻R与材料ρ的关系;
【实验4】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一定,电阻R与温度t的关系。
【结论】导线越长,电阻越大;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电阻与材料有关、与温度有关。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是与其本身的因素有关,不随其两端电压、通过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类比方法】用人的流动类比电阻学生回答
学生分组
实验,教师
巡视指导
以课本
上数值
的条件
作为引
入,较好
注重科
学探究,
提倡学
习方式
多样化
小节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电阻的概念,知道了导体中都有一种阻碍电流的性质,我们把它叫做电阻;其单位是以物理学家欧姆的名字命名的,其它的单位还有千欧和兆欧,我们要知道它们间的单位换算。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前三个都是导体内部本身的因素所商定的,只有最后一个温度取决于外界的条件。
作业布置些课外作业教
学
流
程
板书设计第三节:电阻
一、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二、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电阻。
符号为R。
电阻的单位和换算
1.电阻的单位:欧姆,符号为Ω;2.电阻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三、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长度、横截面积、材料和温度。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