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践报告
混凝土结构实习报告doc
![混凝土结构实习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048c504e59eef8c75ebfb347.png)
混凝土结构实习报告篇一:混凝土结构实习报告混凝土结构实习报告院系: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一、实习目的和任务1、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
深化与加强对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工作方法的了解和掌握,通过工地实地考察,进一步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知识。
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
2、积累感性认识,增强实践知识,收集有关的资料,为学好后续课程做好准备,创造条件。
3、培养独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信心勇气和兴趣。
通过在实践中的锻炼,增强专业素质。
通过参观,亲身感受我们未来的工作场所与工作方式。
二、参观时间XX年12月16日星期六上午三、参观地点湖北省武汉市中南民族大学四、工程介绍1、工程项目名称和参建单位名称工程项目名称:中南民族大学教师二期周转房工程建设单位:中南民族大学设计单位:湖北天一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湖北合联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武汉地质工程勘察院总承包单位:桩基、基础、1、2#楼:新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4#楼:湖北楚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5、6#楼:武汉建工股份有限公司2、工程规模及用途本工程总用地面积19257.8 m2,地上总建筑面积100881.69 m2(其中1、3、4#楼17401.65 m2,2#楼14922.48 m2,5、6#楼16877.13 m2),地下总建筑面积11871.82 m2,周转房居住总户数784户,绿化率32%,容积率3.3,建筑密度15.2%,总停车位323辆,其中地上80辆,地下243辆,地下一层。
建筑物总高度:99m;主体层数:1-4#楼33层,5、6#楼32层;±0.000相当于23.2m。
另外:5、6#楼地下室以及地下室B-H段为人防地下室,按平战转换设计,平时为汽车库,战时为二等人员掩护部。
人防工程类别:甲类;抗力级别:核6级,常6级;防化级别:人员掩蔽丙级,人防有效面积:3080 m2,建筑面积:3685.8 m2,掩蔽面积:2550 m2,掩蔽人数:2300人;防护单元:两个;抗爆单元:6个;出入口数量:6个;出入口宽度:7.1m;一、五号口为两个单元的排风口,即战时人员主要出入口。
混凝土的实习报告
![混凝土的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ed6cad7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59.png)
混凝土的实习报告关于混凝土的实习报告4篇混凝土的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的目的1。
通过本次参观实习,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理论,理论联系现场实际,在回归到理论上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了解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初步建立对混凝土结构的现场施工认识。
初步建立对CFG桩机、剪力墙、钢筋砖过梁、混凝土裂缝和脚手架的认识。
3。
激发我们对混凝土结构的热爱,了解混凝土结构在工民建中的重要作用,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品质和集体意识。
二、工程的概况保利・心语地处武汉东湖技术开发区南湖农业园,东邻野芷湖,西临丁字桥南路,北接南湖南路。
项目占地42万方。
保利心语是保利地产(全国地产综合实力5强)在武汉市场继保利花园、保利十二橡树庄园后开发的又一力作。
自然景观资源丰富,与5200余亩野芷湖相连,拥有近千米超长湖岸线,东望狮子山,可谓湖光山色应有尽有。
周边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林立,具有浓郁的人文氛围。
项目规划设计赋予人本思想,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
有针对性地通过小区道路的合理组织,休闲设施的精心安排,为住宅提供自然、舒适的居住环境,满足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类型的住户生理、心理需要。
花园洋房区临湖,能充分享受到良好的景观资源,水从两侧把花园洋房区与小区其他部分分开,并与整个湖面连通,整个花园洋房区形成镶入水中的半岛。
建筑结构为25层剪力墙结构,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容积率1。
5。
三、实习的内容12月10日,我们土木工程5个班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保利・心语的施工现场,进行为期半天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认知实习。
老师们和总工带领我们参观了整个工地,全程给我们进行详细讲解,引导我们把施工现场与理论知识联系起来。
从CFG桩机,到剪力墙,再到钢筋砖过梁等等,我们有了初步的了解。
1。
CFG桩机一进工地,便可看到CFG桩机。
CFG桩机包括桩架和钻进系统两部分。
桩架采用液压步履式或履带式底盘,自动化程度高,可自行走及360°回转。
大学生混凝土社会实验报告
![大学生混凝土社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9b0035a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73.png)
大学生混凝土社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利用混凝土材料,通过一系列操作,观察混凝土在社会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特点和优势,并总结我们对于混凝土社会实验的认识和体会。
实验器材1. 混凝土材料2. 水泥3. 砂子4. 石子5. 泥浆试验器6. 强度测试仪7. 实验场地实验步骤及结果步骤一:制备混凝土样本我们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水泥、砂子和石子混合搅拌,制成混凝土样本。
然后将样本倒入模具中,稍加振实,待其充分凝固后,取出混凝土块。
步骤二:测试混凝土块强度我们使用强度测试仪,对每个混凝土块进行强度测试,记录下其抗压强度数据。
步骤三:观察混凝土社会应用1. 建筑中的应用:我们在实验场地附近观察到了许多正在建设的建筑工地,这些工地上大量使用了混凝土。
从地基到墙体、柱子,再到楼板和屋顶,混凝土无处不在,为建筑物提供了坚固的支撑。
2. 道路建设:我们注意到,在城市道路的修建中,混凝土被广泛应用。
修建的道路平坦、坚固,可以承受大量的车辆和行人的压力,大大提高了道路的使用寿命。
3. 水利工程:我们参观了一个正在进行的水利工程,其中的水坝、渠道等结构都采用了混凝土。
混凝土的优点在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不仅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还能防水、抗渗透等。
保证了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长久性。
实验结果分析1. 混凝土具有很高的抗压强度,能够承受大量的压力,为建筑物提供坚固的支撑。
2. 混凝土的使用寿命长,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减少了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3. 混凝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各种环境下都能保持形状和原有的强度。
4. 混凝土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工程要求,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建筑构件,灵活多样。
实验心得体会通过本次混凝土社会实验,我们对混凝土的特点和优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混凝土在建筑、道路和水利等方面的应用广泛且重要,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混凝土的优点不仅在于其强度和稳定性,还在于其环保性和经济性。
我们深刻认识到,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不仅改善了人们的居住和交通条件,还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
混凝土实习报告
![混凝土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de26a9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f.png)
混凝土实习报告
本次实习期间,我参与了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的实习工作。
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到了许多关于混凝土配合比的知识,掌握了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学习,我对混凝土工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更多的信心。
在生产过程中,我学习到了混凝土原材料的选取和配比的重要性,不同原材料的比例和质量对混凝土的性能和强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通过实地操作配料和浇筑混凝土,我加深了对配合比的理解,了解了各种混凝土添加剂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我学习到了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的重要性,以及各种施工工艺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我在实习期间参与了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学到了如何保证混凝土浇筑的均匀性和密实性,以及如何进行养护工作,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掌握了混凝土配合比的相关知识和施工技术,也锻炼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我深刻体会到了实习的重要性和价值,实习是我学习和成长的宝贵机会,也是我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感谢公司领导和同事们在实习期间对我的指导和帮助,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混凝土结构静力实验报告
![混凝土结构静力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c478ff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1.png)
混凝土结构静力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掌握混凝土结构在静力载荷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机理,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以及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实验原理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材料,具有较好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砂子和水,在固化后形成坚固的结构。
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主要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等。
静力实验是通过对混凝土结构施加静力载荷,观察其变形和破坏过程,来研究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安全性。
实验中通常采用加载机构施加垂直于混凝土结构的压力,测量结构的变形和承载能力,从而评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
实验装置与材料实验中使用的主要装置有:- 载荷机:用于施加静力载荷- 变形测量仪:用于测量混凝土结构的变形- 混凝土试件:用于进行实验的混凝土样品所使用的混凝土试件材料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并经过充分浇注和养护。
实验步骤1. 准备混凝土试件:按照设计要求制备适当尺寸的混凝土试件,并进行充分的浇注和养护。
2. 安装变形测量仪:将变形测量仪安装到混凝土试件上,以测量试件的变形情况。
3. 设置载荷机参数:根据设计要求,设置载荷机的加载速度、最大载荷值等参数。
4. 施加静力载荷:启动载荷机,缓慢增加载荷直到试件破坏,期间记录试件的变形情况和载荷值。
5. 数据处理:将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绘制相应的载荷-变形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可以得到混凝土试件在静力载荷作用下的载荷-变形曲线和应力-应变曲线。
载荷-变形曲线可以反映混凝土结构的变形和破坏过程,而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反映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分析:1. 混凝土试件在初始加载时有一些弹性变形,载荷增加时变形呈现非线性增长。
2. 随着载荷的增加,混凝土试件发生塑性变形,并逐渐接近破坏点。
3. 当达到一定载荷时,混凝土试件发生破坏,产生裂缝或破碎,载荷下降。
混凝土成型实验报告
![混凝土成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690026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2b.png)
混凝土成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旨在研究混凝土的成型过程,了解混凝土在成型过程中的物理性质和工艺要求。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混凝土成型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原理
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骨料、粗骨料、掺合料等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人工石料,其制作过程主要包括拌合、浇筑、振实、养护等步骤。
在混凝土实验中,成型是混凝土工艺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密实性。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
•水泥
•砂
•碎石
•水
•搅拌机
•试模具
•振动台
四、实验步骤与方法
1.将水泥、砂、碎石按照设计配合比称量好。
2.将混合物放入搅拌机中进行拌合,保证混合均匀。
3.准备好试模具,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并用振动台进行振实处理。
4.等混凝土凝固后,取出样品进行养护。
五、实验注意事项
1.配合比的准确性对混凝土强度至关重要,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
2.搅拌时间不宜过长,避免混凝土早期硬化。
3.振实时应控制振动时间和力度,以避免产生气孔。
4.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应及时进行保湿,保证混凝土的正常养护。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操作,成功制作出符合要求的混凝土样品。
经检测,样品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密实性良好。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混凝土成型工艺的理解,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了实用经验。
七、结论
本实验通过混凝土的成型过程,深入探讨了混凝土的物理性质和工艺要求,为后续混凝土工程提供了有益参考。
掌握了混凝土成型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为日后的工作积累了经验。
建筑结构实习报告(精选6篇)
![建筑结构实习报告(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33d21a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47.png)
建筑结构实习报告(精选6篇)建筑结构实习报告(精选6篇) ⼀段难忘的实习⽣活结束了,我们肯定学习到了不少学问,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实习报告吧。
但很多⼈说起写实习报告都是毫⽆头绪吧!以下是⼩编帮⼤家整理的建筑结构实习报告(精选6篇),欢迎⼤家分享。
建筑结构实习报告1 ⼀、实习⽬的 通过接触和参加实际⼯作,充实和扩⼤⾃⼰的知识⾯,培养综合应⽤的能⼒,为以后⾛上⼯作岗位打下基础。
⼆、实习内容 参加测量⼯程、钢筋⼯程、模板⼯程、混凝⼟⼯程、砌筑⼯程施⼯全过程的操作实习,学习每个⼯种的施⼯技术和施⼯组织管理⽅法,学习和应⽤有关⼯程施⼯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学习施⼯过程中对技术的处理⽅法。
三、实习概况 在实习期间遵守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出勤率⾼,积极向⼯⼈师傅请教善于发现问题,并运⽤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地技术员的帮助下解决问题。
对钢筋⼯程、模板⼯程、混凝⼟⼯程等有了很具体的了解,同时对部分⼯程进⾏实践操作。
1.钢筋⼯程钢筋使⽤必须坚持先检查后使⽤的原则;钢筋必须有出⼚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按国家规范进⾏复检合格后⽅可⽤于⼯程中,钢筋在现场加⼯,制作加⼯⼯序为:钢筋机械安装→钢筋对焊→锥螺纹加⼯→弯曲成型→钢筋绑扎。
2.模板⼯程模板及其⽀架应根据⼯程结构形式、荷载⼤⼩、地基⼟类别、施⼯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设计。
模板及其⽀架应具有⾜够的承载能⼒、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的重量、侧压⼒以及施⼯荷载。
浇筑混凝⼟时模板及⽀架在混凝⼟重⼒、侧压⼒及施⼯荷载等作⽤下胀模(变形)、跑模(位移)甚⾄坍塌的情况时有发⽣。
为避免事故,保证⼯程质量和施⼯安全,提出了对模板及其⽀架进⾏观察、维护和发⽣异常情况时进⾏处理的要求。
3.混凝⼟⼯程结构混凝⼟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的混凝⼟,取样不得少于⼀次; 2、每⼯作班拌制的同⼀配合⽐的混凝⼟不⾜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次; 3、当⼀次连续浇筑超过100m3时,同⼀配合⽐的混凝⼟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次; 4、每⼀楼层、同⼀配合⽐的混凝⼟,取样不得少于⼀次; 5、每次取样应⾄少留置⼀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混凝土社会实践报告
![混凝土社会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8885b50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ca.png)
混凝土社会实践报告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混凝土大概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但又最容易被忽视的材料之一。
作为一种建筑材料,它无疑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和压力。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除非我们直接面对,否则我们很少思考混凝土的意义和影响。
社会实践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混凝土的背后。
我参观了一座正在建设中的高层建筑,不仅了解了混凝土的制作过程,还亲身体验了参与其中的辛苦和挑战。
这次实践经历让我对混凝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我了解到混凝土的制作并不简单,它需要多种材料的精确比例和复杂的工艺。
在工地现场,我亲眼目睹了水泥、砂子、石子等多种原材料经过配比、搅拌、浇筑形成混凝土的过程。
这也让我明白了每一方混凝土背后都有专业团队的精心策划和组织,才能保证其质量和稳定性。
其次,混凝土的广泛应用也让我意识到它在建筑领域中的重要性。
高楼、桥梁、道路、隧道等都需要大量的混凝土来支撑和承载。
它的强度和耐久性使得建筑物能够稳定存在并承受压力,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混凝土也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我们的社会提供了稳定和便利,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和舒适。
此外,混凝土的环境友好性也让我有所感受。
在实践中,我了解到混凝土不仅在制作过程中能够有效利用和回收废弃材料,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而且在长期使用中也可以进行修复和再利用。
相比较其他材料,混凝土对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混凝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它不仅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建筑材料,更是承载了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重要支撑。
同时,混凝土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制作成本、维修和再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并研究,以寻求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混凝土解决方案。
在未来,我相信混凝土会继续发挥重要作用,并不断创新和进步。
作为建筑行业中的一员,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和探索,为混凝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只有不断提升和完善混凝土的制作和应用,我们才能建设更加安全、舒适、环保的未来社会。
混凝土实验报告
![混凝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ee2b090ec3a87c24128c400.png)
篇一:混凝土实验报告l engineering混凝土试验报告试验名称试验课教师姓学名号混凝土试验黄庆华杜正磊 1150987 熊学玉 2013年12月25日理论课教师日期一.实验目的和内容1.1 实验目的本实验课程是笔者学习专业基础课《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必须同时学习的必修课。
本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实验,认识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受力全过程、加深对混凝土结构基本构件受力性能的理解和掌握,了解、掌握混凝土受弯和受压构件基本性能的试验方法。
实验课程要求参加并完成规定的实验项目内容,理解和掌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实验方法,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通过实践掌握试件设计、实验实施、实验结果整理和实验报告撰写。
1.2 实验内容本次实验课程有10 个不同的实验项目:适筋梁受弯破坏,少筋梁受弯破坏,超筋梁受弯破坏,梁受剪斜压破坏,梁受剪剪压破坏,梁受剪斜拉破坏,梁受扭超筋破坏,梁受扭适筋破坏,柱小偏心受压破坏,柱大偏心受压破坏。
要求每一个学生完成上述项目中两个实验项目,笔者完成了梁受剪剪压破坏和超筋梁受扭破坏实验。
二.试验方法2.1 梁受剪剪压破坏 2.1.1 试件设计受剪剪压梁qc 设计图纸及说明见图1。
图1 受剪剪压梁qc 设计抗剪承载力验算: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11.9??,轴心抗拉强度=1.27??,箍筋抗拉强度=456,纵筋抗拉强度=473.24??。
剪跨比:λ=最小配箍率ah0ρsv,min=0.24试件配箍率ρsv=由hb0=1.15<4得ft=6.68×10?4 yvnasv1=4.15×10?3>??sv,min ,=0.25???0=34.21抗剪承载力1.75asvftbh0+1.25fyvh0=34.84kn>??u,max?vu=34.21kn对应于抗剪承载力的荷载为=2=68.42跨中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试件?? ??=307.92,′=100.52,则fy′as2=as′=91.02mm2,as1=as?as2=216.9mm2y′=′′(?0′)=3.82′=58,取=0.55得0=48.95????试件为超筋梁,则vu=ξ=0.81+1c0fyas1(0.8?ξb)=0.596=?0=70.34 ξ?0.8σs1=fy=437.27mpabxmu1=σs1as1(h0?=7.86kn?m=1+′=11.69对应于抗弯承载力的荷载为=73.06对应于抗弯承载力的荷载应大于对应于抗剪承载力的荷载。
大学混凝土强度实验报告
![大学混凝土强度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42521b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2.png)
大学混凝土强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测定大学混凝土的强度参数,了解该材料的力学性能。
实验原理:大学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它由水泥、骨料、砂浆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在混凝土的制备过程中,水泥与水反应生成水化硬化物,使混凝土逐渐具备一定的强度。
实验中一般采用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来确定混凝土的强度参数。
实验步骤:1. 混凝土制备:按照一定比例将水泥、骨料、砂浆等原材料混合,在搅拌机中充分搅拌,得到混凝土试件。
2. 混凝土试件制备: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并用振动器进行振动,使混凝土充分密实。
待混凝土凝固后,取出试件。
3. 拉伸试验:将混凝土试件放置在拉伸试验机上,逐渐施加拉力,记录拉伸载荷与应变关系曲线。
根据曲线分析,可以得到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抗拉强度等参数。
4. 压缩试验:将混凝土试件放在压力试验机上,逐渐施加压力,记录压力载荷与应变关系曲线。
根据曲线分析,可以得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参数。
5.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混凝土的平均强度和标准偏差,并分析混凝土的强度参数与材料成分和配合比的关系。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得到了混凝土的平均强度和标准偏差。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混凝土的强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水泥的种类、用量和硬化时间等。
不同材料成分和配合比的混凝土强度参数是有差异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大学混凝土的强度参数测定方法和分析过程。
混凝土的强度是一个重要的力学性能指标,对于建筑结构设计和工程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具体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和配合比,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混凝土实习报告5篇
![混凝土实习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acff9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c.png)
混凝土实习报告混凝土实习报告5篇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混凝土实习报告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混凝土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通过对承赤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实地实习,使我们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组成及特点有了更深的认识,并了解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施工工艺,并认识到每个施工阶段的施工细节都影响着路面的工程质量,所以必须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个工序。
通过此次实习达到加深对所学课程知识的理解,使学习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
二、实习时间:20xx年12月5日至20xx年9月31日三、实习地点:承赤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现场。
承赤高速公路作为大庆至广州公路(Z5)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河北省高速公路规划中“纵一”的重要路段。
主线全长111.237km,对加强京津冀地区与蒙东、东北西部地区经济联系,促进环渤海经济圈的建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都有重要作用,对促进沿线地区资源开发,带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必将产生影响。
本人被筹建处安排负责承赤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的监督与工程检测工作。
四、实习内容及过程:承赤高速公路路采用了厂拌法热拌沥青混合料路面的施工工艺。
其路面由面层、基层、底基层组成。
面层分:上面层5cm、中面层7cm、下面层10cm。
其材料有改性沥青、粗细集料等。
基层为二灰稳定碎石;底基层为二灰稳定土。
在路面标段进场初期,参与了其沥青拌合站的选址与规划,认识到拌合场选址的重要性,一般拌合站应在距施工现场2小时运距之内最佳,厂内一般包括原材料存放场地, 沥青贮存、熔化及加热设备, 试验室及办公用房等。
场地要宽大、平整,并对环境及周围居民无影响,且不受洪水侵扰。
场内运输道路要平整、方便,进出的各种机械车辆要方便掉头,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指示标志要齐全到位,同时要将油料及沥青等易燃物品与电源及各种加热设置隔开。
《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践报告
![《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f6b2a46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21.png)
《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践报告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它负责对建筑物的结构进行设计和计算,在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在这学期中学习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项目来应用和巩固这些知识。
在这篇报告中,我将详细介绍我在实践项目中的经验和收获。
在实践项目中,我选择了一座多层住宅楼的结构设计作为我的研究对象。
我首先对建筑物的荷载进行了测算,包括自重、活载和风载等。
然后,我使用梁柱体系进行了初步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反力计算和结构稳定性分析。
接着,我进行了截面设计和钢筋数量的计算,确保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设计要求。
最后,我进行了施工图的绘制和施工技术方案的制定,以指导实际施工过程。
在实践项目中,我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困难,但我也取得了许多收获。
首先,我深入了解了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对结构的设计流程有了清晰的认识。
其次,我学会了使用专业的设计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和设计,提高了我的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践项目,我不仅掌握了理论知识,还学到了如何将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程中。
此外,我还参观了一些实际的建筑工地,观察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过程。
通过实地考察,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流程和技术要求,对理论知识有了更加直观和实际的认识。
同时,我也发现了一些施工中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工程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
在这个实践项目中,我还和团队成员一起合作完成了一些分析和设计任务。
在合作中,我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和协调,学会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通过集思广益,我们提出了创新的设计方案,并成功解决了一些技术难题。
总的来说,通过这个实践项目,我对混凝土结构设计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
我相信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收获将对我今后的工程实践和学习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将继续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在混凝土结构设计领域追求更高的成就。
最新混凝土实验报告
![最新混凝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1909ac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b1.png)
最新混凝土实验报告
根据最新的混凝土实验报告,我们对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测试和分析。
本次实验采用了多种混凝土配比,以评估不同水泥类型、骨料和添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使用粉煤灰作为部分水泥替代材料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工作性和耐久性。
在28天的抗压强度测试中,含有粉煤灰的混凝土样品表现出了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相似的强度发展,但在抗渗性能方面有显著提升。
此外,我们还对轻骨料混凝土进行了研究,发现轻骨料的使用可以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密度,同时保持其结构强度。
这对于需要减轻结构自重的建筑项目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发现。
在添加剂方面,我们测试了多种减水剂和缓凝剂。
结果表明,适当的添加剂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凝固时间,从而提高施工效率和混凝土质量。
最后,通过对不同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样品的测试,我们发现充分的湿养护对于保证混凝土强度的充分发展至关重要。
建议在施工过程中采取适当的养护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长期性能。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为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和施工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和建议,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和耐久性。
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探索更环保、更经济的混凝土材料和施工技术。
《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践报告
![《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践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d137d09192e45361066f565.png)
贵州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考试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混凝土的应用专业:建筑工程技术层次:本科姓名:黄基鸿准考证号:010*********衔接院校:西安外事学院指导老师:完成日期:2015.5.6一、实习目的1、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工地实地考察,进一步掌握混泥土结构设计的知识。
2、积累感性认识、增加实践知识、收集有关资料、为学好后续课程创造条件。
3、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信心、勇气和兴趣。
通过在实践中学习与锻炼,增强专业素质。
二、实习时间2015年3月3号至2015年4月6号三、实习地点陕西兴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四、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陕西兴龙集团是集建筑施工,房产开发,交通路桥,商业经营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属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企业,公路工程总承包二级企业,具有承担各类跨度房屋建筑工程,高度240m以下的构筑物的建筑施工及公路与桥梁施工的能力。
施工员:是在施工现场具体解决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的关系, 组织设计中的东西要靠施工员在现场监督,测量,编写施工日志,上报施工进度,质量,处理现场问题.是工程指挥部和施工队的联络人。
五、实习内容及过程1、混凝土的浇筑过程所需注意的问题1.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时必须采取砼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1.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砼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砼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
1.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1.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1.5、浇筑混凝土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休整。
混凝土成型实验报告模板
![混凝土成型实验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f615da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11.png)
混凝土成型实验报告模板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混凝土成型实验,探究在不同配合比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表现,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二、实验原理
混凝土由水泥、骨料、砂和水按一定配合比混合而成。
水泥在水的作用下水化反应,形成水化硅胶凝体,使混凝土凝固硬化。
影响混凝土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配合比、水灰比、养护条件等。
三、实验步骤
1.准备材料:水泥、骨料、砂、水;
2.按照设计配合比将水泥、骨料、砂混合均匀;
3.慢慢加入适量水,同时搅拌混合,直至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工作性;
4.将混凝土倒入模具中,用捣实棒捣实;
5.养护混凝土,待其凝结硬化。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根据实验记录,不同配合比条件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有所差异。
在水灰比相同时,增大水泥用量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但会降低其工作性。
五、实验结论
1.混凝土的强度与配合比、水灰比密切相关,设计合理的配合比对混凝土性能至关
重要;
2.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以确
保工程质量。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混凝土成型实验,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混凝土材料性能的认识,还锻炼了实验操作技能。
在未来的工程实践中,将能更好地设计和应用混凝土配合比,为工程建设提供可靠支撑。
以上为混凝土成型实验报告模板,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三组混凝土实验报告
![三组混凝土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967fe9e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95.png)
三组混凝土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混凝土配合比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不同配合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的混凝土配合比。
实验原理: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指混凝土中水泥、砂、骨料和水的比例,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
实验步骤:1. 材料准备:根据实验方案需要,准备所需的水泥、砂、骨料和水。
2. 配置混凝土:按照不同的配合比要求,精确的称量所需材料,并进行搅拌,保证配合充分均匀。
3. 配置完混凝土后,将混凝土倒入试件模具中,采用振动台震动,排除空气和杂质。
4. 震动完成后,将试件养护,在恒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密封保存一定的时间。
5. 试件养护结束后,进行混凝土试验。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通过实验得到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样品,进行以下测试:1. 强度测试:采用压力机对试件进行压缩试验,测得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计算平均强度。
2. 劈裂强度测试:采用劈裂试验机进行试验,测试混凝土的劈裂强度。
3. 初凝时间测试:采用细度计法和刚玉石针进行试验,记录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 泌水率测试:采用水泥净测定方法,测试混凝土泌水率。
5. 抗渗性测试:采用压力仪法或浸渗试验等方法,测试混凝土的抗渗性。
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配合比对混凝土的强度有明显影响。
当水灰比适中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高。
2. 水灰比对混凝土的劈裂强度有一定影响。
水灰比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劈裂强度下降。
3. 水灰比对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有一定影响。
水灰比越低,初凝时间越短。
4. 过高的水灰比会导致混凝土泌水率增加,影响混凝土的抗渗性。
5. 通过实验可以确定最佳的混凝土配合比,以获得最佳的综合性能。
实验结论:在配制混凝土时,应根据具体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配合比,以确保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劈裂强度、抗渗性和工作性能等。
配合比的选择需要考虑材料的种类和性质、混凝土使用条件等因素,并可通过实验研究得出最佳的配合比。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可为混凝土工程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操作指导。
混凝实验报告
![混凝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05ce725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4.png)
混凝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混凝土实验,了解混凝土的基本性能和特点,掌握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方法和混凝土的施工工艺。
实验原理,混凝土是由水泥、砂、骨料和掺合料等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人工石材,其性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混凝土的主要性能包括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冻融性、抗渗性等。
实验仪器和材料,水泥、砂、骨料、水、混凝土试验台、混凝土搅拌机、混凝土模具、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机等。
实验步骤:1. 配合比设计,根据实验要求和原材料的性能,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包括水泥、砂、骨料和水的比例。
2. 搅拌混凝土,按照配合比,将水泥、砂、骨料和水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搅拌,直至混凝土均匀一致。
3. 浇筑模具,将搅拌好的混凝土倒入混凝土模具中,用振实棒进行振实,使混凝土密实均匀。
4. 养护混凝土,在混凝土凝固后,进行养护处理,保持适宜的湿度和温度,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5. 抗压强度试验,在混凝土养护后,使用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机进行试验,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本次混凝实验,得出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为XXMPa,符合设计要求。
同时,通过实验还可以得出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合理,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得到了有效控制。
实验结论:本次混凝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对混凝土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严格的施工工艺可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实验注意事项:1.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根据原材料的性能和实际工程要求进行合理设计,避免配合比失衡导致混凝土性能不达标。
2.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要严格控制,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避免施工工艺不当导致混凝土质量不稳定。
3.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要及时、有效,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混凝实验报告到此结束,希望本次实验结果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能够更加重视混凝土的质量和施工工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实验课报告总结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实验课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470c917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be.png)
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实验课报告总结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旨在深入理解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包括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结构设计要素以及施工工艺等。
同时,我们希望通过实践操作,培养我们的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内容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验:1. 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通过测试不同配合比的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了解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
2.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实验:通过拉伸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试件,观察粘结力的变化,理解钢筋与混凝土的相互作用。
3. 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践:分组进行混凝土结构模型的设计与制作,实际操作中考虑各种结构设计要素,如承载能力、稳定性、施工可行性等。
4. 混凝土施工工艺模拟:模拟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和养护过程,了解实际施工中的技术要点。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结果显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水灰比、骨料种类及粒径、水泥强度等级等因素有关。
通过调整配合比,我们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 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实验表明,粘结力的大小受钢筋直径、钢筋表面处理方式、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等因素影响。
合适的钢筋直径和良好的表面处理可以提高粘结力。
3. 混凝土结构设计实践使我们深刻理解了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充分利用材料的性能,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4. 混凝土施工工艺模拟使我们了解了实际施工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搅拌均匀性、运输过程中的防离析、浇筑的连续性和密实性、以及养护温度和湿度的控制等。
四、实验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理解了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我们认识到,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两者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混凝土结构的知识。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对混凝土结构基本原理的理解,努力提高我们的实验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们也期待在更复杂和实际的结构设计中应用所学知识,为未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装配式混凝土实习报告
![装配式混凝土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9d38e8c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b.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对新型建筑材料和施工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
装配式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体系,以其高效、环保、质量稳定等优势,逐渐成为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装配式混凝土技术,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我于2021年7月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装配式混凝土实习。
二、实习目的1. 了解装配式混凝土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
2. 熟悉装配式混凝土的生产工艺、施工技术和质量检验标准。
3. 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掌握装配式混凝土施工的基本技能。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三、实习内容1. 装配式混凝土基础知识实习期间,我首先学习了装配式混凝土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领域。
装配式混凝土是由预制构件、现场浇筑混凝土、连接节点等组成的建筑结构体系。
其主要特点包括:(1)缩短工期:装配式混凝土采用预制构件,现场施工周期短,可大大提高建筑效率。
(2)提高质量: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质量稳定,有利于提高建筑整体质量。
(3)环保节能:装配式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减少废弃物排放,有利于环境保护。
(4)施工便捷:装配式混凝土施工工艺简单,易于操作。
2. 装配式混凝土生产工艺实习期间,我参观了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生产线,了解了其生产工艺。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原材料准备:包括水泥、砂、石子、钢筋等。
(2)混凝土搅拌:将原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搅拌,形成符合要求的混凝土。
(3)浇筑成型:将混凝土浇筑到模具中,形成预制构件。
(4)养护:将预制构件放置在养护室内,进行养护,确保其强度。
(5)脱模、检验:预制构件达到一定强度后,进行脱模和检验。
3. 装配式混凝土施工技术实习期间,我参与了装配式混凝土的施工过程,学习了以下施工技术:(1)预制构件运输:确保预制构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防止损坏。
(2)预制构件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将预制构件按照顺序安装到施工现场。
(3)连接节点施工:确保连接节点施工质量,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践考试混凝土结构设计课程设计
题目:混凝土的应用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层次:本科
姓名:黄基鸿
准考证号:
衔接院校:西安外事学院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一、实习目的
1、理论联系实际、验证、巩固、深化所学的理论知识。
通过工地实地考察,进一步掌握混泥土结构设计的知识。
2、积累感性认识、增加实践知识、收集有关资料、为学好后续课程创造条件。
3、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信心、勇气和兴趣。
通过在实践中学习与锻炼,增强专业素质。
二、实习时间
2015年3月3号至2015年4月6号
三、实习地点
陕西兴龙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四、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陕西兴龙集团是集建筑施工,房产开发,交通路桥,商业经营于一体的,属房屋建筑工程一级企业,公路工程总承包二级企业,具有承担各类跨度房屋建筑工程,高度240m以下的构筑物的建筑施工及公路与桥梁施工的能力。
施工员:是在具体解决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的关系, 组织设计中的东西要靠施工员在现场监督,测量,编写施工日志,上报施工进度,质量,处理现场问题.是工程指挥部和施工队的联络人。
五、实习内容及过程
1、混凝土的浇筑过程所需注意的问题
、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 时必须采取砼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砼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砼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倍。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
、浇筑混凝土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休整。
2、混凝土的养护
、常见的工地上的混凝土的养护主要是自然养护,即浇水养护,有的工地会铺草帘、草席等来覆盖混凝土并且浇水养护,,以保持覆盖物充分湿润。
对于楼地面混凝土工程也可采用蓄水养护的办法加以解决。
也有的特殊情况会采用蒸汽养护和热膜养护、以及太阳能养护,这三种方法均属于的是加热养护。
、蒸汽养护是将构件放在充有饱和蒸汽或蒸汽空气混合物的养护室内,在较高的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环境中进行养护,以加快混凝土的硬化。
蒸汽养护制度包括:养护阶段的划分,静停时间,升、降温速度,恒温养护温度与时间,养护室相对湿度等。
常压蒸汽养护过程分为四个阶段:静停阶段,升温阶段,恒温阶段及降温阶段。
、热模养护是把整齐喷到模板上,但是蒸汽不与混凝土直接接触,热量通过模板与刚成型的混凝土进行热交换,此法用蒸汽较少,加热比较均匀既可用于预制构件,也可用于现浇墙体。
但是在拆模板时,应该严格控制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骤然遇冷产生裂缝。
、而太阳能养护则是利用太阳的辐射能对混凝土进行加热养护,主要采用太阳能养护罩和太阳能养护箱。
箱顶上下两侧铺上透明的塑料薄膜,形成双层透光面。
在弧形方木上面设与箱面吻合的弧形箱盖,上涂反光材料,白天打开箱盖起反光作用,晚上可以保温。
3、施工完后的混凝土有的出现了部分裂缝解决问题
、通过查阅书籍和上网我知道了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温度和湿度的原因,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结构不合理、模板变形、以及基础的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
在后期的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了基础和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产生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
当这些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
如养护不周,有时干有时湿,表面干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
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注意是有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承受压应力。
在素混凝土内或者钢筋混凝土的边缘部位如果出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靠混凝土自身承担。
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出现拉应力或者只出现很小的拉应力。
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高温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的拉应力。
有时温度可以超过其他外荷载引起的应力,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然后我也找到了它的具体的解决办法:为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例如使用碱水防
裂剂。
总之,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温度对混凝土裂缝的影响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