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必修1 集合的基本运算
第三节 集合的基本运算(必修1第一章)
第三节集合的基本运算知识清单1.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B A ,读作:“A 并B ”,即}{B x A x x B A ∈∈=,或 .2.交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交集.记作:B A ,读作:“A 交B ”,即}{B x A x x B A ∈∈=,且 .3.补集一般的,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到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 .对于一个集合A ,由全集U 中所有不属于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记作A C U ,即}{A x U x x A C U ∉∈=,且.4.图示表达交集并集补集AC U }{B x A x x B A ∈∈=,且 }{B x A x x B A ∈∈=,或 }{A x U x x A C U ∉∈=,且5.一些常见结论(1)A B A = 或B B A = B A ⊆⇒(2)B B A = 或A B A = A B ⊆⇒(3)BA B A =BA =⇒(4)BC A C B A C U U U =)(BC A C B A C U U U =)(题型训练题型一集合的并集、交集运算1.已知集合}0)2({}11{≤-=<<-=x x x B x x A ,,则B A 等于()A .}21{≤<-x x B .}10{<≤x x C .}10{<<x x D .}20{≤≤x x 2.已知集合}311{,,-=A ,}23{N x x x B ∈≤<-=,,则集合B A 中元素的个数为()A .3B .4C .5D .63.已知集合}2){(=+=y x y x M ,,}2){(=-=y x y x N ,,则集合=N M ()A .}02{,B .)02(,C .)}02{(,D .}02{==y x ,4.已知集合}32012{,,,,--=A ,}1{2A x x y y B ∈-==,,则B A 中元素的个数是()A .2B .3C .4D .55.已知}054{}42{}621{2≤--===x x x C B A ,,,,,,则=C B A )(6.已知集合}1{-==x y x A ,}1{-==x y y B ,则=B A 题型二集合的补集、综合运算7.已知全集}32{<-∈=x z x U ,}32{2<-∈=*x x N x A ,则=A C U ()A .}21{,B .}43{,C .}210{,,D .}430{,,8.已知全集}10{R x x x U ∈≤=,,}33{≤≤-=a a M ,}5{-≤=b b N ,则=)(N M C U ()A .}10335{<<-<<-x x x 或B .}335{>-<<-x x x 或C .}10335{≤<-<<-x x x 或D .}10335{<<-≤≤-x x x 或9.已知全集}43210{,,,,=U ,集合}3210{,,,=A ,}432{,,=B ,则=B C A C U U 10.已知全集R U =,集合}04{2≤-=x x M ,则=M C U 11.设全集}42{}54321{,,,,,,===N C M N M U U ,则=N 12.已知全集R U =,集合}032{}43{2>--=≤≤-=x x x B x x A ,.(1)求B A ,B A ;(2)求B A C U )(,)(B A C U .题型三Venn 图的运用13.设全集I 是实数集R .}22{-<>=x x x M 或与}31{<<=x x N 都是I 的子集(如图所示),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A .}2{<x xB .}12{<≤-x xC .}21{≤<x xD .}22{≤≤-x x 14.如图,U 是全集,S P M 、、是U 的3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A .S P M )(B .SP M )(C .S C P M U )(D .SC P M U )(15.如图,I 为全集,S P M 、、是I 的三个子集,则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是()A .SP M )(B .S C P M I )(C .S C P M I )(D .SC P M I )(16.设P M ,是两个非空集合,定义M 与P 的差集为}{P x M x x P M ∉∈=-,且,则)(P M M --等于()A .PB .PM C .PM D .M17.经调查,我班70名学生中,有37名喜欢语文,49名喜欢数学,两门都喜欢的有20名,则两门都不喜欢的学生有名.18.某班50人在一次考试中对C B A ,,三道题的作答情况如下:答错A 者17人,答错B 者15人,答错C 者11人,答错B A ,者5人,答错C A ,者3人,答错C B ,者4人,C B A ,,都答错的有1人,则C B A ,,都答对的有人.题型四由集合运算求参数19.已知集合}1{}20{2a B a A ,,,,==,若}164210{,,,,=B A ,则=a 20.已知集合}91{}412{2,,,,,+=+=x x B x x A ,若}9{=B A ,则=B A 21.已知集合}42{≤≤-=x x A ,}{a x x B ≤=,若A B A = ,则a 的取值范围是,若A B A ≠ ,则a 的取值范围是22.已知集合}11{+<<-=a x a x A ,}045{2≥+-=x x x B ,若∅=B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若∅≠B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23.已知集合}02{}31{2=+-==b ax x x B A ,,,若∅)(B A 且A B A = ,求b a ,.24.已知集合}019|{22=-+-=a ax x x A ,}065|{2=+-=x x x B ,}082|{2=-+=x x x C ,若∅≠B A 且∅=C A ,求a 的值.25.已知集合}05)1(2{}023{222=-+++==+-=a x a x x B x x x A ,.(1)若}2{=B A ,求a 的值;(2)若A B A = ,求a 的取值范围.26.已知集合}121{},43{+≤≤-=≤≤-=m x m x B x x A .(1)若B B A = ,求m 的取值范围;(2)若∅=B A ,求m 的取值范围.综合训练1.已知全集Z U =,集合}102{Z x x x A ∈≤≤-=,,}82{N x x x B ∈≤≤-=,,则集合B C A U 中的元素个数为()A .7B .6C .5D .42.已知全集}4321{,,,=U ,集合}034|{2=+-=x x x M ,集合}065|{2=+-=x x x N ,则集合=)(N M C U ()A .}4{B .}21{,C .}421{,,D .}431{,,3.定义差集}{B x A x x B A ∉∈=-,且,现有三个集合C B A 、、分别用圆表示,则集合)(B A C --可表示下列图中阴影部分的为()A .B .C .D .4.设集合}20{}31{}24{≥≤=<≤-=<≤-=x x C x B x x A 或,,,则=B C A )(5.定义}2{B y A x y x z z B A ∈∈+==*,,,若}21{}321{,,,,==B A ,则=*B A 6.已知}15{的正奇数不大于=U ,集合}155{,=N M ,J 集合}133{)()(,=N C M C U U ,集合}71{)(,=N C M U ,则集合=M ,=N 7.设B A ,是非空集合,定义)}()({B A x B A x x B A ∉∈=⊗且.已知集合}20{<<=x x A ,}0{≥=y y B ,则=⊗B A 8.设集合}87654{}654321{,,,,,,,,,,==B A ,集合S 满足A S ⊆且∅≠B S ,则这样的集合S 的个数是9.已知集合}61{≤≤-=x x A ,集合}121{+≤≤-=m x m x B .(1)当2=m 时,求)(B C A B A R ,;(2)若A B A =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0.已知集合}52)({2++==x x y y x M ,,}1)({+==ax y y x N ,.(1)若N M 中有两个元素,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2)若N M 中仅有一个元素,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1.已知集合}034|{2=+-=x x x A ,}01|{2=-+-=m mx x x B ,}0122|{2=+-=ax x x C ,且A C A B B A == ,,求实数m 的值及实数a 的取值范围.12.对于正整数集合)3(}{21≥∈⋅⋅⋅=n N n a a a A n ,,,,,如果去掉其中任意一个元素i a (=i 1,2,…,n )之后,剩余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都能分为两个交集为空集的集合,且这两个集合的所有元素之和相等,就称集合A 为“和谐集”.(1)判断集合}54321{,,,,是否是“和谐集”(不必写过程);(2)请写出一个只含有7个元素的“和谐集”,并证明此集合为“和谐集”;(3)当n =5时,集合}{54321a a a a a A ,,,,=,求证:集合A 不是“和谐集”.第三节集合的基本运算参考答案题型一集合的并集、交集运算1-4B ,C ,C ,B5.}421{,,6.}0{≥x x 题型二集合的补集、综合运算7-8D ,A9.}410{,,10.}22{><x x x ,或11.}531{,,12.(1)}4313{≤<-<≤-=x x x B A ,或 ,RB A = (2)}43{)(>-<=x x x B AC U ,或 ,}4313{)(>≤≤--<=x x x x B A C U ,或,或 题型三Venn 图的运用13-18C ,C ,C ,B17.418.18题型四由集合运算求参数19.4=a 20.}94235{,,,,---21.44<≥a a 、22.3232><≤≤a a a 或、23.11==b a ,或93==b a ,或32==b a ,24.2-=a 25.(1)31-=-=a a 或(2)3-≤a 26.(1)23≤m (2)52>-<m m 或综合训练1-3D ,C ,A4.}34{<≤-x x 5.}76543{,,,,6.}151195{}15751{,,,、,,,==N M 7.}20{≥=x x x 或8.569.(1)}51{≤≤=x x B A ,}6511{)(≤<<≤-=x x x B C A R ,或 (2)2502≤≤-<m m 或10.(1)62>-<a a 或(2)26-==a a 或11.42==m m 或,22<<-a 12.(1)不是(2)}131197531{,,,,,,(3)证明略。
高中数学(新人教A版)必修第一册:集合的基本运算【精品课件】
的交集仍存在,此时A∩B=∅.
(三)交集
【做一做】
【探究2】
已知集合A={0,2},B={-2,-1,0,1,2},
则A∩B=(
)
A.{0,2}
C.{0}
B.{1,2}
D.{-2,-1,0,1,2}
交集的性质:
[答案]
A
①A∩B=B∩A;②A∩A=A;
③A∩∅=∅; ④若A⊆B,则A∩B=A;
(四)集合的交并运算
【巩固练习1】
(1) 已知集合A={x|(x-1)(x+2)=0},B={x|(x+2)(x-3)=0},则集合A∪B是(
A.{-1,2,3}
B.{-1,-2,3}
C.{1,-2,3}
D.{1,-2,-3}
(2) 若集合A={x|-2≤x<3},B={x|0≤x<4},则A∪B=________.
⑤(A∩B)⊆A;(A∩B)⊆B.
(四)集合的交并运算
1.集合的并集运算
例1.
(1)设集合M={x| 2 +2x=0,x∈R},N={x| 2 -2x=0,x∈R},则M∪N=(
A.{0}
B.{0,2} C.{-2,0} D.{-2,0,2}
(2)已知A={x|x≤-2,或x>5},B={x|1<x≤7},求A∪B。
(2)在解决问题时,用到了哪些数学思想?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本小节内容选自:
《普通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人教A版(2019)
第一课时
课时内容
集合的并集、交集运算
集合的补集、综合运算
所在位置
教材第10页
高中数学必修一 讲义 专题1.5 集合的基本运算-重难点题型精讲(学生版)
专题1.5 集合的基本运算-重难点题型精讲1.并集的概念及表示2.交集的概念及表示温馨提示:(1)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还是一个集合.(2)对于A∪B,不能认为是由A的所有元素和B的所有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因为A与B可能有公共元素,每一个公共元素只能算一个元素.(3)A∩B是由A与B的所有公共元素组成,而非部分元素组成.3.并集、交集的运算性质4.全集(1)定义: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2)符号表示:全集通常记作U.5.补集温馨提示:∁U A的三层含义:(1)∁U A表示一个集合;(2)A是U的子集,即A⊆U;(3)∁U A是U中不属于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题型1 并集的运算】【例1】(2022•河南模拟)已知集合A={x|﹣2<x<3},集合B={x|1﹣x>﹣1},则集合A∪B=()A.(2,3)B.(﹣2,2)C.(﹣2,+∞)D.(﹣∞,3)【变式1-1】(2022•东城区校级三模)已知集合A={x|﹣1<x<1},B={x|0≤x≤2},则A∪B=()A.{x|0≤x<1}B.{x|﹣1<x≤2}C.{x|1<x≤2}D.{x|0<x<1}【变式1-2】(2022春•乐清市校级期中)设集合A={2,3},B={x|2<x<4},则A∪B=()A.{3}B.{2,3}C.(2,3)D.[2,4)【变式1-3】(2022春•平罗县校级期中)已知集合M={x|﹣1<x<1},N={x|0<x<2},则M∪N等于()A.(0,1)B.(−1,2)C.(−1,0)D.(1,2)【题型2 交集的运算】【例2】(2022•金东区校级模拟)设集合A={x|x≥2},B={x|﹣1<x<3},则A∩B=()A.{x|x≥2}B.{x|x<2}C.{x|2≤x<3}D.{x|﹣1≤x<2}【变式2-1】(2022•金凤区校级三模)已知集合A={x|1<x﹣1≤3},B={2,3,4},则A∩B=()A.{2,3,4}B.{3,4}C.{2,4}D.{2,3}【变式2-2】(2022•浙江学业考试)已知集合P={0,1,2},Q={1,2,3},则P∩Q=()A.{0}B.{0,3}C.{1,2}D.{0,1,2,3}【变式2-3】(2022•巴宜区校级二模)集合A={x∈Z|x<2},B={﹣1,0,1,2,3},则A∩B=()A.{﹣1,0,1,2}B.{﹣1,0,1}C.{0,1}D.{1}【题型3 由集合的并集、交集求参数】【例3】(2021秋•宜宾期末)已知集合A={x|2<x<4},B={x|a﹣1≤x≤2a+1,a∈R}.(1)若a=1,求A∪B;(2)若A∩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变式3-1】(2021秋•资阳期末)已知全集U=R,集合A={x|2a+1<x<2a+6},B={x|﹣4≤x≤2}.(1)若a=﹣1,求A∪B;(2)若A∩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变式3-2】(2021秋•伊州区校级期末)若集合A={x|2x﹣1⩾3},B={x|3x﹣2<m},C={x|x<5,x∈N}.(1)求A∩C;(2)若A∪B=R,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变式3-3】(2021秋•黑龙江期末)已知集合A={x|﹣2≤x≤7},B={x|m+1≤x≤2m﹣1}.(1)当用m=5时,求A∩B,A∪B;(2)若A∪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题型4 补集的运算】【例4】(2022•沈阳模拟)已知全集U={x∈N|﹣1<x≤3},A={1,2},∁U A=()A.{3}B.{0,3}C.{﹣1,3}D.{﹣1,0,3}【变式4-1】(2022•林州市校级开学)已知全集A={x|1≤x≤6},集合B={x|1<x<5},则∁A B=()A.{x|x≥5}B.{x|5<x≤6或x=1}C.{x|x≤1或x≥5}D.{x|5≤x≤6}∪{1}【变式4-2】(2022•乙卷)设全集U={1,2,3,4,5},集合M满足∁U M={1,3},则()A.2∈M B.3∈M C.4∉M D.5∉M【变式4-3】(2022•北京)已知全集U={x|﹣3<x<3},集合A={x|﹣2<x≤1},则∁U A=()A.(﹣2,1]B.(﹣3,﹣2)∪[1,3)C.[﹣2,1)D.(﹣3,﹣2]∪(1,3)【题型5 交集、并集、补集的综合运算】【例5】(2022•临沂三模)已知集合A=N,B={x|x≥3},A∩(∁R B)=()A.{﹣1,0}B.{1,2}C.{﹣1,0,1}D.{0,1,2}【变式5-1】(2022•柯桥区模拟)已知集合A={x∈R|x≤0},B={x∈R|﹣1≤x≤1},则∁R(A∪B)=()A.(﹣∞,0)B.[﹣1,0]C.[0,1]D.(1,+∞)【变式5-2】(2022•大通县三模)已知全集U={﹣1,0,1,2,3,4},集合A={x|x≤2,x∈N},B={﹣1,0,1,2},则A∪(∁U B)=()A.{0,1,2}B.{﹣1,0,1,2}C.{﹣1,0,1}D.{0,1,2,3,4}【变式5-3】(2022•义乌市模拟)已知全集U=R,集合P={x|﹣2<x<1},Q={x|x⩾0},则P∩(∁U Q)=()A.(﹣2,0)B.(0,1)C.(﹣∞,0)∪(0,1)D.(﹣∞,1)【题型6 利用集合间的关系求参数】【例6】(2021秋•沈阳期末)已知集合A={x|﹣2≤x≤5},B={x|m+1≤x≤2m﹣1},U=R.(1)若A∪∁U B=U,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若A∩B≠∅,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变式6-1】(2021秋•湖州期末)已知集合A={x|﹣3≤x≤2},B={x|2m﹣1≤x≤m+3}.(1)当m=0时,求∁R(A∩B);(2)若A∪B=A,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变式6-2】(2021秋•海东市期末)已知集合A={x|a<x<2a},B={x|x≤﹣4或x≥3}.(1)当a=2时,求A∪(∁R B);(2)若A⊆∁R B,求a的取值范围.【变式6-3】(2021秋•玉溪期末)已知集合A={x|a﹣1≤x≤a+1},B={x|x−5x+3≤0}.(1)若a=﹣3,求A∪B;(2)在①A∩B=∅,②B∪(∁R A)=R,③A∪B=B,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作为已知条件,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课件集合的基本运算_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PPT课件_优秀版
(3)(∁SA)∪(∁SB);
6
解析:
• 【解析】(1)由并集的概念可知A∪B={1,2,3,4,5,6};
•
(2)借助数轴(如图)
•
•
∴M∪N={x|x<-5或x>-3}.
• 【答案】(1){1,2,3,4,5,6} (2)A
7
方法归纳:
• 并集的运算技巧: • (1)若集合中元素个数有限,则直接根据并集的定义求解,但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
互异性. • (2)若集合中元素个数无限,可借助数轴,利用数轴分析法求解,但是要注意含“=”
用实心点表示,不含“=”用空心点表示.
8
探究一 并集的运算
9
解析:
10
探究二 交集的运算
• 【例】(1)已知集合A={x|(x-1)(x+2)=0},B={x|(x+2)(x-3)=0},则A∩B=________.
•
(2)已知集合A={x|x≥5},集合B={x|x≤m},且A∩B={x|5≤x≤6},则实数m=
________.
•
11
解析:
• 【解析】(1)A={x|x=1或x=-2},B={x|x=-2或x=3},
•
∴A∩B={-2}.
•
(2)结合数轴:
•
•
由图可知m=6.
• 【答案】(1){-2} (2)6
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x;
∴(∁RA)∩B={x|2<x<3或7≤x<10}.
由此可得:(1)(∁SA)∩(∁SB)={x|1<x<2}∪{7}.(2)∁S(A∪B)={x|1<x<2}∪{7};
(3)(∁SA)∪(∁SB)={x|1<x<3}∪{x|5≤x≤7}={x|1<x<3,或5≤x≤7};
人教版必修一:1.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一、复习回顾
1、下列四个命题 : ①0 ; ②空集没有子集; ③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 ④任何一个集合必有两个以上的子集.
A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0 B、1 C、2 D、3
2、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_(_1_)_(_2__)(3)
(1){a} {a}; (2){1, 2, 3} {3, 2,1}; (3) {0};
C、{2,3,4}
D、{x | 1≤x≤5,且x∈R},
二、新课讲解
② 数轴
A∩B={ x | x ∈A,且 x∈B}
例6、设集合A={x︱-1< x < 2 },集合B={x︱1< x < 3 }, 求A∩B.
解:A、B用数轴表示
。 。。。
-2 -1 0 1 2 3 4 5
x
A ∩ B = {x︱-1<x<2 } ∩{x︱1<x<3 }
用韦恩图表示为
A
二、新课讲解
补集运算性质
(1) 若A U , ðU A_____U (3) A ðU A _____
U (2) A ðU A =_____
A (4)
痧 U
U A _____
三、练习巩固
1、设集合M {1, 0,1},N { x | x2 x},
非空真子集为: {a}, {b}
一、复习回顾
例1、写出集合{a,b}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哪些是它的 真子集.
解:集合{a,b}的所有子集为: ,{a}, {b}, {a,b} 真子集为: ,{a}, {b}
非空真子集为: {a}, {b}
练习、写出集合{a,b,c}的所有子集.
解:集合{a,b,c}的所有子集: ,{a}, {b}, {c},
【人教版】必修一数学:04-集合的基本关系及运算:知识讲解和巩固练习_集合基本关系运算(提高版,含答案)
集合的基本关系及运算【学习目标】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一些给定集合的子集.在具体情境中,了解空集和全集的含义.2.理解两个集合的交集和并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交集与并集.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要点梳理】要点一、集合之间的关系1.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集合A 是集合B 的部分元素构成的集合,我们说集合B 包含集合A ;子集:如果集合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的元素,我们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subset).记作:A B(B A)⊆⊇或,当集合A 不包含于集合B 时,记作A B ,用Venn 图表示两个集合间的“包含”关系:A B(B A)⊆⊇或要点诠释: (1)“A 是B 的子集”的含义是:A 的任何一个元素都是B 的元素,即由任意的x A ∈,能推出x B ∈. (2)当A 不是B 的子集时,我们记作“A ⊆B (或B ⊇A )”,读作:“A 不包含于B ”(或“B 不包含A ”).真子集:若集合A B ⊆,存在元素x ∈B 且x A ∉,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proper subset).记作:A B(或B A)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2.集合与集合之间的“相等”关系A B B A ⊆⊆且,则A 与B 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A=B要点诠释: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作A A ⊆.要点二、集合的运算 1.并集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 的并集,记作:A ∪B 读作:“A 并B ”,即:A ∪B={x|x ∈A ,或x ∈B}Venn 图表示:要点诠释:(1)“x ∈A ,或x ∈B ”包含三种情况:“,x A x B ∈∉但”;“,x B x A ∈∉但”;“,x A x B ∈∈且”.(2)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出现一次).2.交集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 且属于集合B 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 与B 的交集;记作:A ∩B ,读作:“A 交B ”,即A ∩B={x|x ∈A ,且x ∈B};交集的Venn 图表示:要点诠释:(1)并不是任何两个集合都有公共元素,当集合A 与B 没有公共元素时,不能说A 与B 没有交集,而是A B =∅.(2)概念中的“所有”两字的含义是,不仅“A ∩B 中的任意元素都是A 与B 的公共元素”,同时“A 与B 的公共元素都属于A ∩B ”.(3)两个集合求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 与B 的所有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 3.补集全集: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为全集,通常记作U.补集:对于全集U 的一个子集A ,由全集U 中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complementary set),简称为集合A 的补集,记作:U U A A={x|x U x A}∈∉;即且;痧补集的Venn 图表示:要点诠释:(1)理解补集概念时,应注意补集U A ð是对给定的集合A 和()U A U ⊆相对而言的一个概念,一个确定的集合A ,对于不同的集合U ,补集不同.(2)全集是相对于研究的问题而言的,如我们只在整数范围内研究问题,则Z 为全集;而当问题扩展到实数集时,则R 为全集,这时Z 就不是全集.(3)U A ð表示U 为全集时A 的补集,如果全集换成其他集合(如R )时,则记号中“U ”也必须换成相应的集合(即R A ð).4.集合基本运算的一些结论A B A A B B A A=A A =A B=B A ⋂⊆⋂⊆⋂⋂∅∅⋂⋂,,,,A AB B A B A A=A A =A A B=B A ⊆⋃⊆⋃⋃⋃∅⋃⋃,,,,U U (A)A=U (A)A=⋃⋂∅,痧 若A ∩B=A ,则A B ⊆,反之也成立 若A ∪B=B ,则A B ⊆,反之也成立若x ∈(A ∩B),则x ∈A 且x ∈B 若x ∈(A ∪B),则x ∈A ,或x ∈B求集合的并、交、补是集合间的基本运算,运算结果仍然还是集合,区分交集与并集的关键是“且”与“或”,在处理有关交集与并集的问题时,常常从这两个字眼出发去揭示、挖掘题设条件,结合Venn 图或数轴进而用集合语言表达,增强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典型例题】类型一、集合间的关系例1. 集合{}|2,A a a k k N ==∈,集合21|1(1)(1),8n B b b n n N ⎧⎫⎡⎤==--⋅-∈⎨⎬⎣⎦⎩⎭,那么,A B 间的关系是( ).A.A B B.B A C. A =B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解析】先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B ,再判断它们之间的关系.由题意可知,集合A 是非负偶数集,即{}0,2,4,6,8,A =⋅⋅⋅.集合B 中的元素211(1)(1)8n b n ⎡⎤=--⋅-⎣⎦0()1(1)(1)()4n n n n ⎧⎪=⎨+-⎪⎩为非负偶数时,为正奇数时.而1(1)(1)4n n +-(n 为正奇数时)表示0或正偶数,但不是表示所有的正偶数,即1,3,5,7,n =⋅⋅⋅.由1(1)(1)4n n +-依次得0,2,6,12,⋅⋅⋅,即{}0261220B =⋅⋅⋅,,,,,. 综上知,B A ,应选B .【总结升华】判断两个集合间的关系的关键在于:弄清两个集合的元素的构成,也就是弄清楚集合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这就需要把较为抽象的集合具体化(如用列举法来表示集合)、形象化(用Venn 图,或数形集合表示).举一反三:【变式1】若集合{}{}|21,,|41,A x x k k z B x x l l z ==-∈==±∈,则( ). A.A B B.B A C. A =B D.A B Z =【答案】C例2. 写出集合{a ,b ,c}的所有不同的子集.【解析】不含任何元素子集为∅,只含1个元素的子集为{a},{b},{c},含有2个元素的子集有{a ,b},{a ,c},{b ,c},含有3个元素的子集为{a ,b ,c},即含有3个元素的集合共有23=8个不同的子集.如果集合增加第4个元素d ,则以上8个子集仍是新集合的子集,再将第4个元素d 放入这8个子集中,会得到新的8个子集,即含有4个元素的集合共有24=16个不同子集,由此可推测,含有n 个元素的集合共有2n个不同的子集.【总结升华】要写出一个集合的所有子集,我们可以按子集的元素个数的多少来分别写出.当元素个数相同时,应依次将每个元素考虑完后,再写剩下的子集.如本例中要写出2个元素的子集时,先从a 起,a 与每个元素搭配有{a ,b},{a ,c},然后不看a ,再看b 可与哪些元素搭配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两个特殊的子集:∅和它本身.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a b A ⊆{},,,,a b c d e ,则这样的集合A 有 个.【答案】7个【变式2】同时满足:①{}1,2,3,4,5M ⊆;②a M ∈,则6a M -∈的非空集合M 有( ) A. 16个 B. 15个 C. 7个 D. 6个 【答案】C【解析】3a =时,63a -=;1a =时,65a -=;2a =时,64a -=;4a =时,62a -=;5a =时,61a -=;∴非空集合M 可能是:{}{}{}{}{}{}3,1,5,2,4,1,3,5,2,3,4,1,2,4,5,{}1,2,3,4,5共7个.故选C.例3.集合A={x|y=x 2+1},B={y|y=x 2+1},C={(x,y)|y=x 2+1},D={y=x 2+1}是否表示同一集合? 【答案】以上四个集合都不相同【解析】集合A={x|y=x 2+1}的代表元素为x ,故集合A 表示的是函数y=x 2+1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即函数的定义域A=(,)-∞+∞;集合B={y|y=x 2+1}的代表元素为y ,故集合B 表示的是函数y=x 2+1中函数值y 的取值范围,即函数的值域B=[1,)+∞;集合C={(x,y)|y=x 2+1}的代表元素为点(x ,y ),故集合C 表示的是抛物线y=x 2+1上的所有点组成的集合;集合D={y=x 2+1}是用列举法表示的集合,该集合中只有一个元素:方程y=x 2+1.【总结升华】认清集合的属性,是突破此类题的关键.首先应当弄清楚集合的表示方法,是列举法还是描述法;其次对于用描述法表示的集合一定要认准代表元素,准确理解对代表元素的限制条件.举一反三:【变式1】 设集合{(,)|34}M x y y x ==+,{(,)|32}N x y y x ==--,则M N =( )A. {1,1}-B. {1,1}x y =-=C.(1,1)-D. {(1,1)}- 【答案】D【解析】排除法:集合M 、N 都是点集,因此MN 只能是点集,而选项A 表示二元数集合,选项B表示二元等式集合,选项C 表示区间(1,1)-(无穷数集合)或单独的一个点的坐标(不是集合),因此可以判断选D .【变式2】 设集合{|21,}M x y x x Z ==+∈,{|21,}N y y x x Z ==+∈,则M 与N 的关系是( ) A. N M Ü B. M N Ü C. N M = D. N M =∅【答案】A【解析】集合M 表示函数21,y x x Z =+∈的定义域,有{}M =整数;集合N 表示函数21,y x x Z =+∈的值域,有{}N =奇数,故选A.【高清课堂:集合的概念、表示及关系 377430 例2】【变式3】 设M={x|x=a 2+1,a ∈N +},N={x|x=b 2-4b+5,b ∈N +},则M 与N 满足( ) A. M=N B. M N C. N M D. M ∩N=∅【答案】B【解析】 当a ∈N +时,元素x=a 2+1,表示正整数的平方加1对应的整数,而当b ∈N +时,元素x=b 2-4b+5=(b-2)2+1,其中b-2可以是0,所以集合N 中元素是自然数的平方加1对应的整数,即M 中元素都在N 中,但N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x=1不在M 中,即M N ,故选B.【高清课堂:集合的概念、表示及关系 377430 例3】 例4.已知},,,0{},,,{y x N y x xy x M =-=若M =N ,则+++2()(x y x )()1001002y x y +++ = .A .-200B .200C .-100D .0【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从集合元素的三大特征入手,本题应侧重考虑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答案】D【解析】由M=N ,知M ,N 所含元素相同.由O ∈{0,|x|,y}可知O ∈若x=0,则xy=0,即x 与xy 是相同元素,破坏了M 中元素互异性,所以x ≠0.若x ·y=0,则x=0或y=0,其中x=0以上讨论不成立,所以y=0,即N 中元素0,y 是相同元素,破坏了N 中元素的互异性,故xy ≠00,则x=y ,M ,N 可写为M={x ,x 2,0},N={0,|x|,x}由M=N 可知必有x 2=|x|,即|x|2=|x| ∴|x|=0或|x|=1若|x|=0即x=0,以上讨论知不成立 若|x|=1即x=±1当x=1时,M 中元素|x|与x 相同,破坏了M 中元素互异性,故 x ≠1 当x=-1时,M={-1,1,0},N={0,1,-1}符合题意,综上可知,x=y=-1∴+++2()(x y x )()1001002y x y +++ =-2+2-2+2+…+2=0【总结升华】解答本题易忽视集合的元素具有的“互异性”这一特征,而找不到题目的突破口.因此,集合元素的特征是分析解决某些集合问题的切入点.举一反三:【变式1】设a ,b ∈R ,集合b{1,a+b,a}={0,,b}a,则b-a=( ) 【答案】2【解析】由元素的三要素及两集合相等的特征:b1{0,,b},0{1,a+b,a}a 0a b=0a∈∈≠∴+,又,∴当b=1时,a=-1,b{0,b}={0,-1,1}a∴,当b=1a时,∴b=a 且a+b=0,∴a=b=0(舍) ∴综上:a=-1,b=1,∴b-a=2. 类型二、集合的运算例 5. 设集合{}{}|3,,|31,A x x k k Z B y y k k Z ==∈==+∈,{}|32,C z z k k Z ==+∈,{}|61,D w w k k Z ==+∈,求,,,A B A C B C B D .【答案】AB AC B C ===∅,BD D =【解析】先将集合A 、B 、C 、D 转化为文字语言叙述,以便弄清楚它们的构成,再求其交集即可.集合{}|3,A x x k k Z ==∈表示3的倍数所组成的集合;集合{}|31,B x x k k Z ==+∈表示除以3余1的整数所组成的集合; 集合{}|32,C x x k k Z ==+∈表示除以3余2的整数所组成的集合; 集合{}|61,D x x k k Z ==+∈表示除以6余1的整数所组成的集合;A B A C B C ∴===∅,B D D =.【总结升华】求两个集合的交集或并集,关键在于弄清两个集合由哪些元素所构成的,因而有时需要对集合进行转化,或具体化、形象化.如本例中转化为用自然语言来描述这些集合,有利于弄清集合的元素的构成.类似地,若一个集合元素的特征由不等式给出时,利用数轴就能使问题直观形象起来.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集合M={y|y=x 2-4x+3,x ∈R },N={y|y=-x 2-2x+8,x ∈R },则M ∩N 等于( ) A. ∅ B. R C. {-1,9} D. [-1,9] 【答案】D【解析】集合M 、N 均表示构成相关函数的因变量取值范围,故可知:M={y|y ≥-1},N={y|y ≤9},所以M ∩N={y|-1≤y ≤9},选D.例6. 设集合M={3,a},N={x|x 2-2x<0,x ∈Z},M ∩N={1},则M ∪N 为( ) A. {1,3,a} B. {1,2,3,a} C. {1,2,3} D. {1,3} 【思路点拨】先把集合N 化简,然后再利用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解题. 【答案】D【解析】由N={x|x 2-2x<0,x ∈Z}可得:N={x|0<x<2,x ∈Z}={1},又由M ∩N={1},可知1∈M ,即a=1,故选D.举一反三:【变式1】(1)已知:M={x|x ≥2},P={x|x 2-x-2=0},求M ∪P 和M ∩P ;(2)已知:A={y|y=3x 2}, B={y|y=-x 2+4}, 求:A ∩B ,A ∪B ;(3)已知集合A={-3, a 2 ,1+a}, B={a-3, a 2+1, 2a-1}, 其中a ∈R ,若A ∩B={-3},求A ∪B. 【答案】(1){x|x ≥2或x=-1},{2};(2){y|0≤y ≤4},R ;(3){-4,-3,0,1,2}. 【解析】(1)P={2,-1},M ∪P={x|x ≥2或x=-1},M ∩P={2}.(2)∵A={y|y ≥0}, B={y|y ≤4}, A ∩B={y|0≤y ≤4}, A ∪B=R . (3)∵A ∩B={-3},-3∈B ,则有:①a-3=-3⇒a=0, A={-3,0,1}, B={-3,1,-1}⇒A ∩B={-3,1},与已知不符,∴a ≠0;②2a-1=-3⇒a=-1, ∴ A={-3,1,0}, B={-4,2,-3}, 符合题设条件,∴A ∪B={-4,-3,0,1,2}.【总结升华】此例题既练习集合的运算,又考察了集合元素的互异性.其中(1)易错点为求并集时,是否意识到要补上孤立点-1;而(2)中结合了二次函数的值域问题;(3)中根据集合元素的互异性,需要进行分类讨论,当求出a 的一个值时,又要检验是否符合题设条件.【高清课堂:集合的运算 377474 例5】【变式2】设集合A={2,a 2-2a ,6},B={2,2a 2,3a-6},若A ∩B={2,3},求A ∪B. 【答案】{2,3,6,18}【解析】由A ∩B={2,3},知元素2,3是A ,B 两个集合中所有的公共元素,所以3∈{2,a 2-2a ,6},则必有a 2-2a=3,解方程a 2-2a-3=0得a=3或a=-1当a=3时,A={2,3,6},B={2,18,3}∴A ∪B={2,3,6}∪{2,18,3}={2,3,6,18} 当a=-1时,A={2,3,6},B={2,2,-9}这既不满足条件A ∩B={2,3},也不满足B 中元素具有互异性,故a=-1不合题意,应舍去. 综上A ∪B={2,3,6,18}例7.已知全集{}{}21,2,3,4,5,|40U A x x px ==++=,求C u A.【思路点拨】C u A 隐含了A U ⊆,对于A U ⊆,注意不要忘记A =∅的情形.【答案】 当44p -<<时,C u A={}1,2,3,4,5;当4p =-时,C u A={}1,3,4,5;当5p =-时,C u A={}2,3,5. 【解析】当A =∅时,方程240x px ++=无实数解. 此时2160,44p p ∆=-<-<<.C u A=U当A ≠∅时,二次方程240x px ++=的两个根12,x x ,必须属于U . 因为124x x =,所以只可能有下述情形:当122x x ==时,4p =-,此时{}2,A = C u A={}1,3,4,5; 当121,4x x ==时,5p =-,此时{}1,4,A = C u A={}2,3,5. 综上所述,当44p -<<时,C u A={}1,2,3,4,5;当4p =-时,C u A={}1,3,4,5; 当5p =-时,C u A={}2,3,5.【总结升华】求集合A 的补集,只需在全集中剔除集合A 的元素后组成一个集合即可.由于本题中集合A 的元素不确定,因此必须分类讨论才行.举一反三:【变式1】 设全集U={x ∈N +|x ≤8},若A ∩(C u B)={1,8},(C u A)∩B={2,6},(C u A)∩(C u B)={4,7},求集合A ,B.【答案】{1,3,5,8},{2,3,5,6}. 【解析】全集U={1,2,3,4,5,6,7,8}由A ∩(C u B)={1,8}知,在A 中且不在B 中的元素有1,8;由(C u A)∩B={2,6},知不在A 中且在B 中的元素有2,6;由(C u A)∩(C u B)={4,7},知不在A 中且不在B 中的元素有4,7,则元素3,5必在A ∩B 中.由集合的图示可得A={1,3,5,8},B={2,3,5,6}. 类型三、集合运算综合应用例8.已知全集A={x|-2≤x ≤4}, B={x|x>a}. (1)若A ∩B ≠∅,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2)若A ∩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3)若A ∩B ≠∅且A ∩B ≠A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思路点拨】(1)画数轴;(2)注意是否包含端点. 【答案】(1)a<4;(2)a ≥-2;(3)-2≤a<4. 【解析】(1)∵A={x|-2≤x ≤4}, B={x|x>a},又A ∩B ≠∅,如图,a<4; (2)画数轴同理可得:a ≥-2;(3)画数轴同理可得:如图,-2≤a<4. 【总结升华】此问题从题面上看是集合的运算,但其本质是一个定区间,和一个动区间的问题.思路是,使动区间沿定区间滑动,数形结合解决问题.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集合P={x ︱x 2≤1},M={a }.若P ∪M=P,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 -1] B .[1, +∞) C .[-1,1] D .(-∞,-1] ∪[1,+∞) 【答案】C【解析】P ={x ︱11x -≤≤}又 P M P =, ∴M P ⊆,∴ 11a -≤≤ 故选C .例9. 设集合{}{}222|40,|2(1)10,A x x x B x x a x a a R =+==+++-=∈.(1)若A B B =,求a 的值; (2)若A B B =,求a 的值. 【思路点拨】明确A B B =、A B B =的含义,根据问题的需要,将其转化为等价的关系式B A ⊆和A B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同时,在包含关系式B A ⊆中,不要漏掉B =∅的情况.【答案】(1)1a =或1a ≤-;(1)2. 【解析】首先化简集合A ,得{}4,0A =-.(1)由AB B =,则有B A ⊆,可知集合B 为∅,或为{}0、{}4-,或为{}0,4-.①若B =∅时,224(1)4(1)0a a ∆=+--<,解得1a <-. ②若0B ∈,代入得21011a a a -=⇒==-或.当1a =时,{}{}2|400,4,B x x x A =+==-=符合题意; 当1a =-时,{}{}2|00,B x x A ===⊆也符合题意. ③若4B -∈,代入得2870a a -+=,解得7a =或1a =. 当1a =时,已讨论,符合题意;当7a =时,{}{}2|1648012,4B x x x =++==--,不符合题意. 由①②③,得1a =或1a ≤-. (2),AB B A B =∴⊆.又{}4,0A =-,而B 至多只有两个根,因此应有A B =,由(1)知1a =. 【总结升华】两个等价转化:,A B B A B A B B B A =⇔⊆=⇔⊆非常重要,注意应用.另外,在解决有条件A B ⊆的集合问题时,不要忽视A ≠∅的情况.举一反三:【变式1】已知集合{}{}222,|120A B x x ax a =-=++-=,若A B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4,a ≥或4a <- 【解析】A B B =,B A ∴⊆.①当B =∅时,此时方程22120x ax a ++-=无解,由0∆<,解得4,a >或4a <-. ②当B ≠∅时,此时方程22120x ax a ++-=有且仅有一个实数解-2,0∴∆=,且22(2)2120a a --+-=,解得4a =.综上,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4,a ≥或4a <-.【变式2】设全集U R =,集合{}{}|12,|40A x x B x x p =-≤≤=+<,若B C u A ,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答案】4p ≥【解析】 C u A={}|1,2x x x <->或,|4p B x x ⎧⎫=<-⎨⎬⎩⎭.B C u A ,∴14p-≤-,即4p ≥.∴实数p 的取值范围是4p ≥. 【巩固练习】1.1. 设A={(x, y)| |x+1|+(y-2)2=0},B={-1, 2},则必有( ) A 、B A Ü B 、A B Ü C 、A=B D 、A ∩B=∅ 2. 集合M={y| y=x 2-1, x ∈R}, N={x| y=23x -},则M ∩N 等于( )A 、{(-2, 1), (2, 1)}B 、{|0x x ≤≤C 、{|1x x -≤≤D 、∅3.已知全集U R =,则正确表示集合{1,0,1}M =-和{}2|0N x x x =+=关系的韦恩(Venn )图是 ( )4.已知集合,A B 满足AB A =,那么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 )A . AB B . B AC . AB B = D . A B A =5.若集合}1,1{-=A ,}1|{==mx x B ,且A B A =⋃,则m 的值为( ) A .1 B .-1 C .1或-1 D .1或-1或06.设集合},412|{Z k k x x M ∈+==,},214|{Z k k x x N ∈+==,则( )A .N M =B .MN C .N M D .M N =∅7.设{}{}34|,|,<>=≤≤==x x x A C b x a x A R U U 或,则___________,__________==b a .8.某班有学生55人,其中体育爱好者43人,音乐爱好者34人,还有4人既不爱好体育也不爱好音乐,则该班既爱好体育又爱好音乐的人数为 人.9.若{}{}21,4,,1,A x B x==且AB B =,则x = .10.若{}|1,I x x x Z =≥-∈,则N C I = . 11.设全集{}(,),U x y x y R =∈,集合2(,)12y M x y x ⎧+⎫==⎨⎬-⎩⎭,{}(,)4N x y y x =≠-,那么()()U U C M C N 等于________________.12.设集合{}1,2,3,4,5,6M =,12,,,k S S S ⋅⋅⋅都是M 的含两个元素的子集,且满足:对任意的{},i i i S a b =,{},j j j S a b =({},,1,2,3,,i j i j k ≠∈⋅⋅⋅),都有min ,min ,j j i i i i j j a b a b b a b a ⎧⎫⎧⎫⎪⎪≠⎨⎬⎨⎬⎪⎪⎩⎭⎩⎭({}min ,x y 表示两个数,x y 中的较小者)则k 的最大值是 .13.设222{|40},{|2(1)10}A x x x B x x a x a =+==+++-=,其中x R ∈,如果A B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14.设U R =,集合{}2|320A x x x =++=,{}2|(1)0B x x m x m =+++=;若()U C A B =∅,求m 的值.15.设1234,,,a a a a N +∈,集合{}{}222212341234,,,,,,,A a a a a B a a a a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1414,,10;AB a a a a =+=(2)集合AB 中的所有元素的和为124,其中1234a a a a <<<.求1234,,,a a a a 的值.【答案与解析】1.【答案】D【解析】.学生易错选C 。
人教A版数学必修一1.3集合的基本运算
返回
学点二交集
已知集合M={x|y2=x+1},P={x|y2=-2(x-3)},那么M∩P=()C A.{(x,y)x=,y53=±}B.2{3x6|-1<x<3}
C.{x|-1≤x≤3}D.{x|x≤3} 【分析】由集合的定义,集合M表示方程y2=x+1中x的范围,
集合P表示方程y2=-2(x-3)中x的范围,故应先化简集合M,P. 【解析】∵M={x|y2=x+1}={x|x+1≥0}={x|x≥-1},
返回
设集合A={a2,a+1,-3},B={a-3,2a-1,a2+1},A∩B={-3},求实数a的值.
解:∵A∩B={-3},∴-3∈B. ∴a-3=-3或2a-1=-3, ∴a=0或a=-1. 当a=0时,A={0,1,-3},B={-3,-1,1},此时A∩B={1,-3},与 A∩B={-3}矛盾,故舍去. 当a=-1时,A={1,0,-3},B={-4,-3,2},满足A∩B={-3}, ∴a=-1.
【解析】解法一:利用Venn图,在图中 标出各个元素的相应位置,可以直接写 出A与B,A={2,3,5,7},B={1,2,9}.
返回
解法二:∵A∩B={2},(CUA)∩B={1,9}, ∴B=(A∩B)∪[(CUA)∩B]={1,2,9}. ∵A∪B=CU[(CUA)∩(CUB)]={1,2,3,5,7,9}, 又∵B={1,2,9},A∩B={2},∴A={2,3,5,7}.
【分析】注意到集合A与集合B的并集的定义中: (1)集合A∪B中的元素必须是集合A或集合B的元素, (2)集合A∪B包含集合A与集合B中的所有元素.
返回
【解析】A.3∈B,但3 {4,5,6,7,8},{4,5,6,7,8} A∪B;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与习题讲解
必修1第一章集合与函数基础知识点整理第1讲 §1。
1。
1 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知识要点:1。
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作集合(set ),其元素具有三个特征,即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2. 集合的表示方法有两种:列举法,即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基本形式为123{,,,,}n a a a a ⋅⋅⋅,适用于有限集或元素间存在规律的无限集. 描述法,即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来表示,基本形式为{|()x A P x ∈},既要关注代表元素x ,也要把握其属性()P x ,适用于无限集.3。
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 B C ⋅⋅⋅表示集合. 要记住一些常见数集的表示,如自然数集N ,正整数集*N 或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
4. 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是属于(belong to )与不属于(not belong to ),分别用符号∈、∉表示,例如3N ∈,2N -∉.¤例题精讲:【例1】试分别用列举法和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1)由方程2(23)0x x 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大于2且小于7的整数。
解:(1)用描述法表示为:2{|(23)0}x R x x x ∈--=; 用列举法表示为{0,1,3}-.(2)用描述法表示为:{|27}x Z x ∈<<; 用列举法表示为{3,4,5,6}.【例2】用适当的符号填空:已知{|32,}A x x k k Z ==+∈,{|61,}B x x m m Z ==-∈,则有: 17 A ; -5 A ; 17 B 。
解:由3217k +=,解得5k Z =∈,所以17A ∈;由325k +=-,解得73k Z =∉,所以5A -∉;由6117m -=,解得3m Z =∈,所以17B ∈。
【例3】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教材P 6 练习题2, P 13 A 组题4) (1)一次函数3y x =+与26y x =-+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 (2)二次函数24y x =-的函数值组成的集合; (3)反比例函数2y x =的自变量的值组成的集合。
高中数学必修一1.1.3 集合间的基本运算
{3,5}
解析 ∵A∩B={2},∴2∈A,2∈B.
∵ ∩ = 1 ,
∴1∉A,1∉B.
∵ ∩ = 4,6 ,
∴{4,6}⊈A,{4,6}⊆B.
依题意填充Venn图如图1-3-9所示,
得 ={x|x<-m}.
因为B={x|-2<x<4}, ∩ = ∅,
结合数轴(如图1-3-13)得-m≤-2,即m≥2,所以m的取值范围是{m|m≥2}.
(方法2:集合间的关系)由 ∩ = ∅,可知B⊆A.
又B={x|-2<x<4},
A={x|x+m≥0}={x|x≥-m},
1交集的概念
(1)自然语言: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
集合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
(2)符号语言:A∩B={x|x∈A,且x∈B}.
(3)图形语言:不同关系的两个集合的交集可用 Venn 图表示如图1-3-4.
① A与B有部分公共元素
② A与B没有公共元素,A∩B=∅
通常记作U,
2补集的概念
(1)自然语言: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
合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 .
(2)符号语言: ={x|x∈U,且x∉A}.
(3)图形语言:可用Venn图表示如图1-3-6.
A
CUA
图1-3-6
概念 1.符号 有三层含义:
(2)设集合U={1,2,3,4,5},A={1,2,3},B={2,3,4},则( )∪( )=( B )
A.{ 2,3}
人教新课标版数学高一必修1学案集合的基本运算(一)
1.1.3集合的基本运算(一)1.理解并集、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体验通过实例的分析和阅读来自学探究集合间的关系与运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阅读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3.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1.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2.一般地,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3.A∩A=__A__,A∪A=__A__,A∩∅=__∅__,A∪∅=A.4.若A⊆B,则A∩B=__A__,A∪B=__B__.5.A∩B⊆A,A∩B⊆B,A⊆A∪B,A∩B⊆A∪B.对点讲练求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例1】求下列两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1)A={1,2,3,4,5},B={-1,0,1,2,3};(2)A={x|x<-2},B={x|x>-5}.解(1)如图所示,A∪B={-1,0,1,2,3,4,5},A∩B={1,2,3}.(2)结合数轴(如图所示)得:A∪B=R,A∩B={x|-5<x<-2}.规律方法求两个集合的交集、并集依据它们的定义,借用Venn图或结合数轴分析两个集合的元素的分布情况,有利于准确写出交集、并集.变式迁移1(1)若集合A={x|x>-1},B={x|-2<x<2},则A∪B等于() A.{x|x>-2} B.{x|x>-1} C.{x|-2<x<-1} D.{x|-1<x<2} (2)若将(1)中A改为A={x|x>a},求A∪B,A∩B.(1)答案 A解析画出数轴,故A∪B={x|x>-2}.(2)解如图所示,当a<-2时,A∪B=A,A∩B={x|-2<x<2};当-2≤a<2时,A∪B={x|x>-2},A∩B={x|a<x<2};当a≥2时,A∪B={x|-2<x<2或x>a},A∩B=∅.已知集合的交集、并集求参数【例2】已知A={x|2a≤x≤a+3},B={x|x<-1或x>5}.(1)若A∩B=∅,求a的取值范围;(2)若A∪B=R,求a的取值范围.解(1)由A∩B=∅,①若A=∅,有2a>a+3,∴a>3.②若A≠∅,如图:∴⎩⎪⎨⎪⎧2a≥-1a+3≤52a≤a+3,解得-12≤a≤2.综上所述,a的取值范围是{a|-12≤a≤2或a>3}.(2)由A ∪B =R ,如图所示,∴⎩⎪⎨⎪⎧2a ≤-1a +3≥5,解得a ∈∅. 规律方法 出现交集为空集的情形,应首先考虑集合中有没有空集,即分类讨论.其次,与不等式有关的集合的交、并运算中,数轴分析法直观清晰,应重点考虑. 变式迁移2 已知集合A ={x |2<x <4},B ={x |a <x <3a }. (1)若A ∩B =∅,试求a 的取值范围; (2)若A ∩B ={x |3<x <4},试求a 的取值范围. 解 (1)如图,有两类情况,一类是B ≠∅⇒a >0. 此时,又分两种情况:①B 在A 的左边,如图B 所示; ②B 在A 的右边,如图B ′所示.B 或B ′位置均使A ∩B =∅成立, 即3a ≤2或a ≥4,解得0<a ≤23,或a ≥4.另一类是B =∅,即a ≤0时,显然A ∩B =∅成立. 综上所述,a 的取值范围是{a |a ≤23,或a ≥4}.(2)因为A ={x |2<x <4},A ∩B ={x |3<x <4}, 如图所示:集合B 若要符合题意,显然有a =3,此时B ={x |3<x <9},所以a =3为所求.交集、并集性质的运用【例3】 已知集合A ={x |1<ax <2},B ={x ||x |<1},且满足A ∪B =B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解 ∵A ∪B =B ,∴A ⊆B . (1)当a =0时,A =∅,满足A ⊆B . (2)当a >0时,A =⎩⎨⎧⎭⎬⎫x |1a <x <2a .∵A ⊆B ,∴⎩⎨⎧ 1a≥-12a ≤1∴a ≥2.(3)当a <0时,A =⎩⎨⎧⎭⎬⎫x |2a <x <1a .∵A ⊆B ,∴⎩⎨⎧2a≥-11a ≤1∴a ≤-2.综合(1)(2)(3)知,a 的取值范围是 {a |a ≤-2或a =0或a ≥2}.规律方法 明确A ∩B =B 和A ∪B =B 的含义,根据问题的需要,将A ∩B =B 和A ∪B =B 转化为等价的关系式B ⊆A 和A ⊆B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另外在B ⊆A 时易忽视B =∅时的情况.变式迁移3 设集合A ={-2},B ={x |ax +1=0,a ∈R },若A ∩B =B ,求a 的值. 解 ∵A ∩B =B ,∴B ⊆A . ∵A ={-2}≠∅, ∴B =∅或B ≠∅. 当B =∅时,方程ax +1=0无解,此时a =0. 当B ≠∅时,此时a ≠0,则B ={-1a },∴-1a∈A ,即有-1a =-2,得a =12.综上,得a =0或a =12.1.A ∪B 的定义中“或”的意义与通常所说的“非此即彼”有原则的区别,它们是“相容”的.求A ∪B 时,相同的元素在集合中只出现一次.2.A ∩B =A ⇔A ⊆B ,A ∪B =B ⇔A ⊆B ,这两个性质非常重要.另外,在解决有条件A ⊆B 的集合问题时,不要忽视A =∅的情况.课时作业一、选择题 1.设集合A ={x |-5≤x <1},B ={x |x ≤2},则A ∩B 等于( ) A .{x |-5≤x <1} B .{x |-5≤x ≤2} C .{x |x <1} D .{x |x ≤2} 答案 A2.下列四个推理:①a ∈(A ∪B )⇒a ∈A ;②a ∈(A ∩B )⇒a ∈(A ∪B );③A ⊆B ⇒A ∪B =B ;④A ∪B =A ⇒A ∩B =B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答案 C解析 ②③④正确.3.设A ={x |1≤x ≤3},B ={x |x <0或x ≥2},则A ∪B 等于( ) A .{x |x <0或x ≥1} B .{x |x <0或x ≥3} C .{x |x <0或x ≥2} D .{x |2≤x ≤3} 答案 A解析 结合数轴知A ∪B ={x |x <0或x ≥1}.4.已知A ={x |x ≤-1或x ≥3},B ={x |a <x <4},若A ∪B =R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a <4 B .-1<a <4 C .a ≤-1 D .a <-1 答案 C解析 结合数轴知答案C 正确.5.满足条件M ∪{1}={1,2,3}的集合M 的个数是( )A.1 B.2 C.3 D.4答案 B解析由已知得M={2,3}或{1,2,3},共2个.二、填空题6.已知A={(x,y)|x+y=3},B={(x,y)|x-y=1},则A∩B=________.答案{(2,1)}7.设集合A={x|-1≤x<2},B={x|x≤a},若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答案a≥-1解析由A∩B≠∅,借助于数轴知a≥-1.8.已知集合A={x|x<1或x>5},B={x|a≤x≤b},且A∪B=R,A∩B={x|5<x≤6},则2a-b=________.答案-4解析如图所示,可知a=1,b=6,2a-b=-4.三、解答题9.已知集合A={1,3,5},B={1,2,x2-1},若A∪B={1,2,3,5},求x及A∩B.解∵B⊆(A∪B),∴x2-1∈A∪B.∴x2-1=3或x2-1=5.解得x=±2或x=±6.若x2-1=3,则A∩B={1,3}.若x2-1=5,则A∩B={1,5}.10.设集合A={x|x2-3x+2=0},B={x|x2-4x+a=0},若A∪B=A,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A={1,2},∵A∪B=A,∴B⊆A,集合B有两种情况:B=∅或B≠∅.(1)B=∅时,方程x2-4x+a=0无实数根,∴Δ=16-4a<0,∴a>4.(2)B≠∅时,当Δ=0时,a=4,B={2}⊆A满足条件;当Δ>0时,若1,2是方程x2-4x+a=0的根,由根与系数的关系知矛盾,无解,∴a=4.综上,a的取值范围是a≥4.【探究驿站】11.求满足P∪Q={1,2}的集合P,Q共有多少组?解可采用列举法:当P=∅时,Q={1,2};当P={1}时,Q={2},{1,2};当P={2}时,Q={1},{1,2};当P={1,2}时,Q=∅,{1},{2},{1,2},∴一共有9组.。
集合的基本运算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
(3)若A∩B=A,求a的取值范围.
若⋃ = ,则 ⊆ ;
若 ∩ = ,则 ⊆ .
变式1.已知集合A={x|2<x<4},B={x|a<x<3a,且a>0},若⋂ = ∅,求实数的
取值范围.
变式2.已知集合A={x|2 ≤x< + 3},B={x|x<−1,或x>5},求下列条件下实数的取
R ∪ ,R ∩ ,
∩ , ∪ .
训练2.(教材P13练习1)已知={1,2,3,4,5,6,7},A={2,4,5},B={1,3,5,7},求
∩ , ∩ , ∪ .
例3.设集合={|+ ≥ 0},={| − 2 < < 4},全集U=R,且( )∩B=∅,
1.并集:⋃ = | ∈ , 或 ∈ ;
2.交集:⋂ = | ∈ , 且 ∈ .
3.集合运算结果与集合间基本关系的互相转换:
⋃ = ⇔ ⋂பைடு நூலகம் = ⇔ ⊆
重要思想方法:数形结合(数轴、韦恩图)
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1) ∈ | − 2 2 − 3 = 0 = 2
例1.(1)已知集合={−1,1,3,5},={0,1,3,4,6},则 ∪ =______.
(2)已知集合={| − 3 < ≤ 5}, ={| < −2或 > 5},={| < −5或 > 4}
则�� ∪ ∪ =______________.
观察
观察下面的集合,说出集合与集合, 之间的关系吗?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评课稿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评课稿一、引言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高中数学作为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集合的基本运算》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掌握好这部分知识将对学生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的《集合的基本运算》作为课程的一部分,内容涵盖了集合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集合的基本运算,通过学习这一部分内容,学生将能够理解集合的概念、灵活运用集合的基本运算,提高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评课稿将对人教版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教学效果进行详细评述。
二、教学内容2.1 集合的定义与表示方法•集合的概念与性质:引入集合的概念,介绍集合的特点,包括元素的确定性、互异性和无顺序性等。
•集合的表示方法:介绍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举法、描述法和图示法,并通过实例进行说明和练习。
2.2 集合的基本运算•集合间的相等与包含关系:教授集合相等和包含关系的定义,以及相应的判定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练习和巩固。
•集合的并、交、差与补运算:引入集合的并、交、差和补运算的定义,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进行讲解,并给出相应的练习题和解答。
2.3 集合的应用•集合的应用举例:介绍集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调查统计、排列组合问题等,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相关问题。
•综合应用题:通过综合应用面向实际问题的综合运用,加深学生对集合基本运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3.1 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与性质;•掌握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熟练运用集合的相等和包含关系的判定方法;•熟练掌握集合的并、交、差和补运算;•能够应用集合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3.2 教学方法本单元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示范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集合的基本运算并集和交集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必修第一册
提示 (1)至少读过一本书的有学号为2,3,4,6,8,9,10,12,14,15,16, 18,20的同学. (2)同时读了a,b两本书的有学号为6,12,18的同学.
2
课前预习
课堂互动
素养达成
1.并集 学习概念时要注意“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 (1)自然语言:由所有属于集合A__或___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与B的__并__集__. (2)符号语言:A∪B=__{_x_|x_∈__A_,__或__x_∈__B_}___. (3)图形语言:如图所示.
提示 A∪B={1,2,3,4}. 3.若x∈(A∩B),则x∈(A∪B).( √ ) 4.若x∈(A∪B),则x∈(A∩B).( × )
提示 不一定成立,x不一定是A,B的公共元素.
5
课前预习
课堂互动
素养达成
[微训练] 1.已知集合A={x|x>0},B={x|-1≤x≤2},则A∪B等于________.
解析 A∪B={x|x>0}∪{x|-1≤x≤2}={x|x≥-1}. 答案 {x|x≥-1} 2.若P={x|x≥1},Q={x|-1<x<4},则P∩Q=________. 解析 如图所示,P∩Q={x|1≤x<4}.
答案 {x|1≤x<4}
6
课前预习
课堂互动
素养达成
[微思考]
1.并集定义中“x∈A或x∈B”包含三种情况,你知道有哪三种情况吗?
18
课前预习
课堂互动
素养达成
(2)若A∪B=A,则B⊆A, ∵A={1,2},∴B=∅或B={1}或{2}或{1,2}. 若B=∅,则Δ=4(a-1)2-4(a2-5)=24-8a<0,
高中数学必修一:1.1.3《集合的基本运算》(新人教版A)
ð U A={x | x 蜗 , 且x U
A}
补集Venn图
U
A
例5
• 设U ={x|x是小于10的自然数},A={1,3,5,7},
B={3,4,5,6},求ð U A, ð U B. 解:根据题意可知,U ={0,1,2,3,4,5,6,7,8,9},
ð U A={0,2,4,6,8,9},
加法运算,集合是否也可以“相加”呢? • 考察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 A,B之间的关系吗? (1)A={1,3,5},B={2,4,6},C={1, 2,3,4,5,6}; (2)A={x|x是有理数},B={x|x是无理数}, C={x|x是实数}。
并集
• 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
• P14 • 习题1.1 A组
T 9; 10 习题1.1 B组 T 3; 4
轻松一笑
• 上课睡觉 某生上课时睡觉,被老师发现。
老师:你为什么在上课时睡觉? 某生:我没睡觉哇! 老师:那你为什么闭上眼睛? 某生:我在闭目沉思! 老师:那你为什么直点头? 某生:您刚才讲得很有道理! 老师:那你为什么直流口水? 某生:老师您说得津津有味啊!
l p
两直线重合
就是说直线l的所有点都在直线p上,直线p的 所有点也在直线l上,可以知道L包含P,P也包 含L,那么我们知道L=P,也就是L∩P=L
p
l
思考3
• 下列关系式成立吗?
(1)A∩A=A; (2)A∩ =A. 适度加强题 例:集合A={1,3,5,6,8},集合B={x|1<x<7}, 集合C={x|5<x<10且x∈Z},求(A∩B)∪C. 解: (A∩B)∪C={1,3,5,6,7,8,9}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
高一数学必修一集合的基本运算1. 什么是集合?1.1 集合的概念哎,说到集合,你可能会想,它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啊,集合就是把一堆有共同特点的东西,像一个大箱子,装在一起。
比如说,你把所有的苹果放在一个篮子里,这个篮子就是一个集合,里面的苹果就是这个集合的元素。
简简单单,但它可是数学中最基础的概念之一呢!1.2 集合的表示方法集合的表示方法也很简单,我们可以用花括号来表示集合。
比如,集合A={1, 2, 3},这就表示集合A里有1、2、3这几个元素。
还有一种表示方式叫做描述法,比如“所有小于5的自然数”,这也是一个集合。
是不是很直观呢?2. 集合的基本运算2.1 并集好了,我们来聊聊集合的运算。
首先是“并集”。
假如你有两个集合,一个是A={1, 2, 3},另一个是B={3, 4, 5}。
把这两个集合合起来,去掉重复的元素,就得到了它们的并集。
也就是说,A∪B={1, 2, 3, 4, 5}。
想象一下,像你把两个不同的书架上的书,搬到一个新的书架上,这样你就能看到所有的书了,这就是并集的意思。
2.2 交集接下来是“交集”。
交集就是找出两个集合里都出现的元素。
以刚刚的集合A和B为例,它们的交集是A∩B={3}。
就像你和朋友都喜欢吃巧克力饼干,那这个巧克力饼干就是你们的“交集”,两个人都喜欢。
2.3 补集然后是“补集”。
补集有点意思,它就是原集合的“反面”。
比如,集合A是{1, 2, 3},在全集U(假设全集是{1, 2, 3, 4, 5})中,A的补集就是那些不在A中的元素。
也就是说,A的补集是{4, 5}。
就像你从整个果篮里挑出没有苹果的部分,那就是补集。
3. 集合的关系3.1 包含关系集合之间还有“包含关系”。
一个集合A包含在集合B里,意思是A里的所有元素都在B里面。
比如,A={1, 2},B={1, 2, 3},那么A就包含在B里,写作A⊆B。
就像你是一个大家庭的成员,你肯定也属于家庭的每个小分组。
必修一 1.1.3集合间的基本运算:交集与并集
类型三 并集、交集性质的应用
例4 已知A={x|2a≤x≤a+3},B={x|x<-1或x>5},若A∪B=B, 求a的取值范围.
解 A∪B=B⇔A⊆B. 当2a>a+3,即a>3时,A=∅,满足A⊆B. 当2a=a+3,即a=3时,A={6},满足A⊆B.
当 2a<a+3,即 a<3 时,要使 解得 a<-4 或52<a<3.
0
1
12 3
x
探究点2 交集 观察集合A,B,C元素间的关系:
A={4,3,5};B={2,4,6};C={4}. 集合C的元素既属于A,又属于B,则称C为A与B的交 集.
定义
由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 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 记作A∩B,(读作“A交B”)即
A∩B={x|x∈A且x∈B }.
跟踪训练4 若集合A,B,C满足A∩B=A,B∪C=C,则A与C
一定满足
A.A C
B.C A
√C.A⊆C
D.C⊆A
解析 A∩B=A⇔A⊆B,B∪C=C⇔B⊆C, 所以A⊆C.
解析 答案
达标检测
1.已知集合M={-1,0,1},N={0,1,2},则M∪N等于
A.{-1,0,1} C.{-1,0,2}
A⊆B,需aa<+33,<-1
或a2<a>35,,
综上,a 的取值范围是{a|a>3}∪{a|a=3}∪aa<-4或52<a<3
=aa<-4或a>52
.
解答
反思与感悟 解此类题,首先要准确翻译,诸如“A∪B=B” 之类的条件.在翻译成子集关系后,不要忘了空集是任何集 合的子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类型五 用描述法表示集合的应用. 【例 5】 已知集合 A={x|ax2-3x+2=0,a∈R} (1)若 A 中只有一个元素,求 a 的值,并把这个元素写出来; (2)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求 a 的取值范围.
思维启迪:集合 A 中只有一个元素,即为方程 ax2-3x+2=0 只有一个根或两个相等的根.分 a=0 和 a≠0 两种情况讨论求解.
点评 在已知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求字母的值时,一定要注意检验,保 证集合的互异性.
变式训练 2 已知集合 A={a-2,2a2+5a,12},且-3∈A,求 a 的值.
解析:∵-3∈A,则-3=a-2 或-3=2a2+5a. 3 ∴a=-1 或 a=-2, 当 a=-1 时,a-2=-3, 2a2+5a=-3,不符合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3 ∴a=-1 应舍去,故 a=-2.
解析:(1)∵x2-9=(x-3)(x+3), ∴x2-9 的一次因式组成的集合为{x-3,x+3}. (2)由 5x-3<3x+5,解得 x<4. ∵x∈N*,∴x 的值为 1,2,3. ∴不等式的解集中的正整数组成的集合为{1,2,3}. x=-1, (3)由|x+1|+ y-3=0,得 y=3. ∴方程|x+1|+ y-3=0 的解集为{(-1,3)}.
解析:方程组的解集中元素应是有序数对形式,排除 A,B, 而 D 中表示的不是集合,排除 D,故选 C. 答案:C
3.已知集合 A={x|x≤10},a= 2+ 3,则 a 与集合 A 的关 系是( ) A.a∈A B.a∉A C.a=A D.{a}∈A
解析:由于 2+ 3<10,所以 a∈A,故选 A. 答案:A
5.已知集合
12 A=x5-x∈N,x∈N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A.
解析:根据题意,5-x 应该是 12 的因数,故其可能的取值为 1,2,3,4,6,12,从而可得到对应 x 的值为 4,3,2,1,-1,-7.因为 x∈ N,所以 x 的值为 4,3,2,1. 所以集合 A 用列举法表示 A={4,3,2,1}.
类型二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的应用 【例 2】 设 A={a2+2a-3,2,3},B={2,|a+3|},若 5∈A 且 5∉B,求 a 的值.
思维启迪:由 5∈A,可求出 a 的值,再检验. 解析:由题意得 a2+2a-3=5, ∴a=-4 或 a=2. 当 a=-4 时,|a+3|=1,符合题意, 当 a=2 时,|a+3|=5,不合题意,故舍去. 故 a 的值为-4.
x>0 (2) x,y y>0
.
(3){y|y=x2+1,x∈R}; (4){(x,y)|y=x2+1}.
点评 (1)用描述法表示集合,首先应弄清楚集合的属性,是数集、 点集还是其他的类型.一般地,数集用一个字母代表其元素,而点 集则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2)若描述部分出现元素记号以外的 字母时,要对新字母说明其含义或指出取值范围.
释疑点 对花括号“{}”的认识 花括号“{}”表示“所有”、 “整体”的含义, 如实数 R 可以写 为{实数},但如果写成{实数集}、{全体实数}、{R},则都是不正 确的.
知识点 2 描述法 用集合所含元素的共同特征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具体 的方法是: 在花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 (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 有的共同特征.
知识点 1 列举法 把集合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并用花括号“{ }”括起来表示 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讲重点 在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的五个注意点 (1)用列举法表示集合时,要注意是数集还是点集; (2)元素间用分隔号“,”; (3)元素不重复,不能遗漏; (4)元素无顺序; (5)列举法可表示有限集(元素的个数为有限个),也可以表示无 限集(元素的个数为无穷多个),若元素个数比较少用列举法比较简 单;若集合中的元素较多或无限,但出现一定的规律性,在不发生 误解的情况下,也可以用列举法表示.例如:正整数集,可用列举 法表示为{1,2,3,„}.
变式训练 3 用描述法表示下列集合 (1)由所有非负偶数组成的集合; (2)直角坐标系内第三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 (3)以 A 为圆心,m 为半径的圆上所有点组成的集合.
解析:(1){x|x=2n,n∈N}; (2){(x,y)|x<0,y<0}; (3){P||PA|=m}.
类型四 描述法与列举法的相互转化 【例 4】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a| |b| x x = + b ,a,b为非零实数 ; (1) a (2){x|(2x-1)(x+2)(x2+1)=0,x∈Z}; (3){(x,y)|x+y=6,x∈N*,y∈N*}.
类型一 用列举法表示集合 【例 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方程 x(x2-1)=0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不大于 10 的非负偶数集; (3)一次函数 y=x 与 y=2x-1 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
思维启迪:先辨析集合元素的特征及满足的性质,再一一列举 出满足条件的元素.
解析:(1)方程 x(x2-1)=0 的实数根为 0,1,-1, 故其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1,0,1}. (2)不大于 10 的非负偶数即为从 0 到 10 的偶数,故不大于 10 的非负偶数集为{0,2,4,6,8,10}. y=x, x=1, (3)由 解得 y=2x-1, y=1. 故一次函数 y=x 与 y=2x-1 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为{(1,1)}.
变式训练 5 设集合 A={x|x2+ax+1=0} (1)当 a=2 时,试求出集合 A; (2)a 为何值时,集合 A 中只有一个元素.
解析:集合 A 是方程 x2+ax+1=0 的解构成的集合. (1)a=2 时,x2+2x+1=0,即(x+1)2=0,x=-1 ∴A={-1}. (2)A 中只有一个元素,即方程 x2+ax+1=0 有两个相等实根, 由 Δ=a2-4=0,得 a=± 2. ∴a=± 2 时集合 A 中只有一个元素.
解析:(1)集合 P 中的元素有 2,4,6,8,10,它们的特点都为不大 于 10 的正偶数,故可用描述法表示为{x|x=2n,n≤5 且 n∈N*}. 6 (2)∵x∈N,且 ∈Z, 1+x ∴1+x=1,2,3,6,即 x=0,1,2,5, ∴P={0,1,2,5}. 6 (3)结合(2)知 =6,3,2,1, 1+x ∴Q={1,2,3,6}.
点评 列举法是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写在花括号内表示集 合的方法,列举时,元素不重复,不遗漏,不计次序,且元素与元 素之间用“,”隔开. 其优点是集合中的元素清晰可见, 一目了然.
变式训练 4 用另一种形式表示下列集合: (1)P={2,4,6,8,10}; 6 (2)P=x∈N1+x∈Z ; 6 x ∈ N . (3)Q=1+x∈Z
思维启迪: 依据代表元素的约束条件将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写 在花括号内.
|a| |b| 解析:(1)根据绝对值的意义化简 x= a + b . 当 a>0,b>0 时,x=2;当 a<0,b<0 时,x=-2;当 a,b 异 号时,x=0.用列举法表示为{-2,0,2} (2){-2}. (3){(1,5),(2,4),(3,3),(4,2),(5,1)}
4.已知集合 A={x|x=2m-1,m∈Z},B={x|x=2n,n∈Z}, 且 x1、x2∈A,x3∈B,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x1· x2∈A B.x2· x3∈B C.x1+x2∈B D.x1+x2+x3∈A
解析:∵集合 A 表示奇数集,B 表示偶数集,∴x1、x2 是奇数, x3 是偶数,∴x1+x2+x3 应为偶数,即 D 项是错误的,故选 D. 答案:D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应先弄清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是数还是点 , 还是其他元素,另外集合中的元素一定要写全,但不能重复,若集 合中的元素是点时, 则应将有序实数对用小括号括起来表示一个元 素.
变式训练 1 用列举法表示下列集合. (1)x2-9 的一次因式组成的集合; (2)不等式 5x-3<3x+5 的解集中的正整数组成的集合; (3)方程|x+1|+ y-3=0 的解集.
1.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①0 与{0}表示同一个集合; ②由 1,2,3 组成的集合可表示为{1,2,3}或{3,2,1}; ③方程(x-1)2(x-2)=0 的所有解的集合可表示为{1,1,2}; ④集合{x|4<x<5}可以用列举法表示. A.只有①和④ B.只有②和③ C.只有② D.只有②和④
释疑点 四个集合的区别 (1)A={x|y=x2+1}表示使函数 y=x2+1 有意义的自变量 x 的 取值范围,且 x 的取值范围是 R,因此 A=R. (2)B={y|y=x2+1}表示使函数 y=x2+1 有意义的函数值 y 的 取值范围,而 y 的取值范围是 y=x2+1≥1,因此 B={y|y≥1}. (3)C={(x,y)|y=x2+1}表示满足 y=x2+1 的点(x,y)组成的集 合,因此 C 表示函数 y=x2+1 的图象上的点组成的集合. (4)P={y=x2+1}是用列举法表示的集合,该集合中只有一个 元素,且此元素是一个式子 y=x2+1.
(2)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 包括 A 中有一个或两个元素, 即方程 有一个或两个实根, 9 2 当 a≠0 时,由 Δ>0,得 Δ=(-3) -8a>0,a<8. 9 由(1)知 a=0 或 a=8时,A 中有一个元素. 9 综上可知,当 a≤8时,A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
点评 处理集合的简单综合题.首先要理解集合表示的含义,如果没 有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只能是盲人骑瞎马.含参数的二次三项式的 形式,不一定是二次三项式,注意分类、整合.
解析:①中“0”不能表示集合,而“{0}”可以表示集合.根据集 合中元素的无序性可知②正确;根据集合的互异性可知③错误;④ 不能用列举法表示,原因是集合中有无数个元素不能一一列举,故 选 C.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