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高等代数第五版
高等数学 第五版 上册
14
2. 逆映射与复合映射 g : Rf → X
g f的逆映射, f 映射 称为 的逆映射,记作 ,
定义域: 定义域: Df = Rf
1
1
值域: 值域: Rf = X
1
15
g : X → Y1, f : Y2 → Z ,
Y 其中 1 Y2.
f g: X →Z
16
三 函数
1. 函数的概念
例
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
, 例如 2x 1, x > 0 f ( x) = 2 x 1, x ≤ 0
y = x2 1
y = 2x 1
24
例 符号函数
1, x > 0 y = sgn( x) = 0, x = 0 1, x < 0
定义域(∞,+∞).
值域{1,0,1}. , ,
y
1
°
x
o
° –1
25
例 取整函数(阶梯曲线) y = [x] 为不超过 x 的最大 整数部分. 如图:
{x a < x < b} 称为开区间 记作(a, b) 称为开区间,
o a x b 称为闭区间, {x a ≤ x ≤ b} 称为闭区间 记作[a, b] o a
b
x
10
{x a ≤ x < b} {x a < x ≤ b}
称为半开区间, 称为半开区间
记作[a, b)
称为半开区间, 称为半开区间 记作(a, b] 以上都是有限区间,以下是无限区间: 以上都是有限区间,以下是无限区间:
反之, 反之, 如果
即 亦即
因此 所以
x A 或 xB x A∩ B
x ∈( A∩ B)C
数学高等代数第五版
目 录
• 引言 • 线性方程组与矩阵 • 向量空间与线性变换 • 多项式与行列式 •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 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 • 二次型与矩阵的相似对角化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课程简介
高等代数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 要研究线性代数、多项式、群、环和 域等抽象代数结构及其性质和关系。
常用的解法包括高斯消元法、LU 分解法、迭代法等,可以根据具 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解法。
线性方程组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 的应用,如物理、工程、经济等。
矩阵的基本概念
矩阵的定义
矩阵是一个由数字组成的矩形阵列,行和列都有 一定的数量。
矩阵的元素
矩阵中的每个元素都有其行标和列标,表示其在 矩阵中的位置。
矩阵的维度
相似变换
如果存在一个可逆矩阵P,使得$P^{-1}AP=B$,并且B的特征值和特征 向量与A相同,则称A经过相似变换得到B。
矩阵的特征多项式与特征值
特征多项式
对于一个给定的矩阵A,存在一个多项式$f(lambda)$,使得 $f(lambda)=0$是A的特征方程,这个多项式称为矩阵A的特征多项式。
高等代数作为大学数学专业的一门必 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抽象思维和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高等代数的重要性
培养数学思维
高等代数作为数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学习代数结构和性质,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 能力。
应用领域广泛
高等代数在科学、工程、经济、金融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如线性方程组求解、矩阵计算、数据降维、 机器学习等领域都需要用到高等代数的知识。
深化数学理解
学习高等代数有助于学生深化对中学阶段数学知识的理解,如代数方程、平面几何、解析几何等,能 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高等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高等代数》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高等代数》是数学专业本科学生的三门主要基础课程之一。
它不仅是代数学的基础,也是其它数学课程必要的前提。
该课程是为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开设的,总课时144学时,开设时间为一年。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为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所必需的代数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本的、系统的代数知识和抽象的严格的代数方法,为后继课程如近世代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泛函分析、计算方法等提供必须具备的代数知识,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各门课程所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提供一定的训练。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高等代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熟悉代数的语言、工具、方法,具有一定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1.熟练掌握:集合、映射、单射、满射、双射的概念,第一、第二数学归纳法,带余除法,不可约多项式,线性方程组的消元法,矩阵的行(列)初等变换,矩阵的秩,初等矩阵的性质,可逆矩阵,向量空间的基、维数,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线性变换,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的概念与求法,内积的定义,正交变换与正交矩阵,二次型的概念及与其矩阵的对应关系。
2.掌握:整数的整除性、素数的性质,集合的表示与运算,辗转相除法,综合除法,多项式的互素,根与系数的关系,重因式及其判定,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的展开,矩阵的乘法,矩阵的行列式,子空间的交与和,坐标,过渡矩阵,线性方程组的特解与通解,线性变换的运算及其形成的向量空间,线性变换的向量空间与矩阵的向量空间的同构,矩阵的相似,几类向量空间的内积,Cauchy不等式,正交基与正交化,三维空间中的几种正交变换,正交变换与正交矩阵的关系,二次型的矩阵的合同及其求法,对称矩阵合同于对角矩阵,复数域上的二次型的规范形、实数域上二次型的惯性定理、规范形、分类,正定二次型的判定。
同济大学第五版高数
单调区间为 (,1], [1,2],[2,).
例3 确定函数 f ( x) 3 x2 的单调区间.
解 D : (,).
f ( x) 2 , 33 x
( x 0)
当x 0时,导数不存在.
导数等于零的点和不可导点,可能是单调区间 的分界点.
方法:用方程 f ( x) 0的根及 f ( x)不存在的点 来划分函数 f ( x)的定义区间,然后判断区间内导 数的符号.
例2 确定函数 f ( x) 2x 3 9x 2
12x 3的单调区间.
解 D : (,).
y
y
y
oa
bx o a
bx o a
bx
步骤:
1.求驻点和不可导点;
2.求区间端点及驻点和不可导点的函数值,比 较大小,那个大那个就是最大值,那个小那个就 是最小值;
注意:如果区间内只有一个极值,则这个极值就 是最值.(最大值或最小值)
六、应用举例
例1 求函数 y 2x3 3x2 12x 14 的在[3,4]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4) 求极值.
例1 求出函数 f ( x) x3 3x2 9x 5 的极值. 解 f ( x) 3x2 6x 9 3( x 1)(x 3) 令 f ( x) 0, 得驻点 x1 1, x2 3. 列表讨论
x (,1) 1 (1,3) 3 (3,)
证
(1)
f ( x0 )
lim
x0
f ( x0
x) x
f ( x0 ) 0,
故f ( x0 x) f ( x0 )与x异号,
高教社2024高等数学第五版教学课件-5.5 定积分在几何上的应用
面积: =
)(
由上、下两条曲线 = (), =
()(() ≥ ()),以及直线 =
, = ( < )所围成的平面图形
(如图所示)
面积微元: = [() − ()]
面积: = )( [ − ()]
第五章 定积分
第五节 定积分在几何上的应用
一、定积分的微元法
什么问题可以用定积分解决 ?
1) 所求量是与区间[, ]上的某分布()有关的一个整体量 ;
2) 对区间[, ]具有可加性 ,即可通过“大化小, 常代变, 近似和,
取极限”表示为
= lim ( )
→0
8
= 1 + 2 = + =
5 3 15
(2)当该图形绕轴旋转所得的旋转的体积 ,可以看作由曲线 = − + 2及直
线 = 0 , = 1, = 0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所得的旋转的体积大 与由曲
线 = 和直线 = 0 , = 1, = 0所围成的平面图形绕轴旋转所得的旋转的
3
3
3
0
=න
0
选为积分变量, ∈ [0,1], = ( − 2 )
1
=න ( −
0
2 )
2 3 3 1
=
2 −
ቤ
3
3 0
1
= .
3
例3
求由抛物线 2 = 2与直线 = − 4所围成的平面图形面积。
解 两曲线的交点
2 = 2
ቊ
=−4
⇒ (2, −2), (8,4).
-1
O x x+dx 1
同济大学第五版高数
两个重要 极限
等价无穷小 及其性质
无穷小 的性质
唯一性
求极限的常用方法
极限的性质
1、极限的定义
定义 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 (不论它多么 小),总存在正数N ,使得对于n N 时的一切xn ,不 等式xn a 都成立,那末就称常数a 是数列xn 的极限,或者称数列xn 收敛于a,记为
记 x lx 0 i 作 0m f(x ) A或 f(x 0 0 ) A . (x x 0 )
右极限 0,0,使x0当 xx0时 , 恒f有 (x)A.
记 x lx 0 i 作 0m f(x ) A或 f(x 0 0 ) A . (x x 0 )
9、双曲函数与反双曲函数
双曲 si正 n xh ex 弦 ex 2
双曲 co 余 xse h x 弦 ex 2
双曲 tax n 正 sh ix n 切 e x h e x co xs e xh e x
双曲函数常用公式
sx i y n ) sh x i c n y ( o c h x s o sh y i ; s n h cx o y ) s cx h o cy o ( s sh x s i sn h y i ;n h co 2x s s hi2 n x h 1 ;si2 n x 2 h six n co h x ;s co 2 x s ch 2 o x s si 2 h x n . h 反双曲 ya正 rsi弦 nx;h
x
3、反函数
由 yf(x)确定 yf的 1(x)称为.反函
ysinxh yf1(x)arsinxh
4、隐函数
由方F程(x, y)0所确定的函数 y f(x)称为隐函 . 数 如 yxey0
线性代数(同济第5版)复习要点说明
线性代数(同济第5版)复习要点以矩阵为工具,以线性方程组问题为主线第一章 行列式基本结论1.行列式的性质(1) 互换行列式的两行,行列式变号.(2) 行列式中某一行的所有元素的公因子可以提到行列式符号的外面.(3) 把行列式的某一行的各元素乘以同一数然后加到另一行对应的元素上去,行列式不变. 2.行列式按行(按列)展开定理3 行列式等于它的任一行的各元素与其对应的代数余子式乘积之和,即in in i i i i A a A a A a D +++= 2211 ),,2,1(n i =3.克拉默法则 如果线性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不等于零,即0212222111211≠=nn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D那末,线性方程组有唯一的解,,,,2211DD x D Dx D D x n n ===主要计算计算行列式:1.数字行列式化为上三角形; 2.计算有规律的....n 阶行列式. 例1.(例7)计算行列式 3351110243152113------=D2.(例8)计算行列式 3111131111311113=D第二章 矩阵及其运算基本概念注意:1.矩阵可乘条件、乘法规则 2. 矩阵乘法不满足交换律BA AB ≠3.矩阵乘法有零因子出现:O B O A ≠≠,,但却有O AB =4.消去律不成立:AC AB =,推不出C B = 基本结论 1.转置 (i)A A T T =)((ii) T T T B A B A +=+)( (iii) T T kA kA =)( (iv) T T T A B AB =)( 2.方阵的行列式 (i) ||||A A T =(行列式性质1); (ii)||||A A n λλ=;(iii) ||||||B A AB = 3.A 的伴随矩阵E A A A AA ||==**4.逆矩阵是初等矩阵可逆i sE E E E A E A nA R A A 21~)(0||=⇔⇔=⇔≠⇔推论 若E AB =(或E BA =),则1-=A B 方阵的逆阵满足下述运算规律:(i )若A 可逆,则1-A 亦可逆,且A A =--11)(. (ii )若A 可逆,数0≠λ,则A λ可逆,且111)(--=A A λλ(iii )若B A ,为同阶方阵且均可逆,则AB 亦可逆,且 111)(---=A B AB (iv )若A 可逆,则T A 亦可逆,且T T A A )()(11--= 基本计算用上面基本结论进行简单计算 主要计算求1-A :公式法*-=A A A ||11 基本证明用上面基本结论进行简单证明例1. (例11)求矩阵的逆矩阵⎪⎪⎪⎭⎫ ⎝⎛=343122321A第三章 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基本结论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1. n 元非齐次线性方程组b AX =b AX =有解⇔)()(B R A R =. 有解时,(记r B R A R ==)()()(1)n r =时,b AX =有唯一解 (2)n r <时,b AX =有无穷多解2.齐次线性方程组0=AX (0=AX 是b AX =的特殊情形)由于0=AX 永远满足)()(B R A R =,故0=AX 总有解(至少有零解)从而 (1)n r =时,0=AX 有唯一零解(2)n r <时,0=AX 有(无穷多)非零解 基本计算1.会求矩阵的秩2.会用矩阵的秩判别线性方程组有没有解,有解时,有多少解 3.会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逆初等变换)|()|(1-→A E E A 行;(包括求矩阵方程B AX =,用)|()|(1B A E B A -→行; 主要计算1. 设非齐次线性方程组b AX =,试问此线性方程组有解吗?若有解,有多少解? 2. 会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逆 例1.(例5)设⎪⎪⎪⎪⎪⎭⎫ ⎝⎛-----=41461351021632305023A 求矩阵A 的秩,并求A 的一个最高阶非零子式2.用初等变换求矩阵⎪⎪⎪⎭⎫⎝⎛=343122321A 的逆矩阵3.(例13)设有线性方程组⎪⎩⎪⎨⎧=+++=+++=+++,)1(,3)1(,0)1(321321321λλλλx x x x x x x x x 问λ取何值时,此方程组(1)有唯一解; (2)无解;(3)有无限多个解?并在有无限多解时求其通解.第四章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基本概念1.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向量的线性组合、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 向量组的等价 2.向量组的秩极大线性无关组、向量组的秩 3.向量空间向量空间的基的定义、基的求法、向量空间的维数、维数的求法 向量组m ααα,,,21 所生成的向量空间为},,,|{),,,(21221121R k k k k k k L m m m m ∈+++= αααααα4.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齐次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基本结论 1.线性表出定理1 向量b 能由向量组A 线性表示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矩阵),,,(21m A ααα =的秩等于矩阵),,,,(21b B m ααα =的秩.定理2 向量组l B βββ,,,:21 能由向量组m A ααα,,,:21 线性表示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矩阵),,,(21m A ααα =的秩等于矩阵),,,,,(),(11l m B A ββαα =的秩. 即),()(B A R A R =.推论 向量组l B βββ,,,:21 与向量组m A ααα,,,:21 等价的充分必要条件是),()()(B A R B R A R ==定理3 设向量组l B βββ,,,:21 能由向量组m A ααα,,,:21 线性表示,则),,,(),,,(2121m l R R αααβββ ≤.2.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定理4 向量组m ααα,,,21 线性相关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所构成的矩阵),,,(21m A ααα =秩小于向量个数m ;向量组线性无关的充分必要条件是m A R =)(定理5 (1)若向量组m A ααα,,,:21 线性相关,则向量组11,,,:+m m B ααα 也线性相关. (2) m 个n 维向量组成的向量组,当维数n 小于向量个数m 时一定线性相关.(3) 设向量组m A ααα,,,:21 线性无关,而向量组βααα,,,,:21m B 线性相关,则向量β必能由向量组A 线性表示,且表示式是唯一的.3.向量组的秩定理6 矩阵的秩等于它的列向量组的秩,也等于它的行向量组的秩.推论 (最大无关组的等价定义)设向量组B 是向量组A 的部分组,若向量组B 线性无关,且向量组A 能由向量组B 线性表示,则向量组B 是向量组A 的一个最大无关组.4.解的结构(1)齐次线性方程组性质1 若21,ξξ为0=Ax 的解, 则21ξξ+也是0=Ax 的解. 性质2 若ξ为0=Ax 的解,k 为实数,则ξk 也是0=Ax 的解.0=Ax 的基础解系:r n -ξξ,,1 ,通解是r n r n k k X --++=ξξ 11定理7 设n m ⨯矩阵A 的秩r A R =)(,则n 元齐次线性方程组O AX =的解集S 的秩r n R S -=.(2)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性质3 设1η及2η都是b Ax =的解,则21ηη-为导出组0=Ax 的解.性质4 设η是方程b Ax =的解,ξ是方程0=Ax 的解,则ηξ+仍是方程b Ax =的解.b Ax =的通解是:*+++=--ηξξr n r n k k X 11 5.向量空间向量组m ααα,,,21 所生成的向量空间为},,,|{),,,(21221121R k k k k k k L m m m m ∈+++= αααααα基本计算1. 一般地,要判别一个向量⎪⎪⎪⎪⎪⎭⎫ ⎝⎛=n b b b 21β是否可由向量组⎪⎪⎪⎪⎪⎭⎫ ⎝⎛=⎪⎪⎪⎪⎪⎭⎫ ⎝⎛=⎪⎪⎪⎪⎪⎭⎫ ⎝⎛=ns s s s n n a a a a a a a a a 21222122121111,,,ααα线性表出?设s s k k k αααβ+++= 2211按分量形式写出来就是⎪⎪⎩⎪⎪⎨⎧=+++=+++=+++ns ns n n s s s s b k a k a k a b k a k a k a b k a k a k a 22112222212*********,, (*)定理 β可由向量组s ααα,,,21 线性表出⇔(*)有解 2. 一般地,要判别一个向量组⎪⎪⎪⎪⎪⎭⎫⎝⎛=⎪⎪⎪⎪⎪⎭⎫ ⎝⎛=⎪⎪⎪⎪⎪⎭⎫ ⎝⎛=ns s s s n n a a a a a a a a a 21222122121111,,,ααα是否线性相关?设02211=+++s s x x x ααα按分量写出来就是⎪⎪⎩⎪⎪⎨⎧=+++=+++=+++000221122221211212111s ns n n ss s s k a k a k a k a k a k a k a k a k a (**)定理 向量组s ααα,,,21 线性相关⇔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 3. ),,,(21m L ααα 基和维数的求法 4.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1)齐次线性方程组基础解系r n -ξξ,,1(2)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的求法*+++=--ηξξr n r n k k X 11主要计算1.设矩阵A ,求矩阵A 的列向量组的一个最大无关组,并把不属最大无关组的列向量用最大无关组线性表示.2.设非齐次线性方程组b AX =,试问(1)此线性方程组有解吗?若有解,有多少解?(第三章容)(2)若有无穷多解,求其通解(要求通过它的导出组的基础解系给出的通解).(第四章容) 基本证明向量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向量的组的等价、极大线性无关组、向量组的秩的证明 向量空间的基、维数的证明 基础解系、解的结构的证明 主要证明1.线性无关的证明2.B AB ⇔=0的列是0=AX 的解 例 1.(例11)设矩阵⎪⎪⎪⎪⎪⎭⎫⎝⎛------=97963422644121121112A 求矩阵A 的列向量组的一个最大无关组,并把不属最大无关组的列向量用最大无关组线性表示.2.(例16)设非齐次线性方程组⎪⎩⎪⎨⎧-=+--=-+-=+--2143214321432132130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试问(1)此线性方程组有解吗?若有解,有多少解?(2)若有无穷多解,求其通解(要求通过它的导出组的基础解系给出的通解).3.(例6) 已知向量组321,,ααα线性无关,211ααβ+=, 322ααβ+=, 133ααβ+=,试证向量组321,,βββ线性无关.(第五章 §1 定理1、§2 定理2)4.(例13)设0=AB ,证明:n B R A R ≤+)()(.第五章 相似矩阵及二次型基本概念 一.积积的定义:n n y x y x y x Y X +++= 2211],[向量的长度:22221],[n x x x X X X +++== 、当1=X 时,称X 为单位向量.向量的夹角:YX Y X ],[arccos=θ向量的正交:0],[=Y X 时,称向量X 与Y 正交正交向量组、正交基、规正交基 正交矩阵A :)(1T T A A E A A ==-即二.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 特征值、特征向量三.相似矩阵,对称阵的对角化四.二次型及其标准形,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 基本结论 一.积(i )],[],[X Y Y X =; (ii )],[],[Y X Y X λλ=(iii )],[],[],[Z Y Z X Z Y X +=+1.非负性:对任意X 都有 0≥X ; 当且仅当O X =时, 0=X 2.齐次性: X X ||λλ=; 3.三角不等式:Y X Y X +≤+ 定理1 若n 维向量r ααα,,,21 是一组两两正交的非零向量,则r ααα,,,21 线性无关.二.特征值、特征向量定理2 设m λλλ,,,21 是方阵A 的m 个特征值,m p p p ,,,21 依次是与之对应的特征向量.如果m λλλ,,,21 各不相同,则m p p p ,,,21 线性无关.三.相似矩阵,对称阵的对角化四.二次型及其标准形,正定二次型,正定矩阵 基本计算1.向量的长度:22221],[n x x x X X X +++==2.向量的夹角的求法:YX Y X ],[arccos =θ3.正交化方法: 设r ααα,,,21 线性无关111122221111222231111333111122211],[],[],[],[],[],[],[],[],[],[],[],[--------=--=-==r r r r r r r r r ββββαββββαββββααβββββαββββααβββββααβαβ4.单位化:r rr e e e ββββββ1,,1,1222111===5.特征值的求法、特征向量的求法6.对称阵的对角化方法7.求正交变换化二次型为标准形 例1.(例2) 设⎪⎪⎪⎭⎫ ⎝⎛-=⎪⎪⎪⎭⎫ ⎝⎛-=⎪⎪⎪⎭⎫ ⎝⎛-=014,131,121321ααα,试用施密特正交化过程把这组向量规正交化。
数学高等代数第五版精品PPT课件
者说A包含a,记作A∋a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a A; 或者说A不包含a,记作
例如,设A是一切偶数所成的集合,那么4∈A,
而3 A.
一个集合可能只含有有限多个元素,这样的集合叫 做有限集合. 如,前十个正整数的集合;一个学校的
集合 a1, a2 ,, an 表示成:a1,a2 ,,an . 前五个正
整数的集合就可以记作 1,2,3,4,5 .
枚举仅用来表示有限集合.
拟枚举: 自然数的集合可以记作 1,2,3,4,5....n..... , 拟枚举
可以用来表示能够排列出来的的集合, 像自 然数、整数…
概括原则: 如果一个集A是由一切具有某一性质的元
算术给予我们一个用之不竭的、充满有趣真理的宝库。 --高斯(Gauss,1777-1855)
数可以说成是统治整个量的世界,而算术的四则可以 被认为是作为数学家的完全的装备。 --麦斯韦(James Clark Maxwell 1831-1879)
1.1 集合
内容分布
1.1.1 集合的描述性定义 1.1.2 集合的表示方法 1.1.3 集合的包含和相等 1.1.4 集合的运算及其性质
反证之明,设若xxA(AB B)C,( A那 C么) x,那A且么 xxBACB 或,于是
者x x A且A 至C少. 但属于B BB与CC,中C的之B一 C. 若,x所以B 不,论那哪么一因
种为情x形都A 有,所x 以A,xBACB,;所同以样,若 x C , 则 x A CA.不B论哪A一 C种 情A形都B有 Cx (A B) (A C) .
例如,A={1,2,3,4},B={2,3,4,5},则
高等代数、数学分析
《高等代数》第五版目录第一章基本概念1.1集合1.2映射1.3数学归纳法1.4整数的一些整除性质1.5数环和数域第二章多项式2.1一元多项式的定义和运算2.2多项式的整除性2.3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2.4多项式的分解2.5重因式2.6多项式函数多项式的根2.7复数和实数域上多项式2.8有理数域上多项式2.9多元多项式2.10对称多项式第三章行列式3.1线性方程组和行列式3.2排列3.3n阶行列式3.4子式和代数余子式行列式的依行依列展开3.5克拉默规则第四章线性方程组4.1 消元法4.2矩阵的秩线性方程组可解的判别法4.3线性方程组的公式解4.4结式和判别式第五章矩阵5.1矩阵的运算5.2可逆矩阵矩阵乘积的行列式5.3矩阵的分块第六章向量空间6.1定义和例子6.2子空间6.3向量的线性相关性6.4基和维数6.5坐标6.6向量空间的同构6.7矩阵的秩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空间第七章线性变换7.1线性映射7.2线性变换的运算7.3线性变换和矩阵7.4不变子空间7.5本征值和本征向量7.6可以对角化的矩阵第八章欧氏空间和酉空间8.1向量的内积8.2正交基8.3正交变换8.4对称变换和对称矩阵8.5酉空间8.6酉变换和对称变换第九章二次型9.1二次型和对称矩阵9.2复数域和实数域上的二次型9.3正定二次型9.4主轴问题9.5双线性函数第十章群,环和域简介10.1群10.2剩余类加群10.3环和域附录向量空间的分解和矩阵的若尔当标准形式§1向量空间的准素分解凯莱一哈密顿定理§2线性变换的若尔当分解§3幂零矩阵的标准形式§4若尔当标准形式索引数学分析上册(第4版下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定价:33.2元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ISBN:9787040295665出版时间:2011-06-01第一章实数集与函数1 实数一实数及其性质二绝对值与不等式2 数集?确界原理一区间与邻域二有界集?确界原理3 函数概念一函数的定义二函数的表示法三函数的四则运算四复合函数五反函数六初等函数4 具有某些特性的函数一有界函数二单调函数三奇函数和偶函数四周期函数第二章数列极限1 数列极限概念2 收敛数列的性质3 数列极限存在的条件第三章函数极限1 函数极限概念一x趋于∞时函数的极限二x趋于x0时函数的极限2 函数极限的性质3 函数极限存在的条件4 两个重要的极限5 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一无穷小量二无穷小量阶的比较三无穷大量四曲线的渐近线第四章函数的连续性1 连续性概念一函数在一点的连续性二间断点及其分类三区间上的连续函数2 连续函数的性质一连续函数的局部性质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基本性质三反函数的连续性四一致连续性3 初等函数的连续性一指数函数的连续性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第五章导数和微分1 导数的概念一导数的定义二导函数三导数的几何意义2 求导法则一导数的四则运算二反函数的导数三复合函数的导数四基本求导法则与公式3 参变量函数的导数4 高阶导数5 微分一微分的概念二微分的运算法则三高阶微分四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第六章微分中值定理及其应用1 拉格朗日定理和函数的单调性一罗尔定理与拉格朗日定理二单调函数2 柯西中值定理和不定式极限一柯西中值定理二不定式极限3 泰勒公式一带有佩亚诺型余项的泰勒公式二带有拉格朗日型余项的泰勒公式三在近似计算上的应用4 函数的极值与最大(小)值一极值判别二最大值与最小值5 函数的凸性与拐点6 函数图像的讨论7 方程的近似解第七章实数的完备性1 关于实数集完备性的基本定理一区间套定理二聚点定理与有限覆盖定理三实数完备性基本定理之间的等价性2 上极限和下极限第八章不定积分1 不定积分概念与基本积分公式一原函数与不定积分二基本积分表2 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一换元积分法二分部积分法3 有理函数和可化为有理函数的不定积分一有理函数的不定积分二三角函数有理式的不定积分三某些无理根式的不定积分第九章定积分1 定积分概念一问题提出二定积分的定义2 牛顿-莱布尼茨公式3 可积条件一可积的必要条件二可积的充要条件三可积函数类4 定积分的性质一定积分的基本性质二积分中值定理5 微积分学基本定理?定积分计算(续)一变限积分与原函数的存在性二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三泰勒公式的积分型余项6 可积性理论补叙一上和与下和的性质二可积的充要条件第十章定积分的应用1 平面图形的面积2 由平行截面面积求体积3 平面曲线的弧长与曲率一平面曲线的弧长二曲率4 旋转曲面的面积一微元法二旋转曲面的面积5 定积分在物理中的某些应用一液体静压力二引力三功与平均功率6 定积分的近似计算一梯形法二抛物线法第十一章反常积分1 反常积分概念一问题提出二两类反常积分的定义2 无穷积分的性质与收敛判别一无穷积分的性质二非负函数无穷积分的收敛判别法三一般无穷积分的收敛判别法3 瑕积分的性质与收敛判别附录Ⅰ微积分学简史附录Ⅱ实数理论一建立实数的原则二分析三分划全体所成的有序集四R中的加法五R中的乘法六R作为Q的扩充七实数的无限小数表示八无限小数四则运算的定义附录Ⅲ积分表习题答案索引人名索引数学分析下册(第4版下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定价:34.9元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6-1ISBN:9787040295672第十二章数项级数1 级数的收敛性2 正项级数一正项级数收敛性的一般判别原则二比式判别法和根式判别法三积分判别法四拉贝判别法3 一般项级数一交错级数二绝对收敛级数及其性质三阿贝尔判别法和狄利克雷判别法第十三章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1 一致收敛性一函数列及其一致收敛性二函数项级数及其一致收敛性三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判别法2 一致收敛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的性质第十四章幂级数1 幂级数一幂级数的收敛区间二幂级数的性质三幂级数的运算2 函数的幂级数展开一泰勒级数二初等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3 复变量的指数函数?欧拉公式第十五章傅里叶级数1 傅里叶级数一三角级数?正交函数系二以2π为周期的函数的傅里叶级数三收敛定理2 以21为周期的函数的展开式一以21为周期的函数的傅里叶级数二偶函数与奇函数的傅里叶级数3收敛定理的证明第十六章多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1 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一平面点集二R2上的完备性定理三二元函数四n元函数2 二元函数的极限一二元函数的极限二累次极限3 二元函数的连续性一二元函数的连续性概念二有界闭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第十七章多元函数微分学1 可微性一可微性与全微分二偏导数三可微性条件四可微性几何意义及应用2 复合函数微分法一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二复合函数的全微分3 方向导数与梯度4 泰勒公式与极值问题一高阶偏导数二中值定理和泰勒公式三极值问题第十八章隐函数定理及其应用1 隐函数一隐函数的概念二隐函数存在性条件的分析三隐函数定理四隐甬数求导举例2 隐函数组一隐函数组的概念二隐函数组定理三反函数组与坐标变换3 几何应用一平面曲线的切线与法线二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三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4 条件极值第十九章含参量积分含参量正常积分2 含参量反常积分一一致收敛性及其判别法二含参量反常积分的性质3 欧拉积分一■函数二B函数三■函数与B函数之间的关系第二十章曲线积分1 第一型曲线积分一第一型曲线积分的定义二第一型曲线积分的计算2 第二型曲线积分一第二型曲线积分的定义二第二型曲线积分的计算三两类曲线积分的联系第二十一章重积分1 二重积分的概念一平面图形的面积二二重积分的定义及其存在性三二重积分的性质2 直角坐标系下二重积分的计算3 格林公式?曲线积分与路线的无关性一格林公式二曲线积分与路线的无关性4 二重积分的变量变换一二重积分的变量变换公式二用极坐标计算二重积分5 三重积分一三重积分的概念二化三重积分为累次积分三三重积分换元法6 重积分的应用一曲面的面积二质心三转动惯量四引力7 n重积分8 反常二重积分一无界区域上的二重积分二无界函数的二重积分9 在一般条件下重积分变量变换公式的证明第二十二章曲面积分1 第一型曲面积分一第一型曲面积分的慨念二第一型曲面积分的计算2 第二型曲面积分一曲面的侧二第二型曲面积分的概念三第二型曲面积分的计算四两类曲面积分的联系3 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一高斯公式二斯托克斯公式4 场论初步一场的概念二梯度场三散度场四旋度场五管量场与有势场第二十三章向量函数微分学1 n维欧氏空间与向量函数一n维欧氏空间二向量函数三向量函数的极限与连续2 向量函数的微分一可微性与可微条件二可微函数的性质三黑赛矩阵与极值3 反函数定理和隐函数定理一反函数定理二隐函数定理三拉格朗日乘数法习题答案索引人名索引。
《高等数学第五版》上下册习题答案.pdf
习题1−11. 设A =(−∞, −5)∪(5, +∞), B =[−10, 3), 写出A ∪B , A ∩B , A \B 及A \(A \B )的表达式. 解 A ∪B =(−∞, 3)∪(5, +∞),A ∩B =[−10, −5),A \B =(−∞, −10)∪(5, +∞),A \(A \B )=[−10, −5).2. 设A 、B 是任意两个集合, 证明对偶律: (A ∩B )C =A C ∪B C .证明 因为x ∈(A ∩B )C ⇔x ∉A ∩B ⇔ x ∉A 或x ∉B ⇔ x ∈A C 或x ∈B C ⇔ x ∈A C ∪B C ,所以 (A ∩B )C =A C ∪B C .3. 设映射f : X →Y , A ⊂X , B ⊂X . 证明(1)f (A ∪B )=f (A )∪f (B );(2)f (A ∩B )⊂f (A )∩f (B ).证明 因为y ∈f (A ∪B )⇔∃x ∈A ∪B , 使f (x )=y⇔(因为x ∈A 或x ∈B ) y ∈f (A )或y ∈f (B )⇔ y ∈ f (A )∪f (B ),所以 f (A ∪B )=f (A )∪f (B ).(2)因为y ∈f (A ∩B )⇒ ∃x ∈A ∩B , 使f (x )=y ⇔(因为x ∈A 且x ∈B ) y ∈f (A )且y ∈f (B )⇒ y ∈ f (A )∩f (B ), 所以 f (A ∩B )⊂f (A )∩f (B ).4. 设映射f : X →Y , 若存在一个映射g : Y →X , 使, , 其中I X I f g =D Y I g f =D X 、I Y 分别是X 、Y 上的恒等映射, 即对于每一个x ∈X , 有I X x =x ; 对于每一个y ∈Y , 有I Y y =y . 证明: f 是双射, 且g 是f 的逆映射: g =f −1.证明 因为对于任意的y ∈Y , 有x =g (y )∈X , 且f (x )=f [g (y )]=I y y =y , 即Y 中任意元素都是X 中某元素的像, 所以f 为X 到Y 的满射.又因为对于任意的x 1≠x 2, 必有f (x 1)≠f (x 2), 否则若f (x 1)=f (x 2) ⇒g [ f (x 1)]=g [f (x 2)] ⇒ x 1=x 2. 因此f 既是单射, 又是满射, 即f 是双射.对于映射g : Y →X , 因为对每个y ∈Y , 有g (y )=x ∈X , 且满足f (x )=f [g (y )]=I y y =y , 按逆映射的定义, g 是f 的逆映射.5. 设映射f : X →Y , A ⊂X . 证明:(1)f −1(f (A ))⊃A ;(2)当f 是单射时, 有f −1(f (A ))=A .证明 (1)因为x ∈A ⇒ f (x )=y ∈f (A ) ⇒ f −1(y )=x ∈f −1(f (A )),所以 f −1(f (A ))⊃A .(2)由(1)知f −1(f (A ))⊃A .另一方面, 对于任意的x ∈f −1(f (A ))⇒存在y ∈f (A ), 使f −1(y )=x ⇒f (x )=y . 因为y ∈f (A )且f 是单射, 所以x ∈A . 这就证明了f −1(f (A ))⊂A . 因此f −1(f (A ))=A .6. 求下列函数的自然定义域:(1)23+=x y ;解 由3x +2≥0得32−>x . 函数的定义域为) ,32[∞+−. (2)211xy −=; 解 由1−x 2≠0得x ≠±1. 函数的定义域为(−∞, −1)∪(−1, 1)∪(1, +∞).(3)211x xy −−=; 解 由x ≠0且1−x 2≥0得函数的定义域D =[−1, 0)∪(0, 1].(4)241x y −=; 解 由4−x 2>0得 |x |<2. 函数的定义域为(−2, 2).(5)x y sin =;解 由x ≥0得函数的定义D =[0, +∞).(6) y =tan(x +1);解 由21π≠+x (k =0, ±1, ±2, ⋅ ⋅ ⋅)得函数的定义域为 12−+≠ππk x (k =0, ±1, ±2, ⋅ ⋅ ⋅). (7) y =arcsin(x −3);解 由|x −3|≤1得函数的定义域D =[2, 4].(8)xx y 1arctan 3+−=; 解 由3−x ≥0且x ≠0得函数的定义域D =(−∞, 0)∪(0, 3).(9) y =ln(x +1);解 由x +1>0得函数的定义域D =(−1, +∞).(10)x e y 1=.解 由x ≠0得函数的定义域D =(−∞, 0)∪(0, +∞).7. 下列各题中, 函数f (x )和g (x )是否相同?为什么?(1)f (x )=lg x 2, g (x )=2lg x ;(2) f (x )=x , g (x )=2x ;(3)334)(x x x f −=,31)(−=x x x g .(4)f (x )=1, g (x )=sec 2x −tan 2x .解 (1)不同. 因为定义域不同.(2)不同. 因为对应法则不同, x <0时, g (x )=−x .(3)相同. 因为定义域、对应法则均相相同.(4)不同. 因为定义域不同.8. 设⎪⎩⎪⎨⎧≥<=3|| 03|| |sin |)(ππϕx x x x , 求)6(πϕ, )4(πϕ, )4(πϕ−, ϕ(−2), 并作出函数y =ϕ(x )的图形. 解 21|6sin |)6(==ππϕ, 22|4sin |)4(==ππϕ, 22|)4sin(|)4(=−=−ππϕ, 0)2(=−ϕ. 9. 试证下列函数在指定区间内的单调性:(1)xx y −=1, (−∞, 1); (2)y =x +ln x , (0, +∞).证明 (1)对于任意的x 1, x 2∈(−∞, 1), 有1−x 1>0, 1−x 2>0. 因为当x 1<x 2时,0)1)(1(112121221121<−−−=−−−=−x x x x x x x x y y , 所以函数xx y −=1在区间(−∞, 1)内是单调增加的. (2)对于任意的x 1, x 2∈(0, +∞), 当x 1<x 2时, 有 0ln)()ln ()ln (2121221121<+−=+−+=−x x x x x x x x y y , 所以函数y =x +ln x 在区间(0, +∞)内是单调增加的.10. 设 f (x )为定义在(−l , l )内的奇函数, 若f (x )在(0, l )内单调增加, 证明f (x )在(−l , 0)内也单调增加.证明 对于∀x 1, x 2∈(−l , 0)且x 1<x 2, 有−x 1, −x 2∈(0, l )且−x 1>−x 2.因为f (x )在(0, l )内单调增加且为奇函数, 所以f (−x 2)<f (−x 1), − f (x 2)<−f (x 1), f (x 2)>f (x 1),这就证明了对于∀x 1, x 2∈(−l , 0), 有f (x 1)< f (x 2), 所以f (x )在(−l , 0)内也单调增加.11. 设下面所考虑的函数都是定义在对称区间(−l , l )上的, 证明:(1)两个偶函数的和是偶函数, 两个奇函数的和是奇函数;(2)两个偶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 两个奇函数的乘积是偶函数, 偶函数与奇函数的乘积是奇函数.证明 (1)设F (x )=f (x )+g (x ). 如果f (x )和g (x )都是偶函数, 则F (−x )=f (−x )+g (−x )=f (x )+g (x )=F (x ),所以F (x )为偶函数, 即两个偶函数的和是偶函数.如果f (x )和g (x )都是奇函数, 则F (−x )=f (−x )+g (−x )=−f (x )−g (x )=−F (x ),所以F (x )为奇函数, 即两个奇函数的和是奇函数.(2)设F (x )=f (x )⋅g (x ). 如果f (x )和g (x )都是偶函数, 则F (−x )=f (−x )⋅g (−x )=f (x )⋅g (x )=F (x ),所以F (x )为偶函数, 即两个偶函数的积是偶函数.如果f (x )和g (x )都是奇函数, 则F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所以F (x )为偶函数, 即两个奇函数的积是偶函数.如果f (x )是偶函数, 而g (x )是奇函数, 则F (−x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F (x ),所以F (x )为奇函数, 即偶函数与奇函数的积是奇函数.12. 下列函数中哪些是偶函数, 哪些是奇函数, 哪些既非奇函数又非偶函数?(1)y =x 2(1−x 2);(2)y =3x 2−x 3;(3)2211x xy +−=; (4)y =x (x −1)(x +1);(5)y =sin x −cos x +1;(6)2x x a a y −+=. 解 (1)因为f (−x )=(−x )2[1−(−x )2]=x 2(1−x 2)=f (x ), 所以f (x )是偶函数.(2)由f (−x )=3(−x )2−(−x )3=3x 2+x 3可见f (x )既非奇函数又非偶函数.(3)因为())(111)(1)(2222x f x x x x x f =+−=−+−−=−, 所以f (x )是偶函数. (4)因为f (−x )=(−x )(−x −1)(−x +1)=−x (x +1)(x −1)=−f (x ), 所以f (x )是奇函数.(5)由f (−x )=sin(−x )−cos(−x )+1=−sin x −cos x +1可见f (x )既非奇函数又非偶函数.(6)因为)(22)()()(x f a a a a x f x x x x =+=+=−−−−−, 所以f (x )是偶函数.13. 下列各函数中哪些是周期函数?对于周期函数, 指出其周期:(1)y =cos(x −2);(2)y =cos 4x ;(3)y =1+sin πx ;(4)y =x cos x ;(5)y =sin 2 x .解 (1)是周期函数, 周期为l =2π.(2)是周期函数, 周期为2π=l . (3)是周期函数, 周期为l =2.(4)不是周期函数.(5)是周期函数, 周期为l =π.14. 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1)31+=x y ;(2)xx y +−=11; (3)dcx b ax y ++=(ad −bc ≠0); (4) y =2sin3x ;(5) y =1+ln(x +2);(6)122+=x xy . 解 (1)由31+=x y 得x =y 3−1, 所以31+=x y 的反函数为y =x 3−1.(2)由x x y +−=11得yy x +−=11, 所以x x y +−=11的反函数为x x y +−=11. (3)由d cx b ax y ++=得a cy b dy x −+−=, 所以d cx b ax y ++=的反函数为acx b dx y −+−=. (4)由y =2sin 3x 得2arcsin 31y x =, 所以y =2sin 3x 的反函数为2arcsin 31x y =. (5)由y =1+ln(x +2)得x =e y −1−2, 所以y =1+ln(x +2)的反函数为y =e x −1−2.(6)由122+=x x y 得y y x −=1log 2, 所以122+=x x y 的反函数为xx y −=1log 2. 15. 设函数f (x )在数集X 上有定义, 试证: 函数f (x )在X 上有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它在X 上既有上界又有下界.证明 先证必要性. 设函数f (x )在X 上有界, 则存在正数M , 使|f (x )|≤M , 即−M ≤f (x )≤M . 这这就证明了f (x )在X 上有下界−M 和上界M .再证充分性. 设函数f (x )在X 上有下界K 1和上界K 2, 即K 1≤f (x )≤ K 2 . 取M =max{|K 1|, |K 2|}, 则 −M ≤ K 1≤f (x )≤ K 2≤M ,即 |f (x )|≤M .这就证明了f (x )在X 上有界.16. 在下列各题中, 求由所给函数复合而成的函数, 并求这函数分别对应于给定自变量值x 1和x 2的函数值:(1) y =u 2, u =sin x , 61π=x , 32π=x ; (2) y =sin u , u =2x , ,81π=x ,42π=x ; (3)u y =, u =1+x 2, x 1=1, x 2= 2;(4) y =e u , u =x 2, x 1 =0, x 2=1;(5) y =u 2 , u =e x , x 1=1, x 2=−1.解 (1)y =sin 2x , 41)21(6sin 221===πy ,3)3(sin 222===πy . (2)y =sin2x , 224sin )82sin(1==⋅=ππy ,12sin )42sin(2==⋅=ππy . (3)21x y +=, 21121=+=y , 52122=+=y .(4), , .2x e y =1201==e y e e y ==212 (5)y =e 2x , y 1=e 2⋅1=e 2, y 2=e 2⋅(−1)=e −2.17. 设f (x )的定义域D =[0, 1], 求下列各函数的定义域:(1) f (x 2);(2) f (sin x );(3) f (x +a )(a >0);(4)f (x +a )+f (x −a )(a >0).解 (1)由0≤x 2≤1得|x |≤1, 所以函数f (x 2)的定义域为[−1, 1].(2)由0≤sin x ≤1得2n π≤x ≤(2n +1)π (n =0, ±1, ±2⋅ ⋅ ⋅), 所以函数f (sin x )的定义域为[2n π, (2n +1)π] (n =0, ±1, ±2⋅ ⋅ ⋅) .(3)由0≤x +a ≤1得−a ≤x ≤1−a , 所以函数f (x +a )的定义域为[−a , 1−a ].(4)由0≤x +a ≤1且0≤x −a ≤1得: 当210≤<a 时, a ≤x ≤1−a ; 当21>a 时, 无解. 因此当210≤<a 时函数的定义域为[a , 1−a ], 当21>a 时函数无意义.18. 设⎪⎩⎪⎨⎧>−=<=1|| 11|| 01|| 1)(x x x x f , g (x )=e x , 求f [g (x )]和g [f (x )], 并作出这两个函数的图形.解 ⎪⎩⎪⎨⎧>−=<=1|| 11|| 01|| 1)]([x x x e e e x g f , 即⎪⎩⎪⎨⎧>−=<=010 00 1)]([x x x x g f ., 即()⎪⎩⎪⎨⎧>=<==−1|| 1|| e 1|| ][101)(x e x x e e x f g x f ()⎪⎩⎪⎨⎧>=<=−1|| 1|| 11|| ][1x e x x e x f g .19. 已知水渠的横断面为等腰梯形, 斜角ϕ=40°(图1−37). 当过水断面ABCD 的面积为定值S 0时, 求湿周L (L =AC +CD +DB)与水深h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并说明定义域. 图1−37解 D 40sin hDC Ab ==, 又从0)]40cot 2([21S h BC BC h =⋅++D 得h hS BC ⋅−=D 40cot 0, 所以 h hS L D D 40sin 40cos 20−+=. 自变量h 的取值范围应由不等式组h >0,040cot 0>⋅−h hS D 确定, 定义域为D 40cot 00S h <<. 20. 收敛音机每台售价为90元, 成本为60元. 厂方为鼓励销售商大量采购, 决定凡是订购量超过100台以上的, 每多订购1台, 售价就降低1分, 但最低价为每台75元.(1)将每台的实际售价p 表示为订购量x 的函数;(2)将厂方所获的利润P 表示成订购量x 的函数;(3)某一商行订购了1000台, 厂方可获利润多少?解 (1)当0≤x ≤100时, p =90.令0. 01(x 0−100)=90−75, 得x 0=1600. 因此当x ≥1600时, p =75.当100<x <1600时,p =90−(x −100)×0. 01=91−0. 01x .综合上述结果得到.⎪⎩⎪⎨⎧≥<<−≤≤=1600 751600100 01.0911000 90x x x x p(2).⎪⎩⎪⎨⎧≥<<−≤≤=−=1600 151600100 01.0311000 30)60(2x x x x x x x x p P (3) P =31×1000−0. 01×10002=21000(元).习题1−21. 观察一般项x n 如下的数列{x n }的变化趋势, 写出它们的极限:(1)n n x 21=; (2)nx n n 1)1(−=; (3)212nx n +=; (4)11+−=n n x n ; (5) x n =n (−1)n .解 (1)当n →∞时, n n x 21=→0, 021lim =∞→n n .(2)当n →∞时, n x nn 1)1(−=→0, 01)1(lim =−∞→nn n . (3)当n →∞时, 212n x n +=→2,2)12(lim 2=+∞→nn . (4)当n →∞时, 12111+−=+−=n n n x n →0,111lim =+−∞→n n n . (5)当n →∞时, x n =n (−1)n 没有极限. 2. 设数列{x n }的一般项nn x n 2cos π=. 问=? 求出N , 使当n >N 时, x n n x ∞→lim n 与其极限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正数ε , 当ε =0.001时, 求出数N .解 . 0lim =∞→n n x n n n x n 1|2cos ||0|≤=−π. ∀ε >0, 要使|x n −0|<ε , 只要ε<n 1, 也就是ε1>n . 取]1[ε=N , 则∀n >N , 有|x n −0|<ε .当ε =0.001时, ]1[ε=N =1000. 3. 根据数列极限的定义证明:(1)01lim 2=∞→nn ; (2)231213lim =++∞→n n n ;(3)1lim 22=+∞→na n n (4). 19 999.0lim =⋅⋅⋅∞→ 个n n (1)分析 要使ε<=−221|01|n n , 只须ε12>n , 即ε1>n . 证明 因为∀ε>0, ∃]1[ε=N , 当n >N 时, 有ε<−|01|2n, 所以01lim 2=∞→n n . (2)分析 要使ε<<+=−++n n n n 41)12(21|231213|, 只须ε<n41, 即ε41>n . 证明 因为∀ε>0, ∃41[ε=N , 当n >N 时, 有ε<−++231213|n n , 所以231213lim =++∞→n n n . (3)分析 要使ε<<++=−+=−+n a n a n n a n n a n n a n 22222222)(|1|, 只须ε2a n >. 证明 因为∀ε>0, ∃][2εa N =, 当∀n >N 时, 有ε<−+|1|22n a n , 所以1lim 22=+∞→n a n n . (4)分析 要使|0.99 ⋅ ⋅ ⋅ 9−1|ε<=−1101n , 只须1101−n <ε , 即ε1lg 1+>n . 证明 因为∀ε>0, ∃]1lg 1[ε+=N , 当∀n >N 时, 有|0.99 ⋅ ⋅ ⋅ 9−1|<ε , 所以. 19 999.0lim =⋅⋅⋅∞→ n 个n 4. , 证明. 并举例说明: 如果数列{|x a u n n =∞→lim ||||lim a u n n =∞→n |}有极限, 但数列{x n }未必有极限.证明 因为, 所以∀ε>0, ∃N ∈N , 当n >N 时, 有, 从而 a u n n =∞→lim ε<−||a u n ||u n |−|a ||≤|u n −a |<ε .这就证明了|. |||lim a u n n =∞→ 数列{|x n |}有极限, 但数列{x n }未必有极限. 例如, 但不存在. 1|)1(|lim =−∞→n n n n )1(lim −∞→ 5. 设数列{x n }有界, 又, 证明: . 0lim =∞→n n y 0lim =∞→n n n y x 证明 因为数列{x n }有界, 所以存在M , 使∀n ∈Z , 有|x n |≤M .又, 所以∀ε>0, ∃N ∈N , 当n >N 时, 有0lim =∞→n n y M y n ε<||. 从而当n >N 时, 有εε=⋅<≤=−MM y M y x y x n n n n n |||||0|,所以.0lim =∞→n n n y x 6. 对于数列{x n }若x 2k →a (k →∞), x 2k +1→a (k →∞), 证明: x n →a (n →∞). 证明 因为x 2k →a (k →∞), x 2k +1→a (k →∞), 所以∀ε>0, ∃K 1, 当2k >2K 1时, 有| x 2k −a |<ε ;∃K 2,当2k +1>2K 2+1时, 有| x 2k +1−a |<ε..取N =max{2K 1, 2K 2+1}, 只要n >N , 就有|x n −a |<ε . 因此x n →a (n →∞).习题1−31. 根据函数极限的定义证明: (1);8)13(lim 3=−→x x (2);12)25(lim 2=+→x x (3)424lim22−=+−−→x x x ; (4)21241lim321=+−−→x x x . 证明 (1)分析 |(3x −1)−8|=|3x −9|=3|x −3|, 要使|(3x −1)−8|<ε , 只须ε31|3|<−x .证明 因为∀ε >0, ∃εδ31=, 当0<|x −3|<δ时, 有|(3x −1)−8|<ε , 所以.8)13(lim 3=−→x x (2)分析 |(5x +2)−12|=|5x −10|=5|x −2|, 要使|(5x +2)−12|<ε , 只须ε51|2|<−x .证明 因为∀ε >0, ∃εδ51=, 当0<|x −2|<δ时, 有|(5x +2)−12|<ε , 所以.12)25(lim 2=+→x x (3)分析 |)2(||2|244)4(2422−−=+=+++=−−+−x x x x x x x , 要使ε<−−+−)4(242x x , 只须ε<−−|)2(|x .证明 因为∀ε >0, ∃εδ=, 当0<|x −(−2)|<δ时, 有ε<−−+−)4(242x x , 所以424lim 22−=+−−→x x x .(4)分析|)21(|2|221|212413−−=−−=−+−x x x x , 要使ε<−+−212413x x , 只须ε21|)21(|<−−x . 证明 因为∀ε >0, ∃εδ21=, 当δ<−−<|)21(|0x 时, 有ε<−+−212413x x , 所以21241lim321=+−−→x x x . 2. 根据函数极限的定义证明: (1)2121lim33=+∞→x x x ; (2)0sin lim=+∞→xxx .证明 (1)分析333333||21212121x x x x x x =−+=−+, 要使ε<−+212133x x , 只须ε<3||21x , 即321||ε>x .证明 因为∀ε >0, ∃321ε=X , 当|x |>X 时, 有ε<−+212133x x , 所以2121lim 33=+∞→x x x .(2)分析 xxx xx 1|sin |0sin ≤=−, 要使ε<−0sin x x, 只须ε<x1, 即21ε>x .证明 因为∀ε>0, ∃21ε=X , 当x >X 时, 有ε<−0sin xx, 所以0sin lim=+∞→x xx .3. 当x →2时, y =x 2→4. 问δ等于多少, 使当|x −2|<δ时, |y −4|<0. 001?解 由于x →2, |x −2|→0, 不妨设|x −2|<1, 即1<x <3. 要使|x 2−4|=|x +2||x −2|<5|x −2|<0. 001, 只要0002.05001.0|2|=<−x , 取δ=0. 0002, 则当0<|x −2|<δ时, 就有|x 2−4|<0. 001. 4. 当x →∞时, 13122→+−=x x y , 问X 等于多少, 使当|x |>X 时, |y −1|<0.01?解 要使01.034131222<+=−+−x x x , 只397301.04||=−>x , 397=X . 5. 证明函数f (x )=|x | 当x →0时极限为零.6. 求,)(xxx f = x x x ||)(=ϕ当x →0时的左﹑右极限, 并说明它们在x →0时的极限是否存在.证明 因为11lim lim )(lim 000===−−−→→→x x x x xx f ,11lim lim )(lim 000===+++→→→x x x x xx f ,,)(lim )(lim 0x f x f x x +→→=−所以极限存在.)(lim 0x f x → 因为1lim ||lim )(lim 00−=−==−−−→→→x xx x x x x x ϕ, 1lim ||lim )(lim 00===+++→→→xx x x x x x x ϕ, ,)(lim )(lim 0x x x x ϕϕ+→→≠−所以极限不存在.)(lim 0x x ϕ→ 7. 证明: 若x →+∞及x →−∞时, 函数f (x )的极限都存在且都等于A , 则.A x f x =∞→)(lim证明 因为, , 所以∀ε>0,A x f x =−∞→)(lim A x f x =+∞→)(lim ∃X 1>0, 使当x <−X 1时, 有|f (x )−A |<ε ; ∃X 2>0, 使当x >X 2时, 有|f (x )−A |<ε .取X =max{X 1, X 2}, 则当|x |>X 时, 有|f (x )−A |<ε , 即.A x f x =∞→)(lim 8. 根据极限的定义证明: 函数f (x )当x →x 0 时极限存在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左极限、右极限各自存在并且相等.证明 先证明必要性. 设f (x )→A (x →x 0), 则∀ε>0, ∃δ>0, 使当0<|x −x 0|<δ 时, 有|f (x )−A |<ε .因此当x 0−δ<x <x 0和x 0<x <x 0+δ 时都有|f (x )−A |<ε .这说明f (x )当x →x 0时左右极限都存在并且都等于A . 再证明充分性. 设f (x 0−0)=f (x 0+0)=A , 则∀ε>0, ∃δ1>0, 使当x 0−δ1<x <x 0时, 有| f (x )−A <ε ; ∃δ2>0, 使当x 0<x <x 0+δ2时, 有| f (x )−A |<ε .取δ=min{δ1, δ2}, 则当0<|x −x 0|<δ 时, 有x 0−δ1<x <x 0及x 0<x <x 0+δ2 , 从而有| f (x )−A |<ε ,即f (x )→A (x →x 0).9. 试给出x →∞时函数极限的局部有界性的定理, 并加以证明.解 x →∞时函数极限的局部有界性的定理: 如果f (x )当x →∞时的极限存在, 则存在X >0及M >0, 使当|x |>X 时, |f (x )|<M .证明 设f (x )→A (x →∞), 则对于ε =1, ∃X >0, 当|x |>X 时, 有|f (x )−A |<ε =1. 所以 |f (x )|=|f (x )−A +A |≤|f (x )−A |+|A |<1+|A |.这就是说存在X >0及M >0, 使当|x |>X 时, |f (x )|<M , 其中M =1+|A |.习题1−41. 两个无穷小的商是否一定是无穷小?举例说明之. 解 不一定.例如, 当x →0时, α(x )=2x , β(x )=3x 都是无穷小, 但32)()(lim 0=→x x x βα, )()(x x βα不是无穷小.2. 根据定义证明:(1)392+−=x x y 当x →3时为无穷小;(2)xx y 1sin =当x →0时为无穷小.证明 (1)当x ≠3时|3|39||2−=+−=x x x y . 因为∀ε >0, ∃δ=ε , 当0<|x −3|<δ时, 有εδ=<−=+−=|3|39||2x x x y ,所以当x →3时392+−=x x y 为无穷小.(2)当x ≠0时|0|1sin |||||−≤=x xx y . 因为∀ε >0, ∃δ=ε , 当0<|x −0|<δ时, 有εδ=<−≤=|0||1sin |||||x xx y ,所以当x →0时xx y 1sin =为无穷小.3. 根据定义证明: 函数xxy 21+=为当x →0时的无穷大. 问x 应满足什么条件, 能使|y |>104证明 分析2||11221||−≥+=+=x x x x y , 要使|y |>M , 只须M x >−2||1, 即21||+<M x .证明 因为∀M >0, ∃21+=M δ, 使当0<|x −0|<δ时, 有M xx>+21, 所以当x →0时, 函数xxy 21+=是无穷大. 取M =104, 则21014+=δ. 当2101|0|04+<−<x 时, |y |>104.4. 求下列极限并说明理由: (1)xx n 12lim+∞→;(2)xx x −−→11lim 20.解 (1)因为x x x 1212+=+, 而当x →∞ 时x 1是无穷小, 所以212lim =+∞→xx n .(2)因为x xx +=−−1112(x ≠1), 而当x →0时x 为无穷小, 所以111lim 20=−−→x x x .5. 根据函数极限或无穷大定义, 填写下表:6. 函数y =x cos x 在(−∞, +∞)内是否有界?这个函数是否为当x →+∞ 时的无穷大?为什么?解 函数y =x cos x 在(−∞, +∞)内无界.这是因为∀M >0, 在(−∞, +∞)内总能找到这样的x , 使得|y (x )|>M . 例如y (2k π)=2k π cos2k π=2k π (k =0, 1, 2, ⋅ ⋅ ⋅),当k 充分大时, 就有| y (2k π)|>M .当x →+∞ 时, 函数y =x cos x 不是无穷大.这是因为∀M >0, 找不到这样一个时刻N , 使对一切大于N 的x , 都有|y (x )|>M . 例如022cos()22()22(=++=+ππππππk k k y (k =0, 1, 2, ⋅ ⋅ ⋅),对任何大的N , 当k 充分大时, 总有N k x >+=22ππ, 但|y (x )|=0<M .7. 证明: 函数x x y 1sin 1=在区间(0, 1]上无界, 但这函数不是当x →0+时的无穷大.证明 函数xx y 1sin 1=在区间(0, 1]上无界. 这是因为∀M >0, 在(0, 1]中总可以找到点x k , 使y (x k )>M . 例如当221ππ+=k x k (k =0, 1, 2, ⋅ ⋅ ⋅)时, 有22)(ππ+=k x y k ,当k 充分大时, y (x k )>M .当x →0+ 时, 函数xx y 1sin 1=不是无穷大. 这是因为∀M >0, 对所有的δ>0, 总可以找到这样的点x k , 使0<x k <δ, 但y (x k )<M . 例如可取πk x k 21=(k =0, 1, 2, ⋅ ⋅ ⋅), 当k 充分大时, x k <δ, 但y (x k )=2k πsin2k π=0<M .习题1−51. 计算下列极限: (1)35lim 22−+→x x x ;解 9325235lim 222−=−+=−+→x x x .(2)13lim 223+−→x x x ;解 01)3(3)3(13lim 22223=+−=+−→x x x . (3)112lim 221−+−→x x x x ;解 02011lim )1)(1()1(lim 112lim121221==+−=+−−=−+−→→→x x x x x x x x x x x .(4)xx xx x x 2324lim 2230++−→;解 2123124lim 2324lim 202230=++−=++−→→x x x x x x x x x x .(5)hx h x h 220)(lim−+→;解 x h x hx h hx x h x h x h h h 2)2(lim 2lim )(lim02220220=+=−++=−+→→→.(6))112(lim 2xx x +−∞→; 解 21lim 1lim 2)112(lim 22=+−=+−∞→∞→∞→x x x x x x x . (7)121lim22−−−∞→x x x x ; 解 2111211lim 121lim 2222=−−−=−−−∞→∞→x x x x x x x x .(8)13lim242−−+∞→x x x x x ; 解 013lim242=−−+∞→x x x x x (分子次数低于分母次数, 极限为零)或 012111lim13lim 4232242=−−+=−−+∞→∞→xx x x x x xx x x . (9)4586lim 224+−+−→x x x x x ;解 32142412lim )4)(1()4)(2(lim 4586lim 44224=−−=−−=−−−−=+−+−→→→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0))12)(11(lim 2xx x −+∞→; 解 221)12(lim )11(lim )12)(11(lim 22=×=−⋅+=−+∞→∞→∞→x x x x x x x . (11))21 41211(lim n n +⋅⋅⋅+++∞→; 解 2211)21(1lim )21 41211(lim 1=−−=+⋅⋅⋅++++∞→∞→n n n n .(12)2)1( 321limn n n −+⋅⋅⋅+++∞→;解 211lim 212)1(lim )1( 321lim 22=−=−=−+⋅⋅⋅+++∞→∞→∞→n n n n n n n n n n . (13)35)3)(2)(1(lim n n n n n +++∞→;解 515)3)(2)(1(lim3=+++∞→n n n n n (分子与分母的次数相同, 极限为最高次项系数之比).或 51)31)(21)(11(lim 515)3)(2)(1(lim3=+++=+++∞→∞→n n n n n n n n n . (14))1311(lim 31xx x −−−→; 解 112lim )1)(1()2)(1(lim )1)(1(31lim )1311(lim 21212213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 计算下列极限: (1)2232)2(2lim −+→x x x x ; 解 因为01602)2(lim 2322==+−→x x x x , 所以∞=−+→2232)2(2lim x x x x .(2)12lim 2+∞→x x x ;解 ∞=+∞→12lim 2x x x (因为分子次数高于分母次数).(3).)12(lim 3+−∞→x x x 解 (因为分子次数高于分母次数).∞=+−∞→)12(lim 3x x x 3. 计算下列极限: (1)xx x 1sin lim 20→;解 01sin lim 20=→x x x (当x →0时, x 2是无穷小, 而x 1sin 是有界变量). (2)xx x arctan lim ∞→. 解 0arctan 1lim arctan lim =⋅=∞→∞→x x x x x x (当x →∞时, x 1是无穷小, 而arctan x 是有界变量). 4. 证明本节定理3中的(2).习题1−61. 计算下列极限: (1)xx x ωsin lim 0→;解 ωωωωω==→→x x x x x x sin lim sin lim 00. (2)xx x 3tan lim 0→; 解 33cos 133sin lim 33tan lim 00=⋅=→→x x x x x x x . (3)xx x 5sin 2sin lim 0→; 解 52525sin 522sin lim 5sin 2sin lim 00=⋅⋅=→→x x x x x x x x .(4);x x x cot lim 0→ 解 1cos lim sin lim cos sin lim cot lim 0000=⋅=⋅=→→→→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5)xx x x sin 2cos 1lim 0−→; 解法一 ()2sin lim 2sin 2lim 2cos1lim sin 2cos 1lim 20220200===−=−→→→→x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解法二 2sin lim 2sin sin 2lim sin 2cos 1lim 0200===−→→→xx x x x x x x x x x .(6)nn n x2sin2lim ∞→(x 为不等于零的常数). 解 x x xxx nn n n n n =⋅=∞→∞→22sinlim2sin 2lim . 2. 计算下列极限:(1)xx x 1)1(lim −→;解{}11)(10)1)(11)](1[lim )](1[lim )1(lim −−−→−−→→=−+=−+=−e x x x x x x x x x .(2)x x x 1)21(lim +→;解[]22210221010)21(lim )21(lim )21(lim e x x x x x x x x x =+=+=+→→→.(3)x x xx 2)1(lim +∞→;解 []222)11(lim )1(lim e x x x xx x x =+=+∞→∞→.(4)kx x x)11(lim −∞→(k 为正整数). 解 k k x x kx x e xx −−−∞→∞→=−+=−))(()11(lim )11(lim . 3. 根据函数极限的定义, 证明极限存在的准则I ′. 解4. 利用极限存在准则证明:(1)111lim =+∞→nn ;证明 因为n n 11111+<+<,而 且11lim =∞→n 1)11(lim =+∞→nn ,由极限存在准则I, 111lim =+∞→n n .(2)()11211lim 222=++⋅⋅⋅++++∞→πππn n n n n n ; 证明 因为()πππππ+<++⋅⋅⋅++++<+22222221 211n n n n n n n n n n , 而 1lim22=+∞→πn n n n , 1lim 22=+∞→πn n n ,所以 ()11211lim 222=++⋅⋅⋅++++∞→πππn n n n n n . (3)数列2, 22+, 222++, ⋅ ⋅ ⋅ 的极限存在;证明 21=x , n n x x +=+21(n =1, 2, 3, ⋅ ⋅ ⋅).先证明数列{x n }有界. 当n =1时221<=x , 假定n =k 时x k <2, 当n =k +1时,22221=+<+=+k k x x ,所以x n <2(n =1, 2, 3, ⋅ ⋅ ⋅), 即数列{x n }有界.再证明数列单调增.nn n n n n nn n n n n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2)1)(2(22221,而x n −2<0, x n +1>0, 所以x n +1−x n >0, 即数列{x n }单调增.因为数列{x n }单调增加有上界, 所以此数列是有极限的. (4)11lim 0=+→n x x ;证明 当|x |≤1时, 则有 1+x ≤1+|x |≤(1+|x |)n , 1+x ≥1−|x |≥(1−|x |)n , 从而有 ||11||1x x x n +≤+≤−. 因为 ,1|)|1(lim |)|1(lim 0=+=−→→x x x x 根据夹逼准则, 有 11lim 0=+→n x x .(5)[]11lim 0=+→xx x . 证明 因为[]xx x 1111≤<−, 所以[]111≤<−x x x .又因为, 根据夹逼准则, 有11lim )1(lim 0==−++→→x x x []11lim 0=+→xx x .习题 1−71. 当x →0时, 2x −x 2 与x 2−x 3相比, 哪一个是高阶无穷小? 解 因为02lim 2lim 202320=−−=−−→→xx x x x x x x x ,所以当x →0时, x 2−x 3是高阶无穷小, 即x 2−x 3=o (2x −x 2).2. 当x →1时, 无穷小1−x 和(1)1−x 3, (2))1(212x −是否同阶?是否等价? 解 (1)因为3)1(lim 1)1)(1(lim 11lim 212131=++=−++−=−−→→→x x xx x x x x x x x ,所以当x →1时, 1−x 和1−x 3是同阶的无穷小, 但不是等价无穷小.(2)因为1)1(lim 211)1(21lim 121=+=−−→→x x x x x , 所以当x →1时, 1−x 和)1(212x −是同阶的无穷小, 而且是等价无穷小.3. 证明: 当x →0时, 有: (1) arctan x ~x ; (2)2~1sec 2x x −.证明 (1)因为1tan lim arctan lim00==→→y y xxy x (提示: 令y =arctan x , 则当x →0时, y →0),所以当x →0时, arctan x ~x .(2)因为()122sin2lim 22sin 2limcos cos 1lim 2211sec lim20222020===−=−→→→→x xx x x x xx x x x x x ,所以当x →0时, 2~1sec 2x x −.4. 利用等价无穷小的性质, 求下列极限: (1)xxx 23tan lim0→;(2)mn x x x )(sin )sin(lim0→(n , m 为正整数);(3)xx x x 30sin sin tan lim −→;(4))1sin 1)(11(tan sin lim320−+−+−→x x x x x .解 (1)2323lim 23tan lim 00==→→x x x x x x .(2) ⎪⎩⎪⎨⎧<∞>===→→mn m n m n x x x x mn x m n x 0 1lim )(sin )sin(lim00. (3)21cos 21lim sin cos cos 1lim sin )1cos 1(sin lim sin sin tan lim 220203030==−=−=−→→→→x 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 x . (4)因为32221)2(2~2sin tan 2)1(cos tan tan sin x x x x x x x x x −=⋅−−=−=−(x →0), 23232223231~11)1(11x x x x x ++++=−+(x →0),x x x x x ~sin ~1sin 1sin 1sin 1++=−+(x →0),所以 33121lim )1sin 1)(11(tan sin lim 230320−=⋅−=−+−+−→→xx x x x xx x x .5. 证明无穷小的等价关系具有下列性质: (1) α ~α (自反性);(2) 若α ~β, 则β~α(对称性); (3)若α ~β, β~γ, 则α~γ(传递性). 证明 (1)1lim=αα, 所以α ~α ; (2) 若α ~β, 则1lim =βα, 从而1lim =αβ. 因此β~α ;(3) 若α ~β, β~γ, 1lim lim lim =⋅=βαγβγα. 因此α~γ.习题1−81. 研究下列函数的连续性, 并画出函数的图形:(1);⎩⎨⎧≤<−≤≤=21 210 )(2x x x x x f (2).⎩⎨⎧>≤≤−=1|| 111 )(x x x x f 解 (1)已知多项式函数是连续函数, 所以函数f (x )在[0, 1)和(1, 2]内是连续的. 在x =1处, 因为f (1)=1, , 1lim )(lim 211==−−→→x x f x x 1)2(lim )(lim 11=−=++→→x x f x x 所以, 从而函数f (x )在x =1处是连续的.1)(lim 1=→x f x 综上所述,函数f (x )在[0, 2]上是连续函数. (2)只需考察函数在x =−1和x =1处的连续性.在x =−1处, 因为f (−1)=−1, , , 所以函数在x =−1处间断, 但右连续.)1(11lim )(lim 11−≠==−−−→−→f x f x x )1(1lim )(lim 11−=−==++−→−→f x x f x x 在x =1处, 因为f (1)=1, =f (1), =f (1), 所以函数在x =1处连续.1lim )(lim 11==−−→→x x f x x 11lim )(lim 11==++→→x x x f 综合上述讨论, 函数在(−∞, −1)和(−1, +∞)内连续, 在x =−1处间断, 但右连续.2. 下列函数在指出的点处间断, 说明这些间断点属于哪一类, 如果是可去间断点, 则补充或改变函数的定义使它连续:(1)23122+−−=x x x y , x =1, x =2;(2)x xy tan =, x =k , 2ππ+=k x (k =0, ±1, ±2, ⋅ ⋅ ⋅); (3),1cos 2xy = x =0;(4), x =1.⎩⎨⎧>−≤−=1 311x x x x y 解 (1))1)(2()1)(1(23122−−−+=+−−=x x x x x x x y . 因为函数在x =2和x =1处无定义, 所以x =2和x =1是函数的间断点.因为∞=+−−=→→231lim lim 2222x x x y x x , 所以x =2是函数的第二类间断点;因为2)2()1(limlim 11−=−+=→→x x y x x , 所以x =1是函数的第一类间断点, 并且是可去间断点. 在x =1处,令y =−2, 则函数在x =1处成为连续的. (2)函数在点x =k π(k ∈Z)和2ππ+=k x (k ∈Z)处无定义, 因而这些点都是函数的间断点. 因∞=→x xk x tan limπ(k ≠0), 故x =k π(k ≠0)是第二类间断点;因为1tan lim 0=→xxx ,0tan lim2=+→x x k x ππ(k ∈Z), 所以x =0和2ππ+=k x (k ∈Z) 是第一类间断点且是可去间断点.令y |x =0=1, 则函数在x =0处成为连续的; 令2 ππ+=k x 时, y =0, 则函数在2ππ+=k x 处成为连续的. (3)因为函数x y 1cos 2=在x =0处无定义, 所以x =0是函数xy 1cos 2=的间断点. 又因为xx 1cos lim 2→不存在, 所以x =0是函数的第二类间断点. (4)因为, 所以x =1是函数的第一类不可去间断点.0)1(lim )(lim 11=−=−−→→x x f x x 2)3(lim )(lim 11=−=++→→x x f x x 3. 讨论函数x x x x f n n n 2211lim )(+−=∞→的连续性, 若有间断点, 判别其类型.解 ⎪⎩⎪⎨⎧<=>−=+−=∞→1|| 1|| 01|| 11lim )(22x x x x x x x x x f nnn . 在分段点x =−1处, 因为, , 所以x =−1为函数的第一类不可去间断点.1)(lim )(lim 11=−=−−−→−→x x f x x 1lim )(lim 11−==++−→−→x x f x x 在分段点x =1处, 因为, , 所以x =1为函数的第一类不可去间断点.1lim )(lim 11==−−→→x x f x x 1)(lim )(lim 11−=−=++→→x x f x x 4. 证明: 若函数f (x )在点x 0连续且f (x 0)≠0, 则存在x 0的某一邻域U (x 0), 当x ∈U (x 0)时, f (x )≠0.证明 不妨设f (x 0)>0. 因为f (x )在x 0连续, 所以, 由极限的局部保号性定理,存在x 0)()(lim 00>=→x f x f x x 0的某一去心邻域, 使当x ∈时f (x )>0, 从而当x ∈U (x )(0x U D )(0x U D0)时, f (x )>0. 这就是说, 则存在x 0的某一邻域U (x 0), 当x ∈U (x 0)时, f (x )≠0.5. 试分别举出具有以下性质的函数f (x )的例子:(1)x =0, ±1, ±2, 21±, ⋅ ⋅ ⋅, ±n , n1±, ⋅ ⋅ ⋅是f (x )的所有间断点, 且它们都是无穷间断点;(2)f (x )在R 上处处不连续, 但|f (x )|在R 上处处连续;(3)f (x )在R 上处处有定义, 但仅在一点连续. 解 函数x x x f ππcsc )csc()(+=在点x =0, ±1, ±2, 21±, ⋅ ⋅ ⋅, ±n , n1±, ⋅ ⋅ ⋅处是间断的, 且这些点是函数的无穷间断点.解(2)函数在R 上处处不连续, 但|f (x )|=1在R 上处处连续.⎩⎨⎧∉∈−=Q Qx x x f 1 1)( 解(3)函数在R 上处处有定义, 它只在x =0处连续.⎩⎨⎧∉−∈=Q Qx x x x x f )(习题1−91. 求函数633)(223−+−−+=x x x x x x f 的连续区间, 并求极限, 及.)(lim 0x f x →)(lim 3x f x −→)(lim 2x f x → 解 )2)(3()1)(1)(3(633)(223−++−+=−+−−+=x x x x x x x x x x x f , 函数在(−∞, +∞)内除点x =2和x =−3外是连续的, 所以函数f (x )的连续区间为(−∞, −3)、(−3, 2)、(2, +∞). 在函数的连续点x =0处, 21)0()(lim 0==→f x f x .在函数的间断点x =2和x =−3处,∞=−++−+=→→)2)(3()1)(1)(3(lim )(lim 22x x x x x x f x x , 582)1)(1(lim )(lim 33−=−+−=−→−→x x x x f x x .2. 设函数f (x )与g (x )在点x 0连续, 证明函数 ϕ(x )=max{f (x ), g (x )}, ψ(x )=min{f (x ), g (x )}在点x 0也连续.证明 已知, .)()(lim 00x f x f x x =→)()(lim 00x g x g x x =→ 可以验证] |)()(|)()([21)(x g x f x g x f x −++=ϕ,] |)()(|)()([21)(x g x f x g x f x −−+=ψ.因此 ] |)()(|)()([21)(00000x g x f x g x f x −++=ϕ,] |)()(|)()([21)(00000x g x f x g x f x −−+=ψ.因为] |)()(|)()(21lim )(lim 00x g x f x g x f x x x x x −++=→→ϕ] |)(lim )(lim |)(lim )(lim [210000x g x f x g x f x x x x x x x x →→→→−++=] |)()(|)()([210000x g x f x g x f −++==ϕ(x 0),所以ϕ(x )在点x 0也连续.同理可证明ψ(x )在点x 0也连续.3. 求下列极限: (1)52lim 20+−→x x x ;(2)34)2(sin lim x x π→;(3))2cos 2ln(lim 6x x π→(4)xx x 11lim 0−+→; (5)145lim1−−−→x xx x ;(6)ax ax a x −−→sin sin lim; (7))(lim 22x x x x x −−++∞→.解 (1)因为函数52)(2+−=x x x f 是初等函数, f (x )在点x =0有定义, 所以 55020)0(52lim 220=+⋅−==+−→f x x x .(2)因为函数f (x )=(sin 2x )3是初等函数, f (x )在点x =4π有定义, 所以142(sin )4()2(sin lim 334=⋅==→πππf x x .(3)因为函数f (x )=ln(2cos2x )是初等函数, f (x )在点x =6π有定义, 所以0)62cos 2ln()6()2cos 2ln(lim 6=⋅==→πππf x x . (4)211101111lim )11(lim )11()11)(11(lim 11lim0000=++=++=++=++++−+=−+→→→→x x x xx x x x x x x x x x . (5))45)(1(44lim )45)(1()45)(45(lim 145lim11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 214154454lim1=+−⋅=+−=→xx x .(6)ax ax a x ax ax a x a x −−+=−−→→2sin 2cos2limsin sin lima a a a x ax ax ax ax cos 12cos 22sinlim 2coslim =⋅+=−−⋅+=→→. (7))())((lim)(lim 22222222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1)1111(2lim)(2lim22=−++=−++=+∞→+∞→xx x x x x xx x .4. 求下列极限: (1)x x e 1lim ∞→;(2)xxx sin lnlim 0→; (3)2)11(lim xx x+∞→;(4);x x x 2cot 20)tan 31(lim +→ (5)21)63(lim −∞→++x x xx ;(6)xx x x x x −++−+→20sin 1sin 1tan 1lim.解 (1) 1lim 01lim1===∞→∞→e ee xxx x .(2) 01ln sin lim ln(sin lnlim 00===→→x xxx x x .(3) []e e xx xx xx ==+=+∞→∞→21212)11(lim 11(lim .(4) []33tan312cot 222)tan 31(lim )tan 31(lim ex x xx xx =+=+→→.(5)21633621)631()63(−+−⋅−+−+−+=++x x x x xx x . 因为。
高数二同济第五版9-4重积分应用
02
重积分的计算方法
矩形区域上的重积分计算
矩形区域上的二重积分计算
将矩形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矩形,对每个小矩形上的函数值进行积分,再将所有小矩形的积分相加即可得到整个 矩形区域上的二重积分值。
矩形区域上的三重积分计算
将矩形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长方体,对每个小长方体上的函数值进行积分,再将所有小长方体的积分相加即可得 到整个矩形区域上的三重积分值。
在极坐标系下,重积分的计算公式为∫∫Df(x,y)ρ(x,y)dσ,其中D是积分区域,f(x,y)是 待求的函数,ρ(x,y)是极坐标系下的面积元素,dσ表示面积分。
极坐标系下重积分的应用
极坐标系下的重积分可以用于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如计算曲线的长度、曲面的面积、物 体的质量、重心等。通过将问题转化为极坐标系下的重积分,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
成本与收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评估投资项目或决策的经济效益 的方法。通过比较项目的预期成本和预期收益,可以 确定项目的经济可行性。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放弃的其他最佳选择 所带来的收益。在经济学中,机会成本是一个重要的概 念,用于评估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最大化经济效益。
供需关系分析
记号
二重积分常用符号表示为∫∫f(x,y)dxdy,三重积分常用符号表示为 ∫∫∫f(x,y,z)dxdydz。
重积分的性质
线性性质
对于任意常数a和b,,y)]dxdy=a*∫∫f(x,y)dxdy+b*∫∫g( x,y)dxdy。
积分区域的可加性
如果区域D被分成两个子区域D1和D2,则有 ∫∫f(x,y)dxdy=∫∫f(x,y)dxdy+∫∫f(x,y)dxdy。
高等代数第五版第二章 多 项 式
第二章 多 项 式§2.1 一元多项式的定义和运算2.1.1 教学目的2.1.1.1 掌握多项式、多项式相等、多项式次数的概念。
2.1.1.2 掌握多项式加法、减法与乘法的法则和性质。
2.1.2 教学重点多项式的概念,多项式的运算法则和性质。
2.1.3 教学难点对多项式形式表达式的理解。
2.1.4 教学过程本节所说的R ,指的是含1的数环。
一、一元多项式的一些基本概念Def 1: 数环R 上文字x 的多项式或一元多项式指的是形式表达式 n n 2210x a x a x a a ++++ (1) 这里n 是非负整数,0a ,1a ,…,a n 是R 中的数。
在(1)中0a 叫零次项或常数项,i i x a 叫i 次项,i a 叫i 次项的系数, 一元多项式常用f(x)、g(x)表示.Def 2: 若是数环R 上两个多项式f(x)和g(x)有完全相同的项或者只差一些系数为零的项,则称f(x)=g(x).如 1+0x+5x 2+0x 3=1+0x+5x 2=1+5x 2 ,3+1x+2x 2=3+x+2x 2≠3+x+x 2 Def 3:在多项式中n n 2210x a x a x a a ++++ ,若a n ≠0,n n x a 叫多项式的最高次项,非负整数n 叫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f(x)的次数记作0∂(f(x)). 零多项式记为0且是唯一不定义次数.所以以后谈到多项式)x (f 的次数时总假定0)x (f ≠。
非零常数是零次多项式,它的次数为0,有次数。
二、多项式的运算 (一)运算的定义设nn x a x a x a a x f ++++= 2210)(, 或∑==ni ii x a x f 0)(mm x b x b x b b x g ++++= 2210)(, 或∑==mj j j x b x g 0)(; 是数环R 上两个多项式,并且m ≤n ,则定义:一)加法f(x)+g(x)=(a 0+b 0)+(a 1+b 1)x+…+(a m +b m )x m +…+(a n +b n )x n当m<n 时取b m+1=…=b n =0,或∑=+=+ni ii i x b a x g x f 0)()()(. 二)减法设f(x)=a 0+a 1x+…+a n x n ,把-f(x)=-a 0-a 1x -…-a n x n 叫f(x)的负多项式,则定义:f(x)-g(x)=f(x)+(-g(x)),或∑=-=-n i ii i x b a x g x f 0)()()(1)在Def1中文字x 不一定代表“数”,可以是一个矩阵A ,或一个变换等,因此不能把x 当作“未知数”2)“n 为非负整数”说明表达式x 1x ,x 1+等都不是多项式。
高教社2024高等数学第五版教学课件-11.5 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
0.4
0.3
0.1
10
6
7
8
9
0.2
0.3
0.2
0.1
试评定他们的成绩.
0.2
解
甲的命中环数的数学期望为
() = σ4=1 = 7 × 0.2 + 8 × 0.4 + 9 × 0.3 + 10 × 0.1 = 8.3,
即甲平均命中8.3环;而乙平均命中的环数为
=0
( − )
1 − +∞
−
ห0
1
= .
(3)正态分布
若随机变量~(, 2 ),其密度函数为() =
(−)2
1
−
22
2
,−∞ < < +∞
其中,为常数,且 > 0,则的数学期望为
+∞
() = න
−∞
=
1
2
(−)2
−
22
() = 0 × + 1 × = .
(2)二项分布
设随机变量~(, ),其分布律为
( = ) = − , = 0,1, ⋯ ,
其中0 < < 1, = 1 − ,则的数学期望为
() =
−
=0
= σ=1
+
2 2
1 (2
所以
() =
( 2 )
−
2 ()
7
6
= −1=
− ) = 1,
1
.
6
− ) =
7
;
6
3.方差的性质
数学高等代数第五版
积运算: 设设A,B是两个集合,令
A B {( a, b) | a A, b B}
称为A与B的笛卡儿积(简称为积). A B 是一切元素对(a, b )所成的集合,其中第一个 位置的元素a取自A,第二个位置的元素b取自B.
1.2 映射
教学目的
掌握集合概念、运算、证明集合相等的一般方法
重点、难点
集合概念、证明集合相等
1.1.1 集合的描述性定义
表示一定事物的集体,我们把它们称为集合或集,如 “一队”、“一班”、“一筐”. 组成集合的东西叫 这个集合的元素. 我们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 写拉丁字母a,b,c,…表示元素. 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A,记作 a A ;或 者说A包含a,记作A∋a 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 a A; 或者说A不包含a,记作 例如,设A是一切偶数所成的集合,那么4∈A, 而 3 A .
1.1.2 集合的表示方法
枚举法: 例如,我们把一个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的有限 a , a ,, a . 前五个正 集合 a1 , a 2 ,, a n 表示成: 1,2,3,4,5 . 整数的集合就可以记作 枚举仅用来表示有限集合.
1 2 n
拟枚举: 自然数的集合可以记作 1,2,3,4,5....n..... , 拟枚举 可以用来表示能够排列出来的的集合 , 像自 然数、整数… 概括原则: 如果一个集 A 是由一切具有某一性质的元 素所组成的,那么就用记号 A {x | x具有某一性质 来表示. 例如
A {x | x R,1 x 1}表示一切大于 -1 且小于 1 的实数 的所组成的集合. 常用的数集: 全体整数的集合,表示为Z 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表示为Q 全体实数的集合,表示为R 全体复数的集合,表示为C
高等代数第五版(下)重点习题解
Page216向量空间7.证明对于任意正整数n 和任意向量α,都有个n ααα+⋯+=n(提示)利用数学归纳法4.设V 是一个向量空间,且V ≠{0}.证明:V 不可能表示成它的两个真子空间的并集。
证:设 W 1、W 2都是V 的真子集,且V ={}0,则至少有一个V 的非零向量W α∉1且至少有一个V 的非零向量W β∉2 ,(1)若W α∉2 则 因为W α∉1 ⇒Wα∉1W 2 命题得证. (2)若1W β∉则 因为W β∉2 ,⇒Wβ∉1W 2命题得证.(3)若W α∈2 ,而1W β∈,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考虑向量V αβ+∈.以下证明1W αβ+∉,且2W αβ+∉.(ị)若1W αβ+∈,则有1W γαβ=+∈,因为1W 是子空间⇒1W αγβ=-∈,这与W α∉1矛盾,所以1W αβ+∉,(ịị)若2W αβ+∈,则有2W δαβ=+∈,因为2W 是子空间⇒2W βδα=-∈,这与W β∉2矛盾.所以2W αβ+∉,于是有V αβ+∈,但Wαβ+∉1W 2综上表明12V W W ≠+.5.设W ,W 1,W 2都是向量空间V 的子空间,其中W 1⊆W 2,且W ∩W 1=W ∩W 2,W+W 1=W+W 2.证明W 1=W 2。
证:22W α∀∈因为2W ⊆W W +2W =W +1 ,所以21ααα=+,(W α∈,11W α∈)那么21ααα=-,又因为12W W ⊆,故212Wααα=-∈,所以21W W WW α∈=,因而1W α∈⇒11W αα+∈⇒21W α∈,即21W W ⊆,又12W W ⊆,故12W W =Page2276.3 向量的线性相关性3.令12(,,,),1,2,,.ni i i in a a a F i n α=∈=证明12,,,n a αα线性相关必要且只要行列1112121222120n n n n nna a a a a a a a a =证:1,,,na a 线性相关⇔有不全为零的数1,,,nk k 使10ni ii k a==⇔∑齐次11nnij ij i a k==∑∑有非零解⇔系数行列式ij a =.5.设,,,αβγ线性无关.证明,,αββγγα+++也线性无关.证:令123()()()0k k k αβγβαγ+++++=得齐次线性方程组121332000k k k k k k +=⎧⎪+=⎨⎪+=⎩ 而它只有零解.6.设向量组{}12,,,(2)r r ααα≥线性无关.任取121,,,.r k k k F -∈证明,向量组111222111,,,,r r r r r r r k k k a βααβααβαα---=+=+=+线性无关.证:令1ri ii k β==∑把1,,,rββ的表示代入上式,用1,,,rk k 的线性相关证明1,0r k k ===.6.4 基和维数2.求下列子空间的维数:(i)3((2,3,1),(1,4,2),(5,2,4));L R --⊆ (ii)22(1,1,)();L x x x x F x ---⊆ (iii)23(,,)[,].x x xL e e e C a b ⊆ 提示:12(,,,)n L ααα的维数为12,,,n ααα的极大无关组所含向量的个数.(ị)维数为2,因为2353420124--=,即它们线性相关,而其中任意两个都线性无关.(ịị)维数为2.(ịịị)维数为3.3.把向量组{}(2,1,1,3),(1,0,1,2)--扩充为4R 的一个基.提示:1(2,1,1,3)α=-2(1,0,1,2)α=-线性无关(不成比例)而1(1,0,0,0)ε=,2(0,1,0,0)ε=,3(0,0,1,0)ε=,4(0,0,0,1)ε=是4R 的一个基,所以1α,2α可由1ε,2ε,3ε,4ε表示,而1α,2α,1ε,2ε线性无关,故1α,2α,1ε,2ε是4R 的一个基.4.令S 是数域F 上一切数满足条件/A A =的n 阶矩阵A 所成的向量空间.求S 的维数.提示:因为S 是数域F 上一切满足'A A =的n 解矩阵A 所称的向量空间.令i j E 表示第i 行第j列交叉处是1 而其它元素全为零的n 解方阵,(i j E +')ji E =i j E +j iE , S 的一组基为: 11E ,22E ,,nn E ;12E +21E ,,1n E +1n E ;23E +32E ,,2n E +2n E ; ,1n n E -+1nn E -,故(1)dim (1)212n n S n n -=+-+++=.5.证明,复数域C 作为实数域R 上向量空间,维数是2.如果C 看成它本身上的向量空间的话,维数是几? 提示:1,i 在实数域R 上线性无关,且C 中任意复数均可由它们线性表示,故C 作为R 上的向量空间,维数为2.C 作为C 上的向量空间,维数为1.(任一非零复数均为它的基)6.5坐标1.设{}12,,,n a a a 是V的一个基.求由这个基到{}21,,,n a a a 的过渡矩阵.结果: 000110000100010⎛⎫ ⎪ ⎪ ⎪ ⎪ ⎪⎪⎝⎭(提示:线性表示可得).2.证明,{}332,,1,1x xx x x +++是3()F x (数域F上一切次数3≤的多项式及零)的一个基.求下列多项式关于这个基的坐标:(i) 223x x ++; (ii) 3;x (iii) 4; (iv) 2x x -.结果:(i) (0,0,1,2); (ii) (1,0,0,0); (iii) (4,-4,0,4); (iv) (0,0,1,1) (提示:利用246P 公式(6)(取3[]F x 的基{}231,,,x x x )即得由{}231,,,x x x 到{}332,,1,1x x x x x +++的过渡矩阵.)4.设123123(1,2,1),(0,1,3),(1,1,0);(2,1,5),(2,3,1),(1,3,2).αααβββ=-=-=-==-=证明{}123,,ααα和{}1,23,βββ都是3R 的基,求前者到后者的过渡矩阵.结果:717422915424153424⎛⎫ ⎪ ⎪ ⎪ ⎪ ⎪ ⎪--⎪⎝⎭提示:取3R 的标准基,且求出123(,,)(ααα=123,,)A εεε,123(,,)(βββ=123,,)B εεε,并,A B 都可逆,即证得123(,,)ααα,123(,,)βββ都是3R 的基,从而有123(,,)βββ=1123(,,)A B ααα-,即1A B -为由123{,,}ααα到123{,,}βββ的过渡矩阵.5.设{}12,,,n a αα是F 上n 维向量空间V 的一个基.A 是F 上一个n s ⨯矩阵.令.1211(,,,)(,,,)s n A βββααα=.证明:12dim (,,,)s L βββ=秩A .证:设 秩A r =,则存在F 上n 阶可逆矩阵P 和Q ,使000rI A P Q ⎛⎫= ⎪⎝⎭(r I 为单位矩阵).1212(,,,)(,,,)n n P r r r ααα=,即12,,,nr r r 线性无关.于是有12(,,,)s βββ=12(,,,)n P ααα000r I Q⎛⎫ ⎪⎝⎭12(,,,)n r r r =000r I Q⎛⎫ ⎪⎝⎭12(,,,,0,,0)r r r r Q =,从而12,,,sβββ与12,,,,r r r r 等价,故有dim L 12(,,,)s βββdim L =12(,,,)r r r r r ==秩A .6.6向量空间2.设:f V W →是向量空间V 到W 的一个同构映射,1V 是V 的一个子空间.证明1()f V 是W 的一个子空间.证10V ∈,而1(0)0()f f V =∈,∴1()f V 是W 的一个非空子集.设,αβ∈1()f V ,所以存在11,αβ∈1V ,使得1()f αα=,1()f ββ=, ,a b F ∀∈, 有 a b αβ+=1()af α1()bf β+ =()f a b αβ+, 111a b V αβ+∈,a b αβ+∈1()f V ,故1()f V 是W 的子空间.6.7矩阵的秩 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空间1.证明:行列式等于零的充分且必要条件是它的行(或列)线性相关. 证:设()i j n nA a ⨯=,0A =⇔秩A n <⇔行(列)空间的维数n <⇔A 的行(列)线性相关.2.证明,秩()A B +≤秩A +秩B提示:1W ,2W 是V 的子空间,由维数公式知,dim(1W +2W )=秩1W +秩2W ,令1W =A 的行空间,2W =B 的行空间,比较维数,结论得证.3.设A 是一个m 行的矩阵,秩A r =,从A 中任取出s 行,作一个s 行的矩阵B .证明,秩B r s m ≥+-. 证明:11S S m A αααα+⎛⎫⎪ ⎪ ⎪= ⎪⎪⎪ ⎪ ⎪⎝⎭(i α为A 的第i 行),1S B αα⎛⎫ ⎪= ⎪⎪⎝⎭,100S A αα⎛⎫⎪ ⎪ ⎪=+⎪ ⎪ ⎪ ⎪ ⎪⎝⎭100S m αα+⎛⎫⎪⎪⎪⎪⎪⎪⎪ ⎪⎝⎭据第2题,得,秩A ≤秩100S αα⎛⎫ ⎪ ⎪ ⎪+ ⎪ ⎪ ⎪ ⎪ ⎪⎝⎭秩100S m αα+⎛⎫ ⎪ ⎪ ⎪ ⎪ ⎪ ⎪ ⎪ ⎪⎝⎭,即r ≤秩B +秩100S m αα+⎛⎫ ⎪ ⎪ ⎪ ⎪ ⎪ ⎪ ⎪ ⎪⎝⎭,因m ≥秩100S m αα+⎛⎫ ⎪ ⎪ ⎪ ⎪ ⎪ ⎪ ⎪ ⎪⎝⎭+S ,所以秩B r ≥-秩100S m αα+⎛⎫ ⎪ ⎪ ⎪ ⎪ ⎪ ⎪ ⎪ ⎪⎝⎭()r m s r s m ≥--=+-5.求齐次线性方程组 12345123451234523450323054330220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的一个基础解系.解:对系数矩阵施行初等行变换后,得 10110012200000100000--⎛⎫ ⎪⎪ ⎪ ⎪⎝⎭1342345220x x x x x x x =+⎧⎪∴=--⎨⎪=⎩, 基础解系为()'12100-, ()'12010-.6.证明定理6.7.3的逆命题:nF 的任意一个子空间都是某一含n 个未知量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空间.证明:设W 是nF 的任一子空间,而且dim W r =,令1111(,)n a a α=,1(,)r r r n a a α=是W 的一个基,以12,,,r ααα为行构成矩阵r n A ⨯,经初等行变换(必要时交换列)将化为111212110010001r n r n r r rn c c c c c c +++⎛⎫ ⎪ ⎪ ⎪ ⎪ ⎪⎝⎭,因此111(1r r r c c ++ 00),()1001nr n cc 是100n x A x ⎛⎫⎛⎫ ⎪ ⎪= ⎪ ⎪ ⎪ ⎪⎝⎭⎝⎭的基础解系,而12,,,r ααα正是111110001r n r nr nc c c c ++⎛⎫ ⎪ ⎪ ⎪⎝⎭1n y y ⎛⎫ ⎪= ⎪ ⎪⎝⎭00⎛⎫⎪ ⎪ ⎪⎝⎭ (*)的基础解系,所以(*)的解空间为W .第七章 线性变换7.1线性映射2.设V 是数域F 上一个一维向量空间,证明V 到自身的一个映射σ是线性映射的充要条件是:对于任意V ξ∈,都有()a σξξ=,这里a 是F 中一个定数.证: 必要性:设0α≠是V 的一个基,由σ是V 到自身的线性映射,有()V σα∈.设()a σαα=(a 是F 中的一个定数).所以,V ξ∀∈,有()V σξ∈,而k ξα=(k 是F 中的任意数),则有()()k σξσα=()k σα=()k a α==()a k α=a ξ.充分性a 是F 中的一个定数,∴V ξ∀∈,都有唯一确定的V 中的向量a ξ,使得()σξ=a ξ.12,Vξξ∀∈及12,a a F ∈,1122()a a σξξ+=a 1122()a a ξξ+=1a 1()a ξ+22()a a ξ=11()a σξ+ 22()a σξ.∴σ是V 到自身的线性映像.4.令4F 表示数域F 上四元列空间.取 1151112331811397A --⎛⎫ ⎪- ⎪=⎪- ⎪-⎝⎭对于4F ξ∈,令()A σξξ=.求线性映射σ的核和像的维数.解:先求k e r ()σ的维数.1234x x x x ξ⎛⎫ ⎪ ⎪∀=∈⎪ ⎪⎝⎭k e r ()σ,由核的定义,有()σξ=0A ξ=.即1151112331811397--⎛⎫⎪- ⎪ ⎪-⎪-⎝⎭12340000x x x x ⎛⎫⎛⎫ ⎪ ⎪ ⎪ ⎪= ⎪ ⎪ ⎪ ⎪⎝⎭⎝⎭,因此,()Ker σ就是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空间,由解空间的维数定理,得dim ()Ker σ=解空间的维数=4-秩A =4-2=2,再求Im()σ的维数.4F ξ∀∈,取4F 的标准基1,ε2,ε3,ε4,ε有:1k ξ=12k ε+23k ε+34k ε+4,ε()σξ=A ξ=A 1(k 122k εε+3k +34k ε+4)ε=1k (A 12)k ε+(A 23)k ε+(A34)k ε+(A 4),ε∴Im()σ=1234(,,,)L A A A A εεεε1234(,,,)L A A A A =, (i A 是A 的第i 列),故dim Im()σ=秩A =2.7.2线性变换的运算3.设V 是数域F 上一个有限维向量空间.证明,对于V 的线性变换σ来说,下列三个条件是等价的: (i)σ是满射;(ii)ker()0σ=;(iii)σ非奇异. 当V 不是有限维时,(i),(ii)是否等价?提示:参照7.1习题第6题中充分性的证明.7.3线性变换和矩阵1.令[]n F x 表示一切次数不大于n 的多项式连同零多项式所成的向量空间,:()'()f x f x σ.求σ关于以下两个基的矩阵:(1) 21,,,,n x x x ,(2)2()()1,,,,2!!nx c x c x c n ---.解(1)(1)0100nx x σ=⋅+⋅++⋅,()1100nx x x σ=⋅+⋅++⋅,,1()0100nn n x x nx x σ-=⋅+⋅++⋅∴σ关于基1,,,n x x 的矩阵为010********00000000n ⎛⎫⎪ ⎪⎪ ⎪ ⎪ ⎪⎝⎭(它的阶数为1n +).(2)同理,σ关于基2()()1,,,2!!nx c x c x c n ---的矩阵为010000000001000⎛⎫⎪ ⎪⎪⎪ ⎪⎪⎝⎭2.设F 上三维向量空间的线性变换σ关于基123{,,}ααα的矩阵是1511520158876-⎛⎫⎪- ⎪ ⎪-⎝⎭.求σ关于基112321233123233422βαααβαααβααα=++⎧⎪=++⎨⎪=++⎩ 的矩阵.设1232ξααα=+-.求()σξ关于基123,,βββ的坐标.解:已知σ关于基123{,,}ααα的矩阵为1511520158876A -⎛⎫⎪=- ⎪⎪-⎝⎭,由基123,,ααα到基123,,βββ的过渡矩阵为231342112T ⎛⎫ ⎪= ⎪ ⎪⎝⎭,1652431111T ---⎛⎫ ⎪=- ⎪⎪-⎝⎭,设σ关于基123,,βββ的矩阵为B ,则有1B T AT -==100020003⎛⎫⎪ ⎪ ⎪⎝⎭,设ξ关于123,,βββ的坐标为123(,,)x x x ,()σξ关于123,,βββ的坐标为123(,,)y y y ,则有112233y x y B x y x ⎛⎫⎛⎫ ⎪ ⎪= ⎪ ⎪ ⎪ ⎪⎝⎭⎝⎭,ξ关于123,,ααα的坐标为(2,1,1)-,所以123x x x ⎛⎫ ⎪ ⎪ ⎪⎝⎭1211T -⎛⎫ ⎪= ⎪ ⎪-⎝⎭,所以123y y y ⎛⎫ ⎪= ⎪ ⎪⎝⎭1211BT -⎛⎫ ⎪ ⎪ ⎪-⎝⎭580-⎛⎫ ⎪= ⎪⎪⎝⎭. 3.设12{,,,}n γγγ是n 维向量空间V 的一个基11,,1,2,,nnj ij i j ij i i i a b j nαγβγ=====∑∑并且12,,,n ααα线性无关,又设σ是V 的一个线性变换,使得(),1,2,,j j j nσαβ==.求σ关于基12{,,,}n γγγ的矩阵.解 :由已知,有12(,,,)n ααα12(,,,)n r r r A =(A 可逆), 12(,,,)n βββ12(,,,)n r r r B =,12((),(),,())n r r r σσσ=112((),(),,())n A σασασα-=112(,,,)n A βββ-112(,,,)n r r r BA -=,故σ关于基12,,,n r r r 的矩阵为1BA -.4.设,A B 是n 阶矩阵,且A 可逆,证明,AB 与BA 相似. 证:11111()()()()AB AB AA A BA A A BA A -----===,∴BA 与AB 相似.5.设A 是数域F 上一个n 阶矩阵.证明,存在F 上一个非零多项式()f x 使得()0f A =.证:F 上所有n 阶矩阵作成F 上的向量空间()n M F ,其维数是2n .所以,0I A =,22,,,n A A A 一定线性相关,∴存在不全为零的数:2012,,,n a a a a F∈,使得222012n n a I a A a A a A ++++0=,设()f x 222012n n a a x a x a x=++++,因系数不全为零,∴()0f x ≠且有()0f A =.。
同济版高等数学第五版上册231235页内容
证: 因为f(x)≥0,所以()≥0(i=1,2,…,n).f i ξ又由于≥(i=1,2,…,n ),因此≥0,∑=∆ni iixf 1)(ξ令λ=max|Δx 1,…,Δx n |→便得要证的不等式.推论1 如果在区间[a,b]上, ,则)()(x g x f ≤ (a<b)⎰⎰≤babadx x g dx x f )()(证 因为,由性质5得0)()(≥-x f x g ⎰≥-badx x f x g 0)]()([再利用性质1,便得要证的不等式推论2 (a<b)⎰⎰≤babadx x f dx x f )()(证 因为—,)()()(x f x f x f ≤≤所以由推论1及性质2可得—⎰⎰⎰≤≤bababadx x f dx x f dx x f ,)()()(即.⎰⎰≤bab adx x f dx x f )()(注 在[a,b]上的可积性可由在[a,b]上的可积性推出,这里我们不作证明)(x f )(x f 性质6 设M 及 m 分别是函数在区间[a,b]上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则)(x f m(b—a)≤≤M(b —a) (a<b)⎰badx x f )(证 因为m≤≤M,所以由性质5推论1,得)(x f ≤≤⎰bamdx ⎰badx x f )(⎰baMdx再由性质2及性质4,即得所要证的不等式。
这个性质说明,由被积函数在积分区间上的最大值及最小值,可以估计积分值的大致范围,例如,定积分y=)(x f abxξ,它的被积函数在积分区间上是单调增加的,于是有最小值m=、最大值⎰1214dx x 4)(x x f =⎥⎦⎤⎢⎣⎡1,21161214=⎪⎭⎫ ⎝⎛M==1.由性质6,得4)1(,21112111611214⎪⎭⎫ ⎝⎛-⋅≤≤⎪⎭⎫ ⎝⎛-⎰dx x 即 .213211214≤≤⎰dx x 性质7(积分中值定理)如果函数在闭区间[a,b]上连续,则在积分区间[a,b]上至少存在一个点,使)(x f ξ下式成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A B
B
例如,A={1,2,3},B ={1,2,3,4},则 A B {1,2,3,4} 根据定义,我们有 又例如, A是一切有理数的集合 ,B是一切无理数的集 ( x A B) ( x A或x B) 合,则 A B 是一切实数的集合. 显然, ( x A B) ( x A且x B) A ( A B) 或 A ( A B)
A是B的子集,记作:
( A B) (对于一切x : x A x B)
如果A不是B的子集,就记作: A Ø B 或 A Ù B . 因此,A 不是B的子集,必要且只要A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属于 B, 即:
( A Ø B) (存在一个元素x : x A但x B)
例如,一节可以用被有整除的整数所成的集合,不是一 切偶数所成的集合的子集,因为3属于前者但不属于后 者. 集合{1,2,3}不是{2,3,4,5}的子集. 根据定义,一个集合A总是它自己的子集,即:A A 如果集合A与B的由完全相同之处的元素组成部分的,就 说A与B相等,记作:A=B. 我们有
注意: ① A与B可以是相同的集合,也可以是不同的集合 ② 对于A的每一个元素x,需要B中一个唯一确定的元素与它对 应. ③ 一般说来,B中的元素不一定都是A中元素的象. ④ A中不相同的元素的象可能相同.
f :AB
1.2.2
映射的相等及像
设 f : A B , : A B 都是A到B的映射,如果对于每 g 一 ,都有 f g ,那么就说映射f与g是相等的. 记作 f g 例7 令 f : R R, x | x | , g : R R, x x 2 . 那么 f g . 设 f : A B 是一个映射. 对于 x A,x的象 f ( x) B . 一切 这样的象作成B的一个子集,用 f ( A) 表示: f (a) { f ( x) | x A} , 叫做A在f之下的象,或者叫做映射f的象.
算术给予我们一个用之不竭的、充满有趣真理的宝库。 --高斯(Gauss,1777-1855)
数可以说成是统治整个量的世界,而算术的四则可以 被认为是作为数学家的完全的装备。 --麦斯韦(James Clark Maxwell 1831-1879)
1.1 集合
内容分布
1.1.1 集合的描述性定义 1.1.2 集合的表示方法 1.1.3 集合的包含和相等 1.1.4 集合的运算及其性质
Q 注意:并没有要求B是A的子集. 例如, C Ø
积运算: 设设A,B是两个集合,令
A B {( a, b) | a A, b B}
称为A与B的笛卡儿积(简称为积). A B 是一切元素对(a, b )所成的集合,其中第一个 位置的元素a取自A,第二个位置的元素b取自B.
1.2 映射
( x A B) ( x A或x B)
两个集合A与B不一定有公共元素,我们就说它们的交 集是空集.
例如,设A是一切有理数的集合,B是一切无理数的集 合,那么 A B 就是空集. 又如方程 x 2 1 0 的实数根 的集合为空集.
空集是任意集合的子集.
运算性质: 交换律 : A B B A ; A B B A 结合律 : ( A B) C A ( B C ) ; ( A B) C A ( B C ) 分配律 : A B C A B A C 我们选取一个来证明. 例1 证明 A B C A B A C 反之,若xx ( B)C ,那么 x A且 x B C 或 证明 设 A A B ( A C ) ,那么 x A B ,于是 者 且至少属于 与C , B C 若 x B ,那么因 C x x A A C . 但 B BB C中的之一. ,所以不论哪一 种情形都有 x A xB C B,所以 为 x A ,所以, A ;同样,若 x C , 则 x A C A. B A C A B C ( A B) ( A C ) . 不论哪一种情形都有 x 这就证明了上述等式. B A C 所以 A B C A
1.1.2 集合的表示方法
枚举法: 例如,我们把一个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的有限 a 集合 a1 , a 2 ,, a n 表示成: , a ,, a . 前五个正 1 整数的集合就可以记作 ,2,3,4,5 . 枚举仅用来表示有限集合.
1 2 n
拟枚举: 自然数的集合可以记作 ,2,3,4,5....n..... , 拟枚举 1 可以用来表示能够排列出来的的集合, 像自 然数、整数… 概括原则: 如果一个集 A 是由一切具有某一性质的元 素所组成的,那么就用记号 A {x | x具有某一性质 来表示. 例如
到B的一个映射. 如果通过映射f,与A中元素x对应的B中元素是y,那么 就写作 f : x y 这时y 叫做 x 在f 之下的象,记作 f (x) .
f (x)
例1 令Z是一切整数的集合. 对于每一整数n,令 f (n) 2n 与它对应. 那 f 是Z到Z的一个映射, 例2 令R是一切实数的集合,B是一切非负实数的集合 , 对于每一 x R,令 f ( x) x 2 与它对应; 那么 f 是R到B的一个映射. f : x x2 , 例3 设 A B {1,2,3,4} f : 1 2,2 3,3 4,4 1 这是A到B的一个映射. 例4 设A是一切非负被减数的集合,B是一切实数的集 合. 对于每一 x A,令 f ( x) x 与它对应. f 不是A 到B的映射, 因为当 x 0 时, f (x)不能由x唯一确 定.
A {x | x R,1 x 1}表示一切大于-1且小于1的实数 的所组成的集合. 常用的数集: 全体整数的集合,表示为Z 全体有理数的集合,表示为Q 全体实数的集合,表示为R 全体复数的集合,表示为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1.3 集合的包含和相等
设A,B是两个集合,如果A的每一元素都是B的元素,那 么就说A是B的子集,记作 A (读作A属于B),或 B 记作 B (读作B包含A). 根据这个定义,A是B的 A 的子集必要且只要对于每一个元素x,如果 x A,就 有xB . 例如,一切整数的集合是一切有理数的集合的子集,而 后者又是一切实数的集合的子集.
A B C A B A C
两个集的并与交的概念可以推广到任意n个集合上去, 设 A1 , A2 ,, An 是给定的集合. 由 A1 , A2 ,, An 的一切元 素所成的集合叫做 A1 , A2 ,, An 的并;由 A1 , A2 ,, An 的一切公共元素所成的集合叫做的 A1 , A2 ,, An 交. A1 , A2 ,, An 的并和交分别记为: A1 A2 An 和 A1 A2 An . 我们有
( x A1 A2 A) ( x至少属于某一Ai , i 1,2,, n)
( x A1 A2 A) ( x属于每一Ai , i 1,2,, n)
差运算: 设A,B是两个集合,令 A B {x | x A但x B} 也就是说,A B 是由一切属于A但不属于B 的元素所组 成的,称为A与B 的差.
第一章
1.1 1.2 1.3 1.4 1.5
基本概念
集合 映射 数学归纳法 整数的一些整除性质 数环和数域
课外学习1: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评析数学进程中的三次危机
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答问题的艺术 更为重要。 ――康托尔(Cantor,集合论的奠基人,1845-1918)
交运算 由集合A与B的公共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A 与B的交集(简称交),记作: B ,如图2所示. A
A B
显然,A B A , A B B 例如,A={1,2,3,4},B={2,3,4,5},则
A B {2,3,4}
我们有 ( x A B) ( x A且x B)
一、 内容分布 1.2.1 映射的概念及例
1.2.2 映射的相等及像
1.2.3 映射的合成
1.2.4 单射、满射、双射 二、 教学目的 掌握映射的概念, 映射的合成,满射、单射、可逆映射 的判断。 三、 重点、难点 映射的合成,满射、单射、可逆映射的判断。
1.2.1 映射的概念及例
定义1 设A,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A到B 的一个映射 指的是一个对应法则,通过这个法则,对于集合A中的 每一个元素 x,有集合B中一个唯一确定的元素 y 与它 对应. 用字母f,g,…表示映射. 用记号 f : A B 表示f 是A
1.2.3 映射的合成
g 设 f : A B 是A到B 的一个映射, : B C 是B 到C 的 一个映射. 那么对于每一个 g ( f ( x)),,因而是C中的一 个元素. 因此,对于每一 x A,就有C 中唯一的确定 的元素 g ( f ( x)) 与它对应,这样就得到A到C 的一个映射, g:BC 这映射是由 所决定的,称为 f 与 f : A和 B g 的合成(乘积),记作 g .于是有 f
g f : A C; ( g f )( x) g ( f ( x))
对于一切 x A ,f 与g 的合成可以用下面的图示意:
g f
A
f g
C
B
( A B) (对于一切x : x A x B)
例如,设A={1,2},B是二次方程 x 2 3x 2 0 的根 的集合,则A=B.
( A B且B c) ( A C)
( A B且B A) ( A B)
1.1.4 集合的运算及其性质
并运算 设A,B 是两个集合. 由A的一切元素和 B的一切 元素所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并集(简称并),记作 A B. 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