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药理学第7章大环内酯类
执业药师药理学第七章 大环内酯类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一、A1、红霉素的作用机制是A、与核蛋白3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B、与核蛋白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C、与核蛋白7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D、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的全过程E、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2、与罗红霉素特性不符的是A、耐酸,口服吸收较好B、体内分布广,肺、扁桃体内浓度较高C、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等D、抑制细菌核酸合成E、胃肠道反应较红霉素少3、对青霉素过敏的革兰阳性菌感染者可用A、红霉素B、氨苄西林C、羧苄西林D、苯唑西林E、以上都用4、治疗支原体肺炎宜首选的药物是A、链霉素B、氯霉素C、红霉素D、青霉素GE、以上均不是5、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耳毒性B、肝损伤C、过敏反应D、胃肠道反应E、二重感染6、治疗军团病应首选的药物是A、氯霉素B、四环素C、庆大霉素D、红霉素E、青霉素G7、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菌作用特点不包括A、抗菌谱较窄B、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厌氧菌抗菌作用强C、对多数革兰阴性菌作用强D、对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抗菌作用强E、与敏感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8、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描述,错误的是A、细菌对本类各药间有完全的交叉耐药性B、酯化衍生物可增加口服吸收C、不易透过血脑屏障D、口服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E、抗菌谱窄,比青霉素略广9、关于万古霉素,描述错误的是A、可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B、可引起伪膜性肠炎C、作用机制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D、属于快速杀菌药E、与其他抗生素间无交叉耐药性10、常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的药物是A、羧苄西林B、青霉素C、万古霉素D、罗红霉素E、氨苄西林11、万古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A、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B、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C、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D、抑制细菌核酸代谢E、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12、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应选A、头孢唑林B、多黏菌素EC、链霉素D、克林霉素E、红霉素二、B1、A.红霉素B.阿奇霉素C.罗红霉素D.克拉霉素E.卡那霉素<1> 、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最强的药物是<2> 、对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作用最强的药物是<3> 、治疗百日咳、军团菌病的首选药物是<4> 、不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是2、A.克拉霉素B.阿奇霉素C.克林霉素D.万古霉素E.头孢他啶<1> 、严重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选用<2> 、金葡菌引起的骨髓炎选用<3> 、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感染选用三、X1、红霉素为下列哪些疾病的可选药物A、白喉带菌者B、百日咳C、空肠弯曲菌肠炎D、支原体肺炎E、军团菌病2、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特点是A、具有14-16元大环内酯环B、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C、酸性条件下容易被破坏D、不属于抑菌剂E、不易通过血脑屏障3、不属于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是A、罗红霉素B、克拉霉素C、阿奇霉素D、庆大霉素E、多西环素4、红霉素的不良反应有A、消化道反应B、变态反应C、肝损害D、肾毒性E、神经肌肉阻断5、对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描述错误的是A、两药对革兰阴性菌都无效B、林可霉素与红霉素合用呈拮抗作用C、林可霉素口服吸收较克林霉素好D、治疗厌氧菌无效E、林可霉素抗菌作用强于克林霉素6、克林霉素的抗菌谱包括A、革兰阴性杆菌B、耐青霉素金葡菌C、革兰阳性球菌D、真菌E、多数厌氧菌答案部分一、A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重点是红霉素的作用机制。
大环内酯类及其他抗生素课件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策略与注意事项
妊娠期使用
孕妇在妊娠期使用大环内 酯类抗生素时应谨慎,根 据临床情况权衡利弊,避 免不必要的用药。
哺乳期使用
哺乳期妇女在使用大环内 酯类抗生素期间应暂停哺 乳,以减少药物对婴儿的 影响。
关注不良反应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时应密 切关注可能出现的不良反 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分类
根据其化学结构可分为14元环、15元环和16元环大环内酯类 抗生素。
药理作用与机制
药理作用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强、对酸稳定、组织穿 透力强等特点。
机制
主要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来发挥抗菌作用,其作用靶点为 细菌50S核糖体亚基,阻断转肽 酶活性,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临床应用与适应症
为了防止耐药性的产生和传播,需要 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进行监 测和分析,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耐药性的机制
细菌产生耐药性的机制主要包括改变 药物作用靶点、增加药物外排、改变 药物代谢途径等。
03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副作用 与注意事项
常见副作用
胃肠道反应
如恶心、呕吐、腹泻等,一般较轻微,停药后 可消失。
大环内酯类及其他抗生素课件
$number {01}
目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概述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抗菌谱与抗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副作用与注
目
• 其他抗生素类药物介绍与比较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其他抗生素 •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特殊人群中
0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由链霉菌产生的弱碱性抗生素,通 过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并破 坏细菌细胞壁的完整性,致使细菌细胞膜破坏,达到抑菌、 杀菌的作用。
药理学第7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02
针对不同病原体,开发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的新型抗生
素,提高抗菌效果并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03
加强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的合理使用和管理,降低耐
药性的传播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破坏细菌细胞壁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还能与细菌细胞壁的脂质结合,影响细胞壁的自溶酶的活性,导致细菌自溶或细胞壁水解。
临床应用与副作用
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敏感需氧革兰氏阳性菌及厌氧菌所致的感染,如败血症、肺炎、 脑膜炎、心内膜炎等。
副作用
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反应、肝毒性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 腹泻、皮疹、药物热等症状,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
03
多肽类抗生素
种类与特性
种类
多肽类抗生素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菌活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主要包括多黏菌 素、万古霉素和杆菌肽等。
特性
多肽类抗生素通常具有高度选择性,对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强效的抗菌活性,但对革兰氏 阴性菌的活性较弱。
抗菌机理
抑制细胞壁合成
多肽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 成,导致细菌细胞壁缺损,水分由外环 境不断渗入高渗的菌体内,致细菌膨胀 、变形死亡。
04
三类药物的比较与展望
抗菌谱比较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多肽类抗生素
主要针对需氧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 阴性菌及厌氧菌等,对某些螺旋体、 衣原体、支原体等也有抗菌作用。
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 菌,对某些真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也有抗菌作用。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主要针对革兰氏阳性菌,包括耐甲氧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 等,对某些厌氧菌也有抗菌作用。
药理学第7章大环内 酯类、林可霉素类及
化学治疗药物—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糖肽类抗生素(药理学课件)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 一个多元碳的内酯环大环,附着一个或多个 脱氧糖所组成
• 基本结构:14-16元大环内酯环
病例一:
一男性患者,因发热咳嗽入院。该患者自诉因受凉3小 时后,觉寒颤、乏力并咳嗽1小时,为刺激性干咳,无痰, 自测体温38.6度,遂入院。体查:肺部呼吸音稍低,上肺叶 可闻及少许啸鸣音。
2. 产生水解酶:肠杆菌属产生酯酶水解红霉素 3. 影响细胞膜的通透性或主动外排系统
红霉素类
【抗菌谱】窄谱抗生素
抗菌谱与青霉素G相似,略广,但效力弱于青霉素G
相似:
G+球菌:金葡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 G+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 G-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等
螺旋体
放线菌
某些G-杆菌:百日咳杆菌、弯曲杆菌等
产生的肠毒素所致)。可用万古霉素或甲硝唑治疗。 • 变态反应:皮疹、药热
多肽类抗生素
多肽类抗生素
多肽类抗生素polypeptide antibiotic 具有多肽 结构特征的一类抗生素。包括多粘菌素类(多粘菌 素B、多粘菌素E)和万古霉素。
万古霉素类(vancomycons)
万古霉素(vancomycin) --------链霉菌培养液
三、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林可霉素:林肯霉素,洁霉素 克林霉素:为林可霉素的衍生物,抗菌谱相同,但抗菌作用 更强,且口服吸收好,毒性低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体内过程】
• 克林霉素口服吸收好,林可霉素吸收差 • 分布广泛,骨组织浓度高,其次胆汁 • 正常和炎症均不易透过BBB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作用机制】
• 与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 林可霉素类,红霉素类,氯霉素类:作用靶位完全相同
7大环内酯类及其他抗生素.
A型题: 2.下列药物中不属于大环内酯类的是 A.克林霉素 B.罗红霉素 C.螺旋霉素 D.克拉霉素 E.阿奇霉素
( A)
X型题: 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特点是 A.真菌、肺炎支原体对其感 (BCD) B.在碱性条件下抗菌作用增强 C.主要从胆汁排泄,并进行肝肠循环 D.易产生耐药性,但停药可恢复对细菌的 敏感性 E.具有抗病毒的作用
【抗菌机制】
不可逆地结合到细菌核糖体50S 亚基的靶位上,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属于速效抑菌剂。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口服大剂量) 血栓性静脉炎 肝损害(依托红霉素、乙琥红霉素) 过敏反应
克拉霉素
1.对G + 菌、嗜肺军团菌、肺炎衣原体最强, 对沙眼衣原 体、流感杆菌、厌氧菌强于红霉素(抗菌活性最强者)。 2.用于呼吸道、泌尿道和软组织感染。与其他药物联合, 可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 3.不良反应发生率比红霉素低
执业药师考前培训
药理学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第七章
大环内酯类及其他抗生素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
考试大纲(要点)
1.大环内酯类
(1)大环内酯类的抗菌作用及机制、药动学特点、临床应用和 不良反应 (2)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的抗菌作用特点、 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
2.林可霉素类与多肽类
(1)克林霉素抗菌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 (2)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抗菌作用及其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1.是治疗支原体肺炎、空肠弯曲菌肠炎、军团 菌病、白喉、百日咳的首选药。 2.常用于治疗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 染及其他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软组织、泌尿 道等感染。 3.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替代药物,用于以下 感染: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所致的呼吸 道感染;链球菌引起的猩红热及蜂窝织炎等。
药理学第7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不 同
抗菌机理
( -) 与50S亚基结合 (-) 转肽作用 蛋白 抑制肽酰基转移酶 mRNA位移 合成
临床应用
1.耐青霉素的轻、中度金葡菌感染,青霉素过敏患者
2.军团菌、弯曲杆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白喉带
菌者——首选
3.也可用于其他革兰阳性菌所致感染以及放线菌病、
梅毒等的治疗
不良反应
1. 直接刺激反应:
口服——胃肠道反应 主要不良反应 静滴——血栓性静脉炎 2. 肝损害:红霉素酯化物 表现:转氨酶升高、肝肿大及胆汁郁积性黄疸等 处理:停药数日可恢复正常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
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 罗红霉素(roxithromycin) 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罗他霉素(rokitamycin)
第 7章
大环内酯类及其他抗菌药物
Macrolides, lincomycins and polypeptide antibiotics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是一类具有14~16元大环内酯基本化学结构的抗生素
第一代大环内酯类:红霉素 (14元环) 乙酰螺旋霉素 麦迪霉素 16元环 吉他霉素 交沙霉素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克拉霉素 (14元环)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15元环) 罗他霉素 (16元环)
4. 红霉素首选用于军团菌、弯曲杆菌、支原体、
衣原体感染、白喉带菌者
5. 红霉素Leabharlann 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6.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对胃酸稳定,生物利用度提 高,半衰期延长、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增强,有 良好的PAE、不良反应较少。
7.林可霉素类主要作用于 G+菌,对 G-杆菌无效
8.林可霉素类的抗菌机理:与红霉素相同 9.林可霉素类主要特点:骨组织浓度高 10.林可霉素类首选用于:金葡菌性骨髓炎 11.林可霉素类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
药师职称考试药理学知识点总结大环内酯类、 林可霉素及其他抗生素
药师职称考试药理学知识点总结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其他抗生素一、大环内酯类(一)分类按化学结构:14元环大环内酯类天然:红霉素半合成: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地红霉素15元环大环内酯类半合成:阿奇霉素16元环大环内酯类天然: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半合成:罗他霉素、交沙霉素按发展阶段分:第一代:红霉素、地红霉素、麦迪霉素、交沙霉素、乙酰螺旋霉素主要用于:治疗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过敏患者及耐青霉素金葡菌引起的严重感染。
第二代:罗他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米欧卡霉素增强抗菌活性及抗菌后效应,减少不良反应、延长t1/2、对酸稳定。
第三代:泰利霉素对大环内脂-林克霉素-链霉素耐药菌株有效。
(二)大环内酯类的共同特点【抗菌作用机制】作用于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体内过程】天然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吸收:碱性抗生素,不耐酸,口服多用肠溶片或酯化产物;分布: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和体液中,血中药物浓度低;肝脏代谢,胆汁排泄,胆汁中浓度高,可有肝肠循环。
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胃酸稳定,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血浆t1/2长;经胆汁和肾脏排泄。
如:依托红霉素;琥乙红霉素(三)常用代表药1.红霉素【抗菌谱】~与青霉素相比相似而略广,为抑菌药——相似——G+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G+杆菌白喉棒状杆菌、炭疽芽孢杆菌G-球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螺旋体苍白密螺旋体、钩端螺旋体——略广——四体、军团菌、弯曲菌、弓形虫【临床应用】白衣空军百支曲青败红战是首选(1)主要用于治疗耐青霉素或对青霉素过敏者的金葡菌感染。
(2)在下列治疗中红霉素列为首选:军团病、白喉带菌者、百日咳、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所致婴儿肺炎及结肠炎、空肠弯曲杆菌所致败血症或肠炎。
(3)可用于妊娠期、婴儿、新生儿,是妊娠期治疗泌尿生殖系统衣原体感染的一线药。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最常见,口服或静脉给药均可引起(2)肝损害:酯化物(依托红霉素、琥乙红霉素)发生率高(40%)肝功能不良、胆道梗阻禁用!!(3)耳毒性(肾功能不良者发生多)心脏毒性(静滴速度过快,特殊致死反应)静脉注射给乳糖酸红霉素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
中国药科大学药理学第7章大环内酯类
具有14-16个碳骨架的大环内酯
环及配糖体组成的抗生素 第一代:红霉素 ( erythromycin )
乙酰螺旋霉素 麦白霉素 麦迪霉素 交沙霉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第二代:克拉霉素 ( clarithromycin )
阿奇霉素( azithromycin ) 罗红霉素 罗他霉素 第三代:泰利霉素 ( Telithromycin ) 噻霉素 ( Cethromycin )
抗菌谱同红霉素,抗菌作用 强于阿奇霉素。
泰利霉素
(对T某el些it细h菌ro核m糖体yc的i结n合) 力高,
为红霉素的10倍和克拉霉素的6倍。 抗肺炎链球菌的活性高,可用
于耐大环内酯类的肺炎链球菌感染。
不易被耐药菌排出胞外,对许 多耐大环内酯类的菌株,包括对 MLS耐药菌株有效。
其代谢产物14-羟克拉霉素也有抗菌 活性。
不良反应发生率较红霉素低。
阿奇霉素 ( Azithromycin ) ➢15元环大环内酯类
➢口服吸收快,组织分布广
➢细胞内浓度高 ( 血药浓度的10~100倍 ) ➢T1/2长 ( 68 h ) ➢以原形经胆汁由肠道排泄,轻中度肝
肾不良者可用。
➢抗嗜肺军团菌、嗜血流感杆菌、支原 体、衣原体的活性优于红霉素。
临床应用
1. 链球菌感染 治疗化脓性链球
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 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 鼻窦炎、猩红热、蜂窝织炎。
2. 军团菌病 治疗嗜肺军团菌、
麦克达德军团菌或其他军团菌引起 的肺炎。
临床应用
3. 衣原体、支原体感染 治疗沙
眼衣原体所致的眼部感染;肺炎支 原体、肺炎衣原体所致肺炎、急性 支气管炎;衣原体属和支原体属所 致尿道炎、宫颈炎、盆腔炎。
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理学)
14碳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等 15碳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 16碳大环内酯类:螺旋霉素、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
麦白霉素、罗他霉素、交沙霉素等 第一代:红霉素、螺旋霉素等 第二代: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 第三代:泰利霉素
§34-2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多肽类
(一)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共性 【药动学特点】 天然品易被胃酸破坏,吸收少; 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 ; 分布广,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34-2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多肽类
【抗菌谱】 与青霉素相似而略广!
天然品较窄;半合成品较广。 对大多数G+菌、G-球菌、厌氧菌均有强大抗菌作用 对军团菌、弯曲菌、支原体、衣原体有良好作用 对β-内酰胺类耐药的金葡菌有一定作用
§34-2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多肽类
红霉素(erythromycin)★
在骨组织中浓度高,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34-2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多肽类
【抗菌作用】
窄谱、抑菌剂,抗菌谱≤红霉素; 对各类厌氧菌作用强大; 对G+菌有良好的抗菌作用; 对多数G-菌作用弱或无效; 与大环内酯类完全交叉耐药。
§34-2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多肽类
【临床用途】 金葡菌引起的骨髓炎和关节感染首选; 需氧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呼吸道、软组织、胆道等; 厌氧菌或混合感染,盆腔炎、腹膜炎等。
【抗菌作用】
大多数G+菌:耐药金葡菌、肺炎链球菌、白喉杆菌等较强; 部分G-菌:脑膜炎、淋病奈瑟菌,百日咳杆菌等有效; 对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有效; 易耐药,停药可恢复。 快速抑菌剂,高浓度杀菌。
§34-2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及多肽类
【抗菌机制】
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50S)
执业药师药理学第七章大环内酯类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一、A1、红霉素的作用机制是A、与核蛋白3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B、与核蛋白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C、与核蛋白7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D、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的全过程E、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2、与罗红霉素特性不符的是A、耐酸,口服吸收较好B、体内分布广,肺、扁桃体内浓度较高C、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等D、抑制细菌核酸合成E、胃肠道反应较红霉素少3、对青霉素过敏的革兰阳性菌感染者可用A、红霉素B、氨苄西林C、羧苄西林D、苯唑西林E、以上都用4、治疗支原体肺炎宜首选的药物是A、链霉素B、氯霉素C、红霉素D、青霉素GE、以上均不是5、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耳毒性B、肝损伤C、过敏反应D、胃肠道反应重感染6、治疗军团病应首选的药物是A、氯霉素B、四环素C、庆大霉素D、红霉素E、青霉素G7、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菌作用特点不包括A、抗菌谱较窄B、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厌氧菌抗菌作用强C、对多数革兰阴性菌作用强D、对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抗菌作用强E、与敏感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8、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描述,错误的是A、细菌对本类各药间有完全的交叉耐药性B、酯化衍生物可增加口服吸收C、不易透过血脑屏障D、口服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E、抗菌谱窄,比青霉素略广9、关于万古霉素,描述错误的是A、可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B、可引起伪膜性肠炎C、作用机制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D、属于快速杀菌药E、与其他抗生素间无交叉耐药性10、常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的药物是A、羧苄西林B、青霉素C、万古霉素D、罗红霉素E、氨苄西林11、万古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A、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B、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C、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D、抑制细菌核酸代谢E、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12、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应选A、头孢唑林B、多黏菌素EC、链霉素D、克林霉素E、红霉素二、B1、A.红霉素B.阿奇霉素C.罗红霉素D.克拉霉素E.卡那霉素<1>、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最强的药物是<2>、对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作用最强的药物是<3>、治疗百日咳、军团菌病的首选药物是<4>、不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是2、A.克拉霉素B.阿奇霉素C.克林霉素D.万古霉素E.头孢他啶<1>、严重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选用<2>、金葡菌引起的骨髓炎选用<3>、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感染选用三、X1、红霉素为下列哪些疾病的可选药物A、白喉带菌者B、百日咳C、空肠弯曲菌肠炎D、支原体肺炎E、军团菌病2、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特点是A、具有14-16元大环内酯环B、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C、酸性条件下容易被破坏D、不属于抑菌剂E、不易通过血脑屏障3、不属于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是A、罗红霉素B、克拉霉素C、阿奇霉素D、庆大霉素E、多西环素4、红霉素的不良反应有A、消化道反应B、变态反应C、肝损害D、肾毒性E、神经肌肉阻断5、对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描述错误的是A、两药对革兰阴性菌都无效B、林可霉素与红霉素合用呈拮抗作用C、林可霉素口服吸收较克林霉素好D、治疗厌氧菌无效E、林可霉素抗菌作用强于克林霉素6、克林霉素的抗菌谱包括A、革兰阴性杆菌B、耐青霉素金葡菌C、革兰阳性球菌D、真菌E、多数厌氧菌答案部分一、A1、 【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 考查重点是红霉素的作用机制。
《药理学》辅导: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药理学》辅导: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一类均具有14 ~ 16元大环内酯环状化学结构的抗生素。
包括:第一代大环内酯类:14元环:红霉素16元环: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吉他霉素、交沙霉素14元环:罗红霉素、克拉霉素第二代大环内酯类:15元环:阿奇霉素16元环:罗他霉素(一)第一代大环内酯类红霉素(erythromycin)红霉素是于1952年从红链丝菌的培养液中提取的14元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体内过程]1. 吸收:红霉素为碱性不耐酸,口服用肠溶片在小肠崩解吸收,酯化物制剂有相当的耐酸能力亦易于吸收;2. 分布: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及体液中,尤以胆汁中分布浓度高,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3. 消除:主要经肝脏代谢,胆汁排泄,肝功能不全者药物排泄速度减慢。
[抗菌作用]1. 抗菌谱:① 红霉素对金葡菌、表葡菌、链球菌及革兰阳性杆菌均有强大的抗菌活性;② 对某些革兰阴性菌如脑膜炎球菌、淋球菌、百日咳杆菌及布鲁杆菌有较强抗菌作用;③ 对军团菌、弯曲杆菌亦有较强抗菌作用;④ 本品对各种厌氧菌亦有相当的抗菌活性,但革兰阴性厌氧杆菌如脆弱类杆菌、梭杆菌属除外;⑤ 对螺旋体、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也有抑制作用,2. 抗菌机理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抑制肽酰基转移酶,阻止转肽作用和mrna位移,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耐药性]细菌对红霉素易产生耐药性,但停药可恢复;本类药物存在不完全交叉耐药性:对红霉素耐药的菌株对其他第一代大环内酯类仍敏感;对第一代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二代仍敏感;对第二代大环内酯类耐药的菌株对第一代也耐药;耐药机制:① 改变靶位结构:23s核糖体rna腺嘌呤甲基化是最常见的耐药机制;② 细菌胞膜对药物的通透性降低:药物渗入菌体内减少;③ 主动流出增加:细菌通过主动流出系统将药物泵出菌体外;④ 细菌产生灭活酶:如酯酶、磷酸化酶、糖苷酶等使红霉素失活。
[临床应用]1. 主要用于轻、中度的耐药金葡菌感染以及替代青霉素用于革兰阳性菌感染、放线菌病及梅毒等的治疗或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患者;2. 首选用于治疗军团菌病、弯曲杆菌所致感染、支原体肺炎、沙眼衣原体致婴儿肺炎和结肠炎、白喉带菌者的。
第七章大环内酯类
第七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一、大环内酯类(一)大环内酯类【抗菌作用及机制】1.抗菌作用:大多数G+菌、部分G-菌和厌氧球菌。
快效抑菌剂,高浓度时为杀菌剂。
在碱性环境中抗菌活性增强。
2.抗菌机制不可逆地结合到细菌核糖体50S亚基上,阻断转肽作用及mRNA位移,选择性抑制菌体蛋白质成。
大环内酯类与克林霉素和氯霉素作用靶位相同,当与这些药物合用时,可发生相互拮抗作用【原创口诀】30而立四环素,红绿林中50载!【药动学特点】1.吸收:红霉素易被胃酸破坏,故用其肠衣片或酯化产物。
第二代大环内酯类耐酸,口服吸好。
2.分布:广泛分布到除脑组织和脑脊液外的各种体液和组织中。
红霉素能进入前列腺。
【临床应用】1.链球菌——咽炎、猩红热、丹毒、急性扁桃体炎、蜂窝组织炎。
2.军团菌——肺炎。
3.衣原体、支原体——呼吸道及泌尿生殖系统感染。
4.白喉杆菌感染——红霉素能根除。
【不良反应】低毒性。
1.消化道反应。
2.肝损害。
3.变态反应,偶见。
4.二重感染——菌群失调,出现舌炎、口角炎、伪膜性肠炎等。
5.其他——肾功能不良者会引起耳毒性;静脉滴注速度过快——心脏毒性。
(二)代表药物1.红霉素——治疗百日咳、军团菌病、空肠弯曲菌肠炎和支原体肺炎的首选药。
【原创口诀TANG】百支空军首选红!也用于四环素类禁忌证——婴儿期衣原体肺炎和新生儿眼炎。
【前后联系】第9章——四环素用于四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但对于生儿而言,四环素有8大不良反应,不宜应用!红霉素的不良反应:主要——胃肠道反应。
少数——肝损害,个别——过敏反应、耳鸣。
2.罗红霉素——抗军团菌更强。
对嗜肺军团菌的作用较红霉素强。
主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
3.克拉霉素——最强。
抗菌活性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中最强者。
对酸稳定,但首过消除明显。
常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头痛、血清氨基转移酶短暂升高。
4.阿奇霉素——支原体最强。
胃肠反应小。
长(68h),每日给药一次。
药理学课件 大环内酯类
23
不良反应
1. 过敏反应 2. 耳毒性(损害第八对脑神经) 前庭功能损害 耳蜗神经损害 3. 肾毒性 4. 神经肌肉阻滞 本类药物不能配伍
24
耳毒性防治
1. 2. 3. 4. 警惕早期症状耳鸣、眩晕 定期检查听力,老人和儿童更应注意 孕妇禁用 避免合用其他耳毒性药物(速尿) 避免与掩盖耳毒性药物合用(抗组胺药) 5. 监测血药浓度,药峰浓度不超过12mg/L, 谷浓度不高于2mg/L
次体及某些螺旋体有良效。
3. 对耐β -内酰胺类的细菌也有较好的作用。
5
抗菌机制
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基P位结合, 抑制多肽链由A位转移到P位的位移作 用,使肽链不能延伸。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快效抑菌剂
6
应用
1. 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及对青霉素 过敏的G+菌感染患者。 2. 治疗军团菌病、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肺炎、 空肠弯曲b肠炎或败血症、沙眼衣原体所致 婴儿肺炎 首选药 3. 梅毒、放线菌病、气性坏疽、破伤风等,但 疗效不如青霉素。 4. 沙眼衣原体结膜炎 外用 5. 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
19
抗菌谱
1. 对G- b(包括铜绿假单胞菌)敏感
2. SM、KM、AMK对结核b有良好作用 3. 对淋球菌,脑膜炎球菌等G-球菌,肠球菌, 厌氧菌,链球菌不敏感
20
抗菌机制
1. 抑制细菌核糖体循环中的多个环节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杀菌
2. 通过离子吸附作用附着于细菌表面造成胞 膜缺损,通透性增加,胞内重要物质外漏 而导致细菌死亡 静止期杀菌药
能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也可进入乳汁
3
3、代谢 主要在肝中代谢
4、排泄
大部分以活性形式从胆汁排泄,可形成肝 肠循环。少部分由肾排泄。 治疗胆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