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力学BⅡ 04铰接点的处理及忽略轴向变形影响

合集下载

铰接点纵向间距对铰接跨破坏状态的影响分析

铰接点纵向间距对铰接跨破坏状态的影响分析
Abs t r ac t:On e s p a n o f C a l i f o r ni a Yu b a Br id g e,wh i c h h a s a h i n g e,i s s i mu l a t e d t o b e a F i b e r El e me n t
铰 接 点 纵 向间距 对 铰 接 跨 破 坏 状 态 的 影 响分 析
孙全胜 ,吴 桐 ,W a l t e r Y a n g ,R e g i n a l d D e s R o c h e s
( 1 . 东北林业 大学 2 . 佐治亚理工 学院 摘 土木工程学 院 , 黑龙江 哈尔滨 1 5 0 0 4 0 ; 3 0 3 3 2 )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 美 国 亚特 兰大
要: 为 了探索铰接位置 的纵 向间距对桥 梁铰接 跨破坏 状态 的影 响 , 本 文采用 地震 工程分 析软件 O p e n S e e s
对美 国加 州 Y u b a桥的铰接梁跨建立纤维单元模型 , 对 细化模 型和简化模 型进行 P u s h o v e r 分析 , 并且对铰 接点 两侧 主梁的不同纵向问距进行对 比研究 , 结 果表 明 : 细化模 型能更准确 地模拟铰 接位置 的纵 向碰撞 ; 铰接 点两
mo d e l b y Ope n S e s s i n o r d e r t o o b t a i n t h e i mp a c t t o d a ma g e s t a t e o f o n e s pa n wi t h a h i n g e i n d i f f e r e n t l o n g i t u d i n a l s p a c i n g s o f hi n g e . And t h e d e t a i l e d mo d e l a n d s i mp l i ie f d mo d e l a r e a n a l y z e d b y P u s h o v e r .

铰接的受力分析

铰接的受力分析

铰接的受力分析铰接是一种重要的结构连接方式,它可以将单一的结构元素,或者多相的结构元素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结构系统,而受力分析就是衡量铰接受力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铰接受力分析,了解其应用及相关特点,从而为初涉铰接受力分析的读者提供一份参考。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铰接受力分析的应用。

一般来说,铰接受力分析用于研究结构系统中铰接节点所承受的各种受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受力状态。

它可以用来进行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柔性结构的响应分析、动态系统的计算分析、结构受力识别等。

其中,最常见的是结构系统的可靠性分析,即分析铰接节点所受的受力是否会对结构系统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确定结构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其次,铰接受力分析的方法及特点。

一般来说,铰接受力分析采用结构抵抗力分析的方法,将受力方向与受力类型分别综合考虑,并分别进行分析。

衡量的指标主要有受力的大小、受力的方向、铰接节点的受力状态。

其它以受力大小判断铰接节点的性能,或者根据统计方法得出铰接节点的安全系数等也可以作为衡量指标。

此外,铰接受力分析还有几个特点值得一提:(1)铰接结构分析需要考虑多种受力:包括压力、拉力、扭矩等;(2)不同类型的受力对结构系统的影响不同:例如,压力可以导致结构的收缩,而扭矩可以造成结构螺旋弯曲等;(3)不同状态的受力会产生不同的变形:例如,结构受力主要会产生纵向变形与横向变形;(4)受力状态不仅受受力的大小影响,还受受力类型影响:例如受力的同向状态有可能会使结构受力更大。

最后,要注意的是,铰接受力分析虽然可以用来衡量结构系统的受力状态,但是并不能给出结构负荷承受能力的定量评价。

即便是进行受力分析,也应当考虑到结构的可靠性设计的原则,以确保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综上所述,铰接受力分析是一项重要工作,它可以用来了解结构系统中铰接节点所受的各种受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受力状态,从而判断结构系统的可靠性水平。

此外,在进行分析时,应当考虑到多种受力类型,以及不同状态受力导致的结构变形,从而保证结构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结构力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结构力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院(系) 学号 姓名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密封……………………………………………………………………………………………………………………………………………………结构力学试题答案汇总结构力学课程试题 ( B )卷考 试 成 绩题号 一二三四成绩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 图 示 体 系 的 几 何 组 成 为 : ( ) A. 几 何 不 变 , 无 多 余 联 系 ; B. 几 何 不 变 , 有 多 余 联 系 ; C. 瞬变 ; D. 常 变 。

2. 静 定 结 构 在 支 座 移 动 时 , 会 产 生 : ( )A. 内 力 ;B. 应 力 ;C. 刚 体 位 移 ;D. 变 形 。

3. 在 径 向 均 布 荷 载 作 用 下 , 三 铰 拱 的 合 理 轴 线 为: ( )A .圆 弧 线 ;B .抛 物 线 ;C .悬 链 线 ;D .正 弦 曲 线 。

4. 图 示 桁 架 的 零 杆 数 目 为 : ( )A. 6;B. 7;C. 8;D. 9。

5. 图 a 结构的最后弯矩图为:()A.图 b; B.图 c ; C.图 d ; D.都不对。

6. 力法方程是沿基本未知量方向的:()A.力的平衡方程;B.位移为零方程;C.位移协调方程; D.力的平衡及位移为零方程。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9分)1.从几何组成上讲,静定和超静定结构都是_________体系,前者_________多余约束而后者_____________多余约束。

2. 图 b 是图 a 结构 ________ 截面的 _______ 影响线。

3. 图示结构 AB 杆 B 端的转动刚度为 ________, 分配系数为________, 传递系数为 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静定结构内力分析情况与杆件截面的几何性质、材料物理性质是否相关?为什么?2.影响线横坐标和纵坐标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四、计算分析题,写出主要解题步骤(4小题,共63分)1.作图示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说明理由),并求指定杆1和2的轴力。

结构力学简答题

结构力学简答题

1、确定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的位移未知量(忽略轴向变形的影响)。

2.对图示刚架进行自由振动以测动力特性。

加力20kN时顶部侧移2cm,振动一周T=1、4s后,回摆1、6cm,求大梁的重量W、阻尼比ξ及6周后的振幅
3、用机动法求作图示多跨连续梁R
A 、M
E
的影响线。

(注:E到A、B点距离分别为
c、d)
4、求作图示刚架的内力(弯矩、剪力与轴力)图答案:
1、2、
3、4、
一、温度的改变、支座移动与制造误差等因素在静定结构中不引起
内力
由于静定结构随着温度的改变、支座移动与制造误差等因素的改变,只引起结构形状的改变,因此不引起内力。

二、静定结构的局部平衡特性
在荷载作用下,如果仅靠静定结构中的某以局部就可以与荷载维持平衡,则其余部分的内力必为零。

事实上,多跨静定粱的基本部分上的荷载不影响附属部分;桁架中的零杆的判断,都就是静定结构的局部平衡特性的具体体现。

当然,局部平衡可以就是几何不变体,也可以就是几何可变体。

三、静定结构的荷载等效性
当静定结构的一个内部几何不变部分上的荷载作等效变换时,其余部分的内力不变。

四、静定结构的构造变换特性
当静定结构的一个内部几何不变部分作构造变换时,其余部分的内力不变。

结构力学各章节思考习题

结构力学各章节思考习题

积分573 帖子477 2012-5-31 22:02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1、确定计算自由度W 时应注意些什么?2、如何理解三刚片六链杆的的几何不变体系?3、在几何组成分析中,装置能否重复利用?4、在几何组成分析中,瞬铰在无穷远时如何下结论?5、体系内部作构造等效变换时,会改变其几何组成特性?6、瞬变体系为何不能用作结构?其特点是什么?7、如何区分瞬变体系和常变体系?8、当体系不能用三角形规则进行几何组成分析时怎么处理?9、对体系如何进行运动分析?一切坏的刚刚好!!!积分573 帖子477 2012-5-31 22:15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1、如何理解用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2、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斜梁内力有什么特点?3、求静定结构反力和内力时,外力偶可以随意移动?4、如何快速作出静定刚架的弯矩图?5、仅仅已知静定梁的弯矩图,能否求得与其相应的荷载?6、如何利用对称性进行静定结构内力分析?7、在荷载作用下曲杆内力图有何特点?8、任意荷载下拱形结构都存在合理拱轴线?9、静定组合结构在受力上有何优点?10、什么叫做复杂桁架?如何求其内力?11、如何选择静定桁架的合理外形与腹杆布置?12、如何证明静定结构约束力解答唯一性原理?一切坏的刚刚好!!!积分573 帖子477 2012-6-2 07:58虚功原理与结构位移计算:1、利用刚体系虚位移原理求静定结构约束力的优缺点何在?计算虚位移有哪些方法?2、利用刚体系虚位移原理能否同时计算多个约束力?3、怎样利用刚体系虚位移原理建立静定梁和刚架的弯矩方程?4、在变形体虚功原理中,两个状态的变形体是否必须为同一体系?5、为什么说荷载作用下的位移计算公式:Δ=∑∫(MMp/EI)ds+∑∫(NNp/EA)ds+∑∫(kQQp/GA)ds对曲杆来说是近似的?6、如何计算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某点的全量线位移?7、计算平面刚架的位移时,忽略剪切变形和轴向变形引起的误差有多大?8、用图乘法求位移时哪些情况容易出错?9、增加各杆刚度就一定能减小位移吗?10、有应力就一定有应变,有应变就一定有应力,这种说法对吗?11、功的互等定理中,体系的两种状态应具备什么条件?12、在位移互等定理中,为什么线位移与角位移可以互等?在反力—位移互等定理中,为什么反力与位移可以互等?互等后的两个量的量纲是否相同?一切坏的刚刚好!!!积分573 帖子477 2012-6-2 08:17力法:1、在力法中为什么可以采用切断链杆后的体系作为基本体系?2、对力法的基本结构有何要求?3、在力法计算中,可否利用超静定结构作为基本结构?4、在超静定桁架和组合结构中,切开或撤去多余链杆的基本体系,两者的力法方程有何异同?5、应用力法时,对超静定结构做了什么假定?他们在力法求解过程中起什么作用?6、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的解是唯一的吗?7、满足力法方程能使基本体系与原结构在所有截面的对应位移都相同吗?8、超静定结构发生支座位移时,选择不同基本体系,力法方程有何不同?9、在力法计算中利用组合未知力有何优点?组合未知力能否任意选择?10、求力法方程中的系数与自由项时,单位未知力与荷载可否加与不同的基本体系?11、用变形条件校核超静定结构内力计算结果时应注意什么?12、支座位移产生的自内力如何校核?13、温度变化引起的自内力如何校核?14、在力法计算中,什么情况下可用刚度的相对值?为什么?一切坏的刚刚好!!!积分573 帖子477 2012-6-2 13:10位移法:1、位移法是怎样体现结构力学应满足的三方面条件?(平衡条件、几何条件、物理条件)2、在弯曲杆件刚度方程中,什么情况下可以由杆件内力确定杆端位移?3、铰接端角位移和滑动支承端线位移为什么不作为位移法的基本未知量?4、固端力表中三类杆件的固端力之间有何关系?5、固铰化法确定结点独立线位移时应注意些什么?6、弹性支座处杆端位移是否应为位移法基本未知量?7、什么情况下独立结点线位移可以不作为位移法基本未知量?8、非结点处的截面位移可作为位移法的基本位置量吗?9、位移法的两种计算方法的基本方程是否相同?它们的关系是什么?10、位移法可否求解静定结构?11、具有刚性杆件的结构用位移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一切坏的刚刚好!!!积分573 帖子477 2012-6-2 14:27渐近法与近似法:1、力矩分配法和位移法有何异同?2、连续梁端部若带有静定伸臂部分,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怎样处理?应注意什么?3、力矩分配法的计算过程收敛于真实解吗?4、怎样估算力矩分配法的计算误差?5、用力矩分配法计算时如何处理结点力偶荷载?6、用力矩分配法求出杆端弯矩后,怎样求结点角位移?7、柱的侧移刚度和侧移柔度有什么关系?对于各柱并联的刚性横梁刚架怎样由各柱的侧移刚度和总侧移柔度?8、各柱串联的刚性横梁多层刚度顶端的总侧移刚度与单柱侧移刚度是什么关系?刚架总侧移柔度与单柱侧移柔度又是什么关系?9、什么是复式刚架?刚架顶部的总侧移刚度如何计算?一切坏的刚刚好!!!xiaotao_10积分0帖子1 #82012-6-2 21:49⊙﹏⊙b汗0 分积分573 帖子477 2012-6-2 22:15超静定结构总论:1、超静定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布随各部分刚度比值变化的规律是什么?2、在荷载作用下,当超静定结构各部分刚度比值变化时,内力分布是否必定随之变化?3、刚架计算中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轴向变形的影响?决定轴向变形影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4、刚架计算中什么情况下需要考虑剪切变形的影响?决定剪切变形影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5、荷载作用下超静定梁和刚架的变形图怎样绘制?6、当支座移动时,超静定梁和刚架的变形图怎样绘制?7、当温度变化时,超静定梁和刚架的变形图怎样绘制?一切坏的刚刚好!!!积分573 帖子477 2012-6-3 08:00影响线及其应用:1、如何绘制移动的单位力偶作用下静定结构内力的影响线?2、机动法绘制间接荷载作用下的影响线应注意什么?3、如何求静定结构位移影响线?4、静定结构位移影响线和超静定结构内力影响线都是由曲线组成的吗?5、在行列荷载作用下,确定与其某截面剪力极大(小)值对应的荷载临界位置时,如何应用判别式?6、当左右微动荷载∑Rtanα均为正值(或负值)时,荷载应怎样移动才能得到临界位置。

同济大学 朱慈勉版 结构力学 课后答案(下)

同济大学 朱慈勉版 结构力学 课后答案(下)

第六章 习 题6-1 试确定图示结构的超静定次数。

(a)(b)(c)(d)(e)(f)(g) 所有结点均为全铰结点2次超静定6次超静定4次超静定3次超静定去掉复铰,可减去2(4-1)=6个约束,沿I-I 截面断开,减去三个约束,故为9次超静定沿图示各截面断开,为21次超静定刚片I 与大地组成静定结构,刚片II 只需通过一根链杆和一个铰与I 连接即可,故为4次超静定(h)6-2 试回答:结构的超静定次数与力法基本结构的选择是否有关?力法方程有何物理意义? 6-3 试用力法计算图示超静定梁,并绘出M 、F Q 图。

(a) 解:上图=l1M p M01111=∆+p X δ其中:EIl l l l l l l EI l l l l EI 8114232332623232333211311=⎪⎭⎫ ⎝⎛⨯⨯+⨯⨯+⨯⨯⨯+⎪⎭⎫ ⎝⎛⨯⨯⨯⨯=δEIl F l lF l lF EI l pp p p817332322263231-=⎪⎭⎫ ⎝⎛⨯-⨯⨯-⨯=∆0817*******=-EIl F X EI l p p F X 211=p M X M M +=11l F p 61l F p 61 2l 3l 3 题目有错误,为可变体系。

+ lF 2 1=1M 图p Q X Q Q +=11p F 21p F 2(b) 解:基本结构为:l1Ml l 2Ml F p 21 p Ml F p 31⎪⎩⎪⎨⎧=∆++=∆++0022221211212111p p X X X X δδδδ p M X M X M M ++=2211p Q X Q X Q Q ++=22116-4 试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并绘其内力图。

(a)l2l 2 l2l l 2Q 图12解:基本结构为:1Mp M01111=∆+p X δ p M X M M +=11(b)解:基本结构为:4a 2a4a4a3m6m 6m810810计算1M,由对称性知,可考虑半结构。

结构力学知识点总结

结构力学知识点总结

1.关于∞点和∞线的下列四点结论:(1) 每个方向有一个∞点(即该方向各平行线的交点)。

(2) 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点。

(3) 各∞点都在同一直线上,此直线称为∞线。

(4) 各有限远点都不在∞线上。

2.多余约束与非多余约束是相对的,多余约束一般不是唯一指定的。

一个体系中有多个约束时,应当分清多余约束和非多余约束,只有非多余约束才对体系的自由度有影响。

3.W>0, 缺少足够约束,体系几何可变。

W=0, 具备成为几何不变体系所要求 的最少约束数目。

W<0, 体系具有多余约束。

4.一刚片与一结点用两根不共线的链杆相连组成的体系内部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

两个刚片用一个铰和一根不通过此铰的链杆相联,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两个刚片用三根不全平行也不交于同一点的链杆相联,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三个刚片用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单铰两两相连,组成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

5.二元体规律:在一个体系上增加或拆除二元体,不改变原体系的几何构造性质。

6.形成瞬铰(虚铰)的两链杆必须连接相同的两刚片。

7.w=s-n ,W=0,但布置不当几何可变。

自由度W >0 时,体系一定是可变的。

但W ≤0仅是体系几何不变的必要条件。

S=0,体系几何不变。

8..轴力FN --拉力为正;剪力FQ--绕隔离体顺时针方向转动者为正;弯矩M--使梁的下侧纤维受拉者为正。

弯矩图--习惯绘在杆件受拉的一侧,不需标正负号; 轴力和剪力图--可绘在杆件的任一侧,但需标明正负号。

9.剪力图上某点处的切线斜率等于该点处荷载集度q 的大小 ; 弯矩图上某点处的切线斜率等于该点处剪力的大小。

10. 梁上任意两截面的剪力差等于两截面间载荷图所包围的面积; 梁上任意两截面的弯矩差等于两截面间剪力图所包围的面积。

()()Q dM x dF x dx=22()()()QdF x d M x q y dx dx==-FN+d FN F N FQ+dF QF QM M+d Md x dx ,,BAB A BAx NB NA x x x QB QA y x x B AQx F F q dx F F q dx M M F dx=-=-=+⎰⎰⎰11.分布力q(y)=0时(无分布载荷),剪力图为一条水平线;弯矩图为一条斜直线。

结构力学BⅡ 04铰接点的处理及忽略轴向变形影响

结构力学BⅡ 04铰接点的处理及忽略轴向变形影响

Kij 的速算步骤:
16
1、如果第 j 个位移和第 i 个位移分量间没有直 接的单元连接(即非相关结点位移),则 Kij=0 ;
2、如果第 j 个位移和第 i 个位移分量间是相关
结点位移,则从结构中取出与Δj 相关联的单
元部分;
3、令所取出部分结构仅产生Δj=1的位移,汇相
应内力图;
4、利用形常数和隔离体平衡条件求与单位位移 相应的附加约束上的总反力,其值即为Kij
例题 求结构相应编码的结构刚度矩阵元素 17
K44,K4,13,K66,K6,15;
7(10,11,12) 8(13,14,15)
4(1,2,3) 5(4,5,6) 6(7,8,9)
y
1(0,0,0) 2(0,0,0) 3(0,0,0)
6EI l2 EA l ⊕
6EI l2
EA l
\
6EI l2
x
110010003000 30−030 0 5500 50 300 30132010200 0 30 3××11004×4 104
00 0−3−01−02300−0300 00 030102300−0300
−300−30030 0 505050300 30−0300110001000
1
2
300 +12 0 +0
0 -330
4 -300
5 0
6 0
7
0 +0 12+300 30 +0 0
-12 30
104 × 0 -30 30 +0
K = -300 0
0
-12
100 +100 0
-30
50
0
300+12 0 +0 0

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变形与变位探讨学生如何理解结构的变形与变位的原因和计算方法

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变形与变位探讨学生如何理解结构的变形与变位的原因和计算方法

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变形与变位探讨学生如何理解结构的变形与变位的原因和计算方法结构力学教学中的变形与变位探讨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

在结构力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理解结构的变形与变位的原因和计算方法。

本文将探讨学生如何理解这一内容,并提供一些教学方法与案例。

一、变形与变位的概念在结构力学中,变形和变位是两个关键概念。

变形是指结构在受到外力或荷载作用后,产生的形状或几何尺寸的改变。

变位则是指结构在外力或荷载作用下所发生的位移或移位。

学生需要理解变形和变位的概念,并能够区分二者的含义和应用。

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案例和图示来展示结构在受力情况下的变形和变位。

二、变形与变位的原因了解结构的变形与变位的原因对于学生掌握结构力学的基本理论和计算方法至关重要。

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变形和变位的原因:1. 外力作用:结构在承受外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和变位。

例如,桥梁在承载车辆荷载时会发生下沉变位,柱子在受到垂直载荷时会发生弯曲变形等。

2. 材料特性:结构所使用的材料对变形和变位也有重要影响。

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强度、刚度和变形能力,因此在设计和计算中需要考虑材料的特性。

3. 结构刚度:结构的刚度也是影响变形和变位的重要因素。

刚性结构会产生较小的变形和变位,而柔性结构则会更容易发生变形和变位。

通过以上的解释,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变形和变位的原因,并进一步学习相关的计算方法和理论。

三、变形与变位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而言,掌握变形和变位的计算方法是解决结构力学问题的关键。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计算方法:1. 弹性变形计算:弹性变形是最常见的一种变形形式。

通过应力-应变关系和材料力学原理,学生可以学习如何计算结构的变形量。

例如,根据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截面性质,可以计算出梁的挠度和变形量。

2. 变位计算:变位是结构发生位移或移位的一种现象。

学生需要了解结构的约束条件和受力情况,通过平衡条件和力的分析,计算结构的变位。

朱慈勉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9章

朱慈勉结构力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9章

CA
分配传递
固端弯矩:
M DE M ED
2 42 8 KN m 12 3
最后弯矩
8 KN m 3
结点 杆端 分配系数 固端弯矩
A AC 固结 0 -5 CA 0.5 0 -10 - 23/33 -10.7
9.3
C CD 0.5 0 -10 46/33 - 23/33 -9.3 0 -5 92/33 -0.35 0.127 DC 4/11
结点 杆端 分配系数 固端弯矩 A AB 滑动 64 15.6 14.5 2.32 最后弯矩 96.42 BA 0.2 128 -15.6 -14.5 -2.32 95.58 B BC 0.8 -50 -62.4 72.48 分配传递 -58 11.6 -9.28 -95.6 CB 0.8 50 -31.2 144.96 -29 23.2 -4.64 3.7 157.02 0.93 -157.03 -0.93 -142.97 5.8 -5.8 36.24 -36.24 C CD 0.2 -200 D 滑动 -100
10 8 2 10 4 8.96 KN 10 3
D DB 3/11 0 69/33 0.096 2.19 DE 4/11 -2.67 92/33 0.127 0.25
E ED 固结 2.67 46/33 0.064 4.12 (f) 解:截取对称结构为研究对象。
分配传递
-0.35 -5.35
S AA 0.5EI S AB 4 EI EI 4 1/ 2 1 2/3 3 2 3
k并 k AB kCD k EF kGH
3EI 9 EI 9 EI 3 EI 24i 3 3 3 2 l3 l l l l

结构力学2复习题求答案

结构力学2复习题求答案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内,正确画√,错误画×1、在矩阵位移法中,结构在等效结点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与结构在原有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相同。

( )2、图示梁,用矩阵位移法求解时的未知量数目为1。

( )4m 3m 3m3、 两端固定梁的第一频率比相应简支梁(杆长与截面相同,质量分布也相同)的第一频率高。

( )4. 不计杆件质量和阻尼影响,图示体系(EI =常数)的运动方程为:y m y P t P =-+δδ111()(),其中δ13P l EI =/(). ( )5. 静定结构只要产生一个塑性铰即发生塑性破坏,n 次超静定结构一定要产生n+1个塑性铰才产生塑性破坏。

( )1、非完善体系的临界荷载只能用大挠度分析获得。

( )2、由单元在局部坐标系中的刚度矩阵和坐标变换矩阵求单元在整体坐标系中的刚度矩阵的计算公式为k T k T e e =。

( )3、在刚度法方程中,当结构刚度矩阵是n 阶方阵时,不论结构上的荷载情况如何,结点荷载列阵也必须是n 阶列阵。

( )4. 图示体系的振动自由度是3.(忽略直杆轴向变形影响) ( )5.极限荷载应满足机构、内力局限和平衡条件。

(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1.在直接刚度法的先处理法中,定位向量的物理意义为: ( )A .变形连续条件; B.变形连续条件和位移边界条件;C .位移边界条件;D .平衡条件。

2、 图示连续梁结构,在用结构矩阵分析时将杆AB 划成AD 和DB 两单元进行计算是: ( )A .最好的方法;B .较好的方法;C .可行的方法;D .不可行的方法。

3、图示下列体系作动力计算时,内力和位移动力系数相同的体系为:()P tsin()4、阻尼对单自由度体系振动的影响是:()A.阻尼越大,周期越大;B.阻尼越大,频率越大;C.阻尼越大,振幅越大;D.阻尼越大,动力系数越大。

5.图示截面,其材料的屈服极限σy kN/cm=242,可算得极限弯矩Mu是:()A.562。

关于PKPM中梁的铰接的问题

关于PKPM中梁的铰接的问题

关于PKPM中梁的铰接的问题我在工程中常常碰到两根梁搭在一起,下面没有柱子,从而使一个梁的扭矩很大..我就把梁连接设成铰接释放掉扭矩...想知道在什么情况下梁的连接可以设成铰接主要就是看看刚度比,如果支座梁对其它的梁约束并不大的情况下可以预设为铰接式。

有时候次梁就是当做主梁输出的,可能将就可以发生扭矩很大的情况。

另:我说道的就是端的支座的情况,中间支座倒是没牵涉至。

框梁跨中的次梁和靠支座的次梁截面大小也一样的,那为什么跨中不扭而支座会扭呢,因为跨中的梁线刚度和支座处的梁线刚度是不一样的,大家知道刚度其实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线刚度越大,那么说明其抵抗变形的能力就会大.显然,靠近支座处的框梁受到框柱及其他框梁的约束,使得该部位的线刚度非常大,而跨中的部位线刚度较之支座处小,因而导致框梁的这个部位最易变形,轻松释放掉次梁传递来的扭距,反观同一根框梁的支座处,刚度太大,能量集中,扭距不能得到释放,导致这个部位容易出现抗扭不足的情况.就好比我们想掰弯一根棍子,施同样的力,在跨中变形很明显,在支座附近就不明显.但是问题又来了,目前针对这一问题的做法都是把靠支座处的梁设为铰结,这样就接近于跨中的受力情况,这样一来,电算是容易通过了,可是和真实情况是有差异的,实际上,靠支座处的框梁的扭距还是会比跨中的扭距大的,可我们人为把它忽略了,不是矛盾了么pkpm这样的问题感觉很多,刚度差距很大的话,必须制成铰接式,这样跟吻合实际受力状况1我倒是存有相同的观点,与否铰接式,根线刚度比是没什么关系的,原因很直观,框架结构中有的梁的线刚度必须比柱的线刚度小好多,也没有人把柱端看做铰接式,铰接式和固接是通过结构措施确保的。

做为梁端铰接式,就是必须确保梁端存有一定的旋转能力;固接,就是必须管制梁端的旋转能力;实际上没全然的铰接式也没全然的固接,我们所要搞的就是并使我们的结构措施能够满足用户工程的须要。

我们指出假设梁端为铰接式的结构,实际上梁端仍然存有一定的弯矩,因此《混凝土规范》10.2.6条对此做出了规定,建议上部布局结构钢筋,就是这个道理。

基础知识-结构力学(二)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基础知识-结构力学(二)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基础知识-结构力学(二)(总分52, 做题时间90分钟)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图14-1-1(a)所示的结构体系为( )。

A.几何瞬变体系B.几何不变体系,有多余约束C.几何常变体系D.儿何不变体系,无多余约束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D[解析] 顶部的三角形桁架是儿三个二元体杆件,应用三刚片原则分析下部结构。

如图(b)所示,刚片Ⅰ、Ⅱ交于实铰(1,2),刚片Ⅰ、Ⅲ交于虚铰(3,1),刚片Ⅱ、Ⅲ交于虚铰(2,3)。

三铰点不共线,故矩形体系为儿何不变体系且无多余约束。

2.图14-1-2(a)所示结构体系为( )。

A.二刚片规则分析为几何不变体系B.二刚片规则分析为几何瞬变体系C.三刚片规则分析为几何不变体系D.三刚片规则分析为几何瞬变体系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B[解析] 将A、C处的支座链杆用铰A、C代替,并将看似刚片的曲杆AD、CE用直线链杆代替。

如图14-1-2(b)所示,DBE为一刚片,大地则看作另一刚片,则刚片DBE与地面用交于D点的三链杆相连,根据几何不变体系组成规则中的二刚片规则,可知此结构体系为瞬变体系。

3.图14-1-3所示结构体系的几何组成为( )。

A.无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B.有一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C.有两个多余约束的几何不变体系D.瞬变体系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A[解析] 体系与基础是简支,依据扩大刚片法,在上部结构中,把铰接三角形125和237分别看作为刚片Ⅰ、Ⅱ,再把杆46看作刚片Ⅲ。

刚片Ⅰ、Ⅱ之间由铰2相连,Ⅰ、Ⅲ之间由链杆14和56相连,Ⅱ、Ⅲ之间由链杆34和67相连,形成两个虚铰,且与实铰2不共线。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几何可变体系可能有多余联系B.静定结构一定无多余联系C.静定结构的制造误差不会产生内力D.有多余约束的体系一定是超静定结构SSS_SIMPLE_SINA B C D分值: 1答案:D[解析] D项,超静定结构的几何特征是: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

结构中铰结点处无力偶作用的弯矩

结构中铰结点处无力偶作用的弯矩

结构中铰结点处无力偶作用的弯矩1. 概述在结构力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结构,其中包括铰接结构。

在铰接结构中,铰节点是指结构中任意两个构件的连接点,这些连接点可以模拟真实结构中的铰接点。

在铰接结构中,由于铰点处构件的无限小位移引起的变形不引起相邻构件的位置变化,因此我们可以将铰点看作是一个自由度的消除点,来简化结构的分析。

2. 铰接结构的特点铰接结构是一种特殊的结构形式,它在结构分析和设计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以下是铰接结构的几个主要特点:(1) 铰接节点处不存在弯矩和剪力;(2) 铰接节点处可能存在轴力;(3) 铰接节点处的位移受到约束。

3. 铰接结构中的弯矩分析在铰接结构中,铰节点处无力偶作用的弯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在分析铰接结构时,我们经常需要确定铰节点处的弯矩分布,以便进行结构的设计和加固。

下面是铰接结构中弯矩分析的一般步骤:(1) 确定结构的受力情况;(2) 通过平衡方程确定铰节点处的剪力分布;(3) 根据铰接节点处的几何条件和边界条件,确定铰节点处的弯矩分布;(4) 根据铰节点处的弯矩分布,进行进一步的结构分析和设计。

4. 铰接结构中铰节点处的弯矩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中,铰接结构中铰节点处的弯矩计算方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根据不同的结构形式和受力情况,可以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来确定铰节点处的弯矩分布。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1) 等效弯矩法:将铰节点处的几何条件简化为一个等效截面,然后根据截面的受力情况确定等效弯矩;(2) 弹性理论法:根据铰节点处的几何形状和边界条件,利用弹性理论确定铰节点处的弯矩分布;(3) 渐进逼近法:利用递归和渐进逼近的方法确定铰节点处的弯矩分布;(4) 有限元法: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铰接结构进行离散化处理,然后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确定铰节点处的弯矩分布。

5. 结论在铰接结构中,铰节点处无力偶作用的弯矩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对结构的设计和加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结构力学铰接形式

结构力学铰接形式

结构力学铰接形式铰接是指连接构件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实现构件的相对运动或转动。

在结构力学中,铰接形式是研究结构中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它对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一、刚性铰接刚性铰接是最简单的铰接形式,它可以使两个构件保持相对固定的位置和方向。

在刚性铰接中,两个构件通过铰链连接,可绕铰链旋转,但不能发生位移。

这种铰接形式常用于桥梁的支座连接,使桥梁能够承受荷载并适应温度变化。

二、铰接支座铰接支座是一种常见的铰接形式,它可以实现构件的转动和位移。

铰接支座由支座底座和球铰组成,支座底座固定在基础上,球铰与构件连接。

球铰可以在水平方向上转动,使构件能够适应外部荷载产生的变形。

三、弹性铰接弹性铰接是一种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构件的铰接形式。

弹性铰接常用于需要控制结构变形的情况,例如高层建筑的地震防护设计。

弹性铰接可以通过调节弹性元件的刚度和阻尼来控制结构的刚度和阻尼特性,从而减小地震荷载对结构的影响。

四、摩擦铰接摩擦铰接是一种通过摩擦力来连接构件的铰接形式。

摩擦铰接常用于需要控制结构的滑动变形的情况,例如桥梁和高层建筑的抗风设计。

摩擦铰接可以通过调整摩擦力的大小来控制结构的抗滑能力,使结构能够在外部荷载作用下保持稳定。

五、剪切铰接剪切铰接是一种通过剪切力来连接构件的铰接形式。

剪切铰接常用于需要承受剪切力的结构,例如桁架和刚架。

剪切铰接可以通过调整剪切力的大小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六、弯曲铰接弯曲铰接是一种通过弯曲变形来连接构件的铰接形式。

弯曲铰接常用于需要承受弯曲力的结构,例如梁和柱。

弯曲铰接可以通过调整截面形状和尺寸来控制结构的弯曲刚度和弯曲变形能力。

七、膨胀铰接膨胀铰接是一种通过膨胀变形来连接构件的铰接形式。

膨胀铰接常用于需要控制结构温度变形的情况,例如管道和容器。

膨胀铰接可以通过调整膨胀元件的材料和尺寸来控制结构的温度变形。

铰接形式是结构力学中研究结构连接的重要内容。

不同的铰接形式适用于不同的结构和工程要求。

PKPM中点铰方法及说明

PKPM中点铰方法及说明

关于次梁与主梁交接处是否点铰及如何从构造上保证,汇总各处意见并总结如下:1、杨星《PKPM结构软件从入门到精通》:一般讲混凝土梁之间都是刚接,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铰接。

如果设置为铰接,在构造上应采取相应措施。

如铰接梁定义太多,会导致内力重分布,使内力分配不合理因素加大,计算结果也可能不合理。

除非计算的内力和配筋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可以在SATWE特殊构件定义时将其改为铰接。

2、老庄结构院:结论:①次梁点铰,不影响整体结构②次梁对整体结构刚度贡献很微弱③SATWE对次梁点铰后,并不是忽略了次梁的刚度贡献④控制支座的约束条件,释放掉不利弯矩⑤不要老想成铰接与实际不符,我们应承认,它最初的连接仍然是刚接,我们仅仅是释放掉支座的弯矩约束⑥释放弯矩的实现,是通过降低其抵抗弯矩的能力—配筋,但其自身的截面的截面抵抗矩仍会影响弯矩的释放,因此,不能认为点铰处理后,就不对此类边梁进行抗扭构造措施。

3、朱炳寅观点:井字梁与框架主梁的交接处是否要定义为铰接,关键要看框架梁对井字梁的约束情况,如果井字梁在支座处如连续梁,即主梁两侧都有,则不宜按铰接计算,反之则应按铰接计算,但设计时应注意实际存在的约束作用,采取必要的构造措施。

4、网上观点:①实际上没有完全的铰接也没有完全的固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使我们的构造措施能满足工程的需要。

我们认为假定梁端为铰接的结构,实际上梁端仍然有一定的弯矩,因此《混凝土规范》9.2.6条对此作出了规定,要求上部配置构造钢筋,就是这个道理。

但是规范规定,构造钢筋截面面积不得小于下部钢筋的1/4,这一点只得商榷,构造钢筋不能太多,多了梁的转动能力受限,就不能看作铰接了。

②我以为电算建模最重要就是要让模型的主要力学模型接近实际构件.次梁设假想铰危险不在次梁,而在主梁,实际结构次梁端未能按模型形成塑性铰有效卸荷,对主梁依然存在的扭距将对主梁不利.次梁以按铰支考虑不会有危险.③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尽量不要人为设置铰接。

土木工程力学【本科】选择判断复习题

土木工程力学【本科】选择判断复习题

1A.1、忽略直杆轴向变形的影响,图示体示悬臂梁A截面的剪力影响线在B点的纵坐标为:(A) A.17、根据影响线的定义,图示悬臂梁A截面的剪力影响线在B点的纵坐标为(C) C.18M13、图示a、b两体系的EI相同,其自振频率ωa与ωb的关系为:(D) D. ωa>ωb14、图示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是:(D) D.625、图示对称结构EI=常数,对称轴穿过的截面C内力应满足:(B)B. M=0,F Q≠0,F N=0)D.仅AB、BE杆产生弯矩31、图示桁架有几根零杆(D)D.632、图示简支梁在移动荷载作用下,使截面C37、图示梁的某量值的影响线,其中竖坐标yD表示P=1作用在(D)D.D点产生的M K值38、图示梁截面C剪力影响线在C右侧邻近的竖标值为(C)C.139、图示结构B截面,弯矩等于:(C)47、图示结构中,除横梁外,各杆件EI=常数,质量集中在横梁上,不考虑杆件的轴向变形,则体系振动的自由度数为:(A) A.146、图示结构某截面的影响线已做出如图所示,其中竖标y c是表示:(C) C.P=1在C时,E截面的弯矩值48、图示结构位移法方程中的系数11k=(C)C.15i51、图示伸臂梁的影响线为哪个量值的影响线?(B) B.Q A右B52、图示体系不计阻尼的稳态最大动位移y max=4Pl3/9EI,其最大动力弯矩为:(B) B.4Pl/353、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ω为:(C) C.)/(63mhEI54、图示体系的自振频率为:(B)C.12i60、下图所示对称结构A截面不为零的是(B)B.轴力60图61图61、下图所示对称结构A截面不为零的是(C)C.转角62、下图所示连续梁结点B的不平衡力矩为(A)2364、下图所示连续梁,欲使A 端发生单位转动,需在A 端施加的力矩(D ) D.3i<M AB <467、已知混合结构的多余力X 1=38.74kN 及图a 、b 分别为Mp,Np和M 1,N 1图,则K 截面的M 值为:(A) A.55.43kN*m70、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B) B.3 71、用位移法求解图示结构时,基本未知量的个数是:(B) B.10 72、欲使图示节点A 的转角=0,应在节点A 施加的力偶M =(C )C.4Pl-图73、在图示结构中,若要使其自振频率增大,可以:(C) C.增大EI74、在图示结构中若要增大其自振频率ω,可以采取的措施是:(B) B.增大EI75、在图示结构中,为使体系自振频率ω增大,可以:(C) C.增大EI76、作图示结构的弯矩图,最简单的解算方法是:(B)B.力法76图 7777.图示结构A B 杆件A 截面的弯矩等于(B ) B.l F P上侧受拉3、单自由度体系如图,若μ为动力系数,M st为荷载幅值作为静力所产生的静力弯矩,则动力弯矩幅值可表示为M=μM st 的体系为:(B)A.B.C. D. 24、图示对称结构杆件EI=常数,利用对称性简化后的一半结构为。

关于pkpm梁点铰的问题

关于pkpm梁点铰的问题

1 设计意图也必须以设计概念,正确的概念为基础。

次梁的弯矩,便成了框架主梁上的扭矩。

次梁的锚固长度大小,直锚或直+弯,规范或图集都是取的最不利锚固值,即锚固长度按此要求能包络柱很多最不利的情况。

在实际工程中,即使锚固长度不满足此要求,但“固结”效果是真实存在的,即次梁的弯矩也许并不会丢失或丢失太多,而是真实存在,但不满足规范与图集要求,但可能符合真实受力情况。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本中有以下文字:在满足一定可靠度的前提下,将结构开裂扭矩值乘以一个折减系数系数。

换个角度,此句话的意思在保证结构可靠度的前提下,已经对扭转刚度进行了折减。

抗扭承载能力的计算公式中也考虑了该系数,考虑了抗扭刚度的折减。

(切记,该公式保证了结构的可靠度)人为点铰接,是以开裂为代价,释放了次梁端弯矩与框架主梁上扭矩。

但在实际中,是根据刚度进行内力分配的,次梁端部的弯矩与扭矩是真实存在的,无论是否点铰,次梁端部也配有一定的面筋,也能承受一定量的弯矩。

当次梁端部弯矩不大时,裂缝并不会加大,只是底筋留有余量,偏于更安全。

当次梁支撑在刚度大的主梁上时,弯矩可能比较大,如果两端楼板及主梁自身能约束或能承受次梁传给框架主梁的扭矩时,点铰,构造的面筋可能承受不了次梁端的弯矩,通过调幅,让次梁底部承受更多弯矩,此时付出“开裂”的代价。

此时点铰可能是没有必要的。

2 安全性比裂缝更重要。

当次梁的弯矩变化为主梁上的扭矩时,我们应该充分并真实的考虑楼板对扭矩的“约束”。

对于两端都有楼板约束时,其对扭矩的“约束”作用比较大的,一般先不点铰接,让楼板真实的约束一部分扭矩。

如果楼板+框架主梁承受不了扭矩,则应该点铰接,因为安全性比裂缝更重要。

当同一方向的次梁错开支撑在主梁时,扭矩对框架主梁的影响的很大,可能引起超筋。

如果考虑了楼板的约束作用,且不宜加大主梁截面或“小量”的加大截面效果不大时,不如点铰,此时安全性比裂缝更重要。

但应采用相应的构造措施。

对于边跨的次梁,当计算扭矩很大时,也应该点铰,安全性比裂缝更重要。

结构力学中的变形与变位控制

结构力学中的变形与变位控制

结构力学中的变形与变位控制在结构力学领域,变形和变位控制是十分重要的概念。

变形指的是结构在受到外部载荷作用后的形态变化,而变位则是结构在外力作用下的位移变化。

控制这些变形和变位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变形与变位的概念在结构力学中,变形是指结构在外部载荷作用下发生的形态变化。

这种形态变化通常通过位移、角度或曲率来描述,可以分为整体变形和局部变形两种。

1. 整体变形:指整个结构单位内各点之间的相对位移。

比如,在桥梁结构中,整体变形可以通过观察桥面的上下位移来判断。

2. 局部变形:指结构中某一部分的形态变化。

比如,在悬臂梁结构中,支座附近的区域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弯曲变形。

变位则是指结构在外部载荷作用下的位移变化。

变位可以通过结构的几何特征来描述,比如结构的伸缩、旋转或倾斜等。

变位控制是指通过调整结构的几何形态或结构性能,以达到控制结构位移的目的。

二、变形与变位的分析方法为了更好地控制结构的变形和变位,研究人员使用了各种分析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结构的变形和变位,以及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 解析方法:解析方法是通过分析结构的力学性质和几何特征,使用数学模型来推导出结构的变形和变位。

这些方法通常基于一些假设和简化条件,可以非常清晰地描述结构的行为。

常用的解析方法有弹性分析和塑性分析。

2. 数值模拟方法:数值模拟方法是通过使用计算机模拟结构的行为,以获得结构的变形和变位信息。

这些方法可以考虑更为复杂的结构,包括非线性材料和几何非线性等。

常用的数值模拟方法有有限元方法和边界元方法。

三、变形与变位控制的应用结构的变形和变位控制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1. 结构工程:在桥梁、建筑物等结构中,变形和变位控制可以帮助工程师评估结构的变形情况,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 航空航天:在飞机和航天器中,变形和变位控制可以保证飞行过程中结构的稳定性,减少结构的疲劳破坏。

主次梁铰接节点

主次梁铰接节点

主次梁铰接节点一、引言1.1 简介主次梁铰接节点是钢桥梁中非常重要的连接部分。

通过合理设计与施工,能够确保桥梁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同时减少维修和维护成本。

1.2 目的本文旨在探讨主次梁铰接节点的设计原则、施工过程以及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以期为工程师和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二、设计原则2.1 强度设计主次梁铰接节点处承受着桥梁的荷载传递和变形控制,因此强度设计至关重要。

以下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几个要点: - 确定主次梁的受力特点,并选取合适的材料;- 根据桥梁的设计荷载,计算主次梁铰接节点的承载力; - 采用适当的加强措施,如加厚板、加强筋等,以提高主次梁铰接节点的承载能力。

2.2 变形控制主次梁铰接节点处的变形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确保桥梁的正常使用和耐久性。

以下是变形控制的几个关键点: - 根据桥梁的长度和荷载情况,确定主次梁铰接节点的伸缩量; - 选择适当的伸缩装置,如伸缩缝、滑移支座等,以允许桥梁的伸缩变形; - 考虑到热胀冷缩的影响,采取措施预防主次梁铰接节点的温度变形。

2.3 安全性设计主次梁铰接节点的安全性设计是保证桥梁正常使用和行车安全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几个需要注意的安全性设计原则: - 确保主次梁铰接节点的连接处牢固可靠,避免断裂和脆性破坏; - 考虑到桥梁的水平和垂直荷载,选择适当的抗震措施,如设置横隔板、增加剪力钢筋等; - 设计时应预防因腐蚀、疲劳等原因导致主次梁铰接节点的失效。

三、施工过程3.1 材料准备在施工主次梁铰接节点前,需要充分准备以下材料: 1. 钢筋:根据设计要求预制好的钢筋构件; 2. 墩肩混凝土:根据设计要求配制好的混凝土; 3. 铸锚件:用于固定钢筋构件;3.2 施工步骤以下是施工主次梁铰接节点的常见步骤: 1. 准备工作:清理施工现场,搭建施工脚手架; 2. 钢筋安装: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将预制好的钢筋构件安装在主次梁铰接节点位置; 3. 浇筑混凝土:将配制好的混凝土倒入主次梁铰接节点,同时使用振动棒进行密实; 4. 养护:根据混凝土养护要求,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5. 后期处理:清理施工现场,拆除脚手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K 27
=
6EI l2
=
K 72
Z5 = 1
x
4EI
4EI
l
K 55
=
8EI l2
K 15
=
6EI l2
=
K 51
l
例 求图示结构原始刚度矩阵的元素 K 44 , K 45 。21

2 A

I 1
l
y
M, θ
x
3

I 4
2 (4,5,0)
(7,8,0)
(4,5,6)
② 3 (7,8,9)
l


1 (1,2,3)
2 (1,0,2)
i①
②i
1 (0,0,0) 6
7
3 (1,0,3) y
②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
0 0 0 1 02
⎡ 1/3 0 1
⎢ ⎢
0

0
[k]② = i
⎢1 ⎢⎢−1 / 3
0 0
4 −1
⎢0 −∞ 0 ⎢
1⎣⎢ 1 2 0 3 2
⎡ K11/13 K-112 K13 ⎤ 1


[ ]K = ⎢⎢K-121
K12
K13 ⎤ ⎥
1
[ ]K
=
⎢ ⎢
K
21
K 22
K
23
⎥ ⎥
2
⎢⎣K31 K32 K33 ⎥⎦ 3
⎡1/ 3 − 1 0⎤
[K] = i ⎢⎢−1 8 2⎥⎥
⎣⎢0 2 4 ⎦⎥

10
求图示结构原始刚度矩阵的元素 K 44 , K 45 。
2

I 1

3 A

l
2 (4,5,0)
(7,8,0)
Kij 的速算步骤:
16
1、如果第 j 个位移和第 i 个位移分量间没有直 接的单元连接(即非相关结点位移),则 Kij=0 ;
2、如果第 j 个位移和第 i 个位移分量间是相关
结点位移,则从结构中取出与Δj 相关联的单
元部分;
3、令所取出部分结构仅产生Δj=1的位移,汇相
应内力图;
4、利用形常数和隔离体平衡条件求与单位位移 相应的附加约束上的总反力,其值即为Kij
(4,5,6)
② 3 (7,8,9)


I
4
1 (1,2,3)
4 (10,11,12)
l
y
M, θ
x
K 44
=
k (1) 44
+
k (2) 44
K 45
=
k (1) 45
+
k
(2) 45
2 (4,5,0)
(7,8,0)
(4,5,6)
② 3 (7,8,9)


已知①、③单元整体坐标系 11 的单元刚度矩阵为
Δ3 3 (1,0,3) Δ1
6m ② i
1 (0,0,0) 6m
x
M, θ
y
3
l⎥
6EI
⎥ ⎥
4
l2 ⎥
0
⎥ ⎥
5

4EI ⎥ l ⎥⎦
6
K 44 , K 45
12
K 44
=
k (1) 44
+
k (2) 44
= 12EI l3
+
EA l
K 45
=
k (1) 45
+
k
(2) 45
=0+0
2 (4,5,0) (7,8,0)
(4,5,6)
② 3 (7,8,9)


1 (1,2,3)
0 -330
4 -300
5 0
6 0
7
0 +0 12+300 30 +0 0
-12 30
104 × 0 -30 30 +0
K = -300 0
0
-12
100 +100 0
-30
50
0
300+12 0 +0 0
-30
0 +0 12 +300 -30
-30 +0
0
30
50
0 -30? -30 100
-30 +0
l
x
K 66
=

4EI l
K 6 ,15
=
K15 ,6
=
2EI l
例题 求结构相应编码的结构刚度矩阵元素K11,19
K27,K15,K55;(本题特征是不计轴向变形)
6EI
7(2,0,6)
8(2,0,7)
l2
4(1,0,3)
y
1(0,0,0)
5(1,0,4) 2(0,0,0)
6(1,0,5)
6EI l2
1 (1,2,3)
4 (10,11,12)
1
⎡ 12EI
⎢ ⎢
l3




[k ]③
=
[k ]①
=
⎢ ⎢
⎢对





⎢⎣
2
3
0
− 6EI l2
EA 0 l
4EI
l
4
− 12EI l3
0
6EI l2 12EI l3

5
6
0 − EA
l 0
0 EA l
− 6EI l2
⎤ ⎥1 ⎥
0
⎥ ⎥
2
2EI
⎥ ⎥
5
3
2
6
1
3
A1
4
C1
C2 4 7
2
5
3
B
0
0
0
D
0
0
0
1 14 22 5 3 7 40 0 50 0 60 0
1320102 00 0 −03−03−0−1320−01200 0−300−30
4
000 31032000 300 00 0 0−3−010−2303000 0
k[k]k2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3−0030 3000 =−−1320−01200 0
K 44
=
2EA l
+
24 EI l3
K13 ,4
=
K 4 ,13
=

12 EI l3
K66,K6,15
18
2EI
7(10,11,12) 8(13,14,15)
l
2EI
l
4(1,2,3) 5(4,5,6) 6(7,8,9)
y
1(0,0,0) 2(0,0,0) 3(0,0,0)
4EI 2EI
l
l
2EI
3(0,0,0)
6EI l2 6EI l2
6EI l2
6EI l2
6EI l2
Z1 = 1
6EI l2
x
K 11
=

12 EI l3
K27,K15,K55
20
Z7 = 1
7(2,0,6)
8(2,0,7)
4EI
4EI
l
l
4(1,0,3) 5(1,0,4) 6(1,0,5)
y
1(0,0,0) 2(0,0,0) 3(0,0,0)
+100
二.忽略轴向变形影响
5
由于不计轴向变形,各结点线位移不再全部独
立,因而只对其独立的结点线位移予以编号,凡 结点线位移分量相等者编号亦相同。
(1,0,2) (0,0,0)
各单元的定位向量为:
(1,0,3)
单元①
(0 0 0 1 0 2)T 单元②
(1 0 2 1 0 3 )T (0,0,0) 单元③



1 (0,0,0)
6 (0,0,0)
1
5 (0,0,0)
12i l2
14
k (1)
=
k (2)
=
k (3)
=
⎡12EI ⎢⎣ l3
⎤ ⎥⎦
K
=
⎡ 36EI ⎢⎣ l3
⎤ ⎥⎦
ΔΔ1 1= 1
结构刚度元素速算法
15
矩阵位移法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编制计算 程序,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值计算,刚度方 程生成正确与否,直接影响结构分析的正 确性。利用基本概念快速计算出刚度矩阵 中的某些元素,将其与计算机计算结果进 行比较,以判别程序的可靠性;另外速算 法具有清晰的力学概念,有利于理解和应 用。
4 (10,11,12)
2 (4,5,0)
(7,8,0)
(4,5,6)
② 3 (7,8,9)
①y

M, θ
22
K 44
=
12EI l3
+
EA l
1 (1,2,3)
1
x 4 (10,11,12) K 45 = 0 + 0
EA
l
1
11
12EI
0
0
l3
用速算法求结构刚度矩阵
23
Δ
2
2
(1,0,2)
i①
(0 0 0 1 0 3 )T
结构刚度矩阵K 为3 阶方阵

6
图示结构,不考虑轴向变形,求结构刚度矩
阵 [K] 。
2 (1,0,2)
i①
3 (1,0,3)
6m ② i
1 (0,0,0) 6m
x
M, 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