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学基础(维生素

合集下载

营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营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

营养学基础的主要内容营养学是研究人类和其他生物所需营养物质对健康和发展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领域。

它主要涉及三个主要内容:营养物质、营养需求和能量平衡。

一、营养物质营养物质是指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化学物质。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主要的碳水化合物包括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碳水化合物在人体内被降解为葡萄糖,供给能量。

2. 脂肪:脂肪是人体的次要能量来源,同时也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

脂肪分为饱和脂肪、不饱和脂肪和转化脂肪。

合理的脂肪摄入对维护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3. 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单位,也是合成酶和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物中的蛋白质会被分解为氨基酸,供给身体合成新的蛋白质。

4. 维生素:维生素是人体生长和代谢所必需的有机物质。

主要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例如,维生素C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而维生素D则有助于钙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

5. 矿物质:矿物质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无机物质。

例如,钙、铁、锌等矿物质在骨骼形成、血液循环和免疫系统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营养需求营养需求是指人体每天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需的营养物质量。

它根据人的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和活动水平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营养需求:1. 热量需求:体内代谢和活动所需的能量。

热量的需求量可以通过基础代谢率和活动水平来计算。

2. 蛋白质需求:蛋白质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重要营养物质,需求量因人的年龄和活动水平而有所不同。

3. 碳水化合物需求:碳水化合物是人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应占总热量摄入的一定比例。

4. 脂肪需求:脂肪是人体次要的能量来源,同时也是维持细胞结构和功能所必需的。

脂肪的需求量应占总热量摄入的一定比例。

5. 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不同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量因个体差异和生理状态而有所不同。

一般建议通过均衡饮食来满足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

营养学基础—维生素

营养学基础—维生素

营养学基础—维生素第二章营养学基础—维生素学习重点:维生素的生理功能、缺乏症、食物来源。

一、概述维生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类微量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人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足,每天必须从食物中提供,不参与机体构成也不提供能量,机体长期缺乏某种维生素时会出现相应的缺乏症。

1.分类椐溶解性维生素可分为两大类。

(1)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D、E、K,溶于脂肪及有机溶剂,在食物中常于脂类共存。

摄取多时可在肝脏贮存,如摄取过多可引起中毒,摄入不足时,缺乏症状出现缓慢。

(2)水溶性维生素包括B族维生素(B1、B2、B6、PP、B12、叶酸、泛酸、生物素等)和维生素C。

溶于水,易在加工烹调过程中损失。

体内贮存少,易从尿中排出,因此可通过尿中维生素的检测而了解机体代谢情况,摄入不足时,很快出现缺乏症状。

另外,有些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有人称之为“类维生素”,如类黄酮、肉碱、牛磺酸等。

2.维生素缺乏当某种维生素长期摄入过低时会发生维生素缺乏症。

在营养素缺乏中以维生素缺乏最为多见,维生素缺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1)缺乏原因:维生素摄入不足;吸收利用障碍;需要量相对增加。

(2)缺乏分类:原发性维生素缺乏继发性维生素缺乏;临床缺乏与亚临床缺乏。

二、维生素A(一)概念和理化性质维生素A是指含有β-白芷酮环结构的多烯基结构,并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一大类物质。

动物体内含有的具有视黄醇生物活性的维生素A包括: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等物质。

维生素A有维生素A1(视黄醇)和A2(3-脱氢视黄醇)之分,前者主存在于海水鱼的肝脏中,生物活性较高;后者主存在于淡水鱼的肝脏中,生物活性较小。

在红、黄、绿植物中含有的类胡萝卜素中约有1/10为维生素A原,能分解成为维生素A,如α-胡萝卜素、β-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隐黄素等,其中以β-胡萝卜素活性最高。

维生素A对酸、碱、热稳定,但易被氧化和受紫外线破坏。

(二)生理功能1.维持正常视觉维生素A能促进细胞内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的合成与再生,维持正常的暗适应能力,从而维持正常视觉。

营养学基础(维生素)

营养学基础(维生素)
第四节 维生素
❖ 维生素是一类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 有机营养素,它们的化学结构、性质和生理功能 各不相同,不供给热能,不参与机体组织构成, 人体每日需要量很少,它们是天然食物的微量成 分。
第一页,共五十一页。
❖ 一、脂溶性维生素
❖ (一〕维生素A与A原 ❖ 维生素A〔VA〕的根本形式是全反式视黄醇,
第三页,共五十一页。
❖ 1.生理功能 ❖ 维持正常视觉功能。
❖ 眼球内层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是 维生素A和视蛋白结合而成,有维持弱光 下视力的作用。如缺乏维生素A,就会影 响视紫红质的合成,引起夜盲症〔俗称雀 蒙眼〕。
第四页,共五十一页。
❖ 维护上皮组织细胞的健康。 ❖ 缺乏维生素A可使细胞角化增生,使其机
第四十页,共五十一页。
❖ 2.食物来源及适宜摄入量

❖ 泛酸在畜禽的内脏〔肝、肾、心〕、面粉、 酵母等中含量丰富,花生、大豆粉、蘑菇、 蛋类、糙米和向日葵籽也是泛酸的良好来源。
❖ 我国居民膳食泛酸的适宜摄入量〔AI〕成人 为5mg/d。
第四十一页,共五十一页。
❖ (七〕生物素〔biotin〕
❖ 1.生理功能及缺乏症 ❖ 生物素作为某些酶的辅酶,参与体内碳水
式存在于黄素单核苷酸〔FMN〕和黄素腺 瞟吟二核苷酸〔FAD〕两种辅酶中。
第二十四页,共五十一页。
❖ l .生理功能
❖ 维生素B2 主要以黄素辅酶的形式参与体内多种 物质的氧化复原反响,是生物氧化过程中不可缺 少的重要物质。
❖ 它保证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正常进行,促进生长, 维护皮肤和黏膜的完整性。如缺乏时,导致物质 代谢紊乱,表现为唇炎、口角炎、舌炎、眼睑炎 及脂溢性皮炎等病症。
能发生障碍,抵抗力降低,以眼睛、皮肤、 呼吸道、泌尿道最显著。常见病症有皮肤 枯燥、脱屑、毛囊角化、干眼病等。

营养学基础蛋白质维生素

营养学基础蛋白质维生素

营养学基础蛋白质维生素营养学基础:蛋白质与维生素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蛋白质和维生素是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

蛋白质是构成我们身体组织的基本单位,而维生素则是维持身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营养素。

了解蛋白质和维生素的基础知识,对于保持健康生活至关重要。

1、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有机化合物,它在身体中起着重要的结构和功能作用。

蛋白质是人体细胞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肌肉、骨骼、皮肤等。

此外,蛋白质还参与体内许多生化反应,例如酶的催化作用、运输功能以及免疫系统的功能等。

蛋白质有两类:完全蛋白质和不完全蛋白质。

完全蛋白质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氨基酸,常见的来源包括肉类、鱼类、蛋类和奶类食品等。

而不完全蛋白质则缺乏某些必需氨基酸,通常来自植物性食品,如豆类、谷物和坚果。

蛋白质的摄入量应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一般成年人每天所需蛋白质摄入量为体重的0.8克/千克。

然而,孕妇、运动员和身体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人需要更多的蛋白质。

2、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的有机化学物质。

虽然维生素的量很少,但它们对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维生素通常被分为两类: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

水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和维生素B复合物。

维生素C有助于提高免疫力,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帮助伤口愈合。

维生素B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3、维生素B5、维生素B6、维生素B7、维生素B9和维生素B12等,它们在身体的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

这些维生素在脂肪中溶解并被身体吸收。

维生素A对于视力、免疫系统和生殖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

维生素D有助于钙和磷的吸收,维持骨骼健康。

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减少细胞对自由基的损伤。

维生素K参与血液凝结过程,帮助止血。

维生素的摄入量因人而异,一般建议通过多样化的饮食来获得足够的维生素。

如果无法通过饮食获得足够的维生素,可以选择适当的膳食补充剂。

总结:蛋白质和维生素是营养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营养物质。

营养学基础维生素考试题(含答案)

营养学基础维生素考试题(含答案)

营养学基础维生素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含维生素E丰富的食物是( D )。

A.水果B.蔬菜C.肉类D.植物油2.缺乏维生素B1的食物是( D )。

A.谷类B.蛋类C.肉类D.果蔬类3.维生素B6在肠道对( D )的吸收关系不大。

A.铁B.锌C.钴胺素D.维生素C4.维生素B1主要是以辅酶形式参与体内( A )的代谢过程。

A.糖B.脂肪C.蛋白质D.无机盐5.( D )不可能为人体提供维生素D。

A.菠菜B.蛋黄C.牛奶D.玉米胚芽油6.( C )病的典型症状是皮炎、腹泻和痴呆。

A.佝偻病B.脚气病C.癞皮病D.坏血病7.在所有维生素中,最不稳定的是( D )。

A.维生素AB.维生素B2C.维生素B3D.维生素C8.具有抗不育功能的维生素是( C )。

A.维生素KB.维生素CC.维生素ED.维生素A9.淘米过度或煮稀饭加碱很容易使( C )流失或破坏。

A.维生素EB.维生素CC.维生素B1D.维生素A10.色氨酸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 B )。

11.( A )因参与体内多种酶促反应,故有“主力维生素”之称。

A.维生素B6B.维生素B3C.维生素B1D.维生素B212.与肌肉组织的正常结构和正常发育有关的维生素是( B )。

A.维生素D、钴胺素B.生育酚、维生素CC.维生素K、生育酚D.胆碱、视黄醇二、多项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人体维生素K可来源于( ACD )。

A.肝B.牛奶C.肠道细菌D.绿叶蔬菜2.几乎不含维生素C的食物是( ABCD )。

A.谷类B.干豆C.牛肉D.鸡蛋3.维生素C的食物来源是( ABD )。

A.鲜枣B.绿豆芽C.大米D.苦瓜4.维生素A原存在于( AD )中。

A.胡萝卜B.肝C.牛奶D.菠菜5.维生素D3在( BC )转化为125二羟胆钙化醇后才有活性。

A.脑B.肝C.肾D.肺6.膳食中有无脂肪不会影响( AC )吸收。

营养学基础知识 维生素K

营养学基础知识 维生素K
维生素K
维生素K(凝血维生素)
维生素K是2-甲基1,4-萘醌的衍生物
天然形式: K1-----植物甲萘醌或叶绿醌Leabharlann K2-----肠道细菌的产物
人工合成:K3
O CH3 O CH3 H 3 OH CH3
O
O
H n
OH
维生素 K1 (植物甲萘醌) (叶绿醌)
维生素K2
维生素 K3
稳定性
可被空气缓慢氧化而分解; 遇光很快被破坏; 对热、酸较稳定,但对碱不稳定; 在正常烹调过程中损失很少
母乳缺维生素K1致孩子脑出血 50天婴儿开颅止血 /shandong/shrx/200609/t20060918_1762457.htm
营养特训班2011
食物来源

维生素K1在绿色蔬菜中含量丰富,如菠菜、白菜等;其次是 奶及肉类VK1含量也较多;但水果、谷类中VK1含量很少; VK2能由动物肠道中的微生物合成(占50-60%),人体很少 缺乏。
营养特训班2011
(维生素K是多种-谷氨酰羧化酶的辅酶) 1.维生素K具有促进凝血作用
促进肝脏内凝血酶原 (凝血因子Ⅱ、Ⅶ、Ⅸ、 Ⅹ)和抗凝血蛋白C和蛋白S的活化
2.维生素K对骨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维生素K缺乏可引起出血
维生素K不能通过胎盘,出生后肠道内又无细菌,不能合成维生素K,故新生 婴儿易因维生素K的缺乏而出血(迟发型颅内出血)。
食物名称 萝卜缨 甘蓝菜 洋白菜 生菜 菠菜 绿茶 含量 650 200 125 129 89 712 食物名称 牛肝 乳酪 黄油 熏猪肉 面粉 柑橘 含量 92 35 30 46 4 1

维生素K的药用
叶绿醌,维生素K1
甲萘醌,维生素K2 当n=4时,称为四烯甲萘醌(固力康)

营养学基础-维生素

营养学基础-维生素
第六节 维生素
❖ 定义
❖ 维生素(vitamin)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过程所 必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维 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的成分,也不是体内的 能量来源,起调节生理机能的作用。
❖ 命名
❖ 一是按发现的历史顺序,以英文字母顺 序命名,如维生素A、B、C、D、E等;
❖ 二是按其生理功能命名,如抗坏血酸、 抗干眼病维生素和抗凝血维生素等;
合成和脂肪酸合成中起重要作用。 ❖ ※非辅酶功能 ❖ 维持神经,尤其是末梢神经的功能 ❖ 维持正常食欲、肌肉弹性 ❖ 硫胺素缺乏的原因
摄入不足、需要量增加、机体吸收或利用障碍。
❖ 硫胺素缺乏症
❖ 干性脚气病(dry beriberi) ❖ 湿性脚气病(wet beriberi) ❖ 急性暴发性脚气病(acute beriberi) ❖ 婴儿脚气病
❖ 视黄醇(retinal) ❖ 视黄醛(retinal) ❖ 视黄酸(retinoic acid) ❖ 视黄基酯(retinyleasters) ❖ ◆维生素A原(provitamin A) ❖ α-胡萝卜素(alpha-carotene) ❖ β-胡萝卜素(beta-carotene) ❖ β-隐黄素(beta-cryptoxanthin)
成人每4.18MJ(1000kcal)能量需要核黄素5mg
RNI成年男性为14mgNE/d,女性为13mgNE /d, UL为35mgNE/d。
食物来源
动物性食品:动物内脏 植物性食品:全谷、种子、豆类 玉米中烟酸为结合型,需加碱处理后,游离烟 酸才易被机体吸收。
六、维生素B6(吡哆素)
维生素B6也称吡哆素,实际上包括吡哆醇、吡 哆醛、吡哆胺三种衍生物。
❖ 烟酸缺乏症--癞皮病
❖ 典型症状为皮炎(dermatitis)、腹泻(diarrhea) 和痴呆(dementia),又称“ 三D”症状。

营养学-维生素

营养学-维生素
Vitamin A comprises the preformed retinoids, plus the precursor forms, the provitamin A carotenoids. Preformed retinoids is a collective term for retinol, retinal, and retinoic acid, all of which are biologically active. The provitamin A carotenoids include betacarotene and others, which are converted to retinoids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efficiency.
我国:大部分内陆,海鱼不能普遍供应;动物内脏 和鸡蛋有很多人也不能保证每天食用;蔬菜、谷 类、水果中几乎不含VitD或者没有活性,所以在 研究的基础上,很多学者建议参考美国的标准, 提高每日参考摄入量与可耐受最高摄入量的数值。
(三) 维生素E
生育酚(4种) 生育三烯酚(4种) 生育酚:(活性最高)、b、、
维生素参与机体重要的生理过程,是生 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许多维生素是 辅酶的组成成分或是酶的前身物。
脂溶性维生素(fat-soluble vitamins)
易溶于脂肪和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 Soluble in organic solvents such as ether and benzene 通过肝—肠循环代谢,贮存于机体脂肪组织中 Metabolised via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and stored in adipose tissue.
UL 成年人3000 mg/d

营养学维生素

营养学维生素

经血液吸收,很快能从尿中排出 随脂肪经淋巴系吸收,从胆 汁少量排出
一般体内无积存
摄入后,大部分积存在体内
较快
缓慢
大多数可以通过血或、和尿进行 不能用尿进行分析评价 分析评价
几乎无毒性,但摄入过大剂量时, 长期大剂量摄入易引起中毒 常干扰其他营养素代谢
(三)类维生素
一些活性极似维生素,曾被列入维生素类的化 合物,称之为“类维生素”,也有人建议称为 “其他微量有机营养素”;如生物类黄酮、肉 碱、辅酶Q、肌醇、硫辛酸、对氨基苯甲酸、乳 清酸和牛磺酸等;
Chap 3
(二)水溶性的维生素
包括维生素C、B族维生素
➢ 溶于水不溶于脂肪及脂溶剂 ➢ 化学组成除碳、氢、氧外,还有氮、硫、钴等元素 ; ➢ 没有非功能的单纯储存形式,在体内仅有少量储存 ; ➢ 满足组织需要后,多余的从尿中排出 ; ➢ 绝大多数以辅酶或辅基的形式,参加各种酶系统 ➢ 缺乏症状出现较快 ; ➢ 毒性很小
Chap 3
维生素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维生素B3 维生素PP
维生素B6 维生素M 维生素H 维生素B12 维生素C
功能
抗神经炎,预防脚气病,参与 糖代谢,对神经、消化、肌肉 有重要调节作用 与生长发育、皮肤、黏膜、眼 睛及代谢有关
调节神经系统,降低胆固醇 参与糖和脂肪代谢,帮助皮肤 、头发维持最佳状态 维持蛋白质代谢,是安定精神 、促进发育及皮肤,脑部必需 物质 掌管血液系统,促进细胞发育 促进脂类代谢,掌管皮肤和神 经 “血液之母”是血液、神经、 胃肠道不可缺乏的维生素 促进细胞生长发育和抗体的形 成,防治抗坏血病
• 维生素D的最主要供能是提高血浆钙和磷的 水平,以适应骨骼矿物化的作用,主要通 过以下机制:

营养学基础(二、矿物质与维生素)

营养学基础(二、矿物质与维生素)

维生素D的活化:
生理功能
1、促进小肠钙吸收转运 2、促进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 减少丢失 3、对骨细胞呈现多种作用 4、通过维生素D内分泌系统参儿佝偻病 (2)骨质软化症 (3)老年人骨质疏松 (4)手足痉挛症
过多症
摄入量过多,尤其是药物型摄入或注射过量
膳食硒成人为每天50g
硒的主要来源为动物肝、肾、海产品、大蒜及 肉类等
影响吸收利用的各种因素
蛋氨酸、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C和维 生素B2
汞、铅、锌、铜、镉、砷、铁
植物中的硒生物利用度高于动物性食物
第二节维生素
维生素(vitamin,Vit)是维持机体生命活动过程 所必需的一类微量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
(二)吸收与代谢
食物中碘离子极易被吸收,进入胃肠道后1 小时内大部被吸收,3小时完全吸收。吸收后的 碘,迅速转运至血液,与血液中蛋白质结合,并 遍布各组织中。
(三)碘缺乏
碘缺乏可引起甲状腺肿大。因碘缺乏多由 于环境、食物缺碘造成,常为地区性,是为地方 性甲状腺肿。孕妇严重缺碘,可殃及胎儿发育, 是新生儿生长损伤,产生呆小病。采用碘化食盐 (也有采用碘化油)方法,可以预防碘缺乏。
胡萝卜素血症(hyper-carotenemia):
➢ 因摄入富含胡萝卜素食品(胡萝卜、南瓜、橘子 等)引起。
➢ 停止食用后可在2-6周内消退,不需特殊治疗。
供给量与食物来源
膳食或食物中全部具有视黄醇活性物 质常用视黄醇当量(retinol equivalent, RE)来表示。
膳食视黄醇当量(ugRE)
(二)分类 1、脂溶性维生素: A、D、E、K。 2、水溶性维生素:
包括B族维生素(B1、B2、B6、B12
、烟酸、叶酸、泛酸、胆碱、生物素)和 维生素C。

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学基础知识

营养学基础知识一、人体所需营养素① 产能营养素: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②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C、B 族维生素等)和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 A、D、E、K 等)③ 矿物质:常量元素(钙、镁、钾、钠、磷、硫、氯)和微量元素(铁、铜、碘、锌、锰、钼、钴、铬、锡、钒、硅、镍、氟)④ 饮食纤维:水溶性纤维(果胶和树胶)与非水溶性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⑤ 水二、人体所需能量及营养素的计算1.标准体重:身高( cm)-1052.体型:体质指数( kg/m2)=实质体重 (kg)/ 身高的平方 (m2)< 18.5 为消瘦, 18.5-23.9 之间为正常, 24-28 属超重,> 28 属肥胖。

3.计算每天所需总能量:总能量 =标准体重( kg)×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kcal/ kg)(见表 1)。

表 1成人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 kcal/kg 标准体重)体型体力活动量极轻体力轻体力中体力重体力消瘦20~25354045~50正常15~2025~303540超重 /肥胖1520~253035 4.计算每天三大产能营养素需要量碳水化合物供能比: 50%-65%,每克碳水化合物产能 4kcal蛋白质供能比: 10%-15%,每克蛋白质产能4kcal脂肪供能比: 20%-30%,每克脂肪产能9kcal5.举例:某女性,身高 160cm,体重 50kg,从事轻体力活动。

①标准体重 =160-105=55(kg)②,体型正常,单位标准体重能量需要按 30 kcal/ kg 计算③计算总能量:总能量 =55×30=1650(kcal),④计算三大营养素的需要量:碳水化合物供能: 1650×( 50%-65%)(kcal),所需碳水化合物的量:()(g)蛋白质供能 1650×( 10%-15%)( kcal)所需蛋白质的量:()( g)脂肪供能 1650×( 20%-30%)=330-495(kcal)所需脂肪的量:(330-495)(g)⑤所需食品举例设定其每天所需碳水化合物 210g,粮谷类含碳水化合物 75%,则每天所需粮谷类食品为 210/0.75=280g,若食用薯类及杂豆类食品,则应按相应的交换比例,减少粮谷类食品的量(详见表 3 及表 4);设定每天所需蛋白质 60g,粮谷类含蛋白质约 8%,蛋奶类含蛋白质约 7%,瘦肉及鱼类含蛋白质约 20%,则每天大体需要瘦肉及鱼类食品 100g,鸡蛋 1 个,牛奶 250g;设定每天食用蔬菜500g,水果 200g,共供给能量约180kca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