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塑性力学-6_弹塑性平面问题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 p)
上标(E)和(P)分别表示弹性区和塑性区。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6.2 薄壁筒的拉扭联合变形
考察薄壁圆筒承受拉力P 和扭矩T 联合作用的弹塑性变形问题。采用圆柱坐 标,取z 轴与筒轴重合。设壁厚为h ,筒的内外平均半径为R ,则筒内应力 为:
z P / 2Rh, z T / 2R 2 h,
因此,可以引进弹性应力函数 e ,使有
yz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6 90
6 91
6 92
e e xz , yz , y x
则平衡方程自动满足,而协调方程(6-90)化为
2 e 2G ,
2 2 式中 2 2 为Laplace算子. x y
化后得应力-应变关系为
1 2
/ 2 2 , / 2 2
(6 27)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三 、算例和比较 在图6-2中,有三条不同的加载路径从原点O 到达点C ( 1, 1)
在弹性范围内, , ,屈服条件(6-18)在应变空间中写出就是
(6-9)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b)对于等向强化材料,后继屈服函数为 ( ij, ha ) ,则 弹性区: ( ij ) 0。d ij 塑性区: ( ij ) 0,
1 v d ij d kk ij ; 2G E
deij
1 dsij d , 2G ij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二、按全量理论求解
2 由于假设了材料不可压, v 1 / 2,故 ij eij 由(5-63)式 sij ij
在本问题中用分量写出来就是:
3
2 2 z z , z z , 3 3 3
(6 26)
s 3 s ; 而 r z , 将(6-26)式按(6-16)式无量纲
2
6 93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在弹性力学中,研究了 e 和Poisson方程(6-93)并导致以下结论
2 2 xz yz i.) 合剪应力大小:
e e grad e , x y
2
2
6 94
ii)合剪应力的方向沿 e=const曲线的切向,也就是与 的梯度方向相垂直。 e
iii)柱体截面的周界也是 e =const曲线族之一,对单连通截面可令周界上
e 0
iv)扭矩T与 e 的关系可按St.Venant 条件求得:
T 2 Ae dxdy,
其中A为柱体的一个截面。
z / s , z / s ,
在弹性阶段,无量纲化的Hooke定律给出
(6-16)
,
(6 17)
1 2 2 2 J 进入塑性以后,Mises 屈服条件: 2 z z s 3
可化为: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2 2 1
(6 18)
下面按增量理论和全量理论求解这个问题,比较两种结果的异同。 一、按增量理论求解 对理想弹塑性材料,增量本构方程是 Prandtl-Reuses 关系,于是:
1 2 d z d z d z , E 3 1 1 d z d z d z 2 2G
1 1 1 0 0 ln 2 1 0 1
类似地,对于阶段bc ,
c a
O b
d
图 6-1
1 1 1 0 0 ln 2 1 0 1 0
(6 25)
~ 关系或 ~
关系。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例如对于实验中经常采用的阶梯变形路径(图6-1),考虑 保持常数的阶段 ab 上,设在a点有 0, 0,由于在ab上 d 0,
方程(6-22)变为: d d /(1 ),
2
e
(6 24)
积分并利用a点的已知条件,得出:
B
类似地,对路径②,即阶梯变形路径OAC可求得 0.76和 0.65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路径③是比例加载路径ODC,其上 d d 。在到达D点时,
刚到达屈服,同时满足 1和 由此得出在D点时的应力为:
2 2
1 2
0.707。
不难证明沿 DC 段皆有 ,即应力值不变,在C点也就仍为
1 v f ( ij ) 0,d ij d ij d kk ij ; 2G E f ( ij ) 0,
1 f deij dsij d , 2G ij
1 2v d kk d kk , E
f df d ij 0, 0, ij d 0, df f d 0, ij ij
2 2 1。可见图中的阴影区域是弹性范围。
(1)用增量理论求解 路径①沿OBC。在B点有 0 0, 0 0。 A ② D ① C
1 在BC段上有 1 ln , ③ 2 1 e2 y 1 解出 2y tanh , e 1 O 2 e 在C点 1 0.76, 1 2 0.65 (6 30) e2 1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6.5
柱体的弹塑性自由扭转
一、研究范围和基本方程
考虑任意截面形状的长柱体,在扭转力矩 T作用下的自由扭转问题。
假定截面是单连通的,取柱体的轴线为 z 轴。
实验观察证实,在塑性状态下仍可采取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中关于扭转 的假定,即柱体在弹塑性自由扭转状态下,截面只在自身平面内转动,但 可以发生轴向自由翘曲。 以 表示柱体单位长度的扭转角,则小变形时的位移分量为
6 95
v)Prandtl 薄膜比拟:将薄膜张于与柱体截面边界形状相同的边框上,加 均匀压力,则 与薄膜的高度成正比, 的大小与薄膜的斜率成正比,
e
扭矩T 与薄膜曲面下的体积成正比。
二、弹塑性增量理论的边值问题
i) 在V内的平衡方程
d ij, j dFi 0
1 d ij (dui , j du j ,i ) 2
(6 7)
ii) 在V内的几何关系(应变位移的增量关系):
(6 8)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iii) 在V内的增量本构关系:
(a) 对于理想塑性材料,屈服函数为 f ( ij ),则 弹性区: 塑性区:
ij, j Fi 0; i) 在V内的平衡方程: ii) 在V内几何关系(应变-位移关系):
ij
iii) 在V内全量本构关系:
6 1
6 2
1 ui , j u j ,i ; 2
2 sij eij , 3 E kk kk , 1 2
(6-10)
1 2v d kk d kk , E d d ij 0, 0, ij d hd , d d 0, ij ij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iv)在ST 上的应力边界条件: d ijl j dTi ; v)在Su 上的位移边界条件:
塑性力学
第 6 章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塑性力学
第六章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6.1 弹塑性边值问题的提法
§6.2 薄壁筒的拉扭联合变形
§6.5 柱体的弹塑性自由扭转
§6.6 受内压的厚壁圆筒
§6.7 旋转圆盘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6.1 弹塑性边值问题的提法
一、弹塑性全量理论边值问题
设在物体V内给定体力 Fi ,在应力边界 ST 上给定面力Ti ,在位移 边界Su 上给定位移 u i ,要求应力 ij ,应变 ij ,位移 ui ,它们满足 以下方程和边条件:
无量纲化后得到:
(6-19)
d d d , d d d , d d d d
(6-20)
消去 d 得:
(6 21)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2 由(6-18)式知 1 及 d d 0,
故
d d d / 1 2
u yz,
xz, x, y ;
其中 x, y 是截面的翘曲函数
(6-84)
从小应变下的Cauchy公式得出应变为: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6-85)
此式与材料的本构关系无关,不论是弹性还是塑性时都成立。
在弹性时按Hooke定律求得: (6-86)
在进入塑性之后,恒有 dex dey dez dexy 0, 按照增量本构关系,从刚进入塑性开始, 可以推知 d x d y d z d xy 0, 进而在变形的一切阶段均有
d d 1 2 ( 1 2 ) d d (6 22)
(6 23)
从(6-21)式中消去 和 d ,就有:
同样地,
d d 1 2 ( 1 2 ) d d
如果已知某时刻的初始状态(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及从该时刻起的变形路 径 ( ) 则积分(6-22)或(6-23)式就可得到
(6 15)
其余应力分量均为0。因此,不但应力状态是均匀的,而且每一种外载(拉、 扭)只与一个应力分量有关,调整P 和T 之间的比值,即可得到应力分量间的 不同比例。 假设材料是不可压缩的(v =1/2)、理想塑性的Mises材料。采用以下无量纲量:
z / s , z / s ,
x y z xy 0,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即在塑性阶段不为零的应力分量仍只有
xz 和 yz
2 2 J1 0, J 2 xz yz , J 3 0,
6 87
6 88
且主应力为:
2 2 1 xz yz , 2 0, 3 ,
其中
为合剪应力。
可见,在扭转时柱体各点的应力状态始终是纯剪切,这是一个 简单加载过程。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二、弹性扭转和薄膜比拟
从(6-85)式中消去翘曲函数,得协调方程
yz x
xz 2 , y
6 89
或由(6-86)式得到的应力分量表示的协调方程
xz 2G . x y xz yz 0. 同时,只有一个平衡方程 x y
(6 11)
(6 12)
dui d u i ;
vi)弹塑性交界处的连接条件:如果交界面 的法向为ni ,则在 上有: (a)法向位移连续条件 dui ni dui ni ; (b)应力连续条件
(E) ( p)
(6 13)
(6 14)
d ij ni d ij ni ;
(6-3)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iv) 在
ST上的应力边界条件: ijl j Ti , ST 外法线的单位向量;
ui u i
(6 4)
其中 l j 是 v) 在
S u上位移边界条件:
(6 5)
由此可见,弹塑性边值问题的全量理论提法同弹性边值问题的提法 基本相同,不同仅在于引入了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6-3)式。
0.707, 0.707
(2)用全量理论求解
(6 31)
1 亦即 2 (6 32)
C点的应变 1 代入(6-27)式得出
0.707, 0.707
由以上的结果可知:
i)由于加载路径不同,虽然最终变形一样,但最终应力却不同; ii)只有在比例加载的条件下,增量理论和全量理论的结果才一致。
上标(E)和(P)分别表示弹性区和塑性区。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6.2 薄壁筒的拉扭联合变形
考察薄壁圆筒承受拉力P 和扭矩T 联合作用的弹塑性变形问题。采用圆柱坐 标,取z 轴与筒轴重合。设壁厚为h ,筒的内外平均半径为R ,则筒内应力 为:
z P / 2Rh, z T / 2R 2 h,
因此,可以引进弹性应力函数 e ,使有
yz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6 90
6 91
6 92
e e xz , yz , y x
则平衡方程自动满足,而协调方程(6-90)化为
2 e 2G ,
2 2 式中 2 2 为Laplace算子. x y
化后得应力-应变关系为
1 2
/ 2 2 , / 2 2
(6 27)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三 、算例和比较 在图6-2中,有三条不同的加载路径从原点O 到达点C ( 1, 1)
在弹性范围内, , ,屈服条件(6-18)在应变空间中写出就是
(6-9)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b)对于等向强化材料,后继屈服函数为 ( ij, ha ) ,则 弹性区: ( ij ) 0。d ij 塑性区: ( ij ) 0,
1 v d ij d kk ij ; 2G E
deij
1 dsij d , 2G ij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二、按全量理论求解
2 由于假设了材料不可压, v 1 / 2,故 ij eij 由(5-63)式 sij ij
在本问题中用分量写出来就是:
3
2 2 z z , z z , 3 3 3
(6 26)
s 3 s ; 而 r z , 将(6-26)式按(6-16)式无量纲
2
6 93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在弹性力学中,研究了 e 和Poisson方程(6-93)并导致以下结论
2 2 xz yz i.) 合剪应力大小:
e e grad e , x y
2
2
6 94
ii)合剪应力的方向沿 e=const曲线的切向,也就是与 的梯度方向相垂直。 e
iii)柱体截面的周界也是 e =const曲线族之一,对单连通截面可令周界上
e 0
iv)扭矩T与 e 的关系可按St.Venant 条件求得:
T 2 Ae dxdy,
其中A为柱体的一个截面。
z / s , z / s ,
在弹性阶段,无量纲化的Hooke定律给出
(6-16)
,
(6 17)
1 2 2 2 J 进入塑性以后,Mises 屈服条件: 2 z z s 3
可化为: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2 2 1
(6 18)
下面按增量理论和全量理论求解这个问题,比较两种结果的异同。 一、按增量理论求解 对理想弹塑性材料,增量本构方程是 Prandtl-Reuses 关系,于是:
1 2 d z d z d z , E 3 1 1 d z d z d z 2 2G
1 1 1 0 0 ln 2 1 0 1
类似地,对于阶段bc ,
c a
O b
d
图 6-1
1 1 1 0 0 ln 2 1 0 1 0
(6 25)
~ 关系或 ~
关系。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例如对于实验中经常采用的阶梯变形路径(图6-1),考虑 保持常数的阶段 ab 上,设在a点有 0, 0,由于在ab上 d 0,
方程(6-22)变为: d d /(1 ),
2
e
(6 24)
积分并利用a点的已知条件,得出:
B
类似地,对路径②,即阶梯变形路径OAC可求得 0.76和 0.65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路径③是比例加载路径ODC,其上 d d 。在到达D点时,
刚到达屈服,同时满足 1和 由此得出在D点时的应力为:
2 2
1 2
0.707。
不难证明沿 DC 段皆有 ,即应力值不变,在C点也就仍为
1 v f ( ij ) 0,d ij d ij d kk ij ; 2G E f ( ij ) 0,
1 f deij dsij d , 2G ij
1 2v d kk d kk , E
f df d ij 0, 0, ij d 0, df f d 0, ij ij
2 2 1。可见图中的阴影区域是弹性范围。
(1)用增量理论求解 路径①沿OBC。在B点有 0 0, 0 0。 A ② D ① C
1 在BC段上有 1 ln , ③ 2 1 e2 y 1 解出 2y tanh , e 1 O 2 e 在C点 1 0.76, 1 2 0.65 (6 30) e2 1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6.5
柱体的弹塑性自由扭转
一、研究范围和基本方程
考虑任意截面形状的长柱体,在扭转力矩 T作用下的自由扭转问题。
假定截面是单连通的,取柱体的轴线为 z 轴。
实验观察证实,在塑性状态下仍可采取材料力学和弹性力学中关于扭转 的假定,即柱体在弹塑性自由扭转状态下,截面只在自身平面内转动,但 可以发生轴向自由翘曲。 以 表示柱体单位长度的扭转角,则小变形时的位移分量为
6 95
v)Prandtl 薄膜比拟:将薄膜张于与柱体截面边界形状相同的边框上,加 均匀压力,则 与薄膜的高度成正比, 的大小与薄膜的斜率成正比,
e
扭矩T 与薄膜曲面下的体积成正比。
二、弹塑性增量理论的边值问题
i) 在V内的平衡方程
d ij, j dFi 0
1 d ij (dui , j du j ,i ) 2
(6 7)
ii) 在V内的几何关系(应变位移的增量关系):
(6 8)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iii) 在V内的增量本构关系:
(a) 对于理想塑性材料,屈服函数为 f ( ij ),则 弹性区: 塑性区:
ij, j Fi 0; i) 在V内的平衡方程: ii) 在V内几何关系(应变-位移关系):
ij
iii) 在V内全量本构关系:
6 1
6 2
1 ui , j u j ,i ; 2
2 sij eij , 3 E kk kk , 1 2
(6-10)
1 2v d kk d kk , E d d ij 0, 0, ij d hd , d d 0, ij ij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iv)在ST 上的应力边界条件: d ijl j dTi ; v)在Su 上的位移边界条件:
塑性力学
第 6 章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塑性力学
第六章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6.1 弹塑性边值问题的提法
§6.2 薄壁筒的拉扭联合变形
§6.5 柱体的弹塑性自由扭转
§6.6 受内压的厚壁圆筒
§6.7 旋转圆盘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6.1 弹塑性边值问题的提法
一、弹塑性全量理论边值问题
设在物体V内给定体力 Fi ,在应力边界 ST 上给定面力Ti ,在位移 边界Su 上给定位移 u i ,要求应力 ij ,应变 ij ,位移 ui ,它们满足 以下方程和边条件:
无量纲化后得到:
(6-19)
d d d , d d d , d d d d
(6-20)
消去 d 得:
(6 21)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2 由(6-18)式知 1 及 d d 0,
故
d d d / 1 2
u yz,
xz, x, y ;
其中 x, y 是截面的翘曲函数
(6-84)
从小应变下的Cauchy公式得出应变为: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6-85)
此式与材料的本构关系无关,不论是弹性还是塑性时都成立。
在弹性时按Hooke定律求得: (6-86)
在进入塑性之后,恒有 dex dey dez dexy 0, 按照增量本构关系,从刚进入塑性开始, 可以推知 d x d y d z d xy 0, 进而在变形的一切阶段均有
d d 1 2 ( 1 2 ) d d (6 22)
(6 23)
从(6-21)式中消去 和 d ,就有:
同样地,
d d 1 2 ( 1 2 ) d d
如果已知某时刻的初始状态(应力状态和应变状态)及从该时刻起的变形路 径 ( ) 则积分(6-22)或(6-23)式就可得到
(6 15)
其余应力分量均为0。因此,不但应力状态是均匀的,而且每一种外载(拉、 扭)只与一个应力分量有关,调整P 和T 之间的比值,即可得到应力分量间的 不同比例。 假设材料是不可压缩的(v =1/2)、理想塑性的Mises材料。采用以下无量纲量:
z / s , z / s ,
x y z xy 0,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即在塑性阶段不为零的应力分量仍只有
xz 和 yz
2 2 J1 0, J 2 xz yz , J 3 0,
6 87
6 88
且主应力为:
2 2 1 xz yz , 2 0, 3 ,
其中
为合剪应力。
可见,在扭转时柱体各点的应力状态始终是纯剪切,这是一个 简单加载过程。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二、弹性扭转和薄膜比拟
从(6-85)式中消去翘曲函数,得协调方程
yz x
xz 2 , y
6 89
或由(6-86)式得到的应力分量表示的协调方程
xz 2G . x y xz yz 0. 同时,只有一个平衡方程 x y
(6 11)
(6 12)
dui d u i ;
vi)弹塑性交界处的连接条件:如果交界面 的法向为ni ,则在 上有: (a)法向位移连续条件 dui ni dui ni ; (b)应力连续条件
(E) ( p)
(6 13)
(6 14)
d ij ni d ij ni ;
(6-3)
简单的弹塑性问题
iv) 在
ST上的应力边界条件: ijl j Ti , ST 外法线的单位向量;
ui u i
(6 4)
其中 l j 是 v) 在
S u上位移边界条件:
(6 5)
由此可见,弹塑性边值问题的全量理论提法同弹性边值问题的提法 基本相同,不同仅在于引入了非线性的应力-应变关系(6-3)式。
0.707, 0.707
(2)用全量理论求解
(6 31)
1 亦即 2 (6 32)
C点的应变 1 代入(6-27)式得出
0.707, 0.707
由以上的结果可知:
i)由于加载路径不同,虽然最终变形一样,但最终应力却不同; ii)只有在比例加载的条件下,增量理论和全量理论的结果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