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
九年级上册化学燃料及其运用洋葱

九年级上册化学燃料及其运用洋葱
化学燃料及其运用洋葱
化学燃料是指能够燃烧产生热能的物质,用于供给能量。
常见的化学燃料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木柴等。
这些燃料主要由碳和氢构成,当其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时,会产生水和二氧化碳,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洋葱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不仅可以用于烹饪,还具有一些特殊的化学性质。
洋葱含有硫化合物,这些化合物能够刺激眼睛,使人流泪。
洋葱中的硫化合物在切割时与空气中的酸性物质反应,产生一种刺激性的物质,进入到眼睛中会引起泪腺分泌泪液的反应,以此来清洗眼球表面。
与化学燃料有关的洋葱使用是洋葱灯。
洋葱灯是一种利用洋葱作为容器、蜡烛作为燃料的照明工具。
制作洋葱灯时,将洋葱切割成一半,并在内部挖去一部分洋葱肉,然后放入蜡烛,并点燃蜡烛。
蜡烛燃烧时,会产生热能,将热能传递给洋葱,使其发出光亮。
这种照明方式在露营或户外活动中常被使用,因为洋葱灯便于制作,并且既能照亮周围环境,又能作为一种风景装饰。
总的来说,化学燃料及其运用洋葱主要涉及化学燃料的定义、洋葱的化学性质以及洋葱灯的制作和运用。
这个话题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燃料的概念,还能通过洋葱的特殊性质进行实际应用。
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

化学燃料及其利用是九年级化学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下面是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知识点总结,包括什么是燃料、常见的燃料种类、燃烧反应及其特点、燃料的效能、燃料和环境的关系以及节约能源和绿色能源等方面。
一、什么是燃料燃料是指直接或间接用于产生热能或动力的物质。
燃料主要为化学物质,它们能够在适当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产生热能。
常见的燃料有化石燃料、木炭、天然气等。
二、常见的燃料种类2.木炭:木炭是由木材等植物有机物经过热分解得到的固体燃料。
木炭燃烧时释放的热量高,但燃烧产物中会有很多固体颗粒物。
3.液体燃料:液体燃料主要指石油和汽油,它们被广泛用于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等领域,但燃烧产生的尾气对环境有污染。
4.天然气:天然气是一种主要由甲烷组成的气态燃料,它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相对较少,因此被认为是较为清洁的燃料。
三、燃烧反应及其特点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焓变为负的化学反应。
燃烧反应一般包括燃料和氧气的反应,产物主要有二氧化碳、水和能量(热能和光能)。
燃烧反应具有自燃性、连续性、放热性和产物不稳定性等特点。
四、燃料的效能燃料的效能指用于产生能量的燃料利用效果的好坏。
常用的衡量燃料效能的指标包括燃烧的热效率和排放的污染物。
炉具和发动机等的效能主要取决于其热损失的多少,减少热损失可以提高燃料的效能。
五、燃料和环境的关系燃料的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等。
这些污染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燃料和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我们应该选择清洁和高效的燃料,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六、节约能源和绿色能源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日益突出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节约能源和绿色能源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节约能源主要包括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使用能源和开发新能源等。
绿色能源是指对环境友好、可持续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能等。
总的来说,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知识点包括了什么是燃料、常见的燃料种类、燃烧反应及其特点、燃料的效能、燃料和环境的关系以及节约能源和绿色能源等方面。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总结(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B.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C.探究分子不断运动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A解析:AA、对比试验必须控制变量,变量唯一性,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不能探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符合题意;B、该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能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两只烧杯中的试剂没有接触,但烧杯b中的酚酞试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能探究分子不断运动,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选物质必须只消耗氧气,不生成气体,用红磷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能达到实验目的,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都是催化剂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则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D.碱溶液成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C解析:C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但是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不一定是催化剂,还有可能是杂质,A错误。
B、化学反应通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但是人类利用的能量不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的,如风能、潮汐能,B错误。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C正确。
D、碱溶液成碱性,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可能使盐溶液,如碳酸钠溶液,D错误。
故选:C。
3.“天鹊”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它以甲烷(CH4)和液氧为推进剂。
下列有关甲烷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具有可燃性B.它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C.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分子D.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C解析:CA、甲烷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说法正确;B、根据甲烷的化学式可知,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说法正确;C、根据甲烷的化学式可知,一个甲烷分子含有4个氢原子,不含氢分子,说法错误;D、甲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4=16,说法正确;故选C。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及考点:7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及考点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内容概述】本单元包括两个课题。
课题1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课题2介绍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使用生活燃料都是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与开发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单元是中考命题的热点,分析探究常以情景题出现,尤其是新科技中使用的燃料和能源,更是中考的热点。
【学习目标】重点:1. 物质燃烧的条件。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 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及其不可再生性。
4. 化石燃料的特点及用途。
5.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6. 化石燃料的利用及其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7. 使用和开发新能源。
难点:1. 物质燃烧的条件。
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
4. 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命题分析】1. 本节考查内容主要为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主要形式为实验探究题,也有选择题和填空题;燃烧条件的探究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往往与灭火的原理、反应的现象与本质的联系综合出题,但在中考题中主要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灭火的原理一般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中考中将会出现利用燃烧条件、灭火的原理、安全常识、自救方法来设计灭火方案,或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题目,这样既考查了知识,又联系生活实际,符合当今的教学理念及思想。
2. 反应的放吸热问题主要记清课本中碳和二氧化碳的反应为吸热反应,燃烧反应及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化石燃料中天然气为清洁能源。
煤、石油、天然气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在反应的吸放热方面经常与物质溶于水时的吸放热相联系,同时结合化石燃料的燃烧造成的环境问题与新能与新能源知识,以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3.熟记目前使用的新能源为氢气、乙醇等,正在推广或使用的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潮汐能,主要考查氢能的优缺点、及制备,在此基础上与环境污染相联系,举例正在推广或使用的新能源的种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讲义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考点1 燃烧及燃烧的条件★⒈通常的燃烧是指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⑴可燃物;⑵与氧气(或空气)接触;⑶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固有属性,因此不能说用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而只能是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考点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⒈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条件,三者破坏其一就可灭火,也可同时都破坏)⑴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跟其他物品隔离;⑵隔绝氧气(或空气)⑶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⒉★几种常用灭火器的适用范围⑴泡沫灭火器:用来扑灭木材、棉花等燃烧而引起的失火。
⑵干粉灭火器:除用来扑灭一般火灾外,还可用来扑灭油、气等燃烧引起的失火。
⑶二氧化碳灭火器: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处的失火。
考点3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⒈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爆炸越危险。
⒉★一切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在空气中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就易发生爆炸,家用煤气一旦泄露,千万不要开动电器开关,以免发生爆炸。
⒊★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参看课本P133)考点4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其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有些反应是放热的,如物质的燃烧、镁与盐酸反应等,这称为★放热现象;有些反应是吸热的,如CO2在高温条件下与炭反应等,这称为★吸热现象。
人类生活对能量的利用:⒈生活燃料的利用:如做饭、取暖等;⒉利用燃烧产生的能量:如发电、冶金、发射火箭等;⒊爆炸产生的能量:如开山炸石等;⒋食物在体内发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可维持体温供给日常活动所需的能量。
考点5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⒈煤:被称为★“工业的粮食”。
⑴煤是一种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
⑵煤燃烧放出的热量,主要是碳元素和氧元素反应放出的。
⑶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发生★化学变化,可使煤分解成许多有用的物质:①焦炭:冶金、炼铁等②煤焦油:提炼化工原料③煤气:气体燃料。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二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共53张PPT)

煤燃烧
天然气燃烧
粉尘
NOX
SO2
CO
CO2
原油燃烧
在三大化石燃料中,谁比 较适宜直接用作燃料?请 从燃烧产物角度说明理由 。
2.酸雨
(1)形成:煤燃烧时生成NO2和SO2等污染物, 这些污 (2)危染害物:反应后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①危害人体健康; ②导致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存; ③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④腐蚀金属及建筑物。
(3)防治措施:
①减少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等物质向空气中 排放; ②用天然气代替煤; ③大力推广使用脱硫煤。
3.汽车燃料的燃烧
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 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
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有:
(1)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以使汽油能充分燃烧。
CH4+2O2 == 2H2O+CO2
注意:点燃甲烷前必须检验纯度
比较
可燃性气体 氢气(H2) 在空气中燃 烧火焰颜色 淡蓝色
一氧化碳(CO) 蓝色
甲烷(CH4) 明亮蓝色
燃烧产物 水H2O
二氧化碳CO2 二氧化碳和水
辨别三大可燃性气体,不能看火焰颜色(肉眼难以识 别),要看燃烧产物!
沼气的制取和利用
2.我国正在推广使用乙醇汽油。所谓乙醇汽油就 是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一般为1∶10)混合而 成的一种燃料。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A.乙醇汽油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C.由石油可以制得汽油 D.由玉米、高粱发酵可以制得乙醇
3.下列措施:①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
情景导入 从能量观点重新认识下列化学反应: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料及其利用知识点汇总
1.燃烧的条件(控制变量法):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缺一不可
2.探究燃烧条件实验,烧杯中热水的作用:隔绝氧气,提供热量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3.探究燃烧的条件:酒精灯放置的位置:两者之间这样做的目的是:受热温度相同
4.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
5.充分燃烧的条件:①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②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6.灭火的原理:清除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例如:灯帽盖灭酒精灯油锅着火锅盖盖灭酒精灯着火湿抹布盖灭灭火原理都是隔绝氧气(或空气)
森林着火前方树木砍掉(设置隔离带)关闭燃气灶阀门灭火原理都是清除可燃物
高层建筑物着火用高压水枪灭火用嘴吹灭蜡烛灭火原理都是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7.例如:人要实,火要虚,这里面的虚就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将煤球变为蜂窝煤这一变化目的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7.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属于可再生能源,为混合物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
8.粉尘爆炸实验:鼓入大量空气的目的是:使面粉充满金属罐,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8.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点燃CO2 + 2H2O
9.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点燃2CO2 + 3H2O。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九年级上册化学思维导图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燃烧
可燃物
氧气
着火点
灭火原理
隔离可燃物
隔绝氧气
降低温度
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水基型灭火器
易燃物和易爆物
的安全知识
安全标识
存放注意事项
运输注意事项
火灾处理注意事项
化学反应中
的能量变化
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
化石燃料的利用
煤
主要含碳元素
煤的综合利用
石油
主要含碳、氢元素
石油的综合利用
天然气
可燃性
利用
合理利用和
开发化石能源
使燃料充分燃烧
开发可燃冰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粉尘污染
有害气体污染
温室效应
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氢能、风能、太阳能
地热能、核能、潮汐能
九年级上册化学
制作工具
:知
犀思
维导
图。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第七单元知识点+习题+方法规律总结

九年级化学(⼈教版)第七单元知识点+习题+⽅法规律总结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1.认识的燃烧的条件并会依据燃烧的三个条件解释“燃烧了”或“没燃烧”的原因。
2.认识灭⽕的原理并会依据灭⽕原理解释“⽕灭了”的原因。
3.知道使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点的情况有:对物体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缓慢氧化放热、电器产⽣的电⽕花、发动机等产⽣的各种明⽕。
4.知道着⽕点低的物质容易点燃;知道空⽓流动加快即能提供更多氧⽓,⼜能带⾛⼤量热起到降温作⽤。
5.了解消防安全常识、⽕灾⾃救等常识。
1.探究燃烧三个条件的实验:提⽰:⽩磷着⽕点是40℃,红磷着⽕点是256℃。
⑴⽣活中我们知道,⽯头和⽔是⽆法燃烧的,由此推理,要燃烧的第⼀个必备条件是必须是可燃物。
⑵如图所⽰的实验现象是:A.铜⽚上的⽩磷燃烧了,B.红磷没燃烧,C.⽔中的⽩磷没有燃烧。
A 与B 对⽐说明燃烧需要满⾜的条件是温度要达到着⽕点,A 与C 对⽐说明燃烧需要满⾜的条件是要与氧⽓接触。
⑶综上所述,燃烧的三个条件是是可燃物、要与氧⽓接触、温度要达到着⽕点。
⑷要使⽔中⽩磷燃烧,⽅法是把氧⽓通到⽩磷上。
2.缓慢氧化引起的⾃燃现象,并练习有关燃烧的答题思路和答题格式:⽇常中,⽩磷要浸没在⽔⾥,原因是⽩磷是可燃物且着⽕点很低,暴露在空⽓缓慢氧化放出的热量易使温度达到着⽕点⽽燃烧,放在⽔中能隔绝氧⽓。
3.灭⽕原理:⑴灭⽕原理:隔绝氧⽓、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点以下、清除可燃物。
⑵灭⽕原理应⽤:下⾯是⼀些灭⽕实例,试分析所⽤的灭⽕原理:①油锅着⽕可盖上锅盖,灭⽕原理是隔绝氧⽓;②柴草着⽕可泼⽔灭⽕,灭⽕原理是⽔蒸发吸热能使柴草的温度降到着⽕点以下;③森林着⽕可在⼤伙蔓延的前⽅割出⼀条隔离带,灭⽕原理是清除可燃物;④野外野营时,可⽤沙⼟覆盖压灭篝⽕,灭⽕原理是隔绝氧⽓。
4.常见灭⽕器,及灭⽕常识分析(紧扣灭⽕原理进⾏分析和表达):⑴灭⽕器种类及灭⽕对象:扑灭⽊材、棉布等⽕灾常⽤泡沫灭⽕器;扑灭档案、图书、电器、档案材料的⽕灾常⽤CO 2灭⽕器;扑灭燃油、燃⽓的⽕灾常⽤⼲粉灭⽕器。
九年级化学燃料及其利用

⑫白磷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⑬实验完毕,小明将烧杯中的热水漫漫倒出, 水快倒完时,他发现白磷刚露出水面就剧烈 燃烧起来,原因是 达到着火点的白磷与空气接触即剧 。 烈燃烧 ⑭通常保存少量白磷的方法是 保存在冷水中 。
白色;常温下为固体;密度比水大;熔点低等
5.(10江苏省南京市)(4分)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方法均可用来探究可燃 物燃烧的条件。
现象:火柴燃烧冒白烟,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有关化学方程式:
△ ①2KClO3===2KCl+3O2
MnO2
点燃 ②4P+5O2===2P2O5
③S+O2===S02 点燃
1、下列说法:①呼吸作用、食物腐败、铁生锈都是缓慢氧化;②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③急述的燃烧一 定会引起爆炸;④自燃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⑤燃烧、自燃、缓 慢氧化的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并放热。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②④⑤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复 习
第一课时:复习目标
1、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复习。 2、复习探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3、复习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4、练习巩固单元知识。
, 知识网络: (1) (2) , 燃 燃烧条件 (3) 。 烧 (1) , 与 (2) , 灭火原理 灭 (3) 。 火 (1) , 燃 化石燃料 (2) , 料 燃 (3) 。 及 料 其他燃料: (酒精、氢气等) 其 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形成酸雨 利燃 产生温室效应 用 料 开发新的能源:阳能、 太 (1) , 等 与 化学反应 燃料充分燃烧 (2) , 中的能量 环 表现为热量变化(吸热或放热) 境 变化
(2)易燃物、易爆物
①易燃物:是指那些易燃的气体或液体,容易燃烧、自燃或 遇水可以燃烧的固体如:金属钠;以及一些可以引起其它物 质燃烧的物质等。如:白磷、酒精、汽油等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教案

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教案教案:燃料及其利用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燃料,掌握燃料的定义和特点。
2.了解燃料的分类及其特点。
3.了解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和利用。
二、教学内容:1.燃料的定义和特点。
2.燃料的分类和特点。
3.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和利用。
三、教学过程:导入:教师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燃料,引导学生讨论他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1.燃料的定义和特点:教师介绍燃料的定义:燃料是一种燃烧产生热能的物质,它能够为人类生产和生活提供能量。
教师解释燃烧产生热能的过程,并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燃料能够产生热能?学生思考后,教师进一步解释:燃料中的化学能在燃烧时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2.燃料的分类和特点:教师介绍常见的燃料分类: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
教师依次介绍固体燃料、液体燃料和气体燃料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固体燃料:如煤、木材等,密度大、容易储存和运输,燃烧时间较长,广泛应用于供暖和发电。
-液体燃料:如石油、天然气等,密度适中,易于储存和运输,燃烧时间适中,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和发电等领域。
-气体燃料:如天然气、丙烷等,密度小,易于储存和运输,燃烧时间较短,广泛应用于家用燃气和燃气发电等领域。
3.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和利用:教师简要介绍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过程:-煤:由古代植物经过长时间压实而形成,是地下埋藏的矿物燃料。
-石油:由古代生物的遗体经过长时间压实而形成,是液体燃料。
-天然气: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通过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形成,是气体燃料。
教师介绍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用方式和应用范围:-煤:使用煤可以发电、供暖、冶炼和化工等。
-石油:使用石油可以制造汽车燃料、润滑油、化妆品等。
-天然气:使用天然气可以供应家庭烹饪用气、发电和工业生产等。
四、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课程内容,并对燃料的定义、分类及其利用进行总结。
五、课后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燃料进行深入研究,包括燃料的特点、形成过程和利用方式等,并撰写一篇100字以上的作文。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知识点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讲学)课标定位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重要性。
4、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梳理知识在线知识点一、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它们在地壳中的储藏量是有限的,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燃料燃烧不充分,不但产生的热量少,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等物质,污染空气,燃烧时充入足够多的空气或者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化石燃料燃烧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是氢能源,其他新能源还还有乙醇、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1.煤和石油的比较(1)煤和石油都是复杂的混合物。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下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复杂化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以煤作燃料主要是利用煤与氧气反应所释放的热量。
(2)石油是古代海洋生物的遗骸埋在地下经长期复杂而形成的一种粘稠状的液体,它是由沸点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石油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3)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等多种产品,这就是煤的干馏。
其中,焦炭可以用于冶金工业(如炼钢、炼铁等);煤焦油可以用作化工原料;焦炉煤气的主要成分是及其他气体,可以用作燃料。
煤的干馏是一种化学变化。
(4)利用石油里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把石油加热蒸发而分开,可以提炼出很多石油产品,这就是石油的分馏。
石油蒸馏后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各种溶剂、汽油、煤油、柴油、石蜡、沥青等。
石油的分馏是一种物理变化。
2.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区别煤气作为生活燃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等,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
第七单元第2课时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课堂导入
3.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燃烧时要有 充足的空气, 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 足够大的接触面 。 4.“可燃冰”主要含有 甲烷水合物 ,还含有少量的 等气体。作为燃料具有 能量高 、燃烧值大 等优点,将 成为未来新能源,但目前在 开采技术 上还存在着困难。
课堂探究
下表是我国2009年化石燃料储量、年产量及使用年限, 结合下表,谈谈你对化石能源使用与开发的看法。
煤若不完全燃烧还会产生有毒气体CO及碳粒、尘粒 等有害物质污染空气
课堂探究
酸雨的危害:
煤燃烧时生成的SO2和N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 正常雨水的pH值约为5.6,酸雨的pH值小于5.6 1.造成水体污染 2.破坏植被、森林。 3.使土壤酸化 4.腐蚀建筑材料、金属制品、皮革、纺织品 5.危害人体健康。
甲烷以及甲烷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都是温室气体,泄 露进入大气会造成温室效应。并且甲烷和空气的混合 气体点燃会发生大爆炸,泄露仍有很大危险。
谢谢观赏
探明储量
年产量
使用年限
石油 天然气
煤
28.33亿吨 32124亿m3 3261亿吨
1.89亿吨 851.7亿m3 30.5亿吨
约13年 约38年 约107年
课堂探究
假如你是化石燃料,你想对人们说…… 如何做到使燃料充分燃烧呢? 1.节约能源,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①给可燃物提供更充足的氧气; 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日常做饭时,有时燃气灶或煤炉的火焰呈黄色或橙色, 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就需要调节一下灶具或炉具的进风 口,这是为什么? 答:出现这种情况时,说明氧气(空气)的量不足
燃气发生不完全燃烧,因此需要调节灶具或炉 具的进风口,以增大氧气(空气)的进气量。
课堂练习
【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章燃料及其利用课件

酒精燃完 酒精烧完 酒精烧完 不燃烧 实验现象 棉布破损 棉布无损 棉布无损
(1)你推测 ⑤的实验现象是__不__燃_烧________
(2)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实验②、③中“酒精烧完,棉布无损”的原因: 实验②③中,酒精的含水量较多,酒精燃烧引起水分蒸发,温度降低,达不到 着火点,故棉布无损。
(3)实验室里的酒精灯常出现灯内有酒精却点不燃的现象,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酒精灯使用后可能未盖灯帽,使灯芯上吸附水分过多点不燃酒精灯。
甲烷是一种无色密度比 空气小的气体。
极难溶于水。
实验验证
设计实验:验证甲烷燃烧的 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 实验现象: • ①明亮的蓝色火焰; • ②烧杯内壁有水雾(干冷的烧杯);
• ③杯壁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内壁涂有澄 清石灰水的烧杯);
• ④放出热量。
CH4 + 2O2==点燃=CO2 + 2H2O
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思考1:煤中主要含哪 种元素,可能还含哪 些元素?
碳元素
CO 有毒气体
煤 的
硫元素
CO2 温室效应
燃
SO2
烧
酸雨
氮元素
NO2
桥梁
人体健康
腐蚀
建筑
建筑
农业
文物
酸雨的防治
1.使用脱硫煤 2.使用新能源 3.减少使用人为排放物
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一氧化碳、末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
• (3)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 (4)使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
[LPG]作燃料。
归纳总结:煤和石油等燃料燃烧造成对空 气的污染,主要有哪些方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燃料及其利用课件(第1课时)新

2、实验室制取氢气
Zn + H2SO4 == ZnSO4 + H2↑
银白色 无色 固体 液体
密度小于空气 难溶于水
新课讲解
3、新能源
利用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电示意图
太阳能 核能 风能 地热能 潮汐能
新课讲解
太阳能电池
风力发电
太阳能汽车
归纳小结
1、 化石燃料燃烧可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应选择使用不污染环境 或对环境污染小的燃料。
(2)进入江河、湖泊,严重影响水中鱼类生长;
1908年
(3)加速建筑物、桥梁、机械设备、文物古迹等的腐蚀。
1969年
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
新课讲解
2、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CO 有毒气体 C
CO2 温室效应
石油
煤
S
N
SO2 NO2
酸雨
一氧化碳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氮的氧化物 含铅化合物 烟尘
新课讲解
有水珠生成。把烧杯迅速倒转注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并振荡,澄
C 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不可能是 ( )
A.CH4
B.CO和H2的混合气体
C.H2
D.酒精(C2H5OH)蒸气
4.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C3H8),它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C3H8+5O2 点燃 3CO2+4H2O。使用液化石油气的用户在改 用天然气时,为保护充足的火力,需对燃气灶加以改造,改造后的 燃气灶与原来的相比,进气管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已知:在同温 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相等)
石油综合利用的部分产品
思考讨论: 1.石油可直接用作燃料吗?石油产品中有哪些
是常用的燃料? 2.煤气泄漏会造成什么危害?使用罐装液化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国内航行船舶船体建造检验管理暂行规定》于何时开始实施?()A、2005年9月1日B、2002年9月1日C、2004年9月1日D、2006年9月1日 [单选]“我会尊重患者告诉我的一切秘密,即使患者已经死去”。此话出自()。A.东京宣言B.夏威夷宣言C.日内瓦宣言D.赫尔辛基宣言E.希波克拉底誓言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在自杀的社会学因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杀不仅是个人决定的行为,也受社会环境影响B.独身、离婚、丧偶者自杀率高于婚姻稳定者C.高社会阶层者的自杀率最低D.国外资料显示,在自杀死亡者中,男女性别比约为3:1E.社会文化对自杀率也有影响 [单选]输卵管妊娠的原因不包括()A.输卵管周围肿瘤B.输卵管黏膜纤毛缺乏C.放置宫内节育器D.子宫畸形E.受精卵游走 [单选]Colles骨折发生在()A.桡骨的远端B.桡骨干C.桡骨的任何部位D.尺骨的远端E.桡骨近端 [单选]过盈联结一般属于()联结。A、可拆卸B、活动C、滑动D、不可拆卸 [单选,A1型题]克拉维酸因具哪种特点可与阿莫西林配伍应用()。A.抗菌谱广B.是广谱β内酰胺酶抑制剂C.与阿莫西林竞争肾小管分泌D.使阿莫西林口服吸收更好E.使阿莫西林毒性降低 [填空题]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按其()可分为甲类建筑、乙类建筑、丙类建筑等三类。 [单选,A1型题]显像剂是通过微血管栓塞和拦截的显像方法是()A.肺通气显像B.心血池显像C.肝胆显像D.肺灌注显像E.骨显像 [单选]抗体特异性鉴定常采用()A.对流免疫电泳和区带电泳B.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C.火箭电泳和血凝法D.凝胶电泳和血凝法E.双向免疫扩散法 [单选]《公路安全保护条例》自()起施行。1987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管理条例》同时废止。A、2010年7月1日B、2011年7月1日C、2012年7月1日 [名词解释]走油(泛油) [名词解释]螺旋式卵裂 [单选]下列各项肺功检查结果,哪项与阻塞性肺气肿不符合()A.RV/TLC>40%B.MVV低于预计值的80%C.FEV/FVC<60%D.肺泡氮浓度>2.5%E.流速.容量曲线大致正常 [判断题]在彩色地图上,等高线通常不算载负量。A.正确B.错误 [单选,A型题]培养时能产生汹涌发酵现象的细菌是()A.脆弱类杆菌B.产黑色素杆菌C.产气荚膜梭菌D.艰难梭菌E.破伤风梭菌 [填空题]妊娠5~6周时超声探测可发现______。 [单选]霍奇金病的根治剂量为()A.25GyB.30GyC.35GyD.45GyE.55Gy [单选]甲公司持有一张商业汇票,到期委托开户银行向承兑人收取票款。甲公司行使的票据权利是()。A.付款请求权B.利益返还请求权C.票据追索权D.票据返还请求权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关于胃镜检查术后患者饮食护理的描述,错误的是()A.术后2小时即可进食温流质饮食B.术后30~60分钟咽喉部无麻木感即可饮少量水C.术后患者如无不适即可进食温流食D.术后如无特殊变化,第2餐可恢复正常饮食E.术后第1餐一般不给予普食 [单选]已知企业年末"应付账款"贷方余额为5000元,"预付账款"贷方余额为2000元,那么,在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项目应填列的金额是()元。A.-3000B.7000C.3000D.5000 [单选,A1型题]不是Apgar评分范畴的体征是()A.体温B.喉反射C.心率D.呼吸E.肌张力 [单选]强调情绪的发生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的情绪理论被称为()A.坎农—巴德学说B.伊扎德的情绪理论C.詹姆斯-兰格理论D.沙赫特-辛格的情绪理论 [单选]HIV的免疫缺陷的实验室检查不包括下列哪项()A.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B.CD细胞计数C.CD/CD比值D.HIV抗体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理测量标准化要求的内容()A.有固定施测条件B.标准的指导语C.统一的记分方法D.符合实际情况E.使用标准化工具 [单选]设计钢筋混凝土大型楼板,板厚20cm,钢筋间距为5cm,选用碎石的粒级应为()A.5~10mmB.5~20mmC.5~40mmD.5~60mm [单选]期货交易所()。A.应当在每季度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缴纳前一季度应当缴纳的保障基金,并从期货公司收取的交易手续费中按照代理交易额的千万分之五至十的比例代扣代缴期货公司应当缴纳的保障基金B.应当在每月结束后15个工作日内,缴纳前一月度应当缴纳的保障基金,并从期货 [单选,A1型题]下列哪项脾虚泄泻的特点错误()。A.食后作泻,时泻时止B.久泻不愈C.肌肉消瘦D.面色红润E.神疲倦怠 [单选]《节约能源法》规定,节能技术进步的主要措施不包括()。A.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同国务院科技主管部门发布节能技术政策大纲,指导节能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B.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节能技术研究开发作为政府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C.国务院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会 [多选]下列关于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A、直接成本一定是可控成本B、区分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并不需要考虑成本发生的时间范围C、最基层单位无法控制任何间接成本D、广告费、科研开发费属于可控成本 [单选]失效分析学的主要特点是()。A、实践性、经济性B、科学性、理论性C、边缘性、综合性D、实用性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LD酶有几种结构不同的同工酶().A.2B.3C.4D.5E.6 [单选]碳化液在较大的过饱和度下开始结晶时,由于成核速率与相应的晶体成长速率相比要(),因此所得成品粒度会()。A、快,大B、快,小C、慢,大D、慢,小 [单选]关于行政不当的说法,正确的是()。A.行政不当与行政违法一样,也会引起相应的法律效果B.目前在我国,行政不当一律导致该行为无效C.行政不当与承担行政责任之间具有必然的因果联系D.行政不当不要寻求法律救济,以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单选,A2型题,A1/A2型题]前列腺癌治疗的疗效()A.根治术最好B.外照射最好C.组织间照射最好D.根治术,外照射及组织间照射疗效一样E.根治术加外照射最好 [单选]分区独立运行互不干扰,供水可靠,水泵集中布置便于维护管理,能源消耗较小的给水方式是()。A.并联直接给水方式B.分区并联给水方式C.气压水罐并联给水方式D.分区串联给水方式 [单选]关于合理砂率对混凝土拌合物特性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动性最小B.粘聚性良好C.保水性良好D.水泥用量最小 [问答题,简答题]装置引蒸气时应注意什么? [单选]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是()A.教育内容B.教育材料C.教育手段D.教学媒介 [单选]违反海上航行通告的当事人对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处罚决定通知之日起()天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部门申请复议。A.一周B.10C.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