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收购沃尔沃商务谈判案例分析以此为准

合集下载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一、企业收购情况分析1.吉利汽车成功收购沃尔沃的原因1)技术和品牌号召力提升为主的战略转型吉利汽车早在2007年就已经提出了战略转型的方针:不打价格战,但要提高核心竞争力,从之前的成本优势逐步转变为技以技术优势与用户覆盖率的服务定位。

由于吉利汽车属于国产民营汽车品牌,长期以来,在汽车价格和品牌上都给人以深深的“草根”印象,虽然这已经给吉利带来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丰厚的利润,但是却极大程度的阻碍着吉利向中高端汽车市场渗透与发展的步伐,品牌优势不能极大限度的发挥出来,这对吉利汽车来说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

然而作为国际知名品牌的沃尔沃汽车,他拥有大量的知识产权财产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是毋庸置疑的,谁能够成功收购沃尔沃,谁就将获得更多的关于生产、安全性能及节能环保方面的先进技术。

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汽车不但填补了自己缺乏定级豪华品牌的空缺而且提升了自己的整体形象,并且可以通过品牌移植来提升自主品牌价值,最终实现能够参与国外竞争的高端民族品牌。

同时,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也标志着吉利汽车正式走出了自己转型的第一步。

现在再看吉利汽车,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

2)民营企业走向世界的一种方式对于身为国内民营企业的吉利汽车而言,要想进入广阔的国际市场特别是汽车工业比较发达的欧美市场是一件分厂困难的事情。

而国际并购,无疑是让吉利汽车获得国际市场“通行证”的一条捷径。

沃尔沃的品牌影响力无疑将成为中国吉利走向世界的桥梁,而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也无疑将为国内民营企业走向世界指明了一个方向。

3)学习国外先进的品牌营销管理沃尔沃的品牌营销理念一直和“绅士精神、挑战极限、高档生活”密不可分,在锁定追求生活质量,注重安全和环境的同时又会给客户带来低调稳重的体验。

吉利汽车通过对沃尔沃品牌营销战略的学习,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著名汽车品牌以及成功进入国际市场的先决条件。

4)吉利能够成功收购沃尔沃与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密不可分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个震惊整个行业的“蛇吞象”式的海外并购所遇到的困难和风险将是不言而喻的,但是李书福个人的坚持、努力、决心以及对汽车的梦想成为了推动整个并购进程的重要支撑。

吉利收购沃尔沃商务谈判案例分析(以此为准)

吉利收购沃尔沃商务谈判案例分析(以此为准)
• 让对方尽情提要求,掌握对方本次谈判的主要条件,试探对方底线(包括让对 静观其变 方先出价策略),表现我方与其达成共识实现长期合作的友好态度。
• 若双方提出高于我方设定的最低价格(16亿美元),优先采取规避问题的策略, 将话题转移到沃尔沃今后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策略及发展前景问题上来,暗示对
价格规避 方并购后将取得的高于价格的价值。
吉利收购沃尔沃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1.时代背景
2008年金融危机 汽车工业
通用
福特 克莱斯勒
路虎
捷豹
沃尔沃
吉利收购沃尔沃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2.谈判主题
围绕共同利益点进行深入探索,并尽量消除利益分歧, 争取顺利完成收购。
吉利收购沃尔沃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3. 谈判议程
谈判时间:2013年11月
谈判地点:美国福特公司总部会议室
表现:谈判双方派 出相关代表签订合 同及相关协议,宣 布谈判完满成功,
握手示好。
吉利收购沃尔沃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7. 谈判结束策略
⑵签订合同注意事项
1.签订的合同内容必须符合本国相关的法律政策、贸易原 则和社会风俗习惯,必须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2.合同条款应与相关文件如单证、汇票、支票、信用证等 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吉利收购沃尔沃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第二小组 组员:梁腾飞、傅云霞、姜海燕、
周蕾、黄 珊、朱翠花、于松弘
吉利收购沃尔沃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1 . 时 代 背 景 2 . 谈 判 主 题 3 . 谈 判 议 程 4 . 双 方 利 益 及 优 劣 势 分 析 5 . 谈 判 目 标 6 . 程 序 及 具 体 策 略 7 . 谈 判 结 束 策 略
谈判安排:根据情况的不同,摆明利弊,抓住 重点,争取公司利益最大化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吉利并购沃尔沃)..

企业并购案例分析(吉利并购沃尔沃)..

并购的效应
1、经营协同效应 在中国制定超越奔驰、宝马、奥迪的计划似乎并不是明智之举。沃尔沃最为擅长的是安全和动力总 成技术,而中国市场所重视的是品牌力、大空间以及豪华的配置,这无疑是沃尔沃的短板。就连沃 尔沃新任的首席执行官斯蒂芬· 雅各布也不得不承认,沃尔沃的首要任务是要成长,扩大自己的市场 份额,重新树立市场地位。 2、战略调整 对于沃尔沃此次中国区的调整,沃尔沃方面表示旨在加强吉利对于沃尔沃在中国业务上的把控,同 时保证在中国生产的沃尔沃轿车能够达到与瑞典托斯兰达工厂同样的高标准。同时似乎也预示着, 吉利待一切准备停当后,沃尔沃在中国将会进行“量体裁衣”式的变革。沃尔沃看中吉利什么,一 是吉利背后的中国市场,二是吉利的商业文明,三是吉利的民营企业性质。 3、低成本
并购支付的形式,原因
并购支付的形式:由“吉利集团向福特公司支付了13亿美元现金和2亿 美元银行票据,余下资金也将在下半年陆续结清。”
这句话可得出,并购支付的形式主要是以现金支付。
吉利以18亿美元成功收购瑞典沃尔沃轿车公司100%股权包括了9个系列 产品,3个最新平台,2400多个全球网络,人才和品牌以及重要的供应 商体系。 并购的形式:控股合并
沃尔沃的经营状况
2005年沃尔沃轿车公司盈利约3亿美元,但此后的三年该公司亏损严 重。 2008年巨亏15 亿美元,其销量相比07 年降幅达20%以上。以下 为沃尔沃近四年经营数据:
金融风暴来袭,主营豪华车业务的沃尔沃轿车公司遭到重创,其在 2008年的பைடு நூலகம்量仅约36万辆,同比降幅达20%以上。在金融危机肆虐的 2008年,沃尔沃轿车公司的总收入出现了大幅下滑,由07年的约180 亿美元跌至约140亿美元。 沃尔沃公司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该公司第二季度净亏损55.6亿瑞典克 朗(约7.2亿美元)。沃尔沃还表示,这已经是其连续第三个季度遭遇 净亏,也是迄今的最大亏损。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报告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报告

而金融风暴来袭,主营豪华车业务的
2005
沃尔沃轿车公司更是遭到重创,其在
2008年的销量仅约36万辆,同比降幅
达20%以上。在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 沃尔沃轿车公司的总收入出现了大幅下
2006
滑,由07年的约180亿美元跌至约140
亿美元。据福特2009年财报披露, 2009年沃尔沃累计亏损达到6.53亿美元
2. 吉利汽车盈利能力分析
对经营者来讲,通过对盈利能 力的分析,可以发现经营管理 中存在的问题,对公司盈利能 力的分析,就是对公司利润率 的深层次分析,本文主要选用 2006年-2013年吉利汽车资产回 报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来进行分 析,如下图所示。
分析
由上图我们不难看出,总资产回报率在2009 年下降但是在2010年呈明显上升的趋势, 2010年到2013年总资产回报率也大体上呈上 升趋势。净资产收益率在2007年和2009年的 呈下降趋势,而完成并购的2010您到现在大 体上都呈现上升趋势,这表明吉利汽车净资产 收益率在上升。但是通过和同行业进行对比不 难看出吉利汽车盈利能力在减弱,这说明并购 并没有马上发挥他的优势,并在一定程度上影 响了吉利汽车的盈利能力。
的品牌价值和核心技术。在收购沃尔沃之前, 吉利就已经开始了从低端品牌向中高端发展的 战略转型。吉利提出了“生产世界上最环保、 最安全的车”的主张,正是基于这一战略思想, 沃尔沃成为吉利的首要购买对象。
2、沃尔沃选择吉利原因
首先,沃尔沃轿车销售额在过去数年来一直下 滑,随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沃尔 沃轿车出现巨额亏损,成为福特汽车的巨大包 袱。2009年,沃尔沃轿车在全球销售约33.5 万辆,同比下降10.6%。出售沃尔沃这个亏损 大户,并获得一笔宝贵的流动资金,对于正执 行拯救计划的福特汽车公司而言,是一个必须 完成,而且要尽快完成的任务。

案例分析样本——吉利收购沃尔沃

案例分析样本——吉利收购沃尔沃

案例分析大赛代表队参赛作品跨国婚姻的背后——吉利并购沃尔沃的深层剖析项目小组组长:组员:联系方式:目录第一部分:导论 (4)1.1案例简介 (4)1.1.1 吉利公司介绍 (5)1.1.1.1 公司大事记 (5)1.1.1.2 公司创始人—李书福 (5)1.1.1.3 公司并购前经营状况 (6)1.1.2 沃尔沃介绍 (7)1.1.2.1 公司大事记 (7)1.1.2.2公司总裁—:雷夫•约翰松 (8)1.1.2.3 公司并购前经营状况 (8)1.2案例分析思路及方法 (10)1.2.1 研究思路 (10)1.2.2 研究方法 (11)1.3案例分析整体框架 (11)第二部分:宏观环境分析 (13)2.1政治法律环境 (13)2.2经济环境分析 (13)2.3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15)2.4技术环境分析 (15)第三部分:微观环境分析 (16)3.1行业并购浪潮 (16)3.2汽车行业竞争结构分析——五力模型 (16)第四部分:并购动因与策略分析 (19)4.1吉利企业SWOT分析 (19)4.2具体并购动机分析 (23)4.3融资策略分析 (25)4.4公共关系策略分析 (27)第五部分:并购整合分析 (28)5.1外部整合 (28)5.1.1品牌整合分析 (28)5.1.1.1 品牌整合的方法 (29)5.1.1.2 具体整合 (29)(1)品牌现状 (29)(2)整合树立新品牌 (32)5.1.2产能整合 (36)5.1.2.1 产能整合的紧迫性 (36)5.1.2.2 产能整合建议 (37)5.2内部整合 (38)5.2.1人力资源整合分析 (38)5.2.2文化整合分析 (40)第六部分:并购评价 (44)6.1成本收益分析 (44)第七部分并购经验总结 (47)<参考文献> (50)第一部分导论1.1案例简介1999年,福特收购了沃尔沃。

但是近十年来沃尔沃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福特继2007年亏损27亿美元之后,2008年亏损竟达到147亿美元,沃尔沃的亏损额也猛增到15亿美元。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第一,麻痹对手 •第二,悄悄提升了自身 实力
关于谈判前期准备的结论
•要低调
To keep a low profile
• 自身实力的充实很重要
To make yourself powerful
Hale Waihona Puke 从吉利收购沃尔沃——看商务谈判的技巧
See some negotation skills from the case of Jili merge Volvo
商务谈 判的前 期工作
《华尔街日报》
———特稿《吉利汽车盯上沃尔沃》
• 预计吉利汽车最早将于下周提交对瑞典汽 车品牌沃尔沃的竞购报价 • 1月中旬美国底特律国际汽车展览会期间, 吉利汽车董事长李书福与福特汽车高管在 后者总部所在地会晤 • 吉利汽车与福特汽车围绕沃尔沃达成交易 的可能性谈判了一年多
• 吉利聘请了顾问提供咨询,其中就包括一名前沃尔沃的高 层管理人员 • 在2007年,李书福挖来了英国石油公司的财务审计师 PeterZhang来负责收购沃尔沃的事宜,后来李书福又请 到了沃尔沃前总裁奥尔松出任顾问 • 通过一家美国咨询公司,李书福在2007年1月的底特律汽 车展期间会见了当时的福特汽车首席财务长勒克莱尔;双 方在2008年1月再次会面,这次李书福直接表达了吉利有 意收购沃尔沃,李书福向福特汽车正式发送了提议函件 • 此后不久,吉利的提议就开始获得福特汽车内部的关注, 前高盛集团总裁、出任福特汽车董事职位多年的约翰桑顿 得知了这一情况,在福特汽车管理层的鼓励下,去年12月, 桑顿在北京会见了李书福和PeterZhang,了解了吉利提 出的计划 • 在2009年1月的底特律汽车展上,福特汽车首席执行官穆 拉利再次会见了吉利管理人士,李书福在此次底特律之行 中也短暂会见了福特,并提出预计会在7月中旬前提出最 终收购要约,报价可能在20亿美元左右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9亿美元运营流动资金
资金主要于并购中使用。吉利凯盛与大庆国资签订《股权质押协议》,以 凯盛等值的股份向大庆国资融资30亿元。在接近交割时,成功地获得中国 银行伦敦分行1亿美元贷款和福特的2亿元卖方融资。
10/13/2018
M&A
三、融资策略分析
3.设立风险阻隔墙,建立风险分散机制。
吉利兆圆国投公司成为沃尔沃汽车公司的母公司,吉利控股旗下 的全资子公司吉利凯盛占股比例达到51%,大庆国资和上海嘉尔沃占股 49%,因此吉利控股为沃尔沃的直接控制人,在沃尔沃的运营中起到主 导作用。这样的股权比例使得沃尔沃未来的运营风险被阻隔在了吉利兆 圆,吉利控股本身不直接承担沃尔沃营运风险,有效地防止了吉利原有 的汽车项目受到沃尔沃项目的波及。 同时,总计占49%股份的大庆国资和上海嘉尔沃为吉利控股分担 了营运风险。收购交割之后,吉利兆圆每年要投入大量资金保证之前的 养老金义务实施和营运的正常,而大庆国资和嘉尔沃这些国企背后有地 方政府雄厚的资金支持,保证了并购后期资金的正常注入,有效地降低 了营运的资金压力。
17亿美元平台融资
三、融资策略分析
2.项目换资金,多种融资方式并举
吉利拿沃尔沃项目对地方政府展开了公 关工作,依托沃尔沃中国总部的和工厂的设 立,从上海嘉尔沃和成都方面分别以直接融 资和间接融资方式获得40亿并购资金。 此外,吉利曾向高盛集团的联营公司 GS Capital Partners VI Fund L.P发行可转 债和认股权证,融资22.77亿元人民币,该
□ 品牌提升 □ 中国市场 □ 进军国际市场 □ 性价比高
2
收购 方案
Process
10/13/2018
一、收购方案
吉利控股集团在2010年3月28日签署股权收购协议时宣 布,同意以1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其中2亿 美元以票据方式支付,其余以现金方式支付。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1.动因分析1.1吉利企业扩张的动因分析选择的扩张方式是收购。

吉利的战略定位从成本优势转向了技术和品牌。

1.1.1技术2022年5月,吉利明确提出战略转型,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转型为“造最安全、最环保、最节能的好车”,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成本优势转向为技术优势。

在3月10日北京召开的并购沃尔沃轿车协议签署媒体见面会上,李书福指出:“在知识产权的内容上,我们是斤斤计较的。

”一语道破吉利垂涎沃尔沃技术的天机。

众所周知,在安全和环保领域,沃尔沃的技术当之无愧为世界第一。

1.1.2品牌目前,吉利旗下有三大品牌,其中全球鹰品牌代表个性、时尚、年轻、梦想;帝豪品牌主打大众化车型,旗下产品将以中高端公商务用车和家用轿车为主;英伦则向经典、豪华发展,主要是高端汽车。

吉利还缺乏一槌定音的顶级豪华品牌,沃尔沃正好可以完善品牌体系。

固然,企业的发展不能违背行业的规律,碰巧,暗合吉利并购案的,是汽车行业品牌发展的两个普适规律。

第一个规律是多子品牌发展。

福特,丰田和大众等,都是多子品牌战略的典范。

不同的子品牌很好地实现了不同的市场定位,因此,只要彼此之间实现定位差异化,子品牌与子品牌的矛盾并不多见。

相反,高端子品牌还往往对低端子品牌有提振作用。

第二个规律是品牌从低端往高端走。

典型的案例是1988年雷克萨斯的推出。

在此之前,丰田在美国是小车、低档车的代名词,雷克萨斯的横空出世扭转了事态,丰田如愿进入高端豪华车市场。

而在汽车业,通过并购运作高端品牌的实例也不少见,兰博基尼就是大众收购来的超级豪华跑车品牌。

品牌进化理论认为,品牌完成从初级阶段到高级阶段演进的一个生命周期,至少需要12年时间。

常规的品牌进化策略包括品牌强化、品牌延伸和品牌促进。

从2022年开始,吉利推出进军中高端品牌的计划后,试图通过常规的品牌进化实现转型升级:借反映香港回归的电视剧《岁月风云》加大品牌宣传,突出自主研发和民族情感元素;利用360万元全球征集新标活动,提升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召开“吉利汽车品牌求证大讲坛”,遍邀专家为吉利品牌把脉;2022年7月吉利还推出了高端品牌——帝豪。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SWOT分析优势(S):1、国有银行和政府的资金支持2、吉利自身在香港上市,拥有较强的造血功能去年高盛入主已经为吉利带来3.3亿美元的资金。

同时,瑞典和比利时政府也为吉利在当地的低息贷款提供担保。

3、买到100%股权与知识产权吉利集团将以18亿美元收购沃尔沃轿车。

这是中国汽车业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海外汽车收购案,也是中国车企首次收购国际高端汽车品牌。

4、总部留在瑞典,在华将建新厂除了股权收购,协议还涉及了沃尔沃轿车、吉利集团和福特汽车三方之间在知识产权、零部件供应和研发方面达成的重要条款。

双方称,这些协议保证了沃尔沃轿车的独立运营、继续执行既有的商业计划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此交易的组成部分,吉利集团将继续保持沃尔沃与其员工、工会、供应商、经销商,特别是与用户建立的良好关系。

交易完成后,沃尔沃轿车的总部仍然设在瑞典哥德堡。

在新的董事会指导下,沃尔沃轿车的管理团队将全权负责沃尔沃轿车的日常运营,拓展在全球100多个市场的业务,并推动沃尔沃轿车在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的发展。

5、依赖中国市场拟两年扭亏李书福承诺,作为新股东,吉利将继续巩固和加强沃尔沃在安全、环保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不会改变沃尔沃的品质。

"这个著名的瑞典豪华汽车品牌将继续保持其安全、高品质、环保以及现代北欧设计的核心价值。

"劣势(W):1、管理经验有限在吉利宁波基地,汽车生产还处在初级阶段,与福特的生产线相比,两者确实不是一个数量级。

2、人才战略实力有限我们不否认吉利有不少人才,但吉利面对一个著名品牌,究竟有多少知晓汽车战略和运营汽车产销策略的将才帅才,就值得思考了。

因此,有识之士提出,当务之急是收购人才,收购某些单项技术和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好时机,而不是去急于收购国外的汽车品牌。

因为,沃尔沃的资产和品牌结构很复杂,就是吉利买下了沃尔沃,是不是能够消化得了?3、吉利与沃尔沃品牌悬殊太大早时的“歧视”会带来收购后的更多“歧视”。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案例——结合投资银行学的相关知识分析摘要:本文结合投资银行学相关知识,从吉利的收购动机、沃尔沃的出售动机、吉利的并购方式、支付方式,以及投资银行在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案例中发挥的作用这几个方面,分析了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的案列。

帮助分析了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过程,对投资银行在并购中发挥的作用予以了肯定。

关键词:企业并购,投资银行,成功。

一.案列回顾2010年3月18日,吉利控股集团在瑞典哥德堡与福特汽车签署了最终的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收购福特汽车旗下的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

2010年8月2日这场至今为止中国汽车行业上一次最大海外并购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一个仅有十五年汽车制造经验经验的民营企业能够成功收购具有沃尔沃这样拥有八十二年汽车制造经验的世界级品牌。

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除了吉利集团自身的努力外,吉利控股集团成功收购沃尔沃轿车公司离不开罗斯柴尔德投资银行支持与帮助。

二.并购双方介绍(一)吉利控股集团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于1986年,是中国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唯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企业,经过二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在汽车、摩托车、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汽车电子电气及汽车零部件方面取得辉煌业绩。

特别是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达到105亿元,连续四年进入全国企业500强,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跻身于国内汽车行业十强。

(二)沃尔沃轿车公司沃尔沃是一个很大的集团,该集团不但生产汽车(轿车和载货汽车),还生产工程和农用车辆、飞机及船用发动机等,在北欧是最大的企业集团。

1979年该集团将轿车制造部分独立,命名为沃尔沃汽车公司(V olvo Car Corporation)。

1999年初,该公司被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买下。

沃尔沃汽车以质量和性能优异在北欧享有很高声誉,特别是安全系统方面,沃尔沃汽车公司更有其独到之处。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一、吉利、沃尔沃公司简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连续五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三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

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建有六个汽车整车制造基地,拥有年产3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

集团现有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上海华普、美人豹等八大系列30多个整车产品。

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

沃尔沃(V olvo)这个名字是拉丁语,意思为“滚滚向前”。

在1927年4月14日用于第一辆沃尔沃汽车V4之前,它曾是一个滚珠轴承的品牌名称。

沃尔沃汽车的铭牌是钢铁的标志——一个带有斜箭头的圆圈(铁标)。

这种标志的设计思路最初源自因耐久性而闻名的瑞典钢铁工业。

自那时起,在世界各地,这个钢铁的符号就成了沃尔沃的代表。

对沃尔沃而言,这一现代化的企业品牌标志也代表沃尔沃对客户所做出的安全、品质和设计三方面的承诺。

沃尔沃汽车公司成立于1927 年,总部设在瑞典的哥德堡。

沃尔沃汽车公司的主要生产厂设在瑞典、比利时和中国,并在全世界超过100 个国家设立了销售和服务网络,拥有2,400 多家展厅。

二、并购动因(一)宏观原因1、政治环境瑞典首相表示欢迎吉利与沃尔沃最终结盟,中国政府也对此事持鼓励态度,在经济和政策方面都给予了很多的支持。

2、经济环境受金融风暴波及,西方各国经济普遍陷入衰退.而福特公司也因此债务缠身。

虽然国际金融风暴对我国经济有一定影响,但是风暴并没有伤到我国经济的筋骨,只是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3、社会文化环境从社会角度来看,中国的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是远大的。

从民族文化来看,我国国内民族意识高涨,人们在买汽车时,会优先选择购买国产汽车。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吉利集团收购沃尔沃汽车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际企业并购案例。

通过对该案例的详细分析,我们将探讨吉利集团如何成功实施这一跨国收购,以及这一收购对吉利集团自身、沃尔沃品牌乃至全球汽车行业产生的深远影响。

文章将首先概述吉利集团和沃尔沃汽车的基本情况,然后详细介绍收购过程,包括收购背景、交易结构、关键条款等。

接下来,文章将分析收购的动因,包括吉利集团的战略意图、沃尔沃汽车的价值潜力等。

文章还将评估收购的绩效,包括收购后吉利集团和沃尔沃汽车的经营状况、市场份额、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变化。

文章将总结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的启示,为其他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吉利与沃尔沃概况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吉利汽车)是中国一家知名的民营汽车制造企业,成立于1986年,总部位于浙江杭州。

吉利汽车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重要一员,旗下拥有多个子品牌和产品线,覆盖轿车、SUV、新能源汽车等多个细分市场。

吉利汽车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和市场导向,注重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价值,努力在全球汽车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沃尔沃汽车公司(简称沃尔沃)是瑞典的一家知名豪华汽车品牌,创立于1927年。

沃尔沃以其卓越的安全性能和创新的汽车技术而闻名于世。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沃尔沃便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销售其产品,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广泛市场影响力的豪华汽车品牌之一。

沃尔沃一直坚持对汽车安全和环保技术的投入和创新,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高性能的汽车产品。

吉利和沃尔沃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

吉利汽车的快速崛起和沃尔沃汽车的品牌影响力,为双方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吉利收购沃尔沃这一事件,不仅是两家企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也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收购过程与动因分析吉利对沃尔沃的收购案例堪称中国汽车工业史上的一大里程碑。

此次收购不仅标志着中国车企开始在全球汽车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也显示了吉利对于自身发展战略的坚定决心。

吉利收购沃尔沃商务谈判案例分析(以此为准)

吉利收购沃尔沃商务谈判案例分析(以此为准)

吉利收购沃尔沃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6. 程序及具体策略
⑴ 开局阶段
吉利收购沃尔沃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6. 程序及具体策略
⑵ 中期阶段
开门见山
• 有技巧地引出并购后双方的利益,展望共赢蓝图,吸引福特公司对此次谈判的 兴趣。
制造优势
• 展示我方(吉利)此次谈判的融资方案,皆以凸显我方实力,增强福特公司对 吉利收购沃尔沃后相关经营管理的信心,占据谈判主动权。
吉利收购沃尔沃商务谈判案例分析
7. 谈判结束策略
⑵签订合同注意事项
1.签订的合同内容必须符合本国相关的法律政策、贸易原 则和社会风俗习惯,必须对双方都有约束力; 2.合同条款应与相关文件如单证、汇票、支票、信用证等 相互配合,协调一致; 3.合同的各项条款必须与双方通过多次磋商后所达成的协 议一致,避免单方面的修改合同内容;
静观其变
• 让对方尽情提要求,掌握对方本次谈判的主要条件,试探对方底线(包括让对 方先出价策略),表现我方与其达成共识实现长期合作的友好态度。
• 若双方提出高于我方设定的最低价格(16亿美元),优先采取规避问题的策略, 将话题转移到沃尔沃今后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策略及发展前景问题上来,暗示对 价格规避 方并购后将取得的高于价格的价值。
4.合同条款要完整、准确,防止错列或漏列主要事项;
5.合同签订时,应尽量与对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签订,以 免日后对方推托责任,造成纠纷。
5. 谈判目标
吉利将100%拥有沃尔 吉利将100%拥有沃尔 吉利将100%拥有沃尔
支持、全球销售和服
务网络、境外工厂和 研发人员以及重要的 供应商体系
支持、全球销售和服
务网络、境外工厂和 研发人员以及重要的 供应商体系
支持、全球销售和服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2.要建立宽容的企业文化,中国企业在开辟海外新市 场之初,必然要努力迅速灵活地适应当地人文社会环 境,以便能遵循当地的传统规范。
3.要有互补的共赢条件。成功收购要创造出价值,实 现整合价值大于总价值的溢出效应。收购并不是为了 打击被收购对象,而是为了实现价值创造,这需要双 方具备互补的共赢条件,才能一起创造价值。
反垄断审查 2010年7月15日,吉利宣布李书福将担任沃尔沃轿车公司董事长 2010年7月中下旬,吉利收购沃尔沃通过国家发改委的审批 2010年7月26日,吉利收购沃尔沃通过了商务部的审批 2010年8月2日,吉利与福特在伦敦签署交割协议,沃尔沃成吉利
合资了公司
并购成功经验
1.要积累足够的国际经验,目前,大多数中国企业仍 普遍处于“走出去”的起步阶段,综合国际经验还不 充分。在生疏的环境实施收购时,由于对当地制度法 规、经营惯例、社会意识等缺乏了解而遭遇多种挫折。
并购动因
一、收购双方的销售市场互补,无重叠
沃尔沃公司一直坚持的销售管理就是造安全、环保、 设计和品质都一流的高端豪华车型,而吉利公司是以造 低成本的中低档车而发家的,直到现在吉利都一直坚持 这样的传统,这样两个公司的销售市场不单毫无重叠, 反而互补,形成了更强,更全面的销售整体。
二、吉利对此次收购作了充分准备
二、战略调整
对于沃尔沃此次中国区的调整,沃尔沃方面表示意 在加强吉利对于沃尔沃在中国业务上的把控,同时保证 在中国生产的沃尔沃轿车能够达到与瑞典托斯兰达工厂 同样的高标准,同时似乎也预示着,吉利在一切准备停 当后,沃尔沃在中国将会进行“量体裁衣”式的变革, 沃尔沃看中吉利什么,以示吉利背后的中国市场,二是 吉利的商业文明,三是吉利的民营企业性质
并购后面临的风险
一、沃尔沃新车型难以脱离福特车系

并购案例分析-吉利并购沃尔沃

并购案例分析-吉利并购沃尔沃
2 并购公司的财务状况
现金支付将增加公司资本中负债的比重,而股票支付则增大股本或股东权益的比 重,选择支付方式时应充分考虑企业的财务状况。
3 公司控制权
并购方,特别是在一些股权较为分散的企业中,股东为防止并购后控制权稀释而 影响个人财富,甚至被目标公司“逆向并购",在并购对价中更偏好现金对价。
4 目标公司的影响
13并购过程2009年08月04日吉利与福特就收购沃尔沃达成初步意向2009年09月09日吉利汽车首度承认正参与竞购沃尔沃2009年10月28日福特已选中吉利集团是沃尔沃的优先竞标方2010年03月28日吉利18亿美元正式收购沃尔沃100股权2010年08月02日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最终交割仪式在伦敦举行吉利以13亿美元现金和2亿美元票据的价格完成了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
高盛“炒作” 09年9月底,高盛公开宣布投资3.3亿美元收购吉利15%的股权,截止10
月底,吉利股价暴涨350%。高盛这样炒作的好处在于使吉利市值快速增长, 准备好充足的资金用以收购沃尔沃。
政府助力 在这次沃尔沃并购案中,吉利积极与地方政府合作,采取以战略投资换
资金、以项目基地换资金方法,这种民营与地方政府相结合的互利共赢的融 资模式,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融资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和思路。
谢谢观赏!
3 并购后项目基地融资
按照吉利财务顾问洛希尔的估算,初期运营资本在5亿~10亿美元之间。对并购后的整 合资金,吉利的策略是“哪里投资,未来基地就落户哪里”,通过沃尔沃中国工厂选 址撬动地方政府资本。在项目运作中,有30亿元成都市政府的资金,而作为交换条件, 国产沃尔沃可能需要在成都、大庆和上海嘉定分别建立工厂。
13亿美元现金和2亿美元票据的价格完成了对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沃尔 沃轿车公司的全部股权收购。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4
二:汽车行业背景及环境威胁分析
2.1 成本分析 我国汽车制造业2008年 成本费用总额持续上升, 增幅逐渐增大。其中产 品销售成本、销售费用 和管理费用前8个月增 速不断加快,8月后增 长明显放缓;财务费用
增速居高不下。
5
二:汽车行业背景及环境威胁分析
2.1.1 原材料成本上升的压力减弱 汽车工业的原材料主要包括钢铁、有色金属和化工产品(如聚氨 酯、 有机硅和环氧树脂和改性塑料等)。2008年钢铁价格增速呈现前 升后落态势,但钢价一直呈现正增长。2008年后期,在金融危机影响 下需求下降,先前原材料价格飚升趋势改变,很多原材料价格大幅回 落,减轻了汽车制造业原材料成本上升压力。
2
一:宏观环境分析
1.3 科技环境 •国内虽然存在着众多的汽车自主品牌,但整体技术水平落后,缺乏核 心技术,主要销售市场维持在中低端市场,缺少自主核心技术,技术 含量相对较低,高端品牌和技术均被国外知名汽车企业垄断。 •中国的民族车企急需引进过来的先进车辆设计、生产和管理技术,进 行消化和吸收,以提升自主品牌的品牌实力。 1.4 社会环境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汽车市场的发展前景广阔, 远未饱和。 •国内较强的民族意识会使民众购车时相同情况下选择国产品牌。 •国内民众对国产品牌的恨铁不成钢,收购会得到广泛的支持。
7
二:汽车行业背景及环境威胁分析
2.2 需求分析 2.2.1 消费者信息指数下滑,国内需求下降 •汽车属于是奢侈品,其需求量受收入影响较大。 •金融危机爆发后,实体经济下滑,收入降低,汽车经济下行趋势明显, 国内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消费增速下降。 •石油等燃料价格、燃油税、养路费征收等相关费用上升也提高了消费 成本,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汽车需求。 但是: •我国经济总体来看基本面较好,加上行业竞争加剧带来的汽车价格下 降。 •新一轮医疗和教育改革及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正在减轻居民的生活负担。 •未来国内汽车需求量不会有大幅下降,会随着经济回暖逐渐回升。

吉利杠杆收购沃尔沃案例与分析

吉利杠杆收购沃尔沃案例与分析
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吉利 以18亿美元价格获得沃尔沃 轿车公司(100%股权以及相 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 吉利为收购和运营沃尔沃需要 准备的资金约为27亿美元 。
收购背景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汽车行业十强中唯 一一家民营轿车生产经营企业,始建于1986年,1997年 进入轿车领域,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自主创新, 取得快速的发展,资产总值超过100亿元,连续四年进入 全国企业500强,被评为“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 快、成长最好”的企业,跻身于国内汽车行业十强。
吉利首席财务官尹大庆
吉利资本局分析(续二)
第一环 上面有人
政府部门及中方银 行的支持。至少有 三家大型中资银行 已经同意向吉利贷 款,其中包括中国 银行、中国建设银 行及中国进出口银 行。
第二环 杠杆收购
2009年9月23日,吉 利向高盛集团的一家 联营公司定向发行可 转换债券和认股权证, 募得资金25.86亿港 元(约合3.3亿美元)。
吉利的资本局分析
吉利收购沃尔沃100%的股权要用18亿美元,再加上后续运营等资 金,总计是27亿美元。 吉利总资产只有203亿元,2009年销售业绩只有165亿,利润不过 十几亿元,如此庞大的资金对于吉利而言不是一个小数目。 吉利如何单凭一己之力完成庞大的海外并购?这需要吉利通过环 环相扣的资本局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银行贷款、地方政府资金
100%
美国、欧洲和中国香港 中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大庆、北京、成都等
吉利股票大涨
吉利股票大涨 体现了大众对吉利的看好
Hale Waihona Puke 购成功因素分析准 备 充 分
李书福早在2002年就动了收购沃尔沃的念头 早在2007年,吉利就在为并购沃尔沃进行人才储备 吉利为收购沃尔沃 做了充足的资金筹划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

吉利并购沃尔沃案例分析一、吉利、沃尔沃公司简介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十强企业,1997年进入轿车领域以来,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持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连续五年进入中国企业500强,连续三年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被评为首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和首批“国家汽车整车出口基地企业”,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发展速度最快、成长最好”的企业。

集团总部设在杭州,在浙江临海、宁波、路桥和上海、兰州、湘潭建有六个汽车整车制造基地,拥有年产30万辆整车的生产能力。

集团现有吉利自由舰、吉利金刚、吉利远景、上海华普、美人豹等八大系列30多个整车产品。

沃尔沃(Volvo)这个名字是拉丁语,意思为“滚滚向前”。

在1927年4月14日用于第一辆沃尔沃汽车V4之前,它曾是一个滚珠轴承的品牌名称。

沃尔沃汽车的铭牌是钢铁的标志——个带有斜箭头的圆圈(铁标)。

这种标志的设计思路最初源自因耐久性而闻名的瑞典钢铁工业。

自那时起,在世界各地,这个钢铁的符号就成了沃尔沃的代表。

对沃尔沃而言,这一现代化的企业品牌标志也代表沃尔沃对客户所做出的安全、品质和设计三方面的承诺。

沃尔沃汽车公司成立于 1927 年,总部设在瑞典的哥德堡。

沃尔沃汽车公司的主要生产厂设在瑞典、比利时和中国,并在全世界超过100 个国家设立了销售和服务网络,拥有 2,400 多家展厅。

二、吉利并购沃尔沃的原因分析1)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降低成本费用通过并购,企业规模得到扩大,能够形成有效的规模效应.规模效应能够带来资源的充分利用、资源的充分整合、降低管理、原料、生产等各个环节的成本,从而降低总成本。

2)提高市场份额,提升行业战略地位规模大的企业,伴随生产力的提高,销售网络的完善,市场份额将会有比较大的提高。

从而确立企业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

3)取得充足廉价的生产原料和劳动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并购实现企业的规模扩大,成为原料的主要客户,能够大大增强企业的谈判能力,从而为企业获得廉价的生产资料提供可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谈判结束策略
⑴谈判结果评定
7. 谈判结束策略
⑵签订合同注意事项
4.双方利益及优劣势分析
我方(吉利)收购沃尔沃SWOT分析:
4.双方利益及优劣势分析
福特的优劣势分析:
5. 谈判目标
我方(吉利)的谈判目标:
议题
目标一 (最优期望目标)
目标二 (第二最优目标)
目标三 (最低限度目标)
收购价格
16亿美元
17亿美元
18亿美元
沃尔沃品牌
吉利将100%拥有沃尔 吉利将100%拥有沃尔 吉利将100%拥有沃尔
研发人员以及重要的 研发人员以及重要的 研发人员以及重要的
供应商体系
供应商体系
供应商体系
福特与沃尔沃公用技
100%
70%
50%
术转让
5. 谈判目标
对方(福特)的谈判目标 :
6.程序及具体策略
⑴ 开局阶段
6.程序及具体策略
⑵ 中期阶段
6.程序及具体策略
⑵ 中期阶段
6.程序及具体策略
⑶ 最后谈判阶段:
➢ 1.时代背景 ➢ 2.谈判主题 ➢ 3.谈判议程 ➢ 4.双方利益及优劣势分析 ➢ 5.谈判目标 ➢ 6.程序及具体策略 ➢ 7.谈判结束策略
1.时代背景
2.谈判主题
围绕共同利益点进行深入探索,并尽量消除利益分歧, 争取顺利完成收购。
3. 谈判议程
4.双方利益及优劣势分析
4.双方利益及优劣势分析
沃品牌,以及沃尔沃 沃品牌,以及沃尔沃 沃品牌,以及沃尔沃
相零部件供应公司, 相零部件供应公司, 相零部件供应公司,
相关研发中心
相关研发中心
相关研发中心
技术支持
福特汽车提供的技术 福特汽车提供的技术 福特汽车提供的技术
支持、全球销售和服 支持、全球销售工厂和 务网络、境外工厂和 务网络、境外工厂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