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 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同步检测(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同步检测(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同步检测(新版)苏科版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同步检测(无答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2、经历从所观察得到的凸透镜成像的有关现象和所收集的实验数据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过程。

二、导学流程:自主空间活动一:知识准备弄清下列光学名词的物理含义:焦点、光心、焦距、物距、像距、2倍焦距、实像、虚像(重点是物距、像距、实像的含义)。

活动二:思考:怎样测量或知道凸透镜的焦距?请说出你的方法(实验时用你的方法测出所用凸透镜的焦距)。

活动三:通过放大镜看物体时,看到的像总是放大的吗?做一做,看一看,议一议。

活动四:探究凸透镜镜成像规律时需要哪些器材?怎样安装才能让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活动五:设计实验与收集证据(1)、选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所需的器材。

(2)、测定所选凸透镜的焦距f= cm、(3)、使烛焰从距凸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是如何随物距的减小而变化的。

(4)、当烛焰在屏上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像时,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和像距。

(5)、当烛焰在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和像距。

(7)、当物距小于焦距时,透过透镜能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这时的物距。

这个像能成在光屏上吗?像的性质实验次数物距u/cm正立、放大的像12活动六:根据实验现象和上述各表中的信息,归纳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完成P93页“小结与交流”:1、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凸透镜的有关,并随的变化而改变;2、焦距处,是物体成缩小实像还是放大实像的分界点;焦距处,则是物体成倒立实像还是正立虚像的分界点。

3、凸透镜成实像时,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变大,则像到透镜的距离,像也变,反之,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变小,则像到透镜的距离,即物近像远像变大。

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2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2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2 苏科版【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2、弄懂凸透镜物距的变化引起像距和像的大小的变化规律;【预习探学】1、凸透镜成像时,什么时候像和物体在透镜两侧?什么时候像和物体在透镜同侧?2、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如何变化?像的大小如何变化?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和像的大小如何变化?【合作互学、交流助学】(一)温故而知新回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填写下列表格:物距(u)像的性质像距υ应用倒立/正立放大/缩小实像/虚像u >2fu=2ff< u <2fu =fu <f由实验现象可知:1、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时,则像距将(增大/减小),所成的像将;2、成虚像时,当物距减小时,则像距将(增大/减小),所成的像将。

(二)典型例题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位置如图4-31所示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则()A、所成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B、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把凸透镜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图4-31得到的像变小D、把凸透镜向右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像变小例2 蜡烛从距离凸透镜5f的地方移向凸透镜的过程中,凸透镜所成的像()A、逐渐变大B、逐渐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例3 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A、成倒立、缩小的像B、成倒立、放大的像C、成正立、放大的像D、不能成像例4 某兴趣小组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实像到透镜的距离v 之间的关系如图4-32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A、60厘米B、40厘米C、20厘米D、10厘米【总结提学】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安装仪器应让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_________________,使像能成在____________。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案设计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案设计

第四章(课)第 3 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主备人:一、教学目标:(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

(2)能运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3)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学会从现象中归纳出规律的方法。

培养学生乐于参与观察、实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难点】凸透镜成像性质的描述。

三、教学器材:透镜、光屏、蜡烛、刻度尺、光具座等四、教学过程(一)温故习新,导引自学(上节课重点内容再现)怎样初测凸透镜的焦距?(二)交流质疑,精讲点拨1、导入新课师:通过放大镜看书上的字,会看到什么现象?生答:正立放大的像师:用放大镜看东西,一定是正立、放大的像吗?(稍等)出示放大镜,让学生用放大镜看远处的同学和老师。

生:看到远处的物体成倒立的、缩小的像2、探究活动(1)提出问题师:放大镜本身就是凸透镜,从刚才的观察中我们可以看到同样是凸透镜,但观察到的现象却有很大不同:有时是正立的,有时是倒立的、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

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情况的了解思考一下,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提炼学生问题中的知识点,确定本课的探究课题: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正立的像,在什么条件下成倒立的像。

(2)猜想假设师:通过我们已经了解的关于凸透镜的知识和你的日常生活经验,你认为上述问题的答案可能是什么?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讨论。

猜想:照像时人和景物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大,像是缩小的;使用投影仪时,投影片到凸透镜的距离比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像是放大的。

看来,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可能跟物体和凸透镜的距离有关。

窗外的景物到凸透镜的距离比较远,像是倒立的;用凸透镜直接看书上的字时,凸透镜离书面较近,像是正立的。

可能凸透镜成像的正倒与物体到凸透镜前的位置有关。

(3)设计实验师:上面我们已经对所提出的问题作出了初步的猜想和假设,下面我们就要来亲自动手检验一下。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具体内容包括: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2. 物距、像距、焦距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 凸透镜成像的实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2. 物距、像距、焦距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 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和观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凸透镜;2. 光屏;3. 蜡烛;4. 测量工具(如尺子);5. 实验报告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投影仪、照相机等,引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 理论讲解:介绍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讲解物距、像距、焦距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 实验演示: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物距、像距、焦距,并记录实验数据;6.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凸透镜成像规律解决实际问题;8. 布置作业:设计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凸透镜成像规律;2. 物距、像距、焦距的概念及关系;3. 凸透镜成像实验步骤及观察现象。

七、作业设计(1)投影仪的工作原理;(2)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2. 答案:(1)投影仪: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的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照相机: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在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实验,使学生掌握了物距、像距、焦距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但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对凸透镜成像规律讲解不够透彻,学生实验操作不规范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其他涉及凸透镜成像的实例,如放大镜、望远镜等,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word版(2019~2020学年度)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word版(2019~2020学年度)

uv【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2)能通过观察与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数据和资料,并归纳出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3)能运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重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难点】探究凸透镜成像时数据的处理。

【课前预习】思考:凸透镜能成怎样的像?跟什么有关?1. 叫物距;叫像距。

2.叫实像。

【新知导学】 一、情境引入意外的发现:演示图4-23思考:物体经凸透镜成的像总是正立、放大的吗?学生活动:通过凸透镜分别观察近处的物体和远处的物体,有什么发现?二、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一).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猜想】物体经凸透镜成像有哪些性质,并遵循怎样的规律? 提醒:大小、正倒、虚实、距离等; 成不同性质的像,与什么有关?【议一议】有什么办法可以得到正确的结论? 【准备知识】⑴物距(u ):物体到的距离。

⑵像距(v):像到的距离 ⑶所用透镜f=cm 设计实验与收集证据:【组装实验装置】思考:怎样使像始终呈现在光屏的中央(实像)?在光具座上(或水平桌面上)至左向右依次放置、和,点燃蜡烛,并调节使凸透镜、光屏及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上。

【成像探究】方法: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使烛焰从距凸透镜教远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与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这时光屏所处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是如何随物距的减小而变化的。

⑴当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缩小的像时,测量并记录:U1= v1 = ;U2= v2= ;U3= v3 = ;⑵当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U1= v1 = ;U2= v2 = ;U3= v3 = ;⑶当蜡烛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放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U1= v1 = ;U2= v2 = ;U3= v3 = ;⑷当通过透镜能观察到烛焰正立、放大的像时,测量并记录:U1= U2= u3 这个像能成在光屏上吗?注: a.实像:是能够在光屏上呈现的像,它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形成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4.3 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3 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4.3 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新版)苏科版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习目标】(1)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学习重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学习难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其应用【课前预习】1、__________ 叫凸透镜的焦点,用字母 ___表示。

2、 ___________ 叫主光轴,叫光心。

3、 ____________ 叫焦距,用字母表示。

4、 ____________ 叫物距,用字母表示。

5、 ____________ 叫像距,用字母表示。

【课堂导学】1、组内助学2、小组展示3、精讲点拨【活动一】XXXXX:“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报告【提出问题】凸透镜成的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像距有什么关系?【设计实验】光具座、蜡烛、凸透镜(f = cm)、光屏、火柴【进行实验】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调整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

记下物距u和像距v (此步骤做两次)。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f<u<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并记下物距u和相距v (此步骤做两次)。

3、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调整光屏的位置,看能否在屏上找到像。

如果不能,试着观察到蜡烛的像,观察一下是实像还是虚像?并观察像的大小和正倒。

记下物距u(此步骤做两次)。

4、把蜡烛从距凸透镜较远处逐渐移近透镜,同时移动光屏保证屏上的像清晰,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以及像距的大小,看有什么规律。

【实验数据】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物距u/cm像的性质像距v/cm应用虚实大小正倒u>2fu>2fu=2f2f>u>f2f>u>fu=fu<fu<f【得出结论】分析上表的记录,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像的虚实:当物体放在_________时,凸透镜成实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时,凸透镜成虚像、2、像的大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缩小的实像、当物体放在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 _______缩小的实像(填“有”或“没有”)3、像的正倒:凸透镜所成的像_________正立的实像,___________倒立的虚像、(填“有”或“没有”)4、当物体逐渐向凸透镜移近时,物体所成的实像逐渐_______,像离凸透镜的距离逐渐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口诀:一倍焦距内外分;两倍焦距内外分;成实像时物近像像变,成虚像时物近像。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研究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能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3.知道物距、像距的概念;4.知道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二、知识准备观察现象:通过金鱼缸的侧壁来观察缸中游动的小金鱼,会看到什么现象?回答:金鱼被放大了。

提出问题:隔着放大镜看物体,物体总是放大的吗?请用桌上的凸透镜进行实验(提示:先观察书上的小字,然后在透过凸透镜观察远处的物体)。

观察现象后回答:物体并不总是放大的。

从生活中总结规律:1.照相机照相时,物体离照相镜头比较远,成的是实像;2.投影仪投影胶片时,胶片离镜头比较近,成的是实像;3.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离放大镜很近,成的是虚像。

请你猜想: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否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什么关系?猜想:凸透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有关,距离越远,像越小;距离越近,像越大。

既然凸透镜能够成像,那么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和规律呢?我们这节课就用实验来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三、研究内容实验探究: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准备:1.测定凸透镜的焦距f并填在表格上方的横线上。

(方法:平行光聚焦法,太阳光代替平行光源。

)2.将实验器材按下图所示摆放。

3.提出问题,进行探讨:如何使物体所成的像呈现于光屏上,并尽量的让像呈现在光屏的中心位置上?思考后回答:将凸透镜和光屏调整到同一平面上,使光线垂直射向光屏。

(做一做,验证你的想法)实验过程:(注意:实验过程中应记录下列现象和数据:物距u、像距v、像的大小、像的倒正和像的虚实)两人一组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探究:1)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2f,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u和像距v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2)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u=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3)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2f>u>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word版本

八年级物理上册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科版word版本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学习任务分析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并知道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

2、会使用相关的实验仪器,能通过观察和实验收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有关数据和资料。

3、经历从凸透镜成像实验所收集到的实验数据和现象中,归纳出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

学习重难点:体验实验研究的过程,初步认识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实验器材:凸透镜,光具座,光屏,火柴,蜡烛。

二、预习任务1、为了研究凸透镜成各种不同的像时,有什么规律,我们需要了解几个知识点:(1)物距(u):;像距(v):;(2)实像:能在上呈现的像,它是由而成的。

(3)虚像:的像,只能用眼睛观察到。

三、新课学习1、讨论、设计出实验方案。

实验时的注意点: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并调节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使它们跟烛焰中心在。

2、进行实验,及时记下各种数据。

(实验中试着挡住部分透镜,看像的变化。

)3、针对记录的各种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讨论,交流;(2)小结成像的规律。

4、继续针对验证实验进行交流,实验中还发现了什么新的问题?(1)凸透镜成实像与虚像的分界点在哪儿?凸透镜成放大像与缩小像的分界点在哪儿?(2)什么情况下,像与物在凸透镜两侧?什么情况下像与物在凸透镜同侧?(3)当凸透镜成实像时,随着物距的减小,像距是怎样变化的?像距与焦距间有什么关系?5、归纳总结出凸透镜成像规律,见下表。

距四:课堂练习小华利用家里的放大镜、蜡烛、火柴、光屏(白纸板),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在实验前,他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移动凸透镜,在地面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所示,测得光斑到透镜中心的距离是15cm ,则此凸透镜的焦距约是_______cm ,这样测焦距的根据是_______。

(2)还需要添加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3)实验时,小华先在桌面上画一条直线,并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_______和_______, 再调整_______和_______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和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 (4)当烛焰离透镜35cm 时,光屏应在透镜的另一侧距透镜_______范围内移动,在光屏上会呈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 (5)当烛焰由距凸透镜35cm 处移至30cm 处,此时光屏在距透镜_______cm 处会接收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6)当烛焰移至距凸透镜20cm 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在光屏上会呈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像,此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大于_______cm ., (7)当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0 cm 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_______ (选填“会”或“不 会”)呈现烛焰的像,这时应该移去_______,透过_______向_______观察,就能看到一个清晰的______、_____的____像.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第2课时)一、预习任务1、将下表中的空格处填好,并熟记。

4.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

4.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

4.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第1课时)学习目标:1、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2、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的设计。

【课型】新授课、实验课。

学习用具:凸透镜、光屏、蜡烛、带刻度的白板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凸透镜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光学元件,用凸透镜近距离的观察一下课本上的字,你发现了什么呢?2、如继续观察课本上的字,将凸透镜慢慢的远离课本上的字,你又发现了什么呢?3、发现凸透镜能成不同的像,凸透镜成像究竟有什么规律呢?何时成放大的像、何时成缩小的像、何时成正立的像、何时成倒立的像、何时成实像、何时成虚像?新课教学:一、猜想:(1)物距: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距: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设计实验实验指导1、测量出所选凸透镜的焦距f=_8__cm2、组装并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光屏、凸透镜的中心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

3、使烛焰从距凸透镜较远处逐次靠近透镜,每次都调节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最清晰的像。

4、改变物距重复以上过程。

5、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量物距与像距,并记录。

三、实验探究分析数据并找出物距、像距和两倍焦距、一倍焦距的关系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

2、当光屏上出现倒立、放大的像时,测出物距(u)、像距(v)的值。

分析数据并找出物距、像距和两倍焦距、一倍焦距的关系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物体放在焦距以内时,你在光屏上能否找到像?找不到像说明什么?能否成虚像分析数据并找出物距和焦距的关系并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物体放在二倍焦点上时,像是怎样的呢?5、当物体放在焦点上时,像是怎样的呢?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用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射入,经透镜后会聚于A点,测得A点距透镜光心10厘米,则透镜的焦距是_______厘米。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导学案 4.3凸透镜成像规律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导学案 4.3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题:4.3 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型:新授片区主备人: 学校集备组长签名 执教教师签名 班级: 学生姓名: 家长签名:1.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凸透镜又叫 透镜。

凹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所以凹透镜又叫透镜。

在图中填上适当的光学元件2.到 距离称为物距;用字母 表示 到 距离称为像距;用字母 表示 下图中物距是指 段,像距是指 段。

3. 凸透镜能使平行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F 叫做 ; 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f 叫做 。

4.完成下列光路图二、课堂新授 【情境创设】当我们用放大镜观察远近不同的物体时会看到不同的效果,小小的凸透镜竟然这么神奇,那么你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任务一:凸透镜成像情况【合作探究】请你用一个家里常用的放大镜去观察书本上的字【任务解决】1.当放大镜距离书本很近时看到的字是(正立/倒立)(缩小/放大)的像。

2.当放大镜距离书本更远时看到的字是(正立/倒立)(缩小/放大)的像。

3.请用两个焦距不同的放大镜,离书本同样的距离(即控制相同)观察字有什么不同?任务二:凸透镜成像规律【合作探究】.探究活动:调整烛焰、光屏,当出现倒立、放大(缩小像时)记录数据于下表分析数据,你能得到什么规律:讨论:成倒立、缩小的像时物距与焦距(两倍焦距)有什么关系?像距与焦距(两倍焦距)又有什么关系?成倒立、放大的像时物距与焦距(两倍焦距)有什么关系?像距与焦距(两倍焦距)又有什么关系?活动二:凸透镜能否成倒立、等大实像?什么时候成?调整烛焰、光屏,当出现倒立、等大实像记录数据于下表结论:活动三:凸透镜什么时候成正立放大的像?调节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当观察到正立、放大像时,记录下物距。

调节光屏,光屏上能否找到像?这说明了什么?结论:【任务解决】请你简单归纳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应用升华】根据探究及归纳,完成下列表格:三、课堂检测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应先将凸透镜的光心、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调整到。

目的为了2.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_______、_____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的实像,接着移动蜡烛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了,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到_______、______的虚像。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教学内容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3. 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操作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释一些实际问题。

2.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 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光屏、蜡烛、测量尺2. 学具:凸透镜、光屏、蜡烛、测量尺、实验记录表格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窗户上的玻璃,引导学生思考玻璃的透光性质。

2. 理论知识讲解:讲解凸透镜的成像原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以及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3.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其应用。

六、板书设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 u >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摄像头。

2. 2f > u >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幻灯机。

3. u < 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老花镜。

七、作业设计(1)教室里的投影仪是如何工作的?(2)放大镜是如何放大物体的?答案:(1)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原理工作的。

(2)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原理工作的。

2. 下面关于凸透镜成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 凸透镜成像总是成实像。

答案:A、B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在实验操作环节,学生动手能力强,观察仔细,能够较好地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3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4.3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

一、教学内容1.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2. 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3. 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步骤与观察现象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能够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凸透镜成像实验的操作步骤与观察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凸透镜、光屏、蜡烛、光具座、测量工具。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器材、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投影仪、放大镜等器材,引导学生思考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2. 知识讲解:讲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重点讲解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3. 实验演示:进行凸透镜成像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5. 知识拓展:介绍凸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天文望远镜、显微镜等。

6.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凸透镜成像规律2. 物距、像距与焦距的关系3. 凸透镜成像实验操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一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2. 答案: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提高了实践能力。

在课堂小结环节,强调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凸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天文望远镜、显微镜等,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与应用一、重点内容1. 凸透镜成像规律:学生需要了解凸透镜成像的基本规律,包括当物距u变化时,像距v和成像性质(实像或虚像)的变化。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光的折射透镜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第四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实像和虚像的区别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理解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难点:凸透镜成像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凸透镜、蜡烛、光屏、白板等。

学具:学生实验器材、笔记本、导学案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投影仪,思考投影仪是如何成像的。

2. 知识讲解:介绍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讲解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3. 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距和像距下凸透镜的成像情况。

4. 例题讲解: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凸透镜成像问题,如放大镜、望远镜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凸透镜成像的物距和像距。

6. 知识拓展:介绍凸透镜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疗、科研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实像和虚像的区别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分析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成像的情况。

(2)计算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成像的物距和像距。

2. 答案:(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在两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体距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公式,计算物距和像距的具体数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掌握情况良好,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有困难。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

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教学建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利用太阳光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2)说出凸透镜成像规律2.过程与方法:(1)认真参与探究活动,初步获得提出问题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3)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勇于探究日常生活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

(2)乐于参与观察、试验、制作等科学实践。

教学重、难点1.重点:(1)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和认识。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2.难点:(1)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建立起实验与物理模型之间的必然联系。

(2)组织、指导学生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交流法:教学媒体学生分组实验:光具座、凸透镜、火柴、白塑料板、光屏、蜡烛。

课时安排2课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通过体验活动,知道影响凸透镜成像性质的因素;得出凸透镜成像基本规律的雏形。

2.经历科学探究,提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实验操作、得出结论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学习过程(一)引入新课现象1:小华通过穿衣镜可以观察到自己在镜中成一个正立、等大的像。

这个像(能/不能)被光屏接收,所以是虚像。

现象2:小明用凸透镜观察课本上的字,看到的是字的立、(放大/缩小/等大)的像。

凸透镜是不是只能成放大的像?【做一做】拿起凸透镜,观察老师,看到的像是立、(放大/缩小/等大)的。

小结:凸透镜既能成正立放大的像,也能成倒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性质明显比平面镜复杂和丰富。

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凸透镜的成像有什么样的规律。

(二)新课教学1.凸透镜的成像性质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体验1】将焦距不同的两个凸透镜并排放在一起,使它们离开箭头相同的距离,通过凸透镜分别观察大小相同的两个箭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归纳:凸透镜成像性质与它大小有关。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4.3《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 第1课时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4.3《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 第1课时

4.3《凸透镜成像规律》导学案第1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利用光具座、F型光源、凸透镜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

2.初步学会根据实验现象及数据,分析归纳凸透镜成像规律。

3.初步学会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解决问题。

【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学习过程】[体验活动]:用放大镜观察书本上的字,并逐渐远离。

[交流回答]:谈谈你的发现:凸透镜可以成像。

[探究活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小组活动)1实验器材:透镜(f= cm)、光具座、F型光源、光屏2预备知识:物距():到的距离。

像距():到的距离。

3注意事项:实验中必须确保像成在光屏。

4实验步骤:①把F型光源、凸透镜、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插孔上,并调节好三者中心在。

②保持凸透镜不动,移动F物距、像距、像的性质(正立/倒立;实像/虚像)(记录3组数据)③保持凸透镜不动,移动F物距、像距、像的性质(正立/倒立;实像/虚像)(记录3组数据)5新问题探究:才行?试一试并记录下实验数据。

②继续将F型光源向凸透镜靠近,当它移到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你能在光屏上找到像么?是实像还是虚像?若移除光屏,眼睛在光屏的位置透过凸透镜看光源,你看到了什么?6交流与小结两个关键点:①一焦分 . ②二焦分.2) (成实像时)物近像像变;物远像像变;3) 实像物像侧;虚像物像侧;【当堂训练】1一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10 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25 cm处,在透镜另一侧可以得到()A.倒立缩小的实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2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距凸透镜15 cm的物体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像,那么应选凸透镜的焦距为()A.5 cmB.10 cmC.20 cmD.30 cm3在做“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某同学在光具座上将蜡烛放置在凸透镜前,然后移动光屏,可他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无法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的像。

【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导学案 苏科版word版

【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导学案 苏科版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初中教育】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导学案苏科版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会使用相关的实验器材,能从观察到的凸透镜成像现象和收集到的有关数据,归纳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3.知道并能说出凸透镜成放大、缩小实像和虚像的条件;4.培养交流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难点:虚像与实像的区别【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依据学习目标认真研读课本P,独立完成“自主学习”;88-902.用双色笔标记出难点、疑点。

【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1.要完成该实验,需要哪些器材?。

2.如下图所示,将实验器材按从左向右的次序依次摆放好,图中1是、2是、3 是,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大致在同一,目的是:。

3.物距是到的距离,焦距是到的距离;用照相机拍照时,被拍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A. 小于焦距B. 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C. 大于2倍焦距D. 以上说法都不对4. 小明在写字台玻璃板上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字变大了。

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凹透镜)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像(填“实”/“虚”)。

【合作探究】————升华学科能力,透析重难点合作探究一:凸透镜成像的几个基本概念:物距(u ):__________________; 像距(v ):__________________; 焦距(f ):;不同的透镜焦距一般不同。

合作探究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我用的凸透镜焦距f=cm .2.组装并调整好实验器材,使三者中心位于同一高度。

调整物距,使光源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观察其大小、正倒的变化并记录物距和像距。

3.小组实验(请认真完成实验,及时记下各种数据)物距与焦距关系 物距(cm ) 像距(cm ) 像的性质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缩小 实像或虚像u ﹥2fu =2f 2f ﹥u ﹥fu =fu ﹤f归纳与提升:当物体逐渐向凸透镜靠近时,光屏必须逐渐 (选填“靠近” 、“远离”)才能接到清晰的像,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是逐渐(选填“靠近” 、“远离”)的,而且是逐渐(“放大”或“缩小” )的。

八年级物理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3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4.3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导学案3 苏科版

第四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2.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相关应用。

【预习探学】1.凸透镜成像时,可成哪几种像?生活中那些物品中用到了凸透镜?【合作互学、交流助学】(一)温故而知新回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填写下列表格:由实验现象可知:1.成实像时,当物距减小时,则像距将(增大/减小),所成的像将;2.成虚像时,当物距减小时,则像距将(增大/减小),所成的像将。

(二)典型例题例1 使用投影仪时,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为10cm,屏幕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若投影片距离镜头为4cm时,屏幕上将( )A.得到正立、缩小的像B.得到正立、放大的像C.得到一个小的光斑D.不能在光屏上看到像例 2 如图所示是透射式投影仪的原理图。

它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放大、_____(正立/倒立)的_______(实/虚)像的原理制成的。

使用时,透明的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屏幕到透镜的距离应_________。

教室后面的同学要求老师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大一些,老师的操作应该是: 适当________(增大/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上/下)移动。

例3 放大镜实际上就是一个镜,它利用了物距一倍焦距时,凸透镜成、的像的原理【总结提学】想一想:在本节课学习中,我还有哪些疑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还想解决哪些新问题?第四章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课后作业班级姓名【课后巩固】1.如图所示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填“等大”、“缩小”或“放大”)、(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凹面镜的作用是,螺纹透镜的作用是;如果图中h=40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 cm.在使用投影仪时,发现在屏幕上的画面太小,正确的调节方法是(填降低或升高)凸透镜,并 (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间的距离.2.甲同学拿着焦距为10cm的放大镜去看离他1.5m远处的乙同学,乙同学却通过放大镜看到了甲同学眼睛成正立放大的、清晰的虚像,则放大镜与甲同学的距离()A.小于10cm B.大于10cm小于20cmC.大于20cm D.等于10cm3.小林在家里拿爷爷的放大镜做实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名词术语】
1、物距与像距
到的距离称为;
到的距离称为。

2、实像与虚像
虚像:由光线的相交而成,虚像被人眼看见,在光屏上呈现。

实像:被人眼看见,在光屏上呈现,由光束而成,实际光的交点称为点。

【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的性质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假设:凸透镜的成像性质与、有关。

设计实验与收集证据:
一、测定凸透镜的焦距
如右图,测得凸透镜的焦距f= .
二、调节装置
调节和,使、和在同一。

目的:使像成在.
注意:如在桌面实验,应使三者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一)成像条件逐条分解
1、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条件:u ,此时v .
2、成倒立、等大、实像的条件:u ,此时v 。

3、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条件:u ,此时v 。

4.不成像的条件:u ,此时v 。

(二)成虚线时的情况
1、u<f时,光屏上像。

2、u<f时,凸透镜成。

3、此时的像与物在侧。

4、观察虚像时,眼睛应在一侧,透过观察。

(三)动态连续观察(成实像时)
现象:当物体靠近透镜时,像透镜,像逐渐。

当物体远离透镜时,像透镜,像逐渐。

口诀:物像像变。

例题:观察凸透镜所成虚像正确的是()
【交流合作】
1、成实像与虚像物距的分界点:焦距处是成和的分界点。

口诀:一倍焦距分.
2、成放大的像与缩小的像的分界点:焦距处是成的像和的像的分界点
口诀:二倍焦距分.
【实验思考】
1、凸透镜成实像时,都是立的;凸透镜成虚像时,都是立的。

2、凸透镜成放大的像时,(一定/不一定)都是虚像;
凸透镜成缩小的像时,(一定/不一定)都是实像。

3、凸透镜成的实像和虚像用眼睛直接观察。

4、实像总是;虚像总是。

5、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找到像,这是什么原因?
(1)物距u f;(2)透镜、光屏、烛焰三者中心不在。

6、如果凸透镜被挡住或摔坏一半,成像性质,亮度。

1.通过课堂实验,请你将下表补充完整: f=10cm
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在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其目的是为了 。

(2)当蜡烛在凸透镜左侧距凸透镜20cm 的时候,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当蜡烛再向凸透镜靠近5cm 时,所成的像的性质是 、 、 。

3.探究烛焰通过焦距是10cm 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此时 ( ) A .a 为物距 B .b 为焦距
C .凸透镜成放大的烛焰像
D .若蜡烛、透镜不动,仅移动光屏,烛焰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提出的探究问题应该是( ) A .凸透镜对光是否有会聚作用 B .凸透镜对光是否有发散作用
C .像的虚实、大小、正倒跟物距有什么关系
D .凸透镜是否能成像
5.当物体距离凸透镜8cm 时,在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个清晰放大的实像,若保持物体与光屏的位置不变,把凸透镜向光屏方向移动2cm ,则在光屏上又成一清晰的缩小的像。

则凸透镜的焦距为( )
A .4cm <f <5cm
B .2cm <f <4cm
C .f <2cm
D .5cm <f <8cm 6.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
距可能是()
A.40cm
B.30cm
C.20cm
D.10cm
7.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
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

则()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
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规律总结
规律1: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比物小,物像异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规律1
规律2: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也在2倍焦距,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与物大小相等,物像异侧。

规律2
规律3: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则像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异侧。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律3
规律4:当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则不成像,成平行光射出。

规律4
规律5: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比物大,物像同侧。

规律5
应用:放大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