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的文献综述及评价

合集下载

中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中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四)中国利率市场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1)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是自上而下推行的,遇到的阻力大、动力不足。

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了中后期,在改革初期,改革的结果使大部分人都受益,所以改革的动力和决心很大。

当前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市场化改革必定会使大部分人收益,而部分人利益受损。

因此能够影响政府决策的各种利益集团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有时会抵制改革,使改革进程受阻。

(2)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涉及多个金融领域的改革,因此需要这些改革方案和进程相协调。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是单独的、孤立的改革,而是伴随着对整个金融系统的改革。

这些改革包括对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货币市场利率形成机制的改革、金融业监管制度的改革、证券市场的改革以及人民币汇率的改革。

这些领域的改革相互交叉、相互影响,因此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不能不考虑到其他金融领域的改革进度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3)中国对银行业实行的是隐性的保险制度,缺乏合理的退出机制。

目前中国没有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政府不允许商业银行倒闭。

为了冲销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政府也多次对银行注资。

政府为了维护公众的利益,有义务采取必要的行动来防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和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但是政府充当银行的最后担保人,会使银行风险和收益不对称,可能激励银行高风险经营,当由此引发的金融危机爆发时,政府又会成为银行高风险经营行为的最后埋单者。

这样的隐性保险制度,不仅会导致银行的道德风险,而且当银行经营不善、流动性不足等问题出现时,政府和银行都会去掩饰这些问题。

(4)尽管中国货币市场快速发展,但是国债(尤其是短期国债)市场和票据市场仍然发展不充分,制约着央行进行公开市场业务来有效地调节利率,执行货币政策。

首先,货币市场总体规模较小,市场发展不够均衡。

交易规模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其次,货币市场的交易主体较为单一。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影响的国内文献综述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影响的国内文献综述
利 率 市 场 化 对 银 行 影 响 的 国 内 文 献 综 述
段 康 陈 琳
( 云南 民族 大学 云 南 昆明 6 5 0 0 0 0 )
作者 简介 :段康 ( 1 9 9 2一) ,女 ,汉 ,云南 ,硕 士研究 生在 读 ,云南 民族大 学 ,会 计学 。 陈琳 ( 1 9 9 2一) ,女 ,汉 ,湖南 ,硕 士研 究 生 在 读 ,云南 民族 大学 ,会计 学 。
国家 的发 展 , 因此 ,在该 方 面大 量的 学者和 专家进 行 了研 究 ,是 当今 学术界 以及 实 业界 的热 点 问题 ,专 家从 不 同角度 、运 用不 同的方 法;商业银 行 ;存款利 率 市场 化 中 图分类 号 :F 8 3 o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6 7 2— 5 8 3 2( 2 0 1 6 )0 8— 0 2 9 5一 O 1
摘要 :本 文 主要针 对 “ 存 款利 率市 场化 对商 业银行 的影 响” 相 关 国 内外专 家 的先进 经验 和理论 进行 研 究分析 ,主要 研 究 的 内容 包 括市 场 利 率市 场化 、存款 利 率市场 化 以及存 款利 率市场 化对 商业银 行 的影响 相关研 究。 由于存款 利 率市 场 化和 其对 商 业银 行 的影 响直 接 影 响着
移 动投资 技 术模 型 ) ,通 过 模 型 进 行 了分 析 ,提 出 了一 连 锁 反 应 l 利 率市 场化 的必 要性 研究 贺学 会 ( 1 9 9 9 ) 通 过 研究 表 明 ,中 国的 利率 管 制 引 起 存 款 的 竞争 市场 能够促 进 贷 款 利 率 的 降低 ,并 且 贷 款 利 率 的 降低 又
— —
管制 将导 致储 蓄者 蒙受 巨 大 的经 济 福 利 损 失 和 精 神损 失 ,没 有 自 会 产生深 层次 影响 ,影 响企业 的投 资规模 。 主定 价权 的交 易不 是 真 正 的 市 场交 易 ,因此 ,中 国需 要 进行 利 率 曹溢 ( 2 0 0 8 )在 此 基 础上 进 行 研 究 发现 ,不 仅 仅 利 率 市场 化 市场 化改 革 。 会对 商业 银行 的发展 运行 产 生 影 响 ,而 且 商 业 银 行 会 反作 用 与利 王 国松 ( 2 0 0 1 )通过 实证研 究得 出 1 9 7 9年到 1 9 9 9年间 ,中 国 率市 场化 ,例如 垄断 性银行 会产 生不 良影 响 。 易纲 ( 2 0 0 9 )对 我 国 进行 了详 细 的研 究 ,采 用 我 国改革 开 放 居 民储蓄 存款余 额增 长率 与 名 义存 款 利 率 之 间存 在 显 著 的 正 向相 关 ,而与 实际利 率 水 平变 动之 间 却 为显 著 的 负 向相 关 ,这 主 要 归 以来 的发展 状况 进行 分析 ,指 出 了双 轨制 的推进 方式 。 因利 率管 制 。 李长 征 ( 2 0 0 9 ) 首先指 出 了商 业 银 行 利 率 风 险形 成 的三 种 主 刘利 ( 2 0 0 1 )指 出 ,中 国推 行利 率市 场 化必 须 做 到如 下两 点 , 要路 径 ,即利率 变 化 的收 入 效 应 、利 率 变化 的市 场 效应 以及 利 率 即解 除限 制银行 业恶 性竞 争 以及 要 素 自由流动 和 生产 的相关 规 定 ; 变化 的动态 效应 。 加大 金融 产品 、工 具 和手 段 的 创 新 力度 ,提 高 金 融 机构 的经 营效 朱霞 、刘松 林 ( 2 0 1 0 ) 指 出 ,在利 率 市 场 化 的情 况 下 ,商 业 率 和 服务 质量 ,从而 满足各 类客 户 的不 同需求 。 银 行 面临 的利率 风 险 具 体 表现 为 :重 新 定 价 风 险 、基 准 风 险 、期 樊卫 东 ( 2 0 0 2 ) 在我 国进入 WT O之后 进行 了相应 研究 ,研 究 权 风 险 、收 益率 曲线 风险 、道德 风 险等 ,并 对 利率 敏 感性 缺 口法 、 A R度量 法进行 了分 析 。 指 出我 国加入 W T O之后 ,市 场利率 市 场化 以及改 革成 为 必 然 的趋 持续 期分析 法 以及 V 势 也 是必然 的 要 求 。并 且 指 出应 该 建 立相 应 的 市 场 化 利 率体 系 , 吴林 蔚 ( 2 0 1 2 )在 研 究 中 采用 实 证 的方 法进 行 ,并 且 在 研 究 通 过 体系 建立来 解决 货币 政策 的有效 性 问题 。 中探索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和存 款利率之 间的关系 ,一般呈正 比例 李扬 ( 2 0 0 3 )认 为 ,银行 利 率 市 场 化是 全 面 利 率市 场 化 的最 关 系 ,改 革会 促进 利率 的上 升 以及 市场 规模 的增 长 。 巴曙松 ( 2 0 1 2 )在借 鉴 国外 相关 先 进 经 验 的基 础 上 进 行 理 论 后 一关 ,中国仍 存在 着约束 存款 利率 市场化 推进 的 因素 。 张亦 明 ( 2 0 o 4 ) 在研究 我 国的 金 同业 制度 和市 场 经 济 关 系 的 研 究 ,对 我 国的 利 率 市 场 化 与 银 行 业 的关 系 和 影 响 进 行 了分 析 , 基 础上 ,指 出我 国要进 行金 融创新 必须 把利 率市 场化作 为核 心 。 发 现市场 利率 市场 化会造 成 一 系列 风 险 问 题 ,影 响 社 会 以及 经 济 王晋斌 、于 春海 ( 2 0 0 7 )首 先 综 合 考 虑 了居 民储 蓄 利 益 、银 的发展 。并且 在研 究 中特 别 指 出 利率 市 场 化 会 导 致 银 行 业 的 集 中 行 财务稳 健性 以及 企业偿 债 能力 ,并 在此 基 础 上 提 出了 下 一 步利 度 降低 。 率 市场 化 的可能 路 径 :先 放 开 中长 期 贷 款利 率 ,并 由此 形 成 一个 孙琪 ( 2 0 1 3 )采 用 实 证 与模 型 结 合 的方 法 记 性 了 研究 ,在研 短期 利率 ,这 个短期 利率 以已有 的 货 币市 场 利 率 为 基 础 进行 融合 究 中进行 了一定 的假 设 ,贷款 利 率 不 变 的 情 况 下存 款利 率 市场 化 与 校正 ,形成 同 时反 映 机 构 与企 业 流 动 性需 求 的 短 期利 率 ,并通 和存款利率之 间存 在正相关关 系,和吴林 蔚 ( 2 0 1 2 ) 的研 究相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利率市场化是麦金农和肖金融发展理论针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提出的重要措施之一。

近年来,中国学者从中国自身实际问题出发,围绕利率市场化问题的内涵、动因、条件、影响、障碍以及利率市场化的实现模式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探讨,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政策建议。

文章回顾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进程,分析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难点,并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及应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即致力于金融改革,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后,改革进程进一步加快。

出台了一系列如1993年《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九五”时期深化利率改革的方案》等政策措施,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已经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根据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改革的层次和深度不断加强。

截至2004年10月我国利率市场化顺利实现了“贷款利率管下限、存款利率管上限”的阶段性目标。

这项政策构建了现阶段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框架。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其实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金融生态环境有了极大的改善,而存贷款利率虽然实现了围绕中国人民银行的基准利率的较大范围的浮动,但由中央银行确定利率并报国务院批准的利率决定的计划机制基本未变。

另外我国商业银行成本约束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健全,过快的推进利率市场化容易产生金融风险,损害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还需要在各方面加快改革,塑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为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现存问题经济的发展与金融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会对金融活动有较多的需求;较完善的金融系统能促进经济的更好发展。

对于我国而言,整体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国有企业的改革不彻底等因素制约了金融的深化,不利于进一步地实现利率的市场化。

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的研究

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的研究

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的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国金融体系也随之逐步完善。

其中,利率市场化是一个重要的改革方向。

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形成和调节完全由市场机制自主决定,而不是由领导推动的行政手段和指导。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我国实施利率市场化的意义及必要性,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及挑战,以及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实施利率市场化的意义及必要性随着我国金融体系逐渐完善,金融市场运行逐步转向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成为了推进金融市场改革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可以让市场自主决定利率,使货币的执行更加灵活,调控更加高效。

领导干预市场降低利率的做法往往只是短期行为,而市场自主调节则能够更加长效地治理金融行业。

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可以创造条件促进银行业的改革、提高金融市场追求效率的意识和能力。

从整体上看,实施利率市场化,它可以让市场化、法治化趋势在金融领域进一步落实,使我们的金融体系更加成熟、更加稳定,从而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及挑战在实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必会面临一系列的影响和挑战。

首先,利率市场化的实施可能会引起贷款利率的变化,这可能会对不同利益相关方造成影响。

例如,银行收益可能会受到影响,长期信贷市场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其次,由于领导对利率的控制力减弱,利率波动也可能增加,这将对市场造成不稳定的影响。

再次,在实施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金融机构的竞争压力将不可避免地增加,这将导致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下降。

但是,这样的竞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金融系统的创新,促进金融服务的优化。

最后,利率市场化需要建立稳定的金融市场和风险管理机制。

这需要我们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审核监管,建立健全的风险担保体系,增强市场对废银行的整合能力,避免系统性风险的产生。

因此,实施利率市场化需要领导、金融机构、消费者和监管机构之间的密切协作和有效沟通,以合理平衡各方的利益。

三、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现状自国务院公布《关于利率市场化改革有关事项的通知》以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迅速。

利率市场化程度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利率市场化程度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利率市场化程度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利率市场化程度是指利率的形成和调整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程度,是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的重要指标。

然而,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本文将从问题和解决对策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问题1. 利率形成机制不完善: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利率的形成仍然受到政府的干预,政府通过制定固定的基准利率或限制利率的上下限来影响市场利率的波动。

这导致了市场利率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制约了市场主体的行为自由度。

2. 银行利率调控不准确: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银行间利率和贷款利率由央行或相关监管部门定价,这种集中调控容易导致利率决策的主观性和不准确性,无法准确反映市场风险和需求变化,使得资金配置效率低下。

3. 金融风险传导隐患: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于利率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利率波动不明显,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通过与政府的关系借款融资,导致银根松散和金融风险传导隐患。

同时,低利率政策往往会导致资产泡沫和过度杠杆。

二、解决对策1. 完善利率形成机制:政府应当逐步放开对利率的干预,允许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利率的形成和调整。

可以通过建立市场化的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来提高资金流动性,完善利率的定价机制。

2. 改革银行利率调控:央行应当逐步取消对银行间利率和贷款利率的直接定价,而是借助市场机制来引导利率水平。

可以通过建立利率期货市场和利率互换市场,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提高利率调控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3. 强化金融风险监管:在完善利率市场化的同时,必须加强金融风险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传导隐患。

可以通过增加政府债券发行和利率互换等工具来引导金融机构更加依赖市场融资,减少与政府的关系融资,提高金融机构的自身风险防范能力。

4. 加强金融市场开放:金融市场开放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条件。

政府应当逐步放开金融市场准入,鼓励外资金融机构进入,提高金融市场竞争程度,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

综上所述,提高利率市场化程度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2024年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范文

《2024年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范文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和开放,利率市场化已成为金融改革的重要方向。

利率市场化通过赋予金融机构更大的利率定价权,促进了金融市场的竞争和效率。

然而,这一改革也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商业银行应如何应对这一挑战。

二、文献综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国内外学者对利率市场化及其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研究普遍认为,利率市场化会改变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和业务结构,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具体而言,利率市场化会使得银行的净息差缩小,但同时也为银行提供了更多的业务机会和收入来源。

此外,利率市场化还可能加剧银行间的竞争,对银行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收集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利率市场化和商业银行盈利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

其次,结合实际案例和专家访谈,对利率市场化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

四、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一)净息差的变化利率市场化使得银行的净息差面临缩小的压力。

在利率市场化之前,银行主要通过存贷款利差获取收益。

然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必须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主定价,导致存贷款利差缩小。

这将对银行的净息差产生压力,进而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二)业务结构和收入来源的变化利率市场化为银行提供了更多的业务机会和收入来源。

银行可以通过发展中间业务、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等业务,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

此外,利率市场化还促进了金融创新,为银行提供了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这些变化有助于银行实现多元化收入,提高盈利能力。

(三)竞争加剧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提升利率市场化加剧了银行间的竞争,使得银行必须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能力。

同时,利率市场化也使得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风险因素更加突出。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利弊分析分析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利弊分析分析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利弊分析分析利率市场化是指利率的形成和调整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而不再由政府制定或干预。

中国自2024年起,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开展了对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定价试点,并进一步推动了市场化的进展。

下面将具体分析中国利率市场化的利弊。

利率市场化的利:1.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完善金融市场机制,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性和效率,促进资源配置的效率。

通过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利率,可以更好地反映风险和供求情况,从而更有效地引导金融机构进行信贷配置,提高整个金融体系的效益。

2.增强金融市场稳定性:利率市场化有助于降低金融风险,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市场化的利率机制可以使利率反映市场对风险的预期,减少政府操纵利率的可能性,避免政府通过低利率来隐性地承担金融风险。

这样一来,金融机构将更加注重风险管理,提高贷款审查和风险防控水平,降低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3.提升金融机构竞争力: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提升金融机构的竞争力,推动金融。

利率市场化将根据市场需求和供应情况决定利率水平,金融机构需要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和效率,以赢得市场份额。

这样一来,金融机构会更加注重创新和效益,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推动金融体系向高效率和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利率市场化的弊:1.不稳定因素增加:利率市场化可能增加了市场波动性,使利率更加不稳定。

市场化的利率机制容易受到市场情绪、投机行为和外部冲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利率波动幅度较大,从而可能对实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特别是在金融市场出现危机时,市场化的利率机制可能会放大市场冲击,加剧金融风险。

2.金融资源配置失衡:利率市场化可能导致金融资源配置失衡。

市场化的利率机制可能会导致一些高风险行业或区域的融资成本上升,而一些低风险行业或区域的融资成本下降,导致资源过度向低风险领域集中。

这可能会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增加金融风险。

3.不适应国情的风险:中国经济的特点是存在着重要的重工业和实体经济部门,而利率市场化会导致融资成本上升,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问题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问题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尽管我国已经开始进行利率市场化的探索,但实现真正的利率市场化还需要面临一些挑战。

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影响因素和未来发展趋势,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制定提供一些参考。

一、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现状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起步较晚,直到2004年才开始在利率市场开展试点,2005年正式实行存款基准利率和贷款基准利率双向浮动。

此后,逐步放松,市场竞争逐渐加剧,利率市场化也得以迅速推进。

如今,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整个体系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缺乏市场力量的完全发挥。

尽管利率市场化已然开始,但由于引导过多、市场参与不足等原因,市场化程度尚不够高,导致市场定价权变弱,银行对市场反应短板嫌隙仍然难以绕过,而且制度薄弱,缺乏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第二,政治干预倾向不可避免。

金融市场涉及到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等多重因素,政治力量的干预难以消失。

当前,市场化进程尚未加速,领导主导的调控依然不可避免,直至拥有定量工具,银行一些调价仍需扶持。

第三,监管机制制度不规范严密。

银行的监管是推动银行业市场化的前提,监管不到位可能导致商业银行违规操作和资金损失,同时银行管理层也面临着监管风险和业务风险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市场化进程正加速,但商业银行依然受到了一定的监管限制。

二、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影响因素我国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状况还包括银行自身和市场参与方等多方面拓展了我们去思考。

本节将重点分析影响因素,促进商业银行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

1. 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我国领导先后发布了《利率市场化三年行动计划》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持续发展实施方案》,加速了商业银行利率市场化的进程。

领导的引导为银行自由浮动利率创造了条件,同时鼓励银行在实际操作中进行灵活调整,扩大了市场竞争、优化了市场资源配置,提高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看法

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看法

建国以来,我国利率一直实行严格的行政管理体制。

这种严格的行政管理利率曾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利率结构和传导机制上的弊端逐渐暴露,从而导致利率不能正确反映资金供求状况,对储蓄、投资没有弹性,不能对社会资金配置起基础性的调节作用。

从利率市场化改革国家的成功经验中,我们总结出: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充分有效的金融监管、完善的微观基础和完善的金融市场是利率市场化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我国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既面临一些不利条件同时也具备一些有利条件。

先看有利面:一是市场经济作为目标模式已经确立,利率作为经济杠杆为公众所认同;二是收入流程朝着有利于储蓄与投资社会分工发展;三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国有银行商业化改革成为既定目标;四是经济金融化趋势正在改善;五是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再贴现、存款准备金等间接调控工具相继出台;六是居民对利率升降开始具有理性的心理预期;七是金融机构多元化、多样化处于发展和完善态势;八是企业多种筹资方式正在形成;九是资本要素分配朝其应有的地位发展;十是政府职能转变被列入经济改革的范畴等。

不利的方面:一是短期内资金求大于供、短缺现象不能有实质性改观;二是历史包袱过重,消化财力十分有限;三是既得利益集团可能造成昂贵的改革成本;四是市场法规有待健全,特别是司法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五是社会保障制度严重滞后,且缺少快速发展的财力等。

针对不利因素,我们应从企业、居民、金融机构、金融市场、中央银行和金融外部环境等六个方面创造条件,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加速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进程,提升国有经济对利率的弹性;改革消费支出体制,使其市场化,成为利率市场化的个体微观基础;加快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革进程,保持金融机构发展平衡;减少行政干预,放松利率管制,理顺各种利率关系,建立起以市场化为基础的见解宏观调控机制;提高经济货币化程度,扩大利率覆盖面,促进金融深化提升金融资产结构高度;建立富有弹性的有效汇率机制,使汇率真实有效地反映货币对外价格,使开放的外部经济影响及时反映到利率上。

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看法

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看法

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看法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和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看法:一、利率市场化的背景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利率水平主要由政府决定,这种管制模式曾对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我国开始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实现金融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利率市场化的意义1.促进经济发展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可以引导资金流向高效率、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促进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

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可以增加企业的融资渠道和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2.提高金融机构竞争力利率市场化可以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提高其服务质量和效率。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金融机构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和保持市场份额。

这有助于提高整个金融行业的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3.推动金融市场健康发展利率市场化可以推动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可以增加市场的活力和多样性,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可以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推动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发展。

三、利率市场化的挑战1.风险管理难度增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由于利率波动的不确定性,金融机构在制定资产和负债策略时需要更加谨慎和精准。

此外,利率市场化还可能带来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其他风险,这需要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

2.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平衡利率市场化改革需要平衡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

在短期内,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导致一些金融机构面临经营压力和挑战。

但从长期来看,利率市场化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金融机构的竞争力提升。

因此,政府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保障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顺利推进和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平衡。

浅谈当今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浅谈当今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浅谈当今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哈尔滨理工大学本科生双学位货币银行学课程论文论文题目:浅谈当今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学院:机械动力工程学院专业:工业设计09-2班双学位专业:市场营销课程名称:货币银行学学生姓名:吴欣雨学号:0901030214长低通胀。

世界主要的市场经济国家也都无一例外地将利率政策作为最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在许多国家,利率几乎是唯一经常运用的宏观调控手段。

(二)国外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经验与教训从国际上看,金融自由化成了近30年来各国普遍采用的一项非常重要的经济政策。

无论从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到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我国的台湾省,还是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如智利、阿根廷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卷入这一浪潮。

虽然各个国家情况不仅相同,所选择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条件、时机、途径和程度及结果也不一样。

但经有关对比研究和分析,总结出的一些共同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深思和借鉴。

1、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概率与经济发达程度成正比。

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发达国家不但利率放得彻底,没有反复,而且放开后对国内经济运行冲击较小,过渡也较平稳;新兴工业化国家的改革也较顺利,但不如发达国家进行得平稳;而发展中国家的则多反复。

条件好的有成功的,但以失败的居多。

其道路选择异常艰难,成本偏高。

2、改革方式的选择影响着改革进程的选择。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选择渐进改革者成功几率高,而选择激进改革者则多磨难。

3、宏观经济形势决定着改革的时机选择。

在宏观经济形势稳定的情况下,选择改革的多取得成功或进展顺利;而在宏观经济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下,改革多夭折。

4、微观基础建设的程度制约着改革的行进速度。

先培育金融市场(如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等),强壮金融机构后放开利率的成功者居多;而无扎实的市场基础就贸然完全放开利率管制者多以失败而告终5、监管体系健全可以弥补政策设计中的不足,保证改革能平稳进行。

建立起一套有效运作的金融监管体系、尤其是加强对银行行为的有效监管,可以弥补改革政策设计中的不足,缓和利率放开后短期内释放出的冲击波,缩少其对社会经济正常运行所带来的波动,保证改革能按既定的方向进行下去。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及推进措施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及推进措施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及推进措施我国利率市场化是中国金融体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举措之一、随着金融领域的不断开放和国际化发展,推进利率市场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本文将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现状及推进措施进行浅谈。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首先,从市场主体角度来看,我国的商业银行已经实现了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定价。

在2024年,我国发布了《商业银行人民币存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管理办法》和《商业银行人民币存贷款利率浮动上限管理办法》,这些政策的出台使得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由央行统一定价变成了市场定价。

其次,从金融市场角度来看,我国已经建立了有国际竞争力的债券市场,并不断扩大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

随着国内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内投资者可以通过债券市场获取更加多元化的投资机会。

再次,从政策层面来看,我国通过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稳步取消了贷款基准利率,建立了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制度,这一举措为利率市场化奠定了基础。

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还需采取进一步的措施。

首先,要健全利率市场化的法律法规体系。

目前我国利率市场化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使得利率市场化进程受到了一定制约。

因此,需要加快完善利率市场化的法律法规,提高其适应需求的能力。

其次,要推进货币政策的市场化。

货币政策的市场化是利率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利率市场化同步进行,以实现货币政策的市场化定价,提高货币政策的透明度和有效性。

再次,要建立健全利率市场化的风险防控机制。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展,金融市场的波动性也将增加,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强对金融市场风险的监测和监控,及时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

总之,我国利率市场化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从现状来看,我国利率市场化还不够深入,市场竞争程度相对较低。

为此,需要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推进货币政策市场化,建立健全风险防控机制,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利率市场化相关文献综述

利率市场化相关文献综述

1.2.1利率市场化相关文献综述从全球来看,利率市场化的兴起大约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由发达国家率先兴起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托马斯吉尔在《八十年代的金融改革》中动态的分析了美国金融在20世纪80年代改革的原因及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将面对的问题,从而提出了不同的银行应当如何运用比较优势进行转变以应对利率市场化带来的冲击。

日本学者铃木在他的研究中对日本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针对日本在1980年代至今的市场利率变化,进行了详尽的剖析。

在不断探索之中完成利率政策的实施,同时在该政策的引领下,日本对其金融机构实施风险管理,以此对有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进行化解。

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改革陆续完成在一定程度上也带动了对发展中国家利率市场化的探索。

麦金农(1973)将发展中国家作为研究对象,在他看来,一些落后的或者是发展中国家,基本上都出现对金融进行抵制的现象。

也就是说这些国家会让利率始终处于一种比较低级的水准,致使广大社会民众在储蓄方面持续下滑,而且致使资金的投入亦同样出现萎靡不振的情况。

此外,还形成了一种信贷配给方面的不足。

因为利率的低下,使得融资方面的需求出现过度膨胀。

为使这种膨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抑制,政府所采取的手段是对资金在流动的方向上进行控制。

因而会出现对市场进行人为割裂的现象,这样一来,市场对资源进行配置在机制上已经失灵。

要想打破这种局面,必须实行金融自由化,放开利率管制,实行利率市场化。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马西森进行过专门的分析研究。

在他看来,作为发展中国家,其利率变动情况如果是一种均衡的情况,那就一定要对利率的管制加以取消。

要促进利率市场机制的实现,因为比较低水平的利率往往是导致经济增长受阻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必须以市场化的方向对利率进行改革。

国内学者关于利率市场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利率市场化所产生的影响、中国现阶段进行市场化的利率选择,这些经验已经表明,我们的银行业的拓展与利率市场化的方向是正确的。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成效及建议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成效及建议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成效及建议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其目的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决定利率水平,提高金融市场的竞争性和效率。

以下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成效及建议。

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始于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渐进式的改革进程。

具体来说,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萌芽阶段。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探索和实践。

主要措施包括扩大银行贷款利率的浮动范围,逐步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等。

2.初步推进阶段。

上世纪90年代末期,中国进一步扩大了利率市场化的范围,逐步放开了银行间债券市场和银行间拆借市场的利率限制,同时推出了国债发行利率招标等市场化措施。

3.加速推进阶段。

2012年以来,中国政府加速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取消了贷款利率下限和存款利率上限的限制,逐步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的利率管制。

4.基本实现阶段。

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全面放开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存款利率上限,标志着中国利率市场化基本实现。

二、利率市场化的成效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了金融市场的竞争性。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了更大的自主定价权,同时也面临着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

这使得金融机构必须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和经营效率,以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和利润。

2.促进了金融创新。

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金融机构为了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不断推出各种创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如互联网金融、P2P借贷、资产证券化等。

这些创新为金融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金融市场的发展。

3.优化了金融资源的配置。

利率市场化改革使得资金价格更加市场化,从而能够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风险溢价。

这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的配置,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三、对利率市场化的建议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监管。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金融机构获得了更大的自主定价权,但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

浅谈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问题吖頭摘要:实现利率市场化,对金融机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确保金融稳定的前提下,稳步推动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已经是必然趋势。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利率市场化已成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点之一,利率市场化作为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取得了较为瞩目的成就。

关键字:利率市场化;定义;原因;策略;Talk about the reformation of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in our countryAbstract:Realize the marketization of interest rate reform of fina ncial institutions to have the important meaning. In recent years, o ur country has been in to ensure financial stability, under the prem ise of steadily promote market-oriented interest rate,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is an inevitable trend.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s ystem reform of advance, the i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Chinese financial reform, one of China's market-oriente d interest rate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inancial reform in rece nt years, already obtained achievements.Keywords: i nterest rate marketization;definition;reason;strategy;一、利率市场化的定义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分析——以利率走廊的分析为例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分析——以利率走廊的分析为例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分析——以利率走廊的分析为例刘晓伟(华东政法大学 商学院,上海 201620)摘 要:数量型货币政策框架随着金融深化改革的进行,显得越来越乏力。

如何调整货币政策框架,如何建立价格型的政策框架也亟待解决。

利率走廊机制由此也逐渐地走入我国经济学家的研究视角,但国内对此的研究起步较晚,并且存在较大的分歧。

本文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然后比较数量型货币政策框架与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并为如何构建利率走廊机制的宽度和政策利率提供一些参考意见,使其能更加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利率走廊;货币政策框架;金融深化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7X(2019)12.0003-05导言(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随着中国金融深化的逐步进行,利率市场化也逐步形成。

2015 年 11 月 20 日,人民银行下调常备借贷便利利率,即SLF,隔夜和7天的利率分别降至2.75% 和3.25%。

这也意味着,我国的利率走廊机制进一步得到完善,利率走廊的上限也逐渐浮出水面。

近几年我国加速深化金融改革,在利率市场化方面,无疑走出了非常深远也非常坚实的一步。

同样,我国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整框架,也能够进一步得到完善和丰富。

如果说SLO的出现,增加了央行的操作准度和范围,那SLF的出现,是增加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更加保证了金融促进实体经济的导管作用。

本文的研究意义是在中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以独特的视角来简单研究如何由数量型货币政策框架过渡到价格型货币政策框架。

同时简要探讨如何构建利率走廊的最优政策利率和走廊宽度。

本文希望能够通过一些简要的基础探讨,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能够有一些的借鉴和启发。

(二)现有文献综述 综合各文献,我们可以了解到,在目前中国市场的利率走廊机制定义如下:利率走廊机制是一种短期的利率调控模式,主要被中央银行用于平滑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

各国的中央银行会事先向各商业银行分别提供一个存贷款便利,进而由存贷款便利会产生一个利率区间,进而由这个利率区间来控制货币市场的利率波动。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挑战与前景分析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挑战与前景分析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挑战与前景分析在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但是,这一进展并不容易,利率市场化改革依然面临着种种挑战。

本文将结合现状,分析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挑战和前景。

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现状随着金融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政府在2004年提出了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计划。

此后,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政策。

在2013年,中国的货币政策开始逐步转向市场化和依法监管,这标志着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步伐。

其间,央行实施的基准利率的政策对实体经济造成较大的震荡和影响,引起了市场关注和政府的重视。

到了2015年,央行开始取消存款利率浮动范围的限制,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长足进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外,随着央行限制存款利率浮动范围的取消,央行还开始逐步放开贷款利率的管制,实现了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定价。

2019年,央行推出LPR利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这是中国向利率市场化进程迈进的又一重要步骤,LPR可以有效降低企业和居民融资成本,推动经济发展。

现在,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越来越成熟。

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是,这个过程中也面临不少挑战,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挑战。

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挑战(一)信用风险的增加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中国的金融市场正在预示着一系列变化,所以利率市场化改革期间的LPR以及其他市场利率定价机制是更容易面临市场背景、宏观经济变化、政策变化等等外部风险,通过对LPR曲线上行后,各行机构对一些风险评估并不足够充分,另外在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一部分企业贬值、债务负担加剧等问题,对于银行的贷款业务信用风险会有所增加,这大大增加银行的风险底线。

(二)宏观政策的不稳定性在市场经济时期,市场的运作是由宏观政策和市场制度两部分共同支撑的。

宏观政策因其方向性和针预性产生提升资金效益、提高居民社会福利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浅析我国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浅析我国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

·财经视野·浅析我国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陈明明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云南昆明 651701摘 要:利率市场化改革一直都是我国金融领域中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

在政府决策的引导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从1996年起步,一直以来坚持稳妥的方针进行改革,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2019年5月底,中央人民银行发布了《2019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有必要稳妥推进利率“两轨合一轨”操作,畅通利率传导机制,增强市场竞争。

本文将从分析影响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因素,以及针对如何推进“两轨合一轨”战略出发,提出一定措施,让“两轨合一轨”战略更好地促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两轨合一轨;影响因素;措施引言目前我国利率设定还是由央行和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传导制定,虽然相比过去,我国利率设定已经与市场紧密联系,但是其中的问题还是有许多,比如这种政策传导的效率不高,有时对于市场判断有误也将影响利率的正确设定。

而为了缓解这些问题,我国必须深化利率市场改革,实现利率风险最小化。

1.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1)准备阶段(1996-2003年)。

从1996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开放同业拆借利率开始,我国利率市场化开启了改革起点。

接着在1997年到1999年两年时间里,政策性的金融债券、国债利率慢慢放开,我国利率调整逐步有了一个基准利率。

这都为利率市场化打下了基础。

(2)发展阶段(2004-2013年)。

2004年开始,我国先后放开了贷款利率的上限管制并且消除了存款利率的下限。

在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我国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的下限调为基准利率的0.8倍,而很快,同年7月,央行又将下限调为基准利率的0.7倍,可见这种“上线放开,下限管制”的策略实施的比较顺利。

(3)宽松阶段(2014-至今)。

在2014年年末,我国下调基准利率,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改为基准利率的1.2倍,到2015年4月,逐步扩大到1.3倍,同年5月又扩大到1.5倍,同时这个月还开始了《存款保险条例》的实施,虽然这并不能判断扩大浮动区间就是利率市场化,但这做的一系列措施都是在为我国深化利率市场化做准备。

略论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略论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逐渐加速。

然而,利率市场化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市场体系不完善、监管不到位、利率传导机制不畅等等。

本文将简要论述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问题一:市场体系不完善首先,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市场体系尚不完善。

具体表现为市场参与主体不够多元化,市场机制不够灵活。

当前,银行仍然是主导利率定价的主体,而其他金融机构的参与度较低,市场竞争程度不够充分。

此外,具备影响力的利率市场参考利率(比如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基准利率)依然存在,限制了市场化利率的形成。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大力推动金融体系的多元化发展,加强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鼓励其积极参与利率市场化进程。

此外,应逐步取消基准利率制度,推动市场参考利率向市场定价利率过渡,以便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经济形势。

问题二:监管不到位第二个问题是监管不到位。

利率市场化需要有完善的监管机制来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利益。

然而,目前我国的监管体系存在着制度不够完善、监管力量不足等问题。

一方面,监管标准和规则还不够完善,导致市场行为不规范,存在一些违规操作。

另一方面,监管力量不足,造成监管无法全面覆盖市场,监管效果有所削弱。

要解决这一问题,应加强监管机构的建设,提高监管标准和规则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加大监管力量和力度。

同时,应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监管机构的合作,借鉴先进的监管经验和制度,提升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监管水平。

问题三:利率传导机制不畅另一个问题是我国利率传导机制不够畅通。

虽然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但利率调控与货币政策之间的传导机制仍然存在问题。

一方面,市场利率与政策利率之间的联系还不够紧密,导致货币政策的影响力有所削弱。

另一方面,利率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力相对较小,利率市场化对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效果并不明显。

为解决这一问题,应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市场利率之间的衔接,确保市场利率能更好地传导货币政策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06月

青春岁月
241
一、问题的引出
所谓利率市场化简单点的说就是要让利率由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

这对不同国家的现实国情,利率市场化所应发展到得程度也有所不同。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的改革,即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信贷市场三个方面,其中信贷市场又细分为人民币贷款利率、人民币存款利率、外币存贷款利率三个方面。

自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设想以来,二十年间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小有成就。

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发出《关于取消同业拆借利率上限管理的通知》,实现了银行间同业拆借的市场利率由拆借双方根据资金供求情况自主确定。

这标志着货币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

同样在1996年,财政部通过证券交易所实现了国债的市场化发行。

发行方式包括利率招标、收益率招标、划款期招标等等,同时考虑到市场供求状况和国债发行数量,采取了单一价格招标和多种价格招标两种方式,在资本市场利率市场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2013年,人民银行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这标志着在利率市场化上的主要部分存贷款利率方面我国所迈出的重要一步。

关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如何理解、怎样改、如何改,学界的意见不一。

只有综合各家之言,才能提炼出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真谛。

二、文献综述
1、关于利率市场化定义的理解。

孙云峰认为,作为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核心的利率市场化,是相对于前期金融抑制而出现的金融深化的实现形式之一。

景学成认为,市场利率由市场资金供求关系决定,利率形成机制的差异是市场利率与官方制定利率的主要差异来源。

市场利率由借贷双方自主确定,是由市场资金供求关系直接决定的。

而官方制定的利率是有管理当局根据市场和政府政策制定出的,带有政策目的性。

王敬认为,利率市场化实质上是货币当局逐步放松直至最终完全取消利率管制的过程。

他所提出的利率市场化分为三个层次的论断令人印象深刻。

完整的过程分为完全的管制利率、管制利率与市场利率并存和完全的市场利率三个层次。

在完全的利率管制下,货币当局直接将利率作为管理金融资源分配以推动经济增长的工具;管制利率与市场利率这个层次是利率市场化深化程序中的中间状态,货币管理当局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变量和工具,将市场利率作为判断资金供求和经济运行状况的参考依据,通过对两个利率的把控以便于及时对存贷款利率进行调整以达到货币政策目标。

刘义圣认为,实现利率市场化应当减少政府或货币管理当局对利率的直接干预,人民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再贷款率、再贴现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反映人民银行货币政策的利率定价。

2、我国利率市场化达到的程度。

吴富林认为,微观基础的市场化进行程度对我国利率改革的进一步促进具有决定性作用。

如何设置经济体制改革的合理顺序是个难题,在我国也有很多争论。

但根据经济学一般理论和我国实际,在市场价格与市场主体之间,市场主体的转型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许健认为,利率市场化不仅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深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我国市场化改革的综合反映,要坚定不移的推行渐进路线。

特别是利率市场化的约束条件比其他金融改革的要求更为严格,国家金融市场发展水平、市场宏观形势、中央银行的监管水平等都会对利率市场化改革产生影响。

各国的改革实践都说明,一旦放开最重要的资源价格利率,其结果要么是金融深化要么就是潜在的金融危机,而成为后者所导致的后果将会不堪设想。

3、我国利率市场化的风险与建议。

李朝民认为,市场利率风险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利率水平的预测和把控的不稳定性;二是以信用风险防范为目标的利率定价机制存在问题;
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的文献综述及评价
□ 白毅楠(河南大学, 河南 开封 475000)
【摘要】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等方面的不断深入,学界各方对于利率市场化的已有成果及改革细节都有着各自的看法。

总的来说就是要以利率实现市场化为总目标,改革过程要胆大心细,提升银行的风险管控力,改善现有银行经营方式。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存贷款利率;渐进式改革三是保持流动性从而导致利率风险。

彭兴韵认为,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安全步骤应当是首先通过以保持经济金融运行的稳定为目的将利率提高到市场均衡状态附近,其次是完善利率浮动机制,增大利率浮动范围,给予利率浮动权,再次是要实行基准利率引导下的市场利率体系。

他提出利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一个有效步骤是增加金融市场中可交易的金融产品品种,使得社会金融资产更加多样,然后使这类非存贷款品种利率自由化,通过它们与银行存款的竞争直至最终放开贷款利率,进而放开存款利率。

三、评价
1、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应当坚定不移的推行渐进式的改革方式。

从1996年放开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到2013年人民银行放开贷款利率下限,二十年时间的改革之路再次证明中国的利率市场化要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就必须要实现阶段性的改革,在该改革的细节上进行谨慎的调整,利用市场自身所具有的调节作用,使得中国国内市场不断地适应每个时期出台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政策,最终实现平稳的利率市场化,避免因改革不慎导致金融危机的发生。

除了实行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同时还要着力提高各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能力。

我国的银行分为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两种,从所有制上可以看出银行由国家控股。

内在的所有制形式及自身成立的时间不算很长,导致我国银行存在固有的风险管控能力不足等问题。

实现利率市场化之后,国家降低了对银行的控制,银行的所有制形式也会适度改变,所以银行必须全面考虑自己的资本负债问题。

这就要求银行要提升自己应对风险能力,学会通过自身实力更好应对危机。

2、国内一些学者对于利率市场化的看法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一些学者认为渐进式的改革不可取,要实现各个利率品种配套实现市场化,从而达到各个金融市场相互作用以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但是根据国内外的广泛经验以及我国金融市场实际运行情况,我国尚处于各项改革的深水区,且我国金融市场的相关法律不够健全。

没有规范的行业运行规则作为保障,一站式的改革必将引起各方的不正常反应,危机将不可避免,所以对于我国的利率市场化问题,要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逐渐段进行。

另外,国内的一些学者仅仅关注于金融市场的运行,缺乏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把控。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应当明确金融行业是实体经济的服务行业,金融市场的改革一定要关注实体经济的发展情况,做到把握全局才能够保证每个改革措施是适用的、是正确的。

总而言之,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要立足于国情,实行渐进式改革方式,急于求成的态度不可取。

【参考文献】
[1] 孙云峰. 利率市场化几个问题的再认识[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3(06).
[2] 景学成. 中国利率市场化进程[M]. 北京: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1999.[3] 王 敬. 利率衍生品发展:条件分析与机制设计[M]. 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1.
[4] 刘义圣.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论纲[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5] 吴富林.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达到什么程度[J]. 经济学家, 2012(04).[6] 许 健. 利率自由化的约束及其实践[J]. 金融研究, 2003.
[7] 李朝民. 市场利率及其风险控制研究[M].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2.[8] 彭兴韵. 金融发展的路径依赖与金融自由化[M].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作者简介】
白毅楠(1992—),男,河南郑州人,汉族,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金融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