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德生
镇江的宗教文化
镇江的宗教文化镇江的宗教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不仅中国的五大宗教,即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天主教五教齐全,而且在镇江产生的宗教文化有许多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
在道教上,茅山是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是道教上清派的诞生地和祖庭,又是上清、正一、全真派共修共存之地,是道教的第一福地、第八洞天。
上清派以存神、服气为主要修炼方法,辅以诵经、修功德,认为人神是相通的,只要坚持不懈修炼,最终就可以达到长生成仙的境界。
茅山的开山祖师是西汉时期的茅盈、茅固、茅衷,他们从咸阳来此采药炼丹。
东晋时,茅山有两位祖师,一是葛洪,一是杨羲。
葛洪是著名的炼丹家、医学家,他把道教的神仙、养生理论系统化,写成了伟大的著作《抱朴子》;杨羲创造了茅山上清派。
南朝时期茅山来了一位关键人物陶弘景,他集儒、释、道为一身,是当时一位无所不通的大学者,他在茅山潜心修炼45年,以三教调和为宗旨,使上清派成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被梁武帝称为“山中宰相”。
他的嫡传弟子王远知被隋炀帝拜为帝师,并参与“玄武门之变”受到唐太宗封赏。
在唐宋时期,陶弘景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王远知、潘思正、司马承真、李含光、刘昆康等,一再被子封为帝师、国师、道士皇帝,茅山道教大红大紫,这一时期朝廷对茅山的赏赐不计其数,宫观建筑漫山遍野,影响遍及大江南北,直到今天茅山道院还保存着玉印、玉圭、哈砚、玉符四件珍宝。
后世评价说,从公元3世纪到12世纪中国道教主要是围绕茅山展开的。
在佛教上,焦山的定慧寺、金山的江天禅寺是中国佛教最早的一批寺庙,金山江天禅寺的“水陆法会”和“参禅悟道”、焦山定慧寺的现代佛教教育、句容宝华山隆昌寺的戒律在中国佛教史上都有广泛的影响。
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焦山定慧寺方丈茗山是中国当代有广泛影响的高僧。
镇江是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地区之一,据元代《至顺镇江志》、明代万历年间《镇江府志》记载,在唐代贞观二年,即公元628年,伊斯兰信徒即在城内的仁安坊阜民街,也就是今天的梳儿巷巷口、上河边至大市口一带,建有清真寺。
浅谈中国近代史上鸦片贸易兴衰的原因
浅谈中国近代史上鸦片贸易的兴衰及原因福建省武平二中曾宪书364300 鸦片贸易是指18世纪后半叶开始的西方殖民者为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把鸦片作为毒品向中国贩运的贸易。
鸦片战争前,英美等列强为解决对华贸易出现的逆差或牟取暴利,把大量鸦片运往中国,对华鸦片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鸦片的大量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从1729年开始,清朝皇帝多次下令禁烟,特别是虎门销烟,沉重地打击了以英国殖民者为首的处国侵略者。
最终,英国政府借机挑起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鸦片贸易大约经过了三个阶段。
一、鸦片战争后的二十年为第一阶段,鸦片输入迅速增加。
这一阶段鸦片输入(表面上是鸦片走私,实质上是在“默契”之下的公开贸易)是英国为首的西方侵略者对华经济掠夺的重要手段,对华鸦片输入迅速增长。
1842~1849年平均每年进口33000余箱﹐1850~1854年增加到每年50400余箱﹐1855~1859年又增加到每年64200余箱。
这一阶段鸦片迅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和《虎门条约》等,使英国为首的殖民者取得了打开中国门户所需的诸多条件。
开放广州、上海、厦门、福州、宁波五处为通商口岸,这此地方成为列强走私鸦片的主要据点。
此后新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更给鸦片走私活动提供了“便利”。
(2)战后鸦片走私获得了中英双方的“谅解”。
虽然战后英国侵略者企图使鸦片贸易合法化的目的没有完全实现。
但西方列强却听任私商鸦片走私继续进行,并且加以庇护。
1844年,两广总督耆英曾经写信给英国驻香港总督德庇时,“公开建议鸦片贸易应在双方(中英)默契下进行”。
英国驻香港总督德庇时承认:“自从和议以后,中国从未发布禁止鸦片的文告,这是符合这一默契的”。
这样,鸦片走私实际成为公开的、畅行无阻的贸易。
(3)清政府态度的改变。
鸦片战争后,一方面清政府仍继续禁烟,但基本流于形式,而且禁烟措施也仅限于内地而不限制通商口岸的鸦片走私。
带着爱来中国 :缅怀无数来华传教士的宝贵奉献(附视频)
带着爱来中国:缅怀无数来华传教士的宝贵奉献(附视频)“我若有千磅英金,中国可以全数支取;我若有千条性命,绝对不留下一条不给中国。
”——戴德生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从辛亥革命到世界大战,一群群外国宣教士离开欧洲、美洲和澳洲,带着基督的爱跨洋越海来到中国,用自己的人生在中国谱写了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
他们进入内地偏远的地区,接触农民、妇孺和少数民族。
他们大多数人,再也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的故乡和亲人,而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报赏,是苦难、孤独甚至死亡……但是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一个使命,将耶稣基督的爱传入到千万人中国人当中。
这个爱点燃他们一切的激情、具有征服一切的力量。
他们分别是戴德生、剑桥七杰、廉颇波顿、幕拉第、李爱锐、艾伟德、贝德士,他们的不朽英名以及传奇人生深深地种在了中国人的心里。
戴德生戴德生是这群人传道的先驱,是英国基督教新教来华传教士,也是中国内地会(今海外基督使团)创办人。
1854年3月1日,年仅21岁的他经过156天危险的远航,在上海登录。
为了向中国人传福音,他选择最艰苦的生活,住在中国百姓当中,依照中国人的传统习俗起居。
为此,他受到自己人的猛烈批评,同时,他也不断面对来自中国人的攻击和抵制,但是没有什么能削弱他对于中国和中国人民的挚爱。
戴德生被公认为历史上最卓越的宣教士之一。
他将大卫李文斯敦在非洲、克里威廉行在印度的伟大事业成就在了中国。
1865年,他建立了中国内地会,激励了数以千计的西方传教士加入内地会。
直到今天,中国内地会从未停止它的使命,并成为全球最具有成效的宣教团队。
在服侍中国人五十年以后,戴德生在湖南长沙去世,人们将他葬在镇江扬子湖畔。
陪伴他长眠在中国土地的,还有他的结发妻子和四个早夭的孩子。
如今,成千上万的中国基督徒,都深受戴德生的属灵影响。
戴德生的故事并没有在这里就结束,他的后裔继承了他对中国的爱,继续生活在中国人当中直至今天。
戴德生的第五代后裔戴继宗,娶的是台湾太太。
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关于一个家族对于中国,那生生不息的爱的故事。
外国人和老杭州
外国人和老杭州作者:秦鼎来源:《文化交流》2017年第01期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美誉,湖光山色、人文美景,吸引外国友人纷至沓来。
2016年9月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G20杭州峰会欢迎宴会致辞中,历数杭州与各国密切联系的事例:400多年前,意大利人利玛窦来到中国,他于1599年记述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也是400年前,德国的克雷菲尔德市就同杭州开始了丝绸贸易;1876年的6月,后来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先生出生于杭州,在中国生活了50多年;90多年前,印度诗人泰戈尔先生游览了西湖,特别喜欢杭州并写下了不少诗……外国人在杭州的履痕与足迹杭州对外开放的历史源远流长,来杭州的外国人有宗教僧侣、旅行者、商人、外交人士、医生和教育工作者等,有名者达百位。
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高僧慧理云游杭州弘法,在飞来峰下建灵鹫寺、于北高峰下建灵隐寺,这是外国人在杭州较早的记录。
此后,日本和朝鲜曾派遣唐使,内有众多僧人来杭,形成外国人到杭州的第一次高潮。
元代马可·波罗游历杭城,称杭州为“天城”后,杭州在欧洲声名大振,吸引了鄂多立克、伊本·白图泰等一批使节、旅行者来杭。
到明末清初,随着欧洲天主教远赴东方传播福音,杭州成为中国天主教传播最重要的城市之一,罗明坚、利玛窦、郭居静、卫匡国等一大批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比利时人来到杭州传教、生活,许多人甚至在杭州终老,形成外国人来杭州的第二个高潮。
第三个高潮在晚清民初,随着五口通商及杭州开埠,各国使节、商人、传教士、医生和教育家集聚杭州。
他们不仅创办了仁爱医院(今红会医院)、杭州广济医院(今浙二医院)、之江大学(今浙江大学一部)、蕙兰中学(今杭二中)、弘道女中等杭州现代医疗、教育机构,有的甚至世居杭城,如慕家、司徒家。
1271年,17岁的马可·波罗随父亲和叔叔前往中国。
他在中国17年,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
1291年春他启程归国。
戴德生名言
戴德生名言导读:本文是关于戴德生名言,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为什么我不至缺乏呢?因为我口袋里有两块钱加上神所有的应许。
2、我们的天父从来不拿去任何东西以使我们变穷。
3、沉重的苦难代表更深的祝福,试炼不能阻挡我们的工作,反而会使它开展得更宽广、绵延。
4、没有任何一件患难,神不亲自处理。
5、若不是神的圣灵日夜浇灌我们,我们周围不信的环境,早就把我们往下拉了。
6、如果你想走信心的道路,不要期待你能透视未来。
在旷野,神用云柱火柱带领以色列人,但他们不知道云柱火柱何时升起、升起之后往哪里走。
我们的情形也是如此。
7、无论何事都信靠他,你就永不失望。
如果我们能将所有的忧虑卸给他,凡事满足他的旨意,全心全意信靠他的爱和智慧,我们的生活将会如何的充满了喜悦、平安和赞美啊!8、我们跟主的十二门徒一样:了解得很慢、很小信、很容易失望。
可是他们没有离开他,继续与他同行。
今天,主也要同样在我们身上作工。
9、顺服上帝,即使看起来有危险,也是最安全之途。
如果我们肯顺服主,则该负责的是祂,不是我们。
10、自从神教导我,忧虑是他的事情之后,我就不再知道忧虑为何物,我的责任只是在讨他喜悦,如果我在他的光中与他同行,我就不觉有何重担!11、撒但极其强而有力,但是上帝更强、更有力,哈利路亚!12、上帝是一个极慈极善的父亲,他绝不忘记他的儿女。
13、有时,极小的事能左右生命的方向。
14、即使你毫无知觉,神也在带领你。
15、那位为我们的,比一切反对我们的更伟大。
16、如果我们肯顺服主,则该负责的是他,不是我们。
17、我们要的不是一个伟大的信心,而是一位伟大的神。
18、依靠主,只要你信赖祂,祂必眷顾、带领你的此生和永生之事。
不信的人只看到难处,但我们的信心却教我们向主仰望。
19、事无分巨细,只要你对他有信心,上帝必垂听、应允你的祷告。
20、神预备将我们所要的一切赐给我们,只要我们需要它。
21、上帝花了多大的力气,才让我们知道,没有我们,他也能成事。
回首百年殉道血》简介
今天,全球仍有不少地区像一百年前的中国内陆省份, 因为地处偏远而经济落后,由于少与外界接触(外界人 士也难以进入),社会封闭保守,人民抗拒新事物,排 外情绪激烈。这些地区正是福音未及之地,住在那里的 人就是未得之民。 所以,在这些地区事奉的宣教士,要有冒险犯难的精神、 吃苦的心志、忍受落后的生活条件、承受当地人的敌意 和怀疑;有时劳苦努力,也未必见到果效。不幸遇上像 义和团事件的天灾人祸,还得赔上性命。然而,只有怀 着这种精神的宣教士,才能把福音带给未得之民。 梁家麟院长在《华人宣道会百年史》指出:“宣道会创 立时的宣教神学观念是,耶稣基督只会在福音传到地极 以后才重回,故教会首要任务不仅是广传福音,而是要 向『地极』的未得之地与未得之民传教,以满足大使命 的要求。”盼望这,从人口比例来看,殉道者比例最高的是瑞典。 1901年,英国人口是三千万人,瑞典是五百万。瑞典人 的祖先是臭名远播的维京人。他们打家劫舍,无恶不作, 最喜欢劫掠修道院,曾经掳掠杀害无数修道士;但因为 领受了福音,被基督教文化彻底改变了,不单成为虔诚 基督徒,还热心宣教,情况一直持续到今天。因为他们 蒙了福音的好处,于是乐意把福音带到远方,差派宣教 士到一百多个国家宣教,为基督结出无数的果子。华人 教会和信徒也享受了福音的好处,愿我们都效法瑞典人 的榜样,把福音传给未得之民。 值得一提的是,有瑞典裔美国宣教士留下遗书,其中有 这样的话:“如今,通往沿海的路已经截断。倘若我们 葬身此地,请转告朋友们,我们是为主耶稣和中国而活, 也是为主和中国而死。” 他们相信暴徒是因为不认识真神,才干出丧尽天良的事; 所以浩劫并未挫败他们对主的信心。他们也鼓励西方信 徒不要因此退缩:“这场暴乱过后,请差派更多人来中 国,见证上帝的慈爱。”
1887年度事件
1887年度事件:传教士在上海创立广学会本年,一批英﹑美传教士、领事和商人在上海成立了一个出版机构,这个机构后来定名为“广学会”。
发起人为英国传教士韦廉臣,中国海关总税务司赫德任第一任董事长。
韦廉臣、李提摩太先后担任总干事。
机构的宗旨为“以西国之学广中国之学,以西国之新学广中国之旧学”,编译出版了大量宗教、政治、科学书籍,发行《万国公报》,在推广基督教的同时,极力传播西方近代的自由、民主观念,呼吁清廷实施政治体制改革。
广学会对中国近代历史转型所产生的影响,无论怎样高估都不为过。
戊戌维新和清末新政都可以说是广学会启蒙的直接结果——据不完全统计,自1890年到1911年,广学会共出版400余种100多万册西学书籍,戊戌年间,光绪皇帝为了推行新政而广泛搜求西学,在找到的129种西学书籍中,有89种为广学会所出版。
毫不夸张地说,广学会,是晚清中国知识分子学习和了解西方最可靠的首选途径。
致力于通过影响社会精英来改造中国广学会发起人韦廉臣是英国人,1855年即来到中国传教,1877年,韦廉臣联络赫德、林乐知、慕维廉等知名在华外国人士成立广学会。
韦氏为学会确立的宗旨是:“在中国以及她的殖民地和附属国广泛传播基于基督教原则的西方学术,在熟悉当地人的思维方式的基础上,以中国人的立场著书立说,使之适宜于引导和提升民众,尤其是通过影响其更有知识和领导能力的阶级,引导和提升民众……开放中国人的思想。
”在1887年起草的《同文书会发起书》中,韦氏明言成立广学会的两个目的:一是供应高档书籍给中国的才智阶层阅读;二是供应附有彩图的书籍给中国家庭阅读。
韦氏认为,若要实质性地影响整个中国,必须从士大夫下手——“只有当我们愈是博得士大夫的尊敬,我们在中国的事业才愈能顺利进行”。
【所出版的图书当中,非宗教类书籍所占比例更高】韦氏所谓的“事业”,乃是传教。
在韦氏看来,宣传西方近代文明,与基督教在中国的推广是一体两面的事情。
但这种观念,在当时的来华传教士当中并不被广泛接受。
关于奉献的事例简短
关于奉献的事例简短1.关于奉献的小故事简洁一点的谢谢1盲女灯油费瑞士一个盲女,有一天,她拿了二十七元银币交给一位牧师,作为捐助向外布道费用。
牧师说:“你目盲,家庭环境又很不好,捐这么多,太多了吧!”盲女说:“我晚上作工不需要点灯,我就将这节省下来的油费捐为主用,为了感谢主的帮助,使我天天能够赚钱生活啊!”主喜欢我们不顾一切的爱他,奉献给他;因为在他看来,我们爱他,永远不会太多的;我们奉献给他,永远不会太过的。
2、安纳提的奉献最多相传古时在欧洲某城要铸一个大钟,不只外观要很美丽,声音也要清脆,好叫民众一闻钟声就被吸引前来礼拜堂敬拜神。
所需款项由市民自由奉献。
居民之中有一极贫小姑娘名叫安纳提,父已去世。
母作佣人,生活相当窘迫。
但是安提纳诚心爱主,巴不得在铸钟的事上有份。
有一天,因为帮助他人搬运杂物,人家送给她一个铜元。
她起初推辞说:“请你收回,我并不是因为要钱才来帮助你。
”后来因为推辞不掉,她就征得母亲同意,持往献金处,献上作铸钟之用。
她见别人都在献上大笔款项。
当收款人看见她光着脚,穿的又破,并且仅持一个铜元,羞羞答答的在那里递上之时,收款人说:“什么,一个铜元,我们这里不要铜元,快拿回家去吧!”她回去一见母亲,就哭着说:“母亲,他们不肯收我的铜元。
”母亲安慰她说:“不要紧,天父知道你的心,你不必忧伤。
”安纳提只得又把铜元收藏起来。
钟铸好后,经过多次的修整,所发声音总是不和谐。
铸钟的技工,虽然都是名匠,也灰心了。
有的人说,铸匠的手艺不佳,有的人说,是因天气不合,最后有一人问说:“请问铸钟的款全用上了吗?”收款人说:“所有奉献的款都已用在这事上了;不过有个贫穷的女孩子拿来一个铜元,我没有收她的。
”那人说:“啊,我们若是不收那个奉献,我敢相信,这钟声永远不能和谐。
”那收款人说:“这真是不近情理。
”但是群众都说:“我们该把那女孩子找来。
”于是有人立刻找到安纳提,对她说:“你快快拿着你的铜元去献上吧。
”安纳提不懂是什么意思,可是她就照所说的献上了她的铜元。
戴德生名言集锦
戴德生名言集锦,值得收藏!我们的神,为我们预备了一切,我们只跟他有关系,只对他负责。
我们的能力在于他,因着他,我们能坚守困苦,若非有他的双手,我们将沦在悲苦中承受反击、忧伤、失望,他赐给我们的喜乐,是双倍的喜乐。
1. 我若有千磅英金,中国可以全数支取;我若有千条性命,绝对不留下一条不给中国。
不,不是为中国,是为基督。
我们有可能为上帝做太多吗?上帝的工作如果照上帝的吩咐去做,绝对不会缺少上帝的供应。
上帝一定会供应我们一切所需要的。
2. 顺服上帝,即使看起来有危险,也是最安全之途。
3. 如果我们肯顺服主,则该负责的是他,不是我们。
4. 有时,极小的事能左右生命的方向。
5. 神要我们在患难中学习(和认识)的(东西),比在患难中发生的(事情)更重要。
6. 沉重的苦难代表更深的祝福,试炼不能阻挡我们的工作,反而会使它开展得更宽广、绵延。
7. 四十年来我将圣经反复试验,今天我的信心比四十年前更坚强。
圣经里所有的应许都是真实可靠的。
8. 对神完全的信靠就是福;神常常试验,却从不遗弃。
9. 如果你想走信心的道路,不要期待你能透视未来。
在旷野,神用云柱火柱带领以色列人,但他们不知道云柱火柱何时升起、升起之后往哪里走。
我们的情形也是如此。
10.我们跟主的十二门徒一样:了解得很慢、很小信、很容易失望。
可是他们没有离开他,继续与他同行。
今天,主也要同样在我们身上作工。
11.依靠主,只要你信赖他,他必眷顾、带领你的此生和永生之事。
不信的人只看到难处,但我们的信心却教我们向主仰望。
12.自从神教导我,忧虑是他的事情之后,我就不再知道忧虑为何物,我的责任只是在讨他喜悦,如果我在他的光中与他同行,我就不觉有何重担!13.无论何事都信靠他,你就永不失望。
如果我们能将所有的忧虑卸给他,凡事满足他的旨意,全心全意信靠他的爱和智慧,我们的生活将会如何的充满了喜悦、平安和赞美啊!14.上帝是一个行动的爱。
15.那位为我们的,比一切反对我们的更伟大。
戴德生传
戴德生和姐妹挨 家挨户拜访那些 没有去过教会的 人,送他们福音 小册子,并告诉 他们有关主耶稣 的福音。
那就为我去中国吧!
神告诉我,要我到那儿作宣教士。
中国有许多穷 人和病人,他 希望能够帮助 他们。他可以 藉着为病人开 药的机会。
他作了一 名外科医 生的助手, 学习药物 知识和更 重要的事 情。
Hale Waihona Puke “今天 晚上, 我找到 了平安, 我要相 信耶 稣!”
“为什 么宣教 士不早 点来中 国呢?”
“这是 我们最 后的一 袋米 了,… …”
凡属神 的人,天 父也会 这样垂 听他们 的祷告.
这个时候,他 的身体很虚 弱,如果他 再不休息, 就会死的.
1860年7月,他 和妻子,女 儿乘船回英 国了……
更重的事就是 每天学习信 靠耶稣。
如果要去中国, 他必须相信 神的保守,使 他脱离一切 灾害.
戴德生爱上了漂 亮的音乐老师. “我渴望作宣教 士,我觉得我如 果没有向中国 人传福音,自己 就活不下去”
戴德生的手 伸进口袋,掏 出他最后一 个铜板 说:“拿去 吧 !”
“主赐给我的 比我昨天送出 去的还多四倍 呢!”
“为什么没有更 多的宣教士愿意 去中国呢?中国 有太多的人,完 全没有听过主耶 稣的福音。”
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到中国去作 宣教士。
他知道耶稣,但 是没有相信主耶 稣是他的救主。
戴德生喜欢这份工作,但是他并不 快乐。
基督所成就的工作?
戴德生接受主 主耶稣作他 个人的救主, 心里充满了 喜乐。
妈妈,我有好消息告诉您!
“假使我有千磅英金,中国可以全数支取。
假使我有千条性命,决不留下一条不给中
国。”
现在,我相 信不久, 神就要差 我去中国 了。
剑桥七杰
剑桥七杰“我已撇下凡百事物,背起十字架跟耶稣,世上福乐名利富贵,本已对我如粪土,....”这首歌是赵君影牧师的心声,也是剑桥七杰的心声。
他们都是剑桥大学的高材生,各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现。
有的是全国著名的运动员,有的是贵族,有的晋身为军官,但至终他们放下了世俗的享受,今生的名利,美好的前途,而踏上一条艰辛的路——前往遥远的中国开荒布道。
1884年5月2日,他们从伦敦远赴中国的行动,大大震撼了那个时代,直至百多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影响仍不稍减退。
前言编辑纵然有人怀疑,有人讽刺:究竟他们怎样和艰难的中文奋斗,究竟在一个与基督教文化断绝的国家,每天接触着无知、迷信、崇拜偶像的人群,他们的虔诚能持续多久?但至终他们没有一个人退后。
1885年5月2日,他们从伦敦远赴中国的行动,大大震撼了那个时代,直至百多年后的今天,他们的影响仍不稍减退。
剑桥七杰简介编辑板球手——施达德查理·施达德(C.T.Studd)出生于贵胄之家。
他曾担任剑桥大学的校板球队队长。
无论是击球、投球,在当时他都是首屈一指。
投球方面,他更打破过全国记录。
然而就是在他的板球生涯如日中天的时候,他却毅然放下了板球,决心前赴中国传主之福音。
他的决定引起了剑桥大学的轰动,但他感悟到:“救赎意即‘买回来’,所以如果我属于他,而我还占着不属于我的东西,那我就是贼,否则我就该放弃一切而完全归神。
当我一想到耶稣基督为我死在十字架上,我为他放弃一切,又有什么难呢?”其实,施达德从未考虑过往海外传教,他觉得英国已经够大了,但当他清楚确实神要他往中国时,他却毫不犹豫,将对板球的虔诚转移到基督身上。
抵达中国后,他先后在太原府、上海、平阳、隆安府等地作传道工作,并于1888年在天津跟另一位传教士普丝丽·施德活小姐结婚,婚后四个子女也相继在中国出生。
由于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施达德不得不在1894年举家迁回英国,后来圣灵又催迫他往印度传福音。
至1908年,他正计划重返印度,主却奇妙的将非洲的需要放在他心上。
信心的重建
信心的重建──撒迦利亚的挑战今年是戴德生先生创办中国内地会一百廿五周年纪念。
而在今个月,海外基督团(即前中国内地会)会举行一个很特别的感恩会。
回想起一百廿五年前;当时中国仍然落在一个相当落后的光景里面。
戴德生先生是一位英国人,他热爱中国,特别关心那些住在内陆的中国人。
最初,戴德生先生在上海一带为主作工;但后来他发觉所有宣教士都住在中国沿海通商口岸的地方,而内陆许多省份根本没有人进去。
那时,他心里有很沉重的负担──在内陆的中国人有谁向他们传福音呢?一八六五年戴德生先生凭着信心,用十英镑在银行开了一个口。
他祈祷求神赐给他廿多个青年人,好和他一齐进入内陆向那群可爱宝贵的人做传福音工作。
感谢神,在一八六六年有一艘船从英国开航来到中国,船上连男女老少合共有廿二人。
从那时起,戴德生先生就开始了内地会在中国的事奉。
那时戴德生先生只有十英镑,却要供养廿多个人在中国的生活费;但他凭着单纯的信心倚靠神。
而神亦很恩待他。
后来中国内地会正式成立。
当戴德生先生离开世界那一年,内地会已经有八二八个宣教士。
感谢神,一个很小很微弱的信心,神就能成就又大又奇妙的事。
各位,今日你们的信心在哪里呢?最近,当我再次翻看戴德生传时;实在非常受感动。
一八六五年他创办中国内地会,一八六六年一群青年人坐船从英国来到中国,开始内地会工作。
一八六七年戴德生先生遭遇到一次打击──他最疼爱的女儿──恩惠死于水脑病。
那时她只得八岁。
当她病危临终的前几天,戴德生写了一封信给他在英国的一个好朋友柏加先生。
信中写着:「这时,我坐在将要离世最亲爱的小恩惠旁边,写这封信给你。
她患了水脑病。
明知道英国妇孺难适应中国内陆恶劣天气、环境和卫生;我仍然把我的妻子和小孩子带到此地,这并不是我愚蠢或是藉此扬名;只是因为我甘愿把我自己和我全家奉献在主的祭坛上!」夏天来到,戴德生知道英国小孩实在不能适应中国内陆特别是江浙一带炎热气候。
经过长时期祷告,他们俩夫妇决定将小孩先送返英国。
《造就故事-02》
造就故事二、读经)二、读经1、地图背面一个大人某晚,一位父亲想要安静看书,小女儿则在旁边吵着玩。
父亲想出一个方法,拿了一把刀,将一世界地图剪成许多小片,然后对他女儿说:“孩子,若是你把这些碎片小心拼合,便有一张世界地图出来。
”父亲以为小女必要花去许多时间,才能拼得出来,好让他安静看书。
可是小女只花些许时间,就把地图拼好。
父亲一看,果然在地板上铺好了一张世界地图。
父亲十分惊奇,就问怎能拼得如此之快。
小女回答说:“因为这张地图的背面画着一个大人,我把这个大人的像先拼好,然后再翻过来,这张地图便出来了。
”照样,圣经也是启示一位伟大人物耶稣基督,人若找到了他,一切便可刃而解。
2、没有基督的讲章有一青年,在一多年忠心的神仆面前讲道。
讲完之后,他就来问这位老人:“先生!你看我的讲章如何?”老人回答:“顶没有意味。
”青年不服的说:“没有意味?我费了多少日子的工夫,才预备好的。
”“啊!那就不足怪了!”青年又问:“你说他没有意味,是不是因为圣经题目讲的不对?”“讲得很对。
”“那你为何说他没有意味?是我用的比喻不适当么?”“很适当。
”青年人忍不住了,再问:“那么你说没有意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老人答道:“因为里头没有基督。
”青年人说道:“这题目里本来就没有基督,我们不能总讲基督,题目是什么,就当讲什么。
”老人答道:“弟兄!你不知道全英国每一座城,每一个乡村,都有一条路通到伦敦么?”青年道:“是!”老人道:“圣经中无论哪一个题目,都有一条大道,引到对经的中心,就是基督身上。
我传道几十年,没有遇见一个题目,不能引到基督身上的。
”圣经是给基督作见证;读圣经应该读出基督,不该只读一些教训、道理。
3、空白圣经罗杰是英国著名的传道人。
他说:一天我在家中,打开圣经一看,全是空白的纸,文字一点也没有。
我很希奇,就去邻居那里,看看他们的圣经,也是空白的。
当时基督徒大乱,因为世界所有的圣经全都变成空白。
神将他赐给人的话收回去了。
各处寻求熟悉圣经的人,请他们将所记的的写出来,凑齐也不够数。
戴德生(清末英国来华传教士)
一、环境的有利条件:戴德生在中国传教的四十年,中国是比较安定的。因着条约的签定,宣教士在中国可 以自由出入内地一些省份,中国人在那时也有信仰的自由。
戴德生对神的爱亦体现在他对中国失丧灵魂之爱上。他初来华时,常遭地痞流氓之欺凌,他被欺压,在受苦 的时候却不开口。别人都有枕头的地方,但是戴德生游行布道,遭人歧视拒绝,甚至不得不夜宿街头庙前。为要 方便传福音,他不愿别人之误会和轻视,毅然改着中装染发蓄长辫。一八六六年,扬州的绅士反对西人住在本城, 他们诬陷戴德生及其同工,鼓动一群地痞流氓闹事。暴徒冲入他们的住处动武,李德教士为救戴夫人,眼被一块 砖击伤,戴夫人从二楼跳下,摔伤脚,流很多血,女秘书跳楼时伤了左臂。他们的东西几乎被抢光。戴氏去请来 官兵,暴徒才离开,但官兵一走,暴徒又至,如此几番,受尽煎熬。事过后,戴德生和大家满心感谢,因为被算 是配为主耶稣的名受辱。一点无报复之心,也不要求赔偿,只盼望早日再回扬州传福音。哪怕性命受威胁,都不 能动摇他向中国人传福音的心志。
确实,他把生命也为中国舍了,他的子女中,有二男二女在中国夭折,他的爱妻亦病死于中国。他并不是不 爱惜幼嫩的子女,他并不是忍心让爱妻积劳成疾,乃是他的心为内地无数未得救的灵魂所焚烧。
基于这焚烧的爱,戴德生创办了中国内地会(China Inland Mission)。内地会并不在基督之名已被传开 之沿海城市传福音,而要深入内地,叫没有听见的人得知神的救恩。在经济上,戴氏坚持不求助基金,不向人募 捐。他说:“出来遵行神的命令,做神的工作,仰赖 神的供应。你要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这些东西都加给你 们了。”他的信心是大的,神给内地会的祝福更大。戴氏第一次从英国回中国时,带来22位男女宣教士同工。不 到九年,内地会已在中国设立了50个教会,训练了不少中国同工。
戴德生牧师的名言
戴德生牧师的名言
16、我们跟主的十二门徒一样:了解得很慢、很小信、很容易失望。可是他们没有离开 他,继续与他同行。今天,主也要同样在我们身上作工。
17、有时,极小的事能左右生命的方向。 18、没有任何一件患难,神不亲自处理。 19、无论何事都信靠他,你就永不失望。如果我们能将所有的忧虑卸给他,凡事满足他 的旨意,全心全意信靠他的爱和智慧,我们的生活将会如何的充满了喜悦、平安和赞美啊! 20、我们唯一的需要就是建立与主的关联,每个人与他有真实、活泼的沟通。如果我们 能将此事牢记在心,则几乎所有的困难都能避免或减轻。
戴德生牧师介绍
戴德生(James Hudson Taylor,1832年—1905年),英国人,中国内地会的创造人, 清末时来到中国。他自1853年来华直至卒年,倾其毕生于中国福音事工。
戴德生牧师的名言
1、事无分巨细,只要你对他有信心,上帝必垂听、应允你的祷告。 2、耶稣与我们距离之近,远超我们的想象,他从不使我们失望。 3、顺服上帝,即使看起来有危险,也是最安全之途。如果我们肯顺服主,则该负责的是 被,不是我们。 4、那位为我们的,比一切反对我们的更伟大。 5、如果我有一位无所不能的父亲,我又何求于一位一无所能的人呢? 6、撒但极其强而有力,但是上帝更强、更有力,哈利路亚! 7、那位看不见的领导者,常以我们事先不能预料的另一种方式,行另一途径,带我们到 达目的地。 8、神预备将我们所要的一切赐给我们,只要我们需要它。
一对献身宣教的医学博士夫妇
一對獻身宣教的醫學博士夫婦「醫生」這個職業,在古今中外,都是象徵著金錢與名利,只要能當上醫生,意味著一輩子不愁吃喝,還備受尊敬,可說是「成功人生」的一個表徵。
但是一對畢業於史丹福大學及加州州立大學的醫學博士夫婦,卻沒有因為這個「頭銜」過著錦衣玉食的日子,反而開著一輛不知什麼年代連冷氣都沒有的破車,更無立錐之地,四處租屋過生活,銀行存款常常是兩位數,更沒有任何股票不動產,連買件平常的衣服,都要合計合計,更別說什麼物質享受了。
盡管是過著外人看起來不能忍受的日子,但他們卻甘之如飴,臉上永遠是滿足而喜悅的笑容,他們說:「我們事奉神,那是一條最美好的路,沒有其他的生活可以代替的,我們感謝神能讓我們有機會事奉祂,讓我們的生命真是活得有意義。
」受戴德生感召來自台灣的湯美文,四歲就隨著父母移民來美國,從小她就立志要當醫生,在自己努力及父母的培養下,她也順順利利地進入了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醫學系就讀。
但她的人生,卻因遇見了耶穌基督有了很大的改變。
美文是在十四歲就進入教會成為基督徒的,不過她真正被神呼召,卻是因為一位英國傳教士的事蹟。
美文還在醫學系念書時,就認識丈夫盧嘉惠,盧嘉惠的父親也是來自台灣,母親是美國白人,都是基督徒。
由於兩人都和台灣有血源上的關連,在一九八六年時,就相偕回台灣參加短宣,前往台東基督教醫院服務。
在台東基督教醫院服務時,湯美文無意間看到了英文版的《戴德生傳》(James Hudson Taylor),戴德生出生在英國約克郡(Yorkshire),父親戴雅各是藥房的老闆,也兼為客人看病。
他對於中國文化非常嚮往,是基督教循道會(Methodist)的信徒,對於將福音傳到中國很有負擔,曾向神禱告說:「主啊,如果您賜給我們一個兒子,願他將來為您到中國工作。
」神果然賜給他一個兒子就是戴德生。
戴德生在父母的教養下,從小就立志前往中國傳福音,那時候中國還是滿清的時代,很少有宣教士願意前往中國傳教,但戴德生卻在一八五三年九月十九日,也就是他二十一歲時搭船前往中國宣教。
教会史 07近代教会史 08宣教工作的开展
宣教工作的開展各公會宗派受了衛斯理運動的影響,開始認識到差派宣教士出去到異地宣教,乃是教會相當重要的使命,因乃有各種宣教團體成立,展開大規模的國外佈道工作。
本時期最主要的宣教人物和團體,可列舉如下:(一)威廉‧克里和浸信會差會威廉克里(WilliamCarey,1761~1834)被人稱為「現代宣教工作之父」。
他是英國人,原是個鞋匠,但熱切求學,利用工餘閒暇,自學而通曉拉丁文、希臘文、希伯來文和法文。
後來做了浸信會的傳道人,因收入有限,故靠教書補貼。
有日在教地理課時,他發現世界大部分地區尚未聽過福音,因此心很憂悶,就在浸信會的教牧聚會中提問:「主耶穌命門徒往普天下去傳道,是單向當日的門徒說的呢,或是也向萬代的門徒說的呢?」當時會長答道:「倘若上帝要外邦人悔改,不是靠著你我的力量。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上帝用不著人為祂出去國外佈道。
克氏聽了,久久不能釋懷。
一七九二年的浸信會教牧聚會,由克氏主講,他引用以賽亞五十四章二至三節,以宣教責任為題,講了一篇有力、感人的信息;說了一句著名的口號:「期望上帝為我們成就大事;嘗試我們為上帝成就大事。
」赴會的人都受了感動。
過了五個月,浸信會的差會宣告成立,第一個宣教士就是威廉克里本人。
一七九三年,克氏舉家到印度去宣教。
起初,英國商人和英國政府多方留難;並且手中缺錢,家眷生病,工作又不見成效,真是苦不堪言。
但他一點都不氣餒,再接再勵。
四十年之久,一面傳道,一面教書,又把聖經繙譯成數十種不同的印度文字和方言。
他實際上把他一生和所有都奉獻給在印度的宣教工作,妻兒都在印度患病死去。
有關威廉克里在印度的宣教工作報告,激勵了英、美的各宗派公會,成立各種國外差會,投入教會對海外的宣教工作。
(二)聖經公會聖經公會(BibleSociety)與差會同時興起,成為基督教宣教工作的左右手。
於主後一八零二年,一位出名的北威爾斯加爾文派牧師多馬士‧查理斯(ThomasCharles),因為沒有任何團體肯為他出版一本威爾斯語聖經,於是著手成立了一個獨立的聖經公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即使你毫无知觉,神也在带领你。
2.神不会将祂的圣灵给那些渴望被充满的人,而只给那些顺服的人。
3.若不是神的圣灵日夜浇灌我们,我们早就被周围不信的环境往下拉了。
4.如果我有一位无所不能的父亲,我又何求于一无所能的人呢?
5.那位看不见的领导者,常以我们事先不能预料的另一种方式,行另一途径,带我们到达目的地。
6.信靠祂的人,神永远给他出路,也不将超出他能承担的试探加给他。
这就是神信实的一个明证。
7.我们的天父从来不拿去任何东西以使我们变穷。
8.神预备将我们所要的一切赐给我们,只要我们需要它。
9.神花了多大的力气,才让我们知道,没有我们,祂也能成事。
10.主耶稣与我们距离之近,远超我们的想象,祂从来不使我们失望。
11.撒但是极其强而有力,但是神更强、更有力。
哈利路亚!
12.所有的艰难都是神显示祂自己的据点。
13.神绝不犯错。
14.那位为我们的,比一切反对我们的更伟大。
15.没有任何一件患难,神不亲自处理。
16.只要是与神有关的,就没有一件是小事。
17.神是一个行动的爱。
18.遵主的旨意而行是我最看重的事,只要能讨神的喜悦,付上任何代价都值得。
19.我们追求属灵生命的进深时,愿我们不是为增加自己属灵上的满足感,而是愿意更为神所喜悦,对人更有益处。
20.受试炼的时刻常常就是承受赐福的时刻。
1.即使你毫无知觉,神也在带领你。
2.神不会将祂的圣灵给那些渴望被充满的人,而只给那些顺服的人。
3.若不是神的圣灵日夜浇灌我们,我们早就被周围不信的环境往下拉了。
4.如果我有一位无所不能的父亲,我又何求于一无所能的人呢?
5.那位看不见的领导者,常以我们事先不能预料的另一种方式,行另一途径,带我们到达目的地。
6.信靠祂的人,神永远给他出路,也不将超出他能承担的试探加给他。
这就是神信实的一个明证。
7.我们的天父从来不拿去任何东西以使我们变穷。
8.神预备将我们所要的一切赐给我们,只要我们需要它。
9.神花了多大的力气,才让我们知道,没有我们,祂也能成事。
10.主耶稣与我们距离之近,远超我们的想象,祂从来不使我们失望。
11.撒但是极其强而有力,但是神更强、更有力。
哈利路亚!
12.所有的艰难都是神显示祂自己的据点。
13.神绝不犯错。
14.那位为我们的,比一切反对我们的更伟大。
15.没有任何一件患难,神不亲自处理。
16.只要是与神有关的,就没有一件是小事。
17.神是一个行动的爱。
18.遵主的旨意而行是我最看重的事,只要能讨神的喜悦,付上任何代价都值得。
19.我们追求属灵生命的进深时,愿我们不是为增加自己属灵上的满足感,而是愿意更为神所喜悦,对人更有益处。
20.受试炼的时刻常常就是承受赐福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