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有感

合集下载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6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1寒假时,我读了《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被书中细致入微的教育经验和养成教育的妙招所感动,也着实让我感到身为教师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如果我们的学生在人生的最重要阶段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用脑子去思考,用心灵去感受,那么他们一定能够事半功倍,更快速地走向成功。

书中写到“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型的行为。

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地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具有相对的稳定新性,具有自动化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习惯成自然”。

良好的习惯能促人进步,诱人发展,然而良好习惯的形成却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艰难地过程。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深思其中所强调的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对整个社会运行包括对教育领域的“教书”“育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教育工作与产品制造截然不同,产品坏了可以报废,而对人的教育和培养如果失败了,损失的将是一个人的一生。

所以,教育无小事。

任何一名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做到“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把“教书”和“育人”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做精做细,落到实处。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良好的习惯,我认为要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参与性,要重视过程的循序渐进性,还要坚持过程的长期性。

多年的教育工作使我有一个感受:在儿童的习惯养成过程当中,有一个危险存在,那就是习惯养成的过程变成了奴役儿童的过程。

大家千万千万注意这一条。

什么意思呢?就是大人在研究习惯,大人在定规范,强迫孩子去做、去执行,这就很可怕。

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儿童是主人,我们就是要发挥他们的主人作用。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10篇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10篇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10篇)惯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因此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说教,而在于长期、反复的训练,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

训练可以使机体与环境之间形成稳固的条件反射,这种稳固的条件反射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

人的这种生理机制决定了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矫正坏习惯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耐心地训练学生,也需要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协同配合,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时坐不住是很多孩子的一种不好的习惯。

但是有一位妈妈非常有智慧,她用了一种区别强化的一个技术,对孩子说: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你能够学习好。

你1个小时站起来10回,是不是太多了?能不能让我看到你1个小时只站5回?孩子知道妈妈注意他了,就说:5回就5回,第二天做作业,果然只站起来了5回。

妈妈说:哟,我儿子真了不起,一天就改了一半,进步太大了,我看你站4回也能做到。

孩子说:4回就4回……慢慢地,孩子做作业时就不站起来了。

这位妈妈还会用别的很多技术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例如,孩子特喜欢六点半看动画片,就给他约定:今天你做作业时站起来在3次以内,你就可以看动画片,超过3次,动画片不能看。

这就是说,达不到某个标准的时候,一定要有所限制,要惩罚,这个惩罚一定要剥夺他最喜欢的事情,这个时候不能心疼孩子,这没关系。

但是他达到这个标准之后,你就得奖励他最喜欢的事情。

孩子通过这样的调整,慢慢地就习惯了,这位妈妈的经验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

乌申斯基还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

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他的意思就是:你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要是养成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当我们对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

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体会1今年暑假我借了一本《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我用心读了而且做了摘抄。

这本书是由教育专家的、和青年学者撰写的一本有关养成教育的专著,主要包括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养成教育的14项内容及操作两部分,重点介绍学习习惯与学习个性的养成。

看后,我觉得不仅对于一个教师而且对于一个家长都是非常实用且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本书以养成教育为核心理念,介绍了养成教育的理论、内容、途径以及方法,并具体解答了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该如何培养的问题。

这位学者认为终生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既不是在学校学到的科学知识,也不是在实验室里获得的科研实践,而是幼时培养的良好习惯。

这个例子就很好地说明了教育实际上也就是培养习惯。

陶行知先生也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者提倡“养成教育”,也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他认为养成好的习惯能使人终身受益,养成坏的习惯则是贻害无穷,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能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成才奠定较好的基础。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教育的习惯,而所谓培养,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进行教育和训练”。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经指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自信;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多一个好习惯,就多一份享受优质生活的能力。

因此寻求最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实践和探索的目标,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解放学生的大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提高成绩;同时健全人格,以便学生学会做人,健全心理,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实现素质教育。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1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用多年时间进行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科学实验,并根据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我国第一本养成教育系统著作——《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书中针对道德习惯培养;学习习惯培养;思维习惯培养;生活习惯培养等方面阐述学生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并阐述了习惯培养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他认为在幼儿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效率最高,过了幼儿期,则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培养。

特别是如果已经养成了不良行为习惯,则要花成倍的时间来矫正。

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遵循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

书中还特别强调习惯培养的一致性,学校、家庭和社会(大千世界)的行为习惯要一致;家庭中父母、学校中老师自身的言行要一致,教育者的方式不一致会使教育者失去教育的权威性;培养儿童自身言行的一致性。

习惯培养首先要考虑的是人的心理过程的知、情、意、行的整体性;要考虑儿童学习、生活的整体性,要考虑把对儿童良好行为的培养和不良行为的矫正相结合。

并给教师提出许多建议,例如:.尊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重视孩子的感情;要有一颗公正之心;培养好习惯不能改变孩子天性;引导孩子相互欣赏;“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等等。

通过读书,让我明白了“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的行为,它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

是的,一旦“习惯成了自然”,当然是好习惯,那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啊!由此让我很高兴自己在平时教育孩子和学生时总是有意识地教给他们正确的语言、行为和思维,特别是每逢家长会或平日里与家长交流或家访时总要求家长多鼓励孩子自己来学习、劳动等。

一年级上学时就告诉所有的家长从小应该让孩子形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的习惯,千万别以为孩子小,吃饭穿衣都要帮着做,孩子上了小学还整天帮着理书包,削铅笔……久而久之,孩子的习惯丝毫没有养成,还滋长了他对父母的过分依赖,变成了只会“张口吃饭,伸手穿衣”的“小废人”,懒散、不孝顺等等不好的品行就随之而来,而造成这一严重后遗症的就是——为人父母、师长的'不放手,没有没有为孩子创造习惯养成的条件,试问,一颗小树,不经历风雨怎会长大呢!何况这是一个人应该且必须的行为习惯,怎能总是父母师长包干代替呢!以前总认为“教育”不就是教育孩子们如何为人处事,如何学习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吗?读罢此书,我当时的想法就是:我很幸运,这本书改变了我的观念,从小要注重培养学生是养成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5篇)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5篇)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5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1记得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的美德有两类——理智的和道德的,理智的美德由教学产生和发展,道德的美德由习惯而体现,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爱因斯坦的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实质和内涵。

什么是忘不掉的?习惯就是忘不掉的。

诚如著名教育专家林格先生所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

这几天,我细细品读了《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本书,书中详细解释了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通过阐述养成教育的特点、关键期、方法、途径,并生动地以连续剧式的小故事串联起来,介绍了养成教育的14项内容和操作。

读了这本书,不管是为人父母、还是作为一名班主任,都让我受益良多。

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养成教育,其实就是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却是“管一辈子的教育”。

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并非如此,养成教育应当是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家长都能掌握的教育艺术。

书中介绍了实施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一是通过养成良好习惯,解放学生的大脑,以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提高学习成绩;二是健全人格,以便学生学会做人,健全心理,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这同时也是素质教育的两大任务。

在现实生活中,教师能够明显感受到学习成绩好、全方面发展的学生,一定是学习、生活习惯都好的学生。

在我们的教育生涯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孩子: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几乎众口一词:“聪明!”但是他们聪明却不优秀,甚至很糟糕!他们经常忘带作业;他们不讲卫生;他们对老师和家长的教导置若罔闻;他们懒惰、拖拉、毫无上进心……是什么原因导致一颗优良的种子却不能开出绚烂的花朵?答案很简单:习惯不好,读后感《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正是一些不良习惯,影响并导致了孩子们之间的差异,让一些天资聪颖的孩子也因此而埋没。

因此需要老师和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引导孩子养成:诚信、遵守规则、责任、计划周密、有条理、合作、爱心、追求效率、学用结合、善于思考、掌握终身学习的能力、创新、乐观自信、顽强毅力、追求成功等十四项好习惯。

读《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有感(2篇)

读《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有感(2篇)

读《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有感首先我明白了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

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

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联结。

坏习惯是一种藏不住的缺点,别人都看得见,他自己看不见。

因为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潜意识表现的行为,并不一定是他自己希望的行为。

作为学生,很明显,习惯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看了《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这本书之后,我想,作为孩子,要养成的习惯有很多。

总得说来,应该有生活上的和学习上的。

这两点对于孩子来说,要是养成了好的习惯,那么对于今后的成长来说是大大有利的。

首先是生活上的好习惯。

生活是一个很广泛的定义,对于孩子来说,在生活这么大的范围上培养好习惯,自然是过于抽象了。

俗话说,凡事要从小事做起。

那么,要在生活上养成好习惯也可以从小事做起。

比如说,每天节约一元钱。

当然,在人们的概念里,一元钱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如果我们每天节约一元钱,一年就能省下三百六十五元钱。

凡是巨大数额的钱不都是从小数额的钱慢慢地积累起来的吗?当然,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未必会有这样的概念,但是,只要孩子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不管是否理会其中的意义,一旦他们长大了,就会明白过来,原来自己养成了这么好的习惯,必定是很欢喜的。

就像我们都尊敬的周总理,他的节俭是国人们都知道的,在那样困难的时期,周总理用自己的节俭来为国家省下各项经费以帮助国家走向预想的方向。

所以,节俭不仅仅是让人欢喜,有的时候,甚至是可以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由此看来,在生活上养成好的习惯,必定是有利的!作为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们的主业,当然,活到老,学到老的训诫也鞭策着我们要时时刻刻不忘学习。

对于学习来说,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让学习的人事半功倍。

比如说,有一个孩子,在学习前,总会先整理自己的桌子。

这是个好的习惯!为什么这么做会是个好习惯呢?我们都知道,作为孩子,今后要面对很多的考试,而面对的考试多了,那么心里的压力就会沉重。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1《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是教育专家关鸿羽所著,他根据多年进行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科学实验的研究成果,写出了我国第一本养成教育系统著作。

全书共分八章: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养成教育的内容、养成教育的途径、养成教育的方法、道德习惯培养、学习习惯培养、生活习惯培养、思维习惯培养。

科学、严谨、新颖、实用,操作性强是这本书的特点,很适合小学教师阅读,更是低年级班主任推荐给学生家长的好书。

自古以来,很多学者都认为人格与习惯紧密相关。

如明代的王廷相认为“凡人之性成于习”,清代王夫之也提出“习成而性与成”。

有很多学者研究人格时,也直接使用习惯作为基础概念对人格的内涵进行界定。

习惯所体现出来的人格中自动化的、稳定的行为方式和特征,是组成人格特质的重要基础。

习惯是人格特质的重要表征之一。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人格的关系研究课题组在北京11所小学的教育实验也表明,某些良好习惯的养成对某些人格特质有促进作用,这些良好习惯的积累、繁华、整合和升华,必将对少年儿童健全人格的发展和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为少年儿童身心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良好的习惯,是健康人格的基础和外在标志;健康的人格,是良好习惯的升华和结晶。

而父母养育孩子,不仅仅是为了孩子成才,更是为了孩子成人。

培养孩子养成良好习惯,能有效地促进儿童人格结构的优化,改变某些不良的人格倾向,使孩子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养成教育是家庭教育核心任务,更是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重点内容。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

它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孩子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习惯是人的行为的最高层次,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

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幼儿时期和小学阶段,而关键之关键是小学一、二年级。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影响的,只有各方面的力量协调一致,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书心得(5篇)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书心得(5篇)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书心得(5篇)读了孙云晓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颇有收获。

这本书主要介绍了养成教育的理论、内容、途径及方法,具体解答了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思维习惯该如何培养的问题。

这里的“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

良好的习惯能促人进步,诱人发展,当然良好习惯的形成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艰难地过程。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习惯是人最主要的、最稳定的素质。

任何一种能力都是养成好的习惯的结果。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人完整品德结构发展中质变的核心。

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根,是成功人生之基。

成功与失败的最大分野,来自不同的习惯,好习惯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坏习惯则是一扇向失败敞开的门。

良好的生活方式,良好的习惯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

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以后是非常愉快的,可养成的过程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训练就需要咬着牙,战胜许多困难,经过许多枯燥单调练习,才能成功。

特别是对已形成不良习惯的,要矫正就更要坚强的意志,强化训练。

事实证明不少孩子的好习惯,往往是在与坏习惯的斗争中形成的。

因此,训练就要有个“狠劲”,严而又严。

这里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要有例外,开始第一件不该迁就他的你迁就他,以后就难以要求了。

确定标准之后,就要严格遵守,不能放松。

没有“狠”劲,表面上是爱孩子,可最终是害了他们。

我们必须把严与爱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严达到爱。

寓爱于严,严爱结合,严中有爱,爱中有严,严爱结合,刚柔相济。

孩子越小,习惯越容易养成,且不会觉得痛苦,大了以后反而难了。

因为习惯是潜意识的自动功能,是行为的载体,一经形成就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同样,习惯从孩子小时培养也许不到10次就行,等长大以后培养,一般都需要连续进行21天以上才行,但若要固定下来要90天左右,一般人很难做到一个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醒悟——改变——反复——巩固——稳定的过程好的习惯能让人更聪明,或者帮助人更好地使用聪明。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5篇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5篇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5篇《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这本书强调的主要是好习惯的养成决非一日之功。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您整理的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希望您喜欢!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篇一通过读书,让我明白了“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的行为,它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

是的,一旦“习惯成了自然”,当然是好习惯,那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啊!由此也让我想起网上看到的一则短评:据说,上万日本人离开体育场,地上不会留下一片纸片等垃圾。

就这一个好的卫生习惯、一点“小事”,让人们惊呼:日本人太可怕了,日本人没有理由不成功。

小事决定成功,如若家长和老师还在一味追求高分,只重视孩子智育的发展,想必要培养一个杰出的人才,那也是难事!因为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成人、成功的基础。

养成教育怎样抓?怀仁一中的领导认为,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所谓“大处”,就是一切从培养合格的学生构想,而“小处”则是从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做起。

我也极为认同,特别是细读了《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让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这一真理!面对孩子,我们应该身正为范,学高为师。

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课堂上,要求学生坐姿正确,首先老师就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来不得半点马虎。

因为家长和老师的品格对学生构成一种巨大的影响力。

这力量绝非教科书、格言和道德说教所能代替。

它不是贴在墙上的豪言壮语,也不是写在纸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挂在嘴上的信条,而是教育者用生命对学生的教育。

教育无小节。

在学生活动的世界里,教师应约束自己,不要以为是细枝末节就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要知道细枝末节对学生的影响,是比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话更具吸引力的。

每个教师都要用自己美好的思想和行为去影响学生,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教育的方法种种,在这本书中可谓包罗万象,如境教法、身教法、训练法、言教法、实践锻炼法、指导自我教育法、疏导法等等。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11篇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11篇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11篇)什么是习惯?著名教育学家孙云晓老师说过:你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要是养成了坏习惯,你会一辈子都偿还不完它的债务。

这就是习惯。

可见习惯的重要性。

可惜现在有一些孩子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看看班中的某些学生,做作业时东张西望、玩玩学习用品、和前后同学讲话,一天的作业都要到放学后在老师的“穷追猛打”下才能完成;还有的学生上课时不能集中注意力,经常开小差,甚至于和同桌讲悄悄话,经老师再三提醒,没一会儿就又走神儿了。

这样的学生学习会好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而一个爱学习会学习的孩子,必定有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般来说,孩子如有以下十个基本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必定是优秀的:1、学习有目标;2、提前预习;3、认真听讲;4、完成作业;5、及时复习;6、正确使用学习用具;7、规范书写;8、积极提问和讨论;9、经常阅读;10、持之以恒等。

那什么时候培养孩子的习惯最好呢?记得以前看过这么一篇报道: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那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是在幼儿园。

”提问者愣住了,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科学家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这段对话是耐人寻味的。

从幼儿园学到的基础的东西,直到老年时还记忆犹新,可见留下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

这正说明了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并时时处处起作用。

就像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三岁决定一生。

”所以培养良好的习惯一定要从小开始。

说到这,我不由想到了自己的儿子,他活泼、开朗、能言善辩,看似优点而实际上也成了他的缺点,随意、马虎、做事缺乏恒心,这种种成了他学习上最大的障碍。

虽然已是初中生,应该是个小大人了,可是做事依旧马虎,学习总是定不下心来,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有时甚至为了逃避责任而说谎。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当我们受到启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

但是心得体会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1生本教育体系的理念就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

它是一种能让师生产生快乐的“灵丹妙药”,从而让学生喜欢学习,教师喜欢教育教学工作。

郭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说:“快乐的感受是人更好学习的情感基础。

快乐的日子使人聪明,使人产生心理的兴奋和生理的活跃。

在兴奋中,他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

”当一种教育为孩子、家庭、学校、社会带来了快乐与幸福的时候,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反对它呢?奥修把这样一句话称为伟大的祷文:“当鞋子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

这段表述生本教育的话,给予了我深深的启迪:脚被忘记,也可以说是脚处于“忘我”状态,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好。

反之,如果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就走得不好了。

今天,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

所谓适合儿童的教育,就是生本教育。

我们只要给了儿童生本教育,他们就会忘我地活动和游戏,也就是进行忘我的学习,这是一种忘我的境界。

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

这样的课堂不要怕走向杜威的“儿童中心论”,生本教育改革是在东方文化背景下进行的,“东方讲究系统的、秩序的儒家文化传统,这种作为背景的文化,是不可能也不必要抹去的,它会顽强地表现出来,成为教育改革的潜在的稳定的甚至是制衡的力量。

由此,我们朝着生本的'方向进和体系性的较为彻底的改革,乱不到哪里去,反而会在独特的文化背景下结出丰花硕果。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1读了关鸿羽教授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后感想很多,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研究室主任,兼任普教研究所副所长。

而他写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是我国第一本养成教育系统的著作。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的封底页中写道这样一段话: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是在幼儿园。

”提问者愣住了,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科学家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知识就这些。

”从他的这本书中可以看出,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不是自然的。

如果养成了不良习惯,要把它转化成良好的习惯,就要经过一个痛苦的过程。

为了不让孩子经历这种痛苦的磨练,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你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因为孩子的眼睛是最敏锐的,而且孩子往往具有“向师性”,他们会模仿你的一言一行,所以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从我做起,为人师表,言行一致。

书中也提到了教师须达到的几点要求,在此写下以提醒自己:1、以德育德。

2、以才培才。

3、以趣激趣。

4、以情动情。

5、以意炼意。

6、以性养性。

7、以行导行。

我读过此书,觉得自己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觉得每个孩子来到学校时都是一块什么都没有的土地,教师在上面播种什么都很重要,它关系到田地上将来会是果实累累或是杂草丛生,为了使孩子离开学校时都会是一幅美丽的田园画,我们教师就应慎重地种下每一颗种子,所以在平时我们就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有良好的修养,给孩子起到一个好的模范作用,使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

读《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有感

读《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有感

读《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有感读《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有感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有感1首先我明白了什么是习惯!习惯就是人的行为倾向。

也就是说,习惯一定是行为,而且是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

用心理学的话来说,习惯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联结。

坏习惯是一种藏不住的缺点,别人都看得见,他自己看不见。

因为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潜意识表现的行为,并不一定是他自己希望的行为。

作为学生,很明显,习惯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看了《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这本书之后,我想,作为孩子,要养成的习惯有很多。

总得说来,应该有生活上的和学习上的。

这两点对于孩子来说,要是养成了好的习惯,那么对于今后的成长来说是大大有利的。

首先是生活上的好习惯。

生活是一个很广泛的定义,对于孩子来说,在生活这么大的范围上培养好习惯,自然是过于抽象了。

俗话说,凡事要从小事做起。

那么,要在生活上养成好习惯也可以从小事做起。

比如说,每天节约一元钱。

当然,在人们的概念里,一元钱是微不足道的,但是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如果我们每天节约一元钱,一年就能省下三百六十五元钱。

凡是巨大数额的钱不都是从小数额的钱慢慢地积累起来的吗?当然,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未必会有这样的概念,但是,只要孩子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不管是否理会其中的意义,一旦他们长大了,就会明白过来,原来自己养成了这么好的习惯,必定是很欢喜的。

就像我们都尊敬的周总理,他的节俭是国人们都知道的,在那样困难的时期,周总理用自己的节俭来为国家省下各项经费以帮助国家走向预想的方向。

所以,节俭不仅仅是让人欢喜,有的时候,甚至是可以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由此看来,在生活上养成好的习惯,必定是有利的!作为学生来说,学习是他们的主业,当然,活到老,学到老的训诫也鞭策着我们要时时刻刻不忘学习。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1《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一书的封底页中写道这样一段话: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是在幼儿园。

”提问者愣住了,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些什么呢?”科学家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知识就这些。

”从他的这本书中可以看出,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习惯养成之后看上去“如自然”,但是养成的过程却不是自然的。

如果养成了不良习惯,要把它转化成良好的习惯,就要经过一个痛苦的过程。

为了不让孩子经历这种痛苦的磨练,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你的一言一行都逃不过孩子的眼睛,因为孩子的眼睛是最敏锐的,而且孩子往往具有“向师性”,他们会模仿你的一言一行,所以要想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师首先要严于律己,从我做起,为人师表,言行一致。

书中也提到了教师须达到的几点要求,在此写下以提醒自己:1、以德育德2、以才培才(以学促学)3、以趣激趣4、以情动情5、以意炼意6、以性养性7、以行导行我读过此书,觉得自己的工作任重而道远,觉得每个孩子来到学校时都是一块什么都没有的土地,教师在上面播种什么都很重要,它关系到田地上将来会是果实累累或是杂草丛生,为了使孩子离开学校时都会是一幅美丽的田园画,我们教师就应慎重地种下每一颗种子,所以在平时我们就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有良好的修养,给孩子起到一个好的模范作用,使他们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2这本书在详细解释了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阐述了养成教育的特点、关键期、方法和途径的同时,又通过很多生动的小故事,介绍了养成教育的14项内容和操作方法,令人感慨不已。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精选13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篇1在学校掀起阅读高潮的时候,我很有幸读了著名教育专家关鸿羽写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本书,书中那流淌的思想,那细致入微的点点滴滴教育经验和养成教育的妙招,着实让人感到身为教师,身为人母肩头那份沉甸甸的责任,真是任重而道远啊。

这本书主要通过列举一些事例来讲述养成教育,整本书共分8个章节分别从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养成教育内容、途径、方法及学生道德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的培养和思维习惯的培训来阐述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如何去实践养成教育。

读完这本书感到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每个老师去读的书,更让我深深地感到习惯的养成必须要从小培养,并且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这句话一方面说明培养学习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是我们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不但可以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它影响着学生今后的发展,关系着他们一生。

对于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人们有很多真知灼见: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一个好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等等。

这些都很深刻地揭示了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的成长、成功的重要性。

正如这本书封面上这句话“首先我们养成了习惯,随后习惯养出了我们!”是呀,回想自己的人生经历,的确是这样的。

我有时经常会这样说:“如果我从小把字写好,今天就不回怕写不好字了;如果我从小就养成认真的习惯,今天在工作中就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了;如果我……。

”诸如此类的话很多,说这样话的人也很多,为什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那么多的坎坷、挫折,有那么多让人失意的事情呢?其实仔细想想也就是因为我们身上有很多要改掉的坏毛病、坏习惯,如果我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那么今天我们肯定不会再有这么多让我们感到失意的事情了,今天的我们也将都会是优秀的,我们的国家也将更加繁荣富强、更加美好。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1“一个孩子乐观自信,不怕失败,活跃而有创造力,人们会说:‘这个孩子具有健康的人格。

’若一个孩子缺乏安全感,常常自卑,或常主动攻击别人,人们会说:‘这个孩子可能有人格障碍。

’”看到这一段,突然让我想起来曾参加了一次儿子学校组织的讲座--孩子的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的丰富,作为家长的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孩子们的吃穿和学习,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现代社会只有具有健康的人格才能称之为一个健康的人。

教育工作这么多年,遇上过形形色色、各种性格的学生,有的活泼开朗、积极向上;有的内向、胆小、话少;也有的蛮横、惹是生非。

前一类学生大部分是成绩优秀,人见人爱;中间的一类学生默默无闻,常是被教师忽略了的那一群;而最后一类就是我们常说的问题学生,让人头疼,究其原因,我认为这类学生的家庭教育都多多少少存在着一些问题。

就拿我们班的周庆翔为例吧,虽然他不是家中的独生子(上有一个姐姐),可也是父母唯一的儿子,别视为掌中宝,从不舍得骂一句,更别说打了,以至于养成了他现在的这种目无尊长、不懂规矩的个性,老师常拿他无能为力,请其家长配合学校一起教育,家长也一口答应回家会好好教育,可每回都只是说说而已,第二天到校问他:“昨天回家你爸妈教育了你没有?”“没有。

”只见他一脸的高兴。

哎!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真让我不知该说什么好了。

再次借用一下孙老师的话:“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

”真希望所有的家长都能好好地阅读一下孙老师的这本书。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读后感2我赞同: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的最佳选择,应当从习惯培养开始。

而幼儿园是一个人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是一本好书。

作者孙云晓教授在本书中阐述了“教育的核心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础”、“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改正坏习惯用减法”等系列教育观点和教育方法。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读后感(一)英国着名哲学家、思想家培根认为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人从幼年期就应当通过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教育其实是一种从早年开始的习惯。

我们也可以这样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1978年,诺贝尔获得者在巴黎聚会。

有人问其中一位:“你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是最重要的东西呢?”出人意料,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是在幼儿园。

”“在幼儿园学到了些什么?”学者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说明习惯的培养非常重要,应该从小开始。

习惯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和强化的结果,因此真正的教育不在于说教,而在于长期、反复的训练,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

训练可以使机体与环境之间形成稳固的条件反射,这种稳固的条件反射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动力定型。

人的这种生理机制决定了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教育是一项长期工程,矫正坏习惯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耐心地训练学生,也需要多方面的教育力量协同配合,才能达到最终目的。

学习时坐不住是很多孩子的一种不好的习惯。

但是有一位妈妈非常有智慧,她用了一种区别强化的一个技术,对孩子说: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你能够学习好。

你1个小时站起来10回,是不是太多了?能不能让我看到你1个小时只站5回?孩子知道妈妈注意他了,就说:5回就5回,第二天做作业,果然只站起来了5回。

妈妈说:哟,我儿子真了不起,一天就改了一半,进步太大了,我看你站4回也能做到。

孩子说:4回就4回……慢慢地,孩子做作业时就不站起来了。

这位妈妈还会用别的很多技术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例如,孩子特喜欢六点半看动画片,就给他约定:今天你做作业时站起来在3次以内,你就可以看动画片,超过3次,动画片不能看。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doc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doc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体会_心得体会《,就是》是一本由林格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于出版发行的一本书籍。

本书是我国第一本教育系统著作,科学,严谨,新颖,实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考!《教育,就是培养习惯》的读书心得体会1 读书是我作为教师摄取文化涵养的重要途径,也是我自我提高的最直接的方式。

虽然我的教学更多的倾斜技巧性,但是对于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还是需要更多的理论知识。

这本由著名教育专家林格著作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深深地吸引着我。

我对教育的理解就是兴趣为动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为最终目的。

致使我对这本书充满了好奇,让我这很久没有阅读的教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当读完它时,我感受到这书给我们带来的教学经验和巧妙的养成教育,并不像这本书那样单薄。

让我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更对自己成为教师感到骄傲,同时也感受到任重而道远的压力。

通过阅读这本书让我有了这样的体会:一、习惯的养成,家庭教育尤为重要。

孩子良好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形成一个观点,建立一个信念,养成一个习惯,都需要经过反复的教育和训练;矫正一个不良习惯,纠正一个错误观念,更需要长期的、耐心的教育。

所以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长期抓,切不可“前松后紧”、“一暴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要有耐性,要不怕反复,要持之以恒。

“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

家庭教育的好办法很多,但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如果没有耐心,动不动就发火,结果只会是功亏一篑。

二、考试是检验学习进度的指标,而不是决定一个孩子学习成绩的全部。

考试不仅仅是考查知识,更是考查习惯。

因此,不能把在考试中出错简单的归结为不认真、不努力。

家长应和老师一起给孩子寻找原因:听课时否认真?不懂能否发问?平时书写是否整洁有序?学习方法不当还是不够用功?孩子上课不认真,请与老师一起分析:是会了?听不懂?还是没兴趣?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教育或补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教育就是培养好习惯》有感
窍角沱小学陈华剑本学期我认真阅读了孙云晓老师的《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这本书,在阅读孙云晓的作品时,我可以深深地感受到他对青少年儿童的信任和关爱,感受到他对当代教育深深的忧虑和反思,更能感受到其理论上的深刻及其独有的思想魅力。

孙老师的教育思想具有深刻的批判性。

批判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一切有价值的思想理论的共同特征,是一种理论力量的存在,是孙老师关于孩子与父母之间位置、关系乃至称呼等全方位的多次反复的言论发表,让更多的国人更急迫地从儿童权利的视角去审视亲自关系,去反思在教育过程中自身的态度和方式。

提醒国人重视孩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状况,并从儿童健康发展的角度,进一步认识目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他提出了“德育为什么成了一壶烧不开的水?”、“良好习惯是健康人格之基”的重要思想。

他立足于对现实儿童的成长问题,对教育特别是家庭和社会教育中误区的质疑,反思、批评都渗透和体现了一种强烈的现实批判精神。

记得亚里士多德说过:人的美德有两类——理智的和道德的,理智的美德由教学产生和发展,道德的美德由习惯而来。

对于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人们有很多真知灼见:积千累万,不如养成一个好习惯;习惯影响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这些都很深刻地揭示了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人、成功的重要性。

是的,正如这本书的封面上那鼎立着的一行小字——“训子千遍不如培养一个习惯。

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老师”多么深刻的言语啊,值得一读再读,一品再品!
通过读书,让我明白了“习惯是养成教育的结果,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行为的最高层次。

习惯不是一般的行为,而是一种定型的行为,它是经过反复练习而养成的语言、思维、行为等生活方式”。

就像乌申斯基曾说过的的:“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

而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偿清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是的,一旦“习惯成了自然”,当然是好习惯,那会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啊!由此让我很高兴自己在平时教育孩子和学生时总是有意识地教给他们正确的语言、行为和思维。

习惯培养特别重视孩子第一次出现的行为。

正如封面上的两句话所写“家庭使习惯的学校,父母使习惯的老师”,当孩子第一次犯错误的时候,孩子的第一反应使先看自己的父母,他们会观察父母的表情,当父母用严厉的表情看他的时候,他会意识到这样做不好。

但是相反,如果当孩子第一次犯错误的时候,父母还对他笑,那么他就会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

同样,在学校我们
老师也是一样,当自己的学生第一次犯错误的时候,如果我们不去教育他们,而是认为无所谓,只是一点小事,那么我们是在无形当中让学生养成了坏习惯,当我们以后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想要改变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因为学生的习惯已经养成了。

“什么是教育?当你把你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爱因斯坦的这句话说的多么机智。

真正的教育是忘不掉的,孙云晓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忘不掉的才是真正的素质。

什么是忘不掉的?习惯就是忘不掉的,它成为一种自动化的行为、稳定的行为,它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稳固的联结。

”从这句话里我们就可以看出,培养一个好习惯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我们教师和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如何养成自身的好习惯呢?也许,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习惯。

如书中的一段话:“您是否有欣赏孩子优点的习惯呢?如果您总能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且恰当地表达出来,这表明您有一个好的教育习惯。

再比如,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您是否注意倾听孩子的诉说呢?如果您总是训个没完没了,根本不给孩子申辩的机会,这表明您有一个坏的教育习惯。

”看完了这段话,仔细想来,父母以及我们教师的许多教育习惯都应该值得反思了,因为教育习惯比一般的教育失误更影响孩子的成长。

从孙云晓老师的作品中使我真正认识到习惯的重要性,一个是自身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的重要性;另一个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习惯的重要性。

虽然我有一些不良习惯,但是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慢慢克服并矫正这些不良习惯,就像孙老师书中所写的:“神经体不仅可以有天赋的反射,而且在活动的影响下也有掌握新的反射的能力。

经过教育,经过学习,人是可以形成新的习惯、新的反射的。

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训练来矫正不良习惯。


读书真好,即学即用,如获至宝,相信我会将这本书长伴左右,因为书中的理论需要与我的实践相磨合,因为书中的方法需要借鉴并因生而宜作改动,因为书中的金玉良言还需要细细咀嚼,因为书中的思想还要不断地吸纳……看来一本好书也如一种好的习惯终身受益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