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存在论》读书笔记
语文的表现与存在读书笔记
《语文:表现与存在》读书札记一《语文:表现与存在》是潘新和先生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学”的奠基之作。
是先生二十几年来在语文表现与存在层面上对语文教育的思考和总结。
一方面,从历史专著中寻语文;另一方面,从张志公,于漪,魏书生,钱梦龙等这些人物中寻语文。
从每个历史阶段代表人物的风格上审视语文教育的特点“集百家之言,立中肯之说”是先生的治学信念。
一、何谓“语文本体论”本体论就是探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一切是不是在背后都有一个抽象的、不依赖于现实世界的基础。
精神的或是物质的,是不是都有自己的抽象的根据。
简单的说,形而下就是指的现实的我们可感的世界,而形而上指的是可感的世界背后的原因,是抽象的,是不可感的,并且是作为可感世界的根据存在的。
二、对语文生活化的理解生活狭义上是指人于生存期间为了维生和繁衍所必需从事的不可或缺的生计活动,它的基本内容即为食衣住行生活。
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动、工作、休闲、社交等职业生活、个人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
”生活大体上可划为三类,即“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除此之外,还有“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两大分类法)。
生活是什么,因为没法对它做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所以在和语文相连时,生活这个词又蕴含另一层的含义。
《论语·宪问》“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古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今人学习是为了炫耀于人,取悦于人。
真正遵从学问的人,他的学习是为了人心灵的建树。
述学是做学问的一种方式,何谓述学,这可从清代大学者汪中(字容甫)所著《述学》谈起,而先生所言的“述学”在述旧的基础上陈说、叙述。
以应付生活为目的,以阅读为本位,在具体的操作上吸收,适用型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色彩浓厚。
工具论,应需论等思想成了语文教育思想前进的禁锢。
语文教育应指向什么?先生用生命的言语向我们诠释了语文教育的价值的真正取向。
语文教育是为发展、创造诗意的人生(审美的、精神的、存在的)奠基;是为归化于精神家园;是遵从人的生命意欲,注重人的生命本体的内在发展需要。
《论存在者与本质》〔意〕托马斯阿奎那著读后感
《论存在者与本质》〔意〕托马斯阿奎那著读后感第一篇范文:《论存在者与本质》〔意〕托马斯阿奎那著读后感《论存在者与本质》是意大利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一部重要著作,通过对存在者与本质的关系的深入探讨,展示了其独特的哲学思想。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其思想的深邃和独特,对存在和本质的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
阿奎那在书中提出了存在者与本质的关系问题。
他认为,存在者是指具体的事物,而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属性。
存在者与本质之间存在着一种特殊的关系,即存在者是通过本质而存在的。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存在有着重要的启示。
阿奎那进一步阐述了存在者与本质的关系,指出存在者是通过本质而存在的,但存在者不仅仅是本质的体现,还包含了本质之外的其他因素。
这一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受阿奎那的哲学思想的启发。
他的思想让我意识到,存在和本质是两个相互关联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
只有深入探讨存在者与本质的关系,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存在。
此外,阿奎那在书中还探讨了上帝的存在问题。
他认为,上帝是一种完全的存在,是所有存在者的根源。
通过对上帝的信仰,人们可以获得精神的救赎和永恒的生命。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理解宗教信仰和上帝的存在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篇范文:《论存在者与本质》〔意〕托马斯阿奎那著读后感从跨学科的角度来阅读托马斯·阿奎那的《论存在者与本质》,我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哲学著作,更是一部涉及神学、物理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综合性作品。
阿奎那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从而引导读者对存在的本质进行深入的探索。
在书中,阿奎那首先定义了存在者与本质的关系。
他认为,存在者是指那些具体而个别的事物,它们是通过本质而得以存在的。
本质则是事物的根本属性,是构成事物的基础。
这一观点在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它将存在的探讨从简单的现象层面提升到了更深层次的本质层面。
读书笔记 海德格尔
读书笔记·海德格尔1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海德格尔王炜周国平“解释学”并不就是解释的准则.而是一种事实的“通知”、“宣示”、“传达”,是导致遭遇、看见、把握和理解的以确定对事实的解释的统一。
这样一种哲学之思的特点本然于此在之自身可见性之中。
第48页此在总以一种沉沦的方式存在,掩饰,掩盖,掩埋,以至以“现像’(假像)的方式来现象,都可能是,而且更可能是现象通常所采取的方式。
第48页在他看来,一种现象学的发现—旦形成,人们就可以跟着说了;然而那本真的实现,那导致最初的发现的东西却无人去理会了。
天真地认为现象学天生就有一种以朴素的眼光去“看”的能力,认为现象本是显而易见的看法是错误的。
相反,现象学趋向于一种“初始的领会着的解释”。
向着这样一种原始性的回归是现象学的彻底性原则对自身的要求。
然而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
所以,海德格尔认为,真正的现象学工作的困难在于形成一种积极意义下的针对自身的批判。
海德格尔称他的哲学是存在论,他研究的是存在问题(SEINFZAGE)。
他甚至给哲学下了如下的定义;哲学就是“关于存在的理论和概念的解释,又是存在的结构及其可能性的理论和概念的解释。
”对他来说,似乎唯有存在论才谈得上是哲学,因而他断言:“哲学是存在沦的。
”他明确说,“存在者的存在自身不‘是’一个存在者”。
存在就是那个“是(sein) ”。
存在是“决定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即存在者已然被领会的基础”。
存在者只是依存在才成其为存在者,故而存在与存在者通常是在一起但这“在一起”井非两物的比肩并列,所谓基础也井非一物在一物之下支撑着那样的基础。
存在作为存在者的基础这一情况毋宁是这样的:“存在者总是在存在的光亮中表现为存在者的”。
存在是让一切存在者得以可能的条件,与一切存在者同时出场。
存在不是柏拉图的理念,亦非康德的物自身。
存在不在存在者的彼岸或背后,彼岸和背后的东西仍是存在者。
存在“是”那与存在者同时在场并让其能在场的“让”和“能”。
《语文:表现与存在》读书体会
《语文:表现与存在》读书体会董老师推荐骨干班学员阅读潘新和教授的《语文:表现与存在》一书,这是一本语文教育的理论著作,潘教授的理论建构提供了一个新高度,开辟了语文教学的新途径。
煌煌百万言,我只读了一部分,略谈读后体会。
潘新和教授建立“言语生命动力学”语文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引起我思考的是时时刻刻以人为本。
他指出:如果把语文和写作教育仅仅当做应付生活的实用需要,不仅是贬低了语文和写作教育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也为应试教育大开方便之门。
言语活动是人的一种精神建构,是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是人的确证,往往超越世俗的实用需求。
不能忘了教育主体是人,要以人为本,以人的自身发展为本,“人文教育”“以学生为本位”不是空泛的口号。
语文教育,可以说是使人更像人的教育,是对个体言语生命欲求的尊重和唤醒,引领言语上的自我实现,促成每一个言语生命的最大发展。
书中提到“言语生命动力学:我写故我存”,通过调查得出学生讨厌写作的原因多是动力型困难,就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动机、兴趣与积极性而形成的一种消极、被动、异己的心理状态。
搞明白“为什么要写作”,思考写作动机问题,然而大多数人是应试或为了生活的其他需要,在潘教授看来都是“人”的缺失,
更主张写作是自我的需要,是自我存在性的自发的需要,是生命的本质性的、潜在性的需要,是思考的需要。
这给小学写作教学以启示,应当激发学生的写作愿望,自内而发,下笔成文。
同时教师也要多动笔写,写作是对精神家园的建构,是一种自我救赎,也是一种“自娱”。
综观潘教授的观点重“说和写”,言语的表现,他提出“写作高于阅读”,不禁让人思考阅读与写作的关系,阅读本位的语文课程能否提升写作素养?。
《潘新和与表现—存在论语文学:读后感》
《潘新和与表现—存在论语文学:读后感》
潘新和教授的《表现—存在论语文学》是一部深入探讨文学与人类存在关系的著作。
在阅读这部作品后,我深感其对文学与人类存在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深刻影响。
潘新和教授在书中提出,文学是一种表现—存在论语文学。
这一观点强调了文学在表达人类存在状态和探索人类存在意义方面的作用。
他认为,文学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人类存在的表现和探索。
这一观点为我们理解文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在书中,潘新和教授通过对中外文学作品的深入分析,展示了文学在表现人类存在状态方面的独特魅力。
他通过具体的作品,如鲁迅的《呐喊》、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揭示了文学如何通过人物形象、情节发展和象征手法等手段,表现人类的孤独、恐惧、追求和挣扎等存在状态。
这些分析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学作品背后的深层含义。
此外,潘新和教授还探讨了文学在探索人类存在意义方面的作用。
他认为,文学是一种思考和表达人类存在意义的语言艺术。
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思考人生的意义、人类的命运和宇宙的奥秘等深层次的问题。
这一观点启发了我对文学的更深层次的思考,使我更加重视文学作品在探索人类存在意义方面的价值。
在阅读《表现—存在论语文学》的过程中,我深感潘新和教授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
他的观点不仅为文学创作和批评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也为我们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
我相信,通过深入阅读和研究这部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与人类存在关系的密切联系,以及文学在探索人类存在意义方面的独特价值。
《语文:表现与存在》随笔
《语文:表现与存在》读书笔记1. 内容描述当我翻开这本名为《语文:表现与存在》心中充满了期待与好奇。
这本书似乎是对语文教育的一次深刻剖析,它试图揭示语言、文字与人的存在之间的紧密联系。
书中首先从语言的本质出发,探讨了语言的社会性、实践性和符号性。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存在方式,它反映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语文教育不仅仅是教授语言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存在。
作者详细阐述了语文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语文教育不仅是智力的启蒙,更是人格的塑造。
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生经验,从而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语文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书中还对现行的语文教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虽然语文教育在历史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不足。
教育内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实践性;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多样性和趣味性等。
针对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旨在使语文教育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和学生的发展需求。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感这本书的见解独到且富有启发性。
它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语文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也让我对未来的语文教育充满了期待和信心。
只要我们能够正确认识语文教育的本质和意义,努力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就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1.1 书籍背景《语文:表现与存在》是一本关于语文教育和文化研究的著作,作者是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教育家和文化学者张华。
这本书首次出版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
在这段时间里,它一直被视为中国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参考书籍,对中国语文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语文的本质与功能”、“语文的表现形式”、“语文的存在方式”、“语文的价值与意义”和“语文的未来发展”。
哲学内核——存在论(第二版)
24
经验世界之外另设超验世界,不同于宗教信仰的 超验世界,只是原则上超越变动不居的经验世界。经 验世界的相对性中不存在真理性,只有超验世界的绝 对性中才有真理性。这种真理性也就成为存在论的基 础。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寻求最终 基础。例如巴门尼德的存在,柏拉图的理念,亚里士 多德的实体理论直到黑格尔实体理论的延续,近三千 年以来的追求,全是由这一点上展开的。
5
西方传统旧形而上学正是这样,脱离了 “存在类型”和“逻辑类型”组合,脱离了 现实,没有任何实在性。这种从观念开始的 推论貌似高深复杂,实际空洞无物,其论证 必然陷入困境!值得注意的是:历代的哲学 家们却毫无觉察! 正确的形而上学应该从现象开始,从人们 生活的现实存在开始,步步深入,层层推进, 一直达到终极本体;有了与现实客观性的连 接,形而上学的推论才是真实可靠的。
11
中国和西方形而上学有共同点也有区别。共同点 是不论中国传统形而上学还是西方传统形而上学都要 归结到一个论点上,都是研究终极存在的。不同的是 中国传统形而上学采用的是隐性应用的方式,已经进 入了应用,如“道”,“天理”等作为终极价值,运 用于社会价值的运作之中。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要进行理论证明,这个理论证 明一直没有达到要求 ( 只有康德在道德方面进入了运 用)。总体证明不得,最终不得不废弃形而上学。
2
发现了形而上终极本体,从最终本体上构 建存在论,彻底解决西方传统形而上学问题。 通过存在的层级化方式,将所有的本体存在、 深度本质存在、一般本质存在和现象存在 “一统天下”地连接起来。 在此,存在论容纳了海德格尓的“存在 者”、胡塞尓的表象存在,成为了存在论的 一部分。也就是说从终极本体到现象存在的 一切层次上来表现存在,形成了整体存在的 体系,从理论上解决了存在问题,确定了总 体哲学完整化。
表现论
人的尊严恰好在于能够以理性调节过分的激 情、按捺盲目的冲动,认识情感并超越情感, 以免重新坠落原始的动物状态。 作为舞蹈艺术,是以反思的心灵调适的沉醉 的生命。 艺术同样是发乎情止乎礼仪产物,对情感的 抒发是提供了约束和规范的。处理好“ 抒发是提供了约束和规范的。处理好“过于 激烈的动作” 激烈的动作”与“规则动作”(秩序化形式 规则动作” 化)之间的关系平衡。
作为一种艺术原理表现论形成于作为一种艺术原理表现论形成于2020世纪初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克罗齐世纪初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克罗齐英国的科林伍德和卡里特俄罗斯的托英国的科林伍德和卡里特俄罗斯的托19021902年克罗齐首次出版了意大利文版年克罗齐首次出版了意大利文版的的美学美学表现论作为一种系统而成表现论作为一种系统而成熟的艺术哲学真正形成的标志他本人熟的艺术哲学真正形成的标志他本人被誉为被誉为表现主义大师表现主义大师
情诗必定在缠绵悱恻的心境中完成,檄 文必定在义愤填膺的激情中写就,史诗 和悲剧的作者必定陷入了波澜壮阔浪花 淘尽的英雄情怀之中。 艺术的表现,是符号表现、想象性表现。
人的任何情感都是由种种物理的、心 理的、环境的和传统的因素构成的总体 关系,是同时包容着客观因素和主观因 素的整体存在物。
杜甫《春望》抒发的是同安史之乱的“ 杜甫《春望》抒发的是同安史之乱的“国破 山河在” 山河在”的现实息息相关的; 艾略特的《荒原》 艾略特的《荒原》表现的是一次世界大战后 失去宗教信仰的欧洲。在诗人看来当时的欧 洲,是一片荒原、一座地狱,人们卑劣猥琐, 受着欲火的煎熬,必须皈依天主,才能得到 解救。 中外古今,诗歌的情感都不是纯粹主观的。
艺术表现论的表现,不是自然表现, 而是想象表现,这种表现同时也是形式 创造,这种形式创造是在客观媒介之中 实现的。
语文表现与存在读后感
《语文:表现与存在》读后感这本120万字的语文巨著《语文:表现与存在》,我是几次拿起又放下,那厚厚的一本,看着都害怕。
我下定决心啃也要把它啃下来,于是放在枕边,睡前翻一翻,确实感觉里面的理论挺深奥,自己水平太浅,好多概念看不懂。
于是,我只是挑一些自己觉得还能啃的啃一下。
无意间读到实践部分的第九章,阅读:为言语生命的化育和创造奠基。
在这一章里,我接触到了这个词语:误读。
作者说:没有纯吸收的阅读,只有自我表现性的阅读,除了少数的应用文本外,没有正读,只阐释、批判和误读。
归根结底是误读。
说心理话,从字面上读不懂这个误读的意思。
作者说:深层次的审视和批判是误读。
误读,就是创造。
误读可以说是人的言语生命特征,是一种天赋、本能。
从孩提时代开始,人就在“误读”着。
创造欲、想像力愈强的人,语读的程度愈高。
误读是走向创造的预演和前奏。
把读过的故事加以改造,或删改了故事的情节,或增加了一些人物,或改变了原有的故事结局……这就是创作的萌芽,是文学潜能的展示,是言语生命的自然流露。
家长和教师应该感到高兴,而不是压制言语生命的自然生长。
语文教师应该深刻领会文学作品模糊、开放、外向的审美特点与人言语生命自发的联想、想象、创造潜能的对应关系,重建阅读观念,把文学作品的阅读视为一种再创造:读小说,就是对原小说的再创作;读诗歌就是再作诗;读寓言就是再编寓言……这个教程也是对言语生命文学潜能的激活过程,作为表现论阅读,应大量地进行这一类的练习。
尽量不设置什么规则、要求,让学生在读作品以后便进入自由创造的世界,用说或写用自己喜欢的体裁和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独特的感受,进行再创作,让学生尽情地“胡编乱造”“狗尾续貂”“张冠李戴”——从幼稚到成熟,这是言语生命的成长心由之路。
不应因误读的“荒谬”而打断、阻断了其自然发展的进程。
在理论的部分的第一章,作者就指出:对于写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是对写作行为过程的揭示,写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独特的感受、见解和情感。
再现论和表现论的历史评价
再现论和表现论的历史评价·再现论和表现论的历史评价再现论抓住了文学是现实的反映这一基本点,要求文学忠于现实,师法自然,这无疑是正确的。
它强调对现实的理性认识,真实地摹写,也是合理的。
但历史上的再现论有许多局限。
1)有些再现论包含有先验论的成分,如亚里士多德就把诗的起源归因于“都是出于人的天性”,把模仿看做天性和本能,当然无法解释创作主体的生理机制和心理机制。
2)由于不重视创作主体的作用,更多的再现论者把艺术看的很低,仅仅当做复制品,如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艺术只不过是一件复制的赝品,只能某种程度的再现生活,而不能高于生活。
表现论者正是抓住了再现论的这个弱点,强调了创作主体的主观能动方面。
但是他们强调得过分,把现实世界都包含在人的感情和幻象之中,以至否定了前者的客观实在性。
·艺术反映1)对客观现实我们人类有自己的认识,会加以反映。
科学反映和艺术反映都是对现实的反映,但是文艺对现实的反映是一种独特的反映,即审美反映。
2)举例:当年朱光潜先生举例说人面对松树的时候有三种审美观照,一种科学家的观照,一种是木材商人的,一种是艺术家的,科学家们面对松树时关注植物学特征,木材商人关注其实际价值和商业价值,艺术家关注其外在的形象即审美性,尽管对象相同,但观照的角度完全不同。
马克思说过,人对世界的掌握有四种方式,一种是科学认识的,一种是实践精神的,一种是宗教精神的,一种是艺术精神的。
科学认识侧重于把握事物的性能,实践精神侧重于把握事物的功用,宗教是用对彼岸世界的幻想方式来把握此岸的现实世界,那么艺术认识则是对现实进行审美的观照。
譬如,同是面对一座古塔,科学的认识是研究其建筑结构和材料性质,实践精神则研究其利用价值,宗教精神把它当做神灵的象征,赴会宗教传说,艺术方式的认识则是欣赏其苍劲挺拔的姿态,在审美观照的过程中,移入审美主体自己的情感。
朱光潜和马克思的共同点在于意识到文艺用艺术的视角去理解世界。
存在与时间读书笔记
存在与天数读书笔记(一)海德格尔的伟大崇高之处在于他“本源性”的思考,极富“原创性”。
我们可以把海德格尔精神看作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枢纽”:清理传统,深入本源,奠定基础,面向未来。
1.“存在”问题的提出在海德格尔看来,古典长期存在哲学并没有解决存在问题。
因为饱受依赖于本体论的本体论受到主客二元式认识框架的限制,实际是将存在当作存在物来认知当作的。
他称形而上学史是“在的遗忘”的历史。
解决存在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显现一种能够以使存在得以找到的在者,这就是我们向来所是的在者,海德格尔认作此在,人就是此在。
分析存在风险问题必须从人入论。
对此在的分析是一切哲学问题的基础,海氏海氏因此称之为基础形而上学。
2.人因作为在者的不同之处人这种存在者不是现成的已成定型的存在物,而是未成定型的开放的存在者。
换言之,认识一种“活”的存在者,因而存在就有可能通过人这种存在者这里“存在出来”,得以显现。
一方面人这种存在者乃是存在得以显现的“境域”;另一方面亦暗示着存在这种存在者怎样理解或领悟自己的人,他就怎样存在,而存在也就怎样存在出来。
他说:“我们怎样阐释自己的存在,我们就怎样存在。
”在他那里:人的存在——生存(依是否真正操心受用自己的生存)——人的生存状态两种这种方式:本真的与非本真的——人的整个现实存在。
3.关于“烦”人总是生下来就在世界中的,海德格尔苟延残喘称人在世界中的生存结构为此在在世界中的机制。
人不仅在“在手状态”和“上手状态”中与世界打交道,人还与其他的人共同生活,与此在共同存在的是隐匿着的常人,这个共在的常人总共左右我们的生活方式。
人不仅要为自己与在世界上众所周知的关系而烦,而且须要经常为他人而烦。
人们陷入闲谈、好奇、武断的日常生活之中。
这种沉沦的状态揭示了人的存在精神状态的最根本的情况,也即当他丢入被抛入到这个世界之后,他就不得不处于这个世界之上,生存与日常生活底下。
此在的“烦”不是心理上的焦虑,从根本上来说,它是人最基本的生存状况。
表现说
成仿吾,从1922年12月发表于《创造季刊》1卷3期的《学者的态度———胡适之先生<骂人>的批评》第一篇批评文章,直至他对《超人》、《沉沦》、《残春》、《命命鸟》、《一叶》、《呐喊》作家作品评论,乃至后期对革命文学的倡导,诸多付梓之理论批评文章,在二三十年代中国新文学评坛上发生着重要影响。
成仿吾早年曾留学日本,受到了浪漫主义、表现主义、福本主义等西方各种文艺思想的影响。
作为创造社的三大巨头之一,他前期刊发于1923年5月《创造周报》首号上的《诗之防御战》即开宗明义地提出:“文学始终是以情感为生命的,情感便是它的终始。
”[1](P75)之后,成仿吾针对评坛现状发表了《批评与同情》、《作者与批评家》、《批评的建设》、《建设的批评论》、《批评与批评家》、《文艺批评杂论》一系列文章,其中不乏真知灼见,精辟独到,奠定了现代文学批评之基础。
作为文学理论批评家的成仿吾,心直、口直、笔直,敢于挑战权威,从胡适到周作人,到茅盾再到鲁迅,他以自己的声音,以“黑旋风”之“板斧”批评气度与胆识独步于五四新文学评坛。
成仿吾的批评理想在随着时代变化发展着。
1926年6月他刊载于《创造月刊》1卷4期的《革命文学与它的永远性》开列了一个简明的公式:“(真挚的人性)+(审美的形式)+(热情)=(永远的革命文学)”[1](P207);1927年2月《洪水》杂志3卷26期发表的《打到低级的趣味》,从阶级意识出发,批判了资产阶级趣味;1928年2月《创造月刊》1卷9期刊发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昭示了文学运动之发展导向,同时也彰显了其后期批评理念之渐变转向。
一、成仿吾文学批评研究现状(一)理论批评述论。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研究的个案之一,成仿吾是不容忽视的,其文学批评意义巨大。
基于此,几乎各种体例的现代文学批评史著作中都会将成仿吾专列章节,对其文学批评进行分析论述,单独研究。
温儒敏先生在其所著的《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中直击肯綮,紧抓特征,分别从“…表现说‟被社会功利性的绳索所牵缚”、“批评的同情与超越”及“实用批评的得失”三个层面对成仿吾的批评理论作了一番精准的论述。
读存在与时间有感(2)
读存在与时间有感(2)读存在与时间有感篇三海德格尔的书今天是第一天读,因为秉承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传统,一天时间只读了一章。
尽管如此,我依然热切的执着的推荐这本书。
就好比看电视剧,一个电视剧的前二十分钟就可看出他的好坏,读书也是如此。
为什么推荐这本书,理由两个:第一个不正经理由是可以练练绕口令,譬如对于此在(即人)的作用的一句评价:“此在是一切存在论在存在者及存在论上都得以可能的条件。
”这句话是要讲人是研究“存在(即欧洲哲学思想的本源问题)”的钥匙。
如果将海德格尔第一章的“存在”,“此在”,“存在者”三个概念全体写在纸上,估计19页篇幅的第一章这些字眼就有可能占据6页篇幅之巨。
但是,既便如此拗口,不能不说海德格尔的思路的清晰以及逻辑性的严密,他实际上在第一章用唯物主义观点重新解释世界的本源的问题。
而且竟然用存在、存在者即此在三个概念的反复论证中竟然真的就被他论证成功了。
对此,我是赞叹有敬佩,虽然一天的劳累直不起腰,但是非常值得。
尤其是使我的哲学思想越发清晰。
这一点简直让我欣喜若狂。
为此,我特在此对他大加赞扬,并附自己阅读笔记的第一小节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存在问题的必要性、结构和优先地位第一节突出的重提存在问题的必要性存在这个概念,是西方哲学考察的基础,在他们眼中,人本是什么?人来源于何处?又将去往何处是一切哲学要解答的最基本的问题,可以说,最初的哲学就是为此而生。
可是,在最初希腊先哲们家热烈探究了一番之后,这个问题虽没得到结论,却因为他的难以论证变成了无人问津的问题,如海德格尔在第一小节所说:“他曾使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之殚精竭虑。
所以,从那时起,他作为世纪探索的专门课题,当然就无人问津了。
”之后人们所做的只是“根据希腊人对存在的最初阐述,逐渐形成了一个教条,它不仅宣称追问存在的意义是多余的,而且还认可了对这个问题的耽搁。
人们说:存在是最普遍最空洞的概念。
所以它本身就反对任何下定义的企图。
而且这个最普遍并因而是不可定义的概念也并不需要任何定义,每个人都不断用到它,并且也已经懂得他一项用它来指什么。
《存在与虚无》读后感
《存在与虚无》读后感一、萨特的主导思想和问题意识萨特的哲学思想以人的存在为核心,强调自由是人的生存的基本方式。
他认为,人生的道路是开放的,充满各种可能性和偶然性,人之为人就是他的一系列的自由选择,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生存承担全部责任。
萨特的问题意识一方面来自于传统的哲学问题,另一方面来自于他本人在二战及战后冷战年代的特殊处境中的生存关怀。
他的哲学探讨集中表现为现象与存在的关系和自由与处境的关系。
在现象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萨特赞同海德格尔的观点,认为存在本身表现为显现和所显现,现象的本源是存在,存在优先于主体的意识现象。
但萨特认为,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
在自由与处境的关系问题上,萨特认为,人是自为的存在,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且使人的本质成为可能。
但人的自由选择并不是完全自由的,而是受到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制约。
人在面对外部世界的制约时,可能会感到恶心和呕吐,这是人的存在的一种困境。
二、“存在”与“虚无”作为现象学的本体论的两大支柱“存在”与“虚无”作为现象学的本体论的两大支柱,体现了萨特对传统哲学的批判和创新。
他认为,传统哲学过于关注事物的本质和共性,而忽略了事物的存在和个体的自由选择。
萨特的现象学本体论则强调了事物的存在和个体的自由选择,认为事物的存在是通过个体的自由选择和行动而显现出来的。
三、“现象的存在”与“存在的现象”“现象的存在”与“存在的现象”是萨特现象学本体论的两个重要概念。
“现象的存在”是指事物的实际存在,它是客观的、物质的。
“存在的现象”则是指事物在意识中的显现,它是主观的、精神的。
萨特认为,“现象的存在”与“存在的现象”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
事物的存在是通过意识的显现而显现出来的,没有意识的显现,事物的存在就无法被感知。
同时,意识的显现也不是主观随意的,它受到事物的存在和自身的结构的制约。
四、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是萨特现象学本体论的两个基本概念。
表现与存在读后感
表现与存在读后感读《语文:表现与存在》有感――语文本姓“语”潘新河教授在我面前写的新书《语言:表达与存在》是一部100多万字的杰作。
当语文课程改革在全国如火如荼的时候,当课程改革中出现一些矛盾和困惑时,我读了这本书。
潘新和教授凭借一个人的力量和几年的成就,大胆突破了语文教育理论现有观念、方法和思维方式的束缚,铸就了一部追求语文教育学现代性的杰作。
作者的勇气和才华、想象力和洞察力、不可抗拒的逻辑力量和冷峻深刻的批评,以及不畏权威、遵循真理的学术良知,无疑令人震惊;这本书充满了对下一代中国教育的远大抱负和重大责任。
纵观全书,潘新和教授对中国现象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和远见;注重多学科最新成果的融合,具有多元化的理论视野;在新世纪实践需要和理论创新的双重呼唤下,我们致力于重建语文教育的理论范式,以推动整个语文教育实践的深刻变革。
语文教育是人类言语生命的接力。
教师的角色是十分多元的,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是学生的长辈,也是学生的伙伴、朋友、忘年交、受惠者??不了解这种多元性,以为教师只是“传道、授业、解惑”者,一定当不好教师,尤其当不好语文教师。
将学生视为言语生命互助、互动、互惠的伙伴和朋友,才能拥有平和、雍正的心态,才能感受到作为语文教师的成长与收获的愉悦。
语文教育是人的属性教育和认同教育。
语音属性是人类的一个物种特征。
语文教育使人们能够亲身体验和理解这种生活特征,产生语言依赖和崇拜,形成审美意识、精神创造意识和文化传承意识,即语言生命意识。
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当是学生“言语生命意识”的唤醒者、养护者、传递者。
一、文字情缘:言语生命的接力语文教师最有价值的品质,或者说识字的底线,就是对文字的热爱。
有些人可能会说,对老师来说,爱学生并不是最有价值的事情,或者说汉语老师不爱演讲。
他们为什么要热爱学生和语文教学?有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和标准答案吗?现状就是如此的矛盾。
大量从事语文教学的教师,不能说他们不热爱学生和这个职业,他们似乎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但是他们的的确确不热爱言说,尤其不热爱写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现——存在论”语文学视界》读书心得南塘桥小学陆静记得薛特发这本书时说过:这本书是要啃的。
事实上的确如此,《“表现——存在论”语文学视界》——这个题目我都是看了很久才弄懂它的意思的,这本书真的是啃过来的,而且啃了这么久,自认为还是一知半解。
这是福建师范大学著名教授潘新和撰写的一本书,阅读之后最大的感受是:艺高人胆大,潘教授博览群书书,有着丰厚的积累和深厚的文学功底,所以,他在大量阅读他人作品,透彻了解他人观点的基础上,就有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感觉,因此,他就有胆量挑战权威,有能力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
这本书让我耳目一新的地方是,我们平时视若真理的许多教育理论,在潘教授这里被一一颠覆,且讲得有理有据。
比如:1、语文即生活。
这是我们耳熟能详,也许在论文中还应用频率较高的观点:语文即生活,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潘教授却提出:语文到底是要贴近生活还是贴近心灵?他的中心观点是作文不是为了应付生活,应付生活指的是日常生活,物质生活,而不是人的精神生活,那么这就将人混同于动物了。
应付生活观下,丢失了对人内在的生命、精神、思想之需的关注,丢失的是人文关怀、诗意情怀。
他毫不客气地指出,应付生活的观点只是给我们批判的应试教育换了张脸而已,其实质是不变的。
由此不禁联想到,每年都会有网上会有一些奇葩作文疯传,当然不乏一些专门人员制造的段子,但从中起码也体现了一点,就是孩子没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只是在应需,应生活之需,应考试只需。
所以,潘教授呼吁我们的观点要从“写作是为了生存”到“写作是为了存在”转变。
从原来的“应试”到现在的“应生活之需”到“人的言语表现的需要”转变,强调了人的回归。
他认为,应生活之需的写作是被动的,带有强制性的,语文教育应具体体现为对人的个体言语生命欲求的尊重与唤醒,对人的言语表现欲、主题精神创造力和存在性言语动机的珍视,引领学生走上言语上的自我实现,即从应付生活动力学(实用、行为主义)到言语生命动力学(人本、人文主义)的转变。
2、到实践中学语文。
在我们大力提倡注重实践,要在实践中学语文的背景下,他却强调理论的重要,呼吁要重视理论,并以夏丏尊在《文章作法》中的一个例子加以说明:渔父的儿子虽然善于游泳,但比之有正当知识,再经过练习的专门家,究竟相差很远。
而跟着渔父的儿子去学游泳,比之跟着专门家去练习也不同,后者总比前者来得正确快速。
他指出离开了理论知识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是试误性实践,势必是低效、无效的。
3、语文是工具性、人文性学科。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性质重新进行了界定,指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人文性特点,潘教授认为工具性并非语文学科的特性,其他学科也有工具性,甚至工具属性并不亚于语文学科。
而人文性更是教育的共性,他甚至毫不客气地指出,人文性只是给残破不堪的工具性,打上了一个时髦的补丁而已。
他指出语文课程的“种差”是“言语性”,是语文课程所独具的学习“个人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的语言运用和表现”的特殊属性。
4、只要多阅读,自然就会写作文了。
我们经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这句话强调了阅读积累的重要性。
语文特有的功能是阅读和写作。
而且以叶圣陶为代表的主流学者,致力于将语文教育的写作本位转向阅读本位。
的确,阅读对于写作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会写作的人一定是博览群书的,但是,我们也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家长反映:我的孩子很爱看书的,一天到晚捧着书,但是他的作文为什么写不好?我总会这样安慰他们:阅读对于孩子的影响是终身的,他可能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长期坚持,对于孩子一生的习惯、性情、价值观等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但是,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阅读不能对写作产生直接的影响呢?潘教授在这本书中给我们指出了症结所在,他指出:语文教育中,阅读不是目的,而是手段;言语表现,写作才是目的,彰显人的精神存在才是目的。
写作能力才是语文能力的最高呈现。
因而,止于读懂、理解、吸收的阅读,不能为言语表现、写作提供帮助的阅读,是无效阅读。
当然,不可否认,阅读对于人的终身发展的作用,所以,我们鼓励阅读、倡导阅读。
这里所说的无效是对于语文学科本身来说的,也就是,语文老师如果只是锻炼了学生的这种阅读能力,那他只是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己的园,或者说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所以,管建刚老师提出指向写作的阅读,说明他有着清醒的头脑,他知道作为语文老师,自己该做什么。
所以,潘教授大声疾呼:语文教育要从“阅读本位”向“表现本位”转型。
纵观语文教育经历了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古代:文章八股文20世纪初:新语文教育以反“八股精神”奠基,从为应试、为功名,转向为文章、为实用。
20世纪末:老八股没反掉,为文章、为实用的目标未达成,却又滋生了“新八股”,回到为应试、为功名的老路上,语文教育被推上绝境。
21世纪:要强调说和写的能力。
未来:语文教育将展现出浓郁的人性和人文魅力。
所以,由此提出语文教育的愿景:愿明天的孩子们,拥有自己的言语个性和浪漫情怀,能尽情放飞想象和幻想,体验“言语表现”的幸福和快乐,觉悟作为“符号动物”的崇高和庄严;走出急功近利、争名夺利的浮躁和焦灼,揣一颗稚拙纯真的童心,随心所欲地演绎“言语人生”“诗意人生”,恬淡从容地营造精神家园,品味情趣盎然的生命。
要实现这一愿景,就亟待更新现有的学科理念。
现有的学科理念为“以阅读为本位”的“吸收实用”型规范。
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叶圣陶。
他认为语文学习是为了“应用”,即“应需”。
在实用性目的下,自然应培养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语文能力一般界定为听读说写四种,主要限定于阅读与写作这两种。
叶圣陶在阐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时,指出写作的“根”在阅读。
他认为阅读时吸收,写作时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
总之,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从而确立了“以阅读为本位”的以读带(促)写的语文教学范式。
而由于他认为写作的目的是“应用”“实用”,而“倾吐”由“吸收”情况决定,也就是由吸收而致“应用”“实用”,所以把叶圣陶建构起的这种语文教育规范称为“以阅读为本位”的“吸收实用”语文教育规范。
现有规范的解构:语文教育除了应用、实用外,还应有超功利的人的本体性发展需求,言语上自我实现的需求;吸收既非阅读的功能,也非语文教育的功能,阅读只能作为“表现”的过程或手段之一;因此,“阅读本位”较之于“表现(说写)本位”劣势明显。
因此,现有的语文教育规范与当今和未来社会的需求及人的本体发展需求严重地不相适应,这种状况势必引发语文教育的一场革命。
阅读本位的劣势:一是语文教育应用、实用、应需这一类的目的并未全面地反映出人的言语活动的目的。
二是阅读本位的教学框架,是建立在吸收功能之上的,而吸收功能绝不是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语文教育的基本功能应是表现。
原因是:写作的功用大于阅读的功用。
写作活动兼容了阅读活动。
写作能力的要求高于阅读能力的要求。
阅读有益于写作,写作更能促进阅读。
写作本位比阅读本位更能达成教学结构和功能的和谐统一。
因此,以写作本位的“表现发展型”新语文教育规范的建构,已是势所必然。
新规范的构想:面向21世纪的“以写作为本位”的“表现发展”型新语文教育规范,着眼于人的基本文化素养和综合言语素养的提高,充分发挥人的言语潜能、创造力和个性,以言语的表现为主导性教育功能和目标,以人的精神性发展性需要作为语文教育的基本目的诉求。
这种新的语文教育规范的教育观念:教育目的可区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应用、实用,这是由人的社会性决定的。
二是超应用、超实用,这是由人的本体存在和发展决定的。
两种目的共存,但不同时期对这两种目的的需求不同,未来社会,人的应用性、以至部分的实用性言语活动将越来越多地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人的言语活动应主要是审美性、独创性和精神化的。
因此,在21世纪高度现代化的条件下,人不应再成为“应付生活”的工具,应回到言语家园和思想的天地,因此将对传统的应付生活的工具观做出否定与超越。
新语文教育规范的教育功能和目标:一是指向人的发展;二是指向言语的表现。
新语文教育规范的教学原则:一是以对言语的痴恋诱惑学生。
二是以对言语的独到理解与领悟点化学生。
三是以言语智慧和创造激情感染学生。
四是以对学生言语个性的发现、尊重、赞美,震撼、愉悦、激励学生。
(这也是语文教师的评价标准)新语文教育规范的课程架构:一是以培育写作素养为主线,统筹安排听读说写的相关内容。
二是以培育言语表现素养为教学目标和功能,教学内容简约清晰。
三是听读的教学均要落实到书写表现上,在言语表现的内容与形式上,学生拥有充分的自主权。
四是对课外阅读总量和基本阅读篇目可提出基本要求,但学生拥有自由选择阅读的广阔空间。
五是写作生活以手记、日记、读书笔记,进行演说辩论为本课程的常规性要求和主要活动形式。
新语文教育规范的教材体例:一是课内教材注重人文关怀,重在培育言语动机。
二是课外阅读不可或缺,阅读量要大,面要广,以形成良好的语文认知背景。
新语文教育规范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顺应与引领并重。
新语文教育规范的测评方法:以形成性、发展性评价为主。
有了新语文教育规范的整体建构,我们的阅读教学理念便也要进行转变了。
首先,阅读教学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而教?这是阅读教学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像阅读,离开了为什么而读这根缰绳,教什么,怎么教的野马便狂奔乱跑,难觅其踪。
一、为什么读——为什么要教阅读?1、从个体的人的视角看读书的目的。
一是涵养德性性格。
二是懂得处世交往。
三是求取知识才干。
四是学习写作创造。
2、从人类历史的视角看读书的目的。
一是为人类文化文明的创构奠基。
二是人类言语生命,精神生命的传宗接代。
三是人类价值的自我实现,物种品质的提升。
明白了为什么读,读什么与怎么读的问题便迎刃而解。
二、读什么——阅读教什么?为培养写作素养而读,读作者为什么写作,该文体具体而微的构造,写作的行为过程,要写出这样的好文章,需要具备哪些写作素养能力,为学生写作同类文章,培育相应的写作素养。
写作素养分为非智能素养与智能素养,非智能素养的重要性大于智能素养,从阅读中培育写作的非智能素养,首先要搞清楚作者为什么写,教学生懂得作者的写作动机。
就是激发其言语动机,唤起写作表现欲。
除此之外,写作的非智能素养还包括写作相关的德性,情感态度,习惯、意志、毅力,刻苦忍受等精神心理因素的培养。
其次才是培育写作智能素养。
要从文本中具体解读的写作智能素养包括,写作才情,写作学养,写作意识,基本的表达方式,真文体写作要素与技法,文章体式感,写作行为感。
言语想象力、创造力等。
三、怎么读——阅读怎么教?教法理念:立足于改善学生写作动机,动力状况,激发学生的写作内驱力。
其中最为重要,最有说服力的是教师自身的言语之爱,写作上的建树。
教师本身爱写作,会写作是最好的现身说法。
教法原则:以写为本,为写择读,以写促读,由读悟写,读以致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