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第五章 直线、平面相对位置

合集下载

第五章 相对位置

第五章 相对位置

上 一 节
下 一 页
返 回 退 出
§5-3 直线与平面垂直、两平面垂直
一、直线与平面垂直 线面垂直定理 二、两平面相互垂直 综合练习
例 13 例 14
上 一 节
下 一 页
返 回 退 出
空间几何元素之间相对位置问题的求解方法
本章结束
上 一 页 返 回
退出
画法几何学(第六版)
电子教案
第一节
直线与平面平行 两平面平行
第二节
第五章
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 置、两平面相对位置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 两平面的交线
第三节
直线与平面垂直 两平面垂直 退出
§5-1 直线与平面平行、两平面平行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
若一直线平行于属于定平面的一条直线,则 直线与该平面平行。 二、两平面平行 若属于一平面的相交两直线对应平行于属于 另一平面的相交两直线,则此两平面平行。
下 一 节
返 回 退 出
§5-2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两平面的交线
直线和平面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它是直线和平面 的共有点。它既属于直线又属于平面。 两平面相交,交线是一直线。这条直线为两平面 的共有线。欲找出这一交线的位置,只要找出属 于它的两点(获找出一点一方向)就可以了。 一、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二、一般位置平面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三、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四、两个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建筑制图官方课件] 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位置关系

[建筑制图官方课件] 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位置关系

第五章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关系§5-1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
§5-2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
§5-3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交
§5-4 换面法
§5-1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平行一、直线与平面相互平行
一直线只要平行于平面上的任一直线,它必平行于该平面。

⒈直线与一般面相互平行
直线与平面平行过一点作水平线平行于平面
⒉直线与投影面垂直面相互平行
二、两平面相互平行
从几何学知道,一个平面如果有两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个平面上的两相交直线,则这两个平面相互平行。

§5-2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垂直一、直线与平面相互垂直
二、两平面相互垂直
§5-3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交一、直线与投影面垂直面相交
§5-4 换面法
例求平面ABC与平面ABD夹角的实大
两三角形有一公共边AB,只要把直线AB变换为投影面的垂直线即可得夹角的实际大小θ
两次换面,第一次变换使直线AB为投影面平行线,
第二次变换使直线AB为投影面垂直线
两平面的
夹角。

工程制图 2.5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工程制图 2.5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通过重影点判别可见性。

例:求直线MN与平面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b B K A m m a
2 ●

n
a
1(2)

k ●
c c

N
C
M 2
m
c
1 a
n H
k 1 b
b k
n
2、直线为特殊位置
m b k a n b k● 2 m(n)
● ●
c

1(2)

c

kHale Waihona Puke 1(2) A N Cb
k m (n) c H

c
a
a
1
3、一般位置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一般位置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辅助平面法:过直线作一特殊位置的平面, 先求两平面的交线, 再求交线与已知直线的交点, 此交点即为直线与平面的交点。
PV a’ d’ m’ k’ c’ n’ e’ d n c
1、平面为特殊位置 例:求直线MN与平面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 空间及投影分析 b n 平面ABC是一铅垂面, 其水平投影积聚成一条直 k 1(2) 线,该直线与mn的交点即 a ● 为K点的水平投影。 c m 作 图 ① 求交点 m ●2 c ② 判别可见性 ● 由水平投影可知,KN b k 1 a n 段在平面前,故正面投 影上kn为可见。
有无数解
b
n a

mc
例2:过M点作一正平线MN平行于平面 ABC。
b cm

n
a
a b
c
唯一解

m
n
例 3
不平行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习题集全解

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习题集全解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课程习题集第二章制图基本知识1. 结合圆弧连接的画图方法,抄画如下图所示的平面图形,不需标注尺寸。

第四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1. 已知下列各点的两面投影,求出第三投影。

2. 已知两点A(10,20,15)、B(15,0,20),求其三面投影。

3. 画出直线AB的第三投影,并判别它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4. 已知线段两端点A(25,10,5)、B(5,20,25),画出其三面投影,并求AB实长及其对水平投影面的倾角。

5. 判别AB和CD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必要时由作图结果去判别)。

6. 过A点作直线AB与CD相交,交点B距H面20。

7. ABC上作一点K,使距H面15,距V面18。

8. 已知线段DE ABC,求DE的正面投影。

第五章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关系1. 过D 点作平面平行于 ABC 。

2. 过A 点作 ABC 平行于DE 。

3. 求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并判别可见性。

4. 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5. 求两平面的交线KL,并判别可见性。

6. 已知形体的三个投影,求出其表面上点A、B、C、D的另两面投影。

第七章截交线和相贯线1. 完成带切口形体的三面投影。

(1)(2)(3)(4)2. 完成带切口形体的三面投影。

(1) (2)(3) (4)(5) (6)3. 完成带切口形体的三面投影。

(1) (2)(3) (4)4. 求形体的相贯线。

(1)标出最右、最前点B 。

(2)标出最前点A 、最后点B 、最高点C 、最低点D 。

5. 求形体的相贯线。

(1)(2)第九章轴测投影1. 已知形体的两个投影,画出正等轴测图。

2. 已知形体的两个投影,画出正等轴测图。

3. 已知形体的两个投影,画出斜二测图。

4. 根据形体的投影画正等轴测图。

(1)(2)第十章建筑施工图1. 在首层平面图(1:100)上,完成下列各项内容。

(1) 标出各承重构件的纵向和横向轴线编号;(2) 标出轴线间尺寸和总尺寸,以及室内地面标高(房地面为零点,门厅低20mm);(3) 补画门的图例(外门用双扇平开门,其余用单扇平开门),并标出各门窗编号;(4) 画出楼梯首层图例(梯级宽1500mm,踏步宽250mm,起步线在图中).2. 下图是侧立面图作了1-1剖视图,在图上补画。

机械制图_5_直线、平面间的相对位置

机械制图_5_直线、平面间的相对位置
12/45
Liu Wei,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两平面相交其交线为直线;交 几何特性是: 线是两平面的共有线;交线上 的点都是两平面的共有点。 推断 两平面相交的问题
2. 两平面相交
两组直线与平面相交的问题
需要解决:
三面共点的思想可有效 地用于求两平面的交线。
交线的求解方法: ⑴ 确定两平面的两个共有点; ⑵ 确定一个共有点及交线的方向。 判别可见性,即平面间的遮挡关系,交线是可见性的分界线
b' f'
空间分析:
a'
e' x a e
k’
l’
d'
c' c o
A E K B F L D C
k
f
l

d
前,可见
b V 面投影
a b
c
k l
投射方向
作图步骤 1) 用面上取线的方法求交线 2) 可见性:根据空间位置关系判别。其余部分可由推理得出可见性。
Chapter 5 Positions between Lines and Planes
B K A
(D )
a' E C d' x d b
e'
c' o
怎么求? 辅助平面法
就是用辅助平面将一般位置直线与平面的求交问题,转 变为在同一平面内求两直线交点的问题,从而使原问题得到求解的方法。 下面通过例子说明如何使用辅助平面法
Chapter 5 Positions between Lines and Planes
c e m
9/45
h
求解步骤 作辅助线EK//AC 结论
a

工程制图课程案例-第5章-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相对位置

工程制图课程案例-第5章-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相对位置

➢5. 1 平行问题
• 直线与平面平行 • 两平面平行
⒈ 直线与平面平行
A
B 若:AB∥CD
C
则:AB∥P
D
几何条件:
P
若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 则该直线与该平面平行。这是解决直线与平面平行作 图问题的依据。 有关线、面平行的作图问题有:
判别已知线面是否平行; 作直线与已知平面平行; 包含已知直线作平面与另一已知直线平行。
[例1] 试判断直线AB是否平行于定平面
g f
f g
结论:直线AB不平行于定平面
[例2] 过M点作直线MN平行于平面ABC。
b
d
n
c m
a

X
b
d
n
a

m
c
有无数解
[例3] 过M点作直线MN平行于V面和 平面 ABC。
b
正平线
d
c m
n
a

X
c
a
d
m●
n
b
唯一解
[例4] 试过点K作水平线AB平行于ΔCDE平面
的一切直线。
n
V C
A
k a
e
c b
d
E
X
O
B
D
a
kd
ec
b
H
n
定理1: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则直线的水平投影必垂直于属
于该平面的水平线的水平投影;直线的正面投影必垂直
于属于该平面的正平线的正面投影。
n
V
f
A
C
E
D
a
B Xd
a d H
c b
f c b

05第五章 相对论

05第五章 相对论

第5章 相对论基础5-1 相对性原理1.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一切彼此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系,对于描写机械运动的力学规律来说是完全等价的,并不存在任何一个比其它惯性系更为优越的惯性系,与之相应,一个惯性系的内部所作的任何力学的实验都不能够确定这一惯性系本身是在静止状态,还是在作匀速直线运动。

●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解释:在一个惯性参照系K 中,质点的质量、位矢、速度、加速度和质点所受的力分别为:Fa v r m ,,,,,在另一个相对于参照系K 以速度R v 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惯性参照系K '中,该质点的质量、位矢、速度、加速度和质点所受的力分别为:F a v r m ''''' ,,,,。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指出,无论在参照系K 中,还在在参照系K '中,描写机械运动的力学规律的牛顿定律应该具有相同的形式:在参照系K 中:a m F =在参照系K '中:a m F ''='● 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来源:在经典力学的时空观是绝对时空观,绝对时空观得到的坐标变换为伽利略坐标变换,由伽利略坐标变换得到,在参照系K 和参照系K '中的加速度相等,经典力学认为,在参照系K 和K '中,质点的质量和所受的力都相等,所以在参照系K 和K '中描写机械运动的力学规律的牛顿定律具有相同的形式,所以经典力学的概念满足伽利略相对性原理。

伽利略坐标变换:t v r r R -=',t t ='得加速度变换为:a a=' 经典力学认为:m m =',F F ='所以由参照系K 中的牛顿定律:a m F =可以推出参照系K '中的牛顿定律:am F ''=' 两个参照系中的牛顿定律形式相同2. 洛伦兹坐标变换● 洛伦兹坐标变换的来由:根据伽利略坐标变换,电磁学方程在参照系K 和K '中具有不同的形式,电磁学方程不满足相对性原理,为了使电磁学方程满足相对性原理,洛伦兹提出了洛伦兹坐标变换。

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平面和直线之间的相对位置。

在几何学中,平面和直线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它们的位置关系对于解决几何问题和应用数学具有重要意义。

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 直线在平面内当一条直线完全位于一个平面内时,我们称这条直线在这个平面内。

这种情况下,直线和平面之间没有交点,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是平行的。

2. 直线与平面相交当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相交时,它们会在某个点上相交。

这个点称为交点。

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是相交的。

在这种情况下,直线和平面的交点是唯一的。

3. 直线与平面平行当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没有交点时,我们称这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

在这种情况下,直线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是平行的。

平行的直线和平面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

4. 平面与平面相交当两个平面相交时,它们会在某条直线上相交。

这条直线称为交线。

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是相交的。

在这种情况下,平面和平面的交线是唯一的。

5. 平面与平面平行当两个平面没有交点时,我们称这两个平面平行。

在这种情况下,平面和平面的位置关系是平行的。

平行的平面之间的距离是恒定的。

以上是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主要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计算两个平面的交线时,我们可以使用向量法或者解方程组的方法来求解。

总之,平面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是几何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对于解决几何问题和应用数学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掌握各种情况下的计算方法和应用技巧,以便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

工程制图

工程制图

l
解题完毕
一、特殊位置平面与直线或平面相交

利用积聚性投影作图 例4 求两平面△EFG 和□ABCD 的交线。
d' e' a' f' b' d k b l f c g o k
L l’
c' g'
k’
分析: △EFG 为水平面; 交线的V 投影已知;根据从 属性,求交线的H 投影。
x e
a
一、特殊位置平面与直线或平面相交
B
已知平面
辅助平面法作图过程:
1.包含直线作辅助平面;
K
A
(D )
E
2.求辅助平面与已知平面的交 线;
C
交点 已知直线
3.求交线与已知直线的交点。
特殊位置平面
辅助平面
二、一般位置直线和平面相交

B K
(D )
辅助平面法 引:求直线DE 与平面△ABC 的交点。 作图过程:
1.包含直线DE 作正垂面P (或铅垂面);
第五章 直线与平面 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5-1 平行问题
§5-2 相交问题 §5-3 垂直问题 §5-4 综合问题解题示例
按 ESC 键结束放映
§5-1 平行问题
一、直线和平面平行
二、平面与平面平行
一、直线和平面平行

几何条件
如果平面P 外的一条直线AB 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 平行,那么这条直线AB 和这个平面P 平行。 ∵ L∈P ;


利用积聚性投影作图 例4 求两平面△EFG 和□ABCD 的交线。
H 投影投
射方向Biblioteka d' f' b' d

画法几何与土木建筑制图 第5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画法几何与土木建筑制图 第5章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一、特殊平面与一般直线相交 二、特殊直线与一般平面相交 三、特殊平面与一般平面相交
直线与平面不 平行时即相交, 交点是直线与平 面的共有点;
两平面不平行 时必相交,其交 线是两平面的共 有线。
一、特殊平面与一般位置直线相交
例3 求铅垂面ABC与直线DE的交点K
分析: 利用平面H面投影的积聚性确定交点的一个投 影,根据点在线上求出交点的另一投影。
几何条件 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
交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L
A
D
C
B
1、 特殊位置的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关系
c' d' r'
X c
RH
水平线 d
a' 正平线
PV
b' X
p
b
a
2、 一般位置的直线与平面的垂直关系
●由于直线和平面处于一般位置时,其垂线也处于一 般位置,此时,线面的垂直关系(直角)不能直接反 映出来,因此要利用平面内的水平线和正平线确定垂 直线的投影方向。
二、平面与平面平行的的投影特性
几何条件:当一平面内的相交两直线对应地平行另一 平面内的相交两直线,则两平面平行。
V
A
E
X
B
F
C
G
a'
e'
b' c'
f' g'
a e
b
f
立体图
c
g
投影图
例2:判断两平面(四边形与AB×AC)是否平行
c' c1'
a1' b'
b1' X
b b1
a1 c

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

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

k1
求辅助平面与已知平面的交线; d`
求交线与已知直线的交点;
a`
c’
m` l’
k’
X c
a
dk
l
m`
包含直线DE作一铅垂面
e` b`
e
b
2、一般位置平面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g’
转化为求二次一般位置直线
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d`
包 含 直 线
DE 作X 正 垂 面
a` m`
a
m
d
g
c’
包含直线GF
作正垂面
第五章 几何元素的相对位置
§5-1平行问题
1、直线与平面平行
几何条件:一直线与平面上的某一直线平行,则直线和平
面相互平行。
例1 已知面△ABC及空 间一点M,过M作一直线 与△ABC平行。
a’
X
例2 过M作一直线,使
此直线// △ABC//V
a

b’ m’
c’ c
m b
b’ m’
c’ a’ X
c a
m b
2、平面与平面平行
几何条件:一平面上相交两直线对应地平行另一平面上相
交两直线,则此两平面平行。
b’
m’
例3 过点M作一平面与△ABC平行 例4 判断一下两平面是否平行
a’ X
a
c’ c
m b
§5-2 相交问题
一、利用积聚性求交点或交线
1、特殊位置平面与一般位置直线相交
交点是平面和直线的共有
f
k
b
a
d
3、求含有特殊位置平面在内的面面相交交线的投影
转化为求二次一般位置直线
c’
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第五章 直线、平面的相对位置

第五章  直线、平面的相对位置

本章讨论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关系及其投影,包括以下内容:1)平行关系:直线与平面平行,两平面平行;2)相交关系:直线与平面相交,两平面相交;3)垂直关系:直线与平面垂直,两一般位置直线垂直和两平面垂直。

§1 平行关系1.1 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几何条件是:如果平面外的一直线和这个平面上的一直线平行,则此直线平行于该平面。

由于EF∥BD,且BD 是ABC 平面上的一直线,所以,直线EF平行于ABC 平面。

[例1]试过K点作一水平线,使之平行于△ABC。

先在△ABC上作一水平线AD;再过点K,作kl∥ad,k′l′∥a′d′,则直线KL为所求。

[例2]试过K 点作一正平线,使之平行于P 平面。

因P V 是P 平面上特殊的正平线,所以过点K 作KL ∥P V ,即作k ′l ′∥PV ,kl ∥X 轴,则直线KL 为所求。

[例3]试过K 点作一铅垂面P (用迹线表示),使之平行于AB 直线。

由于铅垂面的H 投影为一直线,故若作铅垂面平行于AB 直线,则P H必平行于ab 。

因此,过k 作P H ∥ab ;过P X 作P V ⊥X 轴,则P 平面为所求。

1.2 平面与平面平行两平面相平行的条件是:如果一平面上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于另一平面上的两条相交直线,则此两平面平行。

两平行平面和第三个平面相交,其交线一定互相平行。

因此,两平行平面的同面迹线一定平行。

如果两平面的两对同面迹线分别互相平行,则不能肯定两平面是互相平行的。

如果平面的两条迹线是平行直线时,则一般要看第三个投影才能确定。

P 平面平行于Q 平面P 平面不平行于Q 平面[例1]过点K 作一平面,使之与AB、CD两平行直线表示的平面平行1:在AB、CD 平面上,作一条和AB、CD 不平行的辅助线,如AC ;2:过K 作KL∥AB ;3:过K 作KM∥AC ,则平面LKM即为所求。

[例2]过K 点作Q 平面(用迹线表示),使之平行于P 平面。

第5章直线定向及距离测量讲解

第5章直线定向及距离测量讲解

第五章直线定向确定地面上两点之间的相对位置,仅知道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是不够的,还必须确定此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

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度积为直线定向。

第一节直线定向一、标准方向的种类1.真子午线方向通过地球表面某点的真子午线的切线方向,称为该点的真子午线方向,真子午线方向是用天文测量方法或用陀螺经纬仪测定的。

2.磁于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是磁针在地球磁场的作用下,磁针自由静止时其轴线所指的方向。

磁子午线方向可用罗盘仪测定。

3.坐标纵轴方向第一章已述及,我国采用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每一6°带或3°带内都以该带的中央子午线为坐标纵轴,因此,该带内直线定向,就用该带的坐标纵轴方向作为标准方向。

如假定坐标系,则用假定的坐标纵轴(X轴)作为标准方向。

二、表示直线方向的方法测量工作中,常采用方位角来表示直线的方向。

由标准方向的北端起,顺时针方向量到某直线的夹角,称为该直线的方位角。

三、几种方位角之间的关系1.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的关系由于地磁南北极与地球的南北极并不重合,因此,过地面上某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磁子午线方向常不重合,两者之间的夹角称为磁偏角δ,磁针北端偏于其子午线以东称东偏,偏于其子午线以西称西偏。

直线的真方位角与磁方位角之间可用下式进行换算δ东偏取正值,西偏取负值。

我国磁偏角的变化大约在十6°到一10°之间。

2.真方位角与坐标方位角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中述及,中央于午线在高斯平面上是一条直线,等角投影就是正形投影。

所谓,正形投影,就是在极小的区域内椭球面上的图形投影后保持形状相似。

即投影后角度不变形。

按投影带不同通常分为6度带和3度带。

作为该带的坐标纵轴,而其它于午线投影后为收敛于两极的曲线,地面点M、N等点的真子午线方向与中央于午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子午线收敛角γ,γ角有正有负。

在中央于午线以东地区,各点的坐标纵轴偏在真子午线的东边,γ为正值;在中央于午线以西地区,γ为负值。

工程制图之直线与平面 平面与平面相对位置

工程制图之直线与平面 平面与平面相对位置
返回
A

A

D

两平面垂直
D

两平面不垂直
反之,两平面相互垂直,则由属于第一个平面的任意一点向第二个 平面作的垂线必属于第一个平面。
例1:平面由 BDF给定,试过定点K作平面的垂面。
h’ f’
c’
g’
k’
a’
b’
d’
a d
f c b
k g
h
返回
例2 、试判断 ABC与相交两直线KG和KH所给定的平面是否垂直。
a’ e’
f
2
a
b k
1
c
e
返回
例2 求直线EF与一般位置平面ΔABC的交点K。
f’
c’
b’ PH f
2’ k’
1’
a’ e’
步骤:
1、 过EF作铅垂面P。 2、求P平面与ΔABC 的交线ⅠⅡ。
3、求交线ⅠⅡ 与EF 的交点K。
a
1
b
k 2
c
e
返回
六、两一般位置平面相交求交线的方法
B M
K A
L F
点Ⅰ在FH上,点Ⅱ在BC上,点Ⅰ 在上,点Ⅱ在下,故fh可见,n2 不可见。
返回
五、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M
A
例题1
C
例题2
B
N
判别可见性
返回
例1 求直线EF与一般位置平面ΔABC的交点K。
QV
c’
f’ 1’
k’ b’
2’
步骤:
1、 过EF作正垂面Q。 2、求Q平面与ΔABC 的交线ⅠⅡ。 3、求交线ⅠⅡ与EF 的交点K。
返回
例:求两平面的交线MN并判别可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题 例题7] 平面由∆ BDF给定,试过定点K作平面的法线。 例题
n′
c′ a′ k′
k a c n
[例题 例题8] 试过定点K作特殊位置平面的法线。 例题
h′ h′ h′
h h
(a) (b)
h
(c)
[例题 例题9] 平面由两平行线AB、CD给定,试判断直线MN是否垂 例题 直于该平面。
e′
c′ a′
a c
g
h
[例题 例题13] 试判断∆ ABC与相交两直线KG和KH所给定的平面是否 例题 垂直。
f′ d′
f d
结论:因为AD直线不在∆ ABC平面上,所以两平面不垂直。
[例题 例题14] 试过定点A作直线与已知直线EF正交。 例题
分析 过已知点A作平面垂直于已知直线EF,并交于点K,连接AK,AK 即为所求。 A
两平面相交,判别可见性
1′ ( ) 2′
3′
4′
2
3 4
( )
利 用 重 影 点 判 别 可 见 性
1
[例题 例题6] 试过K点作一直线平行于已知平面∆ABC,并与直线 例题 EF相交

分析
过已知点K作平面P平行于∆ ABC;直线EF与平面P交于H; 连接KH,KH即为所求。
K F H E
作图 PV m′
PV n′
2′
k′ l′ e QV
1′
m′
两一般 位置平面相 交,求交线 步骤: 1.用求直线 与平面交点 的方法,作 出两平面的 两个共有点K、 E。 2.连接两个 共有点,画 出交线KE。
2
m e k l
1
示意图
n
两一般位置平面相交求交线的方法 示意图
B M
K
A L
F N
C 利用求一般位置线面交点的方法找出交线上的两个点,将其 连线即为两平面的交线。
1′ (2′)
Ⅱ Ⅰ Ⅲ
Ⅳ 3
( 4)
利 用 重 影 点。 判 别 可 见 性
六、两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求两平面交线的问题可以看作是求两个共有点的问题, 因而可利用求一般位置线面交点的方法找出交线上的两个点 ,将其连线即为两平面的交线。 两一般位置平面相交求交线 判别可见性 例题6 示意图
求两平面的交线
一般位置平面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m′
M B K P
b′ f′ n′ k′ l′ a′ a l
c′
A L
F N m C c PH f n b k a l
m k b f c n
判断平面的可见性
结果
判断平面的可见性
五、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以正垂面为辅助平面求线面交点 示意图 以铅垂面为辅助平面求线面交点 示意图 判别可见性 示意图
§5-1 直线与平面平行 • 两平 面平行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 几何条件 若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则该直线与该 平面平行。这是解决直线与平面平行作图问题的依据。 有关线、面平行的作图问题有:判别已知线面是否平行;作直线与已 知平面平行;包含已知直线作平面与另一已知直线平行。 例题1 例题2
第五章 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两平面的相对位置
基本要求
§5-1 直线与平面平行 • 两平面平行
§5-2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 • 两平面的交线
§5-3 直线与平面垂直 • 两平面垂直
基本要求
(一)平行问题 1.熟悉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几何条件; 2.熟练掌握线、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投影特性及作图方法。 (二)相交问题 1.熟练掌握特殊位置线、面相交(其中直线或平面的投影具有积聚 性)交点的求法和作两个面的交线(其中一平面的投影具有积聚性)。 2.熟练掌握一般位置线、面相交求交点的方法;掌握一般位置面、 面相交求交线的作图方法。 3.掌握利用重影点判别投影可见性的方法。 (三)垂直问题 掌握线面垂直、面面垂直的投影特性及作图方法。 (四)点、线、面综合题 1.熟练掌握点、线、面的基本作图方法; 2.能对一般画法几何综合题进行空间分析,了解综合题的一般解题 步骤和方法。
2′
k′
1′
PH
1
k
示意图
2
以铅垂面为辅助平面求线面交点 示意图 M
A
K E
F
C
B N
过MN作铅垂面P
直线EF与∆ ABC相交,判别可见性。 f′
( 2′ ) 1′
4′
k′ 利 用 重 影 点 判 别 可 见 性
3′
e′
2
k (3 ) 4 1
示意图 e
直线EF与平面∆ ABC相交,判别可见性示意图
结论:因为PH平行SH,所以两平面平行
§5-2 直线与平面的交点、两平 面的交线
一、直线与平面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二、两平面的交线是直线 三、特殊位置线面相交 四、一般位置平面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五、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六、两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一、直线与平面相交
A K
B
直线与平面相交只有一个交点,它是直线与平面的共有点。
二、平面与平面平行 几何条件 若一个平面内的相交二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内的相交二直线对应 平行,则此两平面平行。这是两平面平行的作图依据。 两面平行的作图问题有:判别两已知平面是否相互平行;过一点作一 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已知两平面平行,完成其中一平面的所缺投影。 例题3 例题4 例题5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
f′
e f
[例题 例题11] 试过点N作一平面,使该平面与V面的夹角为60 °, 例题 与H面的夹角为45 °。
分析:平面的法线与平面的最大斜度线对同一投影面的夹角互为余角
作图过程 m′ k′ |zM-zN| n′ mn n k |yM-yN| m h mn |zM-zN| h′
直径任取
m′n′
若一直线平行于属于定平面的一直线,则该直线与平面平行
[例题 例题1] 例题
试判断直线AB是否平行于定平面
g′
f′
f
g
结论:直线AB不平行于定平面
[例题 例题2] 例题
试过点K作水平线AB平行于∆CDE平面
f′
b′
a′
a
b f
二、两平面平行
E
B A D
F
C
若属于一平面的相交两直线对应平行于属于另一平面的相交两 直线,则此两平面平行
|yM-yN|
30° 45° NM
两平面垂直的几何条件
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定平面,则包含这条直线的所有平面 都垂直于该平面。 A
D
反之,两平面相互垂直,则由属于第一个平面的任意一 点向第二个平面作的垂线必属于第一个平面。
两平面垂直
两平面不垂直
[例题 例题12] 平面由∆ BDF给定,试过定点K作已知平面的垂面。 例题 h′ g′
E
K F
作图
2′
k′
f′
2′
1′
PV e′ e
1′
a′
2
k
2
a
f 1
1
本章结束
[例题 ] 例题3 例题
试判断两平面是否平行
s′ n′ r′
m′
n m s
r
结论:两平面平行
[例题 例题4] 已知定平面由平行两直线AB和CD给定。试过 例题 点K作一平面平行于已知平面 。 s′ m′ n′ r′ r n m f e k s f′ k′ e′
[例题 例题5] 例题
试判断两平面是否平行。
二、平面与平面相交
M
K F
N L
两平面的交线是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为两平面所共有
三、特殊位置线面相交
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判断直线的可见性 特殊位置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
直线与特殊位置平面相交
b′ a′ m′ c′ a k m 由于特殊位置平面的某个投影有积聚性,交点可直接求出。 b c n k′ n′
以正垂面为辅助平面求线面交点
QV
1′
k′
步骤: 1.过EF作正 垂平面Q。 2.求Q平面与 ∆ABC的交线 ⅠⅡ。 3.求交线 ⅠⅡ与EF的交 点K。
2′
2
k
示意图
1
以正垂面为辅助平面求线面交点 示意图
A
M
C
B N
过MN作正垂面Q
以铅垂面为辅助平面求线面交点。
步骤: 1.过EF作铅 垂平面P。 2.求P平面与 ∆ABC的交线 ⅠⅡ。 3.求交线 ⅠⅡ与EF的交 点K。
例题13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几何条件: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则必垂直于属于该 平面的一切直线。
定理1 若一直线垂直于一平面、则直线的水平投影必垂直于属 于该平面的水平线的水平投影;直线的正面投影必垂直于属于 该平面的正平线的正面投影。 n′ k′
k n
定理2(逆) 若一直线的水平投影垂直于属于平面的水平线的 水平投影;直线的正面投影垂直于属于平面的正平线的正面投 影,则直线必垂直于该平面。
1′ n′ 2′ h′
1.过点K作平面 KMN//∆ ABC平面。 2.求直线EF与平面 KMN的交点H 。 3 3.连接KH,KH即 KH KH 为所求。
h n
2
m 1
直线与平面垂直、 §5-3 直线与平面垂直、两平面垂直
一、直线与平面垂直 几何条件 定理1 定理2 例题7 例题8 例题9 例题10 二、两平面垂直 几何条件 例题11 例题12
判断直线的可见性
b′ a′ m′ c′ a k m
特殊位置线面相交,根据平面的积聚性投影,能直接判别直线的可见性。
n′
k′
n b c
求铅垂线EF与一般位置平面△ABC的交点并判别 其可见性。
k' 1' (2' )2 Nhomakorabeak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