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练习_角的度量-优质公开课-青岛7下精品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3《角的度量》教学设计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3《角的度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角的度量》是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3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学会如何准确地度量角的大小,并了解各种类型的角。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角的度量概念,引导学生探究量角器的使用技巧,并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对图形的认知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度量角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量角器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使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能准确地找出各种类型的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会量角器的使用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量角器的使用方法,各种类型角的识别。
2.教学难点:量角器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角的分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入角的度量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量角器、直尺、三角板、多媒体设备。
2.学具:量角器、直尺、三角板、练习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角,如钟表、自行车、房屋等,引导学生关注角的大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角的大小吗?如何准确地度量角的大小呢?2.呈现(10分钟)教师介绍量角器的构造,讲解量角器的使用方法。
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如何准确地度量角的大小。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各种类型的角,如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量角器度量各种角的大小。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有关角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青岛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八章《角的度量》精品课件
当堂反馈 课本15页第1、2题。
=780104/60// - 61048/49// =(78 -61)0(104 -48)/(60-49)// =17056/11// (3)21031/27//×3 解:原式=(21×3)0(31×3)/(27×3)// =63093/81// =63094/21// =64034/21//
(4) 63021/39//÷3 解:原式=(63÷3)0(21÷3)/(39÷3)//
第八章:角
§8.3 角的度量(1)
角的度量
角的度量工具量角器
量角器的外刻度
量角器的90 °刻度线
量角器的中心
量角器的内刻度
量角器的0 °刻度线
1、对“中”—角的顶点对量角器的中心 2、重合—角的一边与量角器的00刻度
线重合
3、读数—读出角的另一边所对的度数
700
B
C E
D
300
F
• 角的度量单位:度、分、秒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7/252021/7/252021/7/252021/7/25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 3、Patience is bitter, but its fruit is sweet. (Jean Jacques Rousseau , French thinker)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10:516.17.202110:516.17.202110:5110:51:196.17.202110:516.17.2021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 5、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Charles Chaplin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Thursday, June 17, 2021June 21Thursday, June 17, 20216/17/2021
角的度量与计算-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角的度量与计算-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角以及角的表示方法;2.掌握角的度量单位、如何画角以及角平分线的方法;3.能够进行简单的角度量的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1.角度量单位的掌握和能够进行简单的角度计算;2.角平分线的画法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及方法1. 角的概念通过课件展示图形,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角以及角的基本概念。
#### 学法课堂互动式教学。
#### 2. 角的度量单位初步介绍角的度量单位,并通过具体例题引导学生掌握最常用的度量单位,即度数和弧度,并且能够进行简单的角度计算。
##### 学法知识点讲解结合具体示例练习,自主学习、交流探讨。
##### 3. 角的表示方法通过具体的图形示例,引导学生理解角的表示方法,包括角的顶点,角的两边以及角的度数。
##### 学法以生动形象的图形示例和互动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从感性理解引导学生迈向正式的表示方法。
##### 4. 角的画法通过具体的步骤示例,引导学生掌握以下画角的方法: - 利用直尺和量角器 - 利用圆规 - 利用三角形和椭圆 ##### 学法教师讲解结合实际操作演示,自主探究及锻炼实际操作能力。
##### 5. 角平分线的画法和性质介绍角平分线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并引导学生掌握如何求角的平分线。
##### 学法以生动形象的图形示例和互动讲解相结合的方式,从感性理解引导学生迈向正式的掌握方法。
四、教学作业1.巩固角度量的概念和常用单位;2.练习如何用规定的单位计量角度;3.练习角平分线的画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课件展示、具体的步骤示例和实际操作演示,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了角的概念和度量方法,并且掌握了画角和角平分线的方法。
在后续教学中,将要引导学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能力。
青岛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角的度量》复习说课教学课件
2
图1
B C
2
)1
A
O
B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那么这
图2
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 D
C
在图1、图2、图3中找出互余的角
和互补的角.
A
)
O
B
图3
1.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已知,如图
∠AOC= ∠ BOD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 ∠COE=90 °,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找出(1)互余的角;
C B
D 2
=2107/13//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8.3 角的度量
学习目标:
1.认识度、分、秒,会进行它们之间的简单换算, 并会通过角度比较角的大小.
2.会用度数,计算两个角的和、差. 3.理解余角和补角的概念,会判断两个角的互余和
互补关系,探索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知识回顾
1、你记得角的单位吗?还会用量角器量角吗?
3
(2)互补的角; (3)相等的角.
A
4
1
O
E
(直角均除外)
(1) ∠1与∠3, ∠1与∠4, ∠1与∠3, ∠1与∠4;
(2) ∠1、 ∠2与∠AOD, ∠3、 ∠4与∠BOE;
(3) ∠1=∠2, ∠3= ∠4
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角度的单位及进位关系 2、两个角的互余和互补关系 3、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3)(
1 8
) °等于多少分?
等于多少秒?
思考:1.46°应该换算成 °
′″
用度、分、秒表示: (1)16.24°= 16 ° 14 ′ 24 ″ (2)34.37°= 34 ° 22 ′ 12 ″
青岛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角的度量》PPT优质课件
=17056/11//
练习:计算
(1)12°36′56″+45°24′35″ (2)(2) 79°45′-61°48′49″ (3)(3)21°31′27″×3 (4)63°21′39″÷3
(1) 12036/56//+45024/35// 解:(1)原式=(12+45)0+(36+24)/+(56+35)// =570+60/+91// =570+61/+31// =580+1/+31// =5801/31//
量角器的外刻度
量角器的90°刻度线
量角器的中心
量角器的内刻度
量角器的0°刻度线
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度数方法:
1、对“中”—角的顶点对量角器的中心 2、重合—角的一边与量角器的零线重合 3、读数—读出角的另一边所对的度数
∠ABC>∠DEF
70° B
D
30°
E
F
观察与思考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有关吗?
加减法计算:
(1) 12°36ˊ56〞+45°24ˊ35〞 (2) 79°45ˊ-61°48ˊ49〞
解:(1)原式=(12+45)0+(36+24)/+(56+35)// =570+60/+91// =570+61/+31// =580+1/+31// =5801/31//
(2) 79045/-61048/49// 解:原式=79044/60//-61048/49// =780104/60//-61048/49//
《角的度量》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角的度量》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角的度量》教学设计1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出示下列三种椅子问学生:你喜欢坐哪种椅子,为什么?学生回答后作如下小结: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交流,看来椅子靠背的角度不同,它的作用也不同,像第2种椅子就是专门给登月的宇航员设计的,要造这样的椅子就要知道靠背的角度,你有办法知道它的角度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
(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
(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
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
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和角的度量单位内刻度和外刻度。
(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2、建立1°角的观念。
(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
(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3、认识几度角。
(1)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略)(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画在印在纸上的量角器上)。
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表示120°?从而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突破读内外圈刻度易错这一难点。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下册8.3角的度量优秀教学案例
2.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供必要的帮助,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结构。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角的度量方法,能正确使用量角器量度角的大小。
2.使学生理解度量角的意义,能运用角的度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操作、实践,让学生自主探究角的度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2.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探讨中理解角的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交流分享中收获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4.反思与评价的环节:通过自我反思和同伴评价,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深入思考,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提高。
5.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实用性:通过对角的度量方法的讲解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角的度量知识,明确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情境创设,以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角的度量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需要测量角度的情况?是如何解决的?”引导学生思考并分享自己的经历。
3.展示量角器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量角器是用来做什么的?它有什么特点?”激发学生对角的度量方法的好奇心。
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角的度量) 课件
当堂反馈
计算:
(1) 49°38′+66°22′ (2) 180°- 79°19′ (3) 25 °7′30″×5 (4) 90°3″ - 57°21′44″
课堂小结 角的度量单位
1个周角的360分之一是1度的角,记作“1°”. 1°的60分之一为1分,记作“1′”,即1°=60′. 1′ 的60分之一为1秒,记作“1″”,即1′=60″.
(1) 12036/56// + 45024/35// 解:(1)原式=(12+45)0+(36+24)/+(56+35)//
=570+60/+91// =570+61/+31// =580+1/+31// =5801/31//
(2) 79045/ - 61048/49// 解:原式=79044/60//- 61048/49//
互补关系,探索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知识回顾
1、你记得角的单位吗?还会用量角器量角吗?
2、1小时= 分钟,1分钟=
秒
3、你能用什么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合作探究一:角的度量单位
1个周角的360分之一是1度的角,记作“1° 1°的60分之一为1分,记作“1′,即1°=60′ 1′的60分之一为1秒,记作“1″,即1′=60″
=780104/60// - 61048/49// =(78 -61)0(104 -48)/(60-49)// =17056/11// (3)21031/27//×3 解:原式=(21×3)0(31×3)/(27×3)// =63093/81// =63094/21// =64034/21//
(4) 63021/39//÷3 解:原式=(63÷3)0(21÷3)/(39÷3)//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 93角的度量教案 青岛版 精品
第九章角总第三课时 9.3角的度量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定义.2.掌握有关补角和余角的性质.3.应用以上知识点解决有关计算和简单推理问题.(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例3的讲解,培养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几何问题的思路.2.通过有关余角、补角性质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互余、互补角性质的推导,说明事物之间具有普遍的联系性.(四)美育渗透点通过互余、互补的演示,使学全体会几何图形的动态美,通过性质的推导,使学生初步领略几何逻辑推理的严密美.二、学法引导1.教师教法:引导发现、尝试指导相结合.2.学生学法: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与主动发现相结合;三、重点·难点·疑点及突破措施(一)重点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角的概念及有关余角、补角的性质.(二)难点有关余角和有关补角性质的推导.(三)疑点互余、互补的两个角图形的位置关系.(四)突破措施对重点、难点,应巧妙引导学生去发现,通过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对疑点,由学生思考并讨论,互相叙述“为什么”并相互纠正,同时,由教师进行逻辑点拨.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或电脑、三角板、自制胶片.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活动的方法创设情境,引出课题.2.通过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出互余、互补的定义,并通过两个练习对定义加以巩固.3.通过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思考并相互叙述,最后教师加以点拨的方法完成第一个性质的逻辑推理,其他性质由教师出示问题,学生模仿完成,最后学生做反馈练习.4.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完成图表的方法进行本节课的小结.七、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正确理解互余、互补的定义并掌握其性质,并能运用进行简单的计算和推理.(二)整体感知通过教师演示和指导,学生动手动脑参与,顺利地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互余、互补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对图形的识别和性质的理解,完成一些简单的计算和推理.(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度量,认识了平角和直角,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一个平角和一个直角,并标明其度数.学生画图形的同时,投影显示以下图形,见图1及图2:图1 图2教师演示:在以上两个图形的基础上,利用电脑(或投影),分别过两个角的顶点作活动射线,任意改变射线位置,让学生观察,如下图1及图2:图1 图2学生活动:过自己所画两个角的顶点,任意作射线,同时观察老师演示.提出问题:射线把平角,直角分别分成了几个角?它们的度数关系如何?(学生容易答出:分成两个角,,.)教师演示:把射线固定一个位置不动,然后把两个图形中的角保持大小不变,拉开,如图1及图2(或拉开更远些,多变换几种位置).图1 图2提出问题:与的和还是吗?与的和还是吗?学生活动:观察教师演示过程中的图形变换,同桌可相互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教法说明】与,与位置变换,前提是其大小不变.改变位置关系目的是:避免提出互补、互余角的概念后,学生误认为只有有公共顶点且和为,的两个角才是互补、互余的角.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肯定结论:不论、、、的位置关系如何变化,只要大小不变,与的和永远是平角,与的和永远是直角.像这样具有特殊关系的角,我们分别叫它们互为补角和互为余角.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角的度量一节中又一新知识.(板书课题)[板书]1.6 角的度量【教法说明】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要让学生手脑并动,通过不断演示,学生观察,教师逐步提出问题,让学生养成自己发现问题,并没法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探究新知1.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定义提出问题:你能根据前面老师的演示和说明,叙述一下具有什么关系的两个角叫互为余角和互为补角吗?学生活动:同桌相互讨论,互相纠正和补充,找学生口述.【教法说明】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画图,观察老师的演示,对互余、互补角概念的理解,可以说已经水到渠成.教师不必包办代替,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以训练其归纳总结及口头表达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给予肯定后给出答案:[板书]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那么这两个角叫互为余角.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角.直为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那么这两个角叫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2.提出问题,理解定义.(投影显示)(1)以上定义中的“互为”是什么意思?(2)若,那么互为补角吗?(3)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两个角是否一定有公共顶点?学生讨论以上三个问题.【教法说明】对定义的理解,提出的三个问题很关键,让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比教师单纯强调“注意”效果要好得多,同时也培养学生全面分析、考虑问题的能力.通过学生回答,教师对以上三个问题给予肯定或否定.反馈练习:投影显示1.若与互补,则,若与互余,2.角的余角为,补角为,的余角为.补角为.3.如图1:是直线上一点,是的平分线,①的补角是____________②的余角是____________③的补角是____________图1【教法说明】第l、2两题可由学生抢答,这两题是为以下例3做铺垫的.第1题实质上也是把定义的文字语言转化成几何语言,强调反之也成立.通过第3题要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2.有关互余、互补角的性质师:通过以上练习,我们对互余、互补角的概念有了较深刻的理解,下面我们提出一个。
青岛版初一下8.3__角的度量__教案
第 1 页 共 2 页 8.3 角的度量一、教与学目标:知识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余角和补角;2.会求一个已知角的余角和补角;3.熟练进行角的度分秒的运算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识和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的能力。
初步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初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精神;增强学生学习。
二、教与学重点难点:余角补角的定义以及它的表示方法三、教与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四、教与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比较几个角的大小,除了利用折叠法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吗?设计意图:利用问题式的导入新课方法,有助于调动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新课过渡自然。
(二)探究新知:1.问题导读:(1)度、分、秒应该怎样转化?(2)角的分类?标准是什么?仿做例题(3)两个角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定义怎样?举例说明。
(4)同角或等角的性质是什么?2.合作交流:(1)1°=60′ , 1′=60″ ,1平角=180°,1周角=360°(2)把18°15′化成用度表示的角。
解:先把15′化成度,即15′=(6015)°=0.25°, 所以18°15′=18. 25°。
温馨提示:度分秒的转化是六十进制的,不要忘记逢60进一或退一(3)如果两个角的和为90°,那么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余角; 如果两个角的和为180°,那么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那么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温馨提示:(1)互余、互补是针对于两个角而言的;互余、互补仅和两个角的度数和有关,与位置无关。
(2)一个角为∠X ,则它的余角可以表示成90°-∠X ;它的补角可以表示成180°-∠x(3)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最新-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九章 第三节角的度量学案青岛
七年级数学导学案 第九章 角9.3 角的度量一、学习目标:1、认识度、分、秒,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正确对角与锐角、钝角、直角、平角、周角及其大小关系的认识。
3、了解补角、余角,知道余补角的性质。
二、学习重点:角的换算及余补角的性质。
三、学法指导:结合实例进行观察、对比、交流等自主探究的过程,正确认识角的相关概念及其有关的性质和运用。
四、学习过程:【课前准备及预习感悟】(学生上课前自主完成部分)依据预习提纲完成下列问题自学教科书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2、比较两角的大小除了运用叠合法外,还可以运用_______来确定,度数大的_______大,度数相等的_______也相等。
3、_________叫直角?________叫锐角?_________叫钝角?指出下列的角是什么角?4、如图:你能运用量角器度量下图中的∠DOA, ∠DOC ,∠DOB, ∠DOE 的度数吗?用“<”号连接,指出图中的锐角、直角、钝角、平角。
5、若知∠A=67180′,∠B=52018′。
你会求∠A+∠B=_________;∠A-∠B=____________;6、如果两个角的和是_____,那么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_______。
其中一个角叫另一个角_______。
7、如果两个角的和是_____,那么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_______。
其中一个角叫另一个角_______。
8、你能求出350与68185′的余角和补角吗?9、如图:已知∠AOC=∠BOD=900,你知道哪些角与∠COD 互余?哪些角与∠COD 互补?哪些角与∠COD 相等吗?ABC D E OACD E O B10、你知道余角和补角的性质吗?预习疑难摘要(师生课上共同完成部分)【课堂学习研讨交流】1、小组讨论预习中疑难问题,不会的或不明白的向老师请教噢!2、你从本节课的预习中学到了那些知识?有几个知识点,说说看?【知识应用与能力形成】例1、○为直线AB 上任意一点,∠DOE 是直角,找出图中互余的角和互补的角。
七级数学下册8.3角的度量(2)青岛
D
B
练习4:
已 知 : 点 D ,B ,C ,E 在 同 一 条 直 线 上 , 1 = 2 求 证 : 3 = 4
证明:
(平角的定义)
∵∠1+∠3=180o (平角的定义)
∠2+∠4=180° (已知)
∠1=∠2 (等角的补角相等)
∴∠3=∠4
练习5:
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已知,如图
∠AOC= ∠ BOD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 ∠COE=90 °,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找出(1)互余的角;
B
C
2
A
4 31
O
D (2)互补的角; (3)相等的角.
E (直角均除外)
(1) ∠1与∠3, ∠1与∠4, ∠1与∠3, ∠1与∠4;
(2) ∠1、 ∠2与∠AOD, ∠3、 ∠4与∠BOE;
(3) ∠1=∠2, ∠3= ∠4
七级数学下册8.3角的度量(2) 青岛
一、余角和补角的性质
1.余角和补角的定义
A
C
1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90°,那么这 O 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2 图1 B
如果两个角的和是180°,那么这 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
C
2 )1
A:AOCBOD=90
求证:1=2
证明: 13=90(余角的定义) 23=90(余角的定义)
又 1 3 = 9 0 (余角的定义)
1=2 (已知)
3=4 (等角的余角相等)
例3.如图, ∠3与∠4互补, ∠4与∠5互补,那么∠3与∠5相等吗? 为什么?
34
5 解: ∵∠3+∠4=180(°补角的定义)
∠5+∠4=180(°补角的定义) ∴∠3=∠5 (同角的补角相等)
8.3.2+角的度量+++课件++2023-2024学年青岛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1. 如图,将两块三角板的直角顶点重合后叠放
在一起,若∠1=40°,则∠2的度数为( C )
A.60° B.50°
C.40° D.30°
2. ∠1与∠2互余,∠1=(6x+8)°,∠2=(4x-8)°,
则∠1= 62° ,∠2= 28° .
解:∵∠1与∠2互余 ∴(6x+8)+(4x-8)= 90 x=9
∠α的余角
10° 45° 10°21′ 90°-α
∠α的补角
100° 135° 100°21′ 180°-α
追问 同一个锐角的补角比它的余角大多少度? 90°
例3 一个角的补角是它的余角的3倍,求这个角的度数?
解:设这个角是 x°,那么它的补角是(180-x)º,余角是(90-x) º
180-x = 3(90-x)
∠4=90°-∠3 ∵∠1=∠3 ∴∠2=∠4
结论: 等角的余角相等 。
符号语言: ∵∠1+∠2=90°∠3+∠4=90°, ∠1=∠3 ∴∠2=∠4
问题4 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找出∠2的两个补角,它们相等吗?为什么?
解:∠2的补角为∠1,∠3 ∠1=∠3
∵∠1+∠2=180° ∠3+∠2=180°
∵∠2=∠4 ∴∠1=∠3
结论: 等角的补角相等 。 符号语言: ∵∠1+∠2=180°,∠3+∠4=180°, ∠2=∠4 ∴∠1=∠31+∠2=90° ∠1+∠2=180° 数量关系 (∠1=90°-∠2) (∠1=180°-∠2)
对应 图形
性质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 相等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 相等
2. 互余、互补概念中的角是成对出现的。 3. 角α的余角是(90°-α),补角是(180°-α). 4. 同一个锐角的补角比余角大90° 5. 只有锐角才有余角。 6. 同角的余角(补角)相等;等角的余角(补角)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