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2014年各省份工业化率数据

合集下载

中国存在过早去工业化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中国存在过早去工业化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

中国存在过早去工业化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检验刘 洋(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经济学院, 北京 100026)摘 要:工业对一国经济现代化和经济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国是否呈现过早去工业化的现象?通过搜集和整理1981到2014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建立面板实证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我国的工业化水平与人均收入之间存在稳健的倒U型关系,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上升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先上升,达到峰值后再呈现下降的趋势。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工业比重达到峰值时,人均GDP水平相对较低,呈现过早去工业化的现象。

分地区研究发现我国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尽管都呈现倒U型趋势,但是中西部地区比东部地区在人均收入较低的水平开始出现去工业化,深入分析后发现中西部地区由于在改革开放初始阶段国企比重和采掘业比重较高,存在一定的“资源诅咒”效应,初始的国有企业产出比重和采掘业就业比重较高的地区更早的出现去工业化。

这对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实现工业化强国具有重要的政策内涵。

关键词:过早去工业化;资源诅咒;人均GDP中图分类号:F4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7X(2021)03.0045-08一、引言工业稳则经济稳,工业兴则经济兴。

自18世纪英国率先开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已经走过200多年的工业化历程。

历史经验表明,工业化进程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往往呈现稳健的倒U型关系,当人均收入较低,此时人均收入增加工业占GDP的比重也会增加,当工业化到达峰值后,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工业占GDP的比重会持续下降。

人们把达到工业化峰值之后的工业化进程称为去工业化,如果在人均收入较低的水平上出现去工业化又被称为过早的去工业化。

Rodrik(2016)研究发现,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人均收入达到一万美元左右(按1990年价格)才开始去工业化,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远低于这一人均收入水平时开始出现工业萎缩,如巴西、印度等国的去工业化时人均收入低于3000美元[1]。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

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文)2015-02-26 10:32:39 来源: 国家统计局作者: 【大中小】浏览:6次评论:0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5年2月26日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发展改革稳定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国内外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宏观调控,奋力激发市场活力,努力培育创新动力,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平稳运行,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发展质量不断提高,民生事业持续改善,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一、综合年末全国大陆总人口为13678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0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为74916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54.77%。

全年出生人口1687万人,出生率为12.37 ;死亡人口977万人,死亡率为7.16 ;自然增长率为5.21 。

全国人户分离的人口[2]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3]为2.53亿人。

表1 2014年年末人口数及其构成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36463亿元,比上年增长7.4%。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306739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就业继续增加。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253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9310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322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9%。

全国农民工[6]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821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0574万人,增长2.8%。

劳动生产率稳步提高。

全年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7]为72313元/人,比上年提高7.0%。

价格水平涨幅较低。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0%,其中食品价格上涨3.1%。

1995-2014各省市城镇化率

1995-2014各省市城镇化率
3238 3161 3092 2984 2847 2631 2581
2578 2638 2687 2774 2881 3089 3130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6737 6691 6639 6596 6570 6406 6380
3320 3209 3097 2975 2845 2767 2689
1244 1260 1273 1281 1281 1279 1279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3833 3835 3834 3834 3833 3826 3825
2224 2201 2182 2166 2134 2123 2119
1609 1634 1652 1668 1700 1703 1706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人)
内蒙古自 治区
指标
年末常住人口
(万人)
城镇人口(万
人)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2152 2115 2069 2019 1962 1860 1771
1858 1825 1784 1740 1686 1581 1504
294
290
286
279
2747 2789 2828 2927 3005 3017 3044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2008年
318
312
308
303
300
296
292
城镇人口(万
人)
乡村人口(万

关于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关于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1995年来源:国家统计局综合司发布时间:2001-09-01 16: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关于199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1996年3月1日1995年,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各地方、各部门继续贯彻中央“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积极落实宏观调控的各项措施,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成就。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有所进展,通货膨胀得到初步抑制,人民生活继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有新的发展。

初步统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773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365亿元,增长4. 5%;第二产业增加值28274亿元,增长13.6%;第三产业增加值18094亿元,增长8%。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物价总水平涨幅仍然偏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不好。

一、农业种植业生产获得较好收成,全年除茶叶减产外,粮食、油料、棉花、糖料、麻类、烤烟、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均有增产,对稳定经济、保障市场供应起了积极作用。

主要农产品产量如下:1995年比上年增长%粮食 46500 万吨 4.5其中:谷物 41700 万吨 5.9油料 2250 万吨 13.1其中:花生 1024 万吨 5.8油菜籽 976 万吨 30.2棉花 450 万吨 3.7黄红麻 40 万吨 12.7甘蔗 6440 万吨 5.7甜菜 1360 万吨 8.5烤烟 210 万吨 8.2茶叶 58 万吨-0.8水果 4190 万吨 19.7林业生产健康发展。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50万公顷,国家重点林业建设工程进展显著,群众造林活动广泛开展,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等国家重点造林项目超额完成规划任务;森林防火、病虫鼠害防治工作有新进展;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工作不断加强,保持了森林面积和蓄积量的双增长,森林覆盖率达到13.92%。

畜牧业全面发展,主要畜产品产量和牲畜存栏头数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2023年高级统计师《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

2023年高级统计师《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word

2023年高级统计师《高级统计实务与案例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第一题党的十八大屡次提到产业构造一词,试述产业构造的调整的含义、变化趋势、如何调整?【参考答案】产业构造调整包括产业构造合理化和高级化两个方面。

产业构造合理化,是指各产业之间相互协调,有较强的产业构造转换力气和良好的适应性,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并带来最正确效益的产业构造,具体表现为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趋向协调平衡的过程。

产业构造高级化,又称为产业构造升级。

是指产业构造系统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的转化过程。

产业构造的高级化一般遵循产业构造演化规律,由低级到高级演进。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构造,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进展,还有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

产业构造合理性的主要标志是:能合理利用资源;各产业部门协调:能供给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效劳:能供给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时机;能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能获得最正确经济效益等。

依据以上概念进展思考全国各个地区(东中西三局部)各个行业的产业构造调整的途径产业构造,也称国民经济的部门构造。

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

社会生产的产业构造或部门构造是在一般分工和特别分工的根底上产生和进展起来的。

变化趋势:第一,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数国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直至70年月,在一些兴盛国家,如英国和美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所占比重下降的趋势开头减弱。

其次,其次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在60年月以前,大多数国家都是上升的。

但进入60年月以后,美、英等兴盛国家工业部门增加值显。

第三,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

60年月以后,兴盛国家的第三产业进展更为快速,所占比重都超过了60%。

从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在工业化阶段,工业始终是国民经济进发展的主导部门。

中国轻重工业之比较

中国轻重工业之比较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
轻工业比重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952 1954 1956 1958 1960 1962 1964 1966 1968 1970 1972 1974 1976 1978
重工业比重
中国产业结构演变
• 传统体制下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政策背景 1. 国际政治经济环境,迫使中国建立起独立 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 2. 当时,发达国家处于工业化中期向后期 过渡阶段,重工业的规模和水平仍然是衡量 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1952-1978年中国轻重工业的变化 *重工业化过程比较明显。 *轻工业主要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为 主,说明重工业化过程是在轻工业没有充分 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 *重工业内部,包括采掘业和原材料工业在 内的初级产品生产占较大比重。
中国重工业超前发展的 政策体制环境
第一,是扭曲的低工资政策。 第二,低利率与低汇率政策,降低重工业投入的 资金成本。 第三,基础产业产品低价格,制造业产品高价格 政策。 第四,农产品低价格和各种服务低价格。 第五,高度集中的企业管理制度和物资分配制度。
重工业超前发展的政策体系
1. 低工资政策 2. 低利率和低汇率政策 3. 低基础产业产品价格和高制造业产品价格政策
中国工业总产值结构的变化(%)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43.10 43.70 47.10 51.50 50.20 48.50 47.40 47.40 47.60
轻工业
56.90 56.30 52.90 48.50 49.80 51.50 52.60 52.60 52.40
经济全球化与Biblioteka 业结构调整• 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与战略

2000-2011全国及各省城镇化率

2000-2011全国及各省城镇化率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上海74.60%75.30%76.40%77.60%81.20%84.50%85.80%86.80%87.50%88.60%88.90%北京77.54%78.06%78.56%79.05%79.53%83.62%84.33%84.50%84.90%85.00%86.20%天津71.99%72.41%72.87%73.45%74.21%75.11%75.73%76.31%77.23%78.00%70.70%广东55.00%56.45%57.42%58.45%59.60%60.68%63.00%63.14%63.37%63.40%66.50%辽宁54.24%55.01%55.51%56.01%56.01%58.70%58.99%59.20%60.05%60.40%64.05%浙江48.67%50.90%51.90%52.99%54.00%56.02%56.50%57.20%57.60%57.90%62.30%黑龙江51.94%52.38%52.60%52.60%52.80%53.10%53.50%53.90%55.40%55.50%56.50%江苏41.49%42.60%44.70%46.77%48.18%50.11%51.90%53.20%54.30%55.60%61.90%内蒙古42.68%43.55%42.79%44.61%45.87%47.20%48.64%50.15%51.71%53.40%56.62%福建41.57%42.35%43.80%45.20%46.30%47.30%48.00%48.70%49.90%51.40%58.10%海南40.11%41.42%42.56%43.57%44.51%45.20%46.10%47.20%48.00%49.10%50.50%山东38.00%40.21%41.50%43.01%44.15%45.00%46.10%46.75%47.60%48.30%50.90%湖北40.47%41.04%41.70%42.90%43.68%43.20%43.80%44.30%45.20%46.00%51.83%吉林 43.50%43.79%44.46%44.96%45.17%45.19%45.11%45.10%45.19%53.30%53.40%山西 34.91%35.08%38.09%38.81%39.63%42.11%43.01%44.03%45.11%46.00%49.68%宁夏32.54%33.32%34.20%36.92%40.60%42.28%43.00%44.02%45.01%46.10%49.82%四川29.89%30.88%32.67%33.86%35.25%39.10%40.50%41.97%43.70%38.70%41.83%湖南29.75%30.80%32.00%33.50%35.50%37.00%38.71%40.45%42.15%43.20%45.10%陕西32.26%33.24%34.56%35.46%36.41%37.23%39.12%40.62%42.10%43.50%47.30%河北19.60%20.35%31.86%33.52%35.83%37.69%38.44%40.25%41.90%43.00%45.50%江西27.67%30.41%32.20%34.02%35.58%37.00%38.68%39.80%41.36%43.20%45.70%青海34.76%36.33%37.62%38.20%38.59%39.25%39.26%40.07%40.95%41.90%46.22%安徽28.00%29.30%30.70%32.00%33.50%35.50%37.10%38.70%40.50%42.10%44.80%新疆33.82%33.75%33.84%34.39%35.16%37.15%37.94%39.15%39.64%39.90%43.54%广西21.30%29.10%29.94%30.85%31.94%33.62%34.64%36.24%38.16%39.20%41.81%河南23.20%24.43%25.80%27.21%28.91%30.65%32.47%34.34%36.03%37.70%40.57%云南23.36%24.87%26.01%26.60%28.10%29.50%30.50%31.60%33.00%34.00%36.80%甘肃24.01%24.51%25.96%27.38%28.61%30.02%31.09%31.59%32.15%32.70%37.15%贵州23.87%23.96%24.29%24.77%26.28%26.87%27.46%28.24%29.11%29.90%34.96%无数据来自下图来自下表:/p/2000至2011年全国各省份城镇化率数据来源:2000年到2008年各省统计年鉴及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重庆已经合并到四川,因为1999 2000统计口径调整及多个省区在2005年调整成常住人口,本数据结合城镇人口01、上海88.9%02、北京86.2%03、天津70.7%04、广东66.5%05、浙江62.3%06、辽宁62.1%07、江苏61.9%08、福建58.1%09、内蒙古56.6%10、黑龙江56.5%11、重庆55.2%12、吉林53.4%13、湖北51.8%14、山东50.9%15、山西50.9%16、海南50.5%17、宁夏49.8%18、陕西47.3%19、青海46.2%20、江西45.7%21、河北45.6%22、湖南45.1%23、安徽44.8%24、新疆43.5%25、四川41.8%26、广西41.8%27、河南40.6%28、甘肃37.2%29、云南36.8%30、贵州35.0%31、西藏26.0%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51.27%化率51.27%。

历年全国各省实际GDP(除西藏外)(1990年为基期)

历年全国各省实际GDP(除西藏外)(1990年为基期)

江苏省 105 108.3 126.2 120.7 116.5 115.4 112.2 112 111 110.1 110.6 110.2 111.7 113.6 114.9 114.5 114.9 114.9 112.7 112.4 112.7 111 110.1 109.6 108.7
浙江省 104 117.8 119 122 120 116.8 112.7 111.1 110.2 110 111 110.6 112.6 114.7 114.5 112.8 113.9 114.7 110.1 108.9 111.9 109 103.2 99.1 117.4 122.3 120.7 114.4 114.41 112.71 108.5 109.13 108.3 108.9 109.61 109.4 113.31 111.8 112.8 114.2 112.7 112.9 114.6 113.5 112.1 110.4 109.2
1.051 1.082 1.042 1.075 1.138 1.111 1.131 1.117 1.103 1.112 1.120333 1.101459 1.118 1.144 1.113401 1.108 1.099142 1.107 1.073 1.088335 1.094 1.108 1.101054 1.107 1.129 1.132 1.149 1.179 1.152323 1.209 1.135 1.238079 1.128 1.191 1.159 1.192
1.035 1.058 1.059 1.069 1.13 1.068 1.142 1.076 1.143 1.088 1.097 1.096 1.137 1.105 1.092 1.1 1.091 1.083 1.082 1.075 1.092 1.082 1.093 1.093 1.095 1.103 1.102 1.103 1.122 1.117 1.121 1.116316 1.15 1.121461 1.161 1.12

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研究一一基于面板门限回归分析

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研究一一基于面板门限回归分析

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研究一一基于面板门限回归分析作者:李永刚王硕来源:《现代经济信息》 2017年第20期摘要:目前关于研究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大多数文献都存在同质性的假定,但是这不能够很好地解释个体间的经济结构或资源禀赋差异,所以本文利用1995年到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首先按照非参数估计得到函数形式;其次按照面板门限回归对各省份进行划分,从而解决异质性的问题。

基本结论是:(1)EKC的3次曲线形式要比2次曲线的更好;(2)从各省份的情况来看,除了上海和北京处在“双重红利”局面,其他省份处于“双增”的不利形势;(3)影响CO2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能源因素(EI、ES)、人口因素(PD)、工业化(IP)、城市化(UL)。

关键词:二氧化碳排放;面板门限回归;非参数估计中图分类号:X2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30-00-03一、引言当前政府部门主要采取的是以经济增长减缓为代价的减排方式,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我国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关系,在减排目标下如何保证经济增长给出一些建议。

Grossman和Krueger(1991)[1]提出污染和收入间不是一般的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近年来学者对于EKC假设存在几种观点:1.认为EKC是成立的,如Jalil (2009)[2]通过时间序列分析对碳排放与能源消费、收入、对外贸易关系分析,验证了EKC;2.认为EKC不存在的,Du et al(2012)[3]运用国内省级面板分析到二氧化碳排放重要的因素是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但“倒U型”没有得到验证;3.其他结论:如许广月和宋德勇(2010)[4]发现中东部存在EKC,而西部地区不存在EKC,杜婷婷(2007)[5]在研究EKC时发现利用三次方程更能反映关系,陆旸(2012)[6]认为采用一般的省级面板分析EKC时容易产生同质性的问题。

二、数据来源(1)二氧化碳排放量(CO2):计算CO2排放量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基于Zipf 法则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Zipf 法则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0年第9期47基于Zipf 法则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云可心 徐赐文(中央民族大学 理学院,北京 100081)摘 要:本文基于Zipf法则对1995-2015年间我国整体及各省份的城市规模分布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我国这一时期的Zipf 指数在0.82左右,属于首位分布与位序-规模分布之间的过渡类型。

在对Zipf指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时,我们发现不同省份不同时期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需要进行具体分析。

总体上来说,人口增加或人均GDP上升时,城市首位度升高;而工业化水平、交通运输水平或外资利用水平提升时,城市规模分布更加均衡。

关键词:城市规模分布;Zipf指数;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C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37X (2020)09.0047-06近年来,对于城市规模分布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在大量研究中人们发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城市规模与其位序之间存在着特定的关系,当二者之积等于该地区最大城市的规模时,我们称该地区的城市分布满足Zipf 法则[1]。

许多学者收集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城市人口数据[2-5],进行城市规模分布研究,发现这些国家可以大致分为三类:位序规模类、首位城市类和中间过渡类。

为了对我国城市规模分布进行研究,本文将选取1995-2015年间我国258个地级城市的人口数据,基于Zipf 法则探究我国总体及各省份的城市规模分布,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一、理论基础与模型建立(一)城市规模法则有关城市规模的分布已有很多理论成果,其中最为基础的便是首位城市法则、位序-规模法则以及Zipf 法则,其他相关理论研究也都建立在此基础之上。

城市首位法则由地理学家Mark Jefferson 于1939年提出。

在该法则下,一个国家将会有一个非常巨大的城市,以及其他众多小的城镇,且其规模会比第二大城市的2倍还要大。

这样的城市被称为“首位城市”,首位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比值称为首位度,用以衡量城市首位分布的情况,表示为S P P 212=,S 2越大则该地区首位城市与其他城市规模差距越大。

1979-2012各地区省市省区城镇化率城市化率

1979-2012各地区省市省区城镇化率城市化率

1979 897.10 495.20 739.42 380.57 5,105.00 589.00 2,447.20 2,031.81 1,851.80 480.00 3,442.60 1,164.90 2,184.60 701.20 3,168.70 1,162.40 1,132.14 687.38 5,892.55 825.05 3,792.33 459.76 4,803.00 530.00 2,487.93 355.12 3,228.98 480.62 7,232.00 661.00 7,189.00 635.00 4,632.78 718.34 5,223.05 606.55 5,140.50 868.66 3,470.00 386.00 540.30 81.44 0.00 0.00 7,120.50 814.00 2,730.99
城市化水平 urbanization level 又叫城市化率,是衡量城市化发
1986 1,032.40 586.80 814.97 447.05 5,627.00 784.00 2,713.53 2,149.12 2,040.70 589.00 3,726.00 1,508.90 2,315.30 857.00 3,385.00 1,358.90 1,232.33 802.56 6,269.90 1,142.64 4,070.07 652.88 5,217.00 757.00 2,749.30 454.99 3,575.76 636.55 7,776.00 979.00 7,985.00 916.00 5,047.83 1,093.19 5,695.73 806.71 5,740.71 1,254.57 3,946.00 489.00 605.63 116.33 0.00 0.00 7,511.90 1,021.30 3,025.86 1987 1,066.80 601.00 828.73 454.68 5,710.00 812.00 2,758.11 2,171.46 2,066.40 609.70 3,777.40 1,552.20 2,336.40 883.50 3,424.00 1,931.60 1,249.51 822.31 6,348.00 1,175.28 4,121.19 666.05 5,287.00 784.00 2,800.52 466.35 3,632.31 658.22 7,889.00 1,045.00 8,148.00 963.00 5,120.27 1,124.44 5,782.61 843.15 5,832.15 1,309.92 4,016.00 511.00 615.08 121.59 0.00 0.00 7,613.20 1,045.40 3,072.58 1988 1,080.80 614.20 839.21 467.38 5,795.00 840.00 2,807.24 2,199.47 2,093.90 632.00 3,825.50 1,593.40 2,357.40 908.70 3,466.00 1,426.30 1,262.42 838.93 6,438.27 1,281.43 4,169.85 682.24 5,377.00 806.00 2,845.25 476.64 3,683.88 674.52 8,009.00 1,307.00 8,317.00 1,016.00 5,184.94 1,157.19 5,915.68 880.05 5,928.31 1,366.54 4,088.00 532.00 627.49 126.67 0.00 0.00 7,716.40 1,067.90 3,127.27

大一经济与管理学院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大一经济与管理学院统计学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

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

每小题1分,共10分。

)1.某企业职工消费支出资料显示:有一半人的年支出水平小于等于5800元,年消费支出6000元的人数最多,年平均支出为5500元,该企业职工消费支出分布属于( )。

A.左偏分布B.右偏分布C.对称分布D.J 型分布2.甲乙两考生三门功课的算术平均水平均为70分,但甲考生三门功课中最低分为40分,乙考生为50分。

若用调和平均数形式衡量两考生三门功课平均水平,则( )。

A.甲考生平均成绩大于乙考生B.无法确定C.乙考生平均成绩大于甲考生D.甲乙两考生平均成绩一样3.在抽样单位数相同的情况下,整群抽样和其他抽样方法比较抽样误差( )。

A.较大B.较小C.相等D.相反4.在总指数计算中,同度量因素所起的作用是( )。

A.起相乘作用B.起归纳推断作用C.起变动作用D.媒介与权重作用5.用最小平方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 t y ˆ= a + b t ,若 b 为正数,则该现象趋势为( )。

A.上升趋势B.下降趋势C.水平趋势D.不能确定6.一家研究机构估计,某城市中拥有汽车的比率(P)超过30%,为验证这一估计是否正确,该研究机构随机抽取了一个样本进行检验,则用于检验的原假设与备择假设是( )。

A. H 0:P >30% H 1:P ≤30%B. H 0:P <30% H 1:P ≥30%C. H 0:P ≤30% H 1:P >30%D. H 0:P ≤30% H 1:P >30%7.同一数量货币,报告期只能购买基期商品量的90%,是因为物价( )。

A. +11.1%B. +10%C.- 11.1%D. -10%。

8. 一总体服从均值为100、标准差为10的均匀分布,现从中抽出一个50 n 的简单随机样本,则该样本均值近似服从( )。

A. 均值100、方差为0.2的均匀分布B. 均值100、方差为2的T 分布C. 均值10、方差为1.4的 钟形分布D. 均值100、方差为2的正态分布9.已知回归直线的回归系数的估计值是1.5,样本点的中心为(2,5),则回归直线的方程是( )。

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关系

工业化率与城镇化率关系

图1. 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比较世界发展模型资料来源:钱纳里(1988)图2. 美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关系的变动资料来源:沃尔特·W·威尔科克斯(1979)图3. 中国城市人口与工业化率的变动注:工业化率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城市化率为市、镇全部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1990、1998、1999)图4.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的比较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7)图5. 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按购买力平价)的比较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97)表1 1947-1996年各规模城市、建制镇数量(个)#100万人口以上城市50-100万人口城市50万人口以下城市建制镇1947 6 10 53 # 1952 9 10 138 5402(0.6)1964 13 18 138 2000注:括号内数据是该规模城市平均人口(万人)。

数据来源: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1982),国家统计局(1997),国家统计局综合司(1986),国家统计局城调队(1997),刘国光等(1986),民政部(1998)表2 1979-1996年各规模城市、建制镇人口数量比较(万人)数据来源:同表1。

表3 城市规模收益与外部成本:拟合值(GDP=100%)数据来源:计量分析和计算结果表4 各类城市部分经济指标注:综合要素生产率为生产函数的相对残差,根据各组城市GDP、劳动力、净资本(固定资本净值和流动资金之和)的合计值计算,以全部城市为100%。

劳动和资本弹性分别取0.636和0.364,来自生产函数估计结果(见附录:表A1)。

统计数据来自城调队《城市统计年鉴1990》,为1989年数据。

图8. 分组的城市综合要素生产率计算结果A.9年TFPB.1994年TFP注:横坐标为城市规模,纵坐标为综合要素生产率。

根据各类城市GDP、劳动力、固定资本净值和流动资金的加权平均值计算。

劳动和资本弹性按生产函数估计结果分别取0.65和0.35(见附录:表A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330.7 13194.8 12511.6 11770.4 9554.03 7983.86 45.3098 46.3903 47.0803 48.0115 46.8467 46.3222 24964.99 23567.7 21818.2 20181.7 19195.7 17166 15046.5 7362.84 7139.18 7097.76 7208.59 6536.21 5408.75 31.2412 32.7213 35.1693 37.5532 38.0765 35.947 70116.4 65088.3 59753.4 54058.2 49110.3 41425.5 34457.3
2263.2 2155.22 2070.24 1923.95 1602.87 1203.7 33.1031 34.044 36.6401 38.3229 38.8975 35.5329 2417.05 2303.32 2122.06 1893.54 1670.44 1350.43 1081.27
33.84 35.87 36.95 38.29 39.57 39.71 39.30
22968.6 21330.8 19800.8 17879.4 16251.9 14113.6 12153 3746.77 3566.43 3294.32 3048.79 2763.99 2303.08 17.565 18.0115 18.4252 18.7596 19.5839 18.9507
44.4812 46.9624 48.7122 49.4545 48.1357 46.2342 16803.12 15672.9 14449.9 13035.1 11720.9 9569.85 7759.16
6065.34 5600.5 5279.26 4851.37 3860.46 2863.84 38.6996 38.7581 40.5003 41.3909 40.3398 36.9091 15719.72 14262.6 12783.3 11409.6 10011.4 7925.58 6530.01
22005.6 20848.8 19229.3 17212.1 15300.7 12359.3 10062.8 9455.48 8880.45 8025.84 7062 5407.4 4064.72
安徽省 江西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6848.63 6452.41 5828.2 5411.86 4286.76 3196.56 43.5812 44.7767 45.0093 46.2441 45.3565 41.7568 37010.25 34938.2 32191.3 29599.3 26931 23092.4 19480.5 15809.1 14937.7 15017.6 13949.3 11950.9 9900.27 45.2487 46.403 50.7362 51.7965 51.7525 50.8215 29550.19 27379.2 24791.8 22250.5 19632.3 15967.6 12961.1 10992.8 10139.2 9735.15 8538.04 6726.53 5183.68 40.1501 40.8975 43.7526 43.4898 42.1261 39.9941 29047.2 27037.3 24621.7 22154.2 19669.6 16038 13059.7 10749.9 10001 9138.5 8122.75 6305.11 4819.4 39.7594 40.6187 41.2495 41.296 39.3137 36.9029
16538.19 15726.9 14442 12893.9 11307.3 9224.46 7521.85 7079.1 6686.6 6123.06 5430.84 4410.85 3622.11
45.0126 46.2996 47.4881 48.0296 47.8169 48.1545 29806.1 29421.2 28443 26575 24515.8 20394.3 17235.5
5175.8 4632.15 4981.01 4690.46 3697.83 2917.4 36.2893 36.2361 43.6563 46.8513 46.6569 44.6768 30103.1 28536.7 26392.1 23872.8 21026.7 17185.5 14151.3
11852 11540.9 10550.5 9491.05 7431.45 5678.24 41.5325 43.7285 44.1948 45.1381 43.2426 40.1253 10502.56 9266.39 8086.86 6852.2 5701.84 4602.16 3912.68 3140.88 2686.52 2217.06 1829.2 1516.87 1252.67 33.8954 33.2208 32.3554 32.0809 32.96 32.0157 13717.88 12814.6 11832.3 10309.5 8893.12 7224.18 6169.75 3898.97 3763.57 3450.72 2994.3 2604.07 2088.17
514.4 472.38 521.15 475.04 385.21 300.63 14.6941 14.8661 18.2505 18.8309 18.6588 18.1736
12802.58 12761.5 12665.3 12112.8 11237.6 9200.86 7358.31 5471.01 5842.14 6023.55 5959.96 4657.97 3518.88 42.8712 46.1273 49.7287 53.0361 50.6254 47.8219
30.426 31.8076 33.4714 33.6698 36.0466 33.8453 1026.39 920.83 815.67 701.03 605.83 507.46 441.36
66.16 61.16 55.35 48.18 39.73 33.11 7.18482 7.49813 7.89553 7.95273 7.82919 7.50181 18171.86 17689.9 16205.5 14453.7 12512.3 10123.5 8169.8 7993.39 7507.34 6847.41 5857.92 4558.97 3501.25 45.1861 46.326 47.3749 46.8173 45.0336 42.856 6790.32 6836.82 6330.69 5650.2 5020.37 4120.75 3387.56
山西省 安徽省
地区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2010年 2009年
676708 635910 588019 534123 484124 408903 345629
228974 228123 217264 204540 191571 162376 135849
数据 库:分 省年度 数据 指标: 地区生 产总值 (亿元) 时间: 最近20 年
地区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 工业增加值(亿元) 全国工业化率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福建省 山东省 广东省 海南省
地区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贵州省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云南省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西藏自 地区生产总值 治区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陕西省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甘肃省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青海省
45.3527 46.1818 46.6292 46.1549 43.7516 40.3934 16723.8 15714.6 14410.2 12948.9 11702.8 9451.26 7655.18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省
地区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内蒙古自 地区生产总值 治区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广西壮 地区生产总值 族自治 工业增加值
区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重庆市 工业增加值
工业化率
地区生产总值
四川省 6 27213.2 24846.4 22226.7 18457.3 15212.5 12656.8 12300.7 11605.1 10696.5 8789.27 6925.63 44.2136 45.2012 46.7072 48.1247 47.6196 45.5259
14274.11 13803.1 13046.4 11939.2 10568.8 8667.58 7278.75 6424.88 6059.28 5582.48 4917.95 3929.31 3054.6 46.5465 46.4441 46.7574 46.5326 45.3334 41.966
15083.7 15039.4 14454.9 13691.6 12582 10368.6 8587 4783.88 5090.34 5240.65 5234.64 4429.31 3549.73 31.809 35.2153 38.2764 41.6042 42.7185 41.33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