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㊃论著㊃基金项目:江苏省中医药局科技项目(Y B 2015077);无锡市卫生局科研项目(M S 201519)通信作者:朱丽华,E m a i l :779591765@q q.c o m 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分析何 珂,朱丽华,陆西宛,胡 源,周惟强,姜 燕,刘 玲,卞荣蓉(无锡市中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江苏无锡214000) 摘 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 P N )相关因素㊂方法 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14例,根据肌电图中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评估糖尿病周神经病变情况,分为D P N 组73例和非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N D P N )组41例,分别就其性别㊁年龄㊁病程㊁体重指数㊁腰围㊁空腹血糖㊁餐后血糖㊁糖化血红蛋白(H b A 1c )㊁血脂㊁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㊁颈动脉内中膜厚度㊁足部踝肱指数㊁感觉阈值等指标进行分析㊂结果 D P N 组年龄㊁病程㊁空腹及餐后血糖㊁H b A 1c 均高于N D P N 组(P <0.05),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低于N D P N 组(P <0.0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㊁足部感觉振动阈值高于N D P N 组(P <0.05)㊂结果表明,高龄㊁病程长㊁高H b A 1c 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 P N 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㊂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D P N 的发生与年龄㊁病程㊁H b A 1c 水平有关㊂关键词:糖尿病,2型;糖尿病神经病变;神经传导;踝肱指数中图分类号:R 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8)02-0115-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8.02.006A n a l y s i s o f r e l a t e d f a c t o r s o f d i a b e t i c p e r i p h e r a l n e u r o p a t h y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t y pe 2d i a b e t e sm e l l i t u s H eK e ,Z h uL i h u a ,L uX i w a n ,H uY u a n ,Z h o u W e i q i a n g ,J i a n g Y a n ,L i uL i n g ,B i a nR o n g r o n gD e p a r t m e n t o fE n d o c r i n o l o g y ,W u x iH o s p i t a l o f C 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 ,W u x iH o s p i t a lA f fi l i a t e d t oN a n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Ch i n e s eM e d i c i n e ,W u x i 214000,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Z h uL i h u a ,E m a i l :779591765@q q .c o m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r e l a t ed f a c t o r s o f d i a be t i c p e r i p h e r a l n e u r o p a t h y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t y p e 2d i a b e t e s m e l l i t u s (T 2D M ).M e t h o d s O n e h u n d r e d a n df o u r t e e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T 2D M w e r ei n c l u d e d .D i a b e t i cp e r i p h e r a l n e u r o p a t h y w a s e v a l u a t e d 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m o t o r a n d s e n s o r y n e r v e c o n d u c t i o n v e l o c i t y,a n d t h e p a t i e n tw e r e d i v i d e d i n t od i a b e t i c p e r i p h e r a l n e u r o p a t h y g r o u p (D P N g r o u p ,73c a s e s )a n dn o nd i a b e t i c p e r i p h e r a l n e u r o p a t h y g r o u p(N D P N g r o u p ,41c a s e s ).T h e g e n d e r ,a g e ,d u r a t i o n ,b o d y m a s s i n d e x ,w a i s t c i r c u m f e r e n c e ,f a s t i n g bl o o d g l u c o s e ,p o s t p r a n d i a l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g l y c o s y l a t e dh e m o g l o b i n (H b A 1c ),t h eb l o od l i p i d ,m o t o r a n dse n s o r y n e r v ec o n d u c t i o n v e l o c i t y ,c a r o t i d i n t i m a -m e d i a t h i c k n e s s ,f o o t a n d a n k l e b r a c h i a l i n d e x ,s e n s o r y t h r e s h o l d i n d e xw e r e a n a l y z e d .R e s u l t s T h e a g e ,d i s e a s e c o u r s e ,f a s t i n g a n d p o s t p r a n d i a l b l o o d g l u c o s e a n dH b A 1c i nD P N g r o u p w e r e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N D P N g r o u p (P <0.05).T h em o t o r a nd se n s o r y n e r v e c o n d u c t i o n v e l o c i t y w a s s i g n if i c a n t l y l o w e r t h a n t h a t i ng r o u p N D P N (P <0.01),th ec a r o ti d i n t i m a -m e d i a t h i c k n e s sa n df o o t s e n s a t i o nt h r e s h o l dw e r e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 h e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g r o u p N D P N (P <0.05).T h ed a t as h o w e dt h a t a d v a n c e da g e ,l o n g d u r a t i o na n dh i g h H b A 1c l e v e l s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T 2D M w e r e i nde pe n d e n t r i s kf a c t o r s o fD P N (P <0.05).C o n c l u s i o n D P Ni s 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 ag e ,d u r a t i o na n dH b A 1c l e v e l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T 2D M.K E Y W O R D S :d i a be t e sm e l l i t u s ,t y p e 2;d i a b e t i cn e u r o pa t h i e s ;n e u r a l c o n d u c t i o n ;a n k l eb r ac h i a l i nde x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目前分别已达9.7%和15.5%,糖尿病已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 P N )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较高,可累及运动㊁感觉及自主神经纤维,神经病变以节段性脱髓鞘和轴索变性为主[1-2]㊂研究认为D P N发病率可达60%~90%,另有研究认为若把无症状但神经传导异常者包括在内,其发生率可达100%[3-4]㊂D P N 是导致糖尿病足部溃疡㊁感染及坏疽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发现㊁加强血糖控制和足部护理可显著降低足部溃疡和截肢的发生率[5-7]㊂本研究拟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肌电图检查,测定外周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分析D P N 与2型糖尿病患者的性别㊁年龄㊁病程㊁体重指数(B M I )㊁腰围㊁空腹血糖(F B G )㊁餐后血糖(P B G )㊁糖化血红蛋白(H b A 1c )㊁血脂㊁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 MT )㊁足部踝肱指数(A B I)㊁感觉阈值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提㊃511㊃‘临床荟萃“ 2018年2月5日第33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F e b r u a r y 5,2018,V o l 33,N o .2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高对D P N的认识㊂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无锡市中医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无锡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14例,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66例,女48例,年龄(52.06ʃ12.35)岁,病程5(2,10)年㊂所有患者无酮症酸中毒㊁严重心㊁肝㊁脑㊁肾㊁血液系统疾病,并排除免疫性疾病㊁感染㊁发热及其它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㊂根据肌电图测定,神经电生理异常者为D P N组73例,神经电生理正常者为N D P N组41例㊂1.2肌电图检测应用丹麦D a n t e cK e y p o i n t肌电诱发电位仪㊂检测环境尽量保持安静,检测室温度控制在18~26ħ,以外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 C V)㊁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 C V)㊁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 S R)为观察指标㊂结果判断参照本院肌电图室相应的正常值对照表㊂1.3足部感觉振动阈值(V P T)检测应用美国S e n s i o m e t e rA数字振动感觉阈值检查仪㊂患者取仰卧位,分别检测双足第1足跖骨关节头(T1)㊁双足内踝的感觉振动阈值(T2)㊂1.4 A B I测定应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测定㊂患者取仰卧位,休息10分钟以上,检测双侧上臂肱动脉收缩压及双侧踝动脉收缩压,每例测3次,每次间隔5分钟,然后取最高值,A B I=踝/肱动脉血压比值,取两侧A B I低者为该患者的A B I值㊂1.5实验室检查 F B G㊁P B G㊁甘油三酯(T G)㊁总胆固醇(T C)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 D L-C)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 D L-C)采用全自动生化仪㊂H b A1c 检测采用德国S i e m e n s公司D C A2000H b A1c检测仪㊂1.6统计学方法应用S P S 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㊂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正态分布定量资料用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定量资料以中位数M 和四分位数(Q1,Q3)描述,采用非参数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L o g i s t i c回归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检查 D P N组年龄㊁病程㊁F B G㊁P B G㊁H b A1c水平均高于N D P N组(P<0.05);两组T G㊁T C㊁L D L-C㊁H D 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表1两组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检查比较组别例数性别(例)男女年龄(岁)病程(年)B M I(k g/m2)腰围(c m)F B G(mm o l/L)D P N组73433054.18ʃ12.267(2,10)25.76ʃ3.7492.36ʃ11.219.37ʃ2.75 N D P N组41231848.29ʃ11.735(1,6)25.67ʃ3.8690.05ʃ10.257.55ʃ1.94 t/z值0.2892.528-2.3620.1261.0874.123 P值0.7730.0130.0180.9000.279<0.01组别例数P B G(mm o l/L)H b A1c(%)T C(mm o l/L)L D L-C(mm o l/L)H D L-C(mm o l/L)T G(mm o l/L) D P N组7315.49ʃ3.419.23ʃ2.064.67ʃ1.072.74ʃ0.871.03(0.82,1.18)2.51(1.51,2.98) N D P N组4113.32ʃ2.197.89ʃ1.424.75ʃ0.822.74ʃ0.691.10(0.84,1.19)2.55(1.38,2.90) t/z值4.1394.118-0.403-0.023-0.585-1.016P值<0.01<0.010.6880.9810.5590.3102.22型糖尿病发生D P N的危险因素分析以2型糖尿病合并D P N为应变量,以性别㊁年龄㊁病程㊁B M I㊁腰围㊁F B G㊁P B G㊁H b A1c㊁T G㊁T C㊁L D L-C㊁H D L-C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龄㊁病程长㊁高H b A1c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 P N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㊂2.3神经电生理及颈动脉超声㊁A B I㊁V P T D P N 组S C V(尺神经㊁正中神经㊁胫神经㊁腓总神经)㊁M C V(尺神经㊁正中神经㊁腓浅神经㊁腓肠神经)均低于N D P N组(P<0.01),D P N组合并S S R发生率㊁I MT㊁双足V P T高于N D P N组(P<0.05),两组A B 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㊂表22型糖尿病发生D P N危险因素分析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W a l dχ2值P值O R值95%C I下限上限年龄0.0580.0255.2910.0211.0601.0091.113病程0.1870.0697.2870.0071.2051.0521.380 H b A1c0.4640.2174.5440.0331.5901.0382.435㊃611㊃‘临床荟萃“2018年2月5日第33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F e b r u a r y5,2018,V o l33,N o.2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表3 两组神经电生理及I M T ㊁V P T 比较组别例数M C V (m /s)尺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S C V (m /s)尺神经正中神经腓浅神经腓肠神经S S R[例(%)]D P N 组7351.83ʃ6.2952.09ʃ4.7943.43ʃ5.0543.59ʃ4.7449.24ʃ5.9149.88ʃ7.0341.65ʃ4.5641.50ʃ4.7557(78.1)N D P N 组4157.04ʃ3.5656.25ʃ3.6847.07ʃ3.7346.41ʃ2.5454.61ʃ4.1256.57ʃ3.9546.20ʃ3.1646.64ʃ3.3620(48.8)t /z 值-5.648-4.824-4.038-4.142-5.679-6.542-6.271-6.1192.226P 值<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29组别例数I M T (mm )RL A B IRLT 1(V )RL T 2(V )RLD P N 组731.13ʃ0.331.13ʃ0.341.13ʃ0.081.12ʃ0.0811.23(8.10,14.50)12.73(8.50,15.60)10.94(7.73,13.63)13.02(8.50,16.53)N D P N 组410.91ʃ0.230.94ʃ0.311.13ʃ0.081.12ʃ0.088.50(6.95,9.30)9.84(7.40,10.50)8.44(6.55,8.80)9.81(7.75,10.20)t /z 值4.1972.996-0.088-0.055-5.666-5.693-5.634-5.534P 值<0.010.0030.9300.956<0.01<0.01<0.01<0.013 讨 论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㊂D P N 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临床症状表现多样,不仅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及病死率㊂D P N 多数发病隐匿,在发病初期阶段,许多患者可以长期无明显临床症状,所以对患者的常规筛查必须重视㊂临床上用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早期诊断D P N ㊂据报道,我国D P N 的发生率为60%~90%,报道的各研究结果相差较大,可能受诊断标准㊁检测方法及调查对象的年龄㊁病程㊁生活方式㊁种族㊁糖尿病类型等的影响㊂D P N 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是在糖代谢紊乱的基础上,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代谢因素和血管因素在D P N 的发病机制中起主要的作用[8-9]㊂高血糖本身对神经有毒性作用,而持续高血糖刺激激活了醛糖还原酶介导的多元醇通路,最终导致蛋白激酶介导的N a +-K +-A T P 酶活性下降,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由于糖代谢条紊乱导致神经内膜中微血管循环改变㊁血管结构改变,如神经内膜毛细血管数目减少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㊁增生㊁基膜增厚㊁氧弥散距离增加,血小板聚集致内膜梗死,同时糖尿病患者存在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多呈 高凝 状态,纤维蛋白易于沉积,病情进展,容易导致血管管腔狭窄㊁甚至闭塞,从而导致微循环障碍,导致神经缺血㊁缺氧,一旦缺血发生,形成恶性循环,引起原发性轴索变性和继发性脱髓鞘改变,最终导致神经病变[10-12]㊂胰岛素不足也被证明是D P N 发病的一个关键因素,胰岛素作用于感觉神经元和轴突受体,有独特的营养特性,胰岛素缺乏可直接导致神经损害[13]㊂本研究表明D P N 组和N D P N 组年龄㊁病程㊁空腹及餐后血糖㊁H b A 1c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报道相似㊂而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提示,患者年龄越大㊁病程越长㊁H b A 1c 水平越高合并D P N 的风险越大㊂H b A 1c 是评价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检测H b A 1c 已成为评价糖尿病血糖管理的重要途径㊂H b A 1c 升高可增加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㊂本研究表明,H b A 1c 水平越高,即长期暴露于高血糖状态下,D P N 患病率越高,与M o r k r id 等[14]报道一致㊂此外,还有研究表明H b A 1c 与D P N 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5]㊂神经肌电图检查中神经传导检测主要反映周围运动和感觉纤维的传导功能[16]㊂本研究显示,D P N组患者运动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较N D P N 组显著降低,自主神经病变发生率则较N D P N 组显著升高㊂双侧D P N 组I MT 显著高于N D P N 组,提示高血糖㊁糖代谢紊乱导致的血管病变与神经病变相辅相成,存在一致性,D P N 患者常常合并外周血管病变㊂推测其机制为高糖状态下,使血管结构蛋白和胶原蛋白发生非酶性糖基化,使动脉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内膜㊁基底膜增厚,从而影响血液循环㊂V P T 检查在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于D P N 的临床筛查,振动感觉检查是糖尿病患者神经并发症评判的重要指标[17-18],在神经系统检查中V P T 可以评估患者深感觉情况,反映患者的肢端振动感觉,以筛查D P N [19-20]㊂本研究中,D P N 组V P T 高于N D P N 组,提示D P N 组患者糖尿病足病风险高于N D P N 组㊂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主要与患者的年龄㊁病程㊁H b A 1c 水平独立相关㊂同时与I MT ㊁V P T 也有一定相关性㊂因此,尽管年龄㊁病程因素不可调控,但可以从控制血糖出发,长期有效的控制血糖,预防㊁延缓和阻止D P N 的发生与发展,预防糖尿病足病的发生㊂参考文献:[1] F e l d m a nE L ,N a v eK A ,J e n s e n T S .N e w h o r i z o n s i nd i a b e t i cn e u r o p a t h y :m e c h a n i s m s ,b i o e n e r ge t i c s ,a n d p a i n [J ].N e u r o n ,2017,93(6):1296-1313.(下转第121页)㊃711㊃‘临床荟萃“ 2018年2月5日第33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F e b r u a r y 5,2018,V o l 33,N o .2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469-473.[10] W a n g D Z ,T a n g Q ,H u a Q.P r e d i c t i o n o f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d i se a s eu s i n gp u l s ew a v e v e l o c i t y a n d r e t i n a l a r t e r yl e s i o n s [J ].T o h o k u JE x p Me d ,2011,225(1):17-22.[11] B e n j a m i nR ,M c C l i n t i c ,M D ,J e d e d i a h I ,e t a l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r e t i n a lm ic r o v a s c u l a r a b n o r m a l i t i e s a nd c o r o n a r y he a r t d i s e a s e :a r e v i e w [J ].A mJM e d ,2010,123(4):374.e 1-374.e 7.[12] W o n g T Y ,R o s a m o n d W ,C h a n g P P ,e t a l .R e t i n o p a t h y an d r i s ko f c o n ge s t i v eh e a r tf a i l u r e [J ].J AMA ,2005,293(1):63-69.[13] C h e u n g N ,Bl u e m k eD A ,K l e i n R ,e ta l .R e t i n a la r t e r i o l a r n a r r o w i n g a n dl e f tv e n t r i c u l a rr e m o d e l i n g [J ].J A m C o l l C a r d i o l ,2007,50(1):48-55.[14] W o n g T Y ,C h e u n g N ,Is l a m F M ,e t a l .R e l a t i o n o f r e t i n o p a t h y t o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J ].A m J E pi d e m i o l ,2008,167(1):51-58.[15] W a n g L ,W o n g T Y ,S h a r r e t tA R ,e t a l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e t w e e n r e t i n a l a r t e r i o l a rn a r r o w i n g a n d m y o c a r d i a l p e rf u s i o n :m u l t i -e t h n i cs t u d y o f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 [J ].H y pe r t e n s i o n ,2008,51(1):119-126.[16] W o n g TY ,I s l a m F M ,K l e i n R ,e t a l .R e t i n a l v a s c u l a r c a l i b e r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r i s kf a c t o r s ,a n di n f l a mm a t i o n :t h e m u l t i e t h n i cs t u d y of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 (M E S A )[J ].I n v e s t O ph t h a l m o lV i sS c i ,2006,47(6):2341-2350.[17] 许敏,郭金成,张立新.冠状动脉慢血流临床特点和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6,14(5):427-431.[18] L u oS H ,J i a Y J ,N i eS P ,e ta l .I n c r e a s e dr e dc e l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w i d t h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 s l o wc o r o n a r y f l o ws yn d r o m e [J ].C l i n i c s (S a oP a u l o ),2013,68(6):732-737.[19] B e t t mm e J F ,L i m a y e S B ,H o m w i t z J D .T h e c o r o n a r y sl o wf l o w p h e n o m e n o n --a n e w c o r o n a r y m i c r o v n s e u l a r d i s o r d e r [J ].C a r d i o l o g y,2002,97(4):197-202.[20] 黄文江,黄莺.冠状动脉慢血流研究进展[J ].医学综述,2016,22(14):2772-2775.[21] A r b e lY ,S t e r n f e l d A ,B a r a k A ,e ta l .I n v e r s ec o r r e l a t i o nb e t w e e nc o r o n a r y a nd re t i n a lb l o o df l o w s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n o r m a l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i e sa n ds l o w c o r o n a r y bl o o df l o w [J ].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 ,2014,232(1):149-154.收稿日期:2017-08-10 编辑:﹏﹏﹏﹏﹏﹏﹏﹏﹏﹏﹏﹏﹏﹏﹏﹏﹏﹏﹏﹏﹏﹏﹏﹏﹏﹏﹏﹏﹏﹏﹏﹏﹏﹏﹏﹏﹏﹏﹏﹏﹏﹏﹏﹏﹏﹏﹏﹏﹏﹏武峪峰(上接第117页)[2] 逄紫千,叶玉琴,李秋明.肌电图在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和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40(6):1247-1251.[3] J a i s w a lM ,D i v e r s J ,D a b e l e aD ,e t a l .P r e v a l e n c e o f a n dr i s kf a c t o r s f o r d i a b e t i c p e r i p h e r a l n e u r o p a t h y i n y o u t hw i t h t y p e 1a n d t y p e2d i a b e t e s :S E A R C H f o rD i a b e t e s i n Y o u t hS t u d y[J ].D i a b e t e s c a r e ,2017,J u l 3.[E p u ba h e a do f p r i n t ].[4] R a s m u s s e nA ,A l m d a l T ,A n k e rN i e l s e nA ,e t a l .D e c r e a s i n gi n c i d e n c e o f f o o t u l c e r a m o n gp a t i e n t sw i t ht y p e1a n dt y p e2d i a b e t e s i n t h e p e r i o d 2001-2014[J ].D i a b e t e sR e sC l i nP r a c t,2017,130(7):221-228.[5] A l l e nL ,P o w e l l -C o p e G ,M b a h A ,e ta l .A 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 r e v i e wo fa d v e r s ee v e n t sr e l a t e dt od i a b e t i cf o o tu l c e r s [J ].O s t o m y W o u n d M a n a ge ,2017,63(6):30-33.[6] H a r t e m a n nA ,A t t a lN ,B o u h a s s i r aD ,e t a l .P a i nf u l d i a b e t i cn e u r o p a t h y :d i a g n o s i s a n d m a n a ge m e n t [J ].D i a b e t e s M e t a b ,2011,37(5):377-388.[7] B u sS A ,v a nN e t t e nJ J ,L a v e r y LA ,e t a l .I WG D F g u i d a n c e o n t h e p r e v e n t i o n o f f o o t u l c e r s i n a t -r i s k p a t i e n t sw i t h d i a b e t e s [J ].D i a b e t e sM e t a bR e sR e v ,2016,32(S u p pl 1):16-24.[8] H a r a t iY.D i a b e t i cn e u r o p a t h i e s :u n a n s w e r e d q u e s t i o n s [J ].N e u r o l C l i n ,2007,25(1):303-317.[9] O s t e r g a a r dL ,F i n n e r u p NB ,T e r k e l s e nA J ,e t a l .T h e e f f e c t s o fc a p i l l a r y d y s f u n c t i o no no x y g e na n d g l u c o s ee x t r a c t i o ni n d i a b e t i c n e u r o p a t h y [J ].D i a b e t o l o g i a ,2015,58(4):666-677.[10] D y c kP J ,D a v i e sJ L ,C l a r k L VM ,e ta l .M o d e l i n g ch r o n i c g l y c e m i ce x p o s u r e v a r i a b l e sa sc o r r e l a t e sa n d p r e d i c t o r s o f m i c r o v a s c u l a rc o m pl i c a t i o n so fd i a b e t e s [J ].D i a b e t e s C a r e ,2006,29(10):2282-2288.[11] T e s f a yeS ,C h a t u r v e d i N ,E a t o n S E ,e ta l .V a s c u l a rr i s k f a c t o r s a n dd i a b e t i c n e u r o p a t h y [J ].NE n gl JM e d ,2005,352(4):341-350.[12] 李一梅,刘宽芝.氧化应激㊁线粒体功能障碍与2型糖尿病[J ].临床荟萃,2014,29(2):213-216.[13] 程晓东,方新梅,王翯,等.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J ].临床荟萃,2017,32(7):609-612.[14] M o r k r i dK ,A l i L ,H u s s a i nA.R i s k f a c t o r s a n d p r e v a l e n c e o fd i a be t i c p e r i p h e r a ln e u r o p a t h y :a s t u d y o ft y p e 2d i a b e t i c o u t p a t i e n t s i n B a n gl a d e s h [J ].I n tJ D i a b e t e s D e v C t r i e s ,2010,30(1):11-17.[15] D i x i t S ,M a i y a A ,S h a s t r y B A.E f f e c to fm o d e r a t e -i n t e n s i t y a e r o b i ce x e r c i s eo n g l y c o s y l a t e d h a e m o g l o b i na m o n g e l d e r l y p a t i e n t sw i t ht y p e2d i a b e t e s &p e r i p h e r a ln e u r o p a t h y [J ].I n d i a nJM e dR e s ,2017,145(1):129-132.[16] C h a r n o g u r s k y G ,L e eH ,L o p e zN.D i a b e t i cn e u r o p a t h y [J ].H a n d bC l i nN e u r o l ,2014,120(1):773-785.[17] A r g i a n aV ,E l e f t h e r i a d o u I ,T e n t o l o u r i sN.S c r e e n i n g fo r t h e h i g h -r i s kf o o to fu l c e r a t i o n :t e s t so fs o m a t i ca n da u t o n o m i c n e r v e f u n c t i o n [J ].C u r rD i a bR e p ,2011,11(4):294-301.[18] G a n d h i M S ,S e s e k R ,T u c k e t t R ,e t a l .P r o gr e s s i n v i b r o t a c t i l et h r e s h o l de v a l u a t i o nt e c h n i qu e s :ar e v i e w [J ].J H a n dT h e r ,2011,24(3):240-255.[19] D e s h p a n d e N ,M e t t e r E J ,L i n g S ,e t a l .P h y s i o l o gi c a l c o r r e l a t e s o f a g e -r e l a t e d d e c l i n e i n v i b r o t a c t i l e s e n s i t i v i t y i n s t i t u t i o no f o r i g i n [J ].N e u r o b i o lA g i n g ,2008,29(5):765-773.[20] C h e v t c h o u k L ,S i l v a MH S D ,N a s c i m e n t o O J M D .A n k l e -b r a c h i a l i n d e xa n dd i a b e t i cn e u r o p a t h y :s t u d y o f 225p a t i e n t s [J ].A r q N e u r o p s i qu i a t r ,2017,75(8):533-538.收稿日期:2017-08-20 编辑:王秋红㊃121㊃‘临床荟萃“ 2018年2月5日第33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F e b r u a r y 5,2018,V o l 33,N o .2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影响因素。

方法分析51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震动感觉阈值(VPT)分为DPN组和非DPN组,比较两组在年龄、病程、BMI指数、甘油三酯、胆固醇、24h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之间的差异,并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探讨DPN的危险因素。

结果DPN组年龄、病程、BMI指数、甘油三酯、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均高于非DPN组(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低密度脂蛋白、病程均为DPN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DPN发病率高,病因复杂,严格控制血糖、血脂可以把DPN对患者的伤害降到最低。

标签:糖尿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震动感觉阈值;影响因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ial neuropathies,DPNs)是指在排除其他因素的情况下,糖尿病患者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其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是糖尿病最常见最复杂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其中以周围神经病变较为常见。

Picart等人的资料显示,7.5%的糖尿病患者在诊断时就已经存在神经病变,糖尿病病程20年时,约50%的患者存在神经病变[1]。

DPN的发病隐匿,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到了后期才会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可引起感觉丧失、足溃疡、坏疽甚至截肢等。

故明确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及早预防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所以笔者通过对2013~2014年在我院住院的5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其影响因素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3~2014年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

根据震动感觉阈值(Vibration Perception Threshold,VPT)VPT 0~15V,为振动觉正常;VPT>15V,为振动觉异常[2]。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踝臂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踝臂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 关键词 ] 2型糖尿病 ; 踝臂指数 ; 围神经病变; 周 危险 因素
[ 图分 类 号 ] R 8 . 中 57 1 [ 献标识码 ] A 文
Co r l t n b t e ik f c o s o y e 2 d a e i e i h r ln u o a h n r i d x a k e r ea i ewe n rs a t r ft p i b t p rp e a e r p t y a d a m n e n ls 据感 觉神 经传 导速度 ( C 或 ( ) TD 依 S V) 和 运动 神经传 导速 度 ( V) 常与否 分 MC 异
两 组 间各 参 数 比较 , 程 、 腹 血 糖 ( B 、 后 2 病 空 F G) 餐 h血 糖 ( h P 、 化 血 红 蛋 白 ( b , ) 甘 油 三 酯 2 B G) 糖 H AC 、
bodsgr( B , w or ae a bodsgr 2 B G) gyae e ol i H A ) tg er e T ,h h— esy l ua F G) tohus f r mel l ua ( h P , l t hm g bn( b 1 ,r l ei s( G) i d ni o t a o c d o C iy d g t l ort n( L ,h t irbn( BL ,id et irbn ( D I ,m c a u iui MA) i po i HD ) tet a blu i T I ) n i c blui N BL) i o b m nr p e ol i r i rl a( ,me e i ecnp r a y r rd bt eho t g a i ph
D N组与无 D N组 , P P 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 , 进行 D N的相关 危险 因素 分析及两组 间下肢动 脉疾病 ( A 的发生 P P D)

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的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的探讨

32 保护内皮细胞功能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满永和等L 研究表 明 , 7 ] 丹红注射液
可 以保 护 内皮 细胞 免 受 L L 低 密度 脂 蛋 白) 缺血 引 发的 氧 D ( 和 化 损伤 , 进 内皮 细胞 生 长 。 促 33 抗 动 脉 粥样 硬 化 作 用 . 丹 红 注 射 液 产 生 抗 动 脉 粥 样 硬
诊时病理改变多 已明显 , 失去 了早 期治疗的机会 , 直接影 响预 后 。电生理检查如神 经传导 ( C 包 括感觉 神经 传 导速 度 N V) (C 和运动神经传 导速度 ( S V) ,是诊断 D N 的标 准。许 ) P 多研究推荐 用电生理 的检查 方法 来发现 糖尿病 周 围神经病 变, 认为其有 良好 的客观性 , 量化性 , 非侵人性 和可靠 性。临 床表现因损伤神经不 同而异 。现对 2型糖 尿病 行 NC V测 定 的结果进行分 析, 并对病 程、 血脂 、 Ac 相关 因素与糖 尿 Hb l等 病周 围神经病变发生发展进行分析 。
文 章 编 号 :0 074 (0 80-730 10-4 X 20 ) 9 9—2 0
近年来我 国糖尿病及其合并血脂异 常症 的发生率有增 多 的趋势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P 是最常见 的慢性 并发症 D N) 之一 , 发病率可达 7 ~9 [ 。启发病机 制不 十分清楚 , O O 1 ] 临 床表现也因损伤的神经和损伤程度不同而异 。其 临床症 状的
[] 陈字洁. 2 慢性阻塞性肺病与慢性肺 源性心脏病 血液流变学的观 察E] 华西医学 ,0 1 1 ()6—8 J. 20 ,6 1 :46 .
化作用 的机制可能为 :1降低血清 T 总胆 固醇) L H- () C( 和 D C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5 2.
可疑结核病症状者 中 , 就诊 于各级 医疗单 位者 达 9 .% , 首次 12
而直接到结防机构就诊者仅为 43 .%。说 明综合医院是 发现肺
结核患者的重要场所之一 , 其是否转诊患者会 直接影响 国家结 核病规划对结核患者 的发现 , 从而影响对结核病疫情的控制 。 3 1 采取 干预措 施取得 了显著 的成效 . 本 次研 究显 示 , 施 实 干预后 2 5个县发现的活动性 结核患者 数和涂 阳肺 结核患 者数 较前分别增长 了 1 .%和 7 7 ; 12 .% 实施干 预的县 和未实施 干预 县 的涂 阳患者登 记率 和新涂 阳患 者登记 率分别 增 长 了 3 61 ./ 0 万和 4 51 万 ; ./0 说明实施干预地区的涂阳结核患者和新涂 阳患


其确切 的发病机 制 尚未 完全 阐 明, 临床 上也 缺少有 效 的治
变 : ye Sie分级音叉测量 阳性 ( R dl e r 。 f 测量值 ≤5r sI ;5 排除 d )l ( ) r l
其他 原因所致 的周 围神经病 变。 13 方法 . () 1分别 按 照性别 、 年龄 、 重状 况 、 尿病 病 程 、 体 糖
吸烟史 、 饮酒史 、 遗传史 等分组 , 分别统计 各组 的发病 率。组间
所 有病 例均选 自我院内分 泌科 20 年 6月 至 05 比较 采用 Y检验 , < .5为差异有统 计学 意义。( ) ii P 00 2  ̄g t se 回归分析用 SS 0 0f no s PS1 . r dw 统计软件 , D N为应变 量 , o Wi 以 P
医麴

筮 鲞箜 ! Q

:1
: 9
19 55

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参 考 文 献
[ ] 韦 红瑞 , 1 占 杨冬冬 , 郑瑞利 , 重症手足 口病 6 等. 8例分析 [ ] 中国实 J.
用 医 刊 ,0 0 3 6 :83 . 2 1 ,7( ) 2 ・1
作用 [ ] 内 蒙 古 民 族 大 学 学 报 (自然 科 学 版 ) 2 0 , 0 J. ,0 5 2
( ): 9 —2 2 1 81 0.
[ ] L i i, I h nse g u o ers co一ln ae— r n 1 1 l — a L u - n.T m rncoi f t 0 advsul - Yx C h sa r ae
d t e il d su ci n n e ai n o oh la y f n t i r lto t mu tp e ra d su ci n y — o l l o g n y f n t s n i o
版 社 ,0 9 5 15 2 0 , :0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 2 3 糖皮 质激 素有 助于抑制 炎症反应 , .. 降低微血 管通透性 ,
稳 定 细胞 膜 并恢 复 钠 泵 功 能 , 防止 或 减 弱 自 由基 引 起 的 脂 质 过
氧化反应。多数专家认为糖皮质激素有助于减轻 E T 感染所 V1 致的脑水肿及肺水肿 , 尚缺乏循证 医学依据支持 。是 否应用 但 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冲击治疗还存在争议 。
总之 , 危重手足 口病 患儿 呼吸 、 循环 功能 障碍 的发生是 一
[O]白旭 华 , 1 康炜 东 , 大 力 . 氧 化 氮 在 心 血 管 活 动 调 控 中 的 李 一
个 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 , 确切机制不 明白, 进展迅速 , 临床监 为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2 结 果 .
白( AI) 体重指数 ( MI、 Hb C 、 B )血脂 、 空腹 c肽、 神经 一肌电图等检测结果。 12 方法 : 调 查 患 者 年 龄 、 尿 病 病 程 。 ② 人 院 时 测 量 身 高 、 重 , . ① 糖 体 计 算体 重 指 数 , 量血 压 ( 有 受 检 者 取 坐 位 , 息 l 钟 , 台 式 血 压 计 测 所 休 O分 用 测量 右 上 肢 血压 , 续 2次 , 间 间 隔 3分 钟 , 两 次 平 均 值 ) 连 中 取 。③ 血 样 采 集 : 有 受 检 者 空腹 抽 血 , 糖 化 血红 蛋 白 、 脂 、 所 测 血 c肽 。 血脂 采 用 德 国拜 耳 公 司生 产 的 全 自动生 化 分 析 仪 标 准 化 检 测 , 化 血 红 蛋 白采 用 德 国 拜 耳 公 糖 司生 产 的 全 自动 生 化 分 析 仪 以 高效 液 相 色 谱法 测 定 , C肽采 用 放 射 免 疫分 析 7 9, 0 0 ) 0 P< . 5 。 、 法( 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药盒 ) 。④神经 一肌 电图检查 , 选择患者 双手食 指、 2 3 以糖尿病患者合并周 围神经病变为因变量进行 Lgsc回归模 型 . oii t 双足拇指为测试点 , 反映正 中神经 和腓总神经 的功能。院期 间由专业 医 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 2 表 明: 尿病病程 、 表 ) 糖 收缩 压、 糖化血 红蛋 白( A Hb — 生实施神经 一肌 电图检查 , 将患者分 为非 糖尿病周 围神 经病变组 和糖尿病 I ) 年龄 、 c、 空腹 c肽值是糖尿病周 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 因素。
医学 信 息
临床 医学
M D C LIF R To E IA 0 MA I N N N.0 00 o1 2 1 ・2 43 ・ 7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 5 ・
表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组 老年 患者 血脂 水 平 比 较 ( ± s )
T G、 I DL — C和 Ap o B水 平 明显 高 于对 照 组 ( P< 0 . 0 5 ) , HD L —
C 、 Ap o A1 水 平 则 明显 较 对 照 组 有 所 降 低 ( P< O . 0 5 ) 。两 种 比较 结 果 的 共 同点 均 表 现 为 T G 明显升高 , 原 因 与 近 年 来 关 于T G 与 TC一 样 同 为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的 危 险 因 素 的研 究 结 果
2 组人 群年龄均包括青壮年( 2 0 ~6 O岁 ) 和老年 ( >6 0岁 ) , 因

致 。研 究认 为 , T G 可 通 过 引 发 HD L — C的降低 和 L D L C
的升高 , 促 进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的形 成 。 在 老 年 人 群 中 还 显 示 出 A p o B和 Ap o Al 水 平异 常 , 而 Ap o B和 Ap o A1分 别 是 L DI 和 HD L的 主 要 蛋 白质 , 其 中 Ap o A1可 起 到 促 进 部 分 游 离 胆 注: 与对照 组 相 比, P< 0 . 0 5 ; 与对 照 组先 相 比, 一 P<
O .O1
固 醇 消 除 达 到 抗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的作 用 , 因此 , 其 水 平 的 降 低
则 表 示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风 险 的 增 加 。相 关 研 究 也 已证 实 , 血 清
L D L — C增 高 是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发 生 的 主 要 危 险 因 素 之 一 , Ap o B作 为 主要 的载 脂 蛋 白 , 其 与 内膜 下 受 体 的 结 合 与 L D L — C 在 内膜 下 的 沉 积 有 关 , 因此 , Ap o B和 L DI 一 C 的 升 高 同 样

门诊2_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门诊2_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

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调查李新强,梁辉团,侯冬梅,李荣茂,刘婉婷,王昆莹,吕美玲南安市医院内分泌科,福建南安362300[摘要]目的调查门诊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的流行现状和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7月—2023年4月南安市医院内分泌科的739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

以是否发生DPN分为DPN组363例和无DPN组376例。

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DPN的危险因素。

结果739例2型糖尿病患者,DPN患病率为49.12%。

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糖尿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为DP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DPN患病率较高,年龄、糖尿病病程和糖化血红蛋白是DPN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对糖尿病患者进行DPN早期筛查和标准化管理。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危险因素;横断面调查[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4)01(a)-0171-04 Survey on th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Out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LI Xinqiang, LIANG Huituan, HOU Dongmei, LI Rongmao, LIU Wanting, WANG Kunying, LYU Meiling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Nan'an Hospital, Nan'an, Fujian Province, 3623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 in out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o provide a basis fo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Methods 739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 the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of Nan 'an Hospital from July 2022 to April 2023 were retrospectively se⁃lected for cross-sectional investigation.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DPN group (363 cases) and without DPN group (376 cases). The risk factors of DPN were analyzed by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Results Among 739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the prevalence of DPN was 49.12%.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diabetes cour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DPN (P<0.05).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DPN is high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ge, duration of diabetes and glycated hemoglobin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DPN, and early screening and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DPN should be performed in diabetic patients.[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Peripheral neuropathy; Prevalence; Risk factors; Cross-sectional survey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1 . 3 统 计 学 处 理
尿病最 常见并发症 之一 ,发病率高达 9 0 % 左右 ,但 目前 临床上
对 于其危 险因素 尚不 清楚 【 1 J 。因掌 握糖尿病 周 围神经病变 的危 险 因素可 以达 到早期预 防的 目的,所 以笔者对所 在医 院接受 治 疗的 1 0 0例 2型糖尿病 患者 的临床资料 进行研 究 ,分析其 危险 因素 ,现报告如下 。
病 病程 、 体重指数 ( B M I ) 、 血压 、 空腹血糖 ( F P G ) 、 糖化血红蛋 白 ( H b A l c ) 、 总胆 固醇 ( . I 1 c ) 、 三酰甘油 G ) 、 高密度脂蛋 白 ( H D L — c ) 、 低密度脂蛋 白 ( L D L — C ) , 计算 D P N患病率 ,进行 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 。结果 :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 6 3 . 0 %。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显示 : H b Al e 、T G 、空腹血糖及病程均为 D P N的危 险因素 < 0 . 0 5 ) 。结论 : D P N在 2 型糖尿病患者 中常见 ,H b A l c 、T G 、空腹血糖及病程均为 D P N的危险因素。
1 资 料 与 方 法
采用 S P S S 1 7 . 0统 计软 件进 行数 据分 析 ,计 量 资料 以均 数 ±标准 差 ( ± s ) 表 示 ,进行 t 检验 ,计 数资料采用 检 验 ,并 对其危险因素行 L o g i s t i c 多因素 回归分 析 ,P < 0 . 0 5为差异 有统计
学意义。
2 结 果
1 . 1 一般 资料
研究 对象为 2 0 1 0年 1 月一 2 0 1 3 年1 月笔者所在 医院诊断并

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1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

组 2例 卵巢转移癌及盆 腔粘 液性纤 维 肉瘤侵犯 卵巢 1 , 例 声像
图为形态不规则 , 内呈 中低 回声 , 与周边组 织分界不 清 , 其 并 有
腹水征 。
般 病史长 , 生长快 , 伴有 消瘦 、 常 乏力 等周 身表 现 , 性肿 瘤 囊
灰 阶超声能够显示卵巢肿瘤大小结 构特征 , 判断其物理 性
1 张武. 现代超声 诊断学手册. 1 北 京 : 第 版. 北京 医科 大学 中国协 和 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9 :3 4 0 1 74 4— 4 . 9
2 丁青薇 , 国英 , 孙 孙宁 , 超 声显像对 卵巢 良恶性 肿瘤 的诊 断及 鉴 等. 别分析 . 临床超声 医学杂志 ,0 5 7 5 :0 36 20 , ( )3 4— 0 . ( 收稿 日期 :0 6— 9—2 ) 20 0 9
【 要】 目的 了解 2 摘 型糖尿病合并周 围神经病 变( P ) D N 患病情 况 , 讨糖尿 病周 围神 经病 变发 生的相 关危 险 因素。 探
方法 对 10例 2型糖尿 病 患者进 行 感觉和 运 动神 经传 导测 定。结果 10例 患者 神 经 电生理 检 查 异常 12例 , 7 7 1 占
性 肿瘤 鉴别的难点在于 : ①从 发病 部位 看 , 卵巢 良性肿瘤 单侧
或双侧均可发生 , 以单侧 多见 , 但 而卵巢癌多 为单侧 , 但也可发 生双侧 , 当两 种病 灶并存 时 , 如卵巢癌病 灶较 小 , 声像图往往 只 见 卵巢囊腺瘤 的病灶 回声 , 他无 任何 改 变 , 其 给诊断增 加 了难
质, 根据其 回声特点 , 了饵组织 内部 的大体病理改 变, 根据 声像
图某些规则性 变化 , 合有关 临床 资料 可以提供 病理 性诊 断 , 结

T2DM患者DPN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T2DM患者DPN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T2DM患者DPN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T2DM患者DPN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慢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简称DPN)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对T2DM患者DPN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旨在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为临床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一、T2DM患者DPN的患病情况根据过去的临床研究显示,T2DM患者中有50%以上会患有DPN。

其特点是病程长,发病率高,病情进展缓慢而稳定。

DPN主要表现为双下肢感觉或运动障碍,如疼痛、刺痛、麻木和肌肉无力等。

这些神经症状通常从足部开始,逐渐向上蔓延至小腿、大腿和手臂等部位。

同时,患者的感知觉也会出现问题,如对冷热的敏感度下降,触觉减退等。

DPN还会导致足部溃疡、感染和骨骼变形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二、与DPN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1. 高血糖:高血糖是导致T2DM患者发生DPN的主要因素之一。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末梢神经,破坏神经纤维结构和功能,导致DPN继发。

2. 病程:患者患糖尿病的时间越长,发生DPN的风险越大。

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3. 年龄和性别:年龄越大,DPN的发病率越高。

此外,男性患者更容易患上DPN。

4. 高血压:高血压是糖尿病患者DPN的危险因素之一。

长期高血压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神经供血不足,促进DPN的发展。

5. 肥胖:肥胖是T2DM患者DPN的危险因素之一。

肥胖可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促进DPN的发病。

6. 吸烟和饮酒:吸烟和饮酒不仅对全身健康有害,还会加速神经病变的发展,增加DPN的风险。

三、预防和治疗措施1. 控制血糖水平:严格控制血糖水平是预防和治疗DPN的首要措施。

糖尿病患者应定期监测血糖,通过合理饮食、药物治疗和运动控制血糖水平。

2. 注意足部护理:糖尿病患者要定期检查足部,保持足部干燥清洁,避免受伤和磨损。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内科研究•系统医学2020年12月第5卷第23期DOI:10.19368/ki.2096-1782.2020.23.076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金辉,孙佳佳,姚胜红,杨颖南通大学附属东台医院内分泌科,江苏东台224200[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冤的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2018年2月一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80例T2DM患者,按是否发生DPN分为两组,32例合并DPN患者设为观察组,48例未合并DPN设为对照组,分析T2DM患者发生DPN的影响因素。

结果观察组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I)、尿酸(UA),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合并外周动脉病变比例数值分别为(9.90±3.54)年、(25.76±3.65)kg/m2、(9.35±2.07)mmol/L、(8.86±1.43)%、28.13%,高于对照组的(5.26±1.02)年、(22.01±2.85)kg/m2、(7.64±1.72)mmol/L、(7.85±1.7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86、5.148、4.013、2.725,x2=5.526,P<0.05);两组性别、年龄、舒张压、收缩压、胰岛素、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外周动脉病变、糖尿病病程、BMI、UA、FPG、HbA1c是T2DM患者发生DPN的影响因素(P<0.05且OR逸1)。

结论T2DM患者发生DPN与糖尿病病程、BMI、UA、FPG、HbA1c与合并外周动脉病变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需综合治疗,以减少DPN发生。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外周动脉病变[中图分类号]R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1782(2020)12(a)-0076-03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2DiabetesJN Hui,SUN YAO Sheng-hong,YANG Ying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Dongtai Hospital,Nantong University,Dongtai,Jiangsu Province,2242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in patients with type2 diabetes(T2DM).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T2DM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February2018to May2020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ccording to whether DPN occurred.32patients with DPN were set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48patients without DPN were set as the control group.Analyse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PN in patients with T2DM.Results The duration of diabetes,body mass index(BMI),uric acid(UA),fasting blood glucose(FPG),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and the proportion of 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9.90±3.54)years and(25.76±3.65)kg/m2,(9.35±2.07)mmol/L,(8.86±1.43)%,28.13%,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5.26±1.02)years,(22.01±2.85)kg/m2,(7.64±1.72)mmol/L,(7.85±1.74)%,8.33%,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8.586,5.148,4.013,2.725,x2=5.526,P<0.05);ther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age,diastolic bloodpressure,systolic blood pressure,insulin,triglyceride(TG),total cholesterol(TC)(P>0.05);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combined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diabetes course,BMI,UA,FPG,HbA1c we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DPN in patients with T2DM(P<0.05and OR逸1).Conclusion The occurrence of DPN in patients with T2DM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course of diabetes,BMI,UA,FPG,HbA1c,and peripheral arterial prehensive treatment is needed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DPN.[Key words]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Type2diabetes;Risk factors;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2型糖尿病[作者简介]金辉(1972-),女,本科,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内分泌科临床研究工作。

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c u s f d s a e a t g b o d s g r wo h u s a t ra me lb o d s g r gy o y ae e g o i ,t t ls r m h l s e o , o r e o ie s ,f si l o u a ,t o r fe a l o u a l c s l t d h mo l b n o a e u c o e t r l n til c rd , o d n iy l o r t i . r y e i e l w— e st i p o e n g p
【 关键 词】 2型糖 尿 病 ; 围神 经病 变 ; 周 患病 率 ; 关 危 险 因素 相
【 图分 类 号】 5 7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中 R 8.
【 献标 识 码】A 文
【 编 号】 17 — 7 12 1 )1 a 一 3 — 2 文章 6 4 4 2 《0 2 0 ( )0 6 0
A n l ss o y a t s a rphe a ur pa h r v lnc a e a a y i f t pe 2 dibe e nd pe i r lne o t y p e a e e r t nd t e a e ik f c o s he r l t d rs a t r
神经 病变 。 诊 断 2型糖 尿病 患 者 为诊 断 2型糖 尿 病半 年 以 新 内者 。所 有 患者 在 诊 断 周 围 神经 病 变 的 同时 进 行 空 腹 血 糖 (P 、 F G) 早餐 后 2h血糖 ( G) 糖 基化 血 红 蛋 白( A。) 2hP 、 Hb C 、 收 缩 压 (B ) 舒 张 压 ( B ) 血 三 酰 甘 油 ( G) 总 胆 固 醇 SP 、 D P 、 T 、 ( C 、 密 度 脂 蛋 白胆 固 醇 ( D — 、 密 度 脂 蛋 白胆 固醇 T )低 L L C) 高

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个案护

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个案护

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个案护题目:深度探讨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个案护摘要: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度探讨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个案护。

我们将分析病症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了解这一特定病例。

本文以从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方式展开,以便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正文:一、病因分析2型糖尿病是一种由胰岛功能障碍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常见于中老年人群。

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

而周围神经病变则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导致神经营养不良和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神经功能受损。

二、症状表现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常常出现手脚发麻、疼痛、感觉异常等神经病变的典型症状。

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行走困难、手部功能减退等情况。

三、诊断与评估针对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诊断与评估,医生通常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神经电生理学检查等综合手段来进行确诊。

还需进行肌力、感觉、反射、神经传导速度等方面的综合评估,以明确病变的部位和程度。

四、治疗方案针对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一方面需要积极控制血糖,降低血糖水平,减缓神经病变的进展。

另还需要通过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手段来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缓解疼痛感和其他不适症状。

五、个案护理对于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个案护理,重点是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

还需注意患者的饮食、运动、休息等方面的护理,帮助患者有效控制病情,促进康复。

六、个人观点和理解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对于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个案护,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医学治疗,更需要全面、温暖、贴心的护理。

只有通过专业护理和患者的积极配合,才能有效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与回顾:本文从病因分析、症状表现、诊断与评估、治疗方案以及个案护理等方面,深度探讨了2型糖尿病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个案护。

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2 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型与危险因素相关性分析

SBP,DBP,T C,TG ,HDL C,L — DL C,Cr ,CP,P CP we e c U c e 2 h r o e t d.TCM y s ndr m e t pe e e c as i e o y s w r l sf d i
a c r i o Gui l o c o d ng t dei ne f r TCM a t s P e e i n d Tr a m e . he r l to h p b t e n rs a t r Di be e r v nt o a e t nt T e a ns i e n i w e i k f c o s
i a e s we e r t o pe tv a y e np t nt r e r s c e a l z d.The r l t d c i c l d t s h a g ,c u s f d s a e i i n ea e l ni a a a uc s a e o r e o i e s ,Hb Al , c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3 42 1)80 1.2 0 550 (0 00 ,0 70
Re e r h n l tv t t e Rik s a c o Re a i iy be we n s Fac o sa t r nd TCM ndr m e Type fTy ab t sM e l us Sy o so pe 2 Di e e l t i
T D N病例, 2P 收集其年龄 、 病程 、 重指数 (M ) 糖化血 红蛋 白(b l ) 收缩压 (B ) 舒 张压 (B ) 总胆 固醇 (c 、 体 B I、 HA c、 SP 、 D P、 T ) 三酰甘油 (G 、高密度脂蛋 白胆 固醇 (D - ) T) H L C 、低密度脂蛋 白胆 固醇 (D - ) L L C 、血肌 酐 (r 、空腹 C肽 (P 、餐后 2 c) c) h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脂分布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血脂分布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 0 1 3年第 1 7卷第 2 4 期
实 用 临 床 医 药 杂 志
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 Me d i c i n e i n P r a c t i c e ・1 3・
2型 糖 尿 病 周 围神 经 病 变 患者 的 血脂 分 布 情 况 及 相 关 危 险 因素 分 析
g r o u p s .Re s u l t s Nu mb e r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f a mi l y h i s t o r y o f d i a b e t e s i n t h e r e s e a r c h g r o u p wa s l a r g —
p a t i e n t s wi t h t y p e 2 d i a b e t i c pe r i p he r a l n e u r o pa t hy
ZHU Xi a ng qi ng
( Ni n g d e Ho s p i t a l A f f i l i a t e d g o F u j i a n M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Ni n g d e ,F u j i a n, 3 5 2 1 0 0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h i g h — — d e n s i t y l i p o p r o t e i n o n t r e a t me n t o f
者的一般资料及血糖 血脂指标 。结果 研究组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多于对照组 ( P<0 . 0 5 ) ,病程明显较对 照组长 ( P<0 . 0 5 ) 。2 组H b Al c 、 F B G、 T C水平差异无 统计学意义 ( P>0 . 0 5 ) ; 研 究组 I - t DL、 HDL 2 、 HD I B 均低于对 照组 , L DL 、 L D L a 、 TG高于对照 组,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0 . 0 5 ) 。多 因素 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结 果显示 : 病程 ( p =2 . 4 1 7 ,O R=9 . 9 9 6 ) 和 HDL 2 ( p =一1 . 3 3 6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分析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因素分析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以葡萄糖和脂肪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2007~2008年在原卫生部的主持下,对全国部分城市20岁以上人群行糖耐量检查显示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超过11%[1]。

糖尿病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DM患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广义上讲,所有DM患者均可能发生DPN。

因此对DNP相关危险性的研究是对DPN的预防、诊断、治疗和改善预后是十分有利的[2]。

1.DPN的主要评定方法因为绝大多数的DPN患者早期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所以详尽的下肢体格检查是十分必要的,若存在典型的神经病变症状并有远端感觉缺失和踝反射消失,或者存在多个不伴有症状的神经系统体征均应高度怀疑DPN,一般认为以下5项检查中如果有超过2项,即可以诊断为DPN,①皮肤温度感觉异常;②振动感觉异常;③膝反射消失;④尼龙丝检查提示足部感觉减退或消失;⑤神经传导速度有2项或以上减慢[3]。

此外DPN的诊断同时应该排除维生素B12缺乏、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其他疾病导致的神经病变。

目前日本糖尿病神经病变研究组提出的DPN诊断标准在国内也被较为广泛的使用。

2.DPN的相关危险因素2.1 年龄、性别与DPN 赫广玉[4]等的研究表明DPN组的年龄高于非DPN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美国2000年的一项统计中,70~79岁老人的DPN患病率为28%,超过80岁的老人DPN患病率高达35%。

虽然目前年龄与DPN相关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就现有的研究表明2型DM和老龄化都可以引起包括IL-6、TNF-α、CRP等炎症因子水平增加,这可能是随年龄的增长DPN患病率增加的一个简单的机制[5]。

性别与DPN的关系目前尚未有肯定的结论,普遍认为男性较女性可能更容易发生DPN,但是因为治疗方法、发生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此结论目前尚存争议。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分析丁丽萍;卓林;徐春;丁美;李雪梅【期刊名称】《中国实用医药》【年(卷),期】2017(012)025【摘要】目的探讨研究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82例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观察组,44例2型糖尿病非合并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进行检查和比较,分析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Ins)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病程显著长于对照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C反应蛋白(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2 h胰岛素(2 h Ins)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7.78、3.65、7.44、5.13、9.38、12.59、20.91、13.88,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为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等,临床上需要加强预防和控制.【总页数】3页(P28-30)【作者】丁丽萍;卓林;徐春;丁美;李雪梅【作者单位】021008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021008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021008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021008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021008 呼伦贝尔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内蒙古民族大学呼伦贝尔临床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李林梅;陈萍2.阿魏酸钠联合甲钴胺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观察 [J], 邓江木3.糖化血红蛋白和25-羟维生素D3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J], 肖正勤;李江4.复方血栓通联合通络糖泰方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 [J], 张一朵5.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风险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研究 [J], 李永生;张学良;李丞;封志炜;王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

浅析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

浅析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曹牡华【期刊名称】《当代医药论丛》【年(卷),期】2017(015)017【摘要】目的:分析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抽选南通市肿瘤医院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这一标准对其进行分组.将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的2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未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14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这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中找出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年龄更大,其病程更长,其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水平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年龄大、病程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年龄大、病程长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临床医生应对上述情况予以关注.【总页数】2页(P40-41)【作者】曹牡华【作者单位】南通市肿瘤医院普内科,江苏南通 22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7.1【相关文献】1.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因素探析 [J], 田志刚2.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J], 唐键;王博;张玄娥;程笑冰;唐文佳;顾蕾;周尊海3.浅析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危险因素 [J], 沈小霞4.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J], 王晓林5.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J], 张玲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分析作者:赵娜等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24期【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

方法: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197例,年龄(54.95±10.27)岁,病程(6.45±3.81)年。

经神经电生理检查诊断DPN,观察DPN的发生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DPN的危险因素。

结果:(1)197例中检出DPN患者170例,患病率高达86.29%,MCV异常率(83.25%)高于SCV(73.10%)(字2=3.95,P【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电生理;危险因素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24-0001-03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T2DM)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患病率迅速增加,目前国内T2DM患病率已达到9.7%[1]。

DPN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目前DPN的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很多,但结论不完全一致[2-3]。

笔者应用DPN诊断的“金标准”——肌电图检查神经传导速度,分析T2DM患者DPN的发生率及DPN的影响因素。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在笔者所在科住院T2DM患者197例,男89例,女108例,年龄32~83岁,平均(54.95±10.27)岁,病程0~20年,平均(6.45±3.81)年,排除腰椎病变、脊髓病变、脑血管病、肿瘤及化疗、急性并发症及风湿免疫性疾病患者。

所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关于T2DM的诊断标准。

1.2 研究方法1.2.1 一般资料记录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入院空腹血糖(FPG1)、治疗后FPG (FPG2)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UA)、肌酐(Cr)、尿素氮(BUN)、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

1.2.2 神经电生理检查采用美国Nicolet公司生产的Viking Quest型两通道肌电图机,检查室温25 ℃~28 ℃,使用表面电极测定所有T2DM患者和对照组的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腓浅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胫神经、腓深神经、腓浅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

1.3 统计学处理所得数据采用PEMS 3.1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秩和检验,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P2 结果2.1 DPN检出率197例T2DM患者中,共检出单纯SCV异常6例,占3.05%,单纯MCV异常26例,占13.20%,SCV+MCV异常138例,占70.05%,总的异常例数为170例(DPN组),异常率86.29%。

MCV异常率高于SCV(字2=3.95,P2.2 DPN组与NDPN组各项临床指标的比较DPN组的年龄大于NDPN组(P2.3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DPN为因变量,其他因素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在13个变量中,病程(P3 讨论DNP是T2DM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累及感觉神经纤维、运动神经纤维和自主神经,临床表现以肢体疼痛、麻木、灼热、发凉等为特征。

由于T2DM患病率的快速增长,T2DM及其并发症带来的医疗负担越来越重,对于DPN的重视程度逐渐增加,其发病机理尚不是很清楚,目前认为血糖过高是一个重要因素,导致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各种细胞因子如内皮素、细胞粘附分子-1等增加,NO减少,血流动力学异常等,导致微血管舒缩功能的变化[4],神经内膜和外膜的微血管密度、基底膜变化、内皮细胞及弥散屏障均明显受损,并有微血管的关闭,使周围神经组织的血液供应减少,甚至导致神经纤维的缺失和轴索变性,从而发生DPN[5-6]。

由于DPN起病缓慢,患者感觉减退或丧失而导致手足烫伤或糖尿病足,给患者带来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严重的影响了生活质量,增加了医疗费用支出。

因此寻找导致DPN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显得十分重要。

本组197例T2DM患者中,检出DPN170例,检出率高达86.29%,MCV检出率明显高于SCV,与文献[7]报道有所不同。

在临床资料对比和相关性分析中发现,T2DM病程DPN组明显长于NDPN组,年龄大于NDPN组,治疗后FPG高于NDPN组,这可能与DPN组患者病程长,胰岛功能下降更为显著有关。

文献[8-9]报道显示,DPN的发生随着T2DM病程的增加,发生率逐渐增加,说明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其血糖控制越不容易达标,其DNP的发生风险越高。

T2DM患者往往伴有TC和LDL的增高,是全身代谢异常的表现。

本研究显示,TC与LDL进入到DPN的回归方程中,说明其与DPN的发生有很大关联,TC和LDL升高反映了T2DM代谢控制状况,这二者是导致大小血管内膜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以引起血管内一系列的异常变化,导致血管的狭窄甚至闭塞。

如前所述,微血管的病变可能是DPN发生的机制之一,它们共同作用,导致或加速了DPN的发生。

对同时进入回归方程的HbA1c,报道对其和DPN关系的研究并不一致[10-11]。

笔者认为HbA1c是反映血糖控制情况的良好指标,其代谢终产物可以长期存在于血液循环中,启动或加重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引起神经-血管屏障的受损,导致神经组织的损伤[12]。

大量研究也证实,严格的血糖控制,使HbA1c达到7%以下,可以明显减少T2DM慢性并发症,尤其是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以上均支持本研究的结果。

本研究中DPN组血肌酐水平高于NDPN组,且与DPN呈正相关,考虑与DPN的始动因素高血糖激活醛糖还原酶,细胞膜钠-钾离子ATP酶活性降低[13],使血管扩张的前列腺素E2合成增加,导致肾小球高滤过,是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等微血管病变发生的原因之一。

所以与DNP有着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DPN发生率高,起病和进展隐袭,容易导致糖尿病足,增加患者伤残的发生,尤其在年龄大、病程长、血糖和血脂控制差的患者,DPN更容易发生和快速进展。

因此,良好的生活方式,严格的血糖控制,是预防DNP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1]Yang W Y,Lu J M,Weng J P,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1090-1101.[2]Perkins B A,Olaleye D,Zinman B,et al.Simple screening tests for peripheropathy in the diabetes clinic[J].Diabetes Care,2001,24(2):250-256.[3]张进,薛波,施红,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分析[J].上海医学,2008,10(31):721-723.[4]Sun P C,Kuo C D,Chi L Y,et al.microcirculatory vasomotor change are associated with severity of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and Vascular Disease Research Published Online,2012,10(3):270-276.[5]Malik R A,Tesfaye S,Thompson S D,et al.Endoneurial localization of microvascular damage in human diabetic neuropoathy[J].Diabetologia,1993,36(5):454-459.[6]Jennifer A,Janean K,James B.Microvasculitis in diabetic lumbosacral radiculoplexus neuropathy[J].J Clin Neuromuscul Dis,2009,11(1):44-48.[7]陈春,许艳,黄玉贞.无临床神经症状糖尿病的神经电生理诊断价值[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9,31(4):322-324.[8]马凤君,张连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64例临床分析[J].中国临床医药杂志,2006,16(2):21.[9]李桂荣,张月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14例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05,22(8):977.[10]祝滨,钟琪,徐明然,等.代谢因素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关系[J].中国临床医学杂志,2011,18(3):360-361.[11]孙琳,耿厚法,班博.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危险因素及临床指标变化[J].济宁医学院学报,2009,32(3):175-178.[12]Obrosova I G,Li F,Abatan O I,et al.Role of poly(ADP-ribose) polymerase activation in diabetic neuropathy[J].Diabetes,2004,53(3):711-720.[13]Gibert R E,Cooper M E.The tubulointerstitium in progressive dia-betic kidney disease:more than aftermath of glomerular injury[J].Kidney Int,1999,56(5):1627-1637.(收稿日期:2013-04-11)(编辑:何玉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