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生物化学-神经系统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18章-神经及精神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 临床意义
– 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蛋白质含量为3.0-6.5 g/L。
• 结核性脑膜炎刺激症状期蛋白质含量为0.3-2.0 g/L,压迫 症状期为1.9-7.0 g/L,麻痹期为0.5-6.5 g/L;脑炎蛋白质 含量为0.5-3.0 g/L。
(一) 脑脊液总蛋白测定
• 检测原理
– 脑脊液蛋白测定与血清中蛋白测定的方法基本相同,参见第六 章。
二、脑脊液葡萄糖测定
• 临床意义
CSF葡萄糖含量减低见于
脑部细菌性或真菌性感染: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 菌性脑膜炎。
脑寄生虫病:脑囊虫病、錐虫病、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弓形体病等。 脑膜肿瘤 弥散性脑膜肿瘤浸润时减低甚至消失, 低血糖 低血糖昏迷、胰岛素过量 神经梅毒 梅毒性脑膜炎和麻痹性痴呆
(一) 脑脊液总蛋白测定
• 项目检测依据
– CSF蛋白质总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新生儿较高,可达 1g/L,早产儿可达2g/L。
• 正常成人>450mg/L时,一般是由于血脑屏障损伤或颅 内病变导致的生成增加的病理性增高,如感染、出血、 占位性病变、蛛网膜黏连及多次电休克治疗等。
(一) 脑脊液总蛋白测定
1
脑脊液蛋白质
2
脑脊液葡萄糖
3
脑脊液氯化物
4
脑脊液酶类
5 脑脊液中常用神经递质和神经肽
一、脑脊液蛋白质
正常CSF中的蛋白质80%以上来源于血浆,通过血脑屏 障的超滤作用进入,其中80%为白蛋白,20%为球蛋白。
无色透明; 比重1.004~1.007; 蛋白质含量200~400mg/L; 葡萄糖含量2.5~4.4mmol/L; 除含有较血浆多的镁和氯外,其他离子成分均比血浆低; 分泌速度为0.3~0.4ml/min,每天产生约600~700ml,每天的转换率为4~5次。
– 化脓性脑膜炎、流行性脑膜炎蛋白质含量为3.0-6.5 g/L。
• 结核性脑膜炎刺激症状期蛋白质含量为0.3-2.0 g/L,压迫 症状期为1.9-7.0 g/L,麻痹期为0.5-6.5 g/L;脑炎蛋白质 含量为0.5-3.0 g/L。
(一) 脑脊液总蛋白测定
• 检测原理
– 脑脊液蛋白测定与血清中蛋白测定的方法基本相同,参见第六 章。
二、脑脊液葡萄糖测定
• 临床意义
CSF葡萄糖含量减低见于
脑部细菌性或真菌性感染:急性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 菌性脑膜炎。
脑寄生虫病:脑囊虫病、錐虫病、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弓形体病等。 脑膜肿瘤 弥散性脑膜肿瘤浸润时减低甚至消失, 低血糖 低血糖昏迷、胰岛素过量 神经梅毒 梅毒性脑膜炎和麻痹性痴呆
(一) 脑脊液总蛋白测定
• 项目检测依据
– CSF蛋白质总量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但新生儿较高,可达 1g/L,早产儿可达2g/L。
• 正常成人>450mg/L时,一般是由于血脑屏障损伤或颅 内病变导致的生成增加的病理性增高,如感染、出血、 占位性病变、蛛网膜黏连及多次电休克治疗等。
(一) 脑脊液总蛋白测定
1
脑脊液蛋白质
2
脑脊液葡萄糖
3
脑脊液氯化物
4
脑脊液酶类
5 脑脊液中常用神经递质和神经肽
一、脑脊液蛋白质
正常CSF中的蛋白质80%以上来源于血浆,通过血脑屏 障的超滤作用进入,其中80%为白蛋白,20%为球蛋白。
无色透明; 比重1.004~1.007; 蛋白质含量200~400mg/L; 葡萄糖含量2.5~4.4mmol/L; 除含有较血浆多的镁和氯外,其他离子成分均比血浆低; 分泌速度为0.3~0.4ml/min,每天产生约600~700ml,每天的转换率为4~5次。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
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03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光谱分析技术
1 2 3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利用物质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分析, 常用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定性和定量 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
通过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或透射,获得分子的振 动和转动信息,用于鉴定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大分 子的官能团和结构。
对未来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的展望
技术创新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将迎来更加先进的 技术和方法,如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等,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精准 的依据。
智能化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将为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 检验带来更加智能化的发展,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06 结论与展望
本次汇报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01
汇报内容
本次汇报详细介绍了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
技术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02
重要发现
通过对血液、尿液等样本的检测,可以准确判断机体内的生化反应和代
谢状况,为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03
结论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
个性化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将更 加注重个体化差异,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下一代测序技术
对基因组进行大规模、高深度的测序分析,提供更为全面 和准确的遗传信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 有力支持。
04 临床常见疾病的生物化学 诊断
糖尿病的生物化学诊断
血糖测定
03 生物化学检验技术
光谱分析技术
1 2 3
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利用物质对紫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分析, 常用于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定性和定量 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
通过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或透射,获得分子的振 动和转动信息,用于鉴定有机化合物和生物大分 子的官能团和结构。
对未来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的展望
技术创新
未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将迎来更加先进的 技术和方法,如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等,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加精准 的依据。
智能化发展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将为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 检验带来更加智能化的发展,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06 结论与展望
本次汇报的主要内容和结论
01
汇报内容
本次汇报详细介绍了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
技术及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02
重要发现
通过对血液、尿液等样本的检测,可以准确判断机体内的生化反应和代
谢状况,为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03
结论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
个性化医疗
随着精准医疗的不断发展,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将更 加注重个体化差异,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下一代测序技术
对基因组进行大规模、高深度的测序分析,提供更为全面 和准确的遗传信息,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 有力支持。
04 临床常见疾病的生物化学 诊断
糖尿病的生物化学诊断
血糖测定
最新医学课件 生物化学检验讲学课件
数据是3.0V、3.0mA,按乙图测得数据是2.9V、4.0mA,由
此可知按__甲_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的误差较小, Rx的真 实值更接近于__1_0_00Ω 。
V
V
· ·· RX A
A
RX
·
甲
乙
两次接触,那个表示数变化明显 , Rx就与那个表“近接”
3.替代法测量电阻
(1)原理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无论电流表内接还是电流
Pb
S1
用电阻箱和电流表测量 用电阻箱和电压表测量
替代法
1
RL
S
1.电路原理图
2
A
R0
2.实验步骤如下: a.按原理图连好电路,电阻箱阻值调至最大值 b.单刀双掷开关置于1位置,读出电流表读数I c.将单刀双掷开关置于2位置,调节电阻箱使电流 表的读数仍为I d.读出电阻箱的阻值R0,即为该灯泡正常工作时 的电阻,即RL=R0
9
三、生化检验的发展
临床生化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许多相 关学科(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临 床医学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结果。1918 年Dichtuity首先以“临床化学”作为教课书名 公开出版。1931年,Van Slyke出版以《临床化 学》为名的专著。标志这一学科的初步形成。
但早在3000年前就有人发现了疾病可引起 体液成分的变化。最早注意到的是尿液中的蛋 白和糖 。
2.生物化学检验
主编 李
1.丁香园
2.生物谷
3.检验医学信息网
4.检验医学网
5.检验天空网
(7)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计算法 (不计电源内阻)
(2)电路
V
A
RX
V
A· · RX
此可知按__甲_图所示的电路测量的误差较小, Rx的真 实值更接近于__1_0_00Ω 。
V
V
· ·· RX A
A
RX
·
甲
乙
两次接触,那个表示数变化明显 , Rx就与那个表“近接”
3.替代法测量电阻
(1)原理
利用伏安法测电阻,无论电流表内接还是电流
Pb
S1
用电阻箱和电流表测量 用电阻箱和电压表测量
替代法
1
RL
S
1.电路原理图
2
A
R0
2.实验步骤如下: a.按原理图连好电路,电阻箱阻值调至最大值 b.单刀双掷开关置于1位置,读出电流表读数I c.将单刀双掷开关置于2位置,调节电阻箱使电流 表的读数仍为I d.读出电阻箱的阻值R0,即为该灯泡正常工作时 的电阻,即RL=R0
9
三、生化检验的发展
临床生化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许多相 关学科(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临 床医学等)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结果。1918 年Dichtuity首先以“临床化学”作为教课书名 公开出版。1931年,Van Slyke出版以《临床化 学》为名的专著。标志这一学科的初步形成。
但早在3000年前就有人发现了疾病可引起 体液成分的变化。最早注意到的是尿液中的蛋 白和糖 。
2.生物化学检验
主编 李
1.丁香园
2.生物谷
3.检验医学信息网
4.检验医学网
5.检验天空网
(7)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计算法 (不计电源内阻)
(2)电路
V
A
RX
V
A· · RX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绪论 ppt课件
临床生物化学是利用物理学、化学、 生物学、遗传学、病理学、免疫学、生 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技术:
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 研究其病理过程中出现的: 特异性化学标志物 体内特定成分的改变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 国际临床化学学会(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cal Chemistry,IFCC) • “临床化学包含对人体健康和患病时化学状态 的研究以及对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的化 学实验方法的应用”。 • 临床化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健康和疾病时生理生 化过程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 • 又是一门应用各种技术和方法分析机体健康和 疾病时体液或组织样品中各种化学成分的医学 应用技术学科-生化检验技术学。
返回节
DNA双股螺旋模型
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起源 应从1953年J. D. Watson与 F. H. C. Crick提出DNA双 螺旋结构模型开始。它是在 生物化学、遗传学和细胞生 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门新兴交叉学科,至今已有 40余年的历史。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 分光技术、离心技术、层析技术、电泳技术、 同位素和免疫学技术,特别是酶法分析的进步, 提供了更可靠更灵敏的检验技术。 70年代以来 • 重组DNA技术的建立,不仅促进了分子生物学 的发展,也促进了临床疾病的基因诊断和基 因治疗。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发展史
• 1920年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用于肝脏功能和 测定血清淀粉酶用于胰腺炎诊断的报道 • 50年代火焰光度计的使用才使电解质的分析 方法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比色计测定血清 尿素和糖, • 70年代放射免疫分析替代了非敏感、非特异 的激素测定方法使其了迅速发展。
第一节
临床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检验医学是一门临床学科,它运用不断 发展的自然科学和医学科学技术对患者 血液、尿液和各种体液标本进行检验, 并以发展检验技术、提高检验质量为重 点,达到对患者疾病的诊断、病情观察 和预后判断等目的。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ppt课件
返回总目录
第二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第二版)
第二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第二版)
第二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二、检验工作流程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5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第二版)
标准物质是一种特殊试剂,检验人员必须熟悉各种标准物质的 组成、性质、用途以及与患者标本的区别。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15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第二版)
第二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四)实验室检测系统
一般认为,完成一个检验项目的测定所涉及的 仪器、试剂、校准品、质控品、消耗品、操作程序、 质量控制程序等的组合称为检测系统。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9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第二版)
第二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实验室的设施与环境必须满足工作人员健康和安 全防护的需要,应按照本实验室要求最严格的仪器建 立环境控制限,使照明、能源、水质、通风、灰尘、 电磁干扰、辐射、温度、湿度、消毒、网络、声级和 震级等完全符合检验质量要求。
p 校准 p 标识
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规划教材
11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第二版)
第二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基本知识
仪器和设备的标识
u“绿色”标识:经过校准、检定、厂家验收合格或检查功能 正常的仪器,表明该仪器设备为合格状态或正常状态。 u“黄色”标识:有部分缺陷,但不影响检测所需的某项功能, 经过校准、检定或质控仍然合格,表明该仪器设备为准用或 降级使用。 u“红色”标识:仪器设备处于维修状态或损坏、性能无法确 定或经检定/校准不合格,表明该仪器设备为停用状态。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
12
二,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正常人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暂时升 高的血糖刺激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短时 间内降至空腹水平,此现象叫耐糖现象。 糖代谢紊乱时口服一定量葡萄糖后血 糖急剧升高经久不能降至空腹水平或血糖 上升虽不明显但在短时间内不能降至原来 的水平,称为糖耐量异常
13
实验方法:
1、静脉葡萄糖耐量实验(GTT):静脉 输入100克葡萄糖,后连续测定30、 60、120、180分钟的静脉血葡萄糖 含量。 2、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口 服75克葡萄糖(后同上)
3
空腹葡萄糖检测适应症
状态
高糖血症
适应症
门诊病人或住院病人的糖尿病筛选 糖尿病治疗监测 评价碳水化合物代谢(孕妇、慢性肝炎、急性 肝炎、急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等) 糖尿病治疗时出现低糖血症有关的症状 排除临床表现健康的低糖血症病人(胰岛素瘤 除外) 病人的低糖血症相关症状 新生儿低血糖症的检测 儿童期先天性代谢障碍的相关线索
8
(二)减低: 血糖减低:< 3.9mmol/L 低血糖:<2.8mmol/L 原因: 1、生理性:饥饿,长期剧烈运动,妊娠期 2、病理性: ①、胰岛素过多 如胰岛素用量过大、口服降糖药
9
②、缺乏抗胰岛素激素 如肾上腺皮质激素、 生长激素缺乏 ③、肝糖原贮存缺乏 急性肝炎、急性肝坏 死、肝癌等 ④、急性乙醇中毒 ⑤、先天性糖原代谢酶缺乏 ⑥、消耗性疾病:长期营养不良
21
【临床意义】:
用于糖尿病的分型诊断 1、① 1型糖尿病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口服葡 萄糖后释放曲线低平 ② 2型糖尿病空腹胰岛素可正常、稍高或 减低,口服葡萄糖后胰岛素呈高水平曲线, 但血糖降低。
19
三、血清胰岛素检测和胰岛素释放试验: 胰岛素是胰岛 B 细胞分泌的、具有促 进合成代谢、调节血糖浓度的主要激素。 在进行OGTT试验时,同时检测胰岛素水平 的变化,称为胰岛素释放试验。
神经及精神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是神经损伤的另一个特异性生物化学标志,检测方法有酶 活性和质量测定两种。在脑梗死、脑出血、外伤及颅内高 压时可持续增高。
第三十六页,共56页。
脑脊液中主要酶类检测的方法和意义
第三十七页,共56页。
五、脑脊液中常用的神经递质和神经肽
l 神经递质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人的精神活动起 着重要的作用,某些神经系统的疾病及精神病可表 现出神经递质代谢的变化;
4.血脑屏障受损和影响
l 脑外伤、出血、梗死、缺氧、炎症、肿瘤等可使血脑屏 障遭到破坏;
l 血管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程度破坏,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高,使蛋白及大分子物质、离子、细菌、病毒等通过血脑 屏障进入脑组织。
第六页,共56页。
第七页,共56页。
脉络丛上皮细胞对各种物质的选择性:
★ 最易通过物质: 氯、钠、镁离子及乙醇
指数> 100,表明屏障完全崩溃。
IgG和白蛋白比率 =
CSF中IgG mg/L CSF中白蛋白mg/L
诊断脱髓鞘疾病
免疫球蛋
CSFIgG mg/L×血清白蛋白g/L
=
反映鞘内IgG合成
白指数
CSF中白蛋白mg/L×血清IgG g/L
第二十三页,共56页。
第二十四页,共56页。
(四)特异性蛋白检测
第二十九页,共56页。
临床意义
增高:
1、脑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2、下丘脑损害 3、急性脑外伤和中毒影响脑干 4、糖尿病或大量注射葡萄糖后 5、早产儿和新生儿
第三十页,共56页。
三、脑脊液氯化物
Ø 脑脊液氯化物浓度约为血浆浓度的1.2~1.3倍 。
Ø Donnan平衡:正常人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较低
,为了维持脑脊液及血浆渗透压之间的平衡, 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高于血浆中含量。
第三十六页,共56页。
脑脊液中主要酶类检测的方法和意义
第三十七页,共56页。
五、脑脊液中常用的神经递质和神经肽
l 神经递质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及人的精神活动起 着重要的作用,某些神经系统的疾病及精神病可表 现出神经递质代谢的变化;
4.血脑屏障受损和影响
l 脑外伤、出血、梗死、缺氧、炎症、肿瘤等可使血脑屏 障遭到破坏;
l 血管内皮细胞的紧密连接程度破坏,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 增高,使蛋白及大分子物质、离子、细菌、病毒等通过血脑 屏障进入脑组织。
第六页,共56页。
第七页,共56页。
脉络丛上皮细胞对各种物质的选择性:
★ 最易通过物质: 氯、钠、镁离子及乙醇
指数> 100,表明屏障完全崩溃。
IgG和白蛋白比率 =
CSF中IgG mg/L CSF中白蛋白mg/L
诊断脱髓鞘疾病
免疫球蛋
CSFIgG mg/L×血清白蛋白g/L
=
反映鞘内IgG合成
白指数
CSF中白蛋白mg/L×血清IgG g/L
第二十三页,共56页。
第二十四页,共56页。
(四)特异性蛋白检测
第二十九页,共56页。
临床意义
增高:
1、脑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2、下丘脑损害 3、急性脑外伤和中毒影响脑干 4、糖尿病或大量注射葡萄糖后 5、早产儿和新生儿
第三十页,共56页。
三、脑脊液氯化物
Ø 脑脊液氯化物浓度约为血浆浓度的1.2~1.3倍 。
Ø Donnan平衡:正常人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较低
,为了维持脑脊液及血浆渗透压之间的平衡, 脑脊液中氯化物含量高于血浆中含量。
动物医学《临床诊断学-神经系统检查》课件
• 概括地说,可以将症状分为两类:一类是 刺激症状,表现为疼痛、麻木;另一类是 破坏症状,表现为瘫痪。
• 由此可见,神经病和精神病是不同范畴 的两种疾病,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等 均不一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把这 两种概念搞清楚。
• 需要说明的是,神经衰弱和神经病、精 神病也完全不同,更不能混为一谈。
第七章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病和精神病的区别
• 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常常存在一种错误的概念, 就是把神经病和精神病混为一谈。每当听到人 家说“神经病”,马上就会想到“疯子”、 “傻子”。
• 所以,不少文艺刊物和电视、电影中常常出现 将精神病称为神经病的错误叫法。其实,精神 病和神经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不能混为 一谈。
• 第一节 精神状态的检查
1.精神兴奋
是中枢神经机能亢进的结果。 临床表现:不安、易惊,对轻微的刺激产生强 烈反应,甚至挣扎脱疆,不顾一切地前冲,后 退等。 提示:脑膜充血、脑炎、颅内高压、代谢障碍 及中毒病。
• 2.精神抑制
中枢机能障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乃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网状结构 占优势的表现。 ①精神沉郁 特征:病畜对周围事物注意力减弱、反应迟钝、离群呆立、头低 耳耷、眼半闭或全闭、行动无力、尚有意识反应;
• 见于:各种热性病、脑水肿、脑损伤、贫血、脑炎等。
• ②嗜睡 特征:病畜中度抑制,将鼻唇抵在饲糟上或倚墙或躺卧而沉睡, 只有给予强烈的刺激才能产生轻微的暂时的反应,但很快又陷入 沉睡状态。 ③昏迷 特征:患畜卧地不起,呼唤不应,全身肌肉松驰,意识完全丧失, 仅保留植物神经活动,心博动和呼吸变慢而节律不齐。 重度昏迷常提示预后不良。
• 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疾病的简称。凡是能 够损伤和破坏神经系统的各种情况都会 引起神经系统疾病。
• 由此可见,神经病和精神病是不同范畴 的两种疾病,其发病原因、临床表现等 均不一样,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把这 两种概念搞清楚。
• 需要说明的是,神经衰弱和神经病、精 神病也完全不同,更不能混为一谈。
第七章 神经系统检查
神经病和精神病的区别
• 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常常存在一种错误的概念, 就是把神经病和精神病混为一谈。每当听到人 家说“神经病”,马上就会想到“疯子”、 “傻子”。
• 所以,不少文艺刊物和电视、电影中常常出现 将精神病称为神经病的错误叫法。其实,精神 病和神经病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疾病,不能混为 一谈。
• 第一节 精神状态的检查
1.精神兴奋
是中枢神经机能亢进的结果。 临床表现:不安、易惊,对轻微的刺激产生强 烈反应,甚至挣扎脱疆,不顾一切地前冲,后 退等。 提示:脑膜充血、脑炎、颅内高压、代谢障碍 及中毒病。
• 2.精神抑制
中枢机能障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乃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网状结构 占优势的表现。 ①精神沉郁 特征:病畜对周围事物注意力减弱、反应迟钝、离群呆立、头低 耳耷、眼半闭或全闭、行动无力、尚有意识反应;
• 见于:各种热性病、脑水肿、脑损伤、贫血、脑炎等。
• ②嗜睡 特征:病畜中度抑制,将鼻唇抵在饲糟上或倚墙或躺卧而沉睡, 只有给予强烈的刺激才能产生轻微的暂时的反应,但很快又陷入 沉睡状态。 ③昏迷 特征:患畜卧地不起,呼唤不应,全身肌肉松驰,意识完全丧失, 仅保留植物神经活动,心博动和呼吸变慢而节律不齐。 重度昏迷常提示预后不良。
• 神经病是神经系统疾病的简称。凡是能 够损伤和破坏神经系统的各种情况都会 引起神经系统疾病。
临床生物化学讲讲义义完整版PPT课件
高血压与钠代谢
高血压与钾代谢
高血压与血脂代谢
钾离子对维持血压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低钾血症可导致血压升高。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控制血脂水平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风险。
03
02
01
心血管疾病与胆固醇
高胆固醇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降低胆固醇水平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肿瘤标志物
如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等,用于心梗、心衰等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心脑血管疾病标志物
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
感染性疾病标志物
如胰岛素、血糖等,用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内分泌疾病标志物
临床生物化学与疾病
04
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钠离子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02
03
04
能够自动完成多项生化指标的检测,具有快速、准确、高效等特点。
能够自动完成血常规检测,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等。
能够自动完成免疫学指标的检测,如乙肝两对半、肿瘤标志物等。
能够自动完成尿液常规检测,包括尿蛋白、尿糖等。
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等,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
临床生物化学检测可以为医生提供关于患者健康状况的客观数据,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
诊断疾病
通过定期进行临床生物化学检测,可以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监测病情
根据临床生物化学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评估治疗效果。
指导治疗
通过了解疾病的生物化学机制,可以开发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高血压与钾代谢
高血压与血脂代谢
钾离子对维持血压稳定具有重要作用,低钾血症可导致血压升高。
血脂异常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控制血脂水平有助于降低高血压风险。
03
02
01
心血管疾病与胆固醇
高胆固醇血症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降低胆固醇水平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和诊断。
肿瘤标志物
如肌钙蛋白、B型钠尿肽等,用于心梗、心衰等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心脑血管疾病标志物
如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
感染性疾病标志物
如胰岛素、血糖等,用于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内分泌疾病标志物
临床生物化学与疾病
04
高盐饮食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钠离子在高血压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02
03
04
能够自动完成多项生化指标的检测,具有快速、准确、高效等特点。
能够自动完成血常规检测,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等。
能够自动完成免疫学指标的检测,如乙肝两对半、肿瘤标志物等。
能够自动完成尿液常规检测,包括尿蛋白、尿糖等。
如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等,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估。
临床生物化学检测可以为医生提供关于患者健康状况的客观数据,帮助医生准确诊断疾病。
诊断疾病
通过定期进行临床生物化学检测,可以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监测病情
根据临床生物化学检测结果,医生可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并评估治疗效果。
指导治疗
通过了解疾病的生物化学机制,可以开发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临床生物化学和生物化学检验 绪论
4.治疗效果的监测 监测疾病的病情好转、恶化、缓解或复发等 5.治疗药物的监测
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有效性、安全性) 6.辅助评价治疗效果
CEA监测结肠癌的治疗效果 7.遗传病产前诊断
三、增强与临床的沟通及开展临床生化检验咨询
• 由医学检验向检验医学转变。检验者有责任向临床提供有关专业信 息,与临床医生共同探讨各种生理因素和药物治疗对检验方法的影 响,共同探讨各种疾病最佳的检验组合。
临床化学专业委员会(Commiss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Division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1952成立。此外,国际性的临床化学协会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IFCC)亦组织大 量学术活动,并设有教育委员会,制定一系列有关培训人才和政 策性的文件。
生物化学反应
一定规律
细胞内由酶催化 具有高度自动调控能力
步骤出现异常 相应临床症状
产生疾病
如酶缺陷
蛋白质合成结构异常
生物学功能异常,细 胞信息传递障碍
• 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其它相应学科的进展与新技术 的应用,使得临床生物化学获得迅速发展和完善。
• 它是检验医学中的主干学科之一,医学不可缺少。它的 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医疗水平的提高和疾病防治的 效果。
一、建立行之有效的临床生化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如何切实加强和提高实验室的分析质量 (1)制定提高各级检验人员素质的相应的教育培训计划和考核法规 (2)实行质量控制等制度
随着实验室管理在实验和和理论上的进展,促进了专业组织的 建立,1978年美国成立了实验室管理协会(CLMA)。其宗旨是致力 于为实验室提供优良的服务,加强医学检验职业的管理和领导技能, 促进高效、多产和高质量的工作,为高质量的患者诊疗提供服务。
临床生化检验基础PPT课件
血清与肝素血浆的差异(一)
分析物 与血浆均值比较的差异 血清与血浆差异的原因
钾
+6.2%
细胞的溶解、特别是血小板
无机磷
+10.7%
来自细胞的释放
总蛋白
-5.2%
纤维蛋白原的作用
氨
+38%
血小板溶解、谷胺酰胺水解
乳酸
+22%
细胞释放
除了血小板溶解外,有时候血清高钾因溶血与极度的白 细胞溶解有关(白细胞计数>50 G/L)。考虑到血小板 对全血的影响,可以推算:血小板计数达100 G/L,即 平均使血清与血浆的钾含量差0.11 mmol/L。
总蛋白
白蛋白
血
TSH 转铁蛋白
AST
清 与
肌酸激酶
肝
总胆红素
素
钠 铁 胆碱酯酶
血 浆
碱性磷酸酶
的
直接胆红素 甘油三酯 LDH
差 异
无机磷
(
钾
二
GGT 三碘甲状腺素
)
乳酸
标本的采集
采血方法:
毛细血管法:血球计数仪、微量分析等。 静脉采血法:生化检验常用,真实反应。 动脉采血法:个别特殊检验,血气分析 注意:生化分析仪测量CO2问题
ALP
对硝基苯磷酸盐+H2O → 磷酸盐+对硝基苯酚
检测试剂
H2O2偶联的指示系统 :
转速选择:RCF=1.118×L×(r/1000)2 RCF:相对离心力,在生化检验分析中的
标本相对离心力在1500~1800; L:离心半径,以mm计算,即离心管至旋
转轴中心距离; r:转子每分钟转速。
标本的处理
分离注意事项:
转速不够,离心不彻底,不能很好的将 血清分离,在血清中容易夹杂纤维蛋白,在测 试过程中容易堵针,影响测试。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测医学课件
16
3.肥胖、肝肾衰竭或排泄受阻时---血清胰岛素浓度增 高
4. 其它 腺垂体功能低下症、ACTH缺乏症、肾上腺 功能不全和饥饿状态时胰岛素减少;肢端肥大症、巨 人症时胰岛素增高
17
四、血清C-肽(C-peptide)测定
概念:C-肽---胰岛素原在蛋白水解酶作用下转变为胰岛素的 过程式中裂解出来的肽类,由31个氨基酸组成,与胰岛素等 克分子从胰岛β细胞释放,因此测定意义与胰岛素相同,主 要反映β细胞功能。
28
临床意义 LDL是AS发生发展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特别
是小而密LDL致AS作用更强。 在血脂异常诊断标准和治疗目标中主要参照
LDL-C水平
29
(四)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
参考值
1. 1.03-2.07mmol/L 2. 合适水平 >1.04mmol/L 3. 减低 ≤ 0.91mmol/L
参考值 135~145mmol/L 高血钠症(hypernatremia):血钠超过
145mmol/L,并伴有血液渗透压过高。 低血钠症(hyponatremia):血钠低于
135mmol/L。
37
高钠
(1)摄人过多:进食、输注过多碳酸氢钠。 (2)摄入水过少 (3)水丢失过多:出汗、烧伤、腹泻、呕吐。 (4)内分泌病变:垂体肿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胰岛素及释放试验异常见于: 1.糖尿病 糖尿病时胰岛素分泌减低、释放迟缓。1
型糖尿病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服糖后仍很低,呈低 平曲线,胰岛素与血糖比值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空腹 血糖水平可正常、稍高或稍低,服糖后胰岛素呈延迟 性释放反应。 2.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β细胞瘤
3.肥胖、肝肾衰竭或排泄受阻时---血清胰岛素浓度增 高
4. 其它 腺垂体功能低下症、ACTH缺乏症、肾上腺 功能不全和饥饿状态时胰岛素减少;肢端肥大症、巨 人症时胰岛素增高
17
四、血清C-肽(C-peptide)测定
概念:C-肽---胰岛素原在蛋白水解酶作用下转变为胰岛素的 过程式中裂解出来的肽类,由31个氨基酸组成,与胰岛素等 克分子从胰岛β细胞释放,因此测定意义与胰岛素相同,主 要反映β细胞功能。
28
临床意义 LDL是AS发生发展的主要脂类危险因素,特别
是小而密LDL致AS作用更强。 在血脂异常诊断标准和治疗目标中主要参照
LDL-C水平
29
(四)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
参考值
1. 1.03-2.07mmol/L 2. 合适水平 >1.04mmol/L 3. 减低 ≤ 0.91mmol/L
参考值 135~145mmol/L 高血钠症(hypernatremia):血钠超过
145mmol/L,并伴有血液渗透压过高。 低血钠症(hyponatremia):血钠低于
135mmol/L。
37
高钠
(1)摄人过多:进食、输注过多碳酸氢钠。 (2)摄入水过少 (3)水丢失过多:出汗、烧伤、腹泻、呕吐。 (4)内分泌病变:垂体肿瘤、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胰岛素及释放试验异常见于: 1.糖尿病 糖尿病时胰岛素分泌减低、释放迟缓。1
型糖尿病空腹胰岛素明显降低,服糖后仍很低,呈低 平曲线,胰岛素与血糖比值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空腹 血糖水平可正常、稍高或稍低,服糖后胰岛素呈延迟 性释放反应。 2.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β细胞瘤
临床生化 课件
02
03
04
化学分析法
利用化学反应和试剂进行检测 的方法,如滴定法、比色法等
。
酶学分析法
利用酶的催化作用进行检测的 方法,如酶活性测定、酶联免
疫吸附试验等。
免疫分析法
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进 行检测的方法,如放射免疫分 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等。
分组技术
利用不同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 分离和检测方法,如电泳技术
室内质控
定期进行室内质控,监控检验过程的 稳定性和准确性。
检验后质量控制
结果审核
对检验结果进行复核和审核,确 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报告发放
确保报告及时、准确地发放给医生 或患者。
反馈与改进
收集反馈意见,持续改进生化检验 的质量施
CHAPTER
药物干扰与应对措施
生化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
01
02
03
诊断疾病
通过生化检测可以辅助医 生诊断疾病,如肝肾功能 检查、血糖血脂检查等。
监测病情
生化检测可以监测病情的 发展和治疗效果,如癌症 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检测。
预防保健
通过生化检测可以评估个 体的健康状况,预测疾病 风险,指导预防保健措施 。
生化检验的方法与技术
01
病理因素干扰与应对措施
病理因素干扰
疾病或病理状态如炎症、肿瘤、肝肾疾病等会影响生化检验的结果。
应对措施
在检验前需要向医生详细描述病情和病史,以便医生根据情况调整检验项目和解 读结果。同时,对于某些特定疾病,可能需要特殊处理或补充检验来获得更准确 的诊断。
05 生化检验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CHAPTER
生化检验与临床医学的结合
生化检验的结果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断和治疗的效果,需要加强与临床医学的沟通和合作 ,共同提高医疗水平。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10月2日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一节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概述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 二、血脑屏障及脑脊液 三、神经生长因子与神经营养因子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化学基础 五、神经病变的生化机制
2020年10月2日
6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一、神经系统的结构
➢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of nervous system disease.
2020年10月2日
2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Major Objectives
➢ 了解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脑脊液的形 成及神经递质的条件和分类。
➢ 熟悉神经递质的作用,血脑屏障的功能及 脑脊液实验室检查指标。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第十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第一课件网网站
2020年10月2日
1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KEY POINTS
➢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blood brain barrier ; effects of nerve growth factor and neurotrophic factor.
2020年10月2日
11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二) 脑脊液
1.脑脊液的形成
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 CSF)极 大部分由脑室脉络丛产生,少量由软膜、 蛛网膜的毛细血管和脑细胞外液经过脑室 的室管膜上皮渗出。
脉络丛的结构有3种成分:以毛细血管 网为中心,周围为结缔组织,外表为室管 膜上皮即脉络丛上皮。
(4)通过脑脊液循环,对颅内压力的调节有 一定的作用。
2020年10月2日
13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三、神经生长因子与神经营养因子
NGF的主要生物学效应 1.对胚胎发育期神经元的作用 2.促进生后发育神经元的生长 3.维持成熟神经元的存活 4.促进神经损伤的修复与再生作用 5.对神经变性性疾病的作用 6. NGF对肿瘤的潜在性治疗作用及在炎性疾病中的
点击查看
2020年10月2日
血脑屏障示意图
9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2020年10月2日
10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一)血脑屏障
2.血脑屏障的作用
渗透性受流体静压、渗透性梯度、脂溶性、 电离程度以及胞膜的孔径等因素影响。
(1)被动性扩散: (2)载体运输:最重要的是葡萄糖 (3)主动转运:如K+、Na+、Ca+、Mg+等
➢ 难点神经递质的作用特点,神经精神疾病 的生化机制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生物化 学检验。
2020年10月2日
4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Brief Contents
➢ 第一节 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概述 ➢ 第二节 神经系统疾病常用的实验诊断方法 ➢ 第三节 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作用
2020年10月2日
14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三、神经生长因子与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营养因子(neurotrophic factors, NTFs)是 一组能促进神经细胞生长、增殖,延长生存时间, 并调节神经细胞分化和形态重塑的特异性内源性 信号蛋白。
NTF是神经细胞发生中存活、分化的依赖因 子,是发育成熟神经元功能的调控因子,是神经 元受损害或病变中保护其存活和促进其再生的必 需因子。
2020年10月2日
15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四、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化学基础
(一)中枢神经递质 (二)神经组织的生化代谢特点
2020年10月2日
16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一)中枢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neurotransmitter)是神经元间或神经 元与靶细胞(肌肉、腺细胞)间起信号传递作用的 化学物质。神经末梢通过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与靶细 胞膜上的特异受体而发挥效应。
二、血脑屏障及脑脊液
(一)血脑屏障 1.血脑屏障的结构 2.血脑屏障的作用
(二) 脑脊液 1.脑脊液的形成 2.脑脊液的功能
2020年10月2日
8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一)血脑屏障
1.血脑屏障的结构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
是由脑内毛细血管的内皮及内皮细胞之间 的紧密连接、基膜以及神经胶质细胞突起 形成的血管鞘构成。通过多物质的选择性 通透,完成血液与脑组织之间的物质交换, 保证了脑代谢和功能的正常运行。
➢ Metabolic features of nerve tissue and biochemical mechanism of neural degeneration.
➢ Pathology biochemistry change and neural biochemical analysis of common nervous diseases and mental disorder.
➢ 掌握神经组织的生化代谢特点,神经精神 疾病的生化机制及常见神经精神疾病的生 物化学检验。
2020年10月2日
3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Major Objectives
➢ 重点神经递质的作用及神经组织的生化代 谢特点,神经精神疾病的生化机制及常见 神经精神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
2020年10月2日
12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
(二) 脑脊液
2.脑脊液的功能
(1)对脑组织保护作用,能有效的缓冲压力, 避免震荡时对脑的冲击。
(2)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循环流动的脑脊液起 着淋巴液的作用,营养附近的脑组织并运 走部分代谢产物。
(3)脑脊液对维持脑组织的渗透压和酸碱平 衡有着重要作用。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 成。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 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具有感受刺激、整合信 息和传导神经冲动的能力。神经胶质细胞简 称胶质细胞,广泛分布在神经系统中,无传 导冲动的能力,对神经细胞起到支持、保护、 分隔和营养的作用。
2020年10月2日
7
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 ——临床检验生物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