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及应用-PPT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第3章电容式传感器

第3章电容式传感器

由图3Z C 7 可( 得R 到S 等1 效 阻R 2 抗R PZ2 C C,2) 即j(1 R 2 P R 2 C 2 C 2L )
P
P
式中2f为激励电源角频率
由于传感器并联电阻RP很大,上式经简化后得等效电容为
等效电容
CE1 C 2LC 1(C f/f)2
式中 f
1
0
为电路谐振. 频率
例如在图3-10(b)中a=1,=0。根据图3-9曲线知:k=0.25, =0, 因此输出电压USC=0.25E;图(c)中当
R 1 时,a1,900 根据图3-9曲线得到k=0.5, =0 jC
USC=0.5E;图3-10(c)和(d)线路形式相同,但是由于(d)图
中采用了差动式电容传感器,故输出电压USC=E ,比图 (c)的输出电压提高了一倍。
对于变极距型, 其静态灵敏度
KCC 0( 1 ) d d 1d/d
因△d/d <<1,上式可按 台劳级数展开而得
KC0[1d(d)2 ] d dd
KC0[1d(d)2 ] d dd
由上式可知,灵敏度与起始极间距d有关,而且不是常数, 是随被测量变化而改变。要提高灵敏度,应减小d,但δ过 小容易引起电容器击穿(空气的击穿电压3kV/mm)。
注意:1.上述各种电桥输出电压是在假设负载阻抗无限 大(即输出端开路)时得到的,
实际上由于负载阻抗的存在而使输出电压偏小。
2.电桥输出为交流信号,不能判断输入传感器信号的极 性,只有将电桥输出信号经交流放大后,再用相敏检波电 路和低通滤波器,才能得到反映输入信号极性的输出信号。
(四)运算法测量电路 它由传感器电容CX和固定电容 C。、以及运算放大器A组成。
④采用“驱动电缆”技 术(也称“双层屏蔽等位 传输”技术)。 见教材P60

第3章传感器技术——电容式传感器精品PPT课件

第3章传感器技术——电容式传感器精品PPT课件

输出电容的变化量ΔC与输入位移Δd之间成非线性关系
当 |Δd/d0|<<1 时可略去高次项,得到近似的线性关系
k c c0 d d0
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及非线性变极距型
k c d
c0 d0

|Δd/d0|<<1
时)
d 1
d0
一般取:d 0.02~0.1
d0
1.传感器的测量范围由初始距离d0决定
C S d
:极板间介质的介电常数
S :两个极板的相对有效积面 d :两个极板间的距离
变极距型 (变间隙型)
电容式传感器
变面积型
变介电常数型
电极形状:平板形、圆柱形、球平面形
各种结构形式
变极距型
差分式 差分式
各种结构形式
差分式 变面积型
各种结构形式
变介电常数型
常用于测量液体的液位和材料的厚度
d
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及非线性变极距型
电容的变化量:当|Δd/d0|<<1时,可按级数展开
ccc0
s s
d0 d d0
..
.
..
.
dd0 1c0( dd0 )1( dd0 )( dd0 )2
(d)3 d0
.
.
...
.
灵敏度k为: k d cd c0 0 1( dd 0)( dd 0)2( dd 0)3... ...
灵敏 k度 C0rb
x d
线性关系
a
d
x S
b
x
测线位移
动极 板 定极 板
测角位移
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及非线性变介质型
L0 L

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

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
6
C
二、变极距型电容式传感器
C
传感器的输出特性不是线性关
C 1C1
系,而是如图所示的双曲线关系。
C 2C2
OO d1d1 d2 d2
d
电容量C与极板间距离d的关系
7
8
设动极板未移动时极板间距为d0
初始电容量为:
A
C0
d0
动极板上移使d0 减少Δ d:
d
C

A
d1 d2 d0 ,C0 d0
d1 d 0 d, d 2 d 0 d
C1
A
d 0 d
C0 1
d d0
1

C2

A
d 0 d
C0 1
d d0
1

17
当d / d 0 1时,
C1

C0 1

d 0
灵敏度:
S C 2 C0 d d 0

A
2 d02
19
单边连接
r d 100% d0
S A / d02
差动连接:
d 2
r
d0

100%
S 2A
d02
减小
提高一倍
20
差动式比单极式灵敏度提高一倍,且非线性误差大为减 小。由于结构上的对称性,它还能有效地补偿温度变化所 造成的误差。
dg d
g
0
云母片的相对介电常数是空气的7倍,其击穿电压不小于
1000 kV/mm,而空气的仅为3kV/mm。
有了云母片,极板间起始距离可大大减小,同时传感器的输 出特性的线性度得到改善。
14

《传感器技术》教学课件第3章

《传感器技术》教学课件第3章
一般变极板间距离电容式传感器的起始电容在20~100pF之 间, 极板间距离在25~200μm 的范围内。最大位移应小于间距的 1/10, 故在微位移测量中应用最广。
14
2 、变面积型电容式传感器
图3-5是变面积型电 容传感器原理结构 示意图。 被测量通
b
a d
x S
过动极板移动引起
两极板有效覆盖面
a)平行板
b)扇形
c)圆筒形
1——定极板
2——动极板
图 3-6 变面积型电容传感器结构图 17
电容b
d
x
(3-8)
平行板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S C b
(3-9)
x d
可见,平板形电容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是线性的,适合测
量较大的位移,其灵敏度 为常数。增大极板长度 或减小间
距 ,均可使灵敏度提高。极板宽度 的大小不影响灵敏度,
由运算放大器的原理可得:
U0
1 ( jwC x ) U 1 ( jwC )
C Cx
U
(3-18)
S
对于平板电容器,Cx d ,代入(3-18)后可得:
U0
UC
S
d
(3-19)
由式(3-19)可见,输出电压与d是线性关系,负 号表明输出与电源电压反相。这从原理上克服了变极 距型电容式传感器的非线性。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非 线性误差。另外,为保证仪器精度,还要求电源电压U 的幅值和固定电容C值稳定。
24
变介电常数型电容传感器图3-8 如下所示:
a)
b)
例: 极板
带条
c)
滚轮
电容传感器测量
绝缘带条的厚度
25
若忽略边缘效应,圆筒式液位传感器如下图,传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PPT课件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PPT课件
CH 相当于当前膜片位置与平直位置间的电容CA和C0的串联;而 C0又可看成是膜片上部电容CL与的CA串联。
6
1. 电容式差压变送器
3.4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CA
PL
CL
dx
d0
C0
CL CA CA C0
CH
C0
PH
CH
等效电路
即:C0
CACL CA CL
CL
CAC0 CA C0
;
CH
CAC0 CA C0
(1) 半导体压感式传感器
其表面的顶层是具有弹性的压 感介质材料,它们依照指纹的外表 地形(凹凸)转化为相应的电子信号,
并进一步产生具有灰度级的指纹 图像。
(3) 硅电容指纹图像传感器
(2) 半导体温度感应传感器 它通过感应压在设备上的脊
和远离设备的谷温度的不同就可 以获得指纹图像。
这是最常见的半导体指纹传感器,它通过电子度量来捕捉指纹。在半导体金属阵
环形二极管电路
Cx
2 hx
ln D
d
I f E(Cx Cd )
f ECx
ΔE=E2-E1;
f=1/T0,为方波的频率;
在方波频率和幅值一定的情况 下,输出电流的变化与液位成 正比。
3.4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d
ε0
hx
ε
D
测定电极 绝缘层 水
E2
E1
T1 T2
A e
V D4
V
D1
Cx B
V
D2
i1
电容C与液位h1之间呈线性关系. 15
3. 电容式液位计
3.4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1)安装形式
电容式液位计的安装形式因被

电容式传感器及应用—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形式(传感技术课件)

电容式传感器及应用—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结构形式(传感技术课件)
可见,输出电容与液面高度成线性关 系。
平板形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容量变化
设两极板原来的遮盖长度为a0,极板宽度为b,极距固定为d0,当动极板 随被测物体向左移动x后,两极板的遮盖面积A将减小,电容也随之减
小,电容Cx 为
Cx
b(a0
d0
x)
C0
1
x a0
式中C0 — 初始电容值
C0
ba0
d0
在变面积电容传感器中,电容Cx与直线位移x成正比。
变面积式电容式传感器(角位移)
+ + +
变面积式电容式传感器(线位移)
线位移型电容式传感器分: 平面线位移型和圆柱线位移型两 种。
变面积式电容式传感器(线位移)
对于圆柱线位移型电容式传感器,当覆 盖长度h变化时2 / r 1)
圆柱线位移型电容式传感器公式推导
由高斯定理可知,两导体间的电场强度E为 E
λ:单位长度电荷绝对值;r≤ l ≤R;
2 0l
E的方向垂直于轴平面沿辐射方向。
两柱形导体间的电位差为
B
R
R
U AB
Edl
A
r
2 0l
dl
2 0
ln
r
在圆柱形电容器每个极板上的总电荷 Q L
由电容定义得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为
C Q
L
20 L
U AB
r1、r2:电极板的内、外径;
当液面高度不为0时,电容量为:
C
C1
C2
20 (h hx )
ln r2
2 hx
ln r2
2 0 h
ln r2
2 ( 0 )hx
ln r2
r1

第三章电容式传感器-文档资料92页

第三章电容式传感器-文档资料92页

C1
C2
位移d
C1d
A
d0 d


C0

1
1 d
d0


C0
1


d d0 d



C2 d
A
d0 d


C0

1
1 d
d0

C0 1
d d0 d
1
x a
第三章 电容式传感器
(2) 角位移型
当θ=0时,则

C0

A
d0
当θ≠0时, 则
动极 板 定极 板
CA1
d0

C0
C0

C与角位移θ呈线性关系。
第三章 电容式传感器
双联电容器——变面积的电容传感器
当顺时针旋转调谐旋钮时,变面积式可变电容器的动 片就随之转动,改变了与定片之间的覆盖面积A,电 容量C也就越来越小,谐振频率也随之改变。
略去高次项,则ΔC/C0与Δd/d0近似成线性关系:
C 2 d
C0
d0
传 感 器 的 灵 敏 度 为 : KC/C0 2 d d0
考虑ΔC/C0式中的线性项和三次项, 得到相对非线性
误差r近似为 :
第三章 电容式传感器
r22 |(| d d//d d00)|3|10 % 0 dd 0210 % 0
深度角度
第三章 电容式传感器
(3)、圆柱型电容传感器 圆柱型,当动极板有一线位移时,两极板间覆
盖面积就发生变化,从而导致电容量的变化
第三章 电容式传感器
初始电容C0为:

第3章电容式传感器课件大学

第3章电容式传感器课件大学
往往是设计成d 在极小的范围内变化。此外由曲线图可以看出,d0 越小, 灵敏度越高。
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一般电容式传感器的起始电容在20~30pF 之间,极板距离在 25~200 m的范围内,最大位移应该小于间距的1/10。此类电容传感 器仅适于较小位移的测量,但分辨率极高,可测0.01m 的线位移。
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定义为电容变化与所引起该变化的可动部件 的机械位移变化之比。
❖ 平板型改变面积的线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K C b
x d
❖ 平板型改变面积的角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K C C0
❖ 平板型改变极距的线位移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K
C d
S
d02
❖ 平板型变极距差动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r
d d0
2
100%
单一电容传感器的相对非线性误差为
r1
d d0
100%
显然,差动电容式传感器的非线性误差比单一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误
差大大地降低。
当与适当的测量电路配合后,它的输出特性在d/d0=±33%的范围 内,偏离直线的误差不超过1%。
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 差动式电容传感器可使灵敏度提高一倍
第4章 电容式传感器
3.3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与电阻式传感器采用电桥输出不同,电容式传感器有多 种转换输出电路,它借助于各种信号调理电路把微小的电容 变化转换成与之成正比的电压、电流或频率输出。
一、运算放大器测量电路 二、电桥电路 三、二极管T形网络 四、差动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五、调频测量电路 六、谐振电路
CA
ba
d2
1
d1
2 1
CB

第三章 电容式传感器ppt课件

第三章 电容式传感器ppt课件

x)
r
式中h——电极高度; R——外电极的内半径; r——内电极的外半径。
所以
C2
2 xx ln RrC 2 (hxx)2 h2 (x)xabx
lnR
lnR lnR
r
r
r
.
a
2 h ln R
r
b 2 ( x ) ln R r
均为常数
上式表明,液面计的输出电容C与液面高度x成线性关系。
2.电容式测厚仪 图所示为一种电容式测厚仪的原理图。两电极的间距
当被测参数变化引起电容传感器的输出电容变化ΔC时, 电桥失去平衡,其输出电压为
注意一点,在上式的推导过程中,用到了初始平衡 条件C0C2=C1C3。由上式可见输出电压U0与被测电容ΔC 之间是非线性关系。
.
2.差动接法 差动接法交流电桥电路,其
中相邻两臂接入差动结构的电容 传感器。空载时
整理可得
上式表明,差动接法的交流电桥电路的输出电压U0 与被测电容ΔC之间呈线性关系。
号的电压信号,有以下两种常见的形式。 (一)交流电桥电路 1.单臂接法
图所示为单臂接法交 流电桥电路,高频电源经 由变压器,将电源电压Us 加到电桥的一对角上。
C0+ΔC为电容传感器 的输出电容,C1、C2、C3 为固定电容,U0是输出电 压。
.
下面仅讨论空载(即输出端开路)时,输出电压U0与被测 电容ΔC之间的关系。在电容传感器未工作时,先将电桥调 到平衡状态,即C0C2=C1C3,U0=0。
二、变间隙型 1.基本结构
基本的变间隙型电容传感器有一个定极板和一个动极 板,如图所示。当动极板随被测量变化而移动时,两极板 的间距d就发生了变化,从而也就改变了两极板间的电容量 C。设动极板在初始位置时与定极板的间距为d。,此时的 初始电容量为

最新第3章电容式传感ppt课件

最新第3章电容式传感ppt课件

时(有3-1:7)
当介质 2 移进电容器中 x长度时,有:
CA
bx l1 l2
CB
ba x
1 l
1 2
1
(3-18)
• 电容量为:
CC 01Ax (3-19)
式呈中线性关系。 A
1
a
l1
l
1 2
l2
1
,为常数,电容量 C与位移量x
其灵敏度系数为:
KC C x AC 0
(3-20)
• 此传感器可用来测量差压或表压(静态),并将信号转换为成比 例的电信号,输出0~5VDC或0~10VDC的电压信号或4—20mA的 电流信号。激励电压为24VAC或24VDC。具有IP65/NEMA一4防 护等级。测量范围最小可达0~25Pa,最大为0~7500Pa,在温室 下精度为±1% FS,温度补偿范围在5~65 ℃,通过温度补偿电 路,使温度影响小于 ±0.06%FS/℃,其中,FS代表满量程,
hr
式中: 0 ——外圆柱简与内圆柱重叠部分长度;
R ——外圆柱简内径;
r ——内圆拄外径。
内圆柱沿轴线移动△x 时.电容的变化量为:
C2lnR xC0
x h0
r(3-12)源自其灵敏度系数为:KC
C2常数
x lnR
(3-13)
r
• 3.角位移式电容传感器 角位移式电容传感器的结
构如图3-5(c)所示,定极板2的轴由被测物体带动而
图3-9 调频电路
图3-9中的调频振荡器的频串 可由下式决定:
f0
2
1 L0Cx
(3-23)
式中: L0——振荡回路的电感; CX——电容式传感器的总电容。 在电容式传感器尚未工作时,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3/9
22
分析

变压器的两个二次绕组L1、L2与差动电 容传感器的两个电容C1、C2作为电桥的 4个桥臂,由高频稳幅的交流电源为电桥 供电。电桥的输出为一调幅值,经放大、 相敏检波、滤波后,获得与被测量变化 相对应的输出,最后为仪表显示记录。
2019/3/9
23Leabharlann 2.调频电路把传感器接入调频振荡器的LC谐振网络 中,被测量的变化引起传感器电容的变 化,继而导致振荡器谐振频率的变化。 频率的变化经过鉴频器转换成电压的变 化,经过放大器放大后输出。
16
2019/3/9
3.1.3 变介电常数式电容传感器


介质变化型电容传感器的极距、有效作 用面积不变,被测量的变化使其极板之 间的介质情况发生变化。 主要用来测量两极板之间的介质的某些 参数的变化,如介质厚度、介质湿度、 液位等。
2019/3/9
17
介质变化型电容传感器结构
2019/3/9
18
结论

传感器的灵敏度为常数,电容C理论上与 液面h成线性关系,只要测出传感器电容 C的大小,就可得到液位h。
2019/3/9
19
3.2电容式传感器的转换电路

电容传感器将被测量的变化转换成电容 的变化后,还需由后接的转换电路将电 容的变化进一步转换成电压、电流或频 率的变化。
2019/3/9
20
6
(a)为平板形位移电容传感器。

设两个相同极板的长为b,宽为a,极板 间距离为d,当动极板移动x后,电容Cx 也随之改变。
( a x ) b a b x b C C C x 0 d d d

电容的相对变化量和灵敏度为
C x C0 a
C b K x d
2019/3/9
24
2.调频电路的特点

测量电路的灵敏度很高,可测0.01m的 位移变化量,抗干扰能力强(加入混频 器后更强),缺点是电缆电容、温度变 化的影响很大,输出电压U0与被测量之 间的非线性一般要靠电路加以校正,因 此电路比较复杂。
2019/3/9
25
3.运算放大式电路

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的电容与极距之 间的关系为反比关系,传感器存在原理 上的非线性。利用运算放大器的反相比 例运算可以使转换电路的输出电压与极 距之间关系变为线性关系,从而使整个 测试装置的非线性误差得到很大的减小。
第3章 电容式传感器及应用
2019/3/9
1
引言



电容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 化为电容变化量的一种传感器。 结构简单、分辨力高、可非接触测量, 并能在高温、辐射和强烈震动等恶劣条 件下工作 。 很有发展前途的传感器 。
2019/3/9
2
目录

3.1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类型 3.2电容式传感器的转换电路 3.3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
转换电路的组成部分



1.交流电桥 2.调频电路 3.运算放大式电路 4.脉冲宽度调制电路 5.二极管双T型交流电桥
2019/3/9
21
1.交流电桥

将电容传感器的两个电容作为交流电桥 的两个桥臂,通过电桥把电容的变化转 换成电桥输出电压的变化。电桥通常采 用由电阻-电容、电感-电容组成的交流 电桥,图3-6为电感-电容电桥。
7
2019/3/9
差动结构形式

提高测量精度 ,减少动极板与定极板之 间的相对极距可能变化而引起的测量误 差。
中间极板移动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原理
2019/3/9
8
(b)为圆柱线位移电容传感器

灵敏度K也为一常数。
2019/3/9
9
(c)为角位移形式的电容传感器。

当动极板有一角位移时,两极板的相对 面积A也发生改变,导致两极板间的电容 量发生变化

A
2019/3/9
13
结论分析

当 x d 0 时
x C x C0 (1 ) d0


电容与x 近似线性关系,但量程缩小很 多,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为
dC C A 0 K 2 dx d0 d0
14

2019/3/9


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与极距 的平方成正比,极距越小灵敏度越高。 但 d 0 过小,容易引起电容器击穿或短路。 为此,极板间可采用高介电常数的材料 (云母、塑料膜等)作介质。 原理上的非线性 ,要修正。 差动工作方式,电容传感器的灵敏度提 高了一倍,非线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3.1.2 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

两极板的有效作用面积及极板间的介质 保持不变,则电容量C随极距d按非线性 关系变化,
2019/3/9
12
C 电容值

0
x
0
动极板2未动时传感器初始电容 C A ( C 0 d )。 当动极板2移动x值后,
C x 0 C C ( 1 ) x 0 x d x 1 d x 0 0 d 0
2019/3/9
3
3.1电容式传感器工作原理及类型

由绝缘介质分开的两个平行金属板组成的平板 电容器,如果不考虑边缘效应,其电容量为


A C d 保持其中两个参数不变,仅改变其中一个参数, 就可把该参数的变化转换为电容量的变化,通 过测量电路就可转换为电量输出。 电容式传感器工作方式可分为变极距式、变面 积式和变介质式3种类型。
15
2019/3/9
结论

极距变化型电容传感器的优点是可实现 动态非接触测量,动态响应特性好,灵 敏度和精度极高(可达nm级),适应于 较小位移(1nm~1 m)的精度测量。 但传感器存在原理上的非线性误差,线 路杂散电容(如电缆电容、分布电容等) 的影响显著,为改善这些问题而需配合 使用的电子电路比较复杂
0


A0 C0 d
C

0

A 1 ) 0(
C ( ) 01 d
10

2019/3/9
推导过程

电容与角位移成线性关系。其灵敏度为
d C A K d d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输出是线性的, 灵敏度K是一常数。
11
2019/3/9
4
2019/3/9
3.1.1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


面积变化式电容传感器在工作时的极距、 介质等保持不变,被测量的变化使其有 效作用面积发生改变。 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两个极板中,一 个是固定不动的,称为定极板,另一个 是可移动的,称为动极板。
2019/3/9
5
面积变化型电容传感器原理
2019/3/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