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修饰碳纳米管作为低碳醇合成CoMoK催化剂的高效促进剂
高分子物理
f m n a 刊,中] 武小满( r s gs[ o y / 厦门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化 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 , 门 3 10 )郭岩岩 , 厦 6 0 5, 李 辉 ,林 国 栋 , 张鸿 斌 ∥ 厦 门 大 学 学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2 0 ,4 () 4 5 . 0 7 64. 4 ~ 一 一
(H) I 3r, B- 2 5 (H) C 3C6 B- 2 H3 r H2 C1 N C 3 一 2 C H8 C ) I 5 r或 B - s 7 4 一 ( H3 C 2 B 一 N 2 H2 r H1 C N
预 修饰 并辅 以原料 合成 气 中添 加适 量 C 2 O 对于 C O加氢转化率和 C ~一 29 醇时空 产率的显著提高起 重要作用. 图 8表 2
me o s o e s l n n e r d to h t d n t we l g a d d g a ai n h i o e ・P h d o e s o t i i g my・ f s m ・ N y r g l i I c n an n a ・
-
以连续共混过程 中间歇 出料法研究 了聚 丙烯(P / P )聚苯 乙烯(s体系共混过程 中 P) 的扫描 电镜/ sL) P 苯乙烯. 乙烯. 丙烯嵌 段共 聚物(E )P 体系 的部分 S P/ S 相容性,同时说 明 S S研 究聚合物熔 AL 体动态过程的有效性.针对扫描 电镜图 样 ,用重心粒径 以 这~结构参数研究 了 P / s体 系共混过程,利用分布 函数 PP 求取了分散相 P P分 形维数 , 对共混过程 中相分散进行 了研究. 图 8参 l 7 关键词: E 图样分析; SM 相尺度;分形 ;
2 0 ,2 () 8 7 6 0 7 7 6 . 6  ̄8 9 -
2023年中考化学时事热点复习:新材料主题(附答案解析)
2023年中考化学时事热点复习:新材料主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1.(2023•门头沟区一模)北京2022年冬奥会中使用了大量新材料,下列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 B C D速滑冰刀中的钛合金“飞扬”火炬中的聚硅氮烷树脂颁奖礼服中的石墨烯发热材料可降解餐具中的聚乳酸材料A.A B.B C.C D.D 2.(2023•延庆区一模)汽车中部分构件的材料如下,其中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A.气缸体——生铁B.车体——特殊钢C.发动机——铝合金D.轮胎——合成橡胶3.(2022秋•鸡泽县校级期末)以下关于化学与人类关系的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②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③利用化学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的更加美好④利用化学生产农药和化肥,增加粮食产量.A.①②B.①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4.(2021•西城区校级开学)硼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弹性,不与氯气、水反应,可与某些金属制成新型材料.在1200℃~1300℃时,氯化硼(BCl3)蒸气与干燥、纯净的氢气反应可制得硼和氯化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含硼纤维的材料可能具有耐热性B.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只有两种物质为气态C.氯化硼可能与水反应D.该反应需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5.(2020秋•太原期末)中国天眼FAST是目前世界唯一的天眼,它用到的高性能碳化硅是一种新型材料。
如图是硅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粒子属于阳离子B.该粒子的中子数是14C.该粒子达到了相对稳定结构D.在化学反应中该粒子不容易得失电子6.(2020秋•昌平区校级月考)化学反应是一把双刃剑,它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有利有弊,下列化学反应对人类有弊的是()A.开发新材料B.合成药物抑制病毒C.大量燃烧含碳的燃料D.使用清洁能源二.解答题(共3小题)7.(2021•延庆区模拟)北京世园公园里中国馆主体为钢结构,拼装钢材杆件达到1.2万多根,所有杆件均为现场拼装焊接。
碳纳米管的结构_制备及修饰
●自Iijima [1]首次用高分辨透射电镜发现碳纳米管(CNTs)后,碳纳米管及其相关材料以其独特的性质、新颖的结构及许多潜在的应用前景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和关注,而用纳米材料来修饰和填充碳纳米管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2-4]。
探索碳纳米管的物理、化学性能及其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也成为众多科研工作者研究的目标。
碳纳米管的结构比较特殊是由类似于石墨的六边形网络所组成的管状物,独特的纳米中空结构、封闭的拓扑构型及不同的螺旋结构等使其具有大量特殊的优异性能,如导电性好,耐热,机械强度比较高,耐腐蚀,有自润滑性和生物相容性等。
这些优异特性使得碳纳米管在复合材料、储氢材料、催化剂材料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
纳米中空结构使得它有可能作为一种纳米反应器[5]。
作为碳家族的新成员,它有合适的孔径分布,便于金属组分更好地分散[6]。
它独特而又稳定的结构及形貌,尤其是表面性质,能依据人们的需要进行不同方法的修饰,使其适合作为新型催化剂载体[7-8]。
1碳纳米管的性质1.1碳纳米管的结构碳纳米管可分为单壁碳纳米管(SWNTs )和多璧碳纳米管(MWNTs )。
碳纳米管可看作是由石墨烯层片卷成、直径为纳米尺度的圆桶,其两端由富勒烯半球封帽而成。
多壁碳纳米管则是由若干个单层管同心套迭而成的,石墨碳原子中的4个价电子只有3个成键,形成六边形的平面网状结构。
这种排列使石墨中的每个碳原子有一个未成对电子,这个未成对电子围绕着这个碳环平面高速运转,因而使石墨具有较好的导电性,碳纳米管中存在大量的六边形结构,当六边形往外逐渐延伸成为五边形时,会造成碳纳米管突出;而形成七边形时碳纳米管则凹进。
这样就形成了碳纳米管独特的纳米中空结构、封闭的拓扑构型及不同的螺旋结构。
而碳纳米管也由于如此的特殊结构具有了一系列卓越的性质。
1.2碳纳米管的制备电弧法制备碳管的基本原理是在两个相距很近的石墨电极间加上高电压以至放电,放电电弧产生的高温使得阳极石墨棒上的碳物质迅速蒸发,随后蒸发物质中的碳原子以团簇为单元组成多种碳物质形态,沉积于阴极和反应腔壁上,碳纳米管是其中的沉积产物之一。
碳纳米管促进的Co_Mo_K硫化物基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
第27卷第11期催 化 学 报2006年11月Vol.27No.11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N ovember2006文章编号:0253-9837(2006)11-1019-09研究论文:1019~1027碳纳米管促进的Co-Mo-K硫化物基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马晓明, 林国栋, 张鸿斌(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摘要:以自行制备的多壁碳纳米管(CN T)作为添加剂,制备共沉淀型CN T促进的Co-M o-K硫化物基催化剂.实验发现,与未添加CN T的催化剂相比,添加少量CN T可显著提高CO的加氢转化活性和生成低碳醇的选择性.在5.0M Pa,623K, V(CO)∶V(H2)∶V(N2)=45∶45∶10,G HSV=3600ml/(g·h)的反应条件下,Co1M o1K0.3-10%CN T催化剂上CO的转化率达21.6%,相应的总醇(C1~4醇)时空产率为241.5mg/(g·h),产物中C2+醇/C1醇=1.39(C基选择性比).添加少量CN T并不会导致Co1M o1K0.3硫化物基催化剂上CO加氢反应表观活化能发生明显变化,但却导致工作态催化剂表面催化活性M o物种(M o4+)的摩尔百分率有所提高;另一方面,CN T促进的催化剂对H2有更强的吸附活化能力,并能在相当大程度上抑制水煤气变换副反应的发生.这些因素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助剂;钴;钼;钾;硫化物基催化剂;一氧化碳;加氢;低碳醇合成中图分类号:O643 文献标识码:ACo-Mo-K Sulfide-Based Catalyst Promoted by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for Higher Alcohol Synthesis from SyngasMA Xiaoming,LIN Guodong,ZHANG Hongbin*(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hysical Chemistry ofSolid Surfaces,Xiamen University,Xiamen361005,Fujian,China)A bstract:Using home-made multi-w alled carbon nanotubes(CNT)as the promoter,sulfurized Co-M o-K cata-lysts(deno ted as Co i Mo j K k-x%CNT)w ere prepared by the co-precipitation method.Their catalytic perfor-mance for higher alcohol synthesis from sy ngas w a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 ith that of the CNT-free counter-part(Co i Mo j K k).Appropriate incorporation of a minor amount of CN T into Co i Mo j K k led to a sig nificant in-crease in CO conversion and selectivity for the higher alcohols.Under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of5.0MPa,623 K,V(H2)∶V(CO)∶V(N2)=60∶30∶10,and GHSV=3600ml/(g·h),the observed space-time-yield of total (C1-4)alcohols reached241.5mg/(g·h)w ith CO conversion of21.6%over the Co1M o1K0.3-10%CNT cata-lyst,w hich was1.84times that over Co1Mo1K0.3.Ethanol became the dominant product of the CO hydrogena-tion under the conditions mentioned above.The w ater-g as-shift(WGS)side reaction w as inhibited to a greater ex tent over the CNT-promoted catalyst.The results of cataly st characterization indicated that the addition of a minor amount of CNT into the Co1Mo1K0.3catalyst did not cause an obvious change in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for the conversion of CO but led to an increase in the molar percentage of catalytically active Mo-species (M o4+)in the total Mo amount at the surface of the functioning catalyst.Based on the temperature-pro-g rammed deso rption results,it could be inferred that,under the co nditions of the higher alcohol synthesis,there existed a considerably larger amount of reversibly adsorbed H-species on the CN T-promoted catalyst,w hich w ould generate a surface micro-environment with hig h stationary-state concentration of the adsorbed H-species 收稿日期:2006-05-08. 第一作者:马晓明,女,1976年生,博士研究生.联系人:张鸿斌.Tel/Fax:(0592)2184591;E-mail:hbzhang@.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5CB221403)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473063,20590364)资助项目.on the catalyst and thus increase the rate of a series of surface hydrogenation reactions.In addition,hig h station-ary-state concentration of adsorbed H-species on the surface of catalyst w ould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WGS side re-action.These factors contribute co nsiderably to the increase in the main product yield.Key words:multi-w alled carbon nano tube;promoter;cobalt;molybdenum;potassium;sulfide-based catalyst; carbon monoxide;hydrogenation;higher alcohol synthesis 煤基醇醚(包括甲醇、低碳醇和二甲醚)燃料是基于能源化工原料多样化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燃料化学品.低碳醇已被证实是高辛烷值、低污染的车用燃料添加剂,可与汽油混合配成醇-油混合动力燃料,也可直接单独使用[1].近年来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甲基叔丁基醚(M TBE)作为油品添加剂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州)已被禁用,使得低碳醇作为油品添加剂的实用价值倍增.通过煤基合成气生产低碳醇技术的大型化可望大幅度降低其生产成本,使醇燃料或醇-油混合燃料可以同多碳、多用途的汽油烃相竞争甚至更便宜,这将有利于能源化工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现有的低碳醇合成工艺单程转化率及生成醇的选择性均较低,大多数体系合成的主要产物是甲醇而非低碳醇[2~6],使其商业应用大受限制.高度活泼、尤其对低碳醇合成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新催化剂的研制及相应高效低碳醇合成过程的开发一直是许多研究工作的目标. 多壁碳纳米管(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NT)是一类新奇的碳素纳米材料[7].典型的CNT 具有由sp2-C组成的类石墨平面,这些平面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纳米级管状结构.这类材料具有一些独特的物化性质,诸如高的机械强度、类石墨结构的管壁、sp2-C构成的表面、纳米级的管腔、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以及对H2的强吸附能力等.作为一种新型碳素催化剂载体或促进剂,CN T近年来受到国际催化学术界与日俱增的关注[8,9],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选择加氢[10]、氢甲酰化[11]、选择脱氢[12]、选择氧化[13]、氨合成[14]、费托合成[15]和甲醇合成[16]等,呈现出令人鼓舞的前景. 我们曾报道了一种CNT促进的Co-Cu氧化物基催化剂[17],其催化转化合成气(H2/CO/CO2)制低碳醇显示出高的转化活性和异常高的生成C2+含氧产物的选择性.本文以研发实用新型耐硫催化剂为目的,用自行制备的CNT作为促进剂,制备了共沉淀型CNT促进的Co-Mo-K硫化物基催化剂,其催化CO加氢生成低碳醇兼具高活性和优良的C2+醇选择性,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1 实验部分1.1 催化剂的制备 CNT按前文[18]报道的方法制备.制得的CNT 粗产物在363K下经浓硝酸浸渍回流处理8h,更新浓硝酸液,再次浸渍回流处理8h,经洗涤及383 K下烘干后备用.CNT促进的Co-Mo-K硫化物基催化剂(记为Co i Mo j K k-x%CN T,x%为质量百分数,下同)采用共沉淀和浸渍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具体操作如下:在358K下(水浴加热),将计量的Co(NO3)2·6H2O和(NH4)6M o7O24·4H2O(均为AR 级)的水溶液等速、并流滴加入装有一定量CNT的玻璃容器中,强烈搅拌并维持溶液的pH≈5,4h后停止加热,继续搅拌4h,然后停止搅拌让其自然降温,静置过夜;沉淀物经抽滤并用去离子水洗涤至滤液呈中性,于383K烘干4h,纯N2气氛下于773 K焙烧4h,冷至室温后按等容浸渍法用计量的K2CO3溶液浸渍,经383K下烘干后于673K纯N2气氛保护下焙烧4h,即得CN T促进的Co-Mo-K 催化剂的氧化态前驱物;经压片后筛分出40~80目样品作活性评价之用.作为参比的不含CNT的对应催化剂(记为Co i M o j K k)的制备程序同上. 1.2 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合成气制低碳醇反应活性评价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GC组合系统上进行,每次试验催化剂用量为0.8g.反应前将催化剂的氧化态前驱物在常压和n(CS2)∶n(H2)=5/95(摩尔比)的混合气流(流速为30ml/min)中,按一定程序升温进行原位预还原/硫化处理,硫化温度673K,历时6h,然后降至反应温度,导入原料合成气进行反应.低碳醇合成反应在2.0~5.0MPa,573~623K,V(H2)∶V(CO)∶V(N2)=45∶45∶10,GHSV=2400~3600 ml/(g·h)的反应条件下进行.从反应器出口排出的反应尾气立即卸至常压,经保温管道(温度保持在403K)直送气相色谱仪六通阀进行取样,由GC-950型气相色谱仪(上海海欣色谱仪器公司)联合热导检测器(TCD)和氢焰检测器(FID)进行在线分析.前1020催 化 学 报第27卷者色谱柱填料为TDX -01碳分子筛,柱长2m ,用H 2作载气,在室温下工作,用于分离检测CO ,N 2(作为内标)和CO 2;后者色谱柱填料为5%Car -bow ax 20M /Carbopack B ,柱长60cm ,用N 2作载气,工作温度保持在403K ,用于分离检测低碳烃、低碳醇及其它含氧化合物.CO 转化率和CO 2生成选择性由N 2内标法测算,醇、烃等含碳产物的选择性和时空产率由C 基归一化法计算.1.3 催化剂物化性能的表征 透射电镜(TEM )观测在荷兰Philips 公司产的Technai F 30型场发射透射电镜或日本Hitachi 公司产的H -600型透射电镜上进行.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测试在美国PHI 公司产的Quantum 2000Scanning ESCA M icroprobe 能谱仪上进行,以Al K α(15kV ,25W ,h ν=1486.6eV )为激发源,C 1s (E b =284.6eV )为内标.N 2-BET 比表面积测量在M icromeritics Tristar -3000(Carlo Erba )型吸附仪上进行. 程序升温还原/程序升温脱附(H 2-TPR /TPD )测试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GC 组合系统上进行.H 2-TPR 测试所用试样为氧化前驱态催化剂,每次用量为10m g .试样先在Ar 气流中程序加热至573K 以吹扫、净化其表面,历时90min 后降至室温,切换导入流速为40ml /min 的低氢还原气(V (H 2)∶V (N 2)=5∶95),然后以10K /min 的升温速率在293~723K 温度范围进行H 2-TPR 测试.反应器出口处依次置入固体碱(KOH )柱和3A 沸石分子筛柱,通过其吸收/吸附以除去催化剂金属氧化物组分被氢还原时产生的水汽.程序升温还原过程中H 2信号的变化由在线Shimadzu GC -8A 型气相色谱仪(TCD 检测器)跟踪记录.H 2-TPD 测试所用试样为经原位预还原/硫化处理的准工作态催化剂,每次用量为50mg .试样在Ar 气流中于573K 吹扫30min ,然后降温至433K ,导入高纯H 2(纯度99.999%)并在H 2气流(流速为40ml /min )中降至室温,吸附2h ,再切换为载气Ar 进行吹扫,直至气相色谱仪工作基线平稳,再以10K /min 的升温速率在293~823K 温度范围进行H 2-TPD 测试,脱附尾气由气相色谱仪TCD 进行在线检测.2 结果与讨论2.1 催化剂组成的优化 图1示出了Co ∶M o ∶K 摩尔比固定为1∶1∶0.3时改变CNT 添加量得到的一系列Co 1M o 1K 0.3-x %CNT 催化剂上低碳醇合成的反应结果.观测到的含碳产物包括CO 加氢反应的主产物C 1~4醇和C 1~3烃,以及水煤气变换副反应生成的CO 2.可以看出,当CNT 添加量为10%时,CO 转化率和总醇得率均达最高.在Co 1Mo 1K 0.3-10%CN T 催化剂上,低碳醇合成总醇得率达11.0%,而其它5种催化剂上这个值依次为9.8%,8.3%,7.9%,7.3%和6.1%.图1 不同CNT 添加量的Co -Mo -K 硫化物基催化剂上低碳醇合成(HAS )的反应结果Fig 1 Results of higher alcohol synthes is (HAS )oversul furized Co 1M o 1K 0.3-x %CNT catalysts w ith varying CNT addition (1)X (CO ),(2)S (C 2+-al c ),(3)S (C 1-4-alc ),(4)Y (C 1-4-alc )(Reaction conditions :2.0M Pa ,603K ,V (H 2)∶V (CO )∶V (N 2)=45∶45∶10,GHS V =2400ml /(g ·h ),18h .) 现有的碱(K 2CO 3)促进的MoS 2基催化剂上,CO 加氢的主要产物是甲醇而非低碳醇[2~6].Co 的加入有助于提高CO 的转化活性和生成C 2+醇的选择性[19],但Co /Mo 摩尔比并非越高越好,存在着一个Co 与Mo 的最佳比例.在优化CN T 添加量的基础上,对Co 和Mo 的相对含量进行优化.令CNT 添加量保持在10%,K /Mo 摩尔比固定为0.3,考察了不同Co /Mo 摩尔比的催化剂上的低碳醇合成反应,结果示于图2.由图可知,催化剂中Co 和M o 的摩尔比为1时结果最好,此时催化剂上低碳醇合成的总醇得率达11.0%,而其它4种催化剂上这个值依次为9.8%,5.9%,5.4%和4.7%. 在优化CN T 添加量和Co /Mo 摩尔比的基础上,对K 和M o 的相对含量进行优化.固定CN T 添1021第11期马晓明等:碳纳米管促进的Co -M o -K 硫化物基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图2 不同Co /Mo 摩尔比CNT 促进的Co -Mo -K 硫化物基催化剂上低碳醇合成的反应结果Fig 2 Results of HAS over sulfurized Co x M o 1K 0.3-10%CNT catalysts w ith varying Co /M o molar ratio(1)X (CO ),(2)S (C 2+-alc ),(3)S (C 1-4-alc ),(4)Y (C 1-4-alc )(Reaction conditions are the same as in Fig 1.)图3 不同K /Mo 摩尔比CNT 促进的Co -Mo -K 硫化物基催化剂上低碳醇合成的反应结果Fig 3 Res ults of HAS over sulfurized Co 1M o 1K x -10%CNTcatalysts w ith varying K /M o molar ratio(1)X (CO ),(2)S (C 2+-alc ),(3)S (C 1-4-alc ),(4)Y (C 1-4-alc )(Reaction conditions :5.0M Pa ,603K ,V (H 2)∶V (CO )∶V (N 2)=45∶45∶10,GHSV =3600ml /(g ·h ),18h .)加量为10%,Co /Mo 摩尔比为1,考察了K 和Mo 相对含量的变化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示于图3.在不含钾的样品上,反应产物主要为烷烃;加入钾组分后,总醇得率随助催化剂钾含量的增加而上升,并在K /Mo =0.3(摩尔比)时达到极大值;随着钾含量的继续增加,总醇得率转而逐渐下降.因此最佳K /Mo 摩尔比为0.3.图4 Co 1Mo 1K 0.3-10%CNT 及Co 1Mo 1K 0.3硫化物基催化剂上合成气制低碳醇的反应结果Fig 4 Results of HAS over the sulfurized Co 1M o 1K 0.3-10%CNT (a )and Co 1M o 1K 0.3(b )catalysts (1)X (CO ),(2)S (M eOH ),(3)S (EtOH ),(4)S (C 2+-alc ),(5)S (C 1-4-al c ),(6)S (C 1-3-HC ),(7)S (CO 2)(Reaction conditions are the same as in Fig 3except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2.2 CNT 促进的催化剂上低碳醇合成的反应特性 为了解CNT 促进的催化剂上低碳醇合成的反应特性,合成气制低碳醇反应活性评价在较高的压力(5.0MPa )和空速(3600ml /(g ·h ))条件下进行,图4示出了Co 1Mo 1K 0.3-10%CNT 催化剂及不含CNT 的相应催化剂上合成气制低碳醇的对比评价结果.在两种催化剂上合成气的转化化学行为存在一些相似性,原料气CO 的转化率、产物C 2+醇和C 1~3烃的选择性均随反应温度的上升而增加,甲醇和总醇的选择性则随反应温度上升而下降.但两种催化剂上合成气制低碳醇的反应度则有明显差别:在623K 时,在CN T 促进的催化剂上,CO 的转化率达21.6%,相应产物总醇和C 2+醇的选择性分别为61.5%和41.3%,均高于不含CNT 催化剂上的相应值.1022催 化 学 报第27卷 图5示出CNT 促进的催化剂及不含CN T 的催化剂上低碳醇合成的产物分布.在CN T 促进的催化剂上,5.0MPa ,623K 条件下,总醇和C 2+醇的C 选择性分别达61.5%和41.3%,均高于不含CNT 的催化剂上的相应值(41.1%和25.4%).对于前者,CO 加氢最主要的反应产物是EtOH (C 选择性达27.3%),而对于后者,CO 加氢最主要的反应产物则是甲烷(C 选择性为27.7%).图5 Co 1Mo 1K 0.3-10%CNT 及Co 1Mo 1K 0.3硫化物基催化剂上合成气制低碳醇的产物分布Fig 5 Product distribution of HAS over the sulfurized catalysts(a )C o 1M o 1K 0.3-10%CNT ,(b )Co 1M o 1K 0.3(Reaction conditions are the same as in Fig 3except T =623K .) 实验同时揭示,添加适量CNT 到Co 1M o 1K 0.3基质催化剂中不仅能提高CO 的转化率和生成低碳醇的选择性,还能在相当大程度上使水煤气变换副反应(CO +H 2O =CO 2+H 2)受到抑制.在573~633K 温度范围内,CN T 促进的催化剂上副反应产物CO 2的选择性保持在16.5%~12.5%;而相同条件下在不含CNT 的相应催化剂上,CO 2的选择性高达33.9%~28.5%.前者不及后者的一半. 表1示出两种催化剂上低碳醇合成的时空产率.在623K 时,CNT 促进的催化剂上总醇STY达241.5mg /(g ·h ),是不含CNT 参比体系对应值(131.0mg /(g ·h ))的1.84倍.对于前者,产物中C 2+醇/C 1醇=1.39(C 基选择性比),作为汽油添加剂甚或马达代用燃料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表1 添加C NT 前后催化剂上低碳醇合成的时空产率Table 1 ST Y of HAS over the CNT -promoted CoM oK -sulfide catalyst and the CNT -free counterpartCatal ystT /K STY /(mg /(g ·h ))M eOH EtOH PrOH BuOH C 2+-alc C 1-4-alc C 1-3-HC CO 2Co 1M o 1K 0.3-10%CNT613106.384.820.412.4117.6223.846.284.6623101.298.025.217.2140.3241.562.093.563377.8123.437.423.1183.9261.698.6107.5Co 1M o 1K 0.361366.341.211.13.155.4121.738.5133.962362.050.215.03.869.0131.057.9160.263352.052.320.06.278.6130.672.9172.2Reaction conditions are the same as in Fig 3except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 图6示出Co 1Mo 1K 0.3-10%CNT 催化剂在5.0M Pa ,623K 的反应条件下100h 操作稳定性的考察结果.在经历反应初始24h 之后,催化剂达到比较稳定的活性状态,CO 的转化率、总醇及C 2+醇的选择性分别达到22.4%,69.3%和45.0%;在反应100h 之后,催化剂的活性无明显下降,CO 的转化率、总醇及C 2+醇的选择性仍分别保持为21.7%,69.0%和44.7%. 对添加CNT 前后催化剂上CO 加氢制低碳醇反应的表观活化能进行了测试,结果示于图7.在Co 1M o 1K 0.3-10%CNT 催化剂上,CO 加氢转化的表观活化能为74.3kJ /mol ,与不含CNT 催化剂上的相应值(80.2kJ /mol )相当接近.这表明少量CNT 促进剂的加入并不会引起CO 加氢反应表观活化能发生明显变化,意味着反应主要途径的速率决定步骤并不因添加少量CNT 而有所改变.1023第11期马晓明等:碳纳米管促进的Co -M o -K 硫化物基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图6 在硫化Co 1Mo 1K 0.3-10%CNT 催化剂上低碳醇合成反应100h 的操作稳定性Fig 6 Operation stability of HAS over the sulfurizedCo 1M o 1K 0.3-10%CNT catalyst lasting 100h (1)X (CO ),(2)S (C 1-4-al c )(Reaction conditions are the same as in Fig 3except T =623K .)图7 Co 1Mo 1K 0.3-10%C NT 及Co 1Mo 1K 0.3硫化物基催化剂上低碳醇合成的表观活化能Fig 7 Arrhenius plots of HAS over the sulfurized catalysts(1)Co 1M o 1K 0.3-10%C NT ,(2)Co 1M o 1K 0.3(Reaction conditions :2.0M Pa ,V (H 2)∶V (CO )∶V (N 2)=45∶45∶10,GHSV =6000ml /(g ·h ),18h .)2.3 C NT 促进的催化剂的表征 显然,CN T 促进的催化剂上合成气制低碳醇较高的转化活性和选择性与作为促进剂的CN T 的结构和性质密切相关.图8(a )示出该类CNT 的TEM 照片.结合H RTEM ,XRD 和N 2吸附-脱附结果可知,该类CNT 为多壁碳纳米管(M WCNT ),外管径为15~45nm ,内管径为3~5nm ,比表面积约为140m 2/g .这种CN T 由一片片具有类石墨片状结构的锥形面沿中空的管轴叠合而成,管壁纵截面呈所谓“鱼骨形”[18].元素分析和程序升温氧化(O 2-TPO )测试结果表明,纯化后的CN T 样品中碳含量≥99%,石墨状碳含量>90%.程序升温加氢(H 2-TPH )测试结果表明,该类石墨状碳与高纯H 2气发生加氢反应的温度≥773K ,表明这类CNT 在通常的低碳醇合成反应条件下对H 2是稳定的[17].图8(b )示出Co 1Mo 1K 0.3-10%CN T 催化剂(氧化态)的TEM 照片.由图可见,经预氧化处理的CNT 能相当均匀地分散于Co 1M o 1K 0.3组分中.图8 C NT 和CNT 促进的催化剂的TEM 照片Fig 8 TEM images of the CNT (a )and the Co 1M o 1K 0.3-10%CNT catalyst (b ) 图9示出CN T 促进的催化剂及不含CNT 的相应催化剂(均为氧化前驱态)的H 2-TPR 测试结果.含CNT 的试样上,H 2的还原峰从448K 开始,在623K 达到峰顶,还原过程至708K 结束.还原峰峰形较宽且不对称,很可能包含多个相互部分重叠的子峰,对应于CoO x 和MoO y 两种金属氧化物组分连续多步单电子还原的贡献.对于不含CNT 的参比样,H 2的还原峰直到648K 才开始(比含CNT 的样品高约200K ),在685K 达到峰顶(比含CNT 的样品高约62K ),还原过程至713K 结束,整个还原峰的面积只及前者的27%.鉴于含CN T 样品的1024催 化 学 报第27卷Co 1Mo 1K 0.3含量是不含CNT 样品的90%(质量分数),因而可粗略估算出在本文的H 2-TPR 测试条件下,含CN T 样品单位质量Co 1Mo 1K 0.3的还原“比耗氢量”是不含CN T 催化剂的4.1倍.高的“比耗H 2量”意味着在单位质量Co 1M o 1K 0.3中可还原至较低价态的Co x Mo y 物种所占份额较高.根据主还原峰温度的高低及“比耗H 2量”的多寡,容易判断CNT 促进的Co -Mo -K 催化剂样品的可还原性比不含CNT 催化剂样品的可还原性高得多.这意味着工作态催化剂上将会有较多的Co x M o y 物种被还原至具有催化活性的较低价态,导致CO 加氢“比反应速率”明显提高.表2 工作态催化剂表面不同价态Mo 物种的XPS 结合能及相对含量Tabl e 2 Binding energies and relative contents (molar percentage )of the M o n +species w ith differentvalence states at the surface of the functioning catal ystsCatal ystE b of M o 3d 5/2(eV )M o 4+M o 5+M o 6+Relative conten t (%)M o 4+M o 5+M o 6+Co 1M o 1K 0.3-10%CNT228.9229.6232.088.19.32.6图9 Co 1Mo 1K 0.3-10%CNT 及Co 1Mo 1K 0.3催化剂氧化态前驱物的H 2-T PR 谱Fig 9 H 2-TPR profiles of the catalysts (oxide -precursor )(1)Co 1M o 1K 0.3-10%C NT ,(2)Co 1M o 1K 0.3图10 工作态催化剂的XPS 谱Fig 10 XPS spectra of the functioning catalysts (a )Co 1M o 1K 0.3-10%CNT ,(b )Co 1M o 1K 0.3 图10示出CNT 促进的催化剂及不含CNT 催化剂的工作态试样的Co 2p 和Mo 3d 的XPS 谱.两个试样的Co 2p 峰的位置及形状无明显差别,Co 2p 3/2和Co 2p 1/2峰分别出现在779.0和795.0eV ,它们的峰面积比约为2.这是与M o 物种发生相互作用并生成Co -M o -S 复合硫化物的Co 物种的特征[20].鉴于工作态催化剂表面存在混合价态的M o ,在利用计算机解叠多重谱峰时,为便于与文献报道的有关结果及标准试样的M o 3d 结合能作比较,参照文献[21],假设对于Mo 6+,Mo 5+和Mo 4+等Mo 物种,其ΔE b =E b (Mo 3d 3/2)-E b (M o 3d 5/2)≈3.1eV ,同一价态Mon +的3d 5/2和3d 3/2二谱峰的相对峰面积比约为1.5.解谱结果表明,在还原性反应气氛(H 2,CO 等)的作用下,大部分Mo n +均被还原至较低价态,工作态催化剂表面M o 物种主要是Mo 4+,其次是Mo 5+,M o 6+相对含量甚少.这与文献[22]报道的相关体系中Mo 4+(占主体量)和M o 5+共存的情形相似.从计算机辅助拟合所得谱峰相对面积强度可估算出两种催化剂表面不1025第11期马晓明等:碳纳米管促进的Co -M o -K 硫化物基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同价态Mo 物种的相对含量,结果见表2.可以看出,CN T 促进的催化剂表面Mo 4+物种的摩尔分数是不含CNT 催化剂相应值的1.14倍. 一般认为Co -Mo 基催化剂表面低价Mo n +物种(主要是Mo 4+)是CO 吸附活化、解离生成金属卡宾并后续CO 插入以及碳链增长的活性中心[23],工作态催化剂表面Mo4+物种的浓度越大,催化剂活性越高.与不含CNT 的Co 1M o 1K 0.3基质催化剂相比,含CN T 的催化剂较高的低价表面Mo n +物种(主要是Mo 4+)浓度是其可还原性较高的必然结果,这使得其催化CO 加氢转化活性显著提高.2.4 工作态催化剂的H 2-TPD 表征及CNT 促进剂的作用本质 近年来,利用纳米碳材料(尤其是纳米碳管、碳纤维和机械研磨过的石墨)作为H 2的吸附剂在实验上和理论上相当引人注目.Ishikaw a 等[24]证实,石墨化的炭黑表面能够快速交换/平衡H 2/D 2混合物,在常温常压下测得其解离速率为4.2×10-7mol /(s ·(m 2-ASA ))(式中的ASA 代表活性表面积,不论所研究碳材料的性状,其ASA 是指位于石墨底平面边沿的那些暴露的C 原子的总表面积,其值系通过O 2在那些表面位上的化学吸附量来测定).先前的H 2-TPD 结果[25]显示,H 2在CNT 上的吸附在常温常压下就能发生,绝大部分(约99%)H 2在CNT 上的吸附是可逆的,在低于723K 的温度下,H 2/CNT 吸附体系的脱附产物几乎全为H 2气;773K 以上高温下的脱附产物不仅含有H 2,也含有CH 4,C 2H 4和C 2H 2等C 1/C 2烃混合物.这暗示H 2在CN T 上的吸附兼具非解离和解离两种吸附态,这从先前对H 2/CNT 吸附体系的Raman 表征研究[26]也可获得佐证. 图11示出两种催化剂上的H 2-TPD 谱.可以看出,每条谱线都包含1个低温峰(峰Ⅰ)和1个高温峰(峰Ⅱ).低温峰源于弱吸附氢物种(可能主要为分子态吸附氢)的脱附,高温峰可归属于强吸附氢物种(主要为解离化学吸附氢)的脱附.表3给出了这些峰Ⅰ和峰Ⅱ的相对面积强度.可以想象,在本文的低碳醇合成反应温度范围(573~633K )内,与峰Ⅰ相关的那类氢吸附物种的表面浓度相当低,工作态催化剂表面绝大多数的氢吸附物种是同峰Ⅱ相关的那类氢吸附物种.由表可知,两种催化剂的峰Ⅱ的相对面积强度比为100/22.这个大小顺序恰好与这两种催化剂上低碳醇合成反应活性的实验观测顺序相一致,因此我们推测峰Ⅱ对应的强吸附氢物种与低碳醇合成反应活性密切相关.图11 Co 1Mo 1K 0.3-10%CNT 及Co 1Mo 1K 0.3催化剂的H 2-TPD 谱Fig 11 H 2-TPD profiles of the catalysts (1)Co 1M o 1K 0.3-10%CNT ,(2)Co 1M o 1K 0.3表3 催化剂H 2-TPD 谱中峰Ⅰ和峰Ⅱ的相对面积强度Tabl e 3 Relative area intens ity of peaks Ⅰand Ⅱin H 2-TPDprofiles for the catal ysts CatalystRelative area intensity Peak ⅠPeak ⅡCo 1M o 1K 0.3-10%CNT 36100Co 1M o 1K 0.333 22 基于上述结果,本文认为,与不含CN T 的参比体系相比,在含CNT 促进剂的工作态催化剂上存在较大数量的可逆吸附氢物种,营造出具有较高活泼氢稳态浓度的表面氛围.这些活泼氢吸附物种通过氢溢流作用容易传输到催化活性位,从而提高低碳醇合成过程中一系列表面加氢反应的速率.这同先前报道的CN T 促进的Cu -ZnO -Al 2O 3和Co -Cu 催化剂上合成气分别制甲醇和低碳醇的情形十分相似[16,17].另一方面,催化剂表面高稳态浓度的吸附氢物种在相当程度上使水煤气变换副反应受到抑制,这对低碳醇合成产率的提高也有相当贡献.3 结论 多壁碳纳米管可作为合成气制低碳醇Co -Mo -K 硫化物基催化剂的优良促进剂.适当组合少量CNT 到Co -Mo -K 硫化物基催化剂中能显著提高CO 加氢转化活性和低碳醇的生成选择性.多壁碳纳米管对氢吸附和活化的优异性能在促进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提高,以及抑制水煤气变换副反应等1026催 化 学 报第27卷方面可能都起重要作用.为了弄清CN T助催剂促进低碳醇合成选择性提高的作用机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对低碳醇合成反应条件下催化剂表面产生的中间物种进行原位表征,是很有必要的.参考文献1 Chianelli R R,Lyons J E,M ills G A.Catal Today,1994, 22(2):3612 Herman R G.S tud Surf Sci Catal,1991,64:2653 For zatti P,T ronconi E,P asquon I.Catal Rev-Sci Eng, 1991,33(1-2):1094 Stiles A B,Chen F,Harrison J B,Hu X D,Sto rm D A, Yang H X.I nd Eng Chem,Res,1991,30(5):8115 Slaa J C,Van Ommen J G,Ro ss J R H.Catal Today, 1992,15(1):1296 Ver kerk K A N,Jaeger B,Finkeldei C H,Keim W.Appl Catal A,1999,186(1-2):4077 Iijima S.Nature,1991,354(6348):568 Serp P,Corrias M,K alck P.Appl Catal A,2003,253(2):3379 Zhang H B,Lin G D,Yuan Y Zh.Curr Top Catal, 2005,4:110 Planeix J M,Coustel N,Coq B,Brotons V,Kumbhar P S,Dutar tre R,Geneste P,Bernier P,Ajay an P M.J AmChem Soc,1994,116(17):793511 Zhang Y,Zhang H B,Lin G D,Chen P,Yuan Y Zh, T sai K R.Appl Catal A,1999,187(2):21312 Liu Z J,Xu Z,Yuan Z h Y,Lu D,Chen W,Z hou W.Catal Lett,2001,72(3-4):20313 Li Ch B,Pan W X,Wong W K,Li J L,Qiu X Q,Chen X P.J Mol Catal A,2003,193(1-2):7114 Chen H B,Lin J D,Cai Y,Wang X Y,Yi J,W ang J, Wei G,Lin Y Z h,Liao D W.Appl S ur f Sci,2001,180 (3-4):32815 V an Steen E,Prinsloo F F.Catal Today,2002,71(3-4):32716 Dong X,Zhang H B,Lin G D,Yuan Y Z h,Tsai K R.Catal Lett,2003,85(3-4):23717 Zhang H B,Dong X,Lin G D,Liang X L,Li H Y.Chem Commun,2005,40:509418 Chen P,Z hang H B,Lin G D,Hong Q,T sai K R.Car-bon,1997,35(10-11):149519 Li Z h R,Fu Y L,Bao J,Jiang M,Hu T D,Liu T,Xie Y N.Appl Catal A,2001,220(1-2):2120 Okamo to Y,O chiai K,K awano M,Kobay ashi K,Kubota T.Appl Catal A,2002,226(1-2):11521 Abar t J,Delgado E,Ertl G,Jeziorowshi H,K nözing er H,T hiele N,Wang X Zh,T aglauer E.Appl Catal,1982,2(3):15522 Venezia A M.Catal Today,2003,77(4):35923 M uramatsu A,T atsumi T,T ominag a H.J Phys Chem, 1992,96(3):133424 Ishikawa Y,A ustin L G,Brown D E,Walker P L Jr.In:Walker P L Jr,T hrow er P A eds.Chemistry and Physics of Carbon,V ol12.New York:M arcel Dekker,1975.3925 周振华,武小满,王毅,林国栋,张鸿斌.物理化学学报(Zhou Zh H,Wu X M,Wang Y,Lin G D,Zhang HB.Acta Phys-Chim Sin),2002,18(8):69226 Zhang H B,Lin G D,Zhou Zh H,Dong X,Chen T.Carbon,2002,40(13):2429(Ed XY Q;Pr L YX)1027第11期马晓明等:碳纳米管促进的Co-M o-K硫化物基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
新型碳纳米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新型碳纳米材料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1.电催化反应碳纳米材料作为催化剂,可以在电催化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首先,碳纳米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电化学活性,可以作为电子传输媒介。
其次,碳纳米材料具有大比表面积,能提供更多的反应活性位点。
例如,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可以用作燃料电池和电解水制氢的催化剂,能有效促进氧还原反应。
2.气相催化反应碳纳米材料在气相催化反应中也具有广泛的应用。
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碳纳米材料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提高催化剂的分散性和活性。
此外,碳纳米材料还可以通过改变其表面性质进行催化剂的选择性调控。
例如,碳纳米管可以用作催化剂载体,并通过调控管内氧原子含量来选择性催化氧化反应。
此外,碳纳米带可以用作催化剂,通过改变其宽度、长度和形状等结构参数来调控气相催化反应的选择性和活性。
3.液相催化反应碳纳米材料在液相催化反应中也展现出了独特的催化性能。
由于其大比表面积和高度可调控的结构特性,碳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触媒载体性能,可以改善催化剂的稳定性和选择性。
此外,碳纳米材料还能够通过改变其表面化学性质来调控催化反应的速率和选择性。
例如,石墨烯和碳纳米管可以作为催化剂载体,并通过表面官能团修饰来调控催化反应的选择性和活性。
4.其他应用领域除了上述应用领域,碳纳米材料还在其他领域展现出了潜力。
例如,碳纳米管可以用作催化剂载体,在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此外,由于碳纳米材料具有较低的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还可以应用于生物催化反应和药物催化反应等领域。
总之,新型碳纳米材料在催化反应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碳纳米材料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可以用作催化剂载体、反应活性位点和选择性调控因子等,有效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随着碳纳米材料的研究不断深入,相信在催化领域中会有更多新的应用和进展。
催化剂 碳纳米管
催化剂碳纳米管碳纳米管是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和优异性能的催化剂。
它由碳原子构成,形成了空心的纳米管状结构。
碳纳米管具有很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导电性、导热性,使其在催化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碳纳米管作为催化剂,具有许多独特的特性。
首先,它具有优异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碳纳米管能够提供丰富的活性位点,使其能够高效催化各种反应。
其次,碳纳米管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使用性。
与其他催化剂相比,碳纳米管在催化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能够长时间保持催化活性,并且可以通过简单的再生步骤实现重复使用。
此外,碳纳米管还具有较好的抗毒性和抗中毒性能,能够抵御催化反应中产生的有害物质的影响。
碳纳米管在催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碳纳米管可以用作电催化剂。
由于其良好的导电性和高比表面积,碳纳米管可以作为电催化剂用于电化学反应,如燃料电池和电解水制氢等。
其次,碳纳米管还可以用作气体催化剂。
由于其空心的纳米管状结构,碳纳米管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使其在气体催化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性能。
此外,碳纳米管还可以用于液相催化反应和固相催化反应等。
在催化剂研究领域,碳纳米管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目前,研究人员正在不断探索碳纳米管的催化性能和应用。
通过调控碳纳米管的结构、形貌和表面性质,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此外,还可以将碳纳米管与其他功能材料相结合,形成复合催化剂,以进一步拓展其应用领域。
碳纳米管作为一种特殊的催化剂,具有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性能。
它在催化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相信碳纳米管催化剂将在未来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碳纳米管技术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
碳纳米管技术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能源利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针对能源的研究也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话题。
其中,催化领域的发展对于能源的利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碳纳米管技术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则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碳纳米管,是由碳元素构成的一种纳米级管状材料。
由于碳纳米管具有导电、导热等优良性质,因此它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也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应用之一,则是在催化领域中。
首先,碳纳米管技术可以被用于制备高效的催化剂。
通过在碳纳米管表面进行化学修饰或者组装,人们可以制造出各种不同的催化剂。
由于碳纳米管具有高度的导电性以及化学惰性,因此它可以作为稳定的催化剂载体,为催化反应提供高效的催化作用。
其次,碳纳米管技术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还可以被用于制备高效的催化反应体系。
由于碳纳米管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以及多孔结构,因此在其表面进行催化反应,可以大大提高反应的效率。
同时,通过合理的化学修饰或者组装,碳纳米管还可以被制造成一系列针对特定催化反应的高效型催化剂。
这对于提高催化反应的速率以及选择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最后,碳纳米管技术还可以被用于制备高效的能源转化器。
由于碳纳米管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质,因此它可以被用于制备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柔性电池等能源转化器。
这些能源转化器具有高能量密度、低成本以及长寿命等优点,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总之,碳纳米管技术在催化领域中的应用,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针对碳纳米管技术的研究,不仅可以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以及选择性,还可以制造高效的催化剂、高效的催化反应体系,以及高效的能源转化器。
这对于推动当前能源领域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023版新教材高考化学复习特训卷第二部分仿真模拟冲刺标准练四
仿真模拟冲刺标准练(四)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C —12 O —16 S —32 Cl —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我国科学家成功利用CO 2人工合成淀粉,使淀粉生产方式从农业种植转为工业制造成为可能,其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醇可用于燃料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B .化妆品中添加二羟基丙酮的主要作用为保湿C .淀粉可用于制备葡萄糖D .该过程有利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2.反应Cl 2+2NaOH===NaClO +NaCl +H 2O 可用于制备含氯消毒剂。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l 2是极性分子B .NaOH 的电子式为Na ∶O ···· ∶HC .NaClO 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D .Cl -与Na +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3.下列由废铜屑制取CuSO 4·5H 2O 的实验原理与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装置甲除去废铜屑表面的油污B .用装置乙溶解废铜屑C .用装置丙过滤得到CuSO 4溶液D .用装置丁蒸干溶液获得CuSO 4·5H 2O4.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铁粉能与O 2反应,可用作食品保存的吸氧剂B .纳米Fe 3O 4能与酸反应,可用作铁磁性材料C .FeCl 3具有氧化性,可用于腐蚀印刷电路板上的CuD .聚合硫酸铁能水解并形成胶体,可用于净水5.前4周期主族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的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等,基态时Z 原子3p 原子轨道上有5个电子,W 与Z 处于同一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 (X)<r (Y)<r (Z)<r (W)B .X 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元素的大C .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 的强D .Z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 的弱阅读下列材料,完成6~8题。
碳纳米管促进的Co-Cu氧化物基低碳醇合成催化剂的制备研究
示 出高 的转化 活性 和生 成 C 一 氧产 物异 常 高 的选 z。含 择 性. 文对该 类催 化剂制 备过 程 的一 些重要参数 ( 本 包 括 MWC NTs的添 加量 , oC C / u相对摩 尔 比等 ) 与催化
剂 性能 的相关性 进行 更 为 深 入 的考 察 , 其结 果 为优化
NO V. 2 07 0
20 0 7年 1 月 1
碳 纳米 管 促 进 的 C - u氧化 物 基 低 碳醇 oC 合 成 催 化 剂 的 制 备 研 究
高旭敏 , 董 鑫 , 国栋 , 林 张鸿 斌
( 门 大学 化 学 化 工 学 院化 学 系 , 体表 面物 理 化 学 国 家 重 点实 验 室 , 建 厦 门 3 10 ) 厦 固 福 6 0 5
由于环保方面 的 原 因, 甲基 叔 丁 基 醚 ( B ) 为油 MT E 作
导电 导热 性 、 以及 对 Hz的 吸附 活 化并 促进 吸 附氢 溢
流的优异 性能 , 有 这 些 使 MWC s 有 希 望成 为 所 NT 很
一
些加氢 催MWC NTs 进 C — u催 促 oC
品添加剂在 一些 国家 和地 区 ( 如美 国加 州 ) 已被禁 用 , 加 之 由于石油 日渐短缺 导致 汽油掺 合 甲醇作 为混合动 力燃 料的用量增 加 , 低碳 醇作 为油 品添 加 剂 或 “ 使 油一
化 剂[ , 催化转 化合 成气 ( / O c ) 低碳 醇显 9其 ] H: c / O:制
醇 助溶剂” 的实用 价值 倍 增. 而 , 有 的 低碳 醇 合成 然 现 ( HAS 工艺单程转 化率及 生 成 醇 的选 择性 均 较低 , ) 大
多数 HAS反应 体 系 的产 物 主 要 仍 是 甲醇 ( 如在 碱 掺 杂 的硫化 钼基催化 剂 上或 改 性 的 甲醇 合 成 催化 剂 上 ) 或低碳烃 ( 如在 改性 的 F 合成 催 化 剂 上 ) 而 非低 碳 T 、 ( z ) 2 , 其商业 应用 大受 限制 . C + 醇[ 使 ] 多壁碳 纳米 管 ( MWC s [ 作 为 新 型 纳 米碳 催 NT )5 化 材料 近 年 来 引 起 国 际 催 化 学 术 界 日益 增 加 的 兴 趣L . 6 这类纳米 碳材 料 在 结 构 上 与 中空 的 石 墨纤 维 ] 相近 、 但其 结构 规整 性 较 高 , 有石 墨 化 的 管 壁 、 米 具 纳
高压co歧化法 hipco
HIPCO(High Pressure CO Conversion)是一种高压CO(一氧化碳)歧化方法,被广泛用于制备碳纳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
HIPCO方法是由Richard E. Smalley等人于1997年开发的。
该方法主要通过将CO气体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歧化反应,产生碳原子并用于碳纳米管的生长。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反应装置:将金属催化剂(通常是镍或钴)置于高压反应室中,并设置适当的反应温度和压力控制系统。
2. 创建高压高温条件:引入高压CO气体(通常约100 bar)到反应室中,并升高反应温度(通常在900-1100℃之间),建立反应条件以促进CO的歧化。
3. CO歧化:在高压高温条件下,CO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碳原子。
这些碳原子会在金属催化剂表面聚集并逐渐形成碳纳米管。
4. 收集碳纳米管:碳纳米管会在催化剂表面生长,您可以通过降低温度或其他方法来使碳纳米管从催化剂表面脱附。
随后,可以通过适当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对碳纳米管进行收集和提纯。
HIPCO方法由于其能够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实现碳纳米管的高效制备而受到广泛关注。
然而,这种方法的操作条件要求高且对催化剂的选择和反应参数的控制要求较高。
因此,HIPCO方法需要在专业的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并且需要仔细的操作和控制以确保安全和高效的碳纳米管合成。
此外,HIPCO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质量的产物:HIPCO方法可以制备高质量的碳纳米管,其品质通常较高,直径均一性好,并且长且细长。
2. 生产量大:HIPCO方法可以制备大量的碳纳米管,且生产效率较高,适合于大规模使用。
3. 多功能性:HIPCO方法可以制备多种类型的碳纳米管,包括单壁碳纳米管和双壁碳纳米管等。
此外,HIPCO方法也可用于制备其他碳基纳米结构,如纳米棒和纳米球等。
然而,HIPCO方法仍然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例如,催化剂的选择和反应参数的控制对于制备高质量的碳纳米管至关重要,需要进行严格的操作和控制。
CoO填充多壁碳纳米管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_叶茂
收稿日期:2006-02-27。
收修改稿日期:2006-04-17。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No.2002CB211800)。
*通讯联系人。
E-mail:yanjie@nankai.edu.cn第一作者:叶茂,男,28岁,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无机材料与合成。
"""""#"$%%%%%$"$研究简报CoO填充多壁碳纳米管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叶茂周震卞锡奎高学平阎杰*(南开大学新能源材料化学研究所,天津300071)关键词:多壁碳纳米管;CoO;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图分类号:O613.7;O61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861(2006)07-1307-05CoO-filledCarbonNanotubesasInsertionAnodeMaterialforLithiumBatteriesYEMaoZHOUZhenBIANXi-KuiGAOXue-PingYANJie*(InstituteofNewEnergy&MaterialChemistry,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071)Abstract:TheelectrochemicalperformanceofCoO-filledmulti-walledcarbonnanotubes(MWCNTs)isdescribed.MWCNTswerepurified,openedandfilledwithcobaltsaltinone-stepbywet-chemistryroute.Followedbycalci-nationsinAratmosphere,thesaltfilledintheMWCNTsdecomposedtoCoOsubsequently.Structuralcharacteri-zationofthecompositematerialbyX-raydiffractionand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yshowedthatMWCNTswerefilledbydiscretenano-sizeCoO.ComparedtotheMWCNTspurifiedbyHNO3,theCoO-filledMWCNTsex-hibitedhighercapacityandbettercyclabilityduringgalvanastaticcharge-dischargecyclingandcyclicvoltamme-try(CV)tests.Keywords:MWCNTs;CoO;lithium-ionbatteries;anodematerials碳纳米管自1990年被日本科学家Iijima发现以来[1],由于其独特的结构组成而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弹性模量、高比表面积、良好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等特点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已在催化剂载体、纳米电子器件、储能材料、复合功能材料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
碳纳米管催化剂
碳纳米管催化剂
碳纳米管是一种特殊的碳材料,其富有活性表面和高度结晶的结
构使得它成为一种非常出色的催化剂。
近年来,碳纳米管催化剂在化
学反应、电化学催化、光催化等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
碳纳米管催化剂具有许多优点。
首先,它们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
进行催化反应,因为其活性表面可以有效地加速化学反应的进程。
其次,碳纳米管催化剂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能够催化各种化学反应。
此外,碳纳米管的表面还可以调控催化反应的选择性和产物分布,从
而实现对反应产物的精确控制。
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有机合成、燃料电池、环境治理等方面。
在有机合成中,碳纳米管催化剂可以用于催化氧化
反应、羰基还原反应、异构化反应等。
在燃料电池领域,碳纳米管催
化剂可以用于氧化还原反应,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
在环境治理方面,碳纳米管催化剂可以用于光催化分解废水、去除大气污染物等。
然而,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过程还存在一些困难。
目前,制备
碳纳米管催化剂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气相沉积法、物理气相沉积法、电
化学沉积法等,但这些方法制备的催化剂往往还存在一些缺陷,比如
活性低、选择性差等。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
方法和性能,以提高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价值。
总之,碳纳米管催化剂作为一种新型的催化剂材料,在化学反应、电化学催化、光催化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在未来的研究中,
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制备方法、催化机理及应用领域,以更好地利用碳纳米管催化剂为我们所用。
碳纳米管在催化剂中的应用
碳纳米管在催化剂中的应用近年来,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兴的纳米材料,逐渐引起了科学家们的关注。
其独特的结构和优异的物化性质,使其具备广泛的应用潜力。
其中,在催化剂领域,碳纳米管也展现出了卓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催化反应中。
首先,碳纳米管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催化剂中。
金属催化剂在有机合成、能源存储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由于其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碳纳米管能够提供较优异的载体支撑,增强金属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可再生性。
此外,碳纳米管还能够调控金属纳米粒子的粒径和分散度,进一步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其次,碳纳米管在酶催化反应中的应用也备受关注。
酶作为一种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具有特异性、高效性和温和的反应条件等优点。
然而,酶的稳定性和易失活性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广泛应用。
碳纳米管通过与酶的固定化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酶的稳定性和可重复使用性。
此外,碳纳米管还能够通过调控酶的构象和微环境,影响酶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因此,碳纳米管在生物催化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外,碳纳米管还在电化学催化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电化学催化剂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电解水制氢等能源转换和储存领域。
碳纳米管作为电子传导性能优异的材料,可作为电化学催化剂的载体或直接参与催化反应。
它能够提供良好的电化学接口,调节电子传递过程,提高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此外,碳纳米管还具备丰富的官能团,可与不同的活性物种相互作用,进一步改善电化学催化剂的性能。
最后,碳纳米管在环境催化剂中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碳纳米管能够通过吸附、催化分解等机制,有效去除水中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等。
其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可提供较大的吸附容量和反应活性位点,使其在环境治理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综上所述,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有着独特结构和优异性能的纳米材料,在催化剂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无论是在金属催化剂、酶催化剂、电化学催化剂还是环境催化剂中,碳纳米管都能够发挥出卓越的性能,提高催化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
一氧化碳产碳纳米管
一氧化碳(CO)可以用于生产碳纳米管(CNTs)。
这种方法通常涉及到化学气相沉积(CVD)过程,其中CO被用作碳源。
在CVD 过程中,金属催化剂颗粒被用来“剥离”含碳气体的碳,并在这些颗粒上生长碳纳米管。
俄罗斯斯科尔科沃科学技术研究院(Skoltech)的研究人员就研究了这种方法,并发现通过调整催化剂的注入速度和二氧化碳的浓度(用作微调剂),可以提高碳纳米管的生产率,同时保留碳纳米管的特性,如直径、缺陷纳米管的比例和薄膜导电性。
因此,一氧化碳可以被用来生产碳纳米管,这是一个有效的、且正在被进一步研究和优化的过程。
2023全国大学生化学竞赛题解析
2023全国大学生化学竞赛题解析2023年全国大学生化学竞赛已经圆满结束,本文将对比赛题目进行解析,帮助学生朋友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一、选择题部分1. 下列物质中,可以作为催化剂的是:A. 钠B. 铜C. 氧气D. 葡萄糖解析:本题考查催化剂的特性。
正确答案是B. 铜。
催化剂是一种可以加速化学反应速率但不参与反应本身的物质,铜常常作为催化剂使用。
2. 溴水中添加淀粉溶液,观察到溶液的颜色变化的原理是:A. 溴和淀粉发生置换反应B. 淀粉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水解C. 溴分解产生气体D. 溴与淀粉生成配合物解析:本题考察淀粉在溴水中的特性。
正确答案是D. 溴与淀粉生成配合物。
淀粉与溴水中的溴反应,生成蓝色的淀粉-碘配合物,所以溶液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二、填空题部分1. 下列元素中,只有________在自然界中不以单质形式存在。
解析:题目要求选择只有一个选项填入空白处。
只有氢(H)在自然界中不以单质形式存在,而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2. 一瓶0.1 mol/L的硝酸溶液,容量为500 mL,其中硝酸的摩尔数为________。
解析:本题给出溶液的浓度和容量,要求计算其中溶质的摩尔数。
根据摩尔浓度公式C = n/V,摩尔数n = C × V。
代入数值计算得到,硝酸的摩尔数为0.1 × 0.5 = 0.05 mol。
三、解答题部分1. 请简要解释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并给出两个实例。
解析:本题要求解释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区别,并给出实例。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它可以分解成离子。
例如,NaCl在水中完全离解成Na+和Cl-离子,可以导电。
而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不能导电的物质,它不会分解成离子。
例如,葡萄糖在水中无法导电,是非电解质。
2. 简要介绍红外光谱技术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并给出一个具体例子。
解析:本题要求介绍红外光谱技术的应用,并给出一个例子。
红外光谱技术通过测量样品在红外光波段的吸收特性来分析和鉴定物质的结构和成分。
碳纳米管作为合成气制低碳醇Co-Cu催化剂的高效促进剂
碳纳米管作为合成气制低碳醇Co-Cu催化剂的高效促进剂梁雪莲;董鑫;李海燕;林国栋;张鸿斌【期刊名称】《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5(044)004【摘要】用自行制备的碳纳米管(CNTs)作为促进剂,制备一类共沉淀型CNTs促进Co-Cu基催化剂.实验发现,该类催化剂对CO加氢制低碳醇显示出异常高的转化活性和生成C2~4-含氧产物,尤其是丁醇(BuOH)和二甲醚(DME)的选择性;在Co3Cu1-11%CNTs催化剂上、5.0 MPa,573 K、V(H2)/V(CO)/V(CO2)/V(N2)=46/46/5/3,GHSV=10 000 mL(STP)·h-1·g-cat.-1反应条件下,所观测到的CO转化率达到38.0%,是相同反应条件下不含CNTs的参比体系(Co3Cu1)上观察值(25.3%)的1.50倍;BuOH和DME成为两种最主要的产物,其C-基选择性分别达到45.0%和14.8%,两者的质量百分数合计占C1~4-含氧产物总量的~83%,展示其作为油品添加剂或代用合成燃料的应用前景.实验结果表明,对于CNTs促进的Co3Cu1体系,原料气中适量CO2的存在对CO的转化和含氧产物(尤其是BuOH)的选择生成有显著促进作用.【总页数】5页(P445-449)【作者】梁雪莲;董鑫;李海燕;林国栋;张鸿斌【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43【相关文献】1.碳纳米管担载CuCoCe催化剂催化合成气制低碳醇的性能 [J], 游向轩;樊金串;黄伟;周由之;魏珺谊2.碳纳米管促进的Co-Mo-K硫化物基催化剂用于合成气制低碳混合醇 [J], 马晓明;林国栋;张鸿斌3.Co修饰碳纳米管作为低碳醇合成CoMoK催化剂的高效促进剂 [J], 武小满;郭岩岩;李辉;林国栋;张鸿斌4.碳纳米管作为低碳醇合成CoMo-基催化剂的高效促进剂 [J], 郭岩岩;武小满;林国栋;张鸿斌5.碳纳米管负载合成气制低碳醇Co-Mo-K硫化物基催化剂 [J], 马晓明;武小满;林国栋;张鸿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0届高考二轮化学查漏补缺之选择题型专练(二)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考化学查漏补缺之选择题型专练(二)1、以下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几个事例,运用化学知识对其进行的分析不合理的是()A.四千余年前用谷淦出酒和醋,酿造过程中只发生水解反应B.商代后期铸造出工艺精湛的后(司)母戊鼎,该鼎属于铜合金制品C.汉代烧制出“明如镜、声如磬”的瓷器,其主要原料为黏土D.屠呦呦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对治疗疟疾有特效的青蒿素,该过程包括萃取操作2、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N AB.22.4 L(标准状况)氩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1.0N A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CH3Cl分子数为1.0N A3、据了解,铜锈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成分有Cu2(OH)2CO3和Cu2(OH)3Cl。
考古学家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形成了保护层)和有害锈(使器物损坏程度逐步加剧,并不断扩散),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u2(OH)3Cl属于有害锈B.Cu2(OH)2CO3属于复盐C.青铜器表面刷一层食盐水可以作保护层D.用NaOH溶液法除锈可以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4、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
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B.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C.Y 与Z 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D.Z 与X 属于同一主族,与Y 属于同一周期5、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碳纳米管是一种比表面积大的有机合成纤维, 可用作新型储氢材料 B.空间实验室的硅电池板将光能直接转换为电能 C.在家可用食醋代替CO 2来增强漂白粉的漂白性D.“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人,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碳纳米管的过氧化氢法纯化研究
碳纳米管的过氧化氢法纯化研究摘要本文首先介绍碳纳米管的发现,碳纳米管的结构;详细介绍了碳纳米管的制备的方法,重点讲述碳纳米管的各种纯化方法;也对碳纳米管的应用进行描述,对碳纳米管的未来提出展望。
实验部分首先讲述了用来制备碳纳米管的催化剂的制备,接着讲述碳纳米管的制备,重点讲述用过氧化氢纯化碳纳米管的整个实验流程,并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最后把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将纯化后的碳纳米管做表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普图和热重分析的研究,得出在此条件下过氧化氢法纯化碳纳米管的最佳浓度。
关键词:碳纳米管过氧化氢纯化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热重分析Oxidative purification of catalytically prepared carbon nanotubeswith H2O2AbstractKey Words: Carbon nanotubes; H2O2; Purification; SE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一章文献综述 (1)1.1 碳纳米管的结构 (1)1.2 碳纳米管的制备 (1)1.2.1电弧法 (1)1.2.2催化法 (2)1.2.3激光蒸发法 (3)1.3 碳纳米管的纯化 (3)1.3.1物理纯化方法 (4)1.3.2 化学纯化法 (5)1.3.3 综合纯化法 (8)1.4 碳纳米管的应用 (9)1.5 展望 (9)第二章实验部分……………………………………………………………2.1催化剂的制备 (9)2.2 碳纳米管的制备 (9)2.2.1制备碳纳米管的仪器2.2.2碳纳米管的制备2.3过氧化氢法纯化碳纳米管 (10)2.2.2 网站导航的表现形式 (12)2.3 使用所见既所得工具创建网站导航 (14)2.4 网站导航设计的一般原则 (17)……结语 (104)参考文献 (106)致谢 (107)文献综述自从1991年日本NEC的lijima用真空电弧蒸发石墨电极,并对产物作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分析,发现了具有纳米尺寸的碳的多层管状物碳纳米管(CNTs),碳纳米管特殊的结构以及性能引起了科学家的兴趣。
2019-2020学年初中化学《碳及化合物》专项训练模拟测试(含答案) (397)
初中化学专项训练2019-2020初中化学《碳及化合物》专项训练测试卷一、选择题1.人们发现,用氯化钯(PdCl2)溶液可检验CO对大气的污染情况。
CO和PdCl2溶液反应(水参与反应)生成黑色金属钯粉末,二氧化碳和氯化氢。
现将50L空气(密度为1.29g /L)通过足量的PdCl2溶液,将过滤得到的固体干燥,称其质量为0.106g。
求所测空气中CO的质量分数。
2.碳纳米是继足球烯(C60)以后发现的又一种碳单质。
以下有关碳纳米管与足球烯(C60)的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的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B.在常温下它们的化学性质都稳定C.它们是不同的单质D.它们分别完全燃烧后生成物不同3.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有一层白膜,除去这白膜使试剂瓶变得明净的最好方法是()A.用蒸馏水冲洗B.用钢丝刷刷洗C.用稀盐酸洗涤D.用热水冲洗4.“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它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它的外观像冰,1体积“可燃冰”可储藏100-200体积的天然气。
下面关于“可燃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燃冰”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重要能源B.“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洁净的能源C.“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证据D.“可燃冰”的可燃成分是甲烷5.在实验室通常用①带火星的木条、②燃着的木条、③澄清石灰水、④紫色石蕊试液等实验用品来区别不同气体。
现有四组气体对于上述四种用品均可选择并加以区别的是()A.二氧化碳和氧气B.氧气和氮气C.氮气和二氧化碳 D.氧气和氢气6.点燃某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
把烧杯迅速倒过来,立即向烧杯内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可能是()A.氢气B.甲烷C.一氧化碳D.氧气7.《京都议定书》是国际社会为防止全球气候变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项国际合约。
其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是指()A.二氧化碳B.水蒸气C.氢气D.氧气8.(4分)某学生用一支底部有破洞的试管和一个广口瓶组装成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在铜网上应盛放;广口瓶中就盛放。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详解)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三(上)期末化学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42.0分)1.2021年9月24日,中科院科研团队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科学》上发表了“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的科研成果,如图是合成过程相关反应路径(部分反应条件、产物等均已略去)。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淀粉属于多糖,是一种高分子有机物B. 制氢气的过程实现了太阳能→电能→化学能的转变C. CO2→CH3OH→HCHO的转化过程中碳元素均被还原D. 利用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对于碳中和以及生物制造等方面都将产生积极影响2.氰气[(CN)2]可用于有机合成,也用作消毒、杀虫的熏蒸剂,是“拟卤素”的一种,性质与氯气相似,可以与水发生反应:(CN)2+H2O⇌HCN+HOCN。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每生成1molHCN转移电子数为N AB. 1mol(CN)2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 AC. 标准状况下,11.2LH2O中含有的原子数为1.5N AD. 常温下pH=6的HCN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数为10−8N A3.2021年10月4日,美国两位科学家因为发现了温度和触觉受体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利用辣椒素来识别皮肤神经末梢中对热有反应的传感器。
辣椒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式为C18H26NO3B. 分子中甲基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三种C. 它的含有苯环的同分异构体中可能含有两个碳碳双键D. 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反应类型相同4.用如图仪器或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进行物质制备,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图甲装置制备Fe(OH)2沉淀B. 图乙装置制备无水MgCl2C. 图丙装置利用蒸发结晶的方法制备胆矾晶体D. 图丁装置制备乙酸乙酯5.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首批科学影像图。
火星气体及岩石中富含X、Y、Z、W四种元素,火星岩石中含有Z2WY3,其结构如图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6卷 第4期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46 No.4 2007年7月Journal of Xiamen University (Nat ural Science )J ul.2007 ・快 讯・Co 修饰碳纳米管作为低碳醇合成CoMo K催化剂的高效促进剂武小满,郭岩岩,李 辉,林国栋,张鸿斌3(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福建厦门361005)收稿日期:2007204211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2005CB2214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473063,20590364)和福建省科技重大项目(2005HZ0123)共同资助3通讯作者:hbzhang @摘要:利用化学还原沉积法,制备一类Co 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记为y %Co/MWCN T ,y %为质量分数),进而用其作为促进剂,制备共沉淀型y %Co/MWCN T 促进的Co 2Mo 2K 氧化物基催化剂,Co i Mo j K k 2x %(y %Co/MWC 2N T )(x %为质量分数).实验发现,Co 对MWCN T 的预修饰明显地提高了单纯MWCN T 促进的Co 2Mo 2K 催化剂对CO加氢制低碳醇的催化活性.在所制备的Co 1Mo 1K 0.05212%(4.2%Co/MWCN T )催化剂上,在经优化的两种反应条件(5.0MPa ,563K ,V (H 2)/V (CO )/V (N 2)=60/30/10,GHSV =8000mL/(h ・g )和5.0MPa ,593K ,V (H 2)/V (CO )/V (CO 2)/V (N 2)=60/30/5/5,GHSV =10000mL/(h ・g ))下,C 2~92醇的时空产率分别达294和628mg/(h ・g ),分别是单纯MWCN T 促进的对应物在其最佳操作条件下这个值(269mg/(h ・g ))的1.09和2.33倍;在所制得两种低碳混合醇产物中,C 2~92醇的含量分别达89%和96%(质量分数),并分别以C 72醇和C 52醇为主要醇产物.本文结果表明,Co 对MWCN T 的预修饰并辅以原料合成气中添加适量CO 2对于CO 加氢转化率和C 2~92醇时空产率的显著提高起重要作用.关键词:Co 修饰碳纳米管基复合材料;碳纳米管基促进剂;Co 2Mo 2K 氧化物基催化剂;CO 加氢;低碳醇合成中图分类号:O 6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20479(2007)0420445206 低碳混合醇是指含2个或2个以上碳原子的一系列醇类,如乙醇、丙醇、丁醇、戊醇、己醇等的混合物(简写为C 2+2醇).低碳混合醇已被证实是高辛烷值、低污染的车用燃料添加剂,可与汽油混和配成油2醇混合动力燃料,也可直接单独使用[1].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世界经受二次石油危机冲击后,由煤(或天然气)基合成气制取低碳混合醇的研究一度受到重视并取得一定进展,但迄今的低碳醇合成工艺,其原料合成气单程转化率及生成C 2+2醇的选择性均较低,大多数体系的主要产物仍是甲醇(如在碱掺杂的硫化钼基催化剂上)或低碳烃(如在改性的F T 合成催化剂上)、而非低碳(C 2+)醇[2-6],至今国际上尚无大型化生产装置.近年来由于环保方面的原因,甲基叔丁基醚(M TB E )作为油品添加剂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如美国加州)已被禁用,使得低碳醇作为油品添加剂的实用价值倍增.低碳醇合成工艺的工业化重新引起燃料化工界的兴趣,而如何提高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以提高生产过程的效率,成为制约低碳醇合成工艺实用化和工业化的技术瓶颈.多壁碳纳米管(MWCN T )[7]近十年来引起国际催化学界的日益注意[8-10].这类新型纳米碳材料具有一些独特的结构和物化性质,诸如石墨化的管壁、纳米级的管腔、s p 22C 构成的表面、高的导电导热性、中高等级的比表面积、以及对氢的吸附/活化并促进氢溢流的优异性能,等等这些使MWCN T 很有希望成为新型的催化剂载体或助催剂;而利用适当修饰方法(例如多元醇液相化学还原沉积法[11]),选用某些过渡金属对MWCN T 进行预修饰则可望进一步提高其对某些加氢过程的助催化性能[12-13].本文在单纯MWCN T 促进的Co 2Mo 2K 氧化物基催化剂[14]基础上,利用微波助多元醇液相化学还原沉积法,制备一类Co 修饰的MWCN T 基复合材料(记为y %Co/MWCN T ,y %为质量分数),并用其作为促进剂,制备共沉淀型Co 1Mo 1K 0.052x %(y %Co/MWC 2N T )(x %为质量分数)催化剂,该类催化剂对合成气加氢转化制低碳混合醇兼具高活性和生成C 2+2醇的优良选择性,在含与不含CO 2的两种原料合成气反应条件下可以得到分别以C 52醇和C 72醇为主的两种C 2~92醇产物,具有重要应用前景.1 实 验MWCN T按文献[15]报道的方法制备.所制得MWCN T粗产物在363K温度下经浓硝酸浸渍回流处理24h,后经洗涤、383K温度下烘干,备用.金属Co修饰MWCN T采用自行设计组合的多元醇液相微波化学还原沉积法制备.具体操作大致如下:称取适量醋酸钴(CoAc2・4H2O)溶于乙二醇中,待溶解完全后加入纯化过的MWCN T,经超声处理30min后将均匀悬浮液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处理2~3min,冷却后沉淀物经抽滤、去离子水洗涤、383K烘干,即得所欲制备的金属Co修饰MWCN T.改变Co与MWCN T 的相对含量可制得一系列不同Co修饰量的y%Co/ MWCN T.Co修饰MWCN T促进的Co2Mo2K氧化物基催化剂由共沉淀法制备.具体操作大致如下:在353K温度下,将含计算量Co(NO3)2・6H2O和(N H4)6Mo7O24・4H2O(均为A R级)的水溶液等速、并流滴加入装有一定量y%Co/MWCN T的玻璃容器中,强烈搅拌并调节、维持溶液的p H为5左右,4h后停止加热让其自然降温,3h后停止搅拌并静置过夜,沉淀物经抽滤、去离子水洗至滤液呈中性,经383K烘干5h,纯N2气氛下773K焙烧6h,后按等容浸渍法将含计算量K2CO3的水溶液浸渍负载于焙烧后的沉淀物上,经383K烘干、673K纯N2气氛中焙烧4h,即得所欲制备的y%Co/MWCN T促进的Co2Mo2K 催化剂(氧化前驱态).作为参比体系用的不含与含单纯MWCN T的对应物的制备,方法同上.合成气制低碳醇反应活性评价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2GC组合系统上进行,每次试验催化剂用量在0.3~1.0g范围.反应前将催化剂的氧化态前驱物在常压、H2气流(流速为30mL/min)中按一定升温程序进行原位预还原,历时16h,后降至反应温度,导入原料合成气进行反应.低碳醇合成反应在523~603 K,2.0或5.0M Pa,原料合成气组成为V(H2)/V (CO)/V(N2)=60/30/10或V(H2)/V(CO)/V (CO2)/V(N2)=30/60/5/5的反应条件下进行.从反应器出口排出的反应尾气立即卸至常压,经保温管道(温度保持在403K)直送气相色谱仪六通阀进行取样,由GC2950型气相色谱仪(上海海欣色谱仪器公司)的热导检测器(TCD)和氢焰检测器(FID)联合作在线分析.前者色谱柱填料为TDX2201碳分子筛(天津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产品),柱长2m,用H2作载气,在室温下工作,用于分离检测CO,N2(作为内标)和CO2;后者色谱柱填料为Porapak Q2S(U SA产品),柱长2m,用N2作载气,工作温度保持在403K,用于分离检测低碳烃、低碳醇及其它含氧有机物.CO转化率和CO2生成选择性由N2内标法测算,醇、烃等含碳产物的选择性和时空产率由C基归一化法计算. 图1 不同Co修饰量的催化剂上低碳醇合成的反应活性Fig.1 Reactivity of higher alcohol synthesis(HAS)o2 ver Co1Mo1K0.05212%(y%Co/MWCN T)cata2lysts with varying Co2decorating amount;reactioncondition:2.0MPa,563K,V(H2)/V(CO)/V(N2)=60/30/10,GHSV=2400mL/(h・g)2 结果与讨论我们前已报道[14],在单纯MWCN T促进的共沉淀型Co2Mo2K基催化剂中,以组成为Co1Mo1K0.052 12%MWCN T的催化剂对合成气制低碳醇的催化活性为佳.本文以此为基础,维持Co、Mo、K的摩尔比及碳纳米管基促进剂(y%Co/MWCN T)的总添加量(12%,质量分数)不变,考察促进剂中Co修饰量对Co1Mo1K0.05212%(y%Co/MWCN T)催化剂上低碳醇合成反应性的影响,结果示于图1.可以看出,为兼获高的CO加氢转化率(X(CO))及低碳混合醇选择性(S(Total alc))、以获得高的低碳醇收率(Yield=X (CO)×S(Total alc)),就5种不同Co修饰量的y% Co/MWCN T作比较而言,以4.2%Co/MWCN T的促进效果为佳.在Co1Mo1K0.05212%(4.2%Co/MWC2 N T)催化剂上,在图1所示的反应条件下,CO的加氢转化率(即扣除水煤气变换副反应的贡献之后的CO 转化率)达28.2%,相应总醇的收率为25.4%;而其他4种催化剂上CO加氢转化率依次为24.9%,23.2%, 22.1%,16.6%,相应总醇收率依次为21.9%, 19.7%,19.9%,15.0%.为了在较高反应度条件下评价催化剂的性能,低碳醇合成反应在较高压力(5.0M Pa)和较高空速・644・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 图2 Co修饰MWCN T促进的催化剂及其参比体系上合成气制低碳醇的反应活性Fig.2 Reactivity of HAS over catalysts:(a)Co1Mo1K0.05212%(4.2%Co/MWCN T);(b)Co1Mo1K0.05212%MWCN T;reaction condi2tion:5.0MPa,V(H2)/V(CO)/V(N2)=60/30/10,GHSV=8000mL/(h・g)(8000mL/(h・g))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图2示出4.2%Co/MWCN T促进的催化剂及单纯MWCN T促进的对应物上合成气制低碳醇反应活性的对比评价结果.在较低温度下,两种催化剂上CO加氢转化率均随反应温度上升而增加,当温度达到563K时总醇的选择性开始明显下降,总醇收率在573~593K达到峰值.考虑到总醇收率在573~593K附近虽保持在较高水平,但相应总醇的选择性已明显下降,为获得较高的原料气利用率,选择563K作为较适宜的反应操作温度.在563K的反应条件下,在Co修饰MWCN T促进的Co1Mo1K0.05催化剂上,CO加氢转化率达21.1%,总醇选择性为85.0%,总醇收率为17.9%,相应总醇的时空产率达331.1mg/(h・g);而在单纯MWCN T促进的Co1Mo1K0.05催化剂上,上述这些值依次为18.7%,85.0%,15.9%和285.9mg/(h・g).图3示出在Co修饰MWCN T促进的催化剂上低碳醇合成的产物分布;C2~92醇的选择性达~80.7C%,其中C72醇(即庚醇)成为CO加氢的主要产物,其选择性为17.4C%.图4示出Co1Mo1K0.05212%(4.2%Co/MWC2 N T)催化剂在5.0M Pa,563K的反应条件下200h操作稳定性的考察结果.CO的加氢转化率X(CO)一直保持在19.2~22.2%的水平,总醇选择性为86.6~83.4C%,在反应近200h之后,催化剂活性无明显下降.与先前报道的一些低碳醇合成反应体系[2-4],包括本研究组研发的单纯MWCN T促进的 图3 在Co修饰MWCN T促进的催化剂上低碳醇合成的产物分布Fig.3 Product distribution of HAS over Co1Mo1K0.052 12%(4.2%Co/MWCN T)catalyst;reaction con2dition:5.0MPa,563K,V(H2)/V(CO)/V(N2)=60/30/10,GHSV=8000mL/(h・g) 图4 Co1Mo1K0.05212%(4.2%Co/MWCN T)催化剂上低碳醇合成200h操作稳定性Fig.4 Operation stability of HAS lasting200h over Co1Mo1K0.05212%(4.2%Co/MWCN T)cata2lyst,at:5.0MPa,563K,V(H2)/V(CO)/V(N2)=60/30/10,GHSV=8000mL/(h・g)Co1Mo1K0.05催化剂[14],的情形不同,对于Co修饰MWCN T促进的Co1Mo1K0.05催化剂上的低碳醇合成反应,在较高的反应温度(≥583K)下,原料气中适量CO2的存在非但无害,而且有益.这样的实验调查结果示于图5.在最佳反应温度(593K)下,在含最佳CO2添加量(5%)的原料合成气气流中,总醇的单程收率达到26.9%,是相应不含CO2的原料合成气条件下这个值(20.5%)的1.31倍.图6示出在Co1Mo1K0.05212%(4.2%Co/MWC2 N T)催化剂上,在含5%CO2的原料合成气气流中低碳醇合成反应性的评价结果.在最佳反应温度(593 K)的反应条件下,CO的加氢转化率达34.5%,总醇・744・第4期 武小满等:Co修饰碳纳米管作为低碳醇合成CoMo K催化剂的高效促进剂 图5 原料合成气中CO 2含量对低碳醇合成反应性的影响Fig.5 Effect of CO 2content in the feed syngas on thereactivity of HAS over Co 1Mo 1K 0.05212%(4.2%Co/MWCN T )catalyst ;reaction condition :5.0MPa ,V (H 2)/V (CO )/V (CO 2)/V (N 2)=60/30/x /(102x ),GHSV =10000mL/(h ・g) 图7 Co 修饰MWCN T 促进的催化剂上含CO 2合成气制低碳醇的产物分布Fig.7 Product distribution of HAS over Co 1Mo 1K 0.05212%(4.2%Co/MWCN T )catalyst fed with CO 22containing syngas V (H 2)/V (CO )/V (CO 2)/V (N 2)=60/30/5/5,at :5.0MPa ,593K and GHSV =10000mL/(h ・g )选择性为77.9%.图7示出相应低碳醇合成的产物分布.C 52醇(即戊醇)成为CO 加氢的主要产物,其选择性达15.5%图8为Co 1Mo 1K 0.05212%(4.2%Co/MWCN T )催化剂在5.0M Pa ,593K ,含5%CO 2的原料合成气气流中近200h 低碳醇合成反应操作稳定性的评价结果;CO 的加氢转化率X (CO )大体上保持在35.8~33.5的水平,相应的总醇选择性(S (Total alc ))在75~82C %之间,在反应近200h 之后,催化剂的活性仍无下降迹象. 图6 Co 修饰MWCN T 促进的催化剂上含适量CO 2的合成气制低碳醇的反应性Fig.6 Reactivity of HAS over Co 1Mo 1K 0.05212%(4.2%Co/MWCN T )catalyst fed with CO 22containing syngas V (H 2)/V (CO )/V (CO 2)/V (N 2)=60/30/5/5,at :5.0MPa ,593K and GHSV =10000mL/(h ・g) 图8 Co 1Mo 1K 0.05212%(4.2%Co/MWCN T )催化剂上含CO 2合成气制低碳醇的操作稳定性Fig.8 Operation stability of HAS lasting 200h overCo 1Mo 1K 0.05212%(4.2%Co/MWCN T )catalyst fed with CO 22containing syngas V (H 2)/V (CO )/V (CO 2)/V (N 2)=60/30/5/5,at :5.0MPa ,593K ,and GHSV =10000mL/(h ・g )表1综合示出在Co 修饰MWCN T 促进的Co 2Mo K 催化剂上与在单纯MWCN T 促进的CoMo K 催化剂上和不含MWCN T 的非促进CoMo K 催化剂上,含与不含CO 2的原料合成气制低碳醇反应性能的比较.从表1可见,Co 对MWCN T 的预修饰明显地提高单纯MWCN T 促进的CoMo K 催化剂对合成气加氢转化制低碳醇的催化活性;在5.0M Pa ,563K ,V (H 2)/V (CO )/V (N 2)=60/30/10,GHSV =8000mL /(h ・g )的反应条件下,Co 修饰MWCN T 促进的・844・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表1 Co修饰MWCN T促进的CoMo K催化剂及其参比体系上低碳醇合成反应性的比较 Tab.1 Comparison of reactivity of HAS over the Co1Mo1K0.05212%(4.2%Co/CN T)catalyst vs.that of MWCN T2containing and MWCN T2f ree counterparts催化剂原料合成气反应温度(K)加氢转化率(CO%)水煤气变换转化率(CO%)加氢产物选择性(C%)C1~92alc.Total HC C2~92alc.Main alc.Co1Mo1K0.05212%(4.2%Co/CO22containing359334.522.577.922.176.315.5(C5) MWCN T)CO22f ree3356321.111.485.014.680.717.4(C7) Co1Mo1K0.05212%MWCN T[14]CO22f ree3356318.18.785.014.282.633.4(C8) Co1Mo1K0.05[14]CO22f ree3356313.08.982.516.381.634.8(C8) 反应条件:5.0MPa,3V(H2)/V(CO)/V(CO2)/V(N2)=60/30/5/5,GHSV=10000mL/(h・g);或33V(H2)/V(CO)/V(N2)=60/30/10,GHSV=8000mL/(h・g).表2 Co修饰MWCN T促进的CoMo K催化剂及其参比体系上低碳醇合成的时空产率Tab.2 Comparison of ST Y of HAS over the Co1Mo1K0.05212%(4.2%Co/CN T)catalyst vs.that of MWCN T2containing and MWCN T2f ree counterparts催化剂原料合成气反应温度(K)时空产率(mg/(h・g))C1~92alc.Total HC C2~92alc.Main alc.Co1Mo1K0.05212%(4.2%Co/MWCN T)CO22containing3593655.2161.9628.3126.0(C5)CO22f ree33563331.188.2294.365.2(C7) Co1Mo1K0.05212%MWCN T[14]CO22f ree33563285.942.9269.0105.3(C8) Co1Mo1K0.05[14]CO22f ree33563196.735.0191.378.9(C8) 反应条件:5.0MPa,3V(H2)/V(CO)/V(CO2)/V(N2)=60/30/5/5,GHSV=10000mL/(h・g);或33V(H2)/V(CO)/V(N2)=60/30/10,GHSV=8000mL/(h・g).催化剂上CO加氢转化率(21.1%)比单纯MWCN T 促进的对应物上这个值(18.1%)提高16.5%.两种催化剂上总醇(C1~92醇)选择性持平,但Co对MWCN T 的预修饰导致C2~92醇的选择性略微下降,总烃和甲醇的选择性略有增加,DM E则基本消失;低碳醇产物碳数分布的极大点从原先的C82醇移至C72醇,但不同碳数醇产物的选择性的差别缩小.原料合成气中添加适量CO2并辅以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导致合成气转化率大幅度提高.在5.0M Pa, 593K,V(H2)/V(CO)/V(CO2)/V(N2)=60/30/5/5和GHSV=10000mL/(h・g)的反应条件下,CO的加氢转化率达到34.5%,是在不含CO2的原料合成气中,563K的反应条件下这个值(21.1%)的1.63倍;尽管在其CO加氢产物中,总烃的选择性有所上升,总醇和C2+2醇的选择性相应有所下降,但由于CO转化率增幅大,总醇和C2+2醇的得率仍得以大幅度提升(从17.9%和17.0%分别上升至26.9%和26.3%,增幅分别达50.3%和54.7%);低碳醇产物碳数分布的极大点进一步下移至C52醇.表2示出在Co修饰MWCN T促进的CoMo K催化剂及其参比体系上低碳醇合成的时空产率.在Co1Mo1K0.05212%(4.2%Co/CN T)催化剂上,在经优化的两种反应条件(即不含CO2的原料气、563K和含CO2的原料气、593K)下,C2~92醇的时空产率分别达294和628mg/(h・g),分别是单纯MWCN T促进的对应物在其最佳操作条件下(即不含CO2的原料气、563K)的相应值(269mg/(h・g))的1.09和2.33倍;在所制得的两种低碳混合醇产物中,C2~92醇的含量分别达89%和96%(质量分数),并分别以C72醇和C52醇为主要醇产物,展示其作为动力燃料油品添加剂的重要应用前景.上述催化剂体系的表征工作在进展中,结果将另行报道.参考文献:[1] Chianelli R R,L yons J E,Mills G A.Catalysts for liquidtransportation f uels from petroleum,coal,residual oil,and biomass[J].Catal Today,1994,22(2):361-396.[2] Herman R G.Classical and non2classical routes for alcoholsynthesis[J].Stud Surf Sci Catal,1991,64:266-349. [3] Forzatti P,Tronconi E,Pasquon I.Higher alcohol synthe2sis[J].Catal Rev2Sci Eng,1991,33(1/2):109-168. [4] Stiles A B,Chen F,Harrison J B,et al.Catalytic conver2・944・第4期 武小满等:Co修饰碳纳米管作为低碳醇合成CoMo K催化剂的高效促进剂sion of synthesis gas to methanol and other oxygenated products[J ].Ind Eng Chem Res ,1991,30(5):811-821.[5] Dalmon J A ,Chaumette P ,Mirodatos C.Higher alcoholssynthesis on cobalt based model catalysts [J ].Catal To 2day ,1992,15(1):101-127.[6] Chaumette P ,Courty P ,K iennemann A ,et al.Evolution ofalcohol synthesis catalysts under synthesis [J ].Ind Eng Chem Res ,1994,33(6):460-467.[7] Iijima S.Helical microtubules of graphitic carbon[J ].Na 2ture ,1991,354(6348):56-58.[8] De Jong K P ,G eus J W.Carbon nanofibers :catalytic syn 2thesis and applications [J ].Catal Rev 2Sci Eng ,2000,42(4):481-510.[9] Serp P ,Corrias M ,Kalck P.Carbon nanotubes and nanofi 2bers in catalysis[J ].Appl Catal A 2G eneral ,2003,253(2):337-358.[10] Zhang H B ,Lin G D ,Yuan Y Z.Multiwalled carbonnanotubes as novel support or promoter of catalysts[J ].Curr Topics Catal ,2005,4:1-21.[11] Fievet F ,Lagier J P ,Blin B.Homogeneous and heteroge 2neous nucleations in the polyol process for the prepara 2tion of micron and submicron size metal particles [J ].Solid State Ionics ,1989,32/33(Part 1):198-205.[12] 沈炳顺,武小满,张鸿斌,等.Ni 修饰碳纳米管促进合成气高效制甲醇Cu 基催化剂研究[J ].化学学报,2004,62(18):1721-1728.[13] Ma X M ,Lin G D ,Zhang H B.Co 2decorated carbonnanotube 2supported Co 2Mo 2K sulfide catalyst for higher alcohol synthesis[J ].Catal Lett ,2006,111(3/4):141-151.[14] 郭岩岩,武小满,林国栋,等.碳纳米管作为低碳醇合成CoMo 2基催化剂的高效促进剂[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45(4):445-449.[15] Chen P ,Zhang H B ,Lin G D ,et al.Growth of carbonnanotubes by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CH 4or CO on a Ni 2MgO catalyst [J ].Carbon ,1997,35(10/11):1495-1501.Co 2decorated MWCNTs as a Promoter of Co 2Mo 2K C atalyst forSynthesis of Higher Alcohols from SyngasWU Xiao 2man ,GUO Yan 2yan ,L I Hui ,L IN Guo 2dong ,ZHAN G Hong 2bin 3(Department of Chemistry ,College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hysical Chemistry for Solid Surfaces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 :Using chemical reduction 2deposition method ,a type ofmetallic cobalt 2decorated multi 2walled carbon nanotubes ,noted asy %(mass percentage )Co/MWCN T ,was ing the y %Co/MWCN T as promoter ,a type of promoted Co 2Mo 2K oxide 2basedcatalysts ,noted as Co i Mo j K k 2x %(y %Co/MWCN T ),for higher alcohol synthesis (HAS )was developed.It was experimentally shown that the Co 2decorated MWCN T promoted catalyst displayed high activity for CO hydrogenation 2conversion and excellent selec 2tivity for formation of C 2~92alcohols.Over a Co 1Mo 1K 0.05212%(4.2%Co/MWCN T )catalyst ,under the two types of reaction condi 2tions ,i.e.,5.0MPa ,563K ,V (H 2)/V (CO )/V (N 2)=60/30/10,GHSV =8000mL/(h ・g )and 5.0MPa ,593K ,V (H 2)/V (CO )/V (CO 2)/V (N 2)=60/30/5/5,GHSV =10000mL/(h ・g ),the observed ST Y of C 2~92alcohols reached 294and 628mg/(h ・g ),re 2spectively ;these were 1.05and 2.33times that (269mg/(h ・g ))of the sole MWCN T promoted counterpart ,respectively ,under its optimized reaction condition.The mass %of C 2~92alcohols reached 89%and 96%in the obtained two sorts of oxygenated products ,with C 7and C 5alcohol as the main alcohol product ,respectively ,a good prospect for such oxygenated products to be used as gasoline additives.The results of the present work indicated that the Co 2decorated MWCN Ts could serve as an excellent promoter of the Co 2Mo 2K catalyst for HAS from syngas ,and that the modification of Co to MWCN Ts in combination of addition of a proper amount of CO 2into the feed syngas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enhancement of activity of CO hydrogenation 2conversio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electivity of higher alcohol synthesis.K ey w ords :Co 2decorated multi 2walled carbon nanotubes ;Co i Mo j K k 2x %(y %Co/MWCN T )catalyst ;CO hydrogenation ;higheralcohol synthesis・054・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