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课件
第2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二)
例题
例 (-20)+(+3)一(-5)一(+7)
减法转化成加法
解: 原式=(-20)+(+3)+(+5)+(-7)
省略式中的括号和加号 =-20+3+5-7
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
= -20-7+3+5 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27+8
=-8.4
= -1
填空
3、计算 (1)27-18+(-7) -32 解:原式=9+(-7)+(-32)
=2+(-32) = -30
(2)4.7-3.4+(-8.3) -(-3) 解:原式=1.3+(-8.3)+3
=(1.3+3)+(-8.3) =4.3+(-8.3) = -4
填空
4、计算 (1)-17-18+(-7) -(-12)
例题
2
原式
=
-
4 9
+
4 5
-
5 6
-
9 10
+
23 18
=
-
4 9
+
23 18
+
4 5
-
9 10
-
5 6
=
-
8 18
+
23 18
+
8 10
-
9 10
-
5 6
= 15 - 1 - 5 = 5 - 5 - 1 = - 1 18 10 6 6 6 10 10
(交换位置,便于通分)
例题
重点突破
10.某银行办储蓄业务:取出 950 元,存入 500 元,取出 800 元,存入 1 200 元,取出 1 025 元,存 入 2 500 元,取出 200 元,请你计算一下,银行的现 款增加了多少?你能用有理数加减法表示出来吗?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1课时)课件
=-40-27+19-24+32 =-40; (2)原式=-9 +(+2)+(-3)+(-4 )
=-9+2-3-4 =-14.
典例精析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例 计算:(1)
(2)
解:(1)原式=
=
=
解:(2)原式=
=
= = = 方法点拨: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按照运算顺序 从左向右逐一进行.
于是我们可以将加减法统一成加法: 例如:(-8)-(-10)+(-6)-(+4)可写成:
(-8)+(+10)+(-6)+(-4). 再将各个加数的括号和它前面的加号省略不写,得: -8 + 10 - 6 - 4 ,看作和式,读作“负8、正10、负6、负4的和”, 按运算意义可读作“负8加10减6减4”.
(2)(-7)-(+5)+(-4)-(-10); 解:原式=-6
(4)635+24-18+425-16+18-6.8-3.2.
解:原式=9
17.某粮食仓库管理员统计10袋面粉的总质量.以100千克为标准,超过的 记为正,不足的记为负.通过称量的记录如下:+3,+4.5,-0.5,-2,- 5,-1,+2,+1,-4,+1.请问:
北师大版 · 数学· 七年级(上)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能进行简单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能根据具体问题,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3.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转化为加法,并感受、 体会“代数和”的思想。
有理数的加法
A.1
B.-1
C.4 033
D.-4 033
4 有理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a+b的
值( )
A.大于0 B.小于0 C.小于a D.大于b
知识点 3 有理数的加法的实际应用
知3-讲
例4 足球循环赛中,红队以4∶1战胜黄队,黄队以 2∶0战胜蓝队,蓝队以1∶0战胜红队,计算各 队的净胜球数.
互为相反数的 两数相加
一个数同0相加
提示: (1)在有理数的加法计算中首先判断属于加法中的何种
类型,再按该类型法则计算; (2)在求和的绝对值前先确定和的符号,注意符号优先. 有理数相加的方法口诀: 两数相加看符号,符号多为同异号;同号相加分正负 号,正取正号负取负号,绝对值相加错不了;异号相 加大减小,符号跟着大值走.
还有两种特殊情形:
知1-导
(5)第一次向西走了 30米,第二次向东走了 30米.
写成算式是(-30) + ( + 30) = ( ) .
(6)第一次向西走了 30米,第二次没走.
写成算式是(-30) + 0= (
).
归纳
知1-导
综合以上情形,有如下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正负号,并把绝
知识点 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知1-导
我们必须把这一问题说得明确些.不妨规定向东
为正,向西为负. (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很明显,一共向东走了 50
米.写成算式是 ( + 20) + ( + 30) = + 50, 即小明位于原来位置的东边50米处.
这一运算过程在数轴上可表示为如图.
知1-导
(2)若两次都是向西走,则小明现在位于原来位置 的西边50米处.写成算式是(-20) + (-30) =-50.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
4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和运算律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和运算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归纳及运算能力。
2、能熟练进行整数加法运算,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运算学习重点:依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学习难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有理数加法运算律的应用复习提问1. 数轴三要素:有理数的绝对值是怎么定义的?2.下列各组数中,哪一个较大?利用数轴说明?-3与-2;|3|与|-3|;|-3|与0; -2与|+1|;-|+4|与|-3|.一、问题引入足球比赛中赢球个数与输球个数是相反意义的量.若我们规定赢球为“正”,输球为“负”,它们的和叫作净胜球数。
比如,赢3球记为+3,输1球记为-1.本赛季,凯旋足球队第一场比赛赢了1个球,第二场比赛输了1个球,该队两场比赛的净胜球数是多少?上边的问题用到了正数与负数的加法。
那么两个有理数相加,如何进行运算,根据下面练习进行总结。
下面是凯旋足球队第一场和第二场的比赛情况,请写出表达式并计算出净胜球数。
例:第一场赢了3个球,第二场赢了1个球,表达式为 (+3)+(+1)=+4.1.第一场输了2个球,第二场输了3个球;表达式:2.第一场输了3个球,第二场赢了2个球, 表达式:3.第一场赢了3个球,第二场输了2个球, 表达式:4.第一场输了4个球,第二场赢了4个球, 表达式:二、探究新知我们也可以利用数轴表示加法运算过程,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1)同号两数相加如:向东移动5个单位,再向东移动3个单位,一共移动了8个单位,即(+5)+(+3)=+8 用数轴表示如图可见,正数加正数,其和是_____,和的绝对值等于____________.练习:向西移动5个单位,再向西移动3个单位,一共移动了8个单位,即:用数轴表示可见,负数加负数,其和是_____,和的绝对值等于_____________.总结得:同号两数相加,取____的符号,并把绝对值________(2)异号两数相加1.向东移动5个单位,再向西移动5个单位,一共向东移动了____米。
扶余县第六中学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第1课时 有理数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运算律在其中的应用2 教学目标使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并利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加减运算法则和加法运算律.2、教学难点: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回顾旧知说出-6+9-8-7+3 两种读法.回忆加法的运算律:3、计算下列各题:四、课堂研讨1、你能用两种方法计算-20+3-5+7 吗?解法(一):解法(二):2、下列变形是否正确?(1). 1-4+5-4 = 1-4+4-5 (2). 1-2+3-4=2-1+4-3(3). 4.5-1.7-2.5+1.8=4.5-2.5+1.8-1.73.计算:(1)-12+11-8+39; (2)+45-9-91+5; (3)-5-5-3-3;(7)-6-8-2+3.54-4.72+16.46-5.28;;五、课堂练习1.判断题:(1)两个数相加,和一定大于任一个加数.(2)两个数相加,和小于任一个加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都是负数.(3)零减去一个数,仍得这个数.(4)两个相反数相减得0.(5)两个数和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一定是正数.2.计算:1)-6-8-2+3.54-4.72+16.46-5.28; 2)(-323)-(-234)-(-123)-1.75.(3)(-412)-{325-[-0.13-(-0.33)]}.3.若m,n互为相反数,则│2+m+(-1)+n│的值是多少?六、小结你认为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中最会出现哪些错误?9.3分式方程第1课时分式方程的概念和解法[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式方程的意义 , 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2.理解增根的概念 , 知道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并掌握验根的方式.[过程与方式]从实际问题引出分式方程 , 再探究分式方程的解法 , 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思想方式.[情感态度]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过程中 , 培养学生分析 , 思考能力 , 通过合作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 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教学难点]理解分式方程必须验根 , 掌握验根的方式.(一)情境导入 , 初步认识问题在相距1600km的两地之间运行一列车 , 速度提高25%后 , 运行时间缩短了4小时 , 你能求出列车提速前的速度吗?[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 , 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然后相互交流 , 发表各自的见解.(二)思考探究 , 获取新知1.分式方程问题如何解决上面的问题呢?[教学说明]学生独立思考 , 尝试列出方程.设某列车提速前的速度为xkm/h , 那么提速后的速度应为(1+25%)xkm/h.[归纳结论]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2.分式方程的解法[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 , 学生观察解方程的过程 , 进一步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归纳结论]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去分母把分式方程转化成整式方程 , 即分式方程去分母整式方程3.分式方程的增根[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 , 学生解出方程 , 然后把求出的根代入原方程检验 , 交流各自的发现.[归纳结论]把x=3代入检验时 , 方程中分式的分母为零 , 分式无意义 , 所以x=3不是原方程的根 , 原方程无解.x=3是原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变形后的整式方程的根 , 但不是原方程的根 , 像x=3这样的根 , 称为增根.解分式方程时可能产生增根 , 所以必须验根.(三)典例精析 , 掌握新知[解]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x+3)(x-3) , 得(x-1)(x-3)-2(x+3)(x-3)=-x(x+3).展开 , 得x2-4x+3-2x2+18=-x2-3x.解方程 , 得x=21.检验 : 当x=21时 , (x+3)(x-3)≠0因而 , 原方程的根是x=21.[教学说明]教师给出例题 , 学生独立完成 , 教师可让一个学生上台在黑板上演算 , 然后给予点评.[归纳结论]解分式方程时 , 通常要在方程两边同乘以最简公分母 , 验根时 ,只要把求得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 , 看它的值是否为零 , 使它不为零的根才是原方程的根 , 使它为零的根 , 即为增根 , 应舍去.交流 : 由以上解方程的过程 , 你能总结出解分式方程的步骤吗?把你的结论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教师可让学生相互交流 , 发表各自的见解.归纳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归纳结论]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是 : 〔1〕方程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 , 将分式方程化为整式方程 ; 〔2〕解整式方程 ; 〔3〕检验.[教学说明]教师给出例题 , 学生独立思考 , 然后交流各自的心得 , 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四)运用新知 , 深化理解[教学说明]教师给出习题 ,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 , 教师巡视 , 対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点拨.[答案]1.C2.〔1〕方程两边同乘以x(x-2)得:5(x-2)=3x解得x=5检验 : 当x=5时 , x(x-2)≠0.∴x=5是原分式方程的根.〔2〕方程两边同乘以〔x-4〕得 : x-4-1=3-x解得 : x=4检验 : 当x=4时 , x-4=0.∴x=4是增根 , 原方式方程无解.3.方程两边同乘以〔x-2)得 : 2x+m=3(x-2)解得x=m+6.∵方程的解为正数∴m+6>0且m+6≠2 , ∴m>-6且m≠-4.(五)师生互动 , 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 你掌握了哪些新知识?还有哪些疑问?请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学生相互交流 , 回顾分式方程及分式方程的解法 , 加深対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从实际问题引出分式方程 , 再探究分式方程的解法 , 学生积极主动 , 在合作交流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 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检测内容:1.5得分________ 卷后分________ 评价________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1.(-9)8表示(C)A .(-9)×8B .8个(-9)相加C .8个(-9)相乘D .9个(-8)相乘2.(恩施州中考)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中计量天体之间距离的一种单位,其数值取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平均距离,即149 597 870 700 m ,约为149 600 000 km.将数149 6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D)A .14.96×107B .1.496×107C .14.96×108D .1.496×1083.由四舍五入法得到的近似数2.370,它的精确度是精确到(C) A .十分位 B .百分位 C .千分位 D .个位4.下列各组的两个数中,运算后结果相等的是(C)A .-32与(-3)2B .53与35C .-73与(-7)3D .(-34 )3与-3345.与算式23+23+23的运算结果相等的是(C)A .23B .29C .3×23D .3×66.下列运算:①-56 -16 =-1;②0-7-2×5=-9×5=-45;③2÷52 ×45 =2÷2=1;④-(-2)3=23=8,其中正确的有(B)A .1个B .2个C .3个D .4个7.计算(-1)+(-1)2+(-1)3+(-1)4+…+(-1)2 019的值,结果正确的是(B) A .1 B .-1 C .0 D .-1或08.一根1 m 长的绳子,第一次剪去一半,第二次剪去剩下的一半……第六次后剩下的绳子的长度为(C)A .(12 )3 mB .(12 )5 mC .(12 )6 mD .(12 )7m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9.计算:23×(12)2=__2__.10.把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的原数填在横线上:(1)2.16×106=__2_160_000__;(2)-7.123×103=__-7_123__.11.已知(a +4)2+|b -2|=0,则a b的值是__16__.12.现定义某种运算“*”,对任意两个有理数a ,b ,有a *b =a b,则(-3)*3=__-27__.13.-32,(-2)3,(-13 )2,(-12 )3的大小顺序是__(-13 )2__>__(-12)3__>__(-2)3__>__-32__.14.已知,某种细胞开始有2个,1小时后分裂成4个并死去1个,2小时后分裂成6个并死去1个,3小时后分裂成10个并死去1个,…,按此规律,5小时后细胞存活的个数是__33__个,第n 小时后细胞存活个数是__2n +1__个.三、解答题(共58分)15.(8分)用四舍五入法按要求取近似数:(1)8.026(精确到0.01);解:8.026≈8.03(2)549.49(精确到个位);解:549.49≈549(3)999 653(精确到千位);解:999 653≈1.000×106(4)3.09×104(精确到千位).解:3.09×104≈3.1×10416.(20分)计算:(1)23+(-3)×(-2)2;解:原式=-4(2)-72+2×(-3)2-(-6)÷(-13 )2;解:原式=23(3)(-3)3÷214 ×(-23 )2+23+(-2)2×(-23 );解:原式=0(4)[313 ÷(-23 )×35 ]4-3×(-3)3-(-5)2.解:原式=13717.(8分)已知:地球年(或地球天)是指在地球上的一年(或一天),即1年=365天,1天=24小时.有一个到火星旅行的计划,来回的行程大约需要3个地球年(其中已知在火星上停留451个地球天),已知这个旅行的平均速度是4 400千米/时,那么火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是多少千米?(精确到十万位) 解:24×(365×3-451)×12×4 400=34 003 200≈3.40×107千米.答:火星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是3.40×107千米18.(10分)如图所示,一只蚂蚁从点A 沿数轴向右直爬3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 ,点A表示数-32,设点B 所表示的数为m . (1)求m 的值;(2)求|m -1|+(-m )3的值.解:(1)m =-32 +3=32(2)原式=|32 -1|+(-32 )3=12 -278 =-23819.(12分)仔细观察下列三组数第一组:1,4,9,16,25,…第二组:1,8,27,64,125,…第三组:-2,-8,-18,-32,-50,…(1)这组数各是按什么规律排列的?(2)第二组数的第100个数是第一组数的第100个数的多少倍?(3)取每组数的第2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解:(1)第一组按12,22,32,42,排列,第二组按13,23,33,43,排列,第三组按12×(-2),22×(-2),32×(-2)排列(2)1003÷1002=100(3)202+203+202×(-2)=400+8 000+(-800)=7 600。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2章第6节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探究点二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 一要辨别加数是同号还是异号; 二要确定和的符号; 三要计算和的绝对值.
即“一辨、二定、三算”.
探究点三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的应用
例2 某市一天上午的气温是零下10℃,下午 上升2℃,夜间又下降15℃,则夜间的气温 是多少?
解:
总结梳理
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的加法的运算步骤.
探究点一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分几种情况?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从哪些方面总结的?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分三种情况: 同号、异号、与0相加;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是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 面进行的归纳.
探究点二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例1 计算: (1)(-3)+(-9);(2)(-4.7)+3.9.
思考:题(1)(2)分别是哪种类型?用什么法则?
2、能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3、能运用有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探究点一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问题:
1.观察教科书中算式①②及对应的问题, 归纳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2.观察教科书中算式③④及对应的问题, 归纳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3.观察教科书中算式⑤⑥及对应的问题, 归纳互为相反数相加及有一个加数是0的法则.
“=”)
达标测评
5.计算题:
(1)(+3)+(+8);(2)(+ 1 )+(- 1 );
4
2
(3)(-3 1)+(-3.5);(4)(-3 1)+(+ 2 1);
2
4
3
(5)|(-19)+8.3再上升-3米,则共上升了 米.
2.3的绝对值与的相反数的和是
.
3.两数相加,其和小于每一个数,那么( ). A.这两个加数必定有一个为0 B. 这两个加数一正一负,且负数的绝对值较大 C.这两个加数必定都是负数 D.这两个加数的符号不能确定
《2.6.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12七年级上册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节课的作业目标是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与掌握。
通过实际运算和题目应用,能够正确判断数的符号及运用运算规律进行准确计算。
同时,加强学生对加法中注意事项及加减混合运算法则的理解和记忆。
二、作业内容本节作业内容主要围绕《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展开,具体包括:1. 基础练习:设计一系列有理数加法运算题目,包括同号数相加、异号数相加以及零的特殊情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运算规则。
2. 拓展应用:设计一些涉及加减混合运算的题目,包括加减法运算顺序、带括号的加减法等,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思考题:设置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温度变化、购物找零等,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并解释结果。
4. 总结反思: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后,对所学的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总结和反思,找出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作业要求1. 基础练习部分: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确保计算过程和结果准确无误。
2. 拓展应用部分: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解题方法,培养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 思考题部分: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尝试用数学语言进行解释。
4. 总结反思部分: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定改进措施。
四、作业评价1. 评价标准:以准确性、计算过程规范性、解题思路多样性及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为评价标准。
2. 评价方式:采用教师批改、学生互评及自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
3. 反馈形式:及时将作业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五、作业反馈1.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普遍问题,教师将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和指导。
2. 对于学生的个性化问题,教师将通过个别辅导或课后答疑的方式给予帮助和指导。
3. 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4. 定期收集学生的作业反馈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和完善作业设计。
12.北师大七年级数学上册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第1课时-教案
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1课时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运算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会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过程与方法】由游戏引入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情感态度价值观】利用游戏来训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减法直接转化为加法及混合运算的准确性.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第一环节 情境引入游戏一(1)每人每次抽取2张卡片.如果抽到白色卡片,那么加上卡片上的数字;如果抽到红色卡,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字.(2)比较两人所抽4张卡片的计算结果,结果大的为胜者.游戏升级(1)每人每次抽取4张卡片.如果抽到白色卡片,那么加上卡片上的数字;如果抽到红色卡,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字.(2)比较两人所抽4张卡片的计算结果,结果大的为胜者.第二环节 探索新知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首先:根据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其次:每两个数间的运算根据加法或减法的法则 进行计算.(不要忘了,小学的运算知识、方法同样可以运用哦!)例1 计算: (1) ; (2)第三环节 牛刀小试1.计算: (1) (2) (3) (4) 377)21()5(-+---5451)53(-+-214149-+-21)43(41--+)52()352(71---+-3)5.4(5.11----第四环节 巩固提升计算(1)(+10)+(-8)-(-12)+7 (2)-3-4+19-11(3)6.1-3.7+(-4.3)+0.9 (4)第五环节 课堂小结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根据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其中每两个数间的运算根据加法或减法的法则进行.第六环节 课后作业1.计算:(1)4.7-3.4+(-8.3) (2)(3) (4) 2、10名学生体检测体重,以50千克为基准,超过的数记为正,不足的数记为负,称得结果如下:(单位:千克)2,3,-7.5,-3.5,-8,3.5,4.5,8,-1.510名学生的平均体重为多少?初中数学公式大全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5()18(83)8(--+++-)51(21)5.2(-+--61)25.0(21---)21()65(31---+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1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2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3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4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25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26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27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8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9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0菱形面积=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 (a×b )÷231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2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33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34正方形性质定理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35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36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37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38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2.6.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作业设计方案-初中数学华东师大版12七年级上册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掌握有理数加法的基本法则,能正确进行同号数和异号数的加法运算。
2. 理解加法运算的数学原理,培养数学逻辑思维。
3. 提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加强记忆和理解。
二、作业内容本课作业内容主要围绕《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展开,具体包括以下几点:1. 基础练习:包括同号数相加、异号数相加、零与任意数的加法等基本练习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
2. 进阶应用:设置一定数量的实际应用问题,如温度变化、物品买卖中的数量加减等,通过实际情境加强学生对有理数加法的理解和应用。
3. 拓展探究:设计一些需要学生自主探究的题目,如通过图形变化理解加法法则等,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作业要求1.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得抄袭他人答案。
2. 答案要清晰、规范,计算过程要完整,结果要准确。
3. 对于进阶应用和拓展探究部分的题目,要积极思考,尽量独立解决。
如有疑问,可查阅相关资料或向老师请教。
4. 按时提交作业,如有特殊情况需提前向老师说明。
四、作业评价1. 老师将根据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答案的正确性、解题过程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2. 对于基础练习部分,重点评价学生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掌握情况。
3. 对于进阶应用和拓展探究部分,评价学生是否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
五、作业反馈1. 老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对错误的地方进行标注和纠正。
2.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老师将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强调。
3.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学习,互相帮助解决作业中的问题。
4. 及时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作业设计和教学方法。
六、额外建议建议学生在完成作业后进行自我检查和反思,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同时,也建议家长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作业目标本课时作业设计旨在巩固学生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加法法则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
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1课时)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前面几节课中已经学习过有理数的加法、减法的法则,并利用其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前面的运算比较简单且多为单纯的加法运算或减法运算,而少有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本章前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探索、发现的数学活动,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同时在本章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技能,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奠基和知识准备.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是学生在前两节学习整数加法、减法运算的基础上自然地过渡到含有小数、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为了避免学生对单纯的运算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利用游戏来训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1.让学生熟练地按照运算顺序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2.熟练运用有理数加法、减法运算法则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其运算顺序.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问题引入;第二环节:讲授新课;第三环节:巩固练习;第四环节:合作学习;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问题引入活动内容:通过游戏来引入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课前每人准备红色卡片和白色卡片共20X,在每X卡片上写上任意数字).游戏规则如下:四人一组,每组选一学生当代表,在同组的80X卡片中,抽取4X,如果抽到白色卡片,那么加上卡片上的数字;如果抽到红色卡片,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字.活动目的: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引出新的知识.活动的实际效果:熟练写出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第二环节:讲授新课活动内容:利用各小组写出的算式引导学生分析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应该怎么算. 活动目的:既然是混合运算,自然联想到小学学习的运算顺序,要让学生明白,并不是学习有理数的运算就要抛弃小学的知识和方法.活动的实际效果:通过对运算顺序的回忆,学生尝试混合运算,体会运算顺序的重要性.教师要引导学生重视初小衔接,领悟知识的连贯和延续.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活动内容: 例1、计算: (1)5451)53(-+- (2)377)21()5(-+--- 随堂练习: 1.计算: (1)21)43(41--+; (2); (3)3)5.4(5.11----;(4))52()352(71---+-. 活动目的:让学生体会根据运算顺序,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活动的实际效果: 例1由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笔记本上解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在复习有理数的加法、减法法则的同时,训练学生熟练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四环节:合作学习活动内容: 通过游戏来进一步熟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游戏规则如下:(1)四人一组,每组选一学生当代表,在同组的80X 卡片中,抽取4X ,如果抽到白色卡片,那么加上卡片上的数字;如果抽到红色卡片,那么减去卡片上的数字.(2)每组四人都计算,然后看结果的正确与否,再看一看谁用的计算方法最简便,交流经验.活动目的:利用游戏训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加学习的趣味性.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气氛热烈.第五环节:课堂小结活动内容:师生共同完成.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利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2.熟练进行含有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活动目的:鼓励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谈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学会及时的反思和总结.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实际的收获,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第六环节:布置作业习题 2.7四、教学反思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共两个课时.这一课时的重点一是体会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重要性,在运算顺序的指引下巩固加法和减法的法则;二是熟练含有整数、小数、分数等各种数据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材对本节两个课时内容调整的用意应该也在于此,先按部就班计算;再考虑灵活简便.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2课时)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初步接触了含有小数或分数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知道加减混合运算可以利用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运算,但还不够熟练,同时对在混合运算中如何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计算还不了解.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本章前面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探索、发现的数学活动,积累了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同时在本章前面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算技能,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些为本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奠基和知识准备.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就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熟练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体会可以适当地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运算.通过对一架特技飞机起飞的高度变化这个实际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从减法法则与实际问题两个方面回答两种算法的关系.对两种算法比较的同时,学生将体会到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以及加法运算可以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即“代数和”的问题),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使学生理解有理数的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并了解代数和概念;2.使学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3.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三、教学过程分析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问题引入;第二环节:讲授新课;第三环节:巩固练习;第四环节:合作学习;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问题引入活动内容:一架飞机进行特技表演,飞行的高度变化由表格给出.对于题中的“高度变化”,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能通过列式计算此时飞机的高度吗?4.5+(-3. 2)+1.1+(-1.4)=1.3+1.1+(-1.4)=2.4+(-1.4)=1(千米)还可以这样计算:=1(千米)活动目的:通过对身边的数学问题的讨论,学生将回顾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加深对法则的认识,并用以进行有关复杂数据的运算.活动的实际效果:对于这一实际问题,学生特别是男同学很感兴趣,都瞪大眼睛仔细听讲.通过学生的合作探讨,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与意识,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争取让每个学生都在同伴的交流中获益.第二环节:讲授新课活动内容: 比较以上两种算法,你发现了什么?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如算式“4.5-3.2+1.1-1.4”可以看作4.5、-3.2、1.1、-1.4这4个数的和,因此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如4.5+(-3.2)+1.1+(-1.4) =4.5+1.1+[(-3.2)+(-1.4)] =5.6+(-4.6) =1活动目的: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气氛热烈.活动的实际效果:通过对两种算法的比较,学生将体会加减法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加法,以及加法运算可以写成省略括号及前面加号的形式(即“代数和”问题).对“代数和”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通过具体情境加以体会,无须出现“代数和”的名称.学生在学会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前提下,理解利用运算律可以改变运算顺序,从而达到简化计算的目的.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活动内容:计算:(1) (8)(15)(9)(12)---+--- (2)12()15()33--+- (3)67(18)()(8)()510---++-+(4)2111()()3642-+---- 活动目的: 让学生能进行包括小数、分数在内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活动的实际效果: 本例由教师指定几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在笔记本上解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让学生在运算的过程中逐步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四环节:合作学习活动内容:做一做下表是某年某市汽油价格的调整情况:与上一年年底相比,11月9日汽油价格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变化了多少元?活动目的:在具体情境中体会混合运算的作用,在进行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来简化运算.活动的实际效果:本例由教师板演,在复习加减混合运算的同时,为下一小节的学习埋下伏笔.第五环节:课堂小结活动内容:师生共同完成.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研究,我们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并能根据具体问题适当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运算.2.在加减运算时,适当运用加法运算律,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使运算简便.但要注意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活动目的:鼓励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和感想,让学生总结本节所学内容的同时,学会及时的反思和总结.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畅所欲言自己的切身感受和实际的收获,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第六环节:布置作业习题 2.8四、教学反思这一课时的重点是继续帮助学生实现减法向加法的转化与加减法互化,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一点对学生熟练掌握有理数运算非常重要,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和减法的关系.2.6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3课时)一、学生起点分析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能够综合运用有理数的意义及其加法、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观察、抽象、计算等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现实问题,感受到了有理数的意义和作用,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设置了一个丰富的现实情境一—流花河的水文资料,并据此资料,提出相关问题,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法、减法的有关知识对现实问题进行讨论,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通过对流花河一周内的水位变化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判断一周中每天河流水位情况,继而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本周的水位情况,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的方法对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合理判断,并学会用数学工具直观地表示事物的变化情况.它对学生进一步理解有理数加减运算,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具有重要作用.本节教学目标为: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动态观察、对比、分析生活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减法的有关知识灵活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复习巩固加减运算,逐步把学生牵引到对较复杂数据的灵活处理.使学生感受到折线统计图确实可以直观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3)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乐趣,感受到有理数运算的实用性,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三、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课前准备一一收集资料;第二环节:情境引入;第三环节:合作学习;第四环节:练习提高;第五环节:课堂小结;第六环节:布置作业.第一环节课前准备活动内容:对学生有理数的加减运算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并让学生收集一些与上课相关的资料(新闻与水文资料).活动目的:复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补充与完善,为新一次的挑战作好准备.收集资料的目的是丰富学生对背景资料的学习,减少学习的障碍.活动的实际效果: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普遍掌握得不错,并收集了丰富的新闻和水文资料.第二环节:情境引入引例1:大湖水库平均水位为62.6米,今年七月,由于久旱无雨,大湖水库水位降到了历史最低水位51.5米,而八月的连续降雨又使水位创历史新高75.3米.若取警戒水位73.4米记作O点,那么最高水位75.3米可记作米,最低水位51.5米可以记作米,平均水位62.6米可以记作米.引例 2:小华是一个理财小能手,上周末他数了数自己的零花钱共有120元,下表是小华本周零花钱记录情况,+号表示当天的零花钱有节余,-号表示当天的零花钱超出预算:(2)本周末小华的零花钱总数比上周末多还是少?活动目的:创设丰富的现实情境,让学生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与交流组内的同学交流,然后全组内发表看法进行交流.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与人合作的习惯和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第三环节:合作学习上图是流花河的水文资料(单位:米)流花河的警戒水位记为0点,那么其他数据可以分别记为什么?2.下表是小明记录的今年雨季流花河一周内的水位变化情况(上周末的水位达到警戒水位).(1)本周哪一天流花河的水位最高?哪一某某位最低?它们位于警戒水位之上还是之下?与警戒水位的距离分别是多少?(2)与上周末相比,本周末流花河水位是上升了还是下降了?(3)请完成下面的本周水位记录表:活动目的:通过老师指导,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思维水平及思维方法灵活多样,促进思维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数感”.活动的实际效果:学生分组讨论,相互交流,取得一致意见,并做汇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表现得都非常出色,积极地动脑筋思考问题,能大胆表明自己的观点.第四环节:练习提高1.光明中学初一(1)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1)下表给出了该班6名同学的身高情况(单位:厘米),试完成下表:(3)最高和最矮的学生身高相差多少?2. 9.11事故后,美国股市出现狂跌,股市指数一度跌到历史最低点,后经政府宏观调控,稍有反弹,下表是某周的股市指数升跌情况,+号表示指数比头一天上升,-号表示指数比头一天下跌:(2)本周五的股市指数比上周五的股市指数高还是低?(3)若将上周五的股市指数即为O点,请你画出本周的股市指数折线图。
北师大版本七年级2.6.1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1课时
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第1课时 有理数的简单混合运算
学习目标
1.初步会用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法则进行混合运算.
2.熟练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温故知新
1.有理数加法法则是什么?
2.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怎么表示?
3.有理数减法法则是什么?
导入新课
小丽和小彬做游戏:每人抽取4张卡片,如果抽
=(
+
=(−)+ +
=2+
=7
+
总结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怎么算呢?
首先:根据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其次:每两个数间的运算根据加法或减法的法则
进行计算.
典例讲解
例1.计算:
3
1
4
(1)
;
5
5
5
解:原式 =
−
=
−
=-
.
-
+
.
7
1
(2) (- 5)- - 7
到黄色就加上卡片上的数字,如果抽到的是红色,
就减去卡片上的数字.最后分别计算各自四个数字
结果,结果大的获胜,谁获胜了?
小丽
-3
7
0
5
小丽抽到的卡片的计算结果为:
(-3)+7-0+5
=4-0+5
=4+5
=9
小彬
4
-5
小彬抽到的卡片的计算结果为:
- - +4-(−)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
①有理数加法法则的导出及运用过程中,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②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观察、归纳、推断得到数学猜想,体验数学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
②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下午放学时,小新的车子坏了,他去修车,不能按时回家,怕妈妈担心,打电话告诉妈妈,可妈妈坚持要去接他,问他在什么地方修车,他说在我们学校门前的东西方向的路上,你先走20米,再走30米,就能看到我了.于是妈妈来到校园门口.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讨论妈妈能找到他吗?
讨论交流若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
(1)若两次都向东,很显然,一共向东走了50米.
算式是:20+30=50
即这位同学位于学校门口东方50米.这一运算可用数轴表示为。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第一课时名校教案
2.6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教学目标:1、能进行包括小数或分数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能根据具体问题,适当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3、能综合运用有理数及其加法、减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省略括号和加号会正确地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小数或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方法引导、探索相结合教具准备投影片三张第一张:第二张:第三张:教学过程:一、通过复习回顾,课前小活动引入课题[师]上节课,我们探讨了有理数的减法,现在来共同回顾一下:在有理数减法中,重点研究了什么呢?[生]研究了有理数减法的法则及其运用.[师]好,那有理数减法的法则是什么呢?共同背一下.[生齐声背]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师]很好,这节课我们首先做一个小活动,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卡片[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绿卡片各10张,上面写着不同的数字,有分数、整数)[师](板书要求:收到红卡片“+”,抽到绿卡片“—”)现在同桌两个一组,每人各抽一轮,一轮抽四张,并把卡片上的数字按要求记录下来[生]小组活动,记录数据[师]同学们都做得很认真,现在我们抽几组交流一下答案。
教师拿几组同学的结论投影,师生共同交流做法。
如果有其他问题及时纠正。
结论: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同样适用于有理数运算二、新授*有理数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师]下面我们来看一个例题(多媒体展示)例1、(1)545153-+⎪⎭⎫ ⎝⎛- (2)()377215-+⎪⎭⎫ ⎝⎛--- 板书第(1)题:(1)545153-+⎪⎭⎫ ⎝⎛-=⎪⎭⎫ ⎝⎛-+⎪⎭⎫ ⎝⎛-5452 =56- 同学练习第(2)题,并找同学板书:(2)()377215-+⎪⎭⎫ ⎝⎛--- =377215-++- =⎪⎭⎫ ⎝⎛-+-37729 =3725- =614615-=61 交流结论注:在一个式子中,如果第一个数带有负号,通常不必把这个数括起来。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2章 有理数 2.6 有理数的加法 2.6.1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课件 (新版)华东
⑥正数加负数,其和一定等于 0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解析】 可根据有理数的加法法则举特殊例子进行判断,①错,如 3+0=3; ②错,如 3+(-8)=-5;③正确;④正确;⑤错,两负数相加,和为负数,并把 绝对值相加;⑥错,如 3+(-5)=-2.正确的有 2 个.
类型之二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计算下列各题:
类型之三 有理数加法的应用 下面列出了国外几个城市与北京的时差(带正号的数表示同一时刻比北
京早的时数). 巴黎:-7;东京:+1;芝加哥:-14. (1)如果现在的北京时间是 9 月 20 日 17 点,那么现在的芝加哥的时间是多少?
东京时间是多少? (2)冬冬 17 点想给远在巴黎的父亲打电话,你认为他打电话的时间合适吗?
6.计算: (1)-125+(-0.8); (2)-114+-56; (3)6112+-3158; (4)-50532+50532.
解:(1)原式=-125-1125=-1145; (2)原式=-1132-1102=-2112; (3)原式=6336-31306=22396; (4)原式=0.
7.列式并计算: (1)求+1.2 的相反数与-3.1 的绝对值的和; (2)423与-212的和的相反数是多少?
A.2 B.-2 C.0 D.-1
【解析】 因为 a 与 1 互为相反数,所以 a+1=0,所以|a+1|=|0|=0.
(7:00~20:00 打电话均为合适时间)
解:(1)因为芝加哥与北京的时差为-14, 所以芝加哥的时间是 17+(-14)=3,即 3:00. 因为东京与北京的时差为+1, 所以东京的时间是 17+1=18,即 18:00. (2)根据巴黎和北京的时差为-7,可得巴黎的时间是 17+(-7)=10,即 10: 00,所以他打电话的时间合适.
2.6第1课时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运算法则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希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点。从学生的反馈和课堂表现来看,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和改进。
首先,关于导入新课部分,我发现通过提出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确实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今后,我可以在提问时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鼓励他们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下列各式的值:
(1)3 + 5 - 2
(2)-4 + 6 - 3
(3)-7 + 4 - 2 + 5
2.应用题:某数加上5,再减去3,结果为2,求这个数。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通过对加减混合运算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先增加一些东西,然后又减少一些的情况?”(如购物时先加商品后减去优惠券)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奥秘。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有理数及其运算》“4.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及其解析1.教学内容: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会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教学内容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内容有理数的加法是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基础的内容之一. 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同时,也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方程、不等式、函数等知识奠定基础.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就本章而言,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重点之一. 学生能否接受和形成在有理数范围内进行的各种运算的思考方式(确定结果的符合和绝对值),关键在于这一节的学习.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时已经熟悉正数加正数,正数加零的情况. 经过第二章前面三节的学习,对于数的分类、数轴、绝对值的相关知识已经掌握. 且初一学生较为活跃,善于形象思维,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三、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初步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2)通过观察、归纳、总结得到有理数加法法则,训练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体验数学充满探索性和创造性.(3)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2.教学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五、教学过程设计(一)过程设计1、新课导入教师提问:我们小学学过“正数+ 正数”和“正数+ 0”两种形式的算式. 引入负数之后,有理数的加法还会出现哪些新的情况呢?播放一段篮球比赛视频.【师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师生互动. 引导学生写出两个有理数相加的不同情形并进行归类.【设计意图】强化学生分类讨论的意识,明确研究数学问题一般所应采取的具体步骤. 同时也增强了孩子们学习的信心,因为在几种不同的情况中,学生们仅剩两种需要攻克. 引导学生对有理数相加的不同情境进行分类,从而引出本节学习任务.2、讲授新课探究1 :一只小猴子做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 它先向右运动5 m,记作5 m;再向右运动3 m,记作3 m;那么两次运动的结果是向______运动_________ ?如何用算式表示?【师生活动】(1)借助数轴写出算式的结果.+5+ (+3)=学生容易得出结果为+8.(2)明确算式中“+”符号表示的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明白+5,+3前面的+号表示运动方向向右,中间的+号为运算符号.探究2 :如果小猴子先向左运动2 m,记作-2 m;再向左运动3 m,记作-3 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如何用算式表示?【师生活动】(1)借助数轴写出算式的结果.(-2) + (-3)=学生容易得出结果为-5.(2)明确算式中“+”和“-”符号表示的意义.教师提出问题:(-2) + (-3) = -5,-5这个结果合理吗?“-”是什么意思?5又代表什么?引导学生回答:“-”表示运动方向向左.(3)综合探究1和2,引导学生归纳出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你能根据刚才所举的两个例子总结出同号两个有理数相加的法则吗?引导学生得到: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探究1和2【设计意图】通过将生活情境抽象出来,借助实际例子和数轴,引导学生自主探探索归纳得到同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该学习过程强调学生借助生活情境的自主探索,而不是采用直接告诉的方式.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我们不能碰到任何一个有理数加法算式都从生活中的实例来推答案,所以找到有理数的加法规律看来很必要,让学生理解法则的重要性和意义. 本环节也为学习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作铺垫.探究3:如果小猴子先向左运动8 m,再向右运动5 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如何用算式表示?【师生活动】借助数轴写出算式的结果并解释其意义.(-8) + (+5) =教师提问学生该算式的结果,学生容易得出结果为-3,需要学生解释得到-3的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进行思考.探究4:如果小猴子先向右运动2 m,再向左运动5 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如何用算式表示?【师生活动】(1)借助数轴写出算式的结果并解释其意义.+2 + (-5) =学生能够马上得出结果为-3.(2)综合探究3和4,引导学生归纳出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教师提问:类比前面的做法,你能从符号和绝对值两个方面概括异号两数相加的情况吗?学生思考后,能够归纳得到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为:异号两数相加,结果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将较大的绝对值减较小的绝对值.探究3和4【设计意图】在同号两数相加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生活例子展示异号两数相加的情形. 学生通过类比归纳出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其实是主动的获取知识和技能. 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法则,可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探究5:如果小猴子先向右运动8 m,再向左运动8 m,那么两次运动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如何用算式表示?【师生活动】借助数轴写出算式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得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8) + (-8) =学生容易得出结果为0. 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探究5【设计意图】借助数轴,学生能够理解直观理解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探究6:如果小猴子第一秒先向右运动5 m,第二秒原地不动,你能用算式表示吗?如果小猴子第一秒先向左运动6 m,第二秒原地不动,又怎么表示呢?【师生活动】借助数轴写出算式结果并归纳法则.学生能马上得出结果为5 + 0 = 5,(-6) + 0 = -6.探究6【设计意图】学生能够归纳得出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3、归纳总结【师生活动】教师提问: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一个有理数通0相加,和是多少?引导学生总结:(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设计意图】由学生总结,归纳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及养成归纳总结的习惯和语言表达的能力.4、习题检测:【师生活动】学生完成巩固练习题目,教师指出学生错误之处,并进一步强调算理.1. 计算:(1)(-4) + (-8);(2)(-5) + 13;(3)0 + (-7);(4)(-4.7) + 4.7.2. 若x的相反数是3,|y|=5,则x+y=.3. 股民默克上星期五以收盘价67元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股,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1)星期三收盘时,每股多少元?(2)本周内每股最高价为多少元?最低价为多少元?【设计意图】练习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计算,提高学生掌握法则的熟练程度. 既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要让学生在练习中不断总结计算技巧.(二)板书设计六、作业设计1.必做题:完成教材第36页随堂练习;习题2.4第1题、第2题和第3题.【设计意图】巩固所学知识,学生能够熟练进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教师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2.选做题:习题2.4第4题和第5题.【设计意图】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能力;培养学生分类讨论的思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外,不仅为下节课做好了铺垫,也给学有余力的同学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附:教学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和利用数轴表示直观地阐释有理数加法的法则,以学生易于接受的实际生活例子引入有理数加法. 为此,本节课安排较多的时间用于探索加法法则,以学生作为探索的主体,结合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为每一个学生创造发挥自己的空间. 这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学生的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 这正是新课程理念所倡导的,即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只有真正被学生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称得上是课程.经过探究、讨论、相互交流,对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同学们基本都能理解并掌握,但仍然有的同学不善于利用加法法则来进行运算以及常出现符号之类的错误,特别是异号两数相加的和的符号的确定,模糊不清. 接下来教师要进一步强调计算要以法则为依据,加强用法则的熟练程度.双师互动课堂安排。
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课例编号学科数学年级七学期秋季课题有理数的加法(第1课时)教科书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册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理解并掌握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应用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准确运算。
2.培养学生准确运算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品质;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与运用。
教学难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理解。
教学过程时间教学环节主要师生活动1分钟一、情境导入。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在认识有理数这一节里,我们遇到这样一个情景: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是: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一题扣1分,不回答得0分。
如果我们用1个表示+1,用一个表示—1,那么就表示0.同样,也表示0.计算:(-2)+(-3)=首先,该算式我们可以理解为答错两题扣2分,又答错三题扣3分,最后得几分?在方框中放进2个和3个:因此,( -2 ) + ( -3 ) = -5.同样,计算:(-3)+2 =我们可以把该算式理解为答错三题扣3分,又答对两题加2分,最后得几分?【设计意图】情境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来自生活,体会加法的意义。
7分钟二、分析问题,新知探究。
合作研究,计算下列各式:(1)( -2 ) + ( -3 ) = (2) 3 +(- 2)=(3)( -2 ) + ( -3 ) = (4)4 + 0 =(5)4 +(- 4)= (6)0 +(- 4)=(7)3 + 2 =1.请你给这些算式赋予实际意义,并根据实际意义计算结果。
2.两个有理数相加,可以分为几类?3.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学生小组自由讨论,教师巡视辅导。
)师:同学们的讨论都非常激烈,哪个小组愿意先分享一下呢?(抽查学生问题1)师:刚才同学们举例都非常贴切,帮助我们理解并完成了上面的计算,那两个有理数相加,可以分为几类?生:可以分为三类。
有理数的加法
2.6 有理数的加法(第一课时)一、说教材:本小节内容选自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六小节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正负数、数轴、绝对值以及小学算术加法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是初中数学运算最重要、最基础的内容之一。
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学习有理数其它运算的前提。
有理数的加法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它为后继学习实数、代数式运算等知识奠定基础。
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是建构在生产、生活实例上,有较强的生活价值,体现了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对正负数和绝对值有了一定的学习,并具有初步的计算能力,但对于扩大到有理数的加法还是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对于异号两个加数的运算。
该年龄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探索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所以本科采用合作探究法,让学生自己组成学习小组去探索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三、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经历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2.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正确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的运算。
3.通过对有理数加法法则的探索,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归纳、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4.在合作学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与同伴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了解有理数加法的意义,会根据有理数加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五、教学难点:有理数加法中的异号两数如何进行运算六、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七、课时: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有理数包括哪两个部分?符号和绝对值2.比较下例各组数绝对值的大小20与30 -20与-30 -20与30 20与-30问题:小明在一条东西向的跑道上,先走了20米,又走了30米,能否确定他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与原来位置相距多少米?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如下活动:我们不妨规定向东为正,向西为负问:一共分为哪几种情形,抽学生起来作答,并把这几种情形在数轴上表示出来(1)若两次都是向东走,第一次走了20米,第二次走了30米,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则一共向东走了50米,写成算式:(+20)+(30)=+50(2)若两次都是向西走,则小明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西边50米处,写成算式:(-20)+(-30)=-50(3)若第一次向东走20米,第二次向西走30米,在数轴上,我们可以看到,小明位于原来位置的西边10米处(+20)+(-30)=-10(4)若第一次向西走20米,第二次向东走30米,则小明位于原来位置的东边10米处,写成算式:(-20)+(+30)=+10从上面的一组问题中你能发现两个有理数想加有一定的规律吗?温馨提示:1.和的符号与两个数的符号有什么关系?2.和的绝对值与两个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对比:同号:①(+20)+(30)=+50②(-20)+(-30)=-50异号:①(+20)+(-30)=-10②(-20)+(+30)=+10通过观察,引导学生去发现、探讨规律,最后教师总结: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正负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正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下面来看两种特殊情形:(5)第一次向西走了30米,第二次向东走了30米,写成算式:(-30)+(+30)=0(6)第一次向西走了30米,第二次没走,写成算式:(-30)+0=-30(7)第一次向东走了30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算 术 加 减 符 号 法 则 +
八 字 口 诀
对比异同 强化记忆
有理数中的“和”与小学算术中 “和” 的比较
结果 类型
和的符号
不谈符号,通常是正数
和与加数关系
比两个加数都大或相等 可能比两个加数都大 可能比两个加数都小 可能大于其中一个而 小于另一个加数
算术中的“和”
有理数中的“和”
可正、 可负、 可为零
-30
-20
-10
0
10
20
找规律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 并把绝对值相加.
(1) 6 + 11 (2) (-3)+(-9) (3) (-13)+(-8)
解: (1) 6 + 11 = +(6+11)= 17
(2)(-3)+(-9) = -(3+9)= -12
(3)(-13)+(-8) = -(13+8)= -21
3、 (-9)+(+5)
4、 (-6)+(+6) 5、 (-7)+0 6、 8+(-1) 7、 (-7)+1 8、 0+(-10)
二、计算:
1、180+(-10)=170 2、(-10)+(-1)=-11 3、45+(-45)=0 4、(-23)+0 =-23 5、(-25)+(-7)=-32 6、(-13)+5 =-8 =-1/6 7、(-1/2)+(+1/3)
(2)先向西走30m,再向东走20m,一共向西走 了10m ,此时在原点西侧10m处.即(-30)+20 =-1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先向东走30m,再向西走20m,此时在原 点东侧10m处.即30+(-20)=10
-30
-20 -10
0
10
20
30
★★★4.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利用|a|与|b|表示a与b的和: • (1)a>0,b>0; • (3)a>0,b<0,|a|>|b|; (2) a<0,b<0; (4)a>0,b<0,|a|<|b|.
课堂小结
有理数加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 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 - 9 ) + (+ 2) = - ( 9 - 2) = -7 ↓ ↓ ↓
异号两数相加 取绝对值较大 通过绝对值化归 的加数的符号 为算术数的减法
同号两数之和——这是名符其实的和,做加法。 异号两数之和——表面上叫“和”,其实是做减法。
运算步骤:
1 、 先 判 断 类 型 (同号、异号等); 2、再确定和的符号; 3、后进行绝对值的加 减运算。
8、2/3 +(-3/5)=1/15 9、(-0.9)+1.5 =0.6 10、2.7+(-3.5) =-0.8
★★★3.用“>”或“<”号填空: • (1)如果a>0,b>0,那么a+b • (2)如果a<0,b<0,那么a+b 0; 0; 0; 0.
• (3)如果a>0,b<0,|a|>|b|,那么a+b • (4)如果a<0,b>0,|a|>|b|,那么a+b
(4)先向西移动40m,再向东 移动40m,回到了起点,即(- 40)+40=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
找规律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 确定?和的绝对值怎样确定?一个有理数同0 相加,和是多少?
有理数加法则 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 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例1
计算下列各题
(1)180+(-10);(2)(-10)+(-1) (2)5+(-5); (4) 0+(-2).
解:(1)180+(-10)(异号两数相加)
=+(180-10)(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
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 的绝对值)
=170 以下请同学们自己练习,并尝试说出每步依据
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样确定? 和的绝对值如何确定?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发言.
小结:
确定类型
同号
定符号
相同符号
绝对值
相加
异号(绝对值 不相等)
异号(互为相 反数) 与0相加
取绝对值较大 相减 的加数的符号 结果是0 仍是这个数
分析特征 强化理解 总结步骤
( - 4 ) + ( - 8 ) = - ( 4 + 8 )= - 12 ↓ ↓ ↓
同号两数相加 取相同符号 通过绝对值化归 为算术数的加法
1)相反数的概念: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为相反数. 零的相反数还是零.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反映: 位于原点的两侧,且距原点的距离相等.
绝对值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a|=a(a>0)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0 的绝对值是 0.
|a|=-a(a<0)
|a|=0(a=0)
温故知新
1.如果+2表示向正方向走2个单位,那么-3
课前复习
1.一个不等于0的有理数可看作由哪两个部分组成? (符号、绝对值)
2.比较下列各组数的绝对值哪个大?
(1)-22与15; (2) 与
2 1 1 3
; (3)2.7与-3.5. (3)-3.5
答案:(1)-22
(2)
1 2
3.小学里学过什么数的加法运算? (正数及零的加法运算)
相反数
结论:在有理数运算中,算术中的某些结论不一定再成立。
记得要多练习呦!
1、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得数,并说明理由
• (1)130+(-20)=
• (3)1.28+(-1.28)=
(2)(-20)+(-5)=
(4)-2+0= (6)(-25)+(-7)=
1 7 • (5) ( ) 4 4
巩固练习
一 、接力口答:
1、 (+4)+(-7)
2、 (-8)+(-3)
同
同号
绝对值相等 异号 绝对值不等
两数 相加
异
0
与0相加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 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 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 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1 7 4 4
表示
2.5的相反数是 是
.
,-5的相反数 .
,5与-5互为
3.|5|= 若|a|=3,则a=
|-5| = .
利用数轴表示加法运算过程,以原点 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 方向为负方向
(1)先向西走20m,再向西走30m,一 共向西走了50m.即(-30)+(-20)= -50
-60
-50 40
40
50
找规律
• 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 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 的绝对值.
(1) (-3)+ 9 (2) 10 + (-6) 1 2 (3) 2 +(- 3 )(4)(-4.7)+ 3.9 解:(1) (-3)+ 9 = +(9-3)= 6
(2) 10 + (-6) = +(10-6) = 4 2 1 1 1 2 (3) 2 +(- 3 ) =-( 3 - 2 )= - 6 (4)(-4.7)+ 3.9 =-(4.7-3.9)=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