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科大金属学原理备课稿c3

合集下载

金属的冶炼教案

金属的冶炼教案

金属的冶炼教案引言:金属冶炼是一项重要的工艺过程,通过该过程可将金属从矿石中提取出来,并进一步加工和利用。

本教案旨在介绍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常见的冶炼方法,为学生提供金属冶炼的相关知识。

一、金属冶炼的基本原理金属冶炼过程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基本原理:1. 化学反应原理:金属矿石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使金属与其他杂质分离。

2. 物理原理:根据金属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通过不同的物理方法将金属与其他物质分离。

3. 热力学原理:金属冶炼过程中需要依靠能量的转化,根据热力学原理确定金属冶炼的可行性。

4. 传质原理:金属在冶炼过程中的传质现象对金属冶炼的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二、金属冶炼的基本过程金属冶炼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 矿石处理:将金属矿石进行破碎、磨矿等预处理工序,以便更好地进行后续的冶炼操作。

2. 矿石熔炼:将经过处理的矿石放入熔炉中,在高温下使金属矿石熔化。

3. 金属分离:通过化学反应或物理方法将金属与其他杂质进行分离,如焙烧、浮选等。

4. 精炼和提纯:对分离出的金属进行进一步的精炼和提纯,以获得高纯度的金属产品。

5. 成品处理:对提纯后的金属进行成品加工,如铸造、轧制、锻造等工序,以获得所需的金属制品。

三、金属冶炼的常见方法金属冶炼方法主要分为热法和冷法两大类,下面介绍其中一些常见的金属冶炼方法:1. 火法冶炼:通过高温将金属矿石熔炼,常用的方法有焙烧法、熔炼法和电炉法等。

2. 水法冶炼:利用水溶液对金属矿石进行处理和提纯,常用的方法有浸出法和电解法等。

3. 化学冶炼:利用化学反应将金属与其他杂质进行分离和提纯,常用的方法有萃取法、蒸馏法和溶解法等。

4. 物理冶炼:通过利用金属的物理性质将金属与其他物质分离,常用的方法有浮选法和磁选法等。

四、金属冶炼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金属冶炼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下面介绍一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矿石成分复杂:对于成分复杂的矿石,可以采用化学冶炼方法,利用不同的化学反应将金属与其他杂质分离。

北科大余永宁金属学原理课后解答 解

北科大余永宁金属学原理课后解答 解

exp[−( 2 j + 1 π)2 Dt] l
近似只取其主项,即 j=0 项
0.1π2 = exp[−( π )2 Dt]
8
l

t
=
l2 Dπ 2
ln
0.1π 2 8
计算在 20°C 下氢的扩散系数
D = 0.0011exp(− 11530 ) = 9.678 × 10−6 cm 2 ⋅ s−1 8.314 × 293
6
6
4
4
2
2
4.4
4.6

4.8
5.0
5.2
5.4
5.6
x(mm)
5. 一块厚钢板,w(C)=0.1%,在 930℃渗碳,表面碳浓度保持 w(C)=1%,设扩散系数为常
数,D=0.738exp[-158.98(kJ/mol)/RT](cm2⋅s-1)。问距表面 0.05cm 处碳浓度 w(C)升至 0.45 %所需要的时间。若在距表面 0.1cm 处获得同样的浓度(0.45%)所需时间又是多少?导 出在扩散系数为常数时,在同一温度下渗入距离和时间关系的一般表达式。 解:先求出在 930℃的扩散系数
=
7.82 × 10−15 m2
⋅ s−1
和实测数据接近。
4. 一个封闭钢管,外径为 1.16cm,内径为 0.86cm,长度为 10cm。管内为渗碳气氛,管外 为脱碳气氛。在 1000℃保温 100h 后(达到平稳态扩散),共有 3.60g 碳逸出钢管。钢管 的碳浓度分布如下所示:
r/cm w(C)/% r/cm w(C)/%
D=0.738exp[-158.98(kJ/mol)/RT] (cm2⋅s-1)
=0.738exp[-158.98/8.314×1203] (cm2⋅s-1)=9.22×10-8 (cm2⋅s-1)

金属材料教案

金属材料教案

金属材料教案第一篇:金属材料教案课题1 金属材料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性质(通性和差异)。

2、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3、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教学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合金的优良性能。

教学难点:1、如何合理选用金属材料。

2、合金与纯金属性能的差异。

教学过程:一、金属的物理性质1、通过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材料图片,从而导出课题。

2、通过多媒体展示的金属材料的用途找出金属共有的物理性质。

第二篇:金属教案第1节课(绪论)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金属工艺学的概念;2.了解主要的工艺方法;3.知道本课程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二、教学内容纲要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2.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3.发展现状和趋势;4.本课程的特点;5.学习方法;6.重要性。

三、重点、难点 1.主要的工艺方法; 2.研究方法。

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启发式原则、案例分析式教学方法讲授本绪论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1.课程的性质与任务;2.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103.发展现状和趋势;4.本课程的特点;5.学习方法;6.重要性。

六、布置思考题1.试述金属成形的主要方法。

第2节课(第一章工程材料基础知识§1 材料的力学性能)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强度和塑性指标的符号、单位及意义;2.掌握布氏硬度和洛氏硬度的测定原理、方法、符号及应用。

3.了解拉伸试验方法和拉伸曲线图;4..了解多冲击韧性和疲劳强度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纲要 1.强度指标; 2.塑性指标; 3.硬度; 4.冲击韧性; 5.疲劳强度。

三、重点、难点重点:金属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强度、塑性、硬度、韧性和疲劳强度的概念难点:疲劳强度四、教学方法,实施步骤根据本章课的内容特点,运用讲解式、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讲授本课程内容。

五、时间分配1.强度指标;15 2.塑性指标;10 3.硬度;10 4.冲击韧性;5 5.疲劳强度。

《金属冶炼和金属材料的保护》教案3

《金属冶炼和金属材料的保护》教案3

《金属冶炼和金属材料的保护》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

2、了解金属回收的重要意义,树立资源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教学方法】讨论、讲解、归纳【教学过程】一、金属冶炼的步骤①富集矿石、除杂、提高矿石有用成分的含量;②冶炼: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在一定条件下,用还原剂把金属离子还原为金属单质。

③精炼:采用一定的方法,提炼纯金属。

二、金属冶炼的方法:讲解:金属的冶炼原理是将金属的化合物通过还原的方法使金属离子还原成金属单质。

不同金属的化学活动性不同,因而金属离子得到电子还原成金属原子的能力也不同,采用的冶炼方法也不同。

工业上冶炼金属主要有3种方法:1、热分解法此方法适用于制备不活泼金属,通常情况下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铜以后的金属的氧化物受热就能分解例如:2HgO = 2Hg+O 2↑2Ag 2O = 4Ag+O 2↑2、热还原法加入还原剂如:C 、CO 、H 2 活泼金属Na 2、Mg 、Ag 等,使金属离子还原成单质,此方法通常适用于中等活泼金属和不活泼金属的制备。

例如:Fe 2O 3+3CO = 2Fe+3CO 2WO 3+3H 2 = W+3H 2OCr 2O 3+2Al = 2Cr+Al 2O 3若金属以硫化物或碳酸盐形式存在,应先将其转化成氧化物。

少数特殊的活泼金属也可采用此方法:(利用熔沸点不同)如: 2RbCl+Mg MgCl 2+2RbKCl+Na NaCl+K3、电解法 △ △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 高温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钾、钠、钙、铝等几种金属的还原性很强,这些金属都很容易失去电子,因此不能用一般的方法和还原剂使其从化合物中还原出来,而只能用通电分解其熔融盐或氧化物的方法来冶炼。

2Al 2O3 = 4Al+3O 2↑ 2NaCl = 2Na+Cl 2↑三、不同金属冶炼方法的选择 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H)Cu Hg Ag四、金属的回收和资源保护1、废旧金属的最好处理方法是回收利用。

(完整word版)金属工艺学教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金属工艺学教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金属工艺学教案 编者:安荣机械系.机械教研室授课时间:班级:本课课题: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在生产中的地位。

2.了解本课程内容和机械产品制造全过程的概念。

3.熟悉学习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重点与难点: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及意义。

教学方法:讲授法和录像观摩。

课型:理论课金属工艺学(邓文英主编)教学过程绪论一、为什么要学金属工艺学(机械工程材料工艺学)?金属工艺学是一门传授有关制造金属零件工艺方法的综合性技术基础课。

它主要传授各种工艺方法本身的规律性及其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和相互关系;金属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和结构工艺性;常用金属材料性能对加工工艺的影响;工艺方法的综合比较等。

研究的对象:常用的工程材料、材料的各种加工处理工艺。

例如:钢铁、铝合金、铜合金、塑料等材料及热处理工艺、焊接工艺、铸造工艺、切削加工工艺等加工处理工艺。

举例:常用主轴材料:45 。

技术要求:调质处理。

箱体材料:HT200。

技术要求:退火。

国家工业发展的三大支柱:材料、信息、微机。

1.工程材料是国家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

工业和日常生活都离不开工程材料的使用,研究材料最终是为人类的文明进步而服务。

2.作为工科类专业所必须掌握的一门功课。

基础课→(桥梁)→专业课机械工程材料工艺学是一门技术基础课,对专业课和基础课起着桥梁的作用。

二、机械工程材料工艺学课程有什么特点?1.本课程同实践紧密相联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2.通过生产实践才能融会贯通地学习掌握(安排了钳工、金工实习)。

3.为了弥补实践方面的不足,采用录像教学以及到工厂参观和实习,通过师生的相互努力来学好这门功课。

三、怎样才能学好机械工程材料工艺学?1.注意各章节的联系、学习、复习、巩固、应用、总结。

2.要理解、要提问题、不能累计问题。

3.抓住主要内容: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基本知识,铸造、锻造、焊接、切削加工基本常识。

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金属工艺学的内容构成也有所发展。

北科大余永宁金属学原理课后解答4解

北科大余永宁金属学原理课后解答4解

同距离 x1 和 x2 所对应的时间 t1 和 t2 有如下关系:即
x1 = x2
Dt1
Dt2

t2
=
( x2 x1
)2 t1
故在距表面 0.1cm 处获得同样的浓度(0.45%)所需时间 t2 为
t2
=
( 0.1 )2 0.05
×1.822 ×104 s
=
7.288 ×104 s
=
20.24h
③根据②的解释,同一温度下渗入距离和时间关系的一般表达式为
②因扩散系数随浓度线性变化,设
D=a+bC
因 D1 = a + bC1 D0 = a + bC0
求得
a
=
D1

D1 C1
− −
D0 C0
C1
b = D1 − D0 C1 − C0
扩散流量 J = −(a + bC) dC dx
上式积分得 − Jx = aC + b C2 + d 2
边界条件:x=l,C=C0;代入上式得:
把数据转换成 lnα和 x2,得
x2×10−2=z
0.01 0.04 0.09 0.16 0.25
lnα=y
8.52 8.29 7.83 7.25 6.26
用线性回归,方程 y=a+bz 得
a=8.659 b=−935.82
4-4
D=− 1 =
1
mm2 ⋅ s−1 = 3.71 × 10−9 mm2 ⋅ s−1
距顶端距离 x/cm 0.1 α(任意单位) 5012
0.2 3981
0.3 2512
0.4 1413
0.5 524.8

《金属学与热处理》讲稿

《金属学与热处理》讲稿

(二)超强韧钢
• 一、超强韧钢及类型 • 1.概念:P388 • 2.种类:低合金、高合金 (特殊记忆一下高合金超强韧钢中的马氏体时效钢)
马氏体时效钢 • 1.概念:P391 • 2.特点;热处理方式(固溶+时效);典型钢号。
(三)工程结构钢
• • • • • •
一、合金化 1.工程结构钢的分类(及典型钢号)※ 2.合金元素对强度的影响(作用)※ 3.低温韧性的评价;影响因素。 4.工程结构钢的控轧控冷工艺目的,基本思路P396 5.双相钢的组织特点;热处理工艺。※
12-4珠光体转变
1.P,S,T之间的比较 2.片状珠光体和粒状珠光体的比较(形成过程和形态角度)
12-5马氏体转变

1.马氏体的晶体结构 2.马氏体的组织形状(片状,板条等) ※ 3.马氏体的性能及相关的影响因素 4.马氏体转变的特点(包括切变共格性相变,关系现象等)
12-6贝氏体的转变
1.贝氏体组织形态及分类 2.贝氏体的形成过程 3.贝氏体的性能 ※B上与B下的比较(包括形态,惯习面,取向关系,性能等) ※
• 8、复试笔试(专业课) • 请复试考生凭复试通知书、身份证到自己笔试的教室进 行笔试,请务必提前15分钟到考场,以免延误考试 • 9、普硕和专业学位硕士面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和 综合面试) • 请复试考生凭复试通知书、身份证以及硕士入学考试复 试表(表头需提前填写完全)到自己面试的小组(网报 第一志愿导师所在组)进行面试。 • 10、体检:
16-3.模具用钢
冷作模具钢;热作模具钢(常见种类;合金元素;热处理 工艺,组织) 16-4.高锰钢※ 高锰钢特点(包括成分和性能,热处理方式,目的,用途) 水韧处理(概念)
第17章.耐蚀钢(不锈钢)

冶金的化学原理及应用教案

冶金的化学原理及应用教案

冶金的化学原理及应用教案一、引言在金属材料的生产、加工与利用过程中,冶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科。

本教案将介绍冶金的化学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二、冶金的基本概念1.冶金的定义:冶金是研究金属工艺、金属物理、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相互作用等一系列学科的统称。

2.冶金的发展历史:从古代冶铜冶铁开始,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冶金已经成为现代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金属的化学原理1.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通常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气体。

例如,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铁。

2.金属的氧化反应:金属通常与氧气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

例如,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

3.金属的还原反应:金属通常可以被还原剂还原,恢复到原来的金属状态。

例如,氢气可以将氧化铁还原为铁。

四、冶金的应用1.金属材料的提取:通过冶金技术,可以从矿石中提取出金属,如铜、铁、铝等。

2.金属的加工:冶金技术可以将金属加热、锻造、淬火等,使其获得不同的性能和形状。

3.金属的合金化:通过将金属与其他元素进行合金化处理,可以获得具有更好性能的合金材料。

4.材料的改性:冶金技术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如增加硬度、提高耐蚀性等。

5.金属的再利用:通过冶金技术,可以对废旧金属进行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

五、教学方法与学习建议1.多媒体教学法:可以通过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冶金的实际应用和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教学法: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冶金工厂,了解真实的冶金生产过程,增加实际操作的经验。

3.组织讨论:可以选取一些与冶金相关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合作能力。

4.提供案例:可以选取一些冶金产业中的成功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成功原因和经验教训。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为了评估学生对冶金化学原理及应用的掌握程度,可以采用以下评估方法: 1. 书面测试:出一些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考察学生对冶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金属腐蚀学原理教案

金属腐蚀学原理教案

金属腐蚀学原理教案课时:1小时教学目标:1.了解金属腐蚀的原理和机制;2.掌握金属腐蚀的分类和常见的腐蚀形式;3.了解金属腐蚀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教学重点:1.金属腐蚀的原理和机制;2.金属腐蚀的分类和常见形式;3.金属腐蚀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教学难点:金属腐蚀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问问题或讲述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金属腐蚀学的兴趣。

二、理论讲解(30分钟)1.金属腐蚀的原理和机制(10分钟)金属腐蚀是指金属与周围介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物质损失的过程。

介绍了金属腐蚀的三个基本要素:金属、介质和电极电位差。

金属腐蚀的机理:金属在介质中发生氧化和还原反应,形成金属离子并释放出电子。

金属离子溶解在介质中,同时电子通过金属表面迁移,形成阴极和阳极区域。

2.金属腐蚀的分类和常见腐蚀形式(15分钟)分析了金属腐蚀的分类: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微生物腐蚀。

介绍了常见的金属腐蚀形式:点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干腐蚀等,并通过实例解释不同腐蚀形式的产生原因和危害。

三、教学案例分析(20分钟)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金属腐蚀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

1.案例一:海洋钢结构的腐蚀防护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海洋钢结构的腐蚀照片并简要介绍其腐蚀原因,然后和学生一起讨论如何进行防护和控制措施,例如合理选用材料、涂层保护、防腐保温等。

2.案例二:水暖系统的腐蚀问题教师可以讲解水暖系统中常见的金属腐蚀问题,如管道锈蚀、水垢和腐蚀产物的控制等。

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法,如定期清洗、使用防腐剂等。

四、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并强调金属腐蚀的重要性和预防措施的必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实际腐蚀案例,并分析原因和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方法。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金属腐蚀学的基本原理和常见形式,并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方法。

同时,提供了一些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精品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讲课稿

(精品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讲课稿

(精品教案)金属的化学性质讲课稿为大伙儿收集的金属的化学性质讲课稿,希翼可以帮助到大伙儿。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在上一节介绍金属物理性质的基础上,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材料与人类日子的关系很紧密。

教材注意从学生的日子经验和实验事实动身,采纳对照的办法,引导学生亲自感觉金属与氧气以及盐酸等反应的别同,加深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物质用途关系的了解,认识到金属既有通性,又有各自的特性。

教材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的顺序认识都采纳探索的方式,经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

在活动与探索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并且使他们获得新知识。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经过实验探索认识金属活动性的顺序是本节课的重点;2)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子中的一些现象是本节课的难点。

依照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和本地学生的实际。

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与技能:经过实验探索金属镁.铝、锌.铁.铜的化学性质,认识金属化学活动性顺序,记住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能用它解释日子中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办法:进一步学习实验探索,培养观看.归纳能力.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经过对金属的活动性的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让他们更加乐于探索物质的奥妙.教材处理:首我提出一具与日常日子有关的咨询题-“新买的铝壶用了一阵子表面会变黑?”引入新课。

关于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教学,本人采取了再次做镁条、铝箔、铁丝、铜丝等与氧气反应的实验,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

引导学生对观看到的实验现象举行仔细的对照和分析,从中得出金属与氧气反应的一些规律性知识。

让学生们知道得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别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金属的爽朗程度:如镁、铝比较爽朗,铁、铜次之,金最别爽朗。

材料科学基础(北京科技大学)13讲

材料科学基础(北京科技大学)13讲

心与4个原子中心相距
a 22
另2个原子中心相距为a/2,所以它不
是正八面体而在一个方向略受压缩
的扁八面体。
在一个晶胞内有6个八面体间隙。 八面体间隙半径r八面为 :
r八面
1 2
a
2r
1 2
a
3 2
a
0.0670a

r八面
1 2
a
2r
1 2
4 3
r
2r
0.1547r
四面体间隙
由4个原子围成,它们的中心的坐标
8
每个原子有8个最近邻原子及6个次 近邻原子。次近邻原子间的距离仅 比最近邻原子距离约大15%,因此往 往要考虑次近邻的作用,有时将配 位数记为8+6,即有效配位数大于8。
扁八面体间隙
由6个原子组成的八面体所围的间
隙,它的中心位置位于晶胞立方体
棱边的中心及立方体6个面的中心。
即1/2 1/2 1/2及其等效位置。间隙中
虽然体心立方结构的致密度比面心立方结构的低,但它的间隙比较
分散,每个间隙的相对体积比较小,因此在体心立方结构中可能填
入杂质或溶质原子的数量比面心立方结构的少。
具有体心立方结构的金属有:钒、铌、钽、钼、钡、-钛(>880C)
-铁(<910C)、-铁(>1400C)、-钨…等。
2.2.最近邻原子,它的配 位数(CN)是12。
面心立方结构的最密 排面是{111},面心立 方结构是以{111}最密 排面按一定的次序堆 垛起来的。
第一层{111}面上有两个可堆放 的位置:和位置,在第二层 只能放在一种位置,在面上每 个球和下层3个球相切 ,也和 上层3个球相切 。
第一层为 A, 第二放在B 位 置,第三层放 在C 位置,第 四层在放回A 位置。{111}面 按…abcabc…顺 序排列,这就 形成面心立方 结构。

高中金属设计原理教案模板

高中金属设计原理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2)理解金属腐蚀的原理,包括电化学腐蚀和化学腐蚀。

(3)学习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包括铸造、锻造、焊接等。

(4)学会根据金属的性质和用途设计简单的金属制品。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实验操作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金属材料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3)提高学生环保意识,认识到金属材料合理应用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2. 金属腐蚀的原理和防护措施。

3. 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

教学难点:1.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2. 金属腐蚀机理的掌握。

3. 金属制品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展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制品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金属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提问:金属有哪些物理和化学性质?这些性质对金属的应用有什么影响?二、新课讲授1. 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如密度、硬度、导电性、导热性等。

- 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如氧化、还原、酸碱反应等。

- 讲解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分析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2. 金属腐蚀的原理和防护措施:- 介绍金属腐蚀的类型,如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等。

- 讲解金属腐蚀的机理,包括原电池原理和氧化还原反应。

- 介绍金属腐蚀的防护措施,如镀层、阳极保护等。

3. 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 介绍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如铸造、锻造、焊接等。

- 讲解各种加工工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 金属制品设计:- 介绍金属制品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并制作简单的金属制品。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大学金属材料试讲教案

大学金属材料试讲教案

课程名称:金属材料学授课班级: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本科一年级授课时间:2课时授课教师:[教师姓名]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金属材料的分类、特点、制备/加工工艺及应用,了解金属材料合金化的一般规律。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金属材料的成分、制备/加工、微观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研究开发新型金属材料、合理选择金属材料、规范制备/加工工艺、分析金属零部件失效原因等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1. 金属材料的分类、特点、制备/加工工艺及应用。

2. 金属材料合金化的一般规律。

教学难点:1. 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

2. 金属零部件失效原因的分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什么是金属材料?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引导学生思考金属材料在工业、农业、军事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金属材料的分类1. 按照化学成分分类:铁合金、铜合金、铝合金等。

2. 按照用途分类:结构材料、功能材料、特殊用途材料等。

3. 按照性能分类:高强度材料、耐腐蚀材料、耐磨材料等。

三、金属材料的制备/加工工艺1. 冶金制备:熔炼、浇注、铸锭、锻造、轧制等。

2. 冷加工:拉伸、压缩、弯曲、冲压等。

3. 热加工:热处理、热轧、热挤压等。

四、金属材料的合金化1. 合金化原理:固溶强化、时效强化、析出强化等。

2. 合金化方法:固溶处理、时效处理、表面处理等。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金属材料的分类、制备/加工工艺、合金化等知识点。

2. 提出思考题,引导学生课后复习。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掌握情况。

2. 针对上一节课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发表观点。

二、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性能1. 金属的晶体结构: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密堆积等。

2. 金属的缺陷:位错、空位、间隙原子等。

3. 微观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固溶强化、时效强化、析出强化等。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教案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教案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矿物的主要成分。

掌握炼铁的原理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金属矿物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炼铁的原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金属资源的有限性,增强节约金属资源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常见金属矿物的主要成分。

炼铁的原理。

2、教学难点炼铁的实验原理和装置。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都知道金属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小到一枚铁钉,大到飞机轮船,都离不开金属。

那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些金属是从哪里来的呢?比如说,我们家里用的铁锅,它最初的原材料是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二)新课讲授1、金属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单质形式,像金、银这些不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就能以单质形式存在。

另一种是化合物形式,大多数金属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中。

我给大家讲个事儿啊,有一次我去爬山,在山脚下发现了一些石头,表面有一些暗绿色的东西,我当时就很好奇,这是什么呢?后来经过了解才知道,这是铜矿石中的一种,叫孔雀石,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从这件小事就能看出,金属矿物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平时没有留意罢了。

2、常见的金属矿石(1)铁矿石常见的铁矿石有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磁铁矿(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铁)等。

(2)铝矿石铝矿石主要是铝土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铝。

(3)铜矿石常见的铜矿石有黄铜矿、孔雀石等。

3、炼铁的原理(1)实验探究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炼铁的原理。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画出实验装置图在硬质玻璃管中放入氧化铁粉末,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然后用酒精喷灯加热。

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红色粉末逐渐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学讲义 材料科学基础

北京科技大学金属学讲义  材料科学基础

名词解释沸腾钢:1 只用一定量的弱脱氧剂锰铁对钢液脱氧,因此钢液含氧量较高。

2 在沸腾钢的凝固过程中,钢液中碳和氧发生反应而产生大量气体,造成钢液沸腾,这种钢由此而得名。

3 沸腾钢钢锭宏观组织的特点是,钢锭内部有大量的气泡,但是没有或很少有缩孔。

钢锭的外层比较纯净,这纯净的外层包住了一个富集着杂质的锭心。

4 沸腾钢钢锭的偏析较严重,低温冲击韧性不好,钢板容易时效,钢的力学性能波动性较大。

镇静钢:1 镇静钢在浇注之前不仅用弱脱氧剂锰铁而且还使用强脱氧剂硅铁和铝对钢液进行脱氧,因而钢液的含氧量很低。

2 强脱氧剂硅和铝的加入,使得在凝固过程中,钢液中的氧优先与强脱氧元素铝和硅结合,从而抑制了碳氧之间的反应,所以镇静钢结晶时没有沸腾现象,由此而得名。

3 在正常操作情况下,镇静钢中没有气泡,但有缩孔和疏松。

与沸腾钢相比,这种钢氧化物系夹杂含量较低,纯净度较高。

镇静钢的偏析不像沸腾钢那样严重,钢材性能也较均匀。

树枝状偏析:(枝晶偏析)1依据相图,钢在结晶时,先结晶的枝干比较纯净,碳浓度较低,而迟结晶的枝间部分碳浓度较高。

2研究指出,在钢锭心部等轴晶带中枝晶偏析的特点是,在枝干部分成分变化很小,这部分占有相当宽的范围,在枝晶或者两个相邻晶粒之间,富集着碳、合金元素和杂质元素,而且达到很高的浓度。

枝干结晶时,在相当宽的范围内造成碳和合金元素、杂质元素的贫化(选择结晶),这种贫化成了枝晶间浓度特高的前提。

3为减少枝晶偏析的程度,可对铸钢和钢锭进行扩散退火。

区域偏析:在整个钢锭范围内发生的偏析因为选择结晶,杂质元素和合金元素被富集在晶枝近旁的液相中。

在凝固速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枝晶近旁液相中杂质元素能够借扩散和液体的流动而被转移到很远的地方。

随着凝固的进展,杂质元素在剩余的钢液中不断富集,各种元素在整个钢锭或铸件的范围内发生了重新分布,即产生了区域偏析。

带状偏析:在钢锭中,有时在某些局部地区,化学成分与周围有差异,形成所谓的带状偏析。

北科大余永宁金属学原理课后解答10解

北科大余永宁金属学原理课后解答10解

3. 导出二元合金中母相α和析出相β均为理想溶体以及规则溶体的相变总驱动力和形核驱动 力(以 J/mol 表示)。设原始成分为 x0,在脱溶温度α相平衡成分为 xα,脱溶物核心成分 和β相平衡成分近似相等为 xβ,交互作用系数为Ω。 解:(1)设 A-B 二元合金(如下图 a 所示),x0 成分的α相在 T1 下脱溶,相变总驱动力为
=
(1 −

)(
µ
α A
(

)

µ ) α A( x0 )
+

µ( α B( xα )

µ ) α B( x0 )

µ
Φ i
= GiΦ
+ RT ln aΦi ,故
10-3
∆G I
=
(1 −


α A(

)
+
µ x α β B( xα )
− [(1 −

µ) α A(x0 )
+
x
β
µ
α B(
10-1
对于立方体状核心,设 a 为边长,形核时的自由能变化∆G 为
∆G = a 3∆GV + 6a 2γ
上式对 a 的导数等于 0 时,求出临界核心的边长 a*,
d∆G da
= 3a 2∆GV
+ 12aγ
=0

a∗ = − 4γ = 4 × 0.6 m = 1.43 ×10-9 m
∆GV 7 ×108
∆G
α →α x0
'+
β

∆Gmα→α ' +β
=
RT
⎡ ⎢(1 ⎣

大学金属物理基础教案

大学金属物理基础教案

大学金属物理基础教案本教案旨在为大学物理专业学生提供金属物理基础的教学内容,介绍金属物理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方法,使学生了解金属原理及其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课程根据教学大纲,分为三个部分:结晶体理论,材料表征和材料性能测试。

以下是具体的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结晶体理论(300字)1. 金属结晶体的结构与形成机理本部分介绍金属结晶体的成分和结构,以及金属结晶的形成机理。

指导学生学习晶体缺陷和晶界的基础概念和作用,对于理解金属物理特性和实际应用具有基本意义。

2. 金属晶体缺陷理论介绍金属晶体缺陷的种类,以及在晶体缺陷中出现的物理现象、机制和性质。

教学内容包括表面缺陷、体积缺陷、晶界缺陷等。

第二部分:材料表征(300字)1. 金属材料表面分析技术讲解金属材料表面分析技术,如SEM/TEM/XRD/AFM等,利用这些技术对金属材料的组成、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

要求学生掌握这些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为后续的材料性能测试做好准备。

2. 金属材料物理性质测试这一部分介绍金属材料物理性质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如硬度测试、拉伸测试、韧性测试等。

教学内容涉及以上实验方法所涉及的关键物理量与本质,帮助学生了解材料的物理性质及其物理本质。

第三部分:材料性能测试(400字)1. 金属材料的热力学性质测试介绍热力学性质及其意义,包括热膨胀、热导率、热扩散率、热容等,重点讲解制备测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金属材料的磁性测试讲解磁性和金属材料的磁性特性对于工程问题的重要性。

介绍测试技术如磁滞曲线、磁阻效应等实验方法,分析这些实验结果对于材料物理性质和应用的影响。

3. 金属材料的电性测试介绍金属材料的电性及其特性,比如电阻率、电导率、电磁感应等测试基础原理和方法。

总结:本教案介绍了金属物理基础的三个部分:结晶体理论、材料表征和材料性能测试。

这些教学内容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金属物理的基础原理,还有助于学生研究金属的实际应用。

大学金属学教案

大学金属学教案

大学金属学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金属的基本性质、组织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能,认识金属的工艺加工和应用,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职业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1. 金属的基本性质:(1)金属的化学性质;(2)金属的物理性质;(3)金属的电子结构。

2. 金属的组织结构:(1)晶体结构;(2)晶体缺陷;(3)金属的相变。

3. 金属的物理力学性能:(1)机械性能;(2)热力学性能;(3)电磁性能。

4. 金属的工艺加工:(1)金属的热处理;(2)金属的成形加工;(3)金属的切削加工。

5. 金属的应用:(1)金属材料的应用范围和特点;(2)金属材料在制造、建筑和电气等业界的应用;(3)金属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1.灌输法结合互动式在讲解金属的基本性质、组织结构和物理力学性能等知识点时,采用灌输法,重点强调知识点的要点和难点,深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在讲解金属工艺加工和应用方面,采用互动式教学,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思考能力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2.模拟实验法在讲解金属的组织结构、物理力学和工艺加工等知识点时,利用模拟实验将知识点呈现出图形、图像或文字,以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同时通过实验帮助学生了解金属在不同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行为,培养其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精神。

3.案例分析法在讲解金属的应用方面,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迅速了解金属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金属实际应用的理解,培养学生整合以往所学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教学评估1.形成性评估通过课堂小测验、课上互动问答等形式评估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堂反应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差距,及时纠正。

2.总结性评估在本课程结束时,通过作业和课程论文的形式,对学生对金属学的掌握程度进行总结性评估,对学生整体学术水平进行评估,对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和反馈,并对下一次教学做出调整和补充。

五、教学材料1.教材:《金属学》2.参考书:《金属学基础》、《现代金属学基础》、《材料力学》3.教学笔记、课件及实验设备六、教学总结金属学是丰富多彩的一门学科,包括金属的基本性质、组织结构、物理力学和工艺加工等内容,同时也涉及到金属在工业、建筑、交通和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C)为 1.2%的合金在室温下平衡状态下的组织是 Fe3C 和共析体,在室温下组织中共析体 的相对量 AP 为 AP = 6.67 − 1.2 = 92.71% 6.67 − 0.77
(2)w(C)为 3.4%的铁碳合金在室温平衡相是α-Fe(碳的成分是 0.008%)和 Fe3C(碳的成分是 6.67%),故 w(C)为 3.4%的合金在室温时平衡状态下α相的相对量(质量分数)Aα及 Fe3C 相的相对量 AFe3C 为 Aα = 6.67 − 3.4 = 49.08% 6.67 − 0.008 A Fe3C = 1 − 49.08% = 50.92%
因为刚凝固完毕时,初生γ相和共晶碳的成分分别为 2.11%和 4.26%,所以刚凝固完毕时初 生γ相的相对量 AIγ 及共晶的相对量 AG 为
4.26 − 3.4 = 40% AG = 1 − 40% = 60% 4.26 − 2.11 在刚凝固完毕时,全部γ相(包括初生γ相和共晶中的γ相)的相对量 Aγ是 AIγ = Aγ = 6.67 − 3.4 = 71.7% 6.67 − 2.11
碳的成分为 2.11%的γ相从共晶温度冷却到共析温度后,它的成分变为 0.77%,在冷却过程 它析出 Fe3C 相,每份γ相析出 Fe3C 的量 A'Fe3C 为
A' Fe3C =
2.11 − 0.77 = 22.71% 6.77 − 0.77
现在γ相的量是 71.7%,所以到共析温度析出的 Fe3C 相对于整体的相对量 A'Fe3C 为
4
点必在作过 P 与 R 点直线的外延线上。因用 2kgP 成分合金,要混合成 6kgR 成分的合金, 即加入的合金重量为 4kg,以 P-R 线长为 4,在外延方向延长 2(即 P-R 线长的一半)处得出 M 点, 它就是所求的成分点。 在成份三角形上可直接读取 M 点的成分: A%=5%, B%=85%, C%=10%。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来求。设 M 点的成分为:A%=wA,B%= wB,C%= wC,M 成分合金重量为(6-2=4)kg,则 6 × 0.1 = 4 × wA + 2 × 0.2
L(98)→η(61)+B
在 150°C 时 B 在α的溶解度为 1%。在 150°C 时ε相成分范围是 36%∼37.5%,ε相线和γ相线 在 676°C 有最高共同点,共同点成分为 38%。在 150°C 时η相成分范围为 61%∼62%,η相 有一个有序转变, 在含 B 低一侧有序化温度为 189°C, 在含 B 高一侧有序化温度为 186°C。 A 几乎不溶于 B。 解:先化 A 和 B 的熔点、α相在 150°C 的溶解度、ε相在 150°C 的浓度范围、ε相消失的浓 度和温度、 η相在 150°C 的浓度范围标出, 再把各三相平衡的水平线及平衡相的成份标出, 如下图所示。因为 640°C 的γ→ε+ζ反应中各相的成份很相近,所以在下图只画出平衡水平 线及成份点,没有标出成份;ε相最高温度的成份点也没有标出。
Aα =
6.67 − 0.1 = 98.62% 6.67 − 0.008
A Fe3C = 1 − 98.62% = 1.38%
w(C)为 1.2%的合金在室温时平衡状态下α相的相对量(质量分数)Aα及 Fe3C 相的相对量 AFe3C 为 Aα = 6.67 − 1.2 = 82.11% 6.67 − 0.008 A Fe3C = 1 − 82.11% = 17.89%
TA=1100°C 800°C 760°C 640°C 640°C 590°C 586°C 582°C 520°C 415°C 350°C 227°C TB=250℃
α −β
α −γβ −γFra bibliotekβ −γ
α(13)+L(25.5)→β (22) β(25)+L(30)→γ(26.5) γ(34)+ ε(36.5)→ζ(35) γ(42)→ε (38.5)+L(58.5) γ(32)+ ζ(33)→δ(32.5) β(24.6)→α(16)+ γ(25.5) ζ(34)→δ(33)+ ε(36) γ(27)→α(16)+ δ(32.5) ε(37.5)+L(92)→η(59) δ(32.7)→α (11)+ ε(36)
2
γ相(奥氏体)和共晶体的相对量。计算在共析温度下由全部初生γ相析出的渗碳体占总体
(整个体系)量的百分数。计算在共晶体中最后转变生成的共析体占总体(整个体系)量的 百分数。 解: (a)在室温下铁-碳合金的平衡相是α-Fe(碳的质量分数是 0.008%)和 Fe3C(碳的质量分数 是 6.67%), 故 w(C)为 0.1%的合金在室温时平衡状态下α相的相对量 (质量分数) Aα及 Fe3C 相的相对量 AFe3C 为
则 设 故
∆S m = ∆V m ∆S m = ∆V m
α −β

α −γ
=
α −β
( ∆S m )α − β + ( ∆S m ) β −γ ( ∆Vm )α − β + ( ∆Vm ) β −γ
β −γ
α −β

dP < dT
α β β γ γ wα B A + wB A + w B A = wB α α β β γ γ wC A + wC A + wC A = wC
解上面的联立方程,得
wA wB Aα = wC
β wA β wB β wC γ wA γ wB γ wC
wα A wα B Aβ =
α wC
wA wB wC ∆
故 wA=27.7%,wB=46.9%,wC=25.4%。 这也可以画图求出。把 S、P 和 M 点连成三角形,2kgP,4kgR 混合成的合金成分点必在
P-R 边上,设为 Q 点;根据杠杆定则,PQ 长度和 QR 长度之比应为 4:2,由此定出 Q 点, 如上图所示。现在 Q 成分的合金有 6kg,把它和 7kg 的 S 成分合金混合,混合成分点一定 在 QS 连线上,设为 O 点,根据杠杆定则,QO 长度和 OS 长度之比应为 7:6,由此定出 O 点。从图读出 O 点成分何上面计算的一样。 (b)在上图作过 C 点和 S 点的连线,A 和 B 组元浓度比等于 S 成分的所有合金成分都在此 线上,作平行于 A-B 底边并且 C%=20%的线 hg,它和 CS 线的较点 D 就是所求合金的成 分点。在成份三角形上可直接读取 D 点的成分:A%=8.89%,B%=11.11%,C%=80%。从 hg 读 数 可 知 A%/B%=4/5 , 因 C%=20% , 也 可 以 计 算 出 A%=(1-80%)×4/9=8.89% , B%=(1-80%)×5/9=11.11%。 (c)以 P 点成分合金与另一成分合金混合获得 R 成分合金,根据杠杆定理,这合金的成分
α −γ
α −β
α −β
β −γ
∆S m = ∆V m

β −γ
dp ; dT
α −γ
∆S m = ∆V m

α −γ
( ∆S m )α −γ = ( ∆S m )α − β + ( ∆S m ) β −γ ; ( ∆Vm )α −γ = ( ∆Vm )α − β + ( ∆Vm ) β −γ
w(C)为 0.1%的合金在室温下平衡状态下的组织是α-Fe 和共析体,其组织可近似看作和共 析转变完时一样,在共析温度温度α-Fe 中碳的成分是 0.02%,共析的碳的成份是 0.77%, 故 w(C)为 0.1%的合金在室温时组织中共析体的相对量 AP 为 AP = 0.1 − 0.02 = 10.67% 0.77 − 0.02
A' Fe3C = 71.7% × 22.71% = 16.28% 因为合金中的γ相到共析温度析出 Fe3C,总体的γ相的相对量减少 16.28%,余下的γ相在共 析温度都转变为共析体,所以共析体的相对量为 A P = 71.7% − 16.28% = 55.42%
3
4. 若已知体系成分以及此体系三相平衡时的 3 个平衡相的成分,写出 3 个平衡相的相对量 的解析式子。编制一个用计算机计算的程序。 解:设 A-B-C 三元系中某一体系的成分为 wA、wB、wC,在 T 温度下有α、β和γ相平衡,α α α β β β γ γ γ 相的成分为 wα A 、 w B 、 wC ,β相的成分为 w A 、 w B 、 wC ,γ相的成分为 w A 、 w B 、 wC ,α、 α β γ β和γ相的相对重量为 A 、A 、A 。根据重量守恒,有如下关系: α β β γ γ wα A A + wA A + w A A = w A
∆S m = ∆V m

β −γ
( ∆S m )α − β + ( ∆S m ) β −γ dP ∆S m ∆S m dP = < < = ∆V ∆V = ( ∆V )α − β + ( ∆V ) β −γ T d dT m m m m 这就说明α-γ相线外延一定在α-β平衡相线和β-γ平衡相线之间, 因此就证明了相线的外延规 则。 dp dT 2. 根据下列资料,作出 A-B 二元相图
γ wA γ wB γ wC
wα A wα B Aγ =
α wC
β wA β wB β wC
wA wB wC


其中∆为
wα A A = wB α wC
α α
β wA
γ wA γ wB γ wC
wB β wC
β
计算程序见附录。
5.图 3-73 给出 A-B-C 三元成分三角形 (a)定出图中的 P、R、S 三点的成分。问由 2kgP,4kgR,7kgS 混合后的体系的成分是什么? (b)从图中定出含 C 为 80%,而 A 和 B 组元浓度比等于 S 成分的合金的成分。 (c)若有 2kgP 成分合金,问要配什么样成分的合金才能混合成 6kgR 成分的合金? 解: (a) 从上图量出, S 点成分为: A%=40% ; B%=50% ; C%=10% , R 点成分为: A%=10% ; B%=60% ; C%=30% , P 点成分为: A%=20% ; B%=10%;C%=70%。设 2kgP,4kgR,7kgS 混合 后的体系的成分是 A%=wA,B%= wB,C%= wC, 混合后的的体系的重量是 13kg,则 13wA = 2 × 0.2 + 4 × 0.1 + 7 × 0.4 = 3.6 13wB = 2 × 0.1 + 4 × 0.6 + 7 × 0.5 = 6.1 13wC = 2 × 0.7 + 4 × 0.3 + 7 × 0.1 = 3.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