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伤仲永》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5《伤仲永》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伤仲永学习导航1、联系实际,对类似仲永的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
2、顺畅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3、弄清方仲永才能变化的过程,领悟故事所包含的道理。
一、沙滩拾贝1、本文选自,作者,是代著名家家、家。
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2、文题“伤”的意思是。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世隶.( )耕日扳.( )仲永环谒.( )环谒于邑.人( ) 不能称.( )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二、浪里串珠4、解释下列多义词:⑴自:并自为其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⑵书:即书诗四句()未尝识书具()⑶然:父利其然也()泯然众人矣()⑷去:一狼径去()西蜀之去南海()⑸之: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吾欲之南海()其邻人之父亦云()忽啼求之()5、解释下列各句中的词语:⑴日扳仲永环谒于众人(日:)⑵忽啼求之(啼:)⑶父异焉(异:)⑷父利其然也(利:)⑸稍稍客宾其父(宾客:)⑹从先人还家(先人:)⑺或以钱币乞之(或:)6、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A、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B、忽啼求之C、余闻之也久D、或以钱币乞之7、下列“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忽啼求之B.邑人奇之C.不能称前时之闻D.于舅家见之8、火眼金睛!下面句子谁被翻译错了?选出来()A、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译:又过了七年,我回到扬州,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
B、余闻之也久译:我早就听说过这件事了。
C、稍稍宾客其父译:渐渐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
D、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译:仲永的通晓、领悟能力是天赋的。
9、做个小翻译!翻译下列句子,注意加粗的词的意思。
⑴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5课《伤仲永》教案 新人教版
三、探讨。(合作完成)
1、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
2、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
3、《伤仲永》究竟为谁而“伤”?说说你的理解。
4、说说本文的主旨。
5、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
四、练习。
五、小结:
本文寓理于事,通过方仲永5岁到20岁才能发展变化的故事,说明了人的天资和后天成才的关系。前两段叙事,最后一段议论。叙事部分详写方仲永幼年才能出众的情形,而略写此后的情况,先扬后抑,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的惋惜之情;然后就事说理,提出作者的见解,画龙点睛,起了突出中心的作用。
三、介绍作家。
四、读准字音‘
五、朗读课文。(听读、自由读、齐读)
六、疏通文意。
1、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疏通文意。(详见课件)
2、知识梳理。(见课件)
七、小结:
本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从幼年时的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的实例,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
伤仲永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补救
如何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之”“于”“隶”“宾客”“称”等文言虚、实词的用法。能翻译全文。
难点:了解“之”“于”“隶”“宾客”“称”等文言虚、实词的用法。能翻译全文。
教案性质
(如实填写,供核实。在“独立新备”或“修改”栏后打“√”)
独立备课
√
修改
√
材料出版
修改、调整
教
学
设
计
一、导入课文。
二、解题。
教案性质
(如实填写,供核实。在“独立新备”或“修改”栏后打“√”)
独立备课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伤仲永》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一、基础知识题/>
1、解释下列句子中指定的词。
⑴未尝识书具
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文理: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从先人还家
先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作状语;环谒,四处拜访。)
⑸.重点词语翻译:
①.世隶耕(隶,属于。)②.不至:没有达到(要求)。③.称前时之闻(称,相当。)④.通悟:通达聪慧。⑤.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⑥.彼其:他。⑦.泯然:完全。
⑧.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①.是: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自从”,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今为判断词。
②.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eg:或以钱币乞之;今义为或许。
③.文理:古义是文采和道理,eg: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今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⑶.一词多义:
①.自:a.自己,eg:并自为其名;b.从,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⑥.宾客:a.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eg:稍稍宾客其父;b.名词,客人,eg: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⑦.就:a.动词,完成,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动词,从事,做,eg:蒙乃始就学。
⑧.然:a.代词,这样,eg:父利其然也;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eg:泯然众人矣。
⑨.于:a.介词,此,eg:贤于材人远也;b.介词,在, eg:与厅事之东北角。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同乡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币求仲永题诗。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第5课《伤仲永》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朗读课文,深入理解:
1、提问:这篇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本文写了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最终“泯然众人”,变得平庸无奇的故事。
2、本文题目是《伤仲永》,文中的“伤”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第一阶段写得最详细
暗含文章主旨,符合作者写作意图。为后文议论铺设了充分的基础。(见教案)
4、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表现在哪儿?
“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
5、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神童宁铂,两岁半能背诵几十首诗词,4岁时学会了400多汉字,13岁就进入了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成为大学生。然而却无法和社会、他人沟通,屡次单独出走,最终丢掉大学讲师职位,出家为僧。
出生于湖南湘潭的神童魏永康,2岁时就掌握了1000多个汉字,4岁念书,13岁考上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上中科院硕博连读研究生。然而,他却中途肆业回家。他退学的原因很简单:自己无法一个人去面对社会。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
二、自读课文,圈点勾画。
1、注音写字
隶()扳()谒()邑()泯()
称()卒()yān ()耶()
2、跟老师读课文,弄清节奏与停顿:(试着划分节奏,每句划分一处)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他的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诗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5课《伤仲永》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5.伤仲永
授课类型
新授课
一、教材分析
《伤仲永》是一篇随笔(散文的一种),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用“闻”、“见”、“问”三个片断,依次写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在这部分中,作者详写第一个片断,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点明他才能衰退的原因,极简略地写后两个片断,点出他的才能衰退以致“泯然众人矣”。第二部分是议论,作者借事说理,阐明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的关系,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4.课文的两部分有什么联系?重点在哪一部分?
明确:本文采用了借事说理的写法,第一部分叙事,第二部分说理,两部分是证明和被证明的关系。重点是在第二部分说理。
5.最后一段作者讲了什么道理?
明确:天资好的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尚且变成普通的人,那些天资平常的人,如不接受教育,连普通人都赶不上了。
强调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学期,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知识的积累,初步具备了自学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同学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积极的思维、丰富的活动感知文情、理解文理,从而完成对本课的学习。
三、教学目标
1.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读准文言语句中的停顿。
2.积累文言词汇,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课文。
3.领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积累文言词汇,在理解的基础上翻译课文。
难点
领会文中蕴含的道理。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二课时赏析课文
一,结合课文内容思考:
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方仲永最后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道理?
(组讨论交流,两分钟后回答)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5《伤仲永》(第1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5课《伤仲永》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积累重要的文言词语,如“隶、异、奇、利、扳、文理、稍稍、宾客、环谒、泯然”等,掌握它们的读音、词义。
2.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3.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初晓课文,反复朗读,体会作者写作意图。
教学重难点了解常用的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爱迪生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这些话语都讲的是一个道理,即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勤奋好学。
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自恃天才,结果沦为庸才,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课堂实录一、检查预习1.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学生齐声朗读。
注意句子停顿:(1)仲永/生五年(2)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4)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5)传/一乡秀才/观之(6)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7)余闻之也/久(8)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3. 字词的读音。
隶(lì)扳(pān)谒(yè)泯(mǐn)称(chèn)卒(zú)4. 掌握下列词语(1)“养父母”养:赡养。
(2)“传一乡秀才观之”一乡:全乡。
(3)“或以钱币乞之”或:有的人。
(4)邑人奇之:以…为奇,形容动词作动词。
(5)宾客其父:把…当作宾客,名词作动词。
(6)利其然:以…为利,名词作动词。
(7)伤仲永:哀伤,感伤,形容词作动词。
5.特殊句式(1)“不使学”省略句,省略了宾语,即“不使(之)学”:不让(仲永)学习。
(2)“还自扬州”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从扬州回家。
6.结合注解疏通句子,了解课文大意。
二、作者名片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伤仲永》学案人教新课标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伤仲永》学案人教新课标版文本导读名师引领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首先应该熟读课文,通过朗读来展现语言背后的意蕴,挖掘作者潜在的心绪,解读人物内含的情感,让学生不断地走近文本,从而使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使人物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其次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掌握和积累文言词汇。
最后启发学生探讨方仲永由天才变成普通人的原因,懂得天才出自勤奋的道理。
【文体感悟】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县官。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仁宗庆历进士。
嘉佑三年(1058),王安石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
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
熙宁七年辞退。
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
相关链接: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伤”是哀伤,惋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
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
【提纲挈领】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叙述方仲永因为父亲“不使学”,而从神童到“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说明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良好的后天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以发挥。
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内容结构一、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第3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说明: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目标1、正确的诵读课文,注意节奏,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的能力。
2、了解本文先仰后扬的写法,明白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3、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通过学习方仲永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后天的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更多地获取知识。
二、重点弄清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过程和才能衰退的主要原因,本文说明的道理。
三、难点1、结合上下文和文中注释,疏通文义。
2、先抑后扬的写法。
四、教具五、课文朗读磁带、幻灯六、课时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设计1、情景导入教师讲“囊萤映雪”的故事,然后让三两名学生也讲讲“勤学”的故事,看谁说得更好?2、简介作者(幻灯显示)王安石(1021-1086),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人,仁宗庆历进士。
嘉佑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各弱”的局面,巩固地主阶级的统治。
神宗熙宁二年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而失败。
最后退居江宁,世称荆公。
其诗文多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
散文雄健峭拔,旧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今存《王临川集》、《临川拾遗》等。
3、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①学生先自读课文,教师再放朗读带,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②学生结合上下文和文中注释,疏通文义,提出疑问,弄清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过程及衰退的原因。
(2)四边互动互动一学生自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和文注释,疏通文义。
将疑问提出来,教师适当点拨,师生共同解决。
明确:即书诗四句:书,写。
他立即写了四句诗。
从先人还家:从,跟随。
我跟父亲一起回家。
邑人:同县的人。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父亲天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
互动二文中哪些句子概括了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点明仲永才能衰退的主要原因的句子是哪句?明确:三个句子是:幼年时,“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后来,“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最后,”“泯然众人矣”。
《伤仲永》学案(人教新课版七年级下册)
5.《伤仲永》学案【学习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
3.理解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
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
【课前预习】1.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和停顿。
2.(1)给加点的字注音。
借旁近与.之邑.人日扳.环谒.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2)文学常识填空。
《伤仲永》选自,作者,字,号,(朝代)著名的家、家、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3)自译课文,圈画出不会翻译的词语和句子。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3.本文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课堂导学】第1课时一、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
①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②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④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⑥余闻之也/久2.利用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并翻译。
3.理解课文结构层次。
二、品味探究课题中“伤”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第2课时一、整体感知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你认为哪一个阶段写得最详细?说说你的依据。
再想想: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一阶段呢?2.这三个发展阶段的叙述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组织材料有何好处?3.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二、品味探究1.文章最后一段议论讲了什么道理?2.你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即“人的天资”与“后天教育”的关系?读了文章后,有什么感受和启发?3.理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一句的语言特色。
【课后检测】一、积累·运用1.给加点的字注音。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册《第5课 伤仲永》学案 新人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册《第5课伤仲永》学案新人教版课题:伤仲永课型:文言文学生信息:班级姓名学号一、导入(课前预习)1、本文选自《》,作者(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
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2、朗读课文,给加点的字注音。
隶.()扳.()环谒.()邑.()称.()泯.然()二、自学探究1、结合课文注释解释重点实词。
(1).“世隶耕”隶:(2).“未尝识书具”尝:(3).“父异焉”焉:(4).“即书诗四句”书:(5).“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立就:(6).“稍稍宾客其父”宾客:(7).“或以钱币乞之”或:(8).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环谒:(9).“从先人还家”从:(10).“还自扬州”:自:(11).“贤于材人远矣”贤:(12).“卒之为众人”卒:(13).“且为众人”且:(14). “固众人”固:2、译读全文:(1)自译自查;(2)小组探究;(3)写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三、应用1、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2、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3、最后一段主要讲了什么道理?4、课题为什么要用一个“伤”字?5、我们可以从方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四、测评1、词语的活用现象。
①邑人奇之:②宾客其父:③父利其然:2、翻译课文句子(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3)泯然众人矣(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3、方仲永从幼时天资过人到后来变为庸人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请作简要说明。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伤仲永学案新人教版
伤仲永王安石课型:讲读【探究目的】1.学习并掌握常见文言词的意思。
2.能够顺畅朗读课文,提高准确翻译课文的能力。
3.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探究重点】文言字词句的掌握【探究难点】体会“伤”的含义,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学法点拔】学习本文应在熟读和背诵的过程中,深切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探究过程】一.预习--导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初步感知1.走近王安石温馨提示:自查资料或网上搜索关于王安石的资料,整理归纳后写在下面。
(1)本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王安石,字_____,号_____,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2)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然后进行议论,揭示道理。
本文叙事采用了_________的写作手法。
(3)唐宋八大家是指唐韩愈、_______,宋欧阳修、王安石、_____、______、_______、曾巩。
2.给加点的字注音:世隶.耕()或以钱币乞.之()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而已邪.()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今夫.不受之天()3.解释加点的字世隶.耕()称前时之闻.()仲永之通悟..()环.谒.于邑人()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彼其受之天...也()泯.然.众人矣()贤.于材人..(贤: 材人: ) 稍稍宾客..其父( ) 或以钱币乞.之( ) 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 父异.焉( ) 即.书诗四句( ) 邑人奇.之( ) 固.众人( ) 卒之为众人..( )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自是: 立就: )稍稍..宾客其父( ) 或.以钱币乞之( ) 父利.其然也( )还.自扬州( ) 复.到舅家问焉.(复: 焉: ) 4.通假字。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 ”: ) 贤于材人远矣(“材”同“ ”: )5.词类活用(一般了解即可)形容词作意动词“邑人奇之”之中的“奇”,是“以……为奇”的意思“父异焉”之中的“异”,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名词作意动词“父利其然”之中的“利”,是“以……为利”的意思“宾客其父”之中的“宾客”,是“把……当作宾客”的意思名词作状语“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中的“日”名词作状语,是“每天”的意思动词用作状语“忽啼求之”中的“啼”,原是动词“出声哭”的意思,这里作状语“哭着”的意思(二)我的疑问(疑问是创造的母亲)提示:通过以上预习,把你阅读时的困难、疑惑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伤仲永》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导学案人教新课标版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并掌握“之”“于”的用法及文言词活用的情况。
学习课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1、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翻译课文。
2、体会揣摩本文简洁、凝练的语言。
3、方仲永“混然众人”的原因。
第一课时学习内容解析一、文学常识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宇介甫,晚号半山。
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年轻时候,文章写得十分出色,得到欧阳修的赞赏。
王安石二十岁中进士,当官之后积极推行变法,后来新法被废,王安石忧愤成疾,第二年病逝。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
(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二、认读,朗读课文。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2、读准下面字的音。
隶( ) 扳( ) 谒( ) 邑()矣( ) 泯( ) 称( ) 卒( ) 焉( ) 耶( )3、再度课文,结合注释,完成朗读环节。
注意停顿。
三、译读课文。
1、学习小组合作,一起来翻译老师划分的部分。
(注意:小组长要分配好任务,力争每个同学有各自的任务。
)2、抽查部分重点词语释义①世隶耕隶:②未尝识书具尝:③并自为其名为:④指物作诗立就就:⑤稍稍宾客其父稍稍:⑥或以钱币求之或:⑦环谒于邑人环谒:⑧不能称前时之闻称:⑨泯然众人矣泯然:⑩受之于天受:[11]贤于材人远矣贤:[12]得为众人而已耶得:四、课后检测。
(能力提升)对文中的“之”“于”进行归类,并指出该词在句中的含义与用法。
之:①忽啼求之:②借旁近与之:③余闻之也久:④不能称前时之闻:⑤卒之为众人:于:①环谒于邑人:②于舅家见之:③贤于材人远矣:④受于人者不至:其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④稍稍宾客其父:⑤父利其然也:《伤仲永》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精品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伤仲永》精品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准确把握句中的停顿2、正确进行翻译教学重点同上教学难点1、几个句子的停顿2、几个用法特殊的词3、几个难句的大意预习要求1、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及意思:隶、扳、谒、邑、称、泯、矣、焉、耶2、朗读课文,画出文中不清楚停顿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这句千古名言,一语道破了“活到老,学到老” 的真谛。
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断的学习、终生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成为顺应时代的有用之才。
反之,如果你不进行学习,不接受教育,哪怕你是一个神童、一个天才,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销蚀成一个庸才、甚至蠢材。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一〈〈伤仲永〉〉里的主人公方仲永,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证。
二、检查预习1、检查预习一:指名朗读,师生共同指正。
2、检查预习二:由学生提出,师生共同指正。
学生齐声朗读。
可能出现的句子停顿[可根据需要投影]:1、仲永/生五年 2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3、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4 、自是/指物做诗/立就,其文理/ 皆有/可观5、传/ 一乡秀才/ 观之6、日扳仲永/ 环谒于邑人7、余闻之也/ 久8、其/ 受之天也,贤于材人/ 远矣请一位朗读比较好的学生范读一遍课文,教师随时指正。
全班齐读全文。
三、作者作品简介提问:这是王安石的作品。
哪位同学了解王安石以及他的作品,来给大家谈谈?(学生讲述)[ 投影]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是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四、题解(教师)讲述:本文是一篇随笔。
[ 投影] 随笔,即随手笔录,不拘一格。
是散文的一种。
古代随笔常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
短小活泼,意境隽永。
(教师)提问:谁能说说题目“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明确:哀伤,叹息。
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伤仲永》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5.《伤仲永》学案(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学习目标:1、熟读、朗诵课文,积累文言词汇2、理清文章脉络,了解借事说理、详略得当的写法3、感悟文意,认识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天才,什么是天才?高尔基说过“天才出于勤奋”“天才是打倒一百次仍站立着的人”被誉为“发明大王”的爱迪生也有句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中国唐朝大文学家韩愈也曾经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这些话语都讲的是一个道理,即学业方面的精深造诣来源勤奋好学遗憾的是,有很多人并未认识到这一点,自恃天才,结果沦为庸才,今天我们学习的方仲永就是其中一例看看王安石为何“伤”仲永呢?二、朗读课文,翻译课文,把握文章1、初读课文,准确认读:隶(lì)扳(pān)谒(yè)泯(mǐn)称(chèn)卒(zú)2、复读课文,读清句字: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⑵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⑶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⑷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可观者⑸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三、熟读课文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质疑探究3、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这几个阶段,有见有闻,有详有略,这样安排用意何在?仲永的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仲永生五年……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写方仲永幼年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写十二三岁时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又七年……泯然众人矣”写方仲永又过七年后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写仲永少年时天资聪明,以“闻”的形式;仲永十二三岁才思“不能称前时之闻”,以“见”的形式;写仲永最终平庸无奇,又以“闻”的形式“闻”和“见”有机结合,叙述真切可言课文详写第一阶段,铺陈方仲永才能初露的情形暗示其前途无量,而其父的贪利之举却导致他才能衰退后两个阶段略写,几笔点出方仲永沦平庸的情形,引人深思详略处理,有力突出文章主旨,体现“伤”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伤仲永》学案人教新课标版文本导读名师引领本文是一篇文言文,首先应该熟读课文,通过朗读来展现语言背后的意蕴,挖掘作者潜在的心绪,解读人物内含的情感,让学生不断地走近文本,从而使学生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也使人物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其次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掌握和积累文言词汇。
最后启发学生探讨方仲永由天才变成普通人的原因,懂得天才出自勤奋的道理。
【文体感悟】作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
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县官。
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仁宗庆历进士。
嘉佑三年(1058),王安石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推行富国强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强化统治力量,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实行变法。
因保守派反对,新法遭到阻碍。
熙宁七年辞退。
次年再相,九年再辞,还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舒国公,改封荆,世称荆公,卒谥文。
王安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雄健简练。
相关链接: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
“伤”是哀伤,惋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
本文采用随笔的形式而写,借一件事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阐明某种观点。
叙述是基础,阐明道理是核心。
【提纲挈领】文章主旨:本文通过叙述方仲永因为父亲“不使学”,而从神童到“泯然众人”的变化过程,说明天资固然重要,但没有良好的后天教育,再好的天赋也不可能得以发挥。
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内容结构一、全文可分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2段,简叙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第二部分:第3段,作者阐明观点看法。
说明:第一部分以叙事为主,第二部分以议论为主。
二、内容结构示意图:伤仲永王安石天资聪慧:忽啼求即书诗立就(利环谒不使学)叙述经历才能衰退:不能称才能丧尽:泯然众人议论原因:受于人者不至写作特点:1.在选材组材上,“见”、“闻”交织,详略有序。
理解:课文采用“闻”、“见”、“闻”的方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真实可信,有说服力。
详写第一个片断,突出方仲永幼年聪慧,是可塑之才,有发展潜力,为后面写他的退化作下铺垫,突出“伤”的前提,写其父贪利之举,点明“伤”的原因;略写后两个片断,引人深思,点明“伤”的内容。
这样处理,内容集中而意旨明。
2.在语言表达上,用词洗炼、生动。
可从两方面体会:①用词的精当传神。
如第一段中写方仲永“啼求之”,一个“啼”字生动地写出了索求书具的情态;“忽”“即”“立”三个副词使一个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跃然纸上;“环谒”一词把方仲永父贪利自得、可悲可怜的愚昧无知之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②从全篇来看,行文也是笔墨极省,既高度概叙,以至难以再删一字,同时也富于文采,描写细腻,与文体特点相映生辉。
师生互动合作探究1.整体感知(1)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叙述的?三个阶段:①童年时期,才思敏捷.天赋极高,如五岁时就“啼哭求之”。
“书诗为名”,“指物作诗立就”,“文理可观”等。
②少年时期,才思衰退,大不如前,“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青年时期。
才思平庸,与众无异,“泯然众人矣”。
(2)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看的?原因是“其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做赚钱的工具。
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
作者认为方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
即没有进行后天的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之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
2.局部突破(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理解:文章以褒扬之笔描写方仲永是“受之天”的天才。
异在不学而能书。
这是罕见的天赋之才。
(2)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理解:这句话写出了其父为了图利,并不考虑儿子的前途,每天带着儿子到处炫耀牟利。
“不使学”三字是全文的关键,为仲永的变化埋下伏笔,点出了方仲永命运变化的根本原因。
(3)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理解:这句话在前面充分叙述方仲永由神童变为庸人的基础上,进入议论。
点出了方仲永天资出众,而后来又“泯然”为众人的原因,既总结了前面的故事,又是揭示道理的前奏。
(4)“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交代了关于方仲永的哪些情况?联系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这么写?理解:“金溪民方仲永”交代了他的籍贯、身世、姓名、家世。
“世隶耕”为下文作铺垫,既衬托出他的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
(5)第②段开头“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中有什么作用?理解:起过渡作用。
此句中的“之”字承前,指仲永才能初露时期的情形;“闻”“久”二字则表明作者长期不在家乡,仅从传闻中得知,尚未见到仲永──这最后一点是暗含在全句话中的。
如果把这一点意思明说出来,则全句应是“余闻之也久而未见其人”。
这样,下文再说“见”就十分自然了。
由此可见,“余闻之也久”这句话,是用一明一暗的两层意思来实现上下文的过渡的。
(6)本文为什么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理解:本文详写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这样安排暗含了文章的主旨。
这篇文章,意在以方仲永为反面的例子,来说明“受之人”即后天教育的重要性。
题目中的“伤”字,就已经透露这一点。
“伤”是哀伤、哀怜的意思。
作者为什么“伤”仲永?因为方仲永天资非凡而“受于人者不至”,最终“泯然众人”。
但这不是仲永自身造成的,不能怪仲永,因为他毕竟是个孩子,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是他贪财短视的父亲造成的。
文章在首段叙事中详写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有两条线索:一条从叙述方仲永才能的突然显露到声誉日隆;另一条叙述仲永父亲从发现儿子才能到以儿子才能为谋利手段。
这样写的用意:一是说明“仲永之通悟”确实是“受之天”,有先天的因素;另一方面,正是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埋下才能衰退的种子,即“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说明仲永未能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
至于仲永长大后才能衰退以至丧失殆尽,则是“不使学”的必然结果,当然不必多说。
叙事部分已经蕴含了所要说明的道理,因此议论部分也不必多说了。
(7)怎样认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理解:结尾的议论部分就事说理。
作者认为“仲永之通悟”是“受之天”,他的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并引发天赋不如方仲永的人如果不“受之人”,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慨。
这段话论说事理,步步推进,辨明了“受之天”与“受之人”的关系,令人深感“受之人”的重要。
作者所说的“受之天”,是指人的天资;“受之人”,是指后天教育。
作者认为,二者之间,后者更为重要,即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
这里要注意,“受之人”是说人所受到的后天教育,而不是说人自身的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方仲永因其父“不使学”而根本无从学习,无从努力),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后者并不在本文的议题之内。
但我们却可以从中受到启发,对我们认识人的天资与后天学习和主观努力的关系不无裨益。
积累运用拓展演练一、同步练习1. 解释下列句子中带点的词。
①未尝.识书具()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③其文理..还家()..皆有可观者()④从先人2.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②不能称.()前时之闻③泯.()然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其”所指代的内容。
①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④稍稍宾客其父()⑤父利其然也()4.用原文填空。
①幼年仲永天资聪颖,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年仲永才能大不如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年仲永已变得很平庸了,表达这个意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仲永之所以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这个事例告诉我们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这一空用自己的话作答)5.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余闻之也/久 B.借旁近/与之C.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D.父利其然/也二、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题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然众人矣。
”6.指出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①父异焉________ ②其诗以……为意________③稍稍宾客其父________ ④令作诗________7.选文中有一个通假字,_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8.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代政治家、文学家。
作者通过方仲永的故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翻译句子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泯然众人矣。
10.“父异焉”、“邑人奇之”皆因仲永本身的“异”。
仲永自身的“异行”,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略加分析。
11.仲永的父亲“不使学”的原因是什么?其具体作法又是怎样的?12.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13.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内容:______ _______ _。
参考答案一、同步练习1.①曾经②和同一族的人搞好关系③文采和道理④指王安石死去的父亲2.①pān yè②chèn ③mǐn3.①自己的②他的③他的④他的⑤这种4.①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泯然众人矣②父利其然也……不使学即使天赋再好,也离不开后天的培养和学习.5.C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6.①对……感到诧异②内容③把……当作宾客④让7.“扳”通“攀”牵,引8.《伤仲永》;王安石;宋朝;后天学习对成才的重要性。
3.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2)余闻之也|久9.①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②他的才华已经消失,成为一个普通人了。
10.一异在五岁时忽啼求书具,二异在不学而能书,三异在不学而能诗,四异在方仲永决不是偶而能写首把诗,而是“指物作诗立就”,并且“其文理皆有可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