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力学-6_弹塑性平面问题

合集下载

弹塑性力学第六章

弹塑性力学第六章

26
§6-3 平面问题的基本解法
当体力为常数或体力为零时,两个平面问题 的相容方程一致
2(x+y ) = 0
(x+y )为调合函数,与弹性系数无关,不
管是平面应力(应变)问题,也不管材料如何, 只要方程一致,应力解一致,有利实验。
2019/10/28
27
§6-3 平面问题的基本解法
3.2 应力函数解法 当体力为常量或为零时,按应力法解的
第六章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直 坐标系解答
§6-1平面问题的分类 §6-2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6-3平面问题的基本解法 §6-4多项式应力函数运用举例
2019/10/28
1
第六章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直 坐标系解答
在第五章讨论了弹性力学问题的基本解法: 位移法和应力法,并结合简单的三维问题, 根据问题的特点,猜想问题的应力解或位移 解,并验证猜想的解是否满足应力法或位移 法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满足则为问题真 解。
1.1 平面应力问题
受力和约束特点:沿厚度(x3方向)均匀分
布,体力 f3 = fz = 0 , 面力 X 板表面无面力,坐标系(x1 ,
3 x2
Z ,
0 ,在薄
x3)放在板
厚中间平面——中平面,以z(或x3)轴垂直板
面。满足上述条件的问题称为平面应力问题
2019/10/28
7
§6-1平面问题的分类
最后应力分量解为其特解加通解:
x

y2

fx x,

y

x2

fy
y,
xy


2 xy
2019/10/28
35

弹塑性本构模型理论课件

弹塑性本构模型理论课件


材料屈服强度影响规律
屈服强度定义
材料开始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的最小应力值,反映了材料抵抗塑性变 形的能力。
屈服强度对弹塑性行为的影响
屈服强度越大,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越强,进入塑性阶段所需 的应力水平越高,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越差。
屈服强度的影响因素
材料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温度、应变速率等都会影响屈服强度 的大小。
材料弹性模量影响规律
弹性模量定义
01
材料在弹性阶段内,应力与应变之比,反映了材料抵抗弹性变
形的能力。
弹性模量对弹塑性行为的影响
02
弹性模量越大,材料的刚度越大,相同应力作用下产生的弹性
变形越小,进入塑性阶段所需的应力水平越高。
弹性模量的影响因素
03
材料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温度等都会影响弹性模量的大小
弹性阶段
材料在受力初期表现出弹性行为,应 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卸载后无残余 变形。
屈服阶段
当应力达到屈服强度时,材料进入塑 性阶段,应力不再增加但应变继续增 加,卸载后有残余变形。
强化阶段
材料在塑性阶段表现出应变硬化特性 ,随着塑性应变的增加,屈服强度逐 渐提高。
理想弹塑性模型
无强化阶段的弹塑性模型,屈服后应 力保持恒定,应变无限增加。
通过实验测定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硬化模量等参 数,为模拟提供准确数据。
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金属材料的弹塑性行为模型,进行加载、 卸载等模拟过程。
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弹塑性本构模型在金属 材料行为模拟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例二:混凝土结构弹塑性损伤评估
损伤模型选择
针对混凝土结构的损伤特点,选择合适 的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如塑性损伤模

弹塑性力学第6章—弹塑性力学问题的建立与基本解法

弹塑性力学第6章—弹塑性力学问题的建立与基本解法

6.3 塑性力学基本方程与边界条件
6.3.2 塑性力学问题的基本解法
对应于增量理论和全量理论,塑性力学问题采用不同的解法。
全量理论中塑性力学问题的提法:
已知作用于物体上的体力、边界面力(给定力边界上)、 边界位移增量(给定位移边界上)的加载历史,求解某一时刻 物体的应力场、应变场、位移场。
全量理论对应的解法:
θ = εx + ε y + εz
2 2 2 ∂ ∂ ∂ 2 , ∇ = 2 + 2 + 2 ∂x ∂y ∂z
6.2 弹性力学问题的基本解法
位移法:
上述位移法平衡方程表示为张量形式为
(λ + μ )u j , ji + μui, jj + fi = 0
位移法平衡方程的推导包含了平衡方程、几何方程和本构 方程的信息,求解时只需补充边界条件。 当边界条件为给定位移时,可以直接使用;当边界条件为 给定面力时,则可通过广义胡克定律和几何关系,将其中的 应力用位移来表示。
增量理论
e dε ij = dε ij + dε ijp
e ij
1 dε ij = ( dui , j + du j ,i ) 2
3v 其中弹性应变增量 dε = − dσ mδ ij 2G E
塑性应变增量 dε ijp = dλ
dσ ij
∂ϕ 3dε p , dλ = ∂σ ij 2σ s
6.3 塑性力学基本方程与边界条件
用张量公式表示为
1 ε ij = (ui , j + u j ,i ) 2
此外还可补充6个应变协调方程
6.1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与边界条件
弹性力学基本方程
本构方程:

弹塑性力学习题集

弹塑性力学习题集

第二章应力
第四章本构关系
讨论:
s
σ3
h 3
h s
ε2
时,s 44h 本构方程为:
ε
σE =时,s )
1()
(111E
E
E E s s s -+=-+=σεεεσσs
εs
σ3
h 3
h
P
三杆均处于弹3
h 3h
P
03
h 3h
P
3
h 3
h
P
在弹塑性阶段,1杆虽然进入塑性状态,但由于其余两杆仍处于弹性阶段,1杆的塑性变形受到限制,整个桁架的变形仍限制在弹性变形的量级,这个阶段可称为约束的塑性变形阶段.在塑性阶段,三杆都进入塑性状态,桁架的变形大于弹性变形量
级.一般说来,所有的弹塑性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都会有这样三个变形的阶段.
3
h 3
h
P
扭和内压作用,有应力分量
求:
比例从零开
多大时开始进入屈服?z ϕϕτ3=(2)开始屈服后,继续给以应力增量,满足0
=d γMises :
屈服准则为
21=z f σz z ϕϕτσσ32==代入上式得到屈服后,增量本构关系为:
z
z
z z d E G d d σστσλϕ898=
=
第五章 弹塑性力学问题的提法
第六章弹塑性平面问题
试求其应力分量。

图6.7 局部受均布载荷简支粱
的增大而迅速衰减。

弹塑性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弹塑性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阐明了应力、应变的概念和理论; 弹性力学和弹塑性力学的基本理论框架 得以确立。
七、张量概念及其基本运算(附录一)
1、张量概念
◆ 张量分析是研究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及连续介 质力学的重要数学工具 。
◆ 张量分析具有高度概括、形式简洁的特点。
◆ 任一物理现象都是按照一定的客观规律进行的, 它们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不考虑因变形而引起的力作用线方向的改变; (B)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略去相关的二次及二
次以上的高阶微量;
从而使得平衡条件与几何变形条件线性化。
六、弹塑性力学发展概况
◆ 1678年英国科学家虎克(R.Hooke)提出 了固体材 料的弹性变形与所受外力成正比——虎克定律。
◆ 19世纪20年代,法国科学家纳维叶 ( C.L.M.H.Navier )、柯西 ( A.L.Cauchy )和 圣文南 ( A.J.C.B.Saint Venant ) 等建立了 弹性力学的理论基础。
二、 弹塑性力学的研究对象
在研究对象上,材料力学的研究对象是固 体,且基本上是各种杆件,即所谓一维构件。
弹塑性力学研究对象也是固体,是不受 几何尺寸与形态限制的能适应各种工程技术 问题需求的物体。
造成两者间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三、弹塑性力学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弹塑性力学分析问题的基本思路
弹塑性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 论
一、 学科分类 ·弹塑性力学 二、 弹塑性力学的研究对象 三、 弹塑性力学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 弹塑性力学的基本任务 五、 弹塑性力学基本假设 六、 弹塑性力学发展概况 七、张量概念及其基本运算
一、学科分类 ·弹塑性力学
1、学科分类
按运动与否分:

弹塑性力学名词解释

弹塑性力学名词解释

弹性力学:1.应力:应力是描述一点内力各个方向上单位面积上的作用力的极限值,由于内力具有多重方向性因而应力也有多重方向性,需要用9个量描述,但表面独立的量有6个,实际上这6个量之间真正独立的只有3个。

2.应变;应变是描述一点的变形程度的物理量,变形包括伸缩和方向改变。

一点的应变是一个复杂的物理现象,需要6个量描述,但独立的量只有3个。

3.体积力:作用在物体每一点的外力。

比如每一点都有的重力。

4.面力: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外力。

比如水给大坝表面的压力。

5.斜面应力公式:一点任一方向的面上的应力与这一点的6个坐标应力之间的关系,这个关系用于应力边界条件和斜面应力的计算。

物体表面的任一点的应力和该点的面力是相同的大小和方向。

6.平衡微分方程:分析一点:反映一点的体积力与该点的6个坐标应力之间的受力平衡的方程,方程是偏微分形式的方程。

直角坐标下的方程形式上简单,其它坐标的复杂些。

7.可能应力:满足应力边界条件和平衡微分方程的应力场(该点进入弹塑性阶段时还要满足应力形式的屈服条件),因为应力对应的应变不一定是真实应变,因此只满足应力方程的应力只是可能应力而不一定是真实应力。

8.位移:分析一点:一点变形前后的位置差值。

变形体研究的位移是该点空间位置的连续函数。

9.几何方程:分析一点:反映一点位移与该点应变之间关系的方程。

直角坐标的几何方程形式上是最简单的,而其它坐标的复杂些。

10.变形协调方程:变形体不出现开裂或堆叠现象,即一点变形后产生的位移是唯一的,这时对一点的应变分量之间的相互约束关系。

直角坐标下的方程形式上简单,其它坐标的复杂些。

11.物理方程:这是材料变形的固有性质,反映一点应力与应变之间的约束关系,这种约束关系和坐标选取无关,即各种坐标下的物理关系都是相同的函数。

12.弹性:弹性指物体在外界因素(外荷载、温度变化等)作用下引起变形,在外界因素撤除后,完全恢复其初始的形状和尺寸的性质。

13.完全弹性:材料变形性质只有弹性而没有其他如流变、塑性等变形性质。

工程弹塑性力学---平面应力应变问题的直角坐标解

工程弹塑性力学---平面应力应变问题的直角坐标解

第六章平面问题的直角坐标解知识点平面应变问题应力表示的变形协调方程应力函数应力函数与双调和方程平面问题应力解法逆解法简支梁问题矩形梁的级数解法平面应力问题平面应力问题的近似性应力分量与应力函数应力函数与面力边界条件应力函数性质悬臂梁问题楔形体问题一、内容介绍对于实际工程结构的某些特殊形式,经过适当的简化和力学模型的抽象处理,就可以归结为弹性力学的平面问题,例如水坝,受拉薄板等。

这些问题的特点是某些基本未知量被限制在平面内发生的,使得数学上成为二维问题,从而简化了这些问题的求解困难。

本章的任务就是讨论弹性力学平面问题:平面应力和平面应变问题。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主要使用应力函数解法,因此本章的工作从推导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入手,引入应力函数并且通过例题求解,熟悉和掌握求解平面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本章学习的困难是应力函数的确定。

虽然课程讨论了应力函数的相关性质,但是应力函数的确定仍然没有普遍的意义。

这就是说,应力函数的确定过程往往是根据问题的边界条件和受力等特定条件得到的。

二、重点1、平面应变问题;2、平面应力问题;3、应力函数表达的平面问题基本方程;4、应力函数的性质;5、典型平面问题的求解。

§6.1 平面应变问题学习思路:对于弹性力学问题,如果能够通过简化力学模型,使三维问题转化为二维问题,则可以大幅度降低求解难度。

平面应变问题是指具有很长的纵向轴的柱形物体,横截面大小和形状沿轴线长度不变;作用外力与纵向轴垂直,并且沿长度不变;柱体的两端受固定约束的弹性体。

这种弹性体的位移将发生在横截面内,可以简化为二维问题。

根据平面应变问题定义,可以确定问题的基本未知量和基本方程。

对于应力解法,基本方程简化为平衡微分方程和变形协调方程。

学习要点:1、平面应变问题;2、基本物理量;3、基本方程;4、应力表示的变形协调方程1、平面应变问题部分工程构件,例如压力管道、水坝等,其结构及其承载形式力学模型可以简化为平面应变问题,典型实例就是水坝,如图所示这类弹性体是具有很长的纵向轴的柱形物体,横截面大小和形状沿轴线长度不变;作用外力与纵向轴垂直,并且沿长度不变;柱体的两端受固定约束。

第六章 弹塑性力学平面问题

第六章 弹塑性力学平面问题

Axy 3 U yf1 ( x) f 2 ( x) 4U = 0 6 4U 4U 4U 2 2 2 4 0 4 x x y y 4U 4U 0 0 4 2 2 y x y
பைடு நூலகம்
d 4 f1 ( x) d 4 f 2 ( x) 4U y 0 4 4 4 x dx dx d 4 f1 ( x) f1 ( x) Bx3 Cx 2 Dx 0 4 dx d 4 f 2 ( x) f 2 ( x) Ex3 Fx 2 0 4 dx Axy 3 U y ( Bx3 Cx 2 Dx) Ex3 Fx 2 6
x F1 ( x, y ), y F2 ( x, y ), xy F3 ( x, y )
平面应变问题
纵向轴
构件几何形状特征: 具有很长纵向轴的柱体
横截面的大小和形状沿轴 线不变;外力与轴线垂直 并且沿轴线不变;主体两 端受固定约束。
z方向上位移 w 0 位移发生在oxy平面内
o
x y
② ax bxy cy x 2c, y 2a, xy b
2 2
2a 2c o y -b o
3
均匀应力状态
b 0, a 0, c 0 双向受拉 b 0, a 0, c 0 纯剪切
x
③ ax bx y cxy dy x 2cx 6dy 复杂应力状态 y 6ax 2by 应用叠加原理
3 2 2
x y
-3dh2 o x
xy
可分解为简单 2(bx cy ) 应力状态
a b c 0, d 0 纯弯曲
y
④ ax 4 bx 3 y cx 2 y 2 dxy3

弹塑性力学课件第六章

弹塑性力学课件第六章
时,各横截面除了在自身平面内绕轴线转动外,还发生了垂直于 截面的翘曲变形。因此,平面假定不再成立。由此可见,非圆形 截面杆的扭转问题比圆轴杆的扭转问题要复杂得多。
图 6.2 非圆形截面等直杆的扭转实验
2018/10/31
8
第六章 柱体扭转问题
柱体扭转问题的实验研究
为了简化问题,圣维南( Saint Venant)由实验观察中假定,任
意截面形状的柱体在发生自由扭转变形时,各个横截面的翘曲程度都
相同。这就是圣维南等翘曲假定。如果我们把轴取在柱体的轴线上, 根据等翘曲假定,就有
w w( x, y) ( x, y)
u zy v xz
刚性转动假定
u zy
v xz w ( x, y )
2 2
MT KT

MT KT
KT G ( x 2 y 2 x
A
y )dxdy y x y )dxdy y x
截面翘曲影响项
扭转刚度
G r 2 dxdy G ( x
第六章 柱体扭转问题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卓卫东 教授
1
第六章 柱体扭转问题


柱体扭转问题的实验研究 基本方程
几个典型例子
柱体扭转问题的实验比拟方法
薄壁杆件的扭转问题
其他说明
2018/10/31
2
第六章 柱体扭转问题
引 言
柱体扭转问题在土木、机械等工程中是常见的一类问题。 所谓柱体扭转,是指圆柱体和棱柱体仅在端部受到扭矩的作 用,而且扭矩矢量与柱体的轴线方向重合。 本章将专门分析柱体扭转问题中较为简单的一类问题: 任意截面形状柱体的 自由扭转问题 ,即允许柱体在受扭变形 后的横截面自由翘曲的情形。关于柱体的 约束扭转问题 ,即 横截面的翘曲受到约束的情形,这里不进行讨论 。

弹塑性力学部分习题

弹塑性力学部分习题
2018/10/7 7
第六章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直 坐标系解答
§6-1平面问题的分类
§6-2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6-3平面问题的基本解法
§6-4多项式应力函数运用举例
2018/10/7
8
第七章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极坐 标系解答
§7-1平面极坐标下的基本公式 §7-2轴对称问题 §7-3轴对称应力问题——曲梁 的纯弯曲 §7-4圆孔的孔边应力集中问题 §7-5曲梁的一般弯曲 §7-6楔形体在楔顶或楔面受力
弹塑性力学
第 六 章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直角坐标系解答 第 七 章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极坐标系解答 第 八 章 等截面直杆的扭转 第 九 章 空间轴对称问题 第 十 章 弹性力学问题的能量原理 第 十一 章 塑性力学基础知识
2018/10/7
1
参考书目
1.徐芝纶, 弹性力学:上册 .第三版,高等教育
w k x, y
其中 k 为待定常数,(x‚y)为待定函数, 试写出应力分量的表达式和位移法方程。
2018/10/7
18
题1-6 半空间体在自重 g 和表面均布压力 q 作用下的位移解为 u = v = 0,
1 g 2 2 w q h z h z 2G 2
2018/10/7
在 V上
16
题1-4 等截面柱体在自重作用下,应力解为
x=y=xy=yz=zx=0 , z=gz,试求位移。
z l y
Fbz g
x
x
2018/10/7
17
题1-5 等截面直杆(无体力作用),杆轴 方向为 z 轴,已知直杆的位移解为
u kyz
v kxz

弹塑性力学 弹性与塑性力学的解题方法

弹塑性力学  弹性与塑性力学的解题方法
既能找出变形体中各点的应力分量,也能找出相 对的位移增量分量。
➢主应力法
➢ 主应力法是金属塑性成形中所经常使用的 一种简化方法。在分析问题时,认为剪应 力对材料的屈服影响很小,因而在屈服条 件中略去剪应力,这时平面应变问题中的 屈服条件可简化为
x - y = 2k
➢ 在分析中,还假设应力在一个方向的分布 是均匀的。因此在计算中,数学形式比较 简便。
➢ 平面应力问题,平面应变问题,结果转换 ➢ 平面问题的平衡方程(无体力)
x
xy
0
x y
yx x
y
y
0
➢ 艾里(Airy)应力函数
x
2
y 2
,
y
2
x 2
,
xy
2
xy
➢ 用应力函数表示的物理方程
➢ 变形协调条件
x
1 2G(1
)
2
y 2
2
x 2
y
2G
1 (1
)
2
x 2
几种应力函数所对应的边界条件
➢ = ax + by + c 矩形弹性体处于无应力状态,
即在边界上无面力。
➢ = ax2 + bxy + cy2 矩形弹性体受双向荷载。
a > 0, c > 0, b = 0
a = c = 0, b 0
➢ = ax3 + bx2y + cxy2 + dy3 复杂应力状态, 当a = c = b = 0, d 0时,xy = 6dy,为纯弯
2
y 2
xy
1 G
2
xy
4 x
y 4
4 y
x 4

弹性与塑性力学基础 第六章 塑性力学解题方法及应用举例

弹性与塑性力学基础 第六章 塑性力学解题方法及应用举例

§6-3 滑移线场概念及其在平冲头镦粗半无限体中的应用
6.3.1 滑移线的定义与滑移线法
➢ 滑移线的基本概念
作用于最大剪应力面上的正应力13恰等于平均应力m或中间主应
力2 ,即
1 3 m 2 1 2 (13 ) 1 2 (xy)
任一点应力状态可用静水压(平均
应力)与最大剪切力K相叠加来表
2020/10/16
弹性与塑性
力 学 基 础 第六章 塑性力学解题方法及应用举例
§6-3 滑移线场概念及其在平冲头镦粗半无限体中的应用
6.3.1 滑移线的定义与滑移线法 ➢ 滑移线的基本概念 塑性变形体(或变形区)内任一点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
2020/10/16
弹性与塑性
力 学 基 础 第六章 塑性力学解题方法及应用举例
压力容器、管道、挤压凹模等) 2020/10/16轴对称平面问题
应力分析:
rz、θr为零 θ 、 r为主应力,仅随 r 变化; 平衡微分方程:
dr r 0 (6-1)
dr r
弹性与塑性
力 学 基 础 第六章 塑性力学解题方法及应用举例
§6-1 平衡微分方程和屈服准则联立求解及其应用
6.1.2 受内压塑性圆筒及受内拉的塑性圆环应力计算
弹性与塑性力学基础
第六章
塑性力学解题方法及应用举例
2020/10/16
弹性与塑性
力 学 基 础 第六章 塑性力学解题方法及应用举例
1、塑性力学问题求解现状
(1) 在塑性状态物体内应力的大小与分布求解比较弹性状态困难; (2) 非线性塑性应力应变关系方程; (3) 联解平衡方程和屈服准则,补充必要的物理方程和几何方程,在
代入式(6-12)得
z =s

塑性力学-简单弹塑性问题

塑性力学-简单弹塑性问题
ys
h2
理想弹塑性材料、矩形截面 b × h −σ s −
σ = Φ (ε ) = σ s
ys ys
其中:
⎤ ⎡ I (A ) M = σs ⎢ z e + Sp⎥ ⎦ ⎣ ys
2 3 I z ( Ae ) = b ⋅ y s 3
h2 2 S p = b( − y s ) 4
6
σs
+
M 3 1 y = − ( s )2 Me 2 2 h 2
+
ε=
y
+
σ

+
σs
σ
ρ
σ*
卸载前的应力、应变:σ 残余应力: σ * = σ − σ
ε
卸载过程应力改变量: σ = M y
I
10
2. 等截面梁的横向弯曲
•弯矩是变化的 M = M (x) •存在剪应力 忽略剪应力对屈服的影响
y ⎧ σs ⎪ σ ( x, y ) = ⎨ y s ( x ) ⎪Φ ( ε ) ⎩ 在 y ≤ ys ( x )时 在 y ≥ ys ( x )时
中性层曲率:
ρ
=
σs
Ey s
5
M = 2 ∫ σ ⋅ dA ⋅ y = 2 ∫ σ ⋅ dA ⋅ y + 2 ∫ σ ⋅ dA ⋅ y
0
h2
ys
h2
0
ys
= =
E
ρ σs
ys
I z ( Ae ) + 2 ∫ Φ (ε ) ⋅ dA ⋅ y
ys
h2
I z ( Ae ) + 2 ∫ Φ (ε ) ⋅ dA ⋅ y
z
该问题是球对称的。采用 球坐标 不为零的应力分量 σ θ σ ϕ σ r

应用弹塑性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应用弹塑性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附录Ⅱ习题解答提示与参考答案第二章应力理论2-1 ζn=ζ1l2+ζ2m2,;式中l、m、n为斜截面外法线的方向余弦。

2-2 p=111.5A;ζn=26A;ηn=108.5A2-3 提示:平面Ax+By+C z+D=0的外法线的方向余弦为:(式中i=1,2,3或A,B,C)答案:2-4 略2-5 (a)ζ1=738.5;ζ2=600;ζ3=-338.5;ηmax=538.5;应力单位为MPa。

(b)ζ1=700;ζ2=600;ζ3=-600;ηmax=650;应力单位为MPa。

2-6 ζ1=3.732η0;ζ2=-0.268η0;α=15º。

2-7 (材料力学解) 应力单位为MPa。

(弹塑性力学解) 应力单位为MPa。

2-8 ζ1=107.3a;ζ2=44.1a;ζ3=-91.4a;ζ1主方向:(±0.314,0.900,0.305);ζ2主方向:(±0.948,±0.282,±0.146);ζ3主方向:(0.048,±0.337,0.940)。

2-9;ζ2=0;ζ3=-ζ1。

2-10、2-11 略2-12 (1)略;(2)ζ8=ζm=5.333MPa;η8=8.654MPa。

2-13 p8=59.5;ζ8=25.0a;η8=54.1a。

2-14上式中S为静矩。

材料力学解不满足平衡微分方程和边界条件。

2-15,Q为梁横截面上的剪力。

提示:利用平衡微分方程求解。

2-16 ζ1=17.083×103Pa;ζ2=4.917×103Pa;ζ3=0,∂=40º16′。

2-17 略2-18 2。

2-19 提示:将三个主方向的三组方向余弦分别两两一组代人式(2-12)证之。

2-20 。

2-21 在AA′上:ζx=-γy,ηxy=0;在AB上:ηxy=0,ζy=-γh;在BB′上:l1=cosα,l2=-sinα,l3=0;则应力分量满足关系式:2-22 。

弹塑性力学部分习题及答案

弹塑性力学部分习题及答案


根据梁的弯曲变形公式,y = Fx/L(L - x),其中y为挠度,F 为力,L为梁的长度。代入题目给定的数据,得y = (frac{300 times (4 - x)}{8})。当x = 2时,y = (frac{300 times (4 - 2)}{8}) = 75mm。
习题三答案及解析
解析
和变形情况。
04
弹塑性力学弹塑性力学的基本假设。
答案
弹塑性力学的基本假设包括连续性假设、均匀性假设、各向同性假设和非线性假设。连 续性假设认为物质是连续的,没有空隙;均匀性假设认为物质的性质在各个位置都是相 同的;各向同性假设认为物质的性质在不同方向上都是相同的;非线性假设认为弹塑性
习题二答案及解析
01 02 03 04
解析
选择题主要考察基本概念的理解,如能量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等 。
填空题涉及简单的力学计算,如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应 用等。
计算题要求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进行计算,需要掌握基 本的力学原理和公式。
习题三答案及解析
01
答案
02
选择题
03
1. A
2. 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 = ma,其中F为力,m为质量,a 为加速度。代入题目给定的数据,得a = (frac{400}{5}) = 80m/s(}^{2})。再根据运动学公式s = ut + (frac{1}{2})at(}^{2}),得s = 10 × 2 + (frac{1}{2} times 80 times (2)^2) = 108m。
04
计算题要求应用胡克定律和动量守恒定律进行计算,需要掌握基本的 力学原理和公式。
习题二答案及解析

弹塑性力学定理和公式

弹塑性力学定理和公式

弹塑性⼒学定理和公式应⼒应变关系弹性模量||⼴义虎克定律1.弹性模量对于应⼒分量与应变分量成线性关系的各向同性弹性体,常⽤的弹性常数包括:a弹性模量单向拉伸或压缩时正应⼒与线应变之⽐,即b切变模量切应⼒与相应的切应变之⽐,即c体积弹性模量三向平均应⼒与体积应变θ(=εx+εy+εz)之⽐,即d泊松⽐单向正应⼒引起的横向线应变ε1的绝对值与轴向线应变ε的绝对值之⽐,即此外还有拉梅常数λ。

对于各向同性材料,这五个常数中只有两个是独⽴的。

常⽤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见表3-1 弹性常数间的关系。

室温下弹性常数的典型值见表3-2 弹性常数的典型值。

2.⼴义虎克定律线弹性材料在复杂应⼒状态下的应⼒应变关系称为⼴义虎克定律。

它是由实验确定,通常称为物性⽅程,反映弹性体变形的物理本质。

A各向同性材料的⼴义虎克定律表达式(见表3-3 ⼴义胡克定律表达式)对于圆柱坐标和球坐标,表中三向应⼒公式中的x 、y、z分别⽤r、θ、z和r、θ、φ代替。

对于平⾯极坐标,表中平⾯应⼒和平⾯应变公式中的x、y、z⽤r、θ、z代替。

B⽤偏量形式和体积弹性定律表⽰的⼴义虎克定律应⼒和应变量分解为球量和偏量两部分时,虎克定律可写成更简单的形式,即体积弹性定律应⼒偏量与应变偏量关系式在直⾓坐标中,i,j=x,y,z;在圆柱坐标中,i,j=r,θ,z,在球坐标中i,j=r,θ,φ。

弹性⼒学基本⽅程及其解法弹性⼒学基本⽅程|| 边界条件|| 按位移求解的弹性⼒学基本⽅法|| 按应⼒求解的弹性⼒学基本⽅程|| 平⾯问题的基本⽅程|| 基本⽅程的解法|| ⼆维和三维问题常⽤的应⼒、位移公式1.弹性⼒学基本⽅程在弹性⼒学⼀般问题中,需要确定15个未知量,即6个应⼒分量,6个应变分量和3个位移分量。

这15个未知量可由15个线性⽅程确定,即(1)3个平衡⽅程[式(2-1-22)],或⽤脚标形式简写为(2)6个变形⼏何⽅程[式(2-1-29)],或简写为(3)6个物性⽅程[式(3-5)或式(3-6)],简写为或2.边界条件弹性⼒学⼀般问题的解,在物体部满⾜上述线性⽅程组,在边界上必须满⾜给定的边界条件。

弹塑性力学-第6章 弹塑性平面问题

弹塑性力学-第6章 弹塑性平面问题

第六章 弹塑性平面问题任何一个弹塑性体实际上都是空间(三维)物体,且一般的载荷严格说来也是空间力系。

因此,所有弹塑性力学问题实际上都是空间问题,即所有的力学量都是坐标),,(z y x 的函数.但是,当所考察的物体(结构)及其所承受的载荷具有某些特点时,则可将它们近似地看作平面(二维)问题,即所有的力学量都是两个坐标(如y x ,)的函数,从而使问题得简化,且所得解答又具有工程所要求的精度.由第二章知,弹塑性力学平面问题可分为平面应力问题和平面应变问题两种,本章主要讨论弹塑性平面问题求解的一般方法。

6.1 弹性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由第二章己经知道,两类平面问题的基本未知量虽然是完全相同的,但非零的应力分量、应变分量和位移分量不是完全相同的。

1.1平衡方程无论是平面应力问题还是平面应变问题,由于在z 方向自成平衡,因此,两类问题的平衡方程均为⎪⎪⎭⎪⎪⎬⎫=+∂∂+∂∂=+∂∂+∂∂00Y y x X y x yxy xyx σττσ (6。

1—1)1。

2几何方程由于只需要考虑面内的几何关系,因此,对于两类平面向题均有 xvy u ,yv ,xuxy y x ∂∂+∂∂=∂∂=∂∂=γεε (6.1—2) 由式(6。

1—2)可得到平面问题的变形协调方程为y x xy xyy x ∂∂∂=∂∂+∂∂γεε22222 (6.1—3) 1。

3本构关系两类平面问题的非零应力分量和应变分量不相同,因此,由广义虎克定律所得本构方程也必然不尽相同.(1)平面应力问题对于平面应力问题,因,0=z σ 0==zx yz ττ,根据广义虎克定律显然有0==zx yz γγ。

因此本构方程为⎪⎪⎪⎪⎭⎪⎪⎪⎪⎬⎫+=+-=-=-=xy xy y x z x y y y x x E EE Eτνγσσνενσσενσσε)1(2)()(1)(1 (6。

1—4a ) 或⎪⎪⎪⎭⎪⎪⎪⎬⎫+=+-=+-=xyxy x y y y x x E E E γντνεενσνεενσ)1(2)(1)(122(6。

弹塑性力学 第六章 塑性力学基本概念

弹塑性力学   第六章 塑性力学基本概念

理想刚塑形模型???
2、线性硬化模型:硬化阶段曲线为线性
将硬化阶段的曲线简化为一条直线,即连续的应力-应 变关系曲线OAA’C简化为两条直线组成的折线OAC。 第一条直线OA代表线 弹性变形性质,其斜 率为E ;第二条直线 AC代表强化性质 ,其 斜率为Et。

b B
s
C
s,
s,
• 影响材料性质的其它几个因素: 1. 温度。当温度上升,材料屈服应力降低、塑性变形 能力提高。高温下,会有蠕变、应力松弛现象。 2. 应变速率。如果在实验时加载速度提高几个数量级, 则屈服应力会相应地提高,塑性变形能力会降低。一 般加载速度不考虑这个因素。高速撞击载荷或爆炸载 荷需要考虑。
§6.3 单轴应力-应变关系的简化模型
屈服条件(加载条件)
s
p
A
*
将累积塑性变形量作为内变量
H O E
k ( dε ) 0
p
*
k函数称为硬化函数,初值:
k (0) s
B‘

• (2)随动硬化模型: • 对一些材料有包辛 格效应的材料,应 变硬化提高了材料 的拉伸屈服应力, 在反向加载(压缩) 时,压缩屈服应力 降低。 • 这种硬化特征称为 随动硬化。
6.2 材料实验结果
一、单轴拉伸实验 • 材料塑形变形性质通过试验研究获得。
• 最简单实验是室温单轴拉压实验: •材料:金属多晶体材料 •试件如图
•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定义为
P / A0
A0
l l0 / l0
l0
--材料的单轴拉伸实验曲线有如图所示两种形态。
conditional yield limit 条件屈服极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d 1 2 ( 1 2 ) d d (6 22)
(6 23)
从(6-21)式中消去 和 d ,就有:
同样地,
d d 1 2 ( 1 2 ) d d
如果已知某时刻的初始状态(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及从该时刻起的变形路 径 ( ) 则积分(6-22)或(6-23)式就可得到
因此,可以引进弹性应力函数 e ,使有
yz
6 90
6 91
6 92
e e xz , yz , y x
则平衡方程自动满足,而协调方程(6-90)化为
2 e 2G ,
2 2 式中 2 2 为Laplace算子. x y
塑性力学
第 6 章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塑性力学
第六章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6.1 弹塑性边值问题的提法
§6.2 薄壁筒的拉扭联合变形
§6.5 柱体的弹塑性自由扭转
§6.6 受内压的厚壁圆筒
§6.7 旋转圆盘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6.1 弹塑性边值问题的提法
一、弹塑性全量理论边值问题
设在物体V内给定体力 Fi ,在应力边界 ST 上给定面力Ti ,在位移 边界Su 上给定位移 u i ,要求应力 ij ,应变 ij ,位移 ui ,它们满足 以下方程和边条件:
ii)合剪应力的方向沿 e=const曲线的切向,也就是与 的梯度方向相垂直。 e
iii)柱体截面的周界也是 e =const曲线族之一,对单连通截面可令周界上
e 0
iv)扭矩T与 e 的关系可按St.Venant 条件求得:
T 2 Ae dxdy,
其中A为柱体的一个截面。
z / s , z / s ,
在弹性阶段,无量纲化的Hooke定律给出
(6-16)
,
(6 17)
1 2 2 2 J 进入塑性以后,Mises 屈服条件: 2 z z s 3
可化为: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2 2 1
(6-10)
1 2v d kk d kk , E d d ij 0, 0, ij d hd , d d 0, ij ij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iv)在ST 上的应力边界条件: d ijl j dTi ; v)在Su 上的位移边界条件:
1 1 1 0 0 ln 2 1 0 1
类似地,对于阶段bc ,
c a
O b
d

图 6-1
1 1 1 0 0 ln 2 1 0 1 0
(6 25)
1 v f ( ij ) 0,d ij d ij d kk ij ; 2G E f ( ij ) 0,
1 f deij dsij d , 2G ij
1 2v d kk d kk , E
f df d ij 0, 0, ij d 0, df f d 0, ij ij
u yz,
xz, x, y ;
其中 x, y 是截面的翘曲函数
(6-84)
从小应变下的Cauchy公式得出应变为: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6-85)
此式与材料的本构关系无关,不论是弹性还是塑性时都成立。
在弹性时按Hooke定律求得: (6-86)
在进入塑性之后,恒有 dex dey dez dexy 0, 按照增量本构关系,从刚进入塑性开始, 可以推知 d x d y d z d xy 0, 进而在变形的一切阶段均有
(6-9)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b)对于等向强化材料,后继屈服函数为 ( ij, ha ) ,则 弹性区: ( ij ) 0。d ij 塑性区: ( ij ) 0,
1 v d ij d kk ij ; 2G E
deij
1 dsij d , 2G ij
其中
为合剪应力。
可见,在扭转时柱体各点的应力状态始终是纯剪切,这是一个 简单加载过程。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二、弹性扭转和薄膜比拟
从(6-85)式中消去翘曲函数,得协调方程
yz x

xz 2 , y
6 89
或由(6-86)式得到的应力分量表示的协调方程
xz 2G . x y xz yz 0. 同时,只有一个平衡方程 x y
(6 15)
其余应力分量均为0。因此,不但应力状态是均匀的,而且每一种外载(拉、 扭)只与一个应力分量有关,调整P 和T 之间的比值,即可得到应力分量间的 不同比例。 假设材料是不可压缩的(v =1/2)、理想塑性的Mises材料。采用以下无量纲量:
z / s , z / s ,
x y z xy 0,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即在塑性阶段不为零的应力分量仍只有
xz 和 yz
2 2 J1 0, J 2 xz yz , J 3 0,
6 87
6 88
且主应力为:
2 2 1 xz yz , 2 0, 3 ,
无量纲化后得到:
(6-19)
d d d , d d d , d d d d
(6-20)
消去 d 得:
(6 21)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2 由(6-18)式知 1 及 d d 0,

d d d / 1 2
(6 18)
下面按增量理论和全量理论求解这个问题,比较两种结果的异同。 一、按增量理论求解 对理想弹塑性材料,增量本构方程是 Prandtl-Reuses 关系,于是:
1 2 d z d z d z , E 3 1 1 d z d z d z 2 2G
6 95
v)Prandtl 薄膜比拟:将薄膜张于与柱体截面边界形状相同的边框上,加 均匀压力,则 与薄膜的高度成正比, 的大小与薄膜的斜率成正比,
e

扭矩T 与薄膜曲面下的体积成正比。
0.707, 0.707
(2)用全量理论求解
(6 31)
1 亦即 2 (6 32)
C点的应变 1 代入(6-27)式得出
0.707, 0.707
由以上的结果可知:
i)由于加载路径不同,虽然最终变形一样,但最终应力却不同; ii)只有在比例加载的条件下,增量理论和全量理论的结果才一致。
(E) ( p)
上标(E)和(P)分别表示弹性区和塑性区。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6.2 薄壁筒的拉扭联合变形
考察薄壁圆筒承受拉力P 和扭矩T 联合作用的弹塑性变形问题。采用圆柱坐 标,取z 轴与筒轴重合。设壁厚为h ,筒的内外平均半径为R ,则筒内应力 为:
z P / 2Rh, z T / 2R 2 h,
(6 11)
(6 12)
dui d u i ;
vi)弹塑性交界处的连接条件:如果交界面 的法向为ni ,则在 上有: (a)法向位移连续条件 dui ni dui ni ; (b)应力连续条件
(E) ( p)
(6 13)
(6 14)
d ij ni d ij ni ;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6.5
柱体的弹塑性自由扭转
一、研究范围和基本方程
考虑任意截面形状的长柱体,在扭转力矩 T作用下的自由扭转问题。
假定截面是单连通的,取柱体的轴线为 z 轴。
实验观察证实,在塑性状态下仍可采取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中关于扭转 的假定,即柱体在弹塑性自由扭转状态下,截面只在自身平面内转动,但 可以发生轴向自由翘曲。 以 表示柱体单位长度的扭转角,则小变形时的位移分量为

(6-3)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iv) 在
ST上的应力边界条件: ijl j Ti , ST 外法线的单位向量;
ui u i
(6 4)
其中 l j 是 v) 在
S u上位移边界条件:
(6 5)
由此可见,弹塑性边值问题的全量理论提法同弹性边值问题的提法 基本相同,不同仅在于引入了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6-3)式。
2 2 1。可见图中的阴影区域是弹性范围。
(1)用增量理论求解 路径①沿OBC。在B点有 0 0, 0 0。 A ② D ① C
1 在BC段上有 1 ln , ③ 2 1 e2 y 1 解出 2y tanh , e 1 O 2 e 在C点 1 0.76, 1 2 0.65 (6 30) e2 1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二、按全量理论求解
2 由于假设了材料不可压, v 1 / 2,故 ij eij 由(5-63)式 sij ij
在本问题中用分量写出来就是:
3
2 2 z z , z z , 3 3 3
(6 26)
s 3 s ; 而 r z , 将(6-26)式按(6-16)式无量纲
~ 关系或 ~
关系。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例如对于实验中经常采用的阶梯变形路径(图6-1),考虑 保持常数的阶段 ab 上,设在a点有 0, 0,由于在ab上 d 0,
方程(6-22)变为: d d /(1 ),
2

e
(6 24)
积分并利用a点的已知条件,得出:
ij, j Fi 0; i) 在V内的平衡方程: ii) 在V内几何关系(应变-位移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