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年上册第14课导学案 第九周周四用 陈水波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十四课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导学案设计人:李振刚【学习目标】1掌握九一八事变的过程和结果及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掌握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2、讨论西安事变发生后各界的态度及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学会从历史角度、用历史的眼光认识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了解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野心,激励自己好好学习、勇于承担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接受爱国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学习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
【学习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自学引导】一、自主学习●知识点一:九一八事变1、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和结果。
2、结合P71材料—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分析九一八事变发生后,蒋介石的态度如何?3、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人民是如何抗日的?4、阅读小字,了解伪满洲国傀儡政权的情况。
●知识点二:西安事变1、找出西安事变的背景。
2、在课本中标出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西安事变的经过和结果。
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是什么?【合作探究】1、材料:“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请回答:(1)这是谁在什么事变后发给谁的命令?(2)这个命令造成什么恶果?(3)此材料反映蒋介石对日采取的核心态度是什么?2、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当堂检测】1.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发生于()A.1930年B.1931年C.1932年D.1933年2.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日本就占领了中国()A.西南三省B.西北五省C.华北五省D.东北三省3.中共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方针的出发点是()A.改善国共双方的关系B.打击国民党内部亲日派C.联合国民党内的亲英美派D.为了全民族利益实现共同抗日4.九一八事变后,最确切反映了蒋介石不抵抗政策原因的是()A、“……以此案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国际公理之解决”B、“枪不如人,炮不如人,……拿什么和日本人打仗”C、“如果日本能担保中国本部十八行省的完整,则……可让出东北”D、“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5、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导学案
第14课 难忘九一八一、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掌 握 九一八事变的结果;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平解决及其意义能力训练过程方法 阅读课文复述史实 按照时间顺序复述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注意捋出重要的时间、地点、人物等历史知识点研究资料理解原因 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在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处心积虑、蓄谋策划,蒋介石实行“绝对不抵抗”政策则进一步助长了日军侵略气焰讨论探索辩证分析 中共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是从全民族利益出发的,同时也是依据当时实际情况,推动国民党向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化 情感态度价 值 观 爱国主义民族情感 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
对于当年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和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必须进行历史清算思想意识 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力促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这种实事求是、高瞻远瞩的史实证明了党的正确、伟大和光荣二、教学重点 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教学难点 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影响三、学法指导1.通过指导学生讲述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的爆发,使学生初步掌握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日本侵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的原因,指导学生初步掌握透过历史现象分析实质的方法。
3.引导学生讨论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原因,指导学生初步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方法,以及清楚简洁地表达自己观点的方法。
四、知识链接自近代以来,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发动侵华战争。
主要史实有:(1)1894—1895年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2)在19世纪末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划福建为其势力范围;(3)1900—1901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强迫中国签订《辛丑条约》;(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兵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5)1915年向袁世凯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6)1922年起支持军阀发动混战,从中获利。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红军长征》导学案 岳麓版-岳麓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学案
第14课红军长征1.描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经过及南方八省的游击战争。
2.归纳某某会议的有关知识,认识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3.阐明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认识中国革命历程的艰难曲折。
4.重点:某某会议和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
(1)反“围剿”时间指挥者战略战术结果前三次反“围剿”1930年10月—1931年7月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在运动中消灭敌人胜利第四次反“围剿”1932年底—1933年春周恩来、朱德运用的作战方针胜利第五次反“围剿”1933年秋—1934年10月博古等拒敌于根据地之外,全线出击,同敌人打阵地战失败(2)为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X明所在学校的八年级学生准备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开展纪念活动,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哪里?某某瑞金或某某长汀。
(1)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某某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为政治局常委。
(2)“三人小组”指的是哪三人?、周恩来、王稼祥。
(1)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的吴起镇,与陕甘根据地的红军会师。
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某某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2)红军长征中发生的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是(B)①占领某某②冲破四道封锁线③四渡赤水河④巧渡金沙江⑤抢渡大渡河⑥吴起镇会师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④⑤⑥C.②①④⑤③⑥D.①②④③⑤⑥(3)红军从被迫长征到取得胜利,这一历程说明(C)①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②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移到农村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曲折④中国革命需要正确的路线、方针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阅读的《七律·长征》,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导学案
第14课抗日救亡运动一、【学习目标】1、记住九一八事变发生的时间、地点,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地区的暴行,概述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情况。
2、掌握西安事变发生的时间、发动者及其结果。
3、分析和理解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二、【情景导入】阳安中学的一件小事谈起。
三、【自主学习】A.毛泽东 B.周恩来 C.王若飞 D.王稼祥【能力提升训练】1.“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
”这一历史现象曾经发生在 ( )A.华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东地区D.台湾地区2.漫画“东北军脚上的镣铐”形象的揭示了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我国就丧失了一百多万平方千米河山的主要原因是()A.日军突然发动袭击B.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D.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3.1936年导致国民党内部不断分化的原因有()①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②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③日本帝国主义的挑拔离间④内部为了夺取领导权产生了矛盾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①是多方面协商的结果②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③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④有利于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到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初步实现的主要原因在于()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导地位B.中共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杨虎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D.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6、在民族危亡关头,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发动西安事变,立下了不朽功勋。
下列选项中,对他们评价准确的是()A.“民族英雄,千古功臣”B.“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C.“千古奇冤,江南一叶”D.“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始先基”7.阅读下列图片材料:右图一是中共参与西安事变谈判的代表(右起):周恩来、叶剑英、秦邦宪右图二是,要求他停止对西安的军事进攻。
观察上图并请回答:(1)蒋介石的手令是事件发生的第五天写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导学案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一、学习目标1.了解李大钊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知道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内容。
3.分析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二、自主预习1.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
2.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秘密召开。
3.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
党纲确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
4.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三、合作探究1.材料展示:大会宣言指出:“中国目前政治状况又另开了一个新局面。
这个新局面一方便利于帝国主义列强实行华盛顿会议所决定的共同侵略政策,一方延长中国的纠纷情势”。
为实现革命目标,必须组成“民主主义的联合阵线”。
中国的广大农民有极大的革命性,是“革命运动中的最大要素”;小资产阶级的大量群众因遭受极大痛苦,会“加入到革命的队伍里面来”;“中国幼稚资产阶级为免除经济上的压迫起见,一定要起来与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奋斗”;工人阶级有伟大的势力,这种势力“发展无已”。
“中国共产党为工人和农民的目前利益计……”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的纲领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回答:(1)指出大会的名称、时间、地点。
(2)最低纲领制定的依据是什么?革命的动力是什么?四、随堂演练1.李大钊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A.《庶民的胜利》B.《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C.《法俄革命之比较观》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2.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的地点在()A.上海B.北京C.武汉D.长沙3.中共“二大”的中心任务是()A.制定党的纲领 B.领导工人运动C.领导农民运动 D.制定民主革命纳领4.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是()A.中国总工会 B.中共中央书记部C.中共劳动书记部 D.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5.把中国工人运动第一次高潮推向顶点的是()A.五四运动中上海工人运动B.1922年的香港海员罢工C.北京的先进青年到工农群众中调查D.“二七”大罢工6.镇压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的刽子手主要是()A.皖系段祺瑞 B.奉系张作霖C.直系吴佩孚 D.晋系阎锡山7.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后,中国面貌焕然一新,这里的“新”不包括()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B.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C.提出彻底反帝反封的纲领D.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五、课后反思【答案】二、自主预习1.《我的马克思主义观》2.第一次代表大会3.第一个党纲共产主义4.上海三、合作探究1.①1922年7月中共“二大”上海;②依据:中国国情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性质。
难忘九一八-导学案.doc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难忘九一八》导学案姓名:班级:组名:【学习目标】1、我能说出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2、通过探究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探究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培养学生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综合分析、归纳和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九一八事变和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的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
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主张的学习,使学生更加热爱中国共产党。
4、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5、难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板块一:国之难---- 九一八事变【自主学习】1、你能简述九一八事变的经过吗?(要求:注意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借口、经过)2、面对日本蓄意制造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采取了什么政策?这一政策导致了什么后果?【合作探究】材料一:1927年6-7月,日本政府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讨论并确定了侵略中国的具体方案,制定《对华政策纲要》(即田中奏折)。
奏折内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材料二: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波及日本,日本经济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情况下,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初,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忙于应付本国的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中国内部,蒋介石政府集中重兵“围剿”红军,无心北顾。
这给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以可乘之机。
阅读材料总结为什么日本要发动九一八事变呢?4、日军侵略中国东北,为什么事先制造柳条湖事件呢?5、面对日本的侵略,国土的沦丧,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作出了什么反应?板块二:国之幸一西安事变【自主学习】1、西安事变知多少?(提示:时间、目的、人物、简单经过、结果及意义)[合作探究】2、作为蒋介石的部下,张学良、杨虎城为什么敢“以下犯上”,扣押蒋介石,发动西安事变?(提示:从日本、共产党、张、杨个人因素、蒋介石的态度四个方面来探究。
14课导学案
年级:八班级学生姓名:制作:八年级历史组时间:5月11日教导处审批: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4课外交成就一、学习目标:(1分钟)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新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重大进展二、导学指导与检测(20分钟)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本80—84页的内容,大字部分要精读,小字部分可以快读,思考下列问题,并在教材相应位置将题目及答案标注清楚,10分钟后比一比谁能正确回答:三、三讲环节(10分钟)1、教师根据学生学习过程侧重讲解。
2、本节内容小节。
四、巩固诊断:(13分钟)A层次(单项选择)1.外交是智者的游戏,外交是妥协的艺术,外交是一个国家实力强弱的晴雨表。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 ( )A.求同存异原则 B.互不侵犯原则 C.平等互利原则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美国总统奥巴马不顾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对,于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2月18日在华盛顿会见了达赖。
这严重违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哪一原则(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互不干涉内政C.互不侵犯D.平等互利3、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最典型范例是( )A.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B.抗美援朝的胜利C.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D.与苏联建交4、.周恩来是世界著名的外交家,下列与他有关的外交成就和外交活动是( )①出席APEC会议②出席万隆会议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参加中国加入WTO的谈判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5、1954年发表声明,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的两个国家是()①朝鲜②印度③越南④缅甸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6.关于亚非会议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②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并发挥了积极作用③会议加强了我国与亚非国家的联系④会议就和平解决朝鲜问题进行了讨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②④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B层次材料三从周恩来到温家宝,在灾难面前,“中国式”总理总是身先士卒,在第一时间,第一个来到最危险、最困难、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四课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十四课导学案课题:红军长征备课:蒋碧云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记住红军的路线。
2、掌握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的原因,遵义会议的情况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3、理解遵义会议的意义和长征胜利的原因4、归纳长征精神学习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
学习难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和长征意义。
学习过程一、课前小测:(温故知新)1、南昌起义的背景,过程。
2、为什么要建立工农革命根据地?二、自主学习(在书上相应地方画记并背记)阅读“长征的开始”思考回答1、长征的原因:①原因:由于和等人的指挥错误,红军第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长征开始。
②开始:年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从江西_______福建_________等地出发,突围长征。
红军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但人员伤亡严重,只剩下三万多人。
红军采取毛泽东的建议,向贵州前进,渡过,夺取贵州北部重镇。
2、遵义会议:①时间:_________年______月;②地点:;③内容:会议批评了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为政治局常委。
④意义:(书本划记好并能背诵)3、红军长征的路线:强渡攻占(召翻过通过进入。
4、两次会师:年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与陕北红军会师;年月,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师,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5、意义:(书本划记好并能背诵)三、合作探究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下面四幅图片让我们又回到了那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
图片让我们又回到了那二万五千里的征途上。
(1)(2)(3)(4)请回答:(1)图①(是长征途中红军召开的一次转折性会议的会址,你知道这次会议的名称吗?(2)在图②的铁索桥上红军与敌人进行的一场激烈的战斗称为什么?(3)长征胜利的重要意义是什么?(4)结合以上图片和所学历史知识,您感悟到的长征精神有哪些?四、基础演练【】1、“……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
CJB八年级历史上册第 14 课《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导学案
第14课 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1.说出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史实,认识到中国全民族抗战从此开始。
2.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为例,说明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3.重点:卢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
1.七七事变( 卢沟桥 事变)(1)概况: 1937 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向驻北平西南卢沟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卢沟桥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双方在桥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
(2)抗日英雄:国民党二十九路军英勇抵抗, 佟麟阁 、 赵登禹 先后为国捐躯。
(3)影响:日本挑起 全面侵华战争 ,卢沟桥的烽火揭开了中华全民族伟大的 抗日民族解放战争 的序幕。
【名师点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比较。
事变日军借口 国共态度 影响 九一八事变柳条湖事件 国民党 中共 不抵抗 坚决抵抗 开始局部抗战 七七事变一名士兵失踪 开始抵抗 开始全面抗战2.淞沪会战(1)背景:八一三事变。
①时间: 1937 年8月13日。
②概况:日本大举进攻上海,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
(2)英雄人物:淞沪抗战涌现出 谢晋元 等英雄。
(3)影响:粉碎了日军 3个月灭亡中国 的狂妄计划。
3.南京大屠杀(1)南京沦陷时间: 1937 年12月13日。
(2)日寇在南京的血腥大屠杀:①时间:日寇占领南京后开展“杀人竞赛”,持续 6个 星期。
③屠杀人数: 30多万 人。
③屠杀手段:枪杀、砍头、剖腹、挖心、砍剁四肢等。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九一八事变前,蒋介石密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材料二 “中国亡于帝国主义,我们还能当亡国奴,尚可苟延残喘;若亡于共产党,则纵肯为奴隶亦不可得。
”——1931年8月22日,蒋介石在南昌讲话材料三“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战事的解决。
八年级历史第14课导学案
授课年级
八年级
学科
历史
课题
同仇敌忾抗战到底
任课教师
李翠霞
课型
综合解决课
课时
1
授课时间
40分
教材分析
本课着重讲述中国军队血战台儿庄和百团大战的史实。中共七大召开的抗日最终取得胜利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学生分析
本课内容多,重点多,但学生通过影视有所了解。
设计理念
遵循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老师引导下,用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得出科学结论
板书设计
战役:台儿庄战役最大战役性胜利
同仇敌忾
百团大战:1940.8彭德怀,大规模反击战
抗战到底
中共七大:1945.4延安
胜利:1945.8.15日本无条件投降,16日台湾回归.
教学反思
本课对于七大的内容没有详细研究,以后要多予以注意.
创设讨论交
流情景
创设讨论展示情景
创设语言情
境
纠错
教师对于错
误集体纠正
教师下组辅
导纠正错误指点迷津
教师引导学
生观察导读单建立知识体系
由老师组织学生说自己学到了什么
安排完成成长资源
能对上节课知识
回忆
学生小组
订对答案
学生讨论问题向全组同学展示讨论,由其他小组补充结果
学生认真聆听理
清思路加快记忆
生谈收获
学术助理组织纠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简述中国军军队血战台儿庄,百团大战的史实,体会中国军民的顽强斗争
过程与方法
学术助理组织复习及新问题的安排与讨论,最后由老师指定解疑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抗战中王铭章等人。体会抗战中军人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从聂荣臻送回日本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 难忘九一八导学案
第14课难忘九一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西安事变的背景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结果;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平解决及其意义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九一八事变或西安事变经过的讲述,培养学生讲述历史事件的能力;通过探讨东北迅速沦亡的原因,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材料的能力;通过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介绍九一八事变,使学生认识到九一八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严重危机,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成为中华民族的历史责任,从而激发起学生对日本帝国主义野蛮侵略中国的仇恨和对蒋介石“绝对不抵抗”政策的义愤,树立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责任感;通过对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提出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学习,向学生进行热爱共产党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历史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影响【导学过程】教师讲解与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近年来,每当9月18日事变爆发之时,沈阳都要鸣响警报,以提醒市民国耻不能忘。
“九一八事变”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关注?我们究竟该如何对待这个国耻纪念日?相信同学们学了这一课就会得出正确的答案。
(布置学生阅读全课内容,对重要的年代、人名、著作名称等做出醒目的阅读标记,按小组交流个人看法,要求人人过关。
在学生阅读时,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录音,烘托本课历史氛围。
)【自主预习】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九一八事变1、教师利用小字作叙述,也可以利用影像资料进行介绍,还可以布置学生在事前准备的基础上进行讲述。
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讨论“日本侵略军为什么制造柳条湖事件?”等问题,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的目的是要以此为借口,进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九一八事变的最终目的是侵占整个东北,进而独占中国2、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引用的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概括得出。
第14课红军长征 导学案 岳麓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红军长征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结果、意义和长征的转折点遵义会议。
2、能力目标: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历史事件。
2、情感教育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重点:中央红军长征的主要经过,遵义会议学习难点:长征胜利的意义。
自主学习:(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学。
时间:15分钟)1、由于__________________的失败,年10月,党中央和红军从、福建长汀出发,向____________前进。
2、红军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但人员损失过半,革命处于生死关头。
3、1935年1月,党中央在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
这次会议批评了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增选为政治局党委。
4、这次会议确立了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5、遵义会议后,红军四渡____________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_________,跳出敌人的包围圈,强渡__________,飞夺____________,翻过____________,越过_______,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和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___________。
6、_________年10月,红二、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________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7、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保存了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合作探究:1、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100万军队、200多架飞机,采用“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方针,向各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围剿”。
对中央根据地,蒋介石动用50万兵力,分路“围剿”中央红军。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国民革命的洪流》导学案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主备人:陈集镇中学杨福银【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1.掌握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2.了解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及其本质【自主学习】请逐目认真阅读课文,分步回答下列问题:【共同探究】1.北伐军胜利进军的原因有哪些?2.北伐军胜利进军,从珠江流域打倒长江流域,歼灭了吴佩孚、孙传芳的主力,取得了巨大成功,为什么说国民革命失败了?【归纳整理】 国民革命的前提 国民革命的发展 国民革命的高潮 国民革命的转折 国民革命的失败时间事件⒉发展: 黄埔军校 的创建 时间: 年5月,地点:_______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军校总理: ,校长 , 曾任军校政治部主任; 性质: 特点:实行 和 并重方针,尤其注重培养学生 的 思想和 精神。
作用: ⒊高潮: 北伐战争 目的:打倒列强, 除军阀,统一全国。
北伐军名称: 军。
开始时间: 年 月,国民革命军从广东正式出发北伐。
北伐对象: 、 、 三股军阀势力。
战略方针: 、 ; 主要战场: 、 ;进程: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善战,连克_____桥、_____桥,为第四军赢得了“_____”的称号。
结果:取得巨大成功,消灭了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势力。
⒈前提:国共两党合作:______年1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广州 召开,标志着____________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国民革命运动开始。
⒌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① 年 月, 在南京成立“_______ _”,它的性质 是代表 利益的发动政权。
②国民党在各地“清共”,第一次____________全面破裂,疯狂屠杀共产 党人和革命群众。
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⒋转折:四一二政变 时间:______年4月12日;地点:_______; 发动者:_______; 任 务 反 帝 反 封 建 国 民 革 命 运 动 )( :我来帮助你!【拓展练习】1.(2010·福建泉州)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下列对右图的解读,错误..的是( ) A.国共合作的产物 B.蒋介石担任校长C.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D.1949年底迁到台湾,1975年在大陆招生2.(2010·山东聊城)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八年级上册第14课红军长征导学案
八年级上册第14课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红军长征的原因经过,遵义会议,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读图能力理解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学生实事求是的思想观念,继承和发扬红军长征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遵义会议难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和长征初期濒临绝境的原因。
【学习过程】【预习导学】、请在书本找出红军长征的原因、起止时间、经过的重要地点、历史意义,找出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课堂互动探究】一.自主学习预习反馈1.红军长征的原因是()。
2.红军长征开始于()年,经过是从()等地出发,突围长征。
突破敌人(),渡过湘江,转入贵州,强渡(),攻占(),召开()会议后,红军(),()()()()()()()。
3.遵义会议召开于()年1月,在()召开。
4.红军长征结束于()年10月。
5.红军长征有何历史意义?二.重点研讨能力提高1.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畅想天地】在《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上找到金沙江、大渡河、夹金山和草地的位置,了解了这些地方的自然坏境,想象当年红军长征会遇到哪些困难?【拓展延伸】你认为什么是“长征精神”,我们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弘扬“长征精神”?【综合训练】阅读下列材料: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1、红军为什么被迫开始长征?从那一年开始?此诗中包含红军长征经过的哪些地方?2、红军长征途中召开了一次什么重要的会议?“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标志是什么?3、“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难”包括哪些方面?(至少写两项)【学习反思】八年级历史教案执教者:老师科目历史年级八班级时间课题第14课红军长征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和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导学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4课《故宫博物院》导学案说明文与中考从选材内容上来看:阅读材料均来自课外,所选文章都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与社会生活、科技、生态自然、生命规律等亲密相关,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学问性、有用性、趣味性。
从考查点上看: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方法及作用、把握说明挨次、分析说明文语言特征都是中招考查范围。
教学重点理清本文的说明挨次,探究的说明技巧。
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
难点体会本文围绕中心突出重点的写作方法。
总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识记本文生字词。
2、默读课文,能找出故宫博物院的特点。
3、填写课后图表,能说出本文的说明挨次。
一、预习检测:默读课文两遍,完成目标1独立完成,小组计分以全对人数计分,全对一人分1分1、关于:本文,中央广播电台编剧独学+展现+补充2、给加点字注音。
鳌头湛蓝蟠龙金銮殿击磬檀香攒额枋藻井强健妃嫔翊坤宫迥然不同答案:(áo)(zhàn)(pán)(luán)(qìng)(tán)(cuán)(fāng)(zǎo)(jiǎo)(feīpín)(yì)(jiǒng) 2、解释下面的词语,用“井然有序、迥然不同”说话玲珑:耸立:缭绕:掩映:井然有序:迥然不同:玲珑:形容(物)精致细致,(人)机智灵敏。
答案:耸立:高耸直立。
缭绕:回环缠绕。
掩映:彼此遮掩而相互衬托。
井然有序:整齐而有秩序。
井然,整齐的样子。
迥然不同:形容差得很远,完全不同。
迥:指距离很远。
4、听写:鳌头、湛蓝、蟠龙、金銮殿、击磬、檀香、攒、额枋、藻井、强健、妃嫔、翊坤宫、迥然不同琉璃、蟠龙同学正确仔细写在听写本上常见的说明方法的作用:①、举例子:通过举详细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详细,更有说服力。
①、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公开课导学案_1
第14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学目标】1.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中共“一大”“二大”召开的内容,理解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难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运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课件、导学案个性整合导入新课视频中共十九大开幕式导放学生观看视频。
幻灯片1预习新课 1.提出预习要求:(1)依据导学案的预习案部分自学教材。
(2)在教材上做好笔记。
2.老师深入到小组并进行指导,检查学生自学的进度和情况。
1.根据预习案做好笔记。
2.完成后激情记忆。
1.学生依据导学案的【预习案】2.幻灯片2:课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题目:设计为四个展馆,了解党史(1)追根溯源---诞生条件(2)开天辟地----中共成立(3)脚踏实地---—中共二大(4)扎根实干——领导工运2.教师点拨指导:中共诞生使中国革命焕然一新,新在哪里?1.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分组合作探究题目:(1)学生根据材料分析中共成立的条件。
(2)根据视频讲解中共成立的概况和中共一大的内容。
(3)我能分析大中共诞生的意义是什么? 2.学生展示合作探究题目(1)、(2)、(3)1.【探究案】2.幻灯片5—10(中共诞生的条件)11--19(中共诞生的情况和中共诞生的意义。
)20--27(中共二大内容和领导工人运动。
)引导学生分析,不断培养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课堂小结梳理本课知识要点。
中共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了。
总结本课内容。
幻灯片28、29培养学生总结的能力,老师多引导并给予鼓励。
当堂检测个性辅导。
完成第14课时【检测案】【检测案】。
板书设计:教后反思:。
【导学案】八年级上册《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学案
第14课 国民革命的洪流一、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学习目标1.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目的、主要对象、主战场的重要战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等等。
2.利用《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说明北伐的对象、进军路线,培养读图、识图能力;分析北伐战争很快胜利的原因,培养综合分析能力。
3.通过对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分析,在思想上应认识到,北伐战争是中国各革命阶级参加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正义战争,它的胜利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重要成果。
◆ 重难点重点:黄埔军校的创建和北伐战争。
难点: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下,北伐能够取得巨大的胜利的原因。
二、知识概览图时间:1924年5月性质:国共合作之下的一所军事学校 特点:把政治教育提到和军事训练同等重要的地位 贡献:黄埔军校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政治和军事人才在北伐战争中,黄埔军校立下了赫赫战功北伐时间:1926年7月,正式出师北伐北伐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三股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 夺取国民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战略方针: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取得了汀泗桥和贺胜桥关键性战役的胜利 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立下了功勋作战方针的正确国共两党齐心协力广大官兵的浴血奋战发动政变:1927年4月12日时间: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了三、新课导引上图是黄埔陆军军官军校正门,在黄埔军校的门上有一副引入注目的对联,上联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国民革命的洪流 黄埔军校 的创建 “光荣北伐 武昌城下” 北伐的目标 叶挺独立团 胜利进军的原因 南京国民政 府的成立下联是“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这副对联使人耳目一新。
【思考讨论】黄埔军校是如何创办的?它有什么新的特点?军校对中国革命有哪些贡献呢?军校校长蒋介石后来是怎样叛变革命的呢?四、教材精华(一)知识链接1.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2017部编)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导学案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知道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史实。
2、了解中共二大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知道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及教训。
学习重点:中共一大学习难点: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一、自主学习:(根据学案,自学课文,在课本上勾划,记下发现的问题组内交流)1、找出马克思主义是怎样在中国传播的?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有什么关系?涌现出哪些先进代表人物?2、归纳总结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
3、找出中共一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参加会议代表、会议内容、中共成立的意义。
4、找出中共二大召开的时间、地点和会议内容及意义。
5、找出工人运动高潮的表现和顶峰。
6、列表归纳京汉铁路大罢工的时间、口号、结果、意义。
二、合作探究:材料一:1920年夏至1921年春,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国工人运动的蓬勃兴起,作为两者结合产物的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在上海、北京、武汉、长沙、济南、广州以及赴日、旅欧留学生中相继成立。
材料二:(中共一大)接着讨论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对今后党的工作作出安排部署,鉴于党的力量还弱小,决定以主要精力建立工会组织,指导工人运动和做好宣传工作,强调与第三国际建立紧密关系。
(1)材料一中提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哪些历史条件?(2)材料二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中心工作是什么?请你举出一个例子证明。
(3)为什么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三、课堂小结:知识整合(围绕学习目标,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5分钟)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课堂检测1.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有一位人物被誉为“为中国引来天火的人”。
他是()A、孙中山B、陈独秀C、李大钊D、毛泽东2.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于()A.北京B.广州C.长沙D.上海3、革命家董必武在1961年写了一首感怀诗:“四十年前(即1921年)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指王尽美)与恩铭不老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导学案第14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伟大意义;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工人运动的高潮。
二、过程与方法1.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为共产党的创立准备了条件。
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和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共产党就是两者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2.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工人阶级政党,她代表了工人阶级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她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希望,使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3.中共二大制定的民主革命纲领在中国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给中国人民指明了光明的道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运用基本的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分析中国共产党二大民主革命纲领是依据中国国情制定的,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3.通过对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的学习,体会先进知识分子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发挥的作用。
从而增强学生对党的热爱之心,坚信党的领导。
【教学重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经过和伟大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对中国共产党“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理解。
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史料导入:材料一“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学西方的迷梦。
很奇怪,为什么先生老是要侵略学生呢?”——毛泽东材料二“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全世界,也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
走自己的路——这就是结论。
”——毛泽东请同学们思考: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工人阶级又是由哪个政党来领导的呢?为什么中国先进分子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自主学习梳理知识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整理】
国民革命的前提国民革命的发
展
国民革命的高
潮
国民革命的转
折
国民革命的失
败
时
间
事
件
【拓展练习】
1.(2010·福建泉州)历史图片浓缩了丰富的史实,下列对右
图的解读,错误
..的是()
A.国共合作的产物
B.蒋介石担任校长
C.政治教育与军事训练并重
D.1949年底迁到台湾,1975年在大陆招生
2.(2010·山东聊城)孙中山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
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这个“军官学校”位于()A.广州 B.长沙 C.武汉 D.上海3.(2010·河北)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
下列歌曲在中国20世纪20年代广为传唱的是()
A.“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B.“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4.(2010·江苏常州)国共两党联合起来,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开展了()A.新文化运动 B.北伐战争 C.抗日战争 D.重庆谈判4.(2010·湖南湘潭)下列哪项不属于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
A.张作霖 B.吴佩孚 C.孙传芳 D.袁世凯
5.(2009·安徽中考)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
正在猛攻武昌城,该影片再现的是
A.台儿庄战役 B.渡江战役 C.北伐战争 D.百团大战
6.(2008·河南中考)之所以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主要是因为
A.蒋介石建立了反动政府
B.南京国民政府屠杀共产党人
C.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D.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勾结
7.1924年,中国共产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合作,进行了一场“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大革命。
其来势汹涌,似滚滚洪流。
但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1)国民大革命的起止时间是什么?国民革命的任务是什么?
(2)它是怎样失败的?说国民大革命失败的依据是什么?
(3)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是什么?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