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教案 22.1.2 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1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教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2.1.2节《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是九年级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了解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和对称性,从而为后续的函数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
但对于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进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
2.让学生了解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和对称性,能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和图象特征。
2.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和对称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帮助学生理解。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相关教学素材。
3.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同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让学生初步感受二次函数的特点。
呈现(10分钟)教师给出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y=ax^2,让学生观察并分析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
学生通过观察多媒体展示的二次函数图象,总结出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顶点坐标等特征。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几个二次函数的实例,让学生分析其图象特征。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并分析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和对称性。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教案
第二十二章二次函数22.1 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2.1.1 二次函数1.能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理解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2.能够表示简单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3.通过具体问题情景中的二次函数关系了解二次函数的一般表述式,在类比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表达式时感受二次函数中二次项系数a≠0的重要特征.4.在探究二次函数的学习活动中,体会通过探究发现的乐趣.【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掌握二次函数的有关概念.【教学难点】1.能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情境,构建二次函数关系;2.重视二次函数y=ax2+bx+c中a≠0这一隐含条件.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 如图所示是一个棱长为xcm的正方体,它的表面积为ycm2,则y与x 之间的关系式可表示为,y是x的函数吗?问题2 n个球队参加比赛,每两队之间进行一场比赛.比赛的场次数m与球队n有什么关系?这就是说,每个队要与其他个球队各比赛一场,整个比赛场次数应为,这里m是n的函数吗?问题3 某种产品现在的年产量为20t,计划今后两年增加产量.如果每年都比上一年的产量增加x倍,那么两年后这种产品的产量y将随计划所定的x值而确定,y与x之间的关系应怎样表示?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全班同学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上面三个问题,教师全场巡视,发现问题可给予个别指导.在同学们基本完成情形下,教师再针对问题2,解释m=12n(n-1)而不是m=n(n-1)的原因;针对问题3,可引导同学们先算出第二年产量为20(1+x)t ,第三年产量为20(1+x)(1+x)t ,得到y=20(1+x)2.【教学说明】上述活动的目的在于引导同学们能通过具体问题情境建立二次函数关系式,体会二次函数是刻画实际生活中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的重要模型之一.思考函数y=6x 2,m=12n 2-12n,y=20x 2+40x+20有哪些共同点? 【教学说明】在同学们相互交流、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应关注:(1)语言是否规范;(2)是否抓住共同点;(3)针对少数同学可能进一步探索出其不同点等问题应及时引导,让同学们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进入二次函数的学习.【归纳结论】上述三个函数都是用自变量的二次式表示的,从而引出二次函数定义.一般地,形如y=ax 2+bx+c(a,b,c 为常数,a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x 是自变量,a 、b 、c 分别是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教学说明】针对上述定义,教师应强调以下几个问题:(1)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必须是二次整式,即可以是二次单项式、二次二项式和二次三项式;(2)二次项的系数a ≠0是定义中不可缺少的条件,若a=0,则它是一次函数;(3)二次项和二次项系数不同,二次项指ax 2,二次项系数则仅是指a 的值;同样,一次项与一次项系数也不同.教师在学生理解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做课本P29练习.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哪些不是?若是二次函数,指出它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1)y=(x+2)(x-2);(2)y=3x(2-x)+3x 2; (3)y=21x -2x+1;(4)y=1-3x 2.2.若y=(m+1)xm 2+1-2x+3是y 关于x 的二次函数,试确定m 的值或取值范围.3.某商场以每件30元的价格购进一种商品,试销中发现:这种商品的销售量m(件)与每件商品的销售价x (元)满足一次函数关系m=162-2x ,试写出商场销售这种商品的日销售利润y (元)与每件商品的销售价x (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式,y 是x 的二次函数吗?4.如图,用同样规格的正方形白瓷砖铺设矩形地面,请观察下列图形并解答有关问题:(1)在第n 个图中,每一横行共有 块瓷砖,每一竖列共有 块瓷砖(均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2)设铺设地面所用瓷砖的总块数为y ,请写出y 与(1)中的n 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自变量n 的取值范围).【教学说明】这个环节的教学自主性很强,可让同学们分小组完成,对优胜小组给予鼓励,培养学生团队精神,让部分学生分享成功的快乐,但对题2、3、4,教师应及时给予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完成.【答案】1.解:(1)y=(x+2)(x-2)=x 2-4,该函数是二次函数,它的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是0,常数项是-4.(2)y=3x(2-x)+3x 2=6x,该函数不是二次函数.(3)该函数不是二次函数.(4)该函数是二次函数,它的二次项系数为-3,一次项系数为0,常数项为1.2.解:∵()21123m y m x x +=+-+是y 关于x 的二次函数.∴m+1≠0且m 2+1=2,∴m≠-1且m2=1,∴m=1.3.解:由题意分析可知,该商品每件的利润为(x-30)元,则依题意可得:y=(162-3x)(x-30)即y=-3x2+252x-4860由此可知y是x的二次函数.4.解:(1)观察图示可知第1、2、3个图形中每一横行瓷砖分别为4,5,6,每一竖列瓷砖分别为3,4,5,由此推断在第n个图中,每一横行共有(n+3)块瓷砖,每一竖行共有(n+2)块瓷砖;(2)y=(n+3)(n+2)即y=n2+5n+6.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二次函数的定义;2.熟记二次函数y=ax2+bx+c中a≠0,a、b、c为常数的条件.【教学说明】本环节设置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二次函数的相关定义,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回顾.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22.1第1、2、7题;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本课时的内容涉及到初中第二个函数内容,由于前面有了学习一次函数的经验,因此教师教学时可在学生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创设丰富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初步感知二次函数的意义,进而能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并列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教学时应注重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在观察、分析后归纳、概括,注重学生的过程经历和体验,让学生领悟到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研究与应用能力.22.1.2 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1.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理解抛物线的有关概念;2.掌握二次函数y=ax2的性质,能确定二次函数y=ax2的表达式.3.通过画出简单的二次函数y=x2,y=-12x2等探索出二次函数y=ax2的性质及图象特征.4.使学生经历探索二次函数y=ax2图象性质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的良好思维习惯.【教学重点】1.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的画法及性质;2.能确定二次函数y=ax2的解析式.【教学难点】1.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探索其性质;2.能依据二次函数y=ax2的有关性质解决问题.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在八年级下册,我们学习的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呢?通常怎样画一个函数的图象?【教学说明】通过对问题1的思考,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想尝试运用列表法画出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问题2 你能画出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吗?【教学说明】学生分组画y=x2的图象,教师巡视,对于不正确的给予指导,尤其应关注学生的列表和连线,然后给予讲评,提醒注意的问题,并让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达成共识.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你能说说二次函数y=x2的图象有哪些特征吗?不妨试试看,并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教师应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听取他们各自的看法,对于通过观察而归纳出的结论叙述较好的给予肯定,对不够完整的或叙述欠佳的学生给予鼓励,并予以诱导.在这一活动过程中,让学生们逐步积累对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及其简单性质的感性认识.问题2请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通过图象谈谈它们的特征及其差异.y=12x2与y=2x2.【教学说明】在这一活动过程中,教师可将全班同学进行适当分组,分别完成两个图象的画图,并结合图象给予恰当的描述.教师巡视,适时点拨,最后在黑板上与全班同学一起进行归纳总结.问题3(1)在同一直面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x2,y=-12x2,y=-2x2的图象,并考虑这些抛物线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2)当a<0时,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有什么特点?【教学说明】教师在处理问题时可让学生画图后回答,可让学生从开口方向、最值、增减性三个方面作答,最后教师以课件方式展示结论.【归纳结论】1.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是一条开口向上或向下的抛物线.一般地,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叫做抛物线y=ax2+bx+c.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及其性质,如下表所示:3.二次函数y=ax2的开口大小与a的关系:|a|越大,开口越小;|a|越小,开口越大.|a|值相同,开口形状相同.【教学说明】针对师生共同完成的归纳总结,教师应着重强调两点:(1)a 的符号决定着抛物线的开口方向,|a|的大小,影响抛物线的开口大小;(2)对于函数的增减性及最大(小)值,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图象进行分析,利用图象的直观性获得结论,切忌死记硬背,让同学感受到数形结合思想方法是函数问题中最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若抛物线y=ax2与y=4x2的形状及开口方向均相同,则a= .2.下列关于二次函数y=ax2(a≠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它的图象的顶点是原点B.当a<0,在x=0时,y取得最大值C.a 越大,图象开口越小;a 越小,图象开口越大D.当a>0,在x>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3.请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 1=x 和y 2=-x 2的图象,结合图象,指出当x 取何值时,y 1>y 2;当x 取何值时,y 1<y 2.4.一个二次函数,它的图象的顶点是原点,对称轴是y 轴,且经过点(-1,14).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画出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3)根据图象指出,当x>0时,若x 增大,y 怎样变化?当x<0时,若x 增大,y 怎样变化?(4)当x 取何值时,y 有最大(或最小)值,其值为多少?【教学说明】本环节易采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以小组交流的方式展开.其中题2、3、4均是集图象与性质于一体,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逐步渗透用数学语言进行说理的能力,同时进一步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答案】1.42.C 【解析】当a>0时,a 值越大,开口越小,a 值越小,开口越大;当a<0时,a 值越大,开口越大,a 值越小,开口越小.所以C 项说法不对.3.列表如下: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当x>0或x<-1时,y1>y2,当-1<x<0时,y2>y1.4.解:(1)设这个二次函数解析式为y=ax2,将(-1,14)代入得a=14,所以y=14x2.(2)略(3)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4)当x=0时,y有最小值,y最小值=0.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画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时,有哪些地方是你需关注的?2.你是如何理解并熟记抛物线y=ax2的性质的?3.本节课你还存在哪些疑问?【教学说明】问题1旨在提醒学生画图过程中列表时应以原点为中心,左右对称选取点,连线时应用光滑曲线连接;问题2是为了进一步突出数形结合思想在函数问题的解决过程中的重要性;而问题3是想了解学生哪部分没学好,难学,以便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辅导.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22.1第3、4、11题.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本课时的设计比较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通过画二次函数的图象初步掌握其性质,画图的过程中需注意引导学生与其他函数的图象与性质进行对比.本课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经历探索归纳的思维过程,逐步获得图象传达的信息,熟悉图象语言,进而形成函数思想.22.1.3 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第1课时二次函数y=ax2+k的图象和性质1.能画出二次函数y=ax2+k的图象;2.掌握二次函数y=ax2与y=ax2+k图象之间的联系;3.掌握二次函数y=ax2+k的图象及其性质.4.通过画二次函数y=2x2+1与y=2x2-1的图象,感受它们与y=2x2的联系,并由此得到y=ax2与y=ax2+k的图象及性质的联系和区别.5.在通过类比的方法获取二次函数y=ax2+k的图象及其性质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体会通过探究获得知识的乐趣.【教学重点】1.二次函数y=ax2与y=ax2+k的图象之间的联系;2.二次函数y=ax2+k的图象及其性质.【教学难点】二次函数y=ax2+k的性质的基本应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请同学们谈谈一次函数y=x与y=x+2的图象之间的关系;问题2同样地,你能猜想出二次函数y=x2与y=x2+1的图象之间有何关系吗?【教学说明】问题1既是复习旧知识,同时又为解决本节知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的回答也许形式多样,教师适时诱导,并设疑,为后面的解惑作铺垫.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y=2x2+1,y=2x2-1的图象.请观察图象,谈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并指明这两个图象的关系如何?【教学说明】在学生自主操作时,教师应指导它们在画平面直角坐标系时的单位长度要稍大一些,如选取0.8cm或1cm为一个单位长度为好,这样学生们所画出的图形才有可能清晰些.教师应巡视,纠正画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失误,并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发现规律,获得感性认识.问题2(教材第33页练习)在同一直角坐标中,画出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y=12x2,y=12x2+2,y=12x2-2,观察三条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并分别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你能说出抛物线y=12x2+k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吗?它与抛物线y=12x2有什么关系?【教学说明】设计问题2,一方面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画图能力,另一方面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形成对二次函数y=ax2+k的图象及其性质的初步认识.同伴间应相互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完成课本第33页练习.【归纳结论】1.二次函数y=ax2+k的图象可以由y=ax2的图象通过上、下平移得到.2.y=ax2与y=ax2+k的性质如下: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抛物线y=3x2可以看作是抛物线y=3x2-4向平移得到的.2.已知抛物线y=ax2+k与抛物线y=-2x2的形状相同,且图象到x轴的最近点的距离为3,求a、k的值,并指出抛物线y=ax2+k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教学说明】针对本节所学内容及学生掌握的情况,设计训练题1,2,目的是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予以诱导.【答案】略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本环节师生共同回顾所学知识,如y=ax2+k的图象特征,函数的增减性等,并对可能出现的困难、疑问给予整理,进行辨析.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本课时教学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旨在希望学生通过对比发现函数图象的性质,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体会通过探究获得知识的乐趣.第2课时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和性质1.能画出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2.了解抛物线y=ax2与抛物线y=a(x-h)2的联系;3.掌握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特征及其简单性质.4.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分析思考、规律总结等活动过程完成对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及其性质的认知.5.在学生学习活动过程中,使他们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欲望.【教学重点】1.掌握二次函数y=a(x-h)2的图象及性质;2.二次函数y=ax2与y=a(x-h)2图象之间的联系.【教学难点】利用二次函数y=a(x-h)2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我们知道,二次函数y=ax2-2的图象可以由函数y=ax2的图象向下平移得到,那么函数y=12(x-2)2的图象是否可以由函数y=12x2的图象经过平移而得到呢?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y=-12(x+1)2,y=-12(x-1)2的图象,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结合图象,说说抛物线y=-12x2, y=-12(x+1)2,y=-12(x-1)2的关系.【教学说明】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后,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针对学生在画图、探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给予指正,对好的给予表扬,并展示其图象,在合作交流过程中探索出抛物线y=-12(x+1)2,y=-12(x-1)2与y=-12x2的联系.【归纳结论】函数y=ax2与y=a(x-h)2的图象及其性质如下表: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设计说明】针对本节知识,设计了以下几道题,及时了解学生运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查漏补缺.1.抛物线y=3(x-3)2的开口方向是向,对称轴是,顶点是.2.若抛物线y=a(x-h)2的顶点是(-3,0),它是由抛物线y=-2x2通过平移而得到的,则a= ,h= .【教学说明】这两道题可采用抢答的形式来处理,可适当让学生说明其解题思路或依据.【答案】1.上x=3 (3,0)2.-2-3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抛物线y=ax2与y=ax2+c和抛物线y=ax2与y=a(x-h)2有哪些共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同伴间可相互交流.2.将抛物线y=ax2上下平移与左右平移所得到的表达式在形式上有何区别?3.课本第35页练习.【设计及教学说明】对所给两个问题的思考,让学生亲历知识的自主建构,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本课时教学仍在于着重培养学生的比较和判断能力,通过比较找出异同点,从而进一步归纳性质,并通过练习使学生从“练”中“悟”,形成函数意识.第3课时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和性质1.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h)2+k(a≠0)的图象;2.掌握抛物线y=ax2与y=a(x-h)2+k之间的平移规律;3.依据具体问题情境建立二次函数y=a(x-h)2+k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4.通过“活动探究——观察思考——运用迁移”等三个环节来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解决新问题.5.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渗透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辩证关系.【教学重点】二次函数y=a(x-h)2+k(a≠0)的图象及其性质.【教学难点】1.二次函数y=a(x-h)+k与y=ax2(a≠0)的图象之间的平移关系;2.通过对图象的观察,分析规律,归纳性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将抛物线y=-12x2向下平移1个单位,所得到的抛物线表达式是什么?若再将它向左平移1个单位呢?【教学说明】学生通过对前两节课所学习的上、下平移和左、右平移规律的回顾与思考,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也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铺垫.学生们可相互交流,教师对其结论可暂不作评价.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 画出二次函数y=-12(x+1)2-1的图象,指出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问题2 请在问题1中所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抛物线y=-12x2,及抛物线y=-12(x+1)2,y=-12x2-1,观察所得到的四个抛物线,你能发现什么?问题3请依据问题2中你的发现,说说抛物线y=a(x-h)2+k是由抛物线y=ax2(a ≠0)通过怎样的平移而得到的?并说说它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教学说明】教师可给予15~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画出图象,并让学生们交流,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巡视,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进来,针对个别同学,应适时予以点拨.如果条件允许,对学生的成果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归纳结论】1.一般地,抛物线y=a(x-h)2+k与抛物线y=ax2的形状相同(因为a值相同),而位置不同.将抛物线y=ax2上下平移,可得到抛物线y=ax2+k(k >0时,向上平移k个单位;k<0时,向下平移-k个单位),再将抛物线y=ax2+k 左右平移后,可得到抛物线y=a(x-h)2+k(h>0时,向右平移;h<0时,向左平移).2.抛物线y=a(x-h)2+k的性质:(1)a>0时,开口向上;a<0时,开口向下;(2)对称轴是直线x=h;(3)顶点坐标是(h,k).【教学说明】1.通过探究,师生共同交流,达成共识后,教师在黑板上与学生一道进行归纳,了解并掌握本课时知识.2.此时教师可对问题情境中的问题1作出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3.归纳结论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做第37页练习,可让学生采取举手抢答的形式进行.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教材第36页例4)要修建一个圆形喷水池,在池中心竖直安装一根水管,在水管的顶端安一个喷水头,使喷出的抛物线形水柱在与池中心的水平距离为1m处达到最高,高度为3m,水柱落地处离池中心3m,水管应多长?解:如图建立直角坐标系,点(1,3)是图中这段抛物线的顶点,因此可设这段抛物线对应的函数是y=a(x-1)2+3(0≤x≤3).由这段抛物线经过点(3,0)可得0=a(3-1)2+3,解得a=-34.因此y=-34(x-1)2+3(0≤x≤3).当x=0时,y=2.25,也就是说,水管应长2.25m.【教学说明】教师讲解此例时,可向学生提问:(1)坐标系的原点为什么建立在池中心点?(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为什么是0≤x≤3?(3)设函数解析式有什么诀窍?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设计说明】针对本节所学知识,通过几道小题进行演练,巩固所学新知识,并依据学生的完成情况,教师可适时予以查漏补缺.1.抛物线y=-3(x+2)2-4的顶点坐标是,当x 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2.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与x轴的一个交点坐标为(1,0),则这条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是.3.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顶点坐标为(-4,3),且经过坐标原点,则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是.4.已知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先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12(x+1)2+3.(1)试确定a,h,k的值;(2)指出二次函数y=a(x-h)2+k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5.将抛物线y=2(x-1)2+3作下列移动,求得到的新抛物线的解析式.(1)向左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3个单位;(2)顶点不动,将原抛物线开口方向反向.【教学说明】第1,2题较为简单,可采用抢答形式来处理,第3小题应引导学生设出所求的二次函数表达式为y=a(x-h)2+k的形式,第4、5题为选做题,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选择做或不做.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抛物线y=a(x-h)2+k(a≠0)的特征有哪些?2.如果解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或最低点等),要想确定该抛物线表达式,如何设出这个表达式更有利于求解呢?【设计及教学说明】问题1侧重于所学知识回顾,而问题2侧重于应用,为后继学习做好铺垫.教学时,教师应予以评讲.1.布置作业:教材习题22.1第5题.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前面的几个课时是从最基本的二次函数图象入手开始探索,已初步对二次函数的性质进行了归纳,因此本课时的内容算是对前面内容的小结.所以教学时教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归纳与探究,教师给予引导和提示并让学生适时进行练习,以巩固所学,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22.1.4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第1课时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和性质1.能通过配方法把二次函数y=ax2+bx+c(a≠0)化成y=a(x-h)2+k的形式,以便确定它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2.会利用对称性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掌握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平移规律;3.会用公式确定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对称轴和顶点.4.通过思考、探索、尝试与归纳等过程,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探索新知.5.经历探求二次函数y=ax2+bx+c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的过程,感悟二次函数y=ax2+bx+c与y=ax2的内在联系,体验利用抛物线的对称轴画抛物线的方法,感受数学的对称美.【教学重点】用抛物线的对称轴画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通过配方确定抛物线的对称轴和顶点坐标.通过配方法将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化为顶点式,探索二次函数y=ax2+bx+c的平移变换.【教学难点】用配方法推导抛物线的对称轴与顶点坐标.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1请说出抛物线y=ax2+k,y=a(x-h)2,y=a(x-h)2+k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问题2你知道二次函数y=12x2-6x+21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吗?【教学说明】问题1设计的目的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回顾,又为本节知识的学习展示着方法和思路,学生处理起来较为简单,可采用抢答形式来处理.问题2设计的目的在于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生在处理问题2时可能有些困难,教师适时诱导,引入新课.。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22.1.2 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 优秀教案
22.1.2 二次函数y =ax 2的图象和性质1.会用描点法画出y =ax 2的图象,理解抛物线的概念.2.掌握形如y =ax 2的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并会应用.一、情境导入自由落体公式h =12gt 2(g 为常量),h 与t 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它是什么函数?它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二次函数y =ax 2的图象 【类型一】图象的识别已知a ≠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ax 与y =ax 2的图象有可能是( ) 解析:本题进行分类讨论:(1)当a >0时,函数y =ax 2的图象开口向上,函数y =ax 图象经过一、三象限,故排除选项B ;(2)当a <0时,函数y =ax 2的图象开口向下,函数y =ax 图象经过二、四象限,故排除选项D ;又因为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ax 与y =ax 2的图象必有除原点(0,0)以外的交点,故选择C.方法总结:分a >0与a <0两种情况加以讨论,并且结合一些特殊点,采取“排除法”.【类型二】实际问题中图象的识别已知h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为h =12gt 2(g 为正常数,t 为时间),则函数图象为()解析:根据h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为h =12gt 2,其中g 为正常数,t 为时间,因此函数h =12gt 2图象是受一定实际范围限制的,图象应该在第一象限,是抛物线的一部分,故选A.方法总结:在识别二次函数图象时,应该注意考虑函数的实际意义.探究点二:二次函数y =ax 2的性质 【类型一】利用图象判断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作出函数y =-x 2的图象,观察图象,并利用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在y 轴左侧图象上任取两点A (x 1,y 1),B (x 2,y 2),使x 2<x 1<0,试比较y 1与y 2的大小; (2)在y 轴右侧图象上任取两点C (x 3,y 3),D (x 4,y 4),使x 3>x 4>0,试比较y 3与y 4的大小; (3)由(1)、(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解析:根据画出的函数图象来确定有关数值的大小,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解:(1)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y 1>y 2,(2)由图象可知y 3<y 4;(3)在y 轴左侧,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在y 轴右侧,y随x 的增大而减小.方法总结:解有关二次函数的性质问题,最好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在草稿纸上画出抛物线的草图进行观察和分析以免解题时产生错误.【类型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综合题已知函数y =(m +3)xm 2+3m -2是关于x 的二次函数.(1)求m 的值;(2)当m 为何值时,该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下?(3)当m 为何值时,该函数有最小值? (4)试说明函数的增减性.解析:(1)由二次函数的定义可得⎩⎪⎨⎪⎧m 2+3m -2=2,m +3≠0,故可求m 的值. (2)图象的开口向下,则m +3<0;(3)函数有最小值,则m +3>0;(4)函数的增减性由函数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来确定.解:(1)根据题意,得⎩⎪⎨⎪⎧m 2+3m -2=2,m +3≠0,解得⎩⎪⎨⎪⎧m 1=-4,m 2=1,m ≠-3.∴当m =-4或m =1时,原函数为二次函数.(2)∵图象开口向下,∴m +3<0,∴m <-3,∴m =-4.∴当m =-4时,该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下.(3)∵函数有最小值,∴m +3>0,m >-3,∴m =1,∴当m =1时,原函数有最小值.(4)当m =-4时,此函数为y =-x 2,开口向下,对称轴为y 轴,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m =1时,此函数为y =4x 2,开口向上,对称轴为y 轴,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方法总结:二次函数的最值是顶点的纵坐标,当a >0时,开口向上,顶点最低,此时纵坐标为最小值;当a <0时,开口向下,顶点最高,此时纵坐标为最大值.考虑二次函数的增减性要考虑开口方向和对称轴两方面的因素,因此最好画图观察.探究点三:确定二次函数y =ax 2的表达式【类型一】利用图象确定y =ax 2的解析式一个二次函数y =ax 2(a ≠0)的图象经过点A (2,-2)关于坐标轴的对称点B ,求其关系式.解析:坐标轴包含x 轴和y 轴,故点A (2,-2)关于坐标轴的对称点不是一个点,而是两个点.点A (2,-2)关于x 轴的对称点B 1(2,2),点A (2,-2)关于y 轴的对称点B 2(-2,-2).解:∵点B 与点A (2,-2)关于坐标轴对称,∴B 1(2,2),B 2(-2,-2).当y =ax2的图象经过点B 1(2,2)时,2=a ×22,∴a =12,∴y =12x 2;当y =ax 2的图象经过点B 1(-2,-2)时,-2=a ×(-2)2,∴a =-12,∴y =-12x 2.∴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 =12x 2或y =-12x 2.方法总结:当题目给出的条件不止一个答案时,应运用分类讨论的方法逐一进行讨论,从而求得多个答案.【类型二】二次函数y =ax 2的图象与几何图形的综合应用已知二次函数y =ax 2(a ≠0)与直线y =2x -3相交于点A (1,b ),求:(1)a ,b 的值;(2)函数y =ax 2的图象的顶点M 的坐标及直线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B 的坐标.解析:直线与函数y =ax 2的图象交点坐标可利用方程求解.解:(1)∵点A (1,b )是直线与函数y =ax 2图象的交点,∴点A 的坐标满足二次函数和直线的关系式,∴⎩⎪⎨⎪⎧b =a ×12,b =2×1-3,∴⎩⎪⎨⎪⎧a =-1,b =-1. (2)由(1)知二次函数为y =-x 2,顶点M (即坐标原点)的坐标为(0,0),由-x 2=2x -3,解得x 1=1,x 2=-3,∴y 1=-1,y 2=-9,∴直线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B 的坐标为(-3,-9).【类型三】二次函数y =ax2的实际应用如图所示,有一抛物线形状的桥洞.桥洞离水面最大距离OM 为3m ,跨度AB =6m.(1)请你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求出在此坐标系下的抛物线的关系式;(2)一艘小船上平放着一些长3m ,宽2m 且厚度均匀的矩形木板,要使小船能通过此桥洞,则这些木板最高可堆放多少米?解析:可令O 为坐标原点,平行于AB 的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可设此抛物线函数关系式为y =ax 2.由题意可得B 点的坐标为(3,-3),由此可求出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利用此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去探究其他问题.解:(1)以O 点为坐标原点,平行于线段AB 的直线为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 =ax 2.由题意可得B 点坐标为(3,-3),∴-3=a ×32,解得a =-13,∴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 =-13x 2.(2)当x =1时,y =-13×12=-13.∵OM=3,∴木板最高可堆放3-13=83(米).方法总结: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善于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三、板书设计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操作中探究二次函数y =ax 2的图象与性质,体会数学建模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2.1.2 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 教学教案
课题:二次函数 y=ax 2的图象和性质一、 教学目标1.会利用描点法作出二次函数y=x 2的图象,并能根据图象认识和理解二次函数y=x 2的性质;2.经历画二次函数y=x 2的图象和探索性质的过程,获得利用图象研究函数性质的经验;3.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研究二次函数y=ax 2的图象、性质,提高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等能力. 二、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函数2ax y =的图象的作法和性质;2.教学难点:认识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由特殊的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及性质推广到一般的情形.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预习,引入新知请你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出函数2y x =,212y x =,22y x =的图象,并观察图象, 找出它们的异同. 设计意图:进一步巩固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方法,并初步体会二次函数图象的形状及特征.(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1.展示预习作业问题1: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些作品,并思考在列表和画图中还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问题2:这三个同学画出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形状都不一样,哪个同学画的更准确一些?我们如何得到二次函数准确的图象?老师借助几何画板,通过描更多的点,得到二次函数2y x =的准确图象,并引出我们将像这样的图象称为抛物线,这条曲线也叫做抛物线y=x 2. 设计意图: 让学生带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去主动操作,在实践中积极建构对新知识的理解.几何画板的操作更严谨的说明了二次函数图象的形状特征.2.探究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及其性质 问题1:由一次函数的学习经验,我们知道根据图象讨论性质是我们数形结合的研究函数的重要的方法。
请你认真观察这3条抛物线,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学生一边说,老师一边板书,并且按照“开口方向、开口大小、对称轴、顶点坐标、增减性”书写)问题2:请你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出函数2y x =-,212y x =-,22y x =-的图象,并结合刚刚归纳的结论思考,你现在描点有没有更快捷的方法? (用手机同频展示一个同学的作品,要学生再次“找茬”,并肯定做的好的地方,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作图习惯,再要求学生依次讲出这三条抛物线的异同之处)问题3:我们刚刚得出的这两组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及性质能推广到一般的情形吗?(利用几何画板的操作,通过改变a 的值生成一系列的抛物线,给学生以直观的认知,并总结归纳二次函数2ax y =图象特征及性质,还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抛物线2ax y =与抛物线2y ax =-的对称性) 设计意图:手机同频功能直观地展示学生的作品,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几何画板的动画操作非常直观地展示了图形的不同类别,帮助学生迅速获取图象特征及其性质.(三) 课堂练习,夯实新知1.判断下列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1)y =5x 2 (2)y =-3x 2(3) (4)2.上述四个函数图象的开口大小由大到小排列为:3.上述哪些函数的图象,在y 轴的右侧,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哪些函数的图象,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设计意图:通过这三道题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在二次函数2ax y =中,a 的符号和大小共同决定了它的图象特征及其性质,并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四)释疑解惑,内化新知232y x =-2y =设计意图:选拔出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提出的比较好的质疑,在新课学完后再次来解决,让学生亲身体会学习的进步,提高了成就感,也培养了学生质疑探究的良好习惯.(五)小结拓展,回味新知对自己说,你有什么收获?对同学说,你有什么温馨提示?对老师说,你还有什么困惑?教师将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情感三方面来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要求学生在组内交流后派代表发言.学生发言后,老师接着总结:本节课我们将一次函数的研究方法迁移到了二次函数的画法中,并认识到了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然后进一步探究了抛物线2ax y =的开口方向、开口大小、对称轴、顶点坐标及它所对应的二次函数的增减性,今后我们将研究更复杂的二次函数如:2+y ax c =,2y ax bx c =++的图象及其性质,同学们也可以根据本节课的研究方法,自己课后先试一试.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提高了学生概括能力、表达能力,有助于学生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增强自信.(六)欣赏视频,追溯新知播放趣味视频《抛物线的由来》,讲述了2000多年前,我们的数学家、物理学家是如何发现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的,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开阔他们的视野.视频播放后老师讲述:你现在知道抛物线最开始是在哪里被发现的吗?而圆锥是我们生活中一个非常常见的物体,所以只要你细心观察,做一个爱思考的有心人,说不定下一个被载入数学史册的重量级数学家就是你哦!(七)课后作业,巩固新知1.自能拓展P23—P24; 2.预习22.1.3二次函数y=ax 2+k 的图象和性质.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二次函数性质探究的第一节课,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自能探究的教学方式,在教师的激发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观察、归纳出二次函数的性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力求体现“主体参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导引探”的教学理念。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说课稿1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2二次函数y=ax2 的图象和性质》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2二次函数y=ax^2 的图象和性质》这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的概念、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以及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对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二次函数相对于一次函数来说,图象和性质更加复杂,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此外,学生可能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还不够清晰,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了解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二次函数的性质。
2.教学难点: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使抽象的知识更加直观形象。
同时,利用练习题和案例,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引出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二次函数的图象特征:让学生观察二次函数的图象,引导学生发现二次函数的顶点、开口方向等特征。
3.探究二次函数的性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归纳出二次函数的增减性、对称性等性质。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2二次函数y=ax2图像与性质 教案
22.1.2《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本节内容属于教科书中的“数与代数”的领域,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二次函数定义的基础上,画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并通过对图象的研究和分析,掌握二次函数的y=ax2图象特征。
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这是对函数及其应用知识学习的深化和提高,这是二次函数中最简单的一条抛物线,学生只有掌握了它的画法和图象特征,才能通过平移图象继续学习二次函数的其他函数图象和性质。
学生对函数的研究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也有所提高,且他们乐于动手操作。
但是他们学习完了一次函数已有一段时间,有些知识应该有了遗忘,因此在教学时应该注意复习已学函数,要通过引导学生画图,观察图象来归纳图象特征。
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我拟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会用描点法画形如y=ax2的图象,了解抛物线的有关概念。
会观察图象说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特征和性质。
2.过程与方法:在类比一次函数探究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研究函数图象的基本方法和数形结合的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二次函数y=ax2图象的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感受发现的乐趣。
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重点是观察y=ax2图象,数形结合地得出它的图象特征。
难点是画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分段讨论它的增减性。
由于本节课的知识点与前后衔接比较紧密,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观察比较,类比迁移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教学时要注意对一次函数学习方法的复习进行迁移。
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学法指导,让学生类比一次函数的学习方法,通过画图、比较、观察,进而归纳图象特征和掌握学习函数方法。
主要使用的教学用具有:多媒体课件,学案。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教学目标,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一、知识回顾,导入新知设计了两个个问题:1、什么叫做二次函数?2、我们是如何研究一次函数的?设计意图:引起对旧知的思考,为知识点迁移埋下伏笔。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2.1节《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图象特点以及一些基本性质。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二次函数的基本知识,为后续学习二次函数的应用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具备一定的函数知识基础。
但二次函数相对复杂,学生对其理解和掌握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方式,自主发现和总结二次函数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和图象特点。
2.掌握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开口方向和判别式的概念。
3.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和图象特点。
2.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开口方向和判别式的理解与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索等方式自主学习。
2.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注重数学语言的训练,引导学生规范表达。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相关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这些问题。
例如,抛物线运动、物体抛掷等。
从而引出二次函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和图象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二次函数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计算器或者绘图软件,自己动手绘制一些二次函数的图象,并观察其性质。
同时,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二次函数知识解决问题。
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抛物线射门、跳水运动等。
九年级数学上册 22.1.2 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
教 学 内 容一、探索新知:画二次函数y =x 2的图象. 列表:x … -3 -2 -1 0 1 2 3y =x 2…描点,并连线由图象可得二次函数y =x 2的性质:1.二次函数y =x 2是一条曲线,把这条曲线叫做______________. 2.二次函数y =x 2中,二次函数a =_______,抛物线y =x 2的图象开口______. 3.自变量x 的取值X 围是____________.4.观察图象,当两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时,函数y 值相等,所描出的各对应点关于________对称,从而图象关于___________对称.5.抛物线y =x 2与它的对称轴的交点( , )叫做抛物线y =x 2的______. 因此,抛物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_____________. 6.抛物线y =x 2有____________点(填“最高”或“最低”) . 二、例题分析例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 =12x 2,y =x 2,y =2x 2的图象.解:列表并填:x…-4 -3 -2 -112341.填表:开口方向顶点 对称轴有最高或最低点最值y =23 x 2当x =____时,y 有最_______值,是_y =-8x 22.若二次函数y =ax 2的图象过点(1,-2),则a 的值是___________. 3.二次函数y =(m -1)x 2的图象开口向下,则m____________. 4.如图,① y =ax 2② y =bx 2③ y =cx 2 ④ y =dx 2比较a 、b 、c 、d 的大小,用“>”连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目标检测1.函数y =37x 2的图象开口向_______,顶点是__________,对称轴是________,当x =___________时,有最_________值是_________. 2.二次函数y =mx22 m 有最低点,则m =___________.3.二次函数y =(k +1)x 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k 的取值 X 围为___________.4.写出一个过点(1,2)的函数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 六、教学效果追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 22.1.2二次函数y=ax2 的图象和性质 教案
《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与性质》教案一、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了二次函数的概念,以及初二年所学的函数图象的作法:描点法。
作出二次函数的图象难度不会很大,但二次函数y=ax2图象的性质探索过程会有较大的难度,本课通过探索活动和课件演示使学生直观的发现函数的性质,大大的降低了学生理解的难度。
二、教材分析《二次函数y=ax2 的图象与性质》是初中数学九年级(上)二次函数的一节内容。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二次函数的概念下对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与性质进一步的研究,通过作出二次函数的图象来研究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等性质。
通过这节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函数y=ax2 的图象与性质,它是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
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初中阶段所学的有关函数知识的重要内容之一。
三、教学目标根据上述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能根据图象观察、分析出二次函数y=ax2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等有关性质。
(2)能力目标:通过函数图象进一步理解二次函数和抛物线的有关知识,并且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对比、发现、概括的能力;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作函数图象,认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勇于探索创新及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1)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画法;(2)了解抛物线的相关定义;(3)根据图象观察、分析出二次函数y=ax2 的性质;2.难点二次函数y=ax2的性质的应用,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了解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索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通过提问,复习函数图象的画法(列表、描点、连线)。
2、范例:画出y=x2的函数图象,结合图象介绍下列名称定义:①顶点;②对称轴;③开口及开口方向.学生回顾、口答学生通过课件学习y=x2的函数图象的画法,并学习新知:二次函数的相关的名称定义回顾原有知识,明确画图的方法与步骤,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复习图象画法的同时,引入二次函数的图像时抛物线,以及二次函数顶点、对称轴、开口及开口方向等定义探究活动1探究活动:指导学生,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x2、y=12x2,y=2x2的函数图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这一节主要介绍了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
内容包括:二次函数的图象是抛物线,讨论了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等,并学习了如何通过a的值来判断抛物线的性质。
这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要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对于后续学习其他数学知识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和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定义,对于函数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学生可能对于抛物线的性质和开口方向的判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活动,加深对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能够判断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2.培养学生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2.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的判断。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活动,自主发现和总结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工具(黑板、粉笔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二次函数y=ax^2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探究等活动,自主发现和总结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
3.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能够通过绘制和观察函数图象,直观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4.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和问题解决能力,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应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将现实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举例解释:
(1)理解图象与性质:通过大量图象观察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从图象中提炼出二次函数的性质,如对称轴、顶点等。
(2)a值影响深入理解:通过具体例子和动态演示,让学生认识到a值变化对图象的影响,从而深入理解二次函数的本质。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二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5.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表达交流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共同探索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二次函数y=ax²的图象特点:包括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最大(小)值等;
- a值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影响:明确a>0和a<0时,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和形状;
-二次函数y=ax²的性质:掌握其对称性、单调性、极值等核心知识;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们探讨了二次函数y=ax²的图象和性质。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三、课堂练习
1.让学生独立绘制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并描述其性质。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并总结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特点。
四、巩固拓展
1.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观察二次函数图象,判断其开口方向和对称轴?
2.引导学生运用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4.注重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1)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鼓励学生主动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助他们建立信心。
5.强化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通过课堂小结,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使他们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通过对二次函数y=ax^2图象和性质的探究,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对称美、秩序美,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3.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通过观察、分析、归纳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在探索二次函数y=ax^2图象和性质的过程中,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相互验证,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
九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1) 教案
1.会用描点法画出形如y=ax2的二次函数图象,了解抛物线的有关概念.2.通过观察图象能说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1、教材分析:二次函数”这一章是初中阶段所学的有关函数知识的重点内容之一,学生在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之后学习二次函数,这是对函数及其应用知识学习的深化和提高,是今后学习其它初等函数的基础,因此,这部分对学生学习函数内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用函数模型(函数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一定的作用。
2、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讲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的概念、图像和性质,从知识结构上看他们已经具备了继续探究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基础。
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能力较强,并且他们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的能力也有较大提高。
但也有一些问题,求函数的解析式、由函数图象得出有用的信息的能力有待提高。
1.会用描点法画出形如y=ax2的二次函数图象,了解抛物线的有关概念.2.通过观察图象能说出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3.在探究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研究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基本方法和数形结合的思想.二次函数y=ax2图象的描绘和图象特征的归纳.师生活动1.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一次函数的性质是如何研究的?先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然后观察、分析、归纳得到一次函数的性质.2.我们能否类比研究一次函数性质方法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呢?如果可以,应先研究什么?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做铺垫二、二次函数y =ax 2的图象和性质.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 =x 2 ,y =21x 2,y =2x 2的图象. 可以用研究一次函数性质的方法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应先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3.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我们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的概念,研究了它的图象和性质.像研究一次函数一样,现在我们来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二次函数y =x 2的图象.教师指导学生列表,然后描点、画图,得出二次函数y =x 2的图象,然后让学生归纳二次函数y =x 2的图象的性质和特点. (1) 列表:在x 的取值范围内列出函数的对应值表.…-3 -2 -1 0 1 2 (9)4114(2)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用表里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3)连线:用光滑的曲线顺次连结各点,得到函数y =x 2的图象,如图所示.图像的一般步骤教学过程,一般地,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叫做抛物线y=ax2+bx+c.每条抛物线都有对称轴,抛物线与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或最高点.在对称轴的左侧,抛物线从左到右下降;在对称轴的右侧,抛物线从左到右上升.也就是说,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1优秀教学案例
1.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补充,确保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
3.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的知识点。
(五)作业小结
1.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学生对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理解。
2.要求学生在作业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互评和师评,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
3.设计合理的评价指标,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全面的评价。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二次函数图象,如篮球投篮、抛物线运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的情境,如抛物线运动、最优化问题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使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思考。
(二)问题导向
1.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2.培养学生面对困难时勇于挑战、坚持不懈的精神,锻炼学生的意志力。
3.引导学生认识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数学价值的认识。
4.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将数学知识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掌握二次函数知识的同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贡献力量。
九年级数学上册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一、教学目标1.知道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2.会画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3.掌握二次函数y=ax2的性质,并会灵活应用.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教学重点会画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四、教学难点掌握二次函数y=ax2的性质,并会灵活应用.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情景问题:(1)你们喜欢打篮球吗?(2)你们知道投篮时,篮球运动的路线是什么曲线?怎样计算篮球达到最高点时的高度?(二)讲授新课你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x2的图象吗?解:分别填表,再画出它们的图象,如图问题1从二次函数y=x2的图象你发现了什么性质?明确:在对称轴左侧,抛物线从左往右下降;在对称称轴的右侧,抛物线从左往右上升. 顶点坐标是(0,0),是抛物线上的最低点.活动2:探究归纳问题2 观察下列图象,抛物线y=ax 2与y=-ax 2(a >0)的关系是什么?明确:二次项系数互为相反数,开口相反,大小相同,它们关于x 轴对称.(三)重难点精讲例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221,22y x y x ==的图象. 解:分别填表,再画出它们的图象,如图x…-4 -3 -2 -1 01234…… …x···-2-1.5 -1 -0.5 00.511.52·········问题 1 从二次函数222,,22y x y x y x ===开口大小与a 的绝对值大小有什么关系?明确:当a>0时,a 的绝对值越大,开口越小. 问题 2 从二次函数2221,,22y x y x y x ===开口大小与a 的绝对值大小有什么关系?明确:当a<0时,a 的绝对值越大,开口越小. (四)归纳小结 y =ax 2a >0 a <0图象位置开口方向 开口向上,在x 轴上方开口向下,在x 轴下方a 的绝对值越大,开口越小 对称性关于y 轴对称,对称轴方程是直线x =0顶点最值顶点坐标是原点(0,0)当x =0时,y 最小值=0 当x =0时,y 最大值=0 增减性在对称轴左侧递减在对称轴右侧递增在对称轴左侧递增 在对称轴右侧递减1.函数y=2x 2的图象的开口 , 对称轴 ,顶点是 ;在对称轴的左侧,y 随x 的增大而 , 在对称轴的右侧, y 随x 的增大而 .yO xyOx2.函数y =-3x 2的图象的开口 , 对称轴 ,顶点是 ; 在对称轴的左侧, y 随x 的增大而 , 在对称轴的右侧, y 随x 的增大而 .3、如右图,观察函数y=( k-1)x 2的图象,则k 的取值范围是 .4、说出下列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二次函数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23y x =23y x =-213y x =213y x =-【答案】1.向上;y 轴;(0,0);减少;增大;2. 向下;y 轴;(0,0);增大;减少;3. k>14.二次函数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23y x =向上 y 轴 (0,0)23y x =-向下 y 轴 (0,0)213y x =向上 y 轴 (0,0)213y x =-向下 y 轴 (0,0)22.1.2二次函数y =ax 2的图象和性质七、 作业布置课本P32 练习 练习册相关练习题八、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22.1.2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 教案
骤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旧知回顾】
1描点法画一个函数图象的一般过程是①;②;③。
2.一次函数图象的形状是;一次函数有那些性质呢?
【自主预习】
预习课本30页---32页练习前内容
一、探究新知X k B 1 . c o m
(一)画二次函数y=x2的图象.
列表:
x
…
-3
-2
-1
0
1
2
3
…
y=x2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在图(3)中描点,并连线
1.思考:图(1)和图(2)中的连线正确吗?为什么?连线中我们应该注意什么?
答:
2.归纳:
①由图象可知二次函数 的图象是一条曲线,它的形状类似于投篮球时球在空中所经过的路线,即抛出物体所经过的路线,所以这条曲线叫做线;
②抛物线 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
③ 的图象开口_______;
二、总结归纳
1.抛物线 的性质
图象(草图)
对称轴
顶点
开口方向
有最高或最低点
最值
>0
当x=____时,y有最_______值,是______.
<0
当x=____时,y有最_______值,是______.
2.当 >0时,在对称轴的左侧,即 0时, 随 的增大而;在对称轴的右侧,即 0时 随 的增大而。
学习重点
1.二次函数 的图象的画法及性质。
2.能确定二次函数y=ax2的解析式。
学习难点
知道二次函数y=ax2的性质,并会灵活应用
教学模式
六环五式教学法
教具 或器材
多媒体
教学方法
启发自学、体验过程、学习互助、精讲达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1.2 二次函数y =ax 2的图象和性质
1.会用描点法画出y =ax 2
的图象,理解抛物线的概念.
2.掌握形如y =ax 2
的二次函数图象和性质,并会应用.
一、情境导入
自由落体公式h =12
gt 2
(g 为常量),h 与
t 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它是什么函数?它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二次函数y =ax 2
的图象 【类型一】图象的识别 已知a ≠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ax 与y =ax 2
的图象有可能是( ) 解析:本题进行分类讨论:(1)当a >0时,函数y =ax 2
的图象开口向上,函数y =ax 图象经过一、三象限,故排除选项B ;(2)
当a <0时,函数y =ax 2
的图象开口向下,函数y =ax 图象经过二、四象限,故排除选项D ;又因为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y
=ax 与y =ax 2
的图象必有除原点(0,0)以外的交点,故选择C.
方法总结:分a >0与a <0两种情况加
以讨论,并且结合一些特殊点,采取“排除
法”.
【类型二】实际问题中图象的识别
已知h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为h =12gt 2
(g 为正常数,t 为时间),则函数图象为( )
解析:根据h 关于t 的函数关系式为h =12gt 2,其中g 为正常数,t 为时间,因此
函数h =12
gt 2
图象是受一定实际范围限制
的,图象应该在第一象限,是抛物线的一部
分,故选A.
方法总结:在识别二次函数图象时,应该注意考虑函数的实际意义.
探究点二:二次函数y =ax 2
的性质 【类型一】利用图象判断二次函数的增
减性
作出函数y =-x 2的图象,观察图象,并利用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在y 轴左侧图象上任取两点A (x 1,y 1),B (x 2,y 2),使x 2<x 1<0,试比较y 1与y 2
的大小; (2)在y 轴右侧图象上任取两点C (x 3,y 3),D (x 4,y 4),使x 3>x 4>0,试比较y 3与
y 4的大小; (3)由(1)、(2)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解析:根据画出的函数图象来确定有关数值的大小,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方法.
解:(1)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y 1
>y 2,(2)由图象可知y 3<y 4;(3)在y 轴左侧,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在y 轴右侧,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方法总结:解有关二次函数的性质问题,最好利用数形结合思想,在草稿纸上画出抛物线的草图进行观察和分析以免解题时产生错误.
【类型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综合题
已知函数y =(m +3)xm 2
+3m -2
是关于x 的二次函数.
(1)求m 的值;
(2)当m 为何值时,该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下?
(3)当m 为何值时,该函数有最小值? (4)试说明函数的增减性.
解析:(1)由二次函数的定义可得
⎩
⎪⎨⎪⎧m 2
+3m -2=2,m +3≠0,故可求m 的值. (2)图象的开口向下,则m +3<0;
(3)函数有最小值,则m +3>0;
(4)函数的增减性由函数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来确定.
解:(1)根据题意,得⎩⎪⎨⎪⎧m 2
+3m -2=2,
m +3≠0,解
得⎩
⎪⎨⎪
⎧m 1=-4,m 2=1,m ≠-3.∴当m =-4或m =1
时,原函数为二次函数.
(2)∵图象开口向下,∴m +3<0,∴m <-3,∴m =-4.∴当m =-4时,该函数图象的开口向下.
(3)∵函数有最小值,∴m +3>0,m >-3,∴m =1,∴当m =1时,原函数有最小值.
(4)当m =-4时,此函数为y =-x 2
,开口向下,对称轴为y 轴,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当m =1时,此函数为y =4x 2
,开口向上,对称轴为y 轴,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x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方法总结:二次函数的最值是顶点的纵坐标,当a >0时,开口向上,顶点最低,此时纵坐标为最小值;当a <0时,开口向
下,顶点最高,此时纵坐标为最大值.考虑
二次函数的增减性要考虑开口方向和对称轴两方面的因素,因此最好画图观察.
探究点三:确定二次函数y =ax 2
的表达式
【类型一】利用图象确定y =ax 2
的解析式
一个二次函数y =ax 2
(a ≠0)的图
象经过点A (2,-2)关于坐标轴的对称点B ,求其关系式.
解析:坐标轴包含x 轴和y 轴,故点A (2,-2)关于坐标轴的对称点不是一个点,而是两个点.点A (2,-2)关于x 轴的对称点B 1(2,2),点A (2,-2)关于y 轴的对称点B 2(-2,-2).
解:∵点B 与点A (2,-2)关于坐标轴
对称,∴B 1(2,2),B 2(-2,-2).当y =ax
2
的图象经过点B 1(2,2)时,2=a ×22
,∴a =12,∴y =12x 2;当y =ax 2的图象经过点B 1(-2,-2)时,-2=a ×(-2)2
,∴a =-12
,∴
y =-1
2x 2.∴二次函数的关系式为y =12
x 2或y =-12
x 2.
方法总结:当题目给出的条件不止一个答案时,应运用分类讨论的方法逐一进行讨论,从而求得多个答案.
【类型二】二次函数y =ax 2
的图象与几何图形的综合应用
已知二次函数y =ax 2
(a ≠0)与直
线y =2x -3相交于点A (1,b ),求:
(1)a ,b 的值;
(2)函数y =ax 2
的图象的顶点M 的坐标及直线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B 的坐标.
解析:直线与函数y =ax 2
的图象交点坐标可利用方程求解.
解:(1)∵点A (1,b )是直线与函数y =ax 2图象的交点,∴点A 的坐标满足二次函
数和直线的关系式,∴⎩
⎪⎨⎪⎧b =a ×12
,
b =2×1-3,∴
⎩
⎪⎨⎪⎧a =-1,b =-1. (2)由(1)知二次函数为y =-x 2
,顶点
M (即坐标原点)的坐标为(0,0),由-x 2
=2x -3,解得x 1=1,x 2=-3,∴y 1=-1,y 2=-9,∴直线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B 的坐标为(-3,-9).
【类型三】二次函数y =ax 2
的实际应用
如图所示,有一抛物线形状的桥
洞.桥洞离水面最大距离OM 为3m ,跨度AB =6m.
(1)请你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并求出在此坐标系下的抛物线的关系式;
(2)一艘小船上平放着一些长3m ,宽2m 且厚度均匀的矩形木板,要使小船能通过此桥洞,则这些木板最高可堆放多少米?
解析:可令O 为坐标原点,平行于AB 的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可设此抛物线函数关
系式为y =ax 2
.由题意可得B 点的坐标为(3,-3),由此可求出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然后利用此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去探究其他问题.
解:(1)以O 点为坐标原点,平行于线段AB 的直线为x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设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y =ax 2.由题意可得B 点坐标为(3,-3),∴-3=a ×32
,解得a =-13,∴抛物线的函数关
系式为y =-13
x 2
.
(2)当x =1时,y =-13×12=-1
3.∵OM
=3,∴木板最高可堆放3-13=8
3
(米).
方法总结: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善于把
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建立数学模型
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三、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在操作中探究二次函数y =ax 2的图象与性质,体会数学建模的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