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必修二2.3《能量守恒定律》WORD教案03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2.3 能量守恒定律4-鲁科版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2.3 能量守恒定律4-鲁科版

鲁科版必修2 《能量守恒定律》第3课时机械能守恒定律及其应用说明:本节课的内容是鲁科版物理必修2第2章《能的转化与守恒》中的第3节《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这节课分3个课时完成,第1课时介绍机械能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

第2课时进一步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及重点解决单个物体机械能守恒问题。

第3课时再进一步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守恒条件及重点解决系统机械能守恒问题和流体、铁链的机械能守恒问题。

下面的这个教学设计涉及的是本节课第3课时的内容。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2.能熟练地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系统问题、流体问题。

2)过程与方法1.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解释现象、分析问题;2.学习物理学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判断被研究对象在经历的研究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在应用时要找准始末状态的机械能教学方法:复习、讨论、总结、巩固练习、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2.表达式:E p=mgh3.矢标性:重力势能是标量,但有正负,其意义表示物体的重力势能比它在参考平面大还是小.4.系统性: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5.相对性: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但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6.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W G=-ΔE p二、弹性势能1.定义:发生的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2.大小:与形变量及有关.3.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变化的关系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三、机械能守恒定律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两种表述(1)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2章2.3 能量守恒定律教案设计(无答案)

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2章2.3 能量守恒定律教案设计(无答案)

能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①通过实验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②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会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③了解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

【学习重难点】1.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2.能否正确选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是本节学习的另一难点。

通过本节学习应让学生认识到,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是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进一步明确,在对问题作具体分析的条件下,要能够正确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分析、处理问题。

【学习过程】一、导读提纲:1.复习习机械能包含哪些形式的能量、守恒的条件、守恒表达式;2.熟练应用机械能守恒进行解题;3.机械能的改变与什么有关?会求解机械能的变化量;4.理解能量守恒定律;二、自主检测:1.机械能里包含三种能量;2.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守恒条件的解读)3、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①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②能量转化;③能量转移 ;4.能说出应用机械能守恒解题的几个步骤;(1)(2)(3)(4)5.能量守恒定律:(1)内容: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 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 到另一个物体,在 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三、问题探究:1.机械能守恒应用→单个物体题:以s m /20的速度将一物体竖直上抛,若忽略空气阻力,取2/10s m g =,试求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2.机械能守恒应用→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题: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kg m A 3=和kg m B 5=的两物体A .B ,用轻绳连接跨过一定滑轮两侧,轻绳正好拉直,且A 物体底面接触地面,B 物体距地面m h 8.0=,则(1)放开B 物体,当B 物体着地瞬间,A 物体的速度是多少?(2)B 物体着地后A 物体还能上升多高?3.机械能的改变(1)重力和弹力做功 (填“会”或“不会”)改变机械能的总量;(2)机械能的总量发生改变,必有 做功;那些力做多少功,机械能就改变多少;4.题:重为500N 的人随升降机一起匀速上升了10m ,分析:(1)分别有什么力做功?(2)人的机械能是否守恒?若不守恒,机械能的改变量与什么力做功相等?5.讨论两个成相互作用力的滑动摩擦力做的总功和引起的能量转化。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2.3 能量守恒定律3-鲁科版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2.3 能量守恒定律3-鲁科版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一.教材分析1.本节是对本章知识内容的总结和扩展。

能量就是从千差万别的各种自然现象中抽象出来的概念,是事物发展的的原动力。

学生学习到这里,已经可以从机械能转化和守恒扩展到自然界各种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了。

2.能量从更深的层次上反映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本质。

能量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工具。

能源关系到人们的衣食住行,关系到国家的兴旺发达。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这一节教学目标的落脚点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上。

3.本节“思考与讨论”对能源问题做了讨论,这是一个质疑的范例,它引导我们考虑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

通过实例说明,在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是守恒的,但能量的品质却降低了,可以被人直接利用的能量在逐渐减少,这就是能量耗散现象。

所以,能量虽然守恒,但我们还要节约能源。

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机械能守恒的学习,已经形成了有关能量转化的一些情景,具备了从“机械能的转化与守恒”联想扩展到“自然界中各种能量在转化和转换中总能量守恒”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以及能量守恒定律建立的过程;会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从探索能量守恒定律的过程中,锻炼物理思维,体会能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感受物理学的守恒和谐之美。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能量守恒定律的证明及理解。

五.教学过程1.引入思考:要让静止的电风扇工作,我们应该怎么做?答:接通电源,提供能量,说明电风扇工作需要消耗能量。

2.新课(1)我们已经知道的能量有哪些?机械能、电能、风能、太阳能、光能、内能等。

(2)思考:能量之间有联系吗?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电磁炉:电能转化为热能。

水果电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物理:鲁科版 必修2 2.3 能量守恒定律 (教案)

物理:鲁科版 必修2 2.3 能量守恒定律 (教案)

第3节能量守恒定律从容说课本节课的设计,教材继续沿用了前几节的课程模式,先由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研究问题,然后用实验加以证实,让学生接受这个物理事实.接着再从理论上推导、证明,从而得出结论.这节课教材是从生活中骑自行车上坡的实例入手,引出动能和重力势能在此过程中是在相互转化的.接着通过实验来证实这个转化过程中的守恒结论.最后提出了自然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之一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个特例,要使学生对定律的得出、含义、适用条件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是能够用该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各种不同形式的能相互转化和守恒的规律,贯穿在整个物理学中,是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是学习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规律的起点,也是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的进一步综合和展开的重要基础.所以这一节知识是本章重要的一节.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本节学习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零势面)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无关的.在讨论物体系统的机械能时,应先确定参考平面.教学重点1.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3.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教学难点1.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2.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教具准备自制投影片、CAI课件、重物、电磁打点计时器以及纸带、复写纸片、低压电源及两根导线、铁架台和铁夹、刻度尺、小夹子.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3.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4.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能列举、分析生活中能量转化和守恒的例子.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解释现象、分析问题;2.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体验验证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实验验证,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实验演示]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教师活动:演示实验1:如下图,用细线、小球、带有标尺的铁架台等做实验.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高度的A点,然后放开,小球在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我们看到,小球可以摆到跟A点等高的C点,如图甲.如果用尺子在某一点挡住细线,小球虽然不能摆到C点,但摆到另一侧时,也能达到跟A点相同的高度,如图乙.问题:这个小实验中,小球的受力情况如何?各个力的做功情况如何?这个小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活动:观察演示实验,思考问题,选出代表发表见解.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拉力和速度方向总垂直,对小球不做功;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实验表明,小球在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在不断转化.在摆动过程中,小球总能回到原来的高度.可见,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总和,即机械能应该保持不变.教师活动:演示实验2:如图,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用弹簧振子演示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问题:这个实验中,小球的受力情况如何?各个力的做功情况如何?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活动:观察演示实验,思考问题,选出代表发表见解.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杆的支持力作用,水平方向上受弹力作用.重力、支持力和速度方向总垂直,对小球不做功;只有弹簧的弹力对小球做功.实验表明,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弹性势能和动能在不断转化.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总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可见,弹性势能和动能的总和,即机械能应该保持不变.教师活动:总结、过渡: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到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和是否真的保持不变?下面我们就用实验来探索这个问题.推进新课一、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实验探索在学生开始做实验之前,老师应强调如下几个问题:1.该实验中选取被打点纸带应注意两点:一是第一点O为计时起点,O点的速度应为零.怎样判别呢?2.是否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3.在架设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4.实验时,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的顺序怎样?为什么?5.测量下落高度时,某同学认为都必须从起始点算起,不能弄错.他的看法正确吗?为了减小测量 h 值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适当远些好,还是近些好?学生活动:思考老师的问题,讨论、交流,选出代表发表见解.1.因为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点一次,在最初的0.02 s 内物体下落距离应为0.002 m ,所以应从几条纸带中选择第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2 mm 的纸带进行测量;二是在纸带上所选的点就是连续相邻的点,每相邻两点时间间隔t =0.02 s.2.因为不需要知道物体在某点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所以不必测量物体的质量 m ,而只需验证n n gh v =221就行了.3.打点计时器要竖直架稳,使其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以尽量减少重物带着纸带下落时所受到的阻力作用.4.必须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才能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5.这个同学的看法是正确的.为了减小测量 h 值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适当远些好.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点评,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数据处理:明确本实验中要解决的问题即研究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在右图中,质量为m 的物体从O 点自由下落,以地面作零势能面,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A 和B 的机械能分别为:A A A mgh mv E +=221,B B B mgh mv E +=221 如果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下落过程中如果动能的改变量等于势能的改变量,于是有E a =E b ,即B B A A mgh mv mgh mv +=+222121 上式亦可写成B A A B mgh mgh mv mv -=-222121 该式左边表示物体由A 到B 过程中动能的增加,右边表示物体由A 到B 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如果实验证明等式成立,说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动能的增加.为了方便,可以直接从开始下落的O 点至任意一点(上图中A 点)来进行研究,这时应有:mhg mv A =221.式中h 是物体从O 点下落至A 点的高度,v A 是物体在A 点的瞬时速度.1.如何求出A 点的瞬时速度v A ?根据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求出A 点的瞬时速度v A .右图是竖直纸带由下而上实际打点后的情况.从O 点开始依次取点1、2、3……图中s 1、s 2、s 3……分别为0~2点,1~3点,2~4点……各段间的距离.根据公式t s v =,t=2×0.02 s (纸带上任意两个相邻的点间所表示的时间都是0.02 s ),可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这些平均速度就等于1、2、3……各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 1、v 2、v 3……例如:量出0~2点间距离s 1,则在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ts v 1=,这就是点1处的瞬时速度v1,以此类推可求出点2、3……处的瞬时速度v 2、v 3……2.如何确定重物下落的高度?上图中h 1、h 2、h 3……分别为纸带从O 点下落的高度.根据以上数值可以计算出任意点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从而验证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和守恒.二、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物理情景]在自由落体运动中机械能守恒 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自由下落,经过高度为h 1的A 点(初位置)时速度为v 1,下落到高度为h 2的B 点(末位置)时速度为v 2.学生活动:思考并证明如右图所示,设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自由下落,经过高度为h 1的A 点(初位置)时速度为v 1,下落到高度为h 2的B 点(末位置)时速度为v 2.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只受重力G =mg 的作用,重力做正功.设重力所做的功为W G ,则由动能定理可得21222121mv mv W G -=① 上式表示,重力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量.另一方面,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知道,W G =mgh 1-mgh 2②上式表示,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由①式和②式可得2121222121mgh mgh mv mv -=-.③ 小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重力势能转化为等量的动能,移项后可得1212222121mgh mv mgh mv +=+ 或者E k1+E p1=E k2+E p2④上式表示,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即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教师精讲】上述结论不仅对自由落体运动是正确的,可以证明,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不论物体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上述结论都是正确的.所谓只有重力做功,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不受其他的力,如自由落体运动和其他方向运动;或者除重力外还受其他的力,但其他力不做功,如物体沿光滑斜面的运动.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它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是更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不仅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弹性势能和动能也可以相互转化.放开被压缩的弹簧,可以把跟它接触的小球弹出去,这时弹簧的弹力做功,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在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中,如果只有弹力做功,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即机械能守恒.【方法引导】解决某些力学问题,从能量的观点来分析,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往往比较方便.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力学问题,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在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中,如果只有重力做功,就可以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例题剖析】(一)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判断[例1]下列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正确的是()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守恒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D.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解析: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除了重力做功外,可能还有其他力做功,如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时,除了重力做功外,空气阻力也对降落伞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不选.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只受重力且只有重力做功,如自由落体运动,物体机械能守恒,应选.C.如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时合外力为零,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除重力做功外,空气阻力也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不选.D.符合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应选.可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各力做功情况是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的一般程序.[例2]如图所示,斜面体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在物体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B.物体的重力势能完全转化为物体的动能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D.物体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解析:由于斜面体放在光滑斜面上,当物体沿斜面下滑时,物体实际位移方向和物体所受支持力的方向不垂直,所以支持力对物体做了功(负功),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物体对斜面体的压力对斜面体做了功(正功),斜面体的机械能增加了,斜面体的机械能也不守恒.对物体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斜面体和物体之间的弹力是内力,对系统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即不消耗机械能.在物体和斜面体的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物体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一部分转化为物体的动能,另一部分则转化为斜面体的动能.所以本题选ACD.(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例3] 一个物体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如图),斜面高1 m ,长2 m.不计空气阻力,物体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是多大?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机械能守恒分析:斜面是光滑的,不计摩擦,又不计空气阻力,物体所受的力有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支持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物体在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可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解析:题中没有给出物体的质量,可设物体的质量为m .物体在开始下滑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 ,则有E p2=0,2221mv E k =,末状态的机械能2p2k 221mv E E =+.此时,E p1=mgh ,E k1=0,初状态的机械能E k1+E p1=mgh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E k2+E p2=E k1+E p1 mgh mv =221, 所以 4.4m/s m/s 18.922=⨯⨯==gh v .【方法引导】这个问题也可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但是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在思路和步骤上比较简单.在这个例题中,如果把斜面换成光滑的曲面(如图),同样可以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要直接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由于物体在斜面上所受的力是变力,处理起来就困难得多.物体沿光滑曲面下滑时机械能守恒[例4]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摆长为L ,最大偏角为θ.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大?分析:小球受两个力:重力和悬线的拉力.悬线的拉力始终垂直于小球的运动方向,不做功.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可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解析:选择小球在最低位置时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小球在最高点时为初状态,初状态的动能E k1=0,重力势能E p1=mg (L -L cos θ),机械能E k1+E p1=mg (L -L cos θ).小球在最低点时为末状态,末状态的动能2221mv E k =,重力势能E p2=0,末状态的机械能为2p2k 221mv E E =+.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E k2+E p2=E k1+E p1 )cos (212θ-=L mgL mv 所以)cos 1(2θ-=gL v .【教师精讲】由这两个例题可以看出,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可以只考虑运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不必考虑两个状态之间的过程的细节.这可以避免直接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困难,简化解题的步骤.守恒定律不仅给处理问题带来方便,而且有更深刻的意义.自然界千变万化,但有些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是守恒的,可以用这些“守恒量”表示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这就是守恒定律.寻求“守恒量”已经成为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方面.我们学习物理,要学会运用守恒定律处理问题.三、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我们已学习了多种形式的能,请同学们说出你所知道的能量形式.我们还知道不同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你举几个能量转化的例子.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列举实例.教师活动:演示实验1:在一个玻璃容器内放入沙子,拿一个小铁球分别从某一高度释放,使其落到沙子中.思考: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请说出小球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演示实验2:在盛有水的玻璃容器中放一小木块,让小木块在水中上下浮动,过一段时间,小木块停止运动.思考:小木块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请说出小木块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积极思考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表见解.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总结点评,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举例和演示实验,说明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上实验表明,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一种能量减少,必有其他能量增加,一个物体的能量减少,必定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能量的总和并没有变化.这就是大自然的一条普遍规律,而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是这一条规律的一种特殊情况.学生活动:列举生活中不同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例子.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出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说明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有何重大意义.历史上曾有人设想制造一种不需要消耗任何能源就可以不断做功的机器,即永动机,这样的机器能不能制成?为什么?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重点是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难点是判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所以应透彻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从而正确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布置作业课本P37作业4、5、6.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有人设计了这样一台“永动机”:距地面一定高度架设一个水槽,水从槽底的管中流出,冲击一个水轮机,水轮机的轴上安装一个抽水机和一个砂轮.他指望抽水机把地面水槽里的水抽上去,这样循环不已.机器不停地转动,就可以永久地用砂轮磨制工件做功了(右图).请你分析一下,高处水槽中水的势能共转变成哪几种形式的能,说明这个机器是否能够永远运动下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多谢您的浏览!。

能量守恒定律-鲁科版必修2教案

能量守恒定律-鲁科版必修2教案

能量守恒定律-鲁科版必修2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能量守恒原理的含义;2.能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掌握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物理实验的方法;4.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能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表述;2.机械能、内能和热量的概念;3.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4.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能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表述;2.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

四、教学难点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课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的相关知识点;2.实验法:通过实验来让学生感受能量守恒定律;3.课堂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来帮助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导入介绍物理学中能量守恒定律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

2. 讲授1.能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和表述:介绍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明确它的含义和表述;2.机械能、内能和热量的概念:介绍机械能、内能和热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3.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介绍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验问题;4.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介绍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实验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通过实验感受能量守恒定律。

4. 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

5. 拓展介绍其他概念和定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七、教学评价1.正确回答由教师提出的问题;2.能够在实验中正确地应用能量守恒定律;3.能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4.课堂参与度。

1.教学方法的选择不够多样化,需要加强课堂互动;2.实验内容需要再加强一些,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能量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第二章能的转化与守恒2.3能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鲁科版必修2

高中物理第二章能的转化与守恒2.3能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鲁科版必修2

2.3能量守恒定律一、教学任务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规律,它是不仅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金钥匙之一,同时它也统领了整个高中物理力,热,电,光,原等各个章节。

学了这章的知识,对于变力等问题就有了解决的方法和手段。

学了这章的知识,学生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方法也要开阔,对物理问题即要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分析,还要从功和能关系的分析。

2.教学重点和难点(1)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2)能否正确选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是本节学习的另一难点。

通过本节学习应让学生认识到,从功和能的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是物理学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进一步明确,在对问题作具体分析的条件下,要能够正确选用适当的物理规律分析、处理问题。

二、学习者情况分析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所教的学生已知道功,能,动能,势能,重力势等概念。

掌握了重力能变化与重力功的关系,合外力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等规律;会计算恒力的功,会用动能定理计算变力的功,会用动能定理计算描述变速运动的物理量。

在能力方面已近学过许多物理规律的推导,具有一定的演绎推理能力。

经过以往的多媒体教学,他们比较熟悉和习惯用计算机课件上课的方式.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学习物理有较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具有团队精神。

三、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①通过实验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②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会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③了解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

2.过程与方法:①让学生通过已有日常生活和实践中的能量转化的经历,提出如何验证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高中物理 2.3 能量守恒定律学案1 鲁科版必修2

高中物理 2.3 能量守恒定律学案1 鲁科版必修2

高中物理 2.3 能量守恒定律学案1 鲁科版必修2【学习目标】①.通过实验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②.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会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③ 了解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

【知识梳理】1.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实验探索2.机械能守恒定律:(1)推导(2)内容(3)条件3.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基础训练】1、关于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B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C .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0时,机械能一定守恒D .物体若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一定守恒2、从离地高为H m的阳台上以速度v 竖直向上抛出质量为m的物体,它上升h m后又返回下落,最后落在地面上,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以地面为参考面)( ACD )A .物体在最高点时机械能为mg (H +h )B .物体落地时的机械能为mg (H +h )+21mv 2 C .物体落地时的机械能为mgH +21mv 2 D .物体在落回过程中,经过阳台时的机械能为mgH +21mv 2 3、质量均为m的甲、乙、丙三个小球,在离地面高为h 处以相同的动能在竖直平面内分别做平抛、竖直下抛、沿光滑斜面下滑,则( ABC )A .三者到达地面时的速率相同B .三者到达地面时的动能相同C .三者到达地面时的机械能相同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4、一个人把重物加速上举到某一高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D )A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对它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B .物体所受合外力对它所做的功等于物体的动能的增量C .人对物体所做的功和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D .克服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增量5、下列实例(均不计空气阻力)中的运动物体,机械能守恒的应是( BD )A .被起重机吊起的货物正在加速上升B .物体做平抛运动C .物体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D .一个轻质弹簧上端固定,下端系一重物,重物沿竖直方向做上下振动6、推证:做平抛和竖直上抛运动时的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完整word)《能量守恒定律》教案

(完整word)《能量守恒定律》教案

《能量守恒定律》教案一、教学目的:1.知道各种形式的能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2.知道能量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二、教学重点: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

三、教学难点:1、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2、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四、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并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五、教学工具:课件PPT、尺子、小纸屑、钢笔、塑料袋六、教学过程:1.复习通过初中、高中的学习,我们初步知道了能量的概念,知道了机械能和内能、热能等形式的能量。

(通过提问复习能量、机械能和内能、各种能量的概念)2.进行新课:能量守恒定律(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

尽管各种能量我们还没有系统地学习,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所了解,如跟电现象相联系的电能,跟光现象有关的光能,跟原子核的变化有关的核能,跟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能等。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列举学生所熟悉的事例,说明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和转移).在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转移到低温物体。

运动的甲钢球碰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

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小朋友滑滑梯,由于摩擦而使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在水力发电中,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在火力发电厂,燃料燃烧释放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在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电流通过电热器时,电能转化为内能;电流通过电动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有关能量转化的事例同学们一定能举出许多。

现在请同学们分析你所看到的图中设备时能量的转化.(播放PPT)(3)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是通过做功实现的。

做功的过程就是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且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转化(或转移),因此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2.3 能量守恒定律2-鲁科版

高中物理必修二教案-2.3 能量守恒定律2-鲁科版

实验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清楚实验原理,实验步骤。

2.会进行实验分析和数据处理。

3.能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实验误差,并能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重难点1.实验分析,数据处理。

2.误差讨论,实验改进。

一、知识回顾1、匀变速运动中,用纸带求解瞬时速度方法:。

2、机械能守恒定律:。

二、实验方法1、目的:借助自由落体运动验证机械能守恒2、原理:-△E P=△E K3、装置图和所需器材4、步骤①按照实验装置图安装打点计时器;②将纸带穿过计时器,下端与重物相连;③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④更换纸带,重复以上步骤;⑤选择纸带,处理数据;5、数据处理方法一:方法二:方法三:6、结论三、进一步讨论1、误差分析来源——处理——影响——2、实验改进以本实验为背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实验仪器设置题目,不脱离教材而又不拘泥教材,体现开放性、探究性、实验方法的改进等特点.①由系统动能、重力势能的变化验证机械能守恒,所用实验器材:光电门、气垫导轨.②与其它知识联系,构建新的物理知识环境.四、典例展示【典例1】 见教材83页,典例1.【典例2】 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验证m 1、m 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 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 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乙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m 1=50 g 、m 2=150 g ,则(g 取10 m/s 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 5=________ m/s ;(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ΔE k =_____ J ,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 p =____ J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3)若某同学作出的12v 2-h 图象如上右图所示,则当地的实际重力加速度g =________ m/s 2. 【典例3】 见教材85页,典例3.四、随堂检测(2013·全国大纲,23)测量小物块Q 与平板P 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14所示.AB 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 板的上表面BC 在B 点相切,C 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 的质量m ;②测量出轨道AB 的半径R 、BC 的高度L 和CC ′的高度h ;③将物块Q 在A 点从静止释放,在物块Q 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 ;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 ′的距离s .(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ⅰ)物块Q 到达B 点时的动能E kB =________;(ⅱ)物块Q 到达C 点时的动能E kC =________;(ⅲ)在物块Q 从B 运动到C 的过程中,物块Q 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物块Q 与平板P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2)回答下列问题:(ⅰ)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ⅱ)已知实验测得的μ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量的误差之外,其他的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五、总结反思。

2012高一物理教案2.3《能量守恒定律》6(鲁科版必修2)

2012高一物理教案2.3《能量守恒定律》6(鲁科版必修2)

《能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实验演示,了解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初步领会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2、会正确推导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机械能守恒定律;3、正确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含义及适用条件。

【教学重点】1、自由落体运动过程的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含义及适用条件。

【教学难点】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

【教具】细线、小球、带标尺的铁架台。

【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启发诱导推理论证【教学过程】㈠引入新课:我们在初中学过,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

物体自由下落时,高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

高度减小,表示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表示动能增大。

这个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在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高度越来越大。

速度减小,表示动能减小;高度增大,表示重力势能增大。

这个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既然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转化过程中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即机械能变不变呢?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㈡进行新课【演示】如图1,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将小球拉到一定高度的A点,调节铁架台上的标尺与A点等高水平,然后释放小球,小球就摆动起来,可以看到小球摆到跟A点高度相同的C点。

如果用一铁钉在D 点挡住细线,重新操作,会发现虽然不能摆到C 点,但小球却摆到了与A 点等高的C ′点。

【提问1】小球在从A 点经B 点运动到C 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与动能之间是怎样转化的?【提问2】假如不存在空气阻力,小球会不会停止运动?这个实验表明小球在摆动中机械能守恒。

自由落体运动过程是重力势能向动能转化的过程,下面我们来证明这个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板 书】一、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中的机械能守恒。

如图2所示,设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自由下落,经过高度为 h 1的A 点(初位置)时速度为v 1,下落到高度为h 2的B 点(末位置)时速度为v 2。

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只受重力,由动能定理知:【板 书】W G =21 mv 22- 21mv 12⑴ W G =mgh 1-mgh 2 ⑵⑴式表示重力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加;⑵式表示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2教师用书:2.3.1能量守恒定律Word版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2教师用书:2.3.1能量守恒定律Word版含解析

第3节能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 实验: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实验探究一、实验目的1.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和位移。

2.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二、实验原理让物体自由下落,在忽略阻力情况下,探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有两种方案探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1)以物体下落的起始点O 为基准,测出物体下落高度h 时的速度大小v ,若12m v 2=mgh 成立,则可验证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2)测出物体下落高度h 过程的初、末时刻的速度v 1、v 2,若关系式12m v 22-12m v 12=mgh 成立,则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三、实验器材铁架台(带铁夹)电磁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流(4~6 V)、重物、毫米刻度尺、纸带(带夹子)、复写纸片、导线。

四、实验步骤1.安装置:按图2-3-1将检查、调整好的打点计时器竖直固定在铁架台上,接好电路。

图2-3-12.打纸带:将纸带的一端用夹子固定在重物上,另一端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用手提着纸带使重物静止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

先接通电源,然后再松开纸带,让重物带着纸带自由下落。

更换纸带,按上述要求再重复做3~5次。

3.选纸带:分两种情况:(1)应选点迹清晰且1、2两点间距离小于或接近2 mm 的纸带。

若1、2两点间的距离大于2 mm ,这是由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造成的。

这样,第1个点就不是运动的起始点了,纸带上第1个点对应的动能就不等于零。

原理式mgh =12m v 2就不成立了。

(2)用mg Δh =12m v B 2-12m v A 2验证时,由于重力势能的相对性,处理纸带时,选择适当的点为基准点,这样纸带上打出的第1、2两点间的距离是否为2 mm 就无关紧要了,所以只要后面的点迹清晰就可选用。

4.测距离:用毫米刻度尺测出O 点到1、2、3…各计数点的距离,求出重物对应于各点下落的高度h 1、h 2、h 3…并将各点对应的高度填入设计的表格中。

2019-2020年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2《2.3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开课表格式教学设计

2019-2020年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2《2.3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开课表格式教学设计

高一物理公开课教案:2019-2020年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2《2.3能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公开课表格式教学设计附反思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

2.让学生掌握体验用实验探究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

3.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4.让学生树立守恒的科学观点,自觉运用它分析问题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2.能正确的选择研究对象和过程,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列式解决问题。

教具多媒体、实验器材(打点计时器、墨粉纸盘、纸带、重锤、铁架台、铁夹、刻度尺、摆球和细线、弹簧振子)课时 1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引入新课0.5分钟【引入】本章我们已经学习了,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重力势能:物体处于一定的高度而具有的能();弹性势能:物体因为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

物理上把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和称为机械能。

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自由重力做功的自由落体运动过程动能和重力势能的转化规律,推广到其它物理过程。

【演示1】及分析1.5分钟【师生探究实验】及分析20分钟一、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实验探索:【演示】观察自由下落物体的运动情况,讨论以下问题。

(1)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各力做功情况?能量如何转化?(2)同学能否观察出小球下落过程各个位置机械能(重力势能、动能之和)的数值关系?【总结】小球在自由下落过程,只受重力作用,只有重力做功。

下落过程速度(动能)增大、,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但我们无法观测出下落过程各个位置的重力势能和动能总和的数值关系。

什么方法可让我们获得自由落体运动任意位置的机械能?【师生探究实验】参照课本33《实验与探究》师生一起来确定实验方案,然后完成实验。

表格一:各点的位置位置1 位置2A 位置3 位置4 位置5B 位置6表格二:、、E K、E P、E4.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一般步骤)(1)正确选取研究对象(物体或系统);(2)明确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3)分析研究对象在整个过程中的受力及各力做功情况,判断是否守恒;(4)选取参考平面,确定初、末状态的机械能;(5)根据守恒定律列式、求解、讨论。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能的转化与守恒 第3节 能量守恒定律教案 鲁科版必修2

2020-2021学年高中物理 第二章 能的转化与守恒 第3节 能量守恒定律教案 鲁科版必修2

能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1、本节是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扩展和深化,能量从更深层次上反映了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本质。

能量守恒定律是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定律。

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

2、本节课旨在使学生通过能量守恒定律以及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一、教学目标1、通过师生实验对生活中能量转化或转移有最直观而深刻的认识,进而能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建立的过程。

2、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知道能量耗散。

3、培养学生参与实验活动的热情,领略物理规律的和谐美,发展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教学重点1、能量之间的转化和转移2、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和理解三、教学难点1、多角度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含义2、能量转化的方向性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问题导入:请同学举例你所知道的能量形式?这些能量之间可能有什么样的关联?2、展示图片,加深认识3、总结:能量的转化是能量的形式发生改变;能量的转移其能量形式未发生改变。

(二)学生分组实验并展示1、动动手、动动脑结合每套实验装置的“仪器说明”,完成以下内容:(1)介绍实验装置。

(2)动手操作,展示实验的现象。

(3)从能量转化或转移角度,说明能量的形式如何变化?2、学生分组实验(1)太阳能小风扇原理:在装置上装有太阳能电池,通过光照射,太阳能电池将产生的电能经导线传送给电动机,在电动机的转轴部分上装有风扇壳体及叶片,从而当电机转动时使叶片一起转动。

(2)反击式水轮机原理:水轮机是把水流的能量转换为旋转机械能的动力机械,反击式水轮机的工作原理是在一个圆锥形筒的下端焊接两个或更多个出水曲管,圆锥形筒可绕中心竖直轴自由转动、往筒里灌水,水从下端曲管中流出时产生沿水流方向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水以相反方向的力作用于曲管上。

这样,圆筒在水流的反作用力作用下,绕竖直轴转动,直到筒中的水流尽为止。

(3)手摇发电机:原理:通过转动手柄来使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从而发生电磁感应现象,使灯泡发光。

2020高中物理2.3能量守恒定律学案3鲁科版必修2

2020高中物理2.3能量守恒定律学案3鲁科版必修2

2.3 《能量守恒定律》学案8【学习目标】①.通过实验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②.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会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生活和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③了解自然界中存在多种形式的能量。

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

【学习重点】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能够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知识要点】1. 机械能(1) 定义:机械能是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2) 机械能的相对性因重力势能、弹性势能具有相对性, 故机械能也具有相对性.(3) 机械能的系统性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是系统.由于机械能包括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而凡是势能总是相互作用的物体所共有的能,所以势能是属于系统的, 于是机械能也是一个系统所具有的.2. 机械能守恒定律(1) 内容在只有重力和弹簧弹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下, 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物体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Ei=E2或E ki+E Pi =丘2+丘2或A E p=A 丘其中E1 表示开始时系统的机械能, 包括初状态时系统内各个物体的动能与势能;E2表示末态时系统的机械能,包括末状态时系统内各个物体的动能与势能(2) 条件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可以有两类表述: 一类是从做功的特点表述, 另一类是从能的转化表述, 其实质是一致的.从做功的特点表述, 可正面叙述为:只有系统内部的重力和弹力做功.或反面叙述为:既无外力做功又无其他内力做功.从能的转化表述, 可正面叙述为:只有系统内部的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之间的转化. 或反面叙述为:既无外界能量与系统内部机械能之间的转化或转移, 也没有系统内部其他能量与机械能之间的转化.方法:(1) 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的基本思路①根据题意, 选取研究对象( 物体或相互作用的物体系) ;②分析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各力的做功情况, 判断是否符合机械能守恒的条件;③若符合定律成立的条件, 先要选取合适的零势能的参考平面, 确定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初、末状态的机械能的值;④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列方程, 并代入数值求解.(2) 判断机械能守恒的方法:①判断系统内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是否只有重力和弹力.如果有别的力,这个力是否做功及外界是否对系统不做功;②根据能量的转化判断:对于一个物体或系统, 分析是否只存在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如果只存在动能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则机械能守恒.否则,机械能不守恒.3. 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 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典型例题】【例1】在高为h的地方以速度v竖直向上运动的物体,如果只受重力作用,则它的动能是重力势能 2 倍时的高度是多少?解析: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则机械能守恒•那么就有日=E2物体的初始位置在h高处,在此处物体既有动能也有重力势能.即E=mghJ mf2 物体的末位置在新高处,此处物体的动能恰好是重力势能的2倍.则此时物体具有的机械能是:E?=mgh+ - mw2.2动能是重力势能的2倍,可写成代数式:-mv2=2mgh所以h2=h/3+v2/6g.【达标训练】1•一人站在高为H的悬崖边上,向斜上方抛出一个小球,抛出的速度为V。

2.3能量守恒定律(鲁科版物理必修2)

2.3能量守恒定律(鲁科版物理必修2)
一个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 能量。
二.能量的多样性
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能的形式也是多种多的 . 机械能对应机械运动,内能对应大量微观粒子的热 运动…….
我们知道能量的形式:
机械能、内能、电能、太阳能、化学能、生物能、 原子能等.
讨论与思考:
这些能量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联系呢?
太阳能的利用: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例3:把质量为m的石头从h高的山崖上以角θ 向斜上方抛出,抛出时的初速度v0,求石头 落地时的速度vt是多大?(不计空气阻力)
vt v02 2gh
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C、在平衡力作用下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 D、物体若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一定守恒。
A、重力对滑块所做的功等于mgh N
f
B、滑块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等于mgh
C、滑块的机械能守恒
Lh
D、合力对滑块所做的功不确定
θ mg
历史上曾有人功设想能制原造理一种不需要消耗任 何能源就可以不断做功的机器,即永动机, 除这重样力的(弹机力器)外能,不其能他制外成力?对为物体什对么所?做的总
功WG外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变化量△E
O
的长度为2.0 m,荡到最高

点时秋千绳与竖直方向成
L 60°角,求荡到最低点时秋
T 千的速度大小.
A
解析:摆动过摆过程中绳中拉
B
v mg
力始终与速度方向垂
mgl(1 cos ) 0 1 mv2 0
2
直,对秋千不做功, 做功的只有重力,符 合机械能守恒条件.
四、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步骤

部级优课《能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部级优课《能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能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鲁科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2章第3节新授课第1课时。

从前后联系来看,这节课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对功能关系的进一步认识;在理论推导的过程中,有利于强化学生对动能定理的理解;从思维方式上分析,能使学生初步建立守恒的思想。

并且在探究、推理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和探索发现能力,领悟物理学研究方法和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不难掌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达式和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比较简单的问题,但在具体问题中对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判断还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对机械能守恒条件的理解是本节内容的难点。

2.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知道了重力做功会引起重力势能的变化,弹簧的弹力做功将使弹性势能发生变化,合外力做功将引起物体动能的变化。

让学生从生活中的一些定性的感受中逐渐找到了定量方面的联系,对功能关系的认识加深了,但在动能和势能都参与转化的过程中,情况又将是怎样的关系呢?这是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

鲁科版必修2教材的编写顺序与其他版本有所不同,教材先介绍功和能相关知识,后介绍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

所以对只有重力做功的情景学生只学习了自由落体运动,而抛体运动均未涉及,给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列举机械能守恒的实例上带来困难。

3.设计思路本节课首先以“水电站泄洪”及“冒险游戏”为情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物理规律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大胆猜想、探究设计、实验验证、理论推导充分体验物理规律的形成过程,从而真正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及条件。

最后,通过“荡秋千”中的机械能守恒问题,加深学生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

整节课,力求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使学生在掌握物理规律的同时,获得了探求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从而激励学生将探究学习的方法应用到平时学习中去,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快乐和成就感。

4.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通过理论推导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能量守恒定律本节课的设计,教材继续沿用了前几节的课程模式,先由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研究问题,然后用实验加以证实,让学生接受这个物理事实.接着再从理论上推导、证明,从而得出结论.这节课教材是从生活中骑自行车上坡的实例入手,引出动能和重力势能在此过程中是在相互转化的.接着通过实验来证实这个转化过程中的守恒结论.最后提出了自然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之一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个特例,要使学生对定律的得出、含义、适用条件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是能够用该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各种不同形式的能相互转化和守恒的规律,贯穿在整个物理学中,是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是学习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规律的起点,也是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的进一步综合和展开的重要基础.所以这一节知识是本章重要的一节.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本节学习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零势面)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无关的.在讨论物体系统的机械能时,应先确定参考平面.教学重点1.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3.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教学难点1.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2.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教具准备自制投影片、CAI课件、重物、电磁打点计时器以及纸带、复写纸片、低压电源及两根导线、铁架台和铁夹、刻度尺、小夹子.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3.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4.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能列举、分析生活中能量转化和守恒的例子.二、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解释现象、分析问题;2.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体验验证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2.通过实验验证,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实验演示]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教师活动:演示实验1:如下图,用细线、小球、带有标尺的铁架台等做实验.把一个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把小球拉到一定高度的A点,然后放开,小球在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我们看到,小球可以摆到跟A点等高的C点,如图甲.如果用尺子在某一点挡住细线,小球虽然不能摆到C点,但摆到另一侧时,也能达到跟A点相同的高度,如图乙.问题:这个小实验中,小球的受力情况如何?各个力的做功情况如何?这个小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活动:观察演示实验,思考问题,选出代表发表见解.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受重力和绳的拉力作用.拉力和速度方向总垂直,对小球不做功;只有重力对小球做功.实验表明,小球在摆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在不断转化.在摆动过程中,小球总能回到原来的高度.可见,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总和,即机械能应该保持不变.教师活动:演示实验2:如图,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用弹簧振子演示动能和弹性势能的相互转化.问题:这个实验中,小球的受力情况如何?各个力的做功情况如何?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学生活动:观察演示实验,思考问题,选出代表发表见解.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和杆的支持力作用,水平方向上受弹力作用.重力、支持力和速度方向总垂直,对小球不做功;只有弹簧的弹力对小球做功.实验表明,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弹性势能和动能在不断转化.小球在往复运动过程中总能回到原来的位置,可见,弹性势能和动能的总和,即机械能应该保持不变.教师活动:总结、过渡: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到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在动能和势能的转化过程中,动能和势能的和是否真的保持不变?下面我们就用实验来探索这个问题.推进新课一、机械能的转化和守恒的实验探索在学生开始做实验之前,老师应强调如下几个问题:1.该实验中选取被打点纸带应注意两点:一是第一点O为计时起点,O点的速度应为零.怎样判别呢?2.是否需要测量重物的质量?3.在架设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什么?为什么?4.实验时,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的顺序怎样?为什么?5.测量下落高度时,某同学认为都必须从起始点算起,不能弄错.他的看法正确吗?为了减小测量h值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适当远些好,还是近些好?学生活动:思考老师的问题,讨论、交流,选出代表发表见解.1.因为打点计时器每隔0.02 s 打点一次,在最初的0.02 s 内物体下落距离应为0.002 m ,所以应从几条纸带中选择第一、二两点间距离接近2 mm 的纸带进行测量;二是在纸带上所选的点就是连续相邻的点,每相邻两点时间间隔t =0.02 s.2.因为不需要知道物体在某点动能和势能的具体数值,所以不必测量物体的质量 m ,而只需验证n n gh v =221就行了. 3.打点计时器要竖直架稳,使其两限位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以尽量减少重物带着纸带下落时所受到的阻力作用.4.必须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后才能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5.这个同学的看法是正确的.为了减小测量 h 值的相对误差,选取的各个计数点要离起始点适当远些好.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点评,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学生活动: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数据处理:明确本实验中要解决的问题即研究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与守恒.在右图中,质量为m 的物体从O 点自由下落,以地面作零势能面,下落过程中任意两点A 和B 的机械能分别为:A A A mgh mv E +=221,B B B mgh mv E +=221 如果忽略空气阻力,物体下落过程中如果动能的改变量等于势能的改变量,于是有E a =E b ,即B B A A mgh mv mgh mv +=+222121 上式亦可写成B A A B mgh mgh mv mv -=-222121 该式左边表示物体由A 到B 过程中动能的增加,右边表示物体由A 到B 过程中重力势能的减少.如果实验证明等式成立,说明物体重力势能的减少等于动能的增加.为了方便,可以直接从开始下落的O 点至任意一点(上图中A 点)来进行研究,这时应有:mhg mv A =221.式中h 是物体从O 点下落至A 点的高度,v A 是物体在A 点的瞬时速度.1.如何求出A 点的瞬时速度v A ?根据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t 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可求出A 点的瞬时速度v A .右图是竖直纸带由下而上实际打点后的情况.从O 点开始依次取点1、2、3……图中s 1、s 2、s 3……分别为0~2点,1~3点,2~4点……各段间的距离.根据公式ts v =,t=2×0.02 s (纸带上任意两个相邻的点间所表示的时间都是0.02 s ),可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这些平均速度就等于1、2、3……各点相对应的瞬时速度v 1、v 2、v 3……例如:量出0~2点间距离s 1,则在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度ts v 1=,这就是点1处的瞬时速度v1,以此类推可求出点2、3……处的瞬时速度v 2、v 3 ……2.如何确定重物下落的高度?上图中h 1、h 2、h 3……分别为纸带从O 点下落的高度.根据以上数值可以计算出任意点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从而验证动能与重力势能的转化和守恒.二、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推导:教师活动:[多媒体展示下列物理情景]在自由落体运动中机械能守恒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自由下落,经过高度为h 1的A 点(初位置)时速度为v 1,下落到高度为h 2的B 点(末位置)时速度为v 2.学生活动:思考并证明如右图所示,设一个质量为m 的物体自由下落,经过高度为h1的A 点(初位置)时速度为v 1,下落到高度为h 2的B 点(末位置)时速度为v 2.在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只受重力G =mg 的作用,重力做正功.设重力所做的功为W G ,则由动能定理可得 21222121mv mv W G -=① 上式表示,重力所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增量.另一方面,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知道,W G =mgh 1-mgh 2②上式表示,重力所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由①式和②式可得2121222121mgh mgh mv mv -=-.③ 小结:在自由落体运动中,重力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重力势能转化为等量的动能,移项后可得1212222121mgh mv mgh mv +=+ 或者E k1+E p1=E k2+E p2④上式表示,在自由落体运动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即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教师精讲】上述结论不仅对自由落体运动是正确的,可以证明,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不论物体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上述结论都是正确的.所谓只有重力做功,是指:物体只受重力,不受其他的力,如自由落体运动和其他方向运动;或者除重力外还受其他的力,但其他力不做功,如物体沿光滑斜面的运动.在只有重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机械能守恒定律,它是力学中的一条重要定律,是更普遍的能量守恒定律的一种特殊情况.不仅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相互转化,弹性势能和动能也可以相互转化.放开被压缩的弹簧,可以把跟它接触的小球弹出去,这时弹簧的弹力做功,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在弹性势能和动能的相互转化中,如果只有弹力做功,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保持不变,即机械能守恒.【方法引导】解决某些力学问题,从能量的观点来分析,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往往比较方便.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力学问题,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在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中,如果只有重力做功,就可以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例题剖析】(一)机械能守恒条件的判断[例1]下列关于机械能是否守恒的叙述正确的是(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守恒C.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时,机械能一定守恒D.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机械能一定守恒解析: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除了重力做功外,可能还有其他力做功,如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时,除了重力做功外,空气阻力也对降落伞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不选.B.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只受重力且只有重力做功,如自由落体运动,物体机械能守恒,应选.C.如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降时合外力为零,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除重力做功外,空气阻力也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不选.D.符合机械能守恒的条件,应选.可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确定各力做功情况是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的一般程序.[例2]如图所示,斜面体置于光滑水平地面上,其光滑斜面上有一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在物体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大B.物体的重力势能完全转化为物体的动能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D.物体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解析:由于斜面体放在光滑斜面上,当物体沿斜面下滑时,物体实际位移方向和物体所受支持力的方向不垂直,所以支持力对物体做了功(负功),物体的机械能不守恒,物体的机械能减少了,物体对斜面体的压力对斜面体做了功(正功),斜面体的机械能增加了,斜面体的机械能也不守恒.对物体和斜面体组成的系统,斜面体和物体之间的弹力是内力,对系统做功的代数和为零,即不消耗机械能.在物体和斜面体的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物体在下滑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一部分转化为物体的动能,另一部分则转化为斜面体的动能.所以本题选ACD.(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例3]一个物体从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如图),斜面高1 m,长2 m.不计空气阻力,物体滑到斜面底端的速度是多大?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时机械能守恒分析:斜面是光滑的,不计摩擦,又不计空气阻力,物体所受的力有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支持力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垂直,不做功.物体在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可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解析:题中没有给出物体的质量,可设物体的质量为m .物体在开始下滑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v ,则有E p2=0,2221mv E k = ,末状态的机械能2p2k221mv E E =+.此时,E p1=mgh ,E k1=0,初状态的机械能E k1+E p1=mgh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E k2+E p2=E k1+E p1mgh mv =221, 所以 4.4m/s m/s 18.922=⨯⨯==gh v .【方法引导】这个问题也可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但是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在思路和步骤上比较简单.在这个例题中,如果把斜面换成光滑的曲面(如图),同样可以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要直接用牛顿第二定律求解,由于物体在斜面上所受的力是变力,处理起来就困难得多.物体沿光滑曲面下滑时机械能守恒[例4]把一个小球用细绳悬挂起来,就成为一个摆.摆长为L ,最大偏角为θ.小球运动到最低位置时的速度是多大?分析:小球受两个力:重力和悬线的拉力.悬线的拉力始终垂直于小球的运动方向,不做功.小球在摆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所以可用机械能守恒定律求解.解析:选择小球在最低位置时所在的水平面为参考平面.小球在最高点时为初状态,初状态的动能E k1=0,重力势能E p1=mg (L -L cos θ),机械能E k1+E p1=mg (L -L cos θ).小球在最低点时为末状态,末状态的动能2221mv E k =,重力势能E p2=0,末状态的机械能为2p2k221mv E E =+.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E k2+E p2=E k1+E p1)cos (212θ-=L mgL mv 所以)cos 1(2θ-=gL v .【教师精讲】由这两个例题可以看出,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可以只考虑运动的初状态和末状态,不必考虑两个状态之间的过程的细节.这可以避免直接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困难,简化解题的步骤.守恒定律不仅给处理问题带来方便,而且有更深刻的意义.自然界千变万化,但有些物理量在一定条件下是守恒的,可以用这些“守恒量”表示自然界的变化规律,这就是守恒定律.寻求“守恒量”已经成为物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方面.我们学习物理,要学会运用守恒定律处理问题.三、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教师活动:提出问题:我们已学习了多种形式的能,请同学们说出你所知道的能量形式.我们还知道不同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请你举几个能量转化的例子.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问题,列举实例.教师活动:演示实验1:在一个玻璃容器内放入沙子,拿一个小铁球分别从某一高度释放,使其落到沙子中.思考: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请说出小球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演示实验2:在盛有水的玻璃容器中放一小木块,让小木块在水中上下浮动,过一段时间,小木块停止运动.思考:小木块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请说出小木块运动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情况.学生活动:观察实验并积极思考讨论后,选出代表发表见解.教师活动:听取学生汇报,总结点评,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通过学生举例和演示实验,说明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以上实验表明,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一种能量减少,必有其他能量增加,一个物体的能量减少,必定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能量的总和并没有变化.这就是大自然的一条普遍规律,而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是这一条规律的一种特殊情况.学生活动:列举生活中不同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的例子.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出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引导学生说明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有何重大意义.历史上曾有人设想制造一种不需要消耗任何能源就可以不断做功的机器,即永动机,这样的机器能不能制成?为什么?学生活动:认真阅读教材,思考并回答问题.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机械能守恒定律,重点是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难点是判断物体的机械能是否守恒,所以应透彻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从而正确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布置作业课本P37作业4、5、6.板书设计活动与探究有人设计了这样一台“永动机”:距地面一定高度架设一个水槽,水从槽底的管中流出,冲击一个水轮机,水轮机的轴上安装一个抽水机和一个砂轮.他指望抽水机把地面水槽里的水抽上去,这样循环不已.机器不停地转动,就可以永久地用砂轮磨制工件做功了(右图).请你分析一下,高处水槽中水的势能共转变成哪几种形式的能,说明这个机器是否能够永远运动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