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台览古 李白》阅读答案
[古诗文阅读]李白《越中览古》阅读练习及答案(2篇)【精品文档】
[古诗文阅读]李白《越中览古》阅读练习及答案(2篇)
注:本文经过精心编辑,部分内容来源网络,如有疑议,请联系我们处理。
[古诗文阅读]李白《越中览古》阅读练习及答案(2篇)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①本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②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最有代表性的怀古诗之一。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诗作简单赏析。
(2分)
答案:
5.(共4分)①一、二两句描绘了越王及其战士胜利归来的画面(1分),充。
越中览古 古诗文阅读答案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专注下一代成长越中览古古诗文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1)李白的这两首怀古之作,从体裁上看,都是_________诗,都抒发了_________的感慨。
(2)这两首诗都是览古之作,题材相近,但在今昔的对比上写法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七绝;人事多变、盛衰无常。
(2)《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遗址的荒凉,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作了鲜明的对比;《苏台览古》则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暗示昔日的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比照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今昔盛衰之感。
(意对即可)
蝶恋花 从汀州向长沙(1930.7)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
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古诗文阅读李白《越中览古》阅读练习及答案2篇
[古诗文阅读]李白《越中览古》阅读练习及答案(2篇)[古诗文阅读]李白《越中览古》阅读练习及答案(2篇)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①本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②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最有代表性的怀古诗之一。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诗作简单赏析。
(2分)答案:5.(共4分)①一、二两句描绘了越王及其战士胜利归来的画面(1分),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1分)。
②诗人选取了越王班师回国的两个镜头,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作了鲜明的对比(1分),深刻地揭示了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主旨(1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对下面诗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从这首诗的题目“越中览古”看,这是诗人游览春秋时期越国王城故址之后写的。
B.“战士还家尽锦衣”一句描写越国战士打胜仗之后,穿着华丽的衣服得意地回家的样子。
即成语“衣锦还乡”的意思。
C.“宫女如花满春殿”暗指越国送西施到吴国以迷乱吴王之意。
D.“只今惟有鹧鸪飞”一句,感慨如今越王宫业已荒废,只有鸟儿在颓殿乱飞。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通过览古所见所感,寄托了盛衰无常的感慨;情感的基调中含咏叹兼嘲讽。
B.这首诗讽刺了越王勾践打了胜仗之后的骄奢傲慢与恣情欢乐。
C.诗中所用的对比方式不同寻常,前三句着意渲染昔日的繁华与欢乐,用意在于突出今日的破败与凄凉。
D.本诗借览古描写的是客观景物,但却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思考。
答案:1.(1)C项所说内容并不是这首诗中的内容,属于无中生有。
(2)B项并不是讽刺越王勾践打了胜仗之后的骄奢傲慢与恣情欢乐。
李白《苏台览古》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李白《苏台览古》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注释⑴苏台:即姑苏台,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览:观览。
⑵旧苑:指苏台。
苑:园林。
⑶菱歌:东南水乡老百姓采菱时唱的民歌。
清唱:形容歌声婉转清亮。
⑷西江:指长江,因其在苏州西,故称。
⑸吴王宫里人:指吴王夫差宫廷里的嫔妃。
阅读练习(1)诗歌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4分)(2)简析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参考答案】:⑴运用了今昔盛衰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简要说明”要点。
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
后面紧接着写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荒”对比,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对照,增强了诗作的表现力,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炼而又自然。
⑵分析要点:①感慨人事沧桑巨变,盛衰兴废无常。
②寄予“逸豫而亡身”的主题,讽喻统治者不可骄纵、逸乐。
分析要结合诗句具体展开。
(意思对即可)译文山上荒台与残破的宫墙对着新绿的杨柳,山下采菱人的歌声中一派春光锦绣。
当日这里的欢歌盛舞何处去寻?只有那曾照吴王宫里人的西江月依然如旧。
[赏析]《苏台览古》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此诗描写了姑苏台的今昔变化,突出了春光依旧,而穷奢极欲的帝王已无处寻觅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昔盛今衰的感慨之情。
全诗着重写今日之荒凉,以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来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旨意遥深,感人肺腑。
苏台,即姑苏台。
相传是吴王夫差特意修建来和西施嬉戏作乐为长夜之饮的地方。
李白为此写过一首《乌栖曲》,诗中写道:“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贺知章初读其诗,慨叹说:“此诗可以泣鬼神矣!”这首绝诗取材与《乌栖曲》相同,但是在情感体验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技巧的处理上,却呈现出另一种韵味,同样是一首可以泣鬼神的绝唱。
李白诗歌赏析选(2011)
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①,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②。
注:①折柳:即“折杨柳”,古乐曲名,多为伤春悲离之辞。
②楼兰:西汉时楼兰的一个国王,曾屡次派人拦杀汉使,后被大将军霍光派人用计杀掉。
1.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2.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答:3.写出这首诗中对仗工整的两句并揭示其含义。
4.诗的开头写五月的“寒”,结尾则写“斩楼兰”,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①,晋代衣冠成古丘②。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③,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①三国时孙权迁都建业,以后孙皓营建新宫,穷极奢华。
东晋时宫城仍为吴之旧地,当时是王、谢等家族极盛之时。
②晋琅琊王睿,即位于建康(今南京)。
③前人有“邪医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李白即用此意。
1. 诗的颔联中,“埋幽径”“成古丘”是什么意思?2. 本诗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3. 本诗咏的是古迹,结句落一“愁”字。
请问,作者“愁”什么?4.“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李白什么样的思想?5.李白在抒发兴亡盛衰的慨叹中兼有所讽刺。
请结合原诗对讽刺意味作简要的分析。
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1)有人说,一个“香”字用得极佳。
请你说说“佳”在何处?(2)试简析最后两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听蜀僧浚弹琴蜀僧抱绿绮, 西下峨嵋峰。
为我一挥手, 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 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 秋云暗几重。
注:①蜀僧浚:来自蜀地的和尚法号浚。
②绿绮:原为司马相如的琴名。
2024届高考古诗文阅读 李白专练(含解析)
高考古诗文阅读李白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小题。
(12分)材料一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①九世孙。
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
神龙初,遁还,客巴西。
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
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
州举有道②,不应。
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
”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
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
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
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
白犹与饮徒醉于市。
帝坐沈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③面,稍解,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
帝爱其才,数宴见。
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力士素贵,耻之,擿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
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八仙人”。
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白浮游四方,尝乘月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
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
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
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
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
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
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
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
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选自《新唐书·李白传》)注释:①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暠,唐玄宗二年追谥。
②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
③靧(hui):洗脸。
材料二世俗多言李太白在当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见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故其地有捉月台。
予按李阳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阳冰试弦歌①于当涂,公疾亟②,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为序。
”又李华作《太白墓志》,亦云“赋《临终歌》而卒”。
【优化探究】2019届高考语文(全国通用)一轮复习 提素能11-2 Word版含解析
1.(2019年高考湖北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欧阳修记得金銮同唱第,春风上国繁华。
如今薄宦老天涯。
十年歧路,空负曲江花。
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
孤城寒日等闲斜。
离愁难尽,红树远连霞。
【注】欧阳修贬任滁州太守期间,一位同榜及第的朋友将赴任阆州(今四川阆中)通判,远道来访,欧阳修席上作此词相送。
词中的“曲江花”代指新科进士的宴会,“阆苑”指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1)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前人评此词,称其“飘逸”。
请结合“闻说阆山通阆苑,楼高不见君家”两句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这首词蕴含的情感主要有:①久别重逢的喜悦;②宦海沉浮的悲惋无奈;③离别在即的愁绪。
(2)①想象奇特,虚实相生。
词人忽发奇想,将本来荒僻的阆州点化为神仙阆苑,赋予阆州神话般的美丽。
虚实处理得当,富有浪漫色彩。
②境界缥缈开阔,语言洒脱灵动。
[古诗文阅读]李白《越中览古》阅读练习及答案(2篇)
[古诗文阅读]李白《越中览古》阅读练习及答案(2篇)[古诗文阅读]李白《越中览古》阅读练习及答案(2篇)[古诗文阅读]李白《越中览古》阅读练习及答案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①本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②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最有代表性的怀古诗之一。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诗作简单赏析。
答案:5.①一、二两句描绘了越王及其战士胜利归来的画面,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
②诗人选取了越王班师回国的两个镜头,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作了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主旨。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对下面诗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从这首诗的题目“越中览古”看,这是诗人游览春秋时期越国王城故址之后写的。
B.“战士还家尽锦衣”一句描写越国战士打胜仗之后,穿着华丽的衣服得意地回家的样子。
即成语“衣锦还乡”的意思。
C.“宫女如花满春殿”暗指越国送西施到吴国以迷乱吴王之意。
D.“只今惟有鹧鸪飞”一句,感慨如今越王宫业已荒废,只有鸟儿在颓殿乱飞。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览古所见所感,寄托了盛衰无常的感慨;情感的基调中含咏叹兼嘲讽。
B.这首诗讽刺了越王勾践打了胜仗之后的骄奢傲慢与恣情欢乐。
C.诗中所用的对比方式不同寻常,前三句着意渲染昔日的繁华与欢乐,用意在于突出今日的破败与凄凉。
D.本诗借览古描写的是客观景物,但却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思考。
12下一页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李白《苏台览古》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苏台览古》全诗翻译赏析《苏台览古》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此诗描写了姑苏台的今昔变化,突出了春光依旧,而穷奢极欲的帝王已无处寻觅的现实,表达了作者对昔盛今衰的感慨之情。
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注释:⑴苏台:即姑苏台,故址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览:观览。
⑵旧苑:指苏台。
苑:园林。
⑶菱歌:东南水乡老百姓采菱时唱的民歌。
清唱:形容歌声婉转清亮。
⑷吴王宫里人:指吴王夫差宫廷里的嫔妃。
译文:曾经的歌台,曾经的舞榭,曾经的园林,曾经的宫殿,如今都已经荒废,只有杨柳叶儿青青,还有那湖中的采菱女在清唱着青春永恒的歌谣。
谁还记得吴王夫差的事儿呢?只有那城西河中的明月,曾经照耀过吴王宫殿,照耀过在宫中灯红酒绿的人。
创作背景:唐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李白游姑苏台时做此诗,通过对姑苏台今昔变化的描写,表达作者对昔盛今衰的感慨之情。
简析:七绝《苏台览古》是一首怀古诗。
全诗是说,时移世变,荣华富贵不能长在,吴国兴盛繁荣的时代已永不复返;旧日的阆苑宫殿已是一片荒草,而今只有西江上的月亮,曾经照过吴王宫里的人。
吊古情深语极凄婉。
“只今惟有”四字用得妙,写今日之荒凉,暗示昔日之繁华,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变幻无常的人事,见出昔盛今衰之感,用语遣词,精炼而又自然。
赏析:苏台,即姑苏台。
相传是吴王夫差特意修建来和西施嬉戏作乐为长夜之饮的地方。
李白为此写过一首《乌栖曲》,诗中写道:“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
”贺知章初读其诗,慨叹说:“此诗可以泣鬼神矣!”这首绝诗取材与《乌栖曲》相同,但是在情感体验的表达方式和艺术技巧的处理上,却呈现出另一种韵味,同样是一首可以泣鬼神的绝唱。
兴由“苏台览古”而起,抒发古今异变,昔非今比的感慨,则今日所见之苑囿台榭,已非昔日之苑囿台榭;今日苑囿台榭的杨柳青青,无边春色,不仅令人想起它曾有过的繁华,更令人想起它曾经历过的落寞。
【古诗文阅读】李白《越中览古》阅读练习及答案(2篇)
【古诗文阅读】李白《越中览古》阅读练习及答案(2篇)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①本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②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最有代表性的怀古诗之一。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诗作简单赏析。
(2分)答案:5.(共4分)①一、二两句描绘了越王及其战士胜利归来的画面(1分),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1分)。
②诗人选取了越王班师回国的两个镜头,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作了鲜明的对比(1分),深刻地揭示了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主旨(1分)。
1.写作下面这首诗,提问问题。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例如花掉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对下面诗句解说员有误的一项就是()a.从这首诗的题目“越中览古”看看,这就是诗人游览春秋时期越国王城故址之后写下的。
b.“战士还家尽锦衣”一句描绘越国战士打胜仗之后,穿著华丽的衣服懊恼地回家的样子。
即为成语“衣锦还乡”的意思。
c.“宫女例如花掉满春殿”暗指越国送来西施至吴国以癫狂吴王之意。
d.“只今惟有鹧鸪飞”一句,感叹如今越王宫业已破败,只有鸟儿在颓殿飞进。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就是()a.这首诗通过详古所见到所感,倾注了盛衰无常的感叹;情感的基调中不含抒发并任嘲弄。
b.这首诗嘲讽了越王勾践打了胜仗之后的骄纵高傲与恣情快乐。
c.诗中所用的对照方式不同寻常,前三句上国图形昔日的繁盛与快乐,本意是注重今日的残破与悲凉。
d.本诗借览古描绘的就是客观景物,但却蕴含着深邃的历史思索。
答案:1.(1)c项所说内容并不是这首诗中的内容,属无中生有。
(2)b项并不是嘲讽越王勾践打了胜仗之后的骄纵高傲与恣情快乐。
苏台览古李白阅读答案
苏台览古李白阅读答案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21.诗歌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3分)答:【知识点】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运用了今昔盛衰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简要说明”要点。
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
后面紧接着写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 旧”“荒”对比,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对照,增强了诗作的表现力,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炼而又自然。
(3分)解析:先通读全诗,根据“旧”“今”不难判断今昔盛衰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再结合诗句内容谈这种手法在诗中的运用,最后说说效果即可。
【思路点拨】我们常说的表现手法指:对比、衬托、渲染、烘托、象征、类比、用典、联想和想象、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比兴、卒章显志等。
鉴于目前对诗歌的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没有明确的划分,有时候两者有交叉的地方。
鉴赏表现手法的步骤是:(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或哪些)表现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手法的;(3)指出此种手法有什么效果,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22.简析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答:【知识点】考查考生鉴赏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鉴赏评价)。
【答案解析】分析要点:①感慨人事沧桑巨变,盛衰兴废无常。
②寄予“逸豫而亡身”的主题,讽喻统治者不可骄纵、逸乐。
分析要结合诗句具体展开。
(意思对即可)(4分)解析:通读全诗理解大意,抓住主要意象“旧苑”“荒台”“月”,以及透露情感的词语“不胜”“惟有”“曾”来分析。
【思路点拨】如何快速、准确地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第一步,抓住诗题。
古诗的诗题常常就是诗歌的中心事件。
许多古诗诗题的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
第二步,抓住关键词。
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也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古诗文阅读]李白《越中览古》阅读练习及答案(2篇)
[古诗文阅读]李白《越中览古》阅读练习及答案(2篇) [古诗文阅读]李白《越中览古》阅读练习及答案(2篇)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①本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②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最有代表性的怀古诗之一。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诗作简单赏析。
(2分)答案:5.(共4分)①一、二两句描绘了越王及其战士胜利归来的画面(1分),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1分)。
②诗人选取了越王班师回国的两个镜头,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作了鲜明的对比(1分),深刻地揭示了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主旨(1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对下面诗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从这首诗的题目“越中览古九象,”看,这是诗人游览春秋时期越国王城故址之后写的。
B.“战士还家尽锦衣”一句描写越国战士打胜仗之后,穿着华丽的衣服得意地回家的样子。
即成语“衣锦还乡”的意思。
C.“宫女如花满春殿”暗指越国送西施到吴国以迷乱吴王之意。
D.“只今惟有鹧鸪飞”一句,感慨如今越王宫业已荒废,只有鸟儿在颓殿乱飞。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览古所见所感,寄托了盛衰无常的感慨;情感的基调中含咏叹兼嘲讽。
B.这首诗讽刺了越王勾践打了胜仗之后的骄奢傲慢与恣情欢乐。
C.诗中所用的对比方式不同寻常,前三句着意渲染昔日的繁华与欢乐,用意在于突出今日的破败与凄凉。
D.本诗借览古描写的是客观景物,但却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思考。
答案:1.(1)C项所说内容并不是这首诗中的内容,属于无中生有。
(2)B项并不是讽刺越王勾践打了胜仗之后的骄奢傲慢与恣情欢乐。
中考语文阅读练习(9)
中考语文阅读练习(9)2021年中考语文阅读周周练周一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两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李白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阅读训练①请谈谈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要紧不同之处。
②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如何样的感叹?参考答案①答案要点:《越中览古》着重渲染越宫往日的繁华,结句聚焦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姑苏台今日的荒凉;《苏台览古》着重描画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②答案要点: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叹,对功名富贵的否定周二文言阅读马嘉海有鱼曰马嘉,银肤燕尾,大者视晬儿。
脔,用火薰之,可致远。
常潜渊不可捕,春夏乳子,则随潮出波上,渔者用现在帘而取之。
帘为疏目,广袤数十寻,两舟引张之,缒以铁,下垂水底。
鱼过者,必钻触求进,愈触愈束愈怒,则颊张鬣舒,钩著其目,致不可脱。
向使触网而能退却,则悠然逝矣。
知进而不知退,用罹烹醢之酷,悲夫!(摘自《南宋文录录》)注释:①晬儿:婴儿满百日或满一周岁者称啐儿。
②脔(luán):切成碎块的肉。
③潜渊:潜进深水。
④寻:古代长度单位。
八尺为一寻。
⑤缒:用绳子拴着从上面往下送。
⑥鬣:兽颈上的长毛,那个地点指鱼鳍。
⑦醢(hǎi):切成肉泥、肉酱。
阅读训练1、给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1)大者视晬儿__________ (2)广袤数十寻__________(3)缒以铁____________ (4)用罹烹醢之酷__________2、说明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大者视晬儿( ) (2)春夏乳子( )(3)渔者用现在帘而取之( ) (4)则悠然逝矣( )(5)用罹烹醢之酷( )( )3、下列句子中“之”的词性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用火薰之B、渔者用现在帘而取之C、两舟引张之D、用罹烹醢之酷4 翻译下列句子。
李白《越中览古》阅读训练附答案
李白《越中览古》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阅读训练】: 1、对下面诗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从这首诗的题目“越中览古”看,这是诗人游览春秋时期越国王城故址之后写的。
B.“战士还家尽锦衣”一句描写越国战士打胜仗之后,穿着华丽的衣服得意地回家的样子。
即成语“衣锦还乡”的意思。
C.“宫女如花满春殿”暗指越国送西施到吴国以迷乱吴王之意。
D.“只今惟有鹧鸪飞”一句,感慨如今越王宫业已荒废,只有鸟儿在颓殿乱飞。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通过览古所见所感,寄托了盛衰无常的感慨;情感的基调中含咏叹兼嘲讽。
B.这首诗讽刺了越王勾践打了胜仗之后的骄奢傲慢与恣情欢乐。
C.诗中所用的对比方式不同寻常,前三句着意渲染昔日的繁华与欢乐,用意在于突出今日的破败与凄凉。
D.本诗借览古描写的是客观景物,但却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思考。
3、本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 4、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最有代表性的怀古诗之一。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诗作简单赏析。
(2分)【参考答案】: 1、C项所说内容并不是这首诗中的内容,属于无中生有。
2、B项并不是讽刺越王勾践打了胜仗之后的骄奢傲慢与恣情欢乐。
3、一、二两句描绘了越王及其战士胜利归来的画面(1分),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1分)。
4、诗人选取了越王班师回国的两个镜头,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作了鲜明的对比(1分),深刻地揭示了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主旨(1分)。
李白诗歌鉴赏专题
李白诗歌鉴赏专题江苏省洪泽县中学张宝玉【高考题例】㈠1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2002年全国卷)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
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㈡16.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2004年天津卷)听蜀僧濬弹琴李白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
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种,霜降而鸣。
(1)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答:(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㈢1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 2004年浙江卷)菩萨蛮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
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⑴古典诗词特别讲究炼字。
请简要分析“空”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答:⑵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
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㈣10.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2005年高考福建卷)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
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1)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
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4分)答:(2)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
李白《越中览古》阅读答案
李白《越中览古》阅读答案李白《越中览古》阅读答案李白《越中览古》阅读答案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4分)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①本诗的一、二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②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最有代表性的怀古诗之一。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本诗作简单赏析。
(2分)答案:5.(共4分)①一、二两句描绘了越王及其战士胜利归来的画面(1分),充满了胜利者的喜悦和骄傲(1分)。
②诗人选取了越王班师回国的两个镜头,将昔时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作了鲜明的对比(1分),深刻地揭示了人事变迁、盛衰无常的主旨(1分)。
1.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1)对下面诗句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从这首诗的题目“越中览古”看,这是诗人游览春秋时期越国王城故址之后写的。
B.“战士还家尽锦衣”一句描写越国战士打胜仗之后,穿着华丽的衣服得意地回家的样子。
即成语“衣锦还乡”的意思。
C.“宫女如花满春殿”暗指越国送西施到吴国以迷乱吴王之意。
D.“只今惟有鹧鸪飞”一句,感慨如今越王宫业已荒废,只有鸟儿在颓殿乱飞。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通过览古所见所感,寄托了盛衰无常的感慨;情感的基调中含咏叹兼嘲讽。
B.这首诗讽刺了越王勾践打了胜仗之后的骄奢傲慢与恣情欢乐。
C.诗中所用的对比方式不同寻常,前三句着意渲染昔日的繁华与欢乐,用意在于突出今日的破败与凄凉。
D.本诗借览古描写的是客观景物,但却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思考。
答案:1.(1)C项所说内容并不是这首诗中的内容,属于无中生有。
(2)B项并不是讽刺越王勾践打了胜仗之后的骄奢傲慢与恣情欢乐。
李白《越中览古》阅读答案2越中览古李白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注释⑴越中:指现在的浙江绍兴一带,此为春秋时代越国的首都。
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绵阳中学高2020级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模拟检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器物与辞赋之间的关系极为亲密。
《文心雕龙·诠赋》谓赋“铺采摛文,体物写志”,赋是“体物”文学的代表,敏锐地反映物质文化。
再者,人们在日常使用的器物上进行辞赋创作,雅趣所至,多有题咏。
皇甫谧《三都赋序》认为赋“文必极美”“辞必尽丽”,器物与辞赋的联姻,是“物之魅”与“文之美”的结缘。
辞赋中的器物与器物上的辞赋共同构成了辞赋与器物之间的关系,其最终表现形式仍是文学作品。
曹丕《典论·论文》曰“诗赋欲丽”,刘熙载《艺概·赋概》曰“赋起于恃事杂音,诗不能驱故为赋以铺陈之”,因为赋在修辞上的鲜明优势,与器物相关的作品有三点值得关注:一是追根溯源,敷陈器物材料。
枚乘的《七发》有一节专写音乐,重心落在“琴”上,古人以桐木为琴,选材是制琴的第一步,接着再进入到演奏的阶段。
琴在汉代极受贵族、文人士大夫喜爱,桓谭《新论·琴道篇》说“八音之中,惟丝最密,而琴为之首”;而由蔡邕焦尾琴的典故,既可见选材之难,又可见蔡邕精于琴道。
琴是士人言志的重要器物,嵇康《琴赋》甚至认为“众器之中,琴德最优”。
他们都重视书写制作乐器的材料的生长环境,至于其他器物题材赋也多如此。
二是曲尽其妙,提升器物品格。
唐代李德裕曾作《画桐华凤扇赋》,序曰:“成都夹岷江,矶岸多植紫桐。
每至春暮,有灵禽五色,来集桐华,以饮朝露。
及华落,则烟飞雨散,不知其所。
往有名工,绩于素扇,以赉稚子,余因作小赋,书于扇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21.诗歌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说明。
(3分)
22.简析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4分) 21.运用了今昔盛衰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
“简要说明”要点。
此诗一上来就写吴苑的残破,苏台的荒凉,而人事的变化,兴废的无常,自在其中。
后面紧接着写杨柳在春天又发新芽,柳色青青,年年如旧,岁岁常新,以“新”与“旧”“荒”对比,不变的景物与变化的人事对照,增强了诗作的表现力,写出古今盛衰之感,用意遣词,精炼而又自然。
(3分)
22.分析要点:①感慨人事沧桑巨变,盛衰兴废无常。
②寄予“逸豫而亡身”的主题,讽喻统治者不可骄纵、逸乐。
分析要结合诗句具体展开。
(意思对即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