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整理

合集下载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整理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整理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整理第一单元:朗润酝酿,应和嘹亮的风筝在宽敞的空中飞翔,贮蓄着澄清的空气,落在棱镜上,呈现出粗犷的色彩,淅沥的声音和静谧的氛围。

绿茵上的黄晕和水藻的点缀,更加美化了这幅画面。

卖弄是指、夸耀或骄傲地显示自己的能力或优点。

抖擞形容精神振奋,充满活力。

呼朋引伴是指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空灵形容灵活而无法捉摸。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第二单元:瘫痪、侍弄、捶打、憔悴和絮叨都是形容人或事物状态的词语。

烂漫形容花朵盛开的美丽景象。

分歧表示意见和想法上的不同。

粼粼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的美丽景象。

根深蒂固形容一种深深扎根的状态。

沐浴和姊妹都是与女性有关的词语。

荫蔽表示被树木或其他物体遮盖。

诀别指无会期的离别,也可指死别。

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

喜出望外表示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两全其美表示顾全双方,成全两个方面。

各得其所表示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

XXX表示暗中偷笑,掩口暗笑。

徘徊指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比喻犹豫不决。

第三单元:觅食、和蔼、感慨、搓捻、绽放和拼凑都是描述人或事物状态的词语。

确凿表示真实、确实。

倜傥形容洒脱,不拘束。

人迹罕至表示很少有人到达的地方。

企盼表示盼望、希望。

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疲倦不堪形容非常疲乏,不能忍受。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不求甚解常指研究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贬义)混为一谈表示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美不胜收表示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鲜艳多彩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第四单元:希冀、狭隘、热忱、纯粹、鄙薄、慷慨、坍塌、废墟和琢磨都是描述人或事物状态的词语。

烧灼的痛感附和着突兀的声响,让人怦怦心跳,晕眩不已。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应背基础知识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应背基础知识

一、重点文言字词《寓言四则》1.家无井而出溉汲2.及其家穿井3.国人道之4.闻之于宋君5.丁氏对曰6.求闻之若此7.身亡所寄8.废寝食者9.因往晓之10.若屈伸呼吸11.终日在天中行止12.奈何忧崩坠乎13.只使坠14.亦不能有所中伤15.积块16.舍然大喜《狼》1.止有剩骨止增笑耳2.缀行甚远3.投以骨4.一狼仍从5.两狼之并驱如故6.屠大窘7.恐前后受其敌8.顾野有麦场元方入门不顾9.苫蔽成丘10.屠乃奔倚其下11.弛担持刀12.狼不敢前前活用是13.一狼径去14.其一犬坐于前犬活用是15.意暇甚16.屠暴起17.以刀劈狼首18.一狼洞其中洞活用是19.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活用是20.盖以诱敌21.狼亦黠(注音_____)矣22.顷刻两毙《诫子书》1.静以修身2.淡泊3.明志4.致远远活用5.广才广活用6.淫慢则不能励精7.险躁则不能治性8.年与时驰9.多不接世10.遂成枯落虚词用法已经几次总结在黑板上了,注意复习,在积累本和书上应有笔记其而之乃以二、默写应注意划线易错字:《诫子书》非淡泊无以明志夫学须静也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遂成枯落《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便引诗情到碧霄《潼关》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三、字音字形字音要会,字也要会写1.酝酿()()2.头晕目眩()3.称职()4.绰号()5.栖息()6.荫蔽()7.欹斜()8.诀别()9.徘徊()()10.抖擞()11.贮蓄()12.枯涸()13.静谧()14.黄晕()15.一霎时()16.惩罚()17.憔悴()()18.嫩芽()19.并蒂()20.确凿()21.秕谷()22.譬如()23.菜畦()24.枝杈()25.瘫痪()26.脸颊()27.祷告()28.豁免()29.创伤()30.憎恨()31.敌寇()32.蜕变()33.倜傥()()34.蓑笠()35.发酵()36.澄清()()37.发髻()38.着落()39.莫怀戚()40.宿儒()41.咄咄逼人()42.粗犷()43.菡萏()()44.脚踝()45.匿笑()46.莅临()47.烘托()48.liáo liàng()49.fān lái fùqù()50.fēn qí()51.看护()52.xùnzhí()53.晕眩()()54.热忱()55.zhí()民56.参差()()57.脑髓()58.缥缈()()59.坍塌()()60.仿膳()61.庇护()62.中伤()63.充塞()64.汲取()65.羞怯()66.匍匐()()67.温驯()68.禁锢()69.怅然()70.蜷伏()71.怂恿()()72.附和()73.怦怦()74.哄堂大笑()75.戳()76.刨根问底()77.狭隘()78.希冀()79.拈轻怕重()80.叮嘱()81.窘迫()82.眈眈相向()()83.滑稽()84.称职()85.莽撞()86.花簇()87.寂寥()四、西游记详见语文书中画的内容和三张名著阅读卷子,约占8分。

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汇总.doc

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汇总.doc

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汇总第六单元一、字词积累炫耀称职妥当滑稽呈报陛下精致头衔爵士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缥缈定然珍奇闲游笼罩疏星女姻澄澈幽光灵敏绵延神通广大莽莽榛榛嬉戏卩牟啤潺潺眨巴红润李生痒酥酥踉踉跄跄庇护虚荣较量凯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二、了解1 •安徒生及其童话代表作2 •郭沫若及其主要作品3.童话及其特点4•“寓言四则”作者及出处5 •中外寓言的不同点三、理解分析1 •皇帝的新装分析故事情节层次,理解文章主旨找出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的句子,概括人物性格特点为什么大家都不敢说真话?骗局揭穿后,为什么皇帝大臣仍然装模做样的把戏演下去?2.郭沫若诗两首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区别理解两首诗的主题思想背诵这两首诗,并描述诗中的想象世界3•女姻造人复述课文,找出作者想象再造的地方找出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的句子,概括女姻形象特点4•盲孩子和他的影子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理清文章情节发展步骤理解文章主题思想(主旨)5 •寓言四则口头复述这四则寓言了解这四则寓言的寓意第五单元一、字词积累风筝堕落丫杈寂寞憔悴肃杀诀别荡漾嫌恶笑柄可鄙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抹攥逮怦怦树杈寒颤信服嫩芽霎时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嗅各得其所摩衍叠摇摆匿笑花瓣沐浴祷告妄弃倘若惊讶无端至爱笑嘻嘻俄而欣然二、了解1・鲁迅及其作品2•泰戈尔及其作品3.冰心及其作品4•刘义庆及《世说新语》 5 •散文特点三、理解分析1 •风筝理解文中重点词句,感受一个伟大作家的心灵,及对教育和家庭的忏悔。

理解文章最后一段的深刻含义2.羚羊木雕找出心理描写的语句,分析文中人物的矛盾冲突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思考怎样正确处理此类事情?3•散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细节描写并体会作者表达的亲情品味最后一句,理解其深刻含义4•诗两首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主题。

并背诵理解:《金色花》篇末含蓄的诗句,《纸船》中“爱…悲哀”的含义5•世说新语两则背诵。

字、词、句的理解及课文的翻译学习古今异义的词语;区别“君、家君、尊君” 分析人物性格特点散文:1.形散神聚。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一、语文基础知识1. 字音字形•字音:指一个字在发音上的特点,包括声调、音节等。

•字形:指一个字的外部形状和结构,包括笔画、笔顺等。

2. 词语•词:由一个或多个字组成,有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

•词语:有意义的词的组合。

3. 词性•词性:词在句子中所担任的语法角色,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数词、量词等。

4. 词语搭配•词语搭配:指习惯上常在一起使用的词组。

•搭配的种类包括固定搭配、惯用搭配等。

5. 语法•句子:完整的语言表达,由主语、谓语等成分组成。

•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等。

二、阅读1. 表达方式•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思想和情感,包括描写、叙述、议论等。

•通过修辞手法来丰富表达方式,包括比喻、夸张、反问、排比等。

2. 理解技巧•理解词义:通过词语搭配、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义。

•理解句意:通过主谓宾等成分,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整个句子的意思。

•推理判断:通过已有的信息推断出未知的信息。

•阅读策略:包括预测、略读、精读等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理解能力。

三、写作1. 文体•文言文:是指汉语的传统文学语言,具有古典、规范、严谨等特点。

•白话文:是指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口头交流和书面表达的语言,轻松自然,通俗易懂。

2. 写作方式•描写:通过文字描绘事物的形象、特点、情感等。

•叙述: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事件过程。

•议论:通过分析、比较、评价等方式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想象:通过想象和联想来表达思想和情感。

3. 写作技巧•手法:包括描写、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用以丰富文字表达。

•语言:要求言简意赅、准确规范、朴实自然。

•结构:要求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格调:要求情感真挚、思想丰富、意蕴深邃。

四、文化常识1. 传统文化•诗经、楚辞等古代文化作品的学习和认识。

•四书五经的精神和思想体系。

•中国历史文化名人的生平和思想。

2. 现代文化•现代文学、电影、音乐等作品的欣赏和鉴赏。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

语文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全)第一单元复习旨要一、应记住的基础知识。

1、文学常识。

①《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

北京人,当代作家。

②《羚羊木雕》作者张之路。

③《散步》作者莫怀戚。

④《金色花》作者泰戈尔,印度文学家。

著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长篇小说《沙子》、《沉船》等。

191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⑤《荷叶》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诗人、作家,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⑥《世说新语》,刘义庆,南朝宋国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2、注意下列加点的字的读音和写法。

怦怦(pēng)撒谎(sā)严厉(lì)伤疤(bā)寒颤(zhàn)攥着(zuàn)嫩芽(n èn)分歧(qí)拆散(chāi)霎时(shà)脚踝(huái)匿笑(nì)祷告(dǎo)妄弃(wàng)惊讶(yà)倘若(tǎng)瘫痪(tān)(huàn) 憔悴(qiáo)(cuì) 姊(zǐ)妹絮絮(xù)叨叨诀别(jvé)粼粼(lín)菡萏(hàn)(dàn )攲(qī)斜各得其所喜出望外自作主张不可抗拒形影不离3、课文内容把握。

①《秋天的怀念》文中双腿残疾的“我”,心理变得极为焦躁不安:憎恨一切美好的事物,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母亲默默地承受着“我”的“暴怒无常”,始终以耐心和微笑安抚“我”心灵的创伤。

最终,“我”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②《羚羊木雕》一文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记叙了我和父母之间的一场矛盾。

赞扬了孩子们纯洁无私的友情,也含蓄的批评了父母重财轻义的行为。

告诫做父母的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尊重他们纯真的感情。

③《散步》这篇散文,通过一家三代散步的事,颂扬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年人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责任感。

七年级上册语文冷知识

七年级上册语文冷知识

七年级上册语文冷知识七年级上册语文冷知识概览:一、文学常识积累1. 了解重要作家及其生活时代、所属流派,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例如,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杜甫则是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2. 了解重要的文学运动和文学团体,如明代的"唐宋派"、"公安派"和"竟陵派",清代的"桐城派"等。

3. 了解基本的文学体裁,如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二、古文词汇解读1. 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如"之"、"其"、"者"等。

2. 理解文言虚词,如"乃"、"以"、"于"等。

3. 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如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等。

三、诗词鉴赏技巧1. 学会通过意象、意境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2. 掌握诗词的节奏和韵律,理解平仄和韵脚对诗词表达的影响。

3. 了解诗词的常见题材,如山水诗、边塞诗、送别诗等。

四、写作手法分析1. 了解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方式。

2. 学习运用象征、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3. 分析文章的结构,理解开头、结尾的重要性。

五、文化背景探究1. 了解古代的文化习俗和社会风貌,如科举制度、婚姻制度等。

2. 探究文学作品中的文化内涵,理解文化因素对文学创作的影响。

3. 了解重要的文化典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如《诗经》、《楚辞》等。

六、字词来源解析1. 探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理解汉字的字形、字义之间的关系。

2. 学习汉字的构造方法,如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

最新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积累知识

最新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积累知识

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积累第一单元《春》嗡wēng朗润lǎng rùn酝酿yùn niàng卖弄mài nong 喉咙hóu long应和yìng hè嘹亮liáo liàng烘托hōng tuō静默jìng mò黄晕huáng yùn风筝fēng zheng抖擞dǒu sǒu 健壮jiàn zhuàng 窠巢kēcháo 胳膊gē bo 宛转wǎn zhuǎn(同“婉转”)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花枝招展: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

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济南的冬天》镶嵌xiāng单单dān安适ān shì 着落zhuó luò慈善cí shàn发髻fà jì 肌肤jī fū秀气xiù qi宽敞kuān chang贮蓄zhù xù暖和nuǎn huo 澄清chéng qīng空灵地毯.tǎn 《雨的四季》蝉鸣chán花苞huā bāo娇媚jiāo mèi棱镜léng jìng粗犷cū guǎng菜畦qí 睫毛jié 衣裳铃铛líng ·dang端庄duān zhuāng屋檐wū yán凄冷qī lěng化妆huà zhuāng莅临lì lín 造访zào fǎng 吝啬lìn sè 淅沥xī lì干涩gān sè草垛cǎo duò绿茵茵lǜ yīn 静谧jìng mì 高邈miǎo 冷冽lěng liè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

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基础知识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超全归纳总结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超全归纳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超全归纳总结语文知识是七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它涉及词语、句子、段落、篇章等方方面面。

下面是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的超全归纳总结。

一、词语知识1. 词的基本概念:字、词、词组、句子的关系。

2. 词的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副词、数词、量词、连词、介词、助词、感叹词、拟声词。

3. 词的构成:词根、词缀、词性和词义的变化。

4. 同义词和反义词的辨析。

5. 词语的辨析:近义词、词语辨析。

6. 词语的复合:并列、递进、转折关系。

二、句子知识1. 句子的基本概念:句子的特征。

2. 句子的分类: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3. 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4. 句子的衔接:并列关系、递进关系、转折关系、因果关系。

5. 倒装句的用法。

6. 省略句的理解和应用。

三、段落知识1. 段落的基本概念:段和段与段之间的关系。

2. 段落的要素:主题句、扩展句和结论句。

3. 段落的衔接:因果关系、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对比关系、总分关系。

4. 段落的修辞方法:描写方法、比喻方法、夸张方法。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四、篇章知识1. 赏析文章的基本方法:标题、开头、结尾、主题、中心思想。

2. 议论文的基本写作结构: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3. 议论文的常用写作方法:列举事实、分析原因、对比观点、举例证明。

4. 叙事文的基本写作结构:起承转合。

5. 叙事文的常用写作方法:描写人物、描写场景、描写心情、描写活动。

五、修辞手法1. 比喻的认识和运用。

2. 夸张的认识和运用。

3. 对比的认识和运用。

4. 拟人的认识和运用。

六、阅读理解1. 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主旨理解、细节理解、推理判断、态度评论、篇章结构。

2. 根据上下文推断词义。

3. 根据语境推断句子的意思。

七、听力技巧1. 倾听者的注意力集中。

2. 整理听到的信息。

3. 运用推理推断出结果。

初一语文重点知识归纳上册

初一语文重点知识归纳上册

初一语文重点知识归纳上册
在初一语文上册中,重点的知识归纳如下:
1. 文字的认读:学习汉字笔画和构造,掌握常见汉字的发音与书写。

2. 文字的修辞:学习词义的组织和句式的运用,了解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拟人等。

3. 诗歌鉴赏:学习鉴赏古代文学作品,了解古代诗歌的韵律、格律和意境。

4. 古代文学作品:学习阅读《红楼梦》、《西游记》等经典作品的精华内容,了解古代文学的特点和思想。

5. 议论文写作:学习写议论文的结构和要素,培养辨别问题、提出观点和支持观点的能力。

6. 古诗文背诵:背诵并理解《岳阳楼记》、《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经典古文,培养语感和修养。

7. 修辞手法:掌握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提高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8. 写作技巧:学习描写、叙事、议论等不同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9. 形象描写:学习描写人物和环境的技巧,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10. 修辞格:学习韵律与节奏感,了解平仄、押韵和对仗等修辞格的运用。

以上是初一语文上册的重点知识归纳,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提高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一、语文基础知识1. 词的构成与分类词是语言的最基本单位,可以从词的构成和分类两个方面来认识它。

词的构成由词根、词缀和语素三个部分组成。

按构成方式可分为简单词、复合词;按词性分类可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等8类。

2. 语法基本概念语法是研究语言的规则和结构的学科,其中有一些基本概念需要掌握。

如,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有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短语是句子中的成分,由词或词组组成,如名词短语、动词短语等。

3. 修辞手法修辞是语言中用以美化和增强表达效果的手段。

诸如比喻、拟人、夸张、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常常被运用在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

二、阅读基础训练1. 理解文本意义理解文本意义是阅读的基础,需要读者通过理解词、句、段落,把握全文的中心意思及文中细节。

2. 分析文章结构文章的结构显现了作者的思路和观点,读者可以通过分析文章结构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常见的文章结构包括顺序、因果、对比、转折、问题解决等。

3. 掌握词汇运用词汇是阅读理解的基础,读者应该较为熟练地掌握常用词汇的意思和用法,遇到生词时需要联想上下文语境进行理解。

三、写作基础训练1. 写作流程写作流程包括准备、构思、写作、修改四个步骤,其中构思是最关键的环节。

在构思时需要针对写作目的和受众设定明确的主题和要点,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充分准备和积累素材。

2. 描写技巧描写是写作中为读者呈现场景、人物特征、情感状态等形象内容的一种方式。

其中包括生动的细节描写、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描写等技巧。

3. 叙述文的写作叙述文是一种依照时间序列、事件发展顺序叙述事物经过的文体,结构通常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三个部分。

在写作叙述文时应注意事件的连贯性,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避免内容跳跃和语言过于简单。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大纲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大纲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大纲一、基础知识复习1. 文言文基础知识- 词语解释和应用- 成语和典故的理解和运用2. 现代文基础知识- 词语解释和应用- 常用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二、文学常识1. 文学作品的阅读理解- 小说、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理解2. 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基本知识- 中国古代名著和文学名篇的作者和内容三、写作能力1. 作文基础知识- 作文的结构和段落的组织方法- 作文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2. 作文写作技巧- 不同类型作文的写作要求和特点- 提高写作水平的方法和技巧四、阅读能力提高1. 阅读理解- 阅读短文、文章,把握主旨和细节- 提取信息,进行推理和判断2. 阅读方法- 阅读速度的掌握和提升- 阅读中的注释和标记技巧五、听说能力训练1. 听力理解- 听取口头信息并作出回答- 根据听到的对话或短文进行判断和推理2. 口语表达- 进行简单对话和交流- 运用学过的词汇和句型进行口头表达六、诗词鉴赏1. 古代诗词选读- 鉴赏并背诵古代名篇- 理解古代诗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2. 现代诗词选读- 鉴赏现代诗词作品- 理解现代诗词的主题和情感表达七、其他复习要点1. 词语拼写和运用2. 古代文化知识3. 修辞手法和修辞效果4. 修辞手法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5. 古代文学作品的背景和特点以上为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大纲,希望同学们按照大纲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取得好成绩!。

七年级上册语文主要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主要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主要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主要知识点涉及到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语言
文字、课文阅读与理解、作文等几个方面,下面就分别进行介绍。

一、语文学习的基础知识
1.字音、字形、字义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词语的概念及其构成方法,常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句子的基本概念、符号和成分及其语义关系;
4.篇章的基本概念、段落和语段的构成方法及其语义关系。

二、语言文字
1.语言的基本特点、层次和功能;
2.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汉字的构造方法和组成结构,识字的技巧和方法;
3.汉语拼音的基本规则、符号音值、拼读。

三、课文阅读与理解
1.课文的基本概念、标题、段落及其构成方法;
2.词句的理解和词语解释、语言点分析;
3.文本结构、主旨、语调、语气和情感。

四、作文
1.作文的基本类型和写作方法;
2.命题作文和自拟作文的写作要求;
3.写作中的语言表达和文字修辞技巧。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语文主要知识点的基本内容,学生在学习语
文时应该掌握以上知识点,才能更好地掌握语文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同时,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语文学习,多进行阅读和写作练习,掌握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

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

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

第一单元第1课《散步》信服嫩芽分歧取决拆散委屈粼粼一霎时各得其所1、选自1985年8月2日《中国青年报》。

略有改动。

2、【熬】忍受(病痛或艰苦生活等)3、【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这里是指儿子受到委屈的意思。

4、【粼粼】这里形容水的明净。

第2课《秋天的怀念》瘫痪暴怒沉寂捶打憔悴央求神色敏感诀别淡雅深沉烂漫喜出望外絮絮叨叨1、选自《史铁生作品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当代作家。

著有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务虚笔记》,散文集《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2、【瘫痪】由于神经机能发生障碍,,身体某一部分完全或不完全地丧事活动能力。

3、【北海】指北京的北海公园。

下文中的“仿膳”是北海公园中的一个饭馆。

4、【憔悴】形容人脸色不好。

5、【豌豆黄儿】北京的一种小吃,由豌豆蒸煮、磨碎制成,色泽金黄,口感细腻,味道香甜。

第3课《羚羊木雕》逮抹攥怦怦仗义树杈脸颊寒战自作主张不可抗拒形影不离1、选自《东方少年》1984年第10期。

有改动。

本文原题为《反悔》第4课《散文诗两首》匿蒂梗摇摆沐浴阴影姊妹繁杂烦闷徘徊遮蔽覆盖心绪荫蔽1、选自《泰戈尔诗选》(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郑振泽译。

泰戈尔(1861-1941),印度文学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家。

著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等。

金色花,又译作“瞻波迦”或”占博迦“,印度圣树所开的金黄色碎花。

2、【匿笑】偷偷地笑。

3、【《罗摩衍那》】印度的一部叙事诗,写罗摩与妻子悉多悲欢离合的故事。

罗摩是诗中的主角。

为了履行对父亲的诺言,维持兄弟间的友爱,他放弃了继承王位的权力,和妻子在森林中生活了14年。

4、节选自《往事(一)——生命历史中的几页画面》(《冰心全集》第一册,海峡文艺出版社2012年版)。

题目是编者加的。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

著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往事》《寄小读者》等。

七年级上册语文总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总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语文总知识点本文总结了七年级上册语文的重点知识点,包括语文基础知识、古诗文、现代文学作品、阅读技巧等。

一、语文基础知识1. 词语的基本语法知识在学习语文中,词语的分类、语法特点是重要的基础。

基本语法知识包括词性、语态、时态、语气、语法功能等方面。

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性的基本功能;词语在句子中的主谓宾、定状补等语法功能;句子的语气、时态、语态等语法特点。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知识点是相互联系的,需要综合掌握。

2. 语文修辞手法修辞是指为了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采用的一种语言运用方式。

要把握修辞手法需要理解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各种语言表达方式的特点。

例如,比喻是指使用类比的方法,把原来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表达出我们的心情和情感。

二、古诗文1. 唐诗的诗歌文化唐诗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诗歌艺术形式之一,其中包括了很多文化符号和历史文化背景。

学习唐诗需要理解其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掌握个别作者的作品特点和写作技巧。

例如,杜甫的诗歌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政治腐败;白居易的诗歌关注了日常生活和人民的情感。

2. 元曲的艺术特点元曲是中国古代戏剧艺术形式,包含了很多民间文化、音乐、舞蹈等元素。

学习元曲需要了解剧种、剧情、人物性格等特点,掌握曲调、唱腔、音乐表现方式等细节。

例如,在《汉宫秋》中,描写了宫廷女唱的悲怨和故事情节的转折点。

三、现代文学作品1. 现代小说的主题现代小说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当代社会各种生活现象和人物性格等。

学习现代小说需要理解其主题内容和结构形式,掌握文学手法和语言表达。

例如,余华的小说《活着》描写了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和强烈的家国情感;鲁迅的小说《狂人日记》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黑暗面。

2. 现代诗歌的风格现代诗歌是中国文学的重要艺术形式,呈现出丰富的风格和审美特点。

学习现代诗歌需要理解其语言艺术和文化内涵,掌握韵律和押韵的基本规则,分析诗歌运用的意象、符号等语言手法。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汇总一、汉字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能够运用汉字写出正确的汉字字形、发音、字义、构造等基础知识非常重要。

1.汉字笔画和笔顺汉字的构成是有笔画的,需要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笔顺,正确书写汉字。

2.常用部首部首是指汉字中的最小构成单位,掌握常用部首,可以帮助理解其他汉字的构造。

3.偏旁部首偏旁部首类似于英语中的词根,有一定的意义,可以帮助理解汉字的构成和意义。

二、词语词语是语言中的最小单位,包括单词、短语和惯用语等。

掌握词语的使用方法和含义,是进行有效交流的基础。

1.词的分类汉语中的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类,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有实在意义的词,虚词包括介词、副词、连词等连接词语的词。

2.词语的构词法构词法指通过一定的方法组合词素来构建新的词语的规律和方法。

三、句子句子是表达完整意义的最小单位,在交流中也十分重要,认识句子的基本要素和语法规则,更容易理解和使用中文。

1.句子成分句子的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基本要素。

2.简单句和复合句简单句是由一个主语、一个谓语组成,表达一个完整意义的句子,复合句则由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组成。

四、作文作文是运用语言表达观点、感情和体验的重要方式,学习写作有助于提高语文水平和思维能力。

1.作文的基本要素作文需要遵循的基本规则包括标题、文体、结构、语言、逻辑等方面。

2.作文的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包括选择合适的文体、调整语调、丰富表达方式、注重逻辑思维等,可以帮助写作更加生动有趣。

总之,语文作为基础学科,需要不断地积累和提高,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中文。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一、语文的基本概念
1.语文的定义和作用:语文是人类交流思想、交流情感的工具和载体,是人类文化与智慧的结晶。

2.语文的性质:语文是一个系统的符号系统,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
言两个方面。

3.语文的特点:语文具有发展性、多样性、标准性、使用性和创造性。

二、语言文字基础
1.语音:国际音标及其发音规则,字音、音节、声调等基本概念。

2.词汇:词的基本概念、词的分类、词义的辨析等。

3.语法:主谓宾结构、定语和状语的修饰功能、时态和语态的变化等。

三、词语的使用
1.词语的辨析:近义词、反义词的区别和用法。

2.词语的运用:词语的扩展用法,如衍生词、派生词等。

四、作文写作
1.写作的基本要素:主题、内容、结构、语言等。

2.写作的常用技巧:比喻、夸张、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

3.作文的类型和特点: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

以上仅是对七年级语文基础知识点的一个大致归纳和总结,具体而言,还涉及课文的理解与分析,阅读理解技巧,修辞手法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
作文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思维能力。

在学习语文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学生要注重理解和记忆重点知识,通过课文的学习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要注重实践和运用,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七年级语文上册的教材内容丰富多彩,包括了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现代小说等丰富语文知识,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知识点。

一、语文基础知识1.词语的组成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掌握词语的构成和意义对语文学习非常重要。

词语是由汉字组成的,其中很多汉字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成多个汉字的词语。

2.词语的分类词语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例如按照词性分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代词、介词、叹词等;按照意义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

二、古代诗歌古代诗歌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七年级语文上册的教学中,古代诗歌被广泛应用。

诗歌的形式多种多样,如五言、七言绝句和五言、七言律诗等。

学生应该了解不同诗歌形式的特征和韵律,同时也要学习如何阅读和欣赏古代诗歌。

三、现代小说现代小说是当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的重要内容。

学生应该学习现代小说的基本概念,例如小说的结构和主题。

阅读小说时需要掌握小说的情节、人物性格和描述手法等知识,同时也要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思维。

四、语文实践语文实践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通过语文实践,学生可以将所学的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例如写作、口语表达等实践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总之,七年级语文上册的知识点丰富多彩,学生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掌握这些知识。

同时,学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水平。

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

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

2024七年级上册语文由于没有具体的关于七年级上册语文的更多要求内容(比如重点课文、知识点类型等),以下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的基础学习资料整理:一、课本结构与单元主题。

1. 课本结构。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共六个单元。

- 每单元包含若干篇课文、综合性学习、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等板块。

2. 单元主题。

二、重点文言文知识。

- 字词解释。

- “时习之”的“时”:按时。

“不亦说乎”的“说”:通“悦”,愉快。

- “吾日三省吾身”的“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为人谋而不忠乎”的“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 句子翻译。

-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就可以凭借(这一点)做老师了。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 字词解释。

- “夫君子之行”的“夫”:句首发语词,无实义。

“静以修身”的“以”:用来。

- “非淡泊无以明志”的“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非宁静无以致远”的“致远”:达到远大目标。

- 句子翻译。

-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 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

三、现代文阅读重点知识。

1. 记叙文阅读。

- 记叙顺序。

- 倒叙:把事情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先写出来,然后再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这种写法能造成悬念,吸引读者。

- 插叙: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展开情节或刻画人物,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插入一段与主要情节相关的回忆或故事。

- 人物描写方法。

- 心理描写:直接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

2. 散文阅读。

- 散文的特点。

四、写作知识。

1. 记叙文写作。

- 写人记叙文。

- 要抓住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包括外貌、性格、爱好等。

可以通过一件或几件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

例如写自己的老师,可以描写老师的外貌特点,然后通过老师在课堂上认真教学、课后耐心辅导学生等事例来表现老师的敬业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整理
七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整理
3、《生命生命》:(小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
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

这些本来是
寻常小事,作者却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

4、《紫藤萝瀑布》: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吸引我驻足观赏,
使我(浮想联翩),原先的(悲痛和焦虑)化为(宁静和喜悦)。

5、《童趣》: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通过(想像)和(联想),会变得(美丽)而又(奇特),从中可以获得许多(物外之趣)。

6、《理想》:(理想),多么诱人的字眼!人类有了(理想),才使世界(不断向前发展);你我有了(理想),所以能(向着既定的目标不
断努力)。

8、《人生寓言》拥有(财富)是好事,却可能失去(人生的许多乐趣);遭遇(厄运)是坏事,却可以锻炼(人的意志)。

9、《我的信念》:一位两次荣获(诺贝尔奖)的大科学家,竟然
把自己看得如此(平凡)。

11、《春》:(江南)的春天,风和日丽,山青水秀,草长莺飞,百花争艳。

这一篇写(春)的精美(散文),不知拨动过多少人的心弦!
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都通过作者的(生花妙笔)
表现出来了。

13、《山中访友》:只要你(带着满怀的好心情)
,带着(丰富的想像),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那(山中的
众朋友)就会一个个向你走来,与你互诉心声。

这种(童话)般的世界,正是本文作者所(经历)并用(动情)的话语向你描绘的。

14、《秋天》:诗中那一个个生动鲜明的'画面,构成一组绚丽
多彩的(乡村秋景图)。

沉浸到诗的意境中,你仿佛能听到(诗人在深
情絮语),仿佛能看见(幽谷、农舍、渔舟、牧羊女)
15、《古代诗歌五首》:这五首古代诗歌,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

诗人们(登山望海),(驾舟扬帆),(赏花观鸟),(咏春悲秋)用(凝练生动)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幅图景),唤起(我们美好的情怀)。

16、《化石吟》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被化石保存了下来。


学家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
世界)。

在这首诗中,诗人以(优美)的语言,富有感情地赞颂了(会
讲话的奇异的化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