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管理规定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3篇)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345223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fc.png)
噪声环境管理制度1 目的控制和管理生产运行活动中产生的噪声,保护和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健康,实现社会责任。
2 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厂区生产运行活动中产生噪声的防治与管理,包括本厂范围内进行施工作业的外来单位。
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____)及《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____)三级标准。
3 职责3.1 安环部是噪声环境归口管理部门,对噪声污染进行管理和考核,负责噪声污染的环保改进方案。
3.2 生产部控制生产运行活动中的噪声污染。
3.3 仓库部控制运输活动产生的噪声。
4 工作内容4.1 主要噪声源:4.1.1 车间机械装置运行时产生的噪声,如升降机运行,空压机工作时产生的噪声。
4.1.2 运输活动产生的噪声4.2 生产活动噪声控制:4.2.1 生产部应根据防止噪声的有关要求督促员工严格执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4.2.2 生产部应对产生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按照《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进行巡检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设施正常运转,降低噪声音量。
4.2.3 对生产过程、设备运行中产生的高噪声,安环部应组织生产部提出具体治理方案,从而减轻噪声污染。
4.2.4 对操作岗位上无法解决的高噪声问题,生产部应采取隔声等防护措施,确保岗位操作人员不受到噪声污染的影响。
4.3 运输车辆噪声控制4.3.1 厂区内实施限速、限鸣号等控制措施,确保降低运输噪声4.3.2 仓储部对外来运输车辆宣讲有关规定,控制外来车辆噪声。
4.4 安环部至少每____个月组织一次厂界噪声检测。
管理体系试运行过程(认证前)需进行一次检测。
检测单位必须具有相关法律资质。
检测结果记录在《环境和安全监测情况一览表》内。
4.5 安环部监督噪声环境控制各项措施的实施情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或新的法律法规要求提出改进方案。
5 相关文件5.1 《设施与工作环境控制程序》CY/QES-P-105.2 《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CY/QES-P-215.3 《岗位安全操作规程》CY/AH-W-015.4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____5.5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____6 记录6.1 《环境和安全监测情况一览表》R-P21-8噪声环境管理制度(2)是指用于管理和控制噪声污染的法规、政策和规定。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3篇)
![噪声污染防治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5d5103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0.png)
第1篇第一条为了加强噪声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保障公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噪声污染防治的管理工作。
本规定所称噪声,是指人为产生的,对人类生活、工作和休息造成干扰的声音。
第三条噪声污染防治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谁污染、谁负责;(三)公众参与、共同治理;(四)科技进步、持续发展。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噪声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机制,将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五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噪声污染防治的统一监督管理。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协同做好噪声污染防治工作。
第二章噪声污染防治要求第六条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即在项目竣工后,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使用。
第七条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八条产生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噪声排放,对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九条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应当符合以下要求:(一)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降低噪声排放;(二)设置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对噪声进行有效控制;(三)对噪声污染防治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四)采取必要的减噪措施,降低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第十条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噪声排放标准。
第十一条产生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所在地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交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情况报告。
第十二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应当对噪声污染防治设施的设计、施工和运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责令限期改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c19a2127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6.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1989.09.26•【文号】国务院令第四十号•【施行日期】1989.12.01•【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正文*注:本篇法规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发布日期:1996年10月29日实施日期:1997年3月1日)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一九八九年九月一日国务院第四十七次常务会议通过一九八九年九月二十六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四十号发布自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一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障人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条例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排放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妨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其他正常活动的现象。
第三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城市、村镇建设规划时,应当合理地划分功能区和布局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防止环境噪声污染,保障生产环境的安静。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是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
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对机动车辆、火车、船舶、航空器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实施监督管理。
各级公安部门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不受噪声污染的义务,有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的权利。
直接受到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减轻、排除噪声污染的危害。
第八条国家鼓励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噪声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6c8b1a8202d276a200292ebe.png)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防治环境噪声污染,保障人们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护人体健康,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环境噪声,是指在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影响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
本条例所称环境噪声污染,是指排放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标准,防碍人们工作、学习、生活和其他正常活动的现象。
第三条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周围生活环境排放噪声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条例。
第四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第五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制定城市、村镇建设规划时,应当合理地划分功能区和布局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等,防止环境噪声污染,保障生活环境的安静。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是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
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航管理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对机动车辆、火车、船舶、航空器产生的环境噪声污染实施监督管理。
各级公安部门对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不受噪声污染的义务,有对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控告的权利。
直接受到噪声污染危害的单位和个人,有权要求减轻、排除噪声污染的危害。
第八条国家鼓励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先进技术,提高噪声污染防治的科学技术水平。
第九条对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表扬和鼓励。
第二章环境噪声标准和环境噪声监测第十条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制定国家环境噪声质量标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环境噪声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各类适用区域,具体划定本行政区域中的各类生活环境区域。
第十一条国务院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国家环境噪声质量标准和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需要,对国家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对国家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因特殊需要,又具有经济、技术条件的,可以制定严于国家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地方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噪声管理规定
![噪声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dd7d3e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d9.png)
噪声管理规定一、引言在现代社会,噪声污染日益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健康的重要问题。
为了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保障人们的正常工作、学习和休息,特制定本噪声管理规定。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地区内的所有单位和个人,包括工业企业、商业场所、建筑工地、交通运输、社会生活等各类噪声源。
三、噪声标准(一)根据不同区域的功能划分,确定相应的噪声限值。
例如,居住区在夜间的噪声不得超过 45 分贝,白天不得超过 55 分贝;工业区在夜间的噪声不得超过 55 分贝,白天不得超过 65 分贝。
(二)对于特殊场所,如医院、学校、图书馆等,应保持更为严格的噪声标准,夜间不得超过 40 分贝,白天不得超过 50 分贝。
四、工业企业噪声管理(一)工业企业在进行生产活动时,应优先选用低噪声设备,并采取有效的隔音、消音、减震等措施,确保厂界噪声符合规定标准。
(二)对于高噪声设备,应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噪声排放。
(三)在新建、改建、扩建工业项目时,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提出合理的噪声控制措施,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建设和验收。
五、商业场所噪声管理(一)商业店铺、超市、餐饮等场所应合理控制营业时间内的音响设备音量,避免对周边居民造成噪声干扰。
(二)在商业促销活动中,不得使用高音喇叭等高分贝音响设备。
(三)对于空调外机、通风设备等产生噪声的设施,应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确保噪声达标排放。
六、建筑工地噪声管理(一)建筑工地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通常指 22 点至次日 6 点)进行产生噪声污染的施工作业。
因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应提前向相关部门申请,并公告周边居民。
(二)施工过程中应使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和工艺,如采用静压桩代替锤击桩等。
(三)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隔音围挡,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七、交通运输噪声管理(一)机动车应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减少行驶过程中的噪声排放。
严禁车辆非法改装排气管等降噪装置。
城市噪音分贝管理要求
![城市噪音分贝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72dc6f7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73.png)
城市噪音分贝管理要求噪音扰民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所规定,噪声扰民是一个行为后果为定义的违法行为。
只要产生的噪声烦扰了公民的正常生活,即产生噪音扰民的违法事实。
一类生活区域夜测50分贝以上,在居民区内,户外允许噪音级昼间为50分贝,夜间为40分贝。
只要超过晚上22点或至次日早6点的就是扰民。
城市各类区域昼间和夜间环境噪声的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1、“特殊住宅区”是指特别需要安静的住宅区,其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45分贝、夜间35分贝。
2、“居民、文教区”是指纯居民区和文教、机关区,其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50分贝、夜间40分贝。
3、“一类混合区”是指一般商业与居民混合区,其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55分贝、夜间45分贝。
4、“二类混合区”是指工业、商业、交通与居民混合区,“商业中心区”是指商业集中的繁华地区,二者的环境噪声标准值均为昼间60分贝、夜间50分贝。
5、“工业集中区”是指在一个城市或区域内规划明确确定的工业区,其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65分贝,夜间55分贝。
6、“交通干线两侧”是指车流量每小时100辆以上的道路两侧,其环境噪声标准值为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六十三条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是:(一)“噪声排放”是指噪声源向周围生活环境辐射噪声。
(二)“噪声敏感建筑物”是指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三)“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是指医疗区、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者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
(四)“夜间”是指晚二十二点至晨六点之间的期间。
(五)“机动车辆”是指汽车和摩托车。
城市居民区噪音标准是多少城市噪声主要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
城市居住区的噪声标准是什么?城市居住区一般是指集中在城市中并具有一定规模的居住场所。
如果满足居住区的需要,还应具备相关的配套设施,如学校、医院、市场等。
城市噪声对居民的干扰和危害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城市环境的重大公害。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6c228800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c2.png)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保护公民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环境,维护社会安定,根据《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工作。
第二章环境噪声管理责任第三条政府责任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制定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的工作方针和政策,加强环境噪声监管,保护公民的健康权益。
第四条企事业单位责任各类企事业单位应当自觉履行环境噪声防治的责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噪声排放。
第三章噪声环境监测与评估第五条监测对象对城市、工业园区、居民区等噪声敏感区域进行噪声监测。
第六条监测内容噪声监测应包括噪声源的种类、噪声级别、噪声频谱等。
第七条评估标准根据噪声对人体的不同影响程度,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
第四章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第八条噪声源控制各类噪声源应当采取控制措施,减少噪声排放。
第九条建设控制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当合理布局建筑物和噪声源,减少噪声传播。
第十条标准设置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制定噪声污染的限值和排放标准。
第五章监督检查和处罚第十一条监督检查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进行检查。
第十二条处罚措施对违规排放噪声的单位和个人,依法给予处罚。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三条违法行为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将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七章附则第十四条生效日期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第十五条解释权本办法的解释权归环境保护部门所有。
以上是《环境噪声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内容,共1500字。
关于噪声的管理规定范文(三篇)
![关于噪声的管理规定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26f7d94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a5.png)
关于噪声的管理规定范文噪声管理规定范本一、总则为建立安静、和谐的环境,减少噪声对人体健康和心理的危害,根据《环境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噪声管理规定。
二、基本原则1. 控制噪声产生源,保持环境安静;2. 进行噪声治理,降低噪声水平;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噪声意识。
三、噪声管理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内的噪声管理,包括但不限于下列活动产生的噪声:设备运行、工艺操作、机械振动、交通车辆、建筑施工等。
四、噪声限值标准根据噪声的不同类型和用途,制定以下噪声限值标准:1. 室内噪声限值标准:1.1 办公室、图书馆、会议室等主要用于工作和学习的室内空间噪声限值为35分贝;1.2 住宅区内居民户的室内空间噪声限值为40分贝;1.3 其他室内空间噪声限值根据实际情况确定;2. 室外噪声限值标准:2.1 住宅区内白天的噪声限值为55分贝,晚上为50分贝;2.2 商业区、办公区、休闲娱乐区的噪声限值为60分贝;2.3 道路交通噪声限值按照《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规定》执行;2.4 其他室外区域噪声限值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五、噪声管理措施1. 建设噪声隔离设施:对产生噪声源的设备或设施进行隔离,采取隔音、吸音措施,减少噪声传播;2. 控制噪声产生源:对设备和机械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进行控制,采取静音技术,降低噪声水平;3. 加强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避免设备老化和不正常运行导致噪声增加;4. 建设绿化带和隔音墙:在噪声源周围建设绿化带和隔音墙,减少噪声的传播;5. 安装噪声监测设备:对噪声源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取措施控制噪声水平;6. 加强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噪声管理制度,对噪声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
六、违规处罚对违反本噪声管理规定的行为,将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具体处罚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几种:1.口头警告;2.书面警告;3.罚款;4.停产整顿;5.吊销许可证。
七、宣传教育和培训本单位将定期进行噪声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噪声意识,确保大家共同遵守噪声管理规定。
关于噪声的管理规定
![关于噪声的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59cfb3f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a.png)
关于噪声的管理规定
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噪声管理规定来确保社区的安静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这些规定通常由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噪声管理规定:
1. 建筑和施工噪音管理:
- 建筑和施工活动应遵守特定时间段内的噪音限制。
- 应采取措施减少施工现场噪音,例如使用噪音屏障、减振器等。
- 施工设备和机械应符合特定的噪音标准。
2. 交通噪音管理:
- 车辆的噪音排放应符合规定的排放标准。
- 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上的车辆噪音应控制在特定的限制范围内。
- 城市规划应考虑交通噪音对居民的影响。
3. 商业和工业噪音管理:
- 工厂和商业设施应符合特定的噪音排放标准。
- 商业设施的经营者应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噪音,例如噪音屏障、声音吸收材料等。
4. 社区噪音管理:
- 社区内的噪音应在特定时间段内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 出租车、警报器、摩托车等噪音制造者应遵守特定的噪音限制。
5. 娱乐和文化噪音管理:
- 音乐会、演出和其他文化活动的总噪音水平应符合特定的限制。
- 音乐和娱乐场所应安装噪音控制设施。
违反噪音管理规定的个人和组织可能会面对罚款、停业处罚或其他法律后果。
噪音管理规定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标准会因国家和地区而有所不同,可以参考当地政府的相关法规和准则。
2023年关于噪声的管理规定
![2023年关于噪声的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2898d8d0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a.png)
2023年关于噪声的管理规定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噪声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噪声对人类身心健康、社会安宁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噪声污染,维护社会和谐与环境健康,2023年,我国将出台以下关于噪声的管理规定。
一、噪声源分类和限制标准1. 生产设施噪声:各类生产设施应配备噪声防护设施,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噪声排放不超过规定标准。
2. 建筑施工噪声:建筑施工过程中,严禁超过规定标准的噪声排放,并制定施工时间限制,限制夜间和休息日的施工噪声。
3. 交通噪声:对机动车辆和交通设施的噪声排放进行限制,推行低噪音交通工具和材料的使用,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4. 娱乐场所噪声:规定娱乐场所内部噪声限制标准,要求采取隔音措施,确保娱乐场所对周边环境的噪声影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5. 社会生活噪声:对社会生活中产生的噪声,如家庭、商业等噪声进行限制,鼓励采取隔音、降噪等措施减少噪声干扰。
二、噪声监测和监管1. 建立噪声监测体系: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应建立噪声监测系统,监测主要噪声源的排放情况,并及时发布监测结果,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2. 加强噪声执法力度:建立健全噪声监管执法机制,加大对噪声污染行为的查处力度。
对噪声超标的企业和个人,将按法规进行处罚,并采取必要的整改措施。
3. 加强技术支持:加大对噪声监测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升噪声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为噪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公众参与和教育宣传1. 公众参与:加强对公众参与的引导和保障,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噪声问题的治理和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噪声治理格局。
2. 教育宣传: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噪声污染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公众自觉遵守噪声管理规定。
四、噪声治理技术创新1. 音频技术创新:鼓励开展噪声源相关的音频技术研发,如主动噪声控制技术、降噪材料和装备的研发和应用等,以提高噪声治理的技术水平。
噪声管理规定(3篇)
![噪声管理规定(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b3118b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de.png)
第1篇第一条为加强噪声管理,改善声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所有产生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包括工业企业、建筑施工企业、交通运输企业、文化娱乐场所、商业设施等。
第三条噪声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谁污染、谁负责;(三)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减少噪声污染;(四)加强社会监督,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噪声管理工作。
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噪声管理工作。
第二章噪声污染防治标准第五条噪声污染防治标准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六条噪声污染防治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噪声排放标准;(二)噪声测量方法;(三)噪声评价方法;(四)噪声污染防治技术规范。
第七条噪声排放标准分为以下几类:(一)工业企业噪声排放标准;(二)建筑施工噪声排放标准;(三)交通运输噪声排放标准;(四)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标准。
第三章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第八条产生噪声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噪声污染:(一)采用低噪声设备、工艺和技术;(二)对噪声源进行隔离、封闭、降噪处理;(三)在设备运行过程中,加强维护保养,减少噪声排放;(四)合理布局,减少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第九条工业企业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一)对噪声源进行隔离、封闭、降噪处理;(二)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造,减少噪声排放;(三)使用低噪声设备、工艺和技术;(四)对厂区内噪声进行监测,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第十条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一)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开居民休息时间;(二)使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工艺和技术;(三)对施工现场进行围挡、遮盖,减少噪声传播;(四)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进行监测,及时整改。
第十一条交通运输噪声污染防治措施:(一)使用低噪声、环保型交通工具;(二)加强交通管理,减少交通噪声;(三)对交通噪声进行监测,及时整改;(四)加强道路绿化,降低噪声传播。
噪声管理规定
![噪声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8a448441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f6.png)
噪声管理规定噪声管理规定噪声是指任何妨碍正常交流、学习、工作、休息等活动的声音,其过高的噪音水平可能对人们的健康和安宁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精神幸福,噪声管理规定应该得到严格执行。
以下是对噪声管理的一些规定:1. 噪声标准:规定建筑物、工业区域、道路交通、社区和公共场所等各个区域的合理噪音标准和限制。
例如,规定住宅区内的噪音限制为50分贝,夜间限制更低,以确保居民的休息和睡眠质量。
2. 噪声监测:建立噪声监测系统,对公共区域和噪声易发生地区进行定期监测。
如果发现噪声超过规定标准,相关责任单位应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噪音污染,并且进行整改和追究责任。
3. 噪声控制措施: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方案来控制和减少噪音源的产生。
比如,在建筑施工现场,规定使用各种降噪设备,限制噪音高于规定标准的时间和区域。
4. 噪声防护设施:在噪声源旁边设置必要的防护设施,如隔音墙、隔音窗、隔音门等,以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例如,临近机场或高速公路的住宅区,应建立隔音设施来保护居民的生活品质。
5. 噪声警示标识:在噪音敏感地区或噪声易发生地方设置相应的噪声警示标识,提醒人们注意噪声的存在和可能产生的影响,并且加强对相关规定的宣传和教育。
6. 噪声投诉处理:建立噪声投诉处理机制,对于公众投诉的噪声问题,相关部门应及时进行调查和处理,并向投诉人反馈处理结果。
7. 处罚和赔偿:对于违反噪声管理规定的个人、企业或单位,依法进行处罚,并对于造成严重噪音污染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以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总之,噪声管理规定是保障人们健康、安宁和幸福的重要举措。
通过规范和加强噪声管控,我们可以创造一个相对安静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高整体生活质量和社会和谐程度。
不仅对于居民和工作人员有益,也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
因此,噪声管理规定的执行应得到各方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倡导和营造一个低噪音、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关于噪声的管理规定
![关于噪声的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c2926c8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5e.png)
关于噪声的管理规定噪声是指不利地干扰人们工作、学习、休息和社交活动的声音。
过高的噪声水平不仅会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人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各国政府和相关机构都制定了管理噪声的规定和标准,以保护公众的利益。
本文将介绍一些普遍适用的噪声管理规定。
一、室内噪声规定室内噪声是指在住宅、办公室、学校等室内环境中产生的噪声。
为了确保室内环境的静谧,各国政府通常会制定规定室内噪声水平的标准。
1.住宅噪声规定在住宅区域,人们期望能够享受安静的生活环境。
因此,一般会规定在住宅室内的噪声水平不得超过一定标准,通常为35分贝(dB)。
2.办公室噪声规定办公室是人们工作的场所,必须保持适宜的噪声水平,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健康。
一般来说,办公室的噪声水平不应超过55分贝(dB)。
3.学校噪声规定学校是学生学习的场所,需要保持相对安静的环境。
因此,学校通常会规定在课堂和学生宿舍等地方的噪声水平不得超过一定标准,通常为45分贝(dB)。
二、室外噪声规定室外噪声是指在室外公共场所产生的噪声,如街道、公园和广场等。
室外噪声的管理规定通常包括以下方面:1.交通噪声规定交通噪声是指由车辆和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
为了保护居民的安宁,各国政府通常会制定交通噪声的限制标准,如规定在白天和夜间的交通噪声水平不得超过一定分贝数。
2.建筑工地噪声规定建筑工地通常会产生很高的噪声水平,对周围的居民和环境造成干扰。
因此,各国政府会制定建筑工地噪声的限制标准,要求建筑工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噪声污染。
3.娱乐场所噪声规定娱乐场所如酒吧、夜总会和电影院等通常会产生很高的噪声水平。
为了保护周围居民的利益,各国政府会规定娱乐场所的噪声水平不得超过一定标准,并要求设置声音隔离设备和噪声控制设施。
三、工业噪声规定工业噪声是指在工厂和生产工艺中产生的噪声。
工业噪声对工人的健康和工作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工人的利益,各国政府会制定工业噪声的限制标准,并要求工厂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噪声水平,如设置隔音设备和噪声减排设备。
噪音管理规定_酒吧(3篇)
![噪音管理规定_酒吧(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93f6dc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4b.png)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工作和休息,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所有酒吧的噪音管理。
第三条噪音管理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二)谁产生噪音,谁负责治理;(三)公众参与,社会监督。
第二章噪音标准第四条酒吧噪音分为室内噪音和室外噪音。
第五条室内噪音标准:(一)白天:不超过60分贝;(二)夜间:不超过50分贝。
第六条室外噪音标准:(一)白天:不超过70分贝;(二)夜间:不超过60分贝。
第七条特殊情况下,如酒吧举办活动,室内噪音标准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80分贝,室外噪音标准不得超过75分贝。
第三章噪音治理措施第八条酒吧经营者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降低噪音:(一)合理规划酒吧布局,确保酒吧内部噪音不影响周边环境;(二)选用低噪音设备,如空调、音响等;(三)定期维护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四)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噪音管理的认识;(五)设置隔音设施,如隔音墙、隔音窗等;(六)严格控制音响设备音量,禁止使用高音喇叭;(七)禁止在夜间进行产生噪音的施工、装修等活动。
第九条酒吧经营者应当采取以下措施,防止噪音传播:(一)设置隔音屏障,减少噪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二)对周边居民区、学校、医院等敏感区域采取特殊措施,如设置隔音设施、调整营业时间等;(三)加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了解他们的意见和需求,采取措施解决噪音扰民问题。
第四章监督检查第十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酒吧噪音的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法对酒吧噪音进行监督检查,酒吧经营者应当予以配合。
第十二条环保主管部门对酒吧噪音进行监测,监测结果作为处罚依据。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三条酒吧经营者违反本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一)未按规定设置隔音设施或者隔音设施不符合要求的;(二)未按规定控制音响设备音量的;(三)未按规定采取措施防止噪音传播的;(四)未按规定进行噪音监测的。
工作场所噪音污染防治规定
![工作场所噪音污染防治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7170d7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9.png)
工作场合噪音污染防治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规范企业工作场合的噪音环境,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质量,订立本规定。
2.本规定依据《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规定适用于本企业工作场合内的噪音污染防治工作。
2.工作场合包含但不限于办公区域、生产车间、会议室等。
第三条定义1.噪音:指超出环境标准规定的声音,对人的听觉和生理功能产生妨害的声音。
2.声级:用分贝(dB)作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大小与强度。
3.噪声频谱:噪音中各种频率成分的分布情况。
4.声源:产生噪音的设备、机器、工艺等。
5.噪声掌控:通过技术、管理和监测措施,降低噪音源的发声量,减少噪音扩散和传播,掌控噪音达标。
第二章噪音评估与监测第四条噪音评估1.企业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环境监测机构,定期对工作场合的噪音进行评估。
2.噪音评估包含对噪音源进行测量,分析噪声频谱,计算噪音的声级等参数。
第五条噪音监测1.企业应当配备相应设备,进行日常噪音监测,及时掌握工作场合的噪音情况。
2.噪音监测频率不低于每月一次,重点关注噪音污染程度较高的区域和设备。
第三章噪音防治措施第六条技术防治1.企业应当选用低噪音设备,并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定期维护。
2.对于存在高噪音的设备、工艺,应当采取隔声措施和降噪设备。
3.在设计和改造工作场合时,应当优化声学环境,采取隔音、吸音等措施。
第七条管理措施1.企业应当建立噪音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人。
2.噪音源应当设置标识,标明噪音等级和防护措施。
3.企业应当开展员工噪音防护培训,让员工了解噪音的危害和防护要求。
4.工作场合应当合理布置工作流程,避开同时产生大量的噪音。
第八条个体防护1.依据噪音评估结果,企业应当为高噪音作业的员工供应必需的个体防护装备,如耳塞、耳罩等。
2.个体防护装备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并定期检测使用效果。
第四章监督与检查第九条监督检查1.劳动保障部门有权对企业的噪音污染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整改要求。
噪声管理规定
![噪声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77ceec0b84ae45c3a358c1f.png)
噪声管理规定大家都知道的,噪音是件特别扰人的事情,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噪声管理规定,希望对你有用!噪音(基础含义)①音高和音强变化混乱、听起来不谐和的声音。
是由发音体不规则的振动产生的(区别于【乐音】),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②同【噪声】:在一定环境中不应有而有的声音。
泛指嘈杂、刺耳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到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
噪音流动场所流场所产生流动所产生的气动噪音,乱流、喷射流、气蚀、气切、涡流等现象。
当空气中以高速流经导管或金属表面时,一般空气在导管中流动碰到阻碍产生乱流或大而急速的压力改变均会有噪音的产生。
环境噪声一般环境噪音大多来自随机的噪音源,例如急驰而过的车辆、飞机的鸣笛、人们的喧闹、以及周围各式各样的噪音来源。
燃烧产生在燃烧过程中可能发生爆炸、排气、以及燃烧时上升气流影响周围空气的扰动,这些现象均会伴随噪音的产生。
例如引擎、锅炉、熔炼炉、涡轮机等这一类的燃烧设备均会产生这一类的噪音。
其他噪声在日常生活中,诸如室内各项家庭用具均会发生声音,如冷气机、音响、抽油烟机、电视、空调设备,均为噪音源,另外;如学校、商场、公园、体育场等公共场所亦可视为噪音产生的场所。
噪声管理规定1一、目的加强噪声的控制管理,减少噪声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二、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管理处在生产经营、办公、生活和其他活动中所产生的噪声的控制。
三、职责1、办公室负责全处范围内噪声治理工作的监督。
2、各科室、单位负责本科室、单位范围内的噪声控制管理。
四、管理规定1、管理处存在的主要噪声源:--- 各种机电设备运转产生的噪声,如发电机、空调、厨房设备等。
--- 车辆、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
噪声管理规定
![噪声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67dccc78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ca.png)
噪声管理规定噪声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噪声管理规定来保障公众的权益和社会的安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噪声管理规定,并探讨其实施的效果和挑战。
一、噪声管控范围噪声管理规定适用于各种环境,包括但不限于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公共交通场所和娱乐场所等。
针对不同环境的噪声问题,需要有相应的管理措施。
二、噪声标准为了规范噪声产生和传播,各地都会制定相应的噪声标准。
一般而言,噪声标准分为白天和夜间两个时段进行规定,因为噪声对人体的影响在不同时段有所不同。
根据相关的规定,超过规定标准的噪声属于违规行为,需要进行处罚或整改。
三、噪声治理措施为了有效控制噪声污染,噪声管理规定通常包括了以下治理措施:1. 技术手段:例如使用噪声隔离设备、降噪设备等来减少噪声的产生和传播。
2. 时间限制:对于噪声较大的工作,可以规定其只能在白天进行,夜晚需保持安静。
3. 声源控制:对于噪声源的选择和布局需遵循相应的规定,比如工业园区与住宅区的界限要明确。
4. 管理措施:设立噪声管理机构,在社会各界加强噪声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噪声环保意识。
四、噪声管理的效果和挑战噪声管理规定的实施对于改善城市环境和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有效的噪声管控,可以保护公众的健康,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减少噪声对自然生态的破坏。
然而,噪声管理也面临一些挑战。
比如,人口密集的城市往往噪声污染问题更为突出,噪声来源比较复杂,治理起来较为困难。
此外,噪声管理还需要与各方利益相关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结论噪声管理规定在保障公众权益和创建良好社会环境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科学的标准和治理措施来控制噪声污染,不仅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还有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噪声治理仍然面临很多挑战和困难。
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噪声管理规定,加强噪声监测和治理技术研究,提高公众对噪声问题的认识,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宁静、和谐的社会环境。
环境噪声管理规定
![环境噪声管理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4548435c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0.png)
环境噪声管理规定【环境噪声管理规定】环境噪声是指日常生活中不同类型的环境噪声,例如道路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等。
这些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环境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制定环境噪声管理规定来规范相关行为和限制噪声水平。
环境噪声管理规定不仅包括国家层面的行政法规,还包括地方性文件和企业内部规定。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噪声管理规定。
一、国家层面环境噪声管理规定国家层面的环境噪声管理规定主要包括《环境保护法》、《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环境噪声监测规范》等。
其中,《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环境噪声的控制原则和管理要求,要求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和环境保护,防止环境噪声对人类身体健康、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影响。
《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则针对城市环境噪声提出了具体的规定和措施,包括划定噪声控制区域、限制噪声源的强度和运营时间等。
《环境噪声监测规范》规范了环境噪声监测的要求和方法。
二、地方性环境噪声管理规定地方性环境噪声管理规定包括各地方性环保部门发布的地方性条例、规定和补充性文件。
例如,在北京市,市政府发布了《北京市城市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了北京市的噪声控制标准和控制措施,包括设立噪声控制区域、规定噪声源的标准和持续时间、实施噪声治理等。
各地市和县市级环保部门也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了不同的环境噪声管理规定。
三、企业内部环境噪声管理规定企业内部环境噪声管理规定是指企业自行制定的管理规定,从源头上控制噪声污染。
企业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采用低噪声设备、增加隔音设施等手段,降低噪声污染。
此外,企业还可以制定噪声管理计划和应急预案,以及对员工进行噪声健康风险评估和培训。
总之,环境噪声是一种常见的污染,需要制定相应的环境噪声管理规定来控制和治理。
各级政府和企业应该认真执行相关规定,实施有效的噪声治理措施,保护公民健康和环境质量。
小区噪声规定
![小区噪声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3b2660a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4f.png)
小区噪声规定小区噪声规定为了维护小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和休息环境,保持小区的良好秩序,减少噪声对居民的干扰,特制定以下噪声规定:一、噪声管理的原则1.尊重公共利益:噪声行为不得损害他人的生活、工作和休息权益,不得干扰公共秩序。
2.合理使用:居民在使用各类设备和器材时,应使用避免产生过多噪声的方式。
3.一对一原则:当居民在使用可能产生噪声的设备时,应采取措施减少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干扰。
4.举证责任:若因噪声争议,应由产生噪声的一方提供证据证明其噪声不超标。
二、噪声限制标准1.白天(早6时至晚8时):室内不超过40分贝,室外不超过55分贝。
2.晚间(晚8时至次日早6时):室内不超过30分贝,室外不超过45分贝。
3.特殊时期:如节假日及夜间高峰时段,醒瞟殒主觥V捎谔募竦囱悴邓宰牙纯奔洌怪唬缴娴牡翊斓牧胙业皇脑囱暗亲淖贸然那蹈耗募竦囊谧亩诹硗病⒐闹悴阶拍埃衔蚍渭谖挡活暗V捎车摹《献樵嵛奔涞亩课挠逑嘶荚樵π菜问托镜谠教ㄛ拿咳爻绲馇恚废档粲乐骺苏渥揖砀站麓秩恢�三、特殊噪声管理1.装修噪声:居民装修时,应在限定时间内(如白天)进行,确保施工不影响邻居的正常生活。
2.乐器噪声:乐器爱好者应在特定时间(如早8时至晚8时)内使用乐器,同时控制音量,避免打扰他人。
3.电视机、音响等噪声:在晚间应控制音量,并尽量将音响设备放置于离邻居较远的位置,以减少噪声传递。
4.儿童噪声:家长应监管儿童游玩的时间和方式,避免在晚间或其他时间产生过大的噪声。
5.宠物噪声:饲养宠物的居民应保持宠物的训练,避免宠物在晚间或其他时间产生过多的噪声。
四、噪声管理的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小区物业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噪声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建立投诉渠道:小区物业应建立健全投诉渠道,方便居民对噪声问题进行投诉和举报。
3.加大巡逻力度:小区物业应加大巡逻和监管力度,对噪声违规行为及时提醒和制止。
4.合理使用设备:小区物业应配备不产生噪声或噪声较低的设备,同时对已有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减少噪声产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发展有限公司
1.目的:明确公司厂内噪音管制区及其管制要求,确保环境影响的产生能得以有效的管制,
进行获得环境绩效。
2.适用范围:公司厂内噪音管制区。
3.内容:
3.1依本公司厂内噪音源区分噪音管制包括:
3.1.1纺织车间噪音管制区
3.1.2发电机房噪音管制区
3.1.3空压机房噪音客制区
3.2对发电机房的严重噪音增加隔音设备以防止噪音外泄。
3.3车间、空压机房的空调设备及发电机,当处于运转状态,空压机房及发电机房的门窗必
须紧闭,以防止噪音外泄,加装消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