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高中物理第16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习题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5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后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后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5

2021-4-29 20XX年复习资料教学复习资料班级:科目: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记一记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知识体系1个前提条件——应保证碰撞为一维碰撞2种误差——系统误差: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碰撞中其它力(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带来的影响偶然误差:测量和读数时带来的误差辨一辨1.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用的是控制变量法.(×)2.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无需测质量.(×)3.利用气垫导轨测碰撞中的不变量导轨要调成水平.(√)4.利用等长悬线悬挂小球碰撞测量碰撞中的不变量,两小球大小可以不相等.(×)想一想1.碰撞中怎样保证碰撞是一维的?如何测质量和速度?数据如何处理?提示:实验中要保证是对心碰撞.用天平测质量,利用纸带以及光电门测速度,利用猜想验证的方法处理数据.2.使用气垫导轨应注意什么?提示:调整气垫导轨,确保导轨水平.3.利用单摆进行实验应注意什么?提示:两小球静止时应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刚好接触,摆线竖直,将小球拉起时两条摆线应在同一竖直面内.思考感悟:练一练1.采用案例一(使用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首先应该做的是( )A.给气垫导轨通气B.对光电计时器进行归零处理C.把滑块放到导轨上D.检验挡光片通过光电门时是否能够挡光计时解析:为保护气垫导轨,在一切实验步骤进行之前,首先应该给气垫导轨通气.答案:A2.[2019·宁夏模拟]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仪器按要求安装好后开始实验,第一次不放被碰小球,第二次把被碰小球直接静止放在斜槽末端的水平部分,在白纸上记录重锤线位置和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依次为O ,A ,B ,C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第一、二次入射小球的落点依次是A ,BB .第一、二次入射小球的落点依次是C ,BC .第二次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将同时落地D .第二次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不会同时落地解析:最远的C 点一定是被碰小球的落点,碰后入射小球的速度将减小,因此A ,B 均错误;由于被碰小球是放在斜槽末端的,因此被碰小球飞出后入射小球才能从斜槽末端飞出,两小球不可能同时落地,C 错,D 对.答案:D3.(多选)如图所示,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把两个等体积小球用线悬挂起来,一个小球静止,拉起另一个小球,放下后它们相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悬挂两球的细绳长度要适当,且等长B .由静止释放小球,以便较准确计算小球碰前速度C .两小球必须都是弹性球,且质量相同D .两小球碰后可以粘在一起共同运动解析:两绳等长能保证两球正碰,以减小实验误差,选项A 正确;计算碰撞前速度时用到了mgh =12mv 2,即初速度要求为0,选项B 正确;本实验中对小球是否为弹性球无要求,选项C 错误;两球正碰后,有多种运动情况,选项D 正确.答案:ABD要点一 实验步骤与数据处理1.[2019·山西联考]某同学运用以下实验器材,设计了一个碰撞实验来寻找碰撞前后的不变量:打点计时器、低压交流电源(频率为50 Hz)、纸带、表面光滑的长木板、带撞针的小车A 、带橡皮泥的小车B 、天平.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 .用天平测出小车A 的质量为m A =0.4 kg ,小车B 的质量为m B =0.2 kgB .更换纸带重复操作三次C .小车A 靠近打点计时器放置,在车后固定纸带,把小车B 放在长木板中间D .把长木板平放在桌面上,在一端固定打点计时器,连接电源E .接通电源,并给小车A 一定的初速度v A(1)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2)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中,比较理想的一条如图所示,根据这些数据完成下表.(3)根据以上数据猜想碰撞前后不变量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按照先安装,后实验,最后重复的顺序,该同学正确的实验步骤为ADCEB.(2)碰撞前后均为匀速直线运动,由纸带上的点迹分布求出速度.碰后小车A、B合为一体,求出AB整体的共同速度.注意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50 Hz,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通过计算得下表.(3)由表中数值可看出mv一行中数值相同,可猜想碰撞前后不变量的表达式为m A v A+m B v B=(m A+m B)v.答案:(1)ADCEB (2)见解析(3)m A v A+m B v B=(m A+m B)v2.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A、B两球在碰撞中的不变量.该同学利用平抛运动测量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实验装置和具体做法如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并画出实验中A、B两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竖直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1)为了使两球碰撞为一维碰撞,所选两球的直径关系为:A球的直径________B球的直径(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为减小实验误差,在两球碰撞后使A球不反弹,所选用的两小球质量关系应为m A________m B(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________(填选项号).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与B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C.A球和B球在空中飞行的时间D.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3)已知m A和m B,如图乙所示,E、F、J是实验中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请你根据该同学实验中所选小球和实验的记录纸判断,A球没有碰撞B球时的落点是________点,A球与B球碰撞后A球的落点是________点.解析:(1)为了保证能够发生一维碰撞,则两球球心应该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故需要使两球的直径相等;为了使碰撞后不反弹,必须使m A>m B;(2)由于A、B球都从平台上做平抛运动,运动时间相同,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可以用位移的大小代替速度的大小,故需要测量的有:未放B球时,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A球与B球碰撞后,A球与B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所以选项A、B正确;(3)A球没有碰撞B球时的落点是F,A球与B球碰撞后A球落点是E点.答案:(1)等于大于(2)AB (3)F E要点二创新设计实验3.“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1)入射小球m1=15 g,原静止的被碰小球m2=10 g,由实验测得它们在碰撞前后的x­ t图象如图1,可知入射小球碰撞后的m1v1′是________kg·m/s,入射小球碰撞前的m1v1是________kg·m/s,被碰小球碰撞后的m2v2′是__________kg·m/s.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中M、P、N分别为入射球与被碰球对应的落点的平均位置,则实验中要验证的关系是________.A .m 1·ON =m 1·OP +m 2·OMB .m 1·OP =m 1·ON +m 2·OMC .m 1·OP =m 1·OM +m 2·OND .m 1·OM =m 1·OP +m 2·ON解析:(1)由图1所示图象可知,碰撞前入射球的速度:v 1=x 1t 1=0.20.2m/s =1 m/s ,碰撞后,两球的速度:v 1′=0.5 m/s ,v 2′=0.75 m/s ,入射小球碰撞后的m 1v 1′=0.015×0.5 kg·m/s=0.007 5 kg·m/s,入射小球碰撞前的m 1v 1=0.015×1 kg·m/s=0.015 kg·m/s,被碰小球碰撞后的m 2v 2′=0.01×0.75 kg·m/s=0.007 5 kg·m/s,碰撞前系统质量与速度大小的乘积p =m 1v 1=0.015 kg·m/s,碰撞后系统质量与速度大小的乘积和p ′=m 1v 1′+m 2v 2′=0.015 kg·m/s,p ′=p ,由此可知:碰撞中mv 的和是守恒量.(2)要验证m 1v 0=m 1v 1+m 2v 2,因小球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可知根据两小球运动的时间相同,上式可转换为:m 1v 0t =m 1v 1t +m 2v 2t ,故需验证m 1OP =m 1OM +m 2ON .因此A 、B 、D 错误,C 正确.故选C.答案:(1)0.007 5 0.015 0.007 5 碰撞中mv 的矢量和是守恒量 (2)C4.[2019·江苏天一中学期中]如图(a)所示,在水平光滑轨道上停着甲、乙两辆实验小车,甲车上系有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当甲车获得水平向右的速度时,随即启动打点计时器,甲车运动一段距离后,与静止的乙车发生正碰并粘在一起运动,纸带记录下碰撞前甲车和碰撞后两车的运动情况,如图(b)所示,电源频率为50 Hz ,则碰撞前甲车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 ,碰撞后的共同速度大小为________ m/s.解析:碰撞前Δx =1.2 cm ,碰撞后Δx ′=0.8 cm ,T =0.02 s ,则v 甲=Δx T=0.6 m/s ,碰撞后v ′=Δx ′T=0.4 m/s. 答案:0.6 0.4基础达标1.(多选)在利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下列哪些因素可导致实验误差( )A.导轨安放不水平B.滑块上挡光板倾斜C.两滑块质量不相等D.两滑块碰后连在一起解析:导轨不水平将导致滑块速度受重力分力影响,从而产生实验误差;挡光板倾斜会导致挡光板宽度不等于挡光阶段滑块通过的位移;实验中并不要求两滑块的质量相等;两滑块碰后连在一起只意味着碰撞过程能量损失最大,并不影响碰撞中的守恒量.综上所述,答案为A、B.答案:AB2.[2019·邯郸月考](多选)若用打点计时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相互作用的两车上,一个装上撞针,一个装上橡皮泥,是为了改变两车的质量B.相互作用的两车上,一个装上撞针,一个装上橡皮泥,是为了碰撞后粘在一起C.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D.先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解析:相互作用的两车上,一个装上撞针,一个装上橡皮泥,是为了碰撞后两车能粘在一起共同运动,这种情况能得到能量损失很大的碰撞;应当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再释放拖动纸带的小车,否则因运动距离较短,小车释放以后再打开电源不容易得到实验数据.故A、D错,B、C正确.答案:BC3.(多选)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必须注意的事项是( )A.A到达最低点时,两球的球心连线可以不水平B.A到达最低点时,两球的球心连线要水平C.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时,A球必须从同一高度下落D.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时,A球必须从不同高度下落解析:本题考查了探究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要保证一维对心碰撞,必须在碰撞时球心在同一高度;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必须保证过程的重复性,A 球必须从同一高度下落.故选项B、C正确,A、D错误.答案:BC4.(多选)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实验条件是( )A.斜槽轨道必须是光滑的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C.入射球每一次都要从同一高度由静止滚下D.碰撞的瞬间,入射球和被碰球的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解析: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要求入射小球每次到槽口时,具有相同的速度,所以应从槽上同一位置滚下,但斜槽不需要光滑,A错误,C正确;由于碰撞前、后要求小球均做平抛运动,且抛物线在同一平面,B、D正确.只有满足实验所必需的条件,所做实验才能达到预期目的.答案:BCD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研究“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A 的前端粘有橡皮泥,在小车A 后连着纸带,推动小车A 使之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B 相碰并粘合成一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甲所示.(1)长木板右端下面垫放一小木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已获得的打点纸带如图乙所示,A 为运动的起点,各计数点间距分别记为AB 、BC 、CD 和DE ,用天平测得A 、B 两车的质量分别为m A 、m B ,则需验证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长木板下垫一小木片,目的是平衡摩擦力.(2)B 到C 的时间等于D 到E 的时间,所以m A ·BC t =(m A +m B )DE t故m A ·BC =(m A +m B )·DE答案:(1)平衡摩擦力(2)m A ·BC =(m A +m B )·DE6.用天平、气垫导轨(带光电计时器和两个滑块)探究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的不变量,本实验可用自动照相机代替打点计时器(闪光频率为10 Hz),步骤方法如下:(1)用天平称出两滑块的质量.m A =0.10 kg ,m B =0.20 kg ,放在水平的气垫导轨上(导轨上标尺的最小分度为1 cm ,滑块可看作质点);(2)碰撞前后连续三次闪光拍照得图中a 、b 、c 所示的照片.请你根据图示数据探究物体间发生相互作用时的不变量.解析:由图a 、b 看出v A =7.0-1.0×10-20.1m/s =0.6 m/s 则m A v A =0.10×0.6 kg·m/s=0.060 kg·m/s从题图b 、c 看出滑块A 与B 靠近到发生碰撞需t 2=1.5×10-20.6s =2.5×10-2 s 所以A 与B 碰后回到7.0 cm 位置,历时(0.1-2.5×10-2) s =7.5×10-2 s因此,求出v A ′=7.0-8.5×10-27.5×10-2 m/s =-0.2 m/s v B ′=11.5-8.5×10-27.5×10-2 m/s =0.4 m/s 所以碰撞后:m A v A ′+m B v B ′=0.060 kg·m/s由以上计算可得:m A v A +m B v B =m A v A ′+m B v B ′.答案:碰撞前后mv 矢量和保持不变 7.气垫导轨是常用的一种实验仪器,它是利用气泵使带孔的导轨与滑块之间形成气垫,使滑块悬浮在导轨上,滑块在导轨上的运动可视为无摩擦的.我们可以用带竖直挡板C 和D 的气垫导轨以及滑块A 和B 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如图所示,实验步骤如下:a .用天平分别测出滑块A ,B 的质量m A ,m Bb .调整气垫导轨,使导轨处于水平c .在A 和B 间放入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用电动卡销锁定,静止放置在气垫导轨上d .用刻度尺测出滑块A 的左端至挡板C 的距离L 1e .按下电钮放开卡销,同时使分别记录滑块A ,B 运动时间的计时器开始工作.当A ,B 滑块分别碰撞C ,D 挡板时停止计时,记下滑块A ,B 分别到达挡板C ,D 的运动时间t 1和t 2(1)实验中还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利用上述测量的实验数据,得出关系式________成立,即可得出碰撞中守恒的质量是mv 的和.上式中算得的A ,B 两滑块的mv 大小不相等,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本实验要测量滑块B 的速度,由公式v =L t 可知,应测出滑块B 的位移和发生该位移所用的时间,而滑块B 到达D 端所用时间t 2已知,故还需测出B 的右端至挡板D 的距离L 2.(2)碰撞前两物体均静止,即m A v A +m B v B =0即m A L 1t 1=m B L 2t 2误差原因:测量距离、时间、质量不准确,阻力、导轨不水平等造成误差.答案:(1)B 的右端至挡板D 的距离L 2(2)m A L 1t 1=m B L 2t 2测量距离、时间、质量不准确,阻力、气垫导轨不不平等造成误差8.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下面是某实验小组选用水平气垫导轨、光电门的测量装置来研究两个滑块碰撞过程中系统的不变量.实验仪器如图所示.实验过程:(1)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并使光电计时器系统正常工作.(2)在滑块1上装上挡光片并测出其长度L .(3)在滑块2的碰撞端面粘上橡皮泥(或双面胶纸).(4)用天平测出滑块1和滑块2的质量m 1、m 2.(5)把滑块1和滑块2放在气垫导轨上,让滑块2处于静止状态(v 2=0),用滑块1以初速度v 1与之碰撞(这时光电计时器系统自动计算时间),碰后两者粘在一起,分别记下滑块1的挡光片碰前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 1和碰后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t 2.(6)先根据v =L t计算滑块1碰撞前的速度v 1及碰后两者的共同速度v ;再计算两滑块碰撞前后的质量与速度乘积,并比较两滑块碰撞前后的质量与速度乘积之和.实验数据:m 1=0.324 kg ,m 2=0.181 kg ,L =1.00×10-3 m解析:先分清碰前与碰后的状态量,再代入数据计算.答案:见解析能力达标9.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质量为m A的钢球A用细线悬挂于O点,质量为m B的钢球B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小支柱N上.O点到A球球心的距离为l.使悬线在A球释放前伸直,且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α,A球释放后摆动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相碰,碰撞后,A球把轻质指示针OC推移到与竖线的夹角为β处,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保持α角度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白纸上记录到多个B球的落点.(1)图中x应是B球初始位置到________水平距离.(2)为了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应测得________等物理量(用字母表示).(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m A v A=________;m A v A′=________;m B v B′=________.解析:小球A在碰撞前后摆动,满足机械能守恒.小球B在碰撞后做平抛运动,则x应为B 球的平均落点到初始位置的水平距离.要得到碰撞前后的mv ,要测量m A 、m B 、α、β、l 、h 、x 等,碰前对A ,由机械能守恒得m A gl (1-cos α)=12m A v 2A m A v A =m A 2gl 1-cos α.碰后对A ,有m A gl (1-cos β)=12m A v A ′2, m A v A ′=m A 2gl 1-cos β. 碰后B 做平抛运动,有x =v B ′t ,h =12gt 2, m B v B ′=m B x g 2h. 答案:(1)B 球平均落点 (2)m A 、m B 、α、β、l 、h 、x (3)m A 2gl 1-cos α m A 2gl 1-cos β m B x g 2h10.[2019·济南月考]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中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甲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甲使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乙相碰并粘合成一体,而后两车继续做匀速直线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甲后连着纸带,打点计时器打点频率为50 Hz ,长木板下垫着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并标在图上,A 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段计算小车甲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小车甲和乙碰后的共同速度(以上两空选填“AB ”、“BC ”、“CD ”或“DE ”).(2)已测得小车甲的质量m 甲=0.40 kg ,小车乙的质量m 乙=0.20 kg ,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m 甲v 甲+m 乙v 乙=____________ kg·m/s;碰后m 甲v 甲′+m 乙v 乙′=________ kg·m/s.(3)通过计算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解析:(1)观察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点迹均匀的阶段BC 应为小车甲与乙碰前的阶段,CD 段点迹不均匀,故CD 应为碰撞阶段,甲、乙碰撞后一起匀速直线运动,打出间距均匀的点,故应选DE 段计算碰后共同的速度.(2)v 甲=BC Δt =1.05 m/s ,v ′=DEΔt=0.695 m/s m 甲v 甲+m 乙v 乙=0.420 kg·m/s碰后m 甲v 甲′+m 乙v 乙′=(m 甲+m 乙)v ′=0.60×0.695 kg·m/s=0.417 kg·m/s(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碰撞前后两个小车的mv 矢量和是相等的.答案:(1)BC DE (2)0.420 0.417(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碰撞前后两个小车的mv 矢量和是相等的.结束语同学们,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5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5

由于阻力、气垫导轨不水平等造成误差.
5.用天平、气垫导轨(带光电计时器和两个滑块)探究物体间发生 相互作用时的不变量,本实验可用自动照相机代替打点计时器(闪光频 率为10 Hz),步骤方法如下:
(1)用天平称出两滑块的质量.mA=0.10 kg,mB=0.20 kg,放在 水平的气垫导轨上(导轨上标尺的最小分度为1 cm,滑块可看作质 点);
m/s=0.4 m/s
所以碰撞后:mAvA′+mBvB′=0.060 kg·m/s 由以上计算可得:mAvA+mBvB=mAvA′+mBvB′.
kg·m/s.可得到的结论是
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误差范围内,两滑块质量与各自速度的乘积之和
为不变量 .(取向左为速度的正方向)
解析:两滑块速度
v1′=Δdt1=3.000×.3210-2 m/s≈0.094 m/s,
v2′=-Δtd2 =-
3.00× 0.21
10-2
m/s≈-0.143 m/s,
烧断细线前m1v1+m2v2=0
6.气垫导轨上有A、B两个滑块,开始时两个滑块静止,它们之 间有一根被压缩的轻质弹簧,滑块间用绳子连接(如图甲所示),绳子烧 断后,两个滑块向相反方向运动,图乙为它们运动过程的频闪照片, 频闪的频率为10 Hz,由图可知:
(1)A、B离开弹簧后,应该做 匀速运动 运动,已知滑块A、B的质 量分别为400 g、600 g,根据照片记录的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闪光 照片有明显与事实不相符的地方是
(2)频闪照相的时间间隔t=1f=101Hz=0.1 s, 滑块A的速度vA=xtA=00.0.109=0.09 m/s, 滑块B的速度vB=xtB=00.0.106=0.06 m/s,
A的动量pA=mAvA=0.400 kg×0.09 m/s=0.036 kg·m/s, pB=mBvB=0.600 kg×0.06 m/s=0.036 kg·m/s, 由此可见A、B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它们的总动量为零,与释放前的动量相等,因此系统动量守恒.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3_5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3_5
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3.若利用摆球进行实验,两小球静放时球心应在同一水
平线上,且刚好接触,摆线竖直,将小球拉起后,两条摆线应
在同一竖直面内. 4.碰撞有很多情形.我们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 情况下都不改变,才符合要求.
讲 要点例析
实验数据的处理及实验结论的探究
如图所示为气垫导轨上两个滑块A、B相互作用后
v1 v2 v1′ v2′ m1v1′ +m2v2′ 、 + 和 + 进行验证. m1 m2 m1 m2
2 2
2.结论: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碰撞前、后不变的量 是物体的质量 m 与速度 v 的乘积之和, 即 m1v1+m2v2=m1v1′ +m2v2′.
[误差分析] 产生原因 偶 然 碰撞是否为一维碰撞 误 差 系 统 误 差 减小方法 设计实验方案时应保证 碰撞为一维碰撞,如气 垫导轨很好地控制了两 个物体碰撞的一维性, 方案一误差较小.
即0=mBvB′-mAvA′ 结论是: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用过程中质量与速度
乘积的矢量和守恒.
答案: 匀速直线 0.09 两滑块组成的系统在相互作 用过程中质量与速度乘积的矢量和守恒.
①任何实验都有一定的误差,进行数据处
理时,只要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即可探究得出相应的结论; ②因 mv是个矢量,所以本实验的结论是 “ 碰撞前后两个
滑块随即向相反方向运动(图甲).
②能量损失很小的碰撞情况. 在两滑块相碰的端面装上弹性碰撞架(图乙)
③机械能损失最大的碰撞情况.
在两个滑块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碰撞时撞针 插入橡皮泥中,把两个滑块连成一体运动(如图丙).
方案二
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小球实现一维
碰撞,如图所示. (1)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 (2)速度的测量:测量小球被拉起的角度,算出 碰撞前对应小球的速度.测量碰撞后小球摆起的角 度,算出碰撞后对应小球的速度. (3)不同碰撞情况的实现:用贴胶布的方法增大两球碰撞时 的能量损失.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方案(三):利用小车在光滑桌面上碰撞另一静止小车。
事先用天平测量小车A、B的质量m1、m2。小车A连接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小 车B静止,两车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两车撞后连成一体,通过纸带 测出它们碰撞前后的速度v1和v。然后代入m1v1=(m1+m2)v,看在误差允许的范 围内是否成立。
方案(四):利用斜槽上滚下的小球验证动量守恒定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用天平测出两小球的质量,并选定质量大的小球为入射小球。 (2)按照如图所示安装实验装置,调整固定斜槽使斜槽底端水平。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实验自主学习
【实验目的】 1.领会探究碰撞中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2.探究一维碰撞中的不变量。
【实验原理】
1.实验猜想:
在一维碰撞的前提下,设两个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碰撞前它们的速度分 别为v1、v2,碰撞后的速度分别为v′1、v′2,规定某一速度方向为正。 碰撞前后速度和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我们可以做如下猜测:
四方案不同点:速度的测量方式不同。 方案(一):利用配套的光电计时装置测出两滑块各种情况下碰撞前后的速度。 方案(二):可以通过测量小球碰撞前后摆起的角度,算出碰撞前后对应小球的 速度。 方案(三):通过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及时间,由v= x 算出速度。
t
方案(四):根据平抛运动知识,将速度的测量转化为长度的测量,用小球碰撞 前后落地距离替代碰撞前后的速度。
③如图所示,在两滑块上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二者相碰后粘在一起。探究 碰撞前后不变的量。
具体步骤: (1)用天平测量两滑块质量m1、m2。 (2)调整导轨使之处于水平状态,并使光电计时器系统正常工作。 (3)记录光电门挡光片的宽度Δx以及光电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Δt ,利用 公式v= x ,计算出两滑块碰撞前后的速度。探究相互作用前后不变的量。

高中物理第16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5

高中物理第16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5

二、利用光电计时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1.实验步骤 (1)按下图所示安装气垫导轨.
(2)调节气垫导轨水平,并使光电计时器系统正常工作. (3)在滑块 1 上装上挡光片并测出其长度 l. (4)在滑块 2 的碰撞端面粘上橡皮泥(或双面胶纸).
(5)用天平测出滑块 1 和滑块 2 的质量 m1、m2. (6)把滑块 1 和滑块 2 放在气垫导轨上,让滑块 2 处于静止状 态(v2=0),用滑块 1 以初速度 v1 与之碰撞(这时光电计时器系统 自动计算时间),撞后两者粘在一起,分别记下滑块 1 的挡光片 碰前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 t1 和碰后通过光电门的遮光时间 t2. (7)先根据 v=l/t 计算滑块 1 碰撞前的速度 v1 及碰后两者的共 同速度 v;再计算两滑块碰撞前后的动量,并比较两滑块碰撞前 后的动量的矢量和.
m1v′1+m2v′2
0.094
0.093
0.138
0.136
m1v12+m2v22
mv2
0.027
m1v′12+m2v′22 0.017
0.059
0.036
v1 + v95
vm′11+vm′22 1.584
1.315
2.316



以上实验数据表明碰撞中的不变量为 mv
碰撞前后满足方程 m1v1+m2v2=m1v′1+m2v′2
3.可采用在小球上贴胶布的方式来增大两球碰撞中的能量 损失.
注意:两小球静止时应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刚刚接触,摆线 竖直,将小球拉起后,两摆线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以保证碰撞 是一维的,两小球最好是用双线摆.
(多选题)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 碰撞过程中的不变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挂两球的细绳长度要适当,可以不等长 B.由静止释放小球以便较准确地计算小球碰 前的速度 C.两小球必须都是钢性球,且质量相同 D.两小球碰后可以黏合在一起共同运动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6.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5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6.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5






五、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我们找到的碰撞前后的“不变量”可能是两个物体 各自的质量与自己的速度的乘积之和。




一、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1.保证两个物体发生的是一维碰撞,即两个物体碰撞前后在一条 直线上。 2.若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轨道水平,可用水平尺测量。 3.若利用摆球做实验,两个小球静止时球心应在同一水平线上,且 刚刚接触,摆线竖直。将小球拉起后,两摆线应在同一竖直平面内。 4.碰撞有很多情形,我们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碰撞情况下都 不改变,才符合要求。





(2)碰撞前后的不变量可能是各自的质量与自己的速度的二次 方的乘积之和:m1������1 2 + ������2������2 2 = ������1������1′2 + ������2������2′2。 (3)碰撞前后的不变量也许是物体的速度与自己质量的比值之 和: ������1 + ������2 = ������1 + ������2 。 1 2 1 2





(1)静止的小车B的碰撞端装上橡皮泥,运动的小车A的碰撞端装 上撞针,让它们碰撞后连接成一体。 (2)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小车碰撞前后的运动情况,根据纸带上的 点迹求速度。





三、实验器材 方案一: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弹簧片、 细线、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 方案二:带细线的摆球(两个)、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坐标纸、 胶布等。 方案三:表面光滑的水平长木桌、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 个)、天平、撞针、橡皮泥等。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后训练新人教选修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后训练新人教选修

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后训练基础巩固1.在利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哪些因素可导致实验误差( )A.导轨安放不水平B.小车上挡光板倾斜C.两小车质量不相等D.两小车碰后连在一起2.在光滑桌面上有两个小球,甲球的质量为2 kg,乙球的质量为1 kg,乙球静止,甲球以4 m/s的速度和乙球对心相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碰撞后甲球的速度为0,乙球的速度为8 m/s,方向与甲球原来的速度方向相同B.碰撞后甲球的速度变小,乙球开始运动C.碰撞后两球的速度无法确定D.以上结论都不正确3.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也可以探索mv2这个量(对应于动能)的变化情况。

(1)若采用弓形弹片滑块的方案如图甲所示,弹开后的mv2的总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弹开前mv2的总量,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采用图乙所示的方案,碰撞前mv2的总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碰后mv2的总量,说明弹性碰撞中________守恒。

(3)若采用图丙所示的方案,碰撞前mv2的总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碰后mv2的总量,说明非弹性碰撞中存在________损失。

4.“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中,入射小球m1=15 g,原来静止的被碰小球m2=10 g,由实验测得它们在碰撞前后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入射小球碰撞前的m1v1是________,入射小球碰撞后的m1v1′是________,被碰小球碰撞后的m2v2′是________ 。

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5.水平光滑桌面上有A、B两个小车,质量分别是0.6 kg和0.2 kg。

A车的车尾拉着纸带,A车以某一速度与静止的B车碰撞,碰后两车连在一起共同向前运动。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课件:第十六章 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共45张PPT)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选修3-5)课件:第十六章 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共45张PPT)

(1)若已得到的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的距离标 在图上。A 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 段来计算小车 A 碰前的速度,应选 段来计算小车 A 和小车 B 碰后的共同速 度。(均选填“AB”“BC”“CD”或“DE”)
(2)测得小车 A 的质量 mA=0.40 kg,小车 B 的质量 mB=0.20 kg, 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 mAvA+mBvB= kg· m/s;碰 后 mAvA'+mBvB'= kg· m/s。
������������ ' ������ ������������ ' vA'= ������
vB'=
= =
由题意得 vA=0 从发生碰撞到第二次拍摄照片,A 运动的时间 t1=
Δ������������ ″ ������������ '
0.2 0.4 0.3 0.4
m/s=0.50 m/s, m/s=0.75 m/s。
答案: 2������������(1-cos������) 2������������(1-cos������ ' ) 2������������(1-cos������)
2������������(1-cos������ ' )
二、
利用斜槽轨道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知识精要 (1)实验原理: 让一个质量较大的小球 m1 从斜槽上滚下来,跟放在斜槽末端的 另一质量较小的小球(半径相同)m2 发生碰撞(正碰)。小球的质量可 以用天平称出。 两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方向都是水平的,因此两球碰撞前后的速 度可以利用平抛运动的知识求出。
探究一维碰撞中不变量的基本方法
知识精要 为了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需将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填入如下 表格

成才之路2016_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16章动量守恒定律第1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件

成才之路2016_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16章动量守恒定律第1节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件

数据处理 1.将以上三个实验过程中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碰撞前 质量 速度 mv mv2 v m m1 m2 v1 v2 m1v1+m2v2 2 m1v2 1+m2v2 v1 v2 + m1 m2 碰撞后 m1 m2 v1′ v2′ m1v1′+m2v2′ m1v1′2+m2v2′2 v1′ v2′ + m1 m2

探究一维碰撞中的不变量
课堂情景切入
碰撞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两节火车车厢之间的挂钩靠 碰撞连接,台球由于两球的碰撞而改变运动状态。微观粒子之
间更是由于相互碰撞而改变能量,甚至使得一种粒子转化为其
他粒子。
碰撞前后会不会有什么物理量保持不变呢?
知识自主梳理
实验的基本思路 1.一维碰撞 仍沿这条直线 同一直线 运动,碰撞后____________ 两个物体碰撞前沿__________
(4)N 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位置,M 为碰后入射小球的位 置,P 为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被碰小球的位置,碰撞前入射小球的速度为: v0= ON g 2h g 2h g 2h
碰撞后入射小球的速度为: v1= OM
碰撞后被碰小球的速度为: v2= OP
若碰撞过程中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守恒,即 m1v0=m1v1+m2v2,带入数据得: m1 ON =m1 OM +m2 OP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测得各计数点间距并标 在图上,A 为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段计算小车 甲的碰前速度,应选________段来计算小车甲和乙碰后的共同 速度(以上两格填“AB”、“BC”、“CD”或“DE”)。
(2)已测得小车甲的质量 m 甲=0.40kg,小车乙的质量 m =0.20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 m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16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件-新人教版选

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第16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件-新人教版选
动,又表示小车有较大的速度,因此BC段能较准确地描述小车A在碰
撞前的运动情况,应选用BC段计算小车A的碰前速度。从CD段打
点情况看,小车的运动情况还没稳定,而在DE段内小车运动稳定,故
应选用DE段计算碰后小车A和小车B的共同速度。
(2)小车 A、B 在碰撞前速度 vA=

1

=
10.50×10-2
步骤为ADCEB。
(2)碰撞前后均为匀速直线运动,由纸带上的点迹分布求出速度。
碰后小车A、B合为一体,求出AB整体的共同速度。注意打点计时
器的频率为50 Hz,打点时间间隔为0.02 s,通过计算得下表。
质量/kg
速度/(m·s-1)
v
/(m·s-1·kg-1)
m
mv/(kg·m·s-1)
mv2/(kg·m2·s-2)
拉起的角度为 θ1,根据机械能守恒 mgL(1-cos
1
θ1)=2 m1 2 ,可知小球 A
落下时的速度 v1= 2(1-cos 1 );同理测量被撞小球 B 摆起的角度
为 θ2,mgL(1-cos
1
θ2)=2 m2 2 ,小球 B 被撞后的速度 v2=
2(1-cos 2 )。
③实现不同碰撞情境的措施:用贴胶布的方法增大两球碰撞时的
若以上关系均不成立,可进一步探究 + = + 等关
1
2
1
2
系式是否成立。
(2)实验方案设计:
方案一:用气垫导轨完成两个滑块的一维碰撞。实验装置如图所
示。
1
2
3
①质量的测量:用天平测量质量。
Δ
v=
②速度的测量:利用公式
Δ ,式中Δx为滑块(挡光片)的宽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5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_5
①所需测量量:悬点至球心的距离 l,摆球被拉起或 碰后的角度 θ.
②速度的计算:v= 2gl(1-cos θ). ③碰撞情景的实现:如图所示,用贴胶布 的方法增大两球碰撞时的能量损失. ④器材:带细线的摆球(两套)、铁架台、量角器、坐 标纸、胶布.
方案 3:利用光滑水平面结合打点计时器.
①所需测量量:纸带上两计数点间的距离Δ x,小车 经过Δ x 所用的时间Δ t.
1.保证两物体发生的是一维碰撞,即两个物体碰撞 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一直线运动.
2.若利用气垫导轨进行实验,调整气垫导轨时注意 利用水平仪确保导轨水平.
3.若利用摆球进行实验,两小球静放时球心应在同 一水平线上,且刚好接触,摆线竖直.将小球拉起后, 两条摆线应在同一竖直面内.
4.碰撞有很多情形.我们寻找的不变量必须在各种 碰撞情况下都不改变,才符合要求.
2.碰撞中是否受其他力(例如摩擦力)影响是带来误 差的又一个原因,实验中要合理控制实验条件,避免除 碰撞时相互作用力外的其他力影响物体速度.
3.速度的测量误差,方案一是比较好的,光电计时 误差较小,另外两个方案误差稍大一些.
综上所述,方案一相比之下较为准确,研究的项目 也可以更多一些.
Hale Waihona Puke 、注意事项②速度的计算:v=ΔΔ
x t.
③碰撞情景的实现:如图所示,A 运动,B 静止,在 两小车的碰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碰撞时撞针插 入橡皮泥中,把两个小车连接成一体.
④器材: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 撞针、橡皮泥.
三、实验器材
方案一: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 弹簧片、细绳、弹性碰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
5.改变碰撞条件,重复步骤 3 和步骤 4. 6.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分析比较,找出碰撞中的守 恒量. 7.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动量守恒定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选修3_5201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动量守恒定律达标训练新人教版选修3_5201

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 动量守恒定律更上一层楼基础·巩固1.关于动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和速率相同的物体,动量一定相同B.某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其动量一定改变C.物体的动量变化,其动能一定变化D.物体的动能变化,其动量也一定变化解 析:动量的定义为质量与速度的乘积,因此速率相同有可能速度的方向不同,因此动量不一 定相同,A 选项错.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了,意味着速度的大小或方向发生变化,因此动量一 定改变,B 选项对.物体在做匀速率圆周运动时,动量的方向(速度方向)时刻在变化,而速率 则不变,因此动能不变,C 选项错.物体的动能发生变化时,速度的大小要变化,因此动量一 定变化,D 选项对.答案:BD2.步枪的质量为 4.1 kg ,子弹的质量为 9.6 g ,子弹从枪口飞出时的速度为 865 m/s ,步枪的 反冲速度为( )A.2 m/sB.1 m/sC.3 m/sD.4 m/s解析:设步枪的质量为 M ,子弹的质量为 m ,据动量守恒定律 mv-Mv′=0,代入数据得 v′=2 m/s.答案:A3.如图 16-1-6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相等的 A 和 B 两物体,B 上装有一轻弹簧,B 原来静止,A 以速率 v 正对 B 滑行,当弹簧压缩到最大时,B 物体速度为( )图 16-1-6A. v2 B. v3 C.v D.2v解析:两物体速度相同时弹簧压缩最大,在整个压缩过程中动量守恒,mv=2mv′,解得v′= v 2. 答案:A4.A 、B 两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相向运动,已知 m A >m B ,当两球相碰后,其中一球停止,则可 以断定( )A.碰前 A 的动量与 B 的动量大小相等B.碰前 A 的动量大于 B 的动量C.若碰后 A 的速度为零,则碰前 A 的动量大于 B 的动量D.若碰后 B 的速度为零,则碰前 A 的动量大于 B 的动量解 析:若碰后 A 的速度为零,说明 B 反弹,总动量方向与原 A 运动方向相同,即碰前 A 的动量 大于 B 的动量,所以选项 C 正确.若碰后 B 的速度为零,说明 A 反弹,总动量方向与原来 B 的 运动方向相同,即碰前 A 的动量小于 B 的动量,所以选项 D 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选项 A 、B 也 是错误的.答案:C15.一平板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甲、乙两人分别站在车上左右两端.当两人同时相向而行时,发现小车向左移动.若( )A.两人质量相等,则必定是v甲>v乙B.两人质量相等,则必定是v乙>v甲C.两人速率相等,则必定是m甲>m乙D.两人速率相等,则必定是m乙>m甲解析:取甲、乙两人和平板车为系统,系统动量守恒.由于总动量始终为零,小车向左移动,说明甲和乙的总动量方向向右,即甲的动量大于乙的动量.当两人质量相等时,必定是v甲>v乙,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若两人速率相等,则必定是m甲>m乙,所以选项C正确,D 错误.答案:AC6.甲、乙两船停在湖面上,某人在甲船上通过轻绳拉乙船如图16-1-7所示,于是两船相向运动,若两船所受的水的阻力大小相等,则人和绳及两船组成的系统的动量守恒吗?图16-1-7解析:把人、船、绳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所受的外力:人和甲船的重力及水对甲船的浮力、水对甲船的阻力,乙船的重力和乙船受的浮力是一对平衡力.水对甲船的阻力和对乙船的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知,系统的外力之和为零,系统虽受外力作用,但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故系统的动量守恒.综合·应用7.若航天飞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 )A.它的速度的大小不变,动量也不变B.它不断地克服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做功C.它的动能不变,引力势能也不变D.它的速度的大小不变,加速度等于零解析:由于航天飞机只受万有引力且做匀速圆周运动,故其速度大小和动能不变,万有引力不做功,势能也不改变,但速度的方向是一直改变的,动量也就是改变的,加速度也就不是零,所以只有C选项是正确的.答案:C8.如图16-1-8所示,物块质量m=4 kg,以速度v=2 m/s水平滑上一静止的平板车上,平板车质量M=16 kg,物块与平板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其他摩擦不计(取g=10 m/s2),求:物块相对平板车静止时物块的速度.图16-1-8解析:物块滑上平板车的过程中,二者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答案:取v的方向为正方向.Mv=(M+m)v′v′=mvM m=0.4 m/s.即物块相对平板车静止时,物块速度为0.4 m/s.29.将质量为 0.2 kg 的物体以 6 m/s 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当落回抛出点时,速度的大小仍为 6 m/s ,求物体的动量的变化量 Δp 是多少?解析:初、末状态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同,所以动量发生了变化.取向上的方向为正方向,则初动量:p=mv=0.2×6 kg·m/s=1.2 kg·m/s末动量:p′=mv′=0.2×(-0.6) kg·m/s=-1.2 kg·m/s动量的变化量:Δp=p′-p=(-1.2-1.2) kg·m/s=-2.4 kg·m/s负号表示 Δp 方向竖直向下.10.质量为 m=0.1 kg 的小钢球以 v 0=10 m/s 的水平速度抛出,下落 h=5.0 m 时撞击钢板,撞后 速度恰好反向,则钢板与水平面的夹角 θ 为多少?刚要撞击钢板时小球动量的大小为多少? (g 取 10 m/s 2)解析:小钢球抛出后做平抛运动,可根据平抛运动规律解得到钢板时的速度.小钢球抛出后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速率 v x =v 0=10 m/s,下落 h=5.0 m 时竖直方向速度由 v 2=2gh 得 v y = 2gh = 2105 m/s=10 m/s.速度 v 与水平方向夹角 α 满足 tanα= v yvx=1,即 α =45°, 此时 v 与钢板垂直,所以 θ=45°,见上图.速度的大小是:v= vx cos= 10 cos 45m/s=102 m/s. 则动量等于 p=mv=0.1×10 2 kg·m/s= 2 kg·m/s.11.图 16-1-9是 A 、B 两滑块碰撞前后的闪光照片示意图(部分).图中滑块 A 的质量为 0.14 k g , 滑块 B 的质量为 0.22 k g ,所用标尺的最小分度值是 0.5 c m ,每秒闪光 10次,试根据图示回答:图 16-1-9(1)作用前后滑块 A 动量的增量为多少?方向如何?(2)碰撞前后总动量是否守恒?解析:从图中 A 、B 两位置的变化可得知,作用前,B 是静止的;作用后 B 向右运动,A 向左运 动.图中相邻两刻线间的距离为 0.5 cm ,碰前,A 物在31s内的位移为0.5×10 cm=5 cm=0.05 m,碰后,A物向左移动,位移约为1010.5 cm=0.005 m.B物右移,位移为0.5×7 cm=0.035 m,所用时间皆为s.10s根据速度公式v= ,得t(1)v A= s0.05A m/s=0.5 m/s,t0.1v A′=s0.05'A m/s=0.05 m/s,t0.1v B′=0.0350.1m/s=0.35 m/s,以向右为正方向,Δp A=m A v A′-m A v A=0.14×(-0.05) kg·m/s-0.14×0.5kg·m/s=-0.077 kg·m/s,方向向左.(2)碰撞前总动量p=p A=m A v A=0.14×0.5=0.07kg·m/s碰撞后总动量p′=m A v A′-m B v B′=0.14×(-0.05)+0.22×(0.035/0.1)kg·m/s=0.07 kg·m/s所以作用前后总动量守恒.4。

高中物理第16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件新人教选修3_5

高中物理第16章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课件新人教选修3_5

三、实验器材 方案一:气垫导轨、光电计时器、天平、滑块(两个)、弹簧、细线、弹性碰 撞架、胶布、撞针、橡皮泥等. 方案二:带细线的摆球(两个)、铁架台、天平、量角器、坐标纸、胶布等. 方案三:光滑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纸带、小车(两个)、天平、撞针、橡 皮泥等.
二、数据处理
将实验中测得的物理量填入下表,填表时需注意物体碰撞后运动的速度与
实验探究 2 实验数据处理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实验,
在小车 A 的前端粘有橡皮泥,设法使小车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 的小车 B 相碰并黏在一起继续做匀速运动,如图 16-1-6 所示.在小车 A 的后面 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的频率为 50 Hz.
④ 紧跟老师的推导过程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结论时,一般有一个推导过程,如数学问题的来龙去脉、物理概念的抽象归纳、语 文课的分析等。感悟和理解推导过程是一个投入思维、感悟方法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记忆结论,也有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⑤ 搁置问题抓住老师的思路。碰到自己还没有完全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时候,最好是做个记号,姑且先把这个问题放在一边,继续听老师讲后面的 内容,以免顾此失彼。来自:学习方法网
阶 段
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阶 段



阶 段 二
业 分 层 测

一、实验目的 1.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本思路. 2.探究一维碰撞中的不变量. 二、实验原理 1.碰撞中的特殊情况——一维碰撞 两个物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这条直线运动.
2.追寻不变量 在一维碰撞的情况下,与物体运动有关的物理量只有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
【解析】 (1)因为小车 A 与 B 碰撞前、后都做匀速运动,且碰后 A 与 B 黏

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6-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共34张PPT)

高中物理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6-1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共34张PPT)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尽管如此,本节实验还是很有意义的,它让同学们体验了探究自然规律的过程。
体碰撞前沿同一直线运动,碰撞后仍沿同 规定某一速度方向为正.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桌面的一端,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
3、实验中不需要测量时间,也不需要
两个物体的质量(比例)不同时,它们的速度变化也不一样.
一直线运动. 线夹一角度a,放开后A球运动到最
__________cm.
45
46
47
⑸按照本实验方法,验证动量守恒的验证式是:
______m_a_O_B__=___m_a_O_A__+__m_b_O_C________________.
⑹如果两球相碰中有较大的动能损失,即不是弹
性碰撞,那么以上验证式还成立吗?为什么?
注意:
1、斜槽末端的切线要水平;
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光滑桌面的一端,
把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连在小车的后面。 让小车A运动,小车B静止。在两小车的碰 撞端分别装上撞针和橡皮泥,碰撞时撞针插 入橡皮泥中,把两个小车连接成一体(如上 图)。通过纸带测出它们碰撞前后的速度。
需要考虑的问题: 讨论操作和数据处理中的技术性问题
(1)获得一维碰撞的方案①利用气垫导轨实现两滑块发生一维 碰撞;②利用等长悬线悬挂等大小球实现两球发生一维碰撞; ③利用小车在光滑桌面上碰撞另一静止小车实现一维碰撞。 (2)数据采集方案:①质量的测量:天平②速度的测量
变的?
需要考虑 碰撞必须包括各种情况的碰撞; 的问题 物体质量的测量(天平);
碰撞前后物体速度的测量(利用
光电门或打点计时器等).
参考案例(四)
斜槽(末端水平)
两小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若已得到打点纸带如图所示,并将测得的各计数点间距 离标在图上,A 点是运动起始的第一点,则应选________段来计 算 A 的碰前速度, 应选______段来计算 A 和 B 碰后的共同速度(以 上两格填“AB”或“BC”或“CD”或“DE”).
(2)已测得小车 A 的质量 m1=0.40 kg,小车 B 的质量 m2= 0.20 kg,由以上测量结果可得:碰前 mAvA+ mBvB= ________ kg· m/s;碰后 mAvA′+mBvB′=____________ kg· m/s.并比较碰 撞前后两个小车质量与速度的乘积之和是否相等.
解析:导轨不水平,小车速度将会受重力影响,A 项对;挡 光板倾斜会导致挡光板宽度不等于挡光阶段小车通过的位移, 导 致速度计算出现误差,B 项对.
答案:AB
2.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采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仪器按要求安装好后开始实验,第一次不放被碰小球,第二次把 被碰小球直接静止放在斜槽末端的水平部分, 在白纸上记录重锤 位置和各小球落点的平均位置依次为 O、A、B、C,则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答案:D
3. (多选题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时,必 须注意的事项是( )
A.A 到达最低点时,两球的球心连线可以不水平 B.A 到达最低点时,两球的球心连线要水平 C.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时,A 球必须从同一高度下落 D.多次测量减小误差时,A 球必须从不同高度下落
解析: 要保证一维对心碰撞, 必须在碰撞时球心在同一高度;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必须保证过程的重复性,A 球必须从同一高 度下落.
解析: (2)由于做平抛运动的高度相同,所以它们碰撞前后 的速度可用水平位移代替, 根据不变量是两小球质量与速度的积 的矢量和,m1· OP=m1· OM+m2· ON,代入数据得 m1∶m2=4∶ 1.
答案: (1) ①斜槽末端切线水平(4 分) ②入射小球和被碰小 球在碰撞瞬间球心在同一高度(4 分) (2)4∶1(6 分)
解析:取向左方向为正,两滑块速度 d 3.00×10 v1′= = Δ t1 0.32
-2
m/s≈0.094 m/s,
-2
-d -3.00×10 v2′= = Δ t2 0.21
m/s≈-0.143 m/s.
烧断细线前 m1v1+m2v2=0 烧断细线后 m1v1′+m2v2′=(0.170×0.094-0.110×0.143) kg· m/s = 2.5×10- 4 kg· m/s ,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m1v1+ m2v2=m1v1′+m2v2′.
答案:(1)弹性球 1、2 的质量 m1、m2(4 分) 立柱高 h(4 分) 桌面高 H(4 分) (2)2m1 a-h=2m1 b-h+m2 c (4 分) H+ h
9.(16 分)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用打点计时器探究碰撞过程中 不变量的实验:在小车 A 的前端粘有橡皮泥,推动小车 A 使之 做匀速运动.然后与原来静止在前方的小车 B 相碰并粘合成一 体,继续做匀速运动,他设计的具体装置如图所示.在小车 A 后连着纸带,电磁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 50 Hz,长木板下垫着 小木片用以平衡摩擦力.
A.第一、二次入射小球的落点依次是 A、B B.第一、二次入射小球的落点依次是 C、B C.第二次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将同时落地 D.第二次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不会同时落地
答案
D
解析:最远的 C 点一定是被碰小球的落点,碰后入射小球 的速度将减小,因此 A、B 均错误;由于被碰小球是放在斜槽末 端的,因此被碰小球飞出后入射小球才可能从斜槽末端飞出,两 小球不可能同时落地,C 错,D 对.
答案:BD
二、非选择题(本题有 5 小题,共 76 分) 5.(14 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1)安装和调整实验装置的要求是: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 如果已经知道不变量是两小球质量与速度的积的矢量 和,某次实验得出小球的落点情况如图所示,则碰撞小球的质量 m1 和被碰小球的质量 m2 之比为________.
6.(14 分)用半径相同的两小球 A、B 的碰撞验证碰撞中不 变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实验时先不 放 B 球,使 A 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 C 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 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 B 球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 缘处,让 A 球仍从 C 处由静止滚下,
A 球和 B 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记 录纸上的 O 点是垂直线所指的位置, 若测得各落点痕迹到 O 点 的距离 OM=2.68 cm,OP=8.62 cm,ON=11.50 cm,并知 A、 B 两球的质量比为 2∶1,则未放 B 球时 A 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 的________点, 系统碰撞前质量与速度的积的矢量和 p 与系统碰 |p-p′| 撞 后 质 量 与 速 度 的 积 的 矢 量 和 p′ 的 误 差 = p 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1)还需要测量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 根 据 测 量 的 数 据 , 该 实 验 中 动 量 守 恒 的 表 达 式 为 ________________.(忽略小球的大小)
解析: (1)要验证动量守恒必须知道两球碰撞前后的动量变 化,根据弹性球 1 碰撞前后的高度 a 和 b,由机械能守恒可以求 出碰撞前后的速度,故只要再测量弹性球 1 的质量 m1,就能求 出弹性球 1 的动量变化;根据平抛运动的规律只要测出立柱高 h 和桌面高 H 就可以求出弹性球 2 碰撞前后的速度变化,故只要 测量弹性球 2 的质量和立柱高 h、桌面高 H 就能求出弹性球 2 的动量变化. (2)根据(1)的解析可以写出动量守恒的方程为 2m1 a-h=2m1 b-h+m2 c . H+ h
答案:BC
4.(多选题)某同学利用 3 题图所示的装置探究碰撞过程中 的不变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悬挂两球的细绳长度要适当,可以不等长 B.由静止释放小球以便较准确地计算小球碰前的速度 C.两小球必须都是钢性球,且质量相同 D.两小球碰后可以黏合在一起共同运动
解析:两绳等长,能保证两球正碰以减小实验误差,所以 A 1 错误;计算碰撞前速度时用到了 mgh= mv2-0,即初速度为 0, 2 B 正确;本实验中对小球的性能无要求,C 错误;两球正碰后, 运动情况有多种可能,所以 D 正确.
答案:0.094(3 分)
0.143(3 分)
0(3 分)
2.5×10 4(3 分)

在实验允许的误差范围内, 两滑块质量与各自速度的乘积之和为 不变量(4 分)
8.(16 分)如图所示是用来验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弹性 球 1 用细线悬挂于 O 点, O 点正下方桌子的边沿有一竖直立柱. 实 验时,调节悬点,使弹性球 1 静止时恰与立柱上的球 2 接触且两 球等高.将球 1 拉到 A 点,并使之静止,同时把球 2 放在立柱 上.释放球 1,当它摆到悬点正下方时与球 2 发生对心碰撞.碰 后球 1 向左最远可摆到 B 点,球 2 落到水平地面上的 C 点.测 出有关数据即可验证 1、2 两球碰撞时动量守恒.现已测出 A 点 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 a,B 点离水平桌面的距离为 b,C 点与桌 子边沿间的水平距离为 c.此外: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课时作业0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
①明确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的基 本思路;②掌握同一条直线上运动 作业 的两个物体碰撞前后的速度的测 目标 量方法;③掌握实验数据处理的方 法. 作业 设计
限时:40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 4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24 分) 1. (多选题 )在利用气垫导轨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中, 哪些因素可导致实验误差( A.导轨安放不水平 B.小车上挡光板倾斜 C.两小车质量不相等 D.两小车碰后连在一起 )
解析:(1)小车 A 碰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打在纸带上的点应 该是间距均匀的,故计算小车碰前速度应选 BC 段.CD 段上所 打的点由稀变密,可见在 CD 段 A、B 两小车相互碰撞.A、B 撞后一起做匀速运动,所打出的点又应是间距均匀的,故应选 DE 段计算碰后速度.
(2)碰前 mAvA+mBvB=0.420kg· m/s. 碰后 mAv′ m/s. A +mBvB′=(mA+mB)v=0.417 kg· BC 其中,vA= =1.05 m/s. Δt DE vA′=vB′= =0.695 m/s. Δt 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碰撞前后两个小车 的 mv 之和是相等的.
答案:(1)BC(4 分) DE(4 分) (2)0.420(4分)
7. (16 分)在用气垫导轨做“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实验时, 左侧滑块质量 m1=170 g, 右侧滑块质量 m2=110 g, 挡光片宽度 为 3.00 cm,两滑块之间有一压缩的弹簧片,并用细线连在一起, 如图所示.开始时两滑块静止,烧断细线后,两滑块分别向左、 右方向运动.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分别为 Δt1=0.32 s、Δt2 =0.21 s.则两滑块的速度分别为 v1′=________ m/s,v2′= ________ m/s.烧断细线前 m1v1+m2v2=________ kg· m/s,烧断 细 线 后 m1v1′ + m2v2′ = ________ kg· m/s. 可 得 到 的 结 论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