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章 航天概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裔射日 嫦娥奔月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各种飞行活动进 行着不断的尝试。进一步反映了古人征服自 然,飞向宇宙的渴望与幻想。
孙悟空 最为精彩的当属孙行者的筋斗云,飞行记录连 当代的超音速战机都自叹弗如,似乎意味着当代人 类的航空航天工具仍由改进余地
最初的尝试
巧夺天工的中国古代飞行器
二十世纪航天技术的发展 太空先行者----动物飞上天 航天英雄
原苏联从1949年到1958年的10年间, 先后进行了31次生物火箭的发射,将42只小 狗送上了太空。 1957年以前的动物飞行实验,都未达到 地球轨道高度。1957年11月苏联发射第二颗 人造地球卫星-----“伴侣”2号,将一只名叫 “莱伊卡”的小狗送到地球轨道,这是第一 次进入地球轨道飞行的动物,
5 太阳能电池阵 俗称太阳能帆板,利用光电转换给卫星提 供能量。
对月球和月球更远的天体和空间进行探 测的无人航天器称为空间探测器。探测的主 要 目的是了解太阳系的起源、演变和现状; 探索生命起源和演变;寻找外地生命等。 主要的探测方式:从被探测天体附近飞过, 进行进距离观测;在被测天体表面硬这陆, 利用撞击前的短暂时间进行考察;在被探测 天体表面软着陆,进行实地考察,取样研究 或将样品送回地球研究。
小狗----莱伊卡 3年后,名字分别叫“皮西尔卡”和 “马斯卡”的两只小狗在太空飞行两天后, 在返回途中因座舱失火而被烧死。
1959年12月4日,美国发射“水星”飞船 金属模型时,把一只叫“萨姆”的恒河猴送上 太空,这只猴也安全返回地面。 1961年美国的水星号飞船吧一只黑猩猩载 入太空,在经历太空飞行猴,回收舱溅落在大 西洋上, 打捞上岸猴发现“哈姆”安然的呆在 座舱中。 动物飞行实验的成功,基本上证明了人可 以“飞”上太空,而且可以在那里生活。
返回座舱是飞船上升和返回过程中航 天员乘坐的舱段,是载人飞船的核心舱 段,要能承受再入大气层返回地面阶段 的减速过载和气动加热也是整个飞船的 控制中心。
空间站又称轨道站,分为单一式和组合 式两种,单一式空间站由运载火箭直接发射 入轨;组合式空间站由若干次火箭发射或航 天飞机多次飞行,把空间站的组合件运送到 轨道上组合而成。 空间站可供多个航天员长期工作和居住, 由对接舱、气闸舱、轨道舱、生活舱、服务 舱、专用设备舱和太阳能电池板等部分组成。
航天第一设计师------冯· 布劳恩
生于德国的冯· 布劳恩 13岁时就用6支特大 焰火把自己绑在滑板车上,点燃导火索进行 飞行实验。
1937年布劳恩进入德国佩内明德大 型火箭实验基地,领导火箭的研制,他 研制的V-2火箭(图见下页)成为现代 火箭的鼻祖。后至美国,先后研制了红 石、丘比特、潘兴等导弹。1969年7月 16日临晨在肯尼迪航天中心指挥发射了 “阿波罗”号飞船并成功登月。
万户飞天
火箭:早在距今1700多年前三国时期的古籍上 就出现了“火箭”的名称。 工作原理:油松,艾草等易燃物; 元明时代,火箭已经具备了 现代火箭的基本组成部分---箭头,推进系统(火药筒), 稳定系统(尾部羽毛)和 箭体结构(箭杆)。
到了明代,古代的火箭技术发展的更加完备, 出现了“神火乌鸦”
4世界主要载人航天发射场
由于地球附近的自转速度最大,发 射载人飞船时,为了充分利用地球的自 转速度,以节约能源,航天发射场最好 设在赤道上。没有这个条件的国家,也 应尽量在低维度地区选择发射场址,同 时由于地球是自西向东旋转的,所以运 载火箭一般向东发射。
第三宇宙速度 当物体的速度达到16.6km/s时,物体将脱 离地球引力,在太阳引力的作用下沿抛物线 绕太阳运动,并最终飞离太阳系。
轨道要素 通常把中心重力场内的被运动(无动力飞行)称 为开普勒运动,而把开普勒运动的三种轨道情况: 椭圆轨道、抛物线轨道和双曲线轨道称为开普勒轨 道。 描述航天器的开普勒轨道要素有6个: 1 轨道半长轴 2 轨道偏心率 3 轨道倾角 4 升交点赤经w 5 近地点幅角ω 6 近地点时刻tp
航天器分为无人航天器和载人航天器。 无人航天器按是否环绕地球运动分为人造地 球卫星和空间探测器;载人航天器又可分为 宇宙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等。它们按照 用途和飞行方式还可进一步分类
人造地球卫星简称人造卫星,是航天器 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占所有航天器数量的 90%以上。按用途可将卫星分为科学卫星、 应用卫星和技术实验卫星。 科学卫星:发展科学卫星的主要目的是: ① 研究近地空间环境和日地关系,为载人飞 船、应用卫星和战略武器的发展提供资料; ② 进行天文观测;③ 对地球科学,例如地球 磁场、电离层与磁层的关系、地壳力学、海 洋动力学等方面进行研究。
假设地球没有大气层,物体能绕地球运 动的最低轨道就是半径与地球半径相同的圆 轨道,因此地心引力等于航天器做圆周运动 所需要的向心力 mg= mv² /R 式中:g-----重力加速度 m----航天器质量 R----地球半径 v-----航天器速度
由上式可得圆轨道速度为7.91km/s,这是 从地面发射航天器使其环绕地球运动所需要 的最小速度。当物体获得这一速度后,不需 要再加动力就可以环绕地球飞行。 第二宇宙速度 当物体的速度达到11.18km/s时,物体 轨道是一条抛物线,物体沿这条抛物线飞离 地球,成为绕太阳运转的人造行星。
太空漫步第一人------列昂诺夫
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
遨游天宫最多的人---约翰· 扬
航天器的飞行原理
航天器由运载工具发射升空到完成全部 任务返回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发射入轨道 段、轨道运行段和返回再入段。对应的有发 射轨道、运行轨道和返回轨道。
ຫໍສະໝຸດ Baidu
航天器在轨道运行阶段主要是地球引力作 用下无动力惯性飞行,所以航天器可以采用 天体运动类似的方法研究。 宇宙速度 从地球表面发射飞行器,环绕地球飞行所 需要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又叫环 绕速度。
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 科学卫星
陆地一号(应用卫星) 世界上第一颗陆地资源卫星 美国1972年7月23日发射的
应用卫星:利用星载仪器设备,以应用 为目的,在轨道上完成某种任务的卫星 。 技术试验卫星:技术试验卫星是针对某 些航天器的特殊新工艺或某项新的系统技术 而设计的,其目的是进行预先的飞行试验。
第九章 航天技术
1 航天发展简史 2 航天器的飞行原理 、 3 航天器的分类与结构 4 航天发射场 5 运载火箭
航天发展简史 在各类星空神话中,对于天空中的明亮天 体---太阳和月亮,人类发挥了无与伦比的想 象力,不过中国人对于太阳有时不那么客气, 对于月亮则寄予优美的传说。 于是便产生了“夸父追日, 后裔射日,嫦娥奔月” 这几则千古传颂的神话。
太空哥伦布----尤里· 加加林
1961/4/12,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驾驶着 “东方”1号飞船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载人进 入外层空间的航天器,在108min的飞行中, 加加林由上尉荣升为上校。
不让须眉的首位登天女英豪---捷列什科娃
瓦连金娜· 捷列什科娃是世界上第一位女 太空人。1963年6.16日她驾驶“东方”6号宇 宙飞船在太空遨游70h50min,也是迄今为止 唯一一位在太空单独飞行近3天的女性。
2 外壳 外壳是外星最外层,形成外星的外表面,也承受 以部分外力,起承力构件作用。由于外星在运行中 几乎不受空气阻力作用,故其外形无特殊要求。 3 安装部件 安装部件是安装仪器设备,并保证安装精度和防 振、防磁、密封等要求的结构。 4 天线结构 天线结构为抛物面形,有固定式和展开式。通常 由线膨胀系数很小的石墨纤维复合材料制成。展开 形貌有:伞式、花边式、渔网式和桁架式。
我国实践四号科学实验卫星
卫星结构因用途而异,但从功能上看都由 承力结构、外壳安装部件、天线、太阳能电 池阵结构、防热结构和分离连接装置等组成。 1 承力结构 承力结构与运载火箭相连接,承受发射 时火箭推力,需要很高的强度和刚度。一般 由铝合金、钛合金或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成, 形状为薄壁圆柱壳、波纹或蜂窝夹层圆柱、 截锥壳和杆件。
轨道半长轴a 长度是椭圆长轴的一半,可用千米或地球 赤道半径或天文单位为单位; 轨道偏心率e 椭圆轨道两焦点之间的距离与长轴长度的 比值,e=1时是抛物线轨道,e>1时是双曲线 轨道。
轨道倾角i 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i<90° 为顺行轨道,i>90°为逆行轨道。
升交点赤经w
当轨道倾角i≠0时,轨道与赤道由两个 交点,卫星由南向北经过赤道的一点叫交点, 由北向南经过赤道的一点叫降交点。地球绕 太阳公转中,太阳从南半球到北半球时穿过 赤道的点称为春分点。春分点与升交点对地 心的张角为升交点赤经。
1903年发表《利用喷气工具研究宇宙 空间》的论文,推导出发射火箭运动必须遵 循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
1929年提出了多级火箭的构想,为研 制克服地球引力的运载工具提供了理论支持。
火箭实验创始者------戈达德,美国人, 于1919年发表经典名著《达到极大高度方法》 中透彻的阐述了火箭运行的基本原理,同时 详尽的论述了火箭把人和设备送上月球的可 行性, 1935年,戈达德的 火箭冲破的20KM,时速 超过1193KM,首次实现 了人造飞行器的超音速 飞行。
原理:内部装满火药,发射后能飞一百多丈才 能落地,此时药线被引燃,内部火药爆炸。
“火龙出水” (图)
原理:五尺长的大竹筒,做成一条龙,龙神前 后各扎两支大火箭,这是第一级火箭,用来推动龙 身飞行,在龙腹里,也装有几只火箭,这是二级火 箭,这是原始的两级火箭。
进入20世纪,近代航天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火箭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俄罗斯人, 于1883年在《自由空间》论文中提出了宇宙 飞船的运动必须利用 喷气推进原理,并画 出了飞船的草图;
布劳恩----V-2火箭
动物作为载人航天的先行者,为人类上太 空开创了先行之路。 二战后,1948年6月到1949年9月,美国 科学家用缴获的V-2火箭先后4此将猴子发射 到60多km的高空,然而在返回地面时,4只 猴子全部被摔死,它们成为了人类奔向太空 的第一批牺牲者。1952年2月,美国又用火 箭发射了2只猴子,这一次猴子活着返回了地 面,验证了动物所能承受的飞行加速度。
苏联“月行者”2号月球车
苏联月球2号探测器
载人飞船是指能保障航天员在外层空 间生活和工作以及执行航天任务并返回 地面的航天器,又称宇宙飞船。 一般由返回座舱、轨道舱、服务舱、 对接舱和应急救生装置等部分组成。 (见下图)
轨道舱是航天员在轨道上的工作场所, 里面装有各种实验设备。 服务舱通常安装推进系统、电源和气 源等设备,对飞船服务保障作用。 对接舱用于飞船和其他航天器的对接。 应急救生装置保障在应急情况下, 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或转移到其他航 天器上
近地点幅角ω 近地点与升交点对地心的引角,沿 卫星运动方向从升交点量到近地点,近 地点幅角决定了椭圆轨道在轨道平面的 方位。 近地点时刻tp
卫星通过近地点的时刻,以年、月、日、 时、分、秒表达 。
卫星轨道 卫星轨道是指从运载火箭与卫星分离开始, 到卫星返回地面时为止,卫星质心的运动轨 迹。它取决于星箭分离点的位置和速度。 根据卫星不同的任务,其轨道可分为: 圆轨道、椭圆轨道、地球同步轨道、极轨道 等。
和平号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 由美国,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过联合 研制开发
航天飞机是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往返与 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的航天器。由轨道 飞行器、外挂燃料箱和固体助推火箭三部分 组成。依靠火箭推进太空,返回时像飞机一 样依靠空气动力下滑着陆。 目前只有美国和苏联建造可航天飞机, 其中美国五架(挑战者号、哥伦比亚号、发 现号、亚特兰蒂号、奋进号,已坠毁架), 苏联的航天飞机没有正式投入使用。
哥 伦 比 亚 号
前苏联暴风雪号
挑战者号
航天发射场
航天发射场,又名航天发射中心或航 天港,一般都是在导弹靶场和火箭实验场的 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由技术区、发射区、 生活区以及气象、后勤保障、安全警戒等系 统组成。
航天发射场作为人类登天的起点,有 严格的条件要求。
航天发射场的基本要求:
1 有利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条件 2 良好的气象和水资源条件 3 可靠的安全保障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