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复习提纲2016.5.2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应知应会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应知应会在当今社会,法律常识对于每个人都非常重要。
无论我们是普通公民还是专业人士,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可以让我们在生活中更加自信和有保障。
本文将介绍一些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帮助大家增加对法律的了解。
1. 合同的基本要素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与他人签署合同。
无论是购买商品、租赁房屋,还是与他人合作项目,合同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合同的基本要素可以帮助我们避免合同纠纷。
合同包括以下基本要素: - 合同当事人的资格:合法签署合同的当事人应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合同目的的合法性:合同的目的不能违反法律法规。
- 合同的内容和条件:合同应明确约定合同双方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交付和支付的时间、地点等。
- 合同形式:有些合同法律上规定必须采取书面形式。
- 合同的签署:在签署合同时,应注意真实意思表示和签署日期等要素。
2. 责任与义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例如,租房时房东有义务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而房客有义务按时缴纳房租。
了解自己的权益可以保护我们的利益,而明白自己的义务可以避免违法行为和法律纠纷。
3. 婚姻与家庭法律知识婚姻是社会基本单位,婚姻法对于每个家庭都非常重要。
了解婚姻法律的一些基本知识可以帮助我们维护家庭的和睦。
例如,在离婚时要了解离婚的程序和注意事项,以及财产的分割等法律规定。
4.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消费者,我们享有一定的权益。
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可以帮助我们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遭受不公平的贸易行为。
例如,在购买商品时,我们有权要求商家提供真实、准确的产品信息,并有权退货、退款等。
5. 个人信息保护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个人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越来越重要。
了解个人信息保护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滥用。
例如,在使用互联网服务时,我们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妥善管理个人账号和密码等信息。
6. 基本刑法知识刑法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律,了解基本刑法知识可以帮助我们遵守法律,不犯罪行为。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复习资料讲课讲稿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复习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自主复习材料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1.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包含三个要素: 、 和。
2.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3.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 , , , , , , , , ,, 。
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 。
4.教材中关于“诉讼时效”: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注意:《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法律适用原则:新法优于旧法。
)6.广义的财产权包括 、 、 ,狭义的财产权通常指 。
法律规定,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国家保护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7.所有权,是权利人可以支配其所有物,依照自己的意愿 、 、 和 ,并享有其利益的权利。
财产权的取得方式,因财产属性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对于动产,一般是 取得所有权。
对于不动产,则必须 ,才能取得所有权。
机动车、航空器、船舶虽然属于动产,但由于价值较大,其产权的取得、变更,通常也需要 ;如果未经登记, 。
财产共有分为 和 两种形式。
8.用益物权,是以 为目的的物权。
我国物权法规定的用益物权主要包括 、 、 、 等。
9.担保物权,是为确保债权的实现而设定的,以直接取得或者支配特定财产的交换价值为内容的权利。
包括 、 、 等。
(注意区分这三种不同的担保物权。
)专题三信守合同与违约1.合同是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对于法律的了解和运用成为了我们每个人的必备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因此了解一些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帮助大家应对一些常见的法律问题。
1. 人身权益保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一些人身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
例如,当我们遭受到侮辱、诽谤等对人格尊严的损害时,我们可以依法主张维护自己的权益。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我们可以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要求侵害者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并获得经济赔偿。
2. 家庭纠纷解决家庭纠纷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无论是婚姻矛盾、财产分割还是子女抚养等问题,它们都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如果我们遇到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调解、诉讼等方式寻求合法的解决方案。
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也要了解法律的规定,避免违法操作。
3. 消费者权益保护在购买商品或享受服务时,我们作为消费者享有一定的法律权益。
例如,如果我们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我们可以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维权。
此外,如果商家存在虚假宣传、欺诈消费等行为,我们也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求权益保护。
4. 道路交通安全道路交通安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关乎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在出行时要遵守交通法规,如停车规定、限速规定等。
如果不慎发生交通事故,我们要及时报警并保护现场,等待交警处理。
与此同时,保留相关证据是维护自己权益的有效手段。
5. 劳动法保护我们在职场中的权益也受到法律的保护。
根据《劳动法》,我们应该获得合理的工资、休假权利、职业安全等保障。
如果我们在工作过程中遭到不公平待遇、拖欠工资等问题,我们可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6. 知识产权保护对于创作者来说,知识产权的保护是十分重要的。
无论是文学作品、发明创造还是商标、专利,它们都受到相关法律的保护。
我们在创作、发明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权益,及时申请相关的知识产权,避免侵权或盗版行为的发生。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知识提纲教学文案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知识提纲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知识提纲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一)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a(1)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是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包含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主体:可以分为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民事权利能力——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根据公民的年龄和智力状态,将公民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客体: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也相互联系。
二者通常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2、实现民事权利和民事法律责任 c(1)民事法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不同主体有着各自的权利和利益,人们之间可能产生冲突。
人们必须自觉运用法律来协调和解决这些冲突。
所有社会成员纪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使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2)民事法律责任①民事责任的构成条件:有侵权、违法行为,有损害事实存在,违法、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
②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③诉讼时效: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超过时效起诉的,法院不再支持。
(二)积极维护人身权1、含义:受到法律保护的人格和尊严,这是人身权的主要内容。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2、内容:(1)生命健康权 b地位: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是每个人从事一切活动必不可缺的物质条件。
法律保障: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法律常识是非常重要的。
它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和应对各种法律问题,保护我们的权益并维护社会秩序。
本文将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法律常识,以加强我们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
一、合法权益保护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涉及到我们合法权益的问题,如购物消费、租房、合同签订等等。
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应该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权益。
第一,购物消费。
当我们购买商品时,如果发现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者与卖家承诺不符,我们有权要求退货、换货或者索赔赔偿。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保留好购物凭证、收据以及与卖家的沟通记录,以便日后维权时使用。
第二,租房合同。
在租房过程中,我们应该仔细审核合同条款,确保合同内容明确,并明确租金、维修责任、居住期限等重要信息。
如果发现房屋存在安全隐患或者房东违约情况,我们有权终止合同或要求相应的赔偿。
第三,合同签订。
无论是工作合同、借款合同还是其他合同,我们需要详细阅读合同内容,确保自己理解并同意合同条款。
如有需要,可以寻求专业人士的法律意见,在签字前做出明智的决策。
二、交通安全法规交通安全是每个人都应该重视的问题。
法律对于交通行为有明确的规定,我们需要遵守这些规定,确保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首先,我们必须严格遵守交通信号规定。
红灯停、绿灯行是最基本的原则,同时要注意遵守其他交通信号规定,如禁止酒驾、禁止打手机、禁止超速等等。
其次,我们需要明确自己的驾驶资格。
如果我们没有驾驶证,是不可以驾驶机动车辆上路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驾驶证被吊销或者超过驾驶资格期限的人也不可以驾车上路。
另外,我们也要遵守交通规则,如不在非机动车道行驶、不逆行、不违规变更车道等。
这些规定都是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我们应该自觉遵守。
三、知识产权保护在互联网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变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充分意识到知识产权的价值和保护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不可以盗版他人的作品。
这包括软件、音乐、电影、图书等各种形式的作品。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复习资料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自主复习材料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1.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包含三个要素: 所有权。
对于不动产,则必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才能取得所有权。
机动车、航空器、 船舶虽然属于动产,但由于价值较大,其产权的取得、变更,通常也需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未经登记,. 财产共有分为. 8.用益物权,是以 包括_________ 两种形式。
为目的的物权。
我国物权法规定的用益物权主要 、等。
2. 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9.担保物权,是为确保债权的实现而设定的,以直接取得或者支配特定财产的交换价值为内容的 权利。
包括、、等。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O 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 4.教材中关于“诉讼时效”: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 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注意:《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o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法律适用原则:新法优于旧法。
)5.积极维护人身权 O6.广义的财产权包括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狭义的财产权通常指 _______________ 法律规定,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高中政治“生活中法律常识”——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知识点总结归纳汇总
《生活中的法律知识》专题二民事权益和义务考点 1:民事法律关系的组成因素(a)(1)含义: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财富关系和人身关系。
我公民法公则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公民法调整同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富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事主体依法享有民事权益,肩负民事义务。
(2)组成因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①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为民事主体,是独立享有民事权益、肩负民事义务的公民( 自然人 ) 、法人或许其余组织。
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权益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它因详细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一样。
比方:全部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关系的客体是智力成就和商业标记,人身权的客体是人品利益。
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益和肩负的义务。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益和义务既是互相对峙的,也是互相联系的。
常常一方的权益就是另一方的义务。
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益,两者往常是等价有偿和平等互利的。
考点2:实现民事权益和肩负民事责任 (c)(1)实现民事权益:民事权益的实现,除了一定具备法律依照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2)肩负民事责任:我国法律保护各种民事主体的人身权和财富权,要求人们尊敬别人的权益,自觉执行义务。
为了确实保障民事权益,法律对于侵权行为和违约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民法公则规定,肩负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停止伤害,清除妨碍,除去危险,返还财富,恢还原状,维修、重作、改换,补偿损失,支付违约金,除去影响、恢复声誉,赔罪致歉。
这些肩负民事责任的方式,能够独自合用,也能够归并合用。
考点 3: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a)民法公则规定,向人民法院恳求保护民事权益的诉讼时效时期为三年,法律还有规定的除外。
超出诉讼时效时期起诉的,法院不再支持其要求保护权益的主张。
考点 4: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b)(1)生命权、身体权和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益。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身体和健康是每一个人从事全部活动必不行缺的前提条件。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自选模块知识提纲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法的本质、特点①法的本质:法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共同意志的体现,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统治阶级所承认的公平、正义。
法是国家制定或者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体系。
A、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所以,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归根到底要符合一定社会的物质生产方式,不可能永恒不变。
B、经济以外的其他因素对法的产生和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还要联系经济以外的其他社会因素去理解。
C、我国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的体现。
在我国,法所体现的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是绝大多数人公认的公平、正义,是真正体现社会进步的公平、正义。
②法和特点A、法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
B、法是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①“有法可依”要求国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法律可遵循。
立法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活动。
形成符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比较科学完备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和基础。
②“有法必依”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都严格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
③“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要求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严格公正地执法和司法,依法行政,执法为民,尽职尽责地打击和制裁一切违法犯罪行为。
二.民事权利和义务(1)人身权①尊重人格和尊严:受法律保护的人格和尊严,属于民法中人身权的主要部分。
②生命健康权: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扶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教学和复习建议PPT
第一百零九条 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 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
第一百一十条 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 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
第一百一十一条 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 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 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江苏省教科院王国强副院长、江苏省中小 学教研室董洪亮副主任、江苏人民出版社徐 海总经理、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政治教 研员杜文艳教授、江苏省常州市第三中学顾 润生副校长、江苏省连云港市教研室崔维云 老师和来自浙沪皖苏三 省市近160 人出席 活动,三天活动由顾润生老师和崔维云老师 分别主持。
整理ppt
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节选议法》(节选)。
整理ppt
专题二:民事权利与义务
1.教材P15 悬赏寻找遗失物
教参 P53
整理ppt
知识拓展 教参P86《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节选)
第一百一十二条 权利人悬赏寻找遗失物的,领取遗失物 时应当按照承诺履行义务。
13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节选);
2、商品房买卖合同(现售)示范文本。
1、《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节选);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7 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节选);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节选);
4、婚姻登记条例(节选)。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整理ppt
22 日上午,结合中小学法治 教育的特殊主体,南京师范 大学博士生导师、诉讼法教 研室主任陈爱武教授为与会 学员老师做了《让花儿健康 成长、美丽绽放——未成年 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 罪法》的报告。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考查的知识点
9.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人对其作品享有广泛的权利,未经著作权人 许可使用其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就可能构成侵权。 10.专利法规定:他人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不得实施其享有的创造创造。 11.商标法规定: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未经许可,他人不得在同一 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一样或者近似的商标,也不得销售假 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12.合同法规定,有效合同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外在表 示行为与内心意思相一致;并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 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13.合同法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 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以 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 规定。 14.合同法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 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情形b
证责任b
利b
仲裁 b
42
肖像权 b
所有权 c
商标权 c
(综合题) 实现民事权利和 实现民事权利和 民 事 诉 讼 中 的 举 证
承担民事责任c 承担民事责任c 责任b
做选择题的几点看法:
1.每一试题严格按照考点的要求层级进展考 察,主要侧重于b、c层次。
2.从所涉考点看,具有一定集中性,更多地 集中在专题二、三。
侵犯了梁某作 品的网络传播
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做综合题几点想法:
考试要求 主观题考试要求根本上为C级。
其中主观题两问总共6分,分值虽不高,但要求比较高。
均为案例分析题,设问格式较为固定: 第一问都是问是什么〔断案即判断〕、为什么〔理由即法 律依据〕;第二问都是问怎么办〔担责/如何通过法律手 段维护权益〕 答案组织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复习提纲201652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知识提纲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一)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a(1)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是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包含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主体:可以分为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民事权利能力——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根据公民的年龄和智力状态,将公民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客体: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也相互联系。
二者通常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2、实现民事权利和民事法律责任 c(1)民事法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不同主体有着各自的权利和利益,人们之间可能产生冲突。
人们必须自觉运用法律来协调和解决这些冲突。
所有社会成员纪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使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2)民事法律责任①民事责任的构成条件:有侵权、违法行为,有损害事实存在,违法、侵权行为及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
②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③诉讼时效: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超过时效起诉的,法院不再支持。
(二)积极维护人身权1、含义:受到法律保护的人格和尊严,这是人身权的主要内容。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2、内容:(1)生命健康权 b地位: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是每个人从事一切活动必不可缺的物质条件。
法律保障: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自选模块知识提纲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民(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a):主体、客体、内容。
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之中,并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民事主体是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2)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c):①民事权利的实现。
民事权利的实现的条件:具备法律依据、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要求: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使社会健康和谐发展;当前我国公民的维权意识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和法律制度的完善而不断增强。
②承当民事责任。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可单独使用,也可合并适用。
(3)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a):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法院不再支持其要求保护权利的主张。
2、积极维护人身权(1)生命健康权(b):①人身权的主要内容是保护人格和尊严,法律要求尊重每个人的人格和尊严。
②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③既要维护自己的人身权益,也要尊重他人的权益。
④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性: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是个人从事一切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
⑤法律保护: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或死亡的,应当赔偿医疗费、误工费、伤残补助费、丧葬费等。
(2)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b):①姓名权及法律保护:姓名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符号,体现个人在人格上的基本特征。
民法通则规定,公民享有的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姓名户籍管理的有关规定)自己的姓名(包括笔名和其他别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②肖像权及法律保护:肖像权是人们对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人格利益,公民有再现、使用和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知识提纲专题二、民事权利和义务(一)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a(1)民事法律关系的含义:是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民事法律关系包含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主体:可以分为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民事权利能力——法律赋予的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依法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
民事行为能力——根据公民的年龄和智力状态,将公民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客体:是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互对立,也相互联系。
二者通常是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的。
2、实现民事权利和民事法律责任 c(1)民事法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实际行动。
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不同主体有着各自的权利和利益,人们之间可能产生冲突。
人们必须自觉运用法律来协调和解决这些冲突。
所有社会成员纪要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使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2)民事法律责任①民事责任的构成条件:有侵权、违法行为,有损害事实存在,违法、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
②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③诉讼时效: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超过时效起诉的,法院不再支持。
(二)积极维护人身权1、含义:受到法律保护的人格和尊严,这是人身权的主要内容。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2、内容:(1)生命健康权 b地位: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是每个人从事一切活动必不可缺的物质条件。
法律保障: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2)姓名肖像权 b姓名权:公民享有姓名权,有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公民有权使用笔名或者其他别名。
肖像权:是人们对其外部形象所享有的人格利益。
公民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和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如利用他人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
(3)名誉隐私权 b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我国宪法关于通信自由、住宅不受侵犯等公民权利的规定,体现了对公民隐私的保护。
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侵害隐私权的,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三)依法行使财产权广义的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狭义的财产权通常指物权。
我国法律保护国有、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1、所有权 c含义:所有权是最充分的物权,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处分等四项权能。
按照主体划分为三类:国有(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私人所有。
所有权的取得方式:动产是按照交付的方式取得。
不动产必须到相关部门办理产权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
(房产、机动车、航空器、船舶)财产的共有:指两个以上的人对同一财产享有所有权。
分为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两种形式。
2、用益物权 b就是以财产的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物权。
主要包括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等。
3、担保物权 a以担保债权的实现为目的而产生的一类财产权,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等。
(四)切实保护知识产权1、著作权 c①含义:创作者对精神产品——作品——享有的支配和收益的权利,就是著作权(也称为“版权”)。
未经著作人许可使用,就可能构成侵权。
②种类:包括著作人身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和著作财产权③除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外,著作权的其余权利是有保护期限的,一般是作者的有生之年加死后50年,如果著作权是法人,则保护期为发表后50年,电影作品和摄影作品的保护期是作品发表后50年,保护期届满,则该作品进入公共领域,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2、专利权 c①含义:专利权发明人或者设计人完成发明创造后,可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
国家知识产权局经过审查,认为该申请符合条件的,则颁发专利证书,授予专利权。
他人未经专利权人同意,不得实施其享有专利的发明创造。
②专利权的分类:我国专利法规定的专利有三种: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③专利权保护期: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10年,从申请日开始起算。
3.商标权 c①含义: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可以用于注册商标的有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以及这些要素的组合。
申请注册的商标必须具有显著性性,能够把利用该商标的商品或服务与他人的商品或服务区别开来。
②法律规定: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未经许可,他人不得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也不得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③注册商标有效期为10年。
有效期届满,注册人可以申请续展注册,每次续展注册的有效期也是10年,续展的次数不受限制。
专题三、信守合同和违约(一)走进合同1、含义b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在合同关系中,享有合同权利的人成为债权人,负有合同义务的人成为债务人。
2、形式a书面合同、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
3、订立书面合同的重要性 b①书面合同通常权责明确,有据可查,有助于避免和减少纠纷。
②签订书面合同有助于督促当事人履行义务。
③书面合同还可以作为仲裁机构、司法机关仲裁、调解、处理合同纠纷的有力凭证。
(二)订立合同有学问1、订立合同的过程 b合同的订立:是当事人各方通过平等协商就合同条款达成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
步骤第一步:要约,是希望和他人订立合同的意思表示。
要约具有法律效力。
要约的构成要件:必须由具有定约能力的特定人作出意思表示,要约的内容必须具体确定。
第二步:承诺。
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一种意思表示2、合同的内容 a订立合同的重要环节:明确合同的内容。
合同的内容就是合同的条款,是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所达到的具体协议,合同的权利和义务就是通过合同的条款体现出来的。
3、有效合同与无效合同 b(1)有效合同的构成要件:a.订立合同的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b.外在表示行为与内心意思相一致,即意思表示真实。
c.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2)无效合同①无效合同是指虽经当事人协商成立,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合同。
②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无效合同主要包括以下几种:A.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损害国家利益的合同。
B.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合同。
C.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合同。
D.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
E.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
(三)言而有信守合同1、履行合同的核心 a履行合同义务是履行合同的核心2、合同履行的原则 c①诚实信用原则,是履行合同的重要原则。
要求合同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应该恪守信用,言行一致,应该尽最大的善意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实现对方的合同权利。
②全面履行原则,又称正确履行原则或适当履行原则,它要求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约定的要求正确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保证合同义务得到全面履行。
③协作履行原则,是履行合同的又一重要原则,它要求当事人不仅要全面严格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而且要积极配合对方,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四)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与免责情形1、违约及其类型 a①含义: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有时难免会因为一些主客观因素导致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这就构成了违约,违约一方应当承当的法律责任,就是违约责任。
②类型:预期违约与实际违约预期违约: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届满之前要求其承当违约责任。
实际违约:实践中常见的是实际违约,即合同履行期满之时,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
2、违约行为的免责情形 b法定的免责情形:最常见的就是不可抗力,如地震、洪水、火灾、战争约定的免责情形:是双方在订立合同的时经过协商达成一致的免责情形,只要这种约定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的,届时就可以对违约行为免责。
3、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c一方违反合同约定,难免给另一方带来损失。
对此,合同法规定了继续履行、赔偿损失、采取补救措施、支付违约金、使用定金条款等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
专题五、家庭与婚姻(一)构建和睦家庭1、父母与子女的权利和义务 a①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与爱情背后,也体现着一种民事权利和义务。
②父母对子女最重要的义务是抚养和教育义务。
③父母还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这也是父母的权利。
④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赡养父母,为父母提供物质上、经济上的帮助是子女不可推卸的义务。
扶助,是指子女应该在精神上、生活上给予父母关心和照料⑤我国婚姻法和继承法还规定,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且互为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
⑥婚姻法规定,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国家保护合法的收养关系。
2、法律对侵犯家庭成员的权利、破坏家庭和睦行为的处罚规定 b①侵犯家庭成员的权利、破坏家庭和睦行为主要有:遗弃:实质有义务扶(抚)养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而拒绝(抚)养的行为家庭暴力:是对家庭成员进行身体、精神上的暴力侵犯的行为,这是破坏家庭关系的祸首。
虐待: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冻饿、紧闭、有病不给治、强迫超体力劳动或者限制人身自由、凌辱人格等方式,从肉体上或者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的行为。
②法律对侵犯家庭成员的权利、破坏家庭和睦行为的处罚规定:A.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
B.婚姻法规定,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员,受害人有权提出请求,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所在单位应当予以劝阻、调解。
C.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予以行政处罚。
D.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抚养费、抚养费、赡养费的判决E.对实施这些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求法律责任。
(二)法律保护下的婚姻1、婚姻法规定的基本原则 b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实行计划生育等基本原则。
2、法定的结婚条件 b①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②男女双方必须达到法定年龄。
③结婚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④禁止男女双方结婚的情况。
A.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